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精度圆环薄壁型金属零件加工方法介绍

高精度圆环薄壁型金属零件加工方法介绍

高精度圆环薄壁型金属零件加工方法介绍
高精度圆环薄壁型金属零件加工方法介绍

高精度圆环薄壁型金属零件加工方法介绍

机械制造行业中,经常遇到圆环薄壁型金属零件,此类零件壁厚很薄(2~8mm)、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外径尺寸较大(300~800mm)、结构复杂、刚性差,装夹起来非常不便,极易弄伤零件表面,因此,制造难度很大,一次制造合格率很低,即使采用先进的数控车床等设备,在使用数控车床加工时容易引起产品总成变形从而影响精度。为此,对国内外现有的加工方法进行举例分析,并提出一种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的加工方法。

1 国内外现有的加工方法与不足

1.1 国内的加工方法与不足

如加工一种圆环薄壁型零件,其外圆公差0.06mm,同轴度要求0.1mm,零件最薄处壁厚仅2.25mm,外圆尺寸达500mm,外圆表面上还有多处斜槽,国内常见的加工方法是:数控车床三爪卡盘装夹并进行校正,然后分别精车外圆和内孔;但精车外圆和内孔时,工件因材料内应力变化而容易产生变形,产品的最终尺寸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导致超差,却又无法返修,超差较多的只能直接报废。另外,加工外圆和内孔后,还需要使用加工中心来加工斜槽和侧孔,此时,产品外形已经精加工到位,外圆面不能过度受力,不能使用软爪校正,任何的夹紧力对于薄壁件来说都有可能使其变形。因此,现有的加工方法既对于加工者的操作经验要求很高,同时,加工成品率又较低,导致要么产品产量上不去,要么因关键零件无法加工而不能制造整机部件或成套设备。

1.2 国外的加工方法与不足

国外目前的做法有的是通过提高原材料质量,包括锻造、热处理等性能参数,从而改善材料稳定性,降低加工变形性;或通过增加零件的加工工序,即先保证外圆和内孔的尺寸精度基本到位后,然后加工其他槽、孔等局部结构,最后通过修正表面质量使尺寸和表面质量

符合要求。但上述做法都会明显增加零件的制造成本和制造周期,直接导致零件或所应用的整机价格上升,产品的性价比下降。

2 一种新型加工方法

作者所在团队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攻关,在不增加其他专用加工设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等自动化加工装置,应用专门设计的三个工装,即可以精确加工圆环薄壁型关键金属零件。具体方法是:在现有使用数控车床加工的方法上,设计出三套工装,分别是一套涨套内孔工装配合精加工外圆,一套包夹外圆工装配合精加工内孔,一套加工槽的工装,以图1中的工件为例,其加工工艺步骤是:

(1)使用数控车床半精加工,工件的外圆和内孔留有余量;(2)上涨套内孔工装精加工外圆:涨套内孔工装的涨套外圆尺寸与半精加工后的工件内孔尺寸是配合尺寸,且涨套是开口的,涨套内孔工装放进工件内孔之后,通过涨套内孔工装上的螺母挤压使得涨套膨胀,从而起到涨紧作用,然后精加工外圆;(3)上包夹外圆工装精加工内孔:该工装的套管均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分别通过卡盘软爪固定在卡盘上,套管的内孔尺寸与工件的外圆尺寸是配合尺寸,在工装松弛状态下,将工件装夹在套管内,紧固卡盘软爪,包紧工件,然后精加工内孔;(4)上加工槽的工装:该工装的定位板和支撑件支撑工件,定位板上设有螺栓孔,通过内六角螺柱将工件的中部夹紧固定,支撑件对工件的端部进行支撑,该工装确定加工槽的位置是通过定位板来完成,定位板上设有若干定位孔,定位板前还设有与其垂直的定位销,定位孔的精度与定位销相配,定位板配合定位销每旋转一个孔的角度,便可以确定一个槽的加工位置,进而对薄壁工件进行槽的加工。如图2所示。

图2 加工腰形槽和侧孔示意图

3 应用效果

通过在实际制造中应用此方法,有效解决了广泛的圆环薄壁类金属零件的加工难题,降低了对加工者经验和技术的要求,并大幅提高

薄壁零件加工的特点

?摘要:在数控车加工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薄壁零件的加工。本文详细分析了薄壁零件加工的特点、防止变形的工艺方法、车刀几何角度及切削参数的选择,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实例设计出加工方案。关键词:薄壁零件工 ... ?摘要:在数控车加工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薄壁零件的加工。本文详细分析了薄壁零件加工的特点、防止变形的工艺方法、车刀几何角度及切削参数的选择,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的实例设计出加工方案。 关键词:薄壁零件工艺分析加工方案 1 薄壁工件的加工特点 车薄壁工件时,由于工件的刚性差,在车削过程中,可跑产生以下现相。 1.1 因工件壁薄,在夹压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当采用如图1所示三爪卡盘夹紧工件加工内孔时,在夹紧力的作用下,会略微变成三角形,但车孔后得到的是一个圆柱孔。当松开卡爪,取下工件后,由于弹性恢复,外圆恢复成圆柱形,而内孔则如图2所示变成弧形三角形。若用内径千分尺测量时,各个方向直径D相等,但已变形不是内圆柱面了,这种现相称之为等直径变形。 1.2 因工件较薄,切削热会引起工件热变形,从而使工件尺寸难以控制。对于线膨胀系数较大的金属薄壁工件,如在一次安装中连续完成半精车和精车,由切削热引起工件的热变形,会对其尺寸精度产生极大影响,有时甚至会使工件卡死在夹具上。 1.3 在切削力(特别是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振动和变形,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状、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2 减少和防止薄壁件加工变形的方法 2.1 工件分粗,精车阶段粗车时,由于切削余量较大,夹紧力稍大些,变形也相应大些;精车时,夹紧力可稍小些,一方面夹紧变形小,另一方面精车时还可以消除粗车时因切削力过大而产生的变形。 2.2 合理选用刀具的几何参数精车薄壁工件时,刀柄的刚度要求高,车刀的修光刃不易过长(一般取0.2~0.3mm),刃口要锋利。 2.3 增加装夹接触面如图3所示采用开缝套筒或一些特制的软卡爪。使接触面增大,让夹紧力均布在工件上,从而使工件夹紧时不易产生变形。 2.4 应采用轴向夹紧夹具车薄壁工件时,尽量不使用径向夹紧,而优先选用如图4所示轴向夹紧方法。工件靠轴向夹紧套(螺纹套)的端面实现轴向夹紧,由于夹紧力F沿工件轴向分布,而工件轴向刚度大,不易产生夹紧变形。 2.5 增加工艺肋有些薄壁工件在其装夹部位特制几根工艺肋,以增强此处刚性,使夹紧力作用在工艺肋上,以减少工件的变形,加工完毕后,再去掉工艺肋。 2.6 充分浇注切削液通过充分浇注切削液,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工件热变形。 3 数控车削薄壁件参数选择 数控车床进行薄壁件加工时,具有较大的优势,对于直径较小(φ160mm以内),长度短(250mm以下),壁厚为2-2.5mm的薄壁工件,可以一次性车削成型。但应注意不要夹持在薄壁部位,同时应选择合适的刀具角度,具体的刀具角度如下。 3.1 外圆精车刀Kr=90°~93°,Kr’=15°α0=14°~16°,α01=15°,γ0适当增大,刀具材料为YW1硬质合金。 3.2 内孔精车刀Kr=60°,Kr1=30°,γ0=35°α0=14°~16°,α01=6°~8°,λs=5~6°,刀具材料为YW1硬质合金。转贴于中国论文下 3.3 精加工车削参数Vc=160mm/min,f=0.1mm/r,αp=0.2~0.4mm。

‘壳盖’薄壁铝合金件加工工艺

‘壳盖’薄壁铝合金件加工工艺 “壳盖”薄壁铝合金件加工工艺分析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湖北襄阳441002) 袁开波 “壳盖”零件是一个薄壁的铝合金零件,其形状及尺寸如图1所示.零件的主要特点就是壁薄,由于是铝合金件,其强度差,加工时容易变形,要高效率加工合格的零件,加工过程中编制好工艺路线,做好准确的装夹与定位,就至关重要,同时要控制由于切削对零件产生的变形。 图1“壳盖” 注:未注圆角,凸R1.8mm,凹R1mm,未注壁厚0.8mm. 一、工艺分析 考虑到此零件的内、外形均为圆环形状,其主要的加工方法为数车工序完成,数车工序为分别加工内、外形2个步骤。这里就要考虑加工完第一工序后,在进行第二工序加工时的装夹与定位问题。既要能准确装夹与定位,又要使第二工序的加工操作方便。在经过多次的工艺路线分析及相配合的夹具结构设计之后,确定了先加工内形面,并在其端面上制出装夹定位的位置,然后进行外形面的加工。 二、工艺路线

在加工零件的内形面之后,“壳盖”需要安装在一种辅助夹具上,才能进行第二工序的加工,如图2所示。 (a) 第一工序图 (b) 第二工序简图 图2 “壳盖”工艺路线简图 1.第一工序的加工 “壳盖”在第一工序中要完成如图2(a)所示的加工内容,注意保持各个孔与 M64×0.75螺孔的同轴度。由于“壳盖”壁薄,偏心更易使“壳盖”产生变形。 2. 第二工序的加工 如图2(b)所示,型腔口部的M64×0.75螺纹段位为装夹部分,用M64X0.75螺纹与辅助夹具进行定位与连接。其夹具的设计,如图2(b)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辅助夹具的设计,其型面尺寸与零件的内形面是一致的,零件扣在夹具上,并通过M64X0.75螺纹拧紧,以保证零件内形面与夹具相贴合,这样,在加工外形面时,零件不会产生变形。 3.安装在辅助夹具上“壳盖”切削时加紧状况的分析 零件在装夹后,车刀切削时,零件的状态是否会松动,可通过图3做一个装夹及切削的状况分析。

典型薄壁零件的数控加工

典型薄壁零件的数控加工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单位:江苏盐城技师学院邮编: 224002) 2009-04-07

典型薄壁零件的数控加工 【摘要】薄壁零件广泛地应用在各工业部门,它具有重量轻,节约材料,结构紧凑等特点。但薄壁零件很难加工,原因是薄壁零件刚性差,强度弱,在加工中极容易变形,使零件的形位误差增大,不易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本文就以典型薄壁零件的数控加工进行加工分析,解决以上问题为更好的加工薄壁零件提供了好的依据及借鉴。 【关键词】数控编程子程序。 一.对零件图纸分析注意事项 1.尺寸标注应符合加工的特点 在编程中,所有点、线、面的尺寸和位置都是以编程原点为基准的。因此零件图样上最好直接给出坐标尺寸,或尽量以同一基准引注尺寸。 2.零件图的完整性与正确性分析 在程序编制中,必须充分掌握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要素,参数及各几何要素间的关系。因为在自动编程时要对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手工编程时要计算出每个节点的坐标,无论哪一点不明确或不确定,编程都无法进行。 3.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零件的技术要求主要指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及热处理等,这些要求在保证零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应经济合理。 4.零件材料分析 在满足零件功能的前提下,应选用廉价、切削性能好的材料。 5.定位基准选择

在加工中,加工工序往往较集中,以同一基准定位十分重要,有时需要设置辅助基准,特别是正、反两面都采用加工的零件,其工艺基准的统一是十分必要的。 薄壁零件是机械中常用的一种机械零件,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的范围很广,而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如图 二.工艺分析 薄壁零件分别由凸台,薄壁。圆柱曲面,孔组成,由于壁厚比较薄在加工时要考虑切削用量不能太大,为了保证精度首先选择精确的刀具定位点。可以从外壁进行加工切削要留有加工余量。由于薄壁零件太薄只有2cm的厚度,而且深度有9cm 深,对尺寸精度要求很高,所以正确的选用切削用量是保证尺

常用机械加工材料金属类

常用机械加工材料(金属类) 1、45号钢 最常用中碳调质钢,号钢的一种,数字“45”代表的是该钢材的平均含碳量为0.45%,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淬透性低,水淬时易生裂纹。小型件宜采用调质处理,大型件宜采用正火处理。 主要用于制造强度高的运动件,如透平机叶轮、压缩机活塞。轴、齿轮、齿条、蜗杆等。焊接件注意焊前预热,焊后消除应力退火。 2、Q235A 最常用的碳素结构钢,又称为A3钢。具有高的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冷冲压性能,以及一定的强度、好的冷弯性能。“Q”是“屈”的拼音首字母,代表屈服极限的意思,“235”代表该钢材的屈服值,在235MPa左右,后面的字母代表质量等级,质量等级共分为A、B、C、D四个等级,Q235A钢的质量等级为A级。 广泛用于一般要求的零件和焊接结构。如受力不大的拉杆、连杆、销、轴、螺钉、螺母、套圈、支架、机座、建筑结构、桥梁等。 3、40Cr 使用最广泛的钢种之一,属合金结构钢。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低温冲击韧度及低的缺口敏感性,淬透性良好,油冷时可得到较高的疲劳强度,水冷时复杂形状的零件易产生裂纹,冷弯塑性中等,回火或调质后切削加工性好,但焊接性不好,易产生裂纹,焊前应预热到100~150℃,一般在调质状态下使用,还可以进行碳氮共渗和高频表面淬火处理。 调质处理后用于制造中速、中载的零件,如机床齿轮、轴、蜗杆、花键轴、顶针套等,调质并高频表面淬火后用于制造表面高硬度、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轴、主轴、曲轴、心轴、套筒、销子、连杆、螺钉螺母、进气阀等,经淬火及中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中速冲击的零件,如油泵转子、滑块、齿轮、主轴、套环等,经淬火及低温回火后用于制造重载、低冲击、耐磨的零件,如蜗杆、主轴、轴、套环等,碳氮共渗处即后制造尺寸较大、低温冲击韧度较高的传动零件,如

薄壁零件加工方法和工艺分析

薄壁零件的工艺分析及加工方法 单位名称: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安小康 2017年3月 2 日 薄壁零件的工艺分析及加工方法 作者:安小康 职业技能鉴定等级:二级 单位名称: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地址:宝鸡市渭滨区清姜璐75号 2017年3月2 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工艺方案分析 (2) 薄壁零件图 (2) 零件图分析 (2) 确定加工方法 (2) 2工件装夹 (3) 定位基准选择 (3) 确定零件定位基准 (3) 装夹方式选择 (3) 确定装夹方式 (3)

3刀具和切削用量选择 (3) 4零件加工 (5) 5加工注意事项 (7) 安全文明生产 (7) 刀具的选择 (7) 削用量的要求 (7) 6影响薄壁加工因素及解决方法 (8) 受力变形 (8) 受热变形 (9) 振动变形 (9)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摘要 薄壁工件因为具有重量轻、节约材料、结构紧凑等特点,薄壁零件已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各工业部门。但薄壁零件的加工是比较棘手的,原因是薄壁零件刚性差、强度弱,在加工中极容易变形,不易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薄壁零件的加工问题,一直是较难解决的。薄壁件目前一般采用数控车削的方式进行加工,为此要对工件的装夹、刀具几何参数、程序的编制等工艺分析方面进行试验,合理的选择加工方法从而有效地克服了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形,保证加工精度。

关键词:薄壁工件工艺分析程序编制加工方法 1工艺方案分析 薄壁零件图 零件图分析 该零件图是薄壁套类零件由外圆、内孔、外螺纹组成。尺寸标注完整,表面粗糙度为,选用毛坯是45号钢。毛坯尺寸Φ35mm×50mm,表面无热处理等要求。 确定加工方法 确定加工方法的原则是保证加工表面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薄壁类零件应按粗、精加工工序。薄壁件通常需要加工工件的内、外表面。内表面的粗加工和精加工都会导致工件变形,所以应按粗精加工分序。内外表面粗加工后,再内外表面精加工,均匀的去除工件表面多余部分,这样有利于消除切削变形。加工方法多种多样,应结合零件的形状,尺寸,位置,选择合理快捷的加工方法。尺寸公差要求较高,公差值较小。取其基本尺寸加工编程便可。 2工件装夹 定位基准选择 定位基准选择极为重要,他影响到工件加工的尺寸,位置精度从而影响到工件整体的加工质量。 确定零件定位基准 根据基准重合原则以工件左端面或者右端面作为定位基准 装夹方式选择

浅谈薄壁零件的铣削加工技术要点

浅谈薄壁零件的铣削加工技术要点 摘要:薄壁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因薄壁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加工难度极大,制造工艺复杂。本文就薄壁件的特点及加工方法理论进行分析,提出薄壁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中变形控制的相应措施及改善方法。 关键词:薄壁零件加工;数控铣;加工变形 薄壁零件在工程上应用广泛,具有重量轻、强度高、造型美观等突出特点,薄壁零件按照空间几何形态通常可分为以细长轴为代表的二维薄壁构件和以薄壁件为代表的三维 薄壁零件。此类零件的共同特点是受力形式复杂,刚度低,加工时极易引起误差变形或工件颤振,从而降低工件的加工精度。特别是当零件的形状和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时,对振动、切削力大小及波动、切削温度、装夹方式均十分敏感,往往未加工到规定的尺寸,零件已经超出了精度要求,因此,薄壁零件的加工制造难度极大,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复杂制造工艺问题。 1 薄壁零件加工技术发展的现状 薄壁零件在现代工业技术中占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内外的学者专家都做了很深入的研究。欧美等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针对薄壁零件的结构特点,应用的技术主要有:(1)

从加工工艺系统的整体刚度考虑,提出充分利用零件的整体刚性变形控制方案;(2)在机床方面,提出了平行双主轴联动精度控制方案;(3)在装夹方面,提出了用低熔点合金填充或使用真空夹具精加工零件的方案;(4)在切削用量方面,提出了变进给速度加工方法,通过工艺方法实验与计算机模拟仿真相结合,提高效率和可靠性;(5)采用有限元仿真预测加工变形,再利用数控补偿技术进行适当主动误差补偿,从而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而在我国,由于缺少高精的理论计算和相关的试验数据,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振动加工技术还是高速切削技术都是处于摸索阶段,缺少必要的工艺技术数据,在实践中应用还不深入精准。在实际生产加工中,大多采用低转速、小进给、多次空走刀等方法控制加工变形,应用手工或三坐标检验。 2 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各类薄壁零件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种机器与场合。由于薄壁零件的结构形状特殊性,在其加工过程中受工件材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引起变形的因素有很多,如加工过程中的受力变形、工件内部产生的残余应力变形、加工中的工件装夹变形等等,所以,在薄壁件的加工中,变形是不可避免的。薄壁件的实际加工中,虽然工件的变形是必然存在的,但我们可以对变形进行控制,可以采取一些相应有效的措施,使变形量降到最小,达到零件加工

金属加工工艺

金属加工工艺知识梳理: 1、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2、金属材料的划线、锯割、锉削、钻孔、攻丝套丝等加工方法 划线:1常用工具:划针、划规、钢直尺、角尺、样冲。 2、注意要领:钢直尺和角尺划线时一般作为导向工具。划针要紧贴导向工具并一次划成。样冲要先倾斜对准再扶正敲击,冲眼主要是为了防止钻孔中心偏移。 锯割:1、常用工具:手锯(钢锯)、台虎钳。 2、注意要领: a.安装锯条时,要让锯条锯齿齿尖朝前,松紧要适中,不能让锯条扭曲。 b.零件一般夹持在台虎钳的左侧,锯割线应竖直并且离台虎钳钳口2—3厘米。 c.起锯一般选择远起锯。起锯角要小,一般为15°。左手拇指要挡住锯条,推锯 用力要小。锯条嵌入2—3mm,就可以换成正常锯姿。 d.正常锯割时,站姿要正确,推拉要有节奏。推锯加适当压力,回拉不加压。锯 程要长。 锉削:1、常用工具:锉刀、台虎钳、角尺。 2、注意要领a.选择锉刀按工件表面形状来选择,锉削平面、凸弧面应选择带平面形 状的锉刀(如:平锉、半圆锉),锉削凹弧面应选择带有凸弧面的锉刀 (如:圆锉、半圆锉)。 b.锉削平面的推锉过程中,左手施力由大变小,右手施力由小变大,以 保证在推锉时,锉刀始终保持水平,并紧贴锉削平面。 钻孔:1、常用工具:台钻、平口钳、手钳。 2、注意要领:a.钻孔步骤:先用划针在圆心位置划好十字交叉线,用样冲在交点上 冲眼;用平口钳或者手钳夹紧工件;选择合适的钻头,装夹到台钻上;调整零件 位置,让钻头对准冲眼;启动台钻,加压进给。 b.二要二不:要集中注意力,要戴防护眼镜。不准戴手套,不能用手 直接扶持小工件、薄工件钻孔,以免造成伤害事故。 攻丝(攻内螺纹):1、常用工具:丝锥及其扳手、台虎钳。 2、注意要领:攻丝前先倒角(扩孔)。起攻时,单手握住扳手中央位置, 施加一定压力,确保丝锥竖直。攻丝过程中要经常倒转,排除卡在丝锥 丝缝里的铁屑。可适当加入润滑剂。 套丝(套外螺纹):1、常用工具:板牙及其扳手、台虎钳。 2、注意要领:套丝前先倒角(磨尖)。刚开始套丝时,单手握住扳手中 央位置,施加一定压力,确保板牙中心和圆形棒材中心重合。套丝过程 中要经常倒转,排除卡在板牙丝缝里的铁屑。可适当加入润滑剂。 其他常见工序:淬火:提高材料的硬度与耐磨性。 表面处理:表面刷光,油漆,电镀等。美观,防锈防腐蚀。

薄壁零件加工方法和工艺分析

薄壁零件加工方法和工 艺分析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薄壁零件的工艺分析及加工方法 单位名称: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安小康 2017年 3月 2 日 薄壁零件的工艺分析及加工方法 作者:安小康 职业技能鉴定等级:二级 单位名称: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地址:宝鸡市渭滨区清姜璐75号 2017年 3月 2 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工艺方案分析 (2) 薄壁零件图 (2) 零件图分析 (2) 确定加工方法 (2) 2工件装夹 (3) 定位基准选择 (3) 确定零件定位基准 (3) 装夹方式选择 (3) 确定装夹方式 (3)

3刀具和切削用量选择 (3) 4零件加工 (5) 5加工注意事项 (7) 安全文明生产 (7) 刀具的选择 (7) 削用量的要求 (7) 6影响薄壁加工因素及解决方法 (8) 受力变形 (8) 受热变形 (9) 振动变形 (9)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摘要 薄壁工件因为具有重量轻、节约材料、结构紧凑等特点,薄壁零件 已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各工业部门。但薄壁零件的加工是比较棘手的,原 因是薄壁零件刚性差、强度弱,在加工中极容易变形,不易保证零件的 加工质量。 薄壁零件的加工问题,一直是较难解决的。薄壁件目前一般采 用数控车削的方式进行加工,为此要对工件的装夹、刀具几何参数、程 序的编制等工艺分析方面进行试验,合理的选择加工方法从而有效地克 服了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形,保证加工精度。

关键词:薄壁工件工艺分析程序编制加工方法 1工艺方案分析 薄壁零件图 零件图分析 该零件图是薄壁套类零件由外圆、内孔、外螺纹组成。尺寸标注完整,表面粗糙度为,选用毛坯是45号钢。毛坯尺寸Φ35mm×50mm,表面无热处理等要求。 确定加工方法 确定加工方法的原则是保证加工表面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薄壁类零件应按粗、精加工工序。薄壁件通常需要加工工件的内、外表面。内表面的粗加工和精加工都会导致工件变形,所以应按粗精加工分序。内外表面粗加工后,再内外表面精加工,均匀的去除工件表面多余部分,这样有利于消除切削变形。加工方法多种多样,应结合零件的形状,尺寸,位置,选择合理快捷的加工方法。尺寸公差要求较高,公差值较小。取其基本尺寸加工编程便可。 2工件装夹 定位基准选择 定位基准选择极为重要,他影响到工件加工的尺寸,位置精度从而影响到工件整体的加工质量。 确定零件定位基准 根据基准重合原则以工件左端面或者右端面作为定位基准 装夹方式选择

常见八种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常见八种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1、铸铁——流动性 下水道盖子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不起眼的一部分,很少会有人留意它们。铸铁之所以会有如此大量而广泛的用途,主要是因为其出色的流动性,以及它易于浇注成各种复杂形态的特点。铸铁实际上是由多种元素组合的混合物的名称,它们包括碳、硅和铁。其中碳的含量越高,在浇注过程中其流动特性就越好。碳在这里以石墨和碳化铁两种形式出现。 铸铁中石墨的存在使得下水道盖子具有了优良的耐磨性能。铁锈一般只出现在最表层,所以通常都会被磨光。虽然如此,在浇注过程中也还是有专门防止生锈的措施,即在铸件表面加覆一层沥青涂层,沥青渗入铸铁表面的细孔中,从而起到防锈作用。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生产砂模浇注材料的传统工艺如今被很多设计师运用到了其他更新更有趣的领域。 材料特性:优秀的流动性、低成本、良好的耐磨性、低凝固收缩率、很脆、高压缩强度、良好的机械加工性。 典型用途:铸铁已经具有几百年的应用历史,涉及建筑、桥梁、工程部件、家居、以及厨房用具等领域。 2、不锈钢——不生锈的革命 不锈钢是在钢里融入铬、镍以及其他一些金属元素而制成的合金。其不生锈的特性就是来源于合金中铬的成分,铬在合金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坚牢的、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氧化铬薄膜,这层薄膜是我们肉眼所看不见的。我们通常所提及的不锈钢和镍的比例一般是18:10。 20世纪初,不锈钢开始作为元才来噢被引入到产品设计领域中,设计师们围绕着它的坚韧和抗腐蚀特性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涉及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这一系列设计尝试都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比如,消毒后可再次使用的设备首次出现在医学产业中。 不锈钢分为四大主要类型:奥氏体、铁素体、铁素体-奥氏体(复合式)、马氏体。家居用品中使用的不锈钢基本上都是奥氏体。 材料特性:卫生保健、防腐蚀、可进行精细表面处理、刚性高、可通过各种加工工艺成型、较难进行冷加工。 典型用途:奥氏体不锈钢主要应用于家居用品、工业管道以及建筑结构中;马氏体不锈钢主要用于制作刀具和涡轮刀片;铁素体不锈钢具有防腐蚀性,主要应用在耐久使用的洗衣机以及锅炉零部件中;复合式不锈钢具有更强的防腐蚀性能,所以经常应用于侵蚀性环境。

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与实例分析

薄壁零件的加工方法与实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8-10-19T09:34:07.71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作者:杨靓赵在柱王小伟[导读] 摘要:在车削时因为薄壁零件的壁厚度还不到孔径的1/15,所以装夹非常的困难,非常容易出现震动和热变形的情况,零件的尺寸、形位精度以及表面的粗糙程度都会受到影响。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66) 摘要:在车削时因为薄壁零件的壁厚度还不到孔径的1/15,所以装夹非常的困难,非常容易出现震动和热变形的情况,零件的尺寸、形位精度以及表面的粗糙程度都会受到影响。讨论了薄壁零件的加工办法,并对实际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装夹零件可以使用液性塑料定 心夹具来进行,这样可以降低零件变形的概率,从而对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进行确定,并使薄壁零件满足最初的设计标准和使用要求。 关键词:薄壁零件;加工;分析在现代五金制造行业薄壁零件得到了广泛使用,而防止变形是对薄壁零件进行车削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在实际车削过程中导致零件出现变形的主要原因有切削力度、夹紧力度、切削热、定位过程中产生误差以及加工零件弹性出现了变形等等,其中夹紧力度和切削力度是对零件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对切削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对刀具的几何角度进行科学确定以及减少对零件的切削力度和切削热的重要性,降低零件变形的有效方式就是对夹紧方法以及夹紧力度的大小进行改变。 1通过车削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 1.1加工方法 1.1.1提高辅助支承面 对薄壁零件进行车削时的刚性以及减小变形可以通过辅助支承面来提升。 1.1.2对夹紧力方向和着力点进行改变 夹紧力的方向应该选择在可以降低夹紧力的部位。例如套类的薄壁零件可以将纵向夹紧力改为横向夹紧力。而圆盘类的薄壁零件可以将横向夹紧力改为纵向夹紧力。当薄壁零件纵向和横向的刚性都比较差时,要保持夹紧力和切削力方向一致,这也是将小夹紧力改为大夹紧力的有效方法。支撑点的正对面和切削力部位周围应该是夹紧力的着力点,可降低发生变形的概率。 1.1.3夹紧力机构 可以使均匀夹紧力机构替换局部夹紧力机构,可以选择大面软爪、扇形软爪以及开缝套筒和液性塑料定心夹具来进行,从而降低变形的发生概率。 1.1.4分离粗、精加工 当对粗、精加工过程中使用同一种夹具的时候,由于粗加工的余量大,因此需要比较大的切削力度,更需要很大的夹紧力度。而精加工和粗加工正好相反,其余量小,切削深度也小,因此也不需要太大的夹紧力度。对夹紧装置的夹紧力度可以进行相应减小,从而可以减小由于夹紧力而导致的变形,并使加工精度得到提高。 1.1.5增添工艺加强筋 在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时,可以对夹紧部位进行设计并铸造出工艺加强筋,从而减少夹紧变形的发生几率,在加工过程中提高精度。 1.2刀具选用 在对薄壁零件进行车削加工时,刀具的主偏角一定要控制好,并且刃倾角要取正值,刀具的刀刃必须要打磨锋利,但是刃磨负倒棱的过程中力度一定要轻。在加工零件过程中通常取刀具前后角的最大值。 1.3切削用量选择 刚性差、容易变形是薄壁零件主要特点,因此在车削过程中应该按照同种材料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来进行选择,取其最小值。在对车削速度取正常值的时候,薄壁零件的变形程度会受到所产生的切削温度的直接影响,在车削过程中必须要对冷却润滑液进行充分使用,以此来减少切削温度对薄壁零件加工精度所造成的影响。 2加工实例 2.1车削加工薄壁衬套及组合体 液性塑料自动定心夹具组合件(图1),其主要有底座和衬套(图2)两组分组成,车削加工主要保证零件的精度。使用45号钢锻件作为底座毛坯,33-38为淬火洛氏硬度(HRC)。薄壁零件包括衬套在内,40Cr钢锻件为毛坯,38-42为淬火洛氏硬度(HRC)。图3展示的为衬套粗加工。

高中数学求值域的10种方法

求函数值域的十种方法 一.直接法(观察法):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函数,其值域可通过观察得到。 例1.求函数1y = 的值域。 【解析】0≥11≥,∴函数1y =的值域为[1,)+∞。 【练习】 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①32(11)y x x =+-≤≤; ②x x f -+=42)(; ③1 += x x y ; ○ 4()112 --=x y ,{}2,1,0,1-∈x 。 【参考答案】①[1,5]-;②[2,)+∞;③(,1) (1,)-∞+∞;○4{1,0,3}-。 二.配方法:适用于二次函数及能通过换元法等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题型。形如 2()()()F x af x bf x c =++的函数的值域问题,均可使用配方法。 例2.求函数242y x x =-++([1,1]x ∈-)的值域。 【解析】2242(2)6y x x x =-++=--+。 ∵11x -≤≤,∴321x -≤-≤-,∴21(2)9x ≤-≤,∴23(2)65x -≤--+≤,∴35y -≤≤。 ∴函数242y x x =-++([1,1]x ∈-)的值域为[3,5]-。 例3.求函数][)4,0(422∈+--=x x x y 的值域。 【解析】本题中含有二次函数可利用配方法求解,为便于计算不妨设: )0)((4)(2≥+-=x f x x x f 配方得:][)4,0(4)2()(2∈+--=x x x f 利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得][4,0)(∈x f ,从而得出:]0,2y ?∈?。 说明:在求解值域(最值)时,遇到分式、根式、对数式等类型时要注意函数本身定义域的限制,本题为: 0)(≥x f 。 例4.若,42=+y x 0,0>>y x ,试求y x lg lg +的最大值。

1常见的金属切削加工方式有哪些

1常见的金属切削加工方式有哪些? 答:一般可分为车削加工、铣削加工、钻削加工、镗削加工、刨削加工、磨削加工、齿轮加工及钳工等 2. 切削加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工件精度高、生产率高及适应性好,凡是要求具有一定几何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零件,通常都采用切削加工方法来制造。 3. 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按其所起的作用,切削运动分为两类()、()。 4.什么是主运动?什么是进给运动? 主运动切下切屑所必需的基本运动称为主运动。在切削运动中,主运动的速度最高,消耗的功率也最大。 进给运动使被切削的金属层不断投入切削的运动称为进给运动 5.什么是切削要素? 切削要素是指切削用量和切削层参数 6. 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及(背吃刀量)的总称。 7.切削速度、进给量、被吃刀量的计算: 1)切削速度 切削速度指主运动的线速度,以v表示,单位为m/s。当主运动为旋转运动时,其切削速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D—被切削件(或刀具)的直径,mm; n—被切削件(或刀具)的转速,r/min。 2)进给量 进给量指工件(或刀具)每转一转时,刀具(或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也称走刀量),以f表示,单位为mm/r。如主运动为往复直线运动(如刨削、插削),则进给量的单位为mm/次。 3)背吃刀量 背吃刀量指工件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旧称切削深度),以ap表示,单位为mm。 在车床上车外圆时,背吃刀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D—工件待加工表面的直径,mm; n—工件已加工表面的直径,mm。 8游标卡尺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1、测量前应把卡尺揩干净,检查卡尺的两个测量面和测量刃口是否平直无损,把两个量爪紧密贴合时,应无明显的间隙,同时游标和主尺的零位刻线要相互对准。这个过程称为校对游标卡尺的零位。 2、移动尺框时,活动要自如,不应有过松或过紧,更不能有晃动现象。用固定螺钉固定尺框时,卡尺的读数不应有所改变。在移动尺框时,不要忘记松开固定螺钉,亦不宜过松以免掉了。 3、当测量零件的外尺寸时:卡尺两测量面的联线应垂直于被测量表面,不能歪斜。测量时,可以轻轻摇动卡尺,放正垂直位置,决不可把卡尺的两个量爪调节到接近甚至小于所测尺寸,把卡尺强制的卡到零件上去。这样做会使量爪变形,或使测量面过早磨损,使卡尺失去应有

薄壁零件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

摘要: 本文系统设计了薄壁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通过探讨薄壁零件在加工中存在的易变形、零件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及表面粗糙度不易保证等技术问题,对加工难点进行分析,给出了加工工艺路线和加工方案,通过优化、完善夹具设计和切削参数,防止了薄壁零件加工变形、保证了较好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从而有效解决薄壁零件的车削加工难题。 由于薄壁零件刚性差、强度弱,在加工中极易变形,是零件的形位公差增大,不易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因此对薄壁零件的装夹,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的合理选用及切削量的选择,提出了严格要求。 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形状较复杂、有一定精度要求、且需要多把刀具进行加工的批量零件时,不仅需要频繁换刀和装夹,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加工出来的零件质量取决于加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产品质量得不到充分的保证。而运用数控车床,结合传统的加工工艺,不但能大大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加工精度,而且成品率高、产品质量稳定。 所以,在运用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为保证被加工薄壁件的必要的精度,有同轴度要求的内外圆柱面或有垂直度要求的外圆与端面,尽可能在一次装夹中完成;需要编制其加工路线、合理的选择个阶段的加工参数并编写高质量的数控加工程序。为完全保证零件的形位公差需要设计其装夹的夹具,为此,对零件图纸、零件加工及时效处理等方面都认真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图1-1 由图1-1可看出,?64mm的外圆对?60mm的内孔的同轴度,?64的外圆的圆度和表面质量以及内孔尺寸精度的加工是该薄壁零件最主要的加工难点。因为该零件刚性差、强度弱,在加工中极易变形,表面质量、垂直度及同轴度难以保证。镗削内孔时应一次装夹中加工出来,以保证该零件的尺寸精度。针对薄壁零件壁薄、刚性差、易变形的特点,可设计该薄壁零件专用夹具装夹,以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达到图纸技术要求。这些加工难点的存在,使得加工过程中刀具选择、加工工艺路线安排、工艺装夹方式确定等对于该零件是否合格非常关键。

薄壁零件加工方法和工艺分析解析

薄壁零件的工艺分析及加工方法 单位名称:南京交通技师学院 作者:陈晓 2014年10月25 日

薄壁零件的工艺分析及加工方法 作者:陈晓 职业技能鉴定等级:二级 单位名称:南京交通技师学院 单位地址:中山门外马群狮子坝168号 指导老师:赵亲云 2014年10月25 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工艺方案分析 (2) 1.1薄壁零件图 (2) 1.2零件图分析 (2) 1.3确定加工方法 (2) 2工件装夹 (3) 2.1定位基准选择 (3) 2.2确定零件定位基准 (3) 2.3装夹方式选择 (3) 2.4确定装夹方式 (3) 3刀具和切削用量选择 (3) 4零件加工 (5) 5加工注意事项 (7) 5.1安全文明生产 (7) 5.2刀具的选择 (7) 5.3削用量的要求 (7) 6影响薄壁加工因素及解决方法 (8) 6.1受力变形 (8) 6.2受热变形 (9) 6.3振动变形 (9)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摘要 薄壁工件因为具有重量轻、节约材料、结构紧凑等特点,薄壁零件已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各工业部门。但薄壁零件的加工是比较棘手的,原因是薄壁零件刚性差、强度弱,在加工中极容易变形,不易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薄壁零件的加工问题,一直是较难解决的。薄壁件目前一般采用数控车削的方式进行加工,为此要对工件的装夹、刀具几何参数、程序的编制等工艺分析方面进行试验,合理的选择加工方法从而有效地克服了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形,保证加工精度。 关键词:薄壁工件工艺分析程序编制加工方法

1工艺方案分析 1.1薄壁零件图 1.2零件图分析 该零件图是薄壁套类零件由外圆、内孔、外螺纹组成。尺寸标注完整,表面粗糙度为1.6,选用毛坯是45号钢。毛坯尺寸Φ35mm×50mm,表面无热处理等要求。 1.3确定加工方法 确定加工方法的原则是保证加工表面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薄壁类零件应按粗、精加工工序。薄壁件通常需要加工工件的内、外表面。内表面的粗加工和精加工都会导致工件变形,所以应按粗精加工分序。内外表面粗加工后,再内外表面精加工,均匀的去除工件表面多余部分,这样有利于消除切削变形。加工方法多种多样,应结合零件的形状,尺寸,位置,选择合理快捷的加工方法。尺寸公差要求较高,公差值较小。取其基本尺寸加工编程便可。

求三角函数值域及最值的常用方法+练习题

求三角函数值域及最值的常用方法 (一)一次函数型 或利用:=+ =x b x a y cos sin )sin(22?+?+x b a 化为一个角的同名三角函数形式,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或单调性求解; (2)2sin(3)512 y x π =-- +,x x y cos sin = (3)函数x x y cos 3sin +=在区间[0,]2 π 上的最小值为 1 . (4)函数tan( )2 y x π =- (4 4 x π π - ≤≤ 且0)x ≠的值域是 (,1][1,)-∞-?+∞ (二)二次函数型 利用二倍角公式,化为一个角的同名三角函数形式的一元二次式,利用配方法、 换元及图像法求解。 (2)函数)(2cos 2 1 cos )(R x x x x f ∈- =的最大值等于43. (3).当2 0π <

(三)借助直线的斜率的关系,用数形结合求解 型如d x c b x a x f ++= cos sin )(型。此类型最值问题可考虑如下几种解法: ①转化为c x b x a =+cos sin 再利用辅助角公式求其最值; ②利用万能公式求解; ③采用数形结合法(转化为斜率问题)求最值。 例1:求函数sin cos 2 x y x = -的值域。 解法1:数形结合法:求原函数的值域等价于求单位圆上的点P(cosx , sinx )与定点Q(2, 0)所确定的直线的斜率的范围。作出如图得图象,当过Q 点的直线与单位圆相切时得斜率便是函数sin cos 2 x y x = -得最值,由几何知识,易求得过Q 的两切线得斜率分别为3 3 -、 33。结合图形可知,此函数的值域是33 [,]33 - 。 解法2:将函数sin cos 2x y x =-变形为cos sin 2y x x y -=,∴22s i n ()1y x y φ+= +由2 |2||sin()|11y x y φ+= ≤+22(2)1y y ?≤+,解得:3333 y - ≤≤,故值域是33 [,]33- 解法3:利用万能公式求解:由万能公式2 12sin t t x +=,221cos 1t x t -=+,代入sin cos 2x y x =-得到2 213t y t =--则有2 320yt t y ++=知:当0t =,则0y =,满足条件;当0t ≠,由2 4120y =-≥△,3333 y ?-≤≤,故所求函数的值域是33[,]33-。 解法4:利用重要不等式求解:由万能公式2 12sin t t x +=,221cos 1t x t -=+,代入sin cos 2x y x = -得到2 213t y t =--当0t =时,则0y =,满足条件;当0t ≠时, 22 113(3) y t t t t = =---+,如果t > 0,则2223113233(3)y t t t t ==-≥-=---+, x Q P y O

金属机械加工的五种基本方法

金属机械加工的五种基本方法

金属机械加工的五种基本方法 (基础知识) 1.钻削 机床型号繁多,大小不一。现代机床的种类几乎是无限的。有的机床小得可以安装在工作台上,有的机床大得要建造专门的厂房才能容纳得下。有的机床相当简单,而有的机床的构造和操作非常复杂。 不管机床是大是小,是简单还是复杂,都可分为五大类,这五大类也就是使金属成型的五种基本方法。 钻削是在实心金属上钻孔的加工。使用一种称为麻花钻的旋转钻头。用于钻孔的机床称为钻床。钻床也有多种型号与规格。除钻孔外,钻床还可进行其他加工。钻孔时,工件定位夹紧、固定不动;钻头一面旋转,一面钻入工件(见图1)。 2.车削与镗孔 普通机床是用于车削工件的最常见的机床。车削是从工件上切除金属的加工。在工件旋转的同时,刀具切入工件或沿着工件车削(见图2)。

镗孔是把金属工件上已钻出或铸出的 孔加以扩大或作进一步加工的加工方法。在车床上镗孔是通过单刃刀具一面旋转一面向工件进刀完成的(见图3)。 3.铣削 铣削是使用旋转刀具切除金属的加工,这种刀具具有多个切削刀刃,称为铣刀

(见图4)。4.磨削 磨削是使用一种称为砂轮的磨削轮来切除金属的加工方法。磨削对工件进行精加工,加工后的工件尺寸精确、表面光洁。磨削圆形工件时,工件一面旋转,一面向旋转着的砂轮进给。磨制扁平工件时,工件在旋转的砂轮下作往返运动(见图5)。磨削工艺常用于对经过热处理的坚硬工件进行最后的精加工,使其 达到精确的尺寸。5.牛头刨刨削、龙门刨刨削与插床插削 这些加工均使用单刃刀具加工来生产出精密的平面。我们应当懂得牛头刨床、

龙门刨床与插床之间的区别。用牛头刨床加工时,工件向刀具进给,刀具在工件上面作往返运动(见图6)。

薄壁零件加工方法研究

薄壁零件加工方法研究 【摘要】在实际生产加工中,薄壁零件由于其刚性差、易变形等特点,导致其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及表面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给加工增加了不少难度。本文对切削加工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方案加以解决改善,并对几种新型的切削加工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薄壁零件;加工变形;工艺措施;误差补偿;高速切削 薄壁零件通常也叫薄壳零件,这类零件的壁厚和它的轴向或径向尺寸比较相差很悬殊,一般认为零件的壁厚与零件最大尺寸比值小于1/20时,就属于薄壁零件。由于这类零件具有重量轻,节省材料,结构紧凑,占空间位置少等特点,因此在机械、航空航天、船舶等很多领域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当然这类零件的加工方法有多种,例如车削、冲压、焊接、滚压等,但对于一些截面比较复杂而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又比较高的薄壁零件,经常采用车削的方法来加工,因此车床上车削加工薄壁零件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加工方法。 在实际车削加工过程中,由于薄壁零件的毛坯刚性差、强度弱,所以容易发生变形,导致零件的几何精度、位置精度、表面质量等受到影响,易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给车削加工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减少加工变形,保证产品合格率是业界内越来越关心的话题。因此对薄壁零件切削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作如下讨论。 1.工件装夹不当产生变形 薄壁零件在夹紧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车削时为了方便,常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工件,如图所示,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薄壁圆柱零件外圆加工内孔时的示意图。当卡爪夹紧工件时,由于卡爪和工件外圆表面间的接触面太小,导致夹紧力分布不均匀,在夹紧力的作用下,工件与卡爪接触的部位产生弹性变形,使零件呈现出三棱形如图1。三棱形内孔经过车削加工为圆柱孔后,不松开卡爪测量孔的尺寸,完全能符合零件图所规定的尺寸要求如图2。但由于内孔的加工是在工件已产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车出来的,加工完毕松开卡爪后,卸下的工件外圆因弹性变形恢复成圆形,而已加工出的圆柱孔则变成三棱形,如图3所示。 同理用一般三爪卡盘的卡爪涨紧薄壁件的内孔加工外圆表面时,也会出现类似的变形情况。 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用措施如下: 1.1采用开口过渡环 根据工件的外径做一个开口过渡环,将其装配在工件在外面,三爪卡盘直接

机械加工方法(各种加工方法)

机械加工方法 一:车削 车削中工件旋转,形成主切削运动。刀具沿平行旋转轴线运动时,就形成内、外园柱面。刀具沿与轴线相交的斜线运动,就形成锥面。仿形车床或数控车床上,可以控制刀具沿着一条曲线进给,则形成一特定的旋转曲面。采用成型车刀,横向进给时,也可加工出旋转曲面来。车削还可以加工螺纹面、端平面及偏心轴等。车削加工精度一般为IT8—IT7,表面粗糙度为6.3—1.6μm。精车时,可达IT6—IT5,粗糙度可达0.4—0.1μm。车削的生产率较高,切削过程比较平稳,刀具较简单。 二:铣削 主切削运动是刀具的旋转。卧铣时,平面的形成是由铣刀的外园面上的刃形成的。立铣时,平面是由铣刀的端面刃形成的。提高铣刀的转速可以获得较高的切削速度,因此生产率较高。但由于铣刀刀齿的切入、切出,形成冲击,切削过程容易产生振动,因而限制了表面质量的提高。这种冲击,也加剧了刀具的磨损和破损,往往导致硬质合金刀片的碎裂。在切离工件的一般时间内,可以得到一定冷却,因此散热条件较好。按照铣削时主运动速度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的相同或相反,又分为顺铣和逆铣。 顺铣 铣削力的水平分力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工件台进给丝杠与固定螺母之间一般有间隙存在,因此切削力容易引起工件和工作台一起向前窜动,使进给量突然增大,引起打刀。在铣削铸件或锻件等表面有硬度的工件时,顺铣刀齿首先接触工件硬皮,加剧了铣刀的磨损。 逆铣 可以避免顺铣时发生的窜动现象。逆铣时,切削厚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因而刀刃开始经历了一段在切削硬化的已加工表面上挤压滑行的阶段,加速了刀具的磨损。同时,逆铣时,铣削力将工件上抬,易引起振动,这是逆铣的不利之处。 铣削的加工精度一般可达IT8—IT7,表面粗糙度为6.3—1.6μm。 普通铣削一般只能加工平面,用成形铣刀也可以加工出固定的曲面。数控铣床可以用软件通过数控系统控制几个轴按一定关系联动,铣出复杂曲面来,这时一般采用球头铣刀。数控铣床对加工叶轮机械的叶片、模具的模芯和型腔等形状复杂的工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刨削 刨削时,刀具的往复直线运动为切削主运动。因此,刨削速度不可能太高,生产率较低。刨削比铣削平稳,其加工精度一般可达IT8—IT7,表面粗糙度为Ra6.3—1.6μm,精刨平面度可达 0.02/1000,表面粗糙度为0.8—0.4μm。 四:磨削 磨削以砂轮或其它磨具对工件进行加工,其主运动是砂轮的旋转。砂轮的磨削过程实际上是磨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