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批评理论学院”看当代美国批评理论的发展和现状

从“批评理论学院”看当代美国批评理论的发展和现状

从“批评理论学院”看当代美国批评理论的发展和现状
从“批评理论学院”看当代美国批评理论的发展和现状

从“批评理论学院”看当代美国批评理论的发展和现状

朱刚(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西方文学文化批评理论在二十世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借助于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科学的日新月异,西方人文学者对人类文化的进步做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取得了众多突破。文学文化批评理论虽然只是思考的领域之一,但是由于本世纪人文学科之间、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以及人文-自然科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渗透,使得批评理论成了当代西方社会的一个缩影。通过了解西方文学文化批评理论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见西方其他学科领域的面貌,了解西方社会近百年发生的深刻变化。

虽然当代批评理论滥觞于本世纪初,但由于其先锋性,五十年代之前并没有为西方学术界主流所认可。在美国和加拿大,五十年代时批评理论研究仅限于所谓的“理论系”,即比较文学系和法文系(四十年代以后很多批评理论出自法国),而当时大部分学者对这些舶来之物持怀疑态度,甚至感受到理论的“威胁”。但是七十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文学专业学生跨系选修批评理论,到八十年代中期,几乎无人不谈理论。没有当代批评理论作为铺垫的博士论文几乎不可思议,硕士论文也大多要求表明研究方法。加拿大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琳达·哈钦(Linda Hutcheon)曾说,多伦多大学英语系招聘文艺复兴和十八世纪英国文学教师,基本要求就是必须了解现当代文艺批评理论,因为“理论”如今已经成为人文学者必须具备的素质。1曾有一种说法,说人类有史以来发生过的巨大变化中,大部分巨变发生在二十世纪;人类有史以来产生的科学家、思想家中,大部分生活在当今社会。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人类有史以来产生的文艺文化批评理论家,大部分生活在今天。

当代美国批评理论的发展变化,可以通过“批评理论学院”(School of Criticism and Theory)窥得一斑,因为它自称是美国当今集中研讨批评理论最好的场所,欧美大部分一流的批评理论家都在那里讲过学,其中中国学者较为熟悉的有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德·曼(Paul de Man), 波逖(Richard Porty), 托多罗夫(Tzvetan Todorov), 赛义德(Edward Said),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 巴特勒(Judith Butler), 怀特(Hayden White), 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 伊瑟尔(Wolfgang Iser), 莫娃(Toril Moi)等。“批评理论学院”酝酿于1974年,1976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Irvine分校正式成立,首届讲习班开学。此后每年举办一期,学员来自世界各地,每期平均85人左右。2000年6月15日至7月29日我参加了由康奈尔大学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在康奈尔大学人文学会(Society for Humanities at Cornell)联合举办的第二十四期“批评理论学院”研讨班。去康奈尔之前及在康奈尔期间,我采访了美国几位有影响的批评理论家,其中包括:女性主义理论家,哈佛大学法语系教授佳丁(Alice Jardine), 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文理学院院长费希(Stanley Fish),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法语系主任、批评理论学院主任尼克尔斯(Stephen Nichols),及布朗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周蕾(Rey Chow)。根据和他们的交谈,结合“批评理论学院”的发展,本文对本世纪美国文艺批评理论的发展及世纪交替时期美国批评理论的现状提供一些自己的看法。

1朱刚刘雪岚:《琳达·哈钦访谈录》,《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

“批评理论学院”的办学宗旨来自于四十年代后期建于俄亥俄州肯庸学院的“肯庸人文学院”(Kenyon School of Letters),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基本相同,但是运作模式则十分不同。创办“肯庸人文学院”的目的是向美国学术界(尤其是高等院校)推广当时正处于巅峰的英美新批评和其他一些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其创始人、早期新批评家克里格(Murry Krieger)和亚当斯(Hazard Adams)广招各方名家来学院讲学,如当时著名的新批评学者博克(Kenneth Burke),维姆萨特(William Wimsatt),沃伦(Robert Warren),韦勒克(René Wellek)及一些欧洲学者。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英美新批评,当然影响也就仅仅局限于此。五十年代“肯庸人文学院”转到印第安那大学,名称也改为“印第安那人文学院”(Indiana School of Letters),但这种办学模式产生了问题:“印第安那人文学院”很快被印第安那大学所“兼并”,变成印第安那大学的一部分,无法独立自主地进行运作,“肯庸人文学院”也因此而寿终正寝。

六十年代中期新批评之外的各家理论已经纷至沓来,但是并没有引起美国学术界的充分注意。所谓的“理论意识”起源于1966年在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召开的一次文艺理论研讨会。当时结构主义正取代形式主义和存在主义批评在美国大行其道,刚从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多纳托(Eugenio Donato)和该校青年教师麦克希(Richard Macksey )招集了一个结构主义研讨会,邀请了布莱(Georges Poulet),热奈特(G閞ard Genette),托多罗夫(Tzvetan Todorov),斯塔罗宾斯基(Jean Starobinsky),拉康(Jacques Lacan)等一批欧美有影响的理论家与会,其中包括当时尚无人知晓的德里达。德里达在会上宣读了著名论文《人文科学话语里的结构,符号,和游戏》,突出了结构中蕴含的矛盾和冲突,批判了西方形而上传统,在这个讨论结构主义理论的会议上宣告了结构主义的终结。一年后,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此次会议的论文集(The Structuralist Controversy: The Languages of Criticism and The Science of Man),使德里达的思想在美国学界迅速传播。其实该论文集里收集的其他一些论文也同样开始质疑结构主义的基本理念(如二元对立)和使用的方法(reductionism),展现出向后结构主义过渡的痕迹。尽管当时大多数美国批评家仍然觉得德里达过于激进,很难接受,但是在当时风起云涌、激烈变革的社会背景之下,一些学者已经敏锐地看到了解构主义的革命性,是取代保守的结构主义的最佳选择。克里格、亚当斯、耶鲁大学的哈特曼(Geoffrey Hartman)等人在七十年代初意识到,批评理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已经开始具备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应当使这个元话语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他们决定成立一个机构,让对批评理论感兴趣的学生利用暑期来学习这些当时尚未进入研究生课程的新方法新观念,或让对理论感兴趣的高校教师来这里进行知识更新。办学需要固定场所、常设机构和经费资助,所以“批评理论学院”必须挂靠在某所大学。但是为了避免“肯庸人文学院”的命运,让“批评理论学院”具有自己的特色并长期存在下去,他们决定不和所挂靠的大学产生隶属关系,采取的策略就是流动办学制,不在任何大学逗留过长的时间。所以这些年来“批评理论学院”一直在流动着:1976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Irvine 分校,接着转移到西北大学,四年后移师Darmouth学院,1996年来到康奈尔大学,很快还会继续移动。赛义德曾经把批评理论的性质归纳为“移动”(traveling),即批评理论如果要保持批判性,就有必要不时地“漂移”,以便打破自我封闭,不断处于交流对话发展状态,防止被“物化”成资本主义的一件商品1。这和中国古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观念十分近似。“批评理论学院”便是这些观点的一个有趣的实践。

1 Edward Said. 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Cambridge: Harvard UP, 1981. pp. 226-47

“批评理论学院”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克里格和亚当斯的初始目标是传授知识(批评理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十来年。此后批评理论在美国迅速发展,进入大学研究生院,成为研究生的必修课和本科生的选修课程。此时“批评理论学院”的办学宗旨也随之有所改变,突破单纯的知识介绍和传授,提供机会让学员亲身体会新理论新方法,使他们在已有的基础之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比如学员们在各自学校研读德里达的著作,到了“批评理论学院”则可以面对面地和德里达本人进行六个星期的交流、争论。搬到Darmouth后,“批评理论学院”仍然热衷于这种让欧美一流的理论家和学员当面交流的办学形式,但是八十年代后期情况有所变化:美国批评理论到了所谓的“后理论时代”(post-theoretical moment),批评界出现对纯理论的反思。所谓的“纯理论”或者“元理论”指只满足于侈谈“理论”的理论,通常指解构主义或者拉康心理分析等伴随“语言学转向”的批评理论。这个时期的“批评理论学院”一方面注意反映、探讨各种新理论新方法,一方面更加注意批评理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扩大“理论”的涵盖范围,把艺术,历史,思想史,甚至法学等包括进来。如2000年的研讨班六星期的专题研讨有四个:少数裔研究,文学系统论,二战时期的屠犹(holocaust)研究,加缪研究;内容上包括文化、文学、历史、思想史;两星期的系列讲座有两个:当代法国思潮、艺术史和英美当代诗歌理论;以及五个一次性讲座,内容包括性别研究,哲学,法学理论等。

“批评理论学院”主任尼克尔斯认为,所谓“后理论”的出现是批评理论对社会现实的反应。八十年代后期起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科技、文化事件,对批评理论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他认为,大凡在历史的重大转折关头,理论家们总会不约而同地关注历史: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就是批评理论和历史、地缘政治的结合,怪异论(queer theory)是批评理论和人类学结合的产物,批评理论进入人的主体问题(subjectivity)时便产生了当代(late)女性主义研究,离散族裔(diasporas)研究等,统称为“身份问题研究”(identity studies)。哈佛大学教授佳丁也把八十年代后期称为一个时代(后现代)的结束,标志了新时代(她称之为trans-modern时代)的开始。对这个新的时代,美国理论界尚没有做过系统的归纳,但是其存在(即它和后现代主义时代的区别)却可以明显感受得到。如后现代主义原本就已经对形而上的“客观”、“真理”进行过解构,但是此时却发现虚伪和“操纵”其实充斥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1醉心于精心挑选一些解构实例实在是显得微不足道。

其实,“后理论时代”或者说美国批评理论在世纪末的变化,从更深的层次上说,倒是反映出当代美国批评理论的一种困境和无奈。首先,“后理论”所主张的“现实化”(contextulization)并没有改变传统批评理论的性质。它虽然想对批评理论近三十年过于文本化(textualization)作出反拨,但是取代 text 的并不是现实世界这个context,而是“文本化了的现实”(textualized context),仍然是纸上谈兵。虽然当代批评理论(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研究,性别研究,族裔研究)的政治关怀似乎更强,但批评理论仍然还是一个“理论实践”(praxis),依然沉醉在话语层面兜圈子,始于词语,终于词语,并没有做到尼克尔斯所说的真正跨出从结构主义开始的“语言学转向”,对人的关怀(humanistic turn)并没有落在活生生的“人”身上。问题的实质是,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解构主义,一切实实在在的建构不仅在理论上与之相背,而且实践上即使要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理论上行不通,实践上也就做不到。另外,由于语言和表征的任意性,解构本身也随时面临被自己消解的可能。因此一些后结构主义批评家对理论的批判效果不仅十分怀疑,甚至十分悲观。如福科早就指出,现代资本主义

1如广岛原子弹轰炸的真实图片直到1979年才被公之于众,而海湾战争对美国进步人士来说尤其可怕:传媒一手遮天,“事实真相”完全被媒体所左右。

社会为了消融异己力量,需要消除话语屏障,更好地控制话语传播,最大限度地降低异己理论的破坏力,因此也需要理论进行一些对现实不会造成伤筋动骨的“批判”。斯皮娃克也坦言,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相比,批评理论显得微不足道,用理论来“匡正时弊”只是理论家的“幻想”,自居“边缘”的“世俗知识分子”甚至就是中心的同谋。莫菲也说过,理论批判犹如摘除引信(defused)的炸弹,看上去来势汹汹,却不会给对手造成实质性危害。1因此,当今的批评理论越来越学院化、体制化(institutionalized),封闭在象牙塔里,沦为批判对象的工具,不停地复制出它原本想消除的对象,所以越来越难“批判”现实。

其次,即使批评理论对现实产生过正面影响,这些影响在今天也在消失。以女性主义批评为例。佳丁指出,女性主义确实给妇女带来了解放,拥有了一些政治权力,尤其是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力。但是这些成就现在看来十分脆弱:女童教育确实比较普遍,但是即使在美国绝大多数女童只能上条件较差的公立学校;女性确实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大的支配权,但是后来才意识到女性为此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健康(避孕药会致癌),而性解放性自由的最大受益者不是女性而是男性,“性解放并不等于女性解放”;职业女性确实在增多,但是近年的统计却显示,法学院、医学院的女生人数在减少,原因是法学、医学界仍然是男性把持的领域;男女两性的相互理解确实得到改善,但两性的社会角色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与此同时,传统思想以新的形式继续对女性施加负面影响:泛滥的化妆品、美容院“可以把最开放的新女性变为她维多利亚祖母所期望的那种洋娃娃”,电影女明星的粉脂气也抵销着女权主义的战斗精神。2相似的理想幻灭感在族裔研究里也十分普遍:黑人区的犯罪率是在下降,但这是因为监狱里关押的黑人青少年犯人数量最多。

九十年代出现的新形势也使女性主义难以应付,如佳丁所称的“拥有”(access)问题,即谁可以享有和掌握技术,科学,教育,信息,互联网,医疗福利。今日的美国社会正在两极分化,体现在对所谓的“四大要素”(空气,水,土,火)进行重新分配,无法“拥有”者只能住在遭到污染的城市,食用超市里经过化学处理的食物,忍受能源匮乏带来的不便。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美国存在一个不断庞大的中产阶级,即美国梦阶层,也从中产生出一大批独立意识很强的女性主义活动家。但是现在这个阶层几乎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且两极间的分化越来越快,相互转化越来越困难。此外,早期妇女解放运动追求的目标现在也显得脱离实际。如非洲大陆眼下正因为艾滋病的肆虐而濒临死亡的边缘,这种时候对那里的妇女谈“节育”、“堕胎”、“身份”便没有任何意义。以前女性主义的口号是:帮助非洲姐妹接受教育,现在则认识到更加紧迫的任务是挽救那儿的生命!而批评理论对此则束手无策。

理论的困境还产生于学术界内部对批评理论的偏见。周蕾在本届“批评理论学院”的讲座里几次抱怨,美国的主流学术界至今对文化研究,族裔研究,影视研究等视为旁门左道,设置几个荣誉岗位(chairships)只是点缀之用。佳丁的感受更深。她说,在美国大学(尤其象哈佛大学)中女性主义理论并不受普遍认可。哈佛的学术风气一直非常传统,讲究温文尔雅,没有人会向你吼叫,但是却使你时时意识到:学术研究有真正的学问和短暂的时尚(fades)

1参见 Michel Foucault.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f Languag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72. pp. 228-9; Edward Said.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the 1993 Reith Lecture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94. pp. xvii, 22; G. C. Spivak. The Post-Colonial Critic, Interview, Strategies, Dialogues. Sarah Harasy m ed..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0. pp. 62-3, 135, 156; Michael Belok V. ed. Post Modernism, Review Journal of Phylosopgt and Social Science. vol. xv. No. 1 &2. India: ANU Books, 1990. p. 7

2 Gilbert, Sandra M. & Susan Gubar eds.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Literature by Women, the Tradition in English.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85. pp.162-83, 1654-76

之别。通常情况下,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等等是有一席之地,你可以开课,指导学生,别人对你彬彬有礼,但你总会明确无误地感到:这些不是正宗的学术,你不是真正的学者。我曾经向她提到,哈佛英语系有凯利(Robert Kieley)讲授后现代主义,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研究新历史主义,约翰逊(Barbara Johnson)擅长后结构主义,盖茨(Henry Louis Gates, Jr.)是研究非裔美国人的专家。但佳丁说,英语系是个大系,从事理论研究的也就这么区区几个人,其他人多认为批评理论的出现是个不幸的事件,希望它是过眼烟云。另外,哈佛没有人做性别研究。她1999年秋季开过一门课,叫“女性主义理论及其问题”,有时会请社会上的人来“现身说法”。一次请来一位女同性恋博士生,她有强烈的愿望想以此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1当她说出自己的打算时,教授们都表示支持,但寻找导师时,就没有一个人愿意出面。

八十年代时理论族们很乐观,以为批评理论势不可挡;可是到了九十年代末,这种乐观情绪已荡然无存。一个客观原因是工作难寻,一肚子批评理论的博士生很难在大学谋到职位,这和琳达·哈钦三年前描述的乐观现象很不一样。在本期SCT的开幕式上,康奈尔大学教务长发言,强调康奈尔大学愿意在这种困难时刻支持这门学科。尼克尔斯在介绍周蕾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英语系的安德森教授(Amamda Anderson)时,宣传这两位理论新秀都在获得博士学位不足十年的时间里便晋升教授,获得chairship,要博士生们以她们为榜样,不要气馁,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今日批评理论的不景气。批评理论悲观的另一个原因是所谓的“保守派回潮”(backlash)。八十年代开始,尤其是里根-撒契尔-布什当政时代,英美社会全面向右转,给左派和社会改革运动增加很多困难。以女性主义为例,男权思想有很多反弹,社会的许多方面在倒退。美国的一些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乘机反扑,抵销女性主义业已取得的成果,而且确实频频得手。对女性的歧视、排挤以新的形式出现,有时甚至比旧势力所做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以往很少介入政治的宗教近年来一改惯常做法,以政治组织的形式(如美国极端保守的“道德大多数”和反对堕胎的“生命第一”)参与大选,影响极大,有些人甚至不惜采取暴力恐怖手段(如暗杀实施堕胎的医生,爆炸其诊所)。2此外,八十年代西方社会争取妇女权益的大规模运动已经罕见,女性主义也因此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动员手段3。在思想界,反女权主义有时竟然也成了“唯一正确的态度”。鉴于此,有些女性主义活动家感到气馁,甚至提出恢复女性的传统角色,回到家庭。一些女性主义理论家也觉得无法进一步推进女性主义,而暂时搁置起理论写起回忆录来,如佳丁近十年主要在写传记,克里斯蒂娃则写了三部小说。或许基于同样的理由,其他一些理论家在写了数十年沉重的理论著述后,也纷纷“另起炉灶”:德里达刚刚完成一部小说,赛义德也写了部回忆录。这似乎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批评理论似乎正回到“超脱无为”的境地4。

1性别研究里有一种说法:非同性恋者很难进入同性恋文本批评,因为同性恋批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批评者对同性恋的个人体验,这种体验非同性恋者很难把握(Bonnie Zimmerman & Toni A.H. McNaron eds. The New Lesbian Studies, Into the Twentieth-First Century. New York: The Feminist P, 1996. pp.46;Tamsin Wilton. Lesbian Studies: Setting An Agenda.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p.132)。

2美国有影响的女性主义组织“女性主义大多数基金会”主席埃莉诺·斯密尔 1999年10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承认,反女性主义的活动在今日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令美国女性主义组织不得不动用巨大的资源,来向公众宣传女性主义组织存在的合法性,保护自己成员的人身安全:但是,这是女性主义几十年前的做法,可见时代在倒退。

3Peter Collier & Helga Gey er-Ry an eds. Literary Theory Today. Cambridge: Polity P, 1990. p.199

4斯皮娃克曾以此批评新历史主义把客观现实看成符号的产物,把批判行为限制在文本之

世纪末美国批评理论受到的最大挫折,在我看来还是来自于批评理论自身。有学者已经对批评理论本身的缺陷作出过论述:后现代理论的学院化倾向越来越重,语言越来越晦涩抽象,和大学教育脱节,很难吸引学生。而且现代理论范围无限扩大,使教师学生无所适从,教学计划难以制定。后现代理论多出自英文系,但却和英语语言文学越来越没有关联,英文系的传统教学内容反而成了批评理论的怀疑对象。1这一切不仅使遵循人文传统的人士不知所措,甚至某些新潮理论权威也有追悔莫及之感。如后殖民主义理论元老赛义德近来撰文,指责当代批评理论的泛文化趋势,痛感当今人文传统消失,人文精神淡薄,人文责任丧失,称之为“人文的堕落”。同时他疾呼,去除浮燥情绪,回复旧日的细读传统,培养基本功扎实的“文学家”。2这里后殖民主义者萨伊德已经消失,出现的是理论生涯初期(即六十年代中期写作处女作《约瑟夫·康拉德及自传的虚构性》)的赛义德。这几乎是批评理论的倒退,因为七十年代美国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家欧曼(Richard Omann)便从英语教学入手进入文化研究,赛义德的《东方主义》也随后跟进,文化研究很快形成气候并达到高潮。可是今天却要从文化再返回到文本。

批评理论的最大解构者,或许就是当今美国批评理论界的权威斯坦利x费希(Stanley Fish)。费希是我们熟悉的理论家。他早期的研究方向是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早期著作“Surprised by Sin” (1967)被认为“永远地改变了弥尔顿研究的方向”,获得美国弥尔顿研究会颁发的成就奖。七十年代起他涉足文艺批评理论,其情感文体学、阐释集体说使他成为当时美国主要的批评理论家,被解构主义批评家德x曼称为“极少数真正懂得批评理论的人之一”。八十年代末费希在《顺其自然》(Doing What Comes Naturally)一书里对形式主义做了迄今最为深刻的剖析,但也就在这里他指出:形式主义其实已经成为当今人们思维的一个普遍样式。这个结论既深刻又无可奈何,表露出后结构主义者的一种“大彻大悟”,和英美新批评家韦勒克十分默契,后者在八十年代曾不无自豪地宣称:“未来的时代将重新回到新批评所开创并反复申明的许多真理”。3八十年代起费希转向法学理论研究,是当今美国重要的法学理论家。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费希任约翰斯x霍普金斯大学英语系主任,此后在杜克大学任“文理英语教授”、法学教授、杜克大学出版社社长,副教务长,现执教于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任文理学院院长。1994年费希出版《没有言论自由这么回事,而且这是一件好事》(There Is No Such Things As Free Speech, and It抯 A Good Thing, Too),1995年出版《专业正确》(Professional Correctness)。在这两本书里,他阐述了自己对批评理论的看法。这种看法集中体现在2000年7月21日他在康奈尔大学为“批评理论学院”所做的题为“理论最少论”(“Theory Minimalism”)的讲演里,其实说明的就是“理论无用论”。

费希所谓的“理论”指脱离具体历史境况、被高度抽象化、并且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概念,如“自由”,“平等”,“博爱”,“宽容”,“中立”,“多元化”等等,而把通常意义上的批评理论称之为“概括”。虽然费希竭力说明“理论”不等于“概括”,但是两者间显然有密切的联系。如不论“理论”还是“概括”本身都没有实质性内容,却据称适用于普遍的具体个案。六十年代初的各种语言学学派(乔姆斯基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话语行为理论,巴赫金的语言范畴等等)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观点:发现并描述语言形式的普遍系统,将它应用于文本,以便产生正确的阅读。所谓“正确”就是超然于语言使用者出身

内(H. Adam Veeser ed. The New Historicism.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1989. p.286)。

1陶洁:《对“批评理论”的批评》,《读书》1995第11期

2 Edward Said. 揜estoring Intellectual Coherence”. MLA Newsletter. Spring, 1999

3 René Wellek & Austin Warren. The Attack on Literature. Chapel Hill: U of North Carolina P, 1982. pp.87,102

背景、个人好恶之外,放之四海而能被普遍接受。这种对文学语言规律的“概括”就已经是费希所称的“理论”了。二十世纪后半叶法学理论界也在寻找类似的对法律行为的“正确”解释。当时法学理论界有一个重要说法:“实践本身的控制能力虚弱”,即实践本身不会为实践者提供实践行为所需要的控制和指导,需要依赖更高层次上更加普遍抽象的东西,即理论。但费希则认为:文学界或法学界这种想法太天真,因为理论提供的充其量只是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修辞”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被加以利用,对实践并非不可或缺。也就是说,不论你的法学/文学理论正确与否,它都不会对实际判案/文学阅读产生明显影响。它只是实践的一个“元论述”,而不能开出如何进行实践的药方。

切断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之后,费希进一步切断理论本身相互间的联系。在《专业正确》里,他特别强调所谓“任务的专门性”(distinctiveness of tasks),即每一个学科都有各自的独特性、专门性与集中性(specificity and density),因此理论实践之间无法进行沟通或者转换。对于有人试图寻找一种理论视角来包容多种理论范围,如有的文学家想跻身于史学家或者哲学家,费希认为是个大错误,其结果反而会导致文学批评的终结。基于此,费希直言不讳地批评一些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如新历史主义和后殖民主义。

理论和现实、理论和理论之间的联系一旦切断,理论也就真的没有什么作为了。费希反对把学科变成政治工具,认为批评的政治化在今天成了一种“政治正确”的作法。他说,如果认为批评理论应当产生实际效果,应当正面影响人们的实际活动,就太糟糕了。理论界常以女性主义作为理论影响现实的正面例证。费希则辩解到,学术界的女性主义(性别研究也是如此)来自于大规模社会运动,而不是女性主义理论产生了妇女解放运动。当然女性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积极介入了社会运动,但是即使没有这样的学术实践,这些社会运动照样会产生和发展。他的结论是:要指望由学术思想来引发社会变革是极其困难的。费希承认,他的观点代表了近二十年法学理论界的一种“反理论”思潮,即理论行为尽管可以实施,但其最终结论通常站不住脚。在法学理论界,两个人可以代表不同的理论流派,但面对同样的法律事实,两人极有可能得出相同的结论;或者两人得出的结论相反,但原因并不是因为两人的“理论”不同。也就是说,“理论立场”和“实践”并没有直接的逻辑因果联系。美国法学界曾经对第一修正案(first amendment)法展开过争论,在对美国宪法的阐释上有原本论(originalism,即对美国宪法的阐释要依照宪法制定者的原本意图)和阐释论(interpretivism,即可以用今日需要来解释美国宪法)之争。费希认为,不论持哪一种阐释理论,对实际判案的结果都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这种情况在文学研究里也如此。比如费希称自己是坚定的“意图论”者,认为文学阐释的合法性必须依照作者的原始意图来衡量。有人也许竭力反对意图论,1但在解释具体诗歌时,这两种理论差异不会使文本阐释有明显的不同。

费希并不掩饰自己的保守主义,直言不讳地说明自己的批判对象主要是以洛克(John Locke),霍布斯(Thomas Hobbes),密尔(John Stuart Mill),柏林(Isaiah Berlin),罗斯(Ross)等人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或启蒙思潮。他把自由主义、启蒙思想理解为:一种建立某种管理形式的尝试,这种管理/政治形式是程序性的而非替代性的,可以使具有不同政治倾向的人在其中公平地进行竞争。费希坚持,这是个自由的梦想,其实无法实现;同时这也不是一种好的观念,因为它脱离了道德和义务。他近期的弥尔顿研究遵循的就是这样一种观点。弥尔顿研究者多认为弥尔顿是民主派代表,民主理念的化身,集中体现了自由主义的品德(程序性,宽容性,多元性等等)。费希则认

1在维姆萨特(William K. Wimsatt)和比尔兹利(Monroe C. Beardsley)《意图谬误》(The Intentional Fallacy 1946)发表之后,意图论的确已经名声不佳;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时代依赖作者意图的人越来越少。

为,弥尔顿其实是个咄咄逼人的排他主义者,顽固地追求绝对真理,对持不同观点的人毫不留情,必欲治其于死地而后快。所以他笔下的弥尔顿大肆反民主,反自由主义,反启蒙理念。

如果说六十年代之后出现的各种后结构主义理论思潮尚想以文本化的方式介入现实社会的话,费希则把后结构主义尚存的一丝幻想彻底消解了。与此同时,尽管费希一再夸大理论和现实的距离。他本人却频频介入美国政治,不断出现在美国主要媒体(这在美国批评理论界很少见),而他所宣扬的正是批评理论无用论。作为理论家,费希思维敏捷,逻辑严密,推论具有极大的说服力,1因此在他的宣传下“理论无用论”反倒成了新的时尚。赛义德早年对“理论”怀有戒心,因为大凡-ism 总是书斋的产物,为某个政治制度服务。他喜欢“批评”,因为“criticism”虽然也有-ism,却不指任何理论,从事的只是颠覆批判。因此,“批评家的工作就是抵制理论,让它进入历史现实,进入社会,与人类的需要和利益相吻合,使之对应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现实”。2但他今天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在当今西方社会,“理论突破”成了“理论陷阱”,理论批评成了纸上谈兵,替批评者个人在学术机构里谋取一些好处,除此之外,批评理论别无他用:“福科用理论在自己四周围了一圈,把自己和跟随他的人统统关进了这个特殊的领地”。3这使人想起詹明信对俄苏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的批评:它们“顺着自己观念牢房的围墙向前摸索,从牢房内部描述这个牢房,但又似乎把它说成只是一种可能的世界,而其他的世界又想象不出”。4这就是世纪之交美国批评理论所处的尴尬境地。

地址: 210093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e-mail: gzhu@https://www.doczj.com/doc/9618715813.html,

1费希的能言善辩在八十年代初和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的论战中就已经初露锋芒,逼得这位曾经和美国读者批评并肩作战的战友只能环顾左右而言他(参阅 Stanley E. Fish, “Why No One’s Afraid of Wolfgang Iser”及 Wolfgang Iser, “Talking like Whales --

A Reply to Stanley Fish.” Diacritics. vol. 2. 1981)。

2 Edward Said. 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Cambridge: Harvard UP, 1981. pp.241-2

3 Ibid. pp.243-5

4Fredric Jameson. The Prison-House of Language, A Critical Account of Structuralism and Russian Formalism. Princeton & London: Princeton UP, 1972.

p.186

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答案

《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第一批次 通俗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有着共同的指向和相似的建立基础。正确 “艺术是现实的反映”是我国实践派美学代表性观点。错误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总纲是::“诗言志” 五四时期以写爱情诗闻名,被朱自清誉为“对于旧礼教好像投掷了一枚炸弹”的现代诗人是:汪静之 曹丕讲:“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里所讲的“文章”包括: 文学非文学各种应用文体议论文 “诗言志”中的“志”在古代主要是指:政治抱负 文学作为审美乌托邦,它所代表的文艺与现实生活的基本关系是:冲突与对立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评价徐干“时有齐气”,这意味着影响文学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地理环境 在我国的文论史上,首次运用西方文论话语体系全面地评论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著作是:《评论》 充分肯定自然环境对文学有直接影响,并提出了著名的“三要素”说的理论家是:泰纳 我国传统文论史上较为完整和系统的一部文论著作是::《文心雕龙》 明确提出诗歌应“乐意戴着脚链跳舞”的现代诗人是:闻一多 法兰克福学派对于大众文化的态度主要是: 斥责 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被称为“革命好莱坞”的是:当代革命文学 第二批次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语出《文心雕龙》。错误 白居易曾激烈主张“文章合为时而做,诗歌合为事而做”。正确 文革时期,被奉为“革命文艺”最高典范的艺术样式是:报告文学 中国当代战争文学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乐肉欲 作为人类整个心灵活动的产物,艺术作品通常表现为:感觉梦幻欲望情感 我国古典诗歌尽管主题的种类繁多,但是大致可以分为农业诗政治抒情诗 中国古代诗歌中著名的叙事长诗包括:《孔雀东南飞》:《长恨歌》 30年代郑振锋、傅东华主编的《文学百题》一书把文学作品的体裁分为:散文诗小说戏剧 近代以来,在域外小说及文艺的译介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政治性 艺术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有自己独立发展道路不同于科学 中国当代革命文学的创作规范包括:“根本任务论”“三突出”“三陪衬” 过去长久以来,我们心目中作为文学艺术传统的典范的是士大夫文艺宫廷文艺民间文艺山歌 受古代农耕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传统文论在阐释诗的起源及情感表达方式时多采用:物感说 第三批次 1、现代新诗即摆脱古典诗歌的艺术形式的束缚而来的。正确 2、中国历史上的圣贤英雄特别是在红色经典中与西方常常形成鲜明对照,他们往往都与女色女色无染日正确 3、当代中国革命战争文学所严厉批评和鞭笞的人物形象主要包括:贪生怕死的胆小鬼信奉活命哲学的叛徒 4、在《什么是散文》中主张把散文视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门而把论文、宣言等斥于散文之外的人物是:朱自清 5、李泽厚认为美感的矛盾二重性主要体现在:主观直觉性客观功利性 6、在肯定自然环境对文学的直接影响等方面有着相似的理论主张的人物是:刘勰、泰纳泰纳、孟德斯鸠 7、文学批评的核心应当是:文学性

电视节目批评与赏析教学大纲(12双播)

《电视节目批评与赏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 课程中文名称:电视节目批评与赏析 课程英文名称:TV program Criticism & Appreciation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48学时 总学分:3 适用专业:音乐学(双语播音主持)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电视节目批评与赏析》是湖北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为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设置的专业必修课。 《电视节目批评与赏析》是本科专业第五学期开设的新课程,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了解国内电视节目现状,把握电视节目制作行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电视艺术鉴赏水平,为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打下扎实基础的专业课程。 《电视节目批评与赏析》的任务是在大量观看欣赏优秀电视作品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电视的传播特性和规律,丰富电视知识,树立节目意识,强化媒介认知,陶冶艺术情操,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与能力,逐步培养大学生丰厚的人文底蕴和现代电视理念。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将运用已经学习过的专业知识,分析、比较各类优秀电视节目,准确、全面地反映电视传播的特殊规律和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同时,通过对典型电视作品的鉴赏,了解人类社会的广泛发展和生动变化。 1、反映电视节目最基本、最必需和最重要的元素; 2、内容新颖,尽可能反映电视节目的最新动态; 3、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相结合; 4、节目的选择尽量丰富、多样、典型、广泛。 5、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式探讨,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水平。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1.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文体写作、新闻采编;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主持人节目策划与现场采访报道。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处理好本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既要做到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合理分工与和谐配合,防止疏漏、避免内容重复交叉,又要确保本课程体系和结构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第一讲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 4学时 1、电视画面语言(重点)的概念、分类、意义、作用。 2、电视画面的组接理论(句型结构) 3、电视画面的组接理论(蒙太奇和长镜头) 4、电视节目中的声音。 5、三维动画技术的应用 6、电视作品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 要求:重点掌握电视艺术的语言构成,镜头(声音)分类及其作用,表意功能,剪辑技巧,能够熟练运用电视语言分析电视作品。 第二讲电视栏目解析 4学时 1、电视发展简史 2、电视栏目化发展阶段 3、电视栏目分类及其特点 4、国外电视节目栏目化现状与趋势 5、电视栏目主持人 要求:了解电视栏目化的发展历程,重点掌握电视栏目的分类及其特点,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国内外电视节目比较,栏目主持人角色定位。 第三讲新闻及评论类节目 4学时 1、电视时政新闻节目的中国特色、出路 2、《南京零距离》与社会新闻节目的分野 3、专题型新闻与《新闻调查》 4、媒体立场与社会责任 5、电视新闻的直播 6、新闻节目感染力要素

浅谈许渊冲“三美”译诗理论中的“音美”

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 浅谈许渊冲“三美”译诗理论中的“音美” 湖北商贸学院外国语学院/梅婷 一、 引言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诗歌可以说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之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如何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诗歌、欣赏中国的诗歌一直是许多翻译家和翻译研究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同时把唐诗译成法语和英语的译者,许渊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应该如何把中国诗词译成英、法文,才能使英、法文读者像汉语读者一样爱不忍释、百读不厌呢?我个人觉得译文应该尽可能传达中国诗词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在许渊冲的“三美”译诗思想中,“音美”建立在“意美”基础上并凌驾于“形美”,毋庸置疑,意象在诗歌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意美”是诗歌翻译的最基本的标准,但是许渊冲将“音美”置于“形美”之上,可见其对诗歌翻译中“音美”的重视。本文将以许渊冲的法译唐诗为例,探究其翻译理论中“音美”的体现。 二、许渊冲诗歌翻译理念之“音美” 从一般的意义说,许渊冲的译诗思想属于格律派,他提出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原则就是证明。1979 年,许渊冲就在《译诗研究》中提出了“三美”原则,并且明确指出了“三美”之间的关系:“‘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也就是说,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果三者不能得兼,那么,可以不要求‘形似’和‘音似’,但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 以上论述了许渊冲“三美”译诗思想的提出。就“音美”而言,其地位在“意美”之下,“形美”之上,也可以说,在传达原诗的形式时,“音美”的传达更为重要,尤其是原诗的韵,在译诗时要尽可能保留。具体来说,“音美”的传达是以“音似”为基础的。从这个角度说,译诗不但要押韵,而且要尽可能使韵脚的声音接近于原诗的韵脚。当然,这种做法是相当困难的,但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所以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敢于挑战。因为只达到“意美”只是达到译诗的高标准,只有在做到“意美”的同时,又能保证“音美”和“形美”的结合,才达到了译诗的最高境界。总而言之,在许渊冲看来,原诗的“音美”是一定要尽力传达的,韵是一定要尽量押的,只达到“意美”并不是忠实于原诗的做法。 三、许渊冲法译唐诗中“意美”与“音美”特征的再现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其法译为: L’ A scension Le s singe s hurlen t avec le ven t rap ide?; Le s o iseaux tourno ien t au-de ssus de I’ eau lim p ide. Feu ille s sur feu illes tom bent jusqu’ la lisi re? ; Ondes par ondes rou le la g rande r iv i re. Lo in des m iens en autom ne,je r pand s des p leurs?; M alade e t v ieux,je m on te seule la hauteur?. Le s souc is ont m is du g ivre surm es chev eux? ; Ecras, je renonce au v in peu savo ureux. 从“意似”和“意美”两方面来看,许渊冲对于这首诗的翻译在“意美”上还是做足了功课。首联两句,原诗中“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他舍弃了“天”和“沙”,译出了风急中猿猴哀鸣,清水上飞鸟盘旋,如原诗一般渲染了悲凉而又浓郁的秋意,虽不尽“意似”,却做足了“意美”。颔联两句可谓杜甫的千古绝唱,译者用“feu illes sur feuilles 叶堆叶”和“onde s par o ndes浪滚浪”把“落叶飘零,无边无际;滚滚长江,奔腾而来”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完美。颈联两句,许渊冲译作:“在秋天里远离家人,我泪如雨下;又病又老,我独自登上高处。“诗人长年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登上高台,面对秋景,不由悲从中来,译作把这情景交融的场面全部呈现,使诗人一生颠簸流离的生活跃然纸上。尾联第一句译成“烦恼苦闷使得我头发结霜”,法语中并没有白发如霜这一比喻说法,译者这种直译的方式,法国人应该能看明白,还会觉得新奇。最后一句,译者把“潦倒”翻成“Ecras被压垮”,意思表达得很到位,除了“新”字没有表现出来,整句译文基本表现了作者的意图。但是,“意美”上做得好,是不是意味着“音美”上有所舍弃呢?根据许渊冲的观点,押韵是传达唐诗“音美”的首要问题,因为“翻译唐诗即使百分之百地传达了原诗的‘意美’”如果没有押韵,也不可能保存原诗的风格和情趣”。 音美属于诗歌的形式特征之一,是否在译诗中传达音美特征从本质上是保留形式还是保留内容的问题。形式与内容始终是辨证统一的,无论哪一派别都不应该过分强调其中一者而完全否定另一者。只注重音步、节奏的韵律翻译法和既注意音步又要押韵的谐韵翻译法都因只注重音韵问题忽视其他的方面而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译文,而且,刻意追求音韵往往会束缚译者创造性的发挥,结果可能导致意义上的损失。“音美”特征的传达与否应该是译者基于自身能力,在权衡各种因素后做出的更佳选择。许渊冲提出的“三美”原则应该是译诗的理想,是诗歌形式与内容在目的语中的完美再现,在现实中自然极难实现。然而,理想对于现实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且也不是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对理想的追求有助于我们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4. - 229 -

(完整版)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本笔记整理

中国文学批评史纲要(张少康本) 一、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的文艺思想可以用“诗教”来概括,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1、文艺与道德修养: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 乐”(《泰伯》)的基本原则。“兴于诗”。“兴”是兴起之意。修身要先从学诗开始。从学习《诗经》到掌握礼的各种原则规定,就是从具体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到理性认识,使自己立身行事,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成于乐”。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最后的完成,还要通过音乐的陶染。这个“乐”,是浸透了仁的精神的先王之雅乐。 2、文艺与政治外交:孔子对文艺在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当时人们在政治、外交活动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图,体现一定的礼节,都需要借助于赋诗来实现。 (二)文学批评的标准:“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孔子借此句来概括《诗经》的特征。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思无邪”从审美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他赞美《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就是一种“中和”之美。 (三)文学的社会作用:“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孔子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等乃至知识学习方面,都做了充分的肯定。 (四)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 1、文质彬彬说:“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质”是指人的内在品格,“文”指人的外在仪表。“文质彬彬”要求人既具备“仁”的品格,又有“礼”的文饰。还提出“辞达而已矣”。(《卫灵公》)孔子主张要文质合一,文质相符。 2、尽善尽美观:“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 《韶》乐的内容和形式是完善的,《武》乐歌诵武王伐纣,内容不够完善。孔子主张内容和形式并重。(五)论雅乐与郑声:孔子提倡雅乐,反对郑声。提出“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卫灵公》)雅乐比较中正,郑声不合中正平和之意,不利于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孟子的文艺思想 (一)知言养气说:“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子所说的“气”,是指作者所应具有的内在的优良的道德品质,是后天培养的结果。他认为只要作者具有这种充塞于天地之间的凛然正气,就会写出富有充沛文气的作品。善于养浩然之气,就能知辞之正邪虚实,接下来便引申出知言的问题。知言是指能正确地使用语言文辞,能分辨文辞的优劣好坏。而这又是建立在养气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知言养气是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 2、以意逆志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万章》上)指不能以个别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它是一种对文本的解读方法,在阅读鉴赏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 谢天振主编.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Jeremy Munday.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李德凤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 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 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 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 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 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范勇主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 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 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论文

“文起八代之衰,泽被后世之功” ——解读韩愈的文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唐代中期出现文体文风改革的高潮,一方面缘于儒学思潮和政治改革的触发,即经世致用的需要促成了文体文风改革高潮的到来,另一方面与文章发展的内部规律密切相关。 以骈文而论,它发端于先秦,形成于魏晋,至南北朝大盛,此后一直延续不衰。它的出现,突破了早期散文过于古朴简单的格局而向形式美方向发展。但是发展到后来,弊端也逐渐明显。如对偶惟求其工,四六句型限制了内容的充分表达;用典惟求其繁,不少篇章晦涩难懂;一意追求华丽辞藻,内容空虚浮泛。华美的形式往往成了表达思想、反映现实的障碍。骈文是唐代前期普遍使用的文章样式,不过,唐代骈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自初唐四杰开始,不少作品已于工整的对偶、华丽的词藻之外,展示出流走活泼的生气和注重骨力的刚健风格。骈文去赘典浮辞,走向平易流畅的过程,反映出文风正在不知不觉的变化中。文风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散文领域中要求改革的愿望。这种愿望也表现在理论批评上,从初唐以来,不断有人对骈体文风提出批评。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提出了更为明确、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德古文理论。 古文和骈文是中国古代文章写作的两种基本语言表达方式,古文的名词是后起的,是针对骈文而提出来的,指骈文产生以前先秦两汉文章写作的语言表达方式,即自由、不受任何限制的语言表达方式。古文的概念产生很早,汉人所说古文指先秦文献典籍,亦指先秦古文字,在六朝人说的古人,乃是泛指前代的文章。这些均与唐人所说古文不同。唐代古文提倡者所说的古文,是指先秦两汉时期文章那种与六朝骈文不同的、不讲骈俪对偶的单行散体的语言表达方式。古文并不绝对排斥骈文,也可以夹杂少量骈偶句,但以自由的单行散体为主。古文和骈文作为两种语言表达方式应当是并行共存的,彼此也可以相互掺杂运用,事实上它们各自的发展都没有中断过,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侧重而已。骈文侧重于格式整齐的语言形式美,而且是一种绚丽铿锵、和谐对称的雕饰美;古文侧重于语言的自由流畅表达,讲究的是一种清新自然、生动简洁的本色美。 唐代古文的兴起和发展,并不是从简单模仿先秦、两汉文章而来,而是在政治革新的背景下,为了自由流畅地表达思想感情,继承和发扬先秦两汉文章单行散体的语言表达方式,经过长期创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创造出了一种生动、简洁、明朗、自然的文学语言和灵活自由、不受任何拘束、更符合当时人思维特征和思想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后,才确立了其重要历史地位的。唐代古文理论的提倡者和古文创作的实践者,如陈子昂、萧颖士、李华等,都是政治上颇有理想抱负,关心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具有不同程度改革思想的文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电视剧批评与欣赏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1.( 2.5分)标志着外国影视剧开始出现在中国的节目里的故事片是: ?A、《桥》 ?B、《女奴》 ?C、《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D、《望乡》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197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巧入敌后》是我国第一部译制电视剧,该剧是()国的作品。 ?A、美国 ?B、英国 ?C、苏联 ?D、南斯拉夫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80年代曾经有一部电视剧在观众心中产生了极大共鸣,并直接和伤痕文学想呼应,这部电视剧为: ?A、《西游记》 ?B、《蹉跎岁月》 ?C、《假如没有爱》 ?D、《出航》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第一部被引进到内地来的港台电视剧是: ?A、《万水千山总是情》 ?B、《射雕英雄传》 ?C、《霍元甲》

?D、《敌营十八年》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的主演是: ?A、宋丹丹 ?B、唐国强 ?C、刘晓庆 ?D、丛珊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1988年的电视剧()开创了出国拍摄的先例 ?A、《西游记》 ?B、《射雕英雄传》 ?C、《红楼梦》 ?D、《新星》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我国第一部室内剧是:(),该作品标志着通俗剧进入电视剧创作的主流。 ?A、《渴望》 ?B、《我爱我家》 ?C、《北京人在纽约》 ?D、《红楼梦》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内地第一部真正的偶像剧是: ?A、《将爱情进行到底》 ?B、《玉观音》 ?C、《永失我爱》

?D、《永不瞑目》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苍天在上》属于: ?A、现实政治剧 ?B、历史战争剧 ?C、情景喜剧 ?D、偶像剧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成功,改变了人们对电视剧()的印象。 ?A、只能拍摄现实题材 ?B、只能拍摄小场景、近距离 ?C、只能拍摄少量人物 ?D、只能拍小人物的生活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就目前现实来看,以下那种演剧艺术拥有最广泛的受众群: ?A、话剧 ?B、歌剧 ?C、舞剧 ?D、电视剧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好汉歌》被传遍大江南北,这首歌是()的片头歌。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好汉不回头》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题目及答案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题目及答案 名词解释: 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 2“兴观群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来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①兴(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②观(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观世与观志是读诗的两个重要方面。 ③群(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群”,就是“群居相切磋”。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怨”的主体是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但怨的对象不一定都是“上政”,可以对社会不合

理现象的牢骚和感情上的不如意。 3.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篇,针对《诗?小雅?北山》: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 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读诗不能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 响对词句的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的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 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对“以意逆志”的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是 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二是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 4.知人论世:孟子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与方法。要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须要能“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大象无形”由此类推。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艺术形象创造的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对后世的“意境”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古代艺术境界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 6“坐忘”“心斋”:庄子提出的命题,是对老子“涤除玄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虚静的方法是心斋和坐忘。心斋就是空虚的心境,即超

2016一2019年广东中山大学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考研真题

2016一2019年广东中山大学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考研真题2016年广东中山大学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七体 2.建安七子 3.诗格 4.势 5.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6.宋诗派 二、分析题 1.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1)请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2)这段文字出自哪篇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3)试通过这段文字分析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2.宋张鎡云:“古文分三等,周为上,七国次之,汉为下。周文气雄,七国文壮伟,失于骋,西汉之文华缓,失于滞。东汉以下文无可取。” 根据其中提到的文章写一篇文学批评史。 3.分析下列作品的主旨及艺术特色。 《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三、论述题 1.论述唐朝诗歌批评对唐诗的影响。 2.《牡丹亭》中《惊梦》一节六支曲子如何刻画杜丽娘的心理? 3.分析《聊斋志异》小说中的诗性特征。 2017年广东中山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6分) 1.诗《四始》 2.香草美人 3.有为而作 4.沈汤之争 5.境界说 二、材料分析题(每个20分) 1.给的材料是文心雕龙宗经篇,问作者和文章出处,然后分析理论内涵。 2.材料是《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问作者和时代,以及分析文论史上的意义。 3.给的是桃花扇最后一支曲子问出处及其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论述司马迁和班固对《离骚》的评论,并略作点评。 2.论宋人“以文为诗” 3.论《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2019年广东中山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批评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郊寒岛瘦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 三大突破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 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研究者开始

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 1)语言学派的转向 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 可布逊(Roman Jakobsor)尤金?奈达(Eugen A. Nida )卡特福特(J.C. Catford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 论层面。

电视剧批评与欣赏(一)

第1题就目前现实来看,以下那种演剧艺术拥有最广泛的受众群: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电视剧理论知识点 第2题以下那种戏剧形式为我国戏剧的雏形: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戏剧相关知识点 第3题我国系统电视剧理论研究开始于: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电视剧理论知识点 第4题电视剧在根本上属于: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电视剧理论知识点 第5题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我国电视剧发展状况 第6题我国第一座电视台诞生于: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我国电视剧发展状况 第7题我国第一部电视剧叫做: 您的答案:A

此题得分:0.5 批注:我国电视剧发展状况 第8题《一口菜饼子》是一部: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我国电视剧发展状况 第9题()北京电视台宣布彩色电视正式播出。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我国电视剧发展状况 第10题标志着外国影视剧开始出现在中国的节目里的故事片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我国电视剧发展状况 第11题 197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巧入敌后》是我国第一部译制电视剧,该剧是()国的作品。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我国电视剧发展状况 第12题 80年代曾经有一部电视剧在观众心中产生了极大共鸣,并直接和伤痕文学想呼应,这部电视剧为: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我国电视剧发展状况 第13题第一部被引进到内地来的港台电视剧是: 您的答案:C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 姓名: 学号: 班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班

1.“感物说”与“神思说”的具体内容有哪些,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感物”与“神思”是魏晋南北朝文论中关于文学创作发生于构思环节的重要理论范畴,意在揭示文学创作构思缘起于具体的构思问题,二者之间有着内在联系。 (1)“感悟说”的具体内容:先秦时代,一般用“物感”来解释创作活动。所谓“物感”,主要是指自然与社会现象对作者所产生的感染,所激起的情感。陆机的《文赋》强调情物相感对于创作产生的直接作用。陆机指出,文学创作开始于缘物情起,同时与作家的学养和人格精神相关联。这也是汉魏六朝的普遍看法。两晋时代的文学感物说,在南朝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梁代的钟嵘在《诗品序》中对诗歌的产生的原因以及对诗歌功能做了精辟的阐述。到了魏晋,人们对文学现象的认识超越了先秦两汉“物感”说的思路,注重从社会人事方面去寻找创作的动因。刘勰首先强调诗人感物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在《文心雕龙·明诗》篇强调了人心得感受是受到外在物候的变化的作用,从这点来说刘勰的《文心雕龙》与陆机的《文赋》的观点是相契合的。但是在“物”的范围方面,刘勰比陆机更进一步。他扩大了“物”的范围,从外物到山水自然他进一步阐明了自然间的山水对感发文思的重要性。刘勰强调诗人感物必须以生命的体验来进入境界,写气图貌,贵在随物宛转,与心徘徊。魏晋南北朝的“物感”说,并不等同于现代哲学的反映论,它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观念之上的一种学说,影响到文学理论范畴,便是强调宇审间通过元气的交感,使自然景物与人类的思想感情得到互动。刘勰感物说还强调诗人的意象营造与传神写照,得益于感物的层次,他认为《诗经》所以堪为经典,就在于通过感物而传独写照《诗经》的描写达到了“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境界,成为经典作品不是偶然的。 (2)“神思说”的具体内容:“神思”是指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及状态,并不是单指艺术想象,也不是仅限于艺术构思阶段的思维活动及状态。刘勰认为“神与物游”是“神思”的基本特点,即想象活动与头脑中的各种形象相伴随,它体现了心物同一的思维过程,这就要求作家一方面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要把这些纷繁杂乱的形象转化成可见可感的语言文字,这就需要深厚的艺术积累。另还有情感性、虚拟性、艰苦性等特点。“神思”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古代文论范畴。 (3)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①“神思”说是在“物感”说之上形成的文论范畴。它主要讨论在“物感”的基础之上,文学创作如何进行构思与想象的。②都在揭示文学创作构思缘起于具体的构思问题。③“神思”是与“物感”相互交融的一种心灵活动,表现于文学想象与构思的各个方面。中心环节是要解决文学构思与想象活动中的言意之间的矛盾,形成完美的审美意象,完成文学创作的整个过程。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 ?不只是因为理论方法的新颖才成为研究对象 ?不是一个仅靠时间概念聚集的对象 ?20世纪文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方法和理论 ?重构了一种有异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范式 ?这个研究范式质疑甚至瓦解了传统的文学观念 学习的问题意识和要求 ?①20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研究提供了哪些新的文学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文学批评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否合理、必要。 ?②由这些知识的更迭、转换所构成的文学研究谱系,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与之相应,学习要求也是两点: ?①掌握20世纪西方文论的基本知识及其研究方法; ?②了解文学理论研究发生了什么变化,寻找和思考自己学习、研究取向。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学习参考书 ?①塞尔登、威德森、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伊格尔顿:国内译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即《文学理论导论(Literary Theory:An Introduction)》,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塞尔登编著:《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研讨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方式 研究角度: ?各种文学批评知识和文学研究的演变趋势 基本内容: ?①重要的文学研究思潮的观点、理论、方法及其形成的知识背景 ?②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研究发展、演变的轨迹 1.导论 塞尔登: ?“60年代兴起的理论大潮无疑是对过去占主导地位的人文主义、道德主义传统的突破。”马尔赫恩: ?(20世纪文学研究)“对古老的文学批评世界是致命的。……它们瓦解了文学这一学科赖以建立的深层分类学和标准性原理,并以这一方式解构了文学全体的想象力。” 1.1 范式转换: 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意义 ?借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理论来说: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所发生的变化可以说是一种文学研究的“范式”(paradigm)转换。 ?“范式”转换意味着“世界观的改变” ?库恩论范式转换的意义:“革命之前科学家世界中的鸭子到革命之后就成了兔子”。 范式构成 ?①“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共有的东西”,“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因素。 ?②拥有共同的知识背景,经受过相同的教育和专业训练。 ?③具有相近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意识”。

2019年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转) 2009-10-10 23:00 郭建中编著~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一、赫伯特?库欣?托尔曼(Herbert Cushing Tolman) 作者简介:赫伯特?库欣?托尔曼(Herbert Cushing Tolman),, “翻译的心理过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我们必须掌握原文作者的思想,第二~我们必须用译文的语言把原文作者的思想表达出来。” “阅读是一回事~翻译是另一回事。” 译者只有从原文的观点出发去阅读~才能使自己沉浸在原文的思想和感情的激流之中~才能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 “译者对原文的精神领会越深~就越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也越来越深地理解到传达原作结构的精神实质之困难。” “翻译要能在英国读者或听众中引起像原文读者或听众所感受的同样的感情。” 没有一个画家能完美地重现自然风景。最好的画家并不是用与自然同样的颜色表现自然景色中的每一个细节,最好的画家应该是有感于壮丽的自然景色~并认识到绘画艺术的局限性~然后使自己的画尽可能地接近大自然的美景。最好的翻译家也一样~他并不是在英语中精确地复制原作——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使自己的译作尽可能地接近原作。 “翻译并不是把一种外语的单词译成母语,英语,~而应该是原文中感情、生命、力度和精神的蜕变。” 我们既要忠实于原作的优美之处~也要忠实于原作的不足之处。 翻译不是解释。 “如果原作趴地蠕动~译作不可腾空翱翔。” 译文必须是地道的英语。 二、C?H?库利(C. H. Conley) 尽管一般认为翻译经典著作有助于文化和自由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但16世纪英国经典著作的翻译反而助长了反动的社会和文化专制主义。 三、亨利?伯罗特?莱思罗普(Henry Burrowes Lathrop) 16世纪英国所翻译的希腊罗马经典著作和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完全不一样。我们今天所认为的希腊罗马经典著作~他们没有翻译。恰恰相反~他们所认为的经典著作~在今天~我们认为是不重 要的~因此也并不熟悉。 四、威廉?弗罗斯特(William Frost) 从理论上来说~诗歌是不可译的。诗歌翻译只能是再创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