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

发表于《中国植保导刊》,2010,30(3):17-18.

警惕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造成严重危害*

刘万才刘宇郭荣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 100125)中图分类号:S435.111.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820(2010)03-0017-0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是由我国科学工作者首先发现鉴定和命名的危害农作物的病毒新种,属于斐济病毒属(Fijivirus Reoviridae)。需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其发生与流行以在我国水稻主产区广泛发生的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为介体高效传毒。近年来,该病害在越南和我国南方稻区发生面积迅速扩大、危害程度明显加重,尤其是2009年造成了多点成片田块绝收,农业生产损失巨大,对我国水稻生产安全的潜在威胁巨大。为及时掌握该病害的发生危害现状,制定防控对策,2010年2月1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召开了部分新发生病虫害防控对策研讨会,来自江苏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以及江苏、浙江、江西和湖南等省植保站(局)的专家就该病害的发生与防控进行了充分研讨。由于该病害危害流行时间不长,目前国内尚无对其监测预报及防控的成功经验,各级植保部门需与科研院校加强合作,加大监测力度,搞好传毒介体昆虫白背飞虱的早期防治,警惕病害暴发造成严重损失。

1 发病症状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水稻各生育期均可感病,发病症状因染病时期不同而异。秧苗期感病的稻株严重矮缩(不及正常株高1/3),不能拔节,重病株早枯死亡;大田初期感病的稻株明显矮缩(约为正常株高1/2),不抽穗或仅抽包颈穗;拔节期感病的稻株矮缩不明显,能抽穗,但穗型小、实粒少、粒重轻。

稻株发病的共同特征:一是发病稻株叶色浓绿,上部叶片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折(多见于叶片基部);二是病株地上数节节部有气生根及高节位分枝;三是病株茎秆表面有乳白色大小约1~2mm的瘤状突起,手摸有明显粗糙感;四是瘤突呈蜡点状纵向排列成条形,早期乳白色,后期褐黑色;五是病瘤产生的节位,因感病时期不同而异,早期感病稻株,病瘤产生在下位节,感病时期越晚,病瘤产生的节位越高;六是感病植株根系不发达,须根少而短,严重时根系呈黄褐色。

2 发生现状

2.1 发生基本情况该病毒于2001年在我国广东首次发现,2008年被正式鉴定为南方水

稻黑条矮缩病毒新种,目前全国已有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海南、浙江、福建、湖北和安徽9个水稻主产省(区)明确发生。2009年全国发生面积约500万亩,基本失收面积10万亩。另外,该病毒不仅可侵染水稻引起发病,也可侵入玉米危害,2009年海南、广东、广西等南方玉米上也发现不同程度的发病,在山东省嘉祥县玉米中也检测到了该病毒。

2.2为害特点及产量损失由于该病害主要由远距离迁飞的白背飞虱持久性传毒,且在水稻各生育期均能感病受害,因此其具有流行扩散快、监测防控难、危害损失大的显著特点。据初步调查,水稻苗期、分蘖前期感染发病后基本绝收,拔节期发病产量损失一般50%左右,孕穗期发病产量损失约30%;玉米苗期发病可造成绝收,后期感染发病也能引起一定的产量损失。

2.3 发生趋势及风险分析由于白背飞虱的发生具有迁飞性、广泛性和暴发性的特点,近两年,湖南、江西、湖北等水稻主产区该病毒病发病面积成倍增加,其发生区域很可能扩大至西南、江淮和北方部分白背飞虱发生区。预计该病害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我国水稻上一种常态的、局部重发的、部分年份大流行的主要病害;在上述地区玉米上的发病也会相应地加重。一种新病毒,同时威胁我国水稻、玉米两大粮食作物生产,其潜在危险不可低估。

3 原因分析

造成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加重和扩散流行的原因,初步分析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越冬虫源地毒源充足。白背飞虱主要虫源地越南和我国华南与西南南部越冬虫源地每年发生都比较严重,3-5月份田间毒源充足,为病害扩散流行提供了充足的毒源基础。

二是迁入地传毒昆虫发生严重。近年来我国南方大部稻区白背飞虱连年暴发,年均发生面积2亿亩左右,大范围严重地发生、繁殖与迁移加速了该病毒的传播蔓延。

三是抗病品种匮乏。由于该病毒出现时间不长,育种部门还没有将其列为育种目标;目前生产中尚未发现抗病品种,且缺乏抗病性鉴定方法,因此通过种植抗病品种控制病害流行缺乏基本条件。

四是栽培制度对病害发生有利。目前,我国水稻单双季混栽现象普遍存在,栽插期拉长,加之近年南方甜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桥梁作物面积增加,为白背飞虱转移传毒和该病毒流行扩散提供了广泛的食料和寄主场所。

4 当前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研究比较薄弱。目前,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主的科研教学单位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该病毒及其介体昆虫种类、寄主范围、侵染和流行规律研究才刚刚起步,对抗性品种、监测和检测技术、防控措施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更是几乎空白。

二是监测预警能力较低。广大农户对这个新病害的认识不足,预防意识淡薄;科研和生产部门对其发生规律及危害机制尚不明确,缺乏成熟的早期监测预警技术,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较低。

三是配套防控措施缺乏。在防治上,目前生产中以控制前期介体昆虫虫源基数、减低传毒几率为主,缺少行之有效的治虫防病配套技术措施,控制能力不高。病害一旦发生流行,造成较重损失将在所难免。

5 防控对策建议

5.1 政府宏观管理层面一要高度重视,落实防控责任。建议设立越冬毒源地治理防控专项,通过加强越冬虫源地介体昆虫和病毒病的控制,减轻当地病害的流行及毒源的传播,保护长江流域和江南大部稻区少受损失。二要加强病虫情的监测预警。组织全国各级植保机构,密切监测该病害及其介体早期流行发生情况,提前做出病害的发生趋势预报,制定配套技术方案,科学指导广大农户开展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抑制病害的扩展蔓延。三要加强宣传培训,普及病害识别和防治知识。提高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对预防病害的认识,增强治虫防病工作的主动性,严防病害大范围暴发流行。

5.2 生产应用技术层面一是加强越冬区白背飞虱防控。通过压缩冬种水稻及玉米面积,及时翻耕冬闲田减少自生稻苗,辅以药剂防治,压低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南部等白背飞虱越冬基数。二是减少南部稻区带毒白背飞虱北迁虫量。在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于3-4月份白背飞虱北迁起飞前,对稻田及玉米田进行大范围统一防治。三是水稻秧苗期避虫防病。在早稻及春玉米发病较重的地区,通过调节栽插期、选择适当的育秧地点及网罩覆盖等措施,切断带毒白背飞虱的取食传毒链。四是大田初期治虫防病。重病区在苗床后期喷施长效内吸性杀虫剂,大田初期喷施速效性杀虫剂,防治白背飞虱,减少其传毒几率,降低发病风险。五是弃用带毒率高的秧苗。水稻分蘖期矮缩病株率在3%~20%的田块,应及时拔除病株,从健株上掰蘖补苗;重病田及时翻耕改种。

5.3 科研基础研究层面近年来,由灰飞虱、白背飞虱等媒介昆虫带毒传毒引起的病毒病日趋加重,对农作物生产造成的产量损失明显增加,但针对病毒病的基础研究总体还相对薄弱,迄今为止没有重大科研专项支持相关研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尽早设立研究专项。同时,要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研究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在病害流行规律,监测与检测技术,预测预报技术,抗病品种资源的筛选、鉴定及抗性种质创制,传毒介体的控制和抗病毒剂的筛选,病毒病的防治策略及关键防治技术配套集成等方面加强研究,为有效控制该病毒病流行蔓延、减轻为害损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收稿日期:2010-03-01

*注:本文汇总了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周益军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周国辉教授、福建农林大学吴祖建教授,以及浙江省植保植检局王华弟副局长、江苏省植保站朱叶芹副站长、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王金辉副站长、江西省植保局钟铃副局长等专家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在此一并致谢!

病害部分

1、何为植物病害?如何理解植物病害的含义? 植物病害: 当植物遇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胁迫时,导致细胞核组织 的功能失调,正常的生理过程和生长发育受到干扰,表现出组织和形态的变化,导致植物产品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病理程序,植物发病后,首先表现为新陈代谢作用的改变,即其生理的和生化的变化,随后进而发展到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最后在植物的外部和内部表现出不正常的状态。其次,认识病害,必须从经济观点和生产观点加以考虑,有些植物由于人为或外界因素的作用,可以发生某些变态或畸形。植物的这些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好处,不称为病害或不作为病害来对待。 总之,病害一定要给农业带来损失,并且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过程。 2、什么是病害三角?病害三角在病害研究中的意义? 植物病害形成的过程涉及植物、病原物、环境三方面,呈一种三角关系,即病害三角。病三角在植物病理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分析病因、侵染过程、流行以及制定防治对策时都离不开对病三角的分析。 3、如何理解病害的病状及病征?病状及病症的类型分别有几种? 病状: 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 病征: 病原物在植物病部的特征性表现。 病状类型:

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病征类型: 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 4、什么是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以及他们的特点? 非侵染性病害: 由非生物因素,即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引起的植物病害。 特点: 病株发病较均匀,大片发病,无中心病株,无传染迹象,无病征,症状有变色、枯死、畸形、萎蔫等 侵染性病害: 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 特点: 植物表面或内部存在病原物,多有病征,有中心病株 5、什么是真菌?广义的真菌包括哪些生物类群? 真菌: 是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来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类群: 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 6、真菌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有什么特点?它们产生的孢子类型有哪些?无性繁殖: 是指真菌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从营养体上直接产生孢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危害特点及防控措施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危害特点及防控措施 郭樱花,谢启先,饶春芬 (梅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梅州514071) 摘要:2010年水稻矮缩病在广东范围内发病出现较严重现象。经过调查分析,该病是以稻飞虱为传播介体的水稻黑条矮缩病。经分析,是由于气候条件的不断恶化及种植制度的变化等因素引起,据此提出了防控措施。 关键词:水稻病害;黑条矮缩病;稻飞虱;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11.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874X(2011)04-0074-02 2010年国际粮价由于市场产需关系呈先稳后升趋势,而国内夏粮6年来首次减产。粮食丰产稳产是稳定国内粮价的定心丸。然而,受大范围洪涝灾害影响,中晚稻病虫害发生呈严重态势。近年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我国南方稻区发生面积迅速扩大,危害程度明显加重,导致部分稻田失收,成为威胁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之一。自2001年在广东省阳西县被首次发现此病以来,该病已迅速扩散至越南北部及我国南部广大稻区。2009年,越南北部19个省1.5万hm2以及我国南部9个省(区)约33.3万hm2中稻受害,造成严重损失[1]。2010年广东省植保总站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发布的预警报告显示,由于矮缩病毒源面积和分布不断扩大、媒介害虫发生重,在外因条件作用下,预计未来广东省该病将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扩大。 1症状 水稻各生育期均受该病毒侵染,秧苗期及本田初期受侵染植株症状表现明显。秧苗期感病的稻株,严重矮缩(不及正常株高的1/3),不能拔节,重病株干枯而死;本田初期感病的稻株,明显矮缩(约为正常株高的1/2),不抽穗或者仅抽包颈穗;分蘖期和拔节期感病稻株,矮缩不明显,能抽穗,但穗小,不实粒多,粒重轻。发病稻株叶色深绿,上部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褶,皱褶多发生于叶片近基部;拔节期的病株,地上数节节部有气生须根及高位分枝。病株茎秆表面有乳白色大小约1~2mm的瘤状突起(手摸有明显粗糙感),瘤突呈蜡点状纵向排列成一短条形,早期乳白色后期褐黑色。病瘤产生的节位,因感病时期不同而易,早期感病稻株,病瘤产生在下位节间,感病时期越晚,病瘤产生的部位越高。感病植株根系不发达,须根少而短,严重时根系呈黄褐色[1]。 2病原 病原物为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简称RBSDV),属植物呼肠弧病毒组病毒。病毒粒子为等径对称的球状多面体,大小75~80nm。病毒粒子有衣壳内外两层。细胞质中病毒粒子以如下3种形式存在:一是分散或不规则聚集,二是有规则的晶状排列,三是病毒粒子排列成串,外包一层膜呈豆荚状、鞘状或管状构造。病毒钝化温度50~60℃,病叶汁液稀释限点10000倍,病叶汁液体外保毒期5~6d。 该病毒只靠灰飞虱、白背飞虱、白带飞虱等传染。其中主要以灰飞虱传毒为主。灰飞虱最短获毒时间30min,1~2d即可充分获毒,病毒在灰飞虱体内循回期为8~35d。接毒时间仅1min。稻株接毒后潜伏期13~34d。介体一经染毒,终身带毒,但不经卵传毒。 黑条矮缩病毒危害禾本科的水稻、大麦、小麦、玉米、高粱、粟、稗草、看麦娘和狗尾草等20多种寄主。 3病害循环 黑条矮缩病主要在大麦、小麦病株上越冬,有部分也在灰飞虱若虫体内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长江中下游稻区,灰飞虱1年发生5~6代。一般以四龄若虫在杂草、小麦、大麦和紫云英等植株上越冬,翌年羽化为成虫,在杂草或麦株上产卵繁殖[2]。第1代灰飞虱在病麦上接毒后传到秧田危害,再到早稻后期、单季稻、晚稻危害。稻田中繁殖的2、3代灰飞虱,在水稻病株上吸毒后迁入晚稻和秋玉米传毒,晚稻上繁殖的灰飞虱成虫和越冬代若虫又进行传毒,传给大麦、小麦、绿肥田及田边杂草。由于灰飞虱不能在玉米上繁殖,故玉米对该病毒再侵染作用不大。田间病毒通过麦-早稻-晚稻的途径完成侵染循环。 4发病因素 4.1稻飞虱发生量及带毒率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与稻飞虱的发生量及带毒率高低密切相关[2]。田块间发病轻重取决于带毒飞虱迁入量。根据稻飞虱的发生规律,主要有两个关键时期,即第1代成虫从麦田和杂草向早稻秧田及早栽本田的迁飞初期,第3、4代成虫从早稻本田向晚稻秧田和早栽本田的迁飞初期。由于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不经卵传,稻飞虱必需在毒源植株上取食一定时间后才能带毒,在染病植株上孵化取食的飞虱带毒率很高(60%~70%),而健康植株上的飞虱不带毒。因此,虫量大,带毒率高,则发病严重。水稻生长早期稻飞虱种群总体带毒率不高,中晚稻发病重于早稻。 4.2气候条件 稻飞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24~28℃,相对湿度80%以上。早春气温高,稻飞虱发育快,成虫迁入秧田危害时间 收稿日期:2010-11-03 作者简介:郭樱花(1979-),女,助理农艺师,E-mail:mzhyhguo 2008@https://www.doczj.com/doc/9519117646.html, 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4期 74

973 2012 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害控制的基础研究

项目名称: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害控制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彭友良中国农业大学 起止年限:2012.1-2016.8 依托部门:教育部

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本项目将结合我国作物病害控制的重大需求与国际植物病理学科前沿发展的趋势,探讨下列主要科学问题:1)“基因对基因”病害中病菌致病型变异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抗病新品种选育和布局的关系。已知病原物无毒基因的变异或缺失产生新的致病型,从而克服相应抗病基因的有效性、导致作物品种抗病性的丧失。虽然目前已从真菌和细菌中分离了不少无毒基因,但缺少有关致病型时空动态规律的研究,有关无毒基因的分子功能及其变异的遗传机制的认识也不很深入,因而没有建立有效选育和选用抗病品种的理论。本项目将围绕粮食作物的“基因对基因”病害,广泛研究病菌致病型的时空分布规律,深入解析无毒基因的分子功能及其变异的遗传机制,探讨“基因对基因”病害抗性品种培育和布局的理论。2)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何种类型特异致病关键基因可以作为设计新型杀菌剂用靶标。有关植物病原物致病性机制的研究报道很多,但是什么是病原物的关键致病基因、选择什么类型的致病基因为靶标设计杀菌剂才是环保高效的?对此,尚没有深入、准确和完整的认识。本项目将分别通过系统鉴定粮食作物的主要病原真菌和细菌的致病性和致病力基因,发现其中的关键致病基因,深入解析其作用机理,并有选择地开展致病蛋白的晶体结构研究,探讨环保高效杀菌剂设计用靶标选定的理论。3)持久抗病作物的分子育种途径。虽然通过遗传杂交途径培育了大量的抗病作物品种,但是广谱、持久的抗病作物品种还很少。其中一个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是由于缺少对抗病资源的系统发掘和分子评价,尚未确定何种类型的基因可以用于持久抗病作物的培育和分子设计。对此,本项目将广泛鉴定在植物抗病性中具有重要作用的QTL和具有相对广谱抗病性的主效基因,评价其在抗病作物的培育和分子设计中的利用价值,探讨持久抗病作物的分子育种策略。4)植物病毒基因沉默抑制子作用机制及其在抗病毒作物的分子育种中的利用价值。由于抗病毒的植物资源很少,抗病毒作物培育的理论将主要依靠对植物与病毒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认识。病毒基因沉默抑制子是植物病毒广泛存在的通用致病机制之一,但对植物病毒基因抑制子抑制基因沉默的机制了解甚少,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设计抗病毒作物提供理论基础。本项目将通过鉴定与病毒基因沉默抑制子相互作用的寄主蛋白,解析病毒致病及逃避寄主植物防御的分子机理,探讨抗病毒作物的分子育种策略与途径。5)调控植物抗病性的全局性因子。植物抗病性是多个基因共同表达的结果,并涉及许多次生代谢途径的变化。但我们目前对植物抗病性在分子水平上的认识是基于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有局限性。理想的植物病害安全控制途径是充分发挥植物自身的抗病机制,但需要我们对植物抗病机制有整体性的和准确的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因子及防控措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因子及防控措施 发表时间:2019-08-28T13:12:34.78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作者:李龙惠 [导读] 流行因子以及影响水稻发病因素的研究,提出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措施。 茂名市茂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自2001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广东省发现以来,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区域对该病的防治策略一直在不断优化,收益也大相径庭。本文所述即为通过对该病的发生的发病症状、发病特点、流行因子以及影响水稻发病因素的研究,提出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流行因子;防控措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是在2001 年首次被发现于广东省阳江市,是近几年我国南方稻区危害性较大的一类新型病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2009年,发生在我国广东、湖南、海南、江西、广西、浙江以及福建、等水稻主产省区,严重影响着我国水稻主产区的健康发展,该类病毒覆盖面积较大,大约 33.33万 hm2的水稻区都被荼毒,而水稻区基本失收面积为 6 666.67 hm2[1-2]。根据相关人员调查、实验,该病毒的传毒介体主要依靠白背飞虱,而这种白背飞虱在获得毒性后,便会终生携带该毒性,虽然该虫类无法经过排卵传播毒性,但该虫类的幼虫、成虫都可传播毒性。白背飞虱分布较为广泛,几乎覆盖我国全部水稻区,白背飞虱每年都会进行往返迁飞[5],因其迁飞特点,南方黑条矮缩病扩散较快、并且种植人员很难进行监测防控,因此,南方黑条矮缩病对我国水稻产区造成的危害以及损失非常严重。 1.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作症状 分蘖变多,分叶宽阔、短小,叶子变为深绿色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主要症状,并且叶子的叶脉及静杆上有呈现出蜡白色,之后变为褐色瘤状呈短条状凸起,抽穗小或根本不抽穗,结实率低,感染后症状在不同生长阶段也有不同。苗期发病后,心叶生长缓慢,叶短而宽,叶硬而密,叶绿而硬,叶脉呈蜡白色且有不规则凸起,瘤状,后变为黑色、褐色,短根,短株,无头,常早逝。分蘖期出现过多分蘖,主茎和早期分蘖仍能抽出较小稻穗,但稻穗常藏于叶鞘内部。若在拔节期发做,其穗颈缩短,其叶变短变宽,且结实率较低。在叶和茎的背面有短条状结节。水稻病害后的典型症状是植株短,叶片呈现出深绿色,叶柄背面呈乳白色或蜡白色条状,茎节处有小的深褐色突起,分蘖较多,不抽穗或抽穗不良,结实率低。在剑叶或叶顶可见凹凸褶皱。在一蔸中约有1到4根水稻植株比健康植株短约1/3,半全穗。典型症状:病株叶色深绿,上叶表面凹凸不平(多在叶基部)。病株地上神经节有倒立的须根和高节的分枝;病变干细胞表面有大小约1-2 mm的乳白色结节(明显手粗糙感),结节纵向排列成蜡状斑点,早期呈乳白色,其后发育为褐黑色;病变结节的位置随易感期的不同而不同,感病期越晚,结节位置越高。 苗期症状:稻苗呈深绿色,心叶生长缓慢,叶短、硬、密,叶脉呈不规则蜡白色结节性突起,后期呈黑色、褐色。枕叶距离缩短,下叶鞘包裹叶鞘。植株较短(不到正常植株的1/3),后期结实率低,且经常提早死亡。 分蘖期症状:病株多分蘖较多且上部分出的叶片与叶枕重叠,心叶被出下叶叶鞘或从下叶的枕口呈螺旋状生出,叶子短而硬,顶端扭曲。主茎和早分蘖的病株仍可抽穗,但穗难以结实,或包穗,或小穗,如矮秆病。 抽穗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萎缩簇生,病株或可抽穗,但抽穗小、实粒少、结出的实粒轻,稻粒被半包在叶鞘中,旗叶变短、变硬;叶片基部、上叶以及中叶可见垂直褶皱;而茎秆下部节间、节上会有蜡白色、黑褐色结节[2]。 2.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作特点 1)从近三年内的发生情况来看,单季晚稻对该病的抵抗力最弱且最易发生,连作晚稻次之,早稻的抵抗力最强,这主要与水稻生长时节和白背飞虱的习性有关。一般本季晚稻在5月下旬播种,6月中旬移栽,而6月上、中旬是携带毒性的白背飞虱初期迁入的第一个高峰期,而此时单季晚稻正处于秧田中、后期和移栽期,稻田中白背飞虱密度较高,稻株易受感染,而此时处于拔节期的早稻即使受到病毒感染,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而连作晚稻正处于播种和秧田初期,受虫密度小,因此受影响较小[3]。 2)同一区域的单季晚稻在不同的播种时间内受到的影响也不同,有早播田块受影响较重,晚播田较轻的特点。经2010到2012年3年调查的结果显示,出现较重病情的田块一般是5月5~15 期间播种、管理粗放的单季晚稻田,调查显示2012年兰溪柏社乡在5月10日播种0.13 hm2水稻,由于播种前期监管较弱,因此并未对稻田进行任何防治措施,病情指数高达48.5%,水稻产量约为64%;而2010年婺城区沙畈乡于5月份播种0.10 hm2水稻,发病的稻株占70%,基本绝收[3]。 3)从水稻发生黑条矮缩病发生在时间和地域的跨度上几乎没有规律可循,这也是该病毒难以防治的原因之一。该病首次发现时间为2001年,发现于广东阳西县。后来,在2008年海南、广西、江西、安徽以及湖南、等地均发现该病。之后该病经鉴定其病原属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新种类。2009年该病在我国南部多个省区发做,覆盖面积为180多万亩,造成1.2亿斤产量损失;而该病毒多发作于晚稻,在2010年云南富宁县就曾发生,经调查文山州广南县、硕山县、富宁县、红河州蒙自县、建水县,玉溪市元江县等地于8月份均发现黑条矮缩病毒[4]。 3.影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经浙江省金华市2010至2012年6月份白背飞虱迁入量以及带毒率的调查显示,白背飞虱迁入量变高,发病稻株面积就会越大,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作率约在90%以上,一般发作在单季晚稻秧田中,并且稻株发病率与白背飞虱所带毒率为正相关,意味着该飞虱数量相同时,其带毒率越高,稻株发病率同样会升高。不仅如此,水稻发病率与梅雨季降水量有关,经调查显示,水的含量影响白背飞虱的繁殖与活性,而6月正是南方梅雨时节降水量最高的时期,因此,梅雨时节降雨量越高,白背飞虱的数量越少[5]。 综上,水稻的易感期主要在秧苗期以及本田初期,把节后不易感染,而随着病毒的分布范围的扩大,发生会逐年加重,且中晚稻以及连作晚稻病情重于早稻,发病的轻重主要与白背飞虱的迁徙习性以及梅雨时节的降水量有关。 4.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的防治、防控措施 结合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作特点、携带因子,应采取治虫防病、治秧田保大田、切断传毒链等防控策略。以秧苗期、本田初期为关

水稻病毒病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1] 马克平,刘玉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I :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下)[J ].生物多样性,1994,2(4): 231~239. [12]MAGURRAN A E .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Its Mea -surement [M ].London :Chapman and Hall ,1988.[13] HAMMER 覬,HARPER D A T ,RYAN P D . PAST -PAlaeontological STatistics ,ver .1.88.Published at :http ://folk .uio .no/ohammer/past/,2009. [14]王智.越冬橘园蜘蛛群落多样性研究[J ].果树学报, 2002,19(6):433~435. [15] 宋大祥,朱明生,陈军.河北动物志:蜘蛛卷[M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 .... .... .... .... 专题综述 近几十年以来,水稻病毒病在我国的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个别年份,部分稻区还有大面积暴发的情况发生,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针对水稻病毒病的为害,我国政府部门、植保部门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高度重视水稻病毒病的防控,并针对水稻普通矮缩病、水稻黄 矮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形成了有效的“治虫防病”的干预和防控措施,挽回了大量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在2009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防治处组织南方稻区的植保部门、高校农科院所等单位成立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协作组,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防 水稻病毒病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陈 卓1,2 ,宋宝安1,2 ,郭 荣3 ,杨 松 1,2 (1.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贵州贵阳550025; 2.贵州大学教育部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3.全国农业 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 100125) 摘要:水稻病毒病成灾重、发生面积大、防治困难、造成的经济损失重。目前对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措施还局限在“治虫防病”上,对已经大面积暴发的水稻病毒病没有成功的防治经验和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就水稻病毒病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从水稻和病毒互作的生理生化机制的角度探讨水稻病毒病防治策略,从防治角度探讨水稻病毒病防治药剂的创制与田间应用技术。关键词:水稻病毒病;防治策略;探讨中图分类号:S435.111.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820(2010)12-0013-06 Study on rice virus disease and controlling techniques and its application CHEN Zhuo 1,2,SONG Bao -an 1,2,GUO Rong 3,YANG Song 1,2 (1.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Green Pesticide and Agricultural Bioengineering Guiyang Guizhou 550025,China;2.Key Laboratory of Green Pesticide and Agricultural bioengineering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Guiyang Guizhou 550025,China;3.National Agro-technical Extension and Service Center,Beijing 100125,China) Abstract:Rice virus diseases brought about serious economic losses by its outbreak,largely occurred area and less effi -cient control measures.Control measures of rice virus disease were still limited to the prevention,and there were no suc -cessful experience and efficient control measures for its outbreak.Controlling techniques of rice virus disease and progress of its application were reviewed,control strategy from the aspec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rice and virus on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s,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sticide against the disease and its application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rice virus disease;control strategies;discussion 13··

水稻病害图谱

一、真菌性病害 1、稻瘟病 叶瘟大田症状,稻瘟病为害造成的白穗 苗叶瘟褐点型

苗叶瘟慢性型 叶枕瘟 苗叶瘟病斑连片

枝梗瘟 穗颈瘟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水稻上为害最重的病害之一,以日照少、雾露持续时间长的山区和气候温和的沿江、沿海地区为重。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苗叶瘟、叶瘟、节瘟、叶枕瘟、穗颈瘟、枝梗瘟、谷粒瘟。以4叶期至分蘖盛期和抽穗期最易感病。 防治方法: 1、采取“狠抓两头,巧治中间”的防治措施。即狠抓苗叶瘟和穗瘟,巧治叶瘟。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稻瘟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水稻生长前期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后期干湿 交替,促进稻叶老健;2、孕穗破口期(即有5%左右穗出现时,一般2—3天)是药剂防治

的关键时期。当苗期或分蘖期,稻叶出现急性型病斑或有发病中心的稻田,或周围田块已发生叶瘟的感病品种田和生长嫩绿的稻田,或在孕穗末期叶病率在2%以上、剑叶发病率的1%以上的田块应及时进行喷药。常发区应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5天喷药预防苗瘟。穗颈瘟的防治适期在破口期和齐穗期;3、药剂可选用75%三环唑。叶瘟掌握在初发病期用药,防治穗颈瘟,一定要在破口初期施用。 2、纹枯病 纹枯病枯孕穗 纹枯病包鞘

叶鞘上不规则病斑 纹枯病严重为害状 纹枯病前期菌核

纹枯病后期蜂窝状菌核 纹枯病是水稻常发且为害重的病害,具有发生面广,大发生率高,为害重,损失大的特点。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稻田里越冬,菌核是最主要的初次侵染源。早稻中后期和晚稻中前期是纹枯病发生发展的盛期,尤以水稻抽穗前后最烈,以分蘖期和孕穗期最易感病。纹枯病是高温高湿的病害,也是多肥茂盛嫩绿型病害。水稻施肥多,生长茂盛嫩绿,天气多雨时,往往发生严重。长期灌深水,偏施迟施氮肥,造成水稻嫩绿徒长,田间郁闭、湿度增高,都有利于纹枯病的发展蔓延。 防治方法:1、采取“在插秧前消灭菌源,插秧后加强肥水管理,并结合发病初期防治,确保水稻倒三叶完好”的防治策略;2、每季耙田后要打捞漂浮在水面上的菌核,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灌水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做到浅水分蘖,足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防止早衰。 3、化学防治:纹枯病的防治适期为分蘖末期至抽穗期,以孕穗至始穗期防治最好。一般当水稻分蘖末期到圆秆拔节期丛发病率10%—15%、孕穗期丛发病率15%—20%时,应用药防治。高温高湿天气要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10—15天,药剂防治有: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 3、胡麻叶斑病

植物病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一章习题题解 1.植物病害的定义是什么? 植物在自然界里的生长与发育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威胁。任何影响植物健康地生长发育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它的产量与质量,从而影响人类对它的利用价值。不适宜的土壤结构、养分状况、水分供应、微生物区系等,不良的大气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各种有害生物的侵袭与破坏等等,都可能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的生长与发育,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生物的影响超过它的忍耐限度而不能保持平衡时,植物的局部或整体的生理活动或生长发育就出现异常状态,这种表现异常的植物我们称之为植物病害。起植物发生病害的这些因素,统称为病原。 2.植物病害的症状分哪些类型? 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常见的病害症状有很多种,变化很多归纳起来只有5类,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1)变色(discoluration) 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大多出现在病害症状的初期,尤其是病毒病中最为常见。整个叶片或者叶片的一部分均匀地变色,主要表现为褪绿和黄化(yellowing)。褪绿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而使叶片表现为浅绿色。当叶绿素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黄化。另一种形式是叶片不是均匀地变色,如常见的花叶(mosaic)是由于形状不规则的深绿、浅绿、黄绿或黄色部分相间而形成不规则的杂色,不同变色部分的轮廓是很清楚的。有时变色部分的轮廓不很清楚,这种症状就称作斑驳(mottle)。斑驳症状在果实上也是常见的。此外,田间还偶尔发现叶片不形成叶绿素的白化苗,这多半是遗传性的。 2)坏死(necrosis) 坏死是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因受害部位不同而表现各种症状。坏死在叶片上常表现为叶斑和叶枯。植物根茎可以发生各种形状的坏死斑。幼苗近土面茎组织的坏死,有时引起所谓猝倒(damping off)和立估。果树和树木的枝干上有一种溃疡症状(canker),坏死的主要是木质部,病部稍微凹陷,周围的寄主细胞有时木栓化,限制病斑进一步的扩展。

水稻病毒病的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519117646.html, 水稻病毒病的防治 作者:张振英冯慧梅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年第12期 水稻病毒病是水稻上一类重要病害,主要发生于南方稻区,东北稻区一般只有普通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等。 1?症状识别 1.1普通矮缩病病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变短?僵硬,呈浓绿色,新叶的叶片?叶鞘上可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虚线状条点。孕穗以后发病的仅在剑叶或其叶鞘上出现黄白色条点。发病早(苗期至分蘖期)的分蘖少,不能抽穗,发病迟的虽可抽穗,但抽出的穗往往呈包茎穗或半包茎穗,结实程度差,穗小,秕谷多。 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原体为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virus简称RDV)占该病毒可由黑尾叶蝉;二条黑尾叶蝉和电光叶蝉传播。在苗期当气温22.6℃时,潜育期为11~24天;当28℃时,潜育期为6~13天。苗期至分蘖期感病的潜育期短,以后随龄期增长而延长。水稻在苗期至分蘖期感病和孕穗期均能发病。水稻在分蘖期前较易感病。冬春暖?伏秋旱利于发病。稻苗嫩?虫源多发病重。 1.2条纹叶枯病病株心叶沿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后常合并成不规则的黄白色条斑,使叶片一半或大半变成黄白色,但在其边缘部分仍呈上述褪绿条斑。病株矮化不明显,但一般分蘖减少。 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病原体为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SV)。条纹叶枯病毒只能通过昆虫传播,已知灰飞虱为主要媒介,白背飞虱也能传染。病毒在带毒灰飞虱体内越冬,成为主要初侵染源。媒介昆虫在麦田越冬,后迁飞至早稻秧田或本田传毒并繁殖,早稻收获后,再迁飞至晚稻上危害。水稻在苗期到分蘖期易感病。叶龄长潜育期也较长,随植株生长抗性逐渐增强。春季气温偏高,降雨少,虫口多发病重。稻?麦两熟区发病重。 高秆品种发病后心叶细长柔软,并卷曲成纸捻状,弯曲下垂,以致枯死成″假枯心″。矮秆品种发病后心叶展开仍较正常,发病早的植株枯死,发病迟的只在剑叶或其他叶鞘上有褐色斑,但抽穗不良或畸形不实,呈″假白穗″状。 条纹叶枯病的初侵染源主要为获毒的越冬灰飞虱若虫,来年春天羽化为成虫,从越冬场所迁飞到稻田引起发病,一年可传播多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