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基本特征到理论路径的思考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基本特征到理论路径的思考

174哲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1总第207期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由基本特征到理论路径的思考

王国敏薛一飞

;………………………………………一……………………………………………………………’。j

i[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本文i

i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解析入手,在客观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论原则

i基础之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路进行了尝试性探索,以期能为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

;普及提供一些可行性参考。

i[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化;专业化;现代化

j中图分类号:A8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08)1l—D174—05{

:..…………....………..:....…....……..…..………............…………………........…………一…....…:作者简介:王国敏(1953一),女,重庆市人,四川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薛一飞(1981一),男,河北人,四川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四川成都610064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这是在当前形势下提出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的新要求。何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遵循什么样的方法论原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路何在?这些都已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理论与人民群众双向互动的辩证统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在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指导下,经由适当的路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而使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感知与掌握真理,最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基本信仰与行动指南的过程。作为科学理论与实践方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理论要掌握群众;二是群众要掌握理论。二者是理论与人民群众双向互动的辩证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掌握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

革命导师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第一卷聊¨,理论存在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要使科学理论真正在现实中发挥作用,必须将之与实践相结合,因为真理在付诸实践

之前,它只是一种理论形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第一卷丹’作为一种理

论形态的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只有掌握了实践的主体一人民群众,“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第一卷P15’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标;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的,必须调动法国无产阶级的理论兴趣,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产生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这一论断。对当代中国同样适用。然而,人民群众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被动客体(对象),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掌握人民群众不会自然而然地完成,马克思主义“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1】‘第一粕17),而这种灌输也并非强“灌”硬“输”,因为“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p’但“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2】‘第‘粑’马克思主义只要依靠真理的力量在人民群众的实践当中坚持统领地位,将自身掌握群众的理论诉求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基础之上,通过所提出的纲领、政策、目标,阐明群众的实际利益,激发人民群众的觉醒,让群众懂得自己的利益所在,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使命,拿起马克思主义这件“精神武器”为自身利益和理想奋斗;马克思主义就能够将群众变为自己的“物质武器”,就能够掌握群众,扎实自身的群众基础,从而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双向互动的辩证统一。

再者,人民群众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需

万方数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1总第207期

要。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f1】(第-镯嘲’然而“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2】‘第一卷一’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以亿万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来完成的。人民群众要获得成功实践,就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有人民群众真正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真正掌握r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并转化为投身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复兴中华民族的宏伟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所以,虽然“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强制处在健康清醒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2J‘第三卷鼢’427’但只要人民群众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获得成功实践的体验,“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去检验它”,【2j‘第四卷嘟1’那么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将来得更加迫切与主动,“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2】‘第四卷嘲’人民群众就会自觉地去掌握马克思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引自身的行动纲领,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群众自觉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需要。

理论掌握群众,群众掌握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诉求,作为将人民群众视为理论传播客体与实践主体统一的需要,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互动实践过程,二者互相联系,相互需要,互为支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的两个方面,并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同~过程中一并完结。

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面对着不同的现实条件都有不同的具体模式和路径,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牢牢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论体系的核心。因为,“三大特色”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民族观和发展观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论体系所作的全面概括,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路的方法论原则。

第一、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方法论原则。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内核,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高于(理性韵)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4】‘第55柳8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L2J‘第一卷嘟’因为,只有实践才能满足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实践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一切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同时也只能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检验、丰富、发展自己。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也是‘个实践过程,这一过程必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认识、运用、发展、验证真理,从而感知真理魅力,被真理征服的双向辩证统一过程,始终是在同一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也只能通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来得以印证。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方法论上要坚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坚持“实践特色”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路不可动摇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理论前提就是尊重各民族的差异性,认为“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4】‘笨勰卷响’“在分析任何社会的问题时”[1J‘第二誊聊”,都“要估计到在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1】‘第二考脚5’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j(第--OPII)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在当代中国只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凸显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为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真理为中国人民所认可,所需要,进而信仰,最终实现大众化;正所谓:只要是民族的,必然是大众的。“民族特色”作为大众化方法论原则,它本质上要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中华民族的民族感情,从话语表述到理论内容都是中国化的、中国气派、中国作风和中国风格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

万方数据

176哲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皎)2008/11总第207期

价值目标是为着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唯有如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才能为中华民族所接受,才能被这个民族的大众所认同。民族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需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方法论上要坚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才能为大众化奠定了广泛的民族情感和价值认知基础。

第三、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出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2J‘第2卷呦)“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J‘第1卷蚴)“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第4卷麟’抽象的、脱离具体时空的、凝固化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延经百年,与时俱迸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这就决定了时代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一起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论原则的基本规定性。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也是一个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的过程.本身就是时代精神与时代要求的反映。时代的需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也只有通过发展着的具体形态来体现。今天,马克思主义身处的时代背景与原初经典形态所依托的社会历史条件已有很大变化。当代马克思主义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动,与时代对话,直面现时代问题,从新的实践中提升时代内容,才能展现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才有实现那个时代的掌握群众的价值。时代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的要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方法论上要坚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常青,创新成果才能不断深入入心、不断为群众理解掌握而大众化。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路探索

当代中国马克恩主义大众化能否反映“三大特色”这是路径选择的核心指向。因此,我们认为,探索当代中国马克恩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理路,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内容的时代化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使理论符合实际,并指导新的实践。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都是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丰富和发展。正因为这些科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内容,才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人民群众中间得以广泛普及。反观历史,每当马克思主义式微之际,必是僵化、教条的“忠于”马克思主义“本本”之时。其本质就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本质,没有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精神,最终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过时”。

恩格斯曾尖锐地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鼾卷嗍’只有具有鲜明时代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具备实现那个时代的掌握群众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当中,紧扣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脉搏,回应祖国和平统一的时代要求,通过理论思维重新廓清马克思基本理论的时代内涵,不断赋予马克恩主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丰富、发展这一科学体系,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时代性内容注入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将理论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实践的指南,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运用最新成果洞察新情况、分析新矛盾、掌握新规律、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创造新生活的能力。在指导人民群众的成功实践当中彰显马克思主义时代内容的真理魅力,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

(二)风格的民族化

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西方“语境”的学说,而西方的文化土壤与中国迥然不同,这是中国大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天然鸿沟。跨越这道天然鸿沟唯一途径就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J,也就是将原初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51来展现。

关于理论风格的民族化问题,黑格尔早有论述,他在讲到“哲学德国化”时,强调“教给哲学说德语”。“因为,一个民族除非用自己的语言来习知那最优秀的东西,否则这东西就不会真正成为

万方数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1总第207期本刊PlA止.:u,ww.xuebao.net177

它的财富,它还将是野蛮的。”【6】而对于马克思主义风格的民族化也就是要“教给马克思主义说汉语”,将马克思主义由西方话语系统转化为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话语系统,通过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风格的民族化赢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民群众当中的情感与价值认同,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

要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风格的民族化还要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求助”,因为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终极体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新”起来,“活”起来,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我们坚决反对去用已经死了的语汇和典故,这是确定了的,但是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71要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亲和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用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做出新阐释,新解读。所以,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要用民族语言对马克思主义做出新表述,用民族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做出新概括。

(三)语言的通俗化

马克思主义要让人民群众听得懂,才能用得上。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他的语言就必须通俗化。如列宁所言:“最高马克思主义=最通俗化”。【4】‘第30卷P4zz)这里的语言通俗化并非是降低了马克思主义品味的庸俗化,而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要求;是指在保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前提下,将其转化为简明、扼要、形象、生动的群众生活语言,用通俗的文字、群众性的语言和新鲜生动的材料来说明深刻的道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逐渐内化为群众的观念、意识、素养。

语言本身没有通俗化的自觉。要使马克思主义语言通俗化,毛泽东同志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好方法:“如果不是口头上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5】‘躬卷喇1’具体来说就是“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的语言,”【5】‘第3卷嘲’学习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词汇,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以通俗化语言表述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同志还以自身的实践为我们树立语言大众化的典范,如用“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讽喻主观主义;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来暗喻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用“纲举

目张”比喻抓主要;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明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正是运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才会受到群众欢迎,才在群众中间变得耳熟能详。所以,只有语言的通俗化才是人民群众真信、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的有效途径。

(四)队伍的专业化

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的整体素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形态、路径的选择及最终的效果。因此,打造一支出类拔萃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业化队伍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具体来说,这支专业化队伍必须具备三种素质:

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队伍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积淀。队伍深厚理论功底的养成,是自身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这就要求专业化队伍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发挥理论自觉,拓展理论视野,扎根现实生活,依托前人成果,能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在回答时代和实践问题中逐渐形成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空间,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增长点。

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队伍要具备纵观时代的历史视角。现实是历史的承接和继续,借助历史的视角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现实。这就需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培养马克思主义专业化队伍的历史视角,提高他们的唯物史观素养,也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者在历史性话语背景下,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找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的切人点;坚信历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并学会在解读并继承马克思历史语境的基础上运用其批判精神来解决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融入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进程中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有全新路径探索的可能。

第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队伍要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激荡在所难免。在相互碰撞激荡中,“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他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篝;4卷嗍’可见真正的马克思

万方数据

178哲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人圭垫壁垦!兰塑墅坐总第207期

主义者绝不会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固步自封,而是以开放宽容的姿态与西方进步思潮展开对话,继承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而有所创新,吸纳其一切有价值的理论成果而不迷失自我,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逐渐形成一种开放、互动的发展态势,在比较与借鉴中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唯有如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不至于在封闭中陷入“困境”。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专业化队伍国际视野的要求。

(五)手段的现代化

当今社会,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大众传播手段急速更新。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在拓宽原有的宣传教育阵地的基础上,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现代化理论传播体系。借助现代化的大众传播手段才能达到大众化目标。大众传播手段主要包括电视、广播、电影、网络等。特别是互联网极具传播迅速、影响广泛、交流互动等优势特点,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编织”一张信息“网”,而将传播受众链接于网点之上。“可以这样说,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政治斗争阵地”。邛。当代西方这种思潮正是借助这种现代化大众传播手段的优势而“来势汹汹”。但这张“网”同样可以被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拿来,为我所用。以互联网为依托,将传统灌输理论与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相结合,不是去掌控人们怎么想,而是把握人们想什么。在灌输的同时注意引导,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要求,使理论普及和宣传的内容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生动活泼;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和灌输教育。通过电视、电影、网络等更多更好的现代化传播手段,“经常反复的宣传真理”,L91通过传播媒介在表层上影响受众的行为方式,深层次则塑造人的社会观念,让人民群众r解、认识、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坐标和行动指南。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天籁之音”传之深远。

(六)机制的一体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展开,就要探索并形成一套持之以恒的一体化机制作保证,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到政策法规、社会管理和教育科研之中,使各相关领域制度机制的构建更好地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首先,要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作用,在发展规划中坚持将这项工作列入重点项目,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一起作战略部署,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政策都有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防止出现具体政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相背离的现象。要积极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转化为法律规定,用法律的权威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次,各种社会管理也应当承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责任,各级各类管理部门要把倡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份内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以政策和经费激励为手段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机制保证。最后,要形成一套宣传普及的科研教育有效机制,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列入小学、中学、大学课程,按照不同的层次将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同时,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专门研究机构和研究、宣传理论队伍的优势,鼓威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者,认真调研,解释回答重大现实问题,切实把马克思主义融人到大众生活的各个层面,使之耳熟能详,潜移默化的变成人民大众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由此就可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领域,法规、制度,政策等统统层次的机制一体化为马克恩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尤其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战略任务,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后退没有出路,只有坚定不移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引领,在引领中普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I]列宁.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9.[4]列宁.列宁争集f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3.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6][德]黑格尔著,苗力田译.黑格尔通信百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02,

【7J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卷本)[M】.北京:人民出版杜,1964:838.

[8]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80,

【9]【德]艾克曼著,洪天富译.歌德谈话录[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2:372.

收稿日期:2008—10—03责任编辑尹邦志

万方数据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基本特征到理论路径的思

作者:王国敏, 薛一飞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政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刊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年,卷(期):2008,29(11)

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9条)

1.列宁列宁选集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95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 1999

4.列宁列宁全集 1990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1991

6.黑格尔.苗力田黑格尔通信百封 1981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1964

8.江泽民论科学技术 2001

9.艾克曼.洪天富歇德谈话录 2002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宋一.Song Yi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大连干部学刊2009,25(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了多个环节.只有把握好其中关键,才能提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从过程角度看,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包括五个方面:坚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旨归.

2.期刊论文孙亮破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的"五个伪命题"-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3(1)

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被理论界再次推动为理论热点的时候,诸多研究方式、研究问题也成为了反思的对象.在当今中国,"不断地向马克思主义求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的一个"共识".若要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破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存在的"五个伪命题":马克思主义要不要大众化;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降低学术性;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看做"静态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期刊论文吴艳东.李强.WU Yan-dong.LI Qiang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大众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8,35(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社会发展也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提供了诸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改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论辩与较量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些经验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启示.

4.期刊论文孙玉健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性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紧迫性-湖北社会科学2009(9)

近几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面临两方面的紧迫问题:一方面是进一步有效地大众化问题,目的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是改善这门课在大学教育中的教学效果问题,目的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过程中的引导功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需要从各方面发掘有效的方法,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所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果显得尤为紧迫.

5.期刊论文宋一.SONG Yi略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1)

作为一个系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了"说服人"、"征服人"、"改造人"三个基本环节.从整体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环节之间不仅在横向上互动,也在纵向上发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当前,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遵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以"说服人"为基础,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性;以"征服人"为途径,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性;以"改造人"为目的,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性.

6.学位论文杨宏庭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009

科学的理论是实践的产物,它源于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与实践结合,才能发挥真正威力,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它不是为“理论”而理论、为“思辨”而思辨的教条,它只有在大众化中实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服务,才能体现其真正的科学价值。

党的十七大报告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而提出了党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新任务。虽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和实践则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起就已然展开。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普及过程中,不断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不断为中国的广大群众所理解掌握,使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绝不能割断历史来进行,必须在总结历史经验与舰律中,结合新的形势来探寻其有效途径。

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方法论为指导,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从厘清“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阐述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的重要意义和理论基础入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时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活动做出系统梳理,从六个方面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做出了总结: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二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证;三是多渠道、多方式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活动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四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路线;五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六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动力。然后,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我国社会转型的新发展等方面给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主要机遇和挑战分析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新形势。最后,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思考:一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内容重点;二是传播学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一种理论借鉴;三是对大众文化的普及性进行批判吸收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一种实践借鉴;四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为现实目标。

7.期刊论文朱哲.曾庆勇.ZHU Zhe.ZENG Qing-yong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化大众-湖北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8,35(3)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要求.在中国革命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同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化大众是辩证的关系,是过程和目的、手段和结果的统一.应当通过大众化和化大众的双向互动,努力使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入大众的血肉.

8.期刊论文陈洁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9(1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人才高地和思想源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存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部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效果.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创新,重要的是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外部机制建设,二是内部机制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机制以及全员育人机制,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部机制.第一、第二课堂联动机制以及规划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预警机制等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部机制.

9.期刊论文赵勇.Zhao Yong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08(4)

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阐释,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来看,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统一中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彰显了基于实践、民族和时代特色的理论发展,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凸显的是理论深入人心的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贯彻立足当下的理想性、基于利益实现的认同性、尊重差异的层次性的原则.进而集中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相统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主体与接受主体相统一以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视角,在理论建构、领导示范、制度安排、传播方式以及话语方式上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10.期刊论文施秀莉.张士海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史论——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视角-天府新论2010(1)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阶段;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阶段.研究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得出的主要启示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文化使命;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是教育和自觉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前提.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捍卫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时代要求是:必须从战略高度考量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必须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引证文献(2条)

1.赵铁锁.肖光文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期刊论文]-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9(4)

2.李祥兴.王先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期刊论文]-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4)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9319104035.html,/Periodical_xnmzxyxb-zxshkxb200811031.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5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