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工程》作业

《隧道工程》作业

《隧道工程》作业
《隧道工程》作业

绪论

思考题

1.什么是隧道?

2.隧道的种类有哪些?

3.隧道设计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4.和地面结构相比,隧道工程有哪些特点?

5.试从隧道的广泛用途上论述学习、研究与发展隧道技术的重要意义。

6.你认为隧道工程需要解决的难题有哪些?

第二章

思考题

1、隧道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测的内容有哪些?

2、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有哪些?

3、简述岩石与岩体的区别。

4、岩体的工程性质有哪些?

5、围岩的定义,围岩分级的目的?

6、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7、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8、简述我国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的围岩分级方法。

第三章

思考题:

1、影响隧道位置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2、越岭隧道与河谷隧道有何区别?它们在位置的选择上采取什么原则?

3、地质条件对隧道位置选择有哪些影响?

4、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遵循哪些原则?确定洞口位置考虑哪些因素?

5、什么是隧道净空?

6、铁路隧道的横断面是根据什么设计的?

7、简述曲线铁路隧道加宽的原因和方法。

8、曲线铁路隧道和直线隧道衔接的方法是什么?向直线方向延长13m和22m的理由是

什么?

9、公路隧道建筑限界包含哪些内容?

10、隧道衬砌断面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计算题

1、某隧道位于半径800m的圆曲线上,通过三级围岩地段,设计为直墙式衬砌,曲线加宽

40,中线偏移值12.5,外轨超高值9.5,隧道竣工后,测得23+15、23+20、23+25各起拱线处内外侧宽值如表1所示,试按隧限—2A计算各点侵限情况。

表1

2、某单线铁路隧道位于圆曲线半径1000m,缓和曲线长100m的曲线上,曲线全长309.44m,

隧道进口桩号27+844,出口28+344,点桩号27+958,设计最高行车速度为120。

试计算隧道加宽值W ,中线偏移值d ,并绘图说明隧道断面的变化位置、线路中线和隧道中线的关系。 1.解:

cm cm E 155.9<=,cm W W d 5.122/)(21=-=,曲线加宽cm W W W 40213=+= 则:内侧加宽1W =32.5,外侧加宽2W =7.5。

由“隧限—2A ”的图3-4-2(教材)所示:隧道起拱线处曲线半径为2.44m 。 则对该隧道,不侵限的条件为:

外侧:2.44+7.5/100=2.515m ;内侧:2.44+32.5/100=2.765m 因此:23+15、23+20、23+25外侧都不侵限; 23+15内侧不侵限,23+20、23+25内侧侵限。

2.解:

外轨超高值为:cm cm R V E 1594.101000

12076.076.02

2<=?=?= 内侧加宽值为:cm E R W 6.3394.107.2100040507.240501=?+=+=

外侧加宽值为:cm R W 4.41000

4400

44002===

总加宽值为:cm W W W 0.384.46.33213=+=+= 中线偏移值为:cm W W d 6.142)4.46.33(2/)(21=-=-= 则分段里程:

总d 与偏d 断面:点27+948~+993

2/总d 与2/偏d 断面: 27+993~出口28+344 示意图如下:

第四章

习题:

1、隧道衬砌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2、洞门有何作用,有哪些洞门形式,适用于什么地质条件?

3、什么是明洞?试述明洞的结构类型、受力特点和适用条件?

4、如何做好隧道的防水与排水?

5、避车洞布置的原则是什么?其底面标高是如何确定的?

6、高速铁路隧道出口设置缓冲结构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相应的工程措施?

7、某单线曲线隧道,设计行车速度160,位于级围岩内,采用直墙式衬砌,衬砌厚度为40,加宽值30,中线偏距10,线路上部建筑为次重型,试查表确定其主要尺寸,并绘制衬砌施工断面图。

7.见教材图4-1-4,设计参数见表4-1-1

第五章 作业1

1. 某公路隧道进口30米处围岩是级,容重253

,开挖断面宽度12米,净高为8m ,隧道上覆岩体厚度8米,试计算并判断该处隧道属深埋还是浅埋?

2. Ⅲ级围岩中的一直墙型隧道,埋深26m ,围岩容重γ=223

,计算内摩擦角φ=320

,隧道宽6m ,高8m 。试按浅埋隧道确定围岩压力。

3. 某隧道埋深为30m ,围岩为Ⅴ级,净宽为12m ,净高为10m ,围岩天然容重203

,试计算该隧道围岩压力。

4. 沙性土质隧道,埋深40m ,围岩容重γ=203,内摩擦角φ=280

,隧道宽6m ,高8m ,试确定围岩压力。

5. 某隧道内空净宽

6.4m ,净高8m ,Ⅳ级围岩。已知:围岩容重γ=203

,围岩似摩擦角φ

=530,摩擦角θ=300

,试求埋深为3m 、7m 、15m 处的围岩压力。

6.一直墙型隧道建于软弱破碎岩体中,埋深40m ,围岩岩石容重γ=233,内摩檫角φ=360

,岩石抗压强度 =8,隧道宽6m ,高8m ,使用泰沙基理论和普氏理论确定围岩压力。

7. 一直墙形隧道建于软弱破碎岩体中,埋深50m ,围岩容重γ=243,φ=360

,岩体抗压强度12,隧道宽6m ,高8m ,试确定围岩压力。

答案:

1. 某公路隧道进口30米处围岩是级,容重253

,开挖断面宽度12米,净高为8m ,隧道上覆岩体厚度8米,试计算并判断该处隧道属深埋还是浅埋? 解:7.1)512(1.01=-+=ω

1537.125845.0245.014=???=???=-ωγq

m q

h q 12.625

153

==

=

γ

m h H q q )()3.15~24.1212.65.2~2()5.2~2(=?==>8m

属于浅埋隧道。

2. Ⅲ级围岩中的一直墙型隧道,埋深26m ,围岩容重γ=223,计算内摩擦角φ=320

,隧道宽6m ,高8m ,试确定隧道围岩压力。 解:1.1)56(1.01=-+=ω

56.431.122445.0245.013=???=???=-ωγq

m q

h q 0.222

56

.43==

=

γ

m h H q q )()5~425.2~2()5.2~2(=?==<26m

属于深埋隧道。

56.431.122445.0245.013=???=???=-ωγq

q e 15.0==6.5

3. 某隧道埋深为30m ,围岩为Ⅴ级,净宽为12m ,净高为10m ,围岩天然容重203

,试计算该隧道围岩压力。

解:7.1)512(1.01=-+=ω

8.2447.1201645.0245.015=???=???=-ωγq

m q

h q 24.1220

8

.244==

=

γ

m h H q q )()6.30~5.2424.125.2~2()5.2~2(=?==

属于深埋隧道。

8.2447.1201645.0245.015=???=???=-ωγq

8.2445.0~3.05.0~3.0?==)()(q e =73.44~122.4

4. 沙性土质隧道,埋深40m ,围岩容重γ=203

,内摩擦角φ=280

,隧道宽6m ,高8m ,试确定围岩压力。

解:此时令侧压力系数1=λ,上覆土体产生围岩压力,则隧道顶部垂直压力:

??

????-+=

)22845tan(8628tan 40

00

Pv =812 水平压力:

)2

2845(tan 8120

2

1-=e =294

)2

2845(tan )820812(0

2

2-?+=e =351

5. 某隧道内空净宽

6.4m ,净高8m ,Ⅳ级围岩。已知:围岩容重γ=203

,围岩似摩擦角φ=530

,摩擦角θ=300

,试求埋深为3m 、7m 、15m 处的围岩压力。

解:①求自然拱高度;②判断深浅埋分界;③分别按浅或深埋隧道求围岩压力。 结果(小数点后四舍五入):

14.1)54.6(1.01=-+=ω

08.8214.120845.0245.014=???=???=-ωγq

m q

h q 104.420

08

.82==

=

γ

m h H q q )()26.10~208.8104.45.2~2()5.2~2(=?==

埋深3m 时,属于浅埋。 h γ60, )2

45(tan )21

(002φγ-+

t H q 15.67; 埋深7m 时,属于浅埋。θ

φφφφβtan tan tan )1(tan tan tan 00

020-++==3.5378

[]

θφθφββφβλtan tan tan (tan tan 1tan tan tan 000

+-+-=

=0.1414

)tan 1(B

h h q θ

λγ-

==143.67 λγh e =1=19.8

λγH e =2=42.42

埋深15m 时,属于深埋。q h q γ==82.1,(12.3~24.6)

6.一直墙型隧道建于软弱破碎岩体中,埋深40m ,围岩岩石容重γ=233

,内摩擦角φ=360

,岩石抗压强度 =8,隧道宽6m ,高8m ,使用泰沙基理论和普氏理论确定围岩压力。 解:

(1)泰沙基理论计算: 确定自然平衡拱的半跨:

m H B a t 08.7)2

45tan(83)245tan(20001=-+=-+=

φ?

确定自然平衡拱的宽度:m a b 74.9tan 1

1==

?

隧道的垂直压力为:12.134474.9323221=???==ab p γ 水平侧压力为:)2

45(tan )2(21021?

γ-+=

h b e =82.2 (2)普氏理论计算:

确定自然平衡拱的跨度:

m H B B t t 16.14)2

3645tan(826)245tan(20

1=-?+=-+=?

平衡拱高度为:m f b h kb 85.810

/82/16.14===

隧道的垂直压力为:55.20385.823=?==h q γ

水平压力 )2

3645(tan 55.2030

2

1-=e =52.94 )2

3645(tan )82355.203(0

2

2-?+=e =100.8 7. 一直墙形隧道建于软弱破碎岩体中,埋深50m ,围岩容重γ=243,φ=360

,岩体抗压强度12,隧道宽6m ,高8m ,试确定围岩压力。

解:岩石坚固性系数kb f =12/10=1.2,

m H B a t 08.7)2

45tan(83)245tan(20001=-+=-+=

φ?

压力拱高h 为2

.11

a h =

=5.9m 隧道顶部垂直压力h q γ==24×5.9=141.6

)2

3645(tan 6.1410

2

1-=e =36.76

)2

3645(tan )8246.141(00

2

2-?+=e =86.6

第5章 作业3

1. 隧道结构的受力特点?隧道结构体系的概念?

2. 试绘出半衬砌拱圈的弯矩图和轴力图的大致形状。

3. 什么是围岩弹性抗力?计算模型中有哪几种处理方式?温氏假定与它有什么关系?

4. 已知作用在衬砌基底面上的轴力870,弯矩43.5,墙底厚度0.6m ,围岩抗力系数为150。试求墙底中心的下沉量及墙底发生的转角。

5. 一对称等厚平拱,衬砌厚度为50 ,已知内力如下图示,墙底抗力系数350 ,请求出墙底

中心水平位移、垂直位移以及墙底截面转角(注:图中1、2、3为截面编号)。

4.解:运用温氏假定解之。

①2/14506.0780m KN h N ===

σ,mm k 67.910

1501450

31=?==σδ ②2

22max /7256.05.4366m KN h M =?==σ,mm k 83.410

1507253

max 2=?==σδ

③墙底中心下沉量21δδδ+==9.67+4.83=14.5

墙底转角rad h 32

101.162

/6.083

.42

/-?==

=

δ?

5.解:求墙底中心水平位移: 在轴力N 作用下: 墙底中心应力2/5745

.0287m KN h N ===

中σ 由温氏假定:mm k

64.110350574

3

=?=

=

σ

δ中

则:墙底中心水平位移=mm 82.060cos 64.10

=? 墙底中心垂直位移=mm 42.160sin 64.10

=? 在弯矩M 作用下: 墙底边缘应力2

2

2/3605

.01566m KN h M =?==

边σ 由温氏假定:边缘垂直于墙底面的位移mm k

03.110

350360

3

=?=

=

边σδ 墙底截面转角rad h 331012.42

/5.01003.12/--?=?==

δ? 第六章 作业

1. 隧道施工方法的种类和选择依据。

2. 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影响台阶长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是如何稳定开挖工作面的?

3. 比较新奥法和隧道围岩变形控制分析工法。

4. 某隧道位于软弱破碎地层中,采用长台阶法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现洞室周边位移加速度等于零,因而断定围岩变形已经稳定。指出错误,并改正之。

5. 新奥法施工时,隧道开挖后,为了调动围岩的承载能力,不宜立即喷射混凝土,而应经量测后,再施喷。为了隧道的稳定,复合式衬砌应在锚喷支护完毕后立即修筑内层模筑混凝土衬砌。指出错误,并改正之。

4. 应该是: ①改为短台阶法;②并未稳定。

5. 应该是:①立即喷射混凝土;②经监控量测,围岩基本稳定后,再修筑内层模筑混凝土衬砌。

第七章 作业

1.某隧道在开挖过程中用多点位移计对拱顶围岩内部位移进行了量测,不同时刻各点的位移值不同,结果绘于右图。试据此图判断拱顶围岩的松动范围;如用锚杆加固,其长度如何确定?

2.某隧道在钢支撑架设时,在同一架钢支撑上安装了三支液压测力计(图a ),测得各测力计的压力——时间关系曲线,如图b 。试据此分析该断面的压力特征,并说明加强初期支护时应采取的措施。

图a 图b

3. 已知一座深埋圆形隧道,开挖直径10m ,拱顶以上岩层覆盖厚度495m ,围岩容重γ=203

,弹性模量104

,粘结力1.5,围岩内摩擦角φ=300

,侧压力系数λ=1,泊松比μ=0.2。

试问:① 开挖后不支护状态下,围岩是否出现塑性区?

② 如果出现,问塑性区半径是多少?

③ 假定支护阻力8.5,问洞室周边位移是多少?

4.

某公路隧道,对量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知位移时态曲线方程为

。已知隧道极限相对位移值为144,开挖6天后洞周实测相对位移值为

64。试从位移值、位移速度、位移加速度三方面判断开挖6天后的隧道稳定性。

5. 某铁路隧道,位移时态曲线方程为)1ln(32.612t u ++=。若以位移速度小于0.2/日为隧道稳定的判断准则,试从位移速度和位移加速度这两方面判断隧道能否稳定?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稳定?是否需要采取加强措施?

1.解:由图可见,在距岩面3m 处,位移随时间变化不大,围岩的松动范围应该在该处附近。如用锚杆加固,锚杆长度应该超过围岩松动范围,锚杆长度应采用3.5~4m 为宜。

2.解:该段地层断面I 和断面明显压力不对称,存在偏压现象;应在隧道断面所在侧加强支护,以防止偏压造成的隧道受力不均,使隧道稳定性变差。

3.解:①m H c 5005495=+=,计算出MPa H c 205002022=??=γ; 由C R b ?-=

?

?

sin 1cos 2,求得MPa R b 2.5=

b c R H >γ2,∴洞周出现塑性区。

②由??

ξsin 1sin 1-+=

,()()1

1

01212-??

??

??++-=ξξσξb b z p R R R R ,

或φ

φ

φφγφsin 2sin 10cot cot )

sin 1(-??

????+-=C C H R R c p (教材5-4-13式),得m R p 78.7=

③由1=λ,c z H P γσ==0, )1(2/μ+=E G

???

?????-???

??--=-11221

02020ξξσa r R Gr r Gr r u b z p

或}

2

sin 1sin 20sin 1sin 20001cot 1R R R R P R R C P E u p p i p φφ

φφφμ--???? ??-??

????????

?????-???? ??-+=(教材5-4-16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