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编制总则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编制总则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编制总则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编制总则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编制总则

一、制定目的

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科学指导张家口市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的编制,提高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的要求,参照《河北省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相关内容,结合张家口市提出的重点采取四种建设模式(精品示范模式、综合整治模式、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中心村建设模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特制定本导则。

二、编制依据

在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前,各县或各乡镇应首先编制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引领各片区村庄的统筹发展。

编制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应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15]187号)及《河北省连片美丽乡村总体规划设计指

引》,在对村庄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村庄分类,注意一村一品发展引导,该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调查、片区空间布局、整体风貌控制、传统文化保护、绿地系统营造、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完善、规划实施措施及对策等内容,根据当地实际编制道路交通、园林绿化、旅游发展等专项规划,通过村庄整体风貌引导、产业发展规划、传统文化保护、绿化景观营造、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统筹协调美丽乡村的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的编制应符合国家和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是以县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或镇(乡)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指导,并与镇(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镇(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

三、规划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张家口市三大发展机遇为契机,落实各县或镇(乡)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确定的任务及要求,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和工作重点。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村庄环境整治、建设宜居村庄为重点,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扶贫攻坚、现代农业发展、山区综合开发、乡村旅游发展统筹推进。采取分区、分类、分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建设计划,按照村庄的特色进行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做到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

四、编制原则

1、党政主导,农民主体

各级党委、政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主体,以县为单元,统筹谋划,合力推进,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规划编制应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方便生产生活,与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相结合,切实作到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

议,规划审批之前应履行公示和村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程序,规划依法审批后应张榜公布并广泛宣传。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按照“就地改造保留村,稳步推进中心村,保护开发特色村,控制搬迁撤并村、帮扶发展贫困村”的思路,根据各村庄自身发展实际,围绕“十二个专项行动”开展重点,科学确定村庄的具体建设内容。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和创造性,更经济有效地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对保留类村庄,要一村一策,就地改造;对并入城镇与撤并村庄实施整合资源、有序整治;对中心村实施增减挂钩、联村并建;对历史文化名村实施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对贫困村实施重点倾斜、精准帮扶。

规划应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各项建设应当相对集中,根据村庄实际合理确定保护、保留、整治、新建的范围,保证村民住房质量。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新建、扩建工程及村民住宅建设不宜占用耕地和林地。

3、设施完善,统筹规划

完善村庄环境卫生水平,完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统一规划,集中治理。坚持集中治理与日常维护相结合,坚持设施建设与制度建设同步。

4、生态优先、宜居和谐

规划应把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放在主要位置,注重村庄河道综合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程。加快实施生态绿化工程,积极抓好路旁绿化、水系绿化、农田林网建设和村庄绿化,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和谐村庄。

5、突出特色,传承文化

规划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村庄实际因地制宜,注重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不盲目追求城市的洋气阔气,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对村庄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经济基础等历史特色的传承与发扬。尊重村庄肌理,把乡村环境、田园风光与乡村生活结合起来,体现地方特色。

6、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强化规划即法的理念,突出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可持续的建设理念融入到规划中,以规划设计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规划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的改善有机结合,根据村庄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确定今后建设的具体目标与内容,并分步落实,分期组织实施。

五、规划目标

规划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四化四美”,推进城乡等值化,做到环境美;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产业美;推进社会治理和谐化,实现精神美;推进生产生活绿色化,实现生态美。规划做到分区控制,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实现美丽乡村“生态资源丰富、人居环境优美村庄面貌改善、乡村产业发达、公共设施完善、乡村居民幸福”的建设目标。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所需清单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所需 清单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规划设计所需基础资料清单 一、基本图纸资料 1.用地红线范围控制图 2.红线范围内地形测绘图(精度1:1000以上) 3.县域、镇域总体规划(最新版);村庄发展规划(如果有请提供); 4.给水、排水管网规划布置图;暖通、电气管线规划图;建筑资料和图纸 二、地理人文资料 1.区域条件 2.自然条件 包括地形、地质、地貌;气候气象;水文 3.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包括户数、人数;人口结构;耕地面积);经济发展状况(村庄总体收入状况、人均收入状况、村镇及个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4.公共服务设施 村庄行政办公设施;广场个数及其设施(娱乐、文化、健身)状况;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等)设施状况,可容纳师生数量等;卫生所或医疗点设施,医疗人员配置。 5.文化相关资料 村庄内是否古迹遗址、寺庙、古树名木,如果有请提供相关资料(包括地点、规模、现状等);村内存留的民间习俗及村民经常参与的文化形式(如戏曲)。 6产业 村庄的支柱产业及其它产业;村内及周边企业。 7居民住宅 民居风格,格局,以及民居的现状情况。 三、基础设施状况 1.道路工程 现状道路状况,路面宽度,路面材质,路面状况,道路长度,道路等级 2.给水工程 村庄的水源与取水点(水库、河流、湖泊);输水设施建设(管道、渠等) 3.排水工程 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雨水、洪水的处理;明沟、明渠所在位置 4.电力工程 照明设施数量、布置与其他状况(如有无损坏、安全状况等);村内供电站分布、供电线路现状,电气的供需状况 5电信工程 有线电话的接入状况、线路布置;无线信号站建设情况;邮政局及邮政站点状况;有线电视、广播线路建设。 6环卫工程 垃圾中转站点、处理站点和垃圾的处理方式 7其它 天然气、沼气建设和接入情况 四、其它 1.近年来在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 2.拟建设的设施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及单位面积造价等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美丽乡村规划方案 一、现状问题: 1、交通现状: ***除北大街外,道路现状宽度为6-7 米不等,路面为水泥路面,质量一般;现状设有一处城乡公交站点。 现状自然村内均没有专门的车行道路,几乎不能通车,只能步行,且路面宽度高度不等,质量一般。 2、景观风貌及产业,特色资源现状 ***四面环山,离县城较近,有煤炭资源和瓷技术。 不足:①村庄内绿化不足,几乎没有宅间绿化;②村庄现状地势起伏较大,存在多处驳坎,坎上局部设有水泥墙、栏杆等,形式杂乱,景观风貌较差;③现状山体上树林偏少。 因有悠久的煤炭和瓷文化,因此可以设置特色历史文化旅游的条件。 3、配套设施现状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和村民不重视公共用地和空间的预留和协调,建筑间距较小,使得公共空间受到极大压缩,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交通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均显得局促和不足,现有各种村民设施不全,因此直接导致村民生活环境质量不高。另外,村庄内部卫生条件较差。如果未来发展特色旅游,相应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严重缺乏,如旅游接待、停车场、餐饮、宾馆等。 4、建筑风貌 村庄的建筑都是均为村民自发建设的老房子,建筑风格色彩较为老旧,质量参差不齐,整体建筑风貌杂乱而不统一,影响整体景观,另外,村民辅房乱搭乱建情况严重,且质量差、风貌差,尤其是作为猪圈或厕所使用,普遍存在脏、乱、臭的现象。 二、总体规划 (1)规划指导思想 1、从发展的角度着眼,强调动态的建设观,正确处理村庄整治与村民生活、旅游开发 的关系; 2、抓住村庄发展的脉络,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突出人、自然、建筑相融的整体空间 环境特色,将村庄质朴、厚拙、自然的原始风貌及乡土文化加以保护,同时融入时 代特色,强化下姜村特色新农村的感染力。 3、以科学的态度对现有文化、建筑及其环境现状进行充分的研究,在完全尊重村庄现 有发展肌理的基础上进行整治。 (2)规划原则 1、将村庄综合整治和产业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结合下***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集中资金,重点开发,分片实施,同时加强重点地段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2、保持村庄现有的自然肌理,拆除建筑违章,梳理开放空间,对部分建筑外貌局部进行改造,对建筑内部可以整修。 3、重点整治与一般整治相结合,建筑整治与环境整治相结合的原则。 4、对村民的私有空间和生产生活方式尊重与引导并重的原则。 5、建筑整治兼顾建筑样式的多样性和整体协调性的原则。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浅谈美丽乡村建设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 1、美丽乡村如何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是具现代生活质量及传统农村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乡村,他不仅仅是一种称号,而是通过建设而形成的一种乡村形态和生活方式。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认为美丽乡村规划应坚持政府引导、村民参与、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坚持规划先行,规划与建设同步考虑,统筹兼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凸显村镇特色,构建美丽乡村产业布局的空间骨架,宜居的生态环境,良好的配套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做好美丽乡村规划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2、美丽乡村如何结合现代农业进行统一规划设计? 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当前镇、乡、村庄规划的产业支撑,是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美丽乡村规划中,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挖掘地方特色产业,根据项目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合理确定产业类型和规模、空间布局,制定产业发展路径,引入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农业品种等,促进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整体提升一产水平,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延长产业链,适度发展加工业;针对乡村的资源条件,合理开展农业休闲旅游等服务业。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达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目的。 3、美丽乡村建设如何统筹休闲旅游业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十三五时期重要的建设内容。北京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美丽乡村的规划,重点突出地域特色,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体验、科普教育、民俗体验、文化传承等为项目,依据各地具体条件,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构建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美丽乡村综合体。

美丽乡村建设初设文本

徽县江洛镇邱张门村基础设施建设便民广场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说明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徽县江洛镇邱张门村基础设施建设便民广场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徽县江洛镇邱张门村,本次工程主要是对邱张门村的广场铺装、道路硬化、活动场地硬化、戏台、广场绿化、和其它配套建、构筑物(健身器材、宣传栏、太阳能路灯、文化背景墙、半篮球场、兵乓球岸、景观置石、景观石小品、木制凉亭及廊架、成品石坐凳、垃圾桶)的设计,建设项目占地面积为1048.0㎡,其中30厚芝麻灰毛面花岗岩广场砖铺设面积242.0㎡;150厚混凝土硬化面积(半篮球场、乒乓球岸、巷道、村委会院落及门口)801.0㎡;戏台设计占地面积72.0㎡;太阳能路灯9盏,场地配套健身器材一套,成品垃圾桶4个。其余工程量详见工程汇总表。 2、设计依据: 2.1、气象资料 甘肃省陇南徽县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北接天水,西连成县,南通四川,东邻陕西,地处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徽县属北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区,大陆度52,千燥度0.89,四季分明.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基本气候特征如下:年平均气温 10-12.5℃ 极端最高气温 38.3℃ 极端最低气温 -15℃ 年平均降水量 700-850mm 最大积雪深度 15cm 盛行风向西北风 最大冻深 15cm 无霜期:198~204天 2.2、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参考该徽县县城周边建筑地质情况)自上而下的地质构成基本状况为: 1、耕土:黄褐色为主,稍密,稍湿,不均匀,见植物根系、黑色有机质等。该层厚度介于0.20~0.80m。 2、粉质粘土:遍布整个场地。黄褐色,可塑状态。土质不均匀,含钙质结核、黑色有机质,泥岩碎屑物,属坡积产物。场地西北侧受山体内裂隙水影响,湿度较大。该层厚度介于4.30~16.00m,层面起伏大,层顶埋深介于0.20~0.80m,层顶高程介于1008.02~1019.60m之间。 甘肃长源建筑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Long the source of gans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2016年9月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所需清单

规划设计所需基础资料清单 一、基本图纸资料 1.用地红线范围控制图 2.红线范围内地形测绘图(精度1:1000以上) 3.县域、镇域总体规划(最新版);村庄发展规划(如果有请提供); 4.给水、排水管网规划布置图;暖通、电气管线规划图;建筑资料和图纸 二、地理人文资料 1.区域条件 2.自然条件 包括地形、地质、地貌;气候气象;水文 3.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包括户数、人数;人口结构;耕地面积);经济发展状况(村庄总体收入状况、人均收入状况、村镇及个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4.公共服务设施 村庄行政办公设施;广场个数及其设施(娱乐、文化、健身)状况;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等)设施状况,可容纳师生数量等;卫生所或医疗点设施,医疗人员配置。 5.文化相关资料 村庄内是否古迹遗址、寺庙、古树名木,如果有请提供相关资料(包括地点、规模、现状等);村内存留的民间习俗及村民经常参与的文化形式(如戏曲)。 6产业 村庄的支柱产业及其它产业;村内及周边企业。 7居民住宅 民居风格,格局,以及民居的现状情况。 三、基础设施状况 1.道路工程 现状道路状况,路面宽度,路面材质,路面状况,道路长度,道路等级 2.给水工程 村庄的水源与取水点(水库、河流、湖泊);输水设施建设(管道、渠等) 3.排水工程 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雨水、洪水的处理;明沟、明渠所在位置 4.电力工程 照明设施数量、布置与其他状况(如有无损坏、安全状况等);村内供电站分布、供电线路现状,电气的供需状况 5电信工程 有线电话的接入状况、线路布置;无线信号站建设情况;邮政局及邮政站点状况;有线电视、广播线路建设。 6环卫工程 垃圾中转站点、处理站点和垃圾的处理方式 7其它 天然气、沼气建设和接入情况 四、其它 1.近年来在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 2.拟建设的设施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及单位面积造价等 3.资金来源:需重点提供反映当地配套资金、整合专项资金。如有需提供集体投入和个人捐赠资金、农民筹资筹劳和社会其他资金来源的证明。

美丽乡村设计规划(模板)

东丁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2016-2020) 一、现状分析 东丁村位于高密市西南部,隶属于高密市井沟镇,位于井沟镇驻地东侧,南依横一路,北与林家庙子村隔五龙河相望,南与新张家屯村相接,西与河北村为邻,东与草泊村为邻。村南、北各有路与高诸路相通,南达诸城,北至高密;村西公路直达阚家镇,交通便利。村中有南北向主路3条,与下小路直通,交通方便。全村292户、864人,耕地面积1922亩。该村主要以种植业、畜牧养殖业为主,属典型种植业村。现有小麦面积1711.57亩,养殖户13户,板厂两家。 东丁村2016年村集体收入52000元,经济总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800元。目前村内已硬化道路4公里,绿化600㎡,路灯36盏,垃圾箱19个,公共活动场所1000平方米。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乡镇成立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人大专职副主席任副组长。 二、定位与规模 东丁村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四季分明;全年光照热量充足,年均气温12℃,雨量适中,雨热同季,年平均降水量为602mm,水土光热与环境条件优良,有利于农业生产;小麦亩均产量,常年全镇领先。村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东丁村两委干部自当选以来,坚持大事讲原

则,小事讲风格,在支部书记王传礼同志的领导下,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在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基础上,大胆开展工作,党建和环卫一体化等重要工作均在全镇名列前茅,获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良好的群众基础,坚强的班子力量是东丁村“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优势。 东丁村现有人口864人,292户,根据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人口与总户数缓慢上升,预计规划期末(2016-2020),户数达到334户,人口达到1200人左右。 三、村庄建设 (一)用地与布局 按照预期,2020年东丁村户数达到334户,人口达到1200人左右,经调查分析,户型面积需求为226平方米/户居多,综合考虑居民生活习惯、经济条件以及今后发展要求等因素,确定东丁村平均每户建筑面积为226平方米,本次规划实际考虑村民总户数为334户,村庄宗建设用地为16.3公顷左右。 现状建成区房子比较整齐,规划今后新建的住房在村庄原有的建设用地内进行建设,不再进行新村扩建。对整合后的村内闲置宅基地进行绿化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整合后的原村庄建设用地相对完整也保持了其完整性。 规划用地被整合成一个组团,为组团服务的配套设施主要放在现状村委的位置,公建主要配置有卫生所、图书室、文体活动

美丽乡村规划居民问卷调查(全面)

美丽乡村规划居民问卷调查 乡(镇)村 一、基本情况 二、经济建设 1.您家有__________口人,家庭人口结构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人在外务工, 家里60岁以上老人__________人,不满14周岁的__________人。 2.您家庭收入主要来源?() A农产品收入B养殖业C家庭副业D外出打工 E本地乡村企业收入F自己的企业H其他 3.您的家庭目前人均年收入?() A10000元以下B10000—15000元C15000—25000元D25000以上 4.您的庄稼田种植什么经济作物?用途是什么? A 水八仙 B 大棚蔬菜 C油菜 D水稻 E其他(__________) 5.您家平均每个人亩地?每亩地产量?每亩地收入? 6.您家的支出主要用于哪方面?() A维持基本生活水平B儿女的教育费用C购车建房D其他 7.本村农忙时大概什么时候? 农闲时干什么? (1)如某家庭年轻人均外出务工,家中耕地采取何种方式耕种? A家中父母亲耕种 B出租给种植大户 C抛荒

三、住房、环境建设 1.您拥有________套住房?住房的建筑结构为? A土坯房 B砖瓦楼房 C砖混楼房D其他结构 2.您对目前的住房感到满意吗?();若不满意需要改变哪些___________ A很满意B一般 C不满意 3.您的房屋建造于什么时候___________?现在质量如何?___________ 4.在新屋建设时,您是喜欢采用哪种方式?()喜欢什么颜色?_________ A 划定宅基地,自己设计,自己建设 B划定宅基地,统一设计,自己建设 C统一设计,统一建设 D其他 5.院落布置属于以下哪种布置形式: A前院B后院C前后院D内院 E院落在房屋一侧F其他(自行绘制) (1)您觉得这种布置模式舒适吗? A很不舒适 B比较不舒适 C一般 D比较舒适 E很舒适 (2)您喜欢什么形式的? A前小院后大院 B前大院后小院 C只有前院 D 只有后院 6.您希望庭院用做什么用途? A.种菜 B.种花草 C.养殖 D.晾晒经济作物 7.您用的卫生间情况是: A水冲式公共厕所 B集中旱厕 C自家(旱厕)

(经典)美丽乡村村庄整治规划设计方案

美丽乡村村庄整治规划 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村庄概况 (1) 1、自然条件 (1) 2、社会经济条件概述 (1) 3、村庄建设情况 (1) 第三章现状存在问题 (2) 1、村庄建设区 (2) 2、其它区域 (2) 第四章规划总则 (3) 1、指导思想 (3) 2、规划原则 (3) 3、规划依据 (3) 4、规划期限 (3) 5、规划范围 (3) 6、整治目标 (3) 第五章规划构思 (4) 1、总体思路 (4) 2、总体整治安排 (4) 3、村庄特色规划 (4) 第六章重点整治规划 (5) 1、道路广场及附属设施整治 (6) 2、建筑整治 (6) 3、绿化游憩建设 (14) 4、环卫设施建设 (15) 5、防灾整治 (15) 6、农用地、山体整治 (16)

7、重点整治项目 (16) 第七章整治实施时序 (17) 第八章造价估算 (18) 第九章实施建议 (19) 附图 (20)

第一章前言 **市**区**乡**风景区内**村,位于**市区西北八公里处(详见附图1)。因其樱桃栽种历史悠久,品种数量多,品质上乘而闻名于世。本次整治规划立足于**景区内的村庄现状自然资源、村庄建设情况,以村容环境整治为重点,突出樱桃种植特色、山林水体特色,力争通过本次村庄整治工作,将**村建设成一个人居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洛北山村。 第二章村庄概况 1.自然条件 **村位于**乡西北处,南经王坑村等村庄通往**市区,北通大凹村。村庄四面环沟,绿化条件好。村庄南部山谷中四个小型水库,水资源丰富。 **村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四季分明,夏冬季节长,春秋季节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多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东冷夏热,具有**西北部黄土高原气候特征。 2.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2013年,**村共有户数111户,户籍人口388人,2006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部分仍旧从事传统耕作。村内产业以农业种植和经济林种植以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樱桃等。2006年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0万元,村内集体经济收入10000元。 3.村庄建设情况 由于地处丘陵地带,受崎岖的地势限制,**村主要建筑均于山间北高南低的台地上布置,局部地形高差较大。 村庄建筑布局较为合理,大部分道路已经完成硬化,村内有村委办公用房一处,幼儿园、小学均与临近村合用,村内未设立。

4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资溪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核心,强化规划引领,注重景城联动、景村联动、镇村联动、城乡一体,积极构建以县城为龙头、集镇为骨干、中心村为补充的新型生态城镇体系,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结合整体规划,推动镇村联动建设。要以全域规划的理念,尊重自然、体现特色、传承记忆,编制、完善、提升县、乡(镇)、村三级规划,实现乡(镇)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相互衔接配套,形成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二)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 根据省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从全全局出发,着眼长远发展,确立人口相对集中、产业辐射能力强、要素集约、功能多元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中心示范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坚持“党政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和“农民筹资投劳、整合项目资金、财政奖补资金”三点结合的投入机制,突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个重点,整治农村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在2015年,我县率先将高阜镇高阜、石陂两个中心村建成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试点示范村,进一步提升其他乡(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三)、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引导,突出特色。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托自然地理条件,适应资源禀赋和民俗文化差异,突出地域特色,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 2、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民主。要始终坚持“议”字当先,严格农民民主议事程序,落实农民主体作用,把维护好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3、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鼓励各地实际先行先试,在局部村点取得重点突破和经验模式后再逐步推开。 4、坚持多元投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鼓励农民和社会各界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 5、坚持以县为主,统筹推进。继续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优势,发挥县级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等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统筹推进机制。 (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实施的主要内容 严格按照我县乡(镇)村联动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美丽乡村建设导则要求,重点实施以下内容: 1、抓好规划编制。按照全域理念,着眼长远发展,修编完善全县乡(镇)村庄布点规划,科学确定中心村、需要保留的自然村,每个行政村原则上规划建设1个中心村。围绕“三区一园”、“四类村”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

本编制规划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评分或检查依据。

额指标,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调整生产结构,将规划范围内的山、水、田、林、路的治理和生产、生活、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的建设,统筹考虑,共同协调发展。 具体讲,就是在调查了解村庄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确定村庄性质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一规划与合理利用村庄用地,综合部署村庄经济、文化、公用事业及防灾等各项建设,统筹解决各项建设之间的矛盾,相互配合,为村庄居民提供适合我县特点、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 村庄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为了加快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切实贯彻资源优化配置与节地、节水、节能和节材的方针,围绕增收致富奔小康,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为村庄建设提供有效指导,为***镇农村住宅建设探索一条合适的路子。 在规划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做到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立足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方便群众生活和生产,保障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力争为整体推进镇政府“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示范和依据。

二、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 《山东省生态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规范》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 《村镇规划卫生规范(GB1805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农村防火规范(GB50069)》 《防洪标准(GB50201)》 《农村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 《农村居民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952)》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规范标准(CECS354)》 《农村低压安全用电规程(DL493)》 其他相关规范 三、规划指导思想 本次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城乡统筹,深入实际,因地制宜,尊重地方与民族特色和优良传统,立足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切实以规划带动解决***村的实际问题。抓住机遇、搞活经济,立足生态农

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精品)

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请在这里输入单位/组织名称 二○二○年五月

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突出乡镇及星级村改造升级,沿线重点村提档达标,点线面结合、以点带面、连片逐步推进,初步构建以乡(镇)直村和示范村为引领,重点村为骨干,达标村为补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打造精品,努力建成产业生态、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坚持规划先行,优化乡村布局结构,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先易后难、示范带动、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实现全覆盖。 (二)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乡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民俗文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上进行完善,杜绝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同时还要防止千村一面。

(三)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度,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四)坚持分工协作,统筹推进。镇直各相关部门牵头,各村配合,整合涉农资金项目,上下联动,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总体目标 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大美丽乡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整治村屯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建管质量,实现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乡村。力争 20XX年底打造示范村一个。示范村,主要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整合资金项目,加大投入力度,在安全饮水、村内道路、护屯绿化、住房庭院、致富产业等方面实现全面提档升级。 四、主要任务 按照省、市、县美丽乡村建设要求,重点抓好主要公路沿线村庄的道路绿化、垃圾处理、边沟硬化、庭院围墙建设、规范柴草堆放、景观设置、墙面美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改善面貌、打造亮点,辐射带动全镇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努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摘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十三五农村工作思路和内容,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广东省提出集中力量,整合资源,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4亿元巨额资金,建设42个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区。本文以仁化县青湖塘村、瑶塘村、断石村、夏富村为例,从总体设计及绿化设计等方面阐述对各村风貌整治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美丽乡村、风貌整治 一、现状调研 1、村庄人居环境 (1)老村以土坯层建筑为主,品质不高。 (2)自建新村缺乏统一规划,格局混乱。 (3)环卫设施缺乏。 2、片区概况 (1)青湖塘分片区,地处进入仁化县城和丹霞山风景区的门户位置,106国道沿线部分为建成区,风貌欠佳;部分以丹霞山为背景,竹林——稻田——村庄掩映,环境优美。 (2)瑶塘、断石村分片区,分列锦江两岸,靠近丹霞核心景区,自然条件优越,村居环境优美,服务配套设施完善,景观环境和品牌形象有待提升。 (3)夏富村分片区,以夏富古村为中心,周边辐射8个村庄,,是丹霞山风景区中重要的“景中景”,自然资源丰富,服务配套设施有待提升。 二、现状分析 1、现状用地情况 耕地保护与城乡建设的冲突现状用地以村庄用地、农田和建设为主,周边为风景林地和水体。规划范围内耕地转换为建设用地存在矛盾。 2、现状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需求,需整治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青湖塘片区的道路交通、供电、燃气设施基本能满足村民需求,但环境卫生设施还有待提升。 (1)道路交通 106国道穿过黄屋村,是青湖塘片区联系县城的主要道路;次干路为进村道路,是联系主干路之间以及黄屋村内部功能片区的辅助性道路,老村内道路普遍狭窄弯曲,衔接不畅通,消防车辆无法进入,缺乏一些停车场地。 (2)环境卫生设施 全村有6个垃圾收集分点,1个收集总点,2名保洁员每天负责清理垃圾。垃圾由县环卫车统一清运,无垃圾填理场等垃圾处理设施。现状垃圾收集点离老村比较远,不够方便。 三、总体设计 1、青湖塘村 青湖塘村是“丹霞彩虹”规划的主体村之一,此次设计,通过复合功能(民宿与居住一体)、发掘文化内涵(本土特色符号运用)、景观塑造(传统元素及材料)等策略,打造具有“丹霞印象、门户新村”主题特色的印象民宿新村,设计内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范文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范文 项目建议书是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 方案一词,来自于“方和“案。 乡村建设中的“案,书案,读书、写字都是案。 下面是学习啦为你带来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一起来看一看吧。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建设美丽乡村, 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大埔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 手。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 部署,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 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 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总体目标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大埔的发展思路,加快推 进"生态人居"、 "生态环境"、 "生态经济"、 "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 致力建设客家香格里拉, 打造国际慢城,抓好百侯镇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镇葵坑村、大麻镇小留村等县级示范村庄建 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 到 2015 年底全县完成 100 个行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 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1、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果园变公园,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 2、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 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 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 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 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发表时间:2017-07-20T15:13:56.0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作者:吕慧芳 [导读] 摘要:乡村规划作为城乡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对城乡地区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龙游城乡规划设计院浙江省衢州市 324400 摘要:乡村规划作为城乡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对城乡地区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美丽乡村规划为核心,探究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方式,进而促进城乡地区快速发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中,其美丽概念主要体现在乡村环境、建筑以及人文三方面:一是合理规划乡村建筑,加强建设管理,防止违法、违规建房现象;二是治理乡村生态环境,保证乡村干净整洁,积极落实保洁制度,实现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美”。三是加强乡村社会管理水平,提高乡村治安,营造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基于此本文就以上三点思路,对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展开深入研究。 0美丽乡村规划发展的背景 伴随着城乡理念的快速发展,城乡经济也进入了新常态,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也逐渐放缓,工作重心也从注重发展速度转移到注重品质上来。为了遵循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这就需要政府对城乡发展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地分配城乡资源,最大程度为城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目前我国的村庄数量远远高于城市数量,农村建设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做好乡村规划建设是实现城乡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人才的缺乏,现阶段城乡缺乏科学合理的乡村、村镇规划作为参考,客观上导致村民浪费土地、乱建设、发展无序、环境卫生条件差。为了提高城乡规划的可实施性与实用性,规划管理部门要起到带头引领作用,改善广大农村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村镇规划的覆盖率,为建设美丽乡村做出贡献。 1加强建设管理,提高乡村建筑规范性 1.1合理规划乡村住房建设 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依据强化管理、高效便民、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的要求,依法加强管理,规范乡村建设秩序,维护村民公共利益,保持乡村风貌;以服务农民为目标,简化程序,明确时限,提高工作效率,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结合实际制订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实施细则,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明确适宜的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内容和深度。其次,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进行农村村民住宅、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应按要求申请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确需占用农用地进行建设的,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农用地转批手续后,申请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同时明确,城乡各项建设活动必须符合城乡规划要求。 1.2强化监督宣传工作 为了实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要积极组织领导,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对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不符合城乡规划要求、未依法取得许可证的,不得办理房屋产权证。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未按规定受理申请、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应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另外,要实行一户一宅制度,提高乡村整体规划与当地自然景观之间的协调性,以体现出美丽乡村的内涵和特点。 1.3做好乡村空间规划 在开展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要在项目实施前到乡村进行走访与调查,了解乡村目前规划状态和建设情况,针对乡村居民家禽饲养空间与车控空间等进行了解,规划方案要以村民生活需要为基础,尊重民意,使得美丽乡村规划满足人们实际需求,以达到规划目的,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同时,要对乡村道路进行调整,考虑到乡村居民用车需求,将交通阻塞节点打通,不断优化乡村基础设施,保证乡村人们的娱乐生活质量。 2提高生活水平,构建生态化乡村自然环境 2.1优化生态环境 绿色是乡村的底色,生态是乡村的优势。为了实现美丽乡村,要借助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从整个发展方式的转型入手,跳出传统发展思维看农村资源,挖掘农村文化、休闲、生态等功能,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保护和利用,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让环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其具体措施为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加强环保教育,重视乡村环保工作,从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入手,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要求,通过广播、网络媒体、电视等传播途径宣传环保理念,同时可以采用板报、知识手册等方式进行环保宣传,实现农村环保意识的提升,促发环保行为。第二,完善环保制度,根据乡村实际发展情况设立乡镇环保管理单位,统一环保思想,明确各个管理机构的环保职责,设立环保站或者是乡村环保办公室,负责乡村环保工作,落实乡村各个环保制度,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第三,推行环保建筑,采用环保材料和环保施工技术进行乡村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乡村建设中的应用范围,实现美丽乡村的绿色理念。 2.2发展循环农业 为了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要根据乡村现有资源和优势,发展乡村循环农业,降低乡村废弃物排放数量,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对此,相关部门要因地制宜,通过各个循环农业模式,优化乡村农业废物资源,并利用现代化科技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资源,实现乡村资源废变宝,构建微生物循环产业链,将生活垃圾中存在有机物部分转化为肥料,以供给植物养分,同时避免生活垃圾的远途输送,节约垃圾处理成本。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对乡村环保事业的投入,建立乡村环境保护项目资金,以供给美丽乡村规划使用,农民出资出力,投工投劳,环保自治。 2.3重视乡村人文,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在进行乡村人文管理中,相关部门要以农民为中心,立足于改善人民生活和收入水平,强化乡村人文管理,提高乡村内部凝聚力,“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集体的力量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要结合乡村现有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创新旅游运行模式,当地政府部门要采用多方合作发展经营模式,建立“农家乐”、“乡村休闲度假”、“果园采摘”等旅游项目。同时还可以结合当地风土民俗,设计乡村民俗旅游,让游客深入到乡间生活中,观赏水乡画境,体验民情风俗,参观村庄田园、耕作收割、养鸡放鸭,节日欢庆等一切劳动生活,并让游客食宿农家、穿街走巷、市场,与农家座谈,亲自操作古老传统的农具,与农民到田间一起劳动等乡村生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初设文本

徽县江洛镇邱门村基础设施建设便民广场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说明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徽县江洛镇邱门村基础设施建设便民广场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徽县江洛镇邱门村,本次工程主要是对邱门村的广场铺装、道路硬化、活动场地硬化、戏台、广场绿化、和其它配套建、构筑物(健身器材、宣传栏、太阳能路灯、文化背景墙、半篮球场、兵乓球岸、景观置石、景观石小品、木制凉亭及廊架、成品石坐凳、垃圾桶)的设计,建设项目占地面积为1048.0㎡,其中30厚芝麻灰毛面花岗岩广场砖铺设面积242.0㎡;150厚混凝土硬化面积(半篮球场、乒乓球岸、巷道、村委会院落及门口)801.0㎡;戏台设计占地面积72.0㎡;太阳能路灯9盏,场地配套健身器材一套,成品垃圾桶4个。其余工程量详见工程汇总表。 2、设计依据: 2.1、气象资料 省陇南徽县位于东南部,地处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北接,西连成县,,东邻,地处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徽县属北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区,大陆度52,千燥度0.89,四季分明.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基本气候特征如下:年平均气温 10-12.5℃ 极端最高气温 38.3℃ 极端最低气温 -15℃ 年平均降水量 700-850mm 最大积雪深度 15cm 盛行风向西北风 最大冻深 15cm 无霜期:198~204天 2.2、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参考该徽县县城周边建筑地质情况)自上而下的地质构成基本状况为: 1、耕土:黄褐色为主,稍密,稍湿,不均匀,见植物根系、黑色有机质等。该层厚度介于0.20~0.80m。 2、粉质粘土:遍布整个场地。黄褐色,可塑状态。土质不均匀,含钙质结核、黑色有机质,泥岩碎屑物,属坡积产物。场地西北侧受山体裂隙水影响,湿度较大。该层厚度介于4.30~16.00m,层面起伏大,层顶埋深介于0.20~0.80m,层顶高程介于1008.02~1019.60m之间。 3、泥质砂岩N:棕红色,强风化状态,均匀,稍湿,密实,坚硬,层状结构、水平层理。泥质含量较高,泥质胶结,胶结较好,透水性差,有较好的隔水性能。该层表部1.5m左右结构破碎,矿物有风化痕迹,部分矿物风化为灰白色、

新一轮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思考

新一轮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思考 摘要:广州的美丽乡村规划是本着对前几轮乡村规划的经验的继承与不足的批判,于2012年提出的。本文先回顾前几轮乡村规划的优缺点,并进行规划理论 研究综述,再以蒙花布村的美丽乡村规划为例,具体阐述了美丽乡村规划的可实施、可管理、可推广的特点,并总结了美丽乡村规划的突破点。 关键词:乡村规划;美丽乡村规划;蒙花布村 1美丽乡村规划的由来 随着全国范围内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推进及实施,全国各地新一轮的村庄规划、美丽乡村试点规划及建设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 如何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型城市化的本质特征,而建 设美丽乡村正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优化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让农民喝 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生活在景色优美宜人的环境中,感受和体会幸福,这是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必需之路。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点则在于政府加大对 农村的反哺力度,并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自身造血能力。 2011年12月12日广州市长办公会(提出结合村庄整治工作,从每个区、县 级市中选取2至3个村庄开展规划编制,作为示范村庄在全市推广的要求。广州 的美丽乡村规划试点工作,于2012年2月份开始调研。定下26个试点村,试点 先行,并于2013年全面推广规划编制工作。 自上而下的传统乡村规划模式导致乡村规划与建设存在信息沟通与反馈不够 充分、多头管理、重复建设、农村风貌特色丧失以及流于表面等问题,需建立以 农村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规划为基础的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 在大城市的聚集人力物力的能力愈发强大的今天,乡村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 也愈加凸显出来。发展乡村的产业,增强乡村的活力也是乡村居民一直以来迫切 的愿望。而传统的乡村规划因为其过于追求成果的光鲜,导致投资预算过大、规 划无法落地实施等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一套以“微干预、微改造、原生态、分类指导、四规合一、规划落地”为目标规划正是村民的需求。由此,给乡村一个基于需求的规划,正是广大农村居民的期待。 2美丽乡村的研究综述 2.1美丽乡村的基本理论 我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的重点在于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研究它的目标、战略、特征、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内容。杨培峰提出城乡一体 化是“自然-空间-人类”系统,满足人的需求与追求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两大目标,在这样的目标驱使下,通过城乡经济职能变迁,城乡空间结构完善,城乡一体化 研究、规划、管理,形成自然-空间-人类良性循环系统。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的着力点是在完善城乡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满足人的需求、追求发展,而这个基础是建立在城乡共同组成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之上的。在蒙花布美丽乡村规划中,将小与增城市,大与广州市,建立一体化的复合 系统。 2.2美丽乡村规划的研究评述 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脉络里来理解美丽乡村规划的意义,今日的美丽乡村规 划是乡村规划建设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延伸。在20世纪初的年代,一代乡村 规划轰轰烈烈开始,却因为战争和侵略,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解放后,公社化 运动使得农民的生活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三农问

01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7个问题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存在的七个问题 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全国多个省对村庄整治,精品村打造不断推进,村庄生态环境、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也成了聚焦点。因此,一个好的规划设计对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乡村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的空心化衰落、同质化发展、过度旅游、甚至大拆大建等现象,都和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有着相当的关系。部分传统村落古建筑面临倒塌,这样珍贵且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正在慢慢消失。 近几年来,各地开展了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基本做到了一村一规。但是,通过分析此前大量的规划成果,结合乡村一线的工作经验,一个错误的规划,往往比没有规划的危害还要大,同时发现还存在一些比较集中的共性问题: 一、规划对现状调查、解读深度不够。从很多规划成果可以看出,规划调研、编制、内容、成果均流于形式,堆砌正确但无用的文字,拼凑无意义的图纸。这样的规划,很难对指导乡村解决保护发展中的问题起到作用。乡村的产业发展、经济提升、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融合都离不开对乡村详细的调查、解读和讨论,否则很难对规划目标准确定位和对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二、规划对村落保护和利用不够。中国遗产保护里面从以前一直有一个观念,是从高等级的古建筑保护得来的经验。对于一般的乡村村落不列入遗产保护的范围。浙江省现在还有3万多个村子,这3万个村子里面,真正列入保护名录,正式的只有3000多个在名录上,有十分之一,但是这十分一就意味着有十分之九像这样的村子都会被拆除。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你不能用保护的那个村子代替被拆掉的

村子,因为这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地方的生活。怎么样能够让新的和旧的同存?让这样一个遗产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连续下去。很多乡村的传统建筑都面临垮塌,年久失修,规划如不作保护利用,就会慢慢消失,这些自然地村落本身就是一种遗产。同时,一定需要有新的建造和设计来与传统进行对话和呼应,才可能使想保护的东西被保护下来。 三、规划设计不完善,方案落地困难。规划设计目标想当然,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当地历史、传统文化、产业现状、乡村存在的问题和村民的愿景缺少深入调查研究;对现状地形、水文、植被、交通等情况不熟悉,规划和设计不符合乡村实际情况和需求;规划措施空洞,规划成果刻意用学术的语言表达,对上位规划、土地利用、农业用地保护和森林保护政策也不了解,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碰到各种问题,让乡村领导很难把握。(如个别规划的景点开发设需挖山、砍伐森林,实际操作困难(如在森林区规划七彩滑道、悬索桥、悬涯酒店,开挖山坡造停车场等)。 四、针对性不强,规划设计不接地气。相当一部分规划仍然沿用城市规划的思维和办法,不顾乡村管理运行的实际情况,生硬的划出几个层级的保护区划,凭空想象出一些原则性的规划措施,与乡村发展实际结合不紧密,在乡村中很难起到具体指导保护发展的作用。部分规划设计师看现场、拍照片就离开,很少有主动和当地乡镇府、村委、老百姓进行深入调查讨论(乡村传统文化是什么?村庄存在的问题,村庄的产业优势,村民的愿景是什么?)。乡村振兴要老百姓真正参与进来,而不是持观望态度,部分老百姓对乡村建设不理解,甚至阻止建设,乡村工作开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