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踩踏事件

踩踏事件

踩踏事件
踩踏事件

湖南校园踩踏事故发生过程

这起事故是发生在昨天晚上的9点30分左右,当时天空下着大雨,学校的几千名学生在上晚自习。平时学校要求不同班级的学生下课之后都要从教学楼不同的四个出口出入,而每个年级都配有安全员,而昨天晚上下自习后,很多学生为了不想淋雨,就从离宿舍最近的楼梯口通过。楼梯口仅有1.5米宽左右,比较拥挤,所以引发这样一起事故。

目前这起事故已经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8人留院观察。在事故现场,教学楼二楼的拐角处可以清晰的看到,事故发生时留在墙上斑驳的血迹。可以想像,当时学生分别从五楼、四楼、三楼冲过来的时候拥挤的场景。受伤的学生在医院介绍说,有几个学生在下课的时候堵住了一楼的大路,从而使楼上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再继续向前走,使得人与人之间重叠在一起,叠起了罗汉从而发生这样一起事故。

校园踩踩踏事故原因曝光

湘乡市委宣传部称,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学校只安排了一名现场看守人员进行安全巡查与现场管理,难以监控全部下楼梯学生;二是学生安全意识不强,自控能力弱,在楼梯间拥挤,是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三是因下雨,大部分学生涌向与宿舍楼靠近的一号楼梯回宿舍,造成一号楼梯人流量增加,导致事件发生;四是学校没有开展过类似应急演练,也没有在楼梯间安装应急灯与警示标志。

经调查,该校有关于安全消防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每个学生发放了学生手册与安全教育手册。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纪律和日常安全巡查。该校教学楼共有四个楼梯口,每个班级规定了相应的楼梯,也对学生进行了常规的安全教育。

事故发生后,湘乡市三家医院共收治三十四名受伤学生,其中八人在送往医院途中已经死亡。经尸检,系机械性窒息死亡;二十六人住院治疗,另有八名学生留院观察。罹难学生中,有七名男生,一名女生,分别来自附近城乡

又见校园事故

12月7日晚,湖南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了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一名学生下楼梯时跌倒,骤然引发拥挤。到目前为止,已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事发第二日,湘乡市教育局长即被就地免职,育才中学校长也被刑拘。

每每发生校园安全事故,人们总是习惯于说事故再次敲响了警钟,或者说这是血的教训。可是,我实在不知,这警钟到底有没有敲响,这血的教训究竟教训了谁。如果警钟真的敲响了,为何还会频繁产生“血的教训”?莫非,迄今为止所发生的惨剧还不够惨?

如果不是出现了重大伤亡,相信湘乡的踩踏事故是吸引不了多少关注目光的,教育局长大概也没那么快被免职。校园安全事故年年都有发生,人们早已“审痛疲劳”。即使是踩踏事故,相关案例也可信手拈来。就在12天前,重庆彭水县一所小学发生了学生踩踏事件,数十人受伤。伤亡重大的事故也不鲜见,譬如,2006年11月,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发生踩踏事故,造成6死39伤;2005年10月,四川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8死17伤。

这些血的教训,除了“教训”到那些无辜学生,对教育部门官员、学校领导及老师的触动似乎并不大。从过往的案例来看,如果不是事故太严重,主管的官员甚少被严厉追责。也就是说,只有出现重大伤亡,才可能真正教训到相关官员。但官员被问责,并不意味着其他各地学校就闻到了警钟的味道。原因可能是大家觉得这事儿发生在自己头上的几率实在微乎其微。除了少数有点责任感的学校临时性搞点逃生演习、安全检查之类的活动,之后,大家也就把教训给忘记了。而教训,就喜欢专找忘记教训的人。

要发生多么惨的惨剧才能敲响警钟?或者说,什么样的事故才能真正震撼到教育管理者的心灵,促使他们尽快给出对策?我当然承认,校园安全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但“人不能犯同样的错误”是老师从小就教给大家的道理。譬如,一再发生的踩踏事故,足以说明学校安全教育课程缺位,急需补课。当媒体公布第一起校园踩踏事故的时候,各地教育部门就该要求学校在学生放学时,按楼层有次序地离开;同时制定安全教材,要求学校定期上安全课,培训学生的安全意识与逃生技能。可以肯定,这样的安全教育是可以杜绝踩踏事故在后来一再发生的。

当然,我们知道教育主管部门现在重点还是在抓应试教育,不舍得拿出课时分配给其他与升学无关的教育。诸如安全教育、健康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等,这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教学,目前却是各地学校最薄弱的环节。也许,当更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疫情在学校传播得更广,学生辱师弑父之类的事情发生得更离奇,可以真正警醒教育管理者们。

防范校园踩踏:依靠科学管理教育

——中小学拥挤踩踏事故分析及对策

生命踏响安全警报

去年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深入开展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发生在校园的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急剧增加,对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必须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

那是平平常常的一天,在那普普通通的校园,灾难突然降临

事故回放:2005年10月25日晚上8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小学的晚自习像往常一样按时结束了。铃响过后,孩子们蜂拥而出,顺着楼梯下楼。楼梯上都是人。突然听到一个男同学大声喊“见到鬼了!”向下走的人群突然间乱了,有学生被挤倒了,可后面的人还在不断地往前拥,后面的人踩在摔倒人的身上也被绊倒了,顺着楼梯往下滚,一楼二楼间转角的地方很快堆成了人堆,灾难发生了。在这次拥挤踩踏事故中,8名学生死亡、17名学生受伤。

震惊、痛心疾首之后,人们在思考,什么原因导致惨剧发生?

媒体调查:据当地媒体报道,事发时有大量学生同时拥挤在楼梯上是此次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场调查发现,楼道内每层都有声控照明灯,这说明事发当时楼梯的照明是可以保证的;教学楼的每级楼梯都有近两米长,并排走3名小学生都没有问题;在三楼和二楼的转角处另有一片空地,可供学生站立。这些条件可以保证一点:在夜间下楼学生人数不多的情况下踩踏情况很难发生。退一步说,即便当时因为受到了意外惊吓,学生间发生了相互踩踏,但是如果下楼人数不多,那么严重受伤甚至死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事实上广纳镇中心小学共有学生1450人,10月25日事发那天占学校学生总数一半的四、五两个年级都在上晚自习,也就是说那天晚上8点晚自习下课后,有近700名学生分别从三楼和二楼下楼!这么多人走在楼梯上,踩踏事故就随时可能发生。

专家分析:寇丽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群体性挤踏事件是指在人员密集场所中,由于现场秩序失去控制,发生拥挤、混乱,导致大量人员被挤伤、窒息或踩踏致死的事故。

最早被研究并记入史册的群体性挤踏事件,发生于1896年5月18日,在莫斯科官方举办的活动中,沙皇心血来潮,向其臣民散发金币,结果在人们疯狂的争抢中,大约有2000人因被挤压踩踏而丧生。

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急剧增大和人类群体活动的经常化,群体性挤踏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易发生群体性挤踏事件的场所:影剧院、夜总会、录像厅、舞厅、卡拉OK厅、娱乐厅、保龄球馆、桑拿浴室等公共娱乐场所;旅馆、宾馆、饭店、大中型营业性餐馆;大中型商场、超市和室内市场;礼堂、大型展览馆、体育馆和20层以上的写字楼;摄影棚、演播室;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校、幼儿园;大中型医院。这些场所的建筑功能复杂、社会性强、人员集中,具备了群体性挤踏事件发生的客观条件,如果没有科学完善的管理措施,极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群集现象是群体性挤踏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

事故回放:2005年10月31日下午4点半左右,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估衣小学正值放学时间,上、下楼梯的学生发生拥挤踩踏事件,12名学生受伤。

媒体调查:据当地媒体报道,发生事故的教学楼仅有一个楼梯,而且不是很宽。当时设计建两个楼梯,但开发商不同意,说建两个楼梯往外伸出,跟西面的教学楼不一致,另外也遮住后面商住楼的光,所以就建了一个楼梯。楼梯狭窄,同时由于有的班的老师没有按学校规定提前下课,造成本应在不同时段上下楼的学生同时上下楼,在狭窄的楼道上形成冲突性拥挤,引发踩踏事故。

专家分析:寇丽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人群密度较大时会产生群集现象,即人员聚集成群的现象。产生群集现象是群体性挤踏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人群的行进速度并不是决定于个体的平均行进速度,而是决定于人群的密度。人群密度越大,群体的行进速度越低,当人群密度达到一定极限时,就会由于拥挤过度而不能前进,进而发生挤踏事件。常见的群集现象有:

成拱现象:人群从宽敞的空间拥向较狭窄的出入口或楼梯口时,会在出入口处形成拱形的人群,所有人挤在一起无法通过。这种成拱是一种不稳平衡,构成拱形的各个方面的力量相互推挤,很快就会打破这种暂时的平衡,发生“拱崩溃”,此时大部分人由于突然失去平衡而被挤倒,并被急于出去或者不明真相的后来者踩踏。

异向群集:异向群集是指来自不同方向的人群相遇时产生的群集现象。紧急情况下人群总是选择走最短路径达到自己认为最安全的目标,当人群的行进的路线发生交叉时,来自不同方向的人群相互冲突、相互阻塞,互不相让,形成对抗,很容易由于拥挤和践踏而造成大量伤亡。华山多次发生的群体性挤踏事件就是由于在狭窄的山路上,上下两方向的人流发生异向群集现象造成的。

异质群集:人群中每个个体的行进速度和承受拥挤的能力并不相同。紧急情况下,人们都希望以最快速度到达自己的目的地,急于超过那些走得太慢阻挡自己行进的人。行进速度明显低于群体平均行进速度的人就成为群体中的“异质”。在人群密度不太大的情况下,行进速度较慢的人的周围会由于停滞形成一个漩涡,后面的人从两侧赶超绕行;随着人群密度的增大,走得慢的人有可能被后面的人推倒或绊倒,进而产生连锁反应,造成严重后果。群体性挤踏事件的伤亡者多为老人、小孩儿和妇女,就是由于这些人最容易成为群体中的“异质”。此外,人群中某些人由于物品失落,停下来弯腰拾物也会成为引发群体性挤踏事件的“异质”。

硬件设施设计、使用不合理是造成群体性挤踏事件的客观原因

事故回放:2005年1月17日上午,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第二初级中学近百名学生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件,12名学生被踩伤。

媒体调查:据媒体调查了解,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第二初级中学每周一早上都会组织全校师生开会。事故当天清晨7时许,近百名学生都着急地从一幢三层高的教学楼涌向操场集合。该校初中各年级的学生都在这幢教学楼里上课,楼的东西两边原本各有一个楼梯通道,但当天早上有一个楼梯通道门被锁上了,所有的学生都只能挤到剩余的一个楼梯口。由于人太多,学生们互相拥挤,一些学生被推倒,接着便发生了踩踏事故。

专家分析:寇丽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群体性挤踏事件一般发生在出入口、狭窄的过道、看台、楼梯等处。这就要求在设计公共场所时要根据可容纳的人员数量,对这些重点区域进行科学规划。三种群集现象中,危害最严重的成拱现象一般是由于人群在的行进中因出入口、走道突然变窄等造成人群行进宽度的骤然缩小。因此,各种公众聚集场所出入口不仅要有足够的数量并保证其畅行无阻,而且出入口的宽度也要满足人员快速通行的需要。在人员疏散走道上要尽量避免宽度的突然变化。

此外,公众聚集场所疏散走道的采光、照明不良以及路面不平、易滑或有台阶、斜坡等,不仅会降低人群行进的速度,而且有可能引发挤踏事件。

应急准备不足是造成群体性挤踏事件的管理方面的原因

事故回放:2002年9月23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丰镇市第二中学发生学生拥挤造成楼梯护栏坍塌事故,事故中21名学生死亡,47名学生受伤。媒体调查:据某权威媒体报道,经过公安部门的调查取证,内蒙古自治区丰镇二中“9·23”特大事故原因已基本查明,主要是学校基础管理工作混乱。目前,事故涉嫌人员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报道说,事故发生地的楼梯12盏灯1盏没有灯泡,11盏不亮。事故发生当天下午17时,有老师向校长反映灯泡照明问题,校长以“管理灯泡人员不在”为由,没有及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结果在当天18时50分就发生惨剧。丰镇二中严重忽视安全管理。在当天没有照明的条件下,如果学校安排两个老师在楼梯口值班,疏导放学的19个班级的学生或者组织学生分期分批走出楼道,也不至于酿成特大伤亡事故。专家分析:寇丽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为避免群体性挤踏事件的发生,在公众聚集场所和各类大型活动举办前必须进行应急准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对现场情况、可能发生的危险状况、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应急人员组织指挥等方面的问题做出周密的安排。现场必须安排必要的指挥疏导力量,为现场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避免人群由于信息的缺乏而产生不安情绪。如果现场确实有危险存在,也可通过正确的指挥疏导将人群带到安全区域,并防止恐慌情绪产生和扩散。

研究表明,紧急情况下,人的从众心理更加明显,指挥疏导人员稳定的情绪、镇静的行为可以有效的对抗人群的不安和恐慌。但是在已有的惨痛事件中,组织管理者往往应急准备不足,对现场指挥疏导未做安排。

恐慌心理的出现和扩散是灾难的放大器

当公众聚集场所秩序失控时,由于对周围的环境情况缺乏全面地了解,人们只能自行进行评估、判断和决策。面对可能或确实存在的危险,人会感到不安,甚至绝望,本能的求生欲望驱使人采取措施迅速离开危险场所,导致拥挤情况的加剧。人群中的某些个体会由于过分不安而失去理智或感情用事,出现狂躁和冲动性行为,成为群体恐慌的导火索和爆发点。随后,少数人的恐慌心理迅速蔓延扩散为整个群体的恐慌。

公众安全素质有待提高是群体性挤踏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公众的安全素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对周围可能存在的危险的正确估计和判断,安全意识可以使人们尽量远离危险;另一方面是安全知识和技能,就是当人们面对危险时,能够了解危险的性质和等级,并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

目前,公众的安全素质低不仅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损失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旦发生危险,很多人由于缺乏安全知识和技能,不知所措,盲目恐慌,仓皇逃生,反而造成了更大的伤亡。

【安全措施】政策提示:以检查教学楼楼梯、通道等拥挤踩踏事故多发地点为重点,认真开展校园隐患大排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

踩踏事件预防措施专家提示:群体性挤踏事件的原因复杂,必须从人、场地、管理等方面研究预防此类事故的措施。改进公众聚集场所的硬件设施,避免群集现象

1.增加安全出口的数量。通过增加出口的数量可以达到分流人群的目的,避免在出口处形成群集现象。安全出口的数量应根据场所的最大容纳人数确定。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民用建筑应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安全出口,对于人员密度超过每平方米1.2人的建筑物,应按照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250人计算确定。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出2000人的部分可按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400人计算。

2.设计合理的安全出口的宽度。安全出口的宽度如果不足,会延长人群通过的时间,增加成拱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安全出口的宽度可使用人数和百人宽度指标计算确定。不同场所有不同的百人宽度指标。影剧院、礼堂等公众聚集场所出入口的百人宽度指标为0.65,体育场馆出口的百人宽度指标为0.32 ̄0.43。所有公众聚集场所的出口宽度不应小于1.4米。

3.保证安全出口的畅通。在大多数案例中,安全出口处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安全出口被堵。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出口被上锁、遮挡、封闭和占用的现象。由此酿成的悲剧也在一次次重复上演。

4.利用栅栏、路障等固定物对大面积的开阔地进行分割。将拥挤的人群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进行分区是减少挤踏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分区后应对每个区域的人群数量有严格的控制,并保证各区有相对独立的行进路线,避免路线的交叉。很多体育场都采用铁栅栏对看台进行分隔,不同区域的人通过不同的路线进出看台。但在实践中一定要保证分隔物的可靠性,分隔物固定不良、强度不够有可能引发更大的灾难。

5.路线设计。事先设计人群的进出场路线和行进路线,控制人群的行进方向,尽量保证单向行进。单向行进不仅可以保证人群的行进速度不受其他方向人群的影响,避免异向群集,而且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更容易进行有效的疏导控制。

6.增设紧急照明设备,保证场所的亮度。照明不足不仅影响人群的疏散逃生速度,而且会造成人群的恐慌心理。

7.建立现场信息传播系统。信息不充分是所有危机事件的共同特征。在群体性挤踏事件中,人群往往是由于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出于好奇而盲目地相互拥挤,一旦发现危险,或感知到危险,又会慌不择路地逃离。如果能在出现意外情况时通过适当的途径及时告知相应范围的人,就可以大大地减少人群的盲目行动。因此建立现场的信息传播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危害后果的蔓延扩大。信息传播可以利用已有的广播系统、扩音设备、对讲系统等。

组织训练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科学反应的人员队伍

训练有素的疏散引导人员可以在人群初现群集现象时及时加以控制,是预防群体性挤踏事件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些人员可以通过适度反应遏制群体性挤踏事件的发生苗头。适度反应包括对人群中刚刚出现的骚动现象加以控制,用镇定的语言安抚人群的恐慌情绪,指挥疏散路线和方向,对人群中行进较慢的个体予以协助等。

在大型活动前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对公众聚集场所或大型活动可能存在的危险,管理者和组织者都应慎重对待。通过分析活动现场的环境条件,科学预测到场人员的最大数量,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偶然因素和情况变化,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要结合具体情况,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包括:

1.现场图,包括可能发生拥堵的地点和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路线和方案;

2.应急指挥控制的组织、实施方法以及实施力量;

3.通过出入口控制进入现场的人员数量;

4.秩序的维护和控制;

5.现场信息的发布方式和途径;

6.报警、处置的程序;

7.医疗救护等。

应急预案不应仅仅写成文件,必须进行必要的演练,使有关人员充分熟悉预案的内容,管理者也可以通过演练,发现预案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并不断加以完善。

【安全教育】

政策提示:以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

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文化

专家提示:公众的安全素质问题是导致挤踏事件发生并造成巨大伤亡的根本原因。提高公众的安全素质必须依靠安全教育的普及。安全教育的远期目标是在全社会普及安全文化,使公众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提倡安全道德。针对安全素质的两个方面,安全教育也可分为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知识、技能教育。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公众正确评估周围环境的危险性,树立科学的安全态度,提高对危险的警惕性;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传播各种安全知识,为公众提供正确处置危险的各种基础知识和技能。安全教育的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安全教育,公众会自觉分析大型活动存在的危险,理智参加各种大型活动,并对如何应对危险有了一定的心理和行动准备。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冷静处理,采取正确措施自救,并且能够自觉地相互救助,对行动缓慢或被挤到的人予以扶助。

心理防护及安全演练是安全教育关键

专家提示:金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专家、高级工程师

无论是校园还是社区,有效的安全教育方式是:⑴要保证一定数量时间的安全自护教育课程的开设,并有权威的安全自护教材;⑵要开展必要的安全自护演练。对于校园及社区,无论发生何种灾害及突发事件,人员救生与自护互救是共同的,为此有关部门要制订出适合于校园、社区、公共场所等的安全教育计划,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有准备不惊慌,在灾难中有办法生存,有能力创造生存的可能;⑶要使人人在突发事件面前不起哄、不害怕、养成一种有安全应对能力的素质。我以为当我们的学生都学会并养成防灾应急准备的习惯,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及成年人面对不测,能成为幸运者,和谐社会的安康的目标才会达到。

遇到拥挤踩踏事故怎么办

专家提示:苗林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处长蒋小燕北京市急救中心中心站主任

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

1.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如果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应及时报警、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999或120等。

2.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发生严重踩踏事件时,最多见的伤害就是骨折、窒息。将伤者平放在木板上或较硬垫子上,解开衣领、围巾等,保持伤者呼吸道畅通。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本报记者董晨采访整理)

【安全管理】

校园安全管理巧安排

政策提示:以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为核心,切实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工作。——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通知

经验介绍:北京市崇文区景泰小学

为了确保学生课间活动不出现安全事故,多年来该校始终坚持的“教师课间安全岗”和学生的“文明礼仪小天使”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现在每到课间,在楼道、楼梯口、操场和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佩带红色“安全员”袖标的教师和佩带“文明礼仪小天使”授带的同学在巡视,经常可以听到他们对同学的提示:“慢慢走不要跑!”“上下楼靠右行!”等等。自从实行“教师课间安全岗”后,学校课间活动变得井然有序了,在楼内追跑的同学明显减少了,操场上打闹的同学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做游戏的同学们。

记得多年前陈培荣校长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介绍学校的电铃音有损学生身心健康,而且对正处于课间活动的学生还容易产生急促的心情,听到电铃声学生要马上跑回教室上课,极易使学生在匆忙回教室过程中发生冲撞。所以从2000年开始学校就将使用多年的电铃改用舒缓的电子音乐,而且将上下课的音乐时间延长,听到音乐后学生可以随着舒缓的音乐回教室上课,不必像以前那样匆忙往教室跑,楼内冲撞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学校实行学生排队上下楼的制度。每天的课间操由学生自由集合改为班主任教师组织学生排队下楼,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下课音乐响后,班主任教师即组织学生排队按照学校指定路线下楼来到操场,学生在原地自由活动等候课间操集合音乐,课间操后同学又踏着《运动员进行曲》欢快的音乐排着整齐的队伍回教室。此项制度同样适用于每周一的升旗时间和体育、音乐、计算机等课程后的回楼。

景泰小学现有27个教学班,全校学生总数近1300人,每天的放学时间,接送学生的家长和机动车、三轮车、自行车挤满校门两侧,曾经有学生队伍被堵,无法走出校门。为此,学校去年起将东大门打开,按年级分时段分两个门放学。以前放学时间楼道内拥挤的学生队伍不见了,校门外的拥挤状况也明显改观。

学校防踩踏应急预案

北董庄完小防踩踏应急预案为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预防学生楼梯踩踏事故的发生,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预防学生楼梯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学校防止楼梯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林建勋 副组长:高志方 成员:各班主任 组长工作职责: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汇报,立即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处置对策,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负责整个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副组长工作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指挥有关人员开展事故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成员工作职责: 1.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 2.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及时通知消防、公安、安监、卫生、宣传等部门; 3.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交通保障工作; 4.负责涉案人员监控工作; 5.负责将事故在第一时间呈报上级有关部门; 6.组织参与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工作。 二、防范准备及措施 1.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1)结合全国各地关发生在学校的楼梯拥挤而产生的伤害事故例子,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使学生养成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养成过楼梯和走廊要轻步慢行、靠右走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各班级要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利用晨会、班会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掌握在遇到危险情况下能自护自救的基本常识。 2.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1)明确各部门及老师楼道安全防范的职责 总务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对楼道、楼梯设备设施的专项检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教务处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是安排作息时间时,课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二是教师上课时,对学生要求上厕所的应予允许;三是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应对学生加强安全、纪律、文明礼让的教育。 政教处结合集会对学生加强安全、生命教育,利用广播、板报、网络等宣传媒体向学生明确活动行走的线路及经过的楼道,如:出操、升旗仪式、到专用教室上课、放学、社会实践活动等。向学生强调上下楼梯的速度要适可,前后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且须靠右行;对值周、值日老师的工作加强督查落实。 值日老师按要求准时到岗,认真到位,随时注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 学生参加集会、做操及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时,必须由班主任或课任教师带队按照规定路线行走;中午、下午放学时必须由最后一节课的老师组织学生排路队出校门。

2015上海踩踏事件

外滩踩踏重大伤亡,深刻教训有哪些? 新华网上海1月21日电“领导干部思想麻痹是城市公共安全的最大隐患,安全责任落实不力是城市公共安全的最大威胁。” “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 21日,上海市发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的调查报告。还原此次事件发生的经过表明,这是一场本可避免的灾难。令人痛心的是,“海恩法则”又一次残酷魔现,36个鲜活的生命消亡于松散的安全链条上。 本需强调的“一字之差”:灯光秀易址信息不畅 自2012年元旦跨年启动以来,外滩灯光秀一直是上海跨年的一个招牌活动,外滩风景区也是国内外游客来上海的“首选之地”。2014年11月,鉴于在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不可控因素,黄浦区政府向上海市政府请示,新年倒计时活动暂停在外滩风景区举行;12月9日决定在外滩源举行,活动现场观众控制在3000人左右。 调查报告指出,直至12月30日,黄浦区旅游局才对外正式发布了新年倒计时活动调整信息,对“外滩”与“外滩源”的区别没有特别提醒和广泛宣传,信息公告不及时、不到位、不充分。 “地址变更的宣传报道、与公众的沟通很不够,即使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外滩和外滩源的区别也不甚了解,导致现场人流量并没有因活动的取消而减少。”调查组邀请的专家组成员、国务院原参事、原国家安监局副局长闪淳昌说,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沟通上都存在问题。 调查报告认为,“作为历年新年倒计时活动以及2015年新年倒计时活动的承办方,黄浦区旅游局对活动场所变更风险未充分评估,变更信息向社会公众告知不充分,负有管理责任”。

防踩踏事故

防踩踏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初二(6)班班会目的: 1、了解踩踏事件产生的原因。 2、懂得怎样预防踩踏事件的产生。 3、遇到踩踏事件中的伤者怎么办。 4、认真面对学校踩踏事件。 班会过程: 一、主持人通报湖南湘乡育才中学的踩踏事件 班主任讲话:同学们,2010年11月29日19时,新疆阿克苏市第五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造成41名学生受伤,其中:轻伤34人,重伤6人,还有1人因脏器严重受损病危。此次踩踏事故中共有123名学生入院检查。看着这些鲜花般生命受到威胁,我们的心情十分沉重,为这些无辜生命的逝去感到无比的惋惜,为何拥挤踩踏事件在校园频频发生?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理?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今日的主题班会《预防拥挤踩踏事故》 二、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踩踏事件 班主任:同学们,教训是惨重的,这样的事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请同学们交流自己搜集的相关的资料。 1、2005年10月25日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停电,因为一名学生说“见到鬼了”,上晚自习的学生在楼梯间互相挤压、踩踏,导致8人死亡、27人受伤的惨剧。 2、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湖北阳新、洪湖、薪春三地学生在撤离过程中,发生了踩踏事件,共造成72人受伤,其中7人重伤。其中据震中心仅70公里的阳新县浮屠镇中学,有47名学生受伤,其中一人伤重,一人病危。 3、2006年11月20日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在上完晚自习下楼时,因拥挤踩踏造成人员伤亡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 4、2007年8月28日云南曲靖市马龙县通泉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导致17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2名学生伤势严重。

校园踩踏事故案例大盘点

校园踩踏事故案例大盘点 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 2009年11月25日,重庆彭水县桑柘镇中心校下午放学时,学生流在一楼、二楼楼梯口发生拥堵、踩踏,造成5名学生严重受伤,数十人轻伤。 2009年11月3日,衡阳常宁西江小学在准备做课间操时,由于人多拥挤,学生下楼时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6人受伤。 2007年8月28日,云南曲靖市马龙县一所小学发生踩踏事件,导致17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2名学生伤势严重。 2006年12月22日,河北永年县第一实验学校中午放学时,位于三楼的小学三年级学生蜂拥而出,拥向楼梯口,引发1名学生死亡,2人受伤的惨剧。 2006年11月18日,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因学生系鞋带,引发一起学生拥挤踩踏伤亡事件。造成6人死亡,39名学生受伤。 2005年10月25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晚自习结束后,学生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8名学生死亡,27名学生受伤。 2005年10月16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第二中学学生在下楼参加升国旗仪式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1名学生死亡,12名学生受伤。 2003年1月5日,陕西省宝鸡县虢镇初级中学学生在放学下楼 时,一名学生不慎踩空,撞倒前面同学,后继学生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名学生死亡,6名学生重伤,13名学生轻伤。 2014年9月底,昆明发生一起校楼学生踩踏事故,造成6人死亡。 校园踩踏事故案例分析

有些事情无法预料,学生们只能随机应变。遇到踩踏事故,或者意识到即将发生,学生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可以让自己更安全: 1、应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应立即避到一旁,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2、在人群慌乱时,一定要注意脚下,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前面有人摔倒时,应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继续向前。 4、不要试图超过别人,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在拥挤的人流中,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双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形成一定的空间,保证呼吸顺畅,以免拥挤时造成窒息晕倒。 6、不要去捡掉落的钱包、手机等物品,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 7、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通过以上对校园踩踏事故案例大盘点内容的详细介绍,可以看 出,校园踩踏事故可以带来很严重的后果。一定要教育学生尽量不要 到拥挤的人群中,从而进一步降低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率。

如何防止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

如何防止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 1.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1)制定预案: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 (2)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3)落实措施 ◎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

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学校要尽可能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教室。 2.开展安全教育 (1)安全意识的教育:学校要通过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2)安全行为的培养: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与学生的监护人沟通。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3)如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当出现拥挤踩踏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惊慌失措。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服从大局。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3.加强检查,完善设施设备 (1)定期检查:学校要对楼梯通道、照明设施等,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更换,消除安全隐患,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校舍、设施设备,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解决。 (2)确保通畅:学校应在楼道里安装应急灯,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等通道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3)标志明显:学校要在楼梯台阶上画中间标识线及行进方向指示标志,在楼梯迎面墙壁上悬挂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的标志

防踩踏事故疏散演练总结

防踩踏事故疏散演练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防踩踏事故疏散演练总结 根据上级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应急疏散演练活动领导小组,根据领导小组会议要求,我校拟定了《防踩踏事故演练方案》进行了疏散演练,全体师生通过实践演练,增强了应急疏散的经验和能力。现将活动过程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演练领导小组,并召开会议,部署演练工作。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防踩踏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各班要层层落实,确保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对演练方案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使演练方案切实可行。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都作了具体的说明。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防止两个极端:一是避免过分紧张,二是杜绝满不在乎。听到信号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疏散;不得拥挤、推搡、起哄、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师生参与,演练效果良好

下午4:10,防踩踏演习活动开始。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捂口鼻、弯腰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这次活动全校师生参加,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用时3分,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又有条不紊。 四、活动最后,政教处何瑞章主任向师生讲解了防楼梯拥挤踩踏相关安全要求和基本常识。 这次演练活动是对学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学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防踩踏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油坊小学

学校踩踏事故案例警示

学校踩踏事故案例警示 一、案例分析: 1、2005年,事故发生在当地时间早上9时30分,当时阿富汉萨尔杰伊女子学校厨房里的煤气罐突然着火,学生们惊慌之中往外逃跑,不幸造成踩踏事故,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伤; 2、2005年6月,湖南某学校初二(1)班上体育课的学生下午4点半左右下课时回教室,和上完电脑课下楼的高年级学生在楼梯上发生拥挤,一些学生被挤倒,造成10余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 3、2005年10月14日,四川营山一小学因天气原因,楼梯湿滑发生拥挤踩踏,造成9名学生受伤,2人重伤; 4、2005年10月16日上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第二中学附属小学学生在下楼参加升国旗时,因为楼梯护栏坍塌,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一名学生死亡,12名学生受伤; 5、2005年10月24日上午,湖南省娄底市第四小学学生在楼梯间拥挤踩踏,10人受伤; 6、2005年10月25日晚,因为楼道突然熄灯、有人大喊鬼来了,四川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发生严重踩踏事故,8名学生死亡,45人受伤。通江的踩踏则算是闹鬼; 7、2006年11月18日晚,江西省都昌县土塘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在上完晚自习下楼时,因拥挤踩踏造成人员伤亡(据说是有一名学生系掉了的鞋带)。有6人在送往医院抢救途中死亡,39名学生因受惊吓及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观察,目前伤势较重的11名学生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救治;

8、2006年11月17日上午,咸阳市渭城区第二初级中学近百名学生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件,12名学生被踩伤。据了解,该中学每周一早上都会组织全校师生开会。清晨7时许,近百名学生都着急地从一幢三层高的教学楼拥向操场集合。该楼的东西两边原本各有一个楼梯通道,但当天早上有一个楼梯通道门被锁上了,所有的学生只能挤到剩余的一个楼梯口。由于人太多,学生们互相拥挤,一些学生被推倒,接着便发生了踩踏事故。 二、通过以上血的教训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学校领导一定要重视楼道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在楼道张贴警示行走标语,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进行分解,落实到人,每一个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想方设法减小安全事故发生。 2、全体教职工(特别是班主任)要做好如何应对火灾、暴力、高楼遇险、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心理教育与技能培养,做到突发事件不惊慌,要沉着,不起哄。(建议学生处负责) 3、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出操、集合、上下课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上楼,安排教职工(下一节上课教师上课前,在楼梯口守候学生上楼梯并做好疏散工作;上一节上课教师在下课后组织本班学生下楼梯)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学生晚间下自习,上自习教师必须值班,上午、下午最后一节上课教师要特别注意疏散学生下楼道。 4、楼梯间必须安装应急照明设施,要定期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

如何预防校园踩踏事件及其现场应急处理

如何预防校园踩踏事件 一、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一)制定预案: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 (二)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三)落实措施 1、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2、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3、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学校要尽可能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教室。 二、开展安全教育 (一)安全意识的教育:学校要通过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

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二)安全行为的培养: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与学生的监护人沟通。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三)如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当出现拥挤踩踏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惊慌失措。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服从大局。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三、加强检查,完善设施设备 (一)定期检查:学校要对楼梯通道、照明设施等,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更换,消除安全隐患,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校舍、设施设备,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解决。 (二)确保通畅:学校应在楼道里安装应急灯,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等通道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防踩踏常识与防范应急措施

防踩踏常识与防范应急措施 一、造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 1、时间多在放学或集会、就餐之时,学生相对集中,且心情急迫。 2、事故发生地点多在教学楼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拐弯处。上面几层的学生下到此处相对集中,形成拥挤。 3、学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慌乱,常常出现拥挤并大喊大叫的现象,使场面失控。 4、学生不善于自我保护,在拥挤时或弯腰拾物被挤倒,或被滑倒、绊倒,造成挤压事故。 5、平时缺乏对事故防范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6、有个别学生搞恶作剧,遇有混乱情况时趋势狂呼乱叫,推搡拥挤,以此发泄情绪或恶意取乐,致使惨剧发生。 7、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造成拥挤事故。 8、楼梯较窄,不能满足人员集中一下需要。 二、防拥挤踩踏常识: 1、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 3、不准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等。 4、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5、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6、上课期间,教学大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7、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上下楼道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三、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如何预防: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保持冷静,同时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到达楼层时有可以暂时躲避的宿舍、水房等空间,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6、在拥挤的人群中,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7、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惊慌可以,万万不可失措。 8、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9、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或120等。 10、在出现火情、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 11、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12、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

湖南湘乡校园踩踏事件案例分析

湖南湘乡校园踩踏事件案例分析 2009年12月17日21时许晚自习下课时,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校园踩踏事件,导致8人罹难、26人受伤。直接起因为7日晚由于下雨,52个班的学生大部分从离宿舍比较近的一号楼梯下楼,但有几个调皮的男生将楼梯口堵住,结果导致事故发生。 事故发生第二天,育才中学校长被刑事拘留。湘乡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朱清华对校园踩踏事故负有领导责任,湘乡市作出决定,免除其教育局党委副书记职务,按程序免除其教育局局长职务,并在查清事故的基础上,追究其他人员的责任。 调查结果显示,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学校只安排了一名现场看守人员进行安全巡查与现场管理;二是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在楼梯间拥挤;三是因下雨,大部分学生涌向与宿舍楼靠近的一号楼梯回宿舍;四是学校没有开展过类似应急演练,也没有在楼梯间安装应急灯与警示标志。 在惋惜和悲痛之余,我们发现类似的踩踏事故并不鲜见:同在今年,11月3日湖南常宁市西江小学曾发生踩踏事故;11月25日,重庆彭水县桑柘镇中心校发生学生踩踏事件。还有更早以前的江西都昌县土塘中学踩踏事故、四川巴中市通江县一所小学的拥挤踩踏事故…… 该事故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教育管理者的反思,其中最值得反思的,当是学校日常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不足。 教育部曾制定《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也曾在2005年具体要求就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建立专门制度,而且《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学校应每学期开展一次紧急疏散演练。但实际上,很多学校都是在听闻别处事故时神经绷紧,平时安全管理却松松垮垮,很多安全设施只为应付检查,安全教育大多是“一阵风”,鲜有学校能保持安全教育常态化,疏散演练更属“奢侈”。比如汶川地震之后,不少学校就“突击”掀起了一股安全教育的潮流,可时间一过,旋即恢复原态。 以育才中学为例,只是给每个学生发放了学生手册与安全教育手册,尽管备有安全消防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却没有开展过类似的应急演练,没有明文规定要有人维持下楼秩序,也没有在楼梯间安装应急灯与警示标志,可见,学校缺乏安全管理的“诚意”,也缺乏安全教育的一贯坚持。 不仅育才中学如此,很多学校都只重视教学质量,而疏于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我所就读过的小学、中学,只进行过简单的安全知识宣传,没有开展过类似应急演练,也没有在楼梯间安装应急灯与警示标志,楼梯处甚至没有一名管理人员。 通过有关报道可以得知,育才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严格,学生半个月才放一次假,补课现象严重。看得出来,该校很重视教育,也很“浓缩时间”——学生晚上9时10分才下课,9时30分就要熄灯就寝,如此紧凑的时间安排无非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可这种近乎催命式的紧迫感虽然提高了考试成绩,却使日常的安全教育成绩惨不忍睹。孩子的天性一般活泼好动,缺乏安全观念,我们不能寄望于他们能在临险时自发生成一套应急避险本领,只能通过日常的安全教育和完善的安全管理来规避风险。学习成绩不好,还有加倍努力提升的机会,可安全成绩一不及格,便是血的教训。

学校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柳树镇第三中心小学校 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应急处置学校内可能发生的拥挤、踩踏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订本预案。 一、领导机构与职责 1、机构设置: (1)学校成立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覃俊 副组长:胡东升徐辉 组员:杨春桃何光全林应国楼道值班人员及各班班主任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办公室设在学校安全办公室,由胡东升具体负责。 (3)监督检查组:由学校德育团队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办公室及领导小组成员随时督察。 (4)医疗救护组:当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受伤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并向主管领导汇报。 2、机构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 一是全面领导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学校实际,研究制订工作意见,并对办公室、预防检查小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是统一指挥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 三是定期组织学校拥挤踩踏安全工作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并负责对学校拥挤踩踏安全工作的年度考核与评价。

(2)办公室职责: 下发上级有关文件和本校制订的各项文件、通知,指导各部门或人员实施应急处理预案。 接到事故报告,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随时掌握应急处理进展情况,协调各方关系,具体负责人员调度,组织后勤保障,保障应急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根据工作计划和领导小组的指示,在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拥挤踩踏事故安全的宣传预防演练工作,并组织人员对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检查情况,提出阶段性工作建议。 二、日常工作开展 1、完善制度。在上级下发有关制度和工作意见的基础上,要求对本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并上报。 2、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由办公室牵头,以各项安全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学校其它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结果以通报全体教职工。 3、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第一责任人,各部门、上课教师为直接责任人,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实行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4、加强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宣传教育,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了解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的危险性。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5、添置设备。学校要对照配备标准,逐步完善和提高照明等设施的配备。 三、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师生发现有学生受伤,打电话、口头向学校行政值周报告,再由行政向上级部门报告;发现较严重事故,应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由领导小组向上级教育部门及当地政府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

上海踩踏事件作文素材

以生命的名义反思上海踩踏事件-安全作文素材 时间凝固在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外滩观景台发生拥挤踩踏事件,36人死亡,40多人受伤。罹难者满怀对生活的憧憬,却未能迎来新年的钟声。惨烈的悲剧令人扼腕至痛,深刻的教训必须认真汲取。 保障大型公共活动安全,首先要求有关部门事先进行科学细致的预判预警。对参加活动的人数、聚集规模应作出充分的估计,对人流数量、行进路线、疏散路线进行有效调控,对正常情况下的警力保障作出充分部署,对一旦发生人群异动、拥挤踩踏等事件的应急处突,更须作出周密的安排,包括事先进行实战演练,确保紧急时刻能控制局面,救急救人。这次上海踩踏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表明,之前有关部门的预判预警工作存在着不小的疏漏,导致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除,安全预警未能及时发出,进而导致风险不断积累,最终酿成大祸。 官方消息中多次提到,这是群众自发参与的跨年夜欢庆活动中发生的踩踏事件。“自发”之说当然是实情,因为往年官方对跨年夜活动有更多的组织协调,今年群众自发参与的比重有所加大,但官方减少对公共活动的直接参与,并不意味着在保障公共安全方面的工作和责任可以随之减少。恰恰相反,鉴于今年群众参与环节更多、参与程度更深的新情况,有关部门在公共安全保障上面临的工作难度更大,责任和压力也骤然加重,因此更是须臾不可松懈,不容有丝毫草率马虎。 仿佛就在一瞬间,悲剧突如其来,悲剧并非毫无征兆,却未能引起及时的警惕。一边是外滩观景台上的人急于向下回到陈毅广场,一边是陈毅广场上的人急于往上登上观景台,其中有人高声起哄,有人用力推搡旁人,直到两股人流发生对冲,都没有警察和保安人员维持秩序、劝阻疏导。踩踏事件发生后,尽管紧急增调500名警察赶赴现场,但相对严重混乱的局面已是力不从心,有关方面在公共安全教育上的欠缺,公共活动预判预警的粗疏,以及应急处置的迟滞均暴露无遗。 现代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综合治理体系,保障公共活动安全的责任和压力,不能全部集中于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和个人也要参与治理并分担责任。此次上海踩踏事件起于细小的诱因,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一些市民、游客的个人素质和文明素养存在“短板”,在公共生活中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秩序观念,缺乏克制忍让、协商合作以及与他人和环境和谐共处的自觉,认知和抵御风险、自救和他救等多方面能力都亟待提高。 从1987年上海黄浦江踩踏事件(致66人死亡),到2004年北京密云彩虹桥踩踏事件(致37人死亡),再到这次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类似的场景已不陌生,“汲取教训”、“举一反三”之类言辞也没少说,然而悲剧还是一次次令人痛心地发生了。事故发生后,当务之急要尽全力救人、妥当善后,在处置及善后过程中要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但是,本着对事实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调查事故真相,反思事故原因,依法严格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这些工作也不能有任何耽误和含糊。 逝者长已矣,生者当有为。以生命的名义反思上海踩踏事件,我们还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还要担负沉重责任继续走下去。 另一种解读:我认为,导致这次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爱“凑热闹”以及在“凑热闹”的过程中的“争”----也就是“争先恐后”的心理所导致的。看看这些年的黄金周,大家都“争”着往景点扎堆;高速公路或街道开车的、骑车的都在“争”,甚至连应急车道都不放过;排队买票也在“争”;公共汽车“争”座位;就连平时生活中,去饭馆、的商场也在“争”……这些年来,“能做鸡头,不做凤尾”、“执输行头,残过败家”(广东话吃亏比败家还糟糕的意思),“争”,好像成了普遍的文化。事实上,近年来由于“争”而导致的血的教训也时有发生,例如由于抢道导致的车祸等等。 我认为,如果我们大家都多讲点秩序,多讲点规则,小“争”点,或许这类的事故就不会发生,我们的社会会更和谐!当今浮躁的社会,我们太需要老子 ----- 平和、宽容、自然的“为而不争”的处事态度!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本次事件出现的“后退哥”们,多方信息显示,正是他们,事发时现场齐声喊出“后退!”“后退!”,正是因为他们的冷静与作为------“为而不争”避免了更大的伤亡,感谢他们!愿死者安息! 【学生作品】不用取消来“解决” 又是一年这个正月,元宵节如约而至。我本想趁今年开学较晚,去赏了花灯,看了舞龙,却被父母告知的一个消息打破所有年头,他们说今年瑞安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将叫停”曹村大型灯会“。一场热闹的活动这样被取消,每个人心中都生出些许不满。回忆往年灯会的热闹景象,今年显得如此落寞冷清。曹村至今已有八百年的历史,更成为温州“申遗”的宝贵项目。如此被取消,不免可惜,可取消原因是令每一个人无法忽视、无法反驳的安全问题。毕竟这一年来,发生的不少大大小小的踩踏事件。 想起上海2014年12月31日晚上那场踩踏事件,至今都令人心有余悸。因为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的市民游客过多,当广场进入与退出的人流对冲时,有人意外摔倒,导致的惨剧的发生。这场事故致36人死亡,49人受

防踩踏事故知识

防踩踏事故知识 一、踩踏事故案例与危害 踩踏事故案例与危害 案例1: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踩踏事故案例与危害 案例2: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私立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这一惨剧发生在晚上9时许晚自习下课之际,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一学生跌倒,骤然引发。事件造成8人遇难,26人受伤。 踩踏事故案例与危害 案例3:2014年9月26日14时许,昆明一小学(一、二年级)午休学生起床后返回各班教室上课,下楼过程中,由于靠墙的一块海绵垫平倒于一楼过道,一些学生跌倒,后续下楼的大量学生不明情况,继续向前拥挤造成相互叠加挤压,导致6人死亡、26人受伤。 鲜活的生命,瞬间就消失—— 血的事实,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 血的教训,总是在无所谓中淡忘—— 请珍爱生命——不要漠视生命的珍贵! 请珍爱自己——不要漠视家人的心碎! 二、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 1、哪些场所易发生踩踏? 踩踏发生场所 主要是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宗教朝圣的仪式上、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中的轮船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人群的情绪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过于激动,置身其中的人就可能受到伤害。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易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 踩踏发生场所 (1)人多是发生踩踏事故的基本原因,事故常发生于学校、车站、机场、广场、球场等人员聚集的地方;发生的时间常见于节日、大型活动、聚会等等。 (2)当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或只是蹲下来系鞋带),后面人群未留意,没有止步,发生踩踏。 (3)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4)人群情绪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发生踩踏。 (5)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3、踩踏中死因多是什么? 踩踏发生场所 踩踏事故中,人们会遭遇踩踏外伤,但遇难者更多是死于挤压性窒息。上海外滩的踩踏事故发生后,据医生介绍,接受治疗的伤者伤情多为挤压伤,包括胸部挤压伤、脊柱和头部受伤。 三、如何预防和避免踩踏事故 1、在学校生活中避免踩踏事故的注意事项

校园安全事故案例

校园安全事故案例 前言 校园安全是个永恒的话题。楼道踩踏、食物中毒、溺水身亡、马路"杀手"…这些安全事故每天都在吞噬着"祖国的花朵"。有人做过统计,光是由于校园内的安全事故而伤亡的学生,全国每天至少"减少一个教学班"!学近几年有关校园的中毒事件、踩踏事件、暴力事件、交通安全事件屡见报端,而且每年的安全数字呈上升趋势。教育部、公安部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非正常死亡。 2007年初,教育部发布的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显示:在各类安全事故中,溺水占31.25%,交通事故占19.64%,斗殴占10.71%,校园伤害占14.29%,中毒占2.68%,学生踩踏事故占1.79%,自杀占5.36%,自然灾害占9.82%,其他意外事故占3.57%。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切实做到学校安全"警钟常鸣,长抓不懈"。我校收集整理部分学校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介绍给大家。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认真阅读本案例,认真思考,吸取教训,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心,牢固树立"学校安全无小事"的意识,身体力行,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为创建"平安校园"作出贡献。 一、踩踏事故 1、学校集会造成学生被挤死挤伤案 陕西省某县城关小学1989年12月28日清晨举行周会。7时许,在学校广播和铃声的催促下,教学楼上千名学生争先恐后奔往学校操场集会。学校副校长杨某未将教学楼西边楼梯铁栅门打开,使得二、三、四楼七百多名学生只得全部涌向东楼梯口。学生们下到二楼和一楼楼梯拐弯处时,因楼道电灯末开,跑在前面的学生摸黑与少数上楼放书包的学生相遇,造成双方拥挤,个别身材小的学生跌倒后引起上下楼梯受阻,造成严重拥挤,酿成特大伤亡事故,死亡6至11岁的小学生28人,伤59人。 2、2009年12月7日晚9时10分,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民办)下晚自习时教学楼楼梯间发生严重拥挤踩踏事故,8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其中3人重伤。 3、2010年3月22日9时35分,在乌鲁木齐八一中学附小存放清雪设备的工具房小院内,三个年级(分别为三、四、五年级)的学生领完清雪工具通过院内一条长约50米,宽约1.5米得狭长巷道时,三年级学生孙曼菱摔倒后被身后的同学拥堵踩压,随后立即被老师送往乌市建工医院实施抢救,于当日22时宣告抢救无效死亡。踩踏事件还造成一名学生膝关节脱位伤,两名学生软组织挫伤。 4、2010年11月29日12时许,位于新疆阿克苏市杭州大道的阿克苏第五小学发生踩踏事故。根据最新统计,此次踩踏事故中共有123名学生入院检查,目前41名住院学生中有1人因脏器严重受损病危,有6人重伤,另有34人轻伤。 5、2006年10月25日晚上8点,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学生晚自习下后,刚走出教室,灯突然熄灭,楼道一片漆黑,有学生怪叫"鬼来了"引起学生恐慌,大家争相往楼下奔跑,部分学生被挤倒,被后面涌上来的学生踩踏,造成10名学生死亡,27名学生受伤,其中重伤7人。 6、 2013年2月27日7时许,湖北襄阳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踩踏事故,已造成4名学生死亡,多名学生受伤。受伤学生已被送往医院救治。 7、西安曲江海洋馆发生小学生踩踏事故 16人受伤

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工作,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现制定江口学校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一、成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鲜于文俊副组长:付东华 组员:校委会成员各班主任 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1、分时段分走楼梯制度:为避免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过于拥挤,采取学生分时段分走楼梯制度。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梯的活动中,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值日教师在楼梯间负责维持秩序,管理学生。 3、晚自习,安排晚自习老师值班,出现停电或楼梯间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学校领导与值班老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4、学生集中进出教学楼高峰时间全部打开大门。 5、在学生集中进出宿舍楼高峰时间全部打开大门 三、教学楼紧急疏散方案 当教学楼发生危机时启动本方案 1.当教学楼发生紧急情况时,由值周领导负责指挥全校学生紧急疏散,政教处主任协助组织学生紧急疏散。 危机发生时,各班老师分工各负其责学生紧急疏散 2、当教学楼发生紧急情况时,由专人迅速打开教学楼所有大门。

3、各班由任课教师、班长指挥按照制定路线、制定楼梯迅速疏散。 4、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服从指挥、听从命令。 5、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四、宿舍楼紧急疏散方案 当宿舍楼发生危机时启动本方案 1、发生危机时,由晚间值班教师负责全面指挥学生紧急疏散,由管理员协助值班老师组织紧急疏散。 2、当宿舍楼发生危机时,宿舍值班人员迅速打开宿舍楼全部大门。 3、学生按照指定路线、指定的疏散楼梯有秩序的疏散。 4、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服从指挥、听从命令。 5、在疏散过程中学生们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6、在疏散过程中:由各楼值班人员分别负责指挥组织学生紧急疏散。 五、建立“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件”安全教育制度 1、开学初,班主任要在班会上强调分走楼梯的制度。 2、经常性地教育学生要文明上下楼梯,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 3、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团队活动、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学生深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 4、每学期开学初组织一次专题班会,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如何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防踩踏事件

防踩踏安全知识 一、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二、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三、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四、防拥挤踩踏 ★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不得在走廊楼梯内追逐打闹,搞恶作剧。 ★上操、集合,下早、晚自习按照学校安排,分年级、分班级、分楼层、分时间依次上下楼梯,前后班级保持一定距离,不要争先恐后,确保安全。 ★爱护楼梯间设置的指示、警示标志,安全指示灯等,发现损坏,立即报告。 ★晚自习若遇停电,有蜡烛则点亮蜡烛,无蜡烛时,要在各自的座位上等候来电,不要叫喊、哄闹,更不要蜂拥离开教室。 ★晚上上下自习,若正值集体行走在楼梯中停电时,有照明工具的应速拿出照明,并应向前后同学招呼,放慢速度,注意安全,并尽可能靠近楼梯扶手,扶着扶手上下,切不推促、拥挤。尚未踏上楼梯的,此时不要急于踏上,避开人流高峰后再上下楼梯。 ★一旦发生拥挤,直身站稳,千万不要在拥挤中弯腰去捡踩掉的鞋袜或掉下去的东西。 ★发生踩踏事故时应听从老师和管理人员的指挥,按相关预案向有关部门(巡警110、火警119、医疗急救120、交警122)报告求救和作出的相应处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