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18古代神话六则(第二课时)教案长春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8古代神话六则(第二课时)教案长春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8古代神话六则(第二课时)教案长春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8古代神话六则(第二课时)教案长春版

古代神话六则

第二课时

一、导语

《女娲补天》是以人类与自然抗争为题材创作的神话故事,想一想,在《古代神话六则》当中还有哪些篇目与其是相同题材?

——《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

那么《刑天舞干戚》属于哪一类题材的神话?

——以战争为题材的神话。

编者为什么将这几则神话编辑在一课里呢?这几则神话有哪些共性呢?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二、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和字典阅读文章,小组合作理解四则神话的情节。落实重点字词的含义。(重点词语参考“教学设计(一)”)

三、分析四则神话的情节设计、人物形象,进一步了解神话的特点。

1.这四则神话在情节安排上有哪些曲折离奇之处?

——《刑天舞干戚》中“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一段文字,记述了一个有起因、有过程、有结局的事件,每个读者读至此处都会以为刑天彻底失败了。可是作者却以一“乃”字将其起死回生,并让他“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搏斗不息。这正是情节的离奇之处,也使故事再生波澜,进入高潮。全文只有30个字却能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令人叹为观止。

《夸父逐日》中的“河、渭不足解其渴”,这实在夸张又离奇,更为离奇的是其死后还能“弃其杖,化为邓林”。

《精卫填海》女娃死后化为精卫鸟。

《鲧禹治水》中男性的鲧“复生禹”,禹“化为熊”,涂山氏“化为石”,而且“石破北方而启生”等。

2.这四则神话的主人公有哪些共同的精神特质?

——顽强抗争,死而不亡,死而不朽。(禹除外)

3.对《鲧禹治水》中的两个人物你是如何评价的?

——鲧为治理洪水,甘愿替人民冒险,是为人民的安定幸福蹈死不顾,具有献身精神的英雄。禹是公而忘私、义勇勤劳的英雄。

4.有人说《精卫填海》中的精卫和《夸父逐日》中的夸父做的是一些徒劳的事情,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呢?(言之成理即可)

——辽阔无际的大海和力量微弱的精卫鸟之间在形体、气势和能量上形成巨大的反差。精卫对大海的抗争显然是徒劳的,但正因为她敢于以弱抗强,人们才如此敬佩和赞美她。因为形体庞大并不是强者的证明,意志的坚强才是强者的本质。精卫填海的顽强意志遂作为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而流传千古。

在《山海经·大荒北经》和《列子·汤问》中都有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的记载。给人感觉他是异想天开,自寻烦恼。但看看各国古代神话中因太阳酷热给人类带来灾难而产生的人与太阳搏斗的传说,便会使人联想到夸父此举实际上是早期人类与自然搏斗精神的抽象和概括。所以,他的异想天开不是一种无聊,而是一首人类无畏与自信的壮丽赞歌。

四、谈谈自己喜欢的人物和人物给自己的精神启迪。(开放)

五、选择文中的一则神话,用现代汉语创造性地讲述故事。(鼓励学生大胆创造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熟读背诵课文。

2.推荐阅读《瑰丽的中国神话世界》(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出版)

3.课外阅读《山海经》,准备在班级的“讲故事比赛”中表演。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汇总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汇总

【篇一:《社戏》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2、领会课文用词造句准确、鲜明、主动的特点。 3、认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一、以歌曲《童年》导入。 二、作者及文体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等。 ◎短篇小说《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礼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

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结局 什么是社戏?(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单位。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乱弹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生字词 归省(xǐng)偏僻(pì)挖掘(jué)钓鱼(diào) 悠扬(yōu)弥散(mí)宛转(wǎn)踊跃(yǒng) 兽脊(Jǐ)蕴藻(yùn)乌篷(péng)支撑(chēng) 漂渺(miǎo)旺相(xiàng)撮着(cuō)桕树(jiù) (二)自渎课文,思考: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结构。 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

七年级下语文一对一教案

2014.06.28 (10:00-12:00) 一、触摸文言文的余温 《口技》(林嗣同,清朝的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点明口技表演的准备,设好铺垫)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入睡的情形。)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的情形)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⑸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 A.少顷 B.既而 C.是时 D.一时 E.未几 F.忽 G.俄而 H.忽然 ①表示突然发生:②表示同时发生:③表示相继发生:④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⑤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1.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正面: 侧面: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1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教案 郭文英

第1课时: 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 复习目标:了解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梳理。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自己总结复习。 复习重点:一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 复习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1——1—2课字词46个 二、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三、展示考试范围及要求 “积累与运用”16分——考察内容、形式及要求: 1、注音———书上、书后、目标册中(平时出练习课前考察,占1课时配题检测) 2、形式字——3---4组,目标、书后(注意成语) 3、修改错别字———从一段话中找出并修改。(教材中) 4、词语的运用———(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5、填空题(新加题型)——出自教材,基础积累与运用,侧重词汇。 6、综合能力考察———学科间的渗透,一句话中,画图辨别。 7、文学常识—————请写出你学过的一篇小说标题并写心得体会。 ——一句话,考察出处。 “默写”(课前默写)与阅读共14分———文言文中的精读篇目,5、10、20课。 文言文阅读——精读课文篇目,5、10、20课。——加点词语理解相同的是 ——翻译课文 ——对课文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课外2篇20分——理解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概括中心 ——把握文章思路,伏笔、呼应 ——概括情节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领悟作品内涵,自己获得启示 ——自己的感悟体会(情境和形象) ——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写作50分——会写记叙文,——半命题,必须补充完整——写人写事均可 四、复习一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22个:第1课16个1、确凿 2、长吟 3、轻捷 4、攒 5、机关 6、敛 7、鉴 赏 8、人迹罕至 9、秕谷 10、书塾 11、方正 12、消释 13、 宿儒 14、同窗 15、人声鼎沸 16、拗 第2课 17、骊歌第3课 18、木屐 目标册第6页4个:19、讪笑 20、沮丧 21、简陋 22、来势汹汹 3、形似字归纳 (1)辩辨辫瓣(2)蓬篷逢缝 (3)肿仲钟种冲(4)惧沮俱狙阻组 五、文言文阅读《伤仲永》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pdf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5篇,自读15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教班级七年级一班这学期共人,上学期语文最高分分,最低分分,优秀人数,人平分分。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太差,甚至一些学生对于很简单的病句修改都判断不出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不能运用准确的词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作文方面读题、审题不清,理解不透。 三、学期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能力的目标: 在上学期学习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的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以及浏览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教案 编写教案是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能力的过程.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过合理的方式把以教材为主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仅供参考。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一) 海燕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了解写作时间以及作者的基本情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课文在写法上的几个特点如:生动、细腻的描写;真挚、深沉的感情;情物合一等 教学过程: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二)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离开家的经历,都有过想家的时候,想家乡的亲人,想家乡的一草一木。

请将自己曾经有过的这种经历讲述给同学们听听。 2、讲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具体情景。 3、出示在本课中出现的生字、生词。 4、带领学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 二、品味内容,体会感情 1、带领学生找出描写家乡燕子和海上燕子的段落,并仔细品味。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春景图和海天图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的描写。 3、带领学生找出海上的小燕子和故乡的小燕子之间的不同之处。

三、本课小结 这篇优美的咏物寄情散文,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三) 第二课时 一、重温课文。理清情感线索 帮助学生整理文章的线索,弄清海上小燕子和故乡的小燕子与乡愁之间的联系。 二、辐射阅读,探究主题

1、引导学生思考:海上的小燕子和故乡的小燕子是不是同一只燕子?那为什么作者会认为是同一只燕子? 2、老师发放课外补充材料《就是那一只蟋蟀》。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写法上咏物寄情,物情合一的特点。 三、短文写作 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到家乡的小燕子,产生了淡淡的乡愁。 你是否也有过因看到眼前景物而触发了某种情感的经历?试写一篇短文,记下当时的情景和你的感受。 四、本课小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集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集 (教案一) 执教者:余刚 时间:二月二日地点:教室 执教班级: 综合实践的目标: 1 明确综合实践课的目的和意义。 2 综合实践课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3 综合实践课的实践安排和过程要求。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活动结果的体现形式。 综合实践的重点: 1 激发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的兴趣。 2 展示上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优秀成果。 3 认识本学期我们要实践的活动内容。 教学过程: 1 总结上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成绩和经验。 上学期,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很积极的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在综合实践课的过程之中,同学们在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协作能力等等方面获得了可喜的进步。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懂得语文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并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课堂和40分钟,语文学习处处都有,生活处处涉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我们语文课堂时空的无限延伸和无限可能性的一次有益的探索。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细致的分析能力,广泛的搜索能力,良好的团结意识。"综合"二字不仅仅是知识能力的综合,也是学科的综合,意识思维意识的综合,更是团队意识和团队力量的综合。我们初2006级三班的同学将自己的团队组合成若干个小的合作的团结的队伍,不仅胜利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而且在合作的过程中体现了良好的集体精神: 1 宋亚运(蜘蛛侠小组) 1人 2 胡悦(SPRING小组) 1人 3 李伊杨文倩周耘芸刘捷琳(动感地带小组) 4人 4 龚研王澜罗徐丹(蓝血小组) 3人 5 王雅琪姚梦君陈建宏周睿(VICTORY小组)4人 6 吴穹杨华宇陶岳枫(ROCK MAN小组) 3人 7周腾跃李祺灵陈逸豪 (SUPER AWD小组) 3人 8 马彪赵路程王亚雄(天炫小组) 3人 9 苏博生夏秋雨王一帆蔡佳伟(S X W小组) 4人 10 周子栋张辰窦南松(曼彻斯特联组小组)3人 11黄迪谭哲一(欣雨小组) 2人 12 张芸仪李雪钱佳婧(RUBASSE小组) 3人 13巫海强万渝圣彭美逍逸李璐君(十字军小组) 4人 14 刘宁武文婧罗丹纳吴青霞(X小组)4人 15 杨颖希彭丰梁俊杰(无名小辈小组) 3人 (画横线的同学为小组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短文两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短文两 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陋室铭(刘禹锡) 一、预习 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2.关于“铭”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问:“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5.提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陋室幽雅的恬静的自然环境。 6.提问:“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样的高雅。

7.提问:“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定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提问:“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四、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胜炙人口,久为传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第二课时 爱莲说(周敦颐)

初一下学期语文教案

初一下学期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重点词语。重点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难点 3.理解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关键 【学习重、难点】 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入:在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美丽温柔的蔡芸之老师,结交了聪明智慧的沙利文老师,这节课我们走近渊博风趣的王几何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上他的。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阅读信息? 2.了解作者。 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本文有中心句吗?如果有,是什么? 5.检查字词。 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须臾斜翘屏息绰号 叛逆嘈杂铭记持之以恒 2理解下列词语 须臾:一会儿,片刻。 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忘乎所以。

洗耳恭听:指专心地听。 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静。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王几何本来叫什么名字?“王几何”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 2.文章共写了老师的几件事,同学们又有什么反应? 三、默读课文,问题探究 1.综合全文看,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分析人物形象 2.文中除了写王老师外,还多处写了“我们”的反应,有何作用?分析写作方法 3.王老师请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用意是什么? 仅仅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教学功底深吗?文章的这段描写在结构和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分析段落作用 四、自读课文,明确写法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本文成功地塑造了王几何老师,给你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作者运用哪些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找出来加以品味。 五、情感体验,拓展延伸 1.说一说 从小到大,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他的外貌特征,或者他常说的一句话,或者模仿一下他最常做的一个动作,或者叙述一件你与他她之间难忘的事。 老师可以抛砖引玉,先讲一下自己难忘的老师,由此打开话题和思路,否则学生容易受束缚,不知怎么说。目的是为写作文做准备。 2.写一写 搜寻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抓住最精彩的一个片段,尝试着用刚学到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心中的良师》。 提示:抓住老师的特点写出老师的与众不同。说一说你心中的良师是什么样的? 3.讲一讲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无论是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有趣的斑蝥,传说的美女蛇,还是三味书屋里方正、质朴的先生,奇妙的“怪哉”虫,课堂上描画的绣像,都记录了鲁迅成长的足迹;《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中“爸爸”的去世,迫使“我”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理成长历程;《丑小鸭》是一篇童话。童话讲的虽然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启迪。《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诗人用凝练的语言道出的殷殷嘱托,一行行的诗句曾激励过无数成长中的青年。《伤仲永》促使我们反思一个天资出众的人变得“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黄河颂》(光未然)把我们带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滨,让我们感受母亲河的雄浑壮阔;《最后一课》以儿童的视角帮助学生领悟母语与祖国的关联;《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十周年时写给被日本蹂躏的故乡东三省的誓言,炽热的语言背后跳动的是一颗蓬勃而痛苦的心;《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说理形象,鼓舞人心。《木兰诗》勾勒了一位替父从军、纵横疆场、保卫国土的女英雄形象。 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有科学家邓稼先(《邓稼先》杨振宁),有艺术家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有诗人、民主人士闻一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有个性鲜明的作家群(《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还有孙权对将军吕蒙的劝诫(〈孙权劝学》)。 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口技》中的民间传统艺术;《安塞腰鼓》《观舞记》中的舞蹈艺术;《竹影》中的绘画艺术。但是学习的内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教案 郭文英

第1课时: 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 复习目标:了解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梳理。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自己总结复习。 复习重点:一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 复习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1——1—2课字词46个 二、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三、展示考试范围及要求 “积累与运用”16分——考察内容、形式及要求: 1、注音———书上、书后、目标册中(平时出练习课前考察,占1课时配题检测) 2、形式字——3---4组,目标、书后(注意成语) 3、修改错别字———从一段话中找出并修改。(教材中) 4、词语的运用———(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5、填空题(新加题型)——出自教材,基础积累与运用,侧重词汇。 6、综合能力考察———学科间的渗透,一句话中,画图辨别。 7、文学常识—————请写出你学过的一篇小说标题并写心得体会。 ——一句话,考察出处。 “默写”(课前默写)与阅读共14分———文言文中的精读篇目,5、10、20课。 文言文阅读——精读课文篇目,5、10、20课。——加点词语理解相同的是 ——翻译课文 ——对课文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课外2篇20分——理解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概括中心 ——把握文章思路,伏笔、呼应 ——概括情节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领悟作品内涵,自己获得启示 ——自己的感悟体会(情境和形象) ——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写作50分——会写记叙文,——半命题,必须补充完整——写人写事均可 四、复习一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2)、写心得 2、解释词语22个:第1课16个1、确凿 2、长吟 3、轻捷 4、攒 5、机关 6、 敛 7、鉴赏 8、人迹罕至 9、秕谷 10、书塾 11、 方正 12、消释 13、宿儒 14、同窗 15、人声鼎沸 16、拗

七年级下册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帮学生确立语文很重要,要学好语文的观念. 2、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的途径,知道如何去学语文。 3、告诉学生本学期学习目标及规划。 4、准备工具。 5、推荐阅读书目, 二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导入第一课 二、确立新观念,树立自信心 1、你觉得语文重要吗?你喜欢学习语文吗?(了解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学好语文的意义:学好语文,是生活的需要。“语”,语言文字,现代汉语;文",文学,我们的生活及这两方面息息相关。除了哑巴,都要说话,我们都要运用汉语及他人交流,汉语是我们交际的工具。文学作品既能愉悦身心,又能增长知识,丰富感情,提高个人修养,学好语文,是应试的需要,语文是中考高考三大学科之一,学好语文,是你成为一个优秀学生的必需,是你过关斩将劈波斩浪的利器。所以,必须学好语文。 2、语文难学吗? 不难其实语文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言语里,在我们的环境中,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时时一一口止不十下是狼外婆,不是踩高跷,没有什么可怕,也没有什么高难度。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的真谛,逐渐成长。“处处留心皆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学生说经历是最好的老师,颇有道理。) 3、如何培养兴趣呢? 可以从积累好词佳句美段开始,多读多摘抄多诵读,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自己是如此博学的人,成功的感受会让你喜欢上

语文。平时勤于练笔,长期坚持下来,你会发现你真的很能写。到 那时候,你说你不受语文,还真的不可能,语文学习不难,难在我 们能不能坚持。同学们,你们有这样的韧性吗?有信心学好语文吗? 三、养成好习惯,把握好方法。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种性格:播 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会 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辈子,”养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于语文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可以从听说读写 四个方面入手。 1、仔细听。 学会倾听,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听的过程中要勤思考,学 会抓要领,善比较,有自己的观点。听的时候要有礼貌,不随意插话,打断他人, 2、大胆说。 这里的说不仅是指课堂上回答问题,也指课内外的提出问题。大胆发言,质疑答问,是积极思考的表现。唯有做个思考者,积 极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我们在学习中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我 们不少同学,不敢发言,可能是因为不能肯定自己的答案,更多的 是害怕,害怕老师批评,害伯同学们笑话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考虑问题,犯错、批评及成长相关,课堂上,问题回答错了,挨老师批评了,被同学们笑话了,这个问题我必然会记忆深刻,:今后碰见再不会犯错,人总是在错误中成长,在批评自我批评中成熟。这样想,:我们在课堂上不仅要大胆发言,更要踊跃发言了,对不对? 3、广泛读。 有位名师说:“一个初中生只要在初中三年里读的书叠起来等于他的身高,写的本子叠起来等于他的身高的一半,他的语文(读写)能力不用老师教也会形成,”广泛涉猎,博采众长,可以获得丰富 的生命体验、阅读经验、写作技巧,这对于我们写作阅读都有极大 的启发帮助。古人不是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 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综合性学习 我的语文生活》教案(优质)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1.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感悟生活处处皆语文的道理。 2.通过招牌中的语文、广告词中的语文、寻找最美对联等几项活动来学习语文。3.激发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导入新课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无论是读书看报与人聊天,还是听相声看电视逛商场,只要留心观察,随时注意语言现象,总会遇到与语文有关的问题。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理,生活中也从不缺少语文,而是缺少发现语文的眼睛。下面就让我们用发现的眼睛,走进《我的语文生活》,展现自己的风采! 二、学习语文的途径 (一)大家回答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是从哪里学到的?(意图:引出学习语文的途径不要局限在课堂上,走出校园,离开书本,我们学习语文的途径是多样的。) 从媒体学语文——网络用语、手机短信、流行歌词;从名字中学语文——人名、地名;向群众学语文——俗语、谚语、歇后语;从传统文化中学语文——对联;从广告中学语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 教师总结:语文不要局限于课堂与书本,生活处处有语文。 (二)怎样对待网络流行语?(意图:网络流行语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对待) 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网络流行语成为人类语言发展长河中一道奇异的风景,你们是怎么看待网络流行语的? 优点:①方便,提高交流速度,节省输入时间和上网的花费;②时髦,有新鲜感; ③有娱乐性,增强交流时的乐趣…… 缺点:①语言不规范,对语文学习不扎实的人或小孩子学习语文产生误导;②有些网络流行语不够文明,粗俗;③怪字、错字层出不穷…… 学生发表看法,正反双方简单辩论 教师总结:这种语言的随意性太大,不稳定,只是年轻人时髦的“文字游戏”。在平时生活中或上网时偶尔用用可以,但在作文里尽量避免使用。 三、活动开展 (一)正眼看招牌 商店的招牌是街市的“眼睛”。好的招牌能吸引人的注意,还能引起人们购物的兴趣。到街上走走,会看到有的招牌设计考究,风格独特,有浓浓的文化感;而有的招牌设计粗糙,没有特色,还存在用字用词不规范、错别字或汉语拼音错漏等毛病。 (二)我来写广告词 提起广告,你首先想到什么?或许是看电视节目时被广告打断的懊恼,或许是某个印象深刻、夸张搞笑的画面。相信也有很多人会因某句别出心裁的广告词而将一个广告深深地印在了脑海中。仔细回想一下,哪些广告词让你印象深刻?它们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示例:①闻香知好茶。 ②一杯茶,一份情,一生缘。 ③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④有了喧哗,自己无法心静;有了打闹,别人无法凝思。 广告词赏析:第一则广告词不仅告诉了我们识别好茶的方法,还告诉人们这个品牌的茶叶品质好,味道也香。第二则广告词巧妙地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道出了一杯好茶会让茶商与顾客之间建立起浓浓的感情,成就彼此一生的茶缘,由茶到情再到缘,内涵逐渐扩大。第三则广告词巧妙地引用了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委婉含蓄地告诉到图书馆借书(读书)的人,要放轻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大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全集 1.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

七年级语文:第二册《小橘灯》教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二册《小橘灯》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小橘灯》教案 (2003-05-24 18:17:19) 第一课时 一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1.默读一遍课文,思考几个问题: 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②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故事发生在黑暗的旧中国? ③小姑娘家遭到了哪些不幸? ④面对这些不幸,小姑娘表现出怎样的性格和精神? 2.再默读一遍课文,默读时眼前要再现故事片情节,再现小姑娘的举止动作、音容笑貌。读后,合上课本,列出复述提纲。 3.教师指定3—4位同学到前面复述,大家评议谁复述得最好。

4.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大家帮助纠正错误的字音。 二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小姑娘性格特点 (一)全班讨论下列问题。 1.初遇小姑娘作者细致描写了她的外貌和衣着,说说: ①“瘦瘦的”“苍白的”“发紫”“很破旧”等词语,写出她生活在怎样的境况中? (缺衣少食,营养不良,饥寒交迫,小姑娘的境况正是旧社会广大劳动人民悲惨境况的写照。) ②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小姑娘的外貌、衣着是从作者所见的角度写的,从头到脚,细致描绘,字里行间融入了深切的同情。) 2.打电话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要详细记叙与小姑娘的对话? (交代小姑娘家的不幸遭遇,表现她面对巨大不幸却表现出勇敢、镇定的性格。) 3.说说下面两面句话流露了作者对小姑娘怎样的感情。 ①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 ②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 说明:要引导学生抓住“赶紧”“拉住”两个关键词语深入理解。这两词语,写出了作

初中七年级下教学计划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继续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版块组织单元。全册书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仍旧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 本册书中的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内容: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第一单元中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无论是百草园里高大的皂荚树,有趣的斑蝥,传说的美女蛇,还是三味书屋里方正、质朴的先生,奇妙的“怪哉”虫,课堂上描画的绣像,都记录了鲁迅成长的足迹;《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中“爸爸”的去世,迫使“我”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心理成长历程;《丑小鸭》是一篇童话。童话讲的虽然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却能给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以有益的启迪。《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是诗人用凝练的语言道出的殷殷嘱托,一行行的诗句曾激励过无数成长中的青年。《伤仲永》促使我们反思一个天资出众的人变得“泯然众人矣”的原因。 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歌颂祖国、抒发爱国激情的文章,《黄河颂》(光未然)把我们带到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滨,让我们感受母亲河的雄浑壮阔;《最后一课》以儿童的视角帮助学生领悟母语与祖国的关联;《土地的誓言》是端木蕻良在“九一八”十周年时写给被日本蹂躏的故乡东三省的誓言,炽热的语言背后跳动的是一颗蓬勃而痛苦的心;《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过程,说理形象,鼓舞人心。《木兰诗》勾勒了一位替父从军、纵横疆场、保卫国土的女英雄形象。 第三单元中的文章写的是名人故事。有科学家邓稼先(《邓稼先》杨振宁),有艺术家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有诗人、民主人士闻一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有个性鲜明的作家群(《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还有孙权对将军吕蒙的劝诫(〈孙权劝学》)。 第四单元主要选编的是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文章。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口技》中的民间传统艺术;《安塞腰鼓》《观舞记》中的舞蹈艺术;《竹影》中的绘画艺术。但是学习的内容并不仅限于文化艺术。像《社戏》,不仅有地方戏曲方面的文化内容,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竹影》中不仅有中国画的艺术内容,更有童真童趣的精彩表现。因此,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 第五单元主要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界勇敢的挑战。《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是写斯科特在挑战南极过程中的悲壮覆灭,《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再现了60年代中国登山运动员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最后一段路程.《真正的英雄》(里根)是美国前任总统里根为悼念“挑战者号”中牺牲的七位宇航员而发表的演讲。《夸父追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两篇短文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的不懈的探索精神。 第六单元也是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集中选取了状写动物的文章。《斑羚飞渡》(沈石溪)写一群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威胁时所做出的出人意料的举动,《华南虎》(牛汉)以虎喻人,讴歌了一个虽身陷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 复习目标:了解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梳理。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自己总结复习。 复习重点:一单元基础知识。 复习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1——1—3课字词46个 二、默写《古代诗歌四首》 三、展示考试范围及要求 “积累与运用”16分——考察内容、形式及要求: 1、注音———书上、书后、目标册中(平时出练习课前考察,占1课时配题检测) 2、形式字——3---4组,目标、书后(注意成语) 3、修改错别字———从一段话中找出并修改。(教材中) 4、词语的运用———(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5、填空题(新加题型)——出自教材,基础积累与运用,侧重词汇。 6、综合能力考察———学科间的渗透,一句话中,画图辨别。 7、文学常识—————请写出你学过的一篇小说标题并写心得体会。 ——一句话,考察出处。 “默写”(课前默写)与阅读共14分———文言文中的精读篇目,8、12、16、20、24课。 文言文阅读——精读课文篇目,12、16、20课。——加点词语理解相同的是 ——翻译课文 ——对课文的理解25分 现代文阅读——课外1篇11-12分——理解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概括中心 ——把握文章思路,伏笔、呼应 ——概括情节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领悟作品内涵,自己获得启示 ——自己的感悟体会(情境和形象) ——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写作40分——会写记叙文,——半命题,必须补充完整——写人写事均可 四、复习一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课后词听写:第1课如“酝酿”等 3、形似字归纳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

河南省虞城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课教案新人教版第1 课时: 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 复习目标:了解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梳理。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自己总结复习。 复习重点:一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 复习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1——1—2课字词46个 二、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三、展示考试范围及要求 “积累与运用”16分——考察内容、形式及要求: 1、注音———书上、书后、目标册中(平时出练习课前考察,占1 课时配题检测) 2、形式字——3---4组,目标、书后(注意成语) 3、修改错别字———从一段话中找出并修改。(教材中) 4、词语的运用———(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5、填空题(新加题型)——出自教材,基础积累与运用,侧重词汇。 6、综合能力考察———学科间的渗透,一句话中,画图辨别。 7、文学常识—————请写出你学过的一篇小说标题并写心得体会。 ——一句话,考察出处。 “默写”(课前默写)与阅读共14分———文言文中的精读篇目,5、10、20课。 文言文阅读——精读课文篇目,5、10、20课。——加点词语理解相同的是 ——翻译课文 ——对课文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课外2篇20分——理解内容,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概括中心 ——把握文章思路,伏笔、呼应 ——概括情节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领悟作品内涵,自己获得启示 ——自己的感悟体会(情境和形象) ——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写作50分——会写记叙文,——半命题,必须补充完整——写人写事均可 四、复习一单元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整理 要求:(1)、出处、作家(时代或国别——地位——籍贯等——以书下为主) (2)、写心得 2、解释词语22个:第1课16个1、确凿2、长吟 3、轻捷 4、攒 5、机关 6、敛鉴赏8、人迹罕至9、秕谷10、书塾11、方正12、消释13、宿儒14、同窗 7、15、 人声鼎沸16、拗 第2 课17、骊歌第3 课18、木屐 目标册第6页4个:19、讪笑20、沮丧21、简陋22、来势汹汹 3、形似字归纳 (1)辩辨辫瓣(2)蓬篷逢缝 (3)肿仲钟种冲(4)惧沮俱狙阻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3 回忆鲁迅先生 教案3

3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理解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本文善于撷取生活琐事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品味学习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难点:体会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媒体准备:投影设备(视频、音频等)、有关鲁迅先生的资料磁带或光盘。 课时安排:3课时。 预习要求: 1.通读全文,查字典,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 2.体会本篇深沉而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板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问:这两句诗是谁写的?谁能说说它的意思? 学生自由说。 教师明确并顺势导入: 这两句诗是鲁迅先生写的,人们把它看作是先生自己的品质的写照。第一句是从他对待敌人的斗争精神来说的,横眉冷对,决不妥协,是一副勇猛的斗士的形象;第二句是从他爱护进步青年方面来说的,表现出一个慈祥智慧的长者的风范。 以前,提起鲁迅,很多人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不是他的全部。在鲁迅显示活着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著名的“左联”五烈士,还

有文学家唐弢等都受到他的帮助。因此,他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鲁迅,感受鲁迅。 二、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遒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萧红的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但她在散文的创作上也有十分突出的成就。她的散文“凭着个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胡风语),以细腻的笔触,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深切感受清新、明朗、自然、直率、坦白地吐露出来,有着浓厚的抒情色彩。例如,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她的《回忆鲁迅先生》就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也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在本文中,由于作者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崇敬缅怀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显得真实感人。 三、检测预习。 (一)给加点字注音: 咳嗽(késou)筵(yán)会窘(jiǒng)抽屉(ti)阖(hé) 踌躇(chóu chú)虔(qián)诚抹(mǒ)杀肋(lèi)膜紊(wěn)乱 唠叨(láodao)隔三差(chà)五 (二)词语解释: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筵(yán)会】即“宴会”,指宾主在一起饮酒吃饭的聚会(指比较隆重的)。 【窘(jiǒng)】①贫穷。②为难。③使为难。课文采用的是第二种解释,难堪。 【旷代】当代没有人比得上。 【听子】用镀锡或镀锌的薄铁皮做成的装食品、香烟等的筒子或罐子。 【踌(chóu)躇(chú)】①犹豫。②得意的样子。课文中用的是第一种解释。 【抹(mǒ)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也作“抹煞”。 【紊(wěn)乱】杂乱;纷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