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学案

201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学案

201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学案
201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学案

“常见的侈辞方法”,即所考查的都是常见、常用或熟悉的。《考试大纲》对此作出了十分明确的界定,规定考查九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这就明确了复习的重点。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指能用(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的上述九种修辞方法自然生动地表达,重在考查运用。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我们可以分解出以下五个能力考查点:①能够对语言运用中的常见的修辞方法(考纲所述九种)进行辨识;②能够对语境中运用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进行理解;③能够对语言运用修辞方法的恰当与否、优劣进行鉴别评价;④能够根据语意和语境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表达;⑤能够对作品中修辞方法运用的修辞效果进行鉴赏。

【重点知识梳理】

一、修辞方法的辨识与使用

【解题指南】要正确辨识与使用修辞方法,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提出的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在理解其特点、形式、作用的前提下,注意几种易混修辞的辨析。

其次,要理解和明确八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理解和明确其表达效果,是判断其运用正误、优劣和正确运用修辞方法表达的前提。

第三,要注意培养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这里包括审题能力,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分析语境的能力(因为语境中往往隐含的信息较多,如果捕捉不住,拟写的语句是不会符合要求的),当然还有具体的操作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等等。

【例题】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那些文字拙劣的、词不达意的、欠通的语句密密麻麻,作者有点像是骑在“文字”这匹未驯的马上,马乱蹦乱跳,把他掀下来了。

“‘文字’这匹未驯的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给抽象的事理以形象的解说,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同时也耐人寻味,给人以艺术享受。

B.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这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那万里长城的尖端。

这句话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用“直冲下来”“一头扎进”给静态的“万里长城”以动态的描写。语言表达既生动优美,新奇鲜活,又简洁明快,直截了当,激发了读者的艺术联想。

C.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我忽然想起一句民谚,这样的土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担会结瓜。

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突出了土地肥沃、能种出好庄稼的特征,又抒发了作者对黑土地挚爱的情怀,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

D.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那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

这里连用两个反问,并套用了排比,既起到强调语意、强化语势的作用,又使语言表达跌宕有致,同时也抒发了强烈的感情。此外,还使语言富有整齐美和节奏感。

二、广义修辞的正确运用

【解题指南】修辞不仅包括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各种辞格和辞趣的积极修辞,而且还包括了追求意义明确(力求内容本身的明确和表出方式上的明确)、伦次通顺(语言要能依顺序,相衔接,有照应)、词句平匀(平易而没有怪辞僻句,匀称而没有夹杂或驳杂的弊病)、安排稳密(“稳”,

是说词句的安排要同内容相贴切,其关键在于写说者目的何在,内容的情状如何;“密”则是指用语应切合需要,恰到好处,不盈不缩,当繁则繁,当简则简)的消极修辞。

《考试大纲》虽然明确了常见的修辞方法是八种,但从近年高考的情况来看,直接考查修辞判断的并不多,间接考修辞方法的也只集中在文学鉴赏的辨析题和现代文阅读的最后一道选择题上,更多的情况是将其与句子的仿写、改写、扩写以及语言的简明、连贯等结合起来考查,重在理解运用。这就告诉我们,复习这一考点,除了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的辞方法外,还要注意其范围的广阔性与内容的全面性,注重修辞在语音、词语、句法、篇章等方面的运用。

【例题1】请以“梦想与现实”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的修辞方法,两个句子之间构成对偶。

太阳热烈、奔放,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

月亮温馨、宽容,带着无际清辉,给万物以安宁。

答:;

【例题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海棠 (宋)苏轼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东风袅袅泛崇光○注,香雾空蒙月转廊。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

【答案】(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例题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降落。

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频考点突破】

修辞的范围很广,从广义看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旨在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从狭义看则专指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是为了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采用的具有鲜明特点的表达方式。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修辞”条目规定了考生必须掌握的几种修辞方式,它们是:

考点一:比喻

【要点解说】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方的事物)、喻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被比喻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

★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何其芳《秋海棠》)

②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中间不用比喻词语,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常用“是”“成了”“变成”“成为”、“等于”等联结。例如: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徐志摩《曼殊斐儿》)

③借喻: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直接叙述喻体),而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我这辈子只是在生活的道上盲目的前冲,一时踹入一个泥潭,一时踏折一枝草花,只是这无目的的奔驰……(徐志摩《再剖》)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描述。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

★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

①同类比较: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

④表示列举: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考点二:比拟

【要点解说】

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人或物,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写。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让无生命的事物好像有生命一样能活动,让有生命的动物好像人一样有思维和情感。例如:下面溪水大概是干涸了,看着有无数用为筑桥剩下的大而笨的白色石块,懒懒散散睡了一溪沟。(沈从文《遥夜》)

②拟物: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甲物)当彼物(乙物)来描写。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运用比拟应注意的问题

①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氛围。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给“秋雨”以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性情相悖。

②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人和物)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私私的低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说它们互相说“再见”,显然不符星星的特征。

③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

★比拟和比喻的异同

比拟和比喻的相似之处在于均涉及甲、乙两事物相比,甲、乙两事物有可“比”性。其不同点在于:

①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即“比作、当作”),干脆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事物不分主从,浑然一体;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即“比方”),即以乙事物(喻体)来说明甲事物(本体),甲乙两事物有主有从。

②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③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性词语的形式出现,表示一种实体;比拟中起比拟作用的部分则是描述性的,其表现形式为动词性词语或形容性词语。

考点三:借代

【要点解说】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借用和与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事

物的名称来代替人或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

★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②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③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

⑥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⑦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⑧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运用借代应注意的问题

①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鲜明的代表性,让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我家兄妹很多,已有两个五角星,两枚大学校徽。”由于“五角星”既可指解放军,也可指铁路工人:“校徽”可代学生,也可代教师甚至校长;因此,不符合“鲜明的代表性”,会造成歧义。

②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用人物特征做借体时,要注意褒贬色彩。代表正面人物时,宜用褒义的称号,反之则用人皆厌恶的事物来代反面人物。如“诸葛亮”等作借体,常用来指代正面人物,而“三只手”等作借体,常用来指代反面人物。

③借代不当常表现为本体和借体之间关系不明确。

★借代和借喻的异同

借代和借喻有相似处,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但是也有不同之处:

①借代的本质是“代”,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并没有可比对象;而借喻的本质是“喻”,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即本体)。

②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能起描写作用;而借喻的作用是“比喻”,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

③借代是“代而不喻”,没有可比物,不能改为比喻;借喻是“喻中有代”,一般可以补进“本体”和“喻词”,改为明喻或暗喻。

④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前面出现了“××像××”的比喻句,后文直接使用喻体,这就成了借代了。

考点四:夸张

【要点解说】为了追求某种表达效果,故意言过其实,对原有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要求使用时合乎情理,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漫天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

★夸张的种类

①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②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③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运用夸张应注意的问题

①夸而有据,夸而有节。夸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合乎情理,把握分寸,否则就很难给人以真实感。如:“平原上整天都在刮着扬天揭地的老黄风。人们就在这大风中刨地耕地……”风既然那么大,人们怎么还能刨地种田?自相矛盾。又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这句的夸张有失真实。

②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如“屋里静极了,就连掉下一枚小钉子也听得见。”这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

③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辞格来表现。

④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性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

⑤如果夸张脱离了现实基础,或与思想感情不协调等,易造成夸张不当。

★比喻、比拟和夸张的区别

因为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辞格来表现,所以,二者的区别主要看有没有夸张的成分。如果有夸张的成分,尽管使用了比喻或者比拟的修辞格,也应当归于夸张。

考点五:对偶

【要点解说】将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意义相关或相反、结构相同或相似、用词互相对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放在一起,这种辞格叫对偶。

严格的对偶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互相对应的词性一致、平仄协调、实虚相对。现代诗文中对偶运用相当宽松,只要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声韵大体协调就可以了。

★对偶的种类

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①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田园居》)

②反对:上下句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例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③串对:上下句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

①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②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①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②句子对偶。例如: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滕王阁序》)

★运用夸张应注意的问题

①对偶与排比在结构和作用上有明显的区别:第一,对偶项只能是两个,排比句却至少有三个;第二,对偶在字句上的要求比排比严格;第三,对偶的目的是使上下联互相映衬或补充,排比的目的是要加强语气。

②现代人写的对偶有时上下联对得并不很工整,上下句字数相等(个别时候还会差一个字),结构只是基本相同,字面还可以重复,在词性、平仄上也不讲究,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组成对偶的上下句之间的联系可以概括为三种:如果上下句意思相近,是从两个角度说明同一个内容,前后互补,就是“正对”。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如果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互相映衬,以更好地揭示事物本质,就是“反

对”。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如果上下句之间包含因果、承接、条件之类的关系,就是“串对”。例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

①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②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③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来说是对比,就形式来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方法的兼类现象。

考点六:排比

【要点解说】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排比的种类

从结构上,排比分四类:

①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余秋雨《上海人》)

②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③单句排比。例如: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季羡林《八十述怀》)

④复句排比。如:戴镇长喜欢发表演讲,怀宝就暗示镇上的中学校长多请戴镇长去给学生们讲话;戴镇长喜欢读史书,怀宝就去镇上早先的几个富户家搜罗古书;戴镇长喜欢让自己的讲话家喻户晓,怀宝就常用粉笔把自己记录下的镇长讲话抄在镇政府门前的黑板上。(周大新《向上的台阶》)

(★使用排比应注意的问题

排比和反复的运用,都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单纯追求形式,失之于滥。如:“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的模范、学习的表率。”这句中几个词语意义相同,生硬地排列,显得重复,无病呻吟。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①排比必须由三项或三项以上构成,而对偶仅限于上下两句;

②排比在字数上无严格要求,只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即可,而对偶则要求字数相等或相近,且结构完全相同;

③排比的各项多有相同的词语做提挈词语,而对偶的上下句一般忌用相同的词语(宽对不那么严格);

④排比一般只表示相近或相关的意思,而对偶则表达相对、相反或相连的意思。

考点七:反复(重现)

【要点解说】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这种住辞方

法叫反复。例如:等待着

...,把

...,等待着

...,载着你遗体的灵车,碾过我的心;等待着

...,等待着

一个前方战士的崇敬,献给你。四次反复使用“等待着”,表达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悲痛之情。

★反复的种类

①接连反复。例如:沉默

..中灭亡。

..中爆发,就是沉默

..啊,沉默

..啊,不再沉默

②间隔反复。例如: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拒绝赔款,强占钓鱼岛,他们不惊

....

诧.;美帝国主义轰炸大使馆,死伤中国人命,他们不惊诧

.....。印尼治下的混战,屠杀华人,抢

劫财产,先奸后杀,秘密杀戮,放火烧人,他们也不惊诧

......。在上访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层递、排比、反复的区别

①从语言单位的数量看,层递、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才能构成这两种修辞方式,而反复这种修辞方式只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反复,即可构成。例如下面的前一例不是层递,后一例不是排比: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工作起来才能克服困难,才能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②从语言单位间的关系看,排比是并列的意思,递进在形式上特别像排比,但在意思上一层比一层向深(浅)发展;反复虽然也可以有两处以上,但反复部分的语句是相同的,意思自然是一样的。

③从语言单位的文字看,排比和层递的各语句之间有时只有个别字相同,但反复必须是语句中所有的字都相同。例如:

前年的今日

.....,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

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哪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

.....,我才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排比)

工作需要你们

....,新的时代需要你们

....。(层进)

....,新的中国需要你们

....,人们需要你们

一幅漫画画着一位厂长,有人告诉他车间停工待料了,他无动于衷

.....;一会又告诉他产品

大量积压了,他无动于衷

.....;又有人告诉他厂房着火了,他无动于衷

.....;来人又告诉他局长来检查了,他便立即活动起来。(反复)

考点八:设问

【要点解说】“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主宰戏剧的是什么人?一般以为是剧作家,认定剧本为一剧之本。(柯灵《戏外看戏》)

★设问的作用

①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②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起波澜;

③有时出现在篇首或句首,起到承上后下的过渡作用。

考点九:反问

【要点解说】反问也是“无疑而问”,往往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用问号,有的也用感叹号。

★反问的种类

反问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它有两种形式:

(1)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你可以说他是中国人走向现代的起点,但是,哪一个民族走向现代时的步履会像在上海那样匆促、慌张、自怯、杂乱无章?(余秋雨《上海人》)(2)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郭沫若《习习谷风》)

★设问和反问的区别

设问和反问的不同主要在于:设问句的特点是有答或提请读者思考,往往在篇首或段首,目的是提请读者注意,且必须用问号。例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

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反问句的特点是有问不必答,问中已有明确答案,常常在段中或末尾,目的是加强语气,表示肯定,突出强烈的感情,所以有时可用叹号。例如:“虽然天山这里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

总之,学习和研究修辞方法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和表达,高考的命题也是基于这样的共识,因此,我们平时的复习和练习,都要从理解运用着手,要能分清这八种修辞手法,能分析其作用,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考试说明》对“修辞”考查的内容有明确的界定,这就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比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辞格,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本体与喻体应当不属于同类事物或道理,但又有相似点,且二者离开越远,比喻越精彩;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在句中见到“像”字就以为是比喻,要知道,猜测不是比喻,如“这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单一想像不是比喻,如“我仿佛回到了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表举例、列举也不是比喻,如“新时代,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像孔繁森、李素丽等”。另外,词的比喻义也不是比喻,修辞中的比喻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其比喻的意义,是为增强表达效果而临时运用的,而词的比喻义是指通过词语的基本义的比喻用法形成下来固定的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应有的。如“他是个纸老虎。”“纸老虎”是比喻义,指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③比喻要贴切,要以“熟”喻“生”,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切不可以“生”喻“熟”,越比越难懂。

借代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特征代本体,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②具体代抽象,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③部分代整体,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④形象代本体,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⑤专名代泛称,如“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⑥结果代原因,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

这里要特别注意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代的作用是在“代”,就是用借体去代替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在“喻”,可以改说成明喻或暗喻。从构成的基础看,借喻构成的基础是相似性,借代构成的基础是相关性。例如:“中国共产党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是冤枉!”前者是比喻,后者是借代。

其他还应该注意的几种辞格的区别。

比喻与比拟:比喻与比拟都是两事物相比,但有区别:①比喻的重点在“喻”,十分注意并突出事物的相似点;比拟的重点在“拟”,干脆把甲当乙来描述,对于事物的相似点已不着重突出了;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里把侄儿宏儿当作鸟来描述,是拟物,不是比喻。②比喻中的本体与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现,但喻体必须出现;而比拟中,本体与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分号前句是拟人,分号后句是比喻。

对偶与对比:对偶形式整齐,富于节奏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便于记忆。对偶强调结构形式要对称,字数要相等,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正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反对);“山中一夜雨,树梢万重泉”(串对)。而对比则是意义(内容)上说的,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形式如何。

设问与反问: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答在问外;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答在问内。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关于“修辞”检测,考生首先应了解上述8种常见修辞的概念与种类,能领会它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能区分比喻与比拟,借喻与借代,设问与反问等,掌握要点就可以了,避免在名词术语上纠缠。更重要的是要能“正确运用”。修辞的生命力正体现在运用上,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方法,能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文采飞扬,论理抒情意丰情浓。其次还应了解历年修辞方法考查的类型,既有单项考查,也有结合阅读和文学鉴赏综合考查,前者重在“理解、辨识”,后者重在分析运用。具体说有如下几种类型:①辨识修辞格;②辨析修辞格运用是否恰当;③判断对修辞格修辞效果的分析是否恰当;④指出修辞方法所表达的意思;⑤用规定(要求)的修辞格表述一个特定的内容。特别是第⑤种(仿写)充分体现了近年来高考修辞考查的趋势。考生应尤为重视。

【高考真题精析】

【2012高考试题解析】

(2012·全国新课标)17.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2012·四川)20.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6分)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回忆___________,希望_______。

(2012·山东)16. 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4分)

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又如,还有什么用呢?

【答案】示例1:做出的饭不能吃缝好的衣服不能穿

示例2:盖的房子无法居住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车

【解析】句式要相同,运用比喻,体现出缺少最主要的内容之意。

【考点定位】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D(表达应用)

(2012·辽宁版)17.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都感到了慰藉;

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2012·江西版)生活总有那么一曲旋律或几句诗歌,拨动过你的心弦,引起过你的共鸣……

请你用动情的笔墨把它抒写出来。

要求:

(1)侧重在描写中抒情,并结合使用议论。

(2)运用排比修辞和疑问句式。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4)不少于200字。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2012·湖北版)21.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答案】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

【解析】从人物语言中提炼内容要点,主要注意对偶的要求,最好从两个人物入手。

【2011高考】

1.(重庆)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黑墨②黑钻石③黑夜④黑葡萄

(1)此刻,她那般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带着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

(2)透过墨镜望去,姑娘的脸呈平滑的褐色,眼睛像似的,闪烁着奇异的光亮。

(1),理由:。

(2),理由:。

2.(陕西)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3.(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谅解是一股和熙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2010高考】

1、(10年全国卷Ⅰ)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谦恭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谦恭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谦恭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答:

解析:仿例造句是一个非常陈旧的题型,但是有其能够考查出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的能力而在高考中挺立不倒,倍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这类试题完成的时候,要求考生必须注意,答案必须要形似,更重要的是要神似。一般的学生在句式的仿写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2、(10年辽宁卷)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情谊就想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厚重;

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适时。

答案:略。每写出一句给3分,其中比喻恰当给2分,句式相同给1分。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做这样的题,要找准句式,化仿句为填空,仔细申准题目的隐含条件,选择合适的切入角度,反复斟酌修饰词语。

3.(2009湖北卷)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

我喜欢的书名:《》

理由:

【答案】示例:①我喜欢的书名:《献给母亲的歌》。理由:把祖国比喻为母亲,给母亲献歌,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爱,直抒胸臆,情真意切。②我喜欢的书名:《山河岁月欢乐颂》。理由:山河是祖国的代表,岁月是祖国的历程,欢乐颂是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解析】诗歌集的主题思想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所以①两个标题中都使用了修辞手法,前者是比喻,后者是借代;②这种含蓄的表达风格,前者更强烈直接地抒发了对祖国母亲的深爱,后者委婉深沉地抒发我们赞美祖国的共同心声。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做这种题,一要掌

握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等)的一般作用和效果;二要理解具体语境中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的含意。

4.(2009浙江卷)为下面这幅图片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的内涵(不少于50字)

答:

【答案】(示例)这是一幅坐在轮椅上的残疾运动员奋力击球的感人画面。她挥动球拍,展开青春的翅膀;驰骋球场,追逐人生的梦想。

【解析】本题虽属图文转换,但形式新颖。以前图文转换是直接用文字表述图表中的信息,而本题则是要学生展开想象,表现画面的意蕴,揭示画面的内涵。

【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和修辞的运用能力,兼考语言生动、形象、简明。此类题解题关纽在:一是明晰要求,读懂图表;二是要明确主体,确定方向;三是借助修辞,展开想象;四语言精练,形象生动。

5.(2009安徽卷)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目

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

上联上联

新春对联教师办公室对联

下联下联

全国高考语文图文转换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1.下面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请仔细观察标识,理解标识要素的内涵,填写下面介绍词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不多于6个字。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由正圆形、写意的司南、①________、北斗星等主要元素组成,充满了浓厚的②________气息。北斗星自古是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我国古代发明的③________的仪器,两者结合彰显了中国古代的④________成就。该标识象征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为人们提供⑤________服务,同时还蕴含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名字——“北斗”。网格化地球和中英文文字彰显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⑥________的宗旨。【答案】太极阴阳鱼;中国传统文化;辨别方向;科学技术;定位导航;服务全球 【解析】【分析】本题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识图,请仔细观察标识,理解标识要素的内涵,根据语境填写介绍词中的空缺部分即可。 故答案为:太极阴阳鱼;中国传统文化;辨别方向;科学技术;定位导航;服务全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和补写句子的能力。图文转换,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这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看标题,再看图示,不放过图示中的文字,然后概括答题。补写句子需要学生阅读全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句式填写合适的句子,使之形成一个整体。 2.下面是对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数据,根据要求答题。 类别身高(平均)体重(平均)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基数为100) 80后158.5厘米41.3公斤99.04 90后160.6厘米43.1公斤96.37 00后162.8厘米46.5公斤93.86 (2)根据你对生活的认识,简要说说出现表中现象的原因(不超过20字)。 【答案】(1)90后、00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都较80后增加了,但身体机能综合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归纳内容要点(散文阅读)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归纳内容要 点(散文阅读) (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比邻而居 王安忆 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可是,我没听他的。好了,现在,邻居家的油烟就通过我家的排油烟机管道,灌满了厨房。 ②我可以确定,我家厨房的油烟仅来自于其中一家,因为油烟的气味是一种风格。怎么说?它特别火爆。花椒、辣子、葱、姜、蒜、八角,在热油锅里炸了,轰轰烈烈起来了。这家人在吃方面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每顿必烧,从不将就。时间长了,我对他们生出一些好感,觉得他们过日子有着一股子认真劲:一点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们老老实实,一餐一饭地烧着,一股浓油赤酱的味,使人感到,是出力气干活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实打实的,没有半点子虚头。在我的印象中,他们

没落下过一顿。他们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规律,二是很节制。这些,都给人富足而质朴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气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这家人还增添了两次草药的气味。草药的气味也是浓烈的,“扑”一下进来,涌满了厨房。不知是因为草药气的影响,还是实际情况如此,一日三餐的气味不那么浓郁了。倒不是变得清淡,而是带些偃旗息鼓的意思。这段日子蛮长的,这么算吧,每周炖一次鸡汤,总共炖了四至五次。草药的苦气味和鸡汤的香味,是这段时间油烟味的基调。这也是认真养病的气味:耐心,持恒,积极,执着。 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厨房里滚滚而来一股羊肉汤的气味。这就知道,他们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补偿一下,犒劳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确有一种盛宴的气氛,带有古意。古人们庆贺战功,不就是宰羊吗?果然,草药味从此消遁,炖汤的绵长的气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进行。 ⑤在较长一段稔熟的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住的人家,很没

高三语文组第二轮复习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4517-26 高三语文组第二轮复习计 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高三语文组第二轮复习计划(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时间: 2.21-4.21 2.内容:(1)《高考二轮专题+高效纠错》(2)《创新思维·现代文阅读》(3)补救性打印资料。周次 时间 内容 备注 第1周2.21-2.27①《二轮专题》一、二。②《创新思维》理解词语含义。①每周一晚自习一套综合测试题。②每周视情况发放补救性打印资料。③8位教师按先应届(魏、王、刘、牛)后往届(申、王、孔、刘)的顺序每人为每周精选一套综合试题并负责打印。第2周2.28-3.6①《二轮专题》三、四。②

《创新思维》理解句子含义。第3周3.7-3.13①《二轮专题》五、六。②《创新思维》筛选整合信息。第4周3.14-3.20①《二轮专题》七、八。②《创新思维》分析结构思路。第5周3.21-3.27①《二轮专题》 九、十。②《创新思维》归纳要点中心。第6周3.28- 4.3①《二轮专题》十一、十二。②《创新思维》分析观点态度。第7周4.4-4.10①《二轮专题》十三、十四。②《创新思维》推断和想象。第8周4.11-4.17①《二轮专题》十五、十六。②《创新思维》鉴赏表达技巧。第9周4.18-4.24①《二轮专题》十七、十八。②《创新思维》评价内容态度。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完整版)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

高三语文课外名句筛选 班级姓名 (请注意加横线的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04江苏高考题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郑风·风雨)(解释:比喻社会黑暗、前途艰难;比喻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中,君 子仍不改自己的气节。) 1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3、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1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1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7、将欲扬之,必先抑之;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老子) 1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 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0、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2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2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08江苏高考题 2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 (解释: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真正有口才的人 表面上好像嘴很笨。) 25、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2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解释: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 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 复地给他举例了。) 27、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28、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2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3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3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3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34、子曰:“质胜文则野(意为无文彩),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37: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 1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试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试题(附答案) 一、高中语文图文转换 1.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现象?对此,你有何看法?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答案】现象:名目繁多且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臆造节日”异军突起,掩盖了传统节日。看法1:传统节日被商业化的“新节”淡化,亟需“抢救”。 看法2:节日也需要创新,不必一味严肃,新节日带来新快乐。 【解析】【分析】画面显示的是一个年轻人记得的节日:“5·17”谐音“我要吃”,名为“吃货节”;“5·18”谐音“吾要发”,名为“理财节”;“8·8”名为“爸爸节”;“11·11” 里有四个阿拉伯数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而光棍在中文有单身的意思,名为“光棍节”。但对于传统的节日“七夕节”却无印象。由此触发的应该是对传统节日的一些思考,传统节日被商业化的“新节”淡化,亟需“抢救”。节日也需要创新,不必一味严肃,新节日带来新快乐。 故答案为:现象:名目繁多且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臆造节日”异军突起,掩盖了传统节日。 看法1:传统节日被商业化的“新节”淡化,亟需“抢救”。 看法2:节日也需要创新,不必一味严肃,新节日带来新快乐。 【点评】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看图,仔细观察,画面中的要素要全面把握,读懂图示的意思。答题时注意把这些转化为语言,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即可。这幅漫画由一个人和几个节日组成,这几个节日很明显不是中国传统节日,而是根据数字的谐音或形象臆造出来的,所以这幅漫画反映的是名目繁多且缺乏传统文化内涵的“臆造节日”异军突起,掩盖了传统节日。对这种现象的看法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言之有理即可。 2.赵老师因为班上同学成绩不理想经常批评大家,结果适得其反。班长郝思同学看到下面流程图,认为可以借之给赵老师提出相关建议。请你以郝思的名义给赵老师写封短信,要求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正文不超过120字。

2018江苏省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诗歌鉴赏版含答案

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回 林景熙① 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⑦声唤客愁。 深夜无风莲叶响,水寒更有未眠鸥③. 注 ①林景熙,宋末诗人,宋亡不仕。②砧:捣衣时的垫石。③鸥:相传鸥是最 无机心的禽鸟,古人常以鸥喻心志之悠闲或隐逸之情怀. (1) “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请简析全诗是怎样表现诗人的“愁”的. 答: (2)最后一句中的“未眠鸥”,意蕴丰富,请对此加以赏析. 姣? 口 .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枇杷花二首(其二) 口居易 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 若使此花兼解语②,推囚③御史定违程④。 注 ①元和四年(809)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别正在京城任翰林 的挚友白居易。元稹曾在嘉陵江边作七律《江楼月》寄乐天,表达深切的思念之 情,口居易也作了组诗酬和元稹,这是其中的一首。②解语:善解人意。③推囚: 审问犯人.④违程:耽误行程。 (1)诗歌一、二两句中山枇杷的“叶”与“花〃分别有什么特点?结合诗句简要 分析. 答: (2)本诗在抒情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2018届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 训练(江苏)

(1)本诗为送别诗,试述首句写景的作用。 答: (2)第二句的两个“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答: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食汜上作泗 王维 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 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 注此诗为寒食节王维从贬所济州任满归京,途经广武城(今郑州市西)时所作。王维回京后就要接受新的任命。 (1)诗中的"归客”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2)诗的第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6。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蒋士程 不写晴山写雨山,似呵明镜照烟鬟。

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专题二文学名著阅读

2013年高考第二轮复习语文江西版专题二文学名著阅读 2011年高考(江西卷)2012年高考(江西卷)考题展示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 ... 的一项是 A.巴格特漂亮的小女儿被人用一 个独眼、驼背、长着罗圈腿的小 怪物换走了。她伤心过度,将自 己封闭在一间叫“老鼠洞”的小 屋里,成了隐修女。(《巴黎圣母 院》) B.高老太爷临终前原谅了觉民的 逃婚行为,他让觉慧把觉民找回 来,并亲口告诉觉民冯家的亲事 不提了,以后好好读书,扬名显 亲。(《家》) C.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 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 后,又遭遇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 终于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 了和尚。(《红楼梦》) D.孙权听从谋臣的建议,谎称国 太病危,骗孙夫人携阿斗回吴, 让刘备拿荆州来换阿斗。孙夫人 携阿斗离去时,被赵云、张飞截 下,留下阿斗,只放回了孙夫人。 (《三国演义》)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 ...的 一项是 A.楚国狂人接舆遇见孔子,并不理 会他,自顾自地边走边唱歌,且在 子路面前批评孔子“四体不勤,五 谷不分”。(《论语》) B.觉慧没有参加高老太爷的大殓 仪式,因为道士说他的生肖与大殓 的时辰有冲突。他虽然没有反对, 但心里不相信这些。(《家》) C.许攸向袁绍献计攻许昌,袁绍不 听,致使许攸投奔曹操。曹操用许 攸之计,烧毁袁绍积于乌巢的军粮 辎重,大败袁绍。(《三国演义》) D.伏盖太太的公寓住着七位客人: 库蒂尔太太和少女泰伊番,老头波 阿雷和中年男子伏脱冷,老处女米 旭诺,高老头和年轻人拉斯蒂涅。 (《高老头》) 考向分析 2011年高考江西卷针对新教材中新增的“名著导读”板块,首次 增加了关于名著阅读的题目。从题目的设置情况来看,主要还是考查 名著当中主要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其实也就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 读过这些名著。2012年的名著阅读题依然延续了2011年的命题思路, 对《论语》的考查尤其要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因此,考生在复习过 程中,应注意掌握好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理清各名著的故事情 节,避免张冠李戴。 名著名篇阅读,是指能领会名著内容并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学生了解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文学名著阅读必须通读原著,不能以读“导读或故事梗概”来代替原著的阅读,更不能用识记“作家作品”来敷衍名著阅读。 热点题型 (2012·江西南昌二中模考)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抄检大观园时,当凤姐和王善保家的抄检到探春处,她挺身护丫头,不许搜她们的东西,痛斥抄检是“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顶撞了凤姐,并打了“乘势作脸”的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红楼梦》)B.大卫出生的那天下午,母亲克拉拉正坐在壁炉前面,身体虚弱,精神萎靡,两眼含泪看着炉火。她对自己身体里即将坠地的无父孤儿,怀着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失望的心情。忽然她看见一个不认识的女客,往庭院走来,她是贝西婆姨。贝西婆姨很喜

2020江苏高考语文二轮练习:18 特色专项训练(十八) 语言文字运用+散文+名句 Word版含解析

特色专项训练(十八)语言文字运用+散文+名句 (时间:45分钟,分数:3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科学精神,即求真,有捍卫真理的勇气;即务实,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即________,不随意否定,更不迷信权威;即创新,反对________。不少人认为发展科学,就要________,最好短期内能在经济数据上有所反映,这样的急功近利会与科学精神渐行渐远。 A.置疑因循守旧一蹴而就 B.质疑因循守旧立竿见影 C.置疑故步自封立竿见影 D.质疑故步自封一蹴而就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契诃夫要我们笑,要我们笑着走上生活的道路,但是他也似乎时刻在警告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们便免不了要受到它的支配 ②生活决不是开玩笑的 ③如果是像机械的话 ④但也不是像机械那样 ⑤没有能力和勇气去支配生活了 ⑥它是无比严肃的 A.②①④⑥③⑤B.②⑥④③①⑤ C.③①⑤②⑥④D.③②⑥④⑤① 3.下列三副对联分别送给金榜题名、喜结良缘、乔迁新居者,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甲:画栋倚云呈异彩,花灯映月放光辉。 乙:春风堂上双飞燕,丽日池边并蒂莲。 丙:蟾宫折桂立苍穹,北斗凌云横碧水。 A.甲—金榜题名乙—喜结良缘丙—乔迁新居 B.甲—乔迁新居乙—金榜题名丙—喜结良缘 C.甲—乔迁新居乙—喜结良缘丙—金榜题名 D.甲—喜结良缘乙—乔迁新居丙—金榜题名 4.下列各句中,所引名句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天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季节,诗人们总是喜欢用春天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面对皇帝的退缩、士大夫的排挤和世人的辱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情节作用(小说阅读)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情节作用 (小说阅读) (2017•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1《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完成后面的问题。 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领悟情节作用的能力。本题目当中的“映衬”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本题的问法也可理解为“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解答此

题,应从奎尼的角度去思考:本文写了奎尼哪些方面的内容,分别对人物(“我”与“我的朋友”)有什么作用。先根据题干指向,明确写到“小狗奎尼”的段落有③④⑧⑨等。可见这个“小狗奎尼”贯穿全文,使小说结构完整。具体解答时我们可以先从“次要人物(小狗奎尼)”本身的情节或者品质出发;再结合小说情节,说出相关的主要人物品质,点出对主要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结合小说主旨,分析情感或者社会意义。 【答案】小狗奎尼经受的磨难,映衬了“我们”生活的艰难与坚强;(1分)小狗奎尼的特殊待遇,映衬了“我们”的善良与平等;(1分)小狗奎尼的兴奋状态,映衬了“我们”的快乐与幸福;(1分)小狗奎尼的离世,映衬了“我的朋友”的孤单寂寞。(1分) 一、紧抓内在关联,“4步走”解答情节作用题 分析情节的作用,有单从情节本身进行分析的,也有把情节考虑进文章进行综合分析的。无论从哪一种角度,都离不开对情节内在关联性(因果链)的把握。它是整个情节题的核心。对这一类题目,应做好以下步骤: 第1步:阅读全文,梳理情节脉络并作概括。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梳理情节脉络,每一阶段可采用这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方法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方法 一、基础知识(词语、成语、病句 复习要点:①落实近义词的区别,积累常见成语的意思和用法。②讲解语法知识,介绍常见病句类型及判断方法。 复习措施:①加强练习,最好能在每天课堂上完成一套基础知识小练习。指导学生做好错题小结,进行练习反思。②指导学生运用联想的方法,在比较中记忆、积累,将无序的字词有序化。③引导学生熟悉病句的六种类型。收集各种典型病句。④借助学生错题小结,多考查学生常错的字词病句,促使其过手掌握。 l、字音、字形题:音、形、义结合 2、词语题(包括成语和熟语 词语辨析:①有相同和不同语素的,重点分析不同语素。②没有相同语素的,重点分析具体语境。 熟语:注意感情色彩、使用范围、使用对象。 3、病句辨析题 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方法:①检查句子主干,看是否成分残缺。 ②推敲词语运用,看是否搭配不当。 ③心里默读,看是否有句式混用或语序不当。 ④综合思考,看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二、语文语言运用专题 语言运用题的考试内容有语段压缩、语句扩展、句子仿写、句式转换、图文转换、病句修改、句子排序、修辞手法。做题的技巧是审好题干,照章办事。 复习要点:①复习语用的各种基本题型及解题要领。②收集近年来出现的语用新题型,预测题型变化的趋势。 复习措施:①精选语用典型题目,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要领。②加大“压缩语段”“句式变换”“语言连贯”“图文转换”等学生易错考点的练习力度,指导他们在练习中总结方法,提高能力。③引导学生多积累优美词句,应对仿写、修辞等题型的考查。 三、第二轮名句默写 复习要点:①落实高中必背篇目的背诵和默写。②收集常见名句,适度扩大学生的积累范围。 复习措施:①挖空填写,做到篇篇落实。②挑选重要名句,做到句句落实,字字落实。 ③收集学生常错句子,反复练习,人人过关。④利用早读、周五下午的自习课,强化过手练习。 要求背诵的诗文,要不折不扣背诵。对有些“名句名篇”,不仅要熟练背诵,而且要准确默写。 四、语文文言文复习

2017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计划

2017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计划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的重点 近两年来,语文基础知识题比例减小,考试的重点在阅读能力、语言表达和作文这三个方面。从高三生个人语文知识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实际状况上看,除作文外,失分较多的是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 第二轮复习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对这几部分内容的复习。 现代文阅读 这部分着重考查高三生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这三方面试题的正确回答都以对文章的准确理解为前提。高三生答不好题,主要不是试题不会答,而在于文章读不懂,没有处理好读文章与答题的关系,对于答题技巧的储备也太少。 因此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找到依据不同类型文章的要素读懂读通文章的基本规律,进而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总结每类题型的技巧。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筛选的能力,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高三生平时所阅读材料的内容大多是新鲜的,能否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与学习效率有很大关系,因此,快速有效地阅读是语文学习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在阅读练习中,高三生应该训练以下技巧: 1、通读全文时,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2、做题时,一般有一半的题型,只涉及到局部段落。这类型的题,首先要找到与题目相关的段落,然后精读这些段落,尽可能多的利用文段中总结概括性的句子作为答案。 3、只要涉及到问答题,高三生一定要分点答题。没有哪个阅卷老师会喜欢一坨文字的涉及到对全文考察的这类题,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体本身的一些特色,例如小说的背景、情感、叙事方式,都是考察点。 语言表达题 近两年主要考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能力,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生活甚至中学生的作文。这类试题多呈综合性,很少孤立考查某一个能力点;多呈开放性,答题需要一定程度的想象和联系能力。 对付这类题,莫过于多练。无论是扩展还是压缩语段,经过一定量的练习,及对照答案进行总结,要提高真的很快。 作文 复习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而要靠自己写。在写中提高审题能力,提高运用来自生活中的材料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积累写作材料。 在第二轮的复习中,也应加强对必考的古代诗文阅读的复习。 二轮复习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考纲第一吃透弄熟。 各项知识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点线面结合,记忆、分析、比较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考纲网络结构和

江苏省2020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名句名篇诗练习(4)精品

【关键字】政治、提升、规律、地位、需要、重点、标准、改革 诗课后练习(4)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 (1)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吾所以为此者,。(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离骚》)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韩愈《师说》)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杜牧《阿房宫赋》)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琵琶行》) 2.此日六军同驻马,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四纪为天子,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马嵬(其二)》〕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2),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4)绝巘多生怪柏,,飞漱其间。(郦道元《三峡》) (5)转轴拨弦三两声,。(白居易《琵琶行》) (6)小楼昨夜又东风,。(李煜《虞美人》) (7)后生可畏,。(《论语·子罕》) (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礼记·大学》) 4.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六个小题) (1),其叶沃若。(《诗经·氓》) (2),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3)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行路难》) (4)人生如梦,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事》) (6)子曰:“岁寒,。”(《论语》) (7)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5.名句默写 (1)《师说》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的错误态度。

2020江苏高考语文三维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题”专项练、 打印带解析版

“文言文翻译题”专项练 (时间:45分钟满分:5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 ..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 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 ..”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 衍妻郭氏,贾后之亲,藉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时齐王冏有匡复之功,而专权自恣,公卿皆为之拜,衍独长揖 ..焉。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及越薨,众共推为元帅。衍以贼寇锋起,惧不敢当。辞曰:“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出。谓其党 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苌曰:“彼晋之三公 ..,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贵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锋刃也。”使人夜排墙填杀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时年五十六。 (选自《晋书·王衍传》,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角尝造.山涛造:拜访 B.不以经.国为念经:治理 C.衍自说少不豫.事豫:参与 D.当可活.不活:救活 解析:选D活:让……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角,古时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来代指儿童时代。 B.龙门,古代身份高的人的府邸,“一世龙门”是指文人所崇仰的人物,后起的文人登门拜访,可称为“登龙门”。 C.长揖,旧时见面的一种礼节。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策略

对第一轮复习的总结回顾 第一轮复习重在全面复习,夯实基础。在认真研究近两年髙考语文考试大纲和高考语文试题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对高考试题的评价报告,我们发现语文高考试题的命制出现如下特点:1、重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考察。2、文化内涵日益增强。3、主观题所占分值比例逐年增加,客观题逐年减少。4、作文命题稳中有变。鉴于此,我们做到了如下几点。 课本复习和知识点专题复习相结合,以知识点专题复习为主线,以课本复习为辅线。课本复习主要利用早读时间,给学生制订具体可行的复习计划,由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点专题复习主要由老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样两线并进,有主有次,可以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 2.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运用相结合。鉴于高考语文命题重主观的趋向越来越明朗。我们在复习专题时,打破常规的复习顺序,把语言知识点的积累和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即把字音、字形、词语、病句的专题复习等专题复习穿插进行。这样既避免了单纯的语言知识积累专题复习的枯燥记忆,又保证了学生不间断的语言运用技巧的训练。有积有发,两者结合,相得益彰。 语言基本知识点的复习和作文训练相结合。在第一轮的复习中,至少每两周进行一次作文训练。(作文训练也可以和模拟考试同时进行)比如,第一次作文专门训练基础等级的“符合题意”。第二次作文专门训练“符合文体要求”。这样第一轮复习结束,(一般应在3月份)学生应该能够对高考作文的各项能力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不管作文题目如何出,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手里有粮,心中不慌4.专题知识点的复习和阅读相结合。高三年级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时间紧,任务重,各科老师都拼命的挤占时间,很多学生都主管地给各科复习排座次,语文成为众多学生眼中的弱势学科。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也忽视了阅读教学,更谈不上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这样做的结果会使语文课面目可僧,极大的扼杀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高三年级复习课尤其如此。所以高三语文复习恢复阅读课,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这样做不会降低学生的语文成绩,只会提高其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这是有很多成功先例的。 语文知识的专题复习和模拟考试相结合。语文应试素质和能力是高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对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而言,这两点更加重要。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和近年高考语文试题特点,对初入高三的学生便开始周期性的高考模拟训练,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而且有益的 二、二轮复习的策略 经过高三上学期的学习,语文学科完成第一轮复习,在此基础上,从寒假到一模就进入了第二轮复习阶段。第二轮复习是语文科目各考点知识、能力、技巧熟练掌握、形成和运用的关键时期,在整理第一轮复习资料的同时,要做到“知识天天看,题型天天练,材料天天备”;知识错误要归类,题目题型要归类,答题步骤要规范,作文构思要常练;高效利用课堂,合理安排课下,做到课堂跟着老师走,课下自主查缺补策略一:老师的准备策略 查漏补缺,明确目标 轮复习侧重在梳理和建构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它突出了一个“全”字,各考点全面铺开,无一遗漏。而二轮复习则要突出一个“专”字,不宜面面俱到,要根据自己的薄弜环节集中攻克。譬如,整理、翻看一轮复习时做过的卷子,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认真细致的全面检査,做到真正了解自己学生的薄弜项。根据木桶短板理论可知,这些薄弱环节也许就是影响下一步提升语文成绩最关键所在,所以,要对症下药,花大力气把它补起来。具体方法是:回忆所讲,回想所做,明白要求,清楚要诀,集中精力,及时归纳,找出良策,章法不乱地进行大量的实际训练,以期二次巩固提高。 提纲挈领,深入钻研 二轮要多做提纲挈领式的复习,善于瞻前顾后,完善知识系统,增强“一个题就是一个类型”的意识,做好知识的查漏补缺,切实弄清问题出在哪里,为何出错,是知识的漏洞,还是能力的欠缺。对于二轮复习,最忌讳的就是要求不严,对许多问题还停留在一知半解上,而不能做到准确深入细致的探究,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花费了大量时间而收效甚微,甚至是毫无收效,因此,必须要精做训练,形成快捷、准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防止以看代写,以想代写,要把“会做”、“做透”作为二轮复习的原则,力求在难度低的试题中少失分,在难度高的试题中多得分,以期全面提高得分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三部分专题六图文转换专题专项增分练

专题六图文转换 题组一构思框架类转换 1.(2016·全国卷Ⅲ)下面是某高中举办迎新生晩会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首先要整体把握全图,抓住特点,然后按一定的说明顺序进行表述与说明,同时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连贯。注意迎新生晚会活动构思框架图中的先后和总分关系,活动分“通知动员”“演出”和“评奖”三个环节,“演出”这一块有三个要求:“参演人员”“内容”“形式不限”,“参演人员”又要求为高二、高三,“内容”又要求为学习生活。要把这些内容条理清楚地写出来。 答案:本次迎新生晚会由高二、高三同学排练演出节目,节目内容以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为主,形式不限。要提前通知各年级并动员相关同学积极参加,演出后进行评奖。 2.(2014·全国卷Ⅰ)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答: 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转换时按先“准备”后“实施”的顺序,依次列举参加人员的活动即可。 答案: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 3.(2014·全国卷Ⅱ)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答: 解析:题目要求把构思写成一段话,内容完整,且不缺少图中内容,字数不能超过75字。整合这些信息,应在组织答案时注意:先指出这是一次春游活动,然后讲春游所开展的活动及要求,最后讲各组的具体情形,类似词语串写。 答案:本次春游全班分为5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准备所需物品,要求人人参与,组长负责协调;各组拿出美食进行班级评比,并参加游艺活动。 4.下面是某中学国庆七日游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导学号 56110068) 答: 解析:这是一幅某中学国庆七日游的构思框架图,包含以下内容:①前期准备;②目的地是杭州,要参观高校、博物馆、风景区;③目的是丰富课余生活、增长见识。明确了这些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 答案:为了丰富课余生活、增长见识,学校将组织国庆杭州七日游活动,要求参加者做好前期准备;到杭州的主要活动有参观游览高校、博物馆和风景区。 5.下面是O2O(即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图,请根据图示概述这一模式,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80字以内) 答: 解析:解答此题,要认真观察此图。图中,实体门店将服务、打折等信息提供给网络平台;消费者到网络平台上进行挑选并下单,然后获取订单凭证;消费者凭借订单凭证到实体门店提取商品或享受服务。 答案:O2O模式是实体门店将服务、打折等信息提供给网络平台,消费者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挑选并下单,之后凭借平台给出的订单凭证到实体门店提取商品或享受服务的一种

江苏高考语文限时训练十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

限时规范练十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 (时间:40分钟分值:35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我看过许多民国时期的文人论战,地说,鲁迅跟林语堂斗嘴,比鲁迅跟叶灵凤斗嘴,好看多了。鲁迅讥讽叶灵凤,似乎有点,缺少可观赏性。鲁迅跟林语堂唇枪舌剑,这才是,我看得。 A.坦诚以强凌弱半斤八两津津有味 B.坦率以强凌弱棋逢对手津津有味 C.坦率弱肉强食半斤八两津津乐道 D.坦诚弱肉强食棋逢对手津津乐道 答案 B 解析坦率:直率。坦诚:坦率诚恳。以强凌弱: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弱肉强食: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泛指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棋逢对手:比喻双方本领不相上下。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津津有味:形容兴味特别浓厚。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 2.下列成语均涉及古代文化知识,不可以归为一类的一组是(3分)( ) A.乐不思蜀指鹿为马闻鸡起舞望梅止渴 B.巧舌如簧滥竽充数鸣锣开道钟鸣鼎食 C.黄发垂髫豆蔻年华及笄之年春秋鼎盛 D.笔走龙蛇飞沙走石力透纸背败笔成丘 答案 D 解析A项“乐不思蜀”说的是蜀后主刘禅,“指鹿为马”说的是秦朝的赵高,“闻鸡起舞”说的是东晋时期的祖逖,“望梅止渴”说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操,该组词语都与历史人物有关。B项“簧”“竽”“锣”“钟”均为乐器名,该组词语都与乐器有关。C项“黄发垂髫”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及笄之年”指女子年满十五岁;“春秋鼎盛”指正当壮年,其中“春秋”是“年龄”的意思。该组词语都与年龄有关。D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败笔成丘”指用坏的笔堆得像小山岳一样,形容书法精良或著述甚多。这几个词语都与书法有关。而“飞沙走石”形容风很大,与书法无关。

2018江苏省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训练散文阅读版含答案

2018届二轮复习散文阅读训练(江苏) 一、写景状物散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西敏大寺(节选) [美]华盛顿?欧文 ①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儿乎连接在一起,不可分别。岁云将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敬大寺去散步了儿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气,和阴沉沉的季候正好调和;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已经置身远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之中了。 ②我是从西敬学校的内庭走进去的,先走过一条弧顶的矮矮的长廊,墙壁很厚,墙上有圆孔,略有光线透入,廊中幽暗,似在地底行走.黑廊尽头,我远远地可以看见里面的拱廊。我从当年僧院遗址那条路进入古寺,景象分外凄凉,我心也更适宜于往凄凉方面冥想了。拱廊仍旧保留儿分当年的幽静出世之慨。灰色的墙壁受霉气所蒸,已经显得斑斑驳驳,年代已久,颓坏之象,也很明显.墙上长了一层口苍苍的苔醉,非但上面的碑文不可读,连骷髅像以及别种丧用标志都模糊不清了。弧顶上布满雕刻花纹,可是斧钻的痕迹,也已模糊;拱心石上面雕有玫瑰花,可是当年枝叶茂美之状,已经不可复见。每样东西都可以看出年久衰败之象,可是即使处在颓朽之中,依然不乏动心悦口之处。 ③一道带有秋意的黃色阳光,正从拱廊的方场上空倾泻下来,照耀着场中央一块稀疏的草圃,同时把拱廊的一角抹上一层阴郁的光辉。从拱廊之间,向上望去, 可以瞥见一抹蓝天,或一朵游云,还有那镀着阳光、伸向碧空的寺顶尖塔,也巍然在II。 ④我跚躅于拱廊之间,时而默想着这幅辉煌和颓败的景象,时而竭力去辨认那些刻在墓石上的碑文。我脚下的铺道都是墓石砌成,墓石上有三个浮雕像吸引我的注意,雕匸很粗阴,经过好儿代人的践踏,差不多已磨损殆尽.这是早先三位寺院住持的遗像,他们的墓志铭都已磨光,只剩下三个名字,这三个名字也无疑是后来重刻的。我停留了一会儿,对着古人这些残缺不全的遗迹,不禁幽然沉思。它们就像儿艘烂船,被时间的洪流冲到了遥远的此岸:它们并不告诉你什么故事,只表示这儿个人曾经活过,现在已经不在。假如它们含有什么道德方面的教训, 那只讽示那种希望死后还能受人尊敬,能借着墓志铭长存下去的骄傲心理,是如何的空虚。再过些时候,连这些残存的记录都会消失,纪念碑也将不成其为一件纪念物了。我正俯视着这儿块墓石,耳旁突然传来大寺的钟声,回荡墙壁之间,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计划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计划 一、二轮复习的时间安排 2019年9月——2020年2月。 二、对备考师生提出的要求 1、深入钻研,加强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当前高中教学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集体备课既有个体的积极参与,又有群体的通力合作,这种做法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所以我们强调加强集体备课,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探索提高课堂效率。 2、讲评结合,高度关注学生。 讲到学生的疑难点上,讲到知识的关键点上,讲到试卷的失分点上,讲到考纲的赋分点上;要改到位:凡是学生练过的东西都要评改,不要留下知识漏洞;要落实到位:盯住学生,盯准学生,因材施教,梯度在练习中体现;要抓好阅读,开阔学生视野。 3、分工协作,发挥团队作用 每位教师都有负责的专题,学科组老师针对专题进行审查、讨论,找出最佳的教法,最适合学生的学法,做到精讲精练,从而集思广益,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突出个人优势,集众人之所长。 4、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复习备考工作的有效性。 教会学生自己制定语文学习的计划,科学安排,掌握方式方法;明确课堂、早读和晚修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坚持系统化复习;做好材料的积累;强化知识点,不放过知识点的细枝末节;及时跟踪督促,以提高复习的效率。复习中备好三个本:一是笔记本,二是改错本,三是作文素材积累本。 三、具体的复习内容和思路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的内容按照高考考点主要有以下六个模块:论述类文本、文言文、古诗文鉴赏和名句的背诵默写、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作文。我们的一轮复习就以此为主要内容进行,体现复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体现复习的可控性和针对性,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方式方法的灵活性。时间大约是从2018年8月——2019年2月,如有需要,可以再延后十天至半个月。 (一)情境默写 高中部分的背诵在高二下学期已经陆续开始,在一轮复习时第一遍已结束,二轮复习时可以开始第二遍,在第二遍背诵中重点强化考纲要求的初中50篇和高中14篇。安排固定的背诵时间——语文晨读(一、三、五)10分钟和课前5—10分钟。定期小考和大考,小考各科老师自己考;大考年级组一起考,且默写量较大。我们的目标是,默写一定不丢分。 (二)语言运用 针对18年高考语用题变化比较大的情况,复习时除了加强必考的成语、病句的练习外,要丰富语用题的题型,重点关注衔接题,仿写题,应用文得体题、压缩语段和图文转换题。 成语 1成语辨析的基本思路:两掌握两判断。“两掌握”一指掌握成语本身的意思,包括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或者常用义。二指掌握选项语境的意思,弄清楚语境需要哪一种词义。“两判断”一指判断成语是否符合语境,二指判断该成语题的正确答案。 2、辨析成语的使用特点。可辨析成语的褒贬色彩,可辨析成语的语法功能,可辨析成语的语义,可辨析成语易混的特点,可辨析成语语义的轻重,可辨析成语表意的谦敬,可辨析成语语义的适用对象,可辨析成语语义与语境义是否重复。 3、训练的方式:可单独判断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可以选词填空的形式理解成语语义,可以辨析的方式辨析易混成语,可以单项选择的方式强化考点。 病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