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生理学名词解释

医学生理学名词解释

一、 名词解释
呼吸:
1、 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
肺通气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即气体进出肺的过程。
2、 潮气量(tidal volume,TV)
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潮气量。正常成人约400~600ml。
3、 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
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正常成年男性平均约3.5L,女性约2.5L。
4、 用力呼气量(FVC)
最大吸气后,再用力尽快呼气,计算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呼出的气量占其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也称时间肺活量,正常成人分别为83%、96%和99%。
5、 肺泡通气量(alveolar ventilation)
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6、 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0.84。
7、 发绀或称紫绀
当血液中去氧Hb达5g\100ml以上,则皮肤、粘膜呈现紫蓝色。
8、 氧容量(oxygen capacity)
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氧的最大量。氧容量受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
9、 氧含量(oxygen content)
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氧含量主要受氧分压影响。
10、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Hb 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数,称为血氧饱和度,简称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氧容量/氧含量)×100%。
11、中枢化学感受器(central chemoreceptor)
存在于延髓腹外侧浅表,对脑组织液和脑脊液中H+浓度变化敏感的化学感受器。它接 受H+浓度增高的刺激而反射地使呼吸增强。
12、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tch reflex)
肺牵张反射是指肺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又称黑-伯反射。肺牵张反射 包括肺扩张引起吸气抑制和肺缩小引起吸气的两种反射。
血液:
13、生理性止血(physiology hemostasis)
小血管损伤后会引起破裂出血但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的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14、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
15、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value)
血细胞比容指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占血液的容积百分比
16、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沉降率是指将血液加抗凝剂混匀,静置于一分血计中,红细胞在一小时末下降的距离(mm),简称血沉。
17、血清(serum)
血液凝固后1~2小时,因血凝快中的血小板激活,使血凝快回缩,释出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清。
18、肝素、枸橼酸纳的主要抗凝机制.
A; 加强抗凝血酶III对凝血因子IIa,VIIa,Xa,IXa,XIIa等的抑制
B: 柠檬汁中含有大量柠檬酸,柠檬酸与钙离子结合

则成可溶性络合物,能缓解钙离子促使血液凝固的作用
血液循环:
19、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20、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21、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22、心指数(cardiac index)
在空腹和安静状态下,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或静息心指数(L/(min?m2))。
23、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每次心搏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
24、代偿间歇
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25、房-室延搁
房室交界是兴奋由心房进入心室的惟一通路。房室交界区细胞传导性很低,传导速度缓慢,兴奋需要延搁0.1秒的时间才能传向心室,故称房-室延搁。
26、血压(blood pressure)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亦即压强。
27、收缩压
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大约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
28、舒张压
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29、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其数值约等于舒张压加1/3脉压。
30、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约4~12cmH2O。
31、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消化与吸收:
32、消化(digestion)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33、吸收
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34、胃排空(gastric emptying)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35、内因子
是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可与维生素B12相结合,保护其不被消化液破坏,并促进维生素B12在回肠被吸收。
36、容受性舒张(receptive relaxation)
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引起胃头区肌肉的舒张、并使胃容量由空腹时的50ml增加到进食后的1.5L
37、辐射散热(thermal radiation)
人体以热射线(红外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的散热形式。
尿的生成和排出:
38、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单位时间(每分钟)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约为125ml/min。
39、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

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正常约为19%。
40、肾糖阈(renal glucose threshold)
将开始出现尿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一般为160~180mg/100ml)。
41、水利尿(water diuresis)
大量饮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
42、球-管平衡(glomerulotubular balance)
不论肾小球滤过率或增或减,近端小管的重吸收率始终是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这种现象称为球-管平衡。
43、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
由于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渗透压升高,妨碍了Na+和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渗透性利尿。
44、清除率(clearance, C)
两肾在一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的某物质完全清除(排出),这个被完全清除了该物质的血浆毫升数称该物质的清除率(ml/min)。
感觉器官:
45、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瞳孔对光反射是眼的一种重要的适应功能,指瞳孔的大小随光线的强弱而反射性改变,弱光下瞳孔散大,强光下瞳孔缩小。
46、视野(visual field)
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不动,这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
47、耳蜗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
是在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记录到的一种具有交流性质的特殊
电变化。此电变化的波形和频率与作用于耳蜗的声波波形和频率相似,这种特殊的电变化称为微音器电位。
神经系统:
48、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49、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50、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并使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
51、牵涉痛(referred pain)
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感觉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52、脊休克(spinal shock)
指人和动物在脊髓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称为脊休克。
53、牵张反射
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称牵张反射。
54、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 rigidity)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抗重力肌(伸肌)的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这一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55、激素(hormone)
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

激素。
56、第二信使(second messager)
激素是将所携带的信息传递到靶细胞的细胞外信使,称为第一信使;将这一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使之产生生理效应的细胞内信使,称为第二信使。
57、向心性肥胖
向心性肥胖亦有人称之为中心型肥胖,指的是患者体内脂肪沉积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而开始发展的一种肥胖类型。
58、卵巢周期(ovarian cycle)
在育龄女性,卵泡的生长发育、排卵与黄体形成呈现每月一次的、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变化,称为卵巢周期。
59、黄体(corpus luteum)
成熟的卵泡排出卵子后,塌陷卵泡内的颗粒细胞与内膜细胞转变为黄体细胞,所形成的一个血管丰富的、外观呈黄色的内分泌细胞团,称为黄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