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 课堂达标即时巩固

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 课堂达标即时巩固

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 课堂达标即时巩固
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 课堂达标即时巩固

1.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22.4 L N2中所含的分子个数为6.02×1023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和HCl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6.02×1023

C.4 ℃时,22.4 L水中含水分子数为6.02×1023

D.20 g Ne含原子个数为6.02×1023

解析:选D。A项,没有标明是标准状况,不能用22.4 L·mol-1计算,错误;B项,混合气体Cl2和HCl,计算的结果为总物质的量,但不能加倍,错误;C项,水为液态,气体摩尔体积在此不适用,即22.4 L液态水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错误;D项,Ne为单原子分子,

n=20 g

20 g·mol-1

=1 mol,N=1 mol×6.02×1023 mol-1=6.02×1023,正确。

2.下列示意图中,白球代表氢原子,黑球代表氦原子,方框代表一个温度恒定的容器,容器中间有一个可以上下滑动的隔板(其质量忽略不计)。其中能表示氢气和氦气的是()

解析:选A。氦是单原子分子,H2是双原子分子,B项不正确。由于容器中的隔板可以上下移动,因此上下两个空间的压强是相同的,同时上下方的温度又恒定,根据阿伏加德罗定

律的推论,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A项中,V上

V下

n上

n下

,A项正确。

3.两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一个盛有氯化氢,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双选)()

A.分子数B.质量

C.原子数D.密度

解析:选AC。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故氯化氢的分子数与H2和Cl2的混合气体的分子数相同,由于HCl、H2、Cl2均是双原子分子,故其原子数也相同。混合气体中H2和Cl2物质的量之比不能确定,故其质量、密度均无法确定。

4.在标准状况下:

①6.72 L CH4气体;②3.01×1023个HCl气体分子;

③13.6 g H2S气体;④0.2 mol 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的排列是(用上述数字序号表示):

(1)标准状况下四种气体的体积________。

(2)四种气体的质量________。

(3)四种气体的密度________。

解析:①n(CH4)=0.3 mol②n(HCl)=0.5 mol

③n(H2S)=0.4 mol④n(NH3)=0.2 mol

(1)气体物质的量越多,体积越大,应是②③①④;

(2)①m(CH4)=0.3 mol×16 g·mol-1=4.8 g

②m(HCl)=0.5 mol×36.5 g·mol-1=18.25 g

③m(H2S)=13.6 g

④m (NH 3)=0.2 mol ×17 g·mol -1=3.4 g

应是②③①④;

(3)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显然应是②③④①。

答案:(1)②③①④ (2)②③①④ (3)②③④①

5.(1)标准状况下,0.4 L 某气体的质量为1.143 g ,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2)某气体对O 2的相对密度为2.5,求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1)n (气体)=0.4 L 22.4 L·mol -1,M (气体)=m (气体)n (气体)=1.143 g ×22.4 L·mol -10.4 L

=64 g·mol -1,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2)相同状况下,M 1M 2=ρ1ρ2

,故M 1=M 2·ρ1ρ2

=32 g·mol -1×2.5=80 g·mol -1,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

答案:(1)64 (2)80

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课标内容】 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2. 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3.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4.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5.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教学目标】 1. 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 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 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3. 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初步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简单计算。 4. 知道固、液、气态物质的一些特性。初步学会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5.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6.能用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等概念解释一些实际的问题。

7.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8.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初步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 【课时安排】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量1课时 物质的聚集状态, 物质的分散系1课时 【课题】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3、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本节关于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内容正好可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教学重点】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 【教学难点】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学过程】 一、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单元测试题吐血整理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选择题 1.某粒子含有6个电子、7个中子,呈电中性,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能是()。 A .13Al B .13AlC .13C D .13C 2.下列粒子半径最小的是()。 A .Na + B .Na C .Cl D .Cl - 3.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位素关系的是()。 A .K 4019与Ca 4020 B .T 2O 与H 2O C .K 4019与K 39 19D .金刚石与石墨 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A .制催化剂的材料B .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 .制农药的材料D .半导体材料 5.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 .Na 、Mg 、Al 还原性依次减弱 B .I 2、Br 2、Cl 2氧化性依次增强 C .C 、N 、O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P 、S 、Cl 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6.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 .OH - 、H 2O 、F - B .NH 3、NH +4、NH -2 C .H 3O + 、NH +4、NH -2D .HCl 、F 2、H 2S 7.X 元素的阳离子和Y 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X <Y B .原子半径:X <Y C .离子半径:X >Y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Y 8.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 .酸性:HClO 4>HBrO 4>HIO 4 B .碱性:NaOH >Mg (OH )2>Al (O H )3 C .稳定性:PH 3>H 2S >HCl D .非金属性:F >O >S 9.同周期的X 、Y 、Z 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 4>H 2YO 4>H 3ZO 4,则下列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 >Y >Z B .单质的非金属性:X >Y >Z 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 <Y <Z D .原子序数:X <Y <Z

苏教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跟踪检测:专题三 从矿物质到基础材料阶段性测试题 含解析

阶段性测试题三 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从石器、青铜器到铁器时代,金属的冶炼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水平。下图表示了三种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A.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C.金属的化合价高低 D.金属的活动性大小 解析: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冶炼的程度越难,利用的越晚,所以金属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大小。故选D。 答案:D 2.(2018·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解析:NaHCO3能与HCl反应,NaHCO3用于制胃酸中和剂,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没有对应关系,A错误;SiO2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用于制光导纤维,SiO2用于制光导纤维与SiO2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B错误;Al2O3的熔点

很高,用作耐高温材料,Al2O3用作耐高温材料与Al2O3是两性氧化物没有对应关系,C错误;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CaO用作食品干燥剂与CaO与水反应有对应关系,D正确。 答案:D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当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反应物浓度等)改变时,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①Na2O2和CO2②NaOH和CO2③Na和O2 ④Na2CO3和HCl⑤AlCl3和NaOH⑥NaAlO2和CO2⑦Fe和HCl ⑧Ca(OH)2和NaHCO3 A.①⑥⑦⑧B.①⑥ C.①⑦D.①④⑦ 解析:①Na2O2和CO2反应只生成Na2CO3和O2;②NaOH和CO2可以生成Na2CO3或NaHCO3与反应物用量有关;③Na与O2反应,温度不同得到不同产物;④Na2CO3和HCl反应,反应物用量不同,得到产物不同;⑤AlCl3和NaOH 反应,反应物用量不同,得到产物不同;⑥NaAlO2和CO2反应,CO2不足生成Na2CO3和Al(OH)3,CO2过量生成NaHCO3和Al(OH)3;⑦Fe和HCl反应只生成FeCl2和H2;⑧Ca(OH)2和NaHCO3反应,Ca(OH)2不足生成CaCO3和Na2CO3,Ca(OH)2过量生成CaCO3和NaOH。 答案:C 4.下列几种化合物①NaHCO3②Al(OH)3③NaAlO2④Al2O3⑤AlCl3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A.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⑤D.全部 解析:①NaHCO3与盐酸反应:HCO-3+H+===H2O+CO2↑,与NaOH反应:HCO-3+OH-===CO2-3+H2O,故正确;②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都反应,故正确;③偏铝酸钠只与盐酸反应:AlO-2+H2O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都包括哪些内容?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有哪些?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哪些? 1.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装置如右图。 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二低, 滤纸要低于漏斗边沿,液面要低于滤纸边沿。三靠,玻璃棒紧 靠三层滤纸处,滤纸紧靠漏斗内壁,漏斗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 2.蒸发——适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实验仪器: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装置如右图。 注意事项: (1)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液体温度局部

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加热到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3)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取下,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或遇水引起蒸发皿破裂。如果确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垫上石棉网上。 3.蒸馏——利用互溶的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加热使其某一组分变成蒸汽,经过冷凝后再变成液体,从而跟其他组分分开,目的是将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除去。 实验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 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加热前需垫石棉网。 4.萃取——利用某种物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实验仪器:分液漏斗, 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实验步骤:①装液②振荡③静置④分液 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使用前要先检查是否漏水。查漏的方法:在分液漏 斗中注入少量水,塞上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把瓶 塞旋转180°,再倒置看是否漏水。 (2)振荡过程中要不断放气,防止内部气压过大将活塞顶开。 (3)分液时活塞和凹槽要对齐,目的是保证内外气压相通,以使 液体顺利流下。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 (4)萃取剂选择的三个条件: 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原溶剂中要大 ③萃取剂与原溶液不发生反应。 三.Cl-和SO42-离子是如何检验的? 1.Cl-检验方法:先加稀HNO3,后加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Cl-。加稀HNO3的目的排除CO32-的干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Ag+=AgC l↓。 2.SO42-检验方法:先加稀HCl,后加BaCl2(或Ba(NO3)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加稀HCl的目的排除CO32-、SO32-和Ag+的干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42- + Ba2+ = BaSO4↓ 四.物质溶解性口诀是什么? 碱:K、Na、Ba溶,Ca微溶 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全部溶 氯化物:AgCl不溶 硫酸盐:BaSO4不溶,CaSO4和Ag2SO4微溶 碳酸盐:NH4+、K、Na溶,Mg微溶 在水中不存在:AgOH,Fe2(CO3)3,Al2(CO3)3,CuCO3 五.除杂有哪些原则? 1.除杂原则:

必修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根据存在状态分:气态,固态和液态 根据导电性能分: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根据眼的溶解性分:可溶性的盐,难溶性的盐和不溶性的盐 ④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空气等 混合物(多种物质构成) 不稳定的混合物:泥土,矿石等 金属单质:Na、Fe、Cu等 物质单质 / 一种元素非金属单质:Cl2、H2、、O2、O3、C60等 纯净物酸:HCl、H2CO3等 (一种物质)无机化合物碱:NaOH、Ba(OH)2、NH3·H2O等 化合物盐:Na2CO3、NaHSO4、Cu(OH)2(CO3)2 两个或氧化物:CO、CO2、CuO等 两个以上元素有机化合物:CH3COOH、CH4、C2H6、CH3CH2OH等 二、物质的转化 意义:一定条件下,不同类别的物质是可以转化的。研究物质的转化,不仅可以探索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更重要的是利用物质的转化可以进一步制造人类需要的新物质 (1)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一定条件下,不同类别的物质间可以转化 @ (1)按反应类型研究物质的转化 反应类型实例 A+B====AB Ca+Cl2=====CaCl2化合反应 & AB==== A+B 分解反应 AB+C====A+CB Ca+H2O====Ca(OH)2+H2↑置换反应 AB+CD====AD+CB CaO+2HCl====CaCl2+H2O复分解反应 两类反应发生的条件:

A.在水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生成沉淀(包括微溶性物质),生成气体,生成水(严格讲是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B.在水溶液中,一种金属与另一种可溶性的金属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应具备的条件是:活动性强的金属置换活动性弱的金属(除K 、Ca 、Na 外) (2)] (3)按照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研究物质的转化 反应类型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实例 氧化还原反应 升(被氧化),降(被还原) Ca+Cl 2=====CaCl 2 非氧化还原反应 没有变化 CaO+2HCl====CaCl 2+H 2O ^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反应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 三、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长度l 质量m 时间s 物质的量n ), 意义:表示含有一定量数目的粒子的集体,适用范围: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如原子,分子,离子等。 符号为:n ,单位为:摩尔(mol )。 : ④ 物质的量的基准(N A ):以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 阿伏加德罗 常数可以表示为N A ,其近似值为×1023 mol -1 ⑤ 1mol 任何微粒所含有的数目为×1023 mol -1 ⑥ 关系式:n =A N N 2.摩尔质量(M ) 定义:1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的质量(以克为单位),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符号:M 单位:g/mol 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摩尔质量以g/mol 作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相对分子式量,相对原子质量或原子 团、离子式量) 区别:两者意义不同,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时“1”。 $ ④ 关系式:n =M m 四、物质的聚集状态 (1)物质的聚集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 微观结构 微粒运动方式 宏观性质 固态 微粒排列紧密,微粒间的空隙很小 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 { 有固定形状,几乎不能被压缩 液态 微粒排列的较紧密,微粒间空隙较小 可以自由移动 没有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 氧化还原 非氧化 置 换 分解 复分解 化合

苏教版(2019)化学必修一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测试题(含答案)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 .氯气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 B .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C .氯气、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D .氯气有毒,氯离子无毒 2.实验室在常温下将浓盐酸与高锰酸钾混合能够制氣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 4+16HCl (浓)═2KCl+2MnCl 2+5Cl 2↑+8H 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KMnO 4是还原剂 B .HCl 是氧化剂 C .HCl 中的氯元素得到电子 D .KMnO 4中的Mn 元素被还原 3.某学生欲称取5.5 g 食盐晶体。但在操作时将食盐晶体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则实际称得的食盐晶体的质量为(1 g 以下用游码) A .6.5 g B .6.0 g C .5.5 g D .4.5 g 4.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通常用来洗涤铂丝的是( ) A .硫酸 B .烧碱溶液 C .稀盐酸 D .蒸馏水 5.下列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溶液中:Na +、K +、2S -、Br - B .饱和3FeCl 溶液:K +、4NH + 、I -、Cl - C .滴加3NaHCO 能产生气泡的溶液:2Fe +、2Mg +、24SO -、3NO - D .含酸性4KMnO 的溶液中:2Mg +、K +、3NO - 、24SO - 6.下列关于卤化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gCl 、AgBr 、AgI 均是难溶于水的固体,且要避光保存于棕色瓶中 B .AgCl 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用于指纹鉴定有助于警察破案 C .AgBr 是黑色光敏性物质,常用于制作胶卷和人工降雨 D .AgI 是黄色固体,见光容易分解为单质碘和黑色的单质银,还常用于人工降雨 7.下列有关钠与水反应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用小刀切割钠块 B .钠沉入水中 C .钠熔化成小球 D .发出“嘶嘶”的响声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 32- + 2H + = CO 2↑+ H 2O B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 2+ + SO 42- = BaSO 4↓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

2.用mol/L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A.长度B.质量C.物质的量D.物质的量浓度3.P2O5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4.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A.石墨B.硫铁矿C.青铜D.碳素墨水5.用98%浓硫酸配制200mL 0.5 mol?L—1的硫酸溶液,一定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①玻璃棒②烧杯③烧瓶④量筒⑤容量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6.在某些食品包装盒内常有一小包灰黑色粉末。将该粉末溶于盐酸,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关于该粉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Fe元素 B.一定含有Mg元素 C.一定含有Cu元素 D.一定含有Al元素 7.1mol MgSO4?7H2O含有结晶水的质量为 A.16g B.18g C.112g D.126g 8.将40℃时的饱和KCl溶液冷却至10℃,该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KCl的溶解度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溶液中K+的数目 9.白蚁能分泌一种叫做蚁酸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与乙酸相似。据此判断,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A.黄金饰品 B.镀锌水管 C.铝合金门窗 D.石灰墙面 10.打开汽水瓶盖时逸出大量气泡,气泡的主要成分为 A.N2 B.CO2 C.O2 D.H2 11.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HNO3至溶液呈中性,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一定含有 A.CO32— B.OH— C.SO42— D.HCO3— 1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显酸性的是 A.烧碱 B.生石灰 C.食醋 D.小苏打 13.可与人体血液中的物质结合导致中毒的空气污染物是 A.H2 B.N2 C.CO2 D.CO 1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纯碱 B.小苏打 C.烧碱 D.漂白粉 1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酸性最强的是 A.HCl B.H2SO4 C.CH3COOH D.NaCl 16.反应A + B === C + D,8g A和12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9g D,则生成C的质量为 A.9g B.10g C.11g D.12g 17.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 C.皮肤上不慎沾上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18.下列措施不能有效防止钢铁腐蚀的是 A.在钢铁中加入铬 B.把钢铁零件放在机油中保存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验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必修一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u—64 Cl:35.5 一、选择题(3分×14=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1.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 A.分液漏斗 B.普通漏斗 C.蒸馏烧瓶 D.容量瓶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 A B、在常温常压下,1 mol 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 C、71 g Cl2所含原子数为2N A D、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均相同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pH时,将湿润的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

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B、容量瓶检漏的操作是: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反复倒置,再旋转瓶塞180°后检测,观察是否漏水 C、在分液漏斗中分离两种液体时,要先从下端放出密度较大的液体,关闭活塞,取另一只烧杯后打开活塞再放出密度较小的液体 D.称量时,一般不潮解的物质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右盘中进行称量 4.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时液体应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 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C.为加快过滤,必须使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5.O.25molA的质量是16g,A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32g·mol-1 B 64×10-3kg·mol-1 C 32 D 64 6.给150mL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的仪器是( )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泥三角⑦坩埚 ⑧铁三角架 A.③⑥⑦⑧ B.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O.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L 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l 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磷酸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以g为单位)在数值上相等 8.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或溶质分子)数最多的是( ) A.4gH2 B.100mL质量分数为98%,为1.84 g/cm3的浓硫酸 C.1.5×1024个N2 D.标准状况下33.6 L O2 9.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标准大气压,20℃下11.2L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B.4℃时9mL水和标准状况下11.2L氮气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同温同压下,N A个NO与N A个N2和O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不相等 D.0℃、1.01×104Pa时,11.2 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10.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 称取12.0g胆矾(CuSO4·5H2O),配成500 mL溶液 C. 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 称取12.5g胆矾(CuSO4·5H2O),配成500 mL溶液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20XX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 将金属钠投入AlCl3溶液中,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最后一定有沉淀生成,且有气体放出 B.溶液最后一定澄清,且有气体放出 C.一定有气体放出D.一定无气体放出 2.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后,同时打开装置中的两个止水夹,这时观察到() A.水进入左瓶B.水进入右瓶 C.水同时进入两瓶D.水不进入任何一瓶 3.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引起离子数目减少的是() A.CO2-3B.Cl- C.OH-D.HCO-3 4.向500 mL 1 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完全反应后,除去多余的铁粉,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搅拌,充分反应后,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A.0.5 mol B.1 mol C.0.75 mol D.不能确定 5.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A.AlO-2B.Cu2+ C.Al3+D.Mg2+ 6.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 A.过量的铁与稀盐酸B.过量的铁粉与氯化铜溶液 C.过量氯水与氯化亚铁溶液D.过量铁粉与三氯化铁溶液 7.能分别将含有Cu2+、Fe3+、Al3+、Mg2+、Fe2+、NH+4、Na+等离子的七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开来的试剂是() A.NaHCO3溶液B.NaOH溶液 C.KSCN溶液D.NH3·H2O 8.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9.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把4.6 g钠放入200 mL 0.1 mol/L AlCl3溶液中,待其充分反应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Cl-的浓度几乎不变B.溶液变浑浊 C.溶液中存在Al3+D.溶液中存在最多的离子是Na+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教学目的 1、了解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2、掌握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教学重难点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微粒有那几种? 2、举例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有那几种? 讲授新课: 【板】一、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1、学生看书p2图1-1,并自己举例。 2、归纳:化学家需要将众多的物质进行分类研究,需要探索物质转化的条件和所遵循的规律。【板】二、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物质的分类: 请将p3【交流与讨论】中的物质按以下方法加以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非均匀混合物: 混合物 均匀混合物: 【板】 (1)按组成分非金属单质: 单质 金属单质: 纯净物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氧化物: 酸: 无机化合物碱: 盐: 。。。。。。 (2)按状态分:气态、液态、固态。

(3)按导电性分: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4)按在水中的溶解性分:可溶性物质、微溶性物质、难溶性物质。 【练习1】见p3【问题解决】,再引导学生自己举例。 【练习2】今有下列三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跟其他三种属于不同的种类。将此种物质(写化学式)和分类依据(选出的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写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三组物 【板】2、物质的转化: 【提问】你能举例并写出有关足量强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见p4) 【练习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高温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 2、由氧化铜生成铜单质: 3、煅烧碳酸钙: 【小结】物质发生转化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 【练习3】见p4【交流与讨论】第1题学生举例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p4【交流与讨论】第2题学生先画出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再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并 找出转化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 【小结】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强调:⑴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沉淀、气体、水生成。 ⑵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条件:活泼性强的金属置换出活泼性弱的金属。 【练习4】见p5【整理与归纳】第1、2小题。 【过渡】许多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改变,请看下面的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那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那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Fe+CuSO4==Cu+FeSO4 【小结】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 【练习5】p4【交流与讨论】第2题的反应中哪些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6】画出碳的物质间转化关系: CaCO3 CH4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2 分) 1. 钠跟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 钠的熔点低 B. 钠的密度小 C. 钠的硬度小 D. 有强还原性 2. 某无色溶液中放人铝片后有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A 。Na+ B.Mg2+ C.OH- D.HCO3- 3. 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中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Na+ B. 一定含Na+,也可能含K + C.既有Na+又有K+ D.可能含Na+,也可能含K + 4. 在空气中能生成致密氧化膜的金属是( ) A.Al B.Cu C.Fe D. Na 5. 区别固体Na2CO3和NaHCO最好的方法是() A. 加热 B. 两者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溶于水,比较其溶解性 D.两者分别加入NaOH容

液或石灰水 6. 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A. 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 B. 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水中 C. 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D. 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7. 决定金属性强弱的是( ) A.1 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多少 B.1 mol 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多少 C.1 mol 金属失去电子的多少 D.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8. 用来检验Fe3+是否存在的最佳试剂是() A.H2S B.NaOH C.Na2CO3 D.KSCN 9. 合金有许多特点,如钠一钾合金为液体,而钠和钾的单质均为固体,据此推测,生铁、纯铁、碳三种物质的熔点最低的是( ) A. 生铁 B. 纯铁 C. 碳 D. 无法确定 10. 将5 g 某金属加入到100 mL 2 mol/L 的硫酸溶液 中,当硫酸浓度降到原浓度的一半时(设溶液体积不变) ,金属还没有全部溶解。该金属可能是( ) A.Al B.Zn C.Fe D.Mg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第一单元

专题1 第二单元 一、选择题 1.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须加热的是() A. 过滤B.分液C.结晶D.蒸馏 2.用天然水制取纯度较高的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煮沸并加入石灰纯碱 B. 加明矾搅拌 C. 进行多次过滤 D.蒸馏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4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A.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B.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方法使含水酒精变成无水酒精。 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少,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D.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方法制取氧气。我们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从反应产物中得到二氧化锰。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浓硫酸6.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人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时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7.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1专题2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1、专题2测试专用卷 说明:本试卷答题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为:H:1 C:12 O:16 S:32 Na:23 第一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或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提纯方法可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B.过滤C.分液D.洗气 2.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A.钠的化合物B.可与硝酸反应C.可溶于水D.电解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一种国际基本物理量 B.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1mol氧的质量为16g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相同 4.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差别是() A.分散质直径大小B.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C.是否稳定D.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 5.氢氧化铁胶体逐滴加入下列溶液,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是() A.稀硫酸B.酒精C.饱和硫酸钠溶液D.磷酸钠溶液 6.下列反应肯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7.下列物质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Na2O B.Cl2C.H2SO4D.CO2 8.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有沉淀析出,加入H+有气体放出的是() A.Na+、Cu2+、Cl-、SO42-B.Fe3+、K+、SO42-、NO3- C.H+、Al3+、OH-、NO3-D.Na+、Ca2+、Cl-、HCO3- 9.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增大B.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C.Ca(OH)2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10.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①给盛有液体的烧瓶加热时,需要加碎瓷片或沸石②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小于酒精灯容积的1/3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④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沿器壁流入水中()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只有③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或最符合题意)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和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氯化铁和铜反应:Fe3++Cu=Fe2++Cu2+ C.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D.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一化学(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验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化学必修一

V

2

23 23 3O 2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14 O—16 23 P—31 S—3 2 —64 :35.5 一、选择题(3分×14=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 A.分液漏斗 B.普通漏斗 C.蒸馏烧瓶 D.容量瓶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B、在常温常压下,1 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 C、71 g 2所含原子数为2 D、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均相同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时,将湿润的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B、容量瓶检漏的操作是: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塞上玻璃瓶塞,左手五指托住瓶底,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反复倒置,再旋转瓶塞180°后检测,观察是否漏水 C、在分液漏斗中分离两种液体时,要先从下端放出密度较大的液体,关闭活塞,取另一只烧杯后打开活塞再放出密度较小的液体 D.称量时,一般不潮解的物质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右盘中进行称量 4.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过滤时液体应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 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C.为加快过滤,必须使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5.O.25的质量是16g,A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32g·1 B 64×10-3·1 C 32 D 64 6.给150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的仪器是( )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泥三角⑦坩埚 ⑧铁三角架 A.③⑥⑦⑧ B.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必修一前三章测试题

必修一前三章考试(满分110) 一. 选择题(30分) 1. 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Fe 2O 3 + 3CO △ 2 B 、CaCO 3+2HCl =CaCl 2+H 2O +CO 2↑ C 、2NaHCO 3 △ Na 2CO 3+ CO 2↑ +H 2O D 、Cu 2(OH )2CO 3 △ 2↑ + H 2O 3.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 A .SO 2→S B .HCl →H 2 C .FeCl 2→FeCl 3 D .Fe 2O 3→Fe 4.下列反应中,盐酸只作氧化剂的是( ) A .Zn +2HCl =ZnCl 2+H 2↑ H 2O 2+Cl +HCl +4M nCl 2 M nO 2B. C .Cl 2+H 2O =HCl +HClO D .CaCO 3+2HCl =CaCl 2+H 2O +CO 2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强 B .同一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弱 C .由X 原子变成X 2+的反应是被氧化反应 D .由X 原子变成X 2+,需加入还原剂 6.根据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表中第①组反应的氧化产物一定只有FeCl 3(实为Fe 3+ ) B .氧化性比较:KMnO 4>Cl 2>Fe 3+ >Br 2>Fe 2+ C .还原性比较:H 2O 2>Mn 2+>Cl - D .④的离子方程式配平后,H +的化学计量数为16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

专题一第一单元练习题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和物质的量 1.(2005年高考上海卷)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A.石墨制成金刚石B.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 C.水变成汽油D.干冰气化 2.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等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其中的“钙、镁、锌、硒”是指() 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铅笔不含铅B.水银不含银C.白金不是金D.火碱不是碱 4.下列现象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A10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 B打开盛装浓盐酸瓶盖,浓盐酸逐渐减少 C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 D在1000℃时,甲烷可分解为石墨和氢气 5.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A、B C、D、 6、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的化学式是O3,它是一种( ) A. 混合物 B. 氧化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7、某物质经分析知,其中仅含一种元素,此物质()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是一种单质 8、下列各组物质中,肯定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和氯水B.酒精溶液和乙醇 C.七水合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D.干冰和混有冰的水 9、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正确的( ) A.硫酸,纯碱,孔雀石B.硝酸,烧碱,绿矾 C.冰醋酸,乙醇,醋酸钠D.盐酸,熟石灰,苛性钠 10、据报道,2003年12月26日,重庆开县发生了天然气矿井“井喷”事件,喷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硫化氢(H2S),氰化氢(HCN)等多种有毒气体,造成290多人中毒死亡。你认为喷出的气体是() A.一种纯净物 B.全部由无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C.全部由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D.由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苏教版-高中复习化学-必修一-专题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铝的制取 ①溶解:Al2O3+2NaOH === 2NaAlO2+H2O ②过滤:除去杂质 ③酸化:NaAlO2+CO2+2H2O === Al(OH)3↓+NaHCO3 ④过滤:保留氢氧化铝 ⑤灼烧:2Al(OH)3 ======= 4Al+3O2↑ 铝合金特点:1、密度小2、强度高3、塑性好4、制造工艺简单5、成本低6、抗腐蚀力强铝的化学性质 (1)与酸的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 (2)与碱的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第一步:2Al+6H2O= 2Al(OH)3+3H2↑ 第二步:Al(OH)3+NaOH=NaAlO2+2H2O ★总方程式: 2Al+2NaOH+6H2O=2NaAlO2+ 4H2O +3H2↑ (3)钝化:在常温下,铝与浓硝酸、浓硫酸时会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不与浓硝酸、浓硫酸进一步发生反应。 (4)铝热反应: 2Al + Fe2O3 === 2Fe + Al2O3 铝热剂: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Fe2O3、FeO、Fe3O4、V2O5、Cr2O3、MnO2)组成的混合物。 氧化铝的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 氧化铝的用途 高硬度、熔点高,常用于制造耐火材料 通电 高温

氢氧化铝(两性氢氧化物) (1)与酸的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与碱的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氯化铝的制取: 氯化铝与氨水反应AlCl3+3NH3H2O=Al(OH)3↓+NH4Cl3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Cl3+3NaOH=Al(OH)3↓+3NaCl AlCl3+4NaOH=NaAlO2+2H2O+3NaCl 第二单元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常见的铁矿石和铜矿石 铁的冶炼方法 (1)制取CO:C+O2 === CO2,CO2+C ===CO (2)还原(炼铁原理):Fe2O3 + 3CO === 2Fe + 3CO2 (3)除SiO2:CaCO3===CaO+CO2↑,CaO+SiO2===CaSiO3 铜的冶炼方法 1.高温冶炼黄铜矿→电解精制; 2.湿法炼铜:Fe + CuSO4 = FeSO4 + Cu; 3.生物炼铜 铁、铜的化学性质 铁的化学性质:铁是较活泼的金属(或中等活泼金属)表现为还原性。 铁铜 (1)与非金属反应①铁生锈(铁在潮湿空气中被腐蚀生成Fe2O3) ②2Fe+3Cl2 === 2FeCl3 ③2Fe+3Br2 === 2FeBr3 还原性:Fe2+>Br ④3Fe+2O2 === Fe3O4(2价Fe占 3 1 ,2价Fe占2/3) Cu +O2 === 2CuO Cu + Cl2=== CuCl2 2Cu + S === Cu2S (2)与酸反应①非强氧性的酸:Fe + 2H+ == Fe2+ + H2↑ ②强氧性的酸(浓H2SO4、HNO3): a.常温下钝化(浓H2SO4、浓HNO3用铁制容器盛装) b.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e(Ⅲ) ①非强氧性的酸: 不反应 ②强氧性的酸(浓H2SO4、HNO3):在一定 条件下生成Cu(Ⅱ) 高温 高温 △ △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