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如何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论如何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论如何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缺乏正确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相处显得不协调和紧张,成为社会和个人不安定因素。尤其是一些青少年甚至大学生,不懂得怎样与人相处,缺乏与人相处的基本知识,不礼貌、不文明、甚至动不动就打骂行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人际关系,是人们在进行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针对思想、感情、语言交流所发生的交往关系。例如人都需要爱,这爱的表达就需要思想、感情、语言来传递。

关键词:构建;人际关系

引言:

人是社会的人,人要在社会中营造诗意的栖居环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善、互帮互助,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光明磊落、以诚相待。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社会,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力,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而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最集中的表现是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缺乏正确和谐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相处显得不协调和紧张,成为社会和个人不安定因素。尤其是一些青少年甚至大学生,不懂得怎样与人相处,缺乏与人相处的基本知识,不礼貌、不文明、甚至动不动就打骂行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人类社会的历史告诉我们,人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又要同社会发生关系,离开自然界,人不能生存,离开社会,

人不成其为人。人同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人同人发生关系,具有社会性,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1、什么是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进行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针对思想、感情、语言交流所发生的交往关系。例如人都需要爱,这爱的表达就需要思想、感情、语言来传递。人们需要人际交往,没有交往是可怕的。国外有一个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一个自告奋勇的被试验者关在一个黑暗、隔音的房子里,给他提供了一切生活的必需品,只是切断了他同外界的一切联系,让他什么也看不见,听不着。结果在试验的四天之中,被试者整天胡思乱想,产生了许多幻觉,甚至变得精神失常。所以,人们需要交往,交往对人类的生存很重要。

人际关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友好、和谐的,另一类是消极、敌对、不和谐的。例如交朋友,也有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孔子说:“友直、友凉、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就是说,同好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支持与帮助,自然受益变好,同坏人交朋友,受到朋友的伤害和腐蚀,自然受损变坏。人们还常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比喻,来说明交友的结果。因此,我们倡导的是积极、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反对消极、敌对、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2、人际关系的作用

生活和工作中人际关系和谐,就能产生向心作用。而集体、同事之间常常吵闹、猜疑、拆台、内耗,产生离心作用。可见,人际关系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很大:

2.1、产生合力。合力,就是人的力量、能力的有机组合。人的力量、能力如果按照正确的方式组合起来,就会产生很大的力量,就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我们平常说的“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这个道理。

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说过: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一百个法国兵与一百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三百个马木留克兵,而一千个法国兵则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历史上,法国与马木留克民族打仗,双方都是使用骑兵作战。马木留克骑兵骑术和剑术较精,刚强剽悍,善于单个格斗,但是纪律不好,配合较差,产生的整体力量不大。而法国骑兵骑术和剑术都不如马木留克兵,单个对打打不赢马木留克兵,但是法国骑兵具有严格的纪律,相互之间配合密切,能够产生很大的整体力量。由此可见,人们的组合方式和程度不同,其整体效应就不同。因此,人们相互结合所产生的合力,不是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它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结合或协作的方式,即取决于人际关系的构成。

2.2、形成互补。互补,是指集体内部,人与人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他实际上是通过交往,在多方面的双向交流中产生能力上的跃进的行为。俗话说:“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助”这是对人际关系互补的生动比喻。

2.3、互相激励。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对于群体中的人来说,通过互相激励,能够给群体成员带来创造活力。人际关系之所以有互相激励功能,是因为存在以下激励因素。

2.3.1群体压力因素。根据现代心理学的从众心理效应原理,社会心理环境一经形成,就产生一定的群体压力,对群体成员有制约和规范的作用。人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心理环境,取决于社会心理环境所形成的群体压

力。因此,要提倡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抑制消极的群体情绪。

2.3.2人际比较因素。在人的深层意识中,存在着一种时时想估计自己的驱动力,所以人们经常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评价自己。例如,一个偏僻乡村的能人,全村的人都很尊敬他,他自己也觉得自己很杰出,但当他进入城市以后,与城市的能人相比较,就会觉得自己太平凡、太一般了。这种新的、高层次对照组的人际比较,会产生激励竞争的结果,使人的智力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2.3.3竞争因素。竞争这个词已经人人皆知,入脑入心。在竞争状态下,会造成一种生机勃勃、人人争先的局面,从而提高竞争群体的整体水平。

2.3.4情感激励因素。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映,这就是情感。由于人是合群的,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喜欢与自己合得来的人交往,有时可以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自己喜欢的人保持一致。这就是人的情感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表现。在群体内部,一部分人中产生出积极向上的情感并不断作用于其他成员,使整个群体内部发出浓烈的积极情感,这就是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有时可以创造出许多动人的奇迹和神奇的效果。比如王若飞在狱中的乐观主义精神,就激励了狱中的难友。

2.4、联络感情。人有合群的需要,不愿意孤立、独处。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孤独的人,会变得精神忧郁、变态,其寿命比乐观、开朗、爱交往的人短。人们通过彼此的互相交往,诉说各自的喜怒哀乐,增进相互间的思想感情,产生一种亲密感甚至依恋之情,从中吸取力量。因此,人际交往对人的身心健康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2.5、交流信息。在社会生活中,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是人们相互联系的重要形式。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娱乐都离不开信息的交流。可以说,没有信

息交流,就没有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对于每个人都更加重要,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源,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以信息的两步传递法来看,第一次是广播、电视、报纸、因特网等传媒,第二步是听过广播、看过电视、报纸和上过网的人将信息传递给朋友、同事、亲人。依靠两步传递的方式,使重要的信息最终传达到人们中间。

3、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

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有原则、有方法、有技巧,如果原则用得好,方法、技巧恰当灵活,一个人就会有好的人际关系;反之,就会与他人疏远,关系淡薄,甚至剑拔弩张。人际交往有以下原则:

3.1平等原则。在交往中,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没有平等待人的观念,就不能与他人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

平等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人们在交往中具有各自的选择权。因此,交往必须平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敬的需要。人交友和受尊敬的希望非常强烈,他们渴望独立,成为家庭和社会平等的一员。总之,只要是正常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因此,交往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深交。

平等交往的方法:

3.1.1、对等法。在信件交流中,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出,通信的来往基本都是对等的。在礼尚往来中,相互之间赠送的礼品其价值也是基本相等的。在接待工作中,一般都是平等接待,例如科长接待科长,局长接待局长,国家元首接待国家元中,往往也是你对他好,他对你也好;你对他冷漠,他对你也冷漠。

3.1.2、谈心法。这是一种谈话的方法,尤其是领导谈话的方法。高明的领导说话,不带官腔,待人和气,平易近人,既给人以教育,又给人以关怀,使人

心悦诚服。谈心重在“心”字,就是实实在在说心里话,是用一种商量的口气交换意见、传递信息和讨论问题。这种商量的口气,蕴含着亲密的感情以及对对方的尊重和平等。谈心法不仅是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方法,也是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方法.

3.1.3、求同法。这是一种通过各种活动,特别是兴趣活动,寻求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方法。建立密切和谐的人际关系,途径之一就是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融洽的关系就油然而生。求同法对于社会地位有差距的人之间达成平等交往是特别有效的。比如陈毅与贺龙两位元帅在世时,平时是很威严的,但他俩爱打篮球,一到篮球场上,他们和战士的距离就缩短了。对于一般的人际交往,求同法也是适用的。

3.1.4、交友法。这是平等交往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交友法是指要像朋友那样平等地对待交往对象,要关心、帮忙、体谅、理解、尊重他人,与群众交朋友,因为朋友关系是平等的关系,而平等的关系易于平等交往.

3.2互利原则。人们在交往中,大多数是互利的。因为互利有三个方面,一是物质互利,二是精神互利,三是物质精神的互利。比如相互赠送礼品,相互安慰,我陪你说话,你给我钱等就是互利的。当然互利不能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我们提倡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互利。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际交往应该是互利的。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被人所关心、所注意、所爱护,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那么我们在同他人交往的时候,就要注意关心、爱护他人,使别人获得心理满足,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护。

互利交往的方法:

3.2.1、合作法。它是交往双方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在一定物质和精神基

础上进行的相互协作。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合作,有以物质为基础的合作,比如两人、两家、或两个单位的合股经营;有以精神文化为基础的合作,比如两人合写一本书;有物质与文化相结合的合作,比如农业专家与农民开展的科技种植。合作法是一种互利的重要形式,他能使合作的双方都得到利益.

3.2.2、竞争法。它是通过竞争,给竞争者带来一定的压力和危机感,从而促进竞争者不断地努力进取,以取得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进步。表面看来,竞争的结果有利于一方,不是互利,但大多数情况下竞争对参与的各方都有利,例如竞赛,大家为了取得好的成绩,都要加倍学习和训练,虽然最后只有一个参赛者得到第一名,但是大家都在竞争中取得了进步。

3.2. 3、交换法。交换包括物质之间、非物质之间、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交换。市场上买卖物品,就是物质交换;感情传递、思想交流、信息沟通就是非物质交换;甲送礼品给乙,乙非常感谢,使甲乙双方得到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就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交换。

3.3信用原则。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信用,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从古到今都把信用看的相当重要。人们常说:“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讲的是“信用”二字。自古以来讲信用的人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赞颂,不讲信用的人则受到人们的斥责和唾骂。在当今社会里,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没有诚信谁也不和你做生意,谁都怕和你交往,因此说“无信不立”,这是真理。那么信用包括那些含义呢?有以下几种:一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说真话而不说假话,这叫“言必信”。二是遵守诺言,实践诺言,这叫“行必果”。三是经济生活讲诚信,如商业信用、消费信用、银行信用,不搞欺诈.

为什么在人际交往中要守信用呢?我们知道,当一个物体向一个方向运动

时,根据惯性原理可以知道它继续运动的方向。在人际交往中强调的“信”,就如同惯性一样,是有把握的。一个讲信用的人,能做到前后一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因此人们可以根据它的言论去判断他的行动,进行正常的交往。而一个人不讲信用,前后矛盾,言行不一,则无法判断这个人的行动动向。这就向古人所说的那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然,对于这种人,是无法进行正常交往的。

取信于人的方法:

3.3.1、守信。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是守信的基本要求。比如在交往中严格遵守约定的时间,就是守信的一个重要标志。两人约定时间、地点相会,其中一人不到或不按时到,能取信于人吗?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时间的准确性“是对自己和同志的尊重”。当特殊原因不能遵守约定时,一方要向另一方作出必要的解释。

3.3.2、信任。“用人不疑”就是一种信任。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夫妻之间互相信任,人际关系就一定是和谐的,反之,如果互相猜忌,人际关系就是不和谐的。

3.3.3、不轻诺。不轻诺是守信的重要保证。所谓轻诺,就是毫无把握地许诺,轻诺的结果往往是诺言不能实现,最终失信于人。要做到不轻诺,除了对自己的能力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外,还必须对客观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要养成不吹牛、不说大话的习惯谨慎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坚决做到。

3.3.4、诚实。诚实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人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你诚实待人,人亦诚实待你。如同人照镜子一样,你给镜子是什么样子,镜子就给你反映出什么样子,这是人际交往中的反应规律。5、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工

作中,以坚定的自信心取信于人是常见的。例如在分配工作时,一个人充满自信,态度坚决,而另一个人吞吞吐吐,态度不明不白,领导就会考虑把任务交给第一个人去完成。在交往中,一个人态度不卑不亢,行动果断而不武断,为人正直而不随便附和,人们一般都会对这个人充满信任。反之,说话毫无主见,办事犹豫不决,人们一般不会对这人有信任感。因为人们在交往中有求稳、求可靠的心理,具有自信心的人说话、办事正好给人以稳重、可靠的感觉,所以能够取信于人。怎样树立自信心呢?一方面需要平时的训练和培养,另一方面需要一定的德识才学为后盾,这两点是树立自信心的基本途径。

3.4相容原则。相容就是心胸宽广,忍耐性强。也叫宽宏大量。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着大海,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着弹簧,具有能伸能曲的韧性。相容是一个有自信心、有坚定意志、开朗、豁达的人对别人的谦让,他不是怕人,而是为了团结人,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而主动地容忍他人。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越高的人,相容度就越强。

相容不是随波逐流,不讲原则。随波逐流的人表面上看来能容忍人,但实际上心中无主见,目标不明确,原则性不强。能相容别人的人则是心中有主见,目标明确,原则性强,他们容人是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达到远大目标。春秋末期,越国战败,越王勾践向吴国称臣,并作为人质到吴国服侍吴王夫差,在吴国三年中,越王非常恭顺,什么侮辱都能够忍受,包括尝夫差的大便。后来吴王认为勾践已是一个失去自信心的人,对吴国不会构成威胁,就放了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经过长期准备,越国富强起来,终于起兵灭掉了吴国。这个故事说明了相容、忍让的重要性,越王忍辱负重,才能最终实现远大的目标。

相容别人的方法:

3.4.1、将心比心。就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别人着想,理解别人,体谅别人。养成将心比心的习惯,就不会因为别人的一些“冒犯”而拒人千里之外。

3.4.2、大事清楚,小事糊涂。所谓大事,就是重大事情和原则性问题。所谓小事,就是日常琐事、小的问题。大事清楚是讲原则问题不让步,小事糊涂是讲不计较小的得失和纠缠小事,不因小失大。

3.4.3、严于律己。就是对他人宽厚,对自己严格。严于律己,表现在工作上就是一笔不苟,兢兢业业。表现在日常交往中就是以礼待人,遵守信约,与他人发生摩擦时首先检查自己。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就是体谅家人,少说多做,发生摩擦时主动退让。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发展多元化,人的价值实现也要多元化。因此,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相互要有包容性,需要更多的沟通,相互之间要尊重、谦让,有时也要有一种“吃亏就是福”的精神。

结论:

每个人都渴望与同事、朋友、亲人甚至陌生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我们常常发现,尽管自己非常努力,但有些关系还是不尽人意。事实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涉及到己方和对方的多种因素,如果长期不能处理好与周围的人际关系,就值得自己反思了。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人们之间交往成败与否,人际关系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人自我暴露区域的大小。每个人心里都存在四个区域:自己了解、别人也了解的“开放区域”(你知我

知);别人了解、自己却不了解的“盲目区域”(你知我不知,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自己了解、从未向人透露的“秘密区域”(我知你不知,隐私);自己和别人都不了解的“未知区域”(你我都不知,潜能,潜意识)。

一般地说,为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和发展,总要尽量扩大“开放区域”,缩小“秘密区域”,做到多向对方袒露心扉,让别人了解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的交往是一个互动过程,我对别人开放的区域越大,往往可以获得相接近水平的开放区域。所以,要了解别人,先要让别人了解自己。缩小秘密区,扩大开放区,自然会得到别人良性反馈和获得别人的好感。一般情况下,自我开放的区域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度成正比。

当我们为人际关系苦恼时,不要一味抱怨命运的不公,也不要过多的指责他人的不是,正如“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先要尊重别人”一样,不防先试着改变自己。

参考文献

[1]白学军,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04.

[2]梁宁建,当代心理学理论与重要实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

[3]陈允成,教育心理学-实践者-研究者之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5-1 .

[4]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的心理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1.

[5]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11-01 .

[6]郭永玉,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06-0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