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李金昌版习题答案

统计学李金昌版习题答案

统计学李金昌版习题答案
统计学李金昌版习题答案

练习与思考答案

第一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D

5.D

6.C

三、简答题(略)

第二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A

5.C

三、简答题(略)

四、计算题

(4)钟型分布。

五、实践题(略)

第三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B

5.C

6.D

7.A

8.C

9.C 10.C 11. D 12.D

三、简答题(略)

四、计算题

1、平均时速=109.09(公里/时)

2、顾客占了便宜,因为如果两条鲫鱼分开买,则平均价格为16.92元/公斤。在这次买卖中,顾客所占的便宜是11元-10.4元=0.6元。原因是鲫鱼重量有权数作用。

3、(1)平均每个企业利润额=203.70(万元);

(2)全公司平均资金利润率=13.08%。

4、(1)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2.17%、97.32%和

2.68%;(采用几何平均法)

(2)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7.31%、97.31%和2.69%;(采用调和平均法)

(3)全厂总合格率、平均合格率和平均废品率分别是97.38%、97.38%和2.62%。(采用算术平均法)

5、(1)算术平均数x =76.3043;四分位数L Q =70.6818,M Q =75.9091和

U Q =82.5;众数o m =75.38;

(2)全距R=50;平均差 A.D.=7.03;四分位差d Q =11.82,异众比率

r V =51.11%;方差2s =89.60;标准差s =9.4659;

(3)偏度系数(1)k S =0.0977,(2)k S =0.1154,(3)k S =0.0454; (4)峰度系数β=2.95;

(5)12.41%12.5%s s V V ==乙甲;。甲班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 6、小号、中号和大号三款校服大概应分别准备544、128、128套。

7、若是非变量结果为1的比重为P ,则是非变量的平均数为P 、方差为

(1)P P - 8、甲、乙、丙三位同学该三门课程的标准化成绩的总和分别为1.27,0.52和1.63,所以,丙同学更具有竞争优势。

第四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题

1.C

2.D

3.C

4.C

5.C 三、简答题(略) 四、计算题

1、(1)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为:

i x : 3 3.67 4.33 5 5.67 6.33 7 i π:0.1 0.1 0.2 0.2 0.2 0.1 0.1

(2)样本均值抽样分布的期望为:()E x =5;方差为:()V x =1.33; (3)抽样标准误为:()SE x =1.1547;

(4)概率保证程度95%时的抽样极限误差为:?=2.2632;

(5)若抽中的三个数字是1、7、9,则95%概率保证的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3.4035,7.9299〕。

2、重复抽样时样本中红色卡片比例的抽样分布为:

i p : 0 0.25 0.5 0.75 1 i π:0.0301 0.1688 0.3545 0.3308 0.1158

不重复抽样时样本中红色卡片比例的抽样分布为:

i p : 0 0.25 0.5 0.75 1

i π:0.0101 0.1414 0.4242 0.3535 0.0707

3、(1)56.07x =元,s =28.74元,()se x =5.20元,?=10.19元,以9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校学生该月平均购书支出额为:〔45.88,66.26〕元;

(2)p =26.67%,()se p =8.14%,?=15.95%,以同样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校学生该月购书支出额超出70元的人数为:〔187,739〕人; (3)所需的样本量为:n =73人。

4、(1)该地区拥有私人汽车的家庭比例为:p =11.43%,抽样标准误为:

()se p =1.47%;

(2)所需的样本量为:n =156户。 5、(1)甲种疾病调查所需样本量为30,乙种疾病调查所需样本量为19; (2)最终所需样本量为30。 6、(略)

7、(1)844N =,

10.3W =,20.5W =,3W =0.2;111.2x =,225.5x =,326x =;19.12s =,217.39s =,329.14s =;估计该小区居民户购买彩票的平均支出为:st x =21.31元,抽样标准误为:()st se x =3.38元。

(2)当概率保证程度为95%,要求极限误差不超过6元时,按比例分配所需的样本量为:n =36,其中111n =,218n =,37n =;Neyman 分配所需的样本量为:n =31,其中15n =,216n =,310n =。

8、(1)估计该市居民在家吃年夜饭的比例为:st p =92.40%;抽样标准误为:()st se p =1.99%;

(2)当概率保证程度为95%,要求极限误差不超过1%时,按比例分配所需的总样本量为:n =2755;各层的样本量分别为:496、579、386、248、440和606;Neyman 分配所需的总样本量为:n =2654;各层的样本量分别为:555、538、431、314、410和406。

9、根据题意可猜测该单位职工的总离职意愿为?P

=0.28,??(1)0.2016P P -=,(1)0.186i i

i

W P P -=∑;如果不考虑有限总体校正系数,那么采用按比例分配的

分层抽样时,与样本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具有相同抽样标准误所需的样本

量应为:n =93。

10、(1)样本各群的均值i X 分别为:1039.1,1059,1056.1,1072,1085.6,

1033.7,1043.7和1049;样本群间方差为:2

b

s =301.765;估计灯泡平均耐用时数为:cs x =1054.78小时,抽样标准误为:()cs se x =6.13小时。

(2)如果将以上数据视为从20000个灯泡中按简单随机抽样直接抽取的,估计平均耐用时数为:x =1054.78小时,抽样标准误为:()se x =7.91小时;抽样效果整群抽样优于简单随机抽样。

11、R =1000,r =10,M =6,m =3,1f =0.01,2f =0.5。各调查寝室的样本比例分别为:66.67%,0%,33.33%,66.67%,33.33%,33.33%,0%,33.33%,33.33%和0%;可估计该高校拍摄过个人艺术照的女生的比例为:ts p =30%;

2pb s =0.0605,2

2p s =0.2333;抽样标准误为:()ts se p =7.76%;具有95%概率

保证程度的置信区间为:〔14.79%,45.21%〕。

12、R =160,r =40,M =9,m =3,1f =0.25,2f =0.3333。40个调查小地块中,有病害植物的样本比例为:22个0%,11个33.33%,4个66.67%,3个100%;可估计该160个小地块上有病害的植物的比例为:ts p =23.33%;

2pb s =0.098,22p s =0.125;抽样标准误为:()ts se p =4.48%;具有90%概率保

证程度的有病害植物的比例的置信区间为:〔15.98%,30.68%〕。 第五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B

4.C

5.A 三、简答题(略) 四、计算题

1、双侧检验问题。0H :X =5;1H :X ≠5。

临界值规则:Z =3.182,0.052

Z =1.96,Z >0.052

Z ,拒绝0H 而接受1H ,即

该批元件的厚度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P -值规则:与3.182相对应的P -值为0.0007,小于0.052

=0.025,拒绝0H

而接受1H ,即该批元件的厚度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2、双侧检验问题。0H :X =5.2;1H :X ≠5.2。

临界值规则:Z =5.17,0.052

Z =1.96,Z >0.052

Z ,拒绝0H 而接受1H ,即

该天生产的保健品的某维生素含量不处于产品质量控制状态。

3、左单侧检验问题。0H :P =95%;1H :P <95%。

临界值规则:p =93.33%,Z =-0.5088,-0.05Z =-1.64,Z >-0.05Z ,接受0H ,外商应该接受该批皮鞋。

4、左单侧检验问题。0H :X =12;1H :X <12。小样本,t 检验。 临界值规则:t =-1.83,-()0.05,24t =-1.71,t <-()0.05,24t ,错误!链接无效。可以认为新的教学训练方法已使男生100m 跑的成绩明显加快了。

P -值规则:

与1.83相对应的P -值约为0.04,小于0.05,错误!链接无效。可以认为新的教学训练方法已使男生100m 跑的成绩明显加快了。

5、左单侧检验问题。0H :P =80%;1H :P <80%。

临界值规则:p =73%,Z =-2.47,-0.05Z =-1.64,-0.01Z =-2.33,Z <-0.05Z ,

Z <-0.01Z ,无论在0.05还是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拒绝0H 而接受1H ,即该研究机构的猜测不成立。

6、双侧检验问题。0H :X =150;1H :X ≠150。 临界值规则:x =153.3,s =6.2548,t =1.67,(

)

0.05

,9

2

t =2.26,t <(

)

0.05

,9

2

t ,

接受0H ,即可认为该广告真实可信。

7、双侧检验问题。0H :12X X =;1H :12X X ≠。

临界值规则:Z =5.01,0.052

Z =1.96,Z >0.052

Z ,拒绝0H 而接受1H ,即

可以认为两厂生产的材料平均抗压强度有显著差异。

8、右单侧检验问题。0H :12P P =;1H :1P >2P 。

临界值规则:1p =20.98%,2p =9.7%,?P =16.52%,Z =2.73,0.05

Z =1.64,Z >0.05Z ,拒绝0H 而接受1H ,即调查数据能支持“吸烟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观点。

P -值规则:与2.73相对应的P -值约为0.003,小于0.05,拒绝0H 而接受

1H ,即调查数据能支持“吸烟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观点。

9、右单侧检验问题。0H :12X X =;1H :1X >2X 。

临界值规则:t =1.76,()0.05,48t =1.677,t >()0.05,48t ,拒绝0H 而接受1H ,即可认为大学女生外语学习能力比男生强。

(同学们可以再进行双侧检验,看看会得出什么结论)

10、(1)右单侧检验问题。0H :255S =;1H :2S >55。

临界值规则:2s =60.01,2χ=9.83,()20.05,9χ=16.92,2χ<()20.05,9χ,接受0H ,即不能认为该校一年级男生体重的方差大于55公斤。 (2)双侧检验问题。0H :2212S S =;1H :21S >22S 。

临界值规则:F =1.18,(

)

0.05

,11,9

2

F =3.92,(

)

(

)

0.05

1,11,9

2

0.05

,9,11

2

11

3.59

F F -=

=

=0.28, (

)

0.05

1,11,9

2

F -<F <(

)

0.05

,11,9

2

F ,接受0H ,即两个年级的男生体重方差无显著差异。

11、() 6.25Se x =;双侧检验时,1C =287.75,2C =312.25,β=0.64,检验功效1-β=0.36;单侧检验时,C =289.75,β=0.516,检验功效1-β=0.484。

12、0.05Z =1.64,0.12Z =1.175

,300315+=-n =89。 第七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E

3.BDE

4.BCE 三、简答题(略) 四、计算题

2、r=0.9498 Y=395.567+0.8958x S(y.x)=126.6279(万元) [1132.796,1629.177] (万元)

3、a=9.7,b=63.4

Yc=390.1 第八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A

5.D

6.C

7.A

8.D

9.B 10.B

11.B 12.C 三、简答题(略) 四、计算题

1、

%

44.41325/660820(6.7575660

820

=平均增长速度=

(万元)=)-年平均增长量=(万元)

-=a

3、(1)310(万元) (2)42(人) (3)22.14(万元/人) (4)7.38(万元/人)

8、a=4.4393 b=0.4607 Y=10.4286(万吨) 第九章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C

5.D

6.C

7.C

8.C

9.C 10.C 11.A 12.B 13.D

三、简答题(略) 四、计算题

1、(1)三种商品的个体价格指数p k 分别是90.91%,120%和130%;三种商品的个体销售量指数q k 分别为:107.69%,112.5%和85.71;

(2)11150000p q =∑,00140800p q =∑,01144900p q =∑;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p I =103.52%,说明三种商品的价格综合上升了3.52%;

(3)商品销售量总指数q I =102.91%,错误!链接无效。

(4)说明“先综合,后对比”的特点;

(5)分别说明价格、消费量在起到同度量作用的同时,如何还起到权数的作用;

(6)销售额总指数pq I =106.53%,即报告期的销售额比基期上升了6.53%,绝对额增加了9200元;原因:商品销售价格综合上升了3.52%,使销售额增加了5100元;商品销售量综合上升了2.91%,使销售额增加了4100元。

2、(1)2005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总指数c I =90.37%,产量计划完成总指数

q I =102.91%;

(2)总成本指数96.04%cq I =,即实际总成本比计划下降了3.96%,节省总成本24万元;原因:单位成本综合下降了9.63%,使总成本减少了62万元;产量综合上升了6.27%,使总成本增加了38万元。

(3)2005年比2004年的单位成本总指数c I =79.08%,产量总指q I =132.37%; (4)2005年比2004年的总成本指数104.68%cq I =,即2005年总成本比2004年上升了4.68%,增加总成本26万元;原因:单位成本综合下降了20.92%,使总成本减少了154万元;产量综合上升了32.37%,使总成本增加了180万元。

3、(1)01002332q p q k p q ==∑∑万元,p I =105.06%; (2)q I =106%;

(3)pq I =111.36%,销售总额增加了250万元。原因:商品销售量综合上升了6%,使销售额增加了132万元;商品销售价格综合上升了5.06%,使销售额增加了118万元。

4、(1)01111

1200.91p

p q p q k ==∑∑

万元,p I =101.59%; (2)q I =104.43%;

(3)由于产品价格变化使企业销售额上升了1.59%,使销售额增加了19.09万元。

5、1122730x f =∑,0018600x f =∑,0120900x f =∑。 (1)x I =111.1%;

(2)x I =108.76%,f I =102.15%;

(3)该企业平均劳动生产力上升了11.1%,即每人年产值增加了4.13万元;原因:三个车间劳动生产力综合上升了8.76%,使每人年产值增加了3.33万元;三个车间职工结构变动使平均劳动生产力上升了2.15%,使每人年产值增加了0.8万元。

(4)该企业总产值指数xf I =122.20%;

(5)该企业总产值上升了22.2%,即增加了4130万元。原因:x I =108.76%,

f I =112.37%;即三个车间劳动生产力综合上升了8.76%,使总产值增加了1830

万元;三个车间职工人数综合上升了12.37%,使总产值增加了2300万元。

(3)该商场2季度比1季度的总流转次数指数为:l I =99.32%;

(4)该商场流转次数下降了0.68%,即减少了0.046次;原因:x I =99.30%;

f I =100.01%;即两个部门流转次数综合下降了0.7%,使总流转次数减少了0.047

次;两个部门平均库存额结构变化使总流转次数上升了0.01%,增加了0.001次。

7、11130780q m p =∑,10030960q m p =∑,11027360q m p =∑,

28360q m p

=∑;

(1)q I =109.17%,m I =88.37%,q I =112.5%; (2)qmp I =108.53%,消耗总额增加了2420万元;

(3)由于产量综合增加9.17%,使消耗总额增加了2600万元;由于单耗量下降11.63%,使消耗总额减少了3600万元;由于单位原材料价格综合上升12.5%,使消耗总额增加了3420万元。

8、(略)读者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9、该地区的工业发展速度是110.78%。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 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的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 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它有以下的特点: 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3)数据的规化程度较高 4)应用围比较狭窄。 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 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容有: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设计调查项目; 〈4〉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 〈5〉确定调查时间; 〈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 〈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1)概念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 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 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均值<中位数< 众数。()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 动四种。()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 种特殊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 100所中学 B 20个城市 C 全国的高中生 D 100所中学的高中生 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 B 顺序数据 C 截面数据 D 时间序列数据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A 24 B 25 C 26 D 27 4.两组数据相比较()。 A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B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D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 产量指数 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C 生产工时指数 D 销售量指数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 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A 1.8% B 2.5% C 20% D 18% 8.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标准差降低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 低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高度相关关系 D 完全不相关 10.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函数关系 B 相关关系 C 没有关系 D 正比例关系 11.在回归分析中,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自变量x和误差项 的方程称为()。 A 回归方程 B 回归模型 C 估计的回归方程 D 理论回归方程 12.平均指标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分布的()的指标。

大学统计学简答题复习及答案

习题一总论 1?简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含义及其关系。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统计所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简称个体。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所指的具体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变化的。总体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 2 ?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与标志的关系如何? 指标即统计指标,指反映统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与标志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所有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能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却通常不能用数值表示。指标与标志的联系:①指标是对总体中各单位标志表现进行综合的结果,有许多统计指标其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品质标志本身虽无数值,但许多指标却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计算出来的。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的变化,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则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变成了统计指标。 习题二统计调查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应包括:①确定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内容,拟订调查表;④ 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⑤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现象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单位组成的。调查单位是指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它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3?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典型单位和重点单位性质不同。典型调查强调被选单位在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中所具有的代表性、典型性,是有 意识地选取的;而重点调查则强调被选单位某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总和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客观存在的。 ②侧重点不同。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调查深入细致,同时也注重定性调查; 而重点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总体的数量状况,着眼于普遍情况,注重量的调查。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和统计数据的关系? 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和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P5) 答: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二个步骤: (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 (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 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是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答: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分布集中趋势的三个主要测度,众数和中位数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而均值是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众数容易计算,但不是总是存在,使用场合较少;中位数直观,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均值数据提取的信息最充分,但受极端数据的影响。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 习题集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第1章导论 一、判断题 1. 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3.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值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4.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5.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6.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在上述三个职能中,以提供咨询为主。() 7. 某生产小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为68件、69件、70件、71件、72件,因此说这是5个数量标志或5个变量。() 8.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字表示,叫数量指标。() 二、单选题 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大海里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某市工业企业设备数 3.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整理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由工人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标志值 D、质量指标

5.几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是500元、520元、550元、600元,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6.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A、总体属性和特征 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C、单位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动作的结果 7.变异性是指() A、在不同单位可以有不同的标志值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数值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小王英语考试成绩为85分 B、广州至北京的机票价格为1360元 C、光华公司1999年4~6月份的利润为200万元 D、钢材20吨 9.总体和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 A、在某些场合是要互相变换的 B、只存在总体变换为总体单位的情况 C、只存在总体单位变换为总体的情况 D、所有的标志都能变换为单位 10.离散变量可以()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C、用相对数表示 D、用平均数表示 1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企业个数 B、企业的职工人数 C、用相对数表示的数据 D、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12.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A、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

1.“统计”一词有哪些含义?什么就是统计学? (1)统计工作或统计实践活动:对现象的数量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的活动过程 (2)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取得的说明对象某种数量特征的数据 (3)统计学:就是关于数据的一门科学 统计学就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与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就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2.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测度: 集中趋势的测度(众数、中位数、分位数、均值、几何平均数、切尾均值) 离散程度测度(极差、内距、方差与标准差、离散系数) 偏态与峰度测度(偏态及其测度、峰度及其测度) 3.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有哪些? 众数、中位数、分位数、均值、几何平均数、切尾均值 4.简述众数、中位数与均值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众数最容易计算,但不就是永远存在,它不受极端值影响、具有不惟一性、作为集中趋势代表值应用的场合较少,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在编制物价指数时,农贸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常以很多摊位报价的中数值为代表。 中位数很容易理解、很直观,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既就是它有价值的方面,也就是它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的地方; 均值就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的最充分,数据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应用,它在整个统计方法中应用最广,对经济管理与工程等实际工作也就是最重要的代表值与统计量。 5.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有哪些? 极差、内距、方差与标准差、离散系数 6、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含义如何? (1)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位中随机地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得每一个总体单位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抽样: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分层抽样。 (3)系统抽样:在抽样中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直至抽取n个单位形成一个样本。 (4)整群抽样:调查时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然后再以群作为调查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进而对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个体单位进行调查或观察。 (5)多阶段抽样:先抽取群,但并不就是调查群内的所有单位,而就是再进行一步抽样,从选中的群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进行调查。 群就是初级抽样单位,第二阶段抽取的就是最终抽样单位。将该方法推广,使抽样的段数增多,就称为多阶段抽样。 7、什么就是抽样分布? 就就是由样本n个观察值计算的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8、什么就是匹配样本? 一个样本中的数据与另一个样本中的数据相对应,这样的样本称为匹配样本。 9、假设检验的思想以及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就是什么?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就是小概率反证法思想。小概率思想就是指小概率事件(P<0、01或P<0、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

1.“统计”一词有哪些含义?什么是统计学? (1)统计工作或统计实践活动:对现象的数量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活动过程 (2)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取得的说明对象某种数量特征的数据 (3)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科学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2.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测度: 集中趋势的测度(众数、中位数、分位数、均值、几何平均数、切尾均值) 离散程度测度(极差、内距、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 偏态与峰度测度(偏态及其测度、峰度及其测度) 3.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有哪些? 众数、中位数、分位数、均值、几何平均数、切尾均值 4.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众数最容易计算,但不是永远存在,它不受极端值影响、具有不惟一性、作为集中趋势代表值应用的场合较少,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在编制物价指数时,农贸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常以很多摊位报价的中数值为代表。 中位数很容易理解、很直观,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既是它有价值的方面,也是它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的地方; 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的最充分,数据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应用,它在整个统计方法中应用最广,对经济管理和工程等实际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代表值和统计量。 5.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有哪些? 极差、内距、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 6、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含义如何? (1)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位中随机地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得每一个总体单位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抽样: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分层抽样。 (3)系统抽样:在抽样中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直至抽取n个单位形成一个样本。 (4)整群抽样:调查时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然后再以群作为调查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进而对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个体单位进行调查或观察。 (5)多阶段抽样:先抽取群,但并不是调查群内的所有单位,而是再进行一步抽样,从选中的群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进行调查。 群是初级抽样单位,第二阶段抽取的是最终抽样单位。将该方法推广,使抽样的段数增多,就称为多阶段抽样。 7、什么是抽样分布? 就是由样本n个观察值计算的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8、什么是匹配样本? 一个样本中的数据与另一个样本中的数据相对应,这样的样本称为匹配样本。 9、假设检验的思想以及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是什么?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小概率反证法思想。小概率思想是指小概率事件(P<0.01或P<0.05)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统计的概念以及统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答:统计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体数量变动关系 统计研究对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与变异性的特征。 2、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答:(1)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2)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是总体单位。总体

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有差别。 3、简述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的区别。 答: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品质标志的表现只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无法量化。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可以用数值来表现,可以量化。 4、简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答: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表现为: (1)概念不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 (2)统计指标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标志中,数量标志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联系表现为: (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 (2)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5、简述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特点。 答:时期指标的特点:(1)可加性;(2)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属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3)指标

值采用连续统计的方式获得。 时点指标的特点:(1)不可加性;(2)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的长短一般没有直接关系;(3)指标值采用间断统计的方式获得。 6、抽样调查有哪些特点? 答: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1)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2)用部分调查的实际资料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 (3)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7、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有何不同? 答:(1)典型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有意识的选择的,抽样调查中的部分单位是根据随机原则抽出的(2)典型调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推算总体,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推算总体(3)典型调查若用于推算总体,无法计算和控制误差,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8、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答:凡是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都称为数量指标,用绝对数来表示;凡是反映现象相对水平和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都称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来表示。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目的。 概念:它就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与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内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与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目的。 概念:它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内容: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 3、什么就是总体与样本? 总体就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就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就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就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 普查就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它有以下的特点: 1)通常就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3)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 4)应用范围比较狭窄。5、什么就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 抽样调查就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与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内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就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就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内容有: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3〉设计调查项目; 〈4〉设计调查表格与问卷; 〈5〉确定调查时间; 〈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 〈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与具体方法。 答:(1)概念 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与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照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

统计学简答题及课后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 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内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内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推断。 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 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它有以下的特点: (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3)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 (4)应用范围比较狭窄。 5.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包括的基本内容 答: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是全部调查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进行的保证。 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的内容有:调查目的与任务、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调查项目与调查表、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6.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统计分组是根据事物的内在特征和研究要求,将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部分的一种方法。统计分组必须遵循“穷举”和“互斥”的原则。“穷举”是指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都有可能被归入某一组。“互斥”是指任何一个单位只能归属于一个组,而不能同时归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统计分组方法因选择的分组标志及其组合形式不同而异。常用的有按一个品质标志或一个数量标志所作的简单分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组标志重叠起来所作的复合分组等。 7.统计学与数学的区别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 1 (专科) 05工商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2.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求平均数 A、变量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3.统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 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 C、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 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 4.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A、全面调查与专门调查 B、定期调查与连续性调查 C、连续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D、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5.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报表 7.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8万件,它们()。 A、是时期指标 B、是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 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 C、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 D、不受各组次数的影响 9.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10.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A、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 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 C、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1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C、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D、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12.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 关系称为()。 A、线性相关 B、非线性相关 C、正相关 D、负相关 13.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在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低度相关 B、显著相关 C、完全相关 D、高度相关 14.在指数数列中,每个指数都以前一时期为基期的是()。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要点提示: 习题一总论 1.简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含义及其关系。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统计所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简称个体。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所指的具体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变化的。总体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 2.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与标志的关系如何? 指标即统计指标,指反映统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与标志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所有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能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却通常不能用数值表示。指标与标志的联系:①指标是对总体中各单位标志表现进行综合的结果,有许多统计指标其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品质标志本身虽无数值,但许多指标却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计算出来的。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的变化,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则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变成了统计指标。 习题二统计调查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应包括:①确定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内容,拟订调查表;④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⑤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现象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单位组成的。调查单位是指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它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3.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典型单位和重点单位性质不同。典型调查强调被选单位在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中所具有的代表 性、典型性,是有意识地选取的;而重点调查则强调被选单位某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总和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客观存在的。 ②侧重点不同。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调查深入细致,同时也 注重定性调查;而重点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总体的数量状况,着眼于普遍情况,注重量的调查。 习题三统计整理 1.什么是统计分组?其作用如何?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 统计学简答题要点提示: 习题一总论 1.简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含义及其关系。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统计所研究的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集合体。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是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简称个体。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所指的具体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研究的目的不同而变化的。总体可以变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变为总体。 2.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与标志的关系如何 指标即统计指标,指反映统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与标志的区别:①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②所有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能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却通常不能用数值表示。指标与标志的联系:①指标是对总体中各单位标志表现进行综合的结果,有许多统计指标其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品质标志本身虽无数值,但许多指标却是按品质标志分组计算出来的。②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由于研究目的的变化,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就变成数量标志;反之,则相对应的数量标志就变成了统计指标。 : 习题二统计调查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应包括:①确定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内容,拟订调查表;④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⑤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 2.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有何区别 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确定的需要进行调查研究的现象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单位组成的。调查单位是指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报告单位也叫填报单位,它是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它与调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3.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 、 ①典型单位和重点单位性质不同。典型调查强调被选单位在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中所具有的代表 性、典型性,是有意识地选取的;而重点调查则强调被选单位某标志值在总体标志值总和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客观存在的。 ②侧重点不同。典型调查的主要目的是认识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调查深入细致,同时也 注重定性调查;而重点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总体的数量状况,着眼于普遍情况,注重量的调查。

统计学简答题与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总体、样本、个体三者的关系,试举例说明。 答:(1)所谓总体就是统计研究客观现象的全体,它是由所有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体,有时也称为母体。 (2)所为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也称为子样。 (3)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1.总体的容量随着个体数的增减可变大变小。 2. 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中的个体可以发生变化。 3. 随着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和个体的角色可以变换。 样本和总体的关系: 1.总体是所要研究的对象,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和缩影。 2.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 3.总体和样本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2.简述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答: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 (1)说明的对象不同。标志说明个体的特征,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 (2)表现形式不同。标志既有只能用文字来表现的品质标志,又有用数量来表现的数量标志,而指标是用数值来表现的。 联系也有两个方面: (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 (2)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标志与指标与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简述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特点。 答:时期指标的特点:(1)可加性;(2)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属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3)指标值采用连续统计的方式获得。 时点指标的特点:(1)不可加性;(2)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的长短一般没有直接关系;(3)指标值采用间断统计的方式获得。 4.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答:数量指标也称总量指标,它是反映现象总体某一方面绝对数量特征的指标,表明现象所达到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 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内在对比关系或总体间对比关系的指标,表明现象所达到的相对水平、平均水平、工作质量或相互依存关系。 5.如何设计统计数据收集方案? 答:一般而言,统计数据收集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数据收集目的 (2)数据及其类型 (2)数据收集对象和观测单位 (3)观测标志和调查表 (4)数据收集方式与方法 (5)数据所属时间和数据收集期限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是估计量评价的()标准 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一致性 D 等值性 2. 统计检验的t值属于() A 参数 B统计量 C未知常数 D 随机变量 3. 比较两药的疗效时,哪种情况应做单侧检验() A 已知甲乙两药均有效 B 不知甲乙两药哪种好 C 已知甲药不会优于乙药 D 不知甲乙两药是否有效 4. 一个等距数列最后一组为开口组,已知其下限为400,该组组中值为425,则该数列中各组的组距为() A 125 B 25 C 100 D 50 5. 对某企业产品的用户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已知满意程度的中位数为基本满意,现欲了解此中位数对用户满意程度的代表性,应当选用的离散程度测度值()。 A 四分位差 B异众比率 C 标准差 D离散系数 6 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 A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 B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 C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D 正方形面积和它边长之间的关系 7 累计频数一般不适合对()整理 A 顺序数据 B 数值型数据 C分类数据 D 实验数据 8. 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 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B 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C 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D 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9. 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434634524 ,如按以上资料进行分组应采用() A单变量值分组 B 等距分组 C 不等距分组 D 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10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 ,8% 和7% ,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 A (102%*105%*108%*107%)-100% B 102%*105%*108%*107% C 2%*5% *8%*7% D (2%*5%*8%*7%)-100% 11 对于分组数据的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用直方图来显示 B 主要用茎叶图和箱线图来显示 C 主要用雷达图来显示 D 主要用折线图来显示

统计学习题及参考答案3范文

统计学习题及参考答案3 单项选择题 1、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 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 D、抽样误差的最大可能范围 答案:D 2、抽样误差的定义是()。 A、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B、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程度 C、样本指标与所要估计的总体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别 D、抽样平均数的标准差 答案:C 3、要想了解全国的棉花生产情况,对棉花主产区进行调查,这属于()。 A、全面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答案:C 4、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答案:D 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答案:C 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答案:D 7、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答案:D 8、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反映的对象范围可分为()。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答案:C 9、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答案:B 10、广义的指数是指()。 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B、物价变动的相对数 C、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D、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答案:C 11、假设检验是检验()的假设值是否成立。 A、样本指标 B、总体指标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最为恰当的一项。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关于参数和统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参数是随机变量 B、样本统计量都是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 C、对一个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统计量的表达式是唯一的 D、样本统计量是随机变量 2、2009年6月新浪网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中,把调查问卷刊登在网站上,然后由感兴趣的网民自行填写。在回答问题的人员中有%的人认为高考会改变个人一生的命运。对于此项调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简单随机抽样 B、这是方便抽样 C、这是雪球抽样 D、这是全面调查 3、根据第2题中的调查,有媒体得出结论认为“全国居民中有%的人认为高考会改变个人一生的命运”。这一结论()。 A、完全正确 B、不准确,因为没有给出置信区间 C、不准确,因为样本缺乏对目标总体的代表性 D、不准确,因为不知道调查的样本量,只有样本量足够大才可靠 4、一名研究人员希望用图形说明5月份以来我国每天新增甲型流感确诊病例数的变化趋势,你认为适合的图形是()。 A、饼图 B、箱线图 C、线图 D、茎叶图 5、在第4题中,如果要描述5月份以来我国每天新增甲型流感确诊病例数的统计分布情况,则最不适当的图形是()。 A、直方图 B、散点图 C、箱线图 D、茎叶图 6、和开放式问题相比,封闭式问题的特点是()。 A、问题的答案将会被严格保密 B、所有可能的答案都被列在问卷上 C、不属于目标总体的人员不得填写问卷 D、调查结果不利于计算机处理 7、在抽样调查中以下哪一项会造成非抽样误差()。 A、数据录入错误 B、被调查者拒答 C、调查员编造数据 D、以上都对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填空题 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基础。 2.经济统计学的特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经济统计的职能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方面。 4.总体是_________。按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数,总体分为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5.标志是总体单位所具有的________和_______,按表现是否相同分为_____和______两种。 6.统计指标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构成。 7.变量根据其取值是否连续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统计总体具有五个基本特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 。 9.按说明现象的性质不同,标志可以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10.统计指标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 11.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2. 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其中()是基础。 A.统计活动 B.统计学 C.统计方法 D.统计资料 3.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 A统计学B统计工作C统计资料D统计分析和预测 4.()是统计的基础职能。 A.管理功能 B.咨询功能 C.信息功能 D.监督功能 5.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6. 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企业数 D.利润额 7. 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产品产量 B.商品销售额 C.人口出生数 D.职工人数 8. 下列各项中属于价值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 B.职工人数 C.森林面积 D.失业率 9.某企业2006年的利润额为800万元,这个指标是()。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内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内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 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 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它有以下的特点: 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3)数据的规范化程度较高 4)应用范围比较狭窄。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 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内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内容有: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设计调查项目; 〈4〉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 〈5〉确定调查时间; 〈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 〈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1)概念 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照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组,称为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标志有两种: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