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井液工老题库高级工

钻井液工老题库高级工

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只有1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
1、下列物质溶于水中,不能形成真溶液的是( )。
A、食盐 B、粘土 C、乙醇 D、盐酸[T/]
[D]B[D/]
2、与纯水的凝固点相比,溶液的凝固点( )。
A、高 B、低 C、相同 D、相似[T/]
[D]B[D/]
3、在一定温度下,下列物质以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烧碱>石膏>硫酸钡 B、硫酸钡>烧碱>石膏 C、石膏>烧碱>硫酸钡 D、烧碱>硫酸钡>石膏[T/]
[D]A[D/]
4、已知烧碱的摩尔质量为40 g/mol,则5 mol烧碱的质量是( )。
A、160 g B、180 g C、200 g D、220 g[T/]
[D]C[D/]
5、将40 g食盐溶解于160 g水中所配制成的盐水溶液,其质量分数为( )。
A、22% B、20% C、25% D、40%[T/]
[D]B[D/]
6、现有3 mol硫酸,其质量为294 g,那么硫酸的摩尔质量为( )。
A、96 g/mol B、97 g/mol C、98 g/mol D、99 g/mol [T/]
[D]C[D/]
7、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盐酸 B、食盐 C、烧碱 D、醋酸[T/]
[D]D[D/]
8、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减小而(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无关[T/]
[D]B[D/]
9、烧碱在水中电离为( )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A、钙 B、镁 C、钠 D、钾[T/]
[D]C[D/]
10、有一溶液,其pH值为8,溶液呈( )。
A、碱性 B、酸性 C、中性 D、阳性[T/]
[D]A[D/]
11、若钻井液滤液的pH值为10,其pOH值为( )。
A、6 B、5 C、4 D、3[T/]
[D]C[D/]
12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时,可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 ),这种现象叫做同离子效应。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反应[T/]
[D]B[D/]
13、盐酸和烧碱反应属于( )反应,生成食盐和水。
A、酸碱中和 B、盐的水解 C、沉淀 D、氧化还原[T/]
[D]A[D/]
14、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属于( )反应,生成盐和水。
A、酸碱中和 B、盐的水解 C、沉淀 D、氧化还原[T/]
[D]A[D/]
15、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反应属于( )反应,生成盐。
A、酸碱中和 B、盐的水解 C、沉淀 D、氧化还原[T/]
[D]A[D/]
16、弱酸强碱盐水解后的溶液呈( )。
A、碱性 B、酸性 C、中性 D、活性[T/]
[D]A[D/]
17、强酸弱碱盐水解后的溶液呈( )。
A、碱性 B、酸性 C、中性 D、活性[T/]
[D]B[D/]
18、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盐类,其溶液越稀越有利于盐类的( )。
A、溶解 B、裂解 C、降解 D、水解[T/]
[D]D[D/]
19、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属于( )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
A、酸碱中和 B、盐的水解 C、沉淀 D、氧化还原[T/]
[D]C[D/]
20、对于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来说,溶度积越大,溶解度也

越( )。
A、大 B、小 C、不变 D、差[T/]
[D]A[D/]
21、当溶液中某难溶电解质的离子浓度的乘积大于其溶度积时,就会( )。
A、呈饱和状态 B、呈降解状态 C、溶解沉淀 D、产生沉淀[T/]
[D]D[D/]
22、铁与盐酸的反应属于( )反应,它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A、酸碱中和 B、盐的水解 C、沉淀 D、氧化还原[T/]
[D]D[D/]
23、在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凡是得到电子的物质(化合价由高变低),称为( )。
A、催化剂 B、活性剂 C、氧化剂 D、还原剂[T/]
[D]C[D/]
24、在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凡是失去电子的物质(化合价由低变高),称为( )。
A、催化剂 B、活性剂 C、氧化剂 D、还原剂[T/]
[D]D[D/]
25、苯属于( )化合物。
A、烷烃 B、炔烃 C、芳香烃 D、烃类衍生物[T/]
[D]C[D/]
26、醇类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中含有( )。
A、羰基 B、羧基 C、硝基 D、羟基[T/]
[D]D[D/]
27、有机化合物都有分子式和结构式,分子式仅说明这种有机物的( )。
A、元素组成 B、化学性质 C、物理性质 D、存在方式[T/]
[D]A[D/]
28、有机物中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化学反应叫做( )。
A、氧化反应 B、取代反应 C、消去反应 D、加成反应[T/]
[D]B[D/]
29、有机物与氧化合或失去氢的反应叫做( )。
A、氧化反应 B、取代反应 C、消去反应 D、加成反应[T/]
[D]A[D/]
30、所有的烃类在高于着火温度时能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就是( )反应的例证。
A、氧化 B、取代 C、消去 D、加成[T/]
[D]A[D/]
31、不饱和烃的分子中的双键可以在许多试剂的作用下,其中π键断裂,使两个一价的原子或原子团加到不饱和键的两个碳原子上,这种反应叫做( )。
A、氧化反应 B、取代反应 C、消去反应 D、加成反应[T/]
[D]D[D/]
32、在有机化合物的反应中,从有机物分子中消去一个小分子化合物如氢卤酸、水等的反应,叫做( )。
A、氧化反应 B、取代反应 C、消去反应 D、加成反应[T/]
[D]C[D/]
33、加成反应必须发生在( )中。
A、烷烃 B、不饱和烃 C、卤化物 D、氢化物[T/]
[D]B[D/]
34、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相同而简单的结构单元,以共价键形式重复结合而成的,其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都( )。
A、小于10 000 B、大于10 000 C、等于10 000 D、等于5 000[T/]
[D]B[D/]
35、高分子化合物大分子中重复出现的结构单元称为链节,重复单元链节数称为( )。
A、溶解度 B、水解度 C、聚合度 D、电离度[T/]
[D]C[D/]
36、碳链高分子聚合物其主链全部由( )原子组成,如聚丙烯酰胺、聚乙烯等。
A、氧 B、碳 C、氮 D、硫[T/]
[D]B[D/]
37、

高分子化合物由同一种单体聚合而成,这种反应称为( )。
A、加聚反应 B、缩聚反应 C、共聚反应 D、均聚反应[T/]
[D]A[D/]
38、高分子化合物由相同或不相同的多官能团低分子化合物缩合而成,这种反应称为( )A、均聚反应 B、加聚反应 C、共聚反应 D、缩聚反应[T/]
[D]D[D/]
39、高分子化合物又称为聚合物,它是一种( )。
A、混合物 B、单质 C、原子团 D、化合物[T/]
[D]D[D/]
40、高分子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无限溶胀,是指高分子化合物在溶剂中( )溶解。
A、完全 B、部分 C、没有 D、沉淀[T/]
[D]A[D/]
41、高分子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一般与( )无关。
A、高分子构型 B、溶剂性质 C、温度 D、加入形式[T/]
[D]D[D/]
42、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溶解性越( )。
A、无影响 B、无法判断 C、强 D、弱[T/]
[D]D[D/]
43、高分子化合物溶液的粘度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 )。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沉淀[T/]
[D]C[D/]
44、高分子浓溶液在流动时,其粘度系数( )常数。
A、高 B、低 C、是 D、不是[T/]
[D]D[D/]
45、高分子浓溶液属于( )。
A、牛顿流体 B、膨胀流体 C、塑性流体 D、假塑性流体[T/]
[D]D[D/]
46、试剂中含有杂质所造成的分析误差称为( )。
A、偶然误差 B、相对误差 C、绝对误差 D、系统误差[T/]
[D]D[D/]
47、表示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百分率称为( )。
A、偶然误差 B、相对误差 C、绝对误差 D、系统误差[T/]
[D]B[D/]
48、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 )值表示分析结果偏低。
A、高 B、低 C、正 D、负[T/]
[D]D[D/]
49、下列数据中不是三位有效数字的是( )。
A、0.053 8 B、0.538 C、5.38 D、53.80[T/]
[D]D[D/]
50、某物质的质量为3.20×104 mg,这个数据的有效数字是( )。
A、5位 B、4位 C、3位 D、2位[T/]
[D]C[D/]
51、将0.012 1、25.64、1.057 82和0.200 10四个数相加,其结果的有效数字应是( )A、3位 B、4位 C、5位 D、6位[T/]
[D]B[D/]
52、用滴定管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逐步滴加到待测物的溶液中的( )过程叫做滴定。
A、操作 B、操持 C、操练 D、创作[T/]
[D]A[D/]
53、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物组分恰好反应( )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旧称等当点)A、进行 B、不进行 C、完全 D、不完全[T/]
[D]C[D/]
54、滴定反应的基本条件是,反应必须( )完成,且反应速度要快。
A、定时 B、定性 C、定标 D、定量[T/]
[D]D[D/]
55、标准溶液是一种( )溶液。
A、未知准确浓度的 B、已知准确浓度的 C、未知准确质量的 D、已知准确质量的[T/]
[D]B[D/]
56、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 )


A、阳性物质 B、阴性物质 C、中性物质 D、基准物质 [T/]
[D]D[D/]
57、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时,标准溶液的浓度必须进行( )。
A、标定 B、审定 C、粗定 D、细定[T/]
[D]A[D/]
58、用AgNO3溶液测定氯离子含量的方法叫做( )。
A、酸碱滴定法 B、络合滴定法 C、氧化还原滴定法 D、沉淀滴定法[T/]
[D]D[D/]
59、不符合用于沉淀滴定法的沉淀反应条件的是( )。
A、生成的沉淀应具有恒定的组成 B、反应必须迅速、定量地进行 C、具有准确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D、沉淀物的溶解度大小皆宜[T/]
[D]D[D/]
60、用银量法测定氯离子含量时,当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时,指示终点到达。
A、天蓝 B、杏黄 C、草绿 D、砖红[T/]
[D]D[D/]
61、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能与水或钻井液滤液中的许多( )离子形成无色的稳定的络合物。
A、酸根 B、氢氧根 C、非金属 D、金属[T/]
[D]D[D/]
62、金属指示剂铬黑T在pH值为8~11的溶液中,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呈酒红色,游离指示剂呈( )
A、蓝色 B、黄色 C、绿色 D、紫色[T/]
[D]A[D/]
63、测定钙离子时,溶液的pH值必须在( )范围内。
A、5~6 B、7~8 C、8~10 D、12~14[T/]
[D]D[D/]
64、地质作用不但可以改造( ),而且可以形成有用的矿产。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D、地表[T/]
[D]C[D/]
65、地质作用是由( )引起的。
A、重力 B、自然力 C、外力 D、压力[T/]
[D]B[D/]
66、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表面形态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自然作用称为( )A、构造作用 B、重力作用 C、地层作用 D、地质作用[T/]
[D]D[D/]
67、沉积岩分布很广,约占地壳表面积的( )。
A、55% B、65% C、85% D、75%[T/]
[D]D[D/]
68、坚硬而致密,并极少生成天然气或石油的岩石称为( )。
A、火成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石灰岩[T/]
[D]A[D/]
69、有层理、有孔隙,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岩石称为( )。
A、火成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石灰岩[T/]
[D]C[D/]
70、粉砂岩的颗粒直径为( )。
A、1~2 mm B、1~0.5 mm C、0.1~0.5 mm D、0.01~0.1 mm [T/]
[D]D[D/]
71、粘土岩是沉积岩中分布最广的岩石,约占沉积岩总量的( )以上。
A、25% B、45% C、65% D、85%[T/]
[D]B[D/]
72、沉积岩主要分布于( )。
A、地壳深部 B、地壳中部 C、地表处 D、地幔处[T/]
[D]C[D/]
73、岩层变形的各种形态统称为( )。
A、地核构造 B、地壳构造 C、地表构造 D、地质构造[T/]
[D]D[D/]
74、背斜构造是指岩石( )弯曲的褶皱。
A、向左 B、向右 C、向下 D、向上[T/]
[D]D[D/]
75、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称为( )。
A、正断层 B

、逆断层 C、平推断层 D、生长断层[T/]
[D]A[D/]
76、形成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藏的四个条件是( )。
A、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圈闭 B、生油层、断层、盖层、圈闭 C、生油层、储集层、沉积岩、石膏层 D、生油层、裂缝、断层、圈闭[T/]
[D]A[D/]
77、良好的盖层岩石一般比较( )。
A、疏松 B、坚硬 C、松软 D、致密[T/]
[D]D[D/]
78、在石油勘探中所谓找油气藏构造,实际上就是找( )圈闭。
A、向斜 B、背斜 C、单斜 D、断面[T/]
[D]B[D/]
79、收集和观察岩屑并恢复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称为( )录井。
A、岩心 B、岩屑 C、钻时 D、钻井液[T/]
[D]B[D/]
80、通过钻井液性能变化来分析判断所钻遇的地层情况的过程称为( )录井。
A、岩心 B、岩屑 C、钻时 D、钻井液[T/]
[D]D[D/]
81、根据钻井速度的快慢,进行分析和判断钻遇地下地层的各种变化叫做( )录井。
A、岩心 B、岩屑 C、钻时 D、钻井液[T/]
[D]C[D/]
82、在粘土、泥岩层钻进过程中易发生( )。
A、钻头磨损严重 B、井塌 C、断钻具 D、钻井液漏失[T/]
[D]B[D/]
83、石灰岩一般( ),所以钻速慢、钻头进尺少。
A、较松 B、较软 C、较硬 D、较脆[T/]
[D]C[D/]
84、岩层性质与钻井关系密切而复杂,主要表现有( )。
A、影响钻井速度与钻头进尺 B、使钻井过程出现复杂情况 C、使钻井液性能发生变化与影响井眼质量 D、上述全部都是[T/]
[D]D[D/]
85、地层的温度随井深的增加而增加,用地温梯度来表示,即平均每100 m增加( )左右。
A、3℃ B、3.5℃ C、5℃ D、5.5℃[T/]
[D]A[D/]
86、当钻遇高压油气层时,油气侵入钻井液将造成钻井液( )。
A、相对密度上升、粘度下降 B、相对密度下降、粘度上升 C、相对密度下降、粘度下降 D、相对密度上升、粘度上升[T/]
[D]B[D/]
87.当钻遇高压盐水层、岩盐层和含芒硝地层时,淡水钻井液会出现( )。
A、粘度和滤失量都增大 B、粘度下降、滤失量增大 C、粘度和滤失量都下降 D、粘度上升、滤失量下降[T/]
[D]A[D/]
88、在设计的主要油、气、水层和目的层井段,每隔( )做一次钻井液性能的观察与测定。
A、4 m B、3 m C、2 m D、1 m [T/]
[D]C[D/]
89、判断是否钻至油、气、水层,最直接的方法是观察( )的变化。
A、钻井液池面 B、泵压 C、出口流速 D、钻进速度[T/]
[D]A[D/]
90、当钻遇井漏地层时,钻井液表现为( )。
A、进入的多,返出的少 B、进入的少,返出的多 C、进入的和返出的一样多 D、钻井液池面上升[T/]
[D]A[D/]
91、钻井液录井资料,用来确定钻井液的( ),做到既不压死油层,又不造成井喷事故。
A、密度 B、粘度 C、矿

化度 D、溶解度[T/]
[D]A[D/]
92、钻井液粘度和滤失量都增大,含钙量和硫酸根量大幅度增加,表明钻遇了( )层。
A、泥岩 B、砂岩 C、粘土岩 D、盐膏[T/]
[D]D[D/]
93、钻井液粘度上升、密度下降,且钻井液池面上出现一些油花和气泡,说明钻遇了( )层。
A、粘土岩 B、油气 C、石灰岩 D、火成岩[T/]
[D]B[D/]
94、由于物质体相内部的分子和表面层的分子处境不同,因而产生了( )。
A、表面重力 B、表面浮力 C、表面压力 D、表面张力[T/]
[D]D[D/]
95、液体表面积有自动( )的趋势。
A、增大 B、缩小 C、增强 D、减弱[T/]
[D]B[D/]
96、水滴呈( )状比任何一种状态的表面积要小。
A、立方 B、长方 C、波纹 D、圆球[T/]
[D]D[D/]
97、物质的表面吸附是由于物质表面存在着( )。
A、表面重力 B、表面浮力 C、表面压力 D、表面张力[T/]
[D]D[D/]
98、钻井液中粘土颗粒表面自行吸附处理剂,以达到( )粘土颗粒表面张力的目的。
A、升高 B、降低 C、加快 D、减慢[T/]
[D]B[D/]
99、物质表面张力可由高能向着低能自行转化,钻井液中粘土颗粒的自行( )就是具体体现。
A、分散 B、分解 C、溶解 D、聚结[T/]
[D]D[D/]
100、钻井液中粘土颗粒表面呈等电态,颗粒之间面-面结合成重叠大颗粒而下沉,此时粘土呈( )状态。
A、分散 B、絮凝 C、聚结 D、电离[T/]
[D]C[D/]
101、钻井液中粘土颗粒表面带电量大,水化性好,水化膜厚,此时粘土呈( )状态。
A、分散 B、絮凝 C、聚结 D、电离[T/]
[D]A[D/]
102、钻井液中的粘土颗粒表面带电量较弱,水化性不太好,易边-边连接形成网架结构,此时粘土呈( )状态。
A、分散 B、聚结 C、电离 D、絮凝[T/]
[D]D[D/]
103、粘土的造浆率是指1 t干粘土能够配制粘度为( )粘土浆的体积数。
A、10 mPa?s B、15 mPa?s C、20 mPa?s D、25 mPa?s [T/]
[D]B[D/]
104、( )土比钠土的水化性差,水化膜薄,故造浆率低。
A、硫 B、氯 C、磷 D、钙[T/]
[D]D[D/]
105、pH值增大,粘土分散性增强,造浆率( )。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增厚[T/]
[D]A[D/]
106、粘土通常带有( ),这是粘土具有电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
A、电荷 B、电流 C、电压 D、电阻[T/]
[D]A[D/]
107、粘土颗粒遇水后表面带负电,在它周围吸附的正离子形成( )和扩散层,称为粘土颗粒表面的扩散双电层。
A、沉淀层 B、溶解层 C、扩散层 D、吸附层[T/]
[D]D[D/]
108、对于同价同种离子来说,溶液中反离子浓度越大,挤压粘土颗粒表面的双电层越严重,粘土水化性越( )。
A、强 B、差 C、高 D、大[T/]
[D]B[D/]
109、在重力作用下,分散相颗粒是否容易下沉

的性质称为( )。
A、聚结稳定性 B、沉降稳定性 C、布朗运动 D、电解质的聚结作用[T/]
[D]B[D/]
110、影响钻井液沉降稳定性的因素是( )。
A、重力的影响 B、双电层斥力 C、水化膜阻力 D、水分子取向力[T/]
[D]A[D/]
111、如果钻井液中粘土颗粒呈高度( ),则钻井液具有泥饼薄而致密,滤失量很小,稳定性好,长时间静止也不会析出自由水的特点。
A、分散状态 B、絮凝状态 C、聚结状态 D、电离状态[T/]
[D]A[D/]
112、阻止粘土颗粒聚结的因素是( )。
A、范德华力 B、重力 C、离子交换吸附 D、水化膜阻力[T/]
[D]D[D/]
113、钻井液中的粘土颗粒表面双电层若是呈等电态时,钻井液聚结稳定性( ),呈聚结状态。
A、破坏 B、恢复 C、更好 D、不变[T/]
[D]A[D/]
114、钻井液中如果加入同种电解质的浓度越大,钻井液的聚结稳定性越( )。
A、好 B、差 C、不变 D、排斥[T/]
[D]B[D/]
115、表面活性剂加入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时,其分子吸附于两者的界面上,( )了界面张力,从而促进了两液体的互溶作用。
A、降低 B、升高 C、破坏 D、恢复[T/]
[D]A[D/]
116、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一般为( )。
A、羧基 B、羟基 C、烷基 D、硝基[T/]
[D]C[D/]
117、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一般是如( )类的极性官能团。
A、烷基 B、苯基 C、烷基苯基 D、酰胺基[T/]
[D]D[D/]
118、活性剂在界面上的浓度( )相内部的浓度,这种浓集的现象叫做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
A、等于 B、难于 C、小于 D、大于[T/]
[D]D[D/]
119、反映表面活性剂亲水能力和亲油能力相对强弱的标度,一般称为( )。
A、pH值 B、HLB值 C、亲水性 D、亲油性[T/]
[D]B[D/]
120、亲水亲油平衡值( )时,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比亲油性强。
A、小于7 B、大于7 C、等于7 D、等于2[T/]
[D]B[D/]
121、乳状液一般分为两类,即( )。
A、油包水型和水包油型 B、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C、阳离子型和阴离子型 D、亲水型和亲油型[T/]
[D]A[D/]
122、一种液体以细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一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能得到稳定的分散体系,形成这种分散体系的作用叫( )。
A、发泡作用 B、消泡作用 C、润滑作用 D、乳化作用[T/]
[D]D[D/]
123、对于油包水型乳状液,要求活性剂分子的亲油性大于亲水性,即HLB值在( )之间。
A、8~18 B、7.5~15 C、5~7 D、3.5~6[T/]
[D]D[D/]
124、表面活性剂能够形成泡沫,并能稳定和保护泡沫的作用称为( )。
A、乳化作用 B、消泡作用 C、发泡作用 D、润滑作用[T/]
[D]C[D/]
125、能够使泡沫部分或全部破坏消失的作用称为( )。
A、乳化作用 B、消泡作用 C、发泡作用 D、润滑作

用[T/]
[D]B[D/]
126、下列物质中能起发泡作用的活性剂是( )。
A、矿物油 B、烷基苯磺酸钠 C、辛醇-2 D、硅油[T/]
[D]B[D/]
127、下列物质中能起消泡作用的活性剂是( )。
A、烷基苯磺酸钠 B、烷基磺酸钠 C、油酸钠 D、辛醇-2[T/]
[D]D[D/]
128、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吸附在金属或粘土表面,使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发生在亲油基之间,这种作用称为( )。
A、乳化作用 B、消泡作用 C、发泡作用 D、润滑作用[T/]
[D]D[D/]
129、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使原来亲水性的固体表面变成亲油性的表面,或者原来亲油性的固体表面变成亲水性的表面,这种作用称为( )。
A、润湿反转作用 B、润滑作用 C、抑制粘土水化膨胀作用 D、消泡作用[T/]
[D]A[D/]
130、下列表面活性剂中用作润湿反转剂的是( )。
A、OP-30 B、2071 C、CP-233 D、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
[D]D[D/]
131、下列表面活性剂能起润滑作用的是( )。
A、辛醇-2 B、OP-1 C、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D、OP-30[T/]
[D]D[D/]
132、表面活性剂能够吸附在页岩或粘土的极性表面,使页岩或粘土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油膜,这种作用称为( )。
A、润湿反转作用 B、润滑作用 C、消泡作用 D、抑制粘土水化膨胀作用[T/]
[D]D[D/]
133、抑制泥页岩水化膨胀作用的表面活性剂,最好是( )表面活性剂。
A、阴离子 B、阳离子 C、中性离子 D、两性离子[T/]
[D]B[D/]
134、泥页岩和粘土表面是( )表面。
A、极性 B、非极性 C、惰性 D、阳性[T/]
[D]A[D/]
135、在水中不电离而以整个分子起表面活性作用的活性剂称为( )型活性剂。
A、阳离子 B、阴离子 C、两性 D、非离子[T/]
[D]D[D/]
136、表面活性剂烷基磺酸钠是( )型表面活性剂。
A、阴离子 B、阳离子 C、两性 D、非离子[T/]
[D]A[D/]
137、氯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是( )型表面活性剂。
A、阴离子 B、阳离子 C、两性 D、非离子[T/]
[D]B[D/]
138、在酸性溶液中呈阳离子型,在碱性溶液中呈阴离子型,而在中性溶液中又有类似非离子型的性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 )型表面活性剂。
A、阴离子 B、阳离子 C、两性 D、非离子[T/]
[D]C[D/]
139、分散钻井液体系是指由水、膨润土及各种( )为主处理剂配制而成的水基钻井液体系。
A、抑制剂 B、稳定剂 C、絮凝剂 D、分散剂[T/]
[D]D[D/]
140、分散钻井液体系可容纳较多的固相,适合配制高密度钻井液,密度可达( )以上。
A、1.0 g/cm3 B、1.5 g/cm3 C、2.0 g/cm3 D、2.5 g/cm3[T/]
[D]C[D/]
141、分散钻井液体系,其pH值应控制在( )范围内,有利于处理剂充分发挥作用。
A、10.5~12.0 B、9.5~11.0 C、8.5~10.0 D、7.5~9.0[T/]
[D]B[D/]
142

、不分散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中的粘土颗粒基本上不再分散成更细的颗粒,钻出的岩屑受到保护而( )。
A、继续分散 B、继续膨胀 C、不被分散 D、不太稳定[T/]
[D]C[D/]
143、不分散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中的固相颗粒基本上不再分散成较细颗粒,钻出的岩屑受到保护而( )。
A、可分散 B、不被分散 C、膨胀 D、不稳定[T/]
[D]B[D/]
144、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中的岩屑和膨润土的含量比为( )。
A、4∶1 B、2∶1 C、5∶1 D、1∶2[T/]
[D]B[D/]
145、不分散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用高聚物作主处理剂,具有较强的包被作用,对易塌的泥页岩具有保护作用,所以可保持井眼的( )。
A、分散性 B、稳定性 C、垮塌性 D、膨胀性[T/]
[D]B[D/]
146、使用钾基钻井液体系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 )含量。
A、Mg2+ B、Cl- C、Ca2+ D、K+[T/]
[D]D[D/]
147、钾基钻井液体系适用于( )地层。
A、水敏性易塌 B、盐膏 C、易漏 D、易卡[T/]
[D]A[D/]
148、钾基钻井液体系必须使用固相控制设备,进行严格的钻井液固相控制,及时清除钻屑和劣质粘土,保持钻井液的( )含量。
A、低固相 B、高固相 C、低液相 D、高液相[T/]
[D]A[D/]
149、钙处理钻井液体系中的( ),使粘土产生一定程度的絮凝。
A、Na+ B、Ca2+ C、SO42- D、Cl-[T/]
[D]B[D/]
150、钙处理钻井液体系是利用无机盐保持粘土适当絮凝,提高抑制能力,其核心是确保体系有过量的( )。
A、Ca2+ B、Na+ C、Cl- D、SO42-[T/]
[D]A[D/]
151、钙处理钻井液体系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比( )差。
A、盐水钻井液 B、油基钻井液 C、淡水钻井液 D、泡沫钻井液[T/]
[D]C[D/]
152、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中的膨润土含量应控制在( )左右,否则会引起不良的粘度效应。
A、20 kg/m3 B、40 kg/m3 C、30 kg/m3 D、50 kg/m3[T/]
[D]D[D/]
153、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具有较好的( )和抗无机盐污染的能力。
A、抑制性 B、造壁性 C、分散性 D、垮塌性[T/]
[D]A[D/]
154、使用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可抑制( )的溶解,避免造成大肚子井眼。
A、页岩 B、砾岩 C、岩盐 D、火成岩[T/]
[D]C[D/]
155、盐水钻井液体系中可加入( )以除去体系中的钙、镁离子。
A、酸类 B、盐类 C、碱类 D、氧化剂[T/]
[D]C[D/]
156、盐水钻井液体系滤液性质接近( ),对油气层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A、地表水 B、地层水 C、盐水 D、深层水[T/]
[D]B[D/]
157、盐水钻井液体系( )较大,应根据情况加入相应的防腐剂。
A、分散性 B、稳定性 C、抑制性 D、腐蚀性[T/]
[D]D[D/]
158、正电胶钻井液具有较强的( ),能有效地抑制粘土和钻屑的水化膨胀与分散,保持井壁稳定。
A、分散

性 B、稳定性 C、腐蚀性 D、抑制性[T/]
[D]D[D/]
159、正电胶钻井液的pH值应控制在( )之间。
A、4~6 B、6~8 C、8~10 D、10~12[T/]
[D]C[D/]
160、正电胶钻井液体系的主处理剂胶粉,在水中可迅速( )形成溶胶。
A、聚结 B、絮凝 C、沉淀 D、分散[T/]
[D]D[D/]
161、油基钻井液体系,抗高温可达( )。
A、150℃ B、180℃ C、200℃ D、280℃[T/]
[D]D[D/]
162、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以( )为连续相,以水为分散相。
A、柴油 B、氧化沥青 C、粘土 D、润滑剂[T/]
[D]A[D/]
163、以油为连续相的全油基钻井液,分散相常用( )。
A、柴油 B、氧化沥青 C、粘土 D、润滑剂[T/]
[D]B[D/]
164、气体钻井液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环空返速高,洗井和携带钻屑能力是油基钻井液和水基钻井液的( )左右。
A、5倍 B、10倍 C、15倍 D、20倍[T/]
[D]B[D/]
165、气体钻井液体系要求地层出水量要小于( )。
A、10 m3/h B、20 m3/h C、30 m3/h D、40 m3/h [T/]
[D]A[D/]
166、使用气体钻井液,要求压缩机的容量必须保证钻井液的上返速度达到( )。
A、20~30 m/min B、30~100 m/min C、100~130 m/min D、130~160 m/min [T/]
[D]B[D/]
167、对于酸敏性储集层,不能使用酸溶性的处理剂或加重剂,最好采用加有油溶性树脂的钻井液或( )钻井液。
A、盐水 B、气体 C、油基 D、水基[T/]
[D]C[D/]
168、对于含有较多水敏性矿物的( )储集层,应采用油基钻井液或气体钻井液,也可采用有较强抑制性的钾基钻井液。
A、酸敏性 B、水敏性 C、碱敏性 D、盐敏性[T/]
[D]B[D/]
169、对化学敏感性储集层,必须搞清( )的性质,以防其与外来液体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
A、盐水 B、深层水 C、地表水 D、地层水[T/]
[D]D[D/]
170、5 000 m以上超深井的特点是高温高压,所以这类井最好使用( )。
A、水基钻井液 B、盐水钻井液 C、气体钻井液 D、油基钻井液[T/]
[D]D[D/]
171、对于( )异常高的调整井,一般选用高密度的分散型钻井液。
A、温度 B、破裂压力 C、地层压力 D、井底压力[T/]
[D]C[D/]
172、根据定向斜井的特点,除选用相应的钻井液外,还应严格控制滤失量和( )。
A、矿化度 B、滤饼质量 C、pH值 D、温度[T/]
[D]B[D/]
173、对于高渗透性易卡地层,钻井液中的( )含量应尽可能低,无用固相含量低于6%。
A、液相 B、气相 C、泡沫 D、固相[T/]
[D]D[D/]
174、易塌地层的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不能过低,返速也不能过高,防止( )冲刷井壁。
A、紊流 B、层流 C、柱流 D、准层流[T/]
[D]A[D/]
175、钻遇高压水层,要调整钻井液密度与水层( )一致,防止地层水侵入钻井液造成污染。
A、粘度 B、温度 C

、密度 D、浓度[T/]
[D]C[D/]
176、环形空间中钻井液的( )要满足清洗井底和携带岩屑的要求。
A、密度 B、浓度 C、温度 D、粘度[T/]
[D]D[D/]
177、钻井工程对钻井液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确保( )。
A、失败 B、安全 C、破坏 D、危险[T/]
[D]B[D/]
178、钻井工程对钻井液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 )机械钻速。
A、提高 B、降低 C、平衡 D、缩小[T/]
[D]A[D/]
179、钻井液设计内容中的( )包括处理剂种类、分段处理剂用量、分段合计用量、额定计划用量、合计金额和单位成本。
A、基本内容 B、分段钻井液材料使用及处理剂参照用量 C、分段钻井液性能参数指标要求 D、分段使用钻井液的类型及要求[T/]
[D]B[D/]
180、钻井液设计内容中的分段使用钻井液( )及要求,包括选型依据及特点。
A、性能参数 B、指标 C、材料 D、类型[T/]
[D]D[D/]
181、钻井液设计内容中的现场施工要求是指对钻井( )过程中使用的钻井液应注意的问题做出必要的提示。
A、整个 B、阶段 C、开始 D、完井[T/]
[D]A[D/]
182、钻井液密度主要是由( )含量所造成的,其也是影响流变参数的主要因素。
A、液相 B、气相 C、油相 D、固相[T/]
[D]D[D/]
183、钻井液密度的设计以地质设计提出的( )为依据,以“活而不喷、压而不死”为原则。
A、侧压力 B、孔隙压力 C、地层压力 D、破裂压力[T/]
[D]C[D/]
184、钻井液以( )确定最佳固相含量及流变性。
A、密度 B、ECD C、加重剂密度 D、速度梯度[T/]
[D]B[D/]
185、在钻井液配方中无用的固相是( )。
A、加重剂 B、化学处理剂 C、膨润土 D、钻屑[T/]
[D]D[D/]
186、对各种化学处理剂基本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固相称为( )固相。
A、活性 B、惰性 C、有用 D、无用[T/]
[D]B[D/]
187、钻井液的有用固相是( )。
A、加重剂 B、钻屑 C、劣质粘土 D、砂粒[T/]
[D]A[D/]
188、钻井液固相含量高,势必造成钻井液( )升高。
A、温度 B、浓度 C、密度 D、矿化度[T/]
[D]C[D/]
189、钻井液固相含量高,可使钻速( ),并缩短钻头使用寿命。
A、升高 B、降低 C、不影响 D、加快[T/]
[D]B[D/]
190、钻井液固相含量高,( )也就高,能严重磨损钻头、钻具和机械设备。
A、含水量 B、含盐量 C、含油量 D、含砂量[T/]
[D]D[D/]
191、为了有效地提高钻井速度,必须使钻井液固相含量控制在( )以下。
A、7% B、9% C、11% D、13%[T/]
[D]A[D/]
192、由大量的统计资料得出,固相含量在7%范围内,每降低1%,钻速至少可以提高( )。
A、8% B、10% C、11% D、13%[T/]
[D]B[D/]
193、钻井液中粒径小于( )的胶体颗粒对钻速的影响最大。
A、4??

m B、3??m C、2??m D、1??m [T/]
[D]D[D/]
194、使用( )可显著地提高大池子沉淀和机械设备除砂的效果。
A、润滑剂 B、提粘剂 C、絮凝剂 D、加重剂[T/]
[D]C[D/]
195、降低固相含量,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用( )替换出一定体积的钻井液。
A、烧碱溶液 B、清水 C、纯碱溶液 D、单宁碱液[T/]
[D]B[D/]
196、钻井液由井口返出流入大循环池,由于流动速度变慢,加上固体与液体有密度差,使钻屑在重力作用下从钻井液中沉淀分离出来的方法称( )。
A、机械设备清除法 B、替换部分钻井液 C、大池子沉淀法 D、清水稀释[T/]
[D]C[D/]
197、常用的固控机械设备,不包括( )。
A、振动筛 B、旋流分离器 C、离心分离机 D、混合漏斗[T/]
[D]D[D/]
198、进入除砂器的钻井液,必须是经过( )处理的钻井液。
A、除泥器 B、旋流分离器 C、离心分离机 D、振动筛[T/]
[D]D[D/]
199、加重钻井液只能用( )处理。
A、振动筛、除砂器 B、振动筛、除泥器 C、除砂器、除泥器 D、离心分离机[T/]
[D]A[D/]
200、固相控制设备的安装顺序是( )。
A、振动筛、除砂器、除泥器、离心分离机、微型旋流器 B、除砂器、除泥器、振动筛、离心分离机、微型旋流器 C、微型旋流器、振动筛、除砂器、除泥器、离心分离机 D、除泥器、除砂器、振动筛、微型旋流器、离心分离机[T/]
[D]A[D/]
201、由于聚合物钻井液的( )低,可实现近平衡压力钻井。
A、粘度 B、密度 C、温度 D、浓度[T/]
[D]B[D/]
202、聚合物钻井液不但固相含量低,而且亚微粒子的含量也( ),这是聚合物钻井液的突出特点。
A、水化 B、分散 C、高 D、低[T/]
[D]D[D/]
203、由于聚合物可有效地( )泥页岩的吸水分散作用,所以稳定井壁的能力较强,井径比较规则。
A、水化 B、分散 C、抑制 D、钝化[T/]
[D]C[D/]
204、聚合物钻井液固相含量的体积分数应维持在( )或更小,大约相当于密度为1.06 g/cm3。
A、4% B、5% C、6% D、8%[T/]
[D]A[D/]
205、聚合物钻井液中钻屑与膨润土含量的比例一般不超过( )。
A、2∶2 B、3∶2 C、3∶1 D、2∶1[T/]
[D]D[D/]
206、聚合物钻井液的动切力与塑性粘度之比控制在( )左右。
A、0.40 B、0.48 C、0.50 D、0.58[T/]
[D]B[D/]
207、聚合物处理剂的高分子链吸附在一个粘土颗粒上,并将其覆盖包裹,这种作用称为( )。
A、包被作用 B、絮凝作用 C、分散作用 D、水化作用[T/]
[D]A[D/]
208、聚合物加入钻井液能增加水相粘度和形成网络结构,从而增加钻井液的结构粘度,因此这种处理剂称为( )。
A、稀释剂 B、水化剂 C、分散剂 D、增粘剂[T/]
[D]D[D/]
209、聚合物的( )主要是

形成薄而致密的泥饼和提高滤液粘度。
A、稀释作用 B、分散作用 C、降滤失作用 D、减稠作用[T/]
[D]C[D/]
210、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其水解度为60%~70%可用来降滤失量和提粘堵漏,其水解度为20%~40%可作为( )。
A、絮凝剂 B、分散剂 C、稀释剂 D、乳化剂[T/]
[D]A[D/]
211、水解聚丙烯腈(钠盐)主要用作( )。
A、絮凝剂 B、乳化剂 C、润滑剂 D、降滤失剂[T/]
[D]D[D/]
212、醋酸乙烯脂-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是一种选择性( )。
A、降滤失剂 B、分散剂 C、絮凝剂 D、乳化剂[T/]
[D]C[D/]
213、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必须使用高效( ),使钻屑始终保持不分散状态,并在地面循环系统中全部清除。
A、降滤失剂 B、分散剂 C、乳化剂 D、絮凝剂[T/]
[D]D[D/]
214、配制聚合物钻井液时,先用纯碱将水中的( )除去,以增加聚合物的溶解度。
A、Ca2+ B、Na+ C、CO32- D、SO42-[T/]
[D]A[D/]
215、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其聚合物絮凝剂的加量一般为( )。
A、10 kg/m3 B、8 kg/m3 C、6 kg/m3 D、4 kg/m3 [T/]
[D]C[D/]
216、不分散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如果要求提高( ),可使用膨润土和双功能聚合物。
A、温度 B、浓度 C、粘度 D、溶解度[T/]
[D]C[D/]
217、不分散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的pH值应维持在( )之间。
A、5~7 B、7~9 C、9~11 D、11~13[T/]
[D]B[D/]
218、不分散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在钻进过程中要不断( )聚合物,以保持其规定的含量。
A、补充 B、降低 C、水化 D、分散[T/]
[D]A[D/]
219、不分散低固相聚合物( )钻井液主要应用于含盐膏的地层以及海上钻井。
A、淡水 B、盐水 C、碱水 D、酸水[T/]
[D]B[D/]
220、聚合物盐水钻井液要使用( )的降滤失剂,如聚丙烯酸钠、CMC钠盐等。
A、耐酸 B、耐碱 C、耐盐 D、耐高温[T/]
[D]C[D/]
221、在预处理水时,含Ca2+多的水要用( )处理。
A、硝酸 B、硫酸 C、盐酸 D、纯碱[T/]
[D]D[D/]
222、在处理不分散聚合物加重钻井液时,聚合物的加量应( )非加重钻井液。
A、高于 B、低于 C、相近 D、等于[T/]
[D]A[D/]
223、不分散聚合物加重钻井液中,聚合物的作用主要是絮凝和包被钻屑、增效膨润土和( )重晶石。
A、包被 B、清除 C、絮凝 D、沉淀[T/]
[D]A[D/]
224、不分散聚合物加重钻井液维持劣质土与膨润土的比值在( )以下。
A、2∶1 B、3∶1 C、4∶1 D、5∶1[T/]
[D]B[D/]
225、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中的大阳离子,其主要作用是( )钻屑而使其沉除。
A、抑制 B、水化 C、分散 D、絮凝[T/]
[D]D[D/]
226、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中的小阳离子,其主要作用是( )钻屑分散。
A、抑制 B、水化 C、分散 D、絮凝[T/]


[D]A[D/]
227、阳离子聚合物处理剂对高价金属离子表现出特殊的( )。
A、敏感性 B、稳定性 C、破坏性 D、准确性[T/]
[D]B[D/]
228、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抑制钻屑分散和( )井壁的能力。
A、敏感 B、稳定 C、破坏 D、损害[T/]
[D]B[D/]
229、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具有( )的抗盐和抗高价金属阳离子污染的能力。
A、较强 B、较弱 C、较难 D、较易[T/]
[D]A[D/]
230、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的流变性能( ),维护间隔时间较长。
A、敏感 B、破坏 C、损害 D、稳定[T/]
[D]D[D/]
231、在钻进过程中,钻井液中应保持大、小阳离子处理剂的( )不能低于0.2%。
A、密度 B、粘度 C、温度 D、浓度[T/]
[D]D[D/]
232、当钻井液因地层造浆而影响性能时,可添加处理剂溶液,以补充钻井液中处理剂的消耗,同时又起到降低( )含量的作用。
A、液相 B、水相 C、油相 D、固相[T/]
[D]D[D/]
233、在大斜度定向井钻进时,钻井液中最好加入0.3%~0.5%的( ),以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
A、消泡剂 B、发泡剂 C、乳化剂 D、润滑剂[T/]
[D]D[D/]
234、两性离子聚合物是指分子链中同时含有阴离子基团和( )基团的聚合物。
A、阴离子 B、阳离子 C、非离子 D、反离子[T/]
[D]B[D/]
235、XY系列降粘剂的相对分子质量( ),一般小于10 000。
A、较大 B、较小 C、较长 D、较短[T/]
[D]B[D/]
236、所谓强包被剂的含义是指能在钻屑表面发生包被吸附作用,从而有效地( )钻屑的水化分散。
A、抑制 B、水化 C、分散 D、絮凝[T/]
[D]A[D/]
237、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的抑制性强,剪切( )好,并能防止地层造浆。
A、水化特性 B、稀释特性 C、絮凝特性 D、分散特性[T/]
[D]B[D/]
238、两性离子聚合物处理剂与其他处理剂相溶性好,可以配制成低、中、高不同( )的钻井液。
A、温度 B、深度 C、密度 D、高度[T/]
[D]C[D/]
239、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由于( )强,所以抗岩屑污染的能力较强。
A、分散性 B、水化性 C、膨胀性 D、抑制性[T/]
[D]D[D/]
240、当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的pH值大于9时,降粘剂的降粘效果就会明显( )。
A、增强 B、下降 C、分散 D、絮凝[T/]
[D]B[D/]
241、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的处理剂FA367的浓度应达到0.3%以上,以防止( )。
A、井漏 B、井喷 C、井塌 D、井涌[T/]
[D]C[D/]
242、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的滤失量应控制在( )以下。
A、6 mL B、7 mL C、8 mL D、9 mL[T/]
[D]C[D/]
243、单宁碱液是盐水钻井液良好的( )。
A、絮凝剂 B、包被剂 C、降粘剂 D、润滑剂[T/]
[D]C[D/]
244、钠羧甲基纤维素(Na-CMC)是盐水钻井液良好的( )。
A、降粘

剂 B、絮凝剂 C、乳化剂 D、降滤失剂[T/]
[D]D[D/]
245、磺甲基酚醛树脂(SMP)是抗温抗盐的超深井钻井液的( )。
A、降粘剂 B、絮凝剂 C、乳化剂 D、降滤失剂[T/]
[D]D[D/]
246、由于盐水钻井液的矿化度高,所以对泥页岩具有较强的( )。
A、抑制性 B、水化性 C、分散性 D、吸附性[T/]
[D]A[D/]
247、盐水钻井液不仅( )的能力很强,而且能够有效地抗钙侵和抗高温。
A、抗石膏侵 B、抗水侵 C、抗碱侵 D、抗盐侵[T/]
[D]D[D/]
248、盐水钻井液能够有效地( ),流动性好,性能稳定,悬浮能力强。
A、防止粘附卡钻 B、抑制地层造浆 C、提高pH值 D、提高滤液粘度[T/]
[D]B[D/]
249、实践证明,盐水钻井液pH值在( )范围内,钻井液流动性好,滤失量小,性能稳定。
A、9~11 B、9~12 C、9~13 D、9~14[T/]
[D]A[D/]
250、能提高盐水钻井液pH值的处理剂是( )。
A、CaSO4 B、CaCO3 C、NaOH D、Na2SO4[T/]
[D]C[D/]
251、降滤失剂Na-CMC随着盐水钻井液的含盐量的不断增加,其作用效果也不断( ),所以要随含盐量的增加而不断补充Na-CMC。
A、不影响 B、增强 C、下降 D、变质[T/]
[D]C[D/]
252、海水钻井液的主要成分是( ),其矿化度处于不饱和范围。
A、NaCl B、KCl C、CaCl2 D、MgCl2[T/]
[D]A[D/]
253、海水钻井液的含盐量一般在( )范围内。
A、3.3%~3.7% B、4%~5% C、5%~7% D、9%~11%[T/]
[D]A[D/]
254、海水钻井液的pH值在( )范围内可维持性能的稳定。
A、5~7 B、7~9 C、9~11 D、11~13[T/]
[D]C[D/]
255、一般盐水钻井液的含盐量在( ),其含盐量的高低要根据钻穿地层的需要来确定。
A、3.3%~3.7% B、4%~5% C、5%~7% D、30%~31.5%[T/]
[D]C[D/]
256、在配制盐水钻井液时,最好选用( )粘土如海泡石、凹凸棒石等作为配浆土。
A、抗酸 B、抗碱 C、抗盐 D、抗水化[T/]
[D]C[D/]
257、维护盐水钻井液的一般规律是:含盐量越低,降粘问题越突出;含盐量( ),护胶问题越重要。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为零[T/]
[D]A[D/]
258、所谓饱和盐水钻井液,是指其含盐量达到了饱和状态,即常温下含盐量达( )。
A、7% B、10% C、30% D、31.5%[T/]
[D]D[D/]
259、在使用饱和盐水钻井液钻进过程中,如果出现粘度、切力明显下降和滤失量( ),应及时补充护胶剂(如Na-CMC),并配合烧碱水进行处理。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不确定[T/]
[D]B[D/]
260、为了使饱和盐水钻井液在使用中含盐量始终达( )状态和性能始终达到要求,要经常补充NaCl。
A、静止 B、活性 C、聚结 D、饱和[T/]
[D]D[D/]
261、稳定的泡沫是由空气(气体)、液体、发泡剂

和稳定剂组成的( )。
A、不分散体系 B、分散体系 C、乳化体系 D、絮凝体系[T/]
[D]B[D/]
262、泡沫钻井液对岩屑和岩心污染轻,有利于( )。
A、保护井壁 B、预防井漏 C、预防井喷 D、地层分析[T/]
[D]D[D/]
263、泡沫钻井液在低压地层中,可以实现( )钻井,有利于保护油气层。
A、边喷边钻 B、平衡压力 C、负压差 D、正压差[T/]
[D]C[D/]
264、在泡沫钻井液中,发泡剂的HLB值在( )范围内。
A、3~6 B、7~8 C、9~15 D、16~18[T/]
[D]C[D/]
265、泡沫钻井液的气相多为空气、天然气、氮气和( )。
A、一氧化碳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气 D、氨气[T/]
[D]C[D/]
266、地层水及盐水配制的泡沫,有助于防止( )。
A、地层粘土膨胀 B、地层破裂 C、地层压力释放 D、岩屑沉淀[T/]
[D]A[D/]
267、发泡剂以一个额定值作为评价标准,即在10 min内,从排出管排出的泡沫破裂后,完全变成( )的毫升数。
A、固体 B、气体 C、胶体 D、液体[T/]
[D]D[D/]
268一种好的发泡剂要求凝固点要低,具有( )能力,毒性小。
A、化学降解 B、生物降解 C、絮凝沉淀 D、自然分散[T/]
[D]B[D/]
269、性能好的发泡剂最大额定值约为( )。
A、200 mL B、500 mL C、800 mL D、1 800 mL [T/]
[D]D[D/]
270、在泡沫钻井液中,泡沫的悬浮性受( )的影响。
A、静切力 B、动切力 C、地层压力 D、孔隙压力[T/]
[D]A[D/]
271、影响泡沫滤失性能的因素中,温度升高使滤失性( )。
A、增加 B、下降 C、不变 D、降为零[T/]
[D]A[D/]
272、在泡沫钻井液中最佳泡沫质量为( )或含液量为2%~25%。
A、0.30~0.45 B、0.45~0.55 C、0.55~0.75 D、0.75~0.98[T/]
[D]D[D/]
273、泡沫质量如果在0.55~0.96的范围内,宾汉塑性模式、幂律假塑性模式和( )模式都可用于计算泡沫的流变性。
A、屈服值幂律 B、卡森 C、罗伯逊?斯蒂夫 D、带动切力的幂律[T/]
[D]A[D/]
274、泡沫钻井液在低剪切速率下,泡沫具有( )流体特性。
A、宾汉塑性 B、幂律假塑性 C、屈服值幂律 D、卡森模式[T/]
[D]B[D/]
275、泡沫质量一定时,有效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 )。
A、减小 B、增加 C、不变 D、不确定[T/]
[D]B[D/]
276、泡沫钻井装置中的压风机属于( )。
A、防喷装置 B、供液系统 C、供气系统 D、数据采集系统[T/]
[D]C[D/]
277、泡沫钻井装置在钻进过程中,压风机将( )输送到泡沫发生器。
A、水 B、粘土 C、空气 D、烧碱液[T/]
[D]C[D/]
278、钻井时,( )从立管经水龙头、钻具至井底,携带岩屑后返回井口,经防喷器、钻井四通、防喷管汇到捞砂管汇,然后回到污水池中。
A、烧碱液 B、泡沫 C、乳状液 D、土浆[T

/]
[D]B[D/]
279、充气钻井液设备中的携砂液混合器通常在先期防砂井,且密度小于( )的井中使用。
A、1.6 g/cm3 B、1.5 g/cm3 C、1.2 g/cm3 D、1.0 g/cm3 [T/]
[D]D[D/]
280、充气钻井液是以气体为( )相,液体为连续相,并加入稳定剂使之成为气液混合且稳定的体系。
A、水化 B、分散 C、聚结 D、沉淀[T/]
[D]B[D/]
281、充气钻井液设备中的混合器主要用于( )与钻井液混合。
A、化学药品 B、化学溶液 C、清水 D、气体[T/]
[D]D[D/]
282、充气钻井液基液要有较好的质量,较低的( ),易充气脱气,气泡均匀稳定且不分层等特点。
A、切力 B、粘度 C、滤失量 D、固相含量[T/]
[D]A[D/]
283、充气钻井液要有很好的流变性能和( )能力。
A、絮凝 B、造浆 C、携砂 D、造壁[T/]
[D]C[D/]
284、充气钻井液可以有效地降低钻井液液柱压力,可实现( )钻井。
A、高压喷射 B、正压差 C、滚动 D、平衡[T/]
[D]D[D/]
285、充气钻井液的成本较低,通常是泡沫钻井液成本的( )。
A、1/5 B、1/4 C、1/3 D、1/2[T/]
[D]B[D/]
286、全油基钻井液具有( )凝固点,高温下不稠化、不聚结,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A、高的 B、低的 C、浓的 D、稀的[T/]
[D]B[D/]
287、全油基钻井液的密度调节范围广,可采用密度低于( )的钻井液钻进低压油气层。
A、1.3 g/cm3 B、1.2 g/cm3 C、1.1 g/cm3 D、1.0 g/cm3 [T/]
[D]D[D/]
288、不适用全油基钻井液钻进的地层是( )。
A、大斜度的定向井和水平井 B、低压油气层 C、泥页岩及各种含盐类地层 D、高压盐水层[T/]
[D]D[D/]
289、全油基钻井液的连续相是柴油,分散相是( )。
A、钻屑 B、重晶石 C、有机土 D、水[T/]
[D]C[D/]
290、沥青经氧化就是为了( )沥青质的含量,减少胶质含量,使沥青的溶解性减小,分散性增强。
A、增加 B、减少 C、聚结 D、絮凝[T/]
[D]A[D/]
291、全油基钻井液通常使用的( )为硬脂酸钠皂,也可用其他表面活性剂。
A、分散剂 B、絮凝剂 C、增稠剂 D、稳定剂[T/]
[D]D[D/]
292、配制柴油有机土浆时,将有机土加入到温度为( )的柴油中,在搅拌器内充分搅拌,使有机土完全分散。
A、50~60℃ B、60~70℃ C、70~80℃ D、80~90℃[T/]
[D]D[D/]
293、在配制好的柴油有机土浆中,于温度70~80℃的条件下加入硬脂酸和烧碱水,充分搅拌2 h,使油液形成一定结构。这一过程称为( )过程。
A、消化 B、酸化 C、碱化 D、皂化[T/]
[D]D[D/]
294、加入生石灰或食盐,可束缚进入柴油有机土浆中的水相,提高油基钻井液的稳定性。此过程称为( )过程。
A、消化 B、酸化 C、碱化 D、皂化[T/]
[D]A[D/]
295、全油基钻井液的初切力必须(

)零或某一数值。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随意[T/]
[D]C[D/]
296、全油基钻井液的( )一般为零,最大不超过1 mL。
A、滤失量 B、粘度 C、密度 D、切力[T/]
[D]A[D/]
297、全油基钻井液的( )通常采用相当于井底温度条件下静止24 h,容器上下密度的差值不得超过0.05 g/cm3的方法来检验。
A、分散性 B、稳定性 C、水化性 D、连续性[T/]
[D]B[D/]
298、油包水乳化钻井液具有全油基钻井液的一切特性,所以其特点也与全油基钻井液基本( )。
A、不同 B、相同 C、多于 D、少于[T/]
[D]B[D/]
299、由于油包水乳化钻井液的( )性能好,所以应用于经常发生压差卡钻的地层中钻进。
A、絮凝 B、聚结 C、润滑 D、分散[T/]
[D]C[D/]
300、由于油包水乳化钻井液抗温性能很好,抗温可达( )以上,所以应用于在井底温度过高致使水基钻井液难以对付的地层中钻进。
A、150℃ B、170℃ C、180℃ D、200℃[T/]
[D]D[D/]
301、油包水乳化钻井液的油相体积分数一般不超过( )。
A、55% B、60% C、65% D、70%[T/]
[D]D[D/]
302、油包水乳化钻井液的( )可以是淡水、海水、盐水或饱和盐水。
A、分散相 B、连续相 C、固相 D、胶体[T/]
[D]A[D/]
303、当乳化剂是亲油性的活性剂,HLB值( )7,则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T/]
[D]B[D/]
304、当乳化剂是亲水性的活性剂,HLB值( )7,则形成水包油型乳状液。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T/]
[D]A[D/]
305、油包水乳化钻井液的( ),主要是把重晶石和钻屑由亲水固体颗粒变为亲油固体颗粒,以保证重晶石悬浮在钻井液中和保证钻屑被携带到地面上来。
A、絮凝剂 B、分散剂 C、降粘剂 D、润湿剂[T/]
[D]D[D/]
306、亲油胶体如氧化沥青、有机膨润土、亲油褐煤等是油包水乳化钻井液的( )。
A、絮凝剂 B、分散剂 C、添加剂 D、润湿剂[T/]
[D]C[D/]
307、随着高温条件下粘度和切力( ),在油包水乳化钻井液的配方中必须有足量的抗温性强的亲油胶体,以保证钻井液有较强的携带钻屑能力。
A、升高 B、降低 C、稠化 D、聚结[T/]
[D]B[D/]
308、非离子型体系的( )为椰子油烷基酰醇胺,烃链为C12~C18。
A、主乳化剂 B、主润湿剂 C、主添加剂 D、主絮凝剂[T/]
[D]A[D/]
309、油包水乳化钻井液的主乳化剂是石油磺酸铁,那么所配成的油包水乳化钻井液属于( )型体系。
A、阴离子 B、阳离子 C、非离子 D、两性离子[T/]
[D]B[D/]
310、油包水乳化钻井液的pH值一般保持在( )范围内,此时乳化剂的效果最好。
A、5.5~6.5 B、6.5~7.5 C、7.5~9.5 D、8.5~10.5[T/]
[D]D[D/]
311、油包水乳化钻

井液调整粘度和切力的方法之一是加入( )固体颗粒。
A、亲水 B、亲油 C、两亲 D、任意[T/]
[D]B[D/]
312、油包水乳化钻井液的破乳电压越高,钻井液越稳定。通常要求油包水乳化钻井液的破乳电压不得低于( )。
A、100 V B、200 V C、300 V D、400 V [T/]
[D]D[D/]
313、井温随着井的深度增加而升高,按一般地温梯度计算,( )深井井底温度为150~180℃。
A、3 000 m B、4 000 m C、5 000 m D、6 000 m[T/]
[D]C[D/]
314、深井水基钻井液在高温条件下,对粘土的水化分散应该具有较强的( )能力。
A、絮凝 B、聚结 C、强化 D、抑制[T/]
[D]D[D/]
315、深井水基钻井液在高温条件下要具有很好的( )和携带、悬浮岩屑的能力。
A、压缩性 B、流变性 C、分散性 D、污染性[T/]
[D]B[D/]
316、在常温下越容易水化的粘土,其高温分散作用也( )。
A、越强 B、越弱 C、不变 D、不确定[T/]
[D]A[D/]
317、钻井液在高温条件下,其粘度、切力和动切力显著上升的现象称为( )。
A、高温减稠 B、高温增稠 C、高温固化 D、高温聚结[T/]
[D]B[D/]
318、钻井液中的粘土颗粒经受高温作用后,其表面活性显著降低的现象称为( )。
A、高温表面钝化 B、高温表面活化 C、高温表面氧化 D、高温表面水化[T/]
[D]A[D/]
319、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受高温作用而裂解的现象称为( )。
A、高温交联 B、高温分散 C、高温固化 D、高温降解[T/]
[D]D[D/]
320、在高温作用下,处理剂分子中存在的各种不饱和键和活性基团会促使分子之间发生各种反应,彼此间相互连接,从而使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这种现象一般称为( )。
A、高温交联 B、高温分散 C、高温固化 D、高温降解[T/]
[D]A[D/]
321、含有在溶液中容易被氧化和水解的键的处理剂分子都容易在高温下发生( )。
A、高温固化 B、高温分散 C、高温降解 D、高温增稠[T/]
[D]C[D/]
322、粘土颗粒表面和处理剂中的亲水基团,在高温条件下水化能力降低,水化膜变薄,从而导致处理剂的护胶能力显著降低,甚至完全失去作用,这种现象一般称为( )。
A、高温解吸附 B、高温去水化 C、高温固化 D、高温胶凝[T/]
[D]B[D/]
323、处理剂分子在粘土表面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因高温作用而显著降低,此现象称为( )。
A、高温解吸附 B、高温去水化 C、高温固化 D、高温胶凝[T/]
[D]A[D/]
324、处理剂发生高温解吸附作用时,钻井液表现出高温滤失量( ),流变性失去控制。
A、剧降 B、剧增 C、不变 D、不确定[T/]
[D]B[D/]
325、由于高温分散、高温钝化作用和高温降解、高温交联作用所引起的高温胶凝、高温增稠、高温固化、高温减稠等现

象,属于钻井液的( )性能变化。
A、不可逆 B、可逆 C、剧增 D、剧降[T/]
[D]A[D/]
326、由于高温解吸附和高温去水化作用所引起的性能变化,属于钻井液的( )性能变化。
A、不可逆 B、可逆 C、剧增 D、剧降[T/]
[D]B[D/]
327、由于高温解吸附作用和高温去水化作用所引起的钻井液滤失量增大、粘度降低等变化,温度( )后性能又可恢复。
A、不变 B、升高 C、降低 D、不稳定[T/]
[D]C[D/]
328、为了尽量减弱高温去水化作用,处理剂分子中的主要水化基团应选用( )强的离子基团。
A、亲油性 B、亲水性 C、两亲性 D、无机盐[T/]
[D]B[D/]
329、在处理剂分子中引入铬、铁等高价阳离子,可增加处理剂在高温条件下对粘土表面的( )能力。
A、吸附 B、解吸附 C、钝化 D、固化[T/]
[D]A[D/]
330、如果处理剂分子中含有易氧化的醚键和易水解的酯键,处理剂的热稳定性( )。
A、好 B、不好 C、不影响 D、不变化[T/]
[D]B[D/]
331、铁铬木质素磺酸盐、磺甲基单宁和磺甲基栲胶是良好的深井抗高温( )。
A、乳化剂 B、发泡剂 C、增粘剂 D、降粘剂[T/]
[D]D[D/]
332、磺甲基褐煤、磺甲基酚醛树脂和水解聚丙烯腈是良好的深井抗高温( )。
A、乳化剂 B、润滑剂 C、降滤失剂 D、降切力剂[T/]
[D]C[D/]
333、水解聚丙烯腈抗高温性能很好,它可抗( )的高温。
A、210~220℃ B、220~230℃ C、230~240℃ D、240~250℃[T/]
[D]D[D/]
334、磺化钻井液体系是典型的( )性钻井液体系。
A、乳化 B、无固相 C、分散 D、不分散[T/]
[D]C[D/]
335、由于钻井液使用的处理剂主要为SMP-1、SMC和SMT,故称( )钻井液。
A、三磺 B、四磺 C、三聚 D、四聚[T/]
[D]A[D/]
336、磺化钻井液体系抗温都达( )以上。
A、150℃ B、160℃ C、170℃ D、180℃[T/]
[D]D[D/]
337、将聚合物钻井液和磺化钻井液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类抗高温钻井液体系称为( )钻井液。
A、聚磺 B、三磺 C、聚乙烯 D、聚丙烯[T/]
[D]A[D/]
338、聚磺钻井液体系抗温能力可达( )。
A、150~180℃ B、170~200℃ C、200~220℃ D、200~250℃[T/]
[D]D[D/]
339、聚磺钻井液中的各种聚合物处理剂主要是起( )地层造浆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地层的稳定。
A、增强 B、加剧 C、抑制 D、分散[T/]
[D]C[D/]
340、正常情况下,测高温高压滤失量时的温度要选取钻井液的( )。
A、井底温度 B、循环温度 C、井口温度 D、地面温度[T/]
[D]B[D/]
341、做恒温实验的温度应选取钻井液的( )。
A、井底温度 B、循环温度 C、井口温度 D、地面温度[T/]
[D]A[D/]
342、深井水基钻井液实验( )。
A、需进行钻井液体系和现场维护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