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当代大学生和核心价值体系

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当代大学生和核心价值体系

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

王敏1

(韶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广东韶关 512005)

联系电话:135********

【摘要】随着全球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崛起的呼声已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不仅肩负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也担负着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先进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然而,当代大学生受现代启蒙和西方文化影响颇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我们该如何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来培养和教育当代的国之栋梁,用古哲先人的智慧构建起大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摆在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

我国是一个有着自己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在悠长的历史中儒、释、道,诸子百家一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各样的思想在中原大地上驰骋,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道家的批判精神、墨家重视自然科学与形式逻辑的学风等,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文化和思想的沃土中成长的,并在千百年来演变、发展沉淀下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它的存在,也有着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但是,在我国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在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问题上,忽略了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研究,把优秀的东西当做封建糟粕或者反动文化加以否定和摒弃。现在,人们虽然都在大谈文化,实际上并不怎么看重自己的文化,尤其是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知识的时候存在不重视、不学习、不探讨的现象,特别是80后、90后普遍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缺失,不知道入团、入党的真正含义,不知道国家建设的真正意义,不能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的艰辛和发展的不易。当代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国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坚力量,拥有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建设尽自己的力量,才能明确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整个价值体系,因此,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去影响当代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日益发展的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是仍然具有重大的引导作用,还是已经丧失了固有的文化魅力?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思考,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客观地考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及其变迁。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目前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的“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漠、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1】,因而,用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优秀思想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现状

1、大学生传统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较大。当代大学生比他们的父辈拥有较充裕的物质条件、较多元的价值取向和较多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多元文化的影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在他们的认识和观念中有逐渐被淡化的趋势。

1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王敏,(1984—),男,广东韶关,韶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在大学生是否会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问题上,有大部分同学表示“肯定会学习”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

3、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洗涤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走向何方?大学生总体上对传统文化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会保持自身的内涵,与全球化的发展并不矛盾。同时,他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应该适应全球化的形势,吸取百家之长,去其糟粕,实现合理的转变。

(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现状

1、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当代大学生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善于捕捉和接受新生事物,报纸、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大多数同学对党和政府的思路和决策是持支持态度的,能够表示理解赞同和支持。

2、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是务实的。对人生价值的看法与选择,许多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而把努力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锻炼各种驾驭生活的能力、了解社会、树立自强自立放在第一位。

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进取的、向上的。当代大学生对“追求健康向上、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生价值观普遍持认可态度。他们富于同情心、责任感和正义感。

4、人生理想的失重与个人主义的抬头。在各种经济形式和多种文化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现象有所抬头,表现在:在大局面前只顾自己利益,处处为自己着想、不愿关心和帮助他人,狭隘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现象严重。

5、拜金主义的兴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别大学生开始接受并认同金钱至上的观点,出现了拜金主义,崇拜金钱,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

6、对优良传统文化的冷漠。近年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个别大学生的高消费、高享受的追求已经格格不入了。在个别大学生心里逐渐产生了价值偶像的错位。

(二)、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

1、多元文化的冲击

(1)、多元文化以经济活动的方式,影响我国青年的政治立场

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与外国的商业经济活动日渐频繁。多元文化凭借经济活动的形式,严重影响着我国青年的政治意识:一是借市场经济具竞争性的特点,传播极端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不择手段地实现个人利益思想日益泛滥;二是通过“市场经济规律”,使我国文化在商品经济的侵蚀下日益失去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三是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强势,借“经济全球化”之名,搞“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冲击我国意识形态,为他们的“和平演变”战略服务。

(2)、多元文化以学术思潮的形式,冲击青年学生思想意识

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大量西方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源源不断地进入我国。现代西方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术作品伴随着萨特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实用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想以“学术思潮”的形式进入我国,冲击青年学生思想意识。

(3)、多元文化以低俗的文化形式,侵蚀优良高雅的传统文化

一些西方大国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搞“文化霸权”,他们通过网络和音像把低俗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各领域,宣扬一些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文化,这些强调感官刺激的“娱乐八卦”挂着所谓的“文化艺术”的招牌,左右着一些大学生的文化观,使一些涉世不深、判断能力不强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混乱,有的甚至抛却优良的传统文化、偏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4)、多元文化以人权为幌子,推销腐朽、迷信的生活方式。

西方国家以其强大的宣传工具,宣扬其生活方式,把他们的生活方式上升为“文化”,为了达到“西化”我们的目的,他们甚至恬不知耻地把自己都认为是腐朽糜烂的生活方式,冠以“文化”的包装(如“性文化”、“食文化”等)向我青年推销,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为了达到干涉别国内政的目的,也把对宗教的信仰上升为“人权”,煽动我国大学生对宗教的狂热,他们只支持对宗教的信仰,对不信仰宗教的言论却进行压制,对宗教的迷信色彩、消极作用也只字不提,以达到从行为选择上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目的。

2、现行教育模式的影响

首先,高等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蔡元培先生曾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2】即大学是教授知识的场所而不是只传授职业技能的学校。2O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在思想上产生了这样的误区:科学技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大学教育中对科学技术的教育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社会需求更多的是技术型人才。因此大学教育较注重对理工科学生的培养,而忽视对其人文素质的培养。

其次,家庭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他们承载了父母过多的希望在教育方面,父母对子女的个人选择过分地干涉、包办,过多地注重子女在英语、计算机、文娱等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对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则相对欠缺,甚至完全忽略。

再次,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存在问题。传统的人文精神意指修身养性,注重个人品性的修养,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是隐性的,但是一些急功近利的学生看不到传统文化的长久益处,较少进行甚至放弃传统文化的学习。而且,全球化给大学生带来了文化冲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思潮和文化理念蜂拥而来,这使大学生很难定位和把握自己,因而会出现一些行为错位、道德滑坡等现象。在以上几种心理的影响之下,大学生中真正愿意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少之又少,大量的课余时间在各种娱乐活动中消耗殆尽。

3、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传媒的作用和影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所处的已是一个信息激荡、传媒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传媒如网络、影视、书刊等热衷于宣传和介绍西方各种价值观念,甚至封建迷信的某些歪理邪说,加上对很多新生事物的迷惑不解,许多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困惑,有的精神空虚,缺乏理想信念,终日沉迷于网聊、网游之中;有的价值导向异化,一味模仿明星和西方饮食、服饰、生活方式,成为所谓的“新新人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

1、传统文化精髓的引领

第一,国家民族的统一意识。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内诸多的民族经历了战与和、聚与散的更替,但对传统文明的认同始终如一。而能够达到这一境界,其根本因素就是国家统一的理念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人们一致的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

第二,对社会秩序和谐的美好愿望。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许多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阐发。比如,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

第三,伦理关系处理上的仁义主张。仁义是中国古代处理人际关系、治理国家的基本理念,并以此为核心形成了一整套的伦理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可以用“仁、义、礼、智、信”五个字来概括。以此为基础,确立了一系列解决和处理各种复杂社会关系、满足封建社会伦理基本需求、完成个人人格健全的道德规范。

第四,事业追求态度上的坚毅精神。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这种事业追求上的奋斗精神。孔子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提倡舍生取义,推崇大丈夫精神,这些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认同。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磨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

第六,解决矛盾方式上的中庸选择。“中庸”就是合宜的分寸、合宜的“度”,恰到好处,收放恰宜。孔子提出“中庸”的概念。在孔子看来,凡事都必须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孔子把这种“中庸”之德定位为极高的道德境界与政治智慧,以之为人们处世接物的高明艺术。

第七,个人理想追求上的“修齐治平”。古语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当以修身为本。正心诚意的修养,个人道德的完善,是治家、治国、稳固天下的根本。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想,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的志士仁人,它也是古代读书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追求。

第八,社会理想上追求“小康大同”。小康,最早源出《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对理想社会的描述和追求。

2、历史人物及典故的榜样作用

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久远,文化丰厚,酝酿了无数的典故,这些历史典故是历史中的精华、是历史的浓缩,是经过时间的检验和提炼保存下来的。耐人寻味的民间传说,经典的历史故事,文人墨客的佳句,展示着先人睿智隽永的文化思想,成为华夏子孙世代传承的精神遗产,是人类生活中极富于价值的片断,成为一种生命之树常绿的传统艺术形式而生生不息。

3、历代诗词

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炎黄子孙千百年来对自己的祖国就怀有这种无比虔敬、无比忠诚的民族感情,以身许国、赤诚报国,不少人甚至以身殉国。历史上难以数计的先哲先贤、仁人志士留下的不少诗篇都体现了这种崇高的民族情感,成为培养和强化人们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极好教材。

爱国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朽诗句,至今感人肺腑,促人自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语;陆游临死犹咏“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诗篇……历代的爱国诗篇的确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理想、抱负、气节和魂魄。

4、传统节假日的教育意义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寄托着中华民族的感情,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也应是发挥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承载、传递着传统文化,人们利用传统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

节日最大特点是周期性复现。因为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每年都有一个轮回,传统节日周期性的复现就为我们强固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有力保证。因为这个周期性的复现,我们的民俗生活、传统生活就被周期性地感染,这样传统节日就坚守并强化着传统。民俗节日周期性出现,人们可以不断地脱离日常世俗时空、回到神圣的历史时空中,直接面对自己的祖先,反复重温传统、体味传统,从中汲取新的文化力量。我们不能说传统就是过去,我们的身上有传统、有现在、也有未来,传统在过去、现在、未来都可能在我们身上有联系。而且今天

在全球化时代加强文化本位、文化自信的时候,更需要传统。

现阶段,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推动传统节日在与新的发展着的时代的整合中呈现旺盛的生命活力,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当代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和保障中华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必然选择。

三、用积极的传统文化精神构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

1、通过课堂教学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彩,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大学应该改善教育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对学科、专业课程的调整,突破学科门类简单相加的模式,逐步向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的紧密结合的方向转变要构筑合理的知识体系,使不同的学科门类的大学生共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文观、价值观以及形成科学的方法论、认识论.最终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传统文化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统一,要注重建设人文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基础教育中人文科学的比例,建立不同学科之间学生的文化交流机制,使传统文化传播横向展开。

其次,在高校中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人文氛围。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因此,各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和人文知识的氛围。各高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设较多的人文学科公共选修课、举办人文讲座、举行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等。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培养其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第三,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87.0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一门传统文化方面的必修课因此,笔者建议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设一门传统文化专业必修课。从基础培养角度出发,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各高校应遴选类似《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导读》等传统文化方面的经典书籍作为该门必修课的参考教材,应该让学生从情感上来喜欢我们的传统节日,来享受我们的文化遗产。文化修养传统应该包括道德传统、美育传统、技艺传统。比如舞蹈欣赏、剪纸操作等。把这个教育放在平常的日常细微行为中。那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都是希望能培养情感忠贞、志向高远、道德高尚的人,才是我们德育追求的“新人”。梁启超在上个世纪初提出“新民”说,我认为在当代中国也应将培养“新人”提到历史的高度。

2、通过组织有教育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

实践证明,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作用、辐射作用和凝聚作用,把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切入点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和更佳效果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生社团,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形式。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大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大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体。它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渠道,又是高校共青团育人的有效途径;它既受到不同年级、不同学历、不同年龄学生的欢迎,又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校风、学风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都起重要作用。以学生社团为依托深入挖掘校园传统文化资源,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切入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道路,这同时对提升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增强民族荣誉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通过在中国传统节假日中营造文化氛围,进行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历史伦理的教育

第一,根据传统节日的时间普及节日知识。本来传统节日无需教化,但是因为这个社会在一百年间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来我们熟知的文化内容,变成了一个专家之学。所以我们应

该利用每个传统节日到来的时机做传统节日知识的普及,通过讲座等告诉大家怎么去过这个节日,不仅仅是西方节日吸引人,我们传统节日也很吸引人。

第二,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节日德育活动。比如春节开展孝亲活动、清明节开展纪念先祖和先烈活动、端午节可以做屈原诗词朗诵会培养爱国情怀、七夕可以讲男女之间情感忠贞的问题,中秋节可以讲团圆意识,庆祝丰收,尊重劳动,重阳节敬老,其实这些节日学校可以让同学自己组织活动、然后集中交流。

第三,结合德育课本内容,进行节日伦理教育。围绕课文的讲解加上节日知识的普及与地方民俗文化的介绍,进行生动的讲解。也可以补充课外的教材,利用节日的期间进行节日伦理教育。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蔡元培在《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