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汇储备变动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外汇储备变动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外汇储备变动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外汇储备变动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外汇储备变动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金融1104班1303110120 吕燕

中国人民银行(PBOC)在2014年5月5日即昨日公布3月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当月新增的央行口径外汇占款近1,741亿元人名币,而同期金融机构全口径外汇占款为1,892亿元,显示央行和商业银行均有购汇的行为,与同期人民币汇率走软方向一致。今年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自今年初创出6.0406元的历史高位后,就出现一轮急剧贬值走势。

长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基于特殊的结售汇制度汇率制度和资本项目管制制度,中央银行必须不断购入外汇,释放外汇占款,导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外汇资产快速增长!自2003 年开始,外汇占款成为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基于控制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启动了对冲外汇占款的冲销工作以回笼基础货币,并行使用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个工具对冲外汇占款,并持续至今。我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外汇储备和资产流动管理是抑制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被动扩张的重要对策。

一、我国外汇储备变动情况

我国的强制结售汇制度是在1994 年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时形成的,该制度要求企业和个人手中的外汇都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而外汇指定银行必须把高于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头寸以上的外汇在市场上卖出.2007 年后,我国取消了经常项目下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但资本项目未开放,涉及到资本转移的外汇仍然需要结汇!这样,中央银行作为外汇市场的接盘者,需买入外汇积累成国家外汇储备!另一方面,我国汇率弹性还非常有限,为维持汇率稳定,央行必须保持外汇市场出清,被迫吸收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长期顺差所带来的美元以维持外汇市场供求平衡,因此中央银行外汇资产余额呈持续大幅增长趋势.2003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外汇资产余额为29842亿元人民币,2012年底,达到236669亿元人民币,比2003年增长了7.9倍( 见表1)。如果制度不变,上述外汇资产攀升的过程还将持续,因为较为稳定的汇率消除了汇率风险,促进了出口贸易而增加贸易顺差; 由于稳定的预期投资收益吸引大量外资涌入,资本项目顺差增加。

2003年-2012年外汇资产余额(单位:亿元)

年份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金额2984

2

4594

6214

8436

1

11517

14962

4

17515

5

20676

7

23238

9

23666

9 我国央行外汇储备已达3.04万亿美元,随着外储规模的不断增长,将进一

步加剧其贬值风险。我国持有外汇储备的主要方式是购买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债券,其中65%左右都是以美国国家和机构债券为主的美元资产,这一方面让人均GDP排名第95位的中国,变相向排名第9位的美国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另一方面,在美元不断贬值的背景下,购买大量美元资产蕴藏着巨大的贬值风险。

目前,巨额外汇储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贸易盈余、FDI和热钱流入,这是依靠低端制造业“中国制造”低廉的劳动力,在产业链低端给别人打工,对能源资源的高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的高昂代价换来的“血汗钱”,是随时都会进一步贬值的“绿票子”。在我国当前的外汇管理体制下,这些“血汗钱”通过FDI流入和贸易顺差等方式一进来,央行就要被动地跟着美联储开动印刷机,同时还得被动升值,替别人的经济危机买单。并且,我们的巨额外汇储备和国内货币政策随时受到美国货币当局政策的影响。

二、冲销外汇占款的宏观调控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外汇资产持续攀升,外汇占款释放量相应增加,自2003年年开始,外汇占款成为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根据中央银行公布的数据,目前外汇占款的规模从2003年底的34847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2年底的258533亿元人民币( 见表2)

2003年-2012年外汇占款余额(单位:亿元)

年份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金额3484

7

5259

3

7121

1

9898

12837

7

16843

1

19311

2

22579

5

25358

7

25853

3

基础货币被动投放,流动性过剩,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中央银行采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冲销手段,以此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

我国长期国际收支顺差,有大量外汇收入,中央银行成为外汇的最终接盘者,形成外汇储备,资产规模扩大; 外汇储备增加的同时,外汇占款数量也迅速增加,成为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采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冲销外汇占款,这两大工具的使用最终导致央行负债规模被动扩大!整个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规模扩张的过程如图3所示。

(1)对资产规模的影响

外汇资产每年都以较高速度增长,其占总资产的比重也持续攀升,因此中央银行资产规模不断扩张。截至2012 年底,我国中央银行总资产规模达295537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央银行。

(2)对负债规模的影响

中央银行资产与负债业务的关系是资产引起负债,总资产规模的扩张,必定引起负债规模相应扩张。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冲销外汇占款的两大工具,其冲销过程中,发行债券和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重要的负债,影响了负债规模。

三、外汇储备变动引起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规模被动扩张的利弊

1、积极效应

首先,央行拥有庞大的资产规模,意味着我国资产实力增强,国际清偿能力强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国际信誉和提高国际形象,吸引外资流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应对突发事件,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其次,负债规模的扩大,有了充足的储备资金,保障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能够促进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再次,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国内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满足国内企业进口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用汇需求以及居民的正常用汇需求。

2、负面影响

(1)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降低,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外汇储备增加导致货币供应量被动扩张,中央银行为保证货币供给总量不出

现大幅波动,保证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就会压缩除外汇占款以外的其他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引起货币供给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在利于外向型企业发展的同时,制约了内向型企业的发展,导致宏观经济失衡程度的加深,提高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我国现行结售汇制度下,银行对企业的结汇渠道畅通无阻,外汇占款增多国

内信贷减少时,企业无法顺利获得资金支持,就会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渠道获取资金,银行很难杜绝和控制这种“外币本币化”现象,这进一步加大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

●外汇占款增加导致基础货币被动性投放,为了对冲过多的流动性,中央银行

不得不多发中央银行票据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两大工具的使用并不是根据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逆经济风向进行调控,更大程度上是被动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2)增加我国通货膨胀压力

外汇占款已经占到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量的70%以上,在货币乘数效应作用下,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长,从2003年的22.1万亿元增至2012 年的97.4 万亿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虽然中央银行采取了对冲措施来回笼基础货币,但是如果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大幅攀升,物价上涨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其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冲外汇占款的同时,也会扩大流动性!中央银行票据到期时,回笼的基础货币又会被重新投放,并且票据利息的支付同样

会增加流动性;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引起存款准备金的增加,同样增加了基础货币来源,这是我国2009年至2012 年通货膨胀的主要成因之一。

(3)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不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由于高额外汇储备导致货币供应结构改变,使得外向型企业有充足的流动性,而内向型企业向银行获得资金的难度加大,造成金短缺,不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此外,这种机制还造成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货币分配的不平衡,如沿海地区出口行业与内地非出口行业获得资金就会不平衡,货币分布的不平衡阻碍了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双方来看,大量的货币财富等金融资源闲置在账上,资产方的高额外汇资产以低息外国债券为主要投资方式,负债方的大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和中央银行票据没有在实体经济中发挥作用!财富的冻结,意味着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金融机构存款与中央银行票据没有明确的资金用途,与贷款利率比较,两者利率较低,相当于人为制造了商业银行体系的大量低息资产!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风险随着市场均衡利率的升高而增加,这打击了商业银行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寻找新的合适借款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进而影响国内信贷发展,制约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4)调控管理成本大。

我国中央银行拥有庞大的资产负债规模,有效合理配置资金和管理资金来源途径变得更加复杂,加大了管理成本和难度。

(5)中央银行承担的汇率风险上升。

在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方的外汇储备不断扩张,资产越来越"外币化"; 同时负债方的基础货币外汇占款发行也在飙升,负债越来越"本币化",以致我国中央银行面临日益严重的货币错配风险!自2005年汇改到2012年年末,人民币累计升值25%,外汇资产大幅缩水,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汇率风险向中央银行集中。

三、双管齐下,破解两大难题

(一)央行“瘦身”,化解外储贬值风险

我们目前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调整外汇政策,“回收红票子,花掉绿票子”实现央行的“瘦身减肥”。

1.采用“宽出严进”的政策,藏汇于民。应该考虑放宽私人企业和居民出国消费、旅游、留学、投资的用汇限制,鼓励对外进行投资、消费,在进入的一端控制好热钱的流入。目前每人每年的换汇额度仅5万美元,有超额需求的公民不得不通过地下钱庄等方式进行兑换。鼓励公民和私人企业到央行用“红票子”兑换“绿票子”,让民间带出去,实现央行的“瘦身减肥”,堵住这个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根源,最终起到稳定货币调整结构的作用。

2.拓宽外汇储备的使用渠道,做到“化汇为产”。鼓励我们的企业利用外汇买回国内建设需要的煤炭、石油、黄金、飞机和农产品等战略资源,将外汇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机结合。

考虑设立国家级高科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参股或贷款的方式资助相关国内企业进行境外收购,改变目前的中国投资公司模式;从突破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的角度,建议重点收购境外矿产资源,比如中国铝业战略性收购力拓集团的股权,华能集团全额收购新加坡大士电力公司的股份,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二)“三率”治通胀,推行积极股市政策

目前,货币市场的“烦恼”是流动性过剩,“水”太多;资本市场的“烦恼”是钱少,但是“面”太多。面对两大烦恼,关键是理顺当前体制,提出积极的股市政策,有效打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连接渠道。

要从“两率”治通胀转变为以汇率为主、“三率”治通胀。除传统的利率和准备金率外,应更突出汇率的作用,通过主动的有我们自己步调的、而非被动的升值模式,先发制人,化解国内的通胀困局和国外合围(参见《证券日报》2011年4月27日B3版《治理通胀应“三率”齐发》)。

为此,应将积极股市政策纳入宏观战略。将目前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股市政策协调起来,做到一致性、互补性、相通性。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吸收过剩流动性。要充分启动私人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私募股权投资(PE)、风险投资(VC),并利用《投资基金法》等相关立法予以规范。

浦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浦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 析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浦发银行财务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公司简介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是1992年8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1993年1月9日开业、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600000)的国有控股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 公司秉承"笃守诚信、创造卓越"的经营理念,浦发银行积极探索金融创新,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经营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规模高达21,62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1,46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6,387亿元,实现税后利润190.76亿元。浦发银行将继续推进金融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上市以来,浦发银行连续多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上市公司100强"。 主营业务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汇兑换;国际结算;同业外汇拆借;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结汇、售汇;买卖和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代客外汇买卖;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人民币和外币信用卡业务;离岸金融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第二部分:财务分析 浦发银行资产负债表

1、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 长期:

分析:2014年度浦发银行资产负债率为94.37%,这一比率较大,表明浦发银行的债务负担重,企业资金实力不强,不仅对债权人不利,而且企业有濒临倒闭的危险。经营者应该充分利用借入资金的好处,降低财务风险。 2、运营能力分析

浦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浦发银行财务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公司简介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是1992年8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1993年1月9日开业、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600000)的国有控股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 公司秉承"笃守诚信、创造卓越"的经营理念,浦发银行积极探索金融创新,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经营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12 月底,公司总资产规模高达21,62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1,46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6,387亿元,实现税后利润190.76亿元。浦发银行将继续推进金融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上市以来,浦发银行连续多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 国上市公司100强"。 主营业务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汇兑换;国际结算;同业外汇拆借;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结汇、售汇;买卖和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代客外汇买卖;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人民币和外币信用卡业务;离岸金融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第二部分:财务分析 浦发银行资产负债表

1、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 长期:

浦发银行2013-2015年度资产负债率表 分析:2014年度浦发银行资产负债率为94.37%这一比率较大,表明浦发银行的债务负担重,企业资金实力不强,不仅对债权人不利,而且企业有濒临倒闭的危险。经营者应该充分利用借入资金的好处,降低财务风险。 2、运营能力分析

央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报告课题: 比较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解释我国央行资产的膨胀原因,并分析其利弊。 报告结构: 一、比较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数据 二、我国央行资产膨胀的原因 三、资产巨无霸的利与弊 四、“最大”如何变成“最强”——优化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总量与结构的对策 五、附录:2016年4月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 一、比较中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数据 1.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特点 中央银行资产主要分为贷款和投资两大类。其中,贷款又可分为对政府的贷款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主要是商业银行),投资可分为对政府的投资和对外国官方机构的投资。中央银行的主要负债项目有中央银行发行的通货(纸币和硬币)、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等)和借入资金(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券,例如央行票据等)。 具体地,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具有以下特点: 1)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世界第一,截止4月末,人民银行总资产规模为32万 亿元,折合约5万亿美元;同期美联储总资产规模为4.5万亿美元。 2)人民银行的资产规模持续处于扩张状态,但增速相比之前有所放缓。 3)外汇:人民银行国外资产持续增加,截至2016年4月末,国外资产规模为24万亿元,占资产总额 71.8%。近四年来我国外汇占款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外汇占款规模仍然较大。后将细述。 4)对政府债权:2016年4月末对政府债权1.5万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4.6%。 5)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为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的再贷款、再贴现等融 资形成的债权。2016年4月末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4.7万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4.4%。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再贷款及再贴现是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因而人民银行对存款性公司的这类债权占总资产的比重非常高。近十多年来该比重大幅回落的原因与外汇占款项目的迅速上升有关,反映了基础货币供应结构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也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变,银行更多从市场融资,而非依赖于中央银行。“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项目占比下降,反映了中央银行减少了通过再贷款、再贴现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其他金融公司债权”数额和比重均呈下行走势,说明中央银行运用资金方式对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非存款金融机构调控力度在减弱。 6)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人民银行负债项目中,最主要的是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1993-2014年6月 末,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从36.9%提高到65.7%。随着经济发展,存款类金融资产和银行体系资产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带动了银行体系准备金存款的增长,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成为央行贯彻货币政策意图的重要工具。 7)货币发行:2002年以后货币发行占总负债的比重持续下滑,2008年降至17.9%的低点。2009年以 后该比重小幅回升,稳定在20%左右。 8)政府存款:政府存款的规模在负债项目中居第三位。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要求预算单位将经常性存款 逐步集中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单一账户中,导致“政府存款”科目余额走高。 9)发行债券: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主要以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来对冲,导致发行债券余额有所下降。2.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特点 1)自启动超常宽松的量化宽松项目后,截至2016年4月末,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急剧膨胀至4.5 万亿美元。 2)公开市场购入的资产是美联储资产的最主要部分。截至2016年4月末,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购入 的资产规模高达4.4万亿美元,占到其资产规模的97%以上,是金融危机以前的四倍多。 3)基础货币大幅增长。2008年以后,在“联邦储备的存款”项目的占比增长迅猛。主要是由于2008 年10月美联储改变了存款准备金零利息的做法,宣布给存款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储备金账户付息,支付的利率高于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鼓励银行将更多的资金留在美联储统一调配使用。 这项政策直接导致金融机构在美联储的超额储备的膨胀。美联储通过扩张基础货币,为启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做了资金准备。 4)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35项主要财务科目详解!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35项主要财务科目详解 (一)资产端:贷款、证券投资、与同业资产三足鼎立 1.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顾名思义,该科目主要由现金和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两部分构成。现金主要为该银行在报告时点的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主要包括三项,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存款以及财政性存款等。此处的财政存款为一个会计科目,由于一部分财政存款会存放在商业银行中,商业银行不能随意使用,需要定期缴存中央银行,因此在资产端会将这部分财政性存款录入到该科目中,与其他资产进行区别。正如上面的分析,从银行是否可以使用该科目下资金进行其他资产投资的标准进行划分,也可以将该科目划分为非限制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和超额准备金存款)以及限制性资产(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财政性存款)两大类。 超储率是衡量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与资金利率的走势非常相关。观察16家上市银行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占总资产的比重可以发现,其历史趋势表现为05年之后出现急升,从9%上行至15%左右,随后稳步上升至11年前后,达到17%-18%的水平,之后便步入一个震荡下行走势,目前稳定在15%-16%的水平;同时,超储率也从3%-5%左右的平台下降至如今1%-3%左右的平台上,这也是造成近年来资金利率中枢上行的原因之一。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该科目资产规模可以衡量银行可以使用的资金规模,因此在大部分时间内其占总资产比重与超储率具有一定正相关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阶段,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规模会发生一定变化,会导致该科目占总资产比重随之发生变化,同时对超储率产生相反的影响。比如,11年升准阶段,法定存款准备金增加但超储率下降;12年降准阶段,法定存款准备金下降但超储率上升。 2.发放贷款及垫款。该科目主要包括本行按规定因办理承兑汇票、开出保函、开出信用证以及其他业务而发生的各项垫款、按规定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本行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等业务所融出的资金等资产。可分为企业贷款、个人贷款和票据贴现三大类,公司贷款主要包括一般贷款、融资租赁、贸易融资等,个人贷款主要包括信用卡及透支、小微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等。

金融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目录 一、正文 (2) (一)资产负债表意义 (2) 1资产 (2) 2负债 (2) 3所有者权益 (3) (二)我国商业银行种类 (3) (三)银行简介 (3) 1.中国银行 (3) 2.民生银行 (4) 3.江苏银行 (4) (四)银行内部资产负债对比 (4) 1.中国银行 (4) (1)中国银行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 (4) (2)中国银行资产负债表 (5) (3)资产负债表分析 (6) 2.民生银行 (7) (1)民生银行资产负债表 (7) (2)资产负债表分析 (8) 3.江苏银行 (9) (1)江苏银行资产负债表 (9) (2)资产负债表分析 (10) (五)资产负债表总结 (11) (六)三家银行资本结构对比分析 (11) 1.资产负债率 (12) 2.股东权益比率 (12) 3.负债与股东权益比率 (13) 4.资本充足指标 (13) 二、总结 (14)

一、正文 (一)资产负债表意义 资产负债表是公司最主要的综合财务报表之一。它是一张平衡表,分为“资产”和“负债+股本”两部分。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反映企业的各类财产、物资、债权和权利,一般按变现先后顺序表示。负债部分包括负债和股东权益(Stockholder's Equity)两项。其中,负债表示公司所应支付的所有债务;股东权益表示公司的净值(Net worth),即在偿清各种债务之后,公司股东所拥有的资产价值。三者的关系用公式表示是: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解释如下: 1资产 资产主要包括流动资产、资产、长期投资和无形资产4种。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适销证券、应收帐款、存货和预支款项,期限通常在一年以内。现金包括公司所有的钞票或银行里的活期存款。当公司现金过多而超过需要的持有量时,公司就把超额部分投资于短期的适销证券或商业票据。应收帐款是由于赊销或分期付款引起的。存货包括原料、再加工产品和制成品。生产企业的存货通常包括原材料、再加工品和成品,而零售企业则只有成品库存。流动资产的作用可用营运资金循环图来说明。 2负债 负债的两个主要成分是流动负债与长期债务。流动负债是指一年以内到期的债务,主要包括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费用和应付税款。应付帐款表示公司由于赊购而欠其他公司的款项。应付票据表示公司欠银行或其他贷款者的债务。它通常由公司的短期或季节性资金短缺而引起的。应付费用包括员工的工资和薪水、到期的利息和其他类似的费用,它表示公司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所应付费用的情况。应付税款表示公司应缴纳税款的金额,它与公司的所得税法有密切的联系。长期债务指一年以上到期的债务,它包括应付债务、抵押借款等项目。一般而言,公司通常借入短期资金来融通长短期资产,如存货和应收帐款等。当存货售出或应收帐款收回时,短期负债就被偿清。长期债务通常用来融通长期或固定资产,如厂房、设备等。短期负债权利率通常比长期的要低,原因之一是短期贷款所涉及的风险较小。因此,当长期利率水平相对较高,并预计不久将会下降时,企业可能会先借入短期资金周转,等利率下降后再借入所需的长期资产,以便降低筹资的费用。

近五年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近五年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摘要:人民银行是我国经济发展及金融发展的心脏,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的变动会对我国的经济乃至全世界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主要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业务操作来调节市场的流动性、维持市场的稳定、控制市场的风险。而资产负债表能够充分的反映出人民银行的调节手段、力度及方向。因此通过对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充分的了解我国经济及金融发展的总体情况。本文通过对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特征、科目变动、及近十几年的数据变动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发现相关的问题,并提出个人解决方案。 关键词:资产负债袁;特征;外汇;流动性;货币发行 1.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内容 1.1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 1994年人民银行第一次根据IMF的要求,依照相关方面要求的格式进行编制资产负债表,展示中央银行各项业务的开展情况,并按期向社会发布。下表显示了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 科目设置 总资产总负债 国外资产 外汇 货币黄金 其他外国资产 对政府债券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券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券对非金融公司债券 其他资产储备货币 货币发行 金融性公司存款 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其他金融公司存款 非金融性公司存款 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债券发行 国外负债 政府存款 自有资金 其他负债

1.2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基本结构分析 1.2.1资产 中央银行资产方记录的是中央银行资金运转,包括外国资产和债权,从中体现出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控经济的职能。分析资产方数据和结构,可以看出中央银行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情况以及调控模式。 国外资产:指的是一国的国外净资产,由国外资产减去国外负债所得,主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往来头寸净值、外汇储备和黄金等。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请求而发放的信用贷款、再贴现等类似性质的融资。 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是指中央银行为其他存款性公司以外的其他金融公司发放的专项贷款等。 对非金融性部门债权:是指中央银行为贫穷困难的地区经济建设等所发放的专项贷款。 1.2.2负债 中央银行负债方体现的是其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储备货币、发行债券、国外负债、中央政府存款、自有资金等。 储备货币:中央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和现金,各金融机构按照人行法的要求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和自愿缴存的超额储备,邮政储蓄转存款和金融机构吸收的由财政拨款形成的部队机关团体等财政性存款。 发行债券:中央银行发行的票据和中央债券等。

最新央行资产负债表

央行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定义 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时业务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构成 现代各国中央银行的任务和职责基本相同,其业务活动大同小样,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也基本相近。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使各国之间相互了解彼此的货币金融运行状况及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金融统计数据按相对统一的标准进行适当规范是很有必要的,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期编印《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刊物,以相对同一的口径向人们提供各种成员国有关货币金融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统计数据,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是其中之一,称作“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各国中央银行一般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主要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格式和口径,从而使各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与结构基本相同,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中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最主要项目构成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简化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

简化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货币单位: 中央银行的负债项目包括: 1.流通中货币 作为发行的银行,发行货币是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通过再贴现、再贷款、购买有价证券和收购黄金外汇投入市场,成为流通中货币,成为中央银行对公众的负债。 2.各项存款 包括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作为国家的银行,政府通常会赋予中央银行代理国库的职责,政府和公共机构存款由中央银行办理。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金融机构存款包括了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和用于票据清算的活期存款。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及主要国家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及国家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比较 摘要:中央银行,一贯作为国内经济调控的重要机构的位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在国际间的位置也日益凸显了,而各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更是决定和主宰中央银行重要性的因素。下面就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进行介绍,并对主要国家的资产业务进行比较,分析其集体影响国际经济的因素。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银行的资产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各种债权。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证券买卖业务、国际储备业务及其它一些资产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 再贴现也叫“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为弥补营运资金的不足,将由贴现取得的商业银行票据提交中央银行,请求中央银行以一定的贴现率对商业票据进行二次买进的经济行为。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提高或者降低再贴现额度,从而调节信用规模。 再贴现业务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急需资金周转时,将其由贴现而取得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再贴现金额和利率的确定: 再贴现实付金额=票据面额—贴息额 贴息额=票据面额*日贴现率*未到期天数 日贴现率=(年贴现率/360)=(月贴现率/30) (二)贷款业务 中央银行的贷款是商业银行基础货币的重要来源,它对于维护金融体系安全,抑制通货膨胀,调节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业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国家财政,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对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 1.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放款 2.对政府放款 3.对非货币金融机构放款 4.其他放款 (三)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1)买卖的对象: 政府公债、国库券以及其他流动性高的有价证券。 (2)买卖方式:直接买卖与回购协议 (3)买卖的限制 1.只能在二级市场购买 2.不能买流动性差的有价证券 3.一般不能买国外的有价证券 (四)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其中国际储备的种类构成有黄金、IMF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

近五年央行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

近年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金融专业-雷明-20114995 一、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中央银行在履行职能时业务活动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存量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种类、规模和结构都综合地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现代各国中央银行的任务和职责基本相同,其业务活动大同小样,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也基本相近。 二、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变化分析 2011年1月末,中国央行的总资产高达26.9万亿元(合美元4.09万亿),远大于美联储2.45万亿美元总资产的规模,成为世界第一大央行。十年来,中国央行总资产规模扩张了7.3倍,其中国外资产规模更是扩张了14.8倍。然而,中国央行成为“世界老大”后,给我们带来的更多是忧而不是喜。以下是2006年到2010年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 变化: 近五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 (一)、外汇储备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外汇储备的解释为:它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期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外汇储备不足,往往会引起国际支付危机,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外汇储备过多,则会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影响其经济发展。 巨额外汇储备成因分析: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对外资吸引力的增强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因素对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偏低的人民币汇率是重要原因。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时确定的8.7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率有些过低。理由有二:一是以1993年12月31日外汇调剂市场的美元汇价作为新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价本身就不合理。因为当时我国仍处于经济过热时期,通货膨胀率高达14%左右,加之人为炒作,外汇调剂市场异常火暴,汇率严重扭曲,尽管中央银行入市干预,美元汇率仍然偏高;二是有人曾做过若干商品国内外价格的比较,在一般情况下,用1美元在美国买不到8.7元人民币在国内所购买的商品。正是人民币汇率偏低,加之各种名目的出口补贴,极大地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成为我国国际收支中最大项目即贸易收支连续10年顺差的重要原因,从而导致外汇储备的迅猛增加。 (2)过度引进外资是另一个原因。在我国,有些地方、有些部门片面理解利用外资的含义,不论条件地滥用外资。有些地方为引进外资竞相放宽条件,肆意降低地价,越权减免税赋,严重地扰乱了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有的部门将引资数量作为考核下级政绩的重要指标,诱使一些单位不择手段、不讲效益,盲目引进外资。 (3)国际游资的不断渗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预期资金套利几率剧增的状况下,国际游资的渗入对我国形成巨额外汇储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中一些迹象也明显反映出国际“热钱”正在悄悄流入国内。从宏观上看,连续4年的贸易顺差并不都是以前出口未收回的外汇。从微观上看,一些地方出口项下预收货款金额猛增,有的外贸企业转口贸易的收益率高达40%以上,有些居民个人突然收汇、结汇多达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美元。诸如此类的异常现象,都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国际游资正在以各种隐秘的方式不断渗入我国。 过快增长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1、加大通膨压力,影响货币独立性。外汇储备的增加,促使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被动增加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相应增加货币供应量,产生货币扩张效应和形成通货膨胀压力。2、延缓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力提高3、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加剧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 (二)、银行贷款分析

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差异分析

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差异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化分析报表项目Items 规模(亿元)增速(%)规模(亿元)增速(%) 规模(亿 元) 增速(%) 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其他资产-总资产 Total Assets-储备货币-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 性公司存款 -发行债券-国外负债-政府存款-自有资金-其他负债-总负债-

首先,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项目构成不同,中美央行总资产大体可以分为国内信贷,国外资产和其他资产,但具体构成不完全相同。 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外资产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和其他国外资产;美联储的国外资产来自于其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资产和黄金账户。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内信贷包括对政府,其他存款性公司,其他金融性和非金融性公司的债权;美联储的国内信贷主要是国债和联邦机构债。 中美央行总负债大体包括国内债券,国外债权,其他负债和自有资金,主要不同体现在国内负债项目上,人民银行国内负债包括储备货币,发行货币,金融性公司存款,准备金存款,发行债券,政府存款;美联储国内负债包括流通中现金,存款机构的准备金,商业银行库存现金,支票存款与现金,联邦政府负债。 从资产组成和贡献比率看,人民银行总资产中占比最大的是国外资产,而美联储总资产中比重最大的是国债和联邦机构债从2009年的%上升至2010年的%。 从负债组成和比重上看,人民银行储备货币比重在60%以上,呈上升趋势;而美联储美钞比重在40%左右,比较稳定。 从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来看,人民银行国外资产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呈增长趋势,其余减少。储备货币和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呈增长趋势,自有资金稳定不变,发行债券和其他负债明显减少,国外负债2012年增速高达%。 美联储的黄金,美钞,其他负债比较稳定,国债和联邦机构债增速明显,外国资产和其他资产明显减少。

如何分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和负债 资产:是指银行的贷款和投资。贷款包括短、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委托贷款等;投资包括公司证券投资,政府证券投资,地方政府证券投资等。 负债:是指银行的自有资本、存款负债、同业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金融证券等。 其中银行固定资产,经营准备金是不能参与流动的,经营准备金是维持银行最低运营的基础,是不能动的。银行赢利主要是靠能生息的那部分资产和负债,即高息的现金、有价证券投资与低息吸收储蓄的差额。因此,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就是对这部分有价的、可流动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分析。 §2.2效益性分析 效益性是银行最为重要的经营指标,传统上银行是通过计帐方式记录银行的收益,即使现在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也只是将手工记录过程计算机化,并没有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真正地解决资产和负债的联带关系,并没有考虑资产负债结构对效益性的影响。 因此,效益性分析就是通过建立与资产和负债相关的数学模型,定量地将每日、每月、每季、每年银行的盈利、或亏损状况以数据的形式显示给银行经营管理者,使管理者们在决策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决策的失误。 效益性分析是通过现金折现率,确定银行投资收益现值、融资成本现值、利润现值,来反映银行的收益、成本和利润与资产总量、资产结构、负债总量和负债结构之间的数量关系。 §2.3流动性分析 商业银行的经营者所关心的流动性就是银行资金的筹集和运用,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前提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流动性的好坏可以向市场证明该银行是安全的,有能力偿还它的负债,可以避免资产售让而产生的损失,可以降低购买资金所必须承受的风险贴水等。 在这里,我们用"资产加权平均到期日"来表示资产的运用,用"负债加权平均到期日"来表示负债的运用,再用"资产加权平均到期日"和"负债加权平均到期日"的比来表述资产和负债的流动关系,定义为"资产负债平均流动比率",用d表示,它反应了资产投资期和负债的偿还期的对称关系。 d>1表明资产运用不足,银行可以延长资产的运用期限。 d<1表明资产的运用期限超过了负债的来源期限,银行应当减少长期资产或增加长期负债。 d=1表明投资期和负债的偿还期基本对称 §2.4安全性分析 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如何避免经营风险,保障资产安全。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包

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英文对照

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英文对照 1 资产assets 11~ 12 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s 111 现金及约当现金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 1111 库存现金cash on hand 1112 零用金/周转金petty cash/revolving funds 1113 银行存款cash in banks 1116 在途现金cash in transit 1117 约当现金cash equivalents 1118 其它现金及约当现金other 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 112 短期投资short-term investment 1121 短期投资-股票short-term investments - stock 1122 短期投资-短期票券short-term investments - short-term notes and bills 1123 短期投资-政府债券short-term investments - government bonds 1124 短期投资-受益凭证short-term investments - beneficiary certificates 1125 短期投资-公司债short-term investments - corporate bonds 1128 短期投资-其它short-term investments - other 1129 备抵短期投资跌价损失allowance for reduction of short-term investment to market 113 应收票据notes receivable 1131 应收票据notes receivable 1132 应收票据贴现discounted notes receivable 1137 应收票据-关系人notes receivable - related parties 1138 其它应收票据other notes receivable 1139 备抵呆帐-应收票据allowance for uncollec- tible accounts- notes receivable 114 应收帐款accounts receivable 1141 应收帐款accounts receivable 1142 应收分期帐款installment accounts receivable 1147 应收帐款-关系人accounts receivable - related parties 1149 备抵呆帐-应收帐款allowance for uncollec- tible accounts - accounts receivable 118 其它应收款other receivables 1181 应收出售远汇款forward exchange contract receivable 1182 应收远汇款-外币forward exchange contract receivable - foreign currencies 1183 买卖远汇折价discount on forward ex-change contract 1184 应收收益earned revenue receivable 1185 应收退税款income tax refund receivable 1187 其它应收款- 关系人other receivables - related parties 1188 其它应收款- 其它other receivables - other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货币政策——中国和美国的比较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与货币政策? ——中国和美国的比较 一、引 言 近几十年来,纵观世界各国,许多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在遭遇到经济金融危机时,政府都无一例外地出手,采取各种措施对危机进行控制和救助,市场无形之手总会向政府有形之手做出让步。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现任主席伯南克(Bernanke ,2008)认为,要准确地评估危机管理的效果有多大是非常困难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即如果没有中央银行的介入, 危机要严重得多,影响也会深远得多。 金融危机会导致经济萧条,中央银行一般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对,常规的方法有: 第一、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或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援助。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中央银行应对危机的常规手段主要是通过参与市场供求运作,提供短期的流动性。一般来说,中央银行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在流动性供给过程中其所承受的风险,会要求借入资金的金融机构提供合格资产作为抵押。最后贷款人是现代中央银行的一个重要职责, 中央银行随时准备为出现流动性短缺的银行体系注入高能货币。 第二、降低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中央银行可以降低贴现利率或再贷款利率。有能力调控的短期利率有隔夜同业拆借利率、证券市场回购利率和逆回购利率等,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引导货币市场利率接近中央银行的目标利率。以美国为例,联邦基金率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也是基准利率,其最主要的是隔夜拆借利率。美联储瞄准并调节同业拆借利率就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并且将同业拆借市场上的资金余缺传递给工商企业,进而影响消费、投资和国民经济。作为同业拆借市场的最大的参加者,其作用机制应该是这样的:美联储降低其拆借利率,商业银行之间的拆借就会转向商业银行与美联储之间,因为向美联储拆借的成本低,整个市场的拆借利率都将随之下降。(2)降低商业银行上缴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目的是放松融资条件,为商业银行提供成本更低和数量更多的资金,由此来支持经济成长。 然而,在发生次贷危机后,美联储在政策上面临到一些非常规的障碍。第一, ?本研究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0XNJ014)的支持。 196

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第一部分,资产负债表 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2011-3-30 单位:亿元资产20092008负债及所有者权益20092008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15177.6211457.26向中央银行借款0.58 3.14存放同业款项612.85618.53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5747.942897.72拆出资金494.35447.00拆入资金263.12341.3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1121.76399.52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1138.99226.77衍生金融资产46.7871.51衍生金融负债76.90115.34买入返售金融资产4210.932463.70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1008.12350.9应收利息321.26299.50吸收存款74974.4260973.73发放贷款和垫款40113.8630149.51应付职工薪酬299.11681.3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7301.88000.13应交税费94.42261.72持有至到期投资8839.155763.23应付利息667.62665.15应收款项类投资8901.998925.32预计负债50.4757.84长期股权投资14.797.79己发行存款证551.7951.50固定资产1117.761037.15其他负债525.58607.78无形资产265.21268.73负债合计85399.0667234.20递延所得税资产196.54170.93实收资本/股本26002600其他资产74.9044.60资本公积46.24172.92 盈余公积76.7611.87 一般风险准备107.550.6 未分配利润583.85106.77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1.91-1.95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412.492890.21 少数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合计3412.492890.21资产总计88811.5570124.41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88811.5570124.41

分析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分析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金融五班陈娟2013520542 一、国外资产分析: 从下面图表中可以看出,2004年到2015年这十年我国中央人民银行的国外资产从46960.13增长到了262214.61,所占比重从59.70%增长到80.42421%,呈现不断增长状态,其中,“外汇(储备)”这个项目的增加会直接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货币黄金”的增加不一定会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 二、外汇储备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迅速,从2004年的45939.99增加到了2015年的25342.37,所占比重也不断增加,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外汇储备的解释为:它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期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外汇储备不足,往往会引起国际支付危机,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外汇储备过多,则会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影响其经济发展。 过快增长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1、加大通膨压力,影响货币独立性。外汇储备的增加,促使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被动增加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相应增加货币供应量,产生货币扩张效应和形成通货膨胀压力。2、延缓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加剧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

三、黄金储备: 黄金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或影响汇率水平,作为金融资产持有的黄金。黄金储备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际资信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黄金储备的管理意义在于实现黄金储备最大可能的流动性和收益性。作为国际储备的主要形式之一,黄金储备在流动性上有其自身存在局限,因此应考虑其适度规模的问题。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我国黄金储备呈增长趋势,从2004年的337.24增加到2015年的2207.71,所占比重2004年到2008年下降,2008年到2009年上升,2009年到2014年缓慢下降,2014年到现在急剧上升。近年来央行的黄金储备持续增加,对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维护世界金融秩序,稳定经济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货币当局(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解读

货币当局(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解读 自1994年起,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向社会公布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但其目前报表的项目结构是逐步演化的结果,许多项目并非自始既有。 一、现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任何一个微观经济体的资金来源渠道无非就两种:自有资金或借入。其资产负债表当中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就是分别对这两种不同融资渠道的综括。 不难理解,有资金的来源就必定会有资金的具体存在形式或运用方式。所谓资产,亦即资金的具体存在形式或者资金的具体用途罢了。可见,作为一个会计恒等式,“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这句话的含义,其实就是“资金的运用(或存在)的数量必定等于资金的来源数量”。 由于“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本依据,所以我们可藉由这一恒等式来追踪、分析特定经济体的一项具体业务在其资产负债表当中所留下的蛛丝马迹。当然,由于资产负债表属于存量报表,所以这些具体业务的规模必须足够地大。就此来说,资产负债表就像一面镜子,尽管不是很清晰、明亮,但我们仍可凭以观测到相应经济体的资金流在特定期间内大致的来龙去脉。

与一般的微观经济体相比,银行机构的自有资金在其总资产形成当中的占比极低,由此,银行机构的资金来源业务统称负债业务。 在中央银行(亦称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下的主要内容是: 1、国外资产:外汇(储备)、货币黄金、其他国外资产; 2、对政府债权:对中央政府债权; 3、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 4、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 5、对非金融性公司债权; 6、其他资产。 而其负债项下的主要内容是: 1、储备货币:货币发行、金融性公司存款(其他存款性公司、其他金融性公司); 2、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 3、发行债券; 4、国外负债; 5、政府存款; 6、自有资金; 7、其他负债。 二、关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理解 现代货币的基本形态是支票和纸币现钞。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货币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提供。其中由中央银行所提供的那部分货币量叫做银根或基础货币。这一部分货币最终形成

图解央行资产负债表

图解央行负债表 学习货币金融的学生,可能一直被几对概念困惑:基础货币、M0、存款准备金,本贴通过图解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一目了然给你讲清楚,顶贴之后还有更加深入骨髓的分析,理解我国货币政策必须掌握的。本图信息量很大,比如,图上虚线表示央行的货币投放的几种方式。 图中,储备货币即为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货币发行+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 货币发行=金融机构库存现金+M0; 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央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概述 根据《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记录了中央银行的资金运用状况,主要包括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对金融性公司债权等。其中,国外资产主要包含外汇储备和黄金备等,是中央银行履行管理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职责的结果;对政府债权主要源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而持有的政府债券;对金融性公司债权主要是源于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通过再贴现或再贷款向金融性公司提供的短期流动性支持。此外,在特殊时期,中央银行也会通过收购特定机构的股权或直接注资等非常规手段救助问题金融机构,由此形成新的资产科目,就像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一些中央银行所操作的那样。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记录了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状况,主要包括货币发行、政府存款、金融性公司存款等。其中,货币发行源于中央银行履行“发行的银行”这一基本职能而投向市场的货币,是中央银行对公众的负债;政府存款是由于中央银行履行经理(或代理)国库职能,政府的财政性资金一般存放于中央银行而形成;金融性公司存款与中央银行的“银行的银行”职能密不可分,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和用于支付结算的超额准备金。 所谓其他存款性公司,指的是除中央银行以外的,主要进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支票)转账结算等中介服务的存款性公司或准公司。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存款货币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专门把储蓄存款作为资金来源的储蓄机构等。 可见,其他存款性公司只是存款性公司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他存款性公司与中央银行共同构成所谓的存款性公司。 在我国,其他存款性公司又被习惯地细分为存款货币公司和其他存款货币公司两部分。其中,所谓存款货币公司,指的是可以吸收活期存款、提供支票转账结算服务的金融公

浦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

浦发银行资产负债表分 析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浦发银行财务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公司简介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是1992年8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1993年1月9日开业、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600000)的国有控股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 公司秉承"笃守诚信、创造卓越"的经营理念,浦发银行积极探索金融创新,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经营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规模高达21,62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1,46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6,387亿元,实现税后利润亿元。浦发银行将继续推进金融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上市以来,浦发银行连续多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上市公司100强"。 主营业务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汇兑换;国际结算;同业外汇拆借;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结汇、售汇;买卖和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代客外汇买卖;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人民币和外币信用卡业务;离岸金融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第二部分:财务分析

浦发银行资产负债表 1、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 长期:

分析:2014年度浦发银行资产负债率为%,这一比率较大,表明浦发银行的债务负担重,企业资金实力不强,不仅对债权人不利,而且企业有濒临倒闭的危险。经营者应该充分利用借入资金的好处,降低财务风险。 2、运营能力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