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工艺路综述

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工艺路综述

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工艺路综述
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工艺路综述

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工艺路综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胡西良

石油化学工业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和石油化学产品的工业,包含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两个分支。目前,石油炼制工业主要特点是广泛采用催化加工过程。在石油炼制的直馏过程、热过程和催化过程中,后者占据主导地位。这些过程是: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催化加氢、催化烃化等过程。而石油化工工业通常是指以石油(包括天然气)及其产品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它的产品主要包括:化工基础原料(乙烯、丙烯、丁二烯、乙炔、苯类等),有机化工原料(醇、醛、酮、酸、醚等),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氨、农药等有机化学产品。炼油和化工二者互相依存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业部门,其产品有数千种之多。本文将对常见的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的重要工艺流程做一般性介绍。

一、石油炼制工业

1.原油的预处理——脱盐脱水

1.1原油中水和盐类对加工的影响

原油中都含有水,水中又溶解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盐类。原油中含水过多会造成蒸馏塔操作不稳定,增加热能消耗,严重时会造成冲塔事故。而原油中的盐类会水解生成强腐蚀性的HCl,同时盐类还会在管壁上沉积形成盐垢,这不仅会降低热效率,增大流动阻力,甚至会堵塞管路,造成停工事故。

1.2脱盐脱水的原理与方法

原油中水与原油会形成稳定的油包水型乳化液。一般破坏原油乳化液是以破坏乳化剂“保护膜”的作用,消除胶体水质点的电荷作用,升高温度及降低介质的粘度,以促使胶体质点(水粒)聚集和沉降为基础的。

工业上破坏原油乳化液的方法主要有:机械法、化学法和电法。其中,目前最常用的为电法脱盐脱水,其特点是效率较好且最为经济。电脱盐脱水是在电脱盐罐中完成的。换热后的原油进入电脱盐罐,在高压电场和加入的化学物质联合作用下进行脱盐脱水。

2.石油炼制工业的龙头——原油的蒸馏

2.1拔头型蒸馏

脱盐脱水后的原油,与蒸馏塔引出的各种热油进行热交换,使原油温度升至200~250℃,然后在加热炉中升温至360~370℃,再引入常压塔。燃料型拔头蒸馏,常压塔一般开3~4个侧线,侧线产品经汽提塔后引出。化工型拔头蒸馏,常压塔一般只开1~2个侧线,而侧线汽提塔完全可以省去。

常压塔在接近大气压下操作,沸点高于250℃的常压重油,一般可用做燃料。

上海石油化工总厂,辽阳化纤公司等企业的原油精馏装置,就是采用拔头蒸馏。

2.2初馏

脱盐脱水后的原油进一步换热,升温至210~250℃后进入初馏塔。在此塔中将残余的少量水分、腐蚀性气体以及部分轻汽油分出。这样既可减少常压炉、常

压塔的负荷,保证常压塔的稳定操作,又可减轻腐蚀性气体对常压塔的腐蚀。初馏塔对于平稳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收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3常减压蒸馏

原油常减压蒸馏,一般有一下四部分:(1)原油预处理(脱盐脱水);(2)原油换热和加热系统;(3)二段精馏系统(常减压塔、回流设备、真空系统等);(4)产品冷凝冷却系统。其中,精馏塔和加热炉是整个流程的主体设备。

原油脱盐脱水后,经换热,加热到360~370℃(此时部分原油已汽化),入常压精馏塔。常压塔在接近大气压下操作,塔顶生产的石脑油,可做重整和乙烯原料;侧线生产的煤油、柴油,可做乙烯原料,塔顶和侧线馏分,可以省出燃料型汽、煤、柴油产品的汽提塔,常压塔底重油用2~4Kg/100Kg油品的过热水蒸汽汽提后抽出,送减压加热炉。控制炉内温度< 420℃,经加热后的重油入减压塔,塔顶真空度控制在700㎜Hg左右。减压塔顶用减一线油进行循环回流,塔侧线抽出的减压柴油做乙烯原料或二次加工原料,在燃料型的装置中,塔侧可同时开设几条侧线,生产各种润滑油料或做裂化原料。减压塔底在390℃左右,用

2~4Kg/100Kg油品的过热水蒸汽汽提后,抽出减压渣油,供深度加工或用作燃料。

3.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指高分子烃类在高温和催化剂条件下裂解的化学反应。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通常是减压馏分油、焦化柴油和蜡油等重质馏分油或渣油。通过催化裂化,这些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品。

工业催化裂化装置的形式很多,可归纳为三类: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化床。此三类装置中,流化床催化裂化具有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理能力大等优点,目前已广泛为国内外炼油工业采用。

催化裂化装置,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原油预热;反应—再生;产品分馏饿汽油、裂化气的稳定吸收。典型装置有分子筛提升管式催化裂化装置

4.催化重整

催化重整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烷烃的芳构化反应和环乙烷的脱氢反应。其主要的化学反应有:脱氢反应、脱氢环化反应、异构化反应、裂化反应等。

催化重整的工艺流程分为:预分馏和预加氢;重整反应;后加氢和稳定处理;催化剂再生。

5.延迟焦化

延迟焦化是一种热破坏加工方法。它主要以贫氢的重质油如减压渣油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深度热裂化和缩合反应,加工生产出轻质燃料油,同时得到大量石油焦(焦炭)供冶金工业作电极或石墨制品。

延迟焦化的工艺流程:原料预热;分馏塔初次分馏出轻组分;焦炭塔中进行裂解、缩合等焦化反应;在分馏塔中,再次分馏得到焦化气、汽油、柴油和蜡油。

二、石油化工工业典型工艺流程

1.石油化工业的典型工艺代表——乙烯生产

(1)制取乙烯的方法

制取乙烯的方法很多,但以管式炉裂解技术最为成熟,世界乙烯产量的99%左右都是由管式炉裂解法生产的。

管式炉裂解制乙烯

管式炉裂解制乙烯包括过热蒸汽稀释管式炉裂解法和加氢热裂解法。

●甲醇制烯烃

●甲烷制乙烯

●催化裂解

●由合成气制乙烯

●其他裂解技术

在其他裂解方法中,以原油等重质油为原料进行裂解的技术占有重要地位。

(2)乙烯装置的典型流程

●顺序分离流程

原料:以C2、C3/C4、C5以上饱和烃和石脑油。

流程步骤:裂解和急冷;裂解气压缩、干燥、冷凝液汽提和废碱处理;裂解气深冷;脱甲烷塔系统;脱乙烷、乙炔加氢和乙烯精馏;脱丙烷和脱丁烷;丙二烯、丙炔加氢和丙烯分馏;丙烯制冷;乙烯制冷。

●前脱乙烷流程

炉区和急冷区流程与顺序流程基本相同。前脱乙烷流程系裂解气经五段压缩后,先把比C2轻的馏分和比C3重的馏分分开,然后分别进行分离得到甲烷、氢、乙烯、丙烯等产品。脱炔一般采用前加氢,此法适用于含有较大量C3+的气体。代表性技术是林德法,按脱甲烷塔操作压力的不同分为高压法(操作压力

3.35MPa)和低压法(操作压力1.18MPa)两种。

●前脱丙烷流程

前脱丙烷流程系裂解气经三段压缩后,先把比C3轻的馏分(C3-)和比C4重的馏分(C4+)分开,使C4+不再进入压缩机高压段和精馏分离系统,然后再从C3-轻组分中依次分出甲烷、氢、乙烯、丙烯等产品。脱炔一般采用前加氢,此法适用于含有较大量C4+的气体(如以柴油等含硫量高的重质烃作裂解原料)。

●低投资分离流程

●渐进分离流程

●油吸收分离流程(ALCET)

2.合成氨和尿素

(一)氨的合成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很复杂,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即造气、净化和合成。其中,造气是指氮气和氢气的制备。净化主要包括脱碳和甲烷化两道工序。合成方法基本是在高温(300~550℃)、高压(10~100MPa)以及铁系催化剂的作用下载合成塔内将氮气和氢气合成为氨。最后还有氨的分离与冷冻系统。

(二)尿素的合成

尿素的合成反应分为二步,一是生产氨基甲酸铵,二是甲铵分解为尿素。其原则流程由合成、分解、吸收、造粒等工序组成。

3.合成橡胶

(1)化学原理:

乳液聚合制丁苯橡胶是以丁二烯和苯乙烯为原料,借助于松香酸皂或脂

肪酸皂等乳化剂在水中乳化,均匀分散在水中,并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

行乳液聚合。

(2)丁苯橡胶的工艺流程:

●水相和油相的配制;

●聚合;聚合在聚合釜中进行,伴有搅拌器,并用液氨作冷冻介质。

●脱气和单体回收;

●凝聚干燥成型包装。

4.氯碱工业

氯碱工业是以离子交换膜法为基本原理的制碱工业。其中,离子膜法盐水精制及电解工艺工艺流程为:

●盐水精制

●电解

●碱液蒸发浓缩

参考文献

1周耀坤,吴绍祖,赵长义编著. 石油炼制化学.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2金有海,刘仁桓编著. 石油化工过程与设备概论.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 3王松汉,何细藕主编. 乙烯工艺与技术.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

4孙兆林主编. 催化重整.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

5詹姆斯,G.佩斯特著. 方怡中,晁可绳译. 重油和渣油脱硫. 北京:烃加工出版社,1990

6И.A.阿列克桑德洛夫著. 李成林,唐彬,苑仲玉译. 石油加工蒸馏和精馏. 北京:烃加工出版社,1989

石油炼制工艺学总结-1

石油炼制工艺学总结-1 第一章绪论 燃料:汽油、煤油、柴油、喷气燃料 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有:三烯指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指苯、甲苯、二甲苯;一炔指乙炔;一萘指萘 三大合成: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 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 1、简述石油的元素组成、化学组成。 石油主要由C、H 、S 、N 、O等元素组成,其中C占83~87%,H占11~14 %。石油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金属量元素有钒、镍、铁、铜、钙等,非金属元素有氯、硅、磷、砷等,石油中各种元素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石油主要由烃类和非烃类组成,其中烃类有:烷烃、环烷烃、芳烃,非烃类有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胶状沥青状物质。 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给石油加工过程和石油产品质量带来的危害有:腐蚀设备、影响产品质量、污染环境、使催化剂中毒。 2、蜡 石蜡,分子量300~450,C17~C35,相对密度0.86~0.94,熔点30~70℃。 主要组成:正构烷烃为主,少量的异构烷、环烷烃,芳烃极少。 微晶蜡(地蜡)地蜡,又称天然石蜡(新疆山区,埃及、伊朗) 分子量500~800,C30~C60,滴熔点70~95℃。 主要组成:带有正构或异构烷基侧链的环状烃,尤其是环烷烃;含少量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微晶蜡具有较好的延性、韧性和粘附性。 3、石油烃类组成表示方法 单体烃组成 表明石油馏分中每一种单体烃的含量数据。 族组成 表明石油馏分中各族烃相对含量的组成数据。 结构族组成的表示方法把石油馏分看成是“平均分子”,芳香环、环烷环、烷基侧链等结构单元组成

RA─分子中的芳香环数 RN─分子中的环烷环数 RT─分子中的总环数,RT=RA+RN CA%─分子中芳香环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 CN%─分子中环烷环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 CR%─分子中总环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R%=CA%+CN% CP%─分子中烷基侧链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 4、胶状-沥青状物质 沥青质:指不溶于低分子(C5~C7 )正构烷烃,但能溶于热苯的物质。 可溶质:指既能溶于热苯,又能溶于低分子(C5~C7 )正构烷烃的物质。含饱和分、芳香分和胶质。 胶质 胶质是一种很粘稠的流动性很差的液体或半固体状态的胶状物,颜色为黄色至暗褐色。受热熔融,相对密度~1.0,VPO法分子量约800~3000。 胶质具有很强的着色能力,50ppm的胶质就可使无色汽油变为草黄色。 胶质能溶于石油醚、苯、乙醚及石油馏分。 胶质含量随沸点升高而增多,渣油中含量最大。 胶质易氧化缩合为沥青质,受热易裂解及缩合。 沥青质 沥青质是一种深褐至黑色的、无定型脆性固体。相对密度略大于1.0,VPO法分子量约3000~10000。加热不熔,300℃以上时会分解及缩合。 沥青质能溶于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中,不溶于石油醚。 沥青质无挥发性,全部集中在渣油中。 胶质和沥青质的存在使渣油形成一种较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 胶质、沥青质能与浓硫酸作用,产物溶于硫酸。 5、石油的馏分组成 <200 ℃(或180 ℃ ):汽油馏分或石脑油馏分 200 ~350 ℃:煤柴油馏分或常压瓦斯油(AGO) 350 ~500 ℃:润滑油馏分或减压瓦斯油(VGO)(减压下进行蒸馏)

石油炼制工艺学总结-2

第七章催化加氢 一、重点概念 催化加氢:催化加氢是在氢气存在下对石油馏分进行催化加工过程的通称。 加氢处理:指在加氢反应过程中,只有≤10%的原料油分子变小的加氢技术。 加氢裂化:指在加氢反应过程中,原料油分子中有10%以上变小的加氢技术。 加氢精制:指在氢压和催化剂存在下,使油品中的硫、氧、氮等有害杂质转变为相应的硫化氢、水、氨而除去,并使烯烃和二烯烃加氢饱和、芳烃部分加氢饱和,以改善油品的质量。有时,加氢精制指轻质油品的精制改质,而加氢处理指重质油品的精制脱硫。 催化加氢技术包括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两类。 加氢精制催化剂的预硫化:目前加氢精制催化剂都是以氧化物的形式装入反应器中,然后再在反应器将其转化为硫化物。 加氢脱硫(HDS)反应:石油馏分中的含硫化合物在催化剂和氢气的作用下,进行氢解反应,转化为不含硫的相应烃类和H2S。 加氢脱氮(HDN)反应:石油馏分中的含氮化合物在催化剂和氢气的作用下,进行氢解反应,转化为不含氮的相应烃类和NH3。 加氢脱氧(HDO)反应:含氧化合物通过氢解反应生成相应的烃类及水。 空速:指单位时间里通过单位催化剂的原料油的量,有两种表达形式,一种为体积空速(LHSV),另一种为重量空速(WHSV)。 氢油比:单位时间里进入反应器的气体流量与原料油量的比值。 设备漏损量:即管道或高压设备法兰连接处及循环氢压缩机运动部位等处的漏损。 溶解损失量:指在高压下溶于生成油中的气体在生成油减压时这部分气体排出时而造成的损失。 二、重点简答题 1、加氢精制的目的和优点。 (1)加氢精制的目的在于脱除油品中的硫、氮、氧杂原子及金属杂质,同时还使烯烃、二烯烃、芳烃和稠环芳烃选择加氢饱和,从而改善油品的使用性能。 (2)加氢精制的优点是,原料油的范围宽,产品灵活性大,液体产品收率高

最全的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图,从原料到成品一目了然!

最全的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图,从原料到成品一目了然! 石化行业生产线长、涉及面广,产品众多,从最初的原油到化工原料再到数不清的化工产品,经过了众多生产和加工流程。今天小七带大家熟悉石油化工行业生产链,不仅能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石化生产流程,更让大家知道我们的衣食住行是何种化工原料加工而成!接下来小七为大家介绍几种最主要的化工原料!乙烯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 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应用领域工业领域主要用途: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乙丙橡胶、聚氯乙烯等;石油化工最基本原料之一。在合成材料方面,大量用于生产聚乙烯、氯乙烯及聚氯乙烯,乙苯、苯乙烯及聚苯乙烯以及乙丙橡胶等;在有机合成方面,广泛用于合成乙醇、环氧乙烷及乙二醇、乙醛、乙酸、丙醛、丙酸及其衍生物等多种基本有机合成原料;经卤化,可制氯代乙烯、氯代乙烷、溴代乙烷;经齐聚

可制α-烯烃,进而生产高级醇、烷基苯等;主要用作石化企业分析仪器的标准气;乙烯用作脐橙、蜜桔、香蕉等水果的环保催熟气体;乙烯用于医药合成、高新材料合成。生态领域乙烯“三重反应”(triple response of ethylene):①抑制茎的伸长生长;②促进茎和根的增粗;③促进茎的横向增长。用乙烯处理黄化幼苗茎可使茎加粗和叶柄偏上生长。由于乙烯可以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并可在高等植物体内使细胞膜的透性增加,加速呼吸作用,因而当果实中乙烯含量增加时,已合成的生长素又可被植物体内的酶或外界的光所分解,进一步促进其中有机物质的转化,加速成熟。常用乙烯利溶液浸泡未完全成熟的番茄、苹果、梨、香蕉、柿子等果实能显着促进成熟。乙烯也有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的作用。乙烯在花、叶和果实的脱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乙烯还可促进某些植物(如瓜类)的开花与雌花分化,促进橡胶树、漆树等排出乳汁。乙烯还可诱导插枝不定根的形成,促进根的生长和分化,打破种子和芽的休眠,诱导次生物质的分泌等。2安全防护危险概述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个别人有胃肠道功能紊乱。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

石油炼化常用的七种工艺流程

石油炼化七种工艺流程 从原油到石油要经过多种工艺流程,不同的工艺流程会将同样的原料生产出不同的产品。 从原油到石油的基本途径一般为: ①将原油先按不同产品的沸点要求,分割成不同的直馏馏分油,然后按照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除去这些馏分油中的非理想组分; ②通过化学反应转化,生成所需要的组分,进而得到一系列合格的石油产品。 石油炼化常用的工艺流程为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溶剂脱沥青、加氢精制、催化重整。 (一)常减压蒸馏 1.原料: 原油等。 2.产品: 2.石脑油、粗柴油(瓦斯油)、渣油、沥青、减一线。 3.基本概念: 常减压蒸馏是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的合称,基本属物理过程:原料油在蒸馏塔里按蒸发能力分成沸点范围不同的油品(称为馏分),这些油有的经调合、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出厂,相当大的部分是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 常减压蒸馏是炼油厂石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称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个工序:a.原油的脱 盐、脱水;b.常压蒸馏;c.减压蒸馏。 4.生产工艺: 原油一般是带有盐份和水,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因此原油在进入常减压之前首先进行脱盐脱水预处理,通常是加入破乳剂和水。 原油经过流量计、换热部分、沏馏塔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形成塔顶油,经过冷却器、流量计,最后进入罐区,这一部分是化工轻油(即所谓的石脑油);一部分形成塔底油,再经过换热部分,进入常压炉、常压塔,形成三部分,一部分柴油,一部分蜡油,一部分塔底油;剩余的塔底油在经过减压炉,减压塔,进一步加工,生成减一线、蜡油、渣油和沥青。 各自的收率:石脑油(轻汽油或化工轻油)占1%左右,柴油占20%左右,蜡油占30%左右, 渣油和沥青约占42%左右,减一线约占5%左右。 常减压工序是不生产汽油产品的,其中蜡油和渣油进入催化裂化环节,生产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石脑油直接出售由其他小企业生产溶剂油或者进入下一步的深加工,一般是催化重整生产溶剂油或提取萃类化合物;减一线可以直接进行调剂润滑油。 5.生产设备: 常减压装置是对原油进行一次加工的蒸馏装置,即将原油分馏成汽油、煤油、柴油、蜡油、渣油等组分的加工装置。原油蒸馏一般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两个部分。 a.常压蒸馏塔 所谓原油的常压蒸馏,即为原油在常压(或稍高于常压)下进行的蒸馏,所用的蒸馏设备叫做原油 常压精馏塔(或称常压塔)。 常压蒸馏剩下的重油组分分子量大、沸点高,且在高温下易分解,使馏出的产品变质并生产焦炭,破坏正常生产。因此,为了提取更多的轻质组分,往往通过降低蒸馏压力,使被蒸馏的原料油沸点范围降低。这一在减压下进行的蒸馏过程叫做减压蒸馏。

石油炼化常用工艺流程

石油炼化常用工艺流程 (一)常减压: 1、原料:原油等; 2、产出品:石脑油、粗柴油(瓦斯油)、渣油、沥青、减一线; 3、生产工艺: 第一阶段:原油预处理 原油预处理:原油一般是带有盐份和水,能导致设备的腐蚀,因此原油在进入常减压之前首先进行脱盐脱水预处理,通常是加入破乳剂和水。 原油经过流量计、换热部分、沏馏塔形成两部分,一部分形成塔顶油,经过冷却器、流量计,最后进入罐区,这一部分是化工轻油(即所谓的石脑油);一部分形成塔底油,再经过换热部分,进入常压炉、常压塔,形成三部分,一部分柴油,一部分蜡油,一部分塔底油; 剩余的塔底油在经过减压炉,减压塔,进一步加工,生成减一线、蜡油、渣油和沥青。 各自的收率:石脑油(轻汽油或化工轻油)占1%左右,柴油占20%左右,蜡油占30%左右,渣油和沥青约占42%左右,减一线约占5%左右。 常减压工序是不生产汽油产品的,其中蜡油和渣油进入催化裂化环节,生产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石脑油直接出售由其他小企业生产溶剂油或者进入下一步的深加工,一般是催化重整生产溶剂油或提取萃类化合物;减一线可以直接进行调剂润滑油; 4、常减压设备: 常压塔、减压塔为常减压工序的核心设备尤其是常压塔,其也合称蒸馏塔,两塔相连而矗,高瘦者为常压塔,矮胖的为减压塔 120吨万常减压设备评估价值4600万元。 (二)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是最常用的生产汽油、柴油生产工序,汽油柴油主要是通过该工艺生产出来。这也是一般石油炼化企业最重要的生产的环节。 1、原料:渣油和蜡油 70%左右-------,催化裂化一般是以减压馏分油和焦化蜡油为原料,但是随着原油日益加重以及对轻质油越来越高的需求,大部分石

石油炼制基本原理

石油炼制的基本原理 原油进入炼油厂后,按沸点的不同在蒸馏装置切割成沸点从低到高、密度从小到大的各类馏分油,依次为液化气、直馏石脑油、直馏航煤馏分油、直馏柴油馏分油、直馏蜡油、渣油。 常减压装置的液化气和直馏石脑油主要作为乙烯原料使用,少部分作为重整原料;直馏航煤馏分油至航煤加氢精制装置处理,生产航煤产品;直馏柴油馏分油至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处理,生产柴油产品。 直馏蜡油与焦化蜡油一起由加氢裂化装置进行深加工,得到液化气、加氢石脑油、加氢航煤、加氢柴油和加氢尾油,分别用于下游装置的原料和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其中一部分蜡油经润滑油系统和石蜡加氢装置处理后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和石蜡产品。 渣油由延迟焦化装置或者催化裂化装置进行深加工,生产出液化气、焦化汽油、焦化柴油、焦化蜡油、焦炭,焦化汽油、焦化柴油经柴油加氢精制处理得到轻质乙烯原料和柴油产品;焦化蜡油进加氢裂化装置进一步深加工,焦炭则作为CFB锅炉的燃料。 常减压蒸馏流程 石油炼制过程之一,是在热的作用下(不用催化剂)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炼厂气的一种)、汽油、柴油的过程。热裂化原料通常为原油蒸馏过程得到的重质馏分油或渣油,或其他石油炼制过程副产的重质油。 1912年热裂化已被证实具有工业化价值。1913年,美国印第安纳标准油公司将W.M.伯顿热裂化法实现工业化。1920~1940年,随着高压缩比汽车发动机的发展,高辛烷值汽油用量激增,热裂化过程得到较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热裂化为催化裂化所取代,双炉热裂化大都改造为重质渣油的减粘热裂化。

化学反应热裂化反应很复杂。每当重质油加热到450℃以上时,其大分子分裂为小分子。同时,还有少量叠合(见烯烃叠合)、缩合发生,使一部分分子转变为较大的分子,热裂化是按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的。在400~600℃,大分子烷烃分裂为小分子的烷烃和烯烃;环烷烃分裂为小分子或脱氢转化成芳烃,其侧链较易断裂;芳烃的环很难分裂,主要发生侧链断裂。热裂化气体的特点是甲烷、乙烷-乙烯组分较多;而催化裂化气体中丙烷-丙烯组分、丁烷-丁烯组分较多。 工艺过程工业装置类型主要有双炉热裂化和减粘热裂化两种。前者的原料转化率(轻质油收率)较高,大于45%,目的是从各种重质油制取汽油、柴油;后者的转化率较低(20%~25%),目的是降低减压渣油的粘度和凝点,以提高燃料油质量,双炉热裂化汽油的辛烷值和安定性不如催化裂化汽油,目前已不发展;减粘热裂化在石油炼厂中仍有较广泛的应用。 双炉热裂化所谓双炉,是指在流程中设置两台炉子以分别加热反应塔的 轻重进料,操作时原料油直接进入分馏塔下部,与塔进料油气换热蒸出原料中所含少量轻质油和反应产物中的汽油、柴油后,在塔中部抽出轻循环油。塔底为重循环油。两者分别送往轻油、重油加热炉(为避免在炉管中结焦,故将轻、重循环油分别在两炉中加热到不同温度),然后进入反应塔进行热裂化反应。反应温度为485~500℃,压力1.8~2.0MPa;反应产物经闪蒸塔分出裂化渣油后,进入分馏塔分馏。汽油和柴油总产率约为60%~65%。所得柴油凝点-20℃以至-30℃、十六烷值(见柴油)约60(比催化裂化柴油高约20个单位);汽油辛烷值较低(马达法辛烷值约55~60)且安定性差,热裂化渣油是生产针状焦(见石油焦)的良好原料。双炉热裂化的能耗约1900MJ/t原料(为催化裂化的65%~70%)。 减粘热裂化是一种浅度裂化过程,用以降低渣油的凝点和粘度以生产燃料油,从而可以减少燃料油中掺和轻质油的比例。同时,还生产裂化汽油和柴油。减粘热裂化流程有加热炉式和反应塔式两种类型,主要差别是前者不设反应塔,热裂化反应在炉管中进行,加热温度高(约450~510℃)、停留时间短(决定于温度);后者在加热炉后设反应塔,主要热裂化反应在反应塔内进行,加热温度低(约445~455℃)、停留时间长(10~20min)。两者产品产率基本相同,轻质油产率约为18%~20%。反应塔式减粘热裂化的操作周期较长、能耗较低,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工艺。 二、石油炼制过程-催化重整-芳烃抽提 也称芳烃萃取,用萃取剂从烃类混合物中分离芳烃的液液萃取过程。主要用于从催化重整和烃类裂解汽油中回收轻质芳烃(苯、甲苯、各种二甲苯),有时也用于从催化裂化柴油回收萘,抽出芳烃以后的非芳烃剩余物称抽余油。轻质芳烃与相近碳原子数的非芳烃沸点相差很小(如苯80.1℃,环己烷80.74℃,2,2,3- 三甲基丁烷80.88℃),有时还形成共沸物,因此实际上不能用精馏方法分离。利用芳烃在某些溶剂中溶解度比非芳烃大的特点,采用液液萃取方法可以回收纯度很高的芳烃。常用萃取剂有二乙二醇醚(二甘醇)、三乙二醇醚(三甘醇)、四乙二醇醚(四甘醇)、环丁砜等,也用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甲酰

石油化工产业链概述

石油化工产业链概述 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生产这些产品的加工过程常被称为石油炼制,简称炼油。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 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一步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第二步是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约200种)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这两步产品的生产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有机化工原料继续加工可制得更多品种的化工产品,习惯上不属于石油化工的范围。在有些资料中,以天然气、轻汽油、重油为原料合成氨、尿素,甚至制取硝酸也列入石油化工。 精彩文档

石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约占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各国都制定了产品标准,以适应生产和使用的需要。从炼油出发的产业链见图1。 图1 石油炼制产业链 精彩文档

精彩文档

石油馏分(主要是轻质油)通过烃类裂解、裂解气分离可制取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烯烃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芳烃亦可来自石油轻馏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轻馏分和天然气经蒸汽转化、重油经部分氧化可制取合成气,进而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述烯烃、芳烃经加工可生产包括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高分子产品及一系列制品,如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学品,因此石油化工的范畴已扩大到高分子化工和精细化工的大部分领域。其中石脑油进一步裂解产生的产品见图2、图3。 图2 乙烯裂解产业链 精彩文档

原油蒸馏的工艺流程精编WORD版

原油蒸馏的工艺流程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原油蒸馏的工艺流程 第一节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 一、石油的一般性状、元素组成、馏分组成 (一)石油的一般性状 石油是一种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世界各国所产石油的性质、外观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大部分石油是暗色的,通常呈黑色、褐色或浅黄色。石油在常温下多为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相对密度在0.8~0.98g/cm3之间,个别的如伊朗某石油密度达到1.016,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石油密度低到0.707。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 石油的组成虽然及其复杂,不同地区甚至不同油层不同油井所产石油,在组成和性质上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分析其元素,基本上是由碳、氢、硫、氧、氮五种元素所组成。其中碳、氢两中元素占96%~99%,碳占到83%~87%,氢占11%~14%。其余的硫、氧、氮和微量元素含量不超过1%~4%。石油中的微量元素包括氯、碘、磷、砷、硅等非金属元素和铁、钒、镍、铜、铅、钠、镁、钛、钴、锌等微量金属元素。 (三)石油的馏分组成 石油的沸点范围一般从常温一直到500℃以上,蒸馏也就是根据各组分的沸点差别,将石油切割成不同的馏分。一般把原油从常压蒸馏开始镏出的温度(初馏点)到180℃的轻馏分成为称为汽油馏分,180℃~350℃的中间馏分称为煤柴油馏分,大于350℃的馏分称为常压渣油馏分。 二、石油及石油馏分的烃类组成

石油中的烃类包括烷烃、环烷烃、芳烃。石油中一般不含烯烃和炔烃,二次加工产物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烯烃。各种烃类根据不同的沸点范围存在与对应的馏分中。 三、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 石油的主要组成使烃类,但石油中还含有相当数量的非烃化合物,尤其在重质馏分油中含量更高。石油中的硫、氧、氮等杂元素总量一般占1%~4%,但石油中的硫、氧、氮不是以元素形态存在而是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这些化合物称为非烃化合物,他们在石油中的含量非常可观,高达10%~20%。 (一)含硫化合物(石油中的含硫量一般低于0.5%) 含硫化合物在石油馏分中的分布一般是随着石油馏分的沸点升高而增加,其种类和复杂性也随着馏分沸点升高而增加。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给石油加工过程和石油产品质量带来许多危害。 1、腐蚀设备 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含硫化合物受热分解产生H 2 S、硫醇、元素硫等活性硫化物,对 金属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石油中通常还含有MgCl 2、CaCl 2 等盐类,含硫含盐化合物相互 作用,对金属设备造成的腐蚀将更为严重。石油产品中含有硫化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 同样腐蚀设备。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SO 2、SO 3 遇水后生成H 2 SO 3 、H 2 SO 4 会强烈的腐蚀金属 机件。 2、影响产品质量 硫化物的存在严重的影响油品的储存安定性,是储存和使用中的油品容易氧化变质,生成胶质,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2020年石油化工产业链分析报告

2020年石油化工产业链分析报告 2020年8月

目录 一、全球领先的产业一体化炼化龙头 (5) 1.1 炼油-P X-P TA -聚酯(涤纶、瓶片和薄膜)产业一体化 (5) 1.2 浙江石化2000 万吨炼化项目投产大幅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6) 二、聚酯:疫情不改行业长期增长趋势 (7) 2.1 长丝:带有消费属性,短期疫情影响不改长期增长趋势 (7) 2.2 长丝:预计集中度和产能负荷持续提升 (9) 2.3 长丝:短期看风险犹存,但最困难时期已过 (11) 2.4 瓶片:走聚酯瓶片差异化战略,单吨毛利上半年不降反升 (12) 三、PTA:规模全球最大,成本行业领先 (15) 3.1 逸盛石化是全球最大的PTA 生产企业 (15) 3.2 技术壁垒高,新产能拥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16) 3.3 盈利触底反弹,未来新产能仍将对旧产能形成挤压效应 (18) 3.4 闲置PTA 装置改造为PIA 装置,投产后占据国内75%市场份额 (19) 四、炼化:规模大、技术新、一体化 (20) 4.1 浙江石化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炼油基地 (20) 4.2 打通浙江和海外油品市场 (23) 4.3 联手外资,规划建设炼油三期和醋酸 (24) 4.4 打造C5 和C9 深加工业务,提升炼化附加值 (25) 五、六、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26) 市场提示 (28)

图表目录 图表1 公司产业布局图 (5) 图表2 公司历年营收(亿元)和同比增长(100%) (6) 图表3 公司历年净利(亿元)和同比增长(100%) (6) 图表4 公司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 (6) 图表5 公司投资回报(%) (6) 图表6 横向比较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 (7) 图表7 横向比较ROA 和ROE(%) (7) 图表8 炼油-芳烃-PTA-聚酯产业链上下游关系 (8) 图表9 涤纶长丝下游需求 (8) 图表10 图表11 图表12 图表13 图表14 图表15 图表16 图表17 图表18 图表19 图表20 图表21 图表22 图表23 图表24 图表25 图表26 图表27 图表28 图表29 图表30 图表31 图表32 图表33 图表34 图表35 图表36 涤纶长丝需求增长(万吨) (8) 长丝主要生产企业及其产能(万吨) (9) 长丝行业产能集中度 (9) 2020-2023 年长丝新增产能计划 (9) 涤纶长丝的产能产量(万吨)和开工率 (10) 涤纶长丝价格走势(元/吨) (11) 涤纶长丝库存水平(天) (11) 聚酯瓶片的消费结构 (12) 聚酯瓶片的产能分布 (12) 中国软饮料产量(万吨)和同比增速(右轴) (13) 聚酯瓶片需求(万吨)及其增速(右轴) (13) 聚酯瓶片的进出口量预测(万吨)及其同比增速(右轴) (13) 聚酯瓶片单吨毛利水平(元/吨) (14) 聚酯瓶片的产能产量(万吨)和开工率(右轴) (14) PTA 需求增长(万吨) (15) PTA 进出口增长(万吨) (15) 2019 年PTA 全球需求分布 (15) 2019 年PTA 全球供应分布 (15) 逸盛石化产能占全球的15% (16) 逸盛石化产能占中国的22% (16) PTA 典型生产工艺流程 (17) 全球PTA 技术授权商 (17) 国内近10 年PTA 生产技术产能份额 (17) 2020-2023 年PTA 产能投放计划(万吨) (18) PTA 产能产量(万吨)和开工率(右轴) (18) PTA 价格和毛利水平(元/吨) (19) PTA 和PIA 具有结构相似性 (19)

石油炼制工艺

石油炼制工艺 一、石油概述 1.常用油品的分类 (1)燃料油品:汽油、煤油、柴油、燃料重油、液化石油和化工轻油等(2)润滑油品:润滑油、润滑脂和石蜡等 2.石油的基本性质 (1)原油的组成:原油是一种混合物质,主要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统称为“烃类”。其中碳元素占83%-87%,氢元素占11%-14% (2)原油的分类:石蜡基原油(直链排列的烷烃含量占50%以上) 环烷基原油(环烷烃和芳香烃含量较大) 中间基原油(性质介乎以上二者) 3.原油的组分:轻组分:分子量比较小,沸点较低,易于挥发称为轻组分 重组分:组分较重,沸点较高,称为重组分 4. 原油的“馏分”:石油炼制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各组分的不同 沸点,通过加热蒸馏,将其“切割”成若干不同沸点范围的“馏分”,“馏分” 就是指馏出的组分,这是石油炼制技术上一个最常用的术语。 二、石油炼制的方法和手段 1.原油的蒸馏:原油进行炼制加工的第一步,是石油炼制过程的龙头。炼 油厂一般以原油蒸馏的处理能力作为该厂的生产规模。通 过常减压蒸馏把原油中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分离成各种 馏分,获得直馏的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馏分和重质油 馏分及渣油。常减压蒸馏基本属物理过程,包括三个工序: 原油的脱盐、脱水;常压蒸馏;减压蒸馏 2.二次加工:从原油中直接得到的轻馏分是有限的,大量的重馏分和渣油 需要进一步加工,将重质油进行轻质化,以得到更多的轻 质油品,这就是石油炼制的第二部分,即原油的二次加工。 包括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减粘和 加氢处理等。 3.油品精制和提高质量的有关工艺:包括为使汽油、柴油的含硫量及安全 性等指标达到产品标准进行的加氢精制;油品的脱色、脱 臭;炼厂气加工;为提高油品质量的有关加工工艺等 三、石油的炼制工艺 (一)从对所要生产的产品要求来看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燃料型工艺流程:以生产汽、煤、柴油等燃料油品为主 2.燃料化工型工艺流程:是在生产燃料油时,多生产一些化工原料 3.燃料润滑油型工艺流程:以生产润滑油为主 4.燃料润滑油化工工艺流程:生产润滑油兼化工原料这里主要介绍燃料型工艺流程,燃料型加工方案的目的是尽量把原油炼制为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油品,可选用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焦化加工艺流程,其特点是流程简单,生产装置少。如果有些原油含硫、氮、金属等杂质以及难裂化的芳烃含量较高,其重馏分进行催化裂化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则有必要采取常减压—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焦化工艺流程。这两种工艺流程的示意图如下:

石油炼制过程和主要工艺简介

石油炼制的主要过程和工艺简介 石油、天然气是不同烃化合物的混合物,简单作为燃料是极大的浪费,只有通过加工处理,炼制出不同的产品,才能充分发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石油经过加工,大体可获得以下几大类的产品:汽油类(航空汽油、军用汽油、溶剂汽油);煤油(灯用煤油、动力煤油、航空煤油);柴油(轻柴油、中柴油、重柴油);燃料油;润滑油;润滑油脂以及其他石油产品(凡士林、石油蜡、沥青、石油焦炭等)。有的油品经过深加工,又获得质量更高或新的产品。 石油加工,主要是指对原油的加工。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是通过一次加工、二次加工以生产燃料油品,三次加工主要生产化工产品。原油在炼厂加工前,还需经过脱盐、脱水的预处理,使之进入蒸馏装置时,其各种盐类的总含盐量低于5mg/L,主要控制其对加工设备、管线的腐蚀和堵塞。 原油一次加工,主要采用常压、减压蒸馏的简单物理方法将原油切割为沸点范围不同、密度大小不同的多种石油馏分。各种馏分的分离顺序主要取决于分子大小和沸点高低。在常压蒸馏过程中,汽油的分子小、沸点低(50?200C),首先馏出,随之是煤油(60?5C)、柴油(200?0C)、残余重油。重油经减压蒸馏又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润滑油的基础油或半成品(蜡油),最后剩下渣油(重油)。一次加工获得的轻质油品(汽油、煤油、柴油)还需进一步精制、调配,才可做为合格油品投入市场。我国一次加工原油,只获得25%?40%的直馏轻质油品和20%左右的蜡油。 原油二次加工,主要用化学方法或化学- 物理方法,将原油馏分进一步加工转化,以提高某种产品收率,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进行二次加工的工艺很多,要根据油品性质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主要有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焦化、减粘、加氢裂化、溶剂脱沥青等。如对一次加工获得的重质半成品(蜡油)进行催化裂化,又可将蜡油的40%左右转化为高牌号车用汽油,30%左右转化为柴油,20%左右转化为液化气、气态烃和干气。如以轻汽油(石脑油)为原料, 采用催化重整工艺加工,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航空汽油)或化工原料芳烃(苯、二甲苯等),还可获得副产品氢气。 石油三次加工是对石油一次、二次加工的中间产品(包括轻油、重油、各种石油气、石蜡等),通过化学过程生产化工产品。如用催化裂化工艺所产干气中的丙稀生产丙醇、丁醇、辛醇、丙稀腈、腈纶;用丙稀和苯生产丙苯酚丙酮;用

论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论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 发展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武汉工程大学08级化工02班,湖北武汉430073)摘要: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石油化工的发展规模和面临的挑战两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通过对石油化工行业现状的仔细分析,阐述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即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石油化工行业;现状;发展趋势 China'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bei Wuhan 430073,China) Abstract: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is the basis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is to promote the country's economy continued to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at present our country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hallenge of the two briefly and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rough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areful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rend in Chin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hat is, the road of the future. Keywords: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石油化工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认真分析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利于保持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趋势、确定行业发展规划,有利于应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能源形势,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1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分析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分析 目录 第一节上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2) 一、油气开采稳中有升 (2) 二、原油产-销-价情况 (2) 三、2015年发展预测 (5) 第二节下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6) 一、房地产................................................. 6. 二、交通运输............................................... 7. 三、汽车................................................... 7. 四、农业................................................... 8.

第一节上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一、油气开采稳中有升 2014年,我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保持高位增长,产量稳中有增。从产量来看,2014年全国石油产量稳中有增,达21009.63万吨,同比增长0.56%;天然气产量快速攀升,达1234.1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91%;煤层气产量3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3.3%,均保持较快增长。 同时,我国石油巨头不断布局海外资源,实现油气开发技术的升级和可开采资源的增加,这将直接使未来我国石油能源的供给有了进一步的保证。 目前,国家鼓励民间资本积极进入油气开采、进口配额、管道设施建设领域中来,打破石油化工领域上游原有垄断格局,增强市场的活力。预计油气领域改革将进一步深入。 二、原油产-销-价情况 (一)原油产量上升增速下降 2014年我国原油产量为21009.63万吨,同比上涨了0.56%,增幅同比下降了1.09%,说明2014年我国原油产量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 ■=■年度累计-——同比增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1 2010-2014年我国原油产量 (二)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加 2014年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固定投资达到了4023.0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1%,比2013年降低17.6%。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投资见效时间长,因此可以预期未来我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将会由较好的发展势头。

石油炼制工艺学

石油炼制工艺学复习提纲 第二章石油及其产品组成和性质 1.石油的元素组成:基本元素(5种)C H S N O 微量元素 2.杂原子(S N O和微量元素)存在的影响:a石油加工过程(催化剂失活、腐蚀、能耗↑)b产品的质量杂质含量的高低与油品轻重有关 3.我国原油较为典型的元素组成特点:低硫高氮高镍低钒 4.直馏馏分:原油直接分馏得到 5.石油的馏分组成:石油气,汽油(石脑油),喷气燃料(航煤),轻柴油,重油(润滑油),常压渣油,减压渣油 6.我国原油组成特点:轻质馏分含量低、渣油含量高 7.石油及其馏分的烃类(C、H)组成(分布情况): a天然气(干气):主要由甲烷(>80%)、乙烷、丙烷,丁烷、二氧化碳组成 b炼厂气氢气、C1~C4(烷烃和烯烃) c汽油馏分(≤C11) d中间馏分(C11~C20的煤油、柴油) e高沸馏分(C20~C36)f渣油g蜡 8.石油中的非烃类化合物: 主要是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及胶质、沥青质 a含硫化合物b含氧化合物(主要石油酸) c含氮化合物d胶质、沥青质:原油中的大部分硫、氮、氧及绝大部分金属集中在渣油的胶质、沥青质中 第三章石油产品及其质量要求 1.石油产品分类(6大类产品) 燃料油品:气体燃料、LPG、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燃料油占80%以上 润滑剂:其中内燃机油、齿轮油、液压油三大主要品种 溶剂油和化工原料蜡沥青焦 2.燃料的使用性能(能判断对应性能的指标) 燃烧性(抗爆性):辛烷值(汽油)十六烷值(柴油)芳烃% 烟点辉光值粘度发热值密度(航煤)安定性:实际胶质诱导期烯烃% (汽油)碘价氧化安定性10%残炭颜色(柴油)碘价实际胶质动态热氧化安定性(航煤) 腐蚀性:硫% 硫醇% 水溶性酸碱铜片腐蚀银片腐蚀(航煤) 低温性:凝点粘度冷滤点(柴油)结晶点冰点(航煤) 3.辛烷值标准组分:异辛烷(2,2,4-三甲基戊烷)=100 正庚烷=0 4.替代燃料(知道一些):LPG、CNG、二甲醚(十六烷值55~60) 生物柴油GTL合成油品 5.汽油的清洁化要求:无铅化低(蒸气压、硫、烯烃、芳烃、90%馏出温度) 较高的含氧化合物 6.我国汽油性质特点:硫含量高汽油中烯烃含量高汽油中芳烃水平相对较低汽油的蒸汽压偏高 含氧化合物低辛烷值分布差汽油的蒸汽压偏高 7.柴油清洁化要求:低硫、低芳烃(稠环芳烃)、高十六烷值 8.与汽油相比,柴油特点:节油经济环保清洁动力(热值高)安全 9.润滑油的作用:密封、冷却、减磨 10.润滑油组成:基础油添加剂 11.基础油的分类(按粘度指数) 12.内燃机油的牌号(代表的含义):按质量等级和粘度等级分类 质量等级分类(按字母顺序依次提高):a汽油机油:S(A~M)等b柴油机油:C(A~J)等 c通用油(汽/柴通用):SD/CC、SE/CC、SF/CD

石油炼化公司的各个装置工艺的流程图大全及其简介

炼化公司的各个装置工艺的流程图大全及其简介 从油田送往炼油厂的原油往往含盐(主要是氧化物)带水(溶于油或呈乳化状态),

可导致设备的腐蚀,在设备内壁结垢和影响成品油的组成,需在加工前脱除。电脱盐基本原理: 为了脱掉原油中的盐份,要注入一定数量的新鲜水,使原油中的盐充分溶解于水中,形成石油与水的乳化液。 在强弱电场与破乳剂的作用下,破坏了乳化液的保护膜,使水滴由小变大,不断聚合形成较大的水滴,借助于重力与电场的作用沉降下来与油分离,因为盐溶于水,所以脱水的过程也就是脱盐的过程。 CDU装置即常压蒸馏部分 常压蒸馏原理:

精馏又称分馏,它是在精馏塔内同时进行的液体多次部分汽化和汽体多次部分冷凝的过程。 原油之所以能够利用分馏的方法进行分离,其根本原因在于原油内部的各组分的沸点不同。 在原油加工过程中,把原油加热到360~370℃左右进入常压分馏塔,在汽化段进行部分汽化,其中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这些较低沸点的馏分优先汽化成为气体,而蜡油、渣油仍为液体。 VDU装置即减压蒸馏部分

减压蒸馏原理: 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是蒸汽压必须等于外界压力。 降低外界压力就等效于降低液体的沸点。压力愈小,沸点降的愈低。如果蒸馏过程的压力低于大气压以下进行,这种过程称为减压蒸馏。 轻烃回收装置是轻烃的回收设备,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将天然气中比甲烷或乙烷更重的组分以液态形式回收。

RDS即渣油加氢装置,渣油加氢技术包含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切换床渣油加氢处理、移动床渣油加氢处理、沸腾床渣油加氢处理、沸腾床渣油加氢裂化、悬浮床渣油加氢裂化、渣油加氢一体化技术及相应的组合工艺技术。

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

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 乙烯 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 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 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 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 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 标志之一。 工业领域应用领域1 主要用途: 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乙丙橡胶、聚氯乙烯等;1. 石油化工最基本原料之一。在合成材料方面,大量用于生产聚乙烯、氯乙烯及聚氯乙烯,乙苯、2. 苯乙烯及聚苯乙烯以及乙丙橡胶等;在有机合成方面,广泛用于合成乙醇、环氧乙烷及乙二醇、乙醛、乙酸、丙醛、丙酸及其衍生物等多种基本有机合成原料;经卤化,可制氯代乙烯、氯代烯烃,进而生产高级醇、烷基苯等;α-乙烷、溴代乙烷;经齐聚可制 主要用作石化企业分析仪器的标准气;3. 乙烯用作脐橙、蜜桔、香蕉等水果的环保催熟气体;4. 乙烯用于医药合成、高新材料合成。5. 生态领域

1.乙烯“三重反应”(triple response of ethylene):①抑制茎的伸长生长;②促进茎和根的增粗;③促 进茎的横向增长。用乙烯处理黄化幼苗茎可使茎加粗和叶柄偏上生长。 2.由于乙烯可以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并可在高等植物体内使细胞膜的透性增加,加速呼 吸作用,因而当果实中乙烯含量增加时,已合成的生长素又可被植物体内的酶或外界的光所分解,进一步促进其中有机物质的转化,加速成熟。常用乙烯利溶液浸泡未完全成熟的番茄、苹果、梨、香蕉、柿子等果实能显着促进成熟。 3.乙烯也有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的作用。乙烯在花、叶和果实的脱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4.乙烯还可促进某些植物(如瓜类)的开花与雌花分化,促进橡胶树、漆树等排出乳汁。 5.乙烯还可诱导插枝不定根的形成,促进根的生长和分化,打破种子和芽的休眠,诱导次生物质 的分泌等。 Unrestricted 危险概述安全防护2 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乙烯可立即引起意识丧失,无明显的兴奋期,但吸入新鲜空气后,可很?快苏醒。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轻微刺激性。液态乙烯可致皮肤冻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昏、全身不适、乏力、思维不集中。个别人有胃肠道功能紊乱。?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易燃。? 急救措施

石油炼制工艺考题

1 《石油炼制工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压缩比:气缸总体积与燃烧室体积之比。 2、沥青质:把石油中不溶于低分子正构烷烃,但能溶于热苯的物质称为沥青质。 3、含硫原油:硫含量在0.5~2%之间的原油。 4、加氢裂化双功能催化剂:由金属加氢组分和酸性担体组成的双功能催化剂。 5、剂油比:催化剂循环量与总进料量之比。 6、碱性氮化物:在冰醋酸和苯的样品溶液中能够被高氯酸-冰醋酸滴定的含氮化合物。 7、水—氯平衡:在重整催化剂中,为使催化剂保持合适的氯含量而采用注水注氯措施,使水氯 处于适宜的含量称为水-氯平衡。 8、催化裂化总转化率:以新鲜原料为基准计算的转化率。总转化率 = ×100%。 9、汽油的安定性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 10、空速每小时进入反应器的原料量与反应器内催化剂藏量之比称为空间速度(简称空速)。 11、氢油比氢气与原料的体积比或重量比。 12、自燃点油品在一定条件下,不需引火能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 13、催化重整催化重整是一个以汽油(主要是直馏汽油)为原料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及轻芳烃的 炼油过程。 14、辛烷值两种标准燃料混合物中的异辛烷的体积分数值为其辛烷值,其中人为规定标准燃料异 辛烷的辛烷值为100,标准燃料正庚烷的辛烷值为0。 15、汽油抗爆性衡量汽油是否易于发生爆震的性质,用辛烷值表示。 16、二级冷凝冷却二级冷凝冷却是首先将塔顶油气(例如105℃)基本上全部冷凝(一般冷却到 55~90℃),将回流部分泵送回塔顶,然后将出装置的产品部分进一步冷却到安全温度(例如40℃ )以下。 17、加氢裂化在较高压力下,烃分子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进行裂解和加氢反应生成较小分子的转 化过程。 18、催化碳催化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碳,主要来源于烯烃和芳烃。催化碳 = 总炭量-可 汽提炭-附加炭。 19、馏程从馏分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沸点范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