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题专题训练

实验题专题训练

实验题专题训练
实验题专题训练

生物实验专题训练

1.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要确保湿度、温度等条件都相同,只有光照作为实验中的变量,这样的实验叫做()

A.探究B.对比C.对照D.进一步探究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若光线强时,应选用()

A.大光圈、凹面镜B.大光圈、平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

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标本偏向视野的右前方,要想把标本移到视野的中央,则应当把标本移向()

A.左后方B.右前方C.左前方D.右后方

4.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时,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度和细胞数目的变化使()A.变暗、增多B.变亮、减少C.变亮、增多D.变暗、减少

5.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偶尔会看到黑色的圆圈,这种结构最可能是()A、特殊的细胞B、气泡C、食物的残渣D、液泡

6.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其原因是()A.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B.防止水溢出

C.增加透明度D.防止实验材料移

7.如图所示,在草履虫培养液滴外侧缘

放小粒食盐,则出现的现象是()

A.草履虫向左移动B.草履虫不动

C.草履虫向右移动D.草履虫聚集在培养液中

清水培养液

8.将籽粒完整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发芽情况是()

A.甲先发芽B.乙先发芽C.同时发芽D.都不发芽

9.洗面口袋时,最后常会在口袋布上留下一些淡黄色的小颗粒粘在上面不易去掉。这样的小颗粒是种子中的()。

A.蛋白质B.淀粉C.脂肪D.无机盐

10.“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③②⑤①⑥

B、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11、下图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要使图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___移动;

要使图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______________,换成高倍物镜;

要使图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______________进行调节。

(2)在视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叶属于___________,视野④所示的部分属于_________它由一些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

12、李明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时,安放对光后,他将一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并在视野的左边找到了被观察的物体,当他转动转换器用40x的物镜观察时,原来的物像消失了,同时显微镜的视野也变暗了。请你根据上述情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象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应怎样正确?

(2)视野变暗后,为了更清楚的观察被观察的物像,请你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13、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A号瓶与B号瓶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两瓶做对照实验。

(3)A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D号瓶预期的实验结果是。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

(5)如果在严格按上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用于实验的种子最终都没有萌发,应从方面寻找原因。

(6)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应该让种子处在与上表哪个瓶子相同的环境中?

14.下表是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结果,请根据表格的资料和你的学习实践,分析回

(2)如果要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充足的氧气,应该选择______号瓶和______号瓶进行对照实验。

(3)从2号瓶和3号瓶的对照实验结果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

(4)从1号瓶和2号瓶的对照实验结果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上述基础上,该如何设计探究方案?

探究的结论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15、刘芳同学要探究某种植物生长是否需要含氮的无机盐,设计方案如下:请你帮她将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

(2)作出假。

(3)实验步骤:①配制种类齐全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甲中。

②配制与甲相比缺少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乙中。

③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同时分别培养在甲和乙中,过一段

时间后长势情况如右图。

(4)起对照作用的是。

(5)得出结论。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

产生”,其操作设计如下:①将整套装置放在温暖较低的暗室中;②通过A装置鼓入适量的空气;③静置一定时间后取出观察。请分析回答:(5分)

(1)装置A可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B可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志本探究活动成功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上述设计进行操作,没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在上述实验中,同时探究一下“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有没有影响”,则应如何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验证绿色植物(一株放在窗台外面的盆栽天竺葵)的呼吸作用,有以下实验操作可供你选择,请分析回答:

①取一玻璃罩,钟罩上附有通气管(有开关控制气体进出)。②用钟罩罩住整株天竺葵。③将钟罩密封。④把钟罩上的通气管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并打开开关。⑤钟罩内放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⑥用黑布将整个实验装置遮住。⑦让实验装置接受阳光照射。

⑧进行适当时间的实验。⑨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发生变化。

(1)你认为上述操作⑥是否是必需的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请利用上面的操作设计实验程序(用代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天竺葵进行的反应是(写出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图为种子呼吸作用及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图,右图曲线表示种子呼吸作用(实线)及光

合作用(虚线)的强弱变化过程,当向种子瓶内加少量水后,曲线发生了变化,请回答:(1)曲线ab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cd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

(3)当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__________ 因而曲线de下降。

19.根据右图实验装置(甲装置的槽里盛的是氢氧化钠,乙装置的槽里盛的是清水)请回答:(1)右图是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

(2)甲装置的槽里放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甲、乙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装置中,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将黑暗处的甲、乙装置移到光下,几小时以后,检验甲、乙装置里的叶片,发现甲装置__________________,乙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了研究电池对水质的影响,某校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在五只鱼缸上分别贴标签A、B、C、D、E,各放入3500 mL未污染的池塘水;在A、B、C、D四只鱼缸中分别放入一节不同型号的废电池;再向鱼缸中分别放入一条健康的、大小、体重相近的金鱼;定时喂养,

A B C D E

不同型号的废电池1号2号3号4号

鱼活的天数1天7天15天18天至今

(1)实验中的“E”装置起何作用?(2)通过本实验得到什么结论?(3)请你谈一下环保建议。

21、下表表示刘庆同学在进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的部分实验,请根据他的实验设计和加碘液后应出现的现象,加以说明:

(1)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实验材料后,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C :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A 和B 都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1~4四组实验的过程和分别出现的现象A ~D ,经过认真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利用下面图示的材料、用具和实验方法步骤设计的表格进行探究:

1)、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2)、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受温度的影响;

注:表中——表示不加物质 1

)填写出表中①~⑤表示的实验操作的有关数据。

①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

2)实验结论分析:

结论一: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由________ 和________试管对比说明;

结论二: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受温度的影响。其实验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

23.根据《观察哺乳动物心脏的结构》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一个猪的新鲜心脏放在解剖盘内,用手仔细捏一捏心房壁和心室壁,可以发现心脏四室中,心壁最厚的是______________,这与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相适应。

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液循环系统中,能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让你探究心室与动脉之间这种结构的作用,你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管编号 加入材料

水温(℃) 恒温时间(分钟) 加碘液后的现象 1 馒头碎屑+唾液

2mL

90 10 A 2 馒头碎屑+唾液

2mL

10 10 B 3 馒头碎屑+唾液

2mL

37 10 C 4 馒头碎屑+清水

2mL 37 10 D

项目

分组试管编号 1

2 3 4 糨糊(mL )

2 2 2 2 唾液(mL )

— 2 ① ② 清水(mL )

2 — — ③ 温度(恒温处理10分钟) ④ A B C 碘液(滴)

2 2 2 2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⑤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24.右图为呼吸运动与膈的运动关系模型图,请椐图回答:

(1)图中1代表________,2代表________ 3代表________,4代

表________ ;

(2)A图表示________动作,B图表示________ 动作;

25.右图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部分毛细血管网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1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图中的2是

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

⑵若此图为肺泡外毛细血管,则2管内流动的是________血,3

管内流动的是________血。

⑶若此图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则2管内流动是________ 血,3

管内流动的是________ 血。

⑷若此图为小肠处的毛细血管网,则2管内流动的是_______血,

3管内流动的是________血。

26、以下是某农业技术员,在研究潍县萝卜的种植、品质以及营养物质含量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⑴菜粉蝶是危害萝卜生长的主要害虫,一生要经过等阶段。

⑵请写出萝卜种植园内的一条食物链。

A组B组C组D组

土壤原产地某地土壤原产地某地

水质原产地原产地某地水质某地

品质优良良较差

分析上表,你认为导致潍县萝卜品质好的外界因素可能是。

⑷维生素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通过向不同水果提取液中加入0.01%高锰酸钾溶液滴数的多少,可粗略估计出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请在以下空白处设计设计一个用于记

录测定潍县萝卜、苹果、橘子、梨中的维生素C含量的表格。

27、某市盛产柑橘,柑橘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年平均气温要求15 ℃以上,1月平均气温5 ℃以上;适宜种植在朝南或东南的向阳处,或具有逆温层的坡地;有水源可灌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柑橘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至少答出两个)。

(2)某科技人员想探究海拔高度对柑橘生长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选择90株柑橘苗,将它们分成A、B、C三组。

A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150米的朝南坡地,B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300米的朝南坡地,C 组种植在海拔高度为450米的朝南坡地。

定时进行科学的施肥、灌溉、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柑橘开始结果。

对收获的果实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下。

总产量果实大小甜度分析

①从对实验结果的初步分析得知,柑橘适宜种植在 。

②上述方案中,有几处是不合理的,请至少找出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8、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9、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尝试甜酒的制作方法,郝思同学在课外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据此,请分析回答:(5分)

(1

)郝思的实验中有_________组对照实验,变量为酒曲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个烧瓶中最有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什么作用?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 篇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3)含答案 13、在某氢氧化钡稀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将此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红色消失了。请你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14.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现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⑴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⑵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是什么? ⑴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小军的依

据是: 。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 ⑵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性。[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实验仪器自选)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A、金属镁B、氯化钾c、氢氧化钠D、硫酸铜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综合实验训练题

综合化学实验专题练习 1、(06全国)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学化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上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⑴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C D ⑶.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2、(96年全国)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摩/升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烧瓶B的作用是;烧瓶C的作用是;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 (2)实验时,U型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长颈漏斗H中应加入.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 . (4)烧瓶I中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 (5)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 3、(99年全国)为了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某学生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气体中的CO2,准确测量瓶I中溶液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班级:姓名:座号: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采取的措施是:;(2)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一共有个,分别是。 (3)表面最粗糙,小车在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 (4)由实验结果可推出:若运动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做运动。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好处是确定像的位置。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 蜡烛B,如图2所示,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要确 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在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选填“A”或“B”)侧观察; 王刚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 是。 (3)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 (4)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屏幕,不能看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3、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透镜焦距为10cm,它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位置, 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60cm 刻度处的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此类似的是。 4、如右图所示,小明是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当杠杆右端下沉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 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 在不挂钩码时,保持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是:。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 图2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题专项训练

实验题专项训练1.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 ...的是( ) 现象解释或结论 A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表现漂白性 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物质且能溶于 浓硝酸 C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 D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 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将气体X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X一定是SO2 B 向无色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SO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 D 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3.利用下列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从含碘CCl4溶液中提取碘 和回收CCl4溶剂 B.萃取操作过程 中的放气 C.定量测定化学 反应速率 D.比较KMnO4、Cl2、S的 氧化性 5.分液漏斗中液体为甲、锥形瓶内物质为乙、试剂瓶中液体为丙,利用烧杯内液体吸收尾气。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其实验目的或现象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 Na2CO3溶液的pH较大非金属性C Ksp(AgI)

2020年高考专题训练专题14 高考实验综合强化训练(六)(解析版)

14.高考实验综合强化训练(六)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Br-80 Ag-108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求的) 1.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液漏斗、容量瓶、滴定管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 B.在强酸与强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无论是酸滴定碱还是碱滴定酸,都可以测出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烧杯、圆底烧瓶、蒸发皿都可以直接用来加热 D.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在定容时仰视会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答案】C 【解析】A项,分液漏斗、容量瓶、滴定管是带有旋塞和瓶塞的仪器,使用前都需要检查是否漏水,A 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在强酸与强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所以无论是酸滴定碱还是碱滴定酸,都可以测出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B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烧杯、锥形瓶、圆底烧瓶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使其受热均匀,而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C 错误,符合题意;D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仰视定容,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过多,使配制的溶液的体积偏大,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偏低,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图1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氨气 C .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 D .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乙醇与乙酸 【答案】A 【解析】A 项,用图1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使得下端浸入水中,且在下端管中形成一段水柱,片刻后水柱不下降,证明气密性良好,A 正确;B 项,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化合成氯化铵,得不到氨气,B 错误;C 项,石油分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测量的是蒸气的温度,C 错误;D 项,乙醇与乙酸互溶,不能通过分液分离,D 错误;故选A 。 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处理废弃固体药品 C .检查气密性 D .读液体体积 【答案】 D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1、小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下图甲的实验电路,她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了如下一些实验器材:电压恒为3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一个开关,阻值分别为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1A”字样,导线若干。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图接完整。 (2)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小华应将开关处于_____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小华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正常偏转,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 (4)故障排除后,小华先把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她直接拆下10Ω的电阻,改换成阻值为20Ω的电阻继续做实验,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其示数是_____V,要完成这次实验,接下来她应将变阻器滑片向_____端(选填“左”或“右”)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V。(5)当小华改用50Ω的电阻继续实验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实验要求的值,你认为“电压表示数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值”的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大 B.电压表量程选小了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D.滑动变阻器烧坏了 (6)小华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完成了实验。利用收集到的多组 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关系图像,分 析图像得出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 2、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约为8Ω。 (1)在图甲中,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有较大的示数,经检查,导线连接完好,则电路故障可能是小灯泡发生了(选填“短路”或“断路”);

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 一、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 (1)作出的假设是。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和两种环境,以便形成。 (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值,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用10只而不是用1只鼠妇做实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应该把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出的结论是。 (5)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需要给鼠妇提供和两种环境。 二、【显微镜的使用】 1、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如果目镜上标有5×,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 2、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关系是,这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像。如果视野的右下方有一物像,我们向______移动玻片标本,物像就会到视野中央。 3、怎样判断污点在目镜上、物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动,则在目镜上;再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动则在标本上;如果两处都不动,则在物镜上。 4、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要求必须是。 5、可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A、遮光器和载物台 B、反光镜和通光孔 C、遮光器和反光镜 D、反光镜和载物台 三、【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擦→滴→撕→展→盖→染→吸 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 ①染色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盖 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⑥⑤④①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2.制作洋葱鳞片叶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使用盖玻片的方法是() A、将盖玻片迅速盖在载玻片上 B、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滴液,另一边慢慢盖上 C、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一端,推向中间 D、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滴液,另一边快速盖上 3、下列关于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洁净的纱布将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然后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外侧撕取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D、用稀碘液进行染色 四、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凉开水漱口 B、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C、口腔上皮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D、用碘液进行染色 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其目的是 五、【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方法步骤 (1)把盆栽天竺葵放到处一昼夜,目的是: (2)用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光下照射。使叶片的见光部分和未见光部分形成________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的小烧杯中,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如此加热的目的是 (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 1

会计实训综合实训题1-答案

一、目的:练习工业企业主要经营过程的核算。 二、资料: (一)东方公司20X7年总分类账户的有关数据如下: 东方公司20X7年总分类账户 (二) 该公司20X7年12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12月1日,从银行取得期限为六个月、年利率为9%的借款50 000元存入银行; 2、12月2日,公出人员张华报销差旅费1 180元,余款退回现金(原借款1 500元); 3、12月5日,采购员魏亮从宁海购入甲材料2 000千克,单价9元;乙材料1 200千克,单价4元。 发票(号码0398521)注明的增值税额为3 876元,价税款未付; 4、12月5日,用银行存款3 200元支付甲、乙材料外地运费,按重量分配。材料验收入1号库,保 管员张维新(以下业务同);结转成本; 5、12月14日,从银行提取现金58 000,备发工资。 6、12月15日,以现金发放本月工资58 000元。 7、12月8日,1号仓库发出材料,其发出材料汇总表如下所示: 发出材料汇总表 单位:元 8、12月22日,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财产保险费600元。其中车间300元,公司管理部门300元; 9、12月26日,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水电费。其中车间1 600元,公司管理部门800元; 10、12月26日,接受南光公司投资200 000元,其中,全新固定资产150 000元,银行存款50 000 元; 11、12月31日,预提应由本月负担的本月初借款利息; 12、12月31日,月末分配工资费用,其中: 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26 000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4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 000元,公司管理人员工资8 000元; 13、12月31日,按各自工资总额的14%计提福利费;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图3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2、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选项)。A.a→b→c→d B.b→a→c→d C.c→d→a→b D.d→c→b→a 4、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停止加热④通入氢气⑤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最新电学实验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电学实验 一.万用表测电阻 1..欲测量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内阻,提供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V (量程3V ,内阻未知); B.电流表○A (量程3A ,内阻0.01Ω); C.定值电阻R0(阻值2k Ω,额定电流50mA ) D.电池组E (电动势小于3V ,内阻可忽略)。 E.多用电表; F.开关S1、S2; G .导线若干。 有一同学利用上述所给的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多用电表电阻挡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00Ω”、“×10Ω”和“×1Ω”。该同学选择“×10Ω”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量,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选用_______倍率,若这时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那么测量结果大约是________k Ω. (2)为了更准确地测出此电压表内阻的大小,该同学设计了如图乙、丙所示的两实验电路,你认为其中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电路,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上面所测各量表示电压表内阻,其表达式为R v =____________。 2.(1)(6分)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由于第一次选择的欧姆挡(×10),指针位置如图线①所示。现将旋钮调至另外一档,进行第二次测量时多用电表指针指所指位置如图线②所示。下面列出第二次测量的可能进行的操作: A .将两表笔短接,并调零 B .将两表笔分别跟被测电阻的两端接触,观察指针的位置,记下电阻值 C .将多用电表在板上旋钮调到×100档 D .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调到×1档 E .将多用电表面板上旋钮调到OF F 位置根据上述有关操作,请选择合理实验 步骤并按操作顺序写出 。 (2)使用多用电表进行了两次测量,指针所指的位置分别如图 中a 、b 所示。若选择开关处在“×10Ω”的电阻档时指针位于a ,则被测电阻的阻值是 Ω.若选择开关处在“直流电压2.5V ”档时指针位于b ,则被测电压是 V ; (3)两位同学使用完多用电表后,分别把选择开关置于图丙和图丁位置,你认为图 的位置比较好. 二.伏安法测电阻 3.有一额定电压是3V ,额定电流0.5A 的小灯泡,为测其正常工作的电阻,可提供的器材有: A .电流表A 1(3A ,内阻0.01Ω) B .电流表A 2(0.6A ,内阻0.2Ω) C .电压表V 1(量程3V ,内阻10k Ω) D .电压表V 2(量程15V ,内阻50k Ω) E .电键S 及导线若干 F .滑动变阻器R (阻值0~10Ω) G .电源E (电动势9V ,内阻1Ω) (1)假设用限流式接法,计算通过灯泡的最小电流约 A 。 (2)请根据上面的计算,在方框中画出用伏安法测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的电路图。 4.某同学在实验室采用两种方法测量一只未知电阻R x 的值. (1)他先用多用电表欧姆档进行测量,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后,表针指示情况如图①所示,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可知,这种情况误差较大,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应将选择开关旋至欧姆档的 位置。 (2)若采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所采用的器材及电路图 如图②所示。测量电阻两端电压时,开关S 应 ,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档,红表笔接 (填“a ”、“b ”或“c ”,下同),黑表笔接 ,记下电阻两端电压值U 1;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时,开关S 应 ,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挡,红表笔接 ,黑表笔接 记下通过电阻的电流I 1,调节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重复上述方法再测出两组数据U 2、I 2和U 3、I 3,利用上述三组数据可求出被测电阻的阻值R x = . 三.全电路欧姆定律测电阻 5.量程为3V 的电压表,内阻约为3K Ω。现要对该电压表的内阻进一步精测,提供的器材有:电阻箱R 0(0.1Ω—9999.9Ω);滑动变阻器R(0—1000Ω);直流电源E (电动势约为5V ,内电阻很小忽略不计);电键S 及导线若干。 ①选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路,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电路图。(器材要用题目规 定的字母标明) ②说明测量步骤,并写出计算电压表内阻的最后公式。 四.电桥法测电阻 若把伏特表或安培表以跨接的方式接入电路中,当电表的读数为零时,跟电表连接的这两点电势相等。电桥平衡法法是基于这一原理来设计电路的。 6.如图为测量电阻的电路,R x 为待测电阻,R `/ 为保护电阻,阻值未知,定值电阻R 1、R 2的阻值及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未知,R 为电阻箱,G 是零刻度在中央的电流表。测量R x 的步骤是:(1)连接如图9所示电路,合上电键S ,调节电阻箱

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含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实验题专项练习 一、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1所示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 点为入射点,ON 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为AO 时,反射光为OB;当入射光为CO 时,反射光为OD ;当入射光为EO 时,反射光为OF.请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 结论是: 当光发生反射时,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2、如图2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两个步骤 (1) 请你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2)实验中,纸板应_“垂直”)__于平面镜。(填“平行”或“垂直”) (3)由甲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____; (4)由乙图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___。 (5)如果光线沿BO 的顺序射向平面镜,则反射光线____会_____(填“会”或 “不会”)与OA 重合,说明了______当光发生反射时,_光路是可逆的_ ____。 3、如图3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一步:如图3A改变 入射 光线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角度是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_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第二步:如图3B把纸张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反射 光线,实验结论是: 看不到,说明 当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 如图4所示,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其中有一个可折转 的光屏,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 ,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0o 。 (3)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 、30o、45o 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 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将反射光线与反射面(或镜面)的夹角作为反射角 。 实验序号 入射光线 入射角 反射角 1 AO 50° 50° 2 CO 40° 40° 3 E O 20° 20° 实验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1 50° 50 2 40° 40° 3 20° 20° 实验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图2 A 图3 B 平面镜 平面镜 图4 图1

语文综合实践训练题

一、语言表达 1、我们学校正在开展“让爱心在行动中成长”暨“做文明复中人”的活动,请您就其中的一个方面,策划活动步骤,并拟写一句爱心箴言或者做文明复中人的宣传标语。(8分) 活动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爱心箴言或者宣传标语: 2、情境说话。(4分) 小刚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李大爷说:“小刚,您真可爱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 (1) 您听出李大爷的言外之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您就是小刚,应该这样回答李大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文综合运用((第8小题,含(1)~(3)小题,共6分) 近来,“曲靖因您而美丽,创建因您更精彩”的“四城联创”(创建全国卫生城、园林城、平安城、文明城)活动正在市民中开展。某校小记者游寥廓公园,拍摄到了一组镜头。 镜头一: 【公园餐厅,人们正在享用美食,离席桌上,盘盘剩菜,一片狼藉……】 (1)作为“光盘行动”的响应者,若遇到一位就餐即将离去的中年“剩男”,您将如何劝说她把剩菜打包带走?(2分) 答: 镜头二: 【公园一角,林深景幽,杆杆劲竹,刻满“××到此一游……”】 (2)面对此景,请从A组中至少选用三个词语,B组中至少选择一组关联词,写一段话。(65字以内,2分) A:美丽崇拜陋习唾骂保护 B:因为……所以……虽然……但就是……

镜头三: 【公园门前的十字路口,4名行人瞧见红灯已经亮起,瞧瞧左右两边没有车驶过,就直接从斑马线上穿过。在绿灯亮起前几秒钟,又有3名行人在车流中穿行……】 (3)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违规行为,请您向交管部门提出两条合理建议。(2分) ① ② 4、综合性学习(10分) 17、教育部发出禁令:凡进入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一律不准吸烟。为此,某中学开展“无烟校园,清新健康”的禁烟宣传活动,请您积极参加。 图 1 图2 ⑴完成标语。观察图1,请您为图中的空白横幅写一条禁烟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 ⑵劝告老师。如果您就是图2中的小学生,您打算怎样对老师说?(3分) ⑶当小记者。如果您就是该校的一名小记者,学校派您采访烟草局局长,请您设计一个采访问题。(2分) ⑷修改稿件。有一位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她请您做些修改。(3分) 在学校开展的“无烟校园,清新健康”禁烟宣传周活动中,①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宣传周活动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②有歌舞、合唱、朗诵、相声、小品等。③此次禁烟宣传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全体师生对吸烟危害的认识,营造了一个健康、清洁的校园环境,而且还拓展了我校健康教育的内涵……

2020年高考专题训练热点7 以“工艺流程”为背景的综合实验题(解析版)

热点7 以“工艺流程”为背景的综合实验题 【命题规律】 化学工艺生产主要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解决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二是除去杂质并分离、提纯产品;三是提高产量与产率;四是减少污染,考虑“绿色化学”生产;五是原料的选择既要考虑来源丰富,还要考虑成本问题;六是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工艺简便、可行等。本专题的考查点主要是利用元素化合物知识结合化学实验和无机化工流程分析图进行分析,考查的面比较广,而且考查频率较高;题型以填空题为主,难度中等偏上。考查的核心素养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为主。 【备考建议】 2020年高考备考的重点除了必须要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及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技能外,还要掌握分析化工流程题的方法。 【限时检测】(建议用时:45分钟) 1.(2019·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考模拟)利用废蚀刻液(含FeCl2、CuCl2及FeCl3)制备碱性蚀刻液 [Cu(NH3)4Cl2溶液和FeCl3?6H2O的主要步骤:用H2O2氧化废蚀刻液,制备氨气,制备碱性蚀刻液 [CuCl2+4NH3=Cu(NH3)4Cl2]、固液分离,用盐酸溶解沉淀并制备FeCl3?6H2O。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用H2O2氧化废蚀刻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H++2Fe2++H2O2=2Fe3++2H2O B. 用装置甲可以制备Cu(NH3)4Cl2并沉铁 C. 用装置乙可以分离Cu(NH3)4Cl2溶液和Fe(OH)3 D. 用装置丁由FeCl3溶液制备FeCl3?6H2O需要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等步骤 【答案】A 【分析】用H2O2氧化废蚀刻液,使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用甲装置制备氨气,生成的氨气通入乙装置,制备碱性蚀刻液[CuCl2+4NH3=Cu(NH3)4Cl2],用丙装置过滤分离,用盐酸溶解氢氧化铁沉淀,将溶液在蒸发皿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三) 1.(6分)小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探究活动。从分液漏斗依次向集气瓶中加入①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②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③一定量的 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实验②的探究目的 是。 (3)整个实验过程中,酚酞起到的作用是。(4)实验③结束时,集气瓶内溶液澄清,则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写其中的一种),确定该组成的方法是 2.(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 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 是。 (3)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3.(8分)三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当观察到玻璃管A中的 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冷却到室温,停止通气,同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 小明认为: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小红认为:仅从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她增加了一个实验:用磁铁靠近生成的黑色固体,看到有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 于是得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的结论。 小光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得知: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3 Fe 2O 3 + CO 2 Fe 3O 4+ CO 2 (2)四氧化三铁(Fe 3O 4)为黑色固体,有强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 因此,小光认为小明和小红的结论都不能成立,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请 具体说明你的理由 小光欲通过实验检验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否 含有金属铁。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并填写下表。 除上述方案,还可以采取另一种实验方案,所用的试剂是 ,将该试剂与黑色固体混合,通过观察 ,判断黑色固体中是否含金属铁。 4.(8分)小丽去爷爷家,发现爷爷买了一台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她仔细阅读了所用制氧剂的说明 对制氧剂产生了兴趣。 【查阅资料】过碳酸钠(化学式2Na 2CO 3·3H 2O 2)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 钠溶于水或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是很好的固体氧释放剂。 【做出猜想】猜想Ⅰ:A 剂可能是过碳酸钠。猜想Ⅱ:B 剂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 === 氧 氧立得复方制氧剂 A 剂:固体氧释放剂。 B 剂:不溶于水的固体,保证出氧速率稳定。 1. 用法与用量:将A 剂、B 剂先后放入装好水的 氧立得制氧器反应仓中,通过导管和鼻塞吸氧。 2. 规格:A 剂:50g/包 B 剂:3g/包 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 反应仓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项练习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项练习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题后括号中)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2.量取8mL水稀释浓硫酸的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4.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5.化学实验必须规范,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7.学习化学,我们对商品的标签和标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下四枚标志使用不恰当的是 ()

8.徐浩同学准备了下列仪器和用具:烧杯、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火柴。从缺乏仪器或用具的角度看,他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溶解B.过滤C.蒸发D.给溶液加热 9.在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火柴。从缺乏仪器或用具的角度看,他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项目是() A.溶解B.过滤C.蒸发D.给溶液加热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的水 B.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克的碳酸钠粉末 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 D.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 L医用消毒酒精 12.做溶解、过滤、蒸发实验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A.试管B.烧杯C.酒精灯D.玻璃棒 13.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14.“神舟7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在航天飞船的失重环境中,下列实验操作最难完成的是()A.结晶B.蒸发C.溶解D.过滤 1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m L B.小于10m L D.等于10m L D.无法确定 16.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17.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二、填空与简答题 18.在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试管夹、③10mL量筒、④100mL量筒⑤烧杯、⑥漏斗、⑦蒸发皿、⑧玻璃棒、⑨铁架台(带铁圈)⑩滤纸,请按要求选择相应实验用品填空(填序号) (1)加热试管里的药品应使用; (2)量取5mL液体应使用; (3)过滤操作中应使用; (4)蒸发、结晶操作中应使用。

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有答案)

实验探究题 1、某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麽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 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HCl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 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小红取少量残留废液和少量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 酸性、中性物质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石蕊试剂 ,当加入该试剂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显红色 。 【拓展应用】(1)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 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碳酸钙 ,反应完全后过滤。 (2)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导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腐蚀管道,污染环境等等 。(写一条) 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 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 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 是 O H CO Na CO NaOH 2322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 ,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 2或 H 2。 【查阅资料】①Na 2CO 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题专项训练 完成

1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物理导学案 《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实验专项训练》导学案 编制人:刘海波 复核人:吕顺 使用时间:2012 年12 月 日 编号 :37 学习目标:复习测物质密度的方法;学会用基本原理去解决有关实验的问题。 思维导航:利用密度的基本公式去解决测密度的实验题。 一、自主学习 1、(2011河南)某小组测量—种易溶于水口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 法和结果如图14、15所示。 (1)将太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然后调节 ,使天 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 如图14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 g 。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15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 cm 3。 (3)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 3。 (4)在步骤C 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 2、(2011自贡)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 积是____________cm 3。 (2)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 175.6g ,则矿石的密度是 _______________kg/m 3;从图A 到图B 的操 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 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 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 ___________。 A 、向左调平衡螺母; B 、往右盘中加砝码; C 、从右盘中减砝码; D 、向右移动游码。 3、(2011宿迁)(3分)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 错误是: . (2)小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 块的质量为 g .把小石块放入装有10mL 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 则 小石块的密度是 kg /m 3.

苏教版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

实验化学练习题综合 1.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称取样品:用托盘天平称取约5g干燥的海带,放入中。 ②灼烧灰化:在通风处加热灼烧海带,待海带完全灰化后,冷却,再将灰分转移到小烧杯中。 ③溶解、过滤:向小烧杯中加入约30ml蒸馏水,煮沸2-3min,过滤,并用约1ml蒸馏水洗涤沉淀得滤液。 ④氧化、萃取分液:在滤液中加入1-2ml 2mol·L-1H2SO4溶液,再加入3-5 ml 6%的H2O2溶液或1ml新制氯水。取出少许混合液,用淀粉溶液检验碘单质。将氧化检验后的余液转入分液漏斗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将上口塞子打开,静置,待完全分层后,分液。填写下列空白: (1) 步骤①空格处的仪器名称为,灼烧海带时,除需要该仪器和三脚架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用标号字母填写)。 A.烧杯 B.表面皿 C.泥三角 D.酒精灯 E.干燥器 (2) 本实验多处用到玻璃棒,试写出玻璃棒的作用。

(3)水浸时常常要将悬浊液煮沸2~3min,目的是什么。 (4)步骤③的洗涤沉淀的操作过程是; (5) 步骤④最好选作氧化剂,理由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6)要从步骤④中含碘的CCl4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CCl4,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 (7)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 2.(Ⅰ) 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是( ) A.在滤纸上点样时,试样点以稍大为宜 B.应沿试管壁小心地将展开剂慢慢倒入试管底部 C.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