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

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

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
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

第四讲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及其选课指导

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使课程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这是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特色。教育部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其中选修课分为六个模块,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由此,选修模块问题在我国历史教育界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高中历史选修模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高中历史选修模块的内容有哪些?怎样进行选课指导?下面我们就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的探讨。

一、高中历史选修模块的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在强调“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①的基本理念下,设置了6个选修模块。其内容结构如下:

模块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梭伦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欧洲的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模块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

○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搏斗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模块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模块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东西方的先哲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亚洲觉醒”的先驱

①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无产阶级革命家

○杰出的科学家

模块5:探索历史的奥秘

○历史与历史的重现

○人类起源之谜

○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

○玛雅文明的消失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

○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

模块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

○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

○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

○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遗产

上述6个选修模块是在对历史发展的关键性内容进行反复遴选的基础上,按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不同兴趣的原则,采用专题史体例、中外合编的方式进行构建的。模块1属于古今中外贯通性的专题;模块2、模块3属于探索影响近现代世界政治发展状况与格局的专题;模块4属于讨论中外伟大人物与历史发展互动关系的专题;模块6属于有助于学生了解人类历史文化精华的专题。设置历史选修模块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结构改革的亮点,成为推行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的基础。

历史选修模块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计理念。历史选修模块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具体说来,选修模块的设计渗透了如下基本理念。

1、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选择

选择性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作为选择性原则的具体体现,高中历史选修模块为高中生的成长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历史选修模块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6个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在选修的6个模块中任选若干个模块学习。甲学生可选修所有的6个模块;乙学生可先选修模块2,再选修模块1,也可相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这一设计思路无疑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体现了灵活性、自主性的特点,满足了学生对历史课程的选择需求,真正体现了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设计理念。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首先,高中历史选修模块中的专题,注意与初中历史课程的衔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简单重复。在学习目标上,强调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着力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这样的课程理念,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高中历史课程特别是选修模块的设计采用“模块+专题”的形式,这种专题形式是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延续、拓展和深化。

直线式或螺旋式编排的历史课程①

在课程发展的历史上,对于课程内容的组织,逐渐形成了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形式。直线式是把课程的内容按照前后相连的、严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前后内容由简到繁,像一条不断的直线,一拉到底。而螺旋式,亦称圆周式,是在不同阶段上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逐渐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

现在看来,螺旋式的历史课程更适于中学的历史教学。这是因为:(1)历史学科所包含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对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进行“一次性处理”,往往会使教学内容过于浓缩,容易使历史教学变成一种知识的挤压式教学,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以至影响学生的学科能力的发展;(2)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应该具有相对的完整性,这种完整性要包括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不完整的历史知识无法建立起内在的联系,所以不能由于教学的阶段性而拦腰斩断历史教学的整体系统;(3)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过程是不可能一次完成的,必须经过反复,即使是对历史概念的掌握和理解,也要不断地加强、深入和扩展。

其次,高中历史选修模块中的专题,都有其相近的教育目标。改革开放是当今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选修模块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所选择的9个专题,都是中外历史上重大的改革事件。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历史地看待不同国家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认识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从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选修模块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的7个专题涉及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属于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现象。确定这些专题,有助于学生掌握近代争取民主反对专制斗争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思想流派、政治制度等基本史实,并能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理解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从而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责任感,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模块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就是通过近百年来世界战争与和平运动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关注人类的正义感,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再次,高中历史选修模块中的专题,在内容上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②

一是历史的时序性。每一专题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同一模块的专题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来排列的。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进程及规律。

二是历史的整体性。由于学习时数的原因,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各选修模块所确定的专题,都在十个以下。如何通过这有限的几个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貌?这是确定专题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必须有全局的观念,以反映历史的整体性。从新课程所确定的专题来看,基本上体现了历史整体性这一特点。无论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各模块专题所反映的内容,既有中国的,也有世界的;既有古代的,也有近现代的。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中的发展全貌。

三是历史的多样性。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政治领域,还是经济或文化思想领域,其活动都是多姿多彩的。如何通过所选择的专题,较全面地反映人类社会

①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页-127页。

②朱汉国,王斯德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各个领域中丰富多彩的内容?这也是确定专题时必须考虑的问题。课程必须体现历史多样性这一特点。从新课程所确定的专题来看,基本上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在政治领域中的专题,既有关于政治活动的,也有关于政治制度的。具体到制度层面上,既有民主制度,也有专制制度;既有资本主义制度,也有社会主义制度。通过这些专题,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丰富多彩的内容。

最后,历史选修模块中的专题,有助于学生养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历史选修模块以专题的形式呈现选修课程内容,不苛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不求面面俱到,学习空间大了,这无疑有助于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养成。

3、体现时代性特点

所谓时代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指课程内容要体现时代的气息,其间既包括课程内容所反映的思想,同时也包括课程内容表述的方式和语言。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新世纪的历史教科书,而不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教科书。二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时代的进步。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历史教科书要及时地反映这种发展和进步。三是指课程内容要反映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要及时地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四是指课程内容要加强与学生经验、学生生活的联系。

依据“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这一理念,高中历史选修模块注意引导学生以史为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如,选修模块1的设计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背景、作用,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而认识我国当前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选修模块2则通过近代历史上民主与专制的斗争,让学生体会到民主思想与实践对人类政治文明的推动,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选修模块3涉及的是关系到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人类命运和文明兴衰的重大问题,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战争的危害,树立忧患意识和和平意识,形成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选修模块4通过介绍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使学生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选修模块5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历史创新思维的意识和习惯。至于选修模块6则有助于学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了解中国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地位,树立基于文化和自然两方面的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此外,高中历史选修模块还及时地反映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趋势,并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历史问题赋予新的领悟和阐释。如,选修模块5中的“人类起源之谜”,就吸收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诸多的研究成果已经突破,甚至超越了传统的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劳动创造了人”的观点。有关人类起源的种种传说及科学之说的探索、人类原始进化过程及其探索的意义、人类的早期成员及现代人的起源、人类起源地的一元说和多元说构成了“人类起源之谜”这一选修专题的主要内容。

还有,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增加了世界史内容的比重,有利于学生树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为了适应时代的这种需要,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写进了许多世界史内容。例如,选修模块1写进了“梭伦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等内容;选修模块2写进了“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专制理论”等内容;选修模块5写进了“玛雅文明的消失”、“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等内容;选修模块6写进了“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和“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址”内容。历史选修模块中世界史内容的增加,必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并能从世界文明发展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树立国际意识。

二、高中历史选修模块若干问题的分析

(一)历史选修模块的学习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分解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在高中历史选修模块中,尽管它们在模块专题的立意及具体内容选择上互不相同,但在学习目标上都体现了高中历史学习总的课程目标。下面以新教材《历史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人教版)(以下简称《历史选修5》)为例,分别加以说明。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分为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具有密切的有机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1)识记层次。即要求学生“知道”、“了解”、“简述”、“列举”等的内容,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内容和史实。这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学习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例如,《探索历史的奥秘》模块的识记目标如下:

○“历史与历史的重现”:了解历史过程的客观性和重现历史的主观性;知道史料的基本含义,了解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类起源之谜”:知道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对人类起源的基本研究成果,初步了解人类的原始进化过程;了解人类起源中的主要未解之谜。

○“三星堆——古蜀文明之谜”:了解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经过与发掘成果;了解三星堆文化遗址研究的未解之谜。

○“玛雅文明的消失”:简述探索玛雅文明的经过;了解玛雅文明的成就;列举玛雅文化研究中的未解之谜。

○“二里头文化的探索”:简述二里头遗址发掘概况,列举二里头文化的基本内容;了解二里头遗址研究中的疑难问题。

○“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简述米诺斯宫殿遗址的发掘经过;列举克里特文明探索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知道贝纳迈塔帕王国的概况;简述大津巴布韦遗址发掘的过程。

在上述识记内容中,就“玛雅文明的消失”而言,其识记内容包括:简述玛雅文明的经过、了解玛雅文明的成就、列举玛雅文化研究中的未解之谜。学生通过识记,在具体了解和知道玛雅文明探索的经过、该文明曾经取得的成就以及到目前为止该文化研究中的未解之谜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去理解和运用。

(2)理解层次。即要求学生“认识”、“理解”、“说明”、“归纳”等的内容,需要学生在相关识记内容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和推论。例如,只有在“了解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经过与发掘成果”的基础上,才能要求学生“说明古蜀文明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在“了解玛雅文明的成就”的基础上,才能要求学生“说明其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中的地位”;只有在“简述米诺斯宫殿遗址的发掘经过”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认识克里特文明的成就”;只有在“知道贝纳迈塔王国的概况”的基础上,才能要求学生“说明‘津巴布韦’的由来”。所以,学生只有在学习中达到“理解”层次的要求,才能进一步去运用。

(3)运用层次。即要求学生“分析”、“探讨”、“评价”、“比较”等的内容,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对该类历史知识进行解释、判断与分析、比较,其核心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例如,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这个专题时,“探

讨大津巴布韦遗址留给我们认识非洲历史的线索”。这是个“运用层次”的问题,“人教版”教材列出的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问题有:(1)谁发现了大津巴布韦遗址?大津巴布韦遗址是如何发掘的?(2)遗址的建筑布局及特点如何?遗址出土了哪些文物?遗址反映的历史状况是怎样的?(3)津巴布韦文明是谁创造的?加莱克和比奇(两位历史学家)有何贡献?等等。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自主学习探究,阐述自己的见解,并与师生讨论和交流,能了解其中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深刻认识非洲历史发展的线索和特点,从而得出结论:大津巴布韦遗址是贝纳迈塔帕王国留下的历史遗址。大津巴布韦遗址的考古发掘,充分反映出古代非洲人民以非凡的勤劳智慧,创造出了极富特色的古代非洲文明。非洲历史是整个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目标的落实,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个过程是一个真正能够体现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历史问题,自己尝试并初步学会运用一些基本方法收集历史资料、处理各种有关信息,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例如,“人教版”教材注重学生收集材料、处理信息、形成对问题的认识的学习过程,并在探究式学习中,要求学生逐步掌握揭开人类之谜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案例1:“人从哪里来”一课“探究活动”

达尔文——这位杰出的学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他的进化论思想是怎样得到启迪的?他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是由于他所受的教育训练、他的禀赋、他的勤奋,还是他的才能?这些问题从达尔文著作陆续出版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激烈争论。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给予回答。

案例2:“三星堆文化与古蜀文明”一课“学思之窗”

杜鹃王就是望帝杜宇。人们说望帝生前爱护人民,教人民种庄稼。死了以后,他还惦记着人民的生活,所以他的灵魂化作了杜鹃鸟,每到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农忙季节,就飞到田间一声声鸣叫。人们听到这种声音,都说:“这是我们的望帝杜宇啊……是时候了,快撒种吧。”查一查《现代汉语词典》,杜鹃鸟又称什么鸟?你听过这种鸟的叫声吗?关于它,还有什么故事?

案例3:“一醒惊天下”一课“阅读与思考”

举世瞩目的三星堆考古发现,向我们揭示了……古蜀王国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情形,展现了一个湮没

..的内陆农业文明的辉煌。三星堆考古揭示的古蜀文明,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从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或是从宗教观念、造型艺术、青铜铸造工艺、文化交流、文明进程、地域特色等多重角度来看,都提供了翔实而珍贵的资料,展现了

一幅百科全书式

.....的画卷。在中国考古史和世界考古史上,三星堆都称得上是前所未有令人耳.

目一新

...的考古发现。三星堆考古发现提供的并不仅仅是珍贵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将使学术界

重新审视

....东方文明,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将因之而谱写新的灿烂篇章。思考:(1)为什么文中用“湮没”“百科全书式”“令人耳目一新”“重新审视”的字眼来形容三星堆考古发现和三星堆文明?说说你的认识。(2)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你觉得有哪些内容和先前所学过的中原夏商周文明不一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上,强调培养和树立的意识和观念有: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自豪感;加强对历史

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高的科学精神,以及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大到人类起源的探索,小到一个具体历史年代的考证。在对这些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众多学者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材料中,清理头绪、多方考证、追寻破解历史遗留下的种种蛛丝马迹。他们或依据不同资料,或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观点和见解。这些观点和见解,都为我们解开这些历史的奥秘,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在教学中,学生适当了解这些历史未解之谜和学者们认识这些历史之谜的不同看法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有助于开拓他们的历史视野,培养其宽广的历史胸怀和历史感。同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初步认识和了解历史学的科学性,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养成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的科学态度。人们对历史奥秘的不断探索,实际上也是人类极为关注自身命运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有助于其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养成以及树立追求真理、为祖国和人类的进步作贡献的人生理想。①(二)历史选修模块的编写体例

高中历史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课程体系,运用专题史体例和中外合编的方式,采用单元、课、目三级标题的结构呈现知识内容。下面以“人教版”《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教材为例加以论述。

1、单元

“人教版”高中历史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一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历史问题。《探索历史的奥秘》根据专题分为7个单元,共28篇课文,外加2个探究活动课,共计30篇课文。第一单元“历史和历史的‘重现’”这个专题,从广义上对有关历史学的几个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探索其他各个专题,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学,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历史学,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第二单元“人类起源之谜”这个专题,反映了近年来诸多学科在探索人类起源问题上的一些新见解。第三单元“米诺斯宫殿遗址与克里特文明”、第六单元“玛雅文明的消失”、第七单元“大津巴布韦遗址与非洲文明探秘”等专题,分别揭示了存在于欧洲、美洲、非洲的古代文明的兴衰,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已经认识和尚未完全认识的问题。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第五单元“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两个专题,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前者涉及到对于传说中的夏朝历史的考古学论证的科学研究目标,后者则又一次展现出中华文明之多元一体的绚丽景象。对于它们的深入探索和科学说明,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历史的内容。

2、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或几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但同一单元的各课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例如,《探索历史的奥秘》第五单元共4课,第1课为“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第2课为“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内涵”;第3课为“三星堆文化与古蜀文明”;第4课为“三星堆文化的未解之谜”。

3、导入部分

“人教版”高中历史的导入部分包括两种形式:

一种是单元导入。单元页的设置是“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的革新,包括单元内容概括介绍、学习要点和学习建议。目的是使学生在开始本单元的学习时,就能了解本单元内容的线索,抓住核心问题,并能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投入学习,从而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第六单元“玛雅文明的消失”的单元导入包括:

①冯长运、李明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122页。

[单元内容概括]

中南美洲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几个发祥地之一。公元前1000年以后,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三个古文明。在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之前很久,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地区,玛雅人就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3世纪的前古典期,玛雅文明尚处在形成之中。3-9世纪古典期的玛雅文明,昌盛数百年后,戛然而止。10-16世纪,后古典期的玛雅文明的繁盛期,也有数百年,后来被西班牙人武力征服和摧毁。玛雅文明的失落,使它显得如此神秘而陌生。玛雅文明的兴衰、失落与重新发现,表明了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以及历史进程的规律性。了解玛雅文明的兴衰与成就,探究与之有关的疑难问题,是本单元学习的主要任务。

[学习要点]

○玛雅文明的发现

○玛雅文明的历史

○玛雅文明的成就

○玛雅文明的疑团

[学习建议]

○认识玛雅文明的发展阶段和失落的原因。

○根据你所学过的世界上其他古文明的知识,用比较的眼光,认识玛雅文明的成就。

○通过查阅更多的资料,对玛雅文明的未解之谜,作出合理的解释。

另一种是课的导入。“人教版”高中历史每课前均有导入语。导入语一般用文字等表述与本课内容紧密相关的具体生动的历史情景。“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是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例如,第六单元第1课“玛雅文明的发现”的导入语是这样写的:

1839年10月3日清晨,英国双桅帆船“玛丽〃安”号从纽约港起程,驶向尤卡坦半岛东岸的伯利兹城。船上有两名乘客,一位是美国著名游记作家约翰〃劳埃德〃斯蒂芬斯,另一位是他的助手,英国画家弗雷德里克〃卡瑟伍德。两人此行的目的,是进一步探察湮没在中美洲密林深处的城市遗址。他们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旅行成为了玛雅研究史上的分水岭。

[探究的主要问题]

○后古典时期玛雅文明是怎样失落的?

○玛雅文明是如何发现的?

[重要概念]

○玛雅

○斯蒂芬斯

○大三角

4、正文部分

高中历史的正文部分属于课文主体部分,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有关案例前文已有介绍,这里从略。

5、辅助部分

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文中间特插“历史纵横”、“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栏目。

“历史纵横”是与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各类历史知识,目的是拓展、补充或延伸正文

的内容,加强历史的联系性。“资料回放”是配合课文中某主要内容而列出的文献资料。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历史的真实面貌,增加课文的信度,并能锻炼学生解读分析、提炼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加强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学思之窗”提供阅读材料,并提出问题,属插入性思考。目的是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些“学思之窗”还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历史与现实社会相联系的思考机会。例如,选修教材中《玛雅文明的发现》一课的部分辅助结构如下:

[历史纵横]

关于“玛雅”一词的来源,还有另一种说法。1502年,哥伦布在第四次前往美洲的航海途中,在离洪都拉斯北部海岸线不远的地方,遇到一只做生意的独木舟。独木舟上载着男女老少和各种货物。在这次邂逅中,欧洲人了解到一个重要的信息:这些人来自一个他们称之为“玛伊雅”或“玛雅姆”的地方,“玛雅”的称呼由此而来。

[资料回放]

我们在密林中披荆斩棘,开辟道路,发现一座方形石柱,高约14英尺,各边宽约3英尺,四面从上到下都刻有非常醒目的浮雕。前面是一位衣着奇异富丽的人物形象,脸部明显是在表现一副肖像,凝重、肃穆,令人极其震慑。背面是不同的图案,不同于我们以前见过的任何东西,侧面刻满象形文字。它前面3英尺远处,是一块同样刻有人物形象和装饰图案的大石块,在这些不期而遇的纪年碑刻前,我们心中立即升腾起对文化遗存的神秘莫测之感,真是刻骨铭心。

——(美)诺曼〃哈蒙德《寻找玛雅文明》[学思之窗]

玛雅文明众多的城市遗址,隐藏在丛林深处,能够深入其中,一窥究竟的人只是极少数。多数人只能通过图片和文字,间接地了解。但是,以往的手绘图片难免有不实之处。19世纪中期,西方照相技术发明后,很快运用到考古工作中。但是,照相器械加在一起至少重一二百斤,雨林之中既无舟车,也无道路,考古学家只好身背肩扛,将这些器材运至遗址。他们当场拍摄冲洗,把玛雅文明巨细无遗地展示给世人。据说,1858年,照相机被首次用于玛雅遗址的拍摄工作。

你了解照相机在中国考古工作中应用的历史吗?

6、测评部分

“人教版”高中历史在每课之后设计了“探究学习总结”,包括“本课测评”、“学习延伸”两部分。“本课测评”是对每课必须掌握的内容进行检测,一般设两个问答题,课文正文可基本提供这些问题的答案。“学习延伸”形式相对多样化,包括内容丰富的探究活动、阅读与思考、争鸣等。这些是为有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课外探究学习活动,供自由选择。例如,《玛雅文明的发现》一课的“探究学习总结”是这样设计的:

一、本课测评

1、“玛雅”一词的来历是什么?怎样说明玛雅文明的前古典期、古典期和后古典期三个概念的含义?

2、玛雅地区包括什么范围?

二、学习延伸

1、有人说斯蒂芬斯的玛雅之行是玛雅研究史上的分水岭,这是为什么?

2、考古学在玛雅文明发现过程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一般设有2至3个探究活动课,放在相关单元中,与单元内容紧密联系。《探索历史的奥秘》共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课:《我们身边的历史学》、《走进历史博物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自己解决历史问题的各种能力,包括撰写小论文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搜集历史资料、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组织表达能力,并从中体会和掌握历史探究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养成探究历史奥秘的兴趣。

7、单元学习小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在每个单元之后,还设计了“单元学习小结”,旨在测评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和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重要概念简释”、“归纳与总结”、“历史感悟”等部分。“重要概念简释”是训练学生用最精练的语言对某些概念进行解释的能力。“归纳与总结”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构建知识系统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历史感悟”包括“学史心得”和“学史存疑”两部分,前者是供学生把自己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对人类历史的感悟、认识和启发,以及获得的经验教训等记录下来;后者是供学生记录那些对某些问题没有理解透,对某些材料或结论存有不同看法、甚至有怀疑的问题,以备今后进一步探究。例如,《玛雅文明的消失》“单元学习小结”包括:

一、重要历史概念简释

玛雅文明、古典期、斯蒂芬斯、玛雅金字塔、玛雅象形文字、文明扩散论

二、归纳与总结

请用200-300字概括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三、历史感悟

1、学史心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最主要的收获是什么?请表述记录如下:

2、学史存疑:

你自己还不太清楚、表示怀疑,或出于兴趣,很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也请记录如下:

(三)历史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

从历史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内容来看,个别史实存在交叉和重合之处。如,必修模块历史(Ⅲ)第七学习专题与选修模块《历史选修5》第二学习专题均涉及“进化论”。历史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中部分史实的交叉和重合完全是由各自模块的专题属性所决定。我们应该看到,这种交叉一方面体现了模块自身的整体性与联系性,另一方面,不同的模块在历史

史实选择的出发点、侧重点和重要论证说明的等方面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如,必修模块历史(Ⅲ)中的“进化论”,旨在通过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而《历史选修5》旨在说明:在“人类起源”这个问题上,达尔文的“进化论”经过了艰苦而漫长的探索过程,“进化论”的观点最终战胜了“神创论”,从而得到广泛传播。达尔文在探索“人类起源”问题上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由此可见,历史选修模块不是必修模块的陪衬。历史选修模块相当于在历史必修模块之外,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类“文化自助餐”,供学生自由选择,满足了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如,《历史选修5》就满足了学生“对历史之谜”的探索欲望,培养了学生探索历史问题的兴趣,以及了解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基本常识,成为历史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教师在进行选修模块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具有同等的价值。教学中既要重视必修与选修模块的相对独立性,更要注重必修与选修模块间的联系与融汇,做到相互参照,统筹兼顾,从不同的视角全面、客观、深入地分析历史,让学生领悟和感受历史。

(四)历史选修模块的施教问题

高中历史选修模块设计固然重要,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关键还要靠实施。高中历史选修模块如何施教?如何保证历史选修模块的开设质量?是每一位历史教师迫切需要认真面对和仔细思考的重要问题。

高中历史选修内容在设计成模块时,都经过精选,头绪相对集中。如,人教版《历史选修5》模块,有关中国古代遗址,列出三星堆遗址和二里头文化遗址,都非常有典型性。由于对这些专题经过了加工处理,其内容明确具体,适合高中学生的品味和接受能力。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加强选修模块教科书的“学本”功能,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以此满足学生对“历史之谜”的探究欲望。如,在学习三星堆遗址,既要使学生“了解三星堆考古成果,认识古蜀文明是中国宝贵文化遗产”,又要通过“探讨三星堆文化遗址研究的未解之谜,使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为此,教师可根据史学研究和考古发现的新进展,以及学生探究的兴趣随时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

历史选修模块的施教是“深知其难而为之”的事。学生的难点、热点、困惑点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历史选修模块教学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教师去抓住,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主”,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轻松愉快地学,千万不能使历史选修课成为堆砌历史史料或讲授纯历史理论的选修课”。①为此,教师在选修模块教学中,要积极开展“个性化”教学实践,使学生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学会”与“会学”相结合,去发现、去主动地探究历史问题,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高中历史选修模块的选课指导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共6个模块,它们是:模块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模块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5《探索历史的奥秘》、模块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6个选修模块是供学生任意选择的内容,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由于这6个选修模块是按专题构建的,选修模块之间相互独立,没有选修次序之分,选择性极强。学生可以跨越式选择学习,不受模块之间顺序的影响。比如,学生既可先学模块2,再学模块1,也可相反,先学模块1,再学模块2,也可同时选修模块1和2。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自主选课时,有的模块,如,《探索历史的奥秘》选修的人数可能就多;有的模块,如,《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的学生也许就较少,6个选修模块很可能出现选课不平衡的情况。加之,新的高中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历史课程在不少学生看来又是“副科”,这样,6个选修模块很可能出现只有部分将来准备

①陶建萍:《高中历史选修课教学的探索》,《历史教学》,1998年第12期。

考文科专业的学生来选。为了避免学生自主选修历史模块的盲目性,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一)对学生选修历史模块的选课指导

为避免学生在选修历史模块课程中的盲目性,保证学生课程选择权的有效实施,各学校对学生的选课指导应按以下基本程序进行:

1、公布选修课清单,分发《选课指导手册》

选修课清单由学生选课指导中心负责公布。学生选课指导中心隶属于学校教务处,具体负责全校学生的选课指导。该中心按科目(学科)分设选课指导小组。选课指导小组的核心成员为各学科任课教师。在学生选课期间,各学科选课指导小组在做好选课前的宣传和动员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并提出本学科选修模块的开课方案及课程说明,包括课程性质和学分制分配情况,选修模块的开设顺序、教师的开课能力、面向学生的选课建议等,报学生选课指导中心。学生选课指导中心对各学科选课指导小组上交的选修模块开课方案进行整合,以学校名义公布下一学期可以开出的、供学生选择的选修模块课程清单,发放选课单。如:

学生选课指导中心应编制《选课指导手册》,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亦称《选课指南》,该手册是为学生选择选修课程提供相关信息服务的指导性手册。该手册应科学、实用,体现学校特色,适合学生选课需求。其基本内容包括:(1)编制指导手册的目的与意义;(2)高中课程总结构介绍;(3)毕业要求;(4)学分的分配与获得,旨在合理分配学生的学习时间,避免在某一学段或学期选课过多;(5)选课程序;(6)课程说明,主要指具体的课程简介,如课程代码、课程基本概念、主要知识点等。

①石鸥:《结构的力量——〈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理解与实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2、学生选课,填写选课单

学生选课在学期未(新生在学期初)进行。依据学校提供的历史选修课程清单,学生在历史学科选课指导小组、班主任、任课教师(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兴趣、爱好、未来发展需要)选出自己要修习的历史选修模块,并将填好的选课单上交班主任。学生选课最好以学期为单位。即学生在假期将一学期2个学段的历史选修课程选定,而不是每次只选一个学段的历史选修课程。

XX中学200X年上学期学生选课单

3、班主任汇总

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填写的历史选修模块的选课单进行统计,并将结果上报学生选课

指导中心,选课指导中心按照学科进行汇总、统计。如:

XX中学200X年上学期学生选课情况统计表

4、指导中心排出历史选修模块课表

学生选课程指导中心对全校各班学生选修历史模块课程的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和调

整后,编排出下一学期全校历史选修模块课表。如:

学校在编排历史选修模块课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每学期分两学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2)高中一年级以历史必修课程为主。特别是高一的第一学段应以历史必修课为主,高三尽量少排或不排必修课,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避免将历史课程拉得太长,造成学生学习心理上的倦怠;另一方面,将历史必修课集中在高一和高二第一学段开出,有利于历史选修模块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后期进行个性化选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更大的选择空间。(3)历史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课时数应为偶数,最好是4学时,每次连排上课2学时。将一学期划分为两段后,每段10周(其中一周是复习等机动时间),而历史必修与选修模块的学分数是以2学分为基本单位。一学段内,每门历史课程唯有每周2学时或4学时,才能较顺利地达到这种学分基本单位要求。(4)历史选修模块宜从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即10周后)或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开始,也不排除在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才开设历史选修模块,也可以使历史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在高二各学段同时开设。(5)学校要努力保证学生能修习到他所选的6个历史选修模块的课程,尽量避免学生所选课开不出的现象。(6)对同一门历史选修模块课程有多个教师要开课的情况,可采取竞争上岗制,即让学生在选课的同时选老师。

5、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化课表进行历史选修模块的学习

学生个性化课表是依据学校提供的历史选修模块课表而制定的。学生的个人课表至少应包含三个要素:课程名称、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还可以包含授课教师的名字。以同一个班的王、李、陈3个学生星期四下午前两节课为例,也许王的课表上是历史选修1,在A教室;李的课表上是历史选修2,在B教室;陈的课表上是历史选修3,在C教室。

(二)教师对学生选修历史模块的选课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选课的主要依据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课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的气质与性格;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生理特点;学生特长与潜能;学生发展意向,如未来职业倾向、学生近期目标(如要求升学还是工作)等。

(2)教育背景: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的知识结构构成;学生的成长记录。

(3)社会背景: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如就业趋势、人才竞争现状、未来人才需求以及高校招生动向。

(4)学校实际:学校的师资优势、硬件条件、人文环境、地域资源特点等。

2、教师指导学生选课的基本原则与具体要求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课上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这是指导学生选课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选修制和学

分制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第一要旨,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作出选

择是选修制的一个基本准则。建立选课指导制度的实质就是帮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为此,选课指导首先要遵循学生自主自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即学生在教师的

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课程、主讲教师、学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学

习计划和课程表”,有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和内容,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2)必修课程为前提、力所能及的原则。高中历史新课程实行必修+选修。选课首

先要保证历史必修课的学习。历史必修课程是奠定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基础科目,设置

历史必修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学生学习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便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历史必修课学分修满是高中生获得毕业

资格的先决条件之一。如果必修课学分未满,高中生不能毕业,这也关涉高中生将来的

出路问题。因此,在指导学生选课的同时要坚持以历史必修课为前提、力所能及的原则,切不可追求数量。

(3)历史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协调的原则。历史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有利

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教师在指导学生选课的时候最好将二者相互搭配,使学生对历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协调进行。

具体说来,教师对学生选课指导要做到以下几点:

(1)集中辅导和个别交流相结合。教师可以在新生刚入校时把所指导学生召集起来,集中指导他们了解学校课程设置,学校管理制度等,介绍各种有用信息,并给出制

定历史课程学习计划的初步建议。此后,积极与学生进行个别交谈,指导学生逐步把握

学校历史课程,认识各种形势,制定并完善适合自己的历史课程修习计划。

(2)定期答疑。教师应定期为学生(甚至家长以及学校领导)答疑,为学生解答

关于历史课程选择中、历史课程修习过程中、历史学习方法方面、历史学习心理适应等

方面的问题。

(3)协调与反馈。教师除了要与家长、班主任等之间的及时协调与反馈之外,更

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及时协调与反馈。

此外,教师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比如,较小的学校可以采用

班会的形式学习选课指导手册的内容;也可以通过观看电视讲座或参加由指导教师、高

年级学生、毕业学生等组成的座谈会等方式使学生获得有关高考、大学专业设置、就业、人生规划等信息和指导。

3、选课指导教师两种方案

在选课指导教师的选定上,学校可以尝试选课导师制,由导师指导学生合理选课。

选课导师制有两种方案可供学校选择:一种是本年级教师指导本年级学生选修历史模块

的方案,另一种是全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选修历史模块的方案。两种方案各有其利弊,

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采用。

选课导师制的两种方案①

方案一:本年级教师指导本年级学生选课。该方案主要由本年级任课教师担任学生

的选课指导教师,每位老师指导一定数目的学生。指导老师和学生一经确立,基本保持

三年不变,即从入学到毕业,指导教师不再增加学生。

这一方案的优点是:(1)由本年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学生一入学就要听这些教师

的课,就要与这些教师打交道,便于师生之间快速了解和沟通;(2)每个年级的指导教

师人数较少,且相对固定,便于学校对于指导教师的组织,也便于班主任与指导教师之

①参阅石鸥:《结构的力量——〈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理解与实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112页。

间的协调;(3)三年内同一导师指导下的学生相对固定,学生之间会更加熟悉,便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4)教师指导的学生一经确定,就不会轻易增减,教师的负担没有新的增加,而且随着对工作的熟悉,导致的负担可能越来越轻;(5)先由部分教师进入导师制,他们可以积累经验,总结教训,有利于帮助后进入导师制的教师;(6)由于每一个教师指导的学生都在同一年级,没有跨年级的学生,这样一来对于建立以年级为基础的教师组织和进行年级活动有利;也有利于调动教师与其指导的学生参加学校大型活动与竞赛活动的积极性。

该方案的主要缺点是:(1)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最艰难的第一年易形成高一任课教师是参与者,而其他年级教师是旁观者的局面;(2)导师一开始就要指导比较多的学生,导师的负担一开始就比较重;(3)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每一年新入学的学生都得不到高年级学生的帮助;(4)对于教师不参加循环的那些学校(如有的教师只教高一,而有的教师只教高三),该方案难以实施。

方案二:全校教师指导本年级学生选课。即全校教师在新课程实施的第一年都参与到新课程中来,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下一年新生进来以后,又将学生大体平均地分配到各位老师名下。以后,依此类推。指导教师和学生一经确定,基本保持三年不变。

该方案的优点是(1)每年每位教师新指导的学生人数较少,有利于教师更好、更深入地了解每位新生。(2)同一导师带不同年级的学生,有利于学生进行跨年级交往,便于让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程选择。(3)第一年所有教师都参与进来,能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精神、新课程结构的了解,有利于学校全力营造新课程方案的氛围。(4)有利于教师共同成长。所有教师同时参与到新课程中,参与到学生的指导中,教师们也有了相互帮助和共同成长的基础。

该方案的主要缺点是:(1)同一个班指导教师数目的增多,会给班主任的组织协调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2)所有教师都是新手,没有经验可以借鉴。(3)因为每一教师要指导每一个年级的学生,也即教师跨年级指导学生,这对加强年级组织建设不利,对学校的大型活动和竞赛增加困难。

上述两种方案各有利弊,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学校也可创造性地提出其他更好的指导方案。

讨论与探究活动

1、如何在历史选修模块的专题式教学中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

2、如何理解高中历史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之间、不同选修模块之间部分史实的交叉与重合问题?

3、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5探索历史的奥秘》(人教版)为例,分析其立意、基本思想和内容以及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在小组内交流。

4、你认为学生选课指导手册该如何编写?如果由你来编写历史选修模块的选课指导手册,你认为应突出哪些内容?着重解决哪些问题?请设计一份历史选修模块的选课指导手册。

5、请结合你所在学校的实际,设计一份高中历史选修模块课程表。

6、小组讨论:当学生在选修历史模块课程中拿不定主意时,你作为选课指导教师,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进一步阅读建议

1、钟启泉等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研修手册·历史课程标准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冯长运、李明海主编:《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高中新课程通识性培训从书编写组:《高中新课程选课指导》,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朱煜:《论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的设臵及实施》,《历史教学》2003年第11期。

7、郭新虎:《运用地方文物资源开设历史选修课的探索》,《历史教学》2002年第10期。

8、陈辉:《从选修课的设臵谈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历史教学》2000年第6期。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人民版选修1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人民版选修1 背景雅典城邦平民与 贵族之间尖锐矛 盾 表现:(1)在政治上,贵族占据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作为最 高决策机关、监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 关的公民大会。 (2)在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直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3)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雅典城邦工商业 奴隶主阶层与贵 族之间尖锐矛盾 理解: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雅典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以 及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壮大 以及由此导致的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情况 梭伦当选为首席 执政官,立志各 改革,振兴城邦 主观条件: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萨拉米斯岛 问题显示出统治者腐朽无能,激起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广大平民的愤恨, 梭伦“疯诗人事件”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公元前600 年左右,梭伦被任命为指挥官,夺回了萨拉米斯岛,声望大增,梭伦 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进行 改革 目的1、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时 间 公元前594年开始 内容 措施内容影响 颁布 ‘解负 令’ 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 身做抵押 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 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 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确立财 产等级 制度 目的是为了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原 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 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 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 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 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 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 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改革国 家权力 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 关 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 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 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 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 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 理中来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鼓励发 展农工 商业 农业: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价;改 进水渠灌溉系统,提倡种植经济作物; 鼓励橄榄油等经济作物出口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 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 手工业:规定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 学一门手艺,吸引鼓励有技术的外国 人迁居雅典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 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 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6)第一世界大战的标志:奥匈帝国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两大阵营:三国同盟:德(核心)、奥、意(1882年)三国协约:英(核心)、法、俄(1907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团形成 客观原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科技进步成果运用与军事。 实质原因: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可能性):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 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必然性):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 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欧陆均势政策:指英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无需履行固定军事义务,束缚自己。 原因:(1)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实力强大,海上霸权。(2)地理位置岛国,为免受战争威胁,保证自己安全。(3)维持欧陆均势,便于自己插手于欧洲事务。 4、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地理位置重要(2)奥斯曼的衰落(3)民族关系复杂(4)列强争夺与插手(主要) 5、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6、第一次世界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演变为一场持久战?(1)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2)装备的限制,防守武器优越于进攻武器(3)军队机动能力差,后勤保障能力低(4)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原因)---(1)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均优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2)同盟国则相对较弱。 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 西线(主要战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法国军队-------德国军队 东线(主要战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匈军队 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 8? 第一阶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北魏孝文帝改革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 常考知识点 )巩固练习 北魏孝文帝改革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经纬 知识清单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有利的社会条件:__①__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公元439年)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初步结束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参照汉族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拓跋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北魏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2、改革的必要性——社会矛盾尖锐 由于北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致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一是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二是民族矛盾激化,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__②__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执掌朝廷实权的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使年幼的君主孝文帝对汉文化十分敬佩和仰慕,深感要巩固统治必须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冯太后临朝称制时期的改革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2)设立__③__,保证国家对人民有效控制。 (3)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2、孝文帝亲政时期的改革 (1)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_④_年正式迁都洛阳。

,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2)移风易俗: __⑤__: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 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 统治。 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北魏孝文帝改革 369639 北魏孝文帝的意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1、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是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__⑥__改革。 2、意义: (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繁荣 繁荣原因:黄河流域的统一,社会安定:孝文帝改革政策的推动: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民族交流。 表现:不仅农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日趋活跃。洛阳呈现出商业贸易繁荣的景象。 (2)加速政权封建化进程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 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行的封建化措施有: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的礼乐制度:采纳 汉族__⑦__制度。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__⑧__,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 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 ①北魏 ②孝文帝 ③三长制 ④495 ⑤易服装 ⑥封建化 ⑦封建统治 ⑧大融合 要点精析 要点一:详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北魏孝文帝改革 369639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推行均田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 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促进了民族政权 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的封建化,加强了民族融合 前期冯太 后主持, 重点创建 新制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统治,有利于中央集 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和田亩,征收徭役和 权的巩固 兵役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 后期孝文 帝主持, 放 推行租调制 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 调 迁都洛阳 原因:旧都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①政 治上: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改革阻力 大。②经济上: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粮食供 应困难。③军事上:受柔然威胁,也不利于经 略南方。④地理上:平城偏处塞上,远离中原 核心地带。而洛阳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 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 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①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②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 明得到进一步发展;③洛阳再次成为北方 政治、经济的中心;④为孝文帝进一步的 改革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高中历史选修4笔记整理

高中历史选修4笔记整理 一、秦统一六国(1客观条件:①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各地区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②久经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③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2主观条件:①广泛吸引各国贤士②制定正确的统一方略——“先弱后强远交近攻”③接受法家思想理论2、历史意义:符合人民愿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内容:①确立皇帝制度;②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名称及职责③地方实施郡县制度(2特点:①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②地方绝对服从中央(通过郡县制③皇帝直接任免官吏(3影响:①巩固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统治,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2、军事:南征百越设四郡、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意义:拓展了疆土,奠定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3、文化:统一文字(小篆4、经济:①统一度量衡制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5、交通: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建立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络。(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6、措施颁布意义:①有利于巩固统一; ②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三、暴政1、表现:a“焚书坑儒”:摧残文化,钳制思想(2严刑酷法轻罪重罚(3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修长城建宫殿、陵墓2、影响: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四、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有作为的皇帝。①统一中国②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等,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③“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钳制了思想发展。④秦始皇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很快灭亡的根本原因。 一、贞观之治(627——649 (一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民风淳朴社会和谐民族关系融合对外开放(二原因①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个人作用;②客观上:隋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三措施a政治:选贤任能,虚怀纳谏,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完善三省六部制b.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c.思想文化: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d.民族: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利于民族融合,国家统一e.对外:友好开放,兼收并蓄(四民族:平靖边疆,设机构管辖,册封,和亲(五自省:撰写帝范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3.2材料题:美国国父华盛顿

材料题:美国国父华盛顿 1.(20i5·江苏南通中学)华盛顿是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774年10月9日致麦肯齐上尉的信中,华盛顿写道:“我深感满意的是在整个美洲,任何有头脑的人并不企求独立恰恰相反,他们所馨香祷祝的是获得自由”。在1776年2月10日致约瑟夫。里德的信中,华盛顿写道:“告诉他们,如果除了奴役就不能使暴君及其凶狠的大臣满意,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 材料二华盛顿认为宪法所赋予的政府权力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政府需要通过人民给它的这种权力来进行政治统治,要受到宪法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人们一定要习惯去思考如何在宪法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活黄,不要越过宪法的范围也不要侵犯到他人的权利。 ——摘编自赵天越《华盛顿的宪政思想及影响述评》材料三他当时是没有必要离开总统宝座的。他可以轻易地赢得第三任。……华盛顿的让权使得总统选举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在他的赞许下举行。他的让权之举明确无误地指出,民众和宪法是这个新生国家里的唯一主人。 ——(美)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一部文明的历史》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华盛顿的政治要求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华盛顿宪政思想的主要内涵。据材料三,分析华盛顿对美甲民主政治作出的贡献。 2.(2015·福建双十中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它(即交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 ——宋恕《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材料二若华盛顿,若拿破仑,此地球人种所推尊为大豪杰者也,然一华盛顿、一拿破仑倡之,而无百千万亿兆华盛顿、拿破仑和之,一华盛顿何如?一拿破仑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一)》word教案

[高中历史]

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记忆就是如此。 专题三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第二分专题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 【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3《走向世界大战》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3-3 走向世界大战同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希特勒提出对捷克领土要求;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英、法、苏三国谈判及破裂;《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理解: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英法美的纵容等内容的讲述,认识资本主义大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3、运用:通过对“绥靖政策”和“中立”政策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同时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分析,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概括绥靖政策的目的、实质、手段及影响,并指出美国的“中立”政策的实质就是绥靖纵容。 2、问题探究:结合前一课及本课的内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未能被制止的原因。 3、问题评价:通过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正确评价该条约的作用,即粉碎了英法“祸水东引”的意图,使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绥靖政策是西方大国以牺牲他国为代价,为维持苟安和“祸水东引”而实行的纵容侵略的政策;对战争爆发起到了加速和扩大的作用。 2、“防微杜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最深刻教训之一。 3、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 难点: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在本单元第1、2课的基础上,继续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20世纪30年代的一系列局部战争演变而成的。在战前发生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中,由于法西斯国家蓄意侵略,准备充分,力量强大,而反法西斯国家和地区则因贫穷落后,国力弱小,且各自为战,这就使它们很难独立取得斗争的胜利。因此当时并未直接卷入反法西斯斗争的国际力量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以及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最终难以避免。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采取问题式导入: 师:请同学们结合前两课的内容思考并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哪些因素有关? 生:(回忆,回答):法西斯专政在德、日等国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 师: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共同特点: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局部扩张为什么没能被制止呢? 生:(回忆,回答):因为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进行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贫穷落后,无力遏止法西斯势力的全面侵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二 第一单元 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 基本框架 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 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第2课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 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基本特点中世纪时期,专制主义是维护罗马教廷和西欧 各国封建主阶级统治的有力工具和理论依据。阿奎 那的“君权神圣”是中世纪专制主义理论的典型表 现,他通过宣扬“君权神圣”的主张,借以宣扬宗教 权力高于世俗权力、教权至上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承 袭了基督教神学家的衣钵,竭力鼓吹“君权神授”的 专制主义,为其暴政寻找理论依据, 斯宾诺莎通过批判基督教神学经典来伸张资产阶级的自由和民主权力,洛克试图通过议会集体意志 来限制王权和实现国家权力分立,卢梭借助于“社会 契约论”思想来反对封建暴政, 史实阿奎那的“君权神圣”创立了“宇宙秩序论”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的专制 介绍了近代西方民主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斯宾诺 莎的民主思想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洛克 对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所作的辩 护,《政府论》中体现出来的权力分立主张。洛克 不仅是“光荣革命”的产儿,而且是资产阶级分权和 制衡学说的创始人,启蒙运动时期法国资产阶级思 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分析了卢梭的批判精

神和主权在民的政治理想及其对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作用。 素材图表:教堂;教皇;佛罗伦萨;阿奎那;英国议 会;“‘海上马车夫’的船队”、“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 易场所”、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社会契约论》 封面书影” 文字:《英国和法律与惯例》;斯宾诺莎《神学 政治论》;洛克《政府论》;卢梭简历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基本框架 第1课 英国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 向君主呈递《权力请愿书》 提交《大抗议书》 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 斯图亚特王朝倒行逆施 基本特点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英国。新航路开辟以后到17世纪初,英国由于位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加 之都铎王朝的大力推动,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 展,支撑着一个新兴的海上强国。但是,斯图亚特 王朝的专制统治却极大地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 贵族的利益,结果王权与议会矛盾的激化将英国引 向了内战或革命。 在这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双方进行了反复较量,从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到克伦威尔获得“护国公”地位,再到斯图亚特王朝 倒行逆施,这一切无不表明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 统治和建立民主制度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史实英国是一个历史传统深厚的西方国家,17世纪革命

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一、二)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 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 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工业的发展。使俄国走向近代化。 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重工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中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教案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课标要求】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1.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2.雅典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3. 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暴动 2)工商业的发展:1.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2.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3.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及其政治主张 3)首席执政官梭伦:1.萨拉米斯岛问题2.BC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工商业的发展)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阶级结构变动与政治格局、历史文明演进之间的辩证关系。 运用:(工商业的发展、首席执政官梭伦)探究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并建功立业的主观、客观条件。过程与方法:(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阅读摘要、(工商业的发展)纲要图示、情景再现、辩论比较(首席执政官梭伦)史论结合、自主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 实现人生价值要凭理想、奋斗和机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和作用;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雅典的自然条件(改革的自然条件) (1)环境优越:位于阿提卡半岛,有小块平原;多山靠海、多天然良港; (2)资源丰富:盛产葡萄、橄榄、优质陶土和大理石等; (3)交通便利: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港。 二、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改革的政治背景) 1、城邦国家的雏形 (1)背景:荷马时代,阿提卡地区的部落或氏族间长期纷争不休。 (2)时间:公元前9——前8世纪 (3)特点:小国寡民 (4)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的设立 (5)社会成员:贵族和平民(农民、手工业者) 2、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的矛盾 (1)原因: ①政治上,贵族掌权(首席执政官、长老会议),平民政治权力太少(公民大会)。 ②经济上,贵族掌握大部分财富,平民处境不断恶化,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2)结果:雅典平民武装暴动(前632年),政局动荡 (3)影响:敲响警钟、局部调整、真正改革

高中政治选修三知识点必背

高中政治选修三知识点必 背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政治选修: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必备知识点)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考点1:国家性质 (1)国家性质的含义 国家的性质即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考点2:专政与民主的关系 专政是指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是国家的根本职能。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 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考点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相互区别 两者含义不同。 ①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2)相互联系 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

②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③政体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国体是影响政体的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来势力、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都可以成为影响政体的因素。 考点4:代议制的含义 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考点5: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管理形式,即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 (1)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 ①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是同君主专制相对立的政体是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在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 ②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相对于君主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被认为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基本管理形式。 (2)议会制和总统制 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即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委员会制国家。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孔子 1.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2)“周礼尽在鲁” 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2)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 (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 2.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在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 主要内容:——思想:(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 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 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2)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 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 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 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 ——政治: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 ——教育:(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基本教材。 地位和影响:——对:(1)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2)大教育家: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 推广创造 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的发展下来。(3) “六 经”是留给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 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

高中历史选修3知识点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2.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 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交战双方: 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国。 4、经过: 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 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 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 5、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的原因: ⑴协约国的成败与美国利益相关 ⑵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危害较大 ⑶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霸权 6、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⑵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 ⑷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7、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 8、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 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 美日的崛起体现在: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 ⑵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3.2历史人物:华盛顿

华盛顿 华盛顿(1732—1799)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美国第一任总统。1732年2月22日出生在弗吉尼亚东部的一个大种植园主家庭。从1748年起,在弗吉尼亚当过三年土地测量员。后来,曾在英国殖民军服役,获上校军衔。曾参加1756年爆发的英法“七年战争”,随英国军队对法国作战,为英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受到军事锻炼,成为具有军事才能的人。他还参加过对西部印第安人的大屠杀。1759年至1774年为弗吉尼亚议会议员,反对英国殖民统治。1774年初和1775年先后当选为第一、二届大陆会议代表。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任命他为大陆军总司令。在人民群众的推动和支持下,他率领大陆军经过特伦敦(1776)、普林斯顿(1777)……和约克镇(1781)等战役,击败了英军,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赢得了人民的爱戴。1787年5月,华盛顿在费城主持召开制宪会议。会议制定了联邦宪法,决定建立联邦政府。1789年1月,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4月,在美国临时首都纽约就职。1793年连任。任内,他尽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对外贸易;设立合众国银行;成立联邦最高法院。但他主张保存奴隶制。1797年,华盛顿任第二届总统期满,退居弗吉尼亚的维农山庄。1799年12月14日因患喉头炎逝世。 华盛顿受到美国人民的高度尊敬,被誉为“美国之父”。他的功绩,不仅在于作为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最终取得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还在于他拒绝了独立之初一些人提出的君主立宪和称他为国王的主张,领导制定了美国宪法,从而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华盛顿留给后人最重要的遗产之一,是他拒绝了终身制,开创了美国总统任职不超过两届的先例。关于总统的任期,美国宪法只规定“任期四年”(第二条第一款),至于可否连任则只字未提,实际上为总统终身制留下了余地。独立之初,华盛顿威望极高,甚至有被神化的倾向。1789年,他以全票当选合众国第一任总统,4年后再次当选。以他的声望,加之联邦政府内部汉密尔顿派和杰弗逊派的不和,大家都希望他留任。当时即便华盛顿要当终生领袖,也顺理成章。但是,出于对民主共和制度的坚定信仰,他不居功,不恋权,而是功成身退。1796年9月17日,在第二届任满前5个多月,华盛顿发表了《告别词》,申明不再寻求第三届总统连任的决心,从而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确立了总统任职不超过两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