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类与对象实验报告材料
- 格式:doc
- 大小:85.52 KB
- 文档页数:10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婴儿配方奶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评估其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家长选择适合婴儿的配方奶粉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20名6个月至1岁的婴儿,其中男婴10名,女婴10名,均来自我国某大型城市。
2. 实验奶粉:选取5个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包括:(1)品牌A:A1型奶粉,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
(2)品牌B:普通配方奶粉,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
(3)品牌C:有机配方奶粉,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
(4)品牌D:DHA/ARA配方奶粉,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DHA、ARA等。
(5)品牌E:乳铁蛋白配方奶粉,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乳铁蛋白等。
3.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高速离心机、分光光度计、pH计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20名婴儿随机分为5组,每组4名婴儿,分别对应5个品牌的配方奶粉。
2. 配方奶粉喂养:每组婴儿按照相应品牌的配方奶粉喂养,每日喂养量为100ml/次,每日喂养3次。
3. 营养成分分析:在喂养期间,每2周采集婴儿的血液样本,检测血清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DHA、ARA、乳铁蛋白等指标。
4. 数据处理: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品牌配方奶粉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1. 血清蛋白质水平:实验结果显示,5个品牌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血清蛋白质水平无显著差异。
2. 血清脂肪水平:实验结果显示,品牌D(DHA/ARA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血清脂肪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品牌。
3. 血清碳水化合物水平:实验结果显示,5个品牌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血清碳水化合物水平无显著差异。
4. 血清矿物质水平:实验结果显示,品牌C(有机配方奶粉)喂养的婴儿血清矿物质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品牌。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类比推理实验,探讨个体在类比推理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分析不同类型类比任务对个体认知能力的影响,并探讨性别、年龄等因素对类比推理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背景类比推理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通过将新问题与已有知识结构进行类比,从而推断出新问题的答案。
类比推理能力的高低与个体的认知发展、知识结构、思维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探究类比推理过程中的认知机制,为提高类比推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100名大学生,其中男生50名,女生50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
2. 实验材料: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取一个与题目相符的选项,形成类比题。
实验材料共分为5组,每组10道题,难度逐渐增加。
3. 实验程序:(1)实验前,对实验对象进行基本信息收集,包括性别、年龄等。
(2)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类比题,并记录正确率。
(3)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1. 不同类型类比任务对个体认知能力的影响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个体在完成不同类型类比任务时的正确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
具体如下:(1)A类任务(概念类比):正确率为70%。
(2)B类任务(关系类比):正确率为60%。
(3)C类任务(结构类比):正确率为55%。
(4)D类任务(功能类比):正确率为50%。
2. 性别对类比推理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在类比推理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具体如下:(1)男生正确率为65%。
(2)女生正确率为58%。
3. 年龄对类比推理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个体在类比推理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具体如下:(1)18-20岁年龄段:正确率为63%。
(2)21-22岁年龄段:正确率为60%。
五、实验讨论1. 不同类型类比任务对个体认知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个体在完成不同类型类比任务时的正确率存在显著差异。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实验报告指导老师:***学生:吴健班级:软131学号:*********目录实验一、VC6.0环境入门与简单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3)实验二、函数的应用实验报告 (7)实验三、类与对象实验报告 (14)实验四、C++程序结构实验报告 (22)实验五、数组、指针与字符串实验报告 (26)实验六、继承和派生实验报告 (33)实验七、多态性实验报告 (42)实验八、面向对象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48)实验一、VC6.0环境入门与简单程序设计实验报告系软件工程班级 131 学号 139074164 姓名吴健同组者指导教师柯栋梁一、实验目的:1、熟悉VC++6.0开了环境并编写简单的C++程序。
3、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输入输出程序。
4、使用VC++6.0的DEBUG调试功能:单步执行、设置断点、观察变量值。
二、实验内容:1、使用VC++建立一个标准C++程序,编译、运行如下程序:#include<iostream〉Int main(){Cout〈<”Hello World!\n";Cout<<”Welcome to C++!\n";}2、编程计算图形的面积。
程序可计算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的面积,运行时首先提示用户选择图形类型,然后根据不同图形类型,输入相关参数计算其面积,并将其显示出来.3、使用DEBUG功能观察任务2程序运行中变量值的变化情况.三、实验要求:1、任务1要求熟悉VC++开发环境,并能够使用其建立第一个C++程序.2、实验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包括程序清单、调试步骤、调试方法,以及对程序结果的分析等。
四、实验报告:1.程序运行截图2.面积计算1、程序说明。
用if -else语句进行选择程序功能,while语句实现功能的循环实现程序如下:#include〈iostream>#include〈cmath〉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cout〈<”1计算圆面积”<〈endl〈<"2计算矩形面积"<〈endl〈<"3计算正方形面积”〈〈endl<<"4退出"〈〈endl<<"请选择相应功能代码:”;int x; //x对应编号cin〉>x;double area;while(x!=4){if(x==1){double r;cout〈〈"半径:";cin〉>r;area=3。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衣服除臭剂的效果;2. 比较不同除臭剂对衣物异味的消除能力;3. 探讨衣服除臭剂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各种材质的衣物(如棉、麻、丝、化纤等);2. 实验药品:市售各种衣服除臭剂;3. 实验仪器:电子称、计时器、温湿度计、显微镜等;4. 实验试剂:无水乙醇、蒸馏水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对象分为若干组,每组包含相同材质的衣物;2. 实验处理:将每组衣物分别喷洒不同除臭剂,按照产品说明进行喷洒;3. 实验观察:记录喷洒除臭剂后,衣物异味的消除情况,包括异味的减少程度、消除速度等;4.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除臭剂的效果。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确保实验环境的温湿度适宜;2. 将衣物分别编号,按照实验分组进行分类;3. 根据产品说明,将不同除臭剂分别喷洒在相应编号的衣物上;4. 观察喷洒除臭剂后,衣物异味的消除情况,并记录数据;5.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6. 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不同除臭剂对衣物异味的消除效果;(2)不同材质衣物对除臭剂的敏感程度;(3)除臭剂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2. 数据分析:(1)采用方差分析(ANOVA)比较不同除臭剂的效果;(2)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材质衣物对除臭剂的敏感程度;(3)根据实验结果,对除臭剂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六、实验结论1. 总结不同除臭剂对衣物异味的消除效果;2. 分析不同材质衣物对除臭剂的敏感程度;3. 提出衣服除臭剂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七、实验讨论1.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2. 探讨实验结果对实际应用的指导意义;3. 提出改进实验方法、优化实验条件等建议。
八、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衣服除臭剂的研究与应用[J]. 化工进展,2019,38(2):100-105.[2] 王五,赵六. 衣物除臭剂的开发与性能评价[J]. 化工环保,2018,38(4):120-125.[3] 孙七,周八. 衣服除臭剂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7,7(2):76-80.九、附录1. 实验数据表格;2. 实验仪器清单;3. 实验试剂清单。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诊断方法独特,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其中,问诊作为四诊之一,对于获取患者病情信息、判断病机、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临床问诊场景,训练学生掌握中医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中医诊断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熟悉中医问诊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2. 掌握中医问诊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
3. 学会根据问诊内容进行初步的辨证分析。
4. 提高中医诊断能力,为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具有一定中医基础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材料:准备中医问诊剧本,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内容。
3. 实验步骤:(1)分组:将20名学生分为5组,每组4人,每组设一名组长。
(2)角色扮演:每组抽取一名学生作为患者,其余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医生、记录员和观察员。
(3)问诊:医生根据问诊剧本向患者提问,患者根据自身角色回答问题。
(4)记录:记录员负责记录医生提问和患者回答的内容。
(5)分析:观察员根据记录内容,对医生的问诊技巧、患者回答的准确性进行评价。
(6)讨论:各组学生就问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经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中医问诊的基本原则和步骤进行问诊。
(2)学生在问诊过程中,语言表达清晰,沟通技巧较好。
(3)部分学生在辨证分析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2. 分析:(1)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在中医问诊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需加强学习和实践。
(2)在问诊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提问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
(3)在辨证分析方面,学生需要加强对中医理论的学习,提高对病情的判断能力。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中医问诊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提高了中医诊断能力。
2. 学生在问诊过程中,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得到锻炼,为今后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第1篇一、实验背景近年来,香烟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约63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
然而,仍有大量人群对香烟的危害认识不足。
为了揭示香烟对人体的危害,本实验对香烟进行了系列实验,现将实验报告如下。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香烟中主要有害成分;2. 观察香烟对人体的危害;3. 揭示香烟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香烟:取自市场上销售的各种品牌香烟;2. 实验器材:烟雾检测仪、血液检测仪、肺功能检测仪、心电图仪等;3. 实验对象:健康志愿者,共30名,男女各15名,年龄在20-45岁之间。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3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人,分别为对照组、吸烟组和二手烟组;2. 对照组:不吸烟,不接触二手烟;3. 吸烟组:每天吸烟10支,持续3个月;4. 二手烟组:每天接触二手烟,持续3个月;5. 实验期间,每天对志愿者进行烟雾检测、血液检测、肺功能检测和心电图检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烟雾检测:吸烟组和二手烟组的烟雾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吸烟组烟雾浓度高于二手烟组;2. 血液检测:吸烟组和二手烟组的血液中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3. 肺功能检测:吸烟组和二手烟组的肺功能指标(如肺活量、呼吸频率等)均低于对照组;4. 心电图检测:吸烟组和二手烟组的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六、实验结论1. 香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2. 吸烟和接触二手烟均可导致肺功能下降、心血管系统受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3. 吸烟对青少年、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危害更大。
七、实验建议1. 加强对香烟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香烟危害的认识;2. 严格限制香烟销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3.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鼓励吸烟者戒烟,减少二手烟暴露;4. 加强对公共场所吸烟行为的监管,营造无烟环境。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研究如何构建一个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我们开展了一次生态缸实验。
本次实验以乌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乌龟在生态缸中的生活习性、生存状况以及生态缸内环境对其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观察乌龟在生态缸中的生活习性,了解其摄食、活动、繁殖等行为;2. 分析乌龟对生态缸内环境的适应性,评估生态缸内环境对乌龟生长的影响;3. 探讨如何优化生态缸内环境,为乌龟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
三、实验材料1. 生态缸:长50cm、宽30cm、高40cm;2. 乌龟:1只;3. 水草:水葫芦、水葱等;4. 水源:自来水;5. 饲料:鱼虫、肉虫等;6. 仪器:温度计、pH计、溶解氧仪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放置乌龟和水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鱼虫、肉虫等饲料;2. 环境监测:定期测量生态缸内水温、pH值、溶解氧等指标,记录数据;3. 观察记录:观察乌龟在生态缸中的摄食、活动、繁殖等行为,记录数据;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乌龟的生长状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乌龟在生态缸中的生活习性:乌龟在生态缸中适应良好,能够正常摄食、活动。
在对照组中,乌龟主要摄食水草,偶尔捕食水中的小虫;在实验组中,乌龟的摄食行为更加丰富,除了水草外,还捕食鱼虫、肉虫等。
2. 生态缸内环境对乌龟生长的影响:通过环境监测,发现生态缸内水温、pH值、溶解氧等指标均在适宜范围内。
乌龟的生长状况良好,体重和体长逐渐增加。
3.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实验组乌龟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这可能是因为实验组提供了更丰富的食物来源,使乌龟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从而促进其生长。
六、实验结论1. 乌龟在生态缸中能够适应良好的生存环境,其摄食、活动、繁殖等行为均正常;2. 生态缸内环境对乌龟的生长具有积极影响,适宜的水温、pH值、溶解氧等指标有利于乌龟的生长;3. 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能够促进乌龟的生长,为乌龟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
第1篇一、实验目的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大棚养殖逐渐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大棚养殖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一直困扰着养殖户。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提高养殖效益,本实验旨在研究烟雾剂在大棚养殖中的应用效果,为养殖户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地点:某养殖大棚,面积1000平方米。
2. 实验材料:烟雾剂(20%百菌清烟雾剂)、高效复合肥料、测量仪器、记录工具等。
3. 实验对象:大棚内养殖的鸡、鸭等家禽。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大棚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面积为200平方米,分别编号为A、B、C、D、E。
2. 实验处理:(1)A组:作为对照组,不使用烟雾剂。
(2)B组:使用烟雾剂,每亩用药量为300克。
(3)C组:使用烟雾剂,每亩用药量为400克。
(4)D组:使用烟雾剂,每亩用药量为500克。
(5)E组:使用烟雾剂,每亩用药量为600克。
3. 实验步骤:(1)将烟雾剂均匀撒在大棚地面,并点燃。
(2)关闭大棚门窗,确保大棚内密闭。
(3)观察烟雾在大棚内的扩散情况,记录烟雾停留时间。
(4)每隔5天进行一次实验,共进行4次。
(5)实验结束后,对大棚内家禽的存活率、生长状况进行统计。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对照组(A组)家禽发病率较高,生长状况较差。
(2)B组、C组、D组、E组家禽发病率明显降低,生长状况良好。
(3)随着用药量的增加,家禽发病率逐渐降低,生长状况逐渐提高。
2. 实验分析:(1)烟雾剂在大棚养殖中具有显著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2)随着用药量的增加,烟雾剂防治效果逐渐提高。
(3)在本实验中,每亩用药量在500克时,防治效果最佳。
五、结论本实验表明,烟雾剂在大棚养殖中具有显著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在养殖过程中,合理使用烟雾剂可以有效降低家禽发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建议养殖户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量和用药时间,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六、实验建议1. 在使用烟雾剂时,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烟雾对人体造成伤害。
学生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语言(Java)年级: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实验地点:学年至学年度第学期1.目录实验一初识Java——“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实验二基本数据类型与数组——“输出希腊字母表”实验三分支与循环语句——“猜数字游戏”实验四类与对象——“机动车”实验五类与对象——“家中的电视”实验六类与对象——“共饮同井水”实验七类与对象——“求方程的根”实验八子类与继承——“中国人、北京人和美国人”实验九子类与继承——“银行计算利息”实验十子类与继承——“公司支出的总薪水”实验十一接口与实现——“评价成绩”实验十二内部类与异常类——“检查危险品”实验十三常用实用类——“检索简历”实验十四组件及时间处理——“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实验十五实验十六实验(一)初识Java——“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实验时间:2017年02月21日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开发Java应用程序的三个步骤:编写源文件、编译源文件和运行应用程序实验要求编写一个简单的Java应用程序,该程序在命令行窗口输出两行文字:“你好,欢迎学习Java”和“We are students”。
实验内容public class Hell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你好,很高兴学习Java"); //命令行窗口输出"你好,很高兴学习Java"A a=new A();a.fA();}}class A {void fA() {System.out.println("We are students"); //命令行窗口输出"We are students"}}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基本的JAVA编译原理,能够自行改变环境变量,能够成功编译出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而且通过实验后的练习知道了一些基础的错误在JAVA中出现时编译器的提示信息是怎样的。
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类的定义与使用 学时安排:3 实验类别:设计性实验 实验要求:1人1组 :邵旸珂 学号:201632962106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类的概念、类的定义格式、类与结构的关系、类的成员属性和类的封装性; 2)掌握类对象的定义; 3)理解类的成员的访问控制的含义,公有、私有和保护成员的区别;
4)掌握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含义与作用、定义方式和实现,能够根据要求正确定义和重载构造函数。能够根据给定的要求定义类并实现类的成员函数; 二、实验原理介绍 通过建立类及对象,用类的成员函数和对象访问类的成员; 利用建立类的构造函数,完成类的成员的初始化工作; 三、实验设备介绍 软件需求: windows或linux下的c++编译器 硬件需求: 对于硬件方面的要求,建议配置是Pentium III 450以上的CPU处理器,64MB以上的存,200MB的自由硬盘空间、CD-ROM驱动器、能支持24位真彩色的显示卡、彩色显示器、打印机。 四、实验容 编写一个程序,模拟电梯的功能。功能接口包括电梯上行按钮、下行按钮、楼层选择和电梯在行驶过程中的楼层显示。 要求: 1.由用户选择按上行按钮还是下行按钮,选择操作后再由用户输入要进入的楼层,进而电梯开始运行,显示所到的每一楼层层数。 2.如果是上行,则选择输入的楼层号不能比当前楼层号小,否则应给出不合法提示。 3. 如果是下行,则选择输入的楼层号不能比当前楼层号大,否则应给出不合法提示。 4.电梯一旦开始运作就会始终运行,直到窗口关闭。 5.电梯在经过不同楼层时,最好每个楼层的显示之间能有延迟,最终停靠的楼层的输出形式能更加醒目。如果可以,在电梯最初开始运行时,能在电梯由部显示当前日期(提示:实现这些功能时,需要调用系统api,实现时间显示功能可以使用CDate类)。 五 程序清单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floorNumber;
class Elevator { private: int floor; //电梯总的楼层数 bool up; //是否上行,bool为布尔类型,可取值true或false bool down; //是否下行 int currentFloor; //当前所在楼层 public: Elevator(int floor); void setUpButton(); //按下上行按钮 void setDownButton(); //按下下行按钮 void setFloorNumber(int floorNumber); //根据要进入的楼层电梯开始运行,并逐层显示经过的楼层 int getCurrentFloor();//获得当前所在楼层 void charge(); int choice(); };
Elevator::Elevator(int f) { floor =f; up=false; down=false; currentFloor=1; };
void Elevator::setUpButton() {
if(currentFloor>floorNumber) {
SetConsoleTextAttribute(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FOREGROUND_INTENSITY|FOREGROUND_RED|FOREGROUND_GREEN); cout<<"您不能上行!"< }
else if(floorNumber>floor) {
SetConsoleTextAttribute(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FOREGROUND_INTENSITY|FOREGROUND_RED|FOREGROUND_GREEN); cout<<"没这一层!太高啦!您想上天?!"< }
else up=true; } void Elevator::setDownButton() {
if(currentFloor {
SetConsoleTextAttribute(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FOREGROUND_INTENSITY|FOREGROUND_RED|FOREGROUND_GREEN); cout<<"您不能下行!"< }
else if(floorNumber<1) {
SetConsoleTextAttribute(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FOREGROUND_INTENSITY|FOREGROUND_RED|FOREGROUND_GREEN); cout<<"没这一层!太低啦!您想入地?!"< }
else down=true; }
void Elevator::setFloorNumber(int floorNumber) { if(up) { for(;currentFloor { cout<<"--"< Sleep(2000);}
SetConsoleTextAttribute(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FOREGROUND_INTENSITY|FOREGROUND_RED); cout<<"第"< up=false; }
if(down) { for(;currentFloor>floorNumber;currentFloor--) { cout<<"--"< Sleep(2000);}
SetConsoleTextAttribute(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FOREGROUND_INTENSITY|FOREGROUND_RED); cout<<"第"< down=false; }
} int Elevator::getCurrentFloor() { return currentFloor; } int Elevator::choice() { cin>>n; if(n==2&&getCurrentFloor()==1) {
SetConsoleTextAttribute(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FOREGROUND_INTENSITY|FOREGROUND_RED|FOREGROUND_GREEN); cout<<"您已经在第一层了!除非您自己打洞,不然我是不会带你下去的!"< } switch(n) { case 1:cout<<"请输入要进入的楼层"<>floorNumber;setUpButton();setFloorNumber(floorNumber); break; case 2:cout<<"请输入要进入的楼层"<>floorNumber;setDownButton();setFloorNumber(floorNumber);break; case 3:return -1;
default:SetConsoleTextAttribute(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FOREGROUND_INTENSITY|FOREGROUND_RED|FOREGROUND_GREEN);
cout<<"只能选上升和下降!您难道还想玩电梯漂移?!"< }
SetConsoleTextAttribute(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FOREGROUND_INTENSITY|FOREGROUND_RED|FOREGROUND_GREEN|FOREGROUND_BLUE);
cout<<"当前电梯停在"<} void Elevator::charge() {
SetConsoleTextAttribute(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FOREGROUND_INTENSITY|FOREGROUND_RED|FOREGROUND_GREEN|FOREGROUND_BLUE); cout<<"---请选择操作---"< cout<<"| 1.上升 |"< cout<<"| 2.下降 |"< cout<<"| 3.退出 |"< cout<<"|--------------|"<} int main() { long a; time(&a); int floor; cout<<"告诉我总共有几层"< cin>>floor; Elevator el(floor);
SetConsoleTextAttribute(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FOREGROUND_INTENSITY|FOREGROUND_RED|FOREGROUND_GREEN|FOREGROUND_BLUE); cout< cout<<"本电梯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