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分析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分析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分析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分析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分析

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过程,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深化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党曾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因而几次着手对其改革,但由于主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改革没有坚持下来。1978年,改革再度兴起,形成了一股历史潮流,并在其历史进程中呈现出从农村到城市、从体制外到体制内、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从自发到自觉、从表层到深层几个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改革的发展趋势

和当前改革的难点问题。

一般说来,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兴起于1978年,其起点和主要标志是四川、安徽等地的农民自发地突破“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伟大实践。此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党曾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因而也进行过几次改革的尝试,但因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被迫中断。这虽然延缓了改革的历史进程,但也为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没有这几次改革的预演,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的成功和深化。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过程,对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在本世纪深入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三中全会以前几次改革中断的原因

改革起步于50年代中期,其对象就是以“苏联模式”为蓝本的经济政治体制,但这次改革不久便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所阻断。60年代初,党和国家又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再一次进行改革的尝试,但这次改革的成果被“文化大革命”冲击得荡然无存。1975年邓小平在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期间,为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以及思想文化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卓有成效的整顿,但好景不长,这次整顿在“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夭折。

1.改革中断的主观原因在于思想准备不足。邓小平在评价1956年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指出:八大“分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严重的挫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页。)这段论述也揭示了这一时期改革中断的主观原因,表明改革的中断与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密切相关。所谓“思想准备不足”,主要表现为党对什么是

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并不完全清醒。这时的党刚刚从战争环境走向和平建设时期,从在野状态踏上执政的征程,立刻就肩负着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28年的革命生涯使党在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迅速到来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面前则缺乏充分的领导经济建设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党只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著作中寻找答案,按现成的“苏联模式”描绘我国的社会主义蓝图,并以此为依据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的固定看法。“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成了一种认识社会主义的思维定式。因此,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忽视实际、固守教条、甚至思想僵化的现象。以至于当苏联都不得不对“苏联模式”进行有限度地调整或“改革”的时候,我们仍然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样板,认为改动它就是“修正主义”。这种思想状况不能给针对“苏联模式”弊端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不能不使改革半途而废。这就是“思想准备不足”的含义和后果。

2.改革中断的客观原因来源于历史的惯性。恩格斯在论及空想社会主义的性质时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能从头脑中产生出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3卷,第724页。)这段论述也可用作分析“思想准备不足”以及改革中断的客观原因。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只有10%左右的现代工业,落后的自然和半自然经济仍居统治地位,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和面临的实际。为解决社会主义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应运而生。从现在的眼光看,这种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远不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大潮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选择。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思想理论也正是来自这种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所以它能延续下来,而没有得到有效的改革,就是因为它的历史使命还未终结,以及其本身的历史惯性。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我国施工的工业建设项目有一万多个,其中大中型项目921个,但在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之时,全部建成投产的只有595个,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的135个,只有68个已经全部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注:周太和主编:《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7页。)显然,在这种条件下,还须用计划经济的体制和方法完成基本建设任务,还必须通过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迅速搭起我国国民经济的骨架。因此,对“两个根本转变”的要求并不迫切。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本身就是排斥市场机制的,因而不能指望在其内部孕育出改革的动力。这些因素使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在20多年里免受了几次改革的冲击。

3.改革中断的外部原因在于“冷战”导致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出现了两极对峙的格局。作为已经摆脱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不能重新走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争取经济政治的独立。但是在当时历史环境下,帝国主义体系想遏制中国,社会主义阵营想控制中国,因而中国共产党人不能不以警觉的眼光对待世界,没有条件、也不可能主动和自觉地加入到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中。同时,战争的阴影始终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因此,带有鲜明的战时特征的计划经济

体制的改革和转换也就被推迟了。只是当时代主题发生了变化,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当今世界两大问题,而且人们也确实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时,中国才获得了有利于改革的外部环

境。

三中全会前我国改革中断的原因表明:改革,即实现社会主义模式的转换需要客观历史条件具备,否则,改革不可能提到议事日程。但是,只有客观条件而缺乏主观条件,也会丧失机遇,延缓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甚至会断送社会主义事业。因此,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要做到能够审时度势,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实现指导思想的转变和更新,对时代特征、对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有一个全新的、与新的实际相适应的认识,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主观认识和客观条件密切结合,理论与实际有机统一,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实践。

二、三中全会以来改革的进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自那以后的20多年,改革已成为历史的潮流,不断向着深度和广度发展。

1.从农村到城市。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兴起于农村,在取得了显著成就和基本经验以后,才以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扩展到城市,在全国范围展开。改革之所以发源于农村,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农村的生产技术方式比较简单,改革易于操作,但从实质上看,则是只有农村容易产生改革的内在动力。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部门,受计划经济影响最深的首推农民。也正是农民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重最大,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到1978年,许多地方仍未脱贫,数以亿计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得到解决,这种状况迫使他们不得不冒险向旧体制开刀,因为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农村改革的起点是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由于这一经营方式适应了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因而很快见效。从1979年到1984年,农业总产值增长355.4%,平均每年递增7.9%,比1978年前26年平均

2.7%的增长速度高1.8倍。(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本书编写组:《三中全会以来重大决策的形成和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125页。)农业的发展使农村的积累和农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提高,整个农村市场迅速扩大,为工业建设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原料,因而也带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农村改革取得的成功,也产生了推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并为此提供了经验和思路。因此,没有农村改革的初步成功,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改革的起步。

2.从“体制外”到“体制内”。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市场经济在…体制外?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因而给原有的国有经济的转轨提供了支撑力量。同时,在…体制外?改革中成长起来的大批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企业对尚未进行根本改革的国有企业提出了挑战,也作出了示范”。(注:中共中央党校教务部编:《权威人士谈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98页。)这就是从“体制外”到“体制内”的内涵,即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最初是计划经济体制外确立的,随着改革的深化,计划经济不得不向市场经济转轨。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本身对商品货币关系具有天然的排斥性,因此在“体制内”很难孕育出市场机制。农村改革的初步成功,极大促进了农村社会分工的发展,涌

现出一大批从事商品生产的“专业户”和“个体户”,以市场为导向的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在对外开放杀出的“血路”中,诞生了一大批按市场机制运行的“三资”企业。虽然在改革过程中出现过两种经济体制并行的“双轨制”阶段,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形成统一的、开放的全国市场,新旧体制的“板块”不能长期并存;市场机制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所显示的巨大优越性,促使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的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去和市场经济接轨。因此,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

3.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就已被纳入到党领导社会主义改革的视野之中。因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先、政治体制改革在后,或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当然,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意义和目标的认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起步的直接原因是出于对如何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再度发生的考虑,由此进一步认识到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兴利除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性。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改革也确实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中之重,这是由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和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决定的。但是,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6页。)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明确指出,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迫切要求有与此相适应的政治体制,也促使党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党的十五大进一步解决了这个问题,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跨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人们在实践中也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脱离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而另起炉灶或孤军深入,而应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和基础,逐步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4.从自发到自觉。所谓“自发”实际就是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探索、创造与实践活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就是农民的自发行为。就指导思想而言,从自发到自觉的改革过程是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规律的。改革之初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改革在我国仍然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没有历史经验可循。例如,在经济体制方面,改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是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修修补补,还谈不上对它进行革命性的根本改造。因为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提出,既要有成熟的客观条件,也要有人们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的正确认识。正是通过总结实践经验,尤其是在1992年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鼓舞下,我国才明确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并自觉地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客观要求构建我国的经济体制。这个过程也恰恰表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自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党必须尊重和肯定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5.从表层到深层。由于我国采取了先易后难的战略策略,因此改革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发展趋势,既推动了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时也适应了人们的心里承受能力,保持了社会的稳定,避免了社会动荡的发生。这一进程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

的。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相对落后和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的现实,使人们容易产生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一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竞争和分化;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思想意识仍然牢牢扎根在许多人的心里,致使人们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改革不可能是“突变式”的,只能是“渐进式”的。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消灭“寡”和“贫”,又要保证“均”和“安”。因此,我国的改革—开始从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确划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间的利益入手,以调动最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的稳定有了保证以后,再将改革扩展到城市和国有企业。到1992年,我国已经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时,才明确把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此后,才着手进一步解决公有制实现形式和精简政府机构这个最为棘手的改革核心问题。改革的这种走势既合乎其自

身的逻辑,也合乎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进程决定了今后改革的思路和发展趋势。

三、改革的发展趋势

21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仍然任重道远。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里,我国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现代化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则愈加突出,如人口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与国民素质提高缓慢之间的矛盾、人

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生活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等等;改革在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同

时又引发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我国在解决了几亿农民的脱贫问题的同时,又出现

了城市贫困人口的问题,在解决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的同时,又出现了贫富差距拉

大的趋势。这些问题就是继续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和动力源泉。因此,所谓深化改革,已不能仅仅将改革停留在解决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层面上,更要不断解决我国现代化

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因此,要在分析我国改革历史过程的基础上,把握改革的发展趋

势。

1.从农村到城市的进程表明,改革的成功仍系于农村。自1984年以来,国有企

业的改革已经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但从我国改革的特点看,国有企业改革

的成功仍然有赖于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以后,国有经济

遭受了很大的冲击,企业倒闭、工人下岗的问题日益突出。从表面上看,原因在于经

济结构不合理,经济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仍在

作祟,等等。但从实质上看,其根源在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即我国的农

业人口多,而且生活水平低。只要把亿万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纳入到考虑问题的视野

之中,则不难看出,我国的商品仍然短缺。近年来,似乎商品充足了,生产过剩了,东西卖不出去了,这只不过反映的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较低的事实。因此,要增强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力,仍然要通过深化农村的改革,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

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中国人口的80%在农村,如果不解决

这80%的人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稳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80%的人口的贫困的基础之上。”(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7页。)农村的改革当然要稳定党在农村的政策,尤其是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长期不变。但是在制度和政策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农业生产率下降的问题。例如,1984年以后,我国农业曾出现了徘徊局面,增长后劲明显不足。因此今后农村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村经济体制的创新。

2.从“体制外”到“体现内”的进程表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取决于各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无非是分工的存在和生产资料的不同归属,而后者在“体制内”是不曾存在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赖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使其走向市场,也有赖于其他经济成分的繁荣与发展。没有其他经济成分的发展,很难实现生产资料的“不同归属”,也很难形成市场竞争的格局,因此也就不可能活跃经济。另外,现在地方保护主义、诸侯经济仍然盛行,这种状况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发育、形成和完善;“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尚未销声匿迹,导致许多无效的重复建设和浪费,阻碍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分工的发展。这些现象表明,计划经济的弊端仍然是阻碍市场发育、形成和完善的重要因素,因而仍然需要“体制外”市场经济成分的冲击,把国有企业纳入到分工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体制中。“体制外”经济成分的发展,只要合乎“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就是和社会主义

的要求或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3.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的进程表明,政治体制改革仍然有赖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政治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党政关系和人治与法治的关系问题,因为这两个关系长期不顺。但这个不顺现象与多年来形成的机构臃肿、人员庞杂现象有着本质的联系,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人”和“机构”的去留问题,然后才谈得上党政关系、人治法治关系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有赖于经济生活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就不可能精简机构,淘汰冗员,实现政企分开,并形成能够使人才自由流动、人尽其才、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也就不可能解决党政关系和人治与法治关系。但是政治体制改革不能消极、被动地等待和适应经济体制改革,而要加大力度,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

配合。

4.从自发到自觉的进程表明,改革需要在实践中实现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必须紧密联系改革开放的新实际,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好地回答当代社会主义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对改革多具一些前瞻性和自觉性,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少走一些弯路。同时党也要把人民群众的自发行为引导到正确的发展轨道,把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变成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因此,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历史选择,使党的指导思想和重大决策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

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5.从表层到深层的进程表明,改革要知难而进。领导社会主义改革的执政党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做到党的十五大所要求的那样,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面对新的实际,“突破”、“深化”和“加强”就是要在已经取得的改革成就基础上攻克难关。改革开放不可逆转,但在改革开放也使已有的矛盾进一步暴露出来,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的关键时刻,改革不进则退。因此,党必须正视现实,解决改革的难点问题,以此为突破口,将改革深入下去。具体地说,当前改革的迫切任务是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找到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公有制具体实现形式,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改革难点问题的解决,是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胜利的前提。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经验教训让我们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它是指导我们进行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不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使我们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它要求事实求是、解放思想。给我们极大的启示,它告诉我们:第一,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党和人民选择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虽然在建设的过程中有过失误,有过挫折,但我们已取得了经济建设,教育科学文化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社会主义政权日益巩固。第二,我国现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由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况决定的。现阶段我们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否则就会犯“左”的或“右”的错误。第三,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伟大、艰巨和长期的任务。第四,要转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必须改革长期以来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新体制。第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摆脱教条主义和脱离实际的思维模式,对中国国情的认识逐步深化。第六它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和发展要求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三者构成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全过程。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

社会主义改造

一、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改革提供了必要准备 1.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途 中国共产党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来源有两个:理论上,来自马列经典著作;实践上,来自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我们把握了公有制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但带有某种片面性和盲目性。 如果说对于社会主义蓝图的完整描绘,中国共产党人当时不可能有更多独立的思考,那么,对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即社会主义改造,则表现了巨大的创造性,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为20年之后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 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 中国,要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革命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当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之后,要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支撑。毛泽东在审阅中宣部编写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时,亲自加了一段这样的阐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只有这样,“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 2.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1956年,我国在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中消灭了富农阶级,农民和手工业者劳动群众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城市中消灭了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也完全摆脱了资本家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成了企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 经济是社会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集中体现着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些本来就是上层建筑中保障我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社会主义因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国家根本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社会基本政治制度就担负起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任务。 可见,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二、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趋势 1.改革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固有特性。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对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作了进一步发展。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认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大胆突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多国革命,列宁不仅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也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新经济政策”开辟了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课题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授课时数 2 教学方法讲授、举例、讨论授课课次 4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授课类型综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掌握适合中国 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能力目标 能够吸取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作更大贡献 情感目标树立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三大改造的道路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什么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之后? 板书设计 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教研室 审阅意见 备 教学过程 注

【复习提问】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什么?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导入新课】 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有三个重要的内容: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二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前面已学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今天来学习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讲授新课】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近代中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 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经济方面,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及个体经济同时并存。政治方面,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也是多元的,它不是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文化方面,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 一.改革开放 1.内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所谓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巡讲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而历史证明了改革开放确实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作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这是强国之路,也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2.背景 此时国内情况混乱,由文化大革命产生的错误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灾难;而国际环境也不容乐观,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的更快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 例如在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中国都是采用计划经济,它曾一度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标志之一,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经济虽然曾一度为中国早期的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4]? 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弊端日渐明显,人民依然贫苦,技术也比较落后,一切以计划为纲,无法适应消费群体的需要,即使有钱也难以买到需要的商品,并且失去了发展经济的动力,更关键的是,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在如此大的压力之下,想要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问题: 答案: ①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②采取用心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③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相关阅读】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首先,经过三年艰苦奋斗,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这就要求国家社会形态应摆脱新民主主义社会这种过渡性质,而逐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其次,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它们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这就需要国家进行适当的政策调整,在保证工人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有步骤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彻底解决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矛盾。 最后,这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经济中既包含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因素,又包含了非社会主义的因素。但总体来说,具有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在新民主主 义经济中占据了领导地位,它们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相反,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则是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有益的补充,居于次要的地位。总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社会发展大势所趋。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切实可行的,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这两个方面因素决定的。第一,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虽然民族资产阶级受追逐高额利润本能的驱使,经常置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干出许多违法乱纪的事情,但是另外一方面他们还是拥护党的领导和新民主主义政策的,也愿意为新中国建设服务。这就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带给了可能,即中国共产党能够透过正确的政策,利用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主义用心的方面,克服其消极的一面,最终引导他们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第二,最关键的因素在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这需要他们制定正确的改造方针和政策。为此,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正确政策。同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透过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实现的,这也使民族资产阶级最终理解了和平赎买。 根据材料能够明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精神是:对他们的改造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改造务必坚持党的领导,稳步前进;不能急于求成,要有对他们进行长期改造的耐心;树立改造必定成功,社会主义必须实现的信心。 国家资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政府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将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改造使它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形式,也是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来训练干部、改造资产阶级分子的主要环节。国家资本主义作为改造和过渡作用的集中体现是:其一,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它向前迈进一步就是社会主义;其二,国家资本主义是资本家最能够理解的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形式,而且也是工人阶级能够参与资本家企业管理的最有效形式。其三,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公私合营是民族资产阶级最后的阵地,它能够让民族资产阶级和平地交出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使中国最终走向社会主义社会。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改革开放的性质;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识记;易考选择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考点: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的原因】 1.从国内情况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政治局面处于混乱状态;经济停滞不前甚至濒临崩溃边缘,人民饱受物资短缺之苦、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 2.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 3.要赶上时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考点: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和重要法宝】 二、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识记;易考选择题)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考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他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基本矛盾,它们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解决。但由于对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缺乏科学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出现偏差等原因,实践中出现了严重失误,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高度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观点,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其主要内容有: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它们要求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考点: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从政策的重新选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第六章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A、固定不变的社会 B、过渡性的社会 C、独立的社会形态 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 2.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全国大陆的统一 D、三大改造的完成 4.把过渡时期总路线确定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总任务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七届三中会议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A、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 B、一条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 C、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D、一条发展生产力的路线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 C、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D、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

A、利用、团结、教育 B、利用、限制、批评 C、利用、限制、改造 D、利用、团结、批评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A、经销代销 B、加工订货 C、统购包销 D、和平赎买 10.在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全国大陆的统一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1.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开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D、“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B、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中国社会开始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E、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国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土地问题解决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 B、没收民族资本 C、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

社会主义改造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社会主义改造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迈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是此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在中国历史进程上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标志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形成; 1956年,通过改造后,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商品零售额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92.9%,100%和 95.8 %私有经济成分比较低,分别只占整个国民经济很少的成分,工业总产值已经基本没有私有制经济。 改造前和改造后,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有着明显的变化,其中,国营经济从1952年的19.1%上升到1956年的32.3%;合作社经济从1952年的1.5%跃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从0.7%增加到7.3%;个体经济从71.8%下降到7.1%;资本主义经济经过改造后,由1952年的6.9%到1956年的基本没有。 2.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从经济制度开始,一系列社会主义制度相继确立,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3.标志着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 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

中国社会改革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社会改革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社会主义的含义,阐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分析经济,文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关键字:社会主义;改革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以群体利益为目标,按劳动分配为根本的非个人获利模式,以是否对社会发展有利,作为衡量标准的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持续提高社会保障和公民福利、增加绝大多数人群的幸福感。社会主义社会就是持续向“和谐社会”迈进的人类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准和谐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然后发展到社会主义,是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表现:(1)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首先,社会主义经济适应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次,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代表了劳动者的根本利益:第三,社会主义文化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从实践上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建立起来,并不等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就完全搞清楚了。也不等于社会主义优越性就能自然而然地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是论证出来的,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也不是对资本主义或其他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进行批驳、谩骂中体现出来的,而是要在实践中实干出来的。(3)社会主义优越性还表现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自我完善、发展和创新的能力。社会主义是一种共产主义社会前夕的社会体制,它的存在意义是根据社会中还普遍存在资本主义体制和社会生产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共产主义。为了自身能与资本主义共生和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力,所以社会主义保留了税制、官制和军队等暴力机关,同时又采用了较低层次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机制和生产方式,成了一种有共产主义社会特征又有资本主义社会双重特征的特殊社会体制,这就是社会主义体制。 三、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一,从经济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都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一些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多是和私有化同时进行的。我国则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的。既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又要实行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必须坚持和完善多种多样的公有制经济形式,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和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这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特别是国有及由国家控股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将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保证国民经济的合理布局,节约资源和市场有序运行。第二,从政治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由政府有力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都要依靠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改革开放以来,我

近代史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自己感想新得体会

三大改造是有必要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之后。只有消灭旧的生产关系,确立新的生产关系才能为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在新中国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以后,进行三大改造是历史的必然。 1、当时农业绝大多数仍然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手工业大多数是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经营。农业、手工业的这种个体小生产受季节、天灾人祸的影响,生产很不稳定,难以满足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所以,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势在必行。

2、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由于国营经济的壮大,其产值在全国工商业产值中的比例已逐步下降,而且通过国营企业的加工订货、征购、包销和收购产品等不同形式,实际上已逐步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三大改造有利有弊。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但三大改造也存在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以致遗留了一些问题。但也使中国走向高度集权的体制。合营后改组、合并过。 总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社会主义改造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意义 在讨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时,应该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认识问题,即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客观地、科学地看待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只有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才会尊重历史,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中国 20 世纪 50 年代前期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机是否成熟、是否必要,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 ?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和城市所实施的一系列举措,究竟是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 这涉及到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综合评价和对党的现行政策认识的问题,以下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评价 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此重点谈四点看法。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这种必然性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1 )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已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对工商业进行初步改造,国营经济已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为我们党有计划地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准备了基本的经济条件。同时,随着国家工业化目标的提出,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已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城市私营企业的生产效益普遍比国营企业差,生产难以为继。当时只有通过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2 )政治上:经过“三反”、“五反”,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民族资产阶级已经接受无产阶级的领导,社会主义倾向日益明显;土改后,农民更加拥护共产党,工农联盟出现了非常好的局面,党在实践中已形成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具备了进行重大社会变革的阶级基础。但另一方面,农民中出现了向富农方向发展的自发趋势,开始出现贫富分化;城市的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仍在继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党必须考虑个体经济的发展方向,扩大和加速农业合作化,采取限制资产阶级的措施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 3 )国际形势: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同时,战后两大阵营的对抗也促使中国共产党加快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鉴于上述形势,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当年选择一条改造与建设并举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江泽民同志用“不失时机”概括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非常准确。 第二,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 1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具有中国特色。如何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农业国,实现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没有教条地照搬马列经典和机械地抄袭苏联模式,而是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实现中国革命两步走的结合点,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 )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首先,我国走的是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造道路,农业改造不是苏联的先机械化后集体化,而是先集体化后机械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列宁曾设想但未曾实现的“和平赎买”政策,平稳地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其次,采取了从点到面、由低到高的步骤和方法。从结果来看,与苏联相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所引起的社会震动要小得多,正面效益要好得多,遗留的问题也要少得多。 第三,社会主义改造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改造既不是毛泽东的“心血来潮”,也不是“靠行政命令”实现的。第一,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决定。毛泽东在改造前反复讲,不得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拥护,绝不轻易谈改造。第二,农民和手工业者虽然存在着走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两种积极性,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着过高估计群众合作化积极性的问题,但当时人民跟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已占主导地位。过渡时期总路线经过全民公开讨论,得到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成,最后用宪法加以确立,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因此,可以认为,在几亿人口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转变,尽管行政因素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一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一)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鳘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再到现在的印刷字体。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这种文字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89年)在县城西北五里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发现的。 1、产生 这个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遗址,是从盘庚迁到殷地(即小屯)。一直到纣王灭亡的年间的都城。所以,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殷商社会,科学文化很不发达,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认为是鬼神操纵,掌握着自然的变化,而死去的祖宗的灵魂得以预知未来的事情,可以决定人们的命运。因此,殷王朝统治者十分迷信,非常崇拜神,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如祭祀,征战,畋猎,天气,安危疾病,男女生育等,都要事先占卜,问神以知吉凶,再决定行止。占卜的方法,先将龟甲或兽骨剖开,然后在背面凿出椭圆形的小槽或钻成小孔,再用火烧烤。甲骨片受热后自然在正面裂出各种条纹。史官便按照条纹的不同形状来判断吉凶祸

福,占卜后由占卜人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月日,贞人,占卜的容,结果(即兆头,所示吉凶),以及事后的应验的情况。作为档案保存。 这些记录就是甲骨文字,由于多是占卜的记录,就容说叫“卜辞,贞卜文字”又由于用尖锐的东西刻的,又叫“契文”,又由于是在殷商的故都废墟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2、发现 卜辞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1898年与此同时1899年之交,农民犁田时,时常发现刻有图文的甲骨,农民不知道这些甲骨的来历,但以为年代久远,可以治病,就收集起来卖给药商,称“龙骨”。据说,1899年,当时北大校长,金石专家王懿荣因生病吃药,首先发现甲骨上刻的是古代文字,才开始收集。 从发现起,经过80年的不断收集整理,挖掘,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十六,七万片。从甲骨记录来看,当时的统治者几乎天天在占卜。根据上面提到的帝王和占卜人的名字,结合所刻的文字容。我们知道了这些甲骨刻载了从盘庚到纣王的12个帝王的273年间的大小事情。据统计,甲骨文单字总数在4500左右,但已认识的还不到1/3。不认识的大多是族名,人名,地名等专用的字。大量的甲骨片的发现,是研究汉字发展与古代汉字文化的珍贵史料。 3、特点 a 瘦弱纤细的风格。由于这种文字受到书写工具的限制,所以笔道都是直的,有时与圆转相同。故而字形瘦长,线条细而硬,瘦且直,呈平直,瘦劲的风格。b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一个字刻怎样去写,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并保留着浓重的描画物象的色彩。如字形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1、失误、偏差的主要表现: 第一,在社会主义改造速度方面,急于求成;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工作过于急燥,初级社没有巩固就办高级社,拔苗助长。 第二,在管理体制上集中过多,限制了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将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扩大到整个社会,并使之固定化模式化影响了经济发展。 第三,在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急于求纯;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第四,在工作方法上过粗,甚至某些地方采用强制手段。 2、出现失误、偏差的原因: 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经济上,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政治上,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改变官僚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已经被消灭;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分子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亿万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知识界已经组成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日益突现出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党和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了变化。党和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这些都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的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历史和人民为何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 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的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故不能建立起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本身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不能使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具体表现在: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②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中国选择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1.从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来看 它代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方向,是中国革命的目标之一,是民主革命胜利并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保障,是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客观需要和政治保障。近代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国家。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残酷的经济剥削、政治压迫、文化奴役,是造成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难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进步方向的主要障碍。 因此,清除这一障碍就成为近代中华民族和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 而其中最首要的就是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专制政治制度,代之以完全新型的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对少数反动派实行专政的民主政治制度。 2.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看 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必然结果。 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特别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软弱性,没有能力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使得中国多次丧失掉了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身上,由此也就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让位于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就成为中国社会必然的历史选择。 3.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政权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建立与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和革命历史进程决定的。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改造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影响

社会主义改造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专业:物理学类姓名:李健波学号:2009301020106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 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根据中央统战部的调查,起草了《关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见》。9月,毛泽东同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座谈,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道路。10月,中华全国工商联 合会召开了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传达了中共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 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货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1955年下半年,不少大中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趋势。11月,中共中央召集各省、市、 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会议,加强了对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领导。这时,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最后地断绝了资本主义和农村的联系,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条件已经成熟。全行业公私合营,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使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步骤。1956年1月10日,北京首先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接着,上海、天津、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沈阳等大城市以及50多个中等城市相继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在1956 年的第一季度末,全国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私营工业已达到99%,私营商业达到85%,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一系列指示,对民族工商业者的选举权、工作和生活作了充分保障,使民族工商业者在不太勉强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中,也存在着过急过快和过粗的问题。同一时期,中 国共产党还顺利地开展和完成了对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流程的演变历程

精心整理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 一、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有: 1.王位世袭制 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2.察举制 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 3.局面。和发展。 4.科举制地方权弄虚作假的现象,被举荐者多为“门生故吏”,无真才实学,随着吏治的败坏,到东汉末年此制也败坏不堪了。魏晋以后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推荐的权力不再交由地方官,而是由朝廷统一任命“中正”官,专门负责举士选才。这些中正官担任本籍州郡的大小“中正”,由他们把地方人才划分为九个等级,上报给中央,由中央任用。中正官评价人才的标准包括了察举制度所规定的内容,还增加了“家世”和“才实”等条目,注重品德与能力相结合,比汉代较为完善,一时间“儒雅并进”,起到一定积极的效果。但此制度也存在缺陷:一是选官的人,即“中正”官,多为本地的豪族大家所把持;二是选拔标准多以家世出身为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选才结果,阻塞了寒素人才入仕。从任用上看:从秦代起地方上长史一级的官员就要由中央任命,以后历代一直延续,秦汉地方层级分郡、县两级制,地方主官,都由中央下派,郡守如此,县令也如此。但同时也规定,地方长

官有自辟僚属的权力,郡守、县令都可以在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内选择任用官员。 第二阶段从隋唐至明清,选任方式以科举为主,以“考试”为标准,用人权完全收归中央。从选拔上看:隋唐实行开科取士,隋炀帝以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成为选拔各级官员的主要方式。全国各地的士子不用通过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经过公开的逐级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士子在通过逐级政府和中央的笔试之后,要由吏部再进行面试,内容是考察“身、言、书、判”即身体容貌、言语应对、书法笔迹和判词书写。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学为主,兼及见识才能。大致说来,科举考试由礼部考才学,吏部考能力。明朝中期出现八股文,这是一种严格的排偶分股的应考文体,考生易于掌握格式,评卷标准也较为客观。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过立废之争,朱元璋就曾一度下诏停止科举,但始终未能找到一种超过科举的有效选官方式,所以,不得不在停科举九年后再次恢复。科举制度以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形式选拔和收揽人才,为整个政治机体输送新鲜血液,在政治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生命线。 观要求。 郡、 利用国家政权合法施暴;另一方面也为了避免各地方之间相互隔绝,不能很好的融合,陷入狭隘的地方性。为了增强不同区域间的融合、交流和发展,保证大一统的局面得以维持,就要推行全国范围内选才,异地为官的制度,而这一制度只有在中央的宏观调控下才能得以实现。 其三,大一统政权的存在,要求国家权力能有效制约地方势力。地方官是国家权力的代表,是政令下达和民情上达的关键环节,必须脱离地方豪强势力,并对其进行制约。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往往是在血缘和地缘结合的情况下建立的,人们依靠土地为生,很少迁徙,乡里组织从结构上讲一般比较稳定,地方豪强容易坐大。如汉代就有“宁负二千石(郡守),无负豪大家”之说。乡间豪族势力如不加控制,往往猖狂:兼并土地、荫庇人口、收养私从,当社会发生动荡时就会由患而生乱,与国家利益发生直接的冲突。所以,古代治理中十分强调慎选临民官,一方面是考虑到要对民众进行善治,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大对地方豪族势力的控制。 其次,中央权威的树立是社会稳定的保证,中央掌握人事权,收回地方自辟僚属的权力,统一官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