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猪报喜病毒源码 - 开源中国社区

金猪报喜病毒源码 - 开源中国社区

金猪报喜病毒源码 - 开源中国社区
金猪报喜病毒源码 - 开源中国社区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 富起来到强起来 教案

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的新生活,感受到我们祖国的日益富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了解今昔生活的差异,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3.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获取资料,并对所取得资料进行分析。 4.感受改革创新带来的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 学会收集、整理信息,能够运用一些信息做简单的分析。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成就的相关资料、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对祖辈、父辈以及自己三代人的衣食住行用等。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激趣引入。 1.播放《厉害了,我的国》片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师: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作为一位中国公

民,你有什么感受呢? 3. 其实过去的中国与世界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改革开放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同学们知道是哪次会议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吗? 4.揭示课题:12.富起来到强起来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改革创新谋发展 (一)改革创新 1.师: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创新事物层出不穷,描绘出当代中国发展与进步的美好画卷。那改革创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2.学生自由学习P86的活动园,说说自己的发现。 3.老师介绍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的改革之路 小岗村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1978年的安徽,从春季就出现了旱情,全省夏粮大减产。 小岗村的农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逼到了包产到户的这一条路上。这年11月24日晚上,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老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昏暗的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一个个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 这份后来存于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大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出人意料的是竟十分灵验,第二年小岗村就实现了大丰收,第一

十大致命病毒

人类史上十大致命病毒 黑死病 公元14世纪鼠疫大流行,当时被称为“黑死病”,流行于整个亚洲、欧洲和非洲北部。在欧洲,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夺去了2500万余人的生命。 天花病 在世界流行病历史上,恐怖程度可以与鼠疫相比的传染病是天花。四分之一的感染者会死亡,大多数幸存者会失明或留下疤痕。幸运的是,天花病毒已被人类彻底消灭,成了第一种、也是至今唯一一种被消灭的传染病。 艾滋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大范围的劫难。据2011年底的数据,全球艾滋病感染人数接近四千万。 艾滋病即由HIV潜伏性和作用缓慢的病毒引起的疾病,英文缩写为AIDS。最通行的说法认为是被感染的非洲猴子把病毒传染给了人类。 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在野生动物(狼、狐狸、鼬鼠、蝙蝠等)及家养动物(狗、猫、牛等)与人之间构成狂犬病的传播环节。人主要被病兽或带毒动物咬伤后感染。 登革热病毒 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和关节痛等,儿童患者死亡率较高,目前尚无药品和疫苗可有效防治这一疾病。四种病毒株可能引发登革热,人体受到其中任何一种感染后不会对其他三种产生抵抗力。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热病的首次公开亮相是1976年9月,扎伊尔北部巴姆巴地区的雅布库村庄。埃博拉热病第一例死者是马波罗·洛克拉,传教团的学校教师。不明白是什么导致了洛克拉的发烧、带血腹泻、呕吐、牙床和鼻、眼渗血。他的家人、朋友总共有21人死亡,只有三个人幸存下来,包括他的妻子,但她怀的胎儿却是死产。 另外,马尔堡出血热是由来自引起埃博拉出血热同一科的一种病毒引起的严重高致命性疾病。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治疗方法,病毒自然宿主也不确定。该病毒的人际传播需要与患者极其密切的接触。马尔堡出血热患者会出现高烧、恶心、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在致命病例中,死亡通常发生在症状出现之后8至9天,一般在此之前出现严重失血和休克。

入侵检测技术 课后答案

精品文档 . 第1章入侵检测概述 思考题: (1)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是如何把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方法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集成在一起的? 答: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是将主机入侵检测和网络入侵检测的能力集成的第一次尝试,以便于一个集中式的安全管理小组能够跟踪安全侵犯和网络间的入侵。DIDS的最初概念是采用集中式控制技术,向DIDS中心控制器发报告。 DIDS解决了这样几个问题。在大型网络互联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在网络环境下跟踪网络用户和文件。DIDS允许用户在该环境中通过自动跨越被监视的网络跟踪和得到用户身份的相关信息来处理这个问题。DIDS是第一个具有这个能力的入侵检测系统。 DIDS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从发生在系统不同的抽象层次的事件中发现相关数据或事件。这类信息要求要理解它们对整个网络的影响,DIDS用一个6层入侵检测模型提取数据相关性,每层代表了对数据的一次变换结果。 (2)入侵检测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般来说,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监控、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审计系统的配置和弱点; ●评估关键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识别攻击的活动模式; ●对异常活动进行统计分析; ●对操作系统进行审计跟踪管理,识别违反政策的用户活动。 (3)为什么说研究入侵检测非常必要? 答:计算机网络安全应提供保密性、完整性以及抵抗拒绝服务的能力,但是由于连网用户的增加,网上电子商务开辟的广阔前景,越来越多的系统受到入侵者的攻击。为了对付这些攻击企图,可以要求所有的用户确认并验证自己的身份,并使用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还可以用各种密码学方法对数据提供保护,但是这并不完全可行。另一种对付破坏系统企图的理想方法是建立一个完全安全的系统。但这样的话,就要求所有的用户能识别和认证自己,还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加密技术和强访问控制策略来保护数据。而从实际上看,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一个实用的方法是建立比较容易实现的安全系统,同时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建立相应的安全辅助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就是这样一类系统,现在安全软件的开发方式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就目前系统安全状况而言,系统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性。如果系统遭到攻击,只要尽可能地检测到,甚至是实时地检测到,然后采取适当的处理

病毒展示课教学设计

病毒展示课教学设计 湘波中学廖治年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说出病毒的种类、营养方式、繁殖方式。 (2)能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能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主动学习、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关注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2)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树立辩证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病毒的结构和生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学习难点:人类如何利用病毒来造福人类 三、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完成本节内容的预习:认真浏览课文,标注重点;完成文中、课后习题(如“想一想,议一议”、“讨论”、课后“练习”等) 2.PPT课件 3.导学案人手一份 4.课本剧剧本 5.仪器:显微镜1台、烧杯2个、玻璃棒1根、滤纸2张,漏斗1个,条桌2张,伊万诺夫斯基照片和实验室照片若干,写有表演对象的A4纸若干,透明胶。 6.培训小组长、主持人、演员 四、教学过程(含流程) (一)导入2分钟 电影《末日侵袭》主要讲述了在2008年,苏格兰出现了一种靠皮肤接触就能够传染的致命病毒,感染了数百万的人口,使苏格兰直接陷入了瘫痪之中。英国的政府机构想不出任何良策来控制病毒,只能宣布苏格兰为疫区,隔离了那里所有的平民,期望能借此控制住病毒的传播。 但30年后,病毒再次爆发,这次竟然发生在了人口高度集中的伦敦,看来政府30年前做出的那次所谓“保护大多数人生命”的如意算盘,是彻底落空了。正当政府官员焦急万分之际,(国家安全局的长官比尔·纳尔逊受到首相迈克尔·卡纳里斯的召见,他向比尔展示了卫星拍到的照片,)他们得到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一张卫星照片显示,“疫区”里仍然有生命存活的迹象(就意味着那里有抵抗病毒的办法)。为了找到对抗病毒的办法,政府派出了以(作风颇为强悍)伊登·辛克莱为首的科学队伍进入隔离区……, 问题探究:病毒的感染性极强,它是如何繁殖的?为了弄清楚病毒的奥秘,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学习吧!(板书课题)接下来,就请大家按预先分配好的任务分组讨论吧。 (二)分组合作交流8分钟 讨论的内容:展示形式、参与人员,答案校正,留足2-3分钟预演时间,未参与

入侵检测技术 课后答案

习题答案 第1章入侵检测概述 思考题: (1)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是如何把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方法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集成在一起的? 答: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是将主机入侵检测和网络入侵检测的能力集成的第一次尝试,以便于一个集中式的安全管理小组能够跟踪安全侵犯和网络间的入侵。DIDS的最初概念是采用集中式控制技术,向DIDS中心控制器发报告。 DIDS解决了这样几个问题。在大型网络互联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在网络环境下跟踪网络用户和文件。DIDS允许用户在该环境中通过自动跨越被监视的网络跟踪和得到用户身份的相关信息来处理这个问题。DIDS是第一个具有这个能力的入侵检测系统。 DIDS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从发生在系统不同的抽象层次的事件中发现相关数据或事件。这类信息要求要理解它们对整个网络的影响,DIDS用一个6层入侵检测模型提取数据相关性,每层代表了对数据的一次变换结果。 (2)入侵检测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般来说,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监控、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审计系统的配置和弱点; ●评估关键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识别攻击的活动模式; ●对异常活动进行统计分析; ●对操作系统进行审计跟踪管理,识别违反政策的用户活动。 (3)为什么说研究入侵检测非常必要? 答:计算机网络安全应提供保密性、完整性以及抵抗拒绝服务的能力,但是由于连网用户的增加,网上电子商务开辟的广阔前景,越来越多的系统受到入侵者的攻击。为了对付这些攻击企图,可以要求所有的用户确认并验证自己的身份,并使用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还可以用各种密码学方法对数据提供保护,但是这并不完全可行。另一种对付破坏系统企图的理想方法是建立一个完全安全的系统。但这样的话,就要求所有的用户能识别和认证自己,还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加密技术和强访问控制策略来保护数据。而从实际上看,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一个实用的方法是建立比较容易实现的安全系统,同时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建立相应的安全辅助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就是这样一类系统,现在安全软件的开发方式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就目前系统安全状况而言,系统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性。如果系统遭到攻击,只要尽可能地检测到,甚至是实时地检测到,然后采取适当的处理 –– 1

【热点英语】双语新闻学英语:《致命病毒——流感感染2600万美国人》

双语新闻学英语:《致命病毒——流感感染2600万美国人》 A deadly virus is spreading from state to state and has infected 26 million Americans so far. It's the flu 一种致命的病毒正在各州传播,迄今已感染了2600万美国人,这就是流感 There's another virus that has infected at least 26 million Americans across the country and killed at least 14,000 people this season alone. It's not a new pandemic -- it's influenza. 今年的这个季节存在着另一种病毒,已经在全国感染了至少2600万美国人并造成至少14,000人死亡。这不是新的疾病大流行——这是流感。 The 2019-2020 flu season, which began September 29, is projected to be one of the worst in a decade,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At least 250,000 people have been hospitalized with complications from the flu, and that number is predicted to climb as flu activity swirls.

入侵检测技术简单汇总

入侵检测技术 注意:本文只是对入侵检测技术的粗略的汇总,可供平时了解与学习,不能作为科研使用! 入侵检测分析系统可以采用两种类型的检测技术:异常检测(Anomaly Detection)和误用检测(Misuse Detection). 异常检测 异常检测也被称为基于行为的检测,基于行为的检测指根据使用者的行为或资源使用状况来判断是否入侵。基于行为的检测与系统相对无关,通用性较强。它甚至有可能检测出以前未出现过的攻击方法,不像基于知识的检测那样受已知脆弱性的限制。但因为不可能对整个系统内的所有用户行为进行全面的描述,况且每个用户的行为是经常改变的,所以它的主要缺陷在于误检率很高。尤其在用户数目众多,或工作目的经常改变的环境中。其次由于统计简表要不断更新,入侵者如果知道某系统在检测器的监视之下,他们能慢慢地训练检测系统,以至于最初认为是异常的行为,经一段时间训练后也认为是正常的了。 异常检测主要方法: (1)统计分析 概率统计方法是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中应用最早也是最多的一种方法。首先,检测器根据用户对象的动作为每个用户都建立一个用户特征表,通过比较当前特征与已存储定型的以前特征,从而判断是否是异常行为。 用户特征表需要根据审计记录情况不断地加以更新。用于描述特征的变量类型有: 操作密度:度量操作执行的速率,常用于检测通过长时间平均觉察不到的异常行为; ` 审计记录分布:度量在最新纪录中所有操作类型的分布; 范畴尺度:度量在一定动作范畴内特定操作的分布情况; 数值尺度:度量那些产生数值结果的操作,如 CPU 使用量,I/O 使用量等。 统计分析通过在一段时间内收集与合法用户行为相关的数据来定义正常的域值(Threshold ),如果当前的行为偏离了正常行为的域值,那么就是有入侵的产生。对于用户所生成的每一个审计记录,系统经计算生成一个单独的检测统计值T2,用来综合表明最近用户行为的异常程度较大的T2值将指示有异常行为的发生,而接近于零的T2值则指示正常的行为。统计值 T2本身是一个对多个测量值异常度的综合评价指标。假设有n个测量值表示为Si ,(1<=i<=n ),则T2 =a1S12+a2S22+…+a n S n2,其中 a i(1<=i<=n )表示第i个测量值的权重。 其优点是能应用成熟的概率统计理论,检测率较高,因为它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审计数据,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统计检测对事件发生的次序不敏感,也就是说,完全依靠统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二课时

最新 Word 《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二课时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提高家国责任意识。 2.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有使命意识,从小事做起,为民族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知道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有重要影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 二、教学重难点 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初步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三、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来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本课为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环节一:谈话引入,引导学生回忆改革创新成果,初步了解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1.教师出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二课时。 2.师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改革创新成果多。教师出示课件【改革创新成果多】。 3.过渡语:你们知道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设计意图】本节课从第一课时的改革创新成就入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二)新课部分 环节二:密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理解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懂得复兴中华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从小就要树立家国责任意识。 活动一:寻找精神文明的足迹 1.教师出示课件【活动要求】 (1)教师: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身边的文明人和文明事,说一说这些人和事对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着怎样的积极意义。 (2)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发现: 学生 1:身边的很多人经常使用礼貌用语,让人感到特别温暖。 学生 2:邻居阿姨常年照顾行动不便的婆婆,任劳任怨,受到了街坊邻居的一致好评。 学生 3:我的叔叔为人热心,多次组织亲朋好友为山区儿童捐款捐物,我也参加了爱心活动,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帮助有需要的小朋友。 学生 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区的保安叔叔对进入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非常负责任,尽全力保护这个社区大家庭。 2.过渡语: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文明人和文明事,这些人这些事给了我们很多温暖与感动。看来,文明的创建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与自觉行动,文明的创建还需要国家政策的保障和社会的推动。让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国家和社会在文明创建中的行动吧!我们再来看几张图片。 3.教师出示课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提问: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内容? (2)学生交流: 学生 1:我在学校里学习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 2:我在小区的宣传栏里见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介绍。 学生 3:我在公园里看到过书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宣传标语。

9种最致命的病毒剖析

9种最致命的病毒,你知道吗? 自从人类进化到现代形态,我们就一直在与病毒作斗争。疫苗和抗病毒药品可以让我们控制传染的传播,帮助病人康复。有一种病毒——天花,我们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完全根除了。 但是爆发于西非的埃博拉病毒表明,我们离战胜病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造成此次流行病的毒株,Zaire埃博拉,能够杀死90%的感染者,成为埃博拉病毒成员里最致命的病毒。“实际情况可能更糟糕,”Elke Muhlberger说,他是埃博拉病毒专家,也是波士顿大学微生物系的副教授。 但是世界上也有其他同样致命的病毒,某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根据人感染后的致死率,历史上的致死人数和潜在的威胁,列举9种最致命的病毒。 马尔堡病毒 科学家于1967年发现了马尔堡病毒,当时德国的实验室人员由于接触了来自乌干达的感染猴子而造成了小范围的感染爆发。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相似,都能造成出血热,也就是感染后表现出发热和内出血症状,这又会导致休克,器官衰竭和死亡。

第一次疾病爆发的致死率是25%,但根据国际卫生组织(WHO)资料,1998-200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和2005年在安哥拉的爆发致死率超过了80%。 埃博拉病毒 第一次已知的埃博拉感染人类同时发生在1976年的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通过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感染者的组织进行传播。Muhlberger表示,已知毒株的致死率有大有小。 比如,Reston埃博拉,甚至无法使人生病。但是Bundibugyo埃博拉的致死率有50%,Sudan埃博拉已经上升到71%。 根据WHO,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大爆发是此病毒有史以来最大和最复杂的一次爆发。 狂犬病

入侵检测技术重点总结

1.黑客:早先对计算机的非授权访问称为“破解”,而hacking(俗称“黑”)则指那些熟练 使用计算机的高手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这些计算机高手称为“黑客”。随着个人计算机及网络的出现,“黑客”变成一个贬义词,通常指那些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的人。2.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它通过从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 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者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3.入侵检测系统的六个作用:1)、通过检测和记录网络中的安全违规行为,惩罚网络犯罪, 防止网络入侵事件的发生。2)、检测其他安全措施未能阻止的攻击或安全违规行为。3)、检测黑客在攻击前的探测行为,预先给管理员发出警报。4)、报告计算机系统或网络中存在的安全威胁。5)、提供有关攻击的信息,帮助管理员诊断网络中存在的安全弱点,利于其进行修补。6)、在大型、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中布置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显著提高网络安全管理的质量。 4.t P>t D+t Rd的含义:t p:保护安全目标设置各种保护后的防护时间。t D:从入侵者开始发动入 侵开始,系统能够检测到入侵行为所花费的时间。t R:从发现入侵行为开始,系统能够做出足够的响应,将系统调整到正常状态的时间。公式的含义:防护时间大于检测时间加上响应时间,那么在入侵危害安全目标之前就能检测到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5.入侵检测原理的四个阶段: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响应处理。 6.攻击产生的原因:信息系统的漏洞是产生攻击的根本原因。 7.诱发入侵攻击的主要原因:信息系统本身的漏洞或脆弱性。 8.漏洞的概念: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它 是可以使攻击者能够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漏洞会影响到很大范围内的软件及硬件设备,包括操作系统本身及其支撑软件、网络客户和服务器软件、网络路由和安全防火墙等。漏洞是与时间紧密相关的,,一般是程序员编程时的疏忽或者考虑不周导致的。 9.漏洞的具体表现:存储介质不安全,数据的可访问性,信息的聚生性,保密的困难性, 介质的剩磁效应,电磁的泄漏性,通信网络的脆弱性,软件的漏洞。 10.漏洞iongde分类(按被利用的方式):物理接触、主机模式、客户机模式、中间人模式。 11.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分四个阶段: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响应处 理。 12.常用的5种检测模型:操作模型、方差模型、多元模型、马尔柯夫过程模型、时间序列 分析模型。 13.信息系统面临的三种威胁:非人为因素和自然力造成的数据丢失、设备失效、线路阻断; 人为但属于操作人员无意的失误造成的数据丢失;来自外部和内部人员的恶意攻击和入侵。 14.攻击的四个步骤:攻击者都是先隐藏自己;再踩点或预攻击探测,检测目标机器的各种 属性和具备的被攻击条件,然后采取相应的攻击行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攻击者会清除痕迹删除自己的行为日志。 Ping扫描:ping是一个DOS命令,它的用途是检测网络的连通状况和分析网络速度。 端口扫描:端口扫描时一种用来查找网络主机开放端口的方法,正确的使用端口扫描,能够起到防止端口攻击的作用。 操作系统识别扫描:黑客入侵过程的关键环节是操作系统的识别与扫描。 漏洞扫描:主要是查找操作系统或网络当中存在什么样的漏洞,并给出详细漏洞报告,引导用户到相关站点下载最新系统漏洞补贴程序,确保系统永远处在最安全的状态下,以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性。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二课时

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二课时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提高家国责任意识。 2.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有使命意识,从小事做起,为民族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知道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有重要影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 二、教学重难点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初步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三、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来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本课为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环节一:谈话引入,引导学生回忆改革创新成果,初步了解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1.教师出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二课时。 2.师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改革创新成果多。教师出示课件【改革创新成果多】。 3.过渡语:你们知道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设计意图】本节课从第一课时的改革创新成就入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二)新课部分环节二:密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理解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懂得复兴中华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从小就要树立家国责任意识。 活动一:寻找精神文明的足迹 1.教师出示课件【活动要求】 (1)教师: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身边的文明人和文明事,说一说这些人和事对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着怎样的积极意义。 (2)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发现: 学生1 :身边的很多人经常使用礼貌用语,让人感到特别温暖。 学生2:邻居阿姨常年照顾行动不便的婆婆,任劳任怨,受到了街坊邻居的一致好评。 学生3:我的叔叔为人热心,多次组织亲朋好友为山区儿童捐款捐物,我也参加了爱心活动,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帮助有需要的小朋友。 学生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区的保安叔叔对进入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非常负责任,尽全力保护这个社区大家庭。 2.过渡语: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文明人和文明事,这些人这些事给了我们很多温暖与感动。看来,文明的创建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与自觉行动,文明的创建还需要国家政策的保障和社会的推动。让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国家和社会在文明创建中的行动吧!我们再来看几张图片。 3.教师出示课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提问: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内容? (2)学生交流: 学生1 :我在学校里学习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2 :我在小区的宣传栏里见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介绍。 学生3 :我在公园里看到过书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宣传标语。 学生4: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

世界上9种最致命的病毒

世界上9种最致命的病毒 自古以来,病毒一直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而在与病毒的斗争,人类似乎占据了上风、赢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比如天花病毒的彻底根除,且数十年来再无新发案例。但是埃博拉病毒的爆发,打的我们措手不及,这也说明了要想真正战胜病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何况世界上同样致命的病毒也有很多,某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文则根据历史上人感染后的致死率,盘点了世界上病毒排行榜上最致命的9种。 NO.1 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 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可谓是“同门师兄弟”,所到之处,无不寸草不生,让人胆颤心惊。这两种病毒属于同一家族——纤维病毒家族,均能造成出血热,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器官衰竭和死亡等症状。 马尔堡病毒首次于1967年被发现,且其第一次爆发时所产生的致死率是25%,但根据国际卫生组织(WHO)资料,1998-200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和2005年在安哥拉的爆发致死率均超过了80%,可以说是无愧于最致命病毒的称号。 NO.2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埃博拉病毒既然和马尔堡病毒“一脉同源”,那么其致命性也是毋庸置疑的。每次其在世上猖狂肆虐时,都会收割大把生命;而且每次爆发都有种“神不知鬼不觉”感觉,至今也没有人知道在其大爆发后会潜伏在何处。 目前已知第一次感染埃博拉的案例也是发生在1976年的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且依据WHO,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大爆发是有史以来最大和最复杂的一次爆发。该病毒可通过被感染者的体液进行传播,且其不同类型产生的致死率也是不同的,比如Reston埃博拉甚至无法使人生病,而Bundibugyo埃博拉的致死率可达50%,sundan埃博拉的致死率已上升至71%。 NO.3狂犬病(Rabies virus) 狂犬病毒在电镜下有些类似“弹头”,而它靶向的目标就是人类的大脑。一旦该病毒入侵周围神经,可“劫持”了神经元细胞间传递细胞组分的“列车”,还会“操纵”它们直接驶入脊髓,进而便可以“乘坐”通往大脑的“列车”了。当病毒到达大脑后,会对大脑进行大规模的毁坏,使得人体出现恐水、狂犬病的症状。 在1920年左右推出的狂犬疫苗,很大程度降低了该病毒的致死率,而且已经让狂犬病在发达国家中变得极为罕见,但是狂犬病在印度和部分非洲地区仍是一个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 一、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James Aderson在1980年的工作,他首先提出了入侵检测的概念,在该文中Aderson提出审计追踪可应用于监视入侵威胁,但由于当时所有已有的系统安全程序都着重于拒绝未经认证主体对重要数据的访问,这一设想的重要性当时并未被理解。1987年Dorothy.E.Denning[2]提出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的抽象模型,首次将入侵检测的概念作为一种计算机系统安全防御问题的措施提出,与传统加密和访问控制的常用方法相比,IDS是全新的计算机安全措施。1988年的Morris Internet蠕虫事件使得Internet近5天无法使用。该事件使得对计算机安全的需要迫在眉睫,从而导致了许多IDS系统的开发研制。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的定义为:识别针对计算机或网络资源的恶意企图和行为,并对此作出反应的过程。IDS则是完成如上功能的独立系统。IDS能够检测未授权对象(人或程序)针对系统的入侵企图或行为(Intrusion),同时监控授权对象对系统资源的非法操作(Misuse)。 ●从系统的不同环节收集信息; ●分析该信息,试图寻找入侵活动的特征; ●自动对检测到的行为做出响应; ●纪录并报告检测过程结果。 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入侵检测系统能很好的弥补防火墙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防火墙的补充[1]。 二、入侵检测的分类 现有的分类,大都基于信息源和分析方法进行分类。 2.1 根据信息源的不同,分为基于主机型和基于网络型两大类 2.1.1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基于主机的IDS可监测系统、事件和Windows NT下的安全记录以及Unix环境下的系统记录。当有文件被修改时,IDS将新的记录条目与已知的攻击特征相比较,看它们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就会向系统管理员报警或者作出适当的响应。 基于主机的IDS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其他技术。检测对关键系统文件和可执行文件入侵

snort入侵检测技术

Snort入侵检测系统分析 2015年12月6日 Snort入侵检测系统分析 简介 Snort的一些源代码是从著名的TCPDUMP软件发展而来的。snort是一个基于LIBPCA包的网络监控软件,可以作为一个十分有效的网络入侵监测系统。它运行在一个“传感器”主机上,监听网络数据。这台机器可能是一台简陋的运行FREEBSD系统的Pentium100 PC,并且至少有一个网卡。 Snort首先根据远端的IP地址建立目录,然后将检测到的包以TCPDUMP的二进制格式记录或者以自身的解码形式存储到这些目录中.这样一来,你就可以使用snort来监测或过滤你所需要的包.Snort是一个轻量级的入侵检测系统,它具有截取网络数据报文,进行网络数据实时分析、报警,以及日志的能力。snort的报文截取代码是基于LIBPCA库的,继承了LIBPCA库的平台兼容性。它能够进行协议分析,内容搜索/匹配,能够用来检测各种攻击和探测,例如:缓冲区溢出、隐秘端口扫描、CGI 攻击、SMB探测、OS指纹特征检测等等。snort使用一种灵活的规则语言来描述网络数据报文,因此可以对新的攻击作出快速地翻译。snort具有实时报警能力。可以将报警信息写到syslog、指定的文件、UNIX套接字或者使用Winpopup消息。snort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它支持插件体系,可以通过其定义的接口,很方便地加入新的功能。snort还能够记录网络数据,其日志文件可以是TCPDUMP格式,

也可以是解码的ASCII格式。简单的说,Snort是数据包的嗅探器,也是数据包记录器,还是NIDS。提供数据包嗅探和记录功能只是Snort的部分功能,Snort 的特点就是其入侵检测功能—根据入侵规则匹配数据包中的内容。Snort还是一个自由,简介,快速,易于扩展的入侵检测系统,已经被移植到了各种UNIX平台和winY2k上。同时,它也是目前安全领域中,最活跃的开放源码工程之一。 体系结构 Snort有5个主要部件:捕包程序库libpcap、包解码器、预处理程序、检索引擎、输出组件。 图1 Snort组件数据流程图 捕包装置把包以原始状态捕获后送给解码器。解码器是进入Snort的第一步,它将特殊协议元素翻译成内部数据结构。它的目的是剥落包头。利用TCP-IP 栈解码并且将包放入一个数据结构中。在最初的捕包和解码完成后,有预处理程序处理流量。许多插入式预处理程序对包进行检查或操作后将它们交给下一个组件——检索引擎。检索引擎对每一个包的一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检验以检测入侵。最后一个组件是输出插件,它对可疑行为产生报警。大规模的应用程序很少采用单机模式,Snort通常采用分布式体系对网络进行入侵检测。最典型的安装方式是三层体系,即传感器层、服务器层、分析员控制台。 捕包程序库libpcap和包解码器运行在传感器上,负责对抓来的包进行解释并传递警报。由于传感器必须放置在要监控入侵的网段,为了保证安全,通常只安装Snort和它在之上运行的支撑应用程序。建议Linux或BSD等UNIX类型的操作系统。传感器的两块网卡一块用作捕包接口不分配IP,一块用作管理接口分配IP。捕包程序库libpcap运行在Libpcap平台上,由于Libpcap平台的独立性使得Snort可以被移植到任何地方,成为一个真正与平台无关的应用程序。预处理程序 预处理是Snort的一类插件。它在检测引擎之前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且努力与不断变化的漏洞和攻击保持同步。可以添加新的协议为Snort提供支持。它既

9种最致命的病毒

9种最致命的病毒,你知道吗? 都有哪些致命的病毒? 自从人类进化到现代形态,我们就一直在与病毒作斗争。疫苗和抗病毒药品可以让我们控制传染的传播,帮助病人康复。有一种病毒——天花,我们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完全根除了。 但是爆发于西非的埃博拉病毒表明,我们离战胜病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造成此次流行病的毒株,Zaire埃博拉,能够杀死90%的感染者,成为埃博拉病毒成员里最致命的病毒。“实际情况可能更糟糕,”Elke Muhlberger说,他是埃博拉病毒专家,也是波士顿大学微生物系的副教授。 但是世界上也有其他同样致命的病毒,某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下面根据人感染后的致死率,历史上的致死人数和潜在的威胁,列举9种最致命的病毒。 马尔堡病毒 科学家于1967年发现了马尔堡病毒,当时德国的实验室人员由于接触了来自乌干达的感染猴子而造成了小范围的感染爆发。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相似,都能造成出血热,也就是感染后表现出发热和内出血症状,这又会导致休克,器官衰竭和死亡。

第一次疾病爆发的致死率是25%,但根据国际卫生组织(WHO)资料,1998-200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和2005年在安哥拉的爆发致死率超过了80%。 埃博拉病毒 第一次已知的埃博拉感染人类同时发生在1976年的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通过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感染者的组织进行传播。Muhlberger表示,已知毒株的致死率有大有小。 比如,Reston埃博拉,甚至无法使人生病。但是Bundibugyo埃博拉的致死率有50%,Sudan埃博拉已经上升到71%。 根据WHO,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大爆发是此病毒有史以来最大和最复杂的一次爆发。 狂犬病

防火墙、病毒防护及入侵检测技术

防火墙、病毒防护及入侵检测技术 一、历年试题及分析 ●根据统计显示,80%的网络攻击源于内部网络,因此,必须加强对内部网络的安全控制和防。下面的措施中,无助于提高同一局域网内安全性的措施是__(13)__。 (13)A.使用防病毒软件 B.使用日志审计系统 C.使用入侵检测系统 D.使用防火墙防止内部攻击 答案:C 防火墙把网络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一般把对外提供网络服务的设备(如WWW服务器、FTP服务器)放置于(4)区域。 (4)A.信任网络 B.非信任网络 C.半信任网络 D. DMZ(非军事化区) 分析:DMZ是英文"demilitarized zone"的缩写,中文名称为"隔离区",也称"非军事化区"。它是为了解决安装防火墙后外部网络不能访问内部网络服务器的问题,而设立的一个非安全系统与安全系统之间的缓冲区,这个缓冲区位于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小网络区域内,在这个小网络区域内可以放置一些必须公开的服务器设施,如企业Web服务器、FTP服务器和论坛等。另一方面,通过这样一个DMZ区域,更加有效地保护了内部网络,因为这种网络部署,比起一般的防火墙方案,对攻击者来说又多了一道关卡。 答案:D ●如下图所示,某公司局域网防火墙由包过滤路由器R和应用网关F组成,下面描述错误的是(13)。

A.可以限制计算机C只能访问Internet上在TCP端口80上开放的服务 B.可以限制计算机A仅能访问以“202”为前缀的IP地址 C.可以使计算机B无法使用FTP协议从Internet上下载数据 D.计算机A能够与计算机X建立直接的TCP连接 答案:D ●以下关于入侵检测系统的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27)。 (27)A. 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对网络活动进行监视 B. 入侵检测能简化管理员的工作,保证网络安全运行 C. 入侵检测是一种主动保护网络免受攻击的安全技术 D. 入侵检测是一种被动保护网络免受攻击的安全技术 分析: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一种主动保护自己免受攻击的网络安全技术;能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能够及时识别网络中发生的入侵行为并实时报警;监视计算机系统或网络中发生的事件,并进行分析,以寻找危及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或绕过安全机制的入侵行为。IDS就是自动执行这种监视和分析过程的安全系统。 答案: D 二、知识点归纳 1、防火墙 1.1定义 作为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门户,可以实现内部网络(信任网络)与外部不可信任网络(如因特网)之间或是内部网不同网络安全区域隔离与访问控制,保障网络系统与网络服务的可用性,有效抵御来自因特网的外部攻击。 ?所有从外部到内部或从内部访问外部的通信必须经过它; ?只有有内部访问策略授权的通信才能被允许通过; ?系统本身具有很强的高可靠性。 1.2基本类型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二课时

《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二课时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提高家国责任意识。 2.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少年要有使命意识,从小事做起,为民族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知道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有重要影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 二、教学重难点 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初步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三、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来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本课为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环节一:谈话引入,引导学生回忆改革创新成果,初步了解精神文明的重要性。 1.教师出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二课时。 2.师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改革创新成果多。教师出示课件【改革创新成果多】。 3.过渡语:你们知道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设计意图】本节课从第一课时的改革创新成就入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二)新课部分 环节二:密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理解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懂得复兴中华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从小就要树立家国责任意识。 活动一:寻找精神文明的足迹 1.教师出示课件【活动要求】 (1)教师: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身边的文明人和文明事,说一说这些人和事对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有着怎样的积极意义。 (2)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发现: 学生 1:身边的很多人经常使用礼貌用语,让人感到特别温暖。 学生 2:邻居阿姨常年照顾行动不便的婆婆,任劳任怨,受到了街坊邻居的一致好评。 学生 3:我的叔叔为人热心,多次组织亲朋好友为山区儿童捐款捐物,我也参加了爱心活动,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帮助有需要的小朋友。 学生 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区的保安叔叔对进入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非常负责任,尽全力保护这个社区大家庭。 2.过渡语: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文明人和文明事,这些人这些事给了我们很多温暖与感动。看来,文明的创建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与自觉行动,文明的创建还需要国家政策的保障和社会的推动。让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国家和社会在文明创建中的行动吧!我们再来看几张图片。 3.教师出示课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提问: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内容? (2)学生交流: 学生 1:我在学校里学习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生 2:我在小区的宣传栏里见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介绍。 学生 3:我在公园里看到过书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宣传标语。

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录 1 引言 (1) 1.1入侵检测技术成因 (1) 1.2入侵检测系统的成长 (2) 2 入侵检测定义与分类 (3) 2.1入侵检测定义 (3) 2.2入侵检测技术分析 (4) 2.3入侵检测的分类 (5) 3 常用的入侵检测技术方法 (6) 3.1 神经网络异常检测 (6) 3.2 概率统计异常检测 (7) 3.3 专家系统误用检测 (7) 3.4 基于模型的入侵检测 (7) 4 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7) 4.1 分布式合作引擎、协同式抵抗入侵 (8) 4.2 智能化入侵检测 (8) 4.3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与通用入侵检测技术架构 (9) 4.4应用层入侵检测技术 (9) 4.5入侵检测技术的评测方法 (9) 4.6网络安全技术相结合 (10) 4.7 全面的安全防御方案 (10)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 1 引言 1.1入侵检测技术成因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也能够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保证网络上信息的安全成为计算机网络的一个关键技术。虽然迄今为止以发展了多种安全机制来保护计算机网络,如:用户授权与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备份等。但以上的安全机制已不能满足当前网络安全的需要。网络入侵和攻击的现象仍然是屡见不鲜。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应用,使得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使得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保障信息与网络的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共同目标。 为了实现计算机和因特网的安全,传统的安全防御措施,如:加密、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已暴露出了众多的缺陷或漏洞。入侵检测责是信息与网络安全保障中应运而生的关键技术之一。入侵是指未经授权蓄意尝试访问信息、篡改信息,是系统不可靠或不能使用,亦即破坏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行为。它的特点是不受时空限制,攻击手段隐蔽而且更加错综复杂,内部作案连接不断。入侵检测以其动态防护特点,成为实现网络安全的新的解决策略。引入入侵检测技术,相当于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了一个闭环的安全策略。计算机的多种检测系统进行安全策略的反馈,从而进行及时的修正,大大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