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黔西南州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黔西南州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黔西南州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黔西南州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黔西南州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为深入实施工业强州战略,充分发挥工业园区聚集产业发展功能和示范效应,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我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二三四”科学发展思路,树立了“全党抓发展、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首要抓园区”的发展理念,把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工业强州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科技引领、体制创新、产业聚集、土地集约的作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改革促开放、以创新谋发展,力争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我州优势产业的聚集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目前我州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有12个,规划投资总额约1200亿元,分布在全州各县(市),产业涵盖能源、冶金、化工、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制药、循环经济等多个行业。争取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功能完备、有较强配套能力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平台的工业园区发展格局。

一、兴义市清水河产业园区

兴义市清水河产业园区位于兴义市清水河镇,规划面积24.98平方公里,园区以煤炭洗选、煤化工、火电、电解铝

为主导产业,以煤、电、化为产业链大循环,辅以水泥、新型建材等项目,形成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力争“十二五”末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以上。

二、兴义市郑鲁万工业园区

兴义市郑鲁万工业园区包括郑屯工业聚集区、鲁屯工业聚集区和万屯工业聚集区三个片区,规划面积31.65平方公里,园区依托便利的交通优势,以铁合金、电解铝、金属压延、建材、仓储物流为主导产业,力争“十二五”末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

三、兴义市威舍工业园区

兴义市威舍工业园区位于兴义市威舍镇,规划面积7.9平方公里,园区依托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煤化工、煤炭洗选、冶金、物流等产业,力争“十二五”末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

四、兴义市轻工业园区

兴义市轻工业园区包括马岭轻工业园区和坪东(洒金)轻工业园区两个片区,规划面积25.27平方公里,园区以农特产品加工、特色食品、化工、医药、包装与服饰、仓储物流为主导产业,努力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生态良好、管理有序的新型科技轻工业园区,力争“十二五”末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

五、顶效工业园区

顶效工业园区位于贵州顶效经济开发区,包括顶效轻工园区和合心工业聚集区两个片区,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

园区以建材、冶金、木材深加工、食品加工、农特产品加工、医药、塑料制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力争“十二五”期末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

六、兴仁县工业园区

兴仁县工业园区包括陆关轻工业区和巴铃重工产业园区两个片区,规划面积38.15平方公里,园区主要依托境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力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转移加工工业项目,重点布置煤化工和本土名、特优产业项目,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

七、安龙县工业园区

安龙县工业园区位于安龙县新桥镇以西,规划面积28.32平方公里,园区以煤化工、冶金、建材、循环经济等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将其打造成为清洁型、环保型的黔西南乃至贵州省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园区,预计到“十二五”末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

八、贞丰县工业园区

贞丰县工业园区包括贞丰县轻工园区和龙场工业园区两个片区,规划面积37.05平方公里,其中龙场片区以煤化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导产业,轻工园区以特色食品加工、农特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预计到“十二五”末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

九、普安县工业园区

普安县工业园区包括青山工业园区、北部工业园区、江西坡轻工园区三个片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其中青山片区以煤化工、煤炭加工、冶金、建材、火力发电为主导产业,北部工业园区、江西坡轻工园区以农特产品加工、特色食品、茶叶加工等为主导产业,配套完善居住、管理、服务等设施,力争到“十二五”末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

十、晴隆县工业园区

晴隆县工业园区包括沙子农特产业聚集区、北部工业园区和南部工业园区三个片区,规划面积39.86平方公里,园区以煤化工、冶金、煤炭加工、食品加工、茶叶、农特产品加工和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

十一、册亨县工业园区

册亨县工业园区位于册亨县巧马镇,规划面积21.96平方公里,园区以农副产品加工、早熟蔬菜、木材加工、制糖为主导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力争到“十二五”末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

十二、望谟县工业园区

望谟县工业园区位于望谟县复兴镇,规划面积39.20平方公里,园区重点发展以甘蔗、桐油、茶籽油加工为代表的食品加工、农特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制糖产业,预计到“十二五”末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

石家庄地理位置简介

石家庄地理 中心坐标38°02′00〃N 114°28′00〃E / 38.0333333°N 114.4666667°E / 38.0333333; 114.4666667 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 - 占河北比例8.4% - 市区212.54平方公里 海拔约30-100米 东西宽度最大175公里 南北长度最大148公里 气候类型大陆季风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401.1-752.0毫米 年日照时数2640小时 石家庄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经济圈。位于北纬37°27′~38°47′,东经113°30′~115°20′之间,东面与衡水接壤,南面与邢台毗连,西面与山西接壤,北面连接保定。南北最长处约148.018千米,东西最宽处约175.383千米,周边界长760公里,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距北京283公里。 石家庄市位于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的交接位置,石家庄夏季温度偏高就是这种地貌特征造成的,地貌由西向东依次排列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自古流传的“头枕太行山,脚踏渤海湾,中间一片大平原”就是对石家庄地理位置的描述。绵延千里的太行山有八条东西通行的交通要道,称为“太行八陉”,其中的第五陉以娘子关为省界连接了石家庄与山西省太原市,发源于太行山腹地的滹沱河由此通道进入华北平原,东部的平原即是由滹沱河冲刷而成。位于西部的太行山就像石家庄西面的一面墙,位于市域西部太行山中段地区的,包括井陉县、井陉矿区全部及平山、赞皇、行唐、灵寿、鹿泉、元氏六县(市)的山区部分,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0%。东部为滹沱河冲洪积平原,包括新乐、无极、深泽、辛集、晋州、藁城、高邑、赵县、栾城、正定、石家庄市区、郊区的全部及平山、赞皇、行唐、灵寿、鹿泉、元氏六县(市)的平原部分。 西部平山到石家庄市区坡度为1/1400-1/1200,石家庄到东部辛集坡度为1/1200-1/1400。辖区内大地构造,属山西地台和渤海凹陷之间的接壤地带,地势东低西高差距大,地貌复杂。西部太行山地,海拔在1000米左右,山峦重叠,地势高耸。中部及东部为华北平原的一部

钦州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钦州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以港兴工,三化互动”发展战略,加快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步伐,全市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In recent years, Qinzhou City under the correct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vigorously implement the "Hong Xing Industry and trade, the interaction of three" development strategy,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huge ports, Hing Industry, making Metro pace, the city's economy and society to maintain a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初步统计,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24.5亿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2.6亿元,增长17%;财政收入139.2亿元,增长13.1%;外贸进出口总额37.7亿美元,增长2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00元,增长12.2%。同比往年,其综合经济发展实力明显提高。钦州的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其优良的区位优势及在政府扶持下的各大中小型工业区的推动。 Preliminary statistics, 2012 the city's GDP completed 72.45 b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12%; total social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652.6 b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17%; 139.2 billion yuan of fiscal revenue, growth of 13.1%; foreign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total $37.7 billion, increased by 26.1%; urban residents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21600 yuan, an increase of 12.2%. Year on year, the strength of its comprehen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Qinzh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ainly due to its excellent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large and medium sized industrial zones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钦州地处环北部湾经济圈核心地带及其沿岸港口群的中心位置,是广西的南大门和大西南的出海大通道,是中国沿海城市最靠近东盟的大港口,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海上连接点;加上钦州港本身腹地广阔,港口设施完善,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丰富,投资环境良好,同时还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所有这些,不仅造就了钦州的战略区位优势,而且使钦州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的发展商机。 Qinzhou ring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core area and coastal port cluster center, Guangxi south gate and southwest of the passage to the sea and coastal cities in China is the closest major ports in ASEAN, connection point is China - ASEAN Free Trade Area of the sea; Hong, Qin itself vast hinterland, port facilities, abundant land and freshwater resources, a goo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while still enjoying the countries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and a series of preferential policies. All of this not only makes the strategic location advantages of Qinzhou, but also makes Qinzhou this new industrial city with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unlimite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钦州依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了中国对接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临海核心工业区,同时它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炼油中心和能源基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是中国第六个保税港区,拥有中国第五个海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是距离东盟国家最近的保税港区,已成为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随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石化产业园、钦州港综合物流加工区等一批产业园区落户国家级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造纸、电子、能源、粮油加工、冶金、现代物流等现代优势产业正在钦州崛起。 Qinzhou rely on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become the butt China ASEAN regional

循环经济产业园

概述 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 势十分严峻。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 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大力推进节约降耗,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二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三是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尽可能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注重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提供技术保障。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中投顾问认为要想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在经济建设方面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 从技术手段角度,全面推行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 从资源利用角度,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相互利用和再造利用; 从市场领域角度,主要有节能环保技术市场、社会废弃物静脉回收再造市场、循环经济咨询服务市场; 从产业发展角度,企业层面,注意清洁生产和污染排放最小化;区域层面,企业间促进物质和能源的充分循环;社会层面,建立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废旧物分类、回收、再造系统,生态型产业系统,信息系统等初步建设循环型社会; 从园区建设角度,在园区规划建设中,土地集约利用,产业结构合理;在管理方面,明确入园企业投资强度等门槛要求,对园区生态环境进行及时监控管理等。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主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文本主要内容简介 一、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号(年月日) 、《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钦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钦州市国民经济和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纲要》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年公示版) 、《钦州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成果样稿)》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办法》 、其它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二、规划范围 东至六钦高速、南至中马南五街(远期规划为环北大道)、西至金鼓江、北至金鼓江支流,规划用地面积约平方公里。 三、功能定位及规模 集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居住、休闲游憩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低碳生态示范区。 规划人口规模:万人。 四、规划结构 ()“一城”:——“马来西亚城”片区中心 在片区中心内设置为启动区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如高档商务服务、金融贸易、保险、企业总部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商业服务、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中马产业园乃至北部湾提供服务。 ()“一湾”:——“孔雀湾”滨江景观带 沿金鼓江东岸打造“孔雀湾”滨江亲水景观带,保留现有芭蕉墩遗址,结合景观带设置不同主题及功能的活动区与绿化空间,并融入文化休闲、宾馆酒店、特色商业等功能。 ()“双轴”:——中马大街、友谊大道城市景观轴 以中马大街、友谊大道为骨架,设置启动区发展的“十”字型轴线。 ()“两片”:——产业、生活两大功能片区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设计

实用标准文档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挥农业园区示带动作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坚持“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发展思路,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方向和“一乡多园,科技引领,多元业态,示带动”的发展要求,采取“政策集成、项目集成、技术集成、科技集成”的方式,实行种养大户扩大规模建园、龙头企业联结基地建园、招商引资引企建园、科研机构产学研对接建园、政策扶持项目建园等多种建设模式,建成一批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运作市场化现代农业样板,打造成为都市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新亮点,打造一批具有全省标杆和引领作用的综合性特色现代农业园区。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立体高效、循环生态、效益优先、示带动”的原则;二是坚持“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布推进、突出特色、错

位发展”的原则;三是坚持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等的有机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规划的衔接性、风格的独特性、经营的规模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建设的区域性相融合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1、扩面增量:围绕蔬菜瓜果、畜禽水产、苗木花卉、特经种植等优势产业发展,建立一批千亩连片特色种植、千栋连建设施栽培、万头以上生猪养殖、一百万只以上家禽养殖、百头以上奶牛养殖等特色种养小区。2010年全市发展各类特色种养小区380个,较上年341个增长11.4%。打造“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群体,做大基地规模,提升产业档次,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 2、规提升:在全市341个特色农业小区的基础上,重点打造10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我市现代农业“百园提升”工程战略。园区集中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技术集成;集中一流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集约土地、资本、技术、项目、人才于一体;集中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示推广、技术培训功能于一体;集中产业发展、示展示和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使之成为我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势产业积聚推进、现代农业特色明显、示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效农业集聚区、

石家庄介绍2001

火车拉来的城市 或许您是第一次来石家庄,或许您对石家庄还不太熟悉,当您一踏上这块土地时,一定想通过自己的耳闻目睹尽快了解这座年轻的省会城市吧?,别着急,土生土长的周导将逐渐满足大家的愿望,让你一次听个够。各位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又刚走出火车站,对石家庄的第一印象大概是石家庄火车站了,那么我对石家庄的介绍就从这火车站谈起吧!您千万别小瞧了石家庄火车站,它不仅是全国三大铁路交通枢纽之一,还是石家庄这座城市萌芽的发源地呢。如果我说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您听了可能会感到奇怪,那么我们就不妨追溯一下石家庄的历史。一个世纪前的石家庄,还只是一个隶属于正定府获鹿县管辖、仅有二百余户人家的小村庄,只有六条小街、六座小庙和四眼水井,面积才0.1平方公里。伴随着铁路的修建,这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才逐渐发展为城镇,所以人们形象地比喻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话说1902年京汉铁路带着新世纪的文明延伸到石家庄村并建立车站;时隔几年后也就是1907年,轨距只有一米的正太铁路开通了,始发站原本是石家庄村北、滹沱河畔的正定,只是为了节省建桥费用才将始发站远离河道、一再南移到了石家庄。于是石家庄这个小村庄不仅成了京汉铁路与正太铁路的交汇处,而且拥有两座火车站。铁路交通枢纽吸引工业企业在此发展,铁路、矿山的兴起和大企业的开办,

进而带动中小企业,大批劳工开始汇集石家庄;由于当时两条铁路轨距宽窄不同,货物转运业应运而生。伴随着交通和工矿企业的发展,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等也开始出现,从而产生了近代城市的萌芽。20年代以后,石家庄逐步取代了获鹿城的经济地位,成为晋冀两省之间重要的物资集散地;40年代又逐步取代正定城的地位,成为方圆数百里的政治经济中心。1939年10月7日,伪河北省政府设置石门市;1947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石门,同年12月26日将石门市改名为石家庄市;1968年河北省省会迁至石家庄。现在的石家庄市辖6个区、5个县级市、12个县,总面积15848平方公里(比北京略小一点),市区面积455.8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960万,市区人口也有230万。——现在大家明白了石家庄为什么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吧? 全国解放的第一个大城市 石家庄不仅是“火车拉来的城市”,而且还是全国解放的第一个大城市。1947年11月12日,在朱德、聂荣臻的亲自指挥下,仅用了六天六夜的时间,就攻下了石家庄这座被国民党吹嘘为“固若金汤、可坐守三年的坚固堡垒”。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石家庄战役,曾被朱德总司令誉为“解放大城市之创例”,它以攻克火车站旁边的正太饭店做为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如今在石家庄火车站附近、始建1907年的大石桥就

广西钦州概况及发展前景

一、国务院批准设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 2012年3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明确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为中马两国政府合作的项目。这个象征中马两国友谊的示范项目,将成为两国务实合作的新平台、新动力、新亮点。 国务院批复的文件对园区作了明确定性,确定“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政府合作的项目”。文件对园区的作用作了阐述,认为“有利于增强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有利于深化中国与马来西亚及其他东盟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 根据文件批复: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设在广西钦州市金鼓江地区,首期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未来发展将根据园区建设情况总面积可扩大至55平方公里。这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国务院不仅批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享受我国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还规定,今后视情况发展,如需赋予其他政策,由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马两国合作的第一个产业园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之后,中外两国政府合作的第三个产业园区,充分体现了国

家对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钦州目前已拥有全国第六个保税港区、第五个沿海整车进口口岸、全国第一批7个国家级海洋公园之一和国家级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国家级开放开发的重要平台。此次中马产业园“花落钦州”,是钦州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对于进一步提升钦州和北部湾经济区在国家区域合作中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将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二、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总体情况、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 (1)总体情况: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周边已形成以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为龙头的石化产业,以中粮集团180万吨油脂加工项目为代表的粮油食品产业,以香港锐丰集团30万吨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项目为代表的冶金产业,以钦州保税港区为龙头的保税物流业,以整车进口口岸为依托的汽车装备制造业,以及电子制造业,林浆纸产业等。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与周边园区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空间上相互协调,产业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人。规划为工业区、科技研发区、配套服务区、居住区等功能分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开发的精神,首期开发建

石家庄产业园区简介

石家庄产业园区简介 空港工业园: 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北部,规划面积12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60万,与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比邻而居,距首都北京200公里,黄骅港300公里,天津新港350公里,距未来河北省会石家庄行政中心正定新区仅1.5公里,是河北省按照“科学发展的实验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经济增长的带动区”发展目标重点打造的省级开发区。园区交通畅达快捷,拥有集航空、高速、高铁、城市轻轨于一体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装备制造基地: 是2006年石家庄市政府确定的“六大基地”之一,2008年省政府确定的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2011年被批准为河北省工业聚集区、省级工业示范基地。基地规划区面积44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7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通用飞机、轨道交通、汽车制造、基础装备、专用机械、机电设备、新兴能源七大产业。 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是国内唯一集飞机、火车、汽车于一域的大型装备制造基地,打造全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新型生态工业聚集区。 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是2008年省政府确定的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2011年被批准为河北省工业聚集区、省级工业示范基地。基地规划区面积44平方公里,控制区面积7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通用飞机、轨道交通、汽车制造、基础装备、专用机械、机电设备、新兴能

源七大产业。 基地区位优势明显,被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圈所环绕。交通优势突出,京广铁路、107国道、青银高速、京珠高速、308国道均在基地内穿过并留有出入口,北距石家庄国际机场30公里、首都国际机场300公里,距天津港280公里、黄骅港270公里。 基地产业发展规划遵循“领先发展、高端发展、和谐发展”理念,聘请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院牵头组织国内外装备制造业知名专家编制。2010年6月,基地产业规划、总体规划、区域环评、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雨水、污水、供水、供电、供热、天然气、通讯八个专项规划、“十二五”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论证和市规委会审批。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一带”结构,产业轴、服务生活轴布局超前,洨河湿地带、绿化带彰显现代化工业区生态景观,综合服务中心搭建起面向国际的新经济平台。 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已初具规模。建有发电厂两座,污水处理厂两座,35KV变电站一座、110KV变电站两座,生活用水供水厂、工业用水供水厂各一座,铁路专用线一条,长1200米的2B级飞机跑道一条,配套路、水、电、气、热等管网正在加紧完善,三年内基地将实现“九通一平”。 信息产业基地: 是石家庄市政府确定的“五大产业基地”之一,是河北省信息产业厅认定的河北省通讯与微电子产业园区,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规划面积11.51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域面

固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项目

关于建立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 分析报告 (徐工集团筑路机械产业示范基地) 山东弘衡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10月

关于建立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 分析报告 一、项目概况 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拟以建立年处理200万吨固废循环再利用项目和互联网站为依托,形成新型环保建材为集群的产业园区。产业园区采用新型模块化经营管理模式,利用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管理手段,形成可复制式模块化产业园,同资本市场进行嫁接,走出滕州推广至全国市场。根据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政策的思路,真正形成资本运作与实体经济共同呼应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条从固废收置处理到建筑原材料供应的新型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1、随着滕州市城市规划建设“东拓、西提、北延、南融”战略的逐步深入,旧城改造等各项建设项目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与日俱增,而相应的处理消纳能力明显滞后,对城市生态环境、市容卫生管理以及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和市民居住环境;以往处理建筑垃圾的主要处置方式仍是填埋处理,这耗用大量的征地及垃圾清运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面对国家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以及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需求,我国建筑原材料日趋短缺,国家、省、市以及各地方部门先后出台各项循环经济法规和政策,以推动固废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项目。建筑垃圾如果得到资源化利用既符合当前循环经济新发展理念,又能保护环境、创造价值、带动就业,实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3、我国现有固废处理企业依然采用传统行业模式,暂时没有企业在此行业内进行创新经营,极大的限制了行业的发展规模。固废循环经济产

特色农业项目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特色农业项目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赵川镇2021年特色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镇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根据《商南县农业农村局〈关于报送相关资料的紧急通知〉》的文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立体高效、循环生态、效益优先、示范带动”的原则,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科技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带动能力较强、运行机制灵活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园区建设达到“三个先进”,即先进的农业经营理念、农业经营模式和农业技术集成;达到“三个一流”,即一流的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实现“三个一体”,即园区集土地、资本、技术、项目、人才于一体,集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功能于一体,集产业发展、示范展示和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功能于一体。使之成为我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优势产业积聚发展、现代农业特色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现代农业先行区。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布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二是坚持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重大项目、新农村建设以及当地历史文化等的有机结合的原则;三是坚持规

划的衔接性、风格的独特性、经营的规模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建设的分布性相融合的原则,与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统一。 三、目标任务 突出加快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园区化建设,围绕我市优质粮油“十百千万”工程和特色种养“三圈、五带、十园、百区、六大产业集群”工程建设,在目前全市拥有千亩以上特色种植、万头以上生猪、100万只以上家禽和百头以上奶牛等257个特色种养小区范围内,2021年度全市重点培育100个市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至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现代特色种养小区发展到500个,其中市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到200个。 四、标准条 被列为市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需同时符合下列条: 1、具备一定的种养规模。①特色种植园区:特色经济作物园区(含露地蔬菜和水生蔬菜)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5000亩以上;大棚蔬菜园区(含草莓和食用菌)核心示范基地集中连片500亩以上,区域性规模1500亩以上;②特色养殖小区:特色畜禽养殖核心示范基地年生猪、奶牛、肉羊、肉禽存栏出栏量分别达1万头、200头、400头和10万羽,区域性年存栏出栏量分别达5万头、800头、2000头和100万羽;③特色林木园区:苗木花卉和经果林核心示范基地面积分别

广西钦州市发电

广西钦州市发电 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钦州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理区管委,市直及驻钦各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钦州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8月31日 (公开方式:公开)发电单位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签批盖章:等级特急·明电钦政办电〔2018〕58号 钦机发号

钦州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确保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制定本方案。 一、年度工作目标 到2018年底,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90.1%,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不高于35微克/立方米。各县区年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见附件1。 二、主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1.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准入。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制定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国家要求的产业准入目录,严格执行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准入条件,明确资源能源节约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建设,实行新(改、扩)建项目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市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行政审批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2.继续推行实施清洁生产。以钢铁、制糖、造纸、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为重点,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

核。(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企业要充分发挥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的主体作用,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从源头预防和减少污染物产生,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市工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环保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县区,暂停对该县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办理审批、核准和备案手续。(市工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质监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4.完成化解过剩产能任务。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进一步健全全市过剩产能台账,制定年度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案,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市工信委牵头;市发改委、市环保局配合;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落实) 5.落实重污染企业搬迁或改造。对能耗高、排放大的工业企业,引导企业整体或部分重污染工序向有资源优势、环境容量允许的地区转移,实现装备升级、产品上档次、节能环保上水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以及环境风

广东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认定办法

广东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促进我省循环经济工作的发展,推动省级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的建设,根据《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粤府〔2005〕83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申报、核准、实施、管理等事项,适用本办法。循环经济省市共建产业基地根据本办法,适当降低认定标准。 第三条省经信委负责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认定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经认定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省市共建基地,按照本规定享受相关政策。 第二章申报条件和认定内容 第五条申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园区必须是由不同企业组成的独立工业小区。 (二)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三)园区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或我省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园区内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总量控制指标。 (四) 园区所在区域已完成或正在计划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园区按照ISO1400l的要求已建立或正在计划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五)园区企业符合广东省产业政策和循环经济发展需求,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鼓励范围,并对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有较大推动作用。(六)园区内部管理机构健全,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机构,已成立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机构,有详细的循环经济实施方案。 第六条选择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新型建筑材料开发和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等重点内容的园区可优先认定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第三章申报及认定程序 第七条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由所在地级以上市政府职能部门向省经信委书面推荐,原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直接向省经信委申请,省经信委会同有关机构集中审定的制度。 第八条各地级以上市政府按照工业区的申报标准进行初审,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基础上,提出初审意见报省经信委。 第九条申报材料 (一)广东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申报书(统一格式); (二)园区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必要时应包括重要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已批准的组织机构文件或企业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验原件)、资信证明文件和缴税情况的文件; (四)有关节地、节水、节能、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循环经济评价支持性技术文件和有关材料;

广西钦州概况及发展前景

广西钦州概况及发展前景 一、国务院批准设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 2012年3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明确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为中马两国政府合作的项目。这个象征中马两国友谊的示范项目,将成为两国务实合作的新平台、新动力、新亮点。 国务院批复的文件对园区作了明确定性,确定“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政府合作的项目”。文件对园区的作用作了阐述,认为“有利于增强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有利于深化中国与马来西亚及其他东盟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 根据文件批复: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设在广西钦州市金鼓江地区,首期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未来发展将根据园区建设情况总面积可扩大至55平方公里。这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国务院不仅批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享受我国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还规定,今后视情况发展,如需赋予其他政策,由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马两国合作的第一个产业园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

之后,中外两国政府合作的第三个产业园区,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钦州目前已拥有全国第六个保税港区、第五个沿海整车进口口岸、全国第一批7个国家级海洋公园之一和国家级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国家级开放开发的重要平台。此次中马产业园“花落钦州”,是钦州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对于进一步提升钦州和北部湾经济区在国家区域合作中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将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二、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总体情况、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 (1)总体情况: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周边已形成以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为龙头的石化产业,以中粮集团180万吨油脂加工项目为代表的粮油食品产业,以香港锐丰集团30万吨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项目为代表的冶金产业,以钦州保税港区为龙头的保税物流业,以整车进口口岸为依托的汽车装备制造业,以及电子制造业,林浆纸产业等。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与周边园区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空间上相互协调,产业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人。规划为工业区、科技研发区、配套服务区、居住区

中国联通石家庄市分公司简介

中国联通石家庄市分公司简介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三部委《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精神,2008年10月15日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合并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石家庄市分公司(简称石家庄联通)是由原石家庄网通与原石家庄联通合并组成,是省会具有电信全业务经营能力的宽带通信与综合信息服务的大型骨干企业。截至2008年11月30日,资产规模达48亿元,员工6902人。公司主要经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小灵通、数据通信、国际业务和网元出租等基础、增值电信业务和系统集成、信息应用、信息内容服务等产品,可以满足广大客户各种通信和信息服务需求。是首都北京通往华北、西北、西南和华南地区的重要通信枢纽。 石家庄联通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链为主线,以开放的思维,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综合信息服务”的指导方针,以打造业界领先的宽带通信和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为企业定位,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综合信息产品的功能制造者、信息内容服务的聚集加工和传递者、基础和应用平台的搭建者、产业价值链的整合者、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为推进省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石家庄联通公司以引领创新、卓越服务、最佳体验、用户首选为主导思想,在省公司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建立起面向客户与市场,运行高效、配置合理的新型组织架构体系。公司现设主体公司及移动网络公司两部分。主体公司设立19个县(市、区)分公司、5个区域服务中心、18个职能部(室)、11个直属中心、1个内设中心,并设立了河北省应急通信局及工会。其中,针对不同客户群特点设置了个人客户部、家庭客户部、集团客户部等不同组织单元,突出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实施差异化一揽子信息服务与产品解决方案的营销理念;针对新产品开发管理、建设维护和市场营销,设立相应组织单元,进一步完善新产品管理模式,提高专业化运营水平。同时,为加快3G网络建设进度,移动网络公司设立3个部门1个中心,提升3G网络建设进度及运行维护质量,提升公司全业务提供能力。 石家庄联通建立完善了以“内容+应用+接入+服务”为主的综合信息服务产品体系,推出的亲情1+、大众电话、世界风、新势力、如意通等知名业务品牌深受广大客户喜爱。针对政府、社区、农村、家庭及个人的信息化需求,不断创新产品发展,推出的接入类(宽带、网元出租、光纤专线等)、内容类(电话导航、黄页、企业定制卡等)、应用类(信息魅力、宽视界/神眼、视频会议、系统集成、企业建站等)、服务类业务(呼叫中心、IDC、数据存储等)及信息产品及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综合通信信息服务需求。合并后的石家庄联通公司客户规模、业务品种、合作渠道得到进一步扩大。目前公司拥有电话客户328万户,其中固定电话140万户,小灵通客户50万户,移动电话138万户;宽带客户超过60万户。 覆盖广泛的高质量网络是石家庄联通为客户提供可依赖的优质服务的根本保证。通过不懈努力,石家庄联通目前建有省会最大的固话网和宽带网,拥有通联全国、覆盖全区乡镇的移动网。通信网络现有固定电话交换容量210万门,无线市话交换容量120万门,GSM交换容量184万户,GSM基站1713个,XDSL接入端口容量61万个。城域网出市总带宽达到80G。同时拥有大容量、高速率、具有自愈功能、覆盖全市乡镇的传输网,移动网乡镇覆盖率达到100%;运营维护国家一级光缆干线6条,二线光缆干线3条;公司还拥有智能先进、功能齐

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461 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调研报 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根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活动安排,由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张辉牵头,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乡镇、企业,通过发函咨询、现场交流、座谈讨论等方式,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探讨以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全县生态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借以谋划新思路,总结新经验,提出新举措,努力破解制约生态工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发展现状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特色扶贫小镇项目-E地块卸料平台技术交底

编号 表C2-1 工程名称中马钦州产业园特色扶贫小镇EPC工程交底日期2018-09-30 施工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脚手架工程 交底提要13#楼卸料平台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13#楼脚手架工程施工中使用悬挑式卸料平台使用。 二、施工准备 1、材料及主要机具: 选用Φ48×3.2,Q235钢管, 12#槽钢,16#、18#工字钢,Φ20钢丝绳,Φ20圆钢锚环、接头卡。 2、主要机具: 普通扳手、力矩扳手、安全带、葫芦等。 三、作业条件 1、平台制作完成后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2、熟悉安全事项,熟悉交底内容。 3、平台位置安装如下图: 图1 料台平面布置 四、料台的制作 制作流程:切割材料→按设计摆放材料→焊接加工成型→地锚预埋→铺设方木及模板→焊接防护栏杆→侧面封模板→涂刷油漆→检查验收 1.先将工字钢按照设计的尺寸切割成型; 2.将切割好的工字钢按照设计的形式在地上摆放,摆好后进行焊接加工;

编号 表C2-1 工程名称中马钦州产业园特色扶贫小镇EPC工程交底日期2018-09-30施工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脚手架工程交底提要13#楼卸料平台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图4 料台正立面图 图5 限重标识牌

编号 表C2-1 工程名称中马钦州产业园特色扶贫小镇EPC工程交底日期2018-09-30施工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脚手架工程交底提要13#楼卸料平台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图6 圆钢制作锚环示意 图7 成品锚环示意 图8 钢丝绳加固示意

编号 表C2-1 工程名称中马钦州产业园特色扶贫小镇EPC工程交底日期2018-09-30 施工单位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脚手架工程 交底提要13#楼卸料平台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6.出料平台制作好后,需按照集体公司标准化图集的要求对工字钢和模板进行涂刷红白相间油漆。然后需经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 图9 料台妆色效果示意 五、料台的施工使用 1.安装时先将塔吊的吊环挂在出料平台的拉环上,将出料平台水平提起,吊至需安装的部位:将出料平台的工字钢后部穿过外脚手架伸到建筑内,用焊在工字钢下的限位

广东省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项目概述

广东省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 一、项目概述 项目背景: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位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规划建设面积30.46平方公里,是云浮市推进“三促进一保持”和实施“双转移”战略的重要载体,是省市区共建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以“一园六区”模式规划建设。交通条件优越。陆路交通与国道324线、广梧高速公路、南广高速铁路相连,距广州150公里。西江航道上溯梧州、贵港,下航穗、港、澳,距香港177海里,距梧州58海里,拥有5000吨级的广东省最大的内河集装箱码头云浮新港,年吞吐量超过100万标箱,设有海关,货物就地报关出口。当地资源优势明显,依托云安区域内储量30亿吨以上的优质石灰石资源和毗邻储量、品位均居世界第一的云浮硫铁矿资源优势,发展以石灰石、硫铁矿、大理石、花岗岩石为原材料的水泥、石材、硫化工、电力和物流等循环经济产业。在“十三五”期间,云浮市云安区与对口帮扶的佛山市南海区在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六都片区内全力打造绿色日化产业集聚区,规划引入50家以上高技术含量、高产值的日化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力争5到8年内新增100亿元的产值,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项目简述:为推动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绿色日化产业集聚区入园扩能增效、产品升级和产业转移扩大优势、帮助科学研究机构和日化企业将发明专利和技术成果尽快形成商品进入市场,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协同创新研究院联合深圳市海科创新孵化有限公司和华工利亚(云浮)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共同运营产业孵化基地。项

目依托位于云浮市云安区的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协同创新研究院的 基础设施,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 运营目标: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协同创新研究院2019年已进入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序列并得到省科技厅的资助,目前正在完善基础条件建设。在基础设施建成并交付使用后,争取一年内正式成为云浮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三年内正式成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定位以日化产业、资源与环境、高技术服务、电子信息及自动化领域为主导孵化方向,集产业咨询、新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科创服务、检测认证、创业投资、互联网+(交易、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智慧零售、大数据)等服务为一体的孵化平台。吸引华南理工大学云浮工业技术研究院、国家“985”低碳技术与循环经济研究院,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广东省工程中心、广东省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等研发机构入驻。 二、基础设施概况 1、科技研发中心 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协同创新研究院综合楼 办公建筑面积7894.15㎡。除园区管委会和服务大厅之外的可经营面积5232.88㎡。综合楼主要功能规划为园区行政服务大厅、产业成果展示室、沙盘、接待室、南海帮扶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多功能会议厅(培训厅)、研究院、运营中心和入驻研发机构办公、会议室、接待洽谈室、科技信息室、互联网+、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入孵日化企业办公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