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三年级下册《燕子》教案

最新三年级下册《燕子》教案

最新三年级下册《燕子》教案
最新三年级下册《燕子》教案

三年级下册《燕子》教案

[教学要求]

一、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三、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四、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课前准备]:一张剪纸。一张燕子的剪影。一张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范读课文。自学课文。讲读课文一、二两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小朋友,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

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

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

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学生主动谈感受。

四、自学课文。

老师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欢读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们自读课文,看你们能读懂多少。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复习自学符号之一,表示疑问的:"_____?"

五、指导看图。

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出示燕子的剪纸,学生观察。深蓝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犹如燕子在蓝天飞翔。如右图)教师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观察后口述。

(结合学生回答,教学"剪尾""双翼""两翼""翼尖",并根据学生回答,点明观察顺序。)

六、讲读课文。

第一节.

1.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个

小朋友读一读。

2.指名朗读第一节。

3.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板书:羽毛翅膀尾巴)

4.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齐轻轻地读课文。

5.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出为,把有关词语画下来。

6."俊俏"是什么意思?"俊俏"即"样子好看"。

7.指导朗读: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从"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范读)

学生各自练习,然后再指名读。

8.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在小节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了?

指导: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这一句在小节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朗读时,音调可提高些,不过那"小燕子"的"小"要轻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爱。

9.另外,这一节三个量词用得很准,哪三个?("一身""一对""一个")

第二小节

1.这么活泼可爱的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插图)

2.指导看图。

提示观察顺序:观察图画,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由近远;由上下)

3.现在请同学们当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地欣赏一下。(让学生担任角色,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

4.谁能把你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提供导语:"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了,_________。"进行语言训练。)

5.学生口述。

6.现在我们再来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你们看课文,再对照图,看课文上写春天的美景,写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

7.板书:雨风柳草叶花

8.请小朋友再读课文,这些景物,我们用最简单的说法,怎么把它们联成句子。

(出示小黑板: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都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9.你们觉得这样写很干巴,没有美感,那么课文上怎么写

三年级下册全劳动教案

《劳动技术》教案 (下学期) 科目劳动与技术 年级三年级 教师陈 .

第一单元植物栽培 第1课学会使用栽培工具教学目标: 1、懂得各种工具的用途,学会实际使用栽培工具。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安全使用栽培工具。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工具的用途。 教学难点:学会实际使用栽培工具。 教学准备: 锄头、铁铲和栽刀各一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 1、谈话:春天到,百花开,大家都把树来栽。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劳动工具能不能栽树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常见的栽培工具。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至5页。 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 1、认识常用的栽培工具。 (1)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认识的劳动工具。 (2)认识栽培工具锄、铲和栽刀。 .

2、学习栽培工具的使用方法。 (1)锄的使用方法。 (2)铲的使用方法。 (3)栽刀的使用方法。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进行安全使用、爱惜工具的教育。 第2课栽葱 教学目标: 1、知道葱的特点、用途以及种植常识。 2、初步学会栽葱的方法。 3、培养种植劳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小葱数棵,适量的土、铲、花盆、喷壶及碎瓦片等。 教学重点: 掌握栽葱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 .

栽、管全过程的跟指导和踪观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 1、谈话:种植花草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可以减 少水土流失。在花种草学问很多,我们就从栽葱学起。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10至12页 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 1、土壤准备 2、种植 3、浇水 4、管理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在家中试着栽葱,坚持每天浇水、管理和观察。 第3课种向日葵 教学目标: 1、知道向日葵的特点、用途以及种植常识。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三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 1.《茶垫》 教材分析:旨在通过利用纸绳编织工艺制作茶垫.掌握盘.绕.粘等制作工艺;通过去除以铅画纸作底板的步骤.培养学生的立体感.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教科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制作花形茶垫;第二部分是设计制作方案.并根据方案制作茶垫;第三部分是展示及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 1.了解茶垫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与装饰作用。 2.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制作一个美观的茶垫。 3.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用纸绳盘绕圆形.并将圆形有序粘接做成茶垫的相关技术。 教学难点:将做成的圆形有序地粘接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图案。 教学准备:各色纸绳.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或是使用过茶垫吗? 交流汇报所见过的茶垫的形状.制作材料等方面的情况。 那你们见过用纸绳制作的茶垫吗?想不想亲手来做一个呢? 揭示课题。 二.探索研究 1.观察“金点子”中提供的四件范例作品。 研究讨论这四件作品各自的特点与它们的共同点。 2.想一想.在制作茶垫时应注意什么? 三.学学做做 教师对花形茶垫进行示范制作: 1.盘圆表: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盘成6个圆形.其中一个直径稍长一些。 2.接粘:将6个圆形拼成花形的图杂.最大的一个放在中心.交接处涂上胶水。 3.围外框: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在花形的外围框2~3圈。 四.想想做做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垫形状.并制作茶垫.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将学生制作的茶垫按形状分类.然后从外形.小圆的粘接.纸绳绕的平整度.紧密度方面进行评价。 2.《美丽的热带鱼》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燕子》教案

1 燕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会认 9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如何给春天增添了生趣,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练习 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描写春天的成语。 二、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呢? 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群芳吐艳、莺歌燕舞,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季节啊!瞧,春天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啦!(出示与课文配套的挂图,把燕子放大)郑振铎用一支神笔向我们描绘了春天的精灵——燕子,以及它们给春天增添的无穷乐趣。 (此环节设计一是激发学生对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二是创设良好的学习语文的语感情境,在学生进入欢欣之时,抓住时机调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描绘春天,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三、初读课文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朗读情况。 四、细读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品读春天的美景。 教师:春天的乐趣在哪里呢?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读读想想,描绘一下你眼中的光彩夺目是什么样的?(鲜艳而又耀眼) (2)(出示本段前三句话)反复朗读前三句话,一边读一边想:透过课文中的这些文字,你能想象出光彩夺目的春天吗? (3)指名用语言描绘光彩夺目的春天,教师点评。 如:“蒙蒙的细雨”,你想象到些什么?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讲一讲。 又如:“赶集似的聚拢来”,什么是赶集?你赶过集吗?“花草赶集似的聚拢来”是什么景象?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二自然段。 “浓缩的是精华”。著名作家郑振铎用简练、生动的三句话就勾勒出了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绝妙的春之图。用心读一读,记下这些美妙的词句,让春天沉醉于你我的心中。 2.学习第一自然段,初悟燕子为春天增添的乐趣。 教师:(课件演示:燕子飞来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来了,小燕子也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那是怎样的小燕子呢?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动笔墨读书,思考那是怎样的小燕子。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在想象与朗读中体会燕子的“外形美”。 如:“乌黑光亮”,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想象后,教师点评:黑色的羽毛中还透着亮光,多么富有活力与生机的燕子呀!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语言就是这样奇妙。抓住燕子的特点,无需太多的文字,几个生动具体的词语,一只身形灵巧、活泼可爱的燕子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把自己感受到的美通过读表达出来吧!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三年级下册劳动教案

《劳动技术》教案 (第二学期) 科目劳动与技术 年级三年级 教师 第一单元植物栽培 第1课学会使用栽培工具教学目标: 1、懂得各种工具得用途,学会实际使用栽培工具。 2、培养学生得安全意识,学会安全使用栽培工具.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工具得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工具得用途。 教学难点:学会实际使用栽培工具。 教学准备: 锄头、铁铲与栽刀各一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 1、谈话:春天到,百花开,大家都把树来栽。俗话说:“巧 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劳动工具能不能栽树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常见得栽培工具。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至5页。 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

1、认识常用得栽培工具. (1)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认识得劳动工具。 (2)认识栽培工具锄、铲与栽刀。 2、学习栽培工具得使用方法。 (1)锄得使用方法. (2)铲得使用方法。 (3)栽刀得使用方法.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得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进行安全使用、爱惜工具得教育。 第2课栽葱 教学目标: 1、知道葱得特点、用途以及种植常识。 2、初步学会栽葱得方法。 3、培养种植劳动得兴趣。 教学准备: 小葱数棵,适量得土、铲、花盆、喷壶及碎瓦片等。 教学重点: 掌握栽葱得有关知识与技能。

教学难点: 栽、管全过程得跟指导与踪观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 1、谈话:种植花草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可以减少 水土流失。在花种草学问很多,我们就从栽葱学起。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10至12页 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 1、土壤准备 2、种植 3、浇水 4、管理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得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在家中试着栽葱,坚持每天浇水、管理与观察。 第3课种向日葵 教学目标: 1、知道向日葵得特点、用途以及种植常识. 2、初步学会种向日葵得方法。

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知识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知识点 【原文】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 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 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 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 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 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字词学习】 字:凑、唧、掠、谱 词:翅膀、活泼、嫩叶、聚拢、增添、赞歌 【重点句子】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 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

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2.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 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 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主要内容】 《燕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 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 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练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Weifenglueguodaotian ()()()anguanghenjiShang()()() 二、比一比再组词 微()掠()沾() 威()略()站() 【参考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完整word版三年级下册劳动教案的

第一单元:我是小主人 1、沏茶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沏茶的一般方法。1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掌握礼貌待客的沏茶技能。2教学过程:一、回忆父母或他人是怎样沏茶的。交流观察所获二、教师讲解茶文化的相关资料三、沏茶选具四、泡茶过程:1、小勺掏茶叶2、冲入开水、盖上盖子3 、把握等待时间4 、倒茶、喝茶5 五、冲泡绿茶的三种方法(不宜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六、茶叶的贮藏学习教材P3页“小知识” 七、了解福建名茶 2、削水果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水果刀和刨刀削梨或苹果的皮。 2、养成细心耐心的动手习惯。 教学准备:水果刀、刨刀、梨和苹果。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由实物导入 、回忆并说说怎样削水果。2. 二、学消水果。 1、认识为什么要削去果皮。 2、削水果时的手势和注意点(学习P7-8 学·做) 3、讨论并交流“实践创新”的第一题。 三、师生共同总结 四、清理现场。 3、冲泡食品 教学目标: 1、掌握冲泡食品的冲泡方法。 2、牢记冲泡食品的注意事项,学会当个生活小主人。 教学准备:方便面、三合面、等冲泡食品碗、开水、汤匙 教学过程:

1、认识常见的食品,并说说这些食品应该怎样食用。 2、教师讲解冲泡食品的方法 3、学习教材P11页中的“小知识” 4、学生冲泡方便面师边指导边指出注意事项。 5、分组冲泡藕粉或三合面等食品教师巡视指导。 6、思考:直接用开水冲泡藕粉会出现什么现象? 7、总结指出。 8、清理现场。 第二单元:我爱我的班级 1、布置教室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自己动手布置教室的本领。 .培养学生创造美和审美的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精神。2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布置节日或游园活动的教室。 2.难点:用彩色纸链布置教室。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人新课。XX节日要到了,本班要举行一次游园活动,前两天老师已布置同学们设计布置教室的方案,要求教室要充满节日的气氛,现在就请各小组谈自己的设想。 (2)让四个小组谈他们各自的设想 (3)教学第二自然段 (4)布置教室要做好分工。 (5)教室布置最主要的部分是课桌椅的排列。 (6)布置好教室后要进行卫生大扫除。 (7)布置教室的彩条 (8)教师讲解 (9)总结:[实践·创新]告诉学生这节课是一次布置教室的演习,今后应学习其他班级的教室布置的长处,在班主任的协助下把教室布置得更好! 2、班级大扫除 教学目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教案

2燕子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认读“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等词语。强调多音字散和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3—5自然段。 3、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 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4、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 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成语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 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 本领高。(打一动物) 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眼中的燕子什么样?

看到燕子你联想到什么?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突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学生自由回答,可能会联想到有关燕子的词句,也可能想到有关春天的词语等。】 2.板书课题。“燕”是个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头,“口”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尾巴。书写时各部分要紧凑。 3.介绍作者郑振铎。 二、检查预习,巩固基础 1.检查生词认读情况 (出示词语:似的、聚拢、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纤细)2.检查生字识与写 (1)学生找出容易读错的生字。 预设点: a“似的”的“似”,“横掠”的“掠”易读错。 b多音字“散”和“杆”。 “几支木杆”,读“ɡān”,旗杆(ɡān),它还有一个音念“ɡǎn”,枪杆(ɡǎn)。 (2)展示难写的生字。 “拂”,笔顺是:横、竖钩、提、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课文中容易读错的生字,展示难写生字的书写。】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燕子》

1、燕子 一、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真阅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怎样一步步描写燕子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点: ⑴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群山、湖面、稻田;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燕子的。通过看图,知道画的是春天的景色,明确燕子与春天的关系。 ⑵着重观察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 三、教学难点 通过美的语言,体会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四、课前准备 1.挂图、投影片。 2.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燕子(看图学文) 2.出示放大的燕子彩图。提问:谁能介绍一下有关燕子的情况?(燕子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到我们这儿来。燕子的特点:翅膀很长,尾巴象张开的剪子,背部的羽毛是黑色的,肚皮上的羽毛是白色的。常在屋檐下衔泥做巢居住,捕捉昆虫。)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1.仔细观察这幅图,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山、湖、稻田、桃花、柳树、燕子。) 2.请你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的景色。再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说说燕子的外形和燕子飞行、停歇的情形。 引导学生看图说出: ⑴图画上画的是春天的景色。有远山、小湖、稻田、粉红色的桃花、黄色柳丝、各种色彩鲜艳的花。 ⑵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近处的一只燕子横掠湖面,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平静的湖面荡起了一圈圈的波纹。另一对燕子正越过湖面飞向柳树。有一只燕子已飞到高柳之下。远处有几对燕子停在电线上,远远看上去有几个小黑点。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机,使春天更加充满蓬勃向上的活力。有了它们,春天显得更加美丽可爱。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 ⑴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用生字卡片检查) 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燕子的?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一段主要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段主要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第三段主要写飞行的燕子;第四段主要写停歇的燕子。板书:外形、赶来、飞行、停歇。) 四、看图对照课文,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燕子的 (先观察燕子的外形,然后观察到燕子出现时的春光美景,再观察燕子飞行时的动态,最后观察燕子停歇时的静态。) 五、指导朗读全文。 六、随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三年级下册劳动教案

《劳动技术》教案(第二学期) 科目劳动与技术年级三年级 教师

第一单元植物栽培 第1课学会使用栽培工具教学目标: 1、懂得各种工具的用途,学会实际使用栽培工具。 2、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安全使用栽培工具。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工具的用途。 教学难点:学会实际使用栽培工具。 教学准备: 锄头、铁铲和栽刀各一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 1、谈话:春天到,百花开,大家都把树来栽。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劳动工具能不能栽树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常见的栽培工具。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至5页。 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 1、认识常用的栽培工具。 (1)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认识的劳动工具。

(2)认识栽培工具锄、铲和栽刀。 2、学习栽培工具的使用方法。 (1)锄的使用方法。 (2)铲的使用方法。 (3)栽刀的使用方法。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进行安全使用、爱惜工具的教育。 第2课栽葱 教学目标: 1、知道葱的特点、用途以及种植常识。 2、初步学会栽葱的方法。 3、培养种植劳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小葱数棵,适量的土、铲、花盆、喷壶及碎瓦片等。 教学重点: 掌握栽葱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

栽、管全过程的跟指导和踪观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要求 1、谈话:种植花草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可以减 少水土流失。在花种草学问很多,我们就从栽葱学起。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10至12页 二、引导示范动手实践 1、土壤准备 2、种植 3、浇水 4、管理 三、展示评比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四、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在家中试着栽葱,坚持每天浇水、管理和观察。 第3课种向日葵 教学目标: 1、知道向日葵的特点、用途以及种植常识。 2、初步学会种向日葵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部编语文燕子简介

燕子 燕子(Swallow)学名家燕,是雀形目燕科74种鸟类的统称。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每产3~7卵。 外形特征 雀形目(Passeriformes)燕科(Hirundinidae)74种鸟类的统称。少数种俗称马丁燕。体型小而轻捷,羽毛蓝黑色,有光泽,前胸黑褐相间,腹部乳白;两翅尖而长,尾分叉似张开的剪刀;嘴扁而短,口裂很深;飞行速度快,在飞行途中捕食蚊、蝇、蝗虫等害虫;并不断发出尖锐短促的鸣叫。 凹尾,喙短,足弱小。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相似。 燕子是雀形目燕科的1属。本属鸟类,体型小,体长13~18厘米。翅尖长,尾叉形。背羽大都呈灰蓝黑色,因此,古时把它叫做玄鸟。翅尖长善飞,嘴短弱,嘴裂宽,为典型食虫鸟类的嘴型。脚短小而爪较强。世界上有家燕、岩燕、灰沙燕、金腰燕和毛脚燕等20多种,中国有4种,其中以家燕和金腰燕等比较常见。

生活习性 燕子最愿意接近人类,人类最爱护这种益鸟。一般在4~7月从海岛回归靠近农田(昆虫)的农家繁殖。家燕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巢多是用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巢为皿状。每年繁殖2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窝产卵4~6枚。第二窝少些,为2~5枚。卵乳白色。雌雄共同孵卵。14~15天幼鸟出壳,亲鸟共同饲喂。雏鸟约20天出飞,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食物均为昆虫。金腰燕体形似家燕,但稍大些。此种燕腰部栗黄,非常明显夺目,下体有细小黑纹,易与家燕相区别。习性亦与家燕相似,但大都栖息于山地村落间。燕是典型的迁徙鸟。繁殖结束后,幼鸟仍跟随成鸟活动,并逐渐集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南迁越冬。 燕子是人类的益鸟,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一只燕子一个夏季可捕食各种害虫50万只以上,保护了农作物。燕子是我国著名的夏候鸟,每年初春迁徙来到北方,夏季遍布全国,繁殖后结群南徙,到印度、南洋群岛及澳洲等地越冬。燕子是以昆虫为食的,且它们从来就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而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食物,也不能橡松鸡和雷鸟那样杂食浆果、种子和在冬季改吃树叶(有些针叶树种即使在冬季也不落叶),不能像啄木鸟和旋木雀那样去发掘潜伏下来的昆虫的幼虫、虫蛹和虫卵。北方的冬季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故迁徙。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燕子

1 燕子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方法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引导学生了解并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春天的美丽。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的方法以及抓住特点生动描写的方法。 1.布置学生课前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搜集春天的景物的图片,搜查关于燕子的资料。 2.生字卡片,课件。 2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来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你们通过平常的观察以及查资料知道小燕子有哪些特点呢? (示例:燕子是一种候鸟,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筑巢居住,对农作物有帮助,是益鸟。她总是和春天一同来临。) 二、指导看图,初步感知 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后说出图上景物。 2学生按一定顺序将观察到的景物描述出来。 3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图中的燕子,并对春光中的小燕子作出评价。 4出示课题并设疑:文中的作者将怎样描述在春暖花开、绿柳轻扬时节从南方赶回的小燕子?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作批注:用符号标出不会认读的生字以及不懂的地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3出示生字、生词,纠正读音。 (1)读生字卡片。 重点指导“拂”的读音。 (2)生字扩词,丰富词汇。

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 荡漾音符演奏赞歌俊俏吹拂五线谱 4指导书写。 聚:下面不是“禾”。 演:右边有一横,不要丢掉。 漾:右下部分是“永”,不是“水”。 四、再读课文,粗知大意,学习观察方法 1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美景。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燕子的外形。 第二自然段:写燕子从南方赶来。 第三自然段:写燕子的飞行状态。 第四自然段:写燕子像音符般停歇在电线上,谱成春天的赞歌。)3请学生图文对照,说说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观察的重点。 (作者是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第一段写近处看到的燕子。第二、三段写由近处看到的燕子的各种飞行的姿态。最后写从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作者的观察重点是燕子。) 4结合学生读课文之前的看图情况,鼓励学生将学习到的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去。

2020年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课程表",给自己的学习到来方便。 2、了解抽拉玩具的主要部件:操纵杆和摇臂。 教学重点通过抽拉使人物活动起来。 教学难点通过抽拉使人物活动起来。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已经制作好的"课程表"1份。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01号制作材料。 教学程序个性修改 1.教师出示"课程表"成品,抽拉几次,调动起学生制作活动课程表的浓厚兴趣和迫切要求。 2.完成该制作件的难点: (1)怎样粘贴上下底板,让课程表动起来;

(2)怎样使课程表中的小男孩站起来?为突破难点,教师应准备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或放大了的教具,演示说明,让学生看清楚,明白该怎样做;海的复习一下纸工制作符号的操作要点,如山线怎样折叠等等。 (3)在学生制作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通过操纵杆完成抽拉连动的现象,启发学生动脑筋,想一想抽拉连动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还能设计制作别的抽拉纸玩具吗? 3.评价作品。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教学内容第二课小剪刀 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小剪刀"。 2、了解剪刀的基本结构以及剪刀的活动是利用杠杆原理。 教学重点剪刀的两部件在支点处的结合。 教学难点剪刀的两部件在支点处的结合。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已经制作好的"小剪刀"1份。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针、线、04号制作材料。 教学程序个性修改

1.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使用的剪刀,了解剪刀的结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教师出示"小剪刀"成品,调动学生的制作兴趣。 2.制作难点: (1)将4片把手与4片垫片粘贴成剪刀的两部分,注意不要贴错。 (2)用针线将两部分固定。固定时,先将剪刀两部分的针孔对齐。是用针线时,要提示穿针,打结的方法,并强调针的使用安全。 3.作品评价。 板 书 设 计 教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浙教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设计 第一课茶垫 教学目标: 1、了解茶垫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与装饰作用。 2、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制作一个美观的茶垫。 3、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用纸绳盘绕圆形,并将圆形有序粘接做成茶垫的相关技术。 教学难点:将做成的圆形有序地粘接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图案。 教学准备:各色纸绳、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或是使用过茶垫吗? 交流汇报所见过的茶垫的形状、制作材料等方面的情况。 那你们见过用纸绳制作的茶垫吗?想不想亲手来做一个呢? 揭示课题。 二、探索研究 1、观察“金点子”中提供的四件范例作品。 研究讨论这四件作品各自的特点与它们的共同点。 2、想一想,在制作茶垫时应注意什么? 三、学学做做 教师对花形茶垫进行示范制作: 1、盘圆表: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盘成6个圆形,其中一个直径稍长一些。 2、接粘:将6个圆形拼成花形的图杂,最大的一个放在中心,交接处涂上胶水。 3、围外框: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在花形的外围框2~3圈。 四、想想做做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垫形状,并制作茶垫,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五、作品展评 将学生制作的茶垫按形状分类,然后从外形、小圆的粘接,纸绳绕的平整度、紧密度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课热带鱼 教学目标:学会用纸绳子粘贴热带鱼,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余生活。 教学准备:每生若干纸绳、固体胶 重点:学会用纸绳子粘贴热带鱼 难点:自我创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教师首先给学生放了一段海底的热带鱼的录像,接着让学生看一些从网上下载的一些漂亮的热带图片,学生看了之后立刻就会喜欢上了。 二、老师展示作品并演示制作方法 1展示作品,比较鱼的不同

小学三年级下册劳动教案(最新的)

第一单元:我是小主人 1、沏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沏茶的一般方法。 2、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掌握礼貌待客的沏茶技能。教学过程: 一、回忆父母或他人是怎样沏茶的。 交流观察所获 二、教师讲解茶文化的相关资料 三、沏茶选具 四、泡茶过程: 1、小勺掏茶叶 2、冲入开水 3、盖上盖子 4、把握等待时间 5、倒茶、喝茶 五、冲泡绿茶的三种方法(不宜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 六、茶叶的贮藏 学习教材P3页“小知识” 七、了解福建名茶

2、削水果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水果刀和刨刀削梨或苹果的皮。 2、养成细心耐心的动手习惯。 教学准备:水果刀、刨刀、梨和苹果。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由实物导入 2、回忆并说说怎样削水果。 二、学消水果。 1、认识为什么要削去果皮。 2、削水果时的手势和注意点(学习P7-8 学·做) 3、讨论并交流“实践创新”的第一题。 三、师生共同总结 四、清理现场。 3、冲泡食品 教学目标: 1、掌握冲泡食品的冲泡方法。 2、牢记冲泡食品的注意事项,学会当个生活小主人。 教学准备:方便面、三合面、等冲泡食品碗、开水、汤匙教学过程: 1、认识常见的食品,并说说这些食品应该怎样食用。 2、教师讲解冲泡食品的方法

3、学习教材P11页中的“小知识” 4、学生冲泡方便面师边指导边指出注意事项。 5、分组冲泡藕粉或三合面等食品教师巡视指导。 6、思考:直接用开水冲泡藕粉会出现什么现象? 7、总结指出。 8、清理现场。 第二单元:我爱我的班级 1、布置教室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自己动手布置教室的本领。 2.培养学生创造美和审美的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布置节日或游园活动的教室。 2.难点:用彩色纸链布置教室。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人新课。XX节日要到了,本班要举行一次游园活动,前两天老师已布置同学们设计布置教室的方案,要求教室要充满节日的气氛,现在就请各小组谈自己的设想。 (2)让四个小组谈他们各自的设想 (3)教学第二自然段 (4)布置教室要做好分工。 (5)教室布置最主要的部分是课桌椅的排列。 (6)布置好教室后要进行卫生大扫除。 (7)布置教室的彩条

小学三年级燕子课文

小学三年级燕子课文 人教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课文《燕子》是根据著名作家郑振铎的散文改写的。 郑的原文共有1400 多字,改写后删去了大部分,只剩下单纯描写春天燕子的内容,只有280 字左右。 原文写于上世纪20 年代,由于那时的语言与现在有较大的距离,教材编者做了较大的改动,使文章内容单纯,语言浅显易懂,适合三年级学生的阅读。 有的人说,文学名篇的修改应尽量保留原作的内容全貌和语言风格,认为改写不成功,不如原文形象生动,充满激情。 这个意见没有着重考虑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需要。 首先,原文中一些较为艰深和偏僻的词语,如“劲俊”隽“逸”觳“纹”憩“息等,不换不行。 其次,早期白话文保留了某些文言成分,作为小学三年级课文,也必须加以处理。 如: “轻颸”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 从修辞上说,改写后的课文更简洁明快,句子结构更简单,读起来流利顺口。 如开头的一个句子,改写后保留了主要内容,而句子更整齐,结构更匀称,使低龄儿童更易诵读、理解。 总的来说,编者的修改是可取的。 但是有的句子却改得不够理想,如第2段的第2 句: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这个句子结构复杂了一些,带有欧化的味道,不如原文生动活泼 它的基本语法结构是微风吹拂着??…柳丝”但中心词柳丝”前有两个定语,一个是“千万条”,一个是“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 这后一个定语本身又是比较复杂的动词短语,动宾结构中又包含了一个偏正结构。

其中最小的层次“带黄色的嫩叶”表意又不大清楚,“带黄色”,那它的基本色是什么?光说“带黄色”,不能表达春天柳树的嫩叶那种嫩黄淡绿的特点,因为秋天的树叶也是“带黄色的”。 这个意思既不如原文“黄绿”表达得明白,句子又不如老课文(1998 年版)的准确、鲜明: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课文中“…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 ”试与原文比较: “…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 ”原文语言精炼,动感十足,而课文中的语句则略显拖沓,读起来缺少一种韵律感,缺少了那种声犹在、燕已飞的时空想象感,特别是最后的“边”字,读时拗口,显得黯淡低沉。 同时这句话中出现了三个“边”字,朗读效果也不好。 课文使用了有的…?有的……句式,其实不一定要用这种句式,这样显得呆板,好像是一种静态的说明,或者是一种讲解的腔调,不能体现生活的原生态。 有一个词改得不好,就是原文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改为“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将“生趣”改成“生机”。 其实“生机”不如“生趣”。 “生机”的意思是“生命力,活力”,“生趣”的意思是“生活的情趣”。从原文的描写看,春天的背景并不缺乏“生机”,而燕子的到来,主要是增添了某种情趣。 在燕子出现之前,主要是写植物,“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其实都是充满着生机的,或者说根本不缺少生机。 但是燕子的出现,就更有情趣了,这是缺少“动态”的植物所没有的。燕子在空中掠过的姿态,所发出的唧唧的叫声,在湖面上激起的波纹,以及在电线上形成的五线谱的音

最新三年级下册劳动教案(最新的)教学内容

2015-2016学年三年级下册劳动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劳动课,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对家务劳动做了较集中的安排,教材编入16篇课文,从劳动的性质划分有厨房的膳食方面的1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7篇,有小制作方面的4篇,有认识使用工具方面的1篇,有简单的生产劳动的3篇。另外结合学生实际安排一些学生自我服务劳动内容,通过指导学生劳动的制作和自我服务劳动等项目的训练和实践,培养学生爱劳动的观念和提高学生劳动技能。 三、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劳动的光荣感。 2、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3、初步培养爱劳动的观念。 4、使学生争做爱劳动的好孩子。 5、指导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美。四、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具和学生实践材料。 2、劳

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3、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4、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劳动项目进行训练和实践。 5、加强与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联系,发挥劳动教育的整体教育功能。 6、加强纪律和安全教育,确保劳动实践安全。 第一单元:我是小主人 1、沏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沏茶的一般方法。 2、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掌握礼貌待客的沏茶技能。 教学过程: 一、回忆父母或他人是怎样沏茶的。 交流观察所获 二、教师讲解茶文化的相关资料 三、沏茶选具 四、泡茶过程: 1、小勺掏茶叶 2、冲入开水 3、盖上盖子 4、把握等待时间 5、倒茶、喝茶 五、冲泡绿茶的三种方法(不宜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 六、茶叶的贮藏 学习教材P3页“小知识” 七、了解福建名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燕子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词语,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欣赏燕子在春天里飞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工具: 课文插图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意识。 (3)通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准字音并渐渐流利地朗读。 2.师引导:一共有几句话? 3.这句话写了燕子的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4.句子中用“乌黑光亮、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5.快速记忆,完成口头填空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就是可爱的燕子,它的外形是可爱的,它拥有一身(),一对()加上(),凑成了()。它是大自然的精灵,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听写生字 2.预习第2~4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 2、 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完整版)三年级下册劳动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教案 第一单元:我是小主人 第一课.沏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沏茶的一般方法。 2.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掌握礼貌待客的沏茶技能。教学过程: 一、回忆父母或他人是怎样沏茶的。 交流观察所获 二、教师讲解茶文化的相关资料 三、沏茶选具四、泡茶过程: 1.小勺掏茶叶 2.冲入开水 3.盖上盖子 4.把握等待时间 5.倒茶、喝茶 五、冲泡绿茶的三种方法(不宜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 六、茶叶的贮藏:学习教材P3页“小知识” 七、了解福建名茶 第二课削水果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水果刀和刨刀削梨或苹果的皮。 2.养成细心耐心的动手习惯。 教学准备:水果刀、刨刀、梨和苹果。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由实物导入 2.回忆并说说怎样削水果。 二、学消水果。

1.认识为什么要削去果皮。 2.削水果时的手势和注意点(学习P7-8 学·做) 3.讨论并交流“实践创新”的第一题。 三、师生共同总结四、清理现场。 第三课冲泡食品 教学目标: 1.掌握冲泡食品的冲泡方法。 2.牢记冲泡食品的注意事项,学会当个生活小主人。 教学准备:方便面、三合面、等冲泡食品碗、开水、汤匙教学过程: 1.认识常见的食品,并说说这些食品应该怎样食用。 2.教师讲解冲泡食品的方法 3.学习教材P11页中的“小知识” 4.学生冲泡方便面师边指导边指出注意事项。 5.分组冲泡藕粉或三合面等食品教师巡视指导。 6.思考:直接用开水冲泡藕粉会出现什么现象? 7.总结指出。 8.清理现场。 第二单元:我爱我的班级 第一课布置教室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自己动手布置教室的本领。 2.培养学生创造美和审美的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精神。

最新三年级下册《劳技》全册教案资料讲解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整册教案 1、《茶垫》 教材分析:旨在通过利用纸绳编织工艺制作茶垫,掌握盘、绕、粘等制作工艺;通过去除以铅画纸作底板的步骤,培养学生的立体感,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教科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制作花形茶垫;第二部分是设计制作方案,并根据方案制作茶垫;第三部分是展示及教学评价。 教学目标: 1、了解茶垫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与装饰作用。 2、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制作一个美观的茶垫。 3、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从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用纸绳盘绕圆形,并将圆形有序粘接做成茶垫的相关技术。 教学难点:将做成的圆形有序地粘接成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图案。 教学准备:各色纸绳、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或是使用过茶垫吗? 交流汇报所见过的茶垫的形状、制作材料等方面的情况。 那你们见过用纸绳制作的茶垫吗?想不想亲手来做一个呢? 揭示课题。 二、探索研究 1、观察“金点子”中提供的四件范例作品。 研究讨论这四件作品各自的特点与它们的共同点。 2、想一想,在制作茶垫时应注意什么? 三、学学做做 教师对花形茶垫进行示范制作: 1、盘圆表: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盘成6个圆形,其中一个直径稍长一些。 2、接粘:将6个圆形拼成花形的图杂,最大的一个放在中心,交接处涂上胶水。 3、围外框:将辫子绳边涂胶水边在花形的外围框2~3圈。 四、想想做做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茶垫形状,并制作茶垫,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将学生制作的茶垫按形状分类,然后从外形、小圆的粘接,纸绳绕的平整度、紧密度方面进行评价。

2、《美丽的热带鱼》 教学目标:学会用纸绳子粘贴热带鱼,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余生活。 教学准备:每生若干纸绳、固体胶 重点:学会用纸绳子粘贴热带鱼 难点:自我创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教师首先给学生放了一段海底的热带鱼的录像,接着让学生看一些从网上下载的一些漂亮的热带图片,学生看了之后立刻就会喜欢上了。 二、老师展示作品并演示制作方法 1展示作品,比较鱼的不同 2演示制作方法 三、学生实践,老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很感兴趣,动手操作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