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班数学认识整点教案.doc

大班数学认识整点教案.doc

大班数学认识整点教案.doc
大班数学认识整点教案.doc

大班数学认识整点教案【篇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6 篇精选)】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 6 篇)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认识时钟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

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

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教育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爱科学的意识和激发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创设“钟表展览馆”的教学环境。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

演变过程图片。

4.可以用来自制钟面的有关材料(如长短针、1~12 的数字、各种形状

和造型的硬板纸或吹塑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边听“在钟表店”里的音乐,边把幼儿带进“钟表展览馆”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找找、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这些钟表?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 个数字以及数

字的排列位置。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 只不同形状的时钟,幼儿找出钟面上

都有两根针和1~12

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

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 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 拨到1 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

12 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 个数字(一圈),这

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教师操作演示:一只钟两根针都指在12 上;一只钟时针拨到 1 上,分针拨到12 上;另一只钟时针拨到12 和l 的中间,分针拨到 6 上。

2.提问: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②整点时, 分针总是指在哪里?半点时,分针指在哪里?③想一想,2 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1 点半时,时针指在哪里?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 上;半点时, 时针指在两个数字的中间,分针指在 6 上。

4.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①按老师的要求拨整点、半点;②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五、教师总结时钟的有关知识内容

六、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或看图片来说出钟

的用途)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

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七、出示时钟演变过程的图片,让幼儿简单了解从古到今计时器的变化,激发幼儿尝试探

索知识的兴趣

师:古时候没有钟,人们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来计时。日晷在常

州的天宁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随着科学的发展,聪明的叔叔阿姨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和表(闹钟、石英钟、音乐钟、工艺钟、手表、怀表),给人类生活带来方便,还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小朋友, 你们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也来发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钟和表,好吗?

延伸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2、学会看整点。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 3 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胸卡数字1—12。

活动过程:

一、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

仔细听: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

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提问: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那里为什么要有钟表?

二、认识时钟,学认整点。

1、感知钟面。

引导幼儿回忆:你知道钟面上有什么吗?(请幼儿交流。)

时钟上到底有什么呢?小数字是怎样排队的?指针是怎样跑的?请

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每组一个时钟,请幼儿与同伴观察交流,老

师每组认真倾听,了解幼儿的观察能力。)教师引导幼儿重点了解:(1)有1-12 个数字,知道数字的排列规律,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如12 与6 在一条直线上等;引导幼儿扮演时钟12 个数字,模仿小

时钟站好,体验时钟数字的排列规律。

(2)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了解时针与

分针的关系,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知道指针是顺时运转。

2、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 1 点、2 点、3 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

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

如,教师拨出时间,幼儿快速说出时间;教师说出时间,幼儿快速拨出时间。

三、改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老师与幼儿商讨游戏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认识时钟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

2、动物手偶

3、实物钟

活动过程:

一、引入并简单认识钟及其作用。

1、引入并简单认识钟的种类及其作用。

教师调闹钟闹铃引入

提问:

⑴你们猜猜是什么声音?(闹钟的闹铃)

⑵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状的?(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

⑶钟有什么作用?

(钟不停的走,告诉人们几点了,人们就按照时钟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休息)

2、简单认识钟面。

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

有什么?

总结:有两根针和12 个数字。

提问:⑴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

教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我们在看看数字,

提问:⑵正上面的是数字多少?(12)

⑶正下面的是数字多少?(6)

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摘在

数字12 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回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

预备—开始!(教师操作钟表)

提问:⑴谁跑的快?(分针)

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

作。

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三、认识整点。

教师: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别急,老师来告诉

你。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在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

分针有正指着12 时,就表示“几点了”边拨钟边和幼儿一起“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 六点钟”

拨钟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拨,顺时针的方向就是钟面

上的数字从小到大的方向。

四、请个别幼儿练习。

练习拨7 点,8 点,9 点,10 点??12 点

五、全体练习。

请幼儿按照一日生活时间表“早上7 点起床,上午9 点上课,中午

12 点吃午饭,下午 4 点放学,晚上9 点睡觉”另外请小动物来检查。

六、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讲游戏规则:老师扮演老狼,请小朋友来当小羊。老狼在前面问

“小羊,小羊几点了?”老狼呢就双手拿着一个钟,然后拨的时间,,

小羊一起说几点了。如果老狼拨到 6 点,那就要吃小羊了。

【篇二: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时钟】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时钟

黄和羽

设计思路:

儿童每天起床、吃饭、上幼儿园都是按照一定时间进行的,在这样

的生活中幼儿能感知到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时间概念的认识,

可以帮助幼儿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学会看整点。

2、能力目标:通过猜想游戏,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钟面结构,学会看整点。

难点: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每组一个时钟卡片和演示用的时钟卡片一个;

2、幼儿每人一套1--12 数字卡;

3、家、幼儿园、床、饭碗图片各一张。

活动方法:

演示讲解法、观察发现法、讨论法、操作法、试听讲结合法、游戏

法活动过程:

1、猜谜引出时钟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听!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会走没有脚,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

候起,什么时候睡。猜猜它是谁?”

(幼儿猜出后出示时钟卡片)

2、活动展开

(1)引导幼儿观察,认识钟面结构。

①教师出示时钟提问:教师:“小朋友们,这就是老师今天给大家

带来的好朋友——时钟,你们看它上面都有什么啊?”(幼儿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幼儿知道钟面上有1—12 的数字和两根针。)

教师:“哦,钟面上有12 个数字,还有两根针,现在大家跟着老师

一起读这些数字。1、2、3、4、5、6、7、8、9、10、11、12。” ②重点解释11、12 这两个数字,并告诉幼儿钟面上两根针的区别。

教师:“小朋友们没有学过11 和12 这两个数字,11 是由两个 1 放

在一起组成的,12 是由1 和2 并排在一起, 1 在左边,2 在右边。

钟面上短并且粗的那根针叫时针,长而且细的那根针叫分针。”(2)结合日常生活,通过演示讲解,引导幼儿认识整点。

①教师:“小朋友们几点上幼儿园啊?”(幼儿回答后,教师拨动时针和分针,将结果画在黑板上展示给幼儿看,并将幼儿园图片贴在

该画下面。)

②教师:“中午到了,小朋友们有些饿了,该吃午饭了,那小朋友

们是几点吃午饭呢?”(幼儿回答后,教师在时钟卡片上演示,并将

结果画在黑板上,把饭碗的图片贴在该画下面。)

③教师:“下午啦,爸爸妈妈来接小朋友回家是几点呀?”(幼儿回答后,教师通过演示并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将家的图片贴在该画

下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