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悲恨交织千古绝唱_杜甫_登高_赏析_刘晖

悲恨交织千古绝唱_杜甫_登高_赏析_刘晖

odern chinese M

119

XIANDAI YUWEN

2011.08

学研究

教2010年8月编写的《新世纪高等师范基础课教材》(二年级上册),选入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的秋天,作者当时56岁。这时候距唐代的安史之乱结束已经四年,但时局依然动荡不安,地方军阀乘势而起,吐蕃不断进犯,相互争夺地盘,兵乱此起彼伏,社会仍是一片混乱。此时杜甫卧病漂泊在异乡夔州,在九月九日重阳节那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漂泊异乡的悲苦,所见所闻与所感融为一体,于是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诗的前四句写大江边深远空旷的秋景,勾画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动人图景;后四句诗人抒发自己潦倒一生、老年多病、漂泊他乡、忧国伤时之情。季节的深秋和人生的暮秋跟国家的动荡之秋互为衬托,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诗的前四句写景。首联对起:“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气氛悲凉,画面惨淡,深深映照出诗人心中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跟诗人素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看,简直就是包括诗人

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颔联中诗人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广阔的整体画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千古名句,写秋天肃穆萧杀、空旷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一句俯视,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诗人在写景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于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它的意境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如果用电影镜头作比喻的话,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切换,俯仰天地;颔联则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首联细绘一个一个局部具体的景物、颔联泼墨抒写整体壮阔景象,集中表现了夔州秋景的典型特征。景中有声有色,构图高低错落、上下远近结合,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秋风、秋声、秋鸟、秋水无不表现萧瑟、悲凉秋景,景与情,二者浑然一体,而且跟下半篇诗人浩瀚深广的忧国忧民、忧身忧已的愁虑愤懑相得益彰,是其愁情的形象写照。这两联将诗人的“艰难苦恨”表现得淋漓尽致,用语之精当,气象之宏伟,堪称绝唱。

诗的后四句抒情。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全诗的重心所在,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诗人用“万里”、“百年”即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情景交融,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忧思的感情脉搏。“作客”并非现在的“做客”之意,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颈联十四字抒发了诗人的八重悲苦: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

悲恨交织 千古绝唱

——杜甫《登高》赏析

○刘 晖

摘 要:杜甫的不朽诗作《登高》借登高所见萧瑟、悲凉之景,抒发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之情,情景交融,悲恨交织,浑然一体,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关键词:杜甫 《登高》 悲恨交织 千古绝唱

odern chinese

2011.08

学研究教

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语言凝重,容量极大。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写自己穷困潦倒的境遇和孤苦寂寞的心情,与开篇的天地雄浑之境形成惨烈的对比。适逢重阳,诗人本想登高销愁,看见的也确实是满目秋色,结果是愁上加愁,悲苦之情又平添了许多。“艰难”,一是指诗人自己万里作客,衰年多病的艰辛境况,身世的艰难、坎坷;二是指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广大人民的悲伤痛苦,国事和民生的艰难。“霜鬓”,即白发,是由“苦恨”所致;一个“繁”字,则更显“苦恨”之情日深。“苦恨”什么?诗人感慨在国家处于多事之秋,国难深重的时候,自己却年老多病,不能再为国为民尽力了,令他痛心疾首,万分憾恨。诗人自责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不能指体衰多病,愁肠百结,极言心中的愁闷。国难家愁,已经使诗人白发日多,苦不堪言,本欲借酒遣愁,但由于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以排遣,这又无端地给诗人增添了一层深深的惆怅和无奈的慨叹。这里诗人将潦倒不堪归结于时世艰难,其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一生,饱经忧患,他的诗歌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意识;他的诗歌境界雄浑壮阔,意蕴丰富深广,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的不朽诗作《登高》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刘晖 江苏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人文系 226000)

当前,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我省素质教育的强力推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也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仅就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来讲,改变过去单一、呆板、机械、过于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从而建立多元、动态、过程化的评价机制已为时代所需。于是,成长档案袋在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学业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曾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进行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两个方面的档案袋的管理尝试,效果很好。下面就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一、认识档案袋

1.来自学生

成长档案袋集中了学生本人的大量信息,像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作业情况评价、学生作品(如习作过程中的初稿、修改稿定稿和来自同伴与自己的评价等、发表或获奖的作品),用以展现学生的成绩、进步和不足,呈现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反映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情感等。

2.目的性强

作品的收集是有目标的,不是随意的。成长档案袋

小措施也能做出大文章——成长档案袋在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〇李俊芳

摘 要:成长档案袋在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学业评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成长档案袋 教学 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