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老师应具备的能力与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老师应具备的能力与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老师应具备的能力与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老师应具备的能力与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老师应具备的能力与核心素养

小学语老师应具备的能力与核心素养教师能力素养状况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一名小学语教师,多年的教学让我体会了许多,明白了许多,教师不是园丁,也不是蜡烛,更不是神——不可否认教师是一种职业。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绝大多数是谋生者,不可避免的教书成为一部分人的谋生手段。调查表明,目前小学教师能力素养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小学语教师,我们是中化民族传统化的传承者,是带领学生领略博大精深中国化的引路人,更是发扬传统化的奠基人。语教师所具备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语教学过程。根据语教师的角色特征和职业特征,只有全面提升语教师的知识积累、能力素养,用精深的专业素养做保障,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那么小学语老师应该有怎样的能力和核心素养呢?

一、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这应该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必要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教师要善于倾听,敏锐地捕捉学生在表达中存在优势与不足而加以鼓励与引导。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口语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因此能说一口标准、规范、流利的普通话,掌握一定的口语表达技巧,是一个教师尤其是语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我们很多语教师的话语没有语味,刻板,粗糙,不打动人心,无法让学生感到语的可爱。如果

教师的语言不打动人心,无法让人有倾听的欲望,怎么能要求学生好好地感受语,学习语呢?老辈人形容教师,是“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难磨一张嘴”,这不无道理。当代一些优秀的教师如斯霞、李吉林、霍懋征、于永正、王崧舟等都非常重视口语表达技巧,他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探索语言运用的规律,努力追求语言的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可以说,他们教学上的成功,在极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对语言的运用。所以,一个成功的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技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教学中,朗读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比如,朗读是否能做到声情并茂,有效传递出的情感,为静止的字赋予生命的活力。讲解是否能做到清楚地表情达意,在准确地用语言完成教学内容的流程中,同时使学生身心得以的灌溉与滋养。其实,讲解也好,朗读也罢,身为语老师,应当把每一节当作自己语言素养修炼的堂,将堂上的每一处的讲解语、小结语、提示语都做精心地准备,将每一篇都当作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反复品读其中的滋味,熟读甚至成诵。于是,面对手中的语教材,也许不要学生长篇大论地发言,或没完没了地质疑,慢慢的,也许你会以朗读的方式和学生对话、以交谈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慢慢地,你和学生的语感就这样涵养起了——这也许是我们最简单可行的语方式。所以,语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做到“低吟而体其味,诵读而达其情”,真切动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本表达的特色,读出本的价值。

语教师必须能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钢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笔顺要正确,你要求学生有一个眉清目秀的作本面,可自己的板书龙飞凤舞,杂乱无,你哪里还有说服力呢?

语教师会写、擅写应该是分内事。不仅要写教学论、教育故事、教学随笔、教育案例,积极探索教育规律,研究科学、高效、有序的教学方法。还要写杂感、诗歌、小说等,尤其是下水作。语教师写不是为自己增添一层油彩,而是从心底深处去感应、领悟和阐释教学生活和人生;语教师能写,不仅在于指导学生作,还可以产生“青出于蓝”的“桃李效应”,语教师写,还有更深层次的作用,那就是能影响自己对教材的分析把握,或是影响自己讲时的层次安排、语言表述和堂结构设计等。叔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只有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书得的知识消融掉,才会变为自己的东西。”能写的人往往对教材的分析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对作品的本质特征获得高于一般人的敏锐感悟力和评判力。

二、语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解读本的能力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一个好的教师,要想高质量地传道、授业、解惑,必须要具备较强的钻研教材的能力。钻研好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的关键,可以说教师钻研教材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只有钻研教材深了、透了、广了,才能很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

我们备时的资料往往就是本、教参、网络上下载的教案,教师没有深入解读本,缺乏个性体验,没有见解力和创造性阅读。这样的话,教

师就不能本知识进行有效的扩展和深化,教学自然就没有深度和厚度。备时,首先要深入本与主人公对话,读出个性体验,理解主人公的内心情感;而后透过本与作者对话,作者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写作意图是什么?最后,我们要思考编者的意图是什么?把它编入小学本的目的是什么?搞清楚这些,我们再去备教案,效果会好的多。三、语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语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之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可以说教学设计能力是最能彰显教师智慧和素养积淀的。所以教师要有以下教学设计能力:

(1)设定具体教学目标的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应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针对性、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自觉地达成目标。能从认知、情感和心理驱动这三个领域,制定出更好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达到高级的认知水平,从而成为更有深度的思考者和更成功的问题解决者。

(2)确定教学结构的能力

教学结构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结构。横向结构指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流程、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内容的相互联系。纵向结构是教学环节的相互联系,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教学流程。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自然应包括学生的预习、导入、讲解或讨论、作业布置、小结等各个环节,也就是主题的呈现、主题的展开、主题的完成。在研究教学结构对堂教学的作用时,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综合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f3844088.html,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陆绮雯 来源:《读天下》2018年第17期 摘要: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而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主阵地,肩负学生语言实践能力提升的使命,因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每一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首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以语言运用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四个方面,浅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文字运用 小学语文课程是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其教学目标就是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语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提高,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听力,积攒语言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听力练习,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辨别语音、理解语言的意思、评价话语,简而言之就是能够使用听去辨别这个世界,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禁锢下,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学生语文听力的培养,这与目前义务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从而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存在欠缺,不能够有效的构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所以,我在教学当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语文听力能力进行锻炼。 例如:在进行《棉花姑娘》这节课的时候,我就通过多媒体播放了这篇文章的朗读磁带,并且请学生们听教师与其他学生的示范朗读,在听朗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中的意思、体会文章中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并且使学生能够在认真听文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记住文章的内容,而且,学生在将听得基础打好之后,语文学习当中对于语言的积极性也就提升上来,从而积攒了学习语言的能力;在进行《棉花姑娘》的教学当中,我还要求学生认真地听取教师的讲解,品读其他学生的发言,提升听课过程中听的能力,从而提高上课的专心度,使上课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不难看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听的能力进行训练,能够增强学生上课的专注度,及时提取听到语言当中的有效信息,为语言文字的应用打下基建,同时,将听的基本功打扎实了,也是语文核心素养提高的体现。 二、口语,锻炼语言表达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解读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 解读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语文核心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在小学乃至大学的语文学习中,语文素养都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众所周知,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更是中国人从小到大都在学习的学科,所以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小学语文教学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更是起着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纽带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点。 总目标中所列10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语文学习必定涉及语言知识学习,知识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现状调查报告 一、概况: 我校现共有语文教师48人,男教师10人,女教师38人。 二、我校语文教师优势分析: 1.从教师的来源上来说,作为百年老校,我校语文教师大多是来自 优秀的毕业生分配和乡镇中心小学优秀教师的选拔,他们专业对口,有良好的基本功素养,乐于接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他们能够比较熟练地驾驭课堂,教师的个性鲜明,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2、从教师年龄与教龄上来说,教师队伍呈中年化趋势,所有语文教 师都已经五年教龄以上,绝大部分教师具有十年以上的教龄,各位教师已经基本掌握了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语文的学科特点,在工作中能够勤恳地工作,并较好地具有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慢慢朝着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方向发展。 3、从学历层次上来说,我校教师重视自己的学历培训,教师的学历 层次较高、教学功底扎实。一线教师20.83%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本 科以上学历达到77.08%左右,硕士为2.08%,他们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业务素质。 4、从教师培训上来说,我校作为科研基地校与实验校,教师参与省 市县级的机会比多,接触与接受新教育教学理念与课标要求的机会多,我校采用了外出培训申报制,即想要参与培训的教师采用申报的方式获得合适的机会。而且我校承担市县级学校交流、县级研训活动、学

科现场会等比较频繁,二次传递式培训比较到位,教师成长的平台搭建优良,这也是我校教师成长的一大优势。 我校的校本研训时间固定,主题明确,而且常规语文教研课的开展也比较教师参加研训的机会多,培训面比较广。 而且,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每位教师都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网络平台为教师的自我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途径。 5、从管理方式上来说,我校学科教学要求明晰,具有较好的操作性,而且督查机制也比较到位,期末的评定办法公平,管理人性化,不以分数论成败,鼓励教师走科学的语文教学之路,为教师的自我发挥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氛围。 三、我校语文教师的劣势及其原因分析: 1、职业倦怠感。 由于社会因素与教育制度的影响,有些教师经过努力和奋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虽然身处本地最好的小学,但他们在职业上上升的空间不大,而且由于缺乏相应的流动机制,不少教师有一种小富即安、几十年如一日的倦怠。在成绩面前,有的教师并不是朝着更高目标的奋进,而是原地踏步,进取感不强,所以在工作中就容易出现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的情况。比如有的教师对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工作停留在服从和听从的层面,对学校安排的工作是能推则推、能拖则拖,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教师对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的欲望不强。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荐,不少年龄比较大的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难以接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19-02-28T10:57:53.680Z 来源:《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8期作者:赵娜赵启彬[导读] 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结合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黑龙江省五常市杜家镇中心学校150231 摘要:教育是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本文就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层面,还包括学生的能力、思维、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让他们具备适应终生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学生终生的学习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关注的焦点。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结合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教师要树立清晰的课程意识 核心素养是习得、悟得的过程,是后天形成的,是多次培养、反复训练的结果。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树立清晰的课程意识。课程意识是教师在思考和处理课程问题时,对课程价值以及如何实施课程的基本认识,是教师对实然课程的反映和对应然课程的追索。也就是说,树立清晰的课程意识不仅要关注和思考“怎么教”,更要思考“为什么教”和“教什么”的问题。“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这是对核心素养的界定。由此看出,核心素养是全部素养中具有高整合度、高持久度、高迁移度的“关键少数”素养,是各种素养中最具竞争力的“优先选项”,它犹如人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因”,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影响巨大。所以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清晰的课程意识,认真思索“为什么教”和“教什么”,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二、要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放在首位 新课改已经实施近二十年,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激发、保护及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许多教师认为,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是可有可无的,短时间内也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不值得在这上面浪费时间、花费精力。陶行知用生动、形象的实践故事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靠强制、硬灌是不行的,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也就越学越想学。语文教育大家叶圣陶也很直白地告诉我们: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第一位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激发、保护好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想去学习语文。其实,只要语文教师做一些变革和创新,语文教学完全可以变得十分有趣。例如教学《迷人的张家界》《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对景点进行有创意的介绍,编写导游词,学做小导游;还可以让学生画一画直观形象的游览路线图,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从而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学《鹿和狼的故事》《晏子使楚》等话剧类课文,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小话剧表演。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体验、探索和感悟。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詹天佑》等课文,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之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去领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新课改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然而,日常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仅仅满足于本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远远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没有达到一个人一生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品格的养成要求。著名学者傅国涌认为:“这个时代需要的已经不是简单的现成知识,而是知识以外的东西,比如说方法、视野、思想。课堂的核心价值在哪里?不在于你去传承和讲述已有的知识,而是去激发创造未有知识的可能性,让这些已有知识成为一个材料和触点。”因此,语文教学方式必须走出“授受训练”的格局,向着遵循语文“实践之道”“积累之道”“生活之道”、注重学生亲历体验、主动建构的方向迈进。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当是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发现、欣赏和热爱语文,从而不断地建构语文知识及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应当通过让学生多读、多体验、多感悟、多交流表达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亲身的体验和感悟。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是新时代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是提高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关键,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设计和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参与式语言实践活动中习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参考文献 [1]王建青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文教资料,2018,(27):64-65。 [2]刘荣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对话教学[J].华夏教师,2018,(25):27。

小学核心素养-语文

小学核心素养-语文 一、挖掘文本情感,有效培养核心素养 语文本身具有人文性、时代性、发展性、实用性等特征,故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要与时俱进,遵循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具体来说,教师要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为学生构建“四个实用课堂”,确保语文课堂有序、有力、有趣、有效。这四个实用课堂分别是“情感的课堂”“交流的课堂”“自主的课堂”和“开放的课堂”。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想实现必须以“四个实用课堂”做基础。 “情感性课堂”的构建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这与核心素质培养之理念不谋而合。这里的“情感”一方面是来自于教师的激情、热情与爱心,另一方面来自于学生的“融情”,是学生与文本心灵合一,情感洋溢的表现。 如,在《泊船瓜洲》教学中,教师所营造的情意浓浓的“思乡”意境,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向往,更让学生对诗人的思乡之情延展至自我,达到“物我和一,情意绵绵”之境界。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营造“交流性课堂”“自主性课堂”以及“开放性课堂”,旨在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文本对话的课堂目的,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质疑析疑能力、合作能力等的提升。在语文核心素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方面,而基于文本的情感阅读是培养学生有效深入课文,理解作品的关键,教师要巧妙抓住情感,

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紧扣人文因素,有效提升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依托于语文课堂教学,依托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中华汉语博大精深,它不仅承载着优秀历史文化,也呈现出广博的文化风貌,更体现出丰裕的人性之美,教师要通过指引学生学习与鉴赏汉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对语言文字产生热爱之情,达到提升核心素养。 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的文本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言运用的精妙,意境营造的奇妙、思想呈现的深远等对引领学生感悟语言、鉴赏语言有着重要作用。如《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并用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教师可以抓住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通过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联想想象等去激发学生对文字鉴赏的兴趣,并感受作者如何用精妙的表达去描写西沙群岛,体会作者用词之巧妙,最终习得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祖国大好河山产生热爱之情。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基于一定的阅读能力而展开的,而阅读课堂是重要的载体,教师要抓住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渗透阅读策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得到极大提高,并借阅读课堂积累语言,习得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要求 工作量要求: 根据泰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作量的标准,语文教师周课时数为16-20课时。 业务要求: 1、学习课程标准,阅读全套教材,钻研整册课文,明确本学期的总体教学目标,能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角度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2、认真备课,备课流程清晰,内容具体,重点突出,45岁以下的教师不得备简案,一学期符合学校备课样式要求的备课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75%。 3、认真上课,必须遵循先备课后上课的原则,关注课堂常规,重视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合理利用生成资源。 4、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必须根据语文训练的要求,分层设置作业、做到适度适量,形式多样,禁止体罚式的重复抄写,作业批改要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对学生订正的作业要及时复批。 5、认真做好学生阅读指导工作,加强晨读,对教材中要求学生熟练朗读和背诵的课文,要指导和督促学生按时按质完成,同时要组织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6、认真做好读写结合,低年级每周要进行一次有计划的写话训练,中高年级每两周写一篇与课文要求相对应的作文,每周写一篇小作文,要指导学生写好日记、周记和读后感。教师要认真写好下水文,为学生写话和写作进行示范。作文批改要符合规范要求,眉批、总批和面批要有机结合。教师语言准确、规范、字迹工整。中高年级要做好作后评讲。 7、关心所有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因材施教,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8、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每学期不得少于1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授课。

9、认真参加年级组及中心教研组活动,做到准时参加,积极参与,主动承担任务。 10、45岁以下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优质课,并按要求及时上交优质课教案。 11、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全学期不少于两篇,40岁以下的教师每单元不少于一篇高质量的教后记) 12、按时、按量、按质上交语文教学有关的报表及计划总结、案例论文等,参加区级以上教研活动要及时上交一份心得体会的文章。 教学实绩: 在学校组织的统一知识测试中,同轨年级平均分的差距必须在可说理的允许范围内,优秀率的差距不超过30%,及格率的差距不超过10%。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之一,以培养“基础能力”为主,人们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大多是在语文课中学习和发展的。但是,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课程不仅与各学科课程一起承担着学生学科知识、技能的培养任务,还在学科课程结构上,为适应核心素养培养而发生变化,最后要走向跨学科的开放和综合,也就是从最初具有鲜明学科特征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特殊能力学习,发展到包含学科特殊能力的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集思考力、判断力、人格品性、价值追求等多项核心素养要素的综合性学习。所以,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变化,其语文核心的东西没有变,只是学习方式发生改变,教学行为发生改变。这些变化说明,语文教学仅仅抓住学科素养是不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人未来的发展更为重要,需要在语文学习实践中落实,并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变 ) 1. 更重“实践”的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实践过程中各种经验及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合力”,它依托于具体任务和领域的实践,由实践经验反思进而形成适应具体问题情境的实际能

力。因此,核心素养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语文学科学习既是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又是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课程的“知识技能”维度是外显的,是可检测的,但“过程与方法”维度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却是内隐的,需要以语文实践来训练和培养。教师要转变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行为,不再仅以“授受式”教学,因为单纯关注语文知识、考试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是运用语言进行思考、分析、判断、表达、沟通等,也就是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课堂教学要创设更多让学生语言表达与写作的实践。此“实践”,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实践,也是过程与方法的实践,更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实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的标准,是语文学科素养的具体呈现。 2. 发展“个性”的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教学需要避免“知识”被异化为“符号”,要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知识产生的过程,既要明确学什么,又要明确怎样学,更要明确学得如何。基于这三个方面,语文教学内容应更为集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应更为宽广,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鼓励更多开放和创意的答案,并分析答案中蕴含的认知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说,语文教学更彰显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改革要适应社会发展变革对人才观、语文教育质量观的需求,核心素养就不能面面俱到,不能轻重不分。下面试着从理解、运用、思维与审美四个维度,列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1、语言理解能力 能读懂文本的主要内容,了解文本表达上的特点;知道积累优美的、有新鲜感的语言材料,具有初步的语感。 2、语言运用能力 能根据具体语境(语言情境)和任务要求,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中尝试着运用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交流顺畅,文从字顺。 3、思维能力 能在阅读、表达等言语活动中,主动思考;能运用想象与联想,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初步认识,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初步认识,具有初步的评判意识。 4、初步审美能力 感受到汉字之美,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到人性之美:真善美,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 他同时谈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实施途径,认为素养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素养的形成过程,主要是学得的过程,学得过程不是一次能够完成,而是经过多次培养、反复训练才能够具备。这就需要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是训练?训练什么?怎么训练? 语言理解与运用,是处于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以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为基础,是在培养、提升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 阅读系列、表达系列的课,是实施的途径;听、说、读、写,是实施的途径;生活是实施的途径……一般来说,听读属于理解语言范畴,说写属于运用语

言范畴(这么说虽有歧义的,可以深入研究)。读并不只是读课文,应该树立大阅读的理念。要多读、多思考。语文教学要注意保护好儿童的天性,如好奇心、可塑性、善模仿、喜探究等 陈先云理事长在“全国第二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关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讲话实录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要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把握核心素养的本质,需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核心素养是“关键素养”,不是“全面素养”。第二,核心素养要反映“个体需求”,更要反映“社会需要”。第三,核心素养是“高级素养”,不是“低级素养”,甚至也不是“基础素养”。第四,核心素养要反映“全球化”的要求,更要体现“本土性”的要求。2.何谓“核心素养”?国际上研究“核心素养”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机构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它对“素养”界定如下:“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例如,有效交往的能力是一种素养,它可能利用一个人的语言知识、实用性信息技术技能、以及对其交往的对象的态度等。”经合组织是从功能论的视角来界定素养的。首先,素养是能够应对复杂的要求的能力,是能够满足要求、成功开展工作的能力。其次,素养是比知识和技能更宽泛的概念。最后,素养是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并且,“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 “‘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而“核心素养”(keycompetency)则必须满足如下这六个条件:(1)它是一种高度综合而复杂的解决问题的能力;(2)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3)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需要;(4)这种能力具有道德性,它能给个体和社会带来负责任的、有价值的结果;(5)这种能力具有民主性……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因素。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着,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心得体会【精选】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小学语文教师工作心得体会》的,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心得体会 我现在是一个在xx小学从事了三年教育工作的语文老师,这三年以来让我对自己的工作也是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我的教学方式也是跟平常的语文老师是有一定的出入的,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我的这些对语文教学工作的理解都是正确的,从我每年的教学成绩就可以得到证实。 一、现代文阅读理解和古诗词解析 在我看在每张试卷必定会出现的现代文阅读理解和古诗词解析两道大题,是有共通之处的,是可以一起学习的,我每个学期一讲到这一点,我就会二者并为一节课讲解,从的结构、段落的组成、作者的思想分析,这三点来进行剖析,可以直观的让学生知道这二者的联系,用一节课的时间同时教会他们现代文阅读理解和古诗词解析,我是我现在能做到的,这样既能让学生们更为浅显的听懂,还能最大的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文言文和古诗词 这一块一向都是学生们公认的语文难点之一,为什么在我看来那么顺口优美有意境的古诗词和文言文在他们眼里就变得那么的厌恶,读起来那么的拗口呢,我一直花时间在这方面,想解决这个困难,我不想跟其他老师那样只能为了老师强制的要学生们在一定的时间里死记硬背完。 我在教文言文的时候,进行反向教学,别的老师都是先教他们一句一句读文言文, TOP100 排行然后再进行全文阅读,最后进行翻译。而我现在都是先让他们直接从翻译开始学,应该说是翻译完再经过我梳理的,变得就像是我们现在所学的课文一般,通俗易懂,我要做的就是先让他们知道这篇是在讲什么,作者写这篇的时候是个什么心情,他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他们看一遍就能清楚的知道。毕竟这已经是他们可以看懂的了,然后再让他们去看文言文,就能轻而易举的知道每句文言文是什么意思,要背诵下来自然也会轻松很多。 三、课堂的氛围 可能在大家的心目中,语文的课堂是枯燥乏味的,是没有一点生气,但是我想说的是其实恰恰相反,语文的确都是长长的课文,但是能不能把课堂氛围调动起来,全看老师的。他们都还是小学生,只要能提起他们对课堂的兴趣,很轻松的就能提高成绩。比如说在上六年级语文下册其中的一篇课文“桃花心木”,我就会让学生一个个的站起来富有感情的进行阅读,一个人进行旁白阅读,一个人对种树人的句子进行阅读,当学生在读的时候,语速或者停顿的地方不对的时候,我也会加以提示改正他们。就像是在演情景剧一样,让整个班级的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在上课的时候,几乎是没有人开小差,睡觉的,这就是看老师自己能不能让课堂的氛围起来了。 这是我从事的教学工作语文的第一个学期,在做小学的语文老师的这一个学期,我也是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知识之外,还应致力于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理念要求教师调整原有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满足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需求的能力和品格。本文将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策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实践;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课程中的基础科目,在小学生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否培养出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直接关系到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适应于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涵盖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方面。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下,应试化的教育思想使教师往往关注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导致小学语文教育中人文教育缺失,影响了小学生健康成长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重视阅读积累,培育核心素养 小学生在学习发展和素养塑造方面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和无限性,其认知能力的发展上限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取决于教育者的引导和带动。小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形成,主要来源于课内知识的学习和课外知识的积累。对此,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小学生阅读优秀的课内外书籍,实现知识的积累,进而培育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小学生的课内阅读积累方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背诵是语文阅读学习中丰富词汇的有效途径,反复朗读背诵优秀作品,能将语言模式植根于小学生心中,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为小学生的写作夯实基础。同时,小学生在朗读背诵课文过程中,加上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引导,能够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提升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培育出语文核心素养。但是,一味地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背诵,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从而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

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个词汇在新课标中前后共出现十多次,是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那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按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的说法,“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从哪里来》)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也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学科素养加上“核心”后,除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之外,还要把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等纳入。(赵福楼《谈谈语文核心素养》)由此,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更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那么,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实践过程: 一、在激发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漪老师也曾说:“教师如

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1、精心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前收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经典诗文。学生对未知的知识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因此,相对于简单机械的抄写,他们对这样的作业更感兴趣。譬如在讲授三年级下期第2课和29课《古诗两首》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春天和月亮的诗句;讲四年级上期第1课《观潮》时,我让学生收集描友谊的诗句;学习五年级上期第6课《梅花魂》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梅花和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等。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上课时分抽选学生诵读、展示。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甄选资料的能力,又能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文修养。 2、根据课文内容和文体特点,创造、再现课文情境。譬如,在讲四年级上期《搭石》这篇课文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体验的方法。上课时,我在讲台上放上几张白纸作为搭石,告诉孩子们白纸以外的区域就是溪水,让三五个孩子跟着我一起走搭石。学生一看可以上台和老师一起表演,情绪高涨,纷纷踊跃争取。在再现情境的过程中,分两组进行,一组同学与我配合默契,提脚、落脚,动作协调一致,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动作的协调美和韵律美时。另一组同学表演时,我几次故意打乱脚步,让后面的孩子步伐大乱,纷纷

小学语文老师个人简历大全

小学语文老师个人简历大全 姓名: 性别:女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83年9月10日 婚姻情况:未婚 身高:160cm 体重:44kg 户籍:安徽安庆 现所在地:广东广州 自我评价: 本人系本科毕业生,已工作2年多,特别是在文字构造方面有较强的功底,在大学期间创办《沁心苑》文学社并任社长一职。毕业后先后在小学和高中任教,受到学生和领导的一致好评.本人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善于与人沟通,善于与人协作,能独立完成工作,本人思想开放,工作热情高,易于接受新事物,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期待着伯乐的出现,立志用平生所学为贵单位贡献力量。 毕业学校: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学历:本科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毕业年份:2006年 工作年限:二年以上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全职 欲从事岗位:中小学类-初中语文教师;中小学类-高中语文教师; 工作地区:广东广州; 待遇要求:3000元/月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三天内 教育经历 时间所在学校学历 2002年9月-2006年7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本科 工作经历 工作地点1:南京市景明佳园小学 时间范围:2006年9月-2007年7月 担任职位:中小学类-小学语文教师 工作描述: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生涯至今历历在目.走上讲台的老练,上课的行云流水让我不禁感谢大学时艰辛地付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年来班主任这个角色使我更坚信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使我更坚信了此生我就爱上了你—-教师.我将为此付出毕生!! 工作地点2:桐城市石河高中 时间范围:2007年9月-2008年12月 担任职位:中小学类-高中语文教师 工作描述:

从小学到中学,角色的转变更使我如鱼得水,欢乐畅游.这个平台的设立更使我觉得知识的重要,于是我认真备课,精心教学,虚心请教,刻 苦钻研.果然出彩了,一年来我带的两个高一班每次测试都高居榜首.我和同学紧紧地拥在一起,他们笑得是那样舒心,那样洒脱.我更乐不思蜀.我快走了,他们都不舍,都哭,都闹,最后静了,含着泪"拥有并不就是最 幸福的,还是我们默默地祝福你,你的顺利就是我们的幸福,下一个不管是谁接替,我们还是努力,因为你永远烙在了我们的心里".我无语,无奈—-但还是默默祝福就象他们祝福我一样.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简言之它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我以为小学阶段语文素养中“听、说、读、写、思”应是语文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语感是人(主体)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客体)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能力。那么,如何在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呢?下面谈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师角色,确认新的身份 新课程体系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最终都要靠教师在学校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必须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发展。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注重角色转换是教师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和现代语文新课程的成长而发生的,是教师面向教育未来的发展性建构。教师要理性地审视和反思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使之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之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就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因而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界定自己的角色。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文修养 于漪老师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的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 例如:在学习《春晓》和《古朗月行》时,让学生收集描写春天和月亮的诗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解读

语文核心素养 什么是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在小学乃至大学的语文学习中,语文素养都贯穿着整个语文教学。众所周知,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更是中国人从小到大都在学习的学科,所以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小学语文教学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基础,更是起着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纽带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的重点。 《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所列10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 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语文学习必定涉及语言知识学习,知识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掌握3500个左右常用字和汉语常用书面词汇,背诵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基本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能掌握常用的思维方式,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这个学期我担任五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工作,一年来,我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工作。 一、语文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我刻苦钻研、虚心求教,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为了让学生掌握最好的学习方法,我在备课中,根据大纲要求,从班级的特点出发,着重突破教学难点,抓住教学重点,创设种种情景,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切从学生出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务必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多讲,多练,大面积铺开,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发言,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于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我赋予教师真诚的爱,暗中给他们鼓励,扬其所长,让他们也体会到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我还组织学生“结对子”,建立学习互助小组,让他们共同进步,既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也树立了良好的班风、学风。 在不断提倡课程改革的今天,我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我也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学生的喜欢以及老师们的肯定。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在坚持教好书的同时,我从未放弃过育好人。我觉得,做一个班主任也许不难,但要做一个好班主任就很难了。根据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经验,我努力做到了两个字:“爱”和“严”,这使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既改变了一大批后进生,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生。 1、有一颗爱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到严中有爱。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可以让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地关心他,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他们犯了什么错误,也就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很快地加以改正。这种爱,有对学生思想形成的正确引导,更有对学生生活上实实在在的关心。 2、细心、耐心、诚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闻德萍 (六安市霍邱县花园镇中心小学) 【摘要】文章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要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中,关注阅读和写作,注重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各种有效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和语文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而且也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而在这诸多语文素养中,其核心素养则体现在阅读和写作上,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 一、开展语言训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积累。因为积累是人的文化底蕴的积淀,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石。积累的多少既是衡量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低、优劣的显性标准,也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这里既有语言积累、生活积累,还有文化积累。

现代语文教学区别于传统语文教育的标志是,前者积累的是一种激活的语言,是理解了的语言,后者是一种处于沉睡状态的语言,是死记硬背的语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感悟语言,把语言描述的情境,表达的意思既能概括化,又能具体化,要能把语言还原于生活,发表一定的见解。如《爱如茉莉》一文中“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一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里为什么用‘钻’而不用‘飘’?”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明白了一个“钻”字把我对爱的深刻理解,诠释得淋漓尽致,入门三分;而“飘”字就显得平铺直白。字斟句酌,细细品味,人与文已融为一体。 二、加强阅读指导,积累文化知识 语言积累有文化的积累,但文化积累的外延远比语言积累要大得多,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外阅读对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提高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大凡语文素养较高的人,都是得益于课外阅读的。 1、合理配置,落实阅读内容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1—6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如何落实这么多万字的阅读量?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小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阅读兴趣与爱好是截然不同的,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心须注意这一点。一般而言,低年级学生爱好阅读寓言故事,中年级学生爱好阅读童话故事,高年级学生爱好阅读传记、传奇故事,并对文学产生兴趣。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阅读内容。这样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利于使阅读内容系统化、具体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