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伶官传序原文对照翻译

伶官传序原文对照翻译

伶官传序原文对照翻译
伶官传序原文对照翻译

伶官传序原文对照翻译

是写后唐庄宗的盛衰成败的历史点评,告诫后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有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道理。下面是的关于伶官传序的对照翻译,欢迎参考!

出处或作者: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

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于是作《伶官传》。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

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于是作《伶官传》。

滕王阁序原文及其翻译

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彩)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 )戟(jǐ)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 )帷(wéi)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新课改课本写为“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níng)而暮山紫。俨(yǎn)骖騑(cān 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流)丹,下临无地。鹤汀(tīng)凫(fú )渚(新课标上注音为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有版本写作“盱”xū)其骇瞩。闾(lǘ)阎(yán) 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迷(新课标上为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虹)销雨霁(Jì),彩彻区明(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日本遣唐使抄写版为:“落霞与孤雾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i )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遥吟俯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è)。睢(suī)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zūn);邺(yè)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dì 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kuài)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yì)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liang)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hé zhé)以犹欢。北海虽赊(shē),扶摇可接;东隅(yú)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guàn);有怀投笔,爱(新课改课本写为“慕”)宗悫(què)之长风。舍簪(zān)笏(hù)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tāo)陪鲤对;今兹捧袂(mèi),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yán)难再;兰亭已矣,梓(zǐ) 泽(zé)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槛外长江空自流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异文:豫章、采、青、天人、即、纡、弥、轴、云、区明、遥襟甫畅、目、见机、余、兹、怀、珠。 《古文观止》:南昌、彩、清、仙人、列、盱、迷、轴、虹、云衢、遥吟俯畅、指、安贫、怀、晨、诚之为本、朱。

《伶官传序》对应翻译

《伶官传序》对应翻译 张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哉!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有关的吗?探究唐庄宗取得天下及其之所以失去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 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 世间传说晋王将要去世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且嘱 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 咐他说:“梁朝是我的仇家。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 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 我相约拜为兄弟,却都背叛了我们而归顺了梁朝。这三者,是我遗留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下来的恨事!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 庄宗接受了这三枝箭并把它们供奉在宗庙里。以后出兵作战,就派部 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 下用一副少牢去宗庙向晋王祷告,并请出那些箭,放在锦囊里,让人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肩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等到凯旋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 当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朝君臣的头颅,送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 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父的时候,那强盛的意气, 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 可谓壮观了。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而一个军人在夜 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 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下响应,只好仓皇向东逃出,还没碰见乱贼, 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 军队却已离散了。君臣们互相呆看着,不知该向何处去,以至于剪断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及译文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注释】1.人事:政治上的得失。 2.原:推究本源。 【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是人为的吗?探究唐庄宗取得天下和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 【原文】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 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乃凯旋而纳. 之。 【注释】:1.晋王:指李克用,西突厥沙陀部首领,唐末因镇压黄巢农民起义有功,被唐王朝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后被封为晋王。 2.梁:指后梁太祖朱温。 3.燕王:指刘守光,公元909年被朱全忠封为燕王。 4.遣恨:悔恨,后悔。 5其:祈使付词,表示命令或希望的语气。 6.乃:你。 7.纳:收芷,芷入。 8.庙:指宗庙,祭祀祖先的地方,即下文的“太庙”。 【译文】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首领与我结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了晋而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遗愿。”庄宗接受了箭并把他们收藏在太庙里。这以后凡用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用锦锻的箭袋装上,背着它们在前面冲杀,等到胜利归来又把箭交回太庙。 【原文】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ch óu )已灭,天下已定,一夫.. 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 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怜人困之......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滕王阁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滕王阁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注释 豫章: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昌,为汉豫章郡治。唐代宗当政之后,为了避讳唐代宗的名(李豫),豫章故郡被替换为南昌故郡。所以现存滕王阁内的石碑以及苏轼的手书都称作南昌故郡。 故:以前的。 洪都:汉豫章郡,唐改为洪州,设都督府。 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衡:衡,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 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襟:以为襟。因豫章在三江上游,如衣之襟,故称。 三江:太湖的支流松江、娄江、东江,泛指中下游的江河。 带:以为带。五湖在豫章周围,如衣束身,故称。 五湖: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又一说指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在鄱阳湖周围,与鄱阳湖相连。以此借为南方大湖的总称。

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引:连接。 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南部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境内有瓯江。 物华天宝:物的精华就是天上的珍宝。 龙光射牛斗之墟:龙光,指宝剑的光辉。牛、斗,星宿名。墟、域,所在之处。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俊采:指人才。 懿范:美好的范。 宰:县令。 遄:迅速。 朱华:。 睇眄:看。 酌贪泉而觉爽: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而更加坚定。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处涸辙:干涸的车辙,比喻困厄的处境。《外物》有鲋鱼处涸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

《伶官传序》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 原:推本求源,推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或者 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顾:看。 函:用木匣装。 忽微:极细小的东西。 纳:放回。 仇雠:仇敌。 《书》曰:语出《尚书·大禹谟》。[1] 及:等到。 所溺:沉溺迷爱的人或事物。

滕王阁序原文及译文.

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几,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宗慤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鲁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译文: 豫章是旧时的郡名,洪州是如今新设的都府。天上的分野对应着翼星、轸星,地理上紧接着衡州、江州;以三江为衣襟,把五湖作束带,上控着荆楚,下连着瓯越。物品有光华,天空显示宝气,龙泉剑光直射向斗、牛二星的位置;人物具有杰出才能,山川有灵秀之气,(高士)徐孺能让太守陈蕃为他准备床铺。雄伟的州郡像云雾一样涌起,杰出的人材如流星一样飞驰。城池雄踞于蛮夷与中原相交之处,宾主囊括了东南地区的俊美之士。洪州的阎都督有高雅声望,他的仪仗从远方过来;新州的宇文刺史

滕王阁序苏教版原文及翻译.doc

滕王阁序苏教版原文及翻译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下面我给你分享,欢迎阅读。 滕王阁序苏教版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

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滕王阁序苏教版译文 这里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重点豪华翻译版

伶官传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 岂非:难道不是…吗? 原:推究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 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所以:…的原因 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 将终:临死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 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 立:推立背:背叛 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 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 归:投靠遗恨:未尽的心愿 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未尽的心愿。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 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一少牢告 用兵:出兵打仗少牢:祭品 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随人官员,用猪羊祭告 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盛:用…装负:背着 祖先,请出箭,用锦囊装着,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把箭收进宗庙。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 方:正当以组:用绳子函:用盒子装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 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 及:等到 给先王,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 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乱者:作乱的人 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和翻译(word版)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和翻译 原文:标题:五代史伶官传序作者或出处: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译文或注释: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檐帷暂驻。十旬休假(亦作“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凉寒,声断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翻译: 这儿原是豫章郡的治所,是新设的洪州州城。星空与翼、轸二星相对,地形与衡庐两山相接。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荆楚,接连着瓯越。物产之精华上天也视为珍宝,宝剑的光辉直射牛星和斗星之间;这里的人多豪杰,地有灵气,高士徐孺子专为陈蕃设下床榻。雄伟的州城如雾弥漫上空,有才之士像众星般飞驰。城楼和城池处在蛮夷和中原的接壤之地,宾客和主人都是东南一带的俊杰。有着崇高声望的都督阎公,从遥远之地光临盛会;有着美好风范的宇文氏新州刺史,车驾在此暂时停留。适逢十日休息,才华出众的友人像云—般地聚集;从千里之外来的客人备受欢迎,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宴席。文采如蛟龙腾空、凤凰起飞的,是大师孟学士;佳作有如紫电清霜一般精良武器的,是王将军的勇武才略。我父亲在交趾作过县令,我省亲路过这名胜的地方。当时我年幼无知,竟然亲自参加这盛大的宴会。 时令正是九月,按节序已是深秋。积水退去寒冷的潭水却分外清澈,烟雾凝聚倒旁晚的山现出紫色。整治车马,驰骋在地势高峻的路上,寻访美景,来到高山;到了帝子曾到过的沙洲,看见了滕王昔日的故居。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重霄;阁檐飞架,丹漆鲜艳欲滴,下视空不着地。群鹤聚于水边平地,水鸟止于水中沙洲,无数岛屿萦绕眼前;用桂树做的殿堂,用木兰做的楼馆,随着山势排成高低起伏冈峦的样子。 推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华美的屋脊。山原辽阔,尽收眼底,江湖曲曲折折,看后使人心惊。里巷房舍遍布各地,都是击钟列鼎而食的富贵人家;船只挤满了渡口,是绘有青雀黄龙的大船。彩云消散,彩霞普照,地面景物分明。晚霞伴着孤鸭仿佛同在飞行,秋水碧绿,同长天相连,天空映在水中,水天一色。渔船晚上响起歌声,响遍彭蠡的江边;雁群被寒冷所惊,叫声断于衡阳南面的水边。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闾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

滕王阁序原文及翻译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檐帷暂驻。十旬休假(亦作“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凉寒,声断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翻译: 这儿原是豫章郡的治所,是新设的洪州州城。星空与翼、轸二星相对,地形与衡庐两山相接。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荆楚,接连着瓯越。物产之精华上天也视为珍宝,宝剑的光辉直射牛星和斗星之间;这里的人多豪杰,地有灵气,高士徐孺子专为陈蕃设下床榻。雄伟的州城如雾弥漫上空,有才之士像众星般飞驰。城楼和城池处在蛮夷和中原的接壤之地,宾客和主人都是东南一带的俊杰。有着崇高声望的都督阎公,从遥远之地光临盛会;有着美好风范的宇文氏新州刺史,车驾在此暂时停留。适逢十日休息,才华出众的友人像云—般地聚集;从千里之外来的客人备受欢迎,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宴席。文采如蛟龙腾空、凤凰起飞的,是大师孟学士;佳作有如紫电清霜一般精良武器的,是王将军的勇武才略。我父亲在交趾作过县令,我省亲路过这名胜的地方。当时我年幼无知,竟然亲自参加这盛大的宴会。 时令正是九月,按节序已是深秋。积水退去寒冷的潭水却分外清澈,烟雾凝聚倒旁晚的山现出紫色。整治车马,驰骋在地势高峻的路上,寻访美景,来到高山;到了帝子曾到过的沙洲,看见了滕王昔日的故居。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重霄;阁檐飞架,丹漆鲜艳欲滴,下视空不着地。群鹤聚于水边平地,水鸟止于水中沙洲,无数岛屿萦绕眼前;用桂树做的殿堂,用木兰做的楼馆,随着山势排成高低起伏冈峦的样子。 推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华美的屋脊。山原辽阔,尽收眼底,江湖曲曲折折,看后使人心惊。里巷房舍遍布各地,都是击钟列鼎而食的富贵人家;船只挤满了渡口,是绘有青雀黄龙的大船。彩云消散,彩霞普照,地面景物分明。晚霞伴着孤鸭仿佛同在飞行,秋水碧绿,同长天相连,天空映在水中,水天一色。渔船晚上响起歌声,响遍彭蠡的江边;雁群被寒冷所惊,叫声断于衡阳南面的水边。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闾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

滕王阁序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王勃

滕王阁序原文翻译以及赏析王勃 本文是关于王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读过《滕王阁序》的人都会为王勃的才气所震憾,那么到底是怎样一篇如此让人惊艳的作品呢?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一作:层台;即冈一作:列冈;天人一作:仙人;飞阁流丹一作:飞阁翔丹)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通:舳;迷津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一

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一作:遥吟俯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一作:安贫)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翻译译文 原文阅读: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人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 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 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 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翻译译文或注释: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 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 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 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 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 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 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 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 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 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 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 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 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 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 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 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注释】 1、伶(líng)官:宫廷中的乐官和授有官职的演戏艺人。 2、原:推究,考查。庄宗:即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克用长子, 继父为晋王,又于后梁龙德三年(923)称帝,国号唐。同年灭后梁。 同光四年(926),在兵变中被杀,在位仅三年。

3、晋王:西域突厥族沙陀部酋长李克用。因受唐王朝之召镇压 黄巢起义有功,后封晋王。 4、矢:箭。梁:后梁太祖朱温,原是黄巢部将,叛变归唐,后 封为梁王。 5、燕王:指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其子刘守光,后被朱温封为燕王。此处称刘仁恭为燕王,是笼统说法 6、契丹:宋时北方的一个部族。 7、与:赐给。其:语气副词,表示命令或祈求。乃:你的。 8、庙:指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所。此处专指李克用的祠,同下文的“太庙”。 9、从事:原指州郡长官的僚属,这里泛指一般幕僚随从。少牢:用一猪一羊祭祀。 10、纳之:把箭放好。 11、系:捆绑。组:绳索。 12、函:木匣。此处用作动词,盛以木匣。 13、先王:指晋王李克用。 14、仇雠(chóu):仇敌。 15、一夫:指庄宗同光四年(926)发动贝州兵变的军士皇甫晖。 16、誓天断发:截发置地,向天发誓。 17、岂:难道。欤(yú):表疑问的语气助词。 18、抑: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或者”、“还是”。本:考究。迹:事迹,道理。 19、《书》:《尚书》。 20、逸(yì)豫:安逸舒适。忘:亡的通假。

《滕王阁序》逐句翻译讲解鉴赏

《滕王阁序》逐句翻译讲解与鉴赏 第一段: 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翻译:豫章(原为)旧时的郡治,洪州(本是)新设的都府。分野(正对应着)翼星、轸星,地域紧接着衡州、江州;以三江为衣襟,把五湖作束带,(上)控着荆楚(下)连着瓯越。 讲解:“分野”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理念,二十八列星分别对应着地面上的一些区域,比如现在的南昌,也就是西汉时的豫章郡、唐朝的洪州府,所对应的列星就是翼星和轸星,那么,翼星和轸星就叫做南昌的分野。翼轸二宿为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最末二星,有煞尾的作用。“襟”和“带”都活用为意动用法了,意为“以……为衣襟”“以……为束带”。“控”“引”本义都和拉弓有关,有控制之意,但对于地理位置来讲,只能是连着,不可能是真的控制,这里用这两个字,是为了强调滕王阁所处位置的重要。 鉴赏:这是扣着题目中的“洪府”介绍滕王阁所在的地方。一连三组,分别从历史、地理、政治三个方面描述了滕王阁所在之地的重要,言辞之间的历史感、空间感、使命感使人在千载之下犹然怦然心动,洪州的地势之雄可谓写得淋漓尽致。 原文: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翻译:物品具有光华,天空显示宝气,龙泉剑光直射向斗、牛二星的位置;人物具有杰出才能,山川显现出灵秀之气,(高士)徐孺留宿在陈蕃特设的客榻。雄伟的州郡像云雾一样(从大地上)涌起,杰出的人材如流星一样(在夜空里)飞驰。城池雄踞于蛮夷与中原相交之处,宾主囊括了东南地区的俊美之士。 讲解:“华”、“宝”、“杰”、“灵”都是描述状态的动词,分别翻译为“具有光华”、“显示宝气”、“具有杰出成就”、“显示灵秀之气”。“下”为使动,直译为“使陈蕃之榻放下”,不雅,意译为“(高士)徐孺留宿在陈蕃特设的客榻”。“雾”、“星”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了,意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鉴赏:这是介绍洪州的人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个成语由此而来,“龙光”句与“星分”句遥相呼应,“徐孺”与起句豫章故郡遥遥相接;追溯汉代历史人物为下文的时人出场作好了铺垫。写时人又先写“雄州雾列”,以写地势与上一层含义相连,并将地势与人才形成交叉,有反复渲染之意;“俊采星驰”直写时人,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具体发挥。两组句子,极写洪州人物之盛。 原文: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

伶官传序的翻译及重点归纳

伶官传序的翻译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 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 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 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 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 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探究唐庄宗取 得天下及其之所以失去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世间传说晋王将要去世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且嘱咐他说: “梁朝是我的仇家。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我相约拜为兄弟,却都背叛了我们而归顺了梁 朝。这三者,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 愿!”庄宗接受了这三枝箭并把它们供奉在宗庙里。以后出兵作战,就派部下用一副少牢 去宗庙向晋王祷告,并请出那些箭,放在锦囊里,让人肩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等 到凯旋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当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朝君 臣的头颅,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父的时候,那强盛的意气, 可谓壮观了。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而一个军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

《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伶官传序》原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出处或作者: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 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 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 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 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人矣。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 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

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 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绵囊,负而前驱,及 凯旋而纳之。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 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 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 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 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 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 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 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 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 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 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 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作《伶官传》。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 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