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安徽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pdf版】

2019年安徽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pdf版】

2019年安徽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pdf版】
2019年安徽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pdf版】

2019年安徽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成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材料中“帝”指()

A.蚩尤

B.黄帝

C.炎帝

D.秦始皇

2.(2分)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期,如图文物图片中最能反映这一时期文明成就的是()A.

B.

C.

D.

3.(2分)先秦思想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下列思想主张最能体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寓意的是()

A.“道法自然”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兼爱”、“非攻”

4.(2分)对下图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项目南方北方

垦田数人口垦田数人口

1077年 3.1848亿亩5688.8万 1.43175亿

亩3398.4万

A.唐末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宋朝时期南方经济超越北方

C.北方人口南迁主要原因是南方气候湿润

D.说明了“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正确

5.(2分)赵毅《中国古代史》记载:“宋太宗朝,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可以看出()

A.北宋重文轻武

B.宋代重视科举

C.宋代皇权至上

D.末代国力强盛

6.(2分)《元史?桑哥传》记载:1264年,总制院设立,以国师八思巴领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尚书右丞相兼总制院使桑哥,以总制院统领吐蕃各宣慰司军民财谷,责任甚重,宜加崇异,

奏请用唐朝帝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的故典,改名为宣政院。材料说明()

A.宣政院设置于唐朝

B.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C.西藏归于中央政府管辖始于唐朝

D.元代宜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

7.(2分)民族交融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下列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8.(2分)《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对“大错”的理解最为深刻的是()

A.正常的海外贸易被完全禁止

B.隔绝了海峡两岸的正常往来

C.妨碍了国人对海外市场的开拓

D.白我封闭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9.(2分)吕思勉在《中国文化史》中说“…中西交通以来,自然不能没有变动。其首先设立的,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庚子以后,又因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对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朝官制的变化

②总理衙门的职能是负责中外交通

③外务部是20世纪初设立的,地位高于六部

④外务部是《辛丑条约》签订后设立的,早于六部的设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0.(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第二次失败后,中国少数知识分子提出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作者认为“注定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经济落后,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B.顽固势力强大,阻挠“自强运动”的开展

C.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其目的是维护统治,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本身

11.(2分)“随着他的东征,希腊的雕塑和建筑不断地出现在东方的很多城市,……同时这些地区的思想也影响了希腊,东方的科学知识也随着战争源源不断地传入希腊,尤其是天文学和数学极大地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材料旨在()

A.说明罗马帝国扩张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B.强调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C.概述∫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贞献

D.强调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12.(2分)“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

了一种全新的政体”,下列说法与材料中的“全新政体”无关的是()

A.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

B.为其他国家限制上权树立典范

C.英国成为联邦制共和国

D.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13.(2分)“英国把它视为自己的‘生命线’,看成是‘英国女王王冠上的一颗明亮的宝石’。”

但在1957年,由当地封建王公领导的起义运动席卷多地,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统治。材料中的

“它”位于()

A.A

B.B

C.C

D.D

14.(2分)1863年10月,联邦政府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士兵达到37482人,这说明()A.联邦军队占绝对优势

B.内战初期,联邦军队战事顺利

C.林肯政府措施得力扭转局面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影响

15.(2分)如图是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国工业发工业发展速度

展速度示意图,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不平衡

B.日本工业高速发展,发展最快

C.日本工业位于资本主义国家第一

D.英、法两国发展相对缓慢

二、辨析改错(8分)

16.(8分)辨析改错。统一是国家走向强盛的前提条件之一。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全国统一“政权”的少数民族是女真族。

判断:()改正:()

(2)清政府为了巩固东南海防,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广东省。

判断:()改正:()

(3)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

判断:()改正:()

(4)1999年12月,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结束了西班牙对该地区的殖民统治。

判断:()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10分)中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共产党认为自己起源于这场运动。”

(1)材料一中“运动”是指?概述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材料二:“1927年至1928年上丰年,在‘清党’名义下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几省边界地区先后建立大小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儿万、几十万农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1933年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据地的一切大权…,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如果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党和红军必将被完全断送。遵

义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

﹣﹣《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面临一个危机,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根据材

料二和所学史实对此进行说明。

18.(10分)经济政策调整要符合国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的

情况下,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很快实现了工业化:50年代初期的中囯在对外方

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戚胁和封锁禁运,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

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在1953年的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1)依据材料,概括我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主要原因。材料中的“经济建设实践”主要是

指什么?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

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翠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

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2)为解决材料二的问题,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所学谈谈罗斯福的政策调整对西方经

济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四、分析与探究(12分)

19.(12分)阅读欧洲一体化大事件表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大事年表中有信息不完整,请你补充完整:A:()B:()C:()D:()。

(2)观察欧洲一体化进程图,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变化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3)通过探究,你认为战后欧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成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材料中“帝”指()

A.蚩尤B.黄帝C.炎帝D.秦始皇

【分析】本题考查黄帝的有关知识。识记相关内容。

【解答】材料记述的是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

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

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故选:B。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黄帝的有关知识的掌握。需熟知相关知识。

2.(2分)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期,如图文物图片中最能反映这一时期文明成就的是()A.B.

C.D.

【分析】本题以四同上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解答】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期,司母戊鼎最能反映这一时期文明成就。司母戊鼎是商

王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

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司母戊鼎,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3.(2分)先秦思想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下列思想主张最能体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寓意的是()

A.“道法自然”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兼爱”、“非攻”

【分析】本题考查老子的思想主张。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一切事物都

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的学说

记录在《道德经》里。题干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意思是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

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也就是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与B 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的思想一致。其他三项不符合。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老子的思想主张,要求学生熟知老子的思想言论,主要分析选项中的言论都属

于哪一家,要求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点。

4.(2分)对下图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项目南方北方

垦田数人口垦田数人口1077年 3.1848亿亩5688.8万 1.43175亿3398.4

亩万A.唐末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宋朝时期南方经济超越北方

C.北方人口南迁主要原因是南方气候湿润

D.说明了“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正确

【分析】本题以一个表格为切入点,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知识。

【解答】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表格反映了宋朝时期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唐朝中

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开始向长江流域转移;南宋时,完成转移。

故选:B。

【点评】考查了经济重心南移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2分)赵毅《中国古代史》记载:“宋太宗朝,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可以看出()

A.北宋重文轻武B.宋代重视科举

C.宋代皇权至上D.末代国力强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重文轻武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宋太宗朝,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及所学知识可知,可以看出北宋重文轻武。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对政权的稳固有积极的作用,但也

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

文官得到重用,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

多,人浮于事,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北宋重文轻武的相关

史实。

6.(2分)《元史?桑哥传》记载:1264年,总制院设立,以国师八思巴领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尚书右丞相兼总制院使桑哥,以总制院统领吐蕃各宣慰司军民财谷,责任甚重,宜加崇异,

奏请用唐朝帝在宣政殿接见吐蕃使臣的故典,改名为宣政院。材料说明()

A.宣政院设置于唐朝

B.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C.西藏归于中央政府管辖始于唐朝

D.元代宜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君主专制措施,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解答】材料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职责是“军民财谷,事体繁重”,可见宣政院总理西藏的军务民政,故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忽必烈始置总制院,后改为宣政院。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7.(2分)民族交融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下列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分析】本题以诗句内容考查民族交融情况。

【解答】根据“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文成公主入吐蕃,其中的“贵主”指的是松赞干布。由材料“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可知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朝和吐蕃经济、文化的联系,增进了名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故选:A。

【点评】本题以文成公主入吐蕃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唐与吐蕃的关系,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2分)《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对“大错”的理解最为深刻的是()

A.正常的海外贸易被完全禁止

B.隔绝了海峡两岸的正常往来

C.妨碍了国人对海外市场的开拓

D.白我封闭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分析】本题以《番客篇》中的内容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据题干“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国内资本

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

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史

实。

9.(2分)吕思勉在《中国文化史》中说“…中西交通以来,自然不能没有变动。其首先设立的,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庚子以后,又因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对这材

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朝官制的变化

②总理衙门的职能是负责中外交通

③外务部是20世纪初设立的,地位高于六部

④外务部是《辛丑条约》签订后设立的,早于六部的设立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知识点。1900年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拼凑了2000多人的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答】据所学知,1901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总理衙门被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1901年7月,清政府谕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成为清末办理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1906年9月,清廷设编制馆于恭王府,编纂官制的根本宗旨是“参仿君主立宪国官制”。然而,11月6日,清廷公布新的中央官制,宣布中央设十一部:外务部、吏部、民政部、度支部、礼部、学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理藩部,新官制没有

采用责任内阁制,仍然保留了旧的内阁和军机处。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

对中国侵略的史实。

10.(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第二次失败后,中国少数知识分子提出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作者认为“注定失

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经济落后,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B.顽固势力强大,阻挠“自强运动”的开展

C.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其目的是维护统治,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本身

【分析】本题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第二次失败后,中国少数知识分子提出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为依托,考查洋务运动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第二次失败后,中国少数知识分子提出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作者认为“注定失败”

的主要原因是其目的是维护统治,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本身。洋务派想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嫁接在中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上,显然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结果失败。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改变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容以及意义。

11.(2分)“随着他的东征,希腊的雕塑和建筑不断地出现在东方的很多城市,……同时这些地区的思想也影响了希腊,东方的科学知识也随着战争源源不断地传入希腊,尤其是天文学和数学极大地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材料旨在()

A.说明罗马帝国扩张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B.强调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C.概述∫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贞献

D.强调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东征。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

【解答】材料说明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历经十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这次东征,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12.(2分)“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

了一种全新的政体”,下列说法与材料中的“全新政体”无关的是()

A.议会权力至上,国王统而不治

B.为其他国家限制上权树立典范

C.英国成为联邦制共和国

D.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分析】本题以““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

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为背景材料,考查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答】根据材料“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君主立宪制。ABD项表述均和它有关。 C 英国成为联邦制共和国,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考查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3.(2分)“英国把它视为自己的‘生命线’,看成是‘英国女王王冠上的一颗明亮的宝石’。”

但在1957年,由当地封建王公领导的起义运动席卷多地,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统治。材料中的

“它”位于()

A.A B.B C.C D.D

【分析】本题以“英国把它视为自己的‘生命线’,看成是‘英国女王王冠上的一颗明亮的宝石’。”

但在1857年,由当地封建王公领导的起义运动席卷多地,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统治为依托,考

查印度民族起义。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英国通过殖民侵略,掠夺了无数的财富,发展国内的工业生产;同时,这些殖民地也为

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

工业强国。英国在印度的残酷殖民统治阻碍了印度社会近代化的发展;1857年﹣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她在1858年3月率领起义军与英军作战,在保卫瓜廖尔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章西女王领导的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国把它视为自己的‘生命线’,看成是‘英国

女王王冠上的一颗明亮的宝石’。”但在1857年,由当地封建王公领导的起义运动席卷多地,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统治。材料中的“它”是印度。仔细观察图片可知,D处是印度。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

因、经过和结果。

14.(2分)1863年10月,联邦政府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士兵达到37482人,这说明()A.联邦军队占绝对优势

B.内战初期,联邦军队战事顺利

C.林肯政府措施得力扭转局面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宣言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广大黑人

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使战争形势有利于北方。据“1863年10月,联邦政府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土兵达到37482人”可知,这说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影响。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

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相关史实。

15.(2分)如图是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国工业发工业发展速度

展速度示意图,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不平衡

B.日本工业高速发展,发展最快

C.日本工业位于资本主义国家第一

D.英、法两国发展相对缓慢

【分析】本题以1874~1890年日、英、美、法、德五国工业发工业发展速度展速度示意图为切

入点,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答】“1874~1890年”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图表可以看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

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工业发展不平衡,A正确;由图表可以看出,日本工业高速发展,发展最快,B正确;由图表可以看出,英法两国相对美日、美、德三国发展相对缓慢,D正确。图表反映的是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与国家位次无关,因此C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图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二、辨析改错(8分)

16.(8分)辨析改错。统一是国家走向强盛的前提条件之一。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全国统一“政权”的少数民族是女真族。

判断:×改正:女真族改为蒙古族

(2)清政府为了巩固东南海防,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广东省。

判断:×改正:广东省改为福建省

(3)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

判断:√改正:√

(4)1999年12月,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结束了西班牙对该地区的殖民统治。

判断:×改正:西班牙改为葡萄牙

【分析】本题以统一是国家走向强盛的前提条件之一为依托,综合考查元朝统一、台湾府的建立、美国南北战争和澳门回归,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

求较高。

【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蒙古族的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全国统一“政权”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为了巩固东南海防,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不是广东

省。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林肯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为美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奠定了基础,题干说法正确。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9年12月,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结束了葡萄牙,不是西班牙对该地区的殖民统治。

故答案为:

(1)判断:×;改正:女真族改为蒙古族。

(2)判断:×;改正:广东省改为福建省。

(3)√。

(4)判断:×;改正:西班牙改为葡萄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统一、台湾府的建立、

美国南北战争和澳门回归的相关知识。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10分)中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共产党认为自己起源于这场运动。”

(1)材料一中“运动”是指?概述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材料二:“1927年至1928年上丰年,在‘清党’名义下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几省边界地区先后建立大小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儿万、几十万农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1933年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据地的一切大权…,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如果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党和红军必将被完全断送。遵

义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

﹣﹣《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面临一个危机,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根据材

料二和所学史实对此进行说明。

【分析】本题以“中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为切入点,考查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

革命历程等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材料“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共产党认为自己起源于这场运动。”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运动”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面临一个危机,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根据材

料二“1927年至1928年上丰年,在‘清党’名义下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几省边界地区先后建立大小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儿万、几十万农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1933年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据地的一切大权…,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如果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党和红军必将被完全断送。遵义会

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

据地,为中国革命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为保存革命力量,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

面。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

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

国共产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言之成理即可)

故答案为:

(1)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

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2)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保存革命力量,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

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

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言之成理即

可)

【点评】考查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等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8.(10分)经济政策调整要符合国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的

情况下,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很快实现了工业化:50年代初期的中囯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戚胁和封锁禁运,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

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在1953年的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1)依据材料,概括我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主要原因。材料中的“经济建设实践”主要是

指什么?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

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翠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

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2)为解决材料二的问题,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所学谈谈罗斯福的政策调整对西方经

济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分析】本题以经济政策调整要符合国情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

点。

【解答】(1)从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的工业化模式有很多成功之处,是我国向苏联学习的重要

原因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加强国家安全保障的需要也是我不要向苏联学习的原因,建国初期

的重工业状况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也是我不要重点发展工业的原因,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演说的背景是美国遭受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的冲击。据材料二“当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的调

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而且是越快越好。”及所学知识可知,针对材料所反映的状况,罗

斯福兴办公共工程,实行社会救济。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能力,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罗斯福上台后,为了对付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在工业方面,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从而促进工业的复

兴,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政府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吸纳了大量的失业者,以工代赈,解决

了失业救济问题。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

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政策的制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制定、实施适合国

情的政策;要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需要;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学习;面对危机和困难要勇于探索和创新。

故答案为:

(1)原因:苏联工业化模式有许多成功之处;国防安全保障的需要;建国初期重工业成为制约

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实践:实施“一五”计划。

(2)兴办公共工程,实行社会救济;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

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

(3)政策的制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制定、实施适合国情的政策;要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学

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

相互借鉴学习;面对危机和困难要勇于探索和创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五计划、罗斯福新政

的相关史实。

四、分析与探究(12分)

19.(12分)阅读欧洲一体化大事件表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时间重大事件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建立了欧洲“煤钢共

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阿体”组

织。

1965年法国A、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上述三个

共同体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

B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1993年C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

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

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2002年D正式启用,三亿多“欧洲公民”开始使

用统一的货币。

(1)大事年表中有信息不完整,请你补充完整:A:联邦德国B:1967年C:欧洲联盟(欧盟)D:欧元。

(2)观察欧洲一体化进程图,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变化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3)通过探究,你认为战后欧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分析】本题考查战后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欧盟的成立,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

卢森堡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欧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

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三亿多“欧洲公民”

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

(2)观察欧洲一体化进程图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洲共同体成员国数量不断增加,向东扩展。结合所学可知,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欧共体、欧盟经济发展,对其他欧洲国家的吸引力不

断增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东欧国家加入欧盟。

(3)通过探究,我认为战后欧洲发展的特点是从战争走向和平,从敌对走向联合。

故答案为:

(1)A:联邦德国;B:1967年;C:欧洲联盟(欧盟);D:欧元。

(2)欧洲共同体成员国数量不断增加,向东扩展;欧共体、欧盟经济发展,对其他欧洲国家的

吸引力不断增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东欧国家加入

欧盟。

(3)从战争走向和平,从敌对走向联合。

【点评】本题考查战后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欧盟的成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

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巻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 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图2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这反映了 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 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 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8.197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圳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 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9.1979年、占中国人ロ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10.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可直接打印.doc

2019 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开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 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汉初的封国有王、侯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 于王国所属的郡县。侯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 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A.王国B.侯国C.郡D.县 3.图 1 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 徙 A.源于自然灾害 B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阻碍民族交融 D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图 2 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 1912-1921 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 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 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 .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 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1.7 亿美元;美国援华 8. 4 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 1. 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中国实际获得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这反映了 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 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 7.1949 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 ,乃至每天是过的“人民路” “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8. 1971 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 国拥有席位。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这说明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 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 9. 1979 年占中国人口 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 10 元。 2009 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从 1979 年到 2009 年,中国 GDP增长了近 100 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 700 多倍。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有企业改革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10.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 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 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 .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D .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 11.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 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 个性发掘出来。“这一时期”是 A.古巴比伦时期 B .罗马帝国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 .启蒙运动时期12.议会发布了一项文件,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文件保证了议会的言论自由,并规定除非得到议会同意,禁止在和平时期保留军队。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互信得到了保证。该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 .《民法典》13.图 3 是英国约翰·莱齐的漫画: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 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 14.经过总结教训,到宁认为,既然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 接过渡,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 免的。为此苏俄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 化15.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 大本国利益的勾当。“共产主义扩张”只是美国制造出来实现自己战略 目的的“神话”。这反映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革命B.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D.称霸世界 二、辨析改错( 8 分) 16.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一是人心所向。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学术环境相对宽松;面对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局面,各阶级阶层代表人物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主张,因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分封制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废除的;选项B商鞅变法,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选项C兼并战争,在题干内容在没有体现,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七上第8课百家争鸣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汉代陵阳县,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由此判断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有的“避讳”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避讳”的意思是在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所以“陵阳”避杜皇后名(杜陵阳)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杨广)讳改名南阳,这种“避讳”,体现皇权至高无上,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避讳”无关。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

最新安徽省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全套

最新安徽省中考历史复习资料全套 1.安徽中考历史知识点精编之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是生活在北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北京人的变化说明劳动在从猿向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4、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5、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多年,是黄河流域的代表。半坡居民是最早种植粟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发明了彩陶。 6、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屋。 7、炎帝号称神农氏,是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8、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9、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10、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尧、舜、禹是通过禅让制度继承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的。 11、禹的主要功绩是治水,他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水,取得了成功,被人们尊称为“大禹”。 12、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3、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把都城迁到殷后,商朝统治稳定,史称“盘庚迁殷”。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1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15、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早500年。 16、西周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在王位继承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17、社会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主要有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等级。 18、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两种手段:暴力镇压和礼仪教化。 1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两个时期。 20、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楚庄王。其中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原因:1、东方大国,盛产鱼盐 2、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3、尊王攘夷的策略),他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他还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最终在“葵丘会盟”上确立了霸主地位。 21、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问鼎中原的成语出自楚庄王。 22、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纵横家有秦国的张仪和魏国的公孙衍。 23、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答案】 D 【考点】 百家争鸣 【解析】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 【解答】 注意材料中关键信息“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等可知,材料与百家争鸣有关。 故选D。 2. 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让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 B.战乱额繁 C.皇权至高无上 D.地方权力削弱 【答案】 C 【考点】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解析】 本题考查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避讳,汉语词语之一,意思是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避讳源于古老的语言禁忌,但最终演化为维护封建政治架构的工具。它不仅体现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性质,而且给人的思想造成了极大的戕害。故地名的变化反映了皇权至高无上。 3. 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虚心纳谏和知人善任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答案】 A 【考点】 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

【解答】 由材料:“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可知,意思是要广开言路,选用良吏才能知道自己的过错与不足。所以唐太宗时期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故选A。 4.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答案】 B 【考点】 《辛丑条约》 【解析】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答】 注意题干中时间信息“1902年”。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从此,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彻底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故选B。 5. 下图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是革命派的宣传报 【答案】 C 【考点】 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申报》。 【解答】

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2019 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5 题,每题2 分,共10 分。 1.(2 分)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 A.赞誉.(yù)汲.取(xī)要决.(jué)不修边幅.(fú) B.绯.红(fēi)镶嵌.(qiàn)旁骛.(wù)接踵.而至(zhǒng) C.狭隘.(yì)宣.哗(xuān)褶.皱(zhě)殚.精竭虑(dān) D.霎.时(shà)畸.形(qī)羁.绊(jī)眼花瞭.乱(liáo) 【答案】B 【解析】考查易错字音字形。A 项汲.取(jí)要决.(诀);C 项狭隘.(ài)宣.哗(喧); D项畸.形(jī)眼花瞭.乱(缭)。 2.(2 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A.经过四年的努力,中国首届科幻作家博士生们对即将到来的论文辩论赛胸.有.成.竹.。 B.对于是否参加课外兴趣班,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大.相.径.庭.,无法达成共识。 C.深圳的灯光秀引来了很多游客袖.手.旁.观.。 D.在追梦的过程中,中国航天领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答案】C 【解析】考查成语运用。A 项“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B 项“大相径庭”指彼此相差极远或矛盾很大。C 项“袖手旁观”表示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D 项“可歌可泣”表示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3.(2 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约500 项左右的专利成果。 C.通过“主题教育”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意义。 D.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必须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 【答案】A 【解析】考查病句类型。B 项重复累赘,应删去“约”或“左右”。C 项成分残缺,乱用介词使主语缺失,应删去“通过”或“使”。D 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得”或“必须禁止”。 4.(2 分)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第 1 页(共11 页)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 (开卷,总分70分,与政治同堂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18·安徽)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2018·安徽)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 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 D.地方权力削弱 (2018·安徽)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2018·安徽)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2018·安徽)5.图1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图1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2018·安徽)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湖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 (2018·安徽)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2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开卷) 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 1.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A. 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B.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C. 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 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 2.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 A. 秦朝法律影响后世 B. 法治思想始于秦朝 C. 秦朝实行严刑峻法 D. 法律助推秦灭六国 3.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 A. 休养生息 B. 兵民合一 C. 重文轻武 D. 外重内轻 4.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 A. 台湾 B. 西藏 C. 新疆 D. 东北 5.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这里的“立足点”是 A. 尊孔复古 B. 三民主义 C. 民主科学 D. 爱国主义 6.“这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长达3万字的八个决议’,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使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日益成为一支精干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这次会议”是 A. 八七会议 B. 古田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7.如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部分国家伤亡人数及持续作战时间,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美国援助是中国抗战取胜的关键因素 B.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 C. 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最大 D.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8.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A. 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B.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 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D. 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 9.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时曾一次性增收了5000多个新词条,如市场经济、超市、电脑、绿色食品、下海等。本次修订可能发生在 A. 1956年 B. 1978年 C. 1984年 D. 1996年 10.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不是因为伏尔泰卓越的讽剌散文和卢梭伤感的浪漫小说,而是因为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领导地位,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治权力。这表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启蒙思想宣传 B. 资本主义的发展 C. 财政危机的加剧 D. 三级会议的召开 11.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描述:“伦敦特别是伦敦工人区的坏空气,最能助长肺结核的发展。”在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有1/3的工人都是死于肺结核。此时肺结核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 B. 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 C. 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 D. 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 12.1921年春,列宁开始重新思考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新俄国这一问题。“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中间环节”思想的提出,是列宁基于现实的思考。当时的“现实”是 A.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 弊端 C. 外国武装干涉威胁新生政权 D. 苏联模式成经济发展障碍 13.漫画家常用犀利的画笔针砭时弊。如图漫画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导致图中西方富人交通工具变化的时代背景是 的

安徽省2020年中考历史试卷

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热播的《《论语>心得》,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关注。《论语》中所记载的言论出自我国古代思想家……………………………()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2.小明从2007年“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的宣传资料中了解到徽商兴盛于………() A.秦汉 B.东晋 C.唐宋 D.明清 3.社会习俗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右图所示的服装开始出现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 命后 4.下列企业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湖北织布局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 制造总局 5.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其会师地点在…………() A.陕北吴起镇 B.江西瑞金 C.甘肃会宁 D.贵州遵义6.如果你来编写《西安事变》课本剧,代表中共出现在西安谈判桌上的应该是……() A.周恩来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毛泽东 7.小华为“建军80周年图片展”搜集了以下四幅图片,其中与纪念南昌起义直接相关的是…………………………………………………………………………………………() 8.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通过是在…………………………………….()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9.右图所示的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出现在……………………()

2018安徽中考历史

2018安徽中考历史 一、选择题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 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 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 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 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 D.地方权力削弱 3.(题文)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 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5.下图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 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下图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中日两国建交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正式加人亚大经合组织 8.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相同目标”是 A.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B.实现民族独立 C.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D.废除君主专制 9.1930年间美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了40%,许多国家采取报复措施,把进口税率提高60%到100%,法、德、英还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抑制进口。这些措施 A.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B.加剧了经济危机 C.打击了法西斯势力 D.改善了国际关系 二、填空题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历史试卷第1页(共14页)历史试卷第2页(共14页) 绝密★启用前 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开卷)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 ”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 ) A .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B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C .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 .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 2.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 ( ) A .秦朝法律影响后世 B .法治思想始于秦朝 C .秦朝实行严刑峻法 D .法律助推秦灭六国 3.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 ( ) A .休养生息 B .兵民合一 C .重文轻武 D .外重内轻 4.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 ( ) A .台湾 B .西藏 C .新疆 D .东北 5.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这里的“立足点”是( ) A .尊孔复古 B .三民主义 C .民主科学 D .爱国主义 6.“这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长达3万字的‘八个决议’,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使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日益成为一支精干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这次会议”是 ( ) A .八七会议 B .古田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七大 7.如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部分国家伤亡人数及持续作战时间,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 A .美国援助是中国抗战取胜的关键因素 B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 C .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最大 D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8.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 ) A .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B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 .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D .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 9.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时曾一次性增收了5000多个新词条,如市场经济、超市、电脑、绿色食品、下海等。本次修订可能发生在 ( ) A .1956年 B .1978年 C .1984年 D .1996年 10.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不是因为伏尔泰卓越的讽剌散文和卢梭伤感的浪漫小说,而是因为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领导地位,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治权力。这表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 -------------在 ------------------此------------------ 卷------------------ 上------------------- 答------------------- 题------------------- 无-------------------- 效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1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开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你可以参考教书和其他资料。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 单 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A.开元通宝 B.刀形币 C.秦圆形方孔钱 D.交子 2.下列口号或言论出现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中的是 A.“还我青岛” B.“自强”、“求富”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历史影片能艺术再现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四部爱国主义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 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台儿庄战役》②《南昌起义》③《重庆谈判》④《开国大典》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4.下图是1949-2009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高峰的直 接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的改善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苏联解体 5.“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新”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外国 A.人民生活的盖上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医保制度的建立 D.就业制度的变化 6.下列是某广告公司为安徽旅游推介会设计的部分标题,其不中正确的是 A.老子故里——涡阳 B.新安画派的中心——安庆 C.新四军军部旧址——泾县 D.大包干发源地——凤阳 7.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 A.伯利克里改革 B.商鞅变法 C.大化改新 D.查理·马特改革 8.世界上第一次以取代普选权等权利为目标的工人运动的政治纲领是 A.《人民宪章》 B.《国际歌》 C.《共产党宣言》 D.《共同纲领》 2009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绝密 __ 第 I 卷(选择题 共 20 分) 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__ _ __ __ __ 卷 __ -------------------- 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 考 __ 准 _ __ __ __ __ _ _ 上 _ -------------------- 战争的后果 D .百家争鸣的原因 __ __ __ __ _ __ _ _ _ __ _ 宗 ( ) _ __ 题 _ __ 校 __ -------------------- C.皇权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 ★启用前 在 -------------------- 安徽省 2018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此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 __ _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_ _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 号 证 意在说明 ( ) A .分封制的崩溃 B .商鞅变法的作用 C .兼并 _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 _ _ 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 ) 名 _ 姓 _ A.外戚干政 B.战乱频繁 _ 答 _ -------------------- 至高无上 D.地方权力削弱 _ _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 _ _ _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_ _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学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 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 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 70 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 20 世纪第二个十 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 ) 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 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如图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 业 毕 4.1902 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 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 ) 无 --------------------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 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5.如图是 1912 年 1 月 1 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 ) 效 ------------ 历史试卷 第 1 页(共 18 页) A.中日两国建交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正式加入亚大经合组织 8.“我以我的信义宣暂,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 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 ) A.古代印度河流城 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 D.古代两河流域 历史试卷 第 2 页(共 6 页)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

2019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开卷)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为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2.汉初的封国有王、侯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侯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A.王国B.侯国C.郡D.县 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源于自然灾害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图2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该图反映了 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重任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B.反对袁世凯独裁C.打倒列强除军阀D.打败日本侵略者 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1.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中国实际获得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这反映了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开卷)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A.外戚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 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5.图1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图1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湖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A.袁世凯独裁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D.黄埔军校创立 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2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中日两国建交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改善D.中国正式加人亚大经合组织 8.“我以我的信义宣暂,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 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哲。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A.古代印度河流城B.中世纪的欧洲 C.封建社会的日本D.古代两河流域 9.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相同目标”是()

2015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5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开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卷”相应的表格内) 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 是 A.黄帝 B.禹 C.启 D.汤 2. 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3. 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南宋纸币铜版拓片(会子) 图1 图2 图3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4. 安徽古代“文房四宝”中有“三宝”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文人 多有美誉。有人曾赋诗:“老松烧尽结轻化,妙法从来北李家。”诗中描绘的是: A.宣纸 B.歙砚 C.宣笔 D.徽墨 5. 阅读图4,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 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也发达 6. 人民音乐家聂耳谱写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优秀歌曲, 他的代表作是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图4

2018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

2018年安徽中考历史试卷(开卷) 注意事项: 1.历史试卷满分为70分,历史与思想品德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请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手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 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杜皇后名讳改为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外威干政B.战乱频繁 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 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 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这么说是因为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 5.图1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 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是革命派的机关报 6.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A.袁世凯独裁B.北伐战争爆发C.新文化运动D.黄埔军校创立 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2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