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学情调研卷含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学情调研卷含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学情调研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柏拉图在此主要强调的是

A.雅典的直接民主存在严重弊端B.民主思想和人权思想根深蒂固

C.改造城邦政治的必要性D.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精神

2.公元前7世纪希腊密集型方阵出现,方阵中的士兵虽互不认识,但只要处在这个位置上,就可以心无旁骛地-直前进.而不必担心自己的侧后翼受到敌人的攻击。只要是站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就可以完全信赖而不管是谁。据此可知,占希腊方阵

A.利于增进城邦意识B.推进民主政治发展

C.深化人文主义精神D.促进军事达到顶峰

3.罗马法规定,除去极小的水源外,一切永久性自由流动的水,都是公共水资源,其使用权属于罗马公民。对于什么是“永久性自由流动的水”,罗马法解释始终不变。这表明罗马法

A.重视保护公共资源B.强调人人平等原则

C.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D.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

4.古罗马的公民大会除可选举具有否决权的平民保民官外,通常多为表决通过由贵族组成的元老院的议案,后来随着罗马的扩张,公民大会也很少召开,而由吸纳了部分外地精英的元老院行使立法、选举和任命官员等权力。这一变化

A.适应罗马不断扩张的统治需要B.削弱了罗马社会的统治基础

C.导致罗马由共和政体转向帝制D.缓和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

5.雅典城邦对官员的管理有一整套的监察制度,“遴选出的官员在上任之前,要由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人民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员在卸任之时,还要经过陪审法庭的述职检查,这时若有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陪审法庭就会依法进行审理。”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贯彻了城邦主权在民的执政理念B.重视司法审判中程序性民主原则

C.陪审法庭是专门的官员督查机构D.法律面前公民平等理念深入人心

6.普罗泰戈拉认为,他要传授的不是“什么算术以及天文、几何、音乐”之类的技艺,而是“持家方面的善谋,亦即自己如何最好地齐家,以及治邦者方面的善谋,亦即如何在治邦者方面最有效地行事和说话”。由此可知,他所生活的时代

A.民主政治助推自我意识的觉醒B.科学知识并未受到民众的重视

C.宗教神权严重束缚人性的发展D.哲学研究从社会向自然的转变

7.希腊人认为,他的公民资格不是拥有什么而是分享什么,这很像是处于一个家庭中的成员地位。……问题不在于为一个人挣得他的权利,而是保证他处于他有资格所处的地位。这表明古希腊人

A.强调公民应无私奉献B.聚焦个体与城邦的关系

C.重视民主政治的繁荣D.肯定公民群体利益至上

8.“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苏格

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不成熟的是司法而不是民主B.民主审判有悖司法独立

C.雅典民主政治十分完美D.直接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9.《罗马法大全》中,对罗马法进行了分类

①ius civile——它表现了一个特定共同体的利益

②ius gentium——人们为了便于互相往来而制定的法律

③ius naturale——它相当于“永远的善与公正的事物”。对这段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ius civile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B.ius gentium促进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C.ius naturale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D.以上三者均是仅适用于奴隶制的法律条文

10.古代雅典有些执政宫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公元前5世纪中期,雅典创制了一年一度祭祀刺杀僭主者仪式;此后又立法赋予刺杀僭主者家族的长男在公共食堂免费就餐的权利。这些举措

A.加重了城邦负担B.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

C.破坏了民主程序D.导致民主政治的衰落

11.由于公元前390年高卢人入侵罗马及当地人口增多,在有限土地上新建的房屋毗邻,与之有关的支撑地役权,如禁止妨碍光线地役权等各种建筑物地役权法规随之形成。这反映了罗马法

A.重视维护公共权益B.蕴含人人平等观念

C.调和帝国社会矛盾D.呈现与时俱进特征

12.美国学者芬利指出,在雅典“国家的权力在理论上是不受限制的,没有任何行动或个人行动的范围是国家不能合理干涉的——只要公民大会认为这一干涉是正确的。自由意味着法律的统治和参与决策过程,而不是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这表明雅典

A.国家权力制约个人自由B.主张法律至上

C.公民大会保护个人权利D.强调主权在民

13.伯里克利善于在正直和政治技巧之间寻求平衡,为此采取的基本策略有三种:第一,如果估计到公民大会将会产生不利于雅典的选择,则尽量不开会;第二,在会议上,随机采取两种演讲策略,以求打动雅典人;第三,如有必要,有时还对公众隐瞒关键信息。这从侧面反映出

A.雅典公民政治素养深厚

B.公民大会决定城邦要务

C.政治领袖善于以权谋私

D.雅典民主政治遭受重创

14.下图为法国画家路易·大卫1787年创作的油画《苏格拉底之死》局部,这一油画的创作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判处有罪后,他的学生为他打通所有关节,可以让他从狱中逃走。并且劝说他,判他有罪是不正义的。然而苏格拉底却选择了慷慨赴

死。《苏格拉底之死》的法理意义和人文价值是

A.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捍卫人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B.屈从错判行为就是纵容罪恶、人是万物的尺度

C.凡是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该去做、美德即知识

D.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主权在民人生而自由

15.“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他通过抽签来到法庭,参与审判苏格拉底。尽管许多问题他听不懂,但最后举手投票时,帕帕迪投苏格拉底有罪!”以上描述不能说明雅典民主制度 ( )

A.较大限度地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B.创造出了抽签、投票等民主形式

C.使所有雅典人都有机会参与国政D.易导致权力的误用、滥用

16.伯里克利在其妻因渎神罪而受到审判时,曾含泪替她向陪审员求情才得以免罪。他自己也因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指挥军队不力和擅自动用公款而被罚款和免职。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弊端初现B.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宗教地位日渐衰微D.构建“三权分立”体制

17.亚里士多德说,在极端民主政体中,“平民领袖们把一切事情招揽到公民大会,于是用群众的决议发布命令以代替法律的权威。一旦群众代表了权力,他们就代表了群众意志;群众即被他们所摆布,他们就获得了左右国政的地位”。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A.需要分化公民大会权力B.法律应该体现群众意志

C.极端民主背离民主精神D.平民领袖成为民主威胁

18.雅典公民认为,人一生下来不仅属于父母,也属于国家,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这一现象体现了雅典( )

A.民主政治渐趋成熟

B.人文主义勃兴

C.公民参政热情高涨

D.城邦利益至上

19.“古希腊民主政体是同时代的楷模,是后世民主的源泉,但它也是一种最简陋、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A.雅典民主实为专制制度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

C.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D.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20.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演说家伊索克拉底赞扬奥林匹亚节说:“我们宣布体.我们共同来到一个地方,通过共同的祈祷与共同的献祭活动,回忆起存在于我们之间的亲属关系。”这一节日的开展

A.促进了希腊城邦的政治统一B.维护了城邦之间的长久和平

C.培育了希腊的文化认同意识D.传播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理念

二、选择题

21.马里帝国盛产黄金,并控制着西苏丹广大的贸易网,特别是南方产金地区通往北非的贸易,国王垄断着重要物资如马匹和金属等的进口,并从中积累了巨额财富。从中可以分A.商品经济繁荣推动了马里社会发展B.马里农业生产落后

C.实行国王专制集权的制度D.黄金是马里最重要的财富来源

22.高丽开国后,王建通过与功臣豪族的政治妥协,维持豪族联合政权的形态,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豪族有黄州皇甫氏、忠州刘氏等,因此高丽初期无论是专制王权还是中央集权都相当脆弱。为改变这种状况,高丽王朝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

A.中央设三省六部B.推行土地国有

C.地方划分为十道D.引入科举考试

23.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园前1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这表明

A.古代文明的多元性B.古代文明的统一性

C.古代文明的神秘性D.古代文明的独特性

24.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提到“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为此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B.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C.使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D.使日本走上了奴隶制社会的道路

25.下图是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某大帝国的政治版图,从版图布局上可以判定为

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面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26.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石屋遗址”出土的文物,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这说明古代津巴布韦

A.创造了最发达的文明B.商业贸易超过农业

C.曾经有着辉煌的文明D.绘画艺术高度发达

27.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又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这说明阿拉伯人

A.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B.在沟通世界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C.在自然科学的成就方面影响西方D.一度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8.美国芝加哥的菲尔德博物馆与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考察团,在肯尼亚的曼达岛出土了一枚中国明朝钱币“永乐通宝”,距今约有600年历史。见如图,这能印证

肯尼亚曼达岛出土的中国明朝钱币“永乐通宝”

A.明朝朝贡贸易兴盛B.陆上丝绸之路发达

C.在中古东非沿海的对外贸易D.明朝主要和肯尼亚进行贸易

29.“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对欧洲的现实威胁使得基督教国家必须同时面临来自国内、其他基督教国家和基督教世界之外的多重压力,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崛起中的民族君主国最应优先考虑的和最高的国家利益。”材料所蕴含的观点是奥斯曼帝国的扩张( )

A.加重了欧洲各国的民族危机B.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C.促进了欧洲国家间的联合D.加强了欧洲国家的君主专制

30.伊凡四世时期,从封地贵族商人、手工业者和国有农民中选举产生的“地方司法税务官”取代了出身波雅尔贵族的总督和乡长,他们的俸禄由沙皇政府按规定统一下发。这一措施

A.目的是为减轻百姓负担B.全面削弱了贵族特权

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D.有利于俄罗斯的崛起

31.俄国的伊凡四世向各地派遣许多出身低微的特使,他们拥有审判职能,监督职能以及为特别的开支进行征税的权力。这些“特使”的出现

A.破坏了“特辖领地制”B.加强了沙皇对地方的控制

C.使基辅罗斯陷入分裂D.抵御了蒙古远征军的侵扰

32.桑海君主拥有最多的土地,由一村村的奴隶在监工的监督下进行耕种。奴隶劳动在桑海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多半是战争的俘虏。材料反映了

A.桑海战争不断B.在桑海,奴隶是最主要的劳动者

C.桑海尚处于奴隶制社会时期D.在桑海,农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

33.印加人修筑的道路系统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两条大道贯穿全国境内,以库斯科为中心,北达基多,南到智利中部,全长达16000千米。沿途设立驿站,有专门的信使接力传送。印加人重视交通事业的原因在于

A.促进各地文化交流B.加强对全国的控制,方便调动军队C.便利人们出行D.显示强大的国力

34.印加国王被称为萨帕印加,是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最高首脑,被尊为太阳神在人间的化身。全国以库斯科(都城)为中心,分为4个大行政区,由印加贵族任总督,听命于国王。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印加帝国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印加帝国利用宗教加强自己的统治C.贵族担任总督威胁到国王的统治D.印加国王实行独裁统治

35.日本学习唐制的改革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A.贵族世袭制度B.城市自治机构

C.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D.政教合一国家

36.“任何人在林肯城之居留期已达一年零一日,且已照章纳税,任何具有申请权之人亦未提出要求……,则予亦将准许彼等与过去一样,继续以市民身份居住于予之林肯城中。”这份11世纪英王颁布的文件最不利于

A.封建领主B.农奴C.市民D.国王

37.1566年8月,西班牙统治下的尼德兰一些城市发动起义,人们手持木棒、铁锤,冲进教堂寺院,把所谓圣像圣骨之类骗人的“圣物”全部捣毁,历史上称之为“破坏圣像运动”。该运动的发生根本上是因为

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极为残暴B.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令人反感

C.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D.“海上马车夫”的优势动摇

38.英国埃尔顿庄园的法庭案卷载有公元1300年19个茅舍农(农奴)涉讼的记录。他们因没有将牧草装上马车,被领主告上法庭。这些茅舍农坚称:他们没有装草的义务,除非他们出于自愿,主动这样做。为此法庭查阅了有关农奴劳役的惯例,然后确认:这些茅舍农必须在草地上或领主庭院里将牧草垛起,但没有义务将牧草装上马车。由此可知,庄园法庭( ) A.完全站在领主的立场,为统治者服务

B.尊重惯例、司法程序,以法律途径协调领主与农奴的权益

C.基本上以法律名义偏袒了领主,但作出了让步

D.是为维护庄园经济秩序而服务的,无法体现公平

39.下列图片反映了12-14世纪西欧政治制度演变。其中正确的表述的是

A.由封建等级制向君主专制转变

B.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

C.由中央集权向君主专制转变

D.由封建等级制向等级君主制转变

40.中古时期西欧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自由”是市民阶层的合法身份,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身份,领主无权强迫他们变回农奴。这反映出

A.农奴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B.城市中人人都有自由的身份

C.自治城市与封建势力的对峙D.封建领主势力遭到空前削弱

三、选择题

41.1500-1750年,贸易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经济活动,世界各国政府都致力于从国际

贸易中获得最大利益,国际冲突集中表现为商业原因引起的对海上霸权和海外殖民地的争夺,其主要原因是

A.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普遍推行B.对外贸易决定近代民族国家繁荣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需要D.工业革命需要扩大海外商品市场

42.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中写道:“西非的黄金,加上亚洲的胡椒和香料,实际上到1506年已构成葡萄牙国家收人的一半以上。此后,随着亚洲贸易比重不断增长,它就组成了‘帝国经济的基础’。”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早期的殖民扩张B.葡萄牙资本主义的勃兴

C.正常的商业贸易D.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43.如图是1530年前后欧洲某一国家的主要海外据点示意图。据此可知,该国

A.成功发现了美洲“新大陆B.完成了全球贸易体系建立

C.成为最早的“日不落帝国”D.最先开辟欧亚间的新航路

44.史学家汤因比指出:世界与西方之间的冲究至今已持续子四,五白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两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创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一一狠狠的打尚。以下史实中最能印证这二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B.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

C.蒸汽机的使用D.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45.16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对于一个西班牙人来说,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1500—1600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425%,法国涨了650%。这一历史现象导致

A.资产阶级经济实力上升B.大西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

C.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D.商品经济的发展面临困境

46.约翰·洛克在17世纪70年代的法国南部观察时写道∶"好几处地方都有这种作物,乡民称之为'西班牙小麦',是给穷人做面包吃的。"这种作物最可能是

A.玉米B.水稻C.小麦D.甘薯

47.美国学者享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这一时期被称为“冲击期”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四大发明有力助推欧洲社会转型

B.物种流通推动西欧民众食品需求多元化

C.殖民扩张破坏亚非拉地区传统经济结构

D.西欧大国殖民争霸加剧欧洲局势动荡

48.新航路开辟后,国家作为世界远程贸易的支持者和发动者有力地推动着远程贸易的扩展。远程贸易扩展的过程,不仅带来了市场半径的不断扩大,而且也是欧洲诸国获利日益丰厚的过程,更是不断地让非西欧国家和地区依附于自己的过程。由此可见,远程贸易①使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②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

③受到自由主义经济观念的影响④使世界贸易范围得到拓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49.以下地图,与哥伦布对地球的认识最为贴近的是

A.

B.

C.

D.

50.16世纪,从事奴隶贸易的主要是葡萄牙人,到17世纪,荷兰人统治了大多数奴隶市场,18世纪又以英国人领先。这一变化说明了

A.各国工业革命完成顺序B.各国军事实力的差距拉大

C.海上殖民霸权发生转移D.新航路加强欧洲各国联系

51.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

A.自然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展——“黄金梦”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增加

C.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受阻——商品价格猛涨

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52.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奔走于从欧洲到非洲美洲、亚洲的各大港口和商品集散地,掀起了一场“商业革命”。正如马克思在(共产DANG宜言)中所述“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性的贸易成为了可能"。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B.推动西班牙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推动了全球商业贸易的发展D.导致西欧市场的金银持续升值53.15—16世纪,人类历史逐渐转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新名词,以下各组词语中符合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寻金热”——地理大发现B.资本主义——文艺复兴——工业革命

C.黄金——宗教改革——人文主义D.商业革命——新航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54.1584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据此可知

A.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B.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C.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D.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

55.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在这种新组织的推动下,最早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

A.西班牙B.荷兰C.美国D.法国

56.著巴勒克拉夫在《处于变动》中提到: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依上所述,对“新航路开辟”理解正确的是

①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商路的阻遏②葡萄牙和西班牙充当了急先锋

③“传播上帝福音”是精神动力④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7.在某一历史时期,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了解海外奇闻让人们乐此不疲,各种游记成畅销书……这最有可能描写的是

A.大航海时代的欧洲

B.郑和下西洋时代的中国

C.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D.经济大危机时期的美国

58.哥伦布航行前与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签定了一份协议:“任命哥伦布为他所发现或取得的所有岛屿和大陆的元帅,他和他的继承人永远享有这个职衔及相应的一切权利和特权;……哥伦布保有这些领地所出产、交换而得和开采出来的一切黄金、白银、珍珠、宝石、香料和其他财物的十分之一,完全免税……”其他航海家航行时也都有类似的协议,这些协议的主要作用是

A.鼓励航海家从事工商业活动B.保障了航海家的基本权益

C.促进西班牙等国的殖民扩张D.推动了新航路开辟的进程

59.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推动这种巨变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B.新航路的开辟C.丝绸之路的开通D.鉴真东渡

60.16世纪左右,中国与西欧的金银比价并没有显著的差异。16世纪以后,中国的金银比价从1600年的1∶8上涨到1∶10,到18世纪末上涨到1∶20。其原因是

A.中国转型的经济动力强于西欧B.中国保持的巨额贸易逆差在不断扩大C.朝贡贸易影响了中国经济地位D.西欧通货膨胀削弱了对华贸易竞争力四、材料分析题

6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瓦解着古希腊的血缘亲族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摘编自岳麓版《历史Ⅰ》材料二:直接民主制度唯有在领土狭小的城市国家(城邦)中才有可能。……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

——《顾准文集》材料三:中华文化主要发祥于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格外安土重迁。……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族,形成君主集权。

——摘编自岳麓版《历史Ⅰ》

材料四:秦始皇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统治百姓,此外还有抵御外部的侵扰和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利害冲突。……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人教版《历史Ⅰ教师教学用书》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认为对雅典民主制度产生影响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雅典民主政治发展作出贡献的三位著名人物。

(3)材料四中提到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它与雅典民主制度对各自国家产生的积极影响。

62.古希脐是古代民主思思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更是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半岛上众多的深山峡谷形成的天然屏阵造成了地理上的分裂,在此基政上形成的众多彼此较为隔绝的小城邦。……古希腊会民生存的空间相对小与巨大的人口压力的矛质构成了海外大殖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星岁棋布的众多岛屿.这一切都为当地居民的海洋航行提供了天然的优越条件。……商业贾易的发展在本质上要来自由的环境,以及顾及商业货易者双方的整体利益。否则商业贾易使不可能顺利

—梁址程《文明与环境—试析地理环境时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1)据材料一,分析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影响。

(2)雅典民主制是古希肠民主制的标志。根据“表现”写出对应的“特征”。

材料二虽然雅典民主侧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派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3)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传统遗赠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遗赠后世的民主传统。

63.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利克里在悼念公元前431年因与斯巴达人作战而倒下的雅典英雄的葬礼演说中,完全有理由自豪地宣称: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说:“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

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优越性。柏拉图认为“极端的自由结果只能变为极端的奴役”,他对雅典民主制的批判着眼于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6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在两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发现了许多刻有符号的泥版。有人认为这是虫子爬过的遗迹,有人认为是古人的文字。欧洲学者展开了长期、艰苦的破译工作,考证出它是一种古老文字——楔形文字。

材料二正当人们在这片广阔的两河流域上定居、繁衍生息的时候,在这些条件优越的地区以外,土壤不那么丰腴而且更容易受季节改变影响的地方,正在出现的是另外一种类型的、人口虽少却更有活力的民族——原始游牧民族。游牧者不可避免地会和定居者发生冲突。

——H·G·韦尔斯《世界史纲》材料三第一九六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第二〇〇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第二〇五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汉谟拉比法典》(1)楔形文字的发明者是哪一古老居民?为什么楔形文字的书写材料是泥土?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什么说“游牧者不可避免地会和定居者发生冲突”?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后,是怎样加强该地区统治的?

(3)材料三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是怎样的一部法典?

6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民大会10天召开一次。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每天可得到2个奥波尔的津贴,但这仅够一人一天的伙食费。广大从事小块土地生产的公民不可能不顾农时,经常去雅典城参加公民大会。只有3000多富有的奴隶主才能经常参加公民大会,有效地行使民主权利。

——摘编自侯献瑞《论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二 212年,卡拉卡拉帝授予被征服地臣民以市民资格,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外来自由人都获得罗马市民权之后,才逐渐取消了对罗马市民法主体的限制。罗马法的主体如此狭隘,是与罗马早期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摘编自谭建华《试论罗马法形式主义的演变》(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适用主体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五、材料分析题

6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两幅航行线路图(如图10、图11),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相关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6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甜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骡、马、猪、羊、鸡等畜禽传入了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经济与社会生活》材料二明代的疆域,大于宋代,至少增加了西南、河北大部分与东北地区。但是,仅以这些地区生产的食粮,犹不足维持明代中叶以后增加的人口。明代开始,有许多新的食粮作物引进中国,最为重要者为甘薯与玉米。甘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初入中国时,地方官员当作歉收时的救荒粮,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富于淀粉,可充主食,以补稻米与麦类之不足。且不拘土壤与地形,或可在山地种植,或可在沙地栽培,将过去认为无法使用的土地,一变为农田。……因为土地使用的方式改变,边缘土地的植被改变,也严重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

——摘编自许倬云著《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说明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甘薯在明代传入中国并得以广泛种植的原因,简析其对明清社会经济的影响。

6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材料二《马可波罗游记》描写日本时说:“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

材料三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的新的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指的是?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产生的影响。

6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1488——1763年欧洲海外活动大事年表

1488年,迪亚士达到非洲好望角。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海上马车夫”。

1492年,哥伦布达到美洲。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16世纪初,葡萄牙在非、亚洲建立殖民据点。

1652——1674年,先后爆发三次英荷战争。

16世纪中期,西班牙成为拉丁美洲殖民帝国

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英国取得法国在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北美殖民地和向西属美洲殖民地贩卖奴隶权

17世纪初,英法荷先后成立东印度司。

材料三:西方世界兴起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先后成为大国,但后来降为二流国家。(1)材料一中导致“扩大了交往”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导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从活动方式和范围两个角度概括1488~1763年欧洲海外活动的主要特点。

(3)材料三中隐含的“一流国家”是哪个国家?据所学知识,概括其成为”一流国家”的原因。

7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当葡萄牙人获得澳门贸易的许可以后,澳门开始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商埠。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这迥然不同于以往的海上丝绸之路,它

不再局限于东北亚或东南亚,而是越过大半个地球,由亚洲通向美洲的远程贸易。这就是持续了二百多年的沟通马尼拉与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由于这种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葡、西两国及其殖民地无法用香料等初级产品与中国工艺精良的高级商品在贸易上达成平衡,必须支付巨额白银货币,因此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由于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来自太湖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无疑刺激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备。

——摘编自《文明的彷徨——晚明历史大变局》材料二大帆船贸易促进了原产墨西哥的玉米传入中国,此外,西红柿、花生、向日葵、马铃薯乃至南瓜等今天我们的日常食物也都起源于美洲。勤劳的中国人还远渡重洋,为拉丁美洲带来了生产技术和中国文化。前往美洲的华人到达墨西哥、秘鲁并在那里定居。当时的阿卡普尔科因华侨众多而被誉为“唐人城”,在墨西哥城甚至16世纪就出现了“唐人街”。

——摘编自韩晗《试析16~19世纪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及其对拉丁美洲与中国的影

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大帆船贸易形成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帆船贸易与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相比呈现出的主要不同,并说明大帆船贸易的历史影响。

六、材料分析题

7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封建制度即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占有、夺取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制度。……由地主贵族……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即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所有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在这样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封建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形式,一种社会的结构,一种以土地占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

——摘编自[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材料二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频繁,西欧中世纪的城市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枷锁,因此,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西欧有很多城市还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主权。……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古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主要原因和途径,并概括西欧市民拥有哪些“自由”。

7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世纪以后,罗马帝国解体以来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随着社会和生产秩序的逐

渐稳定,人口快速增长,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开垦荒地和林地成为一个重要选项。随着土地面积的扩大,生产力的进步,农产品逐渐有了更多剩余,推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西欧城市大量兴起。

12世纪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西欧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争取城市自治。

材料二中世纪西欧城市特许状:

1.市民在整个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土地,上都享有安全和平。

2.每一个市民必须有一块宽50英尺长100英尺的土地,土地可自由出卖。

3.免除市民的若干封建税和封建劳役,如封建人头税。

4.商人行会在自治城市中拥有商业垄断权。

5.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的市长,遇有讼案即审理;此外无论何人均不得对市民行使司法权力。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并指出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并说明城市自治的意义。

7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宫像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密),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的西欧和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国家的政治、经济特

(2)据材料二,概括东西方城市的不同点。

7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世纪以前的西印度洋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沿东非与中东,以及中东与印度之间这两条路线相互影响的历史。黑非洲的东北非及西非地区对上述两大海洋区域贸易自古以来就有重大影响……黑非洲构成了地中海和印度洋海洋商业文明的一部分。其海上交通对地中海东岸和印度洋北缘地区文明兴盛有密切关系和影响。

——李继东《论黑非洲上古文明的世界历史地位》材料二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1)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印证。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

7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材料二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是怎样对待先进的外国文化的?日本对外国文化的这种态度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大帝国是指哪一个国家?它是如何对待外国先进文化的?导致了什么后果?(3)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国文化?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详解】

材料“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体现的是雅典的直接民主缺乏理性精神,容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A正确;BCD 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A。

2.A

【详解】

材料中所提及的密集型方阵强化了士兵对城邦集体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因此强化了城邦意识,故本题选A选项;公元前7世纪希腊还未出现民主政治,因此“推进民主政治发展”表述不当,排除B选项;材料内容与人文主义精神无关,排除C选项;密集型方阵是有利于促进军事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能说在公元前7世纪时促进军事达到顶峰,因此D选项错误。

3.C

解析:C

【详解】

坚持将“一切永久性自由流动的水”,解释为“公共水资源”,强调水资源的“使用权属于罗马公民”,表明罗马法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罗马法重视“保护”公共资源,A项错误;“人人平等原则”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强调公共水资源的使用权属于“罗马公民”,并不能扩大罗马的“统治基础”,D项错误。

4.A

解析: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元老院吸纳外地其他城市精英,使其他地区和城市的利益诉求在罗马元老院通过立法等形式得以表达,有利于加强罗马与被征服地的联系和其对罗马的向心力,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故选A;根据材料可知吸收外地精英,有利于加强罗马社会的统治基础,B错误;罗马由共和走向帝制是其扩张过程中权力落入军阀之手所致,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公民大会基本没有实权,并且伴随罗马扩张很少召开,沦为虚设,实权转入贵族组成的元老院,因此平民与贵族的矛盾难以得到缓和,故D选项错误。5.A

解析:A

【详解】

雅典城邦对官员的管理有一整套的监察制度,公民对官员进行监督,贯彻了城邦主权在民的执政理念,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司法审判中程序问题,排除B;陪审法庭是司法机构,并非专门的官员督查机构,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公民平等理念深入人心,排除D。6.A

解析:A

【详解】

由材料“他要传授的不是‘什么算术以及天文、几何、音乐’之类的技艺,而是‘持家方面的善谋……以及治邦者方面的善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为普罗泰戈拉等智者思考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提供了政治保障,因此他对自己的思维和知识体系等均作出了新的认识,这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故选A。普罗泰戈拉是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作出了新的定义和思考,而非否定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故无法得出科学知识不受到民众的重视的结论,且我们无法仅从一人得知普通民众的态度,故排除B项;材料并未出现宗教神权的相关描述,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材料表明普罗泰戈拉研究的领域仍集

中于社会领域,故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7.B

解析:B

【详解】

材料“他的公民资格不是拥有什么而是分享什么,这很像是处于一个家庭中的成员地位”体现的是希腊人用个人和家庭关系来形容个体与城邦之间的紧密关系,B正确;AC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希腊是城邦利益至上,D排除。故选B。

8.B

解析:B

【详解】

材料“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体现的是苏格拉底之死是直接民主对司法独立、公平的干预,是多数人的暴政,B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主对司法的背离,并非是司法不成熟,A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属于对直接民主的曲解,排除。故选B。

9.B

解析:B

【详解】

ius gentium是人们为了便于互相往来而制定的法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法律有助于协调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B正确;ius civile 表现了一个特定共同体的利益,不能据此认为这一法律就是罗马法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排除A;C项中的描述是对法律原理的描述,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因此不能作为巩固罗马统治的工具,排除;ius naturale不是法律条文,具有普适性,排除D。10.B

解析:B

【详解】

僭主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为了防止僭主专制独裁,雅典创制祭祀刺杀僭主者仪式,这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故选B,排除C;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举措有利于维护雅典的民主制度,排除D。

【点睛】

11.D

解析:D

【详解】

据材料“与之有关的支撑地役权,如禁止妨碍光线地役权等各种建筑物地役权法规随之形成”可知,罗马法关于地役权的规定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这反映了罗马法呈现与时俱进的特征,D项正确;材料是对私人权益的维护,没有涉及维护公共利益的问题,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罗马法与时俱进的特征,没有体现人人平等观念,B项错误;公元前390年,罗马处于共和国时期,还未进入帝国时期,C项错误。

12.A

解析: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据材料“国家的权力在理论上是不受限制的”“自由……不是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可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至上”,排除B项;“公民大会保护个人权利”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主权在民,排除D项。

13.B

解析:B

【详解】

依据材料中“如果估计到公民大会将会产生不利于雅典的选择,则尽量不开会”、“在会议上,随机采取两种演讲策略,以求打动雅典人”、“如有必要,有时还对公众隐瞒关键信息。”等信息可知,公民操纵的公民大会决定着雅典城邦重大的决策,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雅典公民的政治素养;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不能得出伯利克里此举是为谋求私利;D选项错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并未遭到重创。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4.A

解析:A

【解析】

被雅典法庭判处有罪苏格拉底就选择了慷慨赴死,这足以证明苏格拉底是在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即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他是在捍卫人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等信息,所以选项B、C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苏格拉底时代还没有平等、主权在民等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15.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原始的小国寡民的产物的直接民主,范围狭小,只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拥有的民主,而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和政治权利,所以C项明显错误,应选C 项。

考点:古希腊、古罗马文明·雅典的民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16.B

解析:B

【详解】

根据材料“曾含泪替她向陪审员求情才得以免罪”“指挥军队不力和擅自动用公款而被罚款和免职”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雅典的最高行政长官也没有特殊权力,需要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的尊严,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守法律,即使民主政治黄金时期的执政官,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