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蛋白质试题

蛋白质试题

蛋白质试题
蛋白质试题

、单选题

1.某条肽链由 88 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 6 个,甲硫氨酸 5 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 3、25、 56、78、88,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 C5H11O2NS,下列叙述错误的有()①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 N 原子数目 94 个②该多肽脱掉甲硫氨酸后形成的多肽中,肽键数目会减少10 个

③该多肽脱掉甲硫氨酸后形成的多肽中,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 5 个

④该多肽脱掉甲硫氨酸后形成的多肽中,氧原子数目减少 1 个

A. 1 项B. 2 项C. 3项D. 4 项

2.关于多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食盐会使鸡蛋清溶液中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而析出

B.高温变性的蛋白质更易消化吸收

C.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氨基酸含量和鉴定变性的蛋白质

D. 1个环状八肽分子彻底水解需要 7 个 H20

3.如图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一个多肽中 a 的种类肯定有 20 种

B.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C. b 的结构简式是— NH— COOH—

D.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 a 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多种多样 4.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26,天冬氨酸的 R 基为( -C2H4ON),现有分子式为

C x H y O z N19S2 的一条多肽链,其中有 2 个天冬氨酸参与组成,则该多肽的分子质量最大约为

A. 1638 B. 1854 C. 1886 D. 2142

5.现有 10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 1020个,羧基 1050 个,由他们合成的 4条肽链中,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

A. 999、 1016、1016 B. 999、1、1 C. 996、24、54 D. 996、1016、1016

6.如图为由 A、B、C三条链共 81 个氨基酸构成的胰岛素原,其需切除C链才能成为有

活性的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C 链的切除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B . 胰岛素原中至少含有 3 个游离的氨基

C . 胰岛素分子中含有 2 条肽链、 49 个肽键

D . 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共有 81 个羧基

7.下图为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S ― S ―”为由两个“― SH ” ( )巯构基成的

二硫键,其作用是连接两相邻肽链。若该蛋白质分子共由 m 个氨基酸组成,则形成一个 该蛋白质分子时生成的水分子数和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 )

A . (m -2),18(m -2) +4

B . (m -4) , 18(m - 4)

C . (m -3) , 18(m - 3) + 4

D . m ,18m

128,测得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646,则

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肽链数及其至少含有的游离的氨基数分别为

A . 44个、 2个、 2个

B . 51 个、1个、51 个

C . 51个、 2个、 51个

D . 51个、 2个、 2个

9.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 , 正确的是 ( )

A .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 , 可直接用于蛋柏质的鉴定

B . 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颗粒

C . 鉴定还原糖时 , 要加人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人乙液

D .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与 B 液要混合均匀后 , 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 , 必须 现 用现配

10.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蛋白质中的 N 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B . 在盐析作用下蛋白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C . 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后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D . 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需耗能,转运和分泌过程不耗能

11.某蛋白质由 2 条肽链、 n

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含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8.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 . n - 2

B . n + 2

C . n - 4

D . n + 4

12 .今有一化合物,其分子式为 C 55H 70O 19N 10,已知将它水解后只得到 4 种氨基

酸:甘氨

酸 (C 2H 5N02)、丙氨酸( C 3H 7N02)、苯丙氨酸( C 9H 7N02)、谷氨酸

( C 5H 9NO 4)。这一条 多肽链所含的氨基酸个数以及水解后的谷氨酸个数分别是

A . 10、 4

B . 10、 6

C . 12、4

D . 16、 6

13.某蛋白质分子中有 a 个氨基酸, 其中有 b 条肽链,则此蛋白质中至少含有多少个氧 原子( )

A . 2a

B . a

C . a+b

D . a ﹣ b 14 .某链状有机分子的分子式为

C 22H 34O 13N 6,其水解后共产生下列 3 种氨基酸: 据此判 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一个该有机分子水解需要消耗 5 个水分子,产生 6 个氨基酸

B . 该分子中存在 1 个甘氨酸, 2 个丙氨酸

C . 该分子中存在 1 个游离的氨基和 4 个游离的羧基

D . 该分子在真核细胞中的合成场所可能是核糖体

15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 R 基的不同引起的

B . 甜味肽的分子式为

C 13H 16O 5N 2,则甜味肽含有两个氨基

C . 某二肽的化学式是 C 8H 14N 2O 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 (R 基为-CH 3)和另一种氨基酸 X , 则 X 的化学式应该是 C 5H 9NO 4

D . n 个氨基酸共有 m 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氨基数为 m-

n+1

16.某蛋白质共有 7 条肽链组成,其中最短的一条肽链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肽链叙 述错误的是 ( )

A . 该肽链由 4 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

B . 图中含有的 R 基是②④⑥⑧

C . 该肽链中含有 2

个游离的氨基

D . 该肽链中含有 4 个游离的羧基 17.如图某肽链由 51 个氨基酸组成,如果

用肽酶把其分解成 1 个二肽、 2 个五肽、 3 个

六肽、 3 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分解成这些小分子肽所

18 .下图是某蛋白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肽链的

二硫键。若该 蛋白质由 m 个氨基酸构成, 则每形成 1mol 该蛋白质生成的水分子的摩尔数和减少的相 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A . m ,18m

B . (m 一 4), 18(m 一 4)

C . (m 一 3), 18(m 一 3)+4

D . (m 一 2), 18(m 一 2)+4 19.某肽链由 51个氨基酸组成, 如果用肽酶把其分解成 1个二肽、 2个五肽、 3个

六肽、

3 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依次是(

氨酸,得到十九肽。下列有关该十九肽与二十肽的比较错误的是:

A . H 原子减少 5 个

B .

C 原子减少 3个

21.某十九肽中含 4 个天门冬氨酸( C 4H 7O 4N ),分别位于第 7、8、 14、 19

位(见右下

图)。肽酶 E 1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 肽酶 E 2 专门作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

端的肽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肽酶 E 1

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有七肽、六肽、四肽A . 9、 42 B . 2、42 C . 2、 51 D . 9、 51

20.丙氨酸的分子结构为

,现用酶解法去除某二十肽最末端的一个丙

C . 氨基和羧基不变

D . O 原子减少 2 个

A . 该十九肽含有的肽键数目为 19

个 B . 该十九肽至少含有 6 个游离的羧基

C .

D . 肽酶

E 2 完全作用后产生的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比十九肽少了

4个

二、多选题 22.将蛋清溶液做如下两种方式的处理: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经①②③过程处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没有遭到破坏

B.经③④过程处理,分别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

C.③过程有水分子的产生,④过程有水分子的消耗

D.向甲、乙两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甲、乙溶液溶液都会变紫色

三、非选择题

23 .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 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

(1)将植物 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

b和 c之间

形成_____ ,种群 b 和种群 c 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受粉,说明

已产生

了___________ 。

(2)在对 b 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和 dd 的植株所

占的比例分别为 10%和 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

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 DD和 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和

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理由。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达尔文主义认为:______ 是生物进化的基

本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

向;________ 导致物种的形成。

24.回答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问题:

( 1)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可能是由__ 引起

的。

( 2)若含有 n 条肽链, m个氨基酸,其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是个。

( 3) n 个氨基酸共有 m 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氨基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

( 4)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 C x H y N z O w S(z>12,w>13 )。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

得到下列氨基酸,其中____ 个赖氨酸和______ 个天冬氨酸。

25.根据下图所示的化合物结构简式,请回答问题:

坏的是 __________

(2)该化合物中有 _______ 种氨基酸构成,形成这种化合物的不同氨基酸的 R 基号是

(3)该化合物属于肽,形成该化合物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 。

(4)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90,则该化合物的相对

分子质量约为

26.

( 1)该图中, A 表示, B 表示。

( 2)该图所示化合物的名称是;该化合物含有个肽键。

( 3)该化合物由种氨基酸分子失去个水分子而形成,这种反应叫反应;合成此肽链的细胞器是。

( 4)如果图中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脱氧核苷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0 ,那么,合成该多肽化合物的基因(不考虑起始密码和终止密码)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1)该化合物中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____ ,该化合物水解时被破

1.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 88个氨基酸够的多肽含有 87个肽键;其中共有氨基 6个,说明其中有 5 个氨基酸的 R 基中含有氨基;根据甲硫氨酸的个数、位置和分子式可知,该多肽含 5 个 S 原子,脱掉多肽中 5 个甲硫氨酸,其中位于第 3 、25、56、78 位上的甲硫氨酸在水解时,需要水解其两侧的肽键,即脱出一个游离的甲硫氨酸则需要水解两个肽键,而脱出第 88 为的甲硫氨酸则水解掉 1个肽键,所以总共水解而减少的肽键为9个肽键,其中需要 9 分子水。【详解】

①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现肽链中共有氨基 6 个,其中有 5 个应位于 R 基团上,所以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 原子数目

=88+5=93 个,①错误;

②由于含有 5 个甲硫氨酸,在中间的有 4 个所以水解掉一个就少 2 个肽键,而最后一个仅少一个肽键;所以去掉甲硫氨酸得到的肽链中,肽键数目会减少 9 个,②错误;③由于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 C5H11O2NS,R 基中没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所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每个肽键断裂后都形成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但是脱掉 5 个甲硫氨酸,氨基、羧基各减少 5个,因此形成的几个多肽中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4个,③错误;④由于甲硫

氨酸的分子式为 C5H11O2NS,R 基中没有游离的羧基,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需消耗 9 分子水,故 O原子增加 9 个,但是脱去 5 个甲硫氨酸,要减少 10 个 O 原子,故形成的多肽中 O原子减少了一个,④正确;综上分析,正确的有 5 项,选C。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熟悉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规律: 1. 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注: 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答案第1页,总10 页

2. 蛋白质中游离氨基和羧基数目的计算

(1)氨基数 =肽链数 +R基上的氨基数 =各氨基酸中氨基总数 - 肽键数 ;

(2)羧基数 =肽链数 +R基上的羧基数 =各氨基酸中羧基总数 -肽键数。 2.B

【解析】【分析】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 R 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肽链是平面结构,经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温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不破坏肽键,因此加热后的蛋白质仍可以由双缩脲试剂检测。

【详解】在鸡蛋清中加入一些食盐,会导致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盐析)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没有变化, A 错误;高温使蛋白质变性后,其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得疏松,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因此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B 正确;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变性的蛋白质但不可以检测氨基酸含量, C错误; 1个环状八肽分子彻底水解需要 8个H20,D 错误。【点睛】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性质及鉴定,注意向鸡蛋清中加入食盐,蛋白质析出的过程为盐析,而不是变性。

3.B

【解析】【分析】组成蛋白质结构由小到大的结构层次是C、H 、O、N 等元素组成氨基酸,氨基酸经过脱水

缩合反应形成多肽,多肽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详解】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共有 20 中,一个多肽中的氨基酸的种类可能少于20 种, A项错

误。①过程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B项正确。 b 是肽键,结构简式是

-NH-CO-,C项错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除了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外,还有肽链折叠时的空间结构不同, D 项错误,故选 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是要理解氨基酸的种类有20 种,但不是每一种蛋白质都含有20 种氨基酸。

【解析】天冬氨酸的 R 基中(-C2H4ON)含有一个 N 原子,该多肽链有 2个天冬氨酸参与组成,则 R基中有两个 N 原子,根据其分子式 C x H y O z N19S2可判断该肽链含有19—2=17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共形成 17— 1=16个肽键,失去 16个水分子,该多肽的分子质量最大约为 17×126— 16×18=1854。选 B。

5.C

【解析】肽键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1000-4=996 个; 10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 1020

个,羧基 1050个,说明 R基中共有氨基数为 1020-1000=20 个,共有羧基数为1050-1000 =50 个。每条肽链的一端是氨基,另一端是羧基,因此这 4条肽链中,含有氨基 20+ 4= 24

个,含有羧基 50+4=54 个。因此, C项正确, A、B、D 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同时,

掌握其结构特点;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掌握其中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答题。

6.C 【解析】结合题意和图示, C链的切除是在高尔基体上进行的, A 错误;胰岛素原是一条肽链,所以至少含有 1个游离的氨基和 1 个游离的羧基, B错误;由题图可知,胰岛素分子是由 51 个氨基酸形成的 2 条肽链,形成的肽键数是 49 个,含有 3 个二硫键, C 正确;参与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至少含有81个羧基, D 错误。

7.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 =脱去的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 - 肽链数”、“环状肽链中氨基酸的数目 =肽键数 =脱去的水分子数”和“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失去的水分子的分子量与形成二硫键脱去的 H的和”三条规律,可计算:

由题意知,该蛋白质中含有两条线形肽链和一条环状肽链,且含有 2 个二硫键,

因此失去的水分子数是( m-2),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m-2) +4,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 A。

【解析】设该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是X,肽链数为 Y,(X、Y 为正整数),根据氨基酸脱水缩

合反应过程可得关系式: 128X-18 (X-Y)=5646,解得 Y=2,X=51。因此,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和肽链数分别 51、2,由于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所以至少含有 2 个游离的氨基和 2 个游离的羧基,故选 D。

9.B

【解析】斐林试剂甲液与双缩脲试剂 A 液相同,但斐林试剂乙液与双缩脲试剂 B 液

的浓度

不同,因此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可直接用于蛋白质鉴定, A 错误;脂肪需要使用苏丹 III (苏丹 IV )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B正确;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需要混合均匀后使用, C 错误;双缩脲试剂需要先加入 A 液,再加入 B 液, D 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双缩脲试剂与斐林试剂的 4 点不同:

10.D

【解析】

【详解】

蛋白质中的 N 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 R 基中可能含有 N 元素, A 项正确;盐析

不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B 项正确;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后肽键没有断裂,能与

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项正确;分泌蛋白的转运和分泌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 项错误。

11.B

【解析】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 =氨基酸数目 -肽链数 =n-2 ;蛋白质中氧原子数目

=肽键数 + 肽链数×2+R 基中的氧原子数目,因此该蛋白质至少含有氧原子数目=

肽键数 + 肽链数

×2=n-2+2 ×2=n+2 ,故选 C。

12.A

【解析】分子式为 C55H70O19N10 水解后只得到 4 种氨基酸:甘氨酸( C2H5NO2)、丙氨酸( C3H7NO2)、苯丙氨酸( C9H11NO2)、谷氨酸( C5H9NO4)水解后的每一个氨基酸中只有一个 N ,说明氨基酸的 N 只存在于氨基中,又因为化合物中的 N 来自肽键和最后 1 个氨基,等于氨基酸数目,所以是 10 个氨基酸缩合而成的.又因为谷氨酸 O 为 4 个,其他为 2 个,氨基酸含 O 共 19 个加上脱水的 9 个,一共 28 个,设谷氨酸为 X 个,则 4X+2(10-X)=28,得 X=4,所以这种化合物 C55H70O19N10是由 4 个谷氨基酸,选 A。【考点定位】蛋白质的脱水缩合和氨基酸的通式等【名师点睛】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的相关数量计算

( 1)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2)游离氨基数=肽链数+ R 基上的氨基数

(3)游离羧基数=肽链数+ R 基上的羧基数

(4)N 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 R基上的 N原子数

(5)O 原子数=肽键数+ 2×肽链数+ R 基上的 O 原子数

( 6)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 18×脱水数(有时需再减

去其他化学键形成时脱掉原子的量)

13.C

【解析】试题分析:

1 、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 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 R 基的不同.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该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 =形成的肽键个数 =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 2)每个肽键(﹣ C0﹣NH﹣)中含有一个氧原子,每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含

有 2 个氧原子),因此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肽键数 +肽链数× 2+R基中的氧原子数,

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 =肽键数 +肽链数×2.

解: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2H4O2N+R,即每个氨基酸

至少含有 2 个氧原子,由 a 个氨基酸、 b 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中,至少含有氧原子数=肽键数 +肽链数×2=( a﹣ b) +b× 2=a+b个.

故选: C.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14.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运用的考查,由题意可知,某链状有机

分子的分子式为 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 3 种氨基酸,说明该有机物是多肽链,设该多肽链由 X个甘氨酸、 Y个丙氨酸、 Z个谷氨酸脱水缩合生成,则有关系式:①2X+3Y+5Z=22, 5X+7Y+9Y﹣10=34,2X+2Y+4Z﹣5=13;解得:x=2,Y=1,Z=3;因此

该多肽链由 2 个个甘氨酸、 1 个丙氨酸、 3 个谷氨酸脱水缩合生成.

解:A、分析题图可知,三种氨基酸中都只含有一个 N 原子,因此分子式为 C22H34O13N6 的肽链水解生成 6 个氨基酸,需要消耗 5 分子水, A 正确;

B、多肽链由 2 个个甘氨酸、 1 个丙氨酸、 3 个谷氨酸脱水缩合生成,因此含有2 个甘氨酸,

1 个丙氨酸, B 错误;

C、由题图可知,每个谷氨酸中含有 2 个羧基,因此由 2 个个甘氨酸、 1 个丙氨

酸、 3 个谷氨酸脱水缩合生成的肽链中含有 1 个氨基和 4 个羧基, C 正确;

D、由于该有机物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因此该有机物可能的多肽链,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D 正确.

故选: B.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15.D

【解析】不同氨基酸的区别在于 R基的不同, A项正确;甜味肽的分子式中含有 2

个氮原子,说明甜味肽是由 2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二肽, B 项正确; C8H14N2O5+ H2O→C3H7O2N(丙氨酸)+ X,则 X 的化学式应该是 C5H9NO4, C项正确; n 个氨基酸共有 m 个氨基,则 R 基中的—NH2 数﹦所有氨基酸含有的—NH2 数-氨基酸数﹦ m-n,而 1 条肽链的一端有 1 个游离的氨基,所以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 R 基中的—NH2 数+肽链数﹦ m-n +1,D 项错误。

【考点定位】氨基酸、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脱水缩合

16.D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形可知,图中① 是氨基,②④⑥⑧ 都是 R 基,

③⑤⑦ 都是肽键,⑨ 是羧基, B正确;氨基酸种类由 R基决定,图中②④⑥⑧ 各不相同, A 正确;图中① 是氨基,② 中含有 1 个氨基, C正确;图中⑨ 是羧基,⑥⑧ 中各含有 1 个羧基,共 3 个游离的羧基, 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肽链结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7.C

答案第6页,总10 页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水解后的短肽的氨基酸个数是51,肽链数是1+2+3+3=9,

又知一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氨基,那么 9 条肽链至少有 9 个氨基;又知脱水缩合形成的肽键总数 = 氨基酸个数 -肽链数 =51-9=42;失去的水分子数 = 肽键数;所以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分解成这些小分子肽所需要的水分子总数依次是9、42、42,故选 C 项。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和相关计算,意在考查学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18.D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是 2 条肽链和 1 个环状肽,生成的水分子数应是氨基酸数减去肽链数,环状肽有多少氨基酸就有多少肽键,故应是m-2 ,因为还有 2 个二硫键,共减少的

相对分子质量是 18(m-2)+4,故 D 正确,其余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19.A

【解析】试题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用化学式﹣NH ﹣ CO﹣表示.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

中① 失去水分子数 =肽键数 =氨基酸数﹣肽链数;②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③ 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 R 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解: 1 个二肽、 2 个五肽、 3 个六肽、 3 个七肽共 1×2+2×5+3×6+3×7,=5每1 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最少含有的氨基数目是

1+2+3+3=9,肽键数目为

1×1+2× 4+3× 5+3 ×,6所=4以2 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依次是

9、42.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计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D

【解析】试题分析:据丙氨酸的分子结构式,可知用酶解法去除某二十肽最末端的一个丙氨酸,得到十九肽,需要加 1 个水分子,破坏 1 个肽键,生成 1 个丙氨酸,十九肽末端形成 1 个羧基。故 H 原子减少 5 个,故 A 正确。 C原子减少 3 个,故 B 正确。十九肽与二十肽都是一端有 1 个氨基,另一端有 1 个羧基(丙氨酸 R基上都没有氨基和羧基),故 C 正确。肽键数少了 1 个,氨基数和羧基数不变,所以 O原子减少 1 个,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氨基酸脱水缩合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1.D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天门冬氨酸的 R 基上有- COOH,且氨基酸脱水缩合成一条肽链,所以该十九肽羧基至少有 5 个,AB 错误。肽酶 E1作用后产生的多肽是七肽、六肽和五肽。

C 错误。肽酶 E2 作用后破坏 4 个肽键,同时产生 2 个游离的天门冬氨酸,氧原子变化为 +4 -( 2×4)=- 4,

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水解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列知识要点,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对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2. BD

【解析】①②过程分别属于蛋白质的盐析和溶解 ,是物理变化 , 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肽键 , ③过程中经高温处理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 不破坏肽键, A错误;③过程

中经高温处理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 , 不破坏肽键 , ④过程蛋白质经蛋白酶水解为多肽和某些氨基酸 , 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 ,B 正确;③过程的处理使蛋白质变性不消耗水也没有水的产生 , ④过程蛋白质经蛋白酶水解为多肽和某些氨基酸而消耗了水 ,C 错误;甲乙两种溶液中均有肽键存在,向甲、乙两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甲溶液变紫色 , 乙

溶液也会变紫色 ,D 正确。

23.(1)地理隔离、生殖隔离(2)没有、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3)种群、自然选择、隔离

【解析】(1)将植物 a 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以后,原属于同一物种的种群a、b 和 c

之间形成了地理隔离,种群 b 和种群 c 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授粉,说明已产生了生殖隔离,种群之间不能正常授粉是生殖隔离形成的标志。

(2)依题意,第一年,基因型为 DD和dd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10%和70%,则Dd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20%,D 的基因频率 =10%+1/2×20%=20%,d 的基因频率为80%。第二年,基因型为 DD 和 dd 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4%和 64%,则 Dd 的比例为 32%,D 的基因频率为 4%+1/2×32%=20%, a 的基因频率为 80%,由此可见,基因频率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该植物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所以同一个物种的种群间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不同的生存环境的自然选择的结果。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4. R基的不同 n+mm- n+1z - 12( w-13)/2

【解析】

【分析】考查氨基酸的结构和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规律,以及根据这些规律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

【详解】

( 1)氨基酸结构的差异在于 R 基的不同,也决定了氨基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所以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可能是由 R 基引起的。

(2)不考虑 R 基上的氧原子时,每个肽键有一个氧原子,每个肽链在一端有一个羧基含两个氧原子,所以是 m -n 个。

( 3)n 个氨基酸共有 m个氨基,则 R基上氨基数目是 m- n,一个多肽其中在一端有一个氨基,其余氨基都在 R 基上,所以氨基总数为 m-n+ 1 个。

( 4)十二肽水解产物中只有赖氨酸 R 基中有一个氨基,含一个氮原子。十二肽的R 基含氮

原子总数是 Z-12,因此赖氨酸的数量即是 Z-12. 十二肽水解产物中只有天冬氨酸R 基中有一个羧基,含两个氧原子。十二肽 R基中氧原子总数为 W- 13,所以天冬氨酸的数目是(W -13)/2

生物化学第一章蛋白质习题含答案

蛋白质习题 一、是非题 1.所有蛋白质分子中N元素的含量都是16%。 2.蛋白质是由20种L-型氨基酸组成,因此所有蛋白质的分子量都一样。 3.蛋白质构象的改变是由于分子内共价键的断裂所致。 4.氨基酸是生物体内唯一含有氮元素的物质。 5.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分子中都含有不对称的α-碳原子。 6.用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是根据各种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和电荷不同。 7.蛋白质分子的亚基就是蛋白质的结构域。 8.在酸性条件下茚三酮与20种氨基酸部能生成紫色物质。 9.蛋白质变性是其构象发生变化的结果。 10.脯氨酸不能维持α-螺旋,凡有脯氨酸的部位肽链都发生弯转。 11.蛋日质的空间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该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的。 12.胶原蛋白在水中煮沸转变为明胶,是各种氨基酸的水溶液。 13.蛋白质和酶原的激活过程说明蛋白顺的一级结构变化与蛋白质的功能无关。 14.利用盐浓度的不同可以提高或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 15.血红蛋白比肌红蛋白携氧能力高.这是因为它有多个亚基。

二、填空题 1.20种氨基酸中是亚氨基酸.它可改变α-螺旋方向。 2.20种氨基酸中除外都有旋光性。 3.20种氨基酸中和分子量比较小而且不含硫,在折叠的多肽链中能形成氢键。 4.20种氨基酸中的一个环氮上的孤对电子,像甲硫氨酸一样,使之在血红蛋白分子中与铁离子结合成为配位体。 5.球蛋白分子外部主要是基团.分子内部主要是基团。 6.1953年英国科学家桑耳等人首次完成牛胰岛素的测定,证明牛胰岛素由条肽链共个氨基酸组成。 7.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有、、 8.氨基酸混合物纸层析图谱最常用的显色方法是 9.用紫外光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依据是所有的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和三种氨 基酸。 10.1965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由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的人工合成。 11.目前已知的蛋白质二级结构有、、、和几种基本形式。

蛋白质工程试题

1.蛋白质分子的构型与构象 构型:是分子中原子的特定空间排布。当构型相互转变时,必须有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基本构型有L-型和D型两种。这种构型无法通过单键的旋转相互转换。 构象:是组成分子的原子或基团围绕单键旋转而成的不同空间排布,构象的转换不要求有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在化学上难以区分和分离。 2.内核假设原理所谓内核是指蛋白质在大自然的进化中形成的保守内部区域。这样的区域一般由氢键连接而成的二级结构单元组成。内核假设原理就是所有蛋白质的折叠形式主要决定于其内核中残基的相互作用和组织形式。遵循这样的内核原理意味着蛋白质工程无法创造出超越天然蛋白质所具有二级结构的新蛋白质二级结构。 3. van't Hoff焓平衡常数与焓/熵的关系式为:-RT lnK = △H - T△S。取对数可以变为: lnK = -△H/RT + △S/R。进一步推导可以变为:d(lnK)/d(1/T)= -△H/R。基于此,以lnK对1/T可以得到一条曲线。在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就是△H/R,其中的△H称为van't Hoff焓。通过解析van't Hoff焓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特点,可以用于测定蛋白质体系构象平衡的转变,主要是两态转变模型的分析。也就是通过这样的曲线分析,可以预测蛋白质天然构象退在折叠时的容易程度。 4. 盒式突变法也称为片断取代法(DNA fragment replacement)。这一方法的要点是利用目标基因中具有的适当的限制性酶切位点,用具有任何长度、任何序列的DNA片断来置换或者取代目标基因上的一段DNA序列。 5、熔球态在折叠途径中第一个可以观测到的中间体是柔性无序的为折叠多肽链卷折成局部有组织的球状体,称为熔球体melton globule。熔球体具有天然态的大多数二级结构,但不如天然结构致密,蛋白质内部的密堆积相互作用尚未形成,环肽区和表面结构多数处于未折叠状态,侧链可以活动。非折叠态卷折成熔球体包含了蛋白质折叠的主要奥秘—疏水侧链的包埋。 6. 反向折叠设计在蛋白质工程中,全新蛋白质设计是以弥补天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在应用方面的不足为目的,根据人类所希望的结构和功能,采取工程手段,来人工设计新的氨基酸序列,这样的设计研究称为反向折叠研究。在全新蛋白质设计的反向折叠研究中,需要采取的基本策略是通过设计新的氨基酸序列,来加强或者减弱蛋白质的某些相互作用力,使设计的序列能最终具有所希望的结构和功能。 7. 功能基团的特异性修饰 蛋白质中,不仅末端氨基酸具有氨基和羧基,很多链中氨基酸侧链也具有羟基、巯基、氨基和羧基等能进行特征性化学反应的功能基团。利用这些功能基团的化学反应性可以进行蛋白质功能基团的特异性修饰。 8. 基因突变技术 在基因水平上设计并使某特定基因发生变异,对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进行改造,在突变基因表达后、用来研究蛋白质结构功能的一种方法。 9. 融合蛋白质 重组DNA技术允许在体外产生不同基因和基因片段之间的融合,并且通过基因融合产生的蛋白质叫做融合蛋白质。

蛋白质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词5分) 1、必须氨基酸 2、等电点 3、蛋白质的变性 4、胶凝 5、持水力 二、填空题(每空5分) 1.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之间是通过连接的。 2.在pH大于氨基酸的等电点时,该氨基酸净带电荷。 3.在pH小于氨基酸的等电点时,该氨基酸净带电荷。 4.在pH等于氨基酸的等电点时,该氨基酸。 5.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主要有、、 和。 6.蛋白质溶解度主要取决于、和。 7.蛋白质的变性只涉及到结构的改变,而不变。 三、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氨基酸中不属于必需氨基酸是( )。 A.蛋氨酸 B.半胱氨酸 C.缬氨酸 D.苯丙氨酸 E.苏氨酸 2.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为( )。 A.肽键 B.二硫键 C.氢键 D.疏水键 E.碱基堆积力 3. 蛋白质变性后( )。 A.溶解度下降 B.粘度下降 C.失去结晶能力 D.消化率提高 E.分子量减小 4、蛋白质与风味物结合的相互作用可以是()。 A、范徳华力 B、氢键 C、静电相互作用 D、疏水相互作用 5、作为有效的起泡剂,PRO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为() A、能快速地吸附在汽-水界面B、易于在界面上展开和重排 C、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形成粘合性膜 D、能与低分子量的表面活性剂共同作用 四、判断题(每题2分) 1.蛋白质的水合性好,则其溶解性也好。() 2.通常蛋白质的起泡能力好,则稳定泡沫的能力也好。() 3.溶解度越大,蛋白质的乳化性能也越好,溶解度非常低的蛋白质,乳化性能差。 () 4.盐溶降低风味结合,而盐析类型的盐提高风味结合。() 5.氨基酸侧链的疏水值越大,该氨基酸的疏水性越大。() 五、简答题(每题5分) 1.影响蛋白质发泡及泡沫稳定性的因素 2.对食品进行热加工的目的是什么热加工会对蛋白质有何不利影响 六、论述题(10分) 影响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

蛋白质考题及答案解析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试题 一、问答题: 1.影响蛋白质二级结构改变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温度;pH;邻近氨基酸残基的二级结构倾向;肽链中远程肽段的影响;肽段是处于分子表面还是被包埋在分子内部 2.如下图所示。多聚谷氨酸poly (Glu) 是由多个L-Glu聚合形成的多肽链,在pH为3的溶液中能 形成a-螺旋构象,当pH升高到7时,则由a-螺旋变为无规卷曲,旋光率陡然下降。同样,多聚赖氨酸poly (Lys) 在pH为10的溶液中具有a-螺旋结构,当pH降低至7时,旋光率也发生陡然下降,由a-螺旋结构变为无规卷曲。请解释pH对poly (Glu) 和poly (Lys) 构象变化的影响。 答案要点:pH=3接近Glu g-COOH的p K R (4.07),侧链基团为质子化不带电荷状态,可形成a-螺旋结构。其余情况按此思路分析。Lys e-NH2 p K R 为10.54。 3.胶原蛋白的结构特点(原胶原分子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 1)在体内,胶原蛋白以胶原纤维的形式存在,胶原纤维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原胶原分子 2)每个原胶原分子由三条左手螺旋的a链(a-肽链)组成右手超螺旋结构,每条a链约含 1000个氨基酸残基 3)a链间靠H-键和范得华力维系,胶原纤维可以通过分子内和分子间的进一步交联增强稳定 性 4)a链一级结构序列96%遵守(Gly-X-Y)n。x多为脯氨酸Pro;y多为羟基脯氨酸Hyp或羟基 赖氨酸Hly 5)胶原蛋白是糖蛋白,少量糖与5-羟赖氨酸(Hyl)残基的碳羟基共价连接 6)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抗张强度 4.形成结构域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各结构域分别折叠,其动力学上更有利 2)结构域自身紧密装配,结构域之间的柔性连接使每个结构域间可以作较大幅度的相对运 动 3)多个结构域形成的间隙部位往往是蛋白质的功能部位,结构域的相互作用有利于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试题整理 - 副本

蛋白质组学相关试题及答案 1…Proteome(蛋白质组):由一个细胞或者组织的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相应的蛋白质,称为蛋白质组。 Proteomics(蛋白质组学):指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研究蛋白质组的一门新兴学科,即研究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蛋白质表达的异同,对相关蛋白质进行分类和鉴定。更重要的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要分析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和蛋白质的功能. 2…. Mass Spectrometer(质谱仪):质谱仪是一个用来测量单个分子质量的仪器,但实际上质谱仪提供的是分子的质量与电荷比(m/z or m/e)。分离和检测不同同位素的仪器。即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能够偏转的原理,按物质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差异进行分离和检测物质组成的一类仪器。质谱仪最重要的应用是分离同位素并测定它们的原子质量及相对丰度。 3. Proteome sample holographic preparation(蛋白组样品的全息制备):(1)keep protein information(2)adapted to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s(3)different samples,different extraction.蛋白质样品制备是蛋白质组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这一步会影响蛋白质产量、生物学活性、结构完整性。因此要用最小的力量使细胞达到最大破坏程度同时保持蛋白质的完整性。 原则是,保持蛋白质的所有信息;选择合适的分离和鉴定方法;对于不同的样品要用不同的提取方法。 4.Post 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肽链合成的结束,并不一定意味着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已经生成。已知很多蛋白质在肽链合成后还需经过一定的加工(processing)或修饰,由几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和带有辅基的蛋白质,其各个亚单位必须互相聚合才能成为完整的蛋白质分子。 5.De novo sequencing(从头测序) unknow peptide从头测序为蛋白质组研究提供了一种不用借助于任何蛋白质序列数据库信息,直接解读串联质谱数据的方法。其基本算法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质谱图的构建、离子类型的确定、测序算法以及打分算法。

高中生物:蛋白质练习题

高中生物:蛋白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氨基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氨基(-NH 2 ),其中一个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则另一个氨基的部位应是() A.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B.一定连在羧基上 C.在R基上 D.与氨基相连 2.同为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两者R基的组成不同 B.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 C.酪氨酸含氨基多 D.精氨酸含羧基多 3.下面关于氨基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是由氨基和羧基组成的 B.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氨基酸的种类大约有20种 D.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A .NH—CO B.—NH—CO— C.—NH 2—COOH— D.NH 2 —COOH 5. 两个氨基酸缩合成二肽产生一个水分子,这个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A.氨基 B.R基 C.氨基和羧基 D.羧基 6. 谷氨酸的R基为-C 3H 5 O 2 ,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 A.4,4 B.5,4 C.4,5 D.5,5 7.若含有4条多肽链的某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构成,那么,它具有的肽键个数和氨基的最少个数分别是()

A.n和n B.n-4和4 C.n和n-4 D.n-4和n-4 8.一条由10个氨基酸分子经脱水缩合而成的肽链中含有—NH 和—COOH的最小 2 数目是() A.11和11 B.10和10 C.9和9 D.1和1 9.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 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10.现有10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1020个,羧基1050个,由它们合成的4条肽 链中,肽建、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分别是() A、999、1016、1046 B、999、1、1 C、996、24、54 D、996、1016、 1046 11.某二十二肽被水解成1个四肽、2个三肽和2个六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6、18 B、5、18 C、5、17 D、6、17 12.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它含有两条多肽链,其中A链含21个氨基酸,B链含 30个氨基酸,即共有51个氨基酸,那么胰岛素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目是() A.51个B.50个 C.49个D.1个 13. 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此蛋白质的分子量接近() A.12 800 B.12 544 C.11 036 D.12 288 14.某蛋白质分子含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残基,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蛋白质习题(有答案和解析)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满分100分,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4分) 1.已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那么该氨基酸的R基是( ) A.—C7H7O B.—C7H7 C.—C7H7N D.—C7H5NO 2.同为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 A.两者R基团组成的不同 B.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C.酪氨酸的氨基多 D.精氨酸的羧基多 3.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后,2010年在甘肃、青海、吉林竟然再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三聚氰胺的化学式:C3H6N6,其结构如右图,俗称密胺、蛋白精,正是因为它含有氮元素,才让唯利是图的人拿它来冒充蛋白质。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B.高温使蛋白质变性,肽键断裂,变性后的蛋白质易消化 C.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方式都为脱水缩合 D.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三聚氰胺不能 4下面是三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以上这三种氨基酸的R基依次是—H、—CH3、—CH2OH B.将这三种氨基酸(足量)置于适宜条件下,经脱水缩合可形成三肽化合物最多有27种 C.甲是最简单的氨基酸 D.从上式可看出,只要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化合物就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5.甘氨酸( C2H5O2N)和X氨基酸反应生成二肽的分子式为C7H12O5N2,则X氨基酸是( ) 6.下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肯定含有P元素 B.①过程有水生成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d表示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 7.下列依次为丙氨酸、丝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结构式:

基因工程测试题经典

xxxXXXXX 学校XXXX 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 年级xx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空? 分,共? 分) 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 B .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可以不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C .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操作 D .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 2、PCR 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 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PCR 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 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 .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 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 .延伸过程中需要DNA 聚合酶、ATP 、四种核糖核苷酸 D .PCR 与细胞内 DNA 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3、3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的碱基对数目,小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 B .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 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 C .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只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D .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 连接酶以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4、ch1L基因是蓝细菌拟核DNA上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1L基因的变异株细胞.技术路线如图所示,对此描述错误的是() 5、下图表示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获取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A、同种生物的基因组文库大于cDNA文库 B、③表示PCR技术,用来扩增目的基因 C、从基因文库中要得到所需目的基因,可根据目的基因的有关信息来获取 D、只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已知,就只能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取 6、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 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Ⅰ、Bam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蛋白质试题

一、单选题 1.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3、25、56、78、88,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 ①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94个 ②该多肽脱掉甲硫氨酸后形成的多肽中,肽键数目会减少10个 ③该多肽脱掉甲硫氨酸后形成的多肽中,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5个 ④该多肽脱掉甲硫氨酸后形成的多肽中,氧原子数目减少1个 A.1项B.2项C.3项D.4项 2.关于多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食盐会使鸡蛋清溶液中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而析出 B.高温变性的蛋白质更易消化吸收 C.双缩脲试剂可以检测氨基酸含量和鉴定变性的蛋白质 D.1个环状八肽分子彻底水解需要7个H20 3.如图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一个多肽中a的种类肯定有20种 B.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C.b的结构简式是—NH—COOH— D.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a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多种多样 4.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126,天冬氨酸的R基为(-C2H4ON),现有分子式为C x H y O z N19S2的一条多肽链,其中有2个天冬氨酸参与组成,则该多肽的分子质量最大约为 A.1638B.1854C.1886D.2142 5.现有1000个氨基酸,共有氨基1020个,羧基1050个,由他们合成的4条肽链中,肽键、氨基、羧基的数目分别是() A.999、1016、1016B.999、1、1C.996、24、54D.996、1016、1016 6.如图为由A、B、C三条链共81个氨基酸构成的胰岛素原,其需切除C链才能成为有

【生物】6年高考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WORD版蛋白质工程

蛋白质工程 (2012天津)8.黄曲霉毒素B1(AFB1)存在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引起瘤变。某些微生物能表达AFB1解毒酶.将该酶添加在饲料中可以降解AFB1,清除其毒性。 回答下列问题: (1) AFB1属于类致癌因子。 (2) AFB1能结合在DNA 的G 上,使该位点受损伤变为G ' ,在DNA复制中,G '会与A 配对。现有受损伤部位的序列为,经两次复制后,该序列突变为。 (3)下图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AFB1解毒酶的流程图 据图回答问题: ①在甲、乙条件下培养含AFB1解毒酶基因的菌株,经测定,甲菌液细胞密度小、细胞含解毒酶:乙菌液细胞密度大、细胞不含解毒酶.过程l 应选择菌液的细胞提取总RNA ,理由是 ②过程Ⅱ中,与引物结合的模版是 ③检测酵母菌工程菌是否合成了AFB1解毒酶,应采用方法。 (4)选取不含AFB1的饲料和某种实验动物为材料,探究该AFB1解毒酶在饲料中的解毒效果。实验设计及测定结果见下表: 据表回答问题: ①本实验的两个自变量,分别为。 ②本实验中,反映AFB1解毒酶的解毒效果的对照组是。 ③经测定,某污染饲料中AFB1含量为100μg/kg ,则每千克饲料应添加克AFB1解毒酶.解毒效果最好.同时节的了成本。 (5)采用蛋白质工程进一步改造该酶的基本途径是:从提高每的活性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序列。

【答案】(1)化学(2) (3)①甲甲菌液细胞的AFB1解毒酶基因已转录生成了mRNA,而在乙菌液细胞中该基因未转录②AFB1解毒酶基因的 cDNA. ③抗原-抗体 杂交 (4)① AFB1的有无和AFB1解毒酶的含量。 ② B组(或B组+A组)③ 5 (5)脱氧核苷酸序列。 【解析】黄曲霉毒素B1 (AFB1)存在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引起瘤变。某些微生物能表达AFB1解毒酶.将该酶添加在饲料中可以降解AFB1,清除其毒性。 (1)黄曲霉毒素B1(AFB1)是化学物质,AFB1属于化学类致癌因子。 (2)AFB1能结合在DNA 的G 上.使该位点受损伤变为G ' ,在DNA复制中,G '会与A配对。 现有受损伤部位的序列为,经两次复制后,该序列突变为。 (3)①在甲、乙条件下培养含AFB1解毒酶基因的菌株.经测定.甲菌液细胞密度小、细胞含解毒酶:乙菌液细胞密度大、细胞不含解毒酶.过程l 应选择甲菌液的细胞提取总RNA ,理由是因为甲菌液细胞含解毒酶,意味着完成了基因的表达,所以应选择甲菌液的细胞提取总RNA ②过程Ⅱ中,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与引物结合的模版是cDNA. ③检测酵母菌工程菌是否合成了AFB1解毒酶,检测对象为蛋白质,应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 (4)①本实验的两个自变量,分别为AFB1的有无和AFB1解毒酶的含量。 ②本实验中.反映AFB1解毒酶的解毒效果的对照组是B组。 ③经测定,某污染饲料中AFB1含量为100μg/kg ,则每千克饲料应添加5克AFB1解毒酶.AFB1的残留量最少,解毒效果最好.继续添加AFB1解毒酶解解毒效果不变,因此节约了成本。 (5)采用蛋白质工程进一步改造该酶的基本途径是:从提高酶的活性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试题点评】本题以“黄曲霉毒素B1”为材料背景,考查了致癌因子,DNA复制,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实验设计,是一道很好的综合题,考查学生的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对实验分析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难度适中。 (2012广东)29 .(16分)食品种类多,酸碱度范围广。生物兴趣小组拟探究在食品生 产应用范围较广的蛋白酶,查阅相关文献,得知:

蛋白质习题

一、单选题 1. 蛋白质分子中的大多数氨基酸属于下列哪一项? (A) L-β- 氨基酸 (B) D-β- 氨基酸 (C) L-α- 氨基酸 (D) D-α- 氨基酸 (E) L 、 D-α- 氨基酸 2. 属于碱性氨基酸的是 (A) 天冬氨酸 (B) 异亮氨酸 (C) 组氨酸 (D) 苯丙氨酸 (E) 半胱氨酸 3. 280nm 波长处有吸收峰的氨基酸为 (A) 丝氨酸 (B) 谷氨酸 (C) 蛋氨酸 (D) 色氨酸 (E) 精氨酸 4. 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化学键是 (A) 盐键 (B) 二硫键 (C) 肽键 (D) 疏水键 (E) 氢键 5. 维系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①盐键②二硫键③疏水键④肽键⑤氢键 6. 关于蛋白质二级结构错误的描述是 (A) 蛋白质局部或某一段肽链有规则的重复构象 (B) 二级结构仅指主链的空间构象 (C) 多肽链主链构象由每个肽键的二个二面角所确定 (D) 整条多肽链中全部氨基酸的空间位置 (E) 无规卷曲也属二级结构范畴 7. 有关肽键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肽键属于一级结构内容 (B) 肽键中C-N键所连的四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 (D) 肽键旋转而形成了β-折叠 (E) 肽键中的C-N键长度比N-Cα单键短 8. 有关蛋白质三级结构描述,错误的是 (A) 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有生物学活性 (B) 亲水基团多位于三级结构的表面 (C) 三级结构的稳定性由次级键维系 (D) 三级结构是单体蛋白质或亚基的空间结构 (E) 三级结构是各个单键旋转自由度受到各种限制的结果 9. 正确的蛋白质四级结构叙述应该为 A 蛋白质四级结构的稳定性由二硫键维系 B蛋白质变性时其四级结构不一定受到破坏 C蛋白质亚基间由非共价键聚合 D四级结构是蛋白质保持生物活性的必要条件E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 10. 蛋白质α一螺旋的特点有 A多为左手螺旋B螺旋方向与长轴垂直 C氨基酸侧链伸向螺旋外侧 D 肽键平面充分伸展E靠盐键维系稳定性 11. 蛋白质分子中的无规卷曲结构属于 (A) 二级结构(B) 三级结构(C) 四级结构(D) 结构域(E) 以上都不是 12. 有关蛋白质β一折叠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主链骨架呈锯齿状(B) 氨基酸侧链交替位于扇面上下方 (C) β一折叠的肽链之间不存在化学键(D) β一折叠有反平行式结构,也有平行式结构 (E) 肽链充分伸展 13 下列有关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丝氨酸和苏氨酸侧链都含羟基(B) 异亮氨酸和亮氨酸侧链都有分支 (C) 组氨酸和脯氨酸都是亚氨基酸(D) 苯丙氨酸和色氨酸都为芳香族氨基酸 (E) 精氨酸和赖氨酸都属于碱性氨基酸

蛋白质工程复习试题

蛋白质工程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结构域: 基因突变: 融合蛋白: 蛋白的表达模式: 蛋白质的分子设计: 构型: 构象: α氨基酸: 原核表达: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的四级结构: 蛋白质的分子设计: 分子伴侣: 启动子: 增强子: 乳糖操纵子: 二、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蛋白质结构测定的技术是()

A 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 B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C 生物信息学预测蛋白质结构 D 缺失突变技术 2. 下列不属于蛋白质结晶技术的是() A 悬滴法 B 坐滴法 C 微量扩散小室法 D 插入突变法 3. 增加蛋白质分子的热稳定性的常用方法是() A 提高脯氨酸的含量 B 在蛋白质分子中引入二硫键 C 增加蛋白质分子的α螺旋 D 增加β折叠 4. 蛋白质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 A 开发新产品 B 创造新理论 C 制造具有新性能的新蛋白质结构 D 研究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5. 抗体属于() A 基因 B 蛋白质 C DNA D RNA 6、不属于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基本组件的是() A α螺旋 B β层 C 环肽链 D 结构域 7、不属于强烈倾向于形成α螺旋的氨基酸() A Ala B Glu C Pro D Met 8、蛋白质分子的完全从头设计属于() A 小改 B 中改 C 大改 D 没改 9.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是() A 中心法则 B 热力学第二定律 C 中心法则的逆推 D 模型对比 三、填空题

1. 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作用力是()和()。 2.目的蛋白的表达模式检测的方法有()和() 3.蛋白质分子设计的目的是()和() 4.常用的蛋白表达系统有()、()和()。 5.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是() 6.常用的蛋白表达系统有()、()和()。 四、简答题 1.简述蛋白质工程研究的基本途径。 2.欲使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则表达载体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3、简述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测定蛋白质晶体结构的具体步骤。 4、简述目的蛋白原核表达的基本步骤。 5、简述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形成的过程. 6、蛋白质分子设计的步骤是什么? 7. 一个蛋白质由300个氨基酸组成,请简述用搭桥PCR的方法在该蛋白的150个氨基酸处插入GAATCT这6 个碱基的基本步骤。 8、一个蛋白质分子由300个氨基酸编码,欲将第102个氨基酸(由TAC 编码)突变成GCT, 简述用搭桥PCR的方法完成突变的步骤。 9、怎样用PCR的方法将一个由300的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的200-250个氨基酸之间的序列删除。

最新生物化学蛋白质测试题

单元测试一:蛋白质化学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当溶液pH等于某种氨基酸的等电点时,其带_ 零 _电荷;当溶液pH大于某种氨基酸的等电点时,其带_ 负 _电;溶液pH小于某种氨基酸的等电点时,其带_ 正电。 2.盐浓度低时,盐的加入使蛋白质的溶解度_ 增大 _,称为_ 盐溶__现象。当盐浓度高时,盐的加入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称为盐析现象。 3.由甘氨酸、赖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6种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肽链 有 5 个肽平面,有 3 个游离羧基。 4.蛋白质分子结构包括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多肽链。 6.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维持作用力是肽 键。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决定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 7.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有 a螺旋和B折叠形状,维持其稳定结构的化学键是 氢键。 判断题 1.用凝胶过滤(Sephadex G-100)柱层析分离蛋白质时,总是分子量大的先被洗脱下来,分子量小的后下来。对 2.变性后,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减小),这是因为电荷被中和(空间结构被破坏),以及水化膜破坏所引起的。错 3.变性后(物理变性不可逆,化学变性可逆,可复性)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有些还能复性,恢复其生物学功能。对 4.有机溶剂沉淀法分离纯化蛋白质的优点是有机溶剂容易蒸发除去,且不会使蛋白质变性。错 5.蛋白质分子的种类和差别,是由其空间结构决定的。错(一级结构) 6.蛋白质主要是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对 7.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称为肽。对 8.天然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主要是L-α-氨基酸。对 9.肽键(-CO-NH-)中的C-N键可自由旋转,使多肽链出现多种构象。错(不可旋转) 10.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氢键及范德华力(不是)。错 11.蛋白质一级结构对空间结构起决定作用,空间结构的改变会引起功能的改变。对 12.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对 13.蛋白质必须具有四级结构才具有生物活性。错(肌球蛋白是三级结构可存活) 14.蛋白质四级结构中的每个亚基单独都具有生物活性。错(不具有活性) 15.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一定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组成的。对 16.溶液中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电性相同(相反)的电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错 17.溶液pH值等于7时,蛋白质不带电荷。错 18.加热、紫外线、X射线均可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对

蛋白质练习题与答案

蛋白质练习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寡聚蛋白质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之谓( ) A、三级结构 B、缔合现象 C、四级结构 D、变构现象 2、形成稳定的肽链空间结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肽键中的四个原子以及和它相邻的两个α-碳原子处于( ) A、不断绕动状态 B、可以相对自由旋转 C、同一平面 D、随不同外界环境而变化的状态 3、甘氨酸的解离常数是pK1=2.34, pK2=9.60 ,它的等电点(pI)是( ) A、7.26 B、5.97 C 、7.14 D、10.77 4、肽链中的肽键大都是:( ) A、顺式结构 B、顺式和反式共存 C、反式结构 5、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 A、静电作用力 B、氢键 C、疏水键 D、范德华作用力 6、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一级结构改变 B、空间构象破坏 C、辅基脱落 D、蛋白质水解 7. 氨基酸不具有的化学反应的是() A.双缩脲反应 B.茚三酮反应 C.DNFB反应 D.PITC反应 8、在下列所有氨基酸溶液中,不引起偏振光旋转的氨基酸是() A、丙氨酸 B、亮氨酸 C、甘氨酸 D、丝氨酸 9、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 A、全部是L-型 B、全部是D型 C、部分是L-型,部分是D-型 D、除甘氨酸外都是L-型 10、谷氨酸的pK’1(-COOH)为2.19,pK’2(-N+H3)为9.67,pK’3r(-COOH)为 4.25,其pI是() A、4.25 B、3.22 C、6.96 D、5.93 11、在生理pH情况下,下列氨基酸中哪个带净负电荷?() A、Pro B、Lys C、His D、Glu 12、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 A、半胱氨酸 B、瓜氨酸 C、丝氨酸 D、蛋氨酸 13、破坏α-螺旋结构的氨基酸残基之一是:() A、亮氨酸 B、丙氨酸 C、脯氨酸 D、谷氨酸 14、当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可使蛋白质分子的() A、稳定性增加 B、表面净电荷不变 C、表面净电荷增加 D、溶解度最小 15、蛋白质分子中-S-S-断裂的方法是() A、加尿素 B、透析法 C、加过甲酸 D、加重金属盐 16、区分极性氨基酸和非极性氨基酸是根据 A.所含的羧基和氨基的极性 B.所含氨基和羧基的数目 C.所含R基团的大小 D.脂肪族氨基酸为极性氨基

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蛋白质组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自由流电泳分离蛋白质的机理及其优缺点。( ) 2、质谱仪的组成及其主要技术指标。( ) 3、蛋白质组学定量分析方法的主要原理。( ) 4、请列举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 5、系统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流程是什么?(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6、试述如何应用2D-PAGE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并分析其优缺点。() 7、Proteome(蛋白质组)() 8、Proteomics(蛋白质组学)() 9、Mass Spectrometer(质谱仪)() 10、Post 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11、De novo sequencing(从头测序)() 12、Tandem mass spectrometry(串联质谱)()

13、Peptide mass fingerprint(肽指纹谱)() 14、Peptide sequence tag 肽序列标签() 15、Post-source decay(源后衰变)() 16、Neutral loss scan 中性丢失扫描() 17、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技术 (MALDI)() 18、论述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的区别和联系。() 19、简述与传统的分离技术相比较,PF-2D的优点。()

蛋白质组学复习题

蛋白质组:一种细胞、组织或完整的生物体所拥有的全套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研究蛋白质组的一门新兴学科,即研究细胞在不同生理或病理条件下蛋白质表达的异同,对相关蛋白质进行分类和鉴定。更重要的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要分析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和蛋白质的功能 F-2D-DIGE荧光差异显示双向凝胶电泳 在传统双向凝胶电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定量分析凝胶上蛋白质点的新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 首先将待比较的两种样品提取的总蛋白分别与两种不同的荧光标记试剂(Cy2, C y3或Cy5)进行共价标记,然后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两种待比较的蛋白质样品等量混合,上样进行双向电泳,2D凝胶在成像仪上用两种不同波长激发,并将两种样品的荧光图谱显示成像,用2D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将显示有明显差异的蛋白点切下后进行鉴定分析,从而确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PF-2D:以蛋白质组或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为分离对象,通过一维色谱聚焦(即将复杂蛋白质混合物按蛋白质的等电点差异进行分离)和二维无孔硅胶反相HPLC分离色谱(即按蛋白质的疏水性差异进行分离)模式进行分级分离,软件将液相色谱的分离图转换为双向电泳形式,一维为等电聚焦结果,二维为分子量分离结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技术平台。 从头测序(Do novo sequencing):不使用来自蛋白质数据库的信息,直接解释串联质谱数据的方法和技术 通过20种氨基酸残基的质量等信息以及主要类型离子谱峰间的质荷比(M/Z)差值来构造序列。这类蛋白质鉴定方法就称为蛋白质的从头测序。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串联质谱:由2台质谱仪经1个碰撞室串联而成。首先利用第一台质谱仪选择特殊离子,在进入第二台质谱仪之前,先进入碰撞室与加入其中的气体(氮气或氦气)产生碰撞形成各种离子,再利用第二台质谱仪依各离子的质核比不同而分离,形成第二次质谱,可作为离子结构判断的依据 肽质量指纹图谱(peptide mass fingerprint)PMF:指特定的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酶解后的质谱分析得到一套多肽质量图谱,这种特性就象指纹一样,每种蛋白都具有特定的质量肽谱。碰撞诱导解离(CID):在三级四级杆质谱中,第一级Q1和第三级Q3四级杆是质量过滤器,第二级四级杆Q2仅施加射频电压,充当产生碎片离子的碰撞室,从Q1传送来的肽离子在碰撞室内经惰性气体如Ar和N2的碰撞诱导产生正离子,这一过程称为碰撞诱导解离 肽序列标签(Peptide sequence tag, PST)技术 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5~6个氨基酸残基的序列片段在一个蛋白质组成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这个片段称为PST,可用于蛋白质鉴定。源后衰变(PSD):母离子在源内离子化后,在飞行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亚稳离子,恰这些离子主要是沿多肽骨架断裂形成,产生的这些碎片离子在理论上包含着这一肽段的氨基酸序列信息。由于这一过程发生在源内离子化之后,所以称为源后衰变。 蛋白质芯片:通过微加工和微电子技术对固相载体进行特殊的化学处理,将大量已知的蛋白质如抗原、抗体、受体、配体等有序的固定在载体上,使其与待检蛋白质分子进行特异性结合或反应,经洗涤和检测信号的强弱判断样品中的靶分子数量和特征,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组分的准确、快速和大信息量的筛检。 蛋白质组样品的全息制备: 就是要求样品制备尽可能获得所有的蛋白质,但由于蛋白质种类多、丰度不一和物理化学特性不同等,要达到真正的全息制备是有难度的. 蛋白质组学的主要技术,简述它们的基本原理 双向电泳质谱酵母双杂交噬菌体显示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荧光差异显示双向电泳同位素亲和标签生物信息学色谱-质谱联用Edman 降解法

蛋白质习题及答案

蛋白质习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名词解释(每词5分) 1、必须氨基酸 2、等电点 3、蛋白质的变性 4、胶凝 5、持水力 二、填空题(每空5分) 1.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之间是通过连接的。 2.在pH大于氨基酸的等电点时,该氨基酸净带电荷。 3.在pH小于氨基酸的等电点时,该氨基酸净带电荷。 4.在pH等于氨基酸的等电点时,该氨基酸。 5.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主要有、、 和。 6.蛋白质溶解度主要取决于、 和。 7.蛋白质的变性只涉及到结构的改变,而不变。 三、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氨基酸中不属于必需氨基酸是( )。 A.蛋氨酸 B.半胱氨酸 C.缬氨酸 D.苯丙氨酸 E.苏氨酸 2.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为( )。 A.肽键 B.二硫键 C.氢键 D.疏水键 E.碱基堆积力 3. 蛋白质变性后( )。 A.溶解度下降 B.粘度下降 C.失去结晶能力 D.消化率提高 E.分子量减小 4、蛋白质与风味物结合的相互作用可以是()。 A、范徳华力 B、氢键 C、静电相互作用 D、疏水相互作用 5、作为有效的起泡剂,PRO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为() A、能快速地吸附在汽-水界面B、易于在界面上展开和重排 C、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形成粘合性膜 D、能与低分子量的表面活性剂共同作用

四、判断题(每题2分) 1.蛋白质的水合性好,则其溶解性也好。() 2.通常蛋白质的起泡能力好,则稳定泡沫的能力也好。() 3.溶解度越大,蛋白质的乳化性能也越好,溶解度非常低的蛋白质,乳化性能 差。() 4.盐溶降低风味结合,而盐析类型的盐提高风味结合。() 5.氨基酸侧链的疏水值越大,该氨基酸的疏水性越大。() 五、简答题(每题5分) 1.影响蛋白质发泡及泡沫稳定性的因素 2.对食品进行热加工的目的是什么热加工会对蛋白质有何不利影响 六、论述题(10分) 影响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一、 1、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2、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所带净电荷为零,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3、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二级结构及其以上的高级结构在酸、碱、盐、热、有机溶剂等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 4、胶凝:是指变性的蛋白质分子聚集并形成有序的蛋白质网络结构的过程。 5、持水力:分子构成的基体通过物理方式截留大量水而防止水渗出的能力。 二、 1、肽键 2、负 3、正 4、呈电中性 5、水合性质、溶解度、界面性质、凝胶性质(或乳化、起泡等) 6、pH、盐类、温度、有机溶剂 7、高级(或二级以上或空间)、一级结构

高中生物蛋白质工程的崛起试题

课时跟踪检测(四)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蛋白质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B.天然蛋白质都能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C.天然干扰素在体外保存相当困难 D.许多工业用酶是由天然酶改造而来的 2.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设计思路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蛋白质的功能推测蛋白质应有的结构 B.从蛋白质的结构推测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C.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推测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蛋白质工程完全不遵循中心法则 3.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中表达,使干扰素第十七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了β-干扰素的抗病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 ) A.基因工程B.蛋白质工程 C.基因突变D.组织培养 4.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内容( ) A.分析蛋白质分子的精细结构 B.对蛋白质进行有目的的改造 C.分析氨基酸的化学组成 D.按照人的意愿将天然蛋白质改造成新的蛋白质 5.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D.蛋白质工程的操作起点是从预期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出相应的基因,并借助基因工程实现的 6.科学家为提高玉米中赖氨酸含量,将天冬氨酸激酶的第352位的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中104位的氨基酸由天冬酰胺变成异亮氨酸,就可以使玉米叶片和种子中的游离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5倍和2倍,下列对蛋白质的改造,操作正确的是( ) A.直接通过分子水平改造蛋白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