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5章中国地理分区第一节中国的区域差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5章中国地理分区第一节中国的区域差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5章中国地理分区第一节中国的区域差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5章中国地理分区第一节中国的区域差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一节中国的区域差异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44分)

【夯基础】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划分a、b、c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

A.植被和土壤 B.土壤和气候

C.气候和地形 D.地貌和植被

答案 C

解析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气候和地形。

2.下列关于a、b、c三大自然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大自然区均既有内流区也有外流区

B.三大自然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C.长江、黄河均跨三大自然区

D.三大自然区即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

答案 A

解析自然区的界线是具有过渡性,三大自然区均既有内流区也有外流区。

3.流经三大自然区,流域跨三个经济地带的河流是( )

A.长江 B.黄河

C.海河 D.珠江

答案 B

解析根据河流的位置可知,流经三大自然区,流域跨三个经济地带的河流是黄河。

读2016年我国东、中、西及东北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示意图,完成4~6题。

4.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四大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辽宁、山东—东部 B.内蒙古、山西—西部

C.江西、广东—中部 D.黑龙江、吉林—东北

答案 D

解析黑龙江、吉林、辽宁属于东北地区,内蒙古属于西部地区,山西、江西属于中部地区,山东、广东属于东部地区。

5.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矿产资源最丰富

B.中部地区面积最大

C.西部地区人口最稠密

D.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

答案 D

解析东部地区矿产资源最贫乏;西部地区面积最大;西部地区人口稀疏,东部地区人口最稠密;东北地区粮食商品率高。

6.关于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小

B.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C.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第三产业比重均超过50%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四大地区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小,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最大,中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的只有东部地区。

【强素能】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完成7~8题。

7.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答案 D

解析读图可知,东部农耕区向农牧交错带提供农副产品,而农牧交错带向东部农耕区提供畜牧业加工产品,由此说明农牧交错带不可能以增加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作为发展方向。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商品粮生产。从图中看农牧交错带向西部草原牧区提供饲草料说明该地适合草类植被生长,可以建立草场发展畜牧业。

8.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有(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农牧交错带应是东部农耕区的畜产品供应基地;西部草原牧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处于中间位置的农牧交错带具备东部农耕区生态屏障的功能,故①正确,②④不正确。由图可知,农牧交错带向西部草原牧区提供饲草料,说明农牧交错带牧草生长状况好于西部牧区,故其具有涵蓄水源的功能,③正确。

[2017·全国卷Ⅱ]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9~11题。

9.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答案 C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该线是我国800 mm年降水量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等,但秦岭—淮河一线在洪泽湖以东,没有自然河道与之对应,没有自然标志与之对应,又因为洪泽湖以东地区以平原为主,地理环境南北变化是渐变的,在理论线的南北两侧差异并不大。

10.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提示,江苏境内长江段建了好几座大桥的寓意:“由于长江阻隔,导致历史上南北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现在两岸交通大大改善”,由于长江对两岸交通的阻隔,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

11.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答案 D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8·山西晋城一中月考]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

题。(28分)

相关气候资料表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分析。(6分)

(2)据图文信息判断出C山脉的名称。简述该山脉的地理意义。(10分)

(3)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6分)

(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6分)

答案(1)甲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强。理由:甲城市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乙城市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大。

(2)大兴安岭。地理意义: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分界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400 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草原和森林的分界线;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界线。

(3)甲城市比乙城市纬度高,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接受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乙城市相当。

(4)A地,畜牧业;B地,种植业;C地,林业。

解析第(1)题,一般根据气温年较差、降水季节分配、年降水量判断大陆性强弱,结合表格资料即可分析。第(2)题,依据甲、乙两地的降水量可知,图中山脉大约是我国400 mm

年等降水量线,再根据海拔高度可知,该山脉为大兴安岭,其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山脉的地理意义一般表现为山脉是重要的地理界线,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等方面分析。第(3)题,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天气等。第(4)题,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分别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地形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大兴安岭为山地,适合发展林业;内蒙古高原降水较少,草场广阔,适合发展畜牧业。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中央确定江苏为新疆的对口支援省份。下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大产业结构比例统计图。

材料二国务院关于支持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做好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产业布局工作,要充分发挥当地及周边国家的资源优势,积极利用中央支持和全国对口支援的特殊政策和有利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技术进步,构建适合经济开发区长远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1)分别说明新疆和江苏经济合作的区域优势。(6分)

(2)比较材料一中两省区三大产业比例的差异。(6分)

(3)简述江苏对口支援新疆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8分)

(4)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答案(1)新疆:矿产资源、能源、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江苏:科技发达,产业基础雄厚,劳动力素质高。

(2)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3)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

(4)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解析第(1)题,结合两省区的地理条件从资源、能源、劳动力、科技、产业基础等方

面对比分析。第(2)题,读图可知,第一产业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都是江苏大于新疆。第(3)题,新疆与江苏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新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江苏省位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新疆可从江苏省获得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促使当地资源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利于结构的升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第(4)题,霍尔果斯位于边境地区,故地理位置、交通、政策和资源是其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气候练习题(1)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气候》练习题一 2017.9.14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环流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2.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 ) A.德干高原一年中最凉爽的时候 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3~5题。 3.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4.如果图中风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最不可能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5.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8题。 6.图中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7.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8.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的天气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温和少雨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举行,最终西班牙队获得了冠军。结合西班牙和南非两国某类型气候的分布图,回答9~10题。

9.图示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为( ) A.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B.受单一气压带的控制 C.受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 D.受单一风带的控制 10.世界杯举行期间,两国该气候类型区的气候特征为( ) A.西班牙高温多雨B.南非寒冷干燥 C.西班牙温和少雨D.南非温和多雨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11~12题。 11.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2.F为一小岛,1月份西侧月平均气温大于0℃,且降水量较大,其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F岛地处热带地区,因而降水较多,温度较高 B.F岛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因而降水较多,温度较高 C.F岛处于季风区,冬季处于西北风迎风坡,同时岛屿气候的海洋性明显,故西侧1月份降水量较大,温度较高 D.受全球变暖影响,小岛西侧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13.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按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名称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青海新闻网讯2011年4月11日,玉树州委、州政府召开玉树灾后重建工作暨“4·14”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新闻发布会。读下表,完成14~15题。

1中国区域地理定位练习(教师版)

南丹高中2012届高三地理复习资料 考纲要求: 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①地理位置。②国土构成。③行政区划。 2.中国的民族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3.中国的地形①地形的总体特征。②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③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④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4.中国的气候①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②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③气候的主要特征。④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5.中国的河流和湖泊①外流区和内流区。②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③湖泊的分布。 ④主要湖泊。⑤长江、黄河、珠江的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⑥京杭运河概况。 6.中国的区域差异①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②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 ③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北方地区①地理位置和范围。②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③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④主要城市。 8.南方地区①地理位置和范围。②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③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④主要城市。 9.西北地区①地理位置和范围。②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③主要矿产地。④主要城市。 10.青藏地区①地理位置和范围。②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 ③能源和矿产资源。④主要城市。 11.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①地理位置和范围。②经济发展的特点。③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12.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 ①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②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③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⑤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⑥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 ⑦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⑧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⑨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 ⑩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 考向分析: 以我国某区域图为背景,综合考查区域内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特征及对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评价。 知识模块: 1、中国地理定位练习 2、中国的地形 3、中国的气候 4、中国的河流、湖泊 5、中国的资源 6、中国的农业 7、中国的工业 8、中国的交通 9、国土整治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高中区域地理世界地理练习题

世界地理 一、选择题 (2014·新课标Ⅱ)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 【答案】 B 【解析】考查了地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科隆群岛远离大陆,与其他地区之间缺少交流,形成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本地特有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与澳大利亚大陆具有相似性),选项B正确。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答案】 C 【解析】考查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科隆群岛处在寒暖洋流交汇处,来自南部的秘鲁寒流和北部的赤道暖流交汇于此,因此这里海洋生物异常丰富,喜寒、喜暖动物一应俱全,成为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选项C正确。 (2014·北京)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我国为玻利维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读图,回答3~4题。 3.玻利维亚( ) A.东邻巴西,西临太平洋 B.受寒流影响,多雾少雨 C.西南山地垂直带谱复杂 D.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地区 【答案】 C 【解析】考查玻利维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玻利维亚地处南美大陆内陆,排除A、B两项;西南部为安第斯山脉,起伏大,垂直带谱复杂;地处低纬度,气温高,城市主要分布在凉爽的山地、高原地区。

4.卫星发射当日( ) A.玻利维亚在傍晚可收看卫星发射直播 B.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90° C.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地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答案】 C 【解析】考查地球运动知识。图示玻利维亚大部分位于西四区,东八区12月21日0时4分,西四区为20日12时4分,时值中午时分,A项错误;12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90°,B项错误;昆仑站位于南极圈以南,此时出现极昼现象,C项正确;此时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D项错误。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5~7题。 5.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B.农业结构以畜牧业为主 C.河流水量小,多内流河 D.甲、乙分别为里海和咸海 【答案】 C 【解析】该区域位于西亚,以高原、山地为主;甲为里海,乙为波斯湾;该区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河流少,流域面积小,河流流量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地理 、选择题 (2014 ·安徽)2013 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1~2 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B.Ⅰ、Ⅲ、Ⅱ C.Ⅱ、Ⅲ、ⅠD.Ⅲ、Ⅰ、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突出,主要分布山地等区域,因此图中Ⅲ为生态功能区;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用地比重较小,农业用地比重较大,故图中Ⅰ为城市化地区,Ⅱ为农产品主产区,选项D 正确。

2.三类区域中()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发展状况。安徽城市化速度较快,人口主要由农村迁入城市,即由Ⅱ区迁往Ⅰ区,选项A 正确。铁路建设在山区成本较高,平原地区成本较低,故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小于Ⅲ区,选项B 错误;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小于平原,农村小于城市,因此Ⅲ区商业网点一般小于Ⅰ区,选项C 错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是城市地区,即Ⅰ区,选项D 错误。 (2014 ·安徽)1958 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3~4 题。 3.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 C.季风D.海陆外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气候分布及影响因素。我国34°N 以南、104°E以西大部分为青藏高原,受青藏高原地势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因此导致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小,选项 B 正确。 4.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区域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 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2、环渤海工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区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面积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23、西北区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气东送”是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5、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6、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27、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8、稀土矿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 29、我国地势最低洼的部分位于吐鲁番盆地。 3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该区重要的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 31、青藏高原既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 32、高原上第一条铁路—从西宁到格尔木的青藏铁路(北段)通车,加速了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开发和建设。 33、有“日光城”之称的城市是拉萨。

高中地理刷题首秧区域地理第5章中国地理分区第二节北方地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二节北方地区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44分) 【夯基础】 读某区域模式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答案 D 解析结合各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①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梯田层层稻花香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故A项错误。②位于黄土高原,草原茫茫牧牛羊表示内蒙古高原,故B项错误。 ③位于华北平原,翠竹青青有人家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故C项错误。④位于云贵高原,故D 项符合题意。 2.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答案 B 解析①地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而常绿阔叶林为我国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②地位于黄土高原,故水土流失严重。③表示华北平原,泥石流、滑坡多发于山区,错误。⑤表示南

方丘陵地区,为湿润地区,而土壤盐碱化是较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读某城市群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城市群中处于最高等级的城市是( ) A.郑州 B.平顶山 C.洛阳 D.开封 答案 A 解析郑州市是省会,在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服务范围大,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4.通过郑州市的铁路有( ) ①陇海线②兰新线③京广线④京九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南北向的交通干线是京广线,东西向的交通干线是陇海线。 读图,回答5~6题。 5.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 ( ) A.水电站B.油田 C.天然气田 D.煤矿 6.与太湖平原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是 (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专项练习题

高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比较下面两幅经纬网地图,四块阴影中,面积最大的是: A.4 B.3 C.2 D.1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同,甲点的区 时可能是 ①3月21日15时②3月21日12时③6月22日15时④ 3月20时15时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关于右图中C、D两地的气候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季风气候 B.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D.都是温带季风气候 4.日本和印尼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群岛国家 B.两国多地震,但日本无火山 C.季风气候显著 D.盛产稻米和天然橡胶 5.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叙述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内流河、内陆湖

6.下列城市(首都)与河流组合正确的是 A.河内——湄南河 B.金边——湄公河 C.万象——红河 D.仰光——萨尔温江 7.世界最大的岛屿位于: A.亚洲 B.欧洲C.北美洲 D.大洋洲 8. 在中亚因盛产棉花而被称为“白金之国”的是() A. 哈萨克斯坦 B. 乌兹别克斯坦 C. 吉尔吉斯斯坦 D. 土库曼斯坦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9—12题。 9.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 ②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 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③马六 甲海峡是连接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④ 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0.新加坡不宜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A.航运业 B.出口加工工业 C.旅游业 D.农业 11.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二、综合题() 1.读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中国区域地理填图析图练习1+答案

(1)我国陆地总面积为______________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第______位。 (2)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位于东西两半球的______半球,南北两半球的_______ 半球。 (3)从纬度位置来看,中国的最北端在_________省漠河以北的_______主航道中 心线上。纬度约为________;最南端在_________省________群岛中的 __________,纬度约为________;最东端在__________与_________主航道中心 线的交汇处,经度约为_______:最西端在新疆的_____________高原,经度约 为______________。 (4)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位于亚洲______________,太平洋_______________。 (5)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约________度,相距约________千米,东西跨经度约_______度,距离约为_________千米,分别属于从东______区至东____区的___个时区。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我国各地都采用北京所在的_____区的区时,即_______的地方时,这就是“北京时间"。 2.读图2-1-2完成下列问题: (1)从相关位置来看,我国陆上邻国共有_____个,请将陆上邻国的序号填在相应位置上: ①朝鲜②俄罗斯○3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吉尔吉斯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 13老挝○14越南 印度⑩尼泊尔○11不丹○12缅甸○ (2)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请按代号顺序将这些国家的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 (3)我国所濒临的海洋,按字母顺序写在下列横线上: G________,H________,J________,K_________。我国的内海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 (4)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___________多千米,陆上国界线长___________多千米。

高二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各章节知识点

1、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 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 黄山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 3、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 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 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 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 4、三大平原的特征和分布 东北平原:面积大,黑土广,部分地区有沼泽 华北平原: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 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木或辟为旅游区 6、山脉构成地势骨架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结构图

中国地理知识纲要 (结合地图册及教材配套使用) 一中国地理概况 1-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位置:半球、温度带、纬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范围:四至(东南西北),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相邻地理单位:陆上邻国(14),海上邻国(6),邻海(4个),岛屿。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制度(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省会、轮廓。省区之最。2-人口分布和民族特征 人口: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人口问题(详见必修二)。 民族: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风俗习惯。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二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中国地形地势总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主演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概况和特征。 主要山脉:走向,位置,意义。 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对气候、对河流、、、

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分布地区及成因。 地形地势答题模板: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地貌特点。 2-气候 中国气候总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气温特点:夏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夏季风) 冬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冬季风) 中国降水特点: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南北方差异、中国降水量图解读。 中国温度带:主要温度带——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色。 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分布地区。 中国雨带:移动规律、移动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分类、多发季节、成因、分布特点。 气候特征答题模板: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温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小。 3-河流湖泊 基本概念:内外流河、区,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内外流区分界线。 我国主要河流:太平洋流域、印度洋流域、北冰洋流域,内流河。 我国四个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比较:东北、华北、西北、南方。 河流补给方式:补给方式、典型地区、特点。 长江:概况、影响(水能资源丰富、航运、多洪涝灾害)。 黄河:概况、影响(各河段特征、凌汛-形成条件;发生季节;黄河发生河段;解决方法)。 水文特征答题思路:流量(主要看降水及其补给方式),流速(流经区域河流落差),汛期(季节及时间长短),含沙量(流域植被覆盖率),结冰期(有无,越往北又越长),河流补给方式。 三中国人文地理特征 1-资源 自然资源:分类,分布特征(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土地资源:分布特点、土地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 水资源:分布特点(时空分布不均),解决措施(空-跨流域调水,时-修建水库)。 水能资源:集中在西南地区,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与否:一看地势落差,二看流量。 能源和矿产资源:分类(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铁、有色金属)、分布特点。

精选-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高考试题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高考试题 【2018全国卷I】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乌裕尔河的变迁过程,扎龙湿地的发展特点为背景,暗含热点国家生态文明的考查,属于生态环境问题。整体考查自然地理,如第(1)问实际上考查影响湿地形成的条件,第(2)问考查了流域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有点难度,第(3)问考查了影响盐度的因素,承接上题,第(4)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即可。(1)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表积水条件(降水、河流等)和排水不畅(蒸发、地形、冻土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扎龙湿地地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排水不畅;据材料可知,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说明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2)据材料中知,乌裕尔河原本为外流河,降水量应等于蒸发量和流出到嫩江的水量之和,降水量基本不变,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后成为内流河时,说明蒸发量逐渐增大;随着尾闾扎龙湿地面积的扩大与深度变浅,蒸发面加大,蒸发量增加,直至降水量等于蒸发量,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3)盐度高低与蒸发量和降水量有关。河水泛滥不断为湿地带来矿物质,且受全球变暖影响湿地水分蒸发加强,盐分析出;且属于内流流域,没有外泄通道,盐分难以排出;据材料知泥沙淤积量大,湿地水浅,随着时间推移,盐分逐渐积累。因此湿地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学科~网 (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均可言之有理即可。同意应从外流河的优点角度分析。外流河加快水流速度,促进水循环和更新,可以防止盐分富集和污染物的富集,减轻水体污染;同时流速加快,可减少泥沙淤积;以及河流中营养物质增多,会扩大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意应从保护湿地角度分析。工程措施的建设会破坏湿地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等。【2018全国卷II】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9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

高二区域地理中亚练习题(精选.)

中亚练习1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有关中亚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五国全为内陆国 ②古代东西方陆路骆队商人和“丝绸之路”均经过这里 ③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从中亚腹地通过 ④中亚有4国同我国相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下图中表示中亚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是() 2001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等六国聚集上海,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回答3~5题。 3、.中亚五国中,不与我国接壤但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是() A.塔吉克斯坦 B.哈萨克斯坦 C.土库曼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4、“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或宗旨是() A.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B.国际性军事组织 C.政治一体化组织 D.反对恐怖主义、打击犯罪和分裂主义 5、符合哈萨克斯坦等国所在的中亚地区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湿润 B.近年阿姆河与锡尔河水量增多,咸海面积增大 C.主要的农产品有棉花、小麦和畜产品 D.主要矿产有白金、金刚石等 读“沿40°N亚洲地形剖面图”,回答6~8题。 6、有关E、F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E地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B. E地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C. F地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资源 D. F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地湿地面积广大 B.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旱涝、盐碱和风沙 C. G地为帕米尔高原 D. I河上游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补给 8、J半岛地势特点是() A.南高北低 B.北高南低 C.西高东低 D.东高西低 (二).综合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水域与乙水域相比,有哪些主要特征? (2)B城市主要工业部门是什么?影响该城市工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3)C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受此气候影响,该国农业主要部门是什么? (4)甲水域及其周围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5)长期以来,甲所在地区成为世界大国争夺热点的原因是什么?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国区域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区域地理复习资料●西北与青藏地区地理特征比较 ●南方与北方地区地理特征比较

我国农业区的气候资源特点和主要农产: 《地理必修三》复习资料 1、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 全球定位(GPS)——定位导航(21颗工作卫星,3颗在轨备用卫星,至少用4颗卫星确定一个地点); 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2、资源跨区调配的原因:资源分布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3、资源跨区调配的影响: (1)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国家层面的上看,平衡各地经济发展 对输出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对输入地:缓解资源紧张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分析。 4、产业转移的规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过渡 实行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 5、产业转移的原因:①当地资源、环境问题(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②寻求新的 市场(台商的IT企业迁至大陆)③实现区内产业布局均衡(珠三角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型的产业向山区转移) 6、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迁出区发展新产业腾出空间;促 进迁入区产业升级);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地区,依次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产业);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乡村景观变为城市景观、转嫁污染);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就业机会由迁出区转移到迁入区) 8、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华北平原的盐碱化:自然:地势低平,气候上旱涝频繁变化,东部近海; 人为:不合理的灌溉。 ②西北的荒漠化:自然: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 人为:人口激增;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造成 植被的破坏,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长江中下游的洪涝:自然:有的年份流域内多降水,流量大;蓄洪、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中上游植破坏,水土流失,使中下游河道淤积,泄洪能力下降; 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洪能力下降等。 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雨水冲刷能力强 人为: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 土保持。 9、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使土地退化;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产生洪涝灾害;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完整版)区域地理美洲练习题含答案

1.(12分)读世界某地区略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哥斯达黎加的地理位置。(4分) (2)归纳尼加拉瓜运河相对于巴拿马运河的优势。(2分) (3)分析尼加拉瓜运河建设和开通对尼加拉瓜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6分) 2.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回答问题:(13分) (1)图中D湖泊名称是,是由作用形成的。 (2)A山脉是,其走向是,该区有丰富的 (矿产)资源。 (3)④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⑤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宇航研究中心 和,在该地区发展后者的主要原因是。 (4)从板块构造学说来看,B及其以西山脉是由板块和板块相撞挤压形成。 (5)E处的农业带,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与下图哪个数码代表的气候类型相同()

(6)⑦城市附近电子工业的发展与日本、英国等国家相比,发展较快的特殊条件是:。 3.(2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为南美洲最大的湖泊,系安第斯山北段一断陷构造湖,面积达 1.34万平方千米。湖水北浅南深,盐度较低,但北咸南淡。石油资源丰富, 有石油湖之称,日产原油 200 万桶以上,大型油轮通过拓宽后的水道将原油输送出口,其原油出口占委内瑞拉原油出口一半以上。 材料二委内瑞拉人口3200 多万人,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其经济严重 依赖于原油出口。受 2014 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影响,经济遭受重挫,国内通胀严重,粮食等物资短缺。 材料三下图为马拉开波湖位置示意图 (1)结合材料分析马拉开波湖湖水北咸南淡的原因。(6 分) (2)政府计划将马拉开波市建成大型石油化工中心,试评价马拉开波市建成石化中心的条件。(8 分) (3)针对粮食短缺,有人建议委内瑞拉与中国加强合作,在马拉开波湖周围种植水稻,以缓解粮食不足的问题,但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 分)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智利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中部的陷落谷地冲积物深厚,这里是智利主要的 葡萄生产区,其生产规模很大。

(完整word版)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地理 一、选择题 (2014·安徽)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B.Ⅰ、Ⅲ、Ⅱ C.Ⅱ、Ⅲ、ⅠD.Ⅲ、Ⅰ、Ⅱ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了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突出,主要分布山地等区域,因此图中Ⅲ为生态功能区;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用地比重较小,农业用地比重较大,故图中Ⅰ为城市化地区,Ⅱ为农产品主产区,选项D正确。 2.三类区域中(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发展状况。安徽城市化速度较快,人口主要由农村迁入城市,即由Ⅱ区迁往Ⅰ区,选项A正确。铁路建设在山区成本较高,平原地区成本较低,故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小于Ⅲ区,选项B错误;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小于平原,农村小于城市,因此Ⅲ区商业网点一般小于Ⅰ区,选项C错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是城市地区,即Ⅰ区,选项D错误。 (2014·安徽)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3~4题。 3.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 C.季风D.海陆外置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了气候分布及影响因素。我国34°N以南、104°E以西大部分为青藏高原,受青藏高原地势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因此导致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小,选项B正确。 4.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亚洲练习题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之亚洲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60分) 1.日本本州岛沿海的工业中心,从东向西依次是 A.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 B.横滨、东京、名古屋、神户、大阪 C.东京、横滨、大阪、名古屋、神户 D.名古屋、东京、横滨、大阪、神户 2.日本和印尼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群岛国家 B.两国多地震,但日本无火山 C.季风气候显著 D.盛产稻米和天然橡胶 3.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叙述是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 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D.境内多内流河、内陆湖 4.中亚离海最近的地方是 A.土库曼斯坦南部 B.哈萨克斯坦北部 C.哈萨克斯坦东部 D.土库曼斯坦西部 5.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印度河 B.黑龙江 C.湄公河 D.幼发拉底河 6.关于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棉花在恒河三角洲 B.水稻在恒河平原 C.棉花在德干高原东北部 D.茶叶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 7.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泰国的主要出口农产品依次是 A.棉花、茶叶、蕉麻、天然橡胶 B.天然橡胶、蕉麻、茶叶、稻米 C.椰子、茶叶、稻米、棉花 D.胡椒、金鸡纳霜、木棉、棉花 8.关于印度尼西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B.地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C.北回归线横穿中部 D.亚洲耕地最多的国家 9.下列城市(首都)与河流组合正确的是 A.河内——湄南河 B.金边——湄公河 C.万象——红河 D.仰光——萨尔温江 10.下列关于新加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位于马来半岛上 B.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 C.经济主要靠对外贸易、航运、加工工业和旅游业收入 D.农业侧重高度机械化 11.下列国家中,均与印度接壤的有 A.斯里兰卡、老挝、阿富汗 B.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中国 C.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 D.柬埔寨、孟加拉国、缅甸 12.P区域所在的是 A.东亚 B.南亚 C.东南亚 D.中亚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 1.渤海海底的全部、东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属浅海大陆架。目前,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主要是在大陆架上。 2.我国冬季气温特点: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原因: 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北方白昼比南方短,日照时间少,获得的热量少; ②北方邻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大,加剧了北方的寒冷,拉大了南北温差; ③我国多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冬季风具有阻挡作用。 3.我国夏季气温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原因: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北方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日照时间长,因此北方获得的太阳辐射不比南方少; ②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4.夏季最高气温处:吐鲁番盆地。原因: 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界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 ②该地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 5.夏季最低气温处:青藏高原。原因: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容易散失,所以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6.华北“春旱”的原因: ①春季华北地区降水稀少;②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③此时,正是华北地区春播和小麦返青的季节,农业用水量较大,因而显得旱情更为严重。 7.长江流域7、8月份“伏旱”的原因 梅雨过后,7、8月份,锋面雨带北移到华北和东北地区,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空气性质单一,气流下沉,降水稀少,旱情严重。 8.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原因: ①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 ②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③正常年份,北方有春旱、夏涝;江淮地区有梅雨和伏旱。 9.黄河河口以上河段,水量的变化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补充在课本P104) 特点:逐渐减少。 原因:①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 ②沿途土质疏松,下渗严重。 ③几乎无支流注入。 ④人文因素: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10.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台湾——火烧寮,原因: ①位于台湾山脉迎风坡;②夏季东南季风和冬季东北季风从海洋带来充足水汽③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11.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吐鲁番——托克逊,原因: 深居内陆的盆地中,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