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HA心肺复苏指南2011

AHA心肺复苏指南2011

2017版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第一步先评估患者 1、判断患者的意识;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大叔,醒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无应答,立即呼救。 2、判断呼吸:解开上衣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口鼻有无出气,约 5秒(1001、1002、100 3、100 4、1005…),确认呼吸停止。(准备抢救车!除颤仪!) 3、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确认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10秒)。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计时下午16:00. 复苏体位—去枕平卧、背部垫硬板、松解裤带。 第二步行心肺复苏(CPR) 1、首先行(C)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手指相扣,左手五指翘起,双肘关节伸直,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30次。说明:(按压和放松时间1:1,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对儿童及婴儿则至少胸部前后径的1∕3 )。 2、(A)开放气道;患者置于仰卧位,判断无义齿,头偏向一侧,清理口鼻分泌物,头复位,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

3、(B)人工呼吸: (1)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吹起见胸廓抬起即可,嘴包严患者的口部。 (2)应用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10L/分,一手以“CE”手法固定面罩,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8-10次/分。 CPR操作要点:按压与人工比例为30:2,持续进行5周期2分钟CPR(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再次判断效果,时间不超过10秒。 第三步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可扪及颈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以上;瞳孔由大缩小;对光反射恢复;口唇指甲由紫绀变红润;自主呼吸恢复。结束后,整理病人,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操作完毕后计时16:03.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注)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一) 作者:AHA相关专家组来源:急诊医学资讯日期:2015-10-16 为方便中国医师阅读习惯,本平台(急诊医学资讯)现提取AHA心肺复苏指南中的以下部分进行文字发布: 1.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 2.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医护人员BLS 3.心肺复苏的替代技术和辅助装置 4.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5.心脏骤停后救治 第一部分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 1、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 《2015指南》建议中,有关非专业施救者实施成人心肺复苏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包括下列内容:1.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2010年相同,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B LS)流程。 2.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所改变,反映了施救者可以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 反应(即通过手机)的现实情况。 3.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的社区执行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 4.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及鼓励非专业施救者在发现患者没有反应 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喘息)时开始心肺复苏的建议得到强化。 5.进一步强调了调度人员需快速识别可能的心脏骤停,并立即向呼叫者提供心肺复苏指导(即 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6.确定了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的建议:单一施救者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 -A-B而非 A-B-C),以减少首次按压的时间延迟。单一施救者开始心肺复苏时应进行 30次胸外按压后做 2次人工呼吸。 7.继续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 廓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2019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操作规程

2019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操作流程2010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操作流程深圳市急救医疗服务质量整体评估之技术操作考核双人法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BLS)现场操作考核的评分细则表据CPR2010国际指南)(依说明: (1)CPR操作考核统一使用带电子显示和打印仪的复苏模型人,假设抢救对象是1名非目击成人心脏停搏患者。 (2)考核结束后,应当场打印电脑评估报告单并交考核人签字确认;电脑打印单必须附于本表一起装订保存。 (3)双人法CPR操作考核的医生和护士互为术者A与助手B,在考核前临时抽签决定AB角色。 (4)所下达的口头医嘱是()否()。 现场心肺复苏操作指挥和医嘱的规范用语适用于医护多人配合抢救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现场环境安全(第一施救者首先上场,看表记录时间)判断患者有无反应: 喂、喂!你怎么啦你醒醒!!(同时观察呼吸是否正常)确定昏迷呼救: 快来人呐,准备抢救!请你拿除颤仪、面罩-球囊和急救箱摆放抢救体位: 建立静脉通路如有需要请垫入按压背板判断循环征象: 没有心跳!必要时心前区捶击胸外心脏按压: 立即胸外按压(边压边下医嘱)请助手尽快开放气道下达紧急医嘱: 肾上腺素1mg静推快!打开除颤仪、调至心电监护位检查清理口腔: 由助手去检查和清理(边压边下医嘱)吸引器连接吸痰管徒手开放气道: 与胸外按压同步进行(边压边下医嘱)请保持气道畅通准备呼吸器械: 准备氧气面罩(边压边下医嘱)复苏球囊接通氧气给予人工呼吸:

球囊通气两次(计数)(如果是当场目击的成人心搏骤停赶快除颤)准备电击除颤:暂停按压,连贴电极板、观察心电示波,室颤!涂导电糊判断是否室颤: 确认心电图仍为室颤选择能量200J/360J、充电!尽快给予一次电击: 我已离开、你已离开、大家都离开,放电!b继续CPR轮回: 继续CPR,从胸外按压开始、循30:2做5个轮回全面检查评估: 暂停CPR,检查评估持续心电监护,12导ECG描图17.如果复苏成功: 现场心肺复苏成功!恢复体位、吸氧、转送ICU治疗否则开始ACLS: 心肺复苏失败(进入ACLS阶段)准备气管插管物品尽快气管插管: 开始插管、继续按压确定导管在气管气管内吸痰复苏球囊过渡: 捏皮球给氧,正压通气8~10次/分,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不间断地心脏按压: 持续胸外按压至少100次/分,准备开胸按压(有条件时)及早给予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1mg静推急查血常规、血生化和动脉血气反复除颤和用药: 全身亚低温保护再次电击除颤,胺碘酮300mg静推准备心脏起搏,5%碳酸氢钠100ml 静滴25.何时终止心肺复苏: 半小时后心电图一分钟描图,诊断生物学死亡终止抢救、尸体料理双人法BLS操作考核的行为和用语规范标准适用于医护专业人员2人急救操作考核;仅限BLS阶段(第一个ABCD)的技能;假设倒地者是一非目击的成人心脏停搏;第一施救者首先上场、担任主角A,而另一施救者为助手B、从旁协助;医生与护士互为A-B角色,临考核时抽签决定;用徒手配合器械的方法实施急救,下医嘱的(简称一看,由第一施救者首先上场)判断患者有无反应: 低头呼唤并掐人中,(二唤)观察呼吸是否正常,限4秒钟完成确定昏迷呼救: 呼叫来人、启动急救系统(三呼)携带除颤仪、面罩-球囊和急救箱摆放抢救体位:去枕、解上衣、垫背板,(准备)下达口头医嘱建立静脉通路判断循环征象: 触摸颈动脉搏动,并抬头(判断)巡视四肢和面色改变,限6秒完成胸外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2015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CPR

心肺复苏2015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CPR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 3、100 4、1005…)告知无呼吸 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后续的专业用药 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先判断患者有无意识。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A(airway):保持呼吸顺畅 B(breathing):口对口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A保持呼吸顺畅 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气道,所以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是畅通气道。急救者以一手置于患者额部使头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颈部或托起下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怀疑有颈部损伤者只能托举下颏而不能使头部后仰;若疑有气道异物,应从患者背部双手环抱于患者上腹部,用力、突击性挤压。B 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或口唇),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或鼻)内吹气, 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C 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心搏骤停的现场急救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第一部分科学共识 第二部分伦理原则 第三部分生命支持 第四部分培训教育 一.科学共识(Consensus on Science) 以《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2000-2005)》为基础,介绍现场心肺复苏。 国际指南会议所推荐的意见 以循证https://www.doczj.com/doc/9018214222.html,'>医学(EBM)为依据: ※证实了许多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法; ※对一些证实为无效的抢救方法予以否定; ※推荐经过严格循征https://www.doczj.com/doc/9018214222.html,'>医学证实的新方法; ※在目前的条件下指南为最有效和便于教学; ※提供了最新的知识、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历史回顾 50年代美国医生彼得·沙法(Peter Safar)教授等重新发表了口对口吹气术。 1960年,考恩医生(Kouwenhoven)等人观察用力在胸外按压,可以维持血液循环。 沙法与考恩确认了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术联合应用技术的合理性。 沙法结合两种方法,奠定了现代CPR的基础。 *40年来CPR在全球风靡,美国普及7000万人次; CPR带来的希望,欧美平均每天能挽救1000例院外心搏骤停者; 中国电力部门从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人工呼吸为主的救护培训,70年代开始CPR普及,在触电抢救上取得了成就。《国际CPRECC指南2000 》2000年2月在美国达拉斯定稿,2000年8月15日,在美国心脏协会主办的《循环》杂志上颁布。 2005年1月对《CPR与ECC指南2000》作了修订,称为《国际CPR与ECC指南2005》,并将于2005年11月在美国《循环》杂志上以100页的篇幅面世。该指南凝集了全球110个国家、地区https://www.doczj.com/doc/9018214222.html,'>医学专家的心血。 广泛与接受,就是在科学的基础上,https://www.doczj.com/doc/9018214222.html,'>医学人员、专业急救人员的参与。 二.伦理原则(Ethical Aspects) CPR的目标: 1.挽救生命,恢复健康,解除病痛和减少伤残。 2.但是,CPR一个特殊的目标是逆转临床死亡,故有很大局限性。 病人自主的原则 在伦理学上是受到尊重的,在许多国家亦受法律保护。 临终遗嘱:提出自己的医疗范围包括CPR。 形式:谈话、书面遗嘱、生存意愿及对医务人员永久的委托书。 遇下列情况可不进行CPR 1.科学的评估已表明没有明确的标准能准确预测CPR无效。因此,推荐所有心搏骤停病人均应接受CPR ,除非: 病人有有效的遗嘱; 病人有不可逆的死亡体征:僵死、断头或尸斑; 预测不能得到生理上的益处,对危重败血症、心原性休克进行了最积极地治疗,重要的脏器功能仍在不断恶化或者疾病的晚期(心脏停搏是必然结果)。 2.在执行CPR时,救援者将要冒身体受伤的危险。 下列情况可以终止CPR: 1.有效的自主循环和通气恢复;有专业医务人员的接替。

心肺复苏新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CPR

心肺复苏2018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C P R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 3、100 4、1005…)告知无呼吸 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正确的按压深度5-6cm) 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十大更新 1、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2、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新指南规定,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指南把心肺复苏与驾车行驶进行了比较。在驾车行驶时,一天行驶的里程数不仅受行驶速度影响,还受中途停顿的次数和时间影响。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不中断行驶,则实际行驶距离为一小时60英里。以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但

心肺复苏最新指南(2018)

AHA心肺复苏(CPR) 及心血管急救(ECC)2017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 程指南更新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使其循环、呼吸系统和大脑功能得以控制或部分恢复的急救技术,适用于几乎所有原因造成的心脏骤停。 2017年11月6日,美国心脏学会(AHA)官网及Circulation杂志刊登了关于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 新版指南在《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基础上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强调,主要包括调度员协助的CPR、旁观者参与的CPR、急救医疗服务(EMS)提供的CPR、心脏骤停后CPR、胸外按压—通气比例5个部分。以下进行这几个方面新旧版本的比较 1、调度员协助的CPR(Dispatch-assisted CPR) 2017AHA更新:建议针对疑似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在需要调度员指导施救的情况下,调度员应指导呼救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旁观者参与的CPR(Bystander CPR) 2.1 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未经过培训的旁观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自行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2 2017AHA更新:对于院外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推荐经过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培训的旁观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ⅠC-LD)。

2005年度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导的最新标准比例表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比例表 成人1-8岁儿童婴儿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 人工呼吸 2次有效呼吸 (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 2次有效呼吸 (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 2次有效呼吸 (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 呼吸频率 10-12次/分钟 (约5-6秒钟吹气一次) 10-20次/分钟 (约3-5秒钟吹气一次) 10-20次/分钟 (约3-5秒钟吹气一次) 检查循环颈动脉股动脉肱动脉 按压位置 胸部胸骨下切迹(胸口剑突处) 上两指胸骨正中部位或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乳头连线下一横指 按压方式两只手掌根重叠两只手掌根重叠/一只手掌根2指(以环绕胸部双手的拇指,二人法) 按压深度4-5cm 2-3cm 1-2cm 按压频率100次/分100次/分100次/分 按压通气比30:2(单人或双人)30:2/单人或15:2/双人30:2/单人或15:2/双人潮气量比500ml-600ml 每公斤/8ml(约150ml-200ml) 30ml-50ml CPR周期2次有效吹气,再按压与通气五个循环周期CPR AED 有AED设备条件情况下,请先使用AED除颤一次, 然后进行5个周期CPR 不推荐使用心肺复苏2005国际指南主要内容 早在1947年美国Claude Beek教授首次报道对一室颤患者电除颤成功,以后除颤器材不断改善;Peter Safer 1958年发明口对口人工呼吸,因为简单易行、潮气量大而被确定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60年代时,William Kouwenhoven等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文章,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 口对口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的结合,配以体外电击除颤法,构成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1966年-全美复苏会议成为心肺复苏术 1992 – AHA CPR指南 2000 –第一部国际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正式发表 2005 –修订CPR及ECC指南。 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 (一)心脏本身病变直接引起:即为心源性 冠心病:80%,尤其以不稳定性心绞痛(UP)、急性心肌梗塞(AMI)最为多见,二者又合称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其它心肌病、心肌炎、瓣膜性疾病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占20% (二)非心脏原因引起: 1、急性物理化学因素对心肌的损伤,如中毒、溺水、自溢、触电等。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抢救常规 【概述】 心跳呼吸骤停属最危重的临床疾病状态,必须分秒必争进行抢救,采用急救手段恢复已中断的呼吸循环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CPR 最早始于1958年,1960年将其标准化并广泛用于临床,最新的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于2016年重新修订。新指南对复苏程序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C-A-B。 【诊断】 一、病因 儿童呼吸心跳骤停多由于气道阻塞和缺氧,先引起呼吸骤停,继而心搏骤停,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疾病,由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而致的窒息成为小儿呼吸心跳骤停的主要直接因素。儿童呼吸心跳骤停的病因如下: 1.呼吸系统疾病:上气道阻塞(异物、反流、喉痉孪、喉水肿等)、下气道疾病(继发于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的疾病)。 2.感染:败血症、脑膜炎。 3.中毒与药物过敏:麻醉性抑制剂、镇静剂、抗心律不齐药中毒、青霉素过敏。

4.循环系统疾病:休克、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心律紊乱。 5.婴儿猝死综合征。 6.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脑外伤、颅内感染、颅内出血、颅内肿瘤、脑疝等。 7.创伤和意外:窒息、溺水。 8.代谢性疾病:酸碱和电解质紊乱。 二、临床表现 呼吸心跳骤停常有如下临床表现: 1.突然出现昏迷,部分患儿有一过性抽搐。 2.瞳孔散大。 3.大动脉搏动消失。 4.心音消失及心动过缓。 5.呼吸停止或严重呼吸困难。 6.心电图显示等电线或极缓慢心律。 如能早期掌握心跳骤停前的先兆,及时判断并尽早实施心肺复苏术常可提高患儿存活率,临床上迅速而准确的诊断依据是: 1.突然出现昏迷。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 与成人相比,小儿心搏骤停很少原发于心脏疾病,而多为严重疾病的终末结果,在儿科多因呼吸停止造成的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所致,先引起呼吸骤停,继而心搏骤停,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复苏成败的关键措施之一。 【治疗】 标准心肺复苏程序内容包括 1.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2.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3.延续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 PLS)。 一、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是心肺复苏的第一阶段,主要目的是建立人工循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人工呼吸,即心肺复苏CAB。其中包括胸外按压(circulation,C),开放气道(airway,A),建立人工呼吸(breathing,B)。

2005国际心肺复苏的指南

2005国际心肺复指南 心搏骤停的现场急救 心肺复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第一部分科学共识 第二部分伦理原则 第三部分生命支持 第四部分培训教育 一.科学共识 (Consensus on Science) 以《心肺复与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2000-2005)》为基础,介绍现场心肺复。 国际指南会议所推荐的意见 以循证https://www.doczj.com/doc/9018214222.html,'>医学(EBM)为依据: ※证实了许多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法; ※对一些证实为无效的抢救方法予以否定; ※推荐经过严格循征https://www.doczj.com/doc/9018214222.html,'>医学证实的新方法; ※在目前的条件下指南为最有效和便于教学; ※提供了最新的知识、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历史回顾 50年代美国医生彼得·沙法(Peter Safar)教授等重新发表了口对口吹气术。 1960年,考恩医生(Kouwenhoven)等人观察用力在胸外按压,可以维持血液循环。 沙法与考恩确认了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术联合应用技术的合理性。 沙法结合两种方法,奠定了现代CPR的基础。 *40年来CPR在全球风靡,美国普及7000万人次; CPR带来的希望,欧美平均每天能挽救1000例院外心搏骤停者; 中国电力部门从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人工呼吸为主的救护培训,70年代开始CPR普及,在触电抢救上取得了成就。《国际CPRECC指南2000 》2000年2月在美国达拉斯定稿,2000年8月15日,在美国心脏协会主办的《循环》杂志上颁布。 2005年1月对《CPR与ECC指南2000》作了修订,称为《国际CPR与ECC指南2005》,并将于2005年11月在美国《循环》杂志上以100页的篇幅面世。该指南凝集了全球110个国家、地区https://www.doczj.com/doc/9018214222.html,'>医学专家的心血。 广泛与接受,就是在科学的基础上,https://www.doczj.com/doc/9018214222.html,'>医学人员、专业急救人员的参与。 二.伦理原则(Ethical Aspects) CPR的目标: 1.挽救生命,恢复健康,解除病痛和减少伤残。 2.但是,CPR一个特殊的目标是逆转临床死亡,故有很大局限性。 病人自主的原则 在伦理学上是受到尊重的,在许多国家亦受法律保护。 临终遗嘱:提出自己的医疗围包括CPR。 形式:谈话、书面遗嘱、生存意愿及对医务人员永久的委托书。 遇下列情况可不进行CPR 1.科学的评估已表明没有明确的标准能准确预测CPR无效。因此,推荐所有心搏骤停病人均应接受CPR ,除非: 病人有有效的遗嘱; 病人有不可逆的死亡体征:僵死、断头或尸斑; 预测不能得到生理上的益处,对危重败血症、心原性休克进行了最积极地治疗,重要的脏器功能仍在不断恶化或者疾病的晚期(心脏停搏是必然结果)。 2.在执行CPR时,救援者将要冒身体受伤的危险。 下列情况可以终止CPR:

2015最新心肺复苏指南新变化

2015最新心肺复苏指南新变化10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在官方网站及杂志(Circulation)上公布了《2015心肺复苏指南(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更新》。指南针对医务人员的有何提醒呢?又与此前2010版指南有何变动呢?以下为“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医护人员BLS)”部分供大家学习。 及早识别患者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015(更新):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就近呼救,但在现实情况中,医护人员应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2010(旧):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否消失或呼吸是否正常时,也应检查反应。 理由:此条建议变更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 胸外按压的强调事项* 2015(更新):医护人员应为所有心脏骤停的成人患者提供胸部按压和通气,无论这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而且,医务人员比较实际的做法应是,根据最有可能导致停搏的原因,调整施救行动的顺序。 2010(旧):急救人员和院内专业救援人员都可为心脏骤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理由:建议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实施单纯胸外按压式心肺复苏,因为这种方式相对易于调度员通过电话进行指导。医护人员理应接受过心肺复苏培训,才能够有效实施按压和通气。但是,医务人员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在单独行动时,仍应是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给予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的顺序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改变,比如在医护人员可以快速取得并使用AED时。 先给予电击还是先进行心肺复苏? 2015(更新):当可以立即取得AED时,对于有目击的成人心脏骤停,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成人在未受监控的情况下发生心脏骤停,或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准备AED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而且视患者情况,应在设备可供使用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2010(旧):如果任何施救者目睹发生院外心脏骤停且现场立即可取得AED,施救者应从胸部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AED。在现场有AED或除颤器的医院和其他机构,治疗心脏骤停时,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且在AED/除颤器可供使用后尽快使用。

心肺复苏

1.心肺复苏适应症 心肺复苏适用于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如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创伤、电击伤、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 2.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1)判断意识。 轻拍伤病员肩膀,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 (2)高声呼救。 “快来人呀,有人晕倒了!快拨打急救电话,有会救护的请来协助我。” (3)将伤病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将伤病员双侧上臂向上伸直。 保护颈部翻身。 心肺复苏体位。 救护人员双腿跪于伤病员一侧(最好跪于右侧)。 (4)打开气道。 成人: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90°)。 (5)判断呼吸(不能少于5~10秒钟)。 一看(看胸部有无起伏)。 二听(听有无呼吸的声音)。 三感觉(感觉有无呼出的气流拂面)。 (6)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两次。 救护人员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周围,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为1秒钟)。吹气量以胸廓隆起为宜,吹气频率为10~12次/分(每5~6秒钟吹一次)。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

(7)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1/2处)。 救护人员一手中指沿伤病员一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处,食指与中指并拢,另一手掌根紧靠食指放好,也可直接将掌根放于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 胸外心脏按压。 救护人员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上半身前倾,双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30次。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下压深度4~5厘米,按压频率100次/分。正常成人脉搏每分钟60~100次。 3.单人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吹气之比为30∶2。 4.儿童心肺复苏与成人心肺复苏的不同点 (1)儿童打开气道(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成60€埃 ㄍ?-4-12)。 (2)口对口人工吹气两次。 吹气方法与成人相同,吹气量适当减少,以胸廓隆起为宜。 吹气频率为每3~4秒吹气一次(约12~20次/分)。 正常儿童呼吸20~30次/分。 (3)胸外心脏按压。 选位置与成人相同,双手掌根重叠或单手掌根有节奏地垂直向下按压30次,下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1/2,按压频率为100次/分。按压与吹气之比为30∶2。 5.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1)伤病员面色、口唇由苍白、青紫变红润。 (2)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搏动。 (3)眼球活动,手足抽动,呻吟。 6.复原(侧卧)位 心肺复苏成功或无意识但有呼吸及心跳的伤病员,将其翻转为复原(侧卧)位。

2019年美国AHA心肺复苏指南

2019年最新美国AHA心肺复苏指南 2019 最新美国心脏协会 AHA 心肺复苏指南美国心脏学会(AHA)10 月 15 日在网站上公布了 2019 版心肺复苏及心脏急救指南。 下面分为两部分,着重强调新旧版的区别及变更理由,并附重要图表方便大家记忆。 第一部分: 2019AHA 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第一部分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 1、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 2019《指南更新》建议中,有关非专业施救者实施成人心肺复苏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包括下列内容: 1. 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 2010 年相同,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BLS)流程。 2.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所改变,反映了施救者可以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即通过手机)的现实情况。 3. 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的社区执行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 4. 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及鼓励非专业施救者在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喘息)时开始心肺复苏的建议得到强化。 5. 进一步强调了调度人员需快速识别可能的心脏骤停,并立即向呼叫者提供心肺复苏指导(即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6. 确定了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的建议: 单一施救者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A-B 而非A-B-C),以减少首次按压的时间延迟。 单一施救者开始心肺复苏时应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后做 2 次人工呼吸。 7. 继续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 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8. 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是 100 至 120 次/分钟(此前为至少100 次/分钟)。 9. 建议的成人胸外按压幅度是至少厘米,但不超过 6 厘米。 10. 如果有疑似危及生命的、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可以考虑由旁观者给予纳洛酮。 这些变更是为了对简化非专业施救者的培训,并强调对突发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早期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在之后的话题中,对非专业施救者和医护人员类似的变更或强调重点用星号(* )标注 2、社区非专业施救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方案 2019(更新): 建议在很可能有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场所,实施公共场所除颤 (PAD)方案(如机场、赌场、运动设施等)。 2019(旧版): 建议公共安全第一反应人员实施心肺复苏并使用自动外除颤器

2011年心肺复苏培训计划

承德市中心医院 2011 年心肺复苏培训方案 【目的及指导思想】 根据医院“各学科全面发展,以复杂、疑难和急危重症为突出品牌特色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发展战略要求,为一步强化全院急诊急救意识,提高急诊急救技能特别是心肺复苏水平,并以全员心肺复苏再培训为载体,创新并完善急诊急救知识和技能,完善各种突发和应急预案及处置机制,根据医院2011 年总体工作部署,特制定本计划。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师资培训阶段(2011年4 月上旬) 由业院副院长带领急救中心内、外科骨干人员及医务科人员参加AHA 心肺复苏、心血管急救培训,学习2010 版心肺复苏指南。返院后,由医务科组织急救中心、临床、医技科室主任,由业务副院长进行师资卖场培训。第二阶段:全员培训阶段(2011年4 月中下旬) 1、制定标准:根据《2010 年心肺复苏指南》标准,结合我院工作实际,根据各级各类人员岗位特点,制定科学、规范、操作性强、层次化的培训考核标准(以下简称 《标准》)。 2、全员培训:由医务科牵头,在120急救中心、密切配合下,对全院各级各类人员

按不同培训标准分场次、分层次培训(具体安排见表1) 3、培训要求:①各级各类人员以科室为单位分2批参加培训,保证全员参加; ②培训教师根据各级各类人员岗位特点,按不同标准有针对性培训,重点突出。 表1 第三阶段:全员演练阶段(2011年5月) 要求:①全员演练以科室为单位,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②科室根据《标准》要求,结合科室专业及收治病种特点,分期批多次反复进行情景模式下的实际演练,在心肺复苏演练中,要注重与应急预案的演练相结合、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的发扬、注重院内急诊急救资源的整合、强调医疗告知及 医疗风险防范 第四阶段:考核验收阶段(2011年6月)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完整中文版

《2010`AHA CPR&ECC 指南》 1.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1)尽早识别与激活EMSS; (2)尽早实施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 (3)快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2.几个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3.整合修改了BLS和ACLS程序图 2010新亮点:《2010`心肺复苏&心血管急救指南》 《2010`AHA CPR&ECC指南》 《2010`AHA CPR&ECC指南》 成人CPR操作主要变化如下: 突出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 保证胸外按压的频率和深度, 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保证胸廓完全回弹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 ★2010(新):C-A-B

2017年心肺复苏考试题(卷)

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心肺复苏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50分) 1、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 ) A 、1次 B、 3次 C、 2次 D 、4次 E 、5次 2、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 ) A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至少3cm C 、至少5cm D 、至少6cm E、至少胸廓前后径的1/3 3、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A、至少80-100次/分 B、至少100次/分 C、至少 120次/分 D、至少60-80次/分 E、 100次/分 4、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 A 、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 B、先行胸外按压,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C 、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 D、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 E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5、现场救治婴儿气道异物梗塞时,应将婴儿置于的体位是:( ) A、头低脚高位 B、头高脚低位 C、平卧位 D、侧卧 位 E 、坐位

6、在救助一位游泳池内溺水的3岁女孩时,您发现她脸色苍 白没有反应,周围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忙,您什么时候打急救120:( ) A、您给小孩做2分钟心肺复苏后 B、您将小孩从游泳池救上岸后 C、您做了几分钟心肺复苏,小孩仍没有反应后 D、在做了几次通气以后,做心脏按压以前 7、婴儿心脏按压的部位为:() A 、双乳头连线正下方胸部中央 B、心尖部 C 胸骨中段 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E、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8、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时,评估循环的时间是() A 、至少5秒钟 B 、至少3秒钟 C 、至少10秒钟 D 、10秒钟 E 、5-10秒钟 9、电除颤的适应症是:() A、室颤和无脉性室速 B 、房颤 C、无脉电活动 D、心电呈一直线 10、不明确的双相波除颤仪的电击能量:() A 、50J B、100J C、150J D、 200J E、 360J 11、对于病区突发心跳骤停病人处理顺序正确的是:() 1、给肾上腺素 2、胸外按压 3、打开气道,球囊面罩通气 A 、2-3-1 B、 1-2-3 C、 3-1-2 D、 3-2-1 12、大多成人突发非创伤性心跳骤停的是:()

心肺复苏教案(一)

《心肺复苏》

【导入新课】:(5分钟) 案例一:2003年6月26日,喀麦隆国家足球队国脚维维安福参加了本队与哥伦比亚队的联合会杯半决赛,当比赛进行到第72分钟时,维维安福心脏病突发猝然摔倒在比赛场地的中圈里。随后28岁的维维安福被担架抬出赛场,并立即送往医疗中心进行急救,可惜经45分钟抢救无效后辞世。(结合播放相关报道的图片,并援引北京青年报的评论进行讲述) 案例二:2011年X月X日,某矿地面车间职工李某在操作台旁突然之间倒地,在矿急救站急救人员未抵达现场前,围观人员在无人懂得急救知识的情况下,仅对李某采取掐人中的方法急救,但因施救方法不得当最终未能挽回该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职工的生命。(由教师直接讲述) 由两起案例引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员进行思考,并随着问题的解答开始讲解: 1.为什么案例一里的球员经过抢救后没有被救活? 2.案例二中现场有人采取掐人中的方法进行抢救,这种急救方法是否合适? 3.通过两个案例,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教学过程】 一、心肺复苏的重要性(4分钟) (由教师结合数据图片进行讲解,学员以听课为主) 提问1:为什么案例一里的球员经过抢救后没有被救活?

回答1:因为没有及时的现场施救。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当发生溺水、中毒、触电、意外撞击或其他一些意外紧急情况时,如果专业医护人员尚未赶到现场,那么现场人员对伤员及时开展正确、有效的施救显得多么的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 有数据表明,当人们遭遇上述意外情况时,一旦发生心跳骤停、呼吸停止时:(此处插入数表辅助进行讲解) 在4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43%-53% 在8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10% 在10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0% 所以,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4-6分钟。 二、心跳骤停的判断(6分钟) 提问2:案例二中现场有人采取掐人中的方法进行抢救,这种急救方法是否合适? 回答2:不合适,没有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进行一些简单的伤情判断后再选择正确的急救方法。(在此找学员回顾伤情判断依据,即从意识、呼吸、心跳、瞳孔等判断伤员的伤情,由此引入心跳骤停的判断依据) 1.突然意识丧失,面色死灰 2.瞳孔散大 3.呼吸停止或成喘息样呼吸 4.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 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人们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复苏的知识并接受 过此方面的训练后才可以为他人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用药 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而因心脏 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 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心脏跳动停 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A:开放气道 B:口对口人工呼吸 C:人工循环 A 开放气道 < 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这时 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B 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或口唇),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 (或鼻 )内吹气 , 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 恢复自主呼吸。 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 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C 人工循环 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 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 如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

2019年最新美国AHA心肺复苏指南

2019年最新美国AHA心肺复苏指南2019 最新美国心脏协会AHA 心肺复苏指南美国心脏学会(AHA)10 月15 日在网站上公布了2019 版心肺复苏及心脏急救指南。 下面分为两部分,着重强调新旧版的区别及变更理由,并附重要图表方便大家记忆。 第一部分: 2019AHA 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第一部分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1、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2019《指南更新》建议中,有关非专业施救者实施成人心肺复苏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包括下列内容: 1. 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2010 年相同,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 2.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所改变,反映了施救者可以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即通过手机)的现实情况。 3. 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的社区执行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 4. 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及鼓励非专业施救者在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喘息)时开始心肺复苏的建议得到强化。 5. 进一步强调了调度人员需快速识别可能的心脏骤停,并立即向呼叫者提供心肺复苏指导(即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6. 确定了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的建议: 单一施救者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A-B 而非A-B-C),以减少首次按压的时间延迟。 单一施救者开始心肺复苏时应进行30 次胸外按压后做2 次人工呼吸。 7. 继续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 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8. 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是100 至120 次/分钟(此前为至少100 次/分钟)。 9. 建议的成人胸外按压幅度是至少厘米,但不超过6 厘米。 10. 如果有疑似危及生命的、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可以考虑由旁观者给予纳洛酮。 这些变更是为了对简化非专业施救者的培训,并强调对突发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早期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在之后的话题中,对非专业施救者和医护人员类似的变更或强调重点用星号(* )标注2、社区非专业施救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方案2019(更新): 建议在很可能有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场所,实施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如机场、赌场、运动设施等)。 2019(旧版): 建议公共安全第一反应人员实施心肺复苏并使用自动外除颤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