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各市、州、县城市、农村人口数量及收入统计数据

湖南各市、州、县城市、农村人口数量及收入统计数据

湖南各市、州、县城市、农村人口数量及收入统计数据
湖南各市、州、县城市、农村人口数量及收入统计数据

湖南各市、州、县城市、农村人口数量及收入统计数据Population at the Y ear-end (2006)

21.21 70.25 35.74 34.51 23.65 46.60 33.67 15.76 53.41 27.51 25.90 15.47 37.94 28.96 5.39 17.80 9.24 8.56 5.76 12.04 32.37 26.12 98.23 50.69 47.54 33.94 64.29 34.55 88.13 291.64 150.43 141.21 132.70 158.94 45.50 11.31 44.56 22.97 21.59 42.30 2.26 94.92 11.05 41.53 21.56 19.97 37.73 3.80 90.84 34.50 107.50 55.45 52.05 27.05 80.45 25.16 28.14 88.15 45.42 42.73 22.45 65.70 25.47 3.13 9.90 5.03 4.87 3.17 6.73 32.13 205.00 726.50 381.42 345.08 268.81 457.69 37.00 8.72 29.58 15.35 14.23 29.58 0.00 100.00

6.40 20.54 10.58 9.96 20.54 0.00 100.00

7.57 21.43 11.11 10.32 21.43 0.00 100.00 6.21 20.51 10.83 9.68 20.51 0.00 100.00 1.87 5.78 2.98 2.80 5.61 0.17 97.06 32.73 112.80 58.86 53.94 26.58 86.22 23.56 28.21 102.27 53.50 48.77 23.58 78.69 23.06 11.32 41.20 21.50 19.70 9.81 31.39 23.81 18.80 67.22 35.40 31.82 14.52 52.70 21.60 28.15 93.25 49.28 43.97 24.20 69.05 25.95 33.01 125.77 66.47 59.30 42.76 83.01 34.00 22.01 86.15 45.56 40.59 29.69 56.46 34.46 211.38 746.39 390.04 356.35 210.48 535.91 28.20

8.47 26.10 13.28 12.82 26.10 0.00 100.00

10.00 30.59 15.48 15.11 21.29 9.30 69.60 2.82 8.87 4.34 4.53 6.12 2.74 69.00 34.45 119.58 62.55 57.03 40.16 79.42 33.58 22.21 74.34 39.11 35.23 13.61 60.73 18.31 25.03 98.02 51.72 46.30 18.16 79.86 18.53 30.78 112.27 59.53 52.74 22.98 89.29 20.47 23.39 80.92 42.14 38.78 20.10 60.82 24.84 9.70 35.24 18.48 16.76 5.99 29.25 17.00 16.13 59.62 31.31 28.31 15.79 43.84 26.48 6.98 26.03 13.15 12.88 5.21 20.82 20.02 21.42 74.81 38.95 35.86 14.97 59.84 20.01 175.60 540.26 282.23 258.03 232.31 307.95 43.00 26.62 64.06 33.51 30.55 62.58 1.48 97.69 5.90 16.42 8.53 7.89 11.91 4.51 72.53 8.71 23.47 12.51 10.96 10.71 12.76 45.63

21.86 68.68 36.02 32.66 24.04 44.64 35.00

22.54 72.19 36.84 35.35 25.85 46.34 35.81

23.13 70.55 37.01 33.54 22.38 48.17 31.72 28.50 103.78 54.57 49.21 29.14 74.64 28.08 22.82 72.24 37.60 34.64 27.48 44.76 38.04 15.52 48.87 25.64 23.23 18.22 30.65 37.28 208.85 608.50 312.24 296.26 212.98 395.52 35.00 17.27 48.04 24.21 23.83 45.17 2.87 94.03 28.99 91.43 46.40 45.03 21.52 69.91 23.54

21.23 59.13 30.24 28.89 23.40 35.73 39.58

26.62 82.72 42.94 39.78 22.79 59.93 27.55 31.45 89.96 45.62 44.34 25.75 64.21 28.62 15.91 44.04 22.45 21.59 12.91 31.13 29.31 33.02 97.57 50.77 46.80 26.38 71.19 27.04 23.57 68.91 35.81 33.10 16.72 52.19 24.26 10.79 26.70 13.80 12.90 18.34 8.36 68.69 54.38 161.45 83.47 77.98 55.05 106.40 34.10 15.60 43.79 22.53 21.27 19.68 24.11 44.94 1.75 4.80 2.49 2.35 2.65 2.15 55.21 23.49 68.60 35.48 33.24 21.12 47.48 30.80 13.54 44.26 22.97 21.12 11.60 32.66 26.20 140.98 463.00 238.74 224.26 162.05 300.95 35.00 12.88 41.72 21.58 20.14 22.06 19.66 52.88 25.95 88.77 45.73 43.04 48.45 40.32 54.58 25.80 78.22 40.12 38.10 22.21 56.01 28.39 25.20 83.33 42.83 40.50 22.51 60.82 27.01 27.35 97.20 50.53 46.67 18.16 79.04 18.68 23.80 73.76 37.95 35.81 28.66 45.10 38.86 143.00 463.02 241.54 221.48 179.68 283.34 38.80

11.30 31.02 16.00 15.02 23.61 7.41 76.11

12.69 34.68 17.98 16.70 19.40 15.28 55.95 23.49 80.03 41.35 38.68 29.64 50.39 37.03 15.53 56.16 29.46 26.70 17.87 38.29 31.82 19.06 63.82 33.51 30.31 19.88 43.94 31.15

10.71 35.41 18.55 16.86 10.87 24.54 30.71

9.41 31.70 16.73 14.97 9.87 21.83 31.12 11.02 36.31 19.28 17.03 10.85 25.46 29.88 5.22 17.33 8.99 8.34 5.13 12.20 29.63 12.33 40.11 20.89 19.22 11.61 28.50 28.94 12.24 36.45 18.80 17.65 20.95 15.50 57.48 167.01 577.50 306.44 271.06 174.41 403.09 30.20 16.50 56.82 29.12 27.70 22.53 34.29 39.65 16.89 51.06 27.51 23.55 30.56 20.50 59.85 28.69 101.14 52.79 48.35 32.78 68.36 32.41 17.15 59.68 31.12 28.56 15.28 44.40 25.60 5.13 17.07 9.01 8.06 3.59 13.48 21.03 22.23 68.40 38.33 30.07 18.12 50.28 26.49 7.66 25.28 13.26 12.02 6.56 18.72 25.95 19.81 79.20 42.05 37.15 16.89 62.31 21.33 9.59 35.50 18.84 16.66 9.64 25.86 27.15

11.36 36.95 19.41 17.54 8.45 28.50 22.87

12.00 46.40 25.00 21.40 10.01 36.39 21.57 151.59 500.00 256.96 243.04 155.30 344.70 31.06 12.78 33.31 17.08 16.24 24.05 9.26 72.21 7.67 26.39 13.97 12.43 3.27 23.11 12.41 19.96 65.03 33.28 31.75 17.86 47.17 27.46 15.13 52.67 27.30 25.37 19.90 32.77 37.79 24.17 86.99 44.56 42.43 21.31 65.67 24.50 10.49 35.29 17.66 17.63 10.05 25.24 28.48

10.65 37.16 19.23 17.93 11.53 25.63 31.02

8.66 25.99 13.44 12.55 4.83 21.16 18.58 11.84 36.19 18.67 17.52 8.47 27.72 23.40 7.30 26.42 13.56 12.86 11.53 14.89 43.63 5.96 22.65 11.62 11.03 4.56 18.10 20.12 14.01 44.34 22.93 21.40 11.57 32.77 26.09 2.97 7.57 3.66 3.90 6.37 1.21 84.08 132.05 412.04 212.63 199.41 133.91 278.13 32.50 17.32 42.84 22.06 20.77 36.66 6.18 85.57 29.46 90.87 46.39 44.47 15.48 75.39 17.04 35.66 130.93 67.55 63.38 20.53 110.40 15.68 13.62 36.24 19.42 16.83 26.00 10.24 71.74 35.99 111.16 57.21 53.96 35.24 75.92 31.70 74.22 270.00 140.40 129.60 82.26 187.74 30.47 9.18 28.65 14.70 13.95 17.63 11.02 61.55

8.00 28.90 14.99 13.91 7.50 21.40 25.86

9.80 37.90 19.60 18.30 9.10 28.80 24.01 7.08 27.50 14.37 13.13 7.33 20.17 26.46 7.80 28.80 15.10 13.70 7.20 21.60 25.00 4.16 13.85 7.27 6.58 3.20 10.65 23.10 13.40 49.50 25.97 23.53 14.20 35.30 28.68

14.80 54.90 28.40 26.50 16.10 38.80 29.33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习题

考点13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对应学生用书P029 (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甲、乙、丙是三个不同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考向人口的迁移]有关甲、乙、丙三地区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 答案 D 解析根据经纬度数值可以推测出:甲、乙、丙三地分别位于我国的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图中人口主要是从四川盆地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 2.[考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引起上述人口迁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 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 答案 A 解析人口从四川盆地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广东沿海地区主要是由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即收入差距引起的。

[2018·南昌调研]读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完成3~4题。 3.[考向人口分布]造成B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土质疏松 C.夏季暴雨集中 D.本区合理承载力较大 答案 A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B地区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是其主要环境问题。从图中可明显看出,该处的人口密度为47人/平方千米,已远超出30人/平方千米的合理人口密度,故导致生态破坏严重,进而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 4.[考向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本区北部合理承载力低的原因是() ①土地资源质量差,以沙地、草原为主②降水较少,水资源较少③科技水平低④对外开放程度低⑤人口受教育水平低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图中北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旱,经济、科技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故合理承载力低。 [2018·广州模拟]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1949-2018年各省人口数量

---------------------------------------------------------------最新资料推荐------------------------------------------------------ 1949-2018年各省人口数量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1949 420.1 402.54 3086 1280.86 608.1 1830.5 1008.5 1011.91950 439.3 407.14 3147 1311.57 659.9 1875.5 1029.5 10371951 463.6 424.2 3205 1351.94 686.6 1888.8 1039.8 1072.81952 489.9 439.22 3272 1395.2 715.9 1932.3 1064.6 1110.51953 512.9 462.21 3343 1426.78 758.4 2038.6 1133.2 1189.71954 555.7 478.37 3443 1464.53 801.5 2152.7 1164.7 12761955 563.8 487.32 3529 1508.7843 2216.5 1202.1 13361956 617.5 506.91 3589 1553.58 896.6 2306.5 1224.5 14241957 633.4 529.65 3670 1586.74936 2395.5 1248.1 14861958 658.8 548.29 3732 1621.07 986.1 2445 1280.9 15711959 706.9 567.52 3791 1666.57 1062.5 2501.8 1313 16891960 739.6 583.53 3779 1703.02 1191.1 2559.5 1397.1 18151961 729.2 584.23 3795 1710.04 1163.1 2519.3 1414.3 1897.11962 732.2 595.63 3884 1745.33 1171.8 2549 1476.4 1893.51963 757.9 615.33 3956 1790.11 1215.4 2653.1 1537.1 19721964 776.3 629.52 3997 1824.37 1253.7 2734.2 1595.1 2053.31965 787.1 637.8 4087 1871.56 1296.4 2808.3 1639.1 2133.91966782 640.85 4183 1911.05 1329.6 2869.7 1679.3 2188.61967 796.4 649.72 4254 1946.95 1371 2918 1722.1 2258.91968 794.7 655.04 4347 1999.65 1411 2981.7 1766.3 2343.41969 779.6 650.75 4445 2049.09 1460 3045 1808.2 1/ 15

高三地理核心素养: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核心素养: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素养材料 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 探讨1.(地理实践力)此统计图的主题是什么? 提示:反映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 探讨2.(地理实践力)该统计图的构成是什么? 提示:竖轴表示百分比,横轴表示时间变化,用迁入率和迁出率两条曲线的时间变化反映主题内容。 探讨 3.(综合思维)图示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以迁入为主还是迁出为主?为什么? 提示:人口以迁入为主,因为在图示时间范围内,人口迁入率始终大于人口迁出率。 读图方法 人口迁移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采取“读轴—看线—抓点”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读轴:如上图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迁移率。 (2)看线:迁入率曲线波动变化上升,迁出率曲线波动下降。迁移差额率即两曲线之间的垂直差值呈波动上升,意味着人口净迁入,且净迁入人口比重上升。 (3)抓点:抓住特殊点。如迁入率峰值、谷值等。 素养达标 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①北宋末年,由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口移居东南亚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若甲国为中国,A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 A.从中、西部流向东部 B.从沿海流向内地 C.从城市流向农村 D.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1.C 2.A[第1题,从图中信息看,箭头B代表了国际人口迁移,选项中只有我国明清时期人口移居东南亚和来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箭头A代表的是国内人口迁移,目前我国国内的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数之比。下图为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上海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2003年B.2008年 C.2010年D.2012年

2015年中国人口数量及各省人口排名

中国人口数量2015全国总人口13亿6千万(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排名) 2015年中国人口数量及各省人口排名 省区市人口数量人口排名GDP GDP( 亿元) 人均G(元)人均排名排名 1 河南省9613万人 5 14234 15056 16 2 山东省9082万人 2 25326 27148 7 3 四川省8673万人9 9657 11708 25 4 广东省7859万人 1 29863 32142 6 5 江苏省7381万人 3 24738 32985 5 6 河北省6735万人 6 1338 7 19363 11 7 湖南省6629万人13 8366 1312320 8 安徽省6338万人15 690611180 28 9 湖北省5988万人11 8451 14733 17 10 广西省4822万人18 5386 1141727 11 浙江省4647万人 4 1763335730 4 12 云南省4333万人23 4260 945930 13 江西省4222万人19 5323 12204 24 14 辽宁省4203万人8 1041824645 9 15 贵州省3837万人26 2543 6742 31 16 黑龙江省3813万人14 7081 1846312 17 陕西省3674万人21 4806 12843 21 18 福建省3466万人12 8440 23663 10 19 山西省3294万人175465 16143 15 20 重庆市3107万人24 3938 14011 18

21 吉林省2699万人22 4693 17211 13 22 甘肃省2593万人27 2494 9527 29 23 内蒙古2379万人16 6140 25558 8 24 新疆区1905万人25 330516164 14 25 上海市1625万人7 1165865473 1 26 北京市1423万人10 8879 57431 2 27 天津市1007万人20 5014 7972 3 28 海南省803万人28 1121 1336119 29 宁夏区572万人29 76912695 23 30 青海省529万人30 706 12809 22 31 西藏区267万人31 326 11567 26原文标题:中国人口数量2015 全国总人口136072万人(各省人口排名)

(2020年编辑)中国人口(t第六次人口普查总数分析)[1]

本报讯 (记者蒋彦鑫)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日前做客人民网时表示,全国人口普查中,无户籍人员大约130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超生人员,极个别的人户口正在办理期间。统计的总人口中,劳动力资源9.2亿人。 过去十年少生5600万人 马建堂表示,此次普查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13.4亿,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净增加7390万,比上一个10年少生了5600多万人。这意味着我国人口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从人口素质看,此次普查发现,每10万的居民中受过大学教育的8900多人,10年前只有3600多人;二是这次普查文盲率只有4.08%了,比10年前下降了很多,这说明我国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从总数看,有大学程度的人口2010年比2000年增加了7393万人。 从人员年龄结构看,按照统计口径,0-14岁叫少儿人口,不是劳动力资源;60岁以上的人进入了退休年龄,也不是劳动力资源。满15岁而不到60岁人口是劳动力资源,这次人口普查全国劳动力资源人口是92148万。 怎么来看待这个9.2亿劳动力资源?马建堂表示,该数据比2000年的8.25亿增加了将近1亿人。据人口专家预测,中国未来10年每年适龄劳动力资源都能稳定在9亿左右。所以中国还有9亿劳动力,至少是“十二五”期间,劳动力供应总体是充裕的。但从2013年以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会逐步下降。2020年以后会下降得更快些。 人口普查全国耗资80亿 针对此次人口普查所花的经费,马建堂表示,普查经费是各级财政分级负担。财政部安排了12.5亿经费,其中5亿是给普查员的补助,其他的7.5亿全是普查的物资、材料的购买支出,包括普查表印制费用。国家发改委安排了2亿多,用于国家统计局和地方统计局数据处理设备的更新和配套。除了中央的资金支持,省、市、县政府也筹集了一部分经费,全国加在一起大概80亿。 现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的常住人口[2] 有关数据公布如下: 地区人口数(人)比重[4](%) 2000年 2010年 全国合计[3] 1339724852 100 100 北京市 19612368 1.09 1.46 天津市 12938224 0.79 0.97 河北省 71854202 5.33 5.36 山西省 35712111 2.60 2.67

第21讲 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

第21讲 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 2017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 2017级四省市教学内容建议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水平1-4] 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说明影响人 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结合资料,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综合 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知 识 体 系 构 建] [主 干 知 识 整 合] 一、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 1.世界人口分布规律???从纬度看,集中于中低纬度 从海陆位置看,集中于近海地带从地形上看,集中于平原地区 2.我国的人口分布 (1)特点:地理分布很不平衡。 (2)差异???东西差距: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地形、地貌:平原地区多,高山、高原地区少经济、交通: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地区人口多,反之人口少民族方面:汉族居民集中地区人口多,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影响逐渐减小。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及政治文

化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 [易误辨析] 1.各个地区人口都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吗? 提示在热带多雨地区,由于温度较高,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地区,而在高原和山区。如: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宜居地。 三、人口移动及影响因素 1.人口移动的内涵和类型 (1)人口移动的类型及现状 [易误辨析] 2.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人口的空间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定居地。 (2)国际人口迁移的新形式 (3)我国人口移动的现状 时期特点流向目的 新中国成立至80 年代中期 有计划、有组织的 迁移 从东部地区迁往偏 远地区 开发工业基地、垦 荒、支援边疆 80年代中期以来 流量大、自发的流 动 农村流向城市,内 地流向沿海 务工、经商、求学2.影响人口移动的因素 (1)人口移动的推拉力理论: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的因素是推力因素,吸引移民

SPSS数据分析:我国各省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数据分析

2010年 我国各省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数据分析 学院工商管理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0910 学生姓名赵飞飞 学号0802091033

一、选题理由: 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关系到民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本次调研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城镇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目的是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我国2010年城乡收入情况有一个全面细致的认识。 二、原始数据资料(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以及各项惠农政策贯彻落实到位等积极因素作用下,2010年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继续稳定增加。全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9 元和5919 元,增幅分别为11.3%和14.9%, 2010 年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幅首次高于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幅。但是,一方面,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各省份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

尤其像上海、北京、浙江等比较发达的省市,人均收入非常高;而像西藏、青海、甘肃这样的省份,人均收入又非常的低。另一方面,每个省份的城乡收入差距也比较大。 三、SPSS统计数据分析 城镇人均收入分为4组:第1组10000元—15000元; 第2组15000元——20000元; 第3组20000元——25000元; 第4组25000元以上。 农村人均收入分为3组:第1组0元——5000元; 第2组5000元——10000元: 第3组10000元以上。 1.城镇人均收入和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分布状况分析 (1)城镇人均收入 依据表格,2010年,全国31个省市(除港、澳、台地区)中,城镇人均收入在10000—15000元的有6个,15000—20000元的有18个,20000—25000元的有4个,25000元以上的有3个。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各省市城镇人均收入水平集中在15000—20000元这个区间,说明整体水平都比较高。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 【——如何增加其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工程造价 2007级一班罗明 200712214009 摘要:农村消费不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探讨如何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角度分析了它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消费水平、纯收入、经济发展 Abstract: The rural consumption less than the long-term problem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 prominent issue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explore ways to promote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of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insufficient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from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point of view of its effect on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rural residents made to promote the consumption of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一、问题的提出 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由于外部需求急剧萎缩,2008年我国货物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同比减少8.5%。2009年国际市场仍不容乐观,上半年进出口总额下降23.5%,其中,出口下降21.8%。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注重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重点是消费拉动。因为投资虽然能带动经济的增长,但如果不能把投资转化为消费,必然会造成产能过剩、经济萧条[1]。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制经济国家。我国现有7.27亿人口在农村,约占人口总数的55.1%,只有开拓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国内的消费市场才能真正活跃起来,国民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时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2]。 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分析 虽然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民收入也有所增加,购买力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但总体而言,农村居民消费仍然不足,较之城镇居民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年内平均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额。由表1可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到全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一半,

2009年全国各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名

09年各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名(334个市、地区、州、盟) 1. 东莞13064 (粤1/20)● 2. 中山13061 (粤2/20) 3. 苏州12987 (苏1/13) ● 4. 嘉兴12685 (浙1/11) ● 5. 宁波12641 (浙2/11) 6. 舟山12612 (浙3/11) 7. 无锡12403 (苏2/13) 8. 上海12324 9. 绍兴12026 (浙4/11) 10. 北京11986 11. 杭州11822 (浙5/11) √ 12. 湖州11745 (浙6/11) 13. 常州11198 (苏3/13) 14. 广州11067 (粤3/20) √ 15. 大连10725 (辽1/14) ● 16. 佛山10699 (粤4/20) 17. 天津10675 18. 温州10100 (浙7/11) 浙江10007 19. 台州10006 (浙8/11) 20. 南京9858 (苏4/13)√ 21. 镇江9642 (苏5/13) 22. 长沙9432 (湘1/14) √● 23. 青岛9249 (鲁1/17) ● 24. 威海9226 (鲁2/17) 25. 厦门9153 (闽1/9) ● 26. 金华9001 (浙9/11)

27. 沈阳8753 (辽2/14) √ 28. 南通8696 (苏6/13) 29. 烟台8642 (鲁3/17) 30. 泉州8563 (闽2/9) 31. 珠海8552 (粤5/20) 注.农村居民纯收入为8552,农渔民纯收入为8575 32. 盘锦8479 (辽3/14) 33. 扬州8295 (苏7/13) 34. 乌海8226 (蒙1/12) ● 35. 泰州8180 (苏8/13) 36. 郑州8121 (豫1/18) √● 37. 鞍山8094 (辽4/14) 38. 巴彦淖尔8066 (蒙2/12) 39. 淄博8013 (鲁4/17) 江苏8004 40. 马鞍山7947 (皖1/17) ● 41. 克拉玛依7876 (新1/13) ● 42. 包头7826 (蒙3/12) 43. 济南7805 (鲁5/17) √ 44. 鄂尔多斯7803 (蒙4/12) 45. 呼和浩特7802 (蒙5/12) √ 46. 潍坊7695 (鲁6/17) 47. 营口7687 (辽5/14) 48. 福州7669 (闽3/9) √ 49. 盐城7650 (苏9/13) 50. 惠州7583 (粤6/20) 51. 江门7534 (粤7/20) 52. 唐山7420 (冀1/11) ● 53. 衢州7336 (浙10/11)

人口迁移(答案解析版)

湘潭市第十七中学高一地理周周清课堂作业(二) 范围:人口迁移和地域文化与人口 时量:45分钟总分:100分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 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 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 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若甲国为中国,A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 ) A.从中、西部流向东部 B.从沿海流向内地 C.从城市流向农村 D.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改革开放在我国引发了规模日益扩大的劳动力跨区流动,形成了庞大的的民工潮。 4.关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B、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国家组织的 C、流动人口数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D、人口流动主要有自发形成的和国家有组织的两种形式 5.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6-7题。 6.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7.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走向高考】2014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3-1人口数量与人口迁移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

【走向高考】2014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3-1 人 口数量与人口迁移 一、选择题 (2012·山东)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多 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2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答案】 1.B 2.B 【解析】本题组考查对人口年龄结构图的判读能力。第1题,由图可知,与1982年相比,2009年0~14岁少儿比重下降,15~60岁劳动人口比重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说明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2009年人口平均年龄高于1982年;图示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低,20~24岁年龄组人口比重比2009年高,但因题目没有提供两个年份的人口总数,因而不能比较两个年份该年龄段人口总数的多少。第2题,据上题分析,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变慢;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的变化,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图示2009年25~59岁劳动力人口比重上升,结合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的现实,该年龄段劳动力资源数量上升。 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3~5题。 3.下列排序,能正确反映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是( )

到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

到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 耕种收六成机械化(政策解读) 采访人:本报记者冯华解读人:农业部有关负责人 《人民日报》( 2012年07月25日 02 版)《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到2015年,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和大型垦区等区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粮食生产核心区和其他主要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草原生态经济区稳步发展。为了落实这一规划,农业部日前出台了实施意见。 现代农业的蓝图怎样描绘?记者采访了农业部有关负责人。 力争到2015年新建4亿亩高标准农田 这位负责人表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务院发布的首个指导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专项规划。农业部出台的实施意见对《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等内容尽可能地进行了细化、实化和量化。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推进800个重点县(场)中低产田改造,加强田间排灌沟渠、机井、小型集雨蓄水、机耕道路等设施建设,落实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质量提升措施,力争到2015年新建4亿亩高标准农田。据了解,目前全国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 我国将继续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促进形成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努力提升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与纯收入的计量分析

第1章前言 根据影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因素的理论观点,本文旨在通过2010年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的分析。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并收集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得到影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为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最后,对所得结果作出经济意义分析。 影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因素: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 农村人均纯收入除从事农业经营的收入外,还包括从事其他产业的经营收入以及工资性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等。我们将其收入全部包含在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内。即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为农村居民家庭总纯收入减去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人均纯收入后的其他收入总额。 随着时代发展,可以发现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能力逐渐增强。农村居民不再只依靠农业经营收入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而越来越重视除农业经营以外的其它经济收入方式。同时,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受农村居民其它来源人均收入的影响比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更大。即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水平越高;反之,消费支出水平越低。

第2章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与纯收入建模 本文选取了中国2010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的人均纯收入、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这2个因素进行分析。 (表一)2010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支出与纯收入

2.1 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为了研究中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与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的人均收入、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建立下述的模型: Y=C+β1X1+β2X2+u 其中:Y: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 X1: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从事农业经营人均纯收入 X2: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其它来源人均纯收入 βi:为待定参数 u:为随机扰动项 C:为常数项 2.2 模型求解和检验 利用Eviews软件,分别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并针对其中的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自相关进行统计检验,最后进行修正再来估计参数。 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结果如下: (表二)回归结果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五 第1讲 人口数量与人口迁移

第一部分知识综合篇 专题五人口与城市 第1讲人口数量与人口迁移 一、高考题 一、选择题 (2010·全国新课标文综)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D.2001年,2066年 2.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D.年龄构成 解析:本组题以坐标图为载体,考查某国的人口问题。第1题,如果控制人口增长,则2000年后新生儿人口数量减少,在18年后劳动力数量达到顶峰,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

之后由于劳动力供给减少,负担变重。当2000年出生的人口成为被负担人口时,即2066 年负担最重,此后由于2000年后出生人口减少,被负担人口减少,劳动力负担开始减轻。第2题,出生人口减少不会立刻对劳动力人口数量、性别构成及年龄构成形成影响,但是由于新生儿减少,包括教育等职业受影响,职业构成发生变化。 答案:1.A 2.B (2010·重庆文综)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下图,回答3~4题。 3.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D.人口增长快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2010年该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为25%,说明已出现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答案:B 4.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能源短缺C.水土流失D.淡水匮乏 解析: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的现代型,在亚洲属于这种类型的国家是日本,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答案:B

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分析

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分析 2009-03-20 (3月17日《经济日报》)据国家统计局对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比上年增加621元,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具体来看,2008年农民增收的主要特点是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家庭经营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和转移性收入高速增长。 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08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1854元,比上年增加258元,增长16.1%,增幅与上年持平。工资性收入的增加额占全年农村居民纯收入总增量的41.5%,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在工资性收入中,务工收入人均1196元,比上年增加188元,增长18.6%。其中,本地打工收入人均434元,比上年增加76元,增长21.3%,增幅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外出务工收入人均762元,比上年增加111元,增长17%,增幅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外出务工收入增加主要是因为工资水平提高。农村常住户中,2008年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和时间与上年持平,外出务工

的月工资水平1205元,比上年提高13.7%。 家庭经营收入平稳较快增长。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2436元,比上年增加242元,增长11%。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加额占全年农村居民纯收入总增量的39%。家庭经营收入继续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第一产业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所致。 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1946元,比上年增加201元,增长11.5%。其中,农业纯收入人均1427元,增加123元,增长9.5%;牧业纯收入人均398元,增加63元,增长18.6%;林业纯收入人均66元,增加7元,增长11.8%;渔业纯收入人均55元,增加8元,增长17.2%。 农村居民家庭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490元,比上年增加41元,增长9.2%。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49元,增加11元,增长8.3%;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收入人均341元,增加30元,增长9.6%。 转移性收入高速增长。2008年农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323元,比上年增加101元,增长45.4%,增速提高22.4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各级政府给予的农业生产

2011最新各省人口排名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省人口排名 地区人口数比重[4](%) (人)2000年2010年全国合计[3]1339724852100100 1 广东省10430313 2 6.837.79 2 山东省957930657.177.15 3 河南省940235677.317.02 4 四川省80418200 6.586 5 江苏省78659903 5.88 5.87 6 河北省71854202 5.33 5.36 7 湖南省65683722 5.09 4.9 8 安徽省59500510 4.73 4.44 9 湖北省57237740 4.76 4.27 10 浙江省54426891 3.69 4.06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46026629 3.55 3.44 12 云南省45966239 3.39 3.43 13 江西省44567475 3.27 3.33 14 辽宁省43746323 3.35 3.27 15 黑龙江省38312224 2.91 2.86 16 陕西省37327378 2.85 2.79 17 福建省36894216 2.74 2.75 18 山西省35712111 2.6 2.67 19 贵州省34746468 2.78 2.59 20 重庆市28846170 2.44 2.15 21 吉林省27462297 2.16 2.05 22 甘肃省25575254 2.02 1.91 23 内蒙古自治区24706321 1.88 1.84 24 上海市23019148 1.32 1.72 25 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 21813334 1.52 1.63 26 北京市19612368 1.09 1.46 27 天津市129382240.790.97 28 海南省86715180.620.65 29 宁夏回族自治区63013500.440.47 30 青海省56267220.410.42 难以确定常住地4649985 31 西藏自治区30021660.210.22 现役军人2300000

中国人口迁移.doc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历史上,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因时因地比较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征,并进行科学地预测。 2.通过身边的人口迁移的事例,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学会分析某一事例的深层原因。 德育目标 加强学生对人口观的认识,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动向,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口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历史知识与事件,了解我国历史上和建国后的人口迁移状况。 ●教学方法 1.我们可将三个阶段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讨论各个时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方向和原因。 2.多举一些实例,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 ●教具准备 多收集一些我国从历史上到现在的人口迁移的资料与事例,丰富课堂内容,并分析其迁移的原因与结果。还可配合一些资料图片,更直观地反映某个阶段的人口迁移状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了解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其实是相互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我国的人 口迁移状况,了解我国历史上、建国后和当前的相关人口迁移政策及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下面我们来学习: 1.6 中国人口迁移( 板书)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教材分作三部分内容来作介绍:首先,我们应私饫飞衔夜丝诘那ㄒ聘趴觯黄浯问切轮泄闪⒌?0 世纪80 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最后,我们再学习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本课内容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展 开的,内容比较简单,我们要多注意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有关资料,作进一步分析与补充。下面我们先来 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这部分内容,结合历史知识,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情况及其特点,将政治、 历史、地理三科内容融为一体综合分析。 学生看课文后,老师可组织学生联系历史、政治背景等知识,分析、讨论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方 向和特点,最后给予总结。 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位置在空间的移动,是产生人口数量不同的区域差别的外部原因,它具有很强的时间 性和地区性。人口迁移使迁入地区的人口数量提高,从而改变了人口的地域分布。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从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 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 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据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分析,由“安史之乱”引发的大迁移,从 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纵观中国古代人口空间分布和迁移的大势,概括起来就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人口分布最初集中在中 原地区,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移民和开发等原因,到唐代时就出现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的局面。由于人

人口迁移复习题

第三节 人口迁移 [典型例题] 1、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 、“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 、上海人出差到北京 C 、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 D 、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 解析: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人口迁移首先表现在空间位置的变化,但是,并不是说空间位置的变化就一定是人口迁移。一般来说,行政区域的界线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的重要标准之一。其次,人口迁移还有时间上的特定含义,通常是指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如季节移动、短期旅行等,不属于人口迁移。所以,不能把人们任何形式的空间流动都看作是人口迁移。本题中,A 、B 、D 都是未长期改变其原有的居住地,只能说是属于人口的空间流动。只有C 符合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答案:C 2、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并分析: 四川 16.4% 安徽10.2% 湖南 10.2% 江西8.7%河南7.2%湖北6.6% 其余40.7% 其余31.5% 广东35.5% 浙江 8.7%上海7.4%江苏6.0%北京5.8%福建5.1% 城市27.0% 乡村73.0% 乡村25.6% 城市74.4% 流出流出流入 流入 2001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地域构成 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 、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 、从城市流向乡村 C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结果。 解析:人口迁移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而目前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的经济因素又是最为主要的因素之 一。因此我国目前的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由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流向东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人口的流动

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和特点

中国国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和特点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缺乏系统的、可靠的有关国内人口迁移统计资料。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1954~1987年间的全国人口迁移数据,已汇总发表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上,但其中问题不少,主要的就是对统计对象缺乏严格的界定,各种类型的迁移混在一起,更有甚者,不少地区视人口迁移为平衡人口总数的“弹性系数”,统计时随意性很大。典型的如青海省1960~1962年间对死亡人口未作如实统计,缩小了死亡数,夸大了迁出数。天津市在1973~1981年间年均漏报出生人数达4360人,这些婴儿第二年一般均计入“迁入人口”。类似的问题在其它地区也相当普遍。结果造成在中国这样一个国际人口迁移率极小的封闭系统中,迁入总人数不能与迁出总人数相互抵消,有的年份差额竟达数百万人之多,这不能不影响到上述这套统计数据的实用价值。 根据由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统计,1954~1987 年间,中国年均迁入1840万人,迁出 1752万人。由于其中的 1966~1971年间部分省区缺统计,经修正后年均迁入、迁出数分别应为1956万人和1868万人,迁入率和迁出率分别为 23.7‰和 22.6‰。以上可见,迁入与迁出之间有近90万人的差额,表明统计中确有缺陷。但若取二数的平均值,即年均迁移1910万人,迁移率为22.2‰,则是大体可信的。 1987年中国进行了1%人口抽样调查,其中包括了人口迁移的内容,并对统计对象作了较严密的界定。这次抽样调查中的迁入人口,指的是从1982年7月 1日到1987年6月 30日由外市、镇、县迁入本市、镇、县,并一直居住到1987年7月1日零时的人。其中既包括有户口迁入的人,也包括虽无户口迁入,但已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在本地居住不满5年的人。5年内有两次以上迁入,以最近一次为准。很显然,如此清晰的界定,同相对含糊而有缺陷的日常户籍登记统计在科学性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遗憾的是,不同地区在对上述规定的理解和执行上仍有差异。例如,按规定一个城市市区内的迁移是应予排除的,实际并非如此,表62 反映了由市、镇、县三部分组成的中国三大直辖市的市内迁移情况。 从表62可见,北京市完全计入了市区内部迁移,天津市则完全予以排除,上海市在6.88万的抽样人口中统计出3人,年均0.6人,既未完全排除,市区内迁移率又小得难以思议。三大直辖市就出现3种不同情况,这不能不使此次抽样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受到影响。 按1%抽样调查数推算,前述5年内中国迁移人口共3053万人,年均610.6万人,迁移率为5.90‰。与户籍登记机关提供的1954~1987年间的年均数据相比,尚不及其1/3,可见统计范围差异很大,很重要的原因看来是抽样调查只统计跨市、镇、县的迁移,而户籍统计则包括了其内部迁移。 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也包括了人口迁移的内容,从而填补了前3次普查在这一领域内的空白。第四次普查设有“1985年7月1日常住地状况”一栏,以此同目前普查所有地比较,可反映出5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同1%抽样调查一样,这次所统计的也只是跨市、镇、县的迁移,仍然不包括市、镇、县的内部迁移。如上海市的市区包括12个区,总人口达821万之多,但在普查中统统算作一块,其内部迁移未得到反映,从而失去了一次研究城市内部人口迁移的好机会。同1%抽样调查不同的是普查将迁入者的迁入时间由半年改为1年,这一改变显然是比较适当的。 除了未包括市、镇、县的内部迁移和居住未满1年的迁移外,这次普查的人口迁移项目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1)5年中多次迁移的,只计算1次。 (2)5年中已死亡的迁移者,以及未满5足岁的迁移者,均未予计算。 (3)5年中迁出又迁回的人员也未予计算。 因此,1990年普查数据所反映的实际上只是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总量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有偏低的倾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