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第五章选择题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第五章选择题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第五章选择题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第五章选择题及答案

10.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D)

A. 0.0101

B. c(OH-)= 0.0235 mol·L-1

C. pH = 3.102

D. NaHCO3%= 25.30

2.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 B )

(A)0.1g (B)0.2g (C)0.3g (D)0.4g

3. 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

(A)25ml (B)25.0ml (C)25.00ml (D)25.000ml

6. 标定HCl溶液用的基准物Na2B4O7?12H2O, 因保存不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标定出的HCl溶液浓度是:( A )

(A)偏低(B)偏高(C)准确(D)无法确定

7. 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

(A)含量为99.9%的铜片(B)优级纯浓H2SO4

(C)含量为99.9%的KMnO4(D)分析纯Na2S2O3

15.定量分析中,准确测量液体体积的量器有(D )

A.容量瓶

B.移液管

C. 滴定管

D. ABC三种

3.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作基准物质的是:( B )

A.K2Cr2O7 B. NaOH C. Na2C2O4 D. ZnO

10.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属于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D)

A、做对照实验

B、校正仪器

C、做空白实验

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15.用配位(络合)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的含量,经四次平行测定,得X=27.50%,若真实含量为27.30%,则27.50%-27.30%=+0.20%,称为(C)

A. 绝对偏差

B. 相对偏差

C. 绝对误差

D.相对误差

2.用于标定标准溶液准确浓度的基准物,为了减小其称量误差,最好具有(C)

(A)足够的纯度(B)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C)稳定的化学性质(D)较大的摩尔质量

4.计算一组数据:2.01,2.02,2.03,2.04,2.06,2.00的相对标准偏差为(D)

(A)0.7% (B)0.9%

(C)1.1% (D)1.3%

6.用50mL滴定管进行滴定时,如果要求读数的相对误差小于0.1%,则滴定剂的体

应大于(C)(A)10mL (B)20mL (C)30mL (D)100mL

7.数字0.0408有几位有效数字? ( D)(A)1 (B)2 (C)3 (D)4

5. 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A)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 进行方法校正

C. 进行空白试验

D. 进行仪器校正

6. 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D )

A. 0.0001

B. c (H +)= 0.0235 mol·L -1

C. pH = 4.462

D. CaO % = 25.30

7.偶然误差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得以减小:(B )

A. 引入校正系数进行校正

B.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C. 用标准样进行对照试验

D. 不加试样,进行空白试验

8.下列因素引起的误差可以通过做“空白实验”校正的是 ( C )

A 、 称量时,天平的零点波动

B 、 砝码有轻微锈蚀

C 、 试剂中含少量待测成分

D 、 重量法测SO 42-,沉淀不完全

9.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 ,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B)

(A )0.1g (B )0.2g ; (C )0.3g (D00.4g ;

5.砝码生锈属于 A 。

A.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

C.人为误差

D.过失误差

6.c (7226

1O Cr K )=0.05000mo l ·L -1的溶液对铁的滴定度为 B 。(M (Fe )=55.85g/mol ,M (K 2Cr 2O 7)=294.2 g/mol )

A.0.007g/mL

B.0.002793 g/mL

C.0.002452 g/mL

D.0.01676 g/mL

5. 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A )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 进行方法校正

C. 进行空白试验

D. 进行仪器校正

6. 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D )

A. 0.0001

B. c (H +)= 0.0235 mol·L -1

C. pH = 4.462

D. CaO % = 25.30

1、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很高,说明:(D )

A.系统误差大

B.系统误差小

C.随机误差大

D.随机误差小

2、消除或减小试剂中微量杂质引起的误差常用的方法是:(A )

A.空白实验

B.对照实验

C.平行实验

D.校准仪器

23、已知386465.004

.00037.0178.4=?,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正确答案应是:(B ) A. 0.3865 B. 0.4

C.0.386

D.0.39

25、下列那项不是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C )

A. 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 反应速率要快

C. 各物质均应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D. 要有适当的指示剂或通过仪器分析方法来确定滴定的终点

1、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很高,但是准确度低,说明:( A )

A.系统误差大

B.系统误差小

C.偶然误差大

D.偶然误差小

2、减小随机误差常用的方法是:(C )

A.空白实验

B.对照实验

C.多次平行实验

D.校准仪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准确度越高则精密度越好

B.精密度越好则准确度越高

C.只有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越好准确度才越高

D.只有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才越好

4.计算一组数据:2.01,2.02,2.03,2.04,2.06,2.00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C)

(A )0.7% (B )0.9%

(C )1.1% (D )1.3%

5.许多化学试剂由于纯度或稳定性不够等原因,不能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可先将它们配制成( )浓度的溶液,然后再用( )或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来标定该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这种配制标准溶液的方法称为间接配制法,也称标定法。

(A )任意 校准物质 (B )任意 基准物质

(C )近似 校准物质 (D )近似 基准物质 ( D )

6.用50mL 滴定管进行滴定时,如果要求读数的相对误差小于0.1%,则滴定剂的体积 应大于( B )

(A )10mL (B )20mL (C )30mL (D )100mL

7.已知H 、S 、O 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00797 、 32.064 、 15.9994,则H 2SO 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98.07754 (B )98.0775 (C )98.078 (D )98.08 (C )

4.数字0.1007有几位有效数字 ( D)

(A )1 (B )2 (C )3 (D )4

5.用于标定标准溶液准确浓度的基准物,为了减小其称量误差,最好具有( D )

(A )足够的纯度 (B )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C )稳定的化学性质 (D )较大的摩尔质量

7.数字0.0408有几位有效数字?

(A )1 (B )2 (C )3 (D )4 ( C )

5.下列关于准确度、精密度、偶然误差、系统误差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系统误差小,准确度一般较高

B. 偶然误差小,准确度一定高

C. 准确度高,精密度一定高

D. 精密度高,不一定保证准确度高

7.下列数据中包含两位有效数字的是:(A )

A. 2.0×10-5

B. pH =6.5

C. 8.10×10

D.-0.05

7. 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A )

A.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B.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C.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D.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C .系统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D.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

6. 已知1722mL g 009260.0O Cr /K 4

O 3Fe -?=T ,则K 2Cr 2O 7标准溶液浓度为C A.0.01000 mol .L -1 B.0.1000 mol .L -1 C.0.02000 mol .L -1 D. 0.2000 mol .L -1

5. 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A )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 进行方法校正

C. 进行空白试验

D. 进行仪器校正

10.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属于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 D )

A 、做对照实验

B 、校正仪器

C 、做空白实验

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7.偶然误差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法得以减小:( D )

A. 引入校正系数进行校正

B. 不加试样,进行空白试验

C. 用标准样进行对照试验

D.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13. 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引起随机误差的是:( D )

(A) BaSO 4重量法测定硫时,加HCl 过多 (B) 天平两臂不等长

(C) 砝码受腐蚀 (D) 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8、(1分)可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D )

A、进行仪器校正

B、作对照试验

C、作空白试验

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16. 实验中出现以下情况引起随机误差的是-----------------------------------------( D )

(A) BaSO4重量法测定硫时,加HCl过多(B) 天平两臂不等长

(C) 砝码受腐蚀(D) 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10.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属于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D )

A、做对照实验

B、校正仪器

C、做空白实验

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精密度好是准确度高的必要条件

B、精密度好则准确度一定会高

C、平均偏差d和标准偏差s都可以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精密度的优劣,但后者更好

D、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再现程度

3.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是D

A、对照试验

B、空白试验

C、校准仪器

D、A、B、C都可以

6. 对于下列四种表述,全部正确的是----------------------------------------( A )

(1)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 称样量要适当才能减小测量误差

(3) 做空白试验是消除系统误差的办法之一

(4) 为使分析结果准确度高,应选择仪器分析方法

(A)1,2 (B)1,4 (C)2,4 (D)3,4

7、定量分析中,准确测量液体体积的量器有(D )。

A、容量瓶 B 、移液管 C 、滴定管D、ABC三种

8.下列基准物可用于标定HCl的是D

A、Na2CO3

B、Na2B4O7·10H2O

C、KHC8H4O4

D、A、B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全

第8章习题答案 1.命名下列配合物: (1)K2[Ni(CN)4] (2)(NH4)2[FeCl5(H2O)] (3)[Ir(ONO)(NH3)5]Cl2 (4)Na2[Cr(CO)5] 解:(1)四氰根合镍(Ⅱ)酸钾 (2)五氯?一水合铁(III)酸铵 (3)二氯化亚硝酸根?五氨合铱(III) (4)五羰基合铬(-Ⅱ)酸钠(参考P172) 2.写出下列配合物(配离子)的化学式? (1)硫酸四氨合铜(Ⅱ) (2)四硫氰?二氨合铬(III)酸铵 (3)二羟基?四水合铝(III)离子(4)二苯合铬(0) 解:(1)[Cu(NH3)4]SO4 (2)(NH4)[Cr(NH3)2(SCN)4] (3)[Al(H2O)4(OH-)2]+ (4)[Cr(C6H6)2] 6.试用价键理论说明下列配离子的键型(内轨型或外轨型)、几何构型和磁性大小。 (1)[Co(NH3)6]2+ (2)[Co(CN)6]3- 解:(1)Co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d74s2 Co2+的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2+:3d74s0 [ ][ ][ ][ ][ ] [ ] [ ][ ][ ] [ ][ ][ ][ ][ ] 3d7 4S0 4P0 4d0 [ ][ ][ ][ ][ ] [ ][ ][ ][ ][ ][ ] [ ][ ][ ] SP3d2杂化、成键,形成[Co(NH3)6]2+ 因为:形成[Co(NH3)6]2+时用的是Co2+最外层4S、4P、4d空轨道以SP3d2杂化、成键,而且中心离子Co2+形成配离子的前后单电子数没变,所以:该[Co(NH3)6]2+配合离子是外轨型,SP3d2杂化,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因为:以SP3d2杂化、成键形成[Co(NH3)6]2+后,具有3个单电子,所以:[Co(NH3)6]2+的磁矩为:,因为具有单电子分子是顺磁性分子,无单电子分子是抗磁性分子,所以形成[Co(NH3)6]2+后,具有3个单电子,[Co(NH3)6]2+是顺磁性分子。 (2) Co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d74s2 Co3+的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3d64s0 [ ][ ][ ][ ][ ] [ ] [ ][ ][ ] 3d6 4S0 4P0 [ ][ ][ ] [ ][ ][ ][ ][ ][ ] d2SP3杂化、成键,形成[Co(CN)6]3- 因为:形成[Co(CN)6]3-时用的是Co3+内层d轨道,即(n-1)层d轨道与nS、nP空轨道以d2SP3杂化、成键,而且中心离子Co3+形成配合离子前有4个单电子,形成配合离子后没有单电子,中心离子Co3+形成配合离子前、后内层电子发生了重新排布,所以:该[Co(CN)6]3-配合离子是内轨型,d2SP3杂化,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因为:以d2SP3杂化、成键形成[Co(CN)6]3-后,没有单电子,所以:[Co(CN)6]3-的磁矩为:,因为具有单电子分子是顺磁性分子,无单电子分子是抗磁性分子,所以形成[Co(CN)6]3-后,没有单电子,[Co(CN)6]3-是抗磁性分子。 7.有两个化合物A和B具有同一化学式:Co(NH3)3(H2O)2ClBr2.在一干燥器中,1molA很快失去1molH2O,但在同样条件下,B不失去H2O。当AgNO3加入A中时,1molA沉淀出1molAgBr,而1molB 沉淀出2molAgBr。试写出A和B的化学式。 解:∵在干燥器中,1molA很快失去1molH2O,但在同样条件下,B不失去H2O知,说明A中的H2O 是外配位体,而B中的水是内配位体。当AgNO3加入A溶液中时,1molA沉淀出1molAgBr,而1molB 沉淀出2molAgBr,说明1molA中外配体为1mol Br-,而1mol B中外配体为2 mol Br-。因此它们

第五章 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一、成本业务 【例题·分录题】20×9年11月,甲公司从仓库领用C材料和D材料,用以生产A、B产品和其他一般耗用。 会计部门根据转来的领料凭证汇总后,编制“材料耗用汇总表”。 材料耗用汇总表 项目C材料D材料 金额合计数量(千克)金额(元)数量(千克)金额(元) 生产A产品耗用 1 000 8 000 600 3 000 11 000 生产B产品耗用 2 000 16 000 500 2 500 18 500 小计 3 000 24 000 1 100 5 500 29 500 车间一般耗用200 1 600 1 600 行政管理部门耗用100 500 500 合计 3 200 25 600 1 200 6 000 31 600 甲公司根据上述材料耗用汇总表,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正确答案』 借: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材料)11 000 —B产品(直接材料)18 500 制造费用 1 600 管理费用 500 贷:原材料—C材料25 600 —D材料 6 000 (2)发生直接人工的账务处理 【例题·分录题】20×9年11月,甲公司根据考勤记录和有关资料计算分配职工工资,并编制“职工工资分 配汇总表”。 职工工资分配汇总表 项目工资合计(元) 生产A产品工人30 500 生产B产品工人12 600 小计43 100 车间管理人员 6 200 行政管理人员15 200 合计64 500 甲公司根据上述“职工工资分配汇总表”,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正确答案』借: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人工)30 500 —B产品(直接人工)12 600 制造费用 6 200 管理费用 15 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64 500 (3)发生制造费用的账务处理 【例题·分录题】20×9年11月,甲公司计提固定资产折旧3 500元,其中生产车间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2 500 元,厂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 000元。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借:制造费用 2 500 管理费用 1 000 贷:累计折旧 3 500

模拟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试题

模拟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试题 一、 填空题 1. 将1.17 g NaCl (M (NaCl )=58.44)溶于200 g H 2o 中,此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是 。 2. 将12mL0.01mol ·L -1溶液和100mL0.005mol ·L -1AgNO 3溶液混合,以制备AgCl 溶胶,胶团结构式为 。 3. BaCO 3(sp K Θ=8.1×10-9)、AgCl (sp K Θ=1.56×10-10)、CaF (sp K Θ =4.0×10-11)溶 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4. 由MnO 2 0.95V Mn 3+ 1.51V Mn 2+(酸性溶液中,)可知当三者浓度均为1 mol ·L -1 的反应方向是(用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 5. 写出3HCO -(a K Θ=5.6×10-11), 24H PO -(a K Θ=2.6×10-7),HF (a K Θ=3.5×10-4) 的共轭并排出碱性从强到弱的顺序 。 6. 222Cu Ag Cu Ag +++=+在溶液中的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 7. 22222NO Cl NO Cl →+是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表达式为 。 8. []33K PtCl NH 的名称是 。 9. 内能、焓、功、熵、热五个物理量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 10.在硝酸钾溶于水的变化中,水温是降低的,由此可判断此变化的H ? , G ? ,S ? 。(用﹥0或﹤0表示。) 11.4CCl 与3CH Cl 的分子间作用力有 。 12.3BF 和3PF 中B 和P 的杂化轨道分别是 杂化和 杂化, 是 极性分子。 13.数据m=0.0260g ,pH=4.86,c (1/5 4KMnO )=0.1023 mol ·L -1中0.0260,4.86, 1/5三者的有效数字依次为 、 、 。 14.某元素价电子构型是2344s p ,则该元素是第 周期 族的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 透压引起的。()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是()。 A. mol·L-1 B. mol·kg-1 C. g·L-1 D. mg·g-1 2.已知反应H2(g)+S(s)=H2S(g)和S(s)+O2(g) =SO2(g)的平衡常数为K 1和K 2,则反应: 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 B. K 1/K 2 C. K 1×K 2 D. K 1-K 2 3.下列量子数取值错误的是()。 A. 3,2,2,+ B. 2,2,0,- C. 3,2,1,+ D. 4,1,0,- 4.主量子数n=3的电子层可容纳的轨道数和电子数为()。 A. 3和6 B. 3和9 C. 6和12 D. 9和18 5.下列卤化氢分子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6.Fe3O4中铁的氧化数是()。 A. 2 B. -2 C. 8/3 D. 3 7.下列关于分子间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型物质的沸点总是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B.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 C.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 D. 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 8.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HAc-NaAc B. NaCl-HCl C. NaOH-NaCl D. HCl-H2O 9.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B. 等于零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没有要求 10.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 0.0978(4位) B. pH=3.24 (3位) C. pKa=1.80 (2位) D. 0.420(2位) 11.随机误差可通过()方法减免。

第五章选择题及答案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 1、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分析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 B、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 C、没有改变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 D、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依然存在并运行着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A、从根本改变了垄断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C、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 D、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思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5、垄断资本家制定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创造更多的商品价值 B、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C、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D、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 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计划管理的作用是( ) A、可以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缓解其矛盾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归根到底() A、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B、是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C、资产阶级的自我觉醒 D、政治斗争的需要 8、私人垄断资本同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即( )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质是( ) A、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B、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增长 C、消除或防止经济危机的爆发 D、提高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10、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金融资本 B、银行资本 C、工业资本 D、商业资本 11、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垄断组织是( ) A、卡特尔 B、康采恩 C、托拉斯 D、混合联合公司 12、垄断阶段较之自由竞争阶段竞争范围的扩大主要体现在出现了( ) A、部门内部的竞争 B、部门之间的竞争 C、国内竞争 D、国际竞争 13、资本主义国有经济一般不涉足的领域是( ) A、基础设施建设 B、大型科研项目 C、普通消费品生产 D、公共产品生产 14、垄断利润的产生说明( ) A、垄断可以创造新价值 B、垄断能转移更多旧价值 C、价值规律不再起决定价值的作用 D、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卷A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卷A 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A (260J48Y )试题(A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中,未填 入表中则不计分): 1. OH -的共轭酸是 (A) H + (B) H 2O (C) H 3O + (D) O 2- 2. 同温同浓度的下列水溶液中, 使溶液沸点升高最多的溶质是 (A) CuSO 4 (B) K 2SO 4 (C) Al 2(SO 4)3 (D) KAl(SO 4)2 3. 下列反应中释放能量最大的是 (A) CH 4(l) + 2O 2(g)? →?CO 2(g) + 2H 2O(g) (B) CH 4(g) + 2O 2(g)? →?CO 2(g) + 2H 2O(g) (C) CH 4(g) + 2O 2(g)? →?CO 2(g) + 2H 2O(l) (D) CH 4(g) +2 3O 2(g)?→?CO(g) + 2H 2O(l) 4. EDTA 相当于一个六元酸,可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所形成的多个环为 (A) 五元环 (B) 六元环 (C) 四元环 (D) 不成环 5. 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中,其中不正确叙述是 ①所有原子核均由中子和质子构成 ②原子处于基态时,次外层电子不一定是8个 ③稀有气体元素,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 8个电子

④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③④ 6. 0.100 mol·kg -1 KCl 溶液在稍高于 -0.372℃时结冰, 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水的K f = 1.86 K·kg·mol -1) (A) KCl 未完全缔合 (B) 离子互吸 (C) 离子互斥 (D) 溶液蒸气压下降 7. 已知 Zn(s) +21O 2(g) = ZnO(s) m r H ? 1 = -351.5 kJ·mol -1 Hg(l) +21O 2(g) = HgO(s,红) m r H ? 2 = -90.8 kJ· mol -1 则 Zn(s) + HgO(s,红) = ZnO(s) + Hg(l) 的 m r H ?为(kJ· mol -1) (A) 442.3 (B) 260.7 (C) -260.7 (D) -442.3 8. 有一原电池: Pt│Fe 3+(1 mol·dm -3),Fe 2+(1 mol·dm -3)‖C e 4+(1 mol·dm -3),Ce 3+(1 mol·dm -3)│Pt 则该电池的电池反应是 (A) Ce 3+ + Fe 3+ = Ce 4+ + Fe 2+ (B) Ce 4+ + Fe 2+ = Ce 3+ + Fe 3+ (C) Ce 3+ + Fe 2+ = Ce 4+ + Fe (D) Ce 4+ + Fe 3+ = Ce 3+ + Fe 2+ 9. 电池反应:H 2(g,100kPa) + 2AgCl(s)?→? 2HCl(aq) + 2Ag(s) E = 0.220 V,当电池的电动势为0.358 V 时,电池溶液的pH 为 (A) 2 H p E E - (B) 059 .0220 .0358.0- (C) 059 .02220 .0358.0?- (D) 0 10. 体系对环境作 20 kJ 的功,并失去 10kJ 的热给环境,则体系内能的变化是 (A) +30 kJ (B) +10 kJ (C) ?10 kJ (D) ?30kJ 11. 由下列反应设计的电池不需要惰性电极的是 (A) H 2(g) + Cl 2(g) = 2HCl(aq) (B) Ce 4+ + Fe 2+ = Ce 3+ + Fe 3+ (C) Zn + Ni 2+ = Zn 2+ + Ni (D) Cu + Br 2 = Cu 2+ + 2Br -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

1.根据下列酸碱的解离常数,选取适当的酸度是共轭碱来配 置PH=和PH=的缓冲溶液,其共轭酸,碱的浓度比应是多少 HAC,NH3·H2O,H2C2O4 ,NaHCO3 ,H3PO4 ,NaAC,NaHPO4,C6H5NH2,NH4cl 解:选择HAC和NaAC来配置PH=的缓冲液,共轭酸碱的浓度比可由以下来计算 检表得:K aΘ(HAC)=×10-5 K bθ(AC-)=Kw/ K aΘ=10-14/×10-5)=×10-10 由PH=14-Pk bθ+lg((C(AC-))/(C(HAC)))可得 =14-lg(×10-10)+lg((C(AC-))/(C(HAC))) 解得:(C(AC-))/(C(HAC))=4/7= 选择NH3·H2O和NH4cl来配制PH=的缓冲液,共轭酸碱的浓度比如下 K bθ(NH3·H2O)=×10-5 PH=14- K bθ(NH3·H2O)+lg(C(NH3·H2O)/C(NH4cl)) 10=14-lg(×10-5)+ lg(C(NH3·H2O)/C(NH4cl)) 解得:C(NH3·H2O)/C(NH4cl)=5:1 2.欲配制250mlPH=的缓冲液,问在125ml,·L-1NaAC溶液中 应加入多少毫升 mol·L-1溶液 解:由题意得可设还应加入xml, mol·L-1的HAC溶液检表得K aΘ(HAC)=×10-5

PH=Pk aθ(HAC)+ lg((C(AC-))/(C(HAC))) 5=-lg(×10-5)+ lg((C(AC-))/(C(HAC))) 解得:(C(AC-))/(C(HAC))= n(AC-)=×1mol·L-1=;n(HAC)=6x×10-3mol +x×10-3)/(6x×10-3/+x×10-3))=(6x×10-3) 解得:x= 3.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3) mol·L-1NaOH和 mol·L-1 NH4cl溶液混合解:由题意的 检表可得 K b(NH3)θ=×10-5 ; K aθ(NH4+)=Kw/ K b(NH3)θ=10-14/(×10-5 )=×10-10 n(OH-)= n(NH4+)= C(NH3·H2O)=(+)= mol·L-1 C(NH4+)=(+)= mol·L-1 PH=Pk aθ(NH4+)+lg(C(NH3·H2O)/C(NH4cl))=-lg(×10-10)+0=(5) mol·L-1Hcl和 mol·L-1NaAC溶液混合 混合前:n(H+)= n(AC-)= 混合后:C(HAC)=(+)mol·L-1= mol·L-1 C(AC-)=(+)mol·L-1= mol·L-1 PH=Pk aθ(HAC)+lg((C(AC-))/(C(HAC)))检表得:Pk aθ(HAC)=

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计算产品成本,首先要确定() A.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B.产品成本计算期 C.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 D.费用是否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2.船舶制造企业按照生产组织形式划分属于() A.大量生产 B.大批生产 C.单件生产 D.小批生产 3.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企业一般宜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类法 C.分批法 D.分步法 4.定额法的采用是为了() A.计算产品的定额成本 B.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C.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D.加强成本的定额管理 5.下列适用于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的是() A. 精密仪器 B.小型水泥厂 C.发电 D.采掘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在确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时,应该适应() A.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 B.企业的生产特点 C.月末有无在产品 D.成本管理的要求 2.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包括() A.定额法 B.定额比例法 C.分类法 D.分批法 3.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按其生产工艺过程,可以分为() A.大量生产 B.多步骤生产 C.单步骤生产 D.单件生产 4.工业企业产品生产按其生产组织形式,可以分为 () A大量生产 B.成批生产 C.多步骤生产 D.单件生产 5.下列企业中,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属于大量生产的是 () A.船舶制造企业 B.发电企业 C.面粉加工企业 D.服装加工企业

三、判断题 1.产品品种越少,越易大量生产。() 2.产品品种越多,则不便进行大量生产,应考虑分步生产为宜。() 3.采用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的同时,不能再按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 4.按照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和成本管理的要求,多步骤生产只宜按照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5.小批生产接近于单件生产,因此可以按照产品品种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1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 √;错误 ×) 1. 具有sp 3等性杂化轨道类型的分子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型。( ) 2. 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热效应都相同。( ) 3. 与纯溶剂相比,溶液的蒸气压一定降低。( ) 4. 分析测定的精密度高,则准确度必然高。( ) 5. 电子的波动性是电子运动时呈波浪式的前进。( ) 6. 标定NaOH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邻苯二甲酸氢钾。( ) 7.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 8. 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Ag +时,应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 ) 9. 在EDTA 配合滴定中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 10. 有色溶液显现的颜色是透射光的颜色。(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稀溶液依数性中起决定性的性质是( ) A.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B. 溶液的沸点升高 C.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D. 溶液具有渗透压 2. 单位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是指1mol 溶质溶于( ) A. 1 dm 3溶液 B. 1000 g 溶液 C. 1 dm 3溶剂 D. 1000 g 溶剂 3. 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摄氏度,其结果是( ) A. 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 不改变反应速率 D. 使平衡常数减小 4. 分几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的总平衡常数是?( ) A. 各步平衡常数之和 B. 各步平衡常数之平均值 C. 各步平衡常数之差 D. 各步平衡常数之积 5. 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 )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 进行方法校正 C. 进行空白试验 D. 进行仪器校正 6. 当反应A 2 + B 2 → 2AB 的速率方程为 υ = k(A 2)(B 2)时,可以得出结论:此反应( ) A. 一定是基元反应 B. 一定是非基元反应 C. 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 D. 对A 来说是基元反应 7. 基态原子的第五层只有2个电子,则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 ) A. 肯定为8个 B. 肯定为18个 C. 肯定为8~32个 D. 肯定为8~18个

无机及分析化学(董元彦)第五章选择题及答案Word版

10.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D) A. 0.0101 B. c(OH-)= 0.0235 mol·L-1 C. pH = 3.102 D. NaHCO3% = 25.30 2.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 B ) (A)0.1g (B)0.2g (C)0.3g (D)0.4g 3. 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 (A)25ml (B)25.0ml (C)25.00ml (D)25.000ml 6. 标定HCl溶液用的基准物Na2B4O7?12H2O, 因保存不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标定出的HCl 溶液浓度是:( A ) (A)偏低(B)偏高(C)准确(D)无法确定 7. 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 (A)含量为99.9%的铜片(B)优级纯浓H2SO4 (C)含量为99.9%的KMnO4(D)分析纯Na2S2O3 15.定量分析中,准确测量液体体积的量器有(D ) A.容量瓶 B. 移液管 C. 滴定管 D. ABC三种 3.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作基准物质的是:( B ) A.K2Cr2O7 B. NaOH C. Na2C2O4 D. ZnO 10.下面哪一种方法不属于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 D) A、做对照实验 B、校正仪器 C、做空白实验 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15.用配位(络合)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的含量,经四次平行测定,得X=27.50%,若真实含量为27.30%,则27.50%-27.30%=+0.20%,称为( C) A. 绝对偏差 B. 相对偏差 C. 绝对误差 D. 相对误差 2.用于标定标准溶液准确浓度的基准物,为了减小其称量误差,最好具有 (C) (A)足够的纯度(B)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C)稳定的化学性质(D)较大的摩尔质量 4.计算一组数据:2.01,2.02,2.03,2.04,2.06,2.00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D) (A)0.7% (B)0.9% (C)1.1% (D)1.3% 6.用50mL滴定管进行滴定时,如果要求读数的相对误差小于0.1%,则滴定剂的体 积 应大于(C)(A)10mL (B)20mL (C)30mL (D)100mL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减小随机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C )。 A.空白实验 B.对照实验 C.多次平行实验 D.回收实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准确度越高则精密度越好 B.精密度越好则准确度越高 C.只有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越好准确度才越高 D.只有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才越好 3、四份质量相等的水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下列物质,水溶液凝固点最低的是( D )。 A.葡萄糖(式量180) B.甘油(式量92) C.蔗糖(式量 342) D.乙醇(式量46) 4、医学上称5%的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溶液,这是因为( C )。 A.它与水的渗透压相等 B.它与5%的NaCl 溶液渗透压相等 C.它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 D.它与尿的渗透压相等 5、下列反应中,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等于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D ) A.CO 2(g) + CaO(s) → CaCO 3(s) B.1/2H 2(g) + 1/2I 2 (g) →HI(g) C.H 2(g) + Cl 2(g) →2HCl(g) D.H 2(g) +1/2O 2 (g) →H 2O(g) 6、反应CaCO 3(s)≒CaO(s) + CO 2(g),在高温时正反应自发进行, 其逆反应在298K 时为自发的,则逆反应的Δr H m Θ与Δr S m Θ是(C ) A.Δr H m Θ>0和Δr S m Θ>0 B. Δr H m Θ<0和Δr S m Θ>0 C. Δr H m Θ >0和Δr S m Θ <0 D. Δr H m Θ <0和Δr S m Θ <0 7、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B ) A.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系数均为1的反应 B.基元反应 C .任何均相反应 D.任何能够进行的反应 8、温度一定时,有A 和B 两种气体反应,设c(A)增加一倍,反应速率增加了100%,c(B)增加了300%,该反应速率方程式为:(C ) A. v=k c(A) c(B) B. v=k c 2(A) c(B) C. v=k c (A) c 2 (B) D.以上都不是 9.在饱和BaSO 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 ,则BaSO4的溶解度(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 10、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较正确的是( C ) A.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 B.电子在离核一定距离的球面上运动 C.电子在核外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运动 D.电子的运动和地球绕太阳运动一样 11、形成Π键的条件是( C )。 A.s 与s 轨道重叠 B.p 与p 轨道“头碰头”重叠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化学试剂分为几大类实验室中最普遍使用的一般试剂分为几个等级如何选用化学试剂答:化学试剂的选用应以实验要求,如分析任务、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分析对象的含量及对分析结果正确度要求等为依据,合理选用不同等级的试剂。不同等级的试剂价格差别很大,纯度越高价格越贵,试剂选用不当,将会造成资金浪费或影响实验结果,故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试剂的级别应就低而不就高。 此外应注意,不同厂家、不同原料和工艺生产的化学试剂在性能上有时会有显着差异,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同一类试剂在性质上也很难完全一致,因此在较高要求的分析中,不尽要考虑试剂的等级,还应注意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等事项,必要时应作专项检验和对照实验。 2、在容量分析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中,哪些玻璃仪器在用蒸馏水淋洗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淋洗简述玻璃仪器的一般洗涤过程及其是否洗净的检验方法。 答:容量分析操作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滴定管、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和锥形瓶,其它可能使用的玻璃仪器还有烧杯、量筒等,其中滴定管、移液管和吸量管在清洗干净和用蒸馏水淋洗后,还需用少量待装溶液淋洗2~3次,各次淋洗时待装溶液的用量约为10mL、5mL、5mL。 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及其弄脏程度来选择,洗涤玻璃仪器的一般步骤是:⑴用自来水刷洗:用大小合适的毛刷刷洗,使附着在器壁上的灰尘和不溶性杂质脱落,再用自来水冲刷掉已脱落的灰尘、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⑵用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用大小合适的毛刷蘸取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使附着器壁的有机物和油污脱落,再用自来水冲洗;若油垢和有机物仍洗不干净,可将合成洗涤剂或肥皂液适当加热再洗涤。⑶用洗液洗涤:先将玻璃仪器中的水尽量除去,再把洗液加入玻璃仪器内,洗液用量约为玻璃仪器总容量的1/5,倾斜仪器并慢慢转动(注意!勿将洗液流出),使仪器内壁全部被洗液润湿。数分钟后,将洗液倒回洗液瓶中(可反复使用至洗液颜色变绿色时才失效),再用自来水完全洗去残留在器壁上的洗液。 洗涤过的玻璃仪器用水淋湿后倒置,如果水即沿器壁流下,器壁上留下一层薄而均匀的水膜,没有水珠挂着,则表示玻璃仪器已被洗净。洗净后的玻璃仪器不能再用布或滤纸擦,因为布或滤纸的纤维会留在器壁上,弄脏仪器。 3、粗食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有哪些各用什么试剂除去这些杂质除杂试剂的加入次序是怎样的其原因是什么 答:粗食盐中含有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钾等可溶性杂质。BaCl2溶液除去食盐溶液中的SO42-离子,Ca2+、Mg2+离子则用Na2CO3的NaOH溶液除去,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且在食盐中的含量较少,可在NaCl结晶时留在溶液中达到除去的目的。除去杂质的沉淀剂需按BaCl2溶液、Na2CO3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的次序依次加入。一般来说,除去天然样品中的阴离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 题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选择题 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 A. 蔗糖(C 12H 22 O 11 )溶液 B. 葡萄糖(C 6 H 12 O 6 )溶液 C. 丙三醇(C 3H 8 O 3 )溶液 D. 尿素( (NH 2 ) 2 CO)溶液 解:选A。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A. NaCl溶液 B. C 12H 22 O 11 溶液 C. HAc溶液 D. H 2 SO 4 溶液 解:选D。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此 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 2SO 4 溶液最多,所 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 A. 胶团 B. 电位离子 C. 反离子 D. 胶粒 解:选D。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 3 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 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 C. 胶团有溶剂化膜 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 解:选D。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

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1)(DOC)

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录入:管理员 2009-12-4 人气:43 长期资金的筹措 一、单选 1、一般而言,下列证券的风险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D ) A、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 B、金融债券、政府债券、企业债券 C、企业债券、政府债券、金融债券 D、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2、相对于发行债券和利用银行借款购买设备而言,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设备的主要缺点是( C ) A、限制条款多 B、筹资速度慢 C、资金成本高 D、财务风险大 3、假定甲企业的信用等级高于乙企业,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甲企业的筹资成本比乙企业高 B.甲企业的筹资能力比乙企业强 C.甲企业的债务负担比乙企业重 D.甲企业的筹资风险比乙企业大 4、出租人既出租某项资产,又以该项资产为担保借入资金的租赁方式是(B)A.直接租赁B.杠杆租赁C.经营租赁D.售后回租 5、在长期借款合同的保护条款中,属于一般性条款的是( A ) A.限制资本支出规模B.贷款专款专用 C.限制资产抵押D.闲置租赁资产规模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相对于短期投资而言,长期投资在决策分析时更重视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的计量 B.筹资决策的关键是确定资本结构 C.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在筹资速度上没有区别 D.股利决策是企业内部筹资问题 7.可转换债券对投资者来说,可在一定时期内,依据特定的转换条件,将其转

换为(C ) A.其他债券B.优先股C.普通股D.收益债券 8.某债券面值为1000元,票面年利率为12%,期限为6年,每半年付息一次。若市场利率为12%,则此债券发行时的价格将(A) A.高于1000元B.等于1000元C.低于1000元D.不确定 9.长期债券筹资与长期借款筹资相比,其特点是(D) A.利息可以节税B.筹资弹性大 C.筹资费用大D.债务利息高 10.普通股股东既有权力也有义务,下列中不属于普通股股东权利的是(D) A.表决权B.股份转让权C.分享盈余权D.优先财产分配权 11.下列筹资方式中,不属于筹集长期资金的是(D) A.吸引长期投资B.发行股票C.融资租赁D.商业信用 12.从筹资的角度,下列筹资方式中筹资风险较小的是(D) A.债券B.长期借款C.融资租赁D.普通股 13.可转换债券的转换价格(A) A.是指转换时每股普通股的作价B.转换价格自始至终必须保持不变C.低于发行可转换债券时的普通股市价D.是指转换时每份债券的市价 14.下列关于公开间接方式发行股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发行范围广,易募足资本 B.股票变现性强,流通性好 C.有利于提高公司知名度 D.发行成本低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以公开间接方式发行股票的优点是(1)发行范围广,发行对象多,易于足额筹集资本;(2)股票的变现性强,流通性好;(3)有助于提高发行公司的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力。主要的缺点是手续繁杂,发行成本高。 15.在长期借款合同的保护性条款中,属于特殊性条款的是( )。 A.限制资本支出规模 B.限制租赁固定资产的规模 C.不准企业投资于短期内不能收回资金的项目 D.限制资产抵押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C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 2006/2007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 A 考试方式:闭卷 课号:X01G10A 试卷编号:C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大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将压力为 0.67 kPa 的氮气 3.0 dm 和压力为 0.54 kPa 的氢气 1.0 dm 同时混 合在 2.0 dm 密闭容器中, 假定混合前后温度不变, 则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 ) (A) 0.61 kPa (B) 0.64 kPa (C) 1.2 kPa (D) 1.3 kPa 2.下列溶质质量相同,体积相同的溶液,凝固点降低最多的是( ) A 、C 6 H 12 O 6 B 、 C 12H 22 O 11 C 、 CO(NH 2 ) 2 D 、 C 2 H 5 O H 3. 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一组是( ) A n=3 l =1 m= +1 m s =+1/2 B n=4 l =5 m=-1 m s =+1/2 C n=3 l =3 m=+1 m s =-1/2 D n=4 l =2 m=+3 m s =-1/2 4. 下列液体只需要克服色散力就能使之沸腾的物质是( ) A O 2 B SO 2 C HF D H 2 O 5. 冰熔化时,在下列各性质中增大的是( ) A 、 (A) 蒸气压 (B) 熔化热 (C) 熵 (D) 吉 6. 布斯自由能 反应 H 2(g)+I 2(g)=2HI(g)的质量作用定律的表达式为 v kc H 2 c I 2 ,则该反应 一定为(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不能确定 7. 合成氨反应 3H 2(g) + N 2(g) 2NH 3(g) 在恒压下进行时,当体系中引入氩 气后,氨的产率是( ) 3 3 3

会计基础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会计基础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是会计核算的中心环节。 A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B 、进行成本计算 C 、设置和登记账簿 D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联系是。 A 、结构相同 B 、格式相同C、内容相同D 、互不相关 3、账户是根据设置的, 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 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A 、会计要素 B 、会计对象C、会计科目D 、会计信息 4、一个账户的增加发生额与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都应在该账户的。 A 、借方 B 、贷方 C 、相同方向D、相反方向 5、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 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称为 A 、总账账户 B 、明细账户C、备查账户D 、综合账户 6、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 用于对会计要素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称为 A 、总账 B 、明细账 C 、备查账D、综合账 7、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明细账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 B 、总账的余额不一定等于其所属明细账的余额的合计数 C 、所有资产类总账的余额合计数应等于所有负债类总账的余额合计数 D 、库存现金日记账实质上就是库存现金的总账 8、下列账户中, 期末一般无余额的是账户。 A 、管理费用 B 、生产成本C、利润分配D、应付账款 9、下列账户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是 A 、本年利润B、主营业务收入 C 、应付账款D、短期投资 10、“生产成本”账户的期末余额应归属于类会计要素 A 、资产 B 、负债 C 、所有者权益 D 、利润 11、下列项目中,属于账证核对内容的是。 A 、会计账簿与记账凭证核对 B 、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核对 C 、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核对 D 、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12、损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 A 、在借方 B 、在贷方 C 、无法确定方向 D 、为零 13、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账实核对内容的是。 A 、库存现金日记账余额与库存现金数核对

2007年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D卷及答案

一、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Δc H mθ(C,石墨)=Δf H mθ(CO2,g) 。( √) 2、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3、用直接配制法可配制HCl ,NaOH ,K2Cr2O7标准溶液。(×) 4、升高温度,只能加快吸热反应,对放热反应没有影响。(×) 5、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6、稳定单质的Δc H mθ,Δf H mθ,Δf G mθ, S mθ均为零。(×) 7、缓冲溶液pH值的大小,决定于K a或K b的值。(×) 8、在NaH 和H2O分子中,H的氧化数相同。(×) 9、螯合物比一般配合物更稳定,是因为形成的配位键更多。(×) 10、误差分为两大类,即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五、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放热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B.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C. 平衡常数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D.△r G mθ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2、金刚石的燃烧热为-395.4kJ/mol,石墨的燃烧热为-393.5kJ/mol,由石墨生成金刚石的热效应是多少?(A ) A. 1.9kJ B. -1.9kJ C. - 395.4kJ D. - 393.5kJ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 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B 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称为取向力 C 诱导力仅存在于极性分子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D 分子量小的物质,其熔点、沸点也会高于分子量大的物质。 4、在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溶液,溶液的pH值将(B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判断 5、在Cr (H2O)4Cl3的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只有1/3的Clˉ被沉淀,说明:(D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