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曲线表达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造成总需求曲线移动主要有以下因素:

(1)预期

预期包括预期收入、预期利润率、预期通货膨胀等。

①人们预期未来收入提高时,会增加他们当前的个人消费需求,从而增加总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图6.5所示,总需求曲线0AD 右移至1AD ,表示在任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增加了。而人们预期收入下降的作用正好相反,总需求曲线会由0AD 向左移2AD ,表示总需求量的减少。

图6.5 预期收入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②预期利润的提高会扩大企业的投资需求。其作用与预期收入相同。

③预期通货膨胀上升会使当前商品的价格变得相对便宜而未来商品价格变得相对昂贵从而扩大对当前商品的需求;预期通货膨胀下降则相反。

(2)政府政策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影响总需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按照对总需求的不同作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大致可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两类。

①扩张性政策

凡是能够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通常的手段包括增加政府购买、降低税收等,被称作扩张性财政政策。凡是能够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刺激总需求的货币政策,被称作扩张性货币政策。

②紧缩性政策

凡是能够抑制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政策手段包括减少政府指出、提高税收等,被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凡是能够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抑制总需求的政策,被称作紧缩性货币政策。

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起作用的最终结果都是影响总需求AD。由于凯恩斯理论认为实际的国民总产出是由总需求所确定,所以通过经济政策对AD的影响也就达到了控制调节整个国民经济运作的目的。

(3)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会通过各种渠道来影响一国的总需求,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汇率的变动

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本国将扩大对进口的需求而外国将减少对出口的需求,于是,本国净出口减少,总需求下降;汇率下降的作用相反。

②外国收入的变动

外国收入增加会扩大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在进口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净出口,总需求上升;反之则相反。

5.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有何不同?两者向下倾斜的原因有何不同?

答:(1)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是反映价格水平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AD曲线是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结果,总需求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构成;而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反映的是在所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需求量的变化。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

(2)两者向下倾斜的原因分别为:

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AD曲线)的经济解释是:物价水平的下降导致实际货币余额M/P的增加,货币市场出现过度供给。过度供给导致货币持有者对“债券”需求量的增加。债券价格的上升意味着利息率的下降,利息率的下降又导致投资需求量的增加,即总需求增加,投资需求的变化通过乘数的作用产出成倍增加,这一过程描述为凯恩斯效应。因而AD曲线向下倾斜。

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从价格一消费线导出需求曲线,即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的得出来分析):在所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使消费者的预算线发生变化,对于正常品而言,预算约束线向外扩张。新的预算约束线和更高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相交,交点上该产品的数量增加。因此,当价格下降时对该产品的需求量增加。

比较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和一般情况下的总供给曲线。

答:通常三者的关系可以通过图6.13来表示:

图6.13几种供给出曲线

凯恩斯主义的AS曲线有时也被认为是极端情况下的短期AS曲线。

垂直的或长期的总供给曲线是在古典信条即“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至少在长期中是如此)”下推导出来的。但是现实中,价格(主要是工资,也包括物价水平)却是粘性的即非完全伸缩性的。

一般的AS或短期的AS曲线为什么会向上倾斜呢?参见图6.14。

图6.14 短期供给出曲线向上倾斜原因

(1)新古典主义的错觉理论

假设物价总水平降到低于预期水平。物价水平降低引起对相对价格的错觉,而且这种错觉引起供给者对较低物价水平的反应是减少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

(2)凯恩斯主义的粘性工资理论

名义工资(因合同先定和劳工政策)调整缓慢或在短期中是粘性的。厂商根据预期物价水平事先同意支付某种名义工资。若物价水平下降低于预期而名义工资仍不变,则实际工资(W/P)上升到企业计划水平之上,企业实际成本增加,自然会减少劳动雇佣和物品及劳务的生产。

(3)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价格理论

相对于理性预期,并不是所有价格都根据物价水平变动的状况而迅速调整,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下降使一些企业的价格高于市场要求的水平,高于市场要求水平的价格压低了销售并引起企业减少生产。另外,企业对小的物价变动不愿作价格调整是因为存在菜单成本。

试述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及其政策含义的差别。

答:总供给函数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与全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函数关系。将这种函数关系做成曲线,就得到总供给曲线,简称AS曲线。西方主流经济学(凯恩斯主义)和古典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的差别如下:

(1)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差别。古典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是长期总供给曲线,而主流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是短期总供给曲线。

(2)图形形状差别。古典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在图形上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如图 6.18;而主流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是一个倾斜线段和垂直线段连接在一起的图形,如图6.19。

图6.18 主流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

图6.19 古典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

(3)理论基础不同。古典理论认为,劳动市场运行毫无摩擦,总能维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既然在劳动市场,在工资灵活调整下充分就业的状态总能维持,因此,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经济中的产量总是与劳动力充分就业时的产量,即潜在产量相对应,所以总供给曲线总是垂直的;而凯恩斯主义则假设工资刚性,并且劳动力市场存在摩擦,充分就业和达到潜在产量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工资和名义工资的变化会带来劳动供给的变化,所以总供给曲线不会维持在充分就业保持垂直,而是应该保持水平或者至少保持正斜率。

(4)蕴含的政策效果不同。古典模型中,除非总供给曲线发生变动,否则财政和货币政策只会带来价格上涨,没有任何效果。凯恩斯模型则正好相反。

主流经济学的AS曲线是如何得到的?相应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答:总供给是经济社会中可供使用的商品和劳务总量,在生产技术等因素既定的条件下,社会的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总供给曲线是表示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总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价格水平影响总供给量的基本过程是,价格总水平影响实际工资,实际工资影响劳动的需求和供给,从而影响劳动市场的均衡就业量,就业量通过厂商的生产影响经济中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产量,因此,总供给曲线是根据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劳动市场的均衡分析、生产函数再到总产出量的过程而得到的。

不同的经济学派别推导总供给曲线的过程的区别在于价格总水平如何影响市场。按照主流经济学派的观点,价格总水平对短期和长期的劳动需求和供给具有不同的影响,因而总供给曲线有短期和长期之分。

(1)在短期内,由于工人具有货币幻觉,只注重货币工资,并且经济中货币工资通常具有下降刚性,即只能升高,不能降低。结果价格总水平对劳动市场的影响在充分就业前和就业后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货币工资既定的条件下,如果价格总水平使得实际工资高于劳动市场的均衡水平,那么在劳动市场上,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此时,如果货币工资不能下降,均衡的劳动量将对应着劳动的需求量,因此就业量低于充分就业水平。并且,如果价格水平提高,需求量增加,就业量就增加。这就是说,在低于充分就业状态时,价格总水平与就业量和总产量成同方向变动。

如果价格总水平决定的实际工资低于劳动市场的均衡水平,那么劳动的需求量超过充分就业量,因而势必造成货币工资提高,从而使得实际工资趋向于劳动市场的均衡水平。这说明,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劳动量处于充分就业水平。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可以得到,主流经济学派的短期总供给曲线AS在达到充分就业的潜在产量水平前的区域内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而当产出超出潜在水平时,曲线就变得很陡,如图6.21所示。

图6.21 主流经济学派的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

(2)在长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如果价格总水平提高,实际工资下降,那么厂商愿意雇用更多的劳动力,但劳动者并不愿意在这一实际工资下提供厂商所需要的劳动。结果,货币工资必然会升高直到劳动市场再次处于均衡状态为止。如果价格总水平下降,实际工资随之提高,厂商会减少劳动使用量。这时,劳动者会降低货币工资,以促使就业水平,即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如图6.21所示。

(3)短期和长期总曲线与总需求的均衡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短期内,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意味着经济可以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此时增加总需求,导致均衡产出水平增加。长期内,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增加总需求只会影响价格而不增加总产出。

.劳动需求和供给曲线是如何推导的?

答:(1)劳动的需求曲线推导如下:

为了确定劳动市场均衡,首先要推导劳动需求典线。分析的出发点是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给定生产函数:(,)Y F K L =。 ① 其中K 代表资本存量。我们假定在所考虑的期间内,资本存量是给定的。L 代表以小时为单位的劳动投入量。

企业利润π可表示为:(,)L PF K L W π=- ② 设企业的目标函数是利润最大化。从上式可看出,劳动投入的增加将通过产出的增加而使利润增加,但劳动投入的增加也会因工资成本的增加而使利润减少,这里存在一个企业选择最优劳动投入的问题。利润π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P·MP L -W L =0 ③

其中MP L 是劳动的边际产量。对式③作简单变换,可得:0L L W MP P

-= ④ 式④说明,当且仅当劳动的边际生产量等于实际工资的时候,企业利润才能实现最大化。从微观经济学中我们知道,劳动的边际生产量(MP L )是劳动投入量(L )的减函数,因为

P W L

越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对L 的需求就越大。

实际工资是劳动的边际成本,由图6.22可以看出:对应于w 0/P ,当就业量为L D

0时,劳动的边际生产量大于劳动的边际成本,企业应增雇工人;当就业量大于L D 0时,劳动的边际生产量小于劳动的边际成本,企业应裁减工人,因而L D 0对于企业来说是最优雇佣量。实际工资的降低将使最优雇佣量增加,因而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劳动的边际生产量曲线就是企业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图6.22 劳动需求曲线

(2)劳动供给曲线的推导如下:

如果说劳动需求函数是服从生产函数约束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劳动供给函数则是服从一定预算约束的居民的效用最大化的结果。其相应数学问题是:

(,)MaxU C L ⑤

s.t.CP=XL

其中(,)

U C L是居民的效用函数,L代表闲暇。这个条件极值问题可用拉格朗日乘数定理解出,也可利用无差异曲线进行分析。

在图6.23中横轴L代表闲暇。一日中的最大闲暇时间为24小时,所以工作时间为:(24

-L)小时。U0、U

1、和U

2

分别代表由享用消费品和闲暇所构成的不同无差异曲线。居民所

面对的预算约束线BB的数学表达式为:C=(W/P)L+W/P(24-L)⑥

图6.23 劳动供给曲线的推导

从图6.23中可以看出,预算约束与横轴的夹角的正切值等于实际工资率W/P。

对应于给定的实际工资率,预算约束线将同惟一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居民将选择由无差异曲线上的这一切点所代表的消费与闲暇的组合,从图6.23可以看出,实际工资率的提高将导致预算约束线与图中横轴的夹角的正切值增加。

其结果是,预算约束线将同效用值较高的无差异曲(如U2)相切。与此相对应,居民将享受较多的消费品、较少的闲暇。

这一结果也可以从约束条件中直接分析得出。预算约束条件⑥可改写为:

PC+WL=24W ⑦

其中,24w是所谓的时间资源。W越大,由于收入效应,劳动者将希望同时获得较多消费品和较多闲暇。

W是闲暇价格,对应于给定的物价水平(P),W越大,闲暇的相对价格越高,由于替代效用,劳动者将希望多取得消费品而少消费闲暇(多劳动)。若假设闲暇是普通商品,W增加所产生的替代效用将大于收入效应。因此,实际工资率(W/P)越高,居民的劳动供给越大。这样我们便得到一条斜率为正的劳动供给曲线,见图6.24。

图6.24 劳动供给曲线

.AD曲线与AS曲线在坐标内水平移动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答:总需求曲线表示的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物价水平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总供给曲线表示的是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的物价水平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将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同一个平面图上,就构成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简称AD-AS模型。

(1)AD曲线的右移与通货膨胀

图6.27 AD曲线的右移

在图6.27中,可以观察AS曲线保持不变,AD曲线不断向右方移动所产生的均衡点的变动情况:AD1向右移动至AD2与AS曲线产生的交点表明,价格水平由P1上升至P2,产出水平则由Y1扩大至Y2,由于价格的上涨伴随着产出水平的扩大,这里的价格上涨被称为“价格的恢复性上涨”;AD2向右移动至AD3与AS曲线产生的交点则表明,价格水平虽然由P2上升至P3,但产出水平则仍然维持在原有的水平Y2,这种价格上涨被称为“通货膨胀”。

AD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可能有许多,比如投资和需求的扩大、政府采取的宏观扩张政策、货币(通货)流通的增长(膨胀)等等,但主要的原因是货币流通的增长超过了经济增长正常需要,而且由其他原因造成的通货膨胀也必然伴随着货币流通的非正常增长。

(2)AD曲线的左移与通货紧缩(经济衰退)

如图6.28所示。可以观察到AS曲线保持不变,AD曲线不断向左方移动所产生的均衡点的变动情况:AD1向左移动至AD2与AS曲线产生的交点表明,价格水平由P1下降至P2,产出水平则由Y1缩减至Y2;AD2继续向左移动至AD3与AS曲线产生的交点表明,价格水平进一步由P2下降至P3,而产出水平则由Y2缩减至Y3;这种价格的持续下跌并伴随着产出水平收缩的经济现象即为“通货紧缩”或“经济衰退”。

图6.28 AD曲线的左移

AD曲线向左移动的原因可能有许多,比如投资和需求的萎缩、政府采取的宏观紧缩政策、货币(通货)流通的收缩(紧缩)等等,但主要的原因是货币流通的收缩,而且由其他原因造成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也必然伴随着货币流通的非正常收缩。

(3)AS曲线的左移与滞胀

图6.29 AIS曲线的左移

在图6.29中,可以观察AD曲线保持不变,AS曲线向左方移动所产生的均衡点的变动情况:AS1向左移动至AS2与AD曲线产生的交点表明,价格水平由P1上升至P2,但产出水平则由Y1缩减至Y2,这种价格上涨(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增长停滞)同时并存的现象就是“滞胀”。

导致AS曲线向左移动的原因主要是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和资源价格上升对经济造成的紧缩作用,例如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中东石油危机导致全球原油价格的暴涨,从而使包括美国、日本和西欧在内的主要工业化国家经历了长达10多年的滞胀。

(4)AS曲线的右移与创新

在图6.30中,可以观察AD曲线保持不变,AS曲线向右方移动所产生的均衡点的变动情况:AS1向右移动至AS2与AD曲线产生的交点表明,价格水平由P1下降至P2,但产出水平则由Y1扩大至Y2 ;由于AS曲线垂直段在横轴上的投影意味着一个国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而AS曲线向右方移动则意味着这一边界的扩大,所以带来了宏观经济的良性发展。

图6.30 AS曲线的右移

导致AS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主要是创新,因为一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首先是受到现有资源状况的制约,虽然在极偶然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有可能因为发现新的、大规模的资源而导致AS曲线的右移,但更一般的情况则是因为创新导致在资源不变条件下AS曲线的右移,使潜在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创新可以包括生产方式的创新、生产技术的创新、需求市场的创新以及制度的创新。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90年代以后美国所谓的“新经济”,都是创新导致了长期经济增长的经典例子。

画图说明“古典”模型中AS 曲线的推导,其政策含义是什么?

答:“古典”模型中的AS 曲线又称长期总供给曲线,现用图形来推导这一总供给曲线参见图6.31。

图6.31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图6.31中,(a )图为生产函数曲线,(b )图反映劳动市场均衡情况,图中的横坐标表示实际工资,纵坐标表示就业量。(c )图表示货币工资曲线,其方程为=??

? ??P P W

常数,可以看到,在以??

? ??P W 为横坐标,P 为纵坐标的坐标系内,它表示双曲线。(c )图画出了三条货币工资曲线,它们分别表示货币工资为2W 、

0W 和1W 时的货币工资曲线)(102W W W >>。(d )图表示待导出的长期总供给曲线。

假定使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分别为0P 和0W ,相应地,均衡的实际工资为f

P W ??? ??,按照古典经济理论的说法,此时均衡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下的就业量f N 。将f N 代入生产函数,在(a )图中就可得到产出量f y ,这一产量正是充分就业时的产量。由于产量f y 对应于价格水平0P ,从而在(d )图中可以得到点),(0P y J f 。

如果价格水平从0P 下降到1P ,在货币工资可变的假定下,货币工资将不能维持在原来的0W 水平上,因为在货币工资为0W 下,价格水平的下降使得实际工资提高,按照劳动市场均衡的论述,这将导致对劳动的过剩供给,而可变的货币工资因劳动的过剩供给将会下降。因为工人们为了得到工作而互相竞争。于是,在图6.31的(c )中,货币工资曲线将从0W 下

降到1W 。为了使得劳动市场恢复均衡,货币工资的这种下降同价格水平的下降是成比例的。因此,以前存在的实际工资f

P W ??? ??得以维持不变。在这一实际工资的基础上,就业量仍等于f N ,从而y 仍等于f y ,在(d )图,可得到点),(1P y K f 。

类似地,如果价格水平从P 0上升到P 2,则有伸缩性的货币工资就会从W 0上升到W 2,以使劳动市场恢复均衡,这时就业量仍为充分就业下的就业量f N ,而相应的产量也就是充分就业下的产量f y ,从而在(d )图中又得到点R (f y ,P 2)。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考察低于P 1和高于P 2的其他所有价格水平的情况。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有伸缩性的货币工资都会调整到充分就业的实际工资确定时为止。因此,对任何价格水平,产量都是充分就业的产量。将(d )图的各点连接起来,便可得到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量f y 上的垂线AS ,这就是长期的总供给曲线。

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在长期中,实际产出主要由充分就业数量的生产要素所决定,因而产业独立于价格水平,换句话说,当价格水平变化时,在经济中的价格和工资调整发生之后,长期的产量水平将不发生变化。

最后,长期的总供给曲线还显示出这样的政策含义,即旨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变动,并不能对产量发生影响,如图6.32所示。

图6.32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在图6.32中,政府的财政或货币政策虽然可以使总需求曲线AD 向上移或向下移动;然而,当总供给曲线为垂线时,我们看到,AD 曲线移动的结果,仅仅是使价格水平发生变化,而产量仍然是?

y 。

试述三种AD —AS 模型(要求画图说明需求、供给、产量和价格的关系)。

答:完全凯恩斯模型中产品市场、货币市场与劳动市场能否同时达到均衡,可以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予以说明。实际上,总供给函数表明了劳动市场均衡或失衡时的价格水平和产量之间的关系,而总需求函数表明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综合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所以,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结合起来所构成的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AD-AS 模型),就既可以反映三个市场的均衡和失衡情况又可以反映在共同均衡状态时,价格水平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AD-AS模型一般有三种,即“古典”的AD-AS模型、凯恩斯的AD-AS模型和修正的凯恩斯AD—AS模型。

(1)“古典”的AD—AS模型

在“古典”的AD—AS模型中,总供给曲线AS是位于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上的一条垂线,也就是说,在充分就业状态下,不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总产量都不再改变。此时,总供给曲线完全缺乏弹性,产量是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只是根据“古典”模型关于货币工资具体完全伸缩性的假设前提得出的结论。“古典”的AD-AS模型,如图6.33所示。

图6.33 “古典”的AD-AS模型

在“古典”的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中,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总需求曲线取决于货币数量M,图中有AD l 、AD2、AD3三条总需求曲线,表示货币分别为M1、M2、M3时的总需求曲线(M1

A(Y1,P1)、B(Y2,P2)。而Y1=Y2=Y,所以A、B的坐标为A(Y,P1)、B(Y,P2)。

同理,当货币数量由M2增加到M3时,总需求曲线则由M2增加到M3时,总需求曲线则由AD2上升到AD3,它们与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则由B变成C,即在C点达到新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C点对应的产量和价格水平分别为Y3和P3,而Y3=Y2=Y=Y0,故C点坐标为(Y3,P3)。

由此可知,按照“古典”的AD-AS模型的解释,均衡点所决定的所有产量都等于充分就业的产量Y,即在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下,货币数量的增加不影响产量的增减,只能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也就是说:在充分就业状态下价格水平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价格水平的变化不影响产量的变化。

(2)凯恩斯的AD-AS模型

在凯恩斯的模型中,总需求曲线AD也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从形式上看,凯恩斯的总需求曲线不仅取决于货币数量,而且取决于消费与投资。在取决于货币数量方面,二者也不同。“古典”的货币数量论只是满足货币交易需求的数量,而凯恩斯的货币数量除了满足货币交易需求的数量外,还要满足货币投资需求数量。

图6.34表示凯恩斯的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图6.34 凯恩斯的AD—AS梗型

如图6.34所示,总供给曲线AS的水平段表示产量取决于总需求,而不受总供给的制约。此时总供给曲线完全缺乏弹性,只要总需求增加,产量就会增加,但价格水平却保持不变。在总需求曲线AD向右移动,由AD1移动到AD2再移动到AD3时其对应的产量则由Y1增加到Y2再增加到Y3,总需求曲线AD1、AD2、AD3与总供给曲线AS的水平段的交点分别为A、B、C,其对应的价格水平分别为P1、P2、P3,由于此时总供给曲线完全无弹性,产量增加而价格不变,即P l=P2=P3=P0,所以A、B、C的坐标分别为(Y1,P0)、(Y2,P0)、(Y3,P0)。

需求增加而价格不变的原因是:总供给曲线AS的水平段只是在产量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时才存在。在低于充分就业状态下,存在大量的非自愿失业,增加产量不会引起货币工资的提高,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闲置设备等,使增加产量可以不必增加固定成本,产品的边际成本较小,产品增加不会引起单位成本的增加,从而使价格水平稳定不变。

随着产量的增加,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时,由于失业者和闲置的生产设备都已得到充分利用,产量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此时,总供给曲线完全缺乏弹性,成为一条垂线,位于充分就业的产量(在此为Y)上的垂线段。此时,总需求再增加就只能引起价格水平的提高而不能引起实际产量的增加。如图6.34所示,当总需求曲线由AD1向右移动到AD4时,产量Y4=Y3=Y0,实际产量没有增加,而总需求曲线AD与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则变为D,D点对应的价格水平为P4,高于P3,即此时总需求增加时,产量已不再增长,增长的只是价格水平。因为达到充分就业时,在现有设备条件下产量达到极大值,再增加产量就必然要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从而使产品的边际成本增加,导致产品成本增加,价格上升,或者是企图通过价格上升来抑制需求,从而达到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平衡。

凯恩斯的AD-AS模式表示,在达到充分就业之前,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产量增加但不影响价格变化,在达到充分就业之后,总需求的增加则只是价格水平上升而不改变总产量水平。

(3)修正的凯恩斯AD-AS模型

西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情况下,价格水平才会随着总需求的提高而提高”的论点值得商榷。他们提出,在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情况下,价格水平就会随着总需求的增加而逐步提高。主要表现为:在总需求增加、生产不断扩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后期阶段,产量的提高会引起成本的增加,从而价格水平上升,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

①生产的扩展扩大了就业。失业减少从而使工人在劳资双方的工资谈判中的地位提高。在劳动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企业交易接受提高货币工资的条件,从而使成本增加

②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随着生产扩展,当产量达到一定指标,产品的边际成本会增加,从而使边际收益下降,单位产品的成本增加。

③生产扩展过程中的“瓶颈现象”的出现,使生产迅速扩展过程中会带来某些技术工人

的短缺和某些设备、原材料、能源和运输等的短缺,这样就会使得短缺的要素的价格上升,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

据这种看法,对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有异议的学者们对它作了修改,将其中的水平段改为向右上方倾斜的正斜率段。

图6.35 修正的凯恩斯AD-AS模型

在图6.35中,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产量(此时为Y)情况下,总需求曲线AD1与总供给曲线AS交于A点,A点决定的产量为Y1,对应的价格水平为P1,即A的坐标为(Y1, P1)。当总需求曲线从AD1向右移动到AD2时,它们与总供给曲线AS的交点由A移动到B,其对应的产量与价格分别为Y2、P2,即B点的坐标为(Y2,P2)。这表明,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以前,随着生产过程的扩展,价格水平就会随之提高。当总需求曲线继续向右移动,由AD2移动AD3时,达到了生产扩展的终点,产量由Y2增加到Y3,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Y(Y3>Y2)价格水平由P2上升到P3,这表明产量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时,价格水平会进一步提高。此后,总需求在提高时,总需求曲线由AD3移动到AD4,AD4与AS的交点D决定的产量Y4=Y3=Y,等于充分就业的产量,其对应的价格水平P4>P3,这表明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后,总需求的增加并没有引起实际产量的增加,只是推动了价格水平的提高。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AS和总需求曲线AD构成的模型,当AD曲

线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发生移动时,新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各是多少?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分别用图形和数学公式加以分析。

答:结果取决于AD 曲线的位置是受到意料之中的因素的影响,还是受到意料之外的因素的影响。

(1)图形分析(如图6.36所示)

(a )意料之外的原因造成的后果 (b )意料之外的原因造成的后果

图6.36

假定经济社会在开始时处于A 点,即处于y *垂直线、ES 和AD 这三条线相交之处。 ①假设AD 曲线位置的改变完全是由于意料之中的因素引起的,AD 的位置移动到D A ',与ES 相交于B 点。预期的价格e p 等于ES 与y *

相交所决定的价格0P ,而根据经济模型推算出来的价格P 等于ES 与D A '相交所决定的价格1P 。根据理性预期假设,理性预期的数值必须等于经济理论推算出来的数值,所以B 点不能存在,1P 和1y 不能构成问题的答案。而在C 点,预期的价格和收入都等于根据经济模型推算出来的价格和收入,都等于2P 和y *。

因此,由于意料之中的原因而造成的总需求的变动只能使价格水平上升或下降,并不能导致整个社会的就业量或产量的变动。

政策含义:包括财政和货币政策在内的一切公开执行的经济政策都属于意料之中的因素,它们只能改变价格水平的高低,不会造成就业量或产量的上升或下降。也就是说,凯恩斯主义所主张的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改变就业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②如果AD 的移动是由于意料之外的因素造成的,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并不能觉察到这一事实,他们以为AD 仍然处于原来的位置,预期的价格和经济模型推算出来的价格都是0P 。但实际上,AD 已经移动到D A ',价格和产量变为1P 和1y ,经济产生波动。

因此,按照该派的说法,资本主义经济波动的惟一原因恰恰在于意料之外的因素。政策建议:由于意料之外的因素无法事先得知,所以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包括国家的经济管理人员在内,事先都不知道这些因素的存在,更谈不上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即使政策是有效的,管理人员也无从执行这些政策。

理性预期学派的最终结论:在任何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

-a1)造成的。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

答:总需求曲线表达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造成总需求曲线移动主要有以下因素:

(1)预期

预期包括预期收入、预期利润率、预期通货膨胀等。

①人们预期未来收入提高时,会增加他们当前的个人消费需求,从而增加总需求,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图10所示,总需求曲线0AD 右移至1AD ,表示在任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增加了。而人们预期收入下降的作用正好相反,总需求曲线会由0AD 向左移2AD ,表示总需求量的减少。

图10 预期收入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②预期利润的提高会扩大企业的投资需求。其作用与预期收入相同。

③预期通货膨胀上升会使当前商品的价格变得相对便宜而未来商品价格变得相对昂贵从而扩大对当前商品的需求;预期通货膨胀下降则相反。

(2)政府政策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影响总需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按照对总需求的不同作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大致可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两类。

①扩张性政策

凡是能够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通常的手段包括增加政府购买、降低税收等,被称作扩张性财政政策。凡是能够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刺激总需求的货币政策,被称作扩张性货币政策。

②紧缩性政策

凡是能够抑制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政策手段包括减少政府指出、提高税收等,被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凡是能够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抑制总需求的政策,被称作紧缩性货币政策。

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起作用的最终结果都是影响总需求AD。由于凯恩斯理论认为实际的国民总产出是由总需求所确定,所以通过经济政策对AD的影响也就达到了控制调节整个国民经济运作的目的。

(3)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会通过各种渠道来影响一国的总需求,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汇率的变动

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本国将扩大对进口的需求而外国将减少对出口的需求,于是,本国净出口减少,总需求下降;汇率下降的作用相反。

②外国收入的变动

外国收入增加会扩大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在进口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净出口,总需求上升;反之则相反。

运用劳动力市场的框架推导短期的总供给曲线。

答:(1)假设条件:

①劳动的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即:

)(

e

s s P W N N = 其中e P 为工人预期的价格水平。

②劳动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厂商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雇佣工人,即工人的边际价值等于边际成本:

)(P

W N N d d =

③货币工资调整存在粘性,工资缓慢调整。

④总产出是就业量的增函数。

(2)分析框架。(如图3所示)

①劳动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的实际工资与就业。

图3

②假设货币工资W 不变,价格水平e

P 提高到1P ,名义工资由于存在粘性,使得实际工资下降,劳动的需求大于供给。短期内,厂商愿意雇佣更多的工人,这有利于失业工人再就业或刺激在职人员增加劳动时间。这样,产出将高于潜在水平。但是长期内,厂商为了雇佣更多的劳动力而提高货币工资,因而实际的工资在不断地提高,直到新的货币工资水平1W 使得实际工资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劳动的供给与需求才会再一次相等,就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此,任何价格水平高于e P 的产出与价格水平为e P 的产出一样。

③假设货币工资W 不变,价格水平e

P 降低到2P ,实际工资上升,劳动的供给大于劳 动的需求,货币工资面临下降的趋势。但是,降低工资将面l 临工人的抵抗,货币工资的下降具有刚性,所以实际的工资不得不上升到W /2P 的水平,(2'2N N )的劳动力面临失业,就业量下降,从而产出也将下降。因此价格下降,总产出将下降。

因此,短期的总供给曲线如图4所示。

图4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曲线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需求曲线: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 图1-1 需求曲线 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二)需求量变动曲线与需求变动曲线的区别(需求和需求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既定需求曲线的位移。如图1-2所示。 (2)需求的变动是指整个需求表的变化,在坐标上,它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见图1—3。 图1—2需求量的变动图1—3需求的变动

(三)供给曲线: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 图1-4 供给曲线 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三)供给数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与需求数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相似(1)供给量的变动,即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价格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关系。如图1-5 (2)供给的变动,是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由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供给的变动,是整个供给曲线的位移。见图1-6 图1-5 供给量的变动图1-6 供给的变动

(四)均衡价格 (1)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恰好相等,能够使市场出清的价格。它是在市场机制(价格、供求和竞争)的自发作用下形成的。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可以用图1—7来说明。 图l-7均衡价格的形成 (2)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商品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会发生改变。如图1—8所示。 左:需求不变,供给的增加右:供给不变,而需求增加 图1—8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在图1—8(右)中,假定供给不变,如果需求增加,均衡点就会从e 1 点移动到 e 2点,均衡价格上升到p 2 ,均衡数量上升到q 2 。在图1-8(左)中,假定需求不变,

2017精编精解-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专项练习(每题附详细答案)

经济生活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专项练习 1.图为我国大米的需求曲线(D )和供给曲线(S )。在其它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举措可能引起均衡点E 向上移动的是: A.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粮食社会风尚 B.加强网络管理,导致大米网购规模缩小 C.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大米的劳动生产率 D.扩大城镇规模,致使种粮耕地面积减少 均衡点向上移动,表示均衡价格上涨。A 选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粮食的社会风尚后,对大米的需求量会小幅下降,出现供过于求,因此大米价格会略微下降,不会上涨,排除;B 选项大米属于生活必需品,大米网购规模缩小人们也会到实体店购买,只是购买途径变化,大米总体需求量不变,供求关系不变,因此价格也不会上涨;C 选项大米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下降,价格也应下降;故排除;D 耕地面积减少,大米的供给量减小,需求量不变的情况下会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符合题意。所以选D 。 2.图中P 是价格, Q 是数量, D 1、D 2是需求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哪些情形可能导致W 商品需求曲线由D 1向D 2方向移动( ) ① W 是茶叶,春季茶叶价格上涨 ② W 是汽车,城市汽车限号限行 ③ w 是纸质书,电子书价格下降 ④ w 是手机, 取消国内长途及漫游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W 商品需求曲线由D1向D2方向移动,可知W 商品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减少。W 是茶叶,春季茶叶价格上涨,茶叶需求量减少,①不符合题意;W 是汽车,城市汽车限号限行,会减少人们对汽车的需求,②正确;w 是纸质书,电子书价格下降,引起需求量上升,由于纸质书与电子书互为替代品,纸质书的需求量会下降,③正确;w 是手机,取消国内长途及漫游费,消费者负担减轻,对手机的需求量会增加,④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B 。 3.2016年ll 月30 H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达成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减产协议:决定自2017年起将原油日产量减少l20万桶,以应对近年来油价持续低迷的局面。若用s 、D 分别表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不考虑其它因素,能正确反映欧佩克减产意图的图示是 D 项,选项表示的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石油供给曲线左移,即石油供给量减少,从而导致原油供应无法满足现有市场需求——供不应求,油价上升。符合题干中欧佩克达成减产协P D 1 D 2 Q 0

谈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地解题突破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解题突破 分析近年政治高考卷以及各地的政治诊断试卷发现《经济生活》第二课“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很受命题者的喜爱,这一知识点往往以坐标曲线图的形式在选择题中出现。考查学生对需求曲线(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与供给曲线(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的全面透彻理解与运用。 一、需求曲线 说明: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既可以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在大多数试题中均为曲线型,故例题部分采用曲线型表示。 1. 需求曲线的基本特征 需求定理的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自身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即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商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用坐标表示如图 需求曲线的基本特征:从左上角向右下角倾斜 2. 需求的两种移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掌握 (1)沿着同一条曲线上下移动:这是由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变化引起的。 例:(2012安徽淮北一模)某地牛肉的价格(P)与其需求量(Q)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牛肉的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其需求量会增加 ②牛肉的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其价格会上涨 ③牛肉的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羊肉的需求量会增加 ④牛肉的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羊肉的价格会上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解析本题:根据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特征可判断图中曲线为需求曲线。综合分析选项,牛肉价格由PA 向PB运动时,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选出①。QB向QA运动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会下降,故不选②。PB向PA运动时,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其替代品羊肉需求量增加,故选③。牛肉的需求量由QA 向QB运动时,需求量增大,其替代品羊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故不选④。所以此题答案为:C 变式练习: 例1(2012安徽卷).图1 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它因素不变时,收入(M)变化引起A商品需求量(X)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 ②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相应减少 ③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增 ④随着收入增加,A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例2 北京市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 (2)整条曲线左右移动:这是由影响商品需求的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的。 A.原理: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则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如果需求量减少,则其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如图)。有许多变量会使需求曲线移动,如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预期、国家政策等。 例:(2012四川卷)汽油和汽车是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行车需求的商品。汽油价格的变动不仅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的变动,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能够反映油价上涨对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需求分析 一、需求概述 1、需求的含义: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 1、含义:Q d =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公式:Q d =α-β·P 3、图形: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 与P 成反方向变动。 4、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三、需求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商品自身的价格引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四、需求弹性 1、弹性的一般含义 1)公式:弹性=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2)弧弹性:e= Y X X Y ??? 3)点弹性:e=Y X dX dY ? 2、需求的价格弹性 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 —价格的变动比例 需求量的变动比例 2)计算: A 弧弹性: e d = — Q P P Q ???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格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 222 12 1Q Q P P P Q ++??? 。 B 点弹性:e d = — Q P dP dQ ?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另外,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求得: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类型:e d >1;e d <1;e d =1;e d =0;e d =∞。 ①弧弹性的大小表现为需求曲线的陡峭与平坦程度; ②点弹性的大小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的高低。 4)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商品的可替代性;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③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⑤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5)理论应用: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①e d >1:商品富有弹性。降价→增加收入;涨价→减少收入;“薄利多销” ②e d <1:商品缺乏弹性。降价→减少收入;涨价→增加收入;“谷贱伤农” ③e d =1:商品单位弹性。降价或涨价对收入没有影响; 3、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公式: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商品价格的变动比例 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比例 Y X 2)计算方法: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需求的变动供给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替代品互补品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恩格尔定律 二、填空题 1.需求函数Q d=?(P)表示一种商品的()和()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2.对于一个家庭或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恩格尔系数越( );反之,则越( )。 3.供给函数Q s=?(P)表示一种商品的()和()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 4.需求表或需求曲线表示()和()之间的函数关系。 5.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6.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降低价格会()厂商的销售收入;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降低价格会()厂商的销售收入。 7.在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l的条件下,卖者适当()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8.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变动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9.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均衡数量()。 10.蛛网形状取决于商品的弹性:如果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蛛网是( );如果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则蛛网是()。因此,农产品的蛛网形状是()。 11.化纤产品是棉布的(),化纤产品价格下降时,要使棉布的需求量不变,棉布的价格会相应()。而汽车是汽油的(),要是汽油的需求量不变,汽车涨价时,汽油的价格()。 12.要保持原有需求量,替代商品价格成()变动,而互补商品的价格成()变动。 三、单项选择题 1.需求曲线一条向()倾斜的曲线。 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左上方。 2.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是需求的()。 A.价格弹性; B.供给弹性; C.交叉弹性; D.收入弹性。 3.线性需求曲线中点的点弹性为单位弹性,中点以下部分任何一点的点弹性为()。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完全弹性; D.完全无弹性。 4.如果某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厂商销售收入反方向变化,则该商品是()。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完全弹性; D.完全无弹性。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移动

需求曲线的移动 由于市场需求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曲线不一定是稳定的,如果某种因素改变了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就会移动。例如,科学家发现常吃冰淇淋可使人长寿,那么这就将增加人们对冰淇淋的需求,从而致使冰淇淋的需求曲线移动。 下图说明了需求曲线的移动 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增加的任何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 向右移动,称为需求增加;

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减少的任何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称为需求减少。 供给曲线的移动 由于市场供给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曲线不一定是稳定的,如果某种因素改变了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供给曲线就会移动。例如,糖是生产冰淇淋的一种投入品,当糖的价格下降时,销售冰淇淋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卖者就更愿意增加冰淇淋的供给,从而致使冰淇淋的供给曲线移动。 下图说明了供给曲线的移动。 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增加的任何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向右移

动,称为供给增加; 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减少的任何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称为供给减少。 均衡下图给出了市场供给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两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称为市场的均衡两线相交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两线相交时的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图中冰淇淋的均衡价格为2元,均衡数量为7个;即2元时,冰淇淋的供给量和需求量都是7个。

均衡表示各种力量处于平衡状态。所谓市场的均衡,即在均衡价格时,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物品数量,正好与卖者愿意而且能够销售的物品数量相平衡。 均衡价格也被称为市场出清价格,因为在这一价格水平下,市场上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满足:买者买到了他们想买的所有东西,卖者卖出了他们想卖的所有东西。 买者与卖者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使市场向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变动。 为了说明原因,就要看一下,当市场价格不等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的情况。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结合均衡的概念,又通过分析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的情况,说明了供给与需求是如何共同决定市场均衡的。市场均衡又决定了物品价格,以及买者所购买和卖者所销售的该物品的数量。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取决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位置。当某些事件使其中一条曲线移动时,市场上的均衡就改变了,从而将在买者与卖者之间产生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分析某个事件如何影响一个市场上的均衡时,可按以下三个步骤: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知识点1: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一、需求曲线 1. 需求定义 一种商品的消费需求是指一个人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它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 需求表 商品的需求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表2—1是一张某商品的需求表。 元时,商品的需求量为700单位;当价格上升为2元时,需求量下降为600单位;当价格进一步上升为3元时,需求量下降为更少的500单位;如此等等。需求表实际上是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 3、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 (1)含义与图形 需求曲线是以几何图形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商品不同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在右图中,横轴OQ 表示商品的数量, 纵轴OP 表示商品的价格。应该指出的是,与数学上的习惯相反,在微观经济学分析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时,通常以纵轴表示自变量P ,以横轴表示因变量Q 。 右图中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实际上,需求曲线可以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直线上各点的斜率是 相等的。当需求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曲线,曲线上各点的斜率是不相等的。 (2)需求曲线的特例情况 在某些市场上,需求曲线呈现多种不同情况: *呈自左下发方向右上方倾斜。在存在炫耀性消费、价格预期、“价——质”观念等条件下。例1988年抢购风、奢侈品消费等 *不规则曲线。证券、黄金市场的需求曲线往往在价格上升到一定点后,随着价格继续上升,向右弯回。有的向左弯回。 (3)需求定理 建立在需求函数基础上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都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变动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表2—1中可见,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相应地,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需求定理。在理解价格的决定时,需求定理是很重要的。 需求定理的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若对需求价 格函数Q d =f (P )求一阶导数,一般都有: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移动

由于市场需求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曲线不一定是稳定的,如果某种因素改变了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就会移动。例如,科学家发现常吃冰淇淋可使人长寿,那么这就将增加人们对冰淇淋的需求,从而致使冰淇淋的需求曲线移动。 下图说明了需求曲线的移动。 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增加的任何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称为需求增加; 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减少的任何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称为需求减少。

由于市场供给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曲线不一定是稳定的,如果某种因素改变了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供给曲线就会移动。例如,糖是生产冰淇淋的一种投入品,当糖的价格下降时,销售冰淇淋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卖者就更愿意增加冰淇淋的供给,从而致使冰淇淋的供给曲线移动。 下图说明了供给曲线的移动。 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增加的任何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称为供给增加; 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减少的任何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称为供给减少。

均衡 下图给出了市场供给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两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称为市场的均衡。 两线相交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两线相交时的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图中冰淇淋的均衡价格为2元,均衡数量为7个;即2元时,冰淇淋的供给量和需求量都是7个。 均衡表示各种力量处于平衡状态。所谓市场的均衡,即在均衡价格时,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物品数量,正好与卖者愿意而且能够销售的物品数量相平衡。

均衡价格也被称为市场出清价格,因为在这一价格水平下,市场上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满足:买者买到了他们想买的所有东西,卖者卖出了他们想卖的所有东西。 买者与卖者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使市场向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变动。为了说明原因,就要看一下,当市场价格不等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的情况。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结合均衡的概念,又通过分析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的情况,说明了供给与需求是如何共同决定市场均衡的。市场均衡又决定了物品价格,以及买者所购买和卖者所销售的该物品的数量。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取决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位置。当某些事件使其中一条曲线移动时,市场上的均衡就改变了,从而将在买者与卖者之间产生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分析某个事件如何影响一个市场上的均衡时,可按以下三个步骤:第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使两者都移动。 第二,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第三,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只要一个事件移动了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或同时移动了这两条曲线,就可以用上述三个步骤预测这个事件将如何改变均衡时的销售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解析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解析(2012-03-28) 1、 需求曲线 (1)内涵: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即需求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反向变化。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价格为自变量,需求为因变量)(曲线上的点变了,表明价格变化使需求量变化) (2)曲线图: (3)启示:A 降低商品的价格,可以扩大商品的需求量,薄利多销是商家常用的一个竞争手段。 B 提高商品的价格,对某些商品加征消费税,有利于限制对该商品的需求,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2、 需求弹性曲线 (1)内涵:需求弹性曲线表达了价格对不同商品的影响,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 (2)曲线图: (3)启示:A 薄利多销策略不适合于生活必需品,对高档耐用品效果明显。 B 广东水价调整主要不是调生活用水需求,而是调工业用水。 3、 需求曲线的变动 (1) 内涵:需求曲线的变动是指价格以外的因素影响需求,使需求曲线的左右移动。曲线越是往右, 需求量越旺盛。(曲线的位置变了,表明价格不变,其他因素使需求量发生变化) (2) 曲线图: (3) 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居民收入、预期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喜好、国家的宏观调 控 (4) 启示:A 生产者要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商品,要讲诚信,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B 国家 可以通过实行税收和财政政策来刺激需求或抑制需求。C 当一种商品因为价格昂贵而使消费者 望而怯步时,可考虑生产其替代品。当某商品处于薄利多销阶段时可考虑生产其互补品。 4、 供给曲线 (1) 内涵:表达的是供给与价格的关系,即供给随着价格的变化而正向变化。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 企业获利增多,生产规模扩大;反之,如果价格下降,获利减少,企业生产规模会缩小。(价格为自变量,供给为因变量) (2) 曲线图 (3) 启示:A 用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B 对企业购买生产资料进行价格补贴, 有利于扩大该企业的生产规模。 5、 供给曲线的变动 (1) 内涵: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由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供给的变动,使整条供给曲线 平行移动。 (2) 曲线图: 6、 均衡价格曲线 (1)内涵: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恰好相等,能够使市场出清的价格。它是在市场机制(价格、供求和竞争)的自发作用下形成的。(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引起生产规模扩大,出现供过于求即超额供给,相反则出现供不应求,超额需求) (2)曲线图: S Q O P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解析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解析(2013-08-01) 1、 需求曲线 (1)内涵: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即需求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反向变化。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价格为自变量,需求为因变量)(曲线上的点变了,表明价格变化使需求量变化) (2)曲线图: (3)启示:A 降低商品的价格,可以扩大商品的需求量,薄利多销是商家常用的一个竞争手段。 B 提高商品的价格,对某些商品加征消费税,有利于限制对该商品的需求,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2、 需求弹性曲线 (1)内涵:需求弹性曲线表达了价格对不同商品的影响,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 (2)曲线图: (3)启示:A 薄利多销策略不适合于生活必需品,对高档耐用品效果明显。 B 广东水价调整主要不是调生活用水需求,而是调工业用水。 3、 需求曲线的变动 (1) 内涵:需求曲线的变动是指价格以外的因素影响需求,使需求曲线的左右移动。曲线越是往右, 需求量越旺盛。(曲线的位置变了,表明价格不变,其他因素使需求量发生变化) (2) 曲线图: (3) 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居民收入、预期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喜好、国家的宏观调 控 (4) 启示:A 生产者要生产适销对路高质量商品,要讲诚信,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B 国家 可以通过实行税收和财政政策来刺激需求或抑制需求。C 当一种商品因为价格昂贵而使消费者 望而怯步时,可考虑生产其替代品。当某商品处于薄利多销阶段时可考虑生产其互补品。 4、 供给曲线 (1) 内涵:表达的是供给与价格的关系,即供给随着价格的变化而正向变化。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 企业获利增多,生产规模扩大;反之,如果价格下降,获利减少,企业生产规模会缩小。(价格为自变量,供给为因变量) (2) 曲线图 (3) 启示:A 用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B 对企业购买生产资料进行价格补贴, 有利于扩大该企业的生产规模。 5、 供给曲线的变动 (1) 内涵: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由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供给的变动,使整条供给曲线 平行移动。 (2) 曲线图: 6、 均衡价格曲线 (1)内涵: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恰好相等,能够使市场出清的价格。它是在市场机制(价格、供求和竞争)的自发作用下形成的。(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引起生产规模扩大,出现供过于求即超额供给,相反则出现供不应求,超额需求) (2)曲线图: 7、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 内涵:需求不变,供给发生变动。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增加。供给减少,均衡 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 (2) 曲线图 S Q O P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习题-第二章____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2010级医药贸易同学分享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 A、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 B、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其销售量增加 2、供给规律可以反映在()。 A、消费者不再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3、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A、收人效应的作用B、替代效应的作用 C、收人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D、以上均不正确 4、对于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 A、气候异常严寒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 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D、化肥价格上涨 5、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10-2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 线变为Q=12-2P后,均衡价格将()。 A、大于4B、小于4C、等于4D、小于或等于4 6、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那么()。 A、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销量减少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销量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销量减少D、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销量减少 7、如果商品A和商品B互为替代品,则A商品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8、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其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其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其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其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9、如果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需求的价 格弹性()。 A、不同B、相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依切点所在的位置而定 10、如果两种商品a和b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是-3,则()。 A、a和b是替代品B、a和b是正常商品 C、a和b是劣质品D、a和b是互补品 11、当()时,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 A、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B、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下降 C、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D、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下降 1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那么,该种商 品的()。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练习题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参考练习与答案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2.1 判断题: 2.11 政府规定某种商品的最高限价会使该商品短缺现象发生。 ( ) 2.12 价格呈发散型蛛网波动,说明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大于供给曲线的斜率绝对值。 ( ) 2.13 对所有商品来说,价格上升,消费者的购买数量都会下降。 ( ) 2.14 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说明消费者愿意在更高的价格上购买更多的商品。( ) 2.15 X 商品价格下降导致Y 商品需求数量上升,说明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 ) 2.16 汽车的价格下降,会使汽油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 ) 2.17 垂直的需求曲线说明消费者对此商品的需求数量为零。 ( ) 2.18 替代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供给量减少。 ( ) 2.19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其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 ) 2.110 从供给的角度看,价格越高,生产者获取利润的机会就越多。 ( ) 2.111 生产环境的改善会使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 ) 2.112 原油价格的下降会促进人们对别的替代能源的开发。 ( ) 2.113 政府规定最高限价的意图是防止价格下跌。 ( ) 2.114 如果需求曲线比供给曲线陡直,征收单位销售税的结果是使消费者负担更大比例的税收。 ( ) 2.115 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 ) 2.116 线性的需求曲线的上半部分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总是大于1。 ( ) 2.117 购买某种商品的支出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越小,其价格弹性就越小。 ( ) 2.118 一般来说,价格上升就会增加销售收入,而降价则要减少销售收入。 ( ) 2.119 在价格缺乏弹性时,价格变化的方向与销售收入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 2.120 只要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1,边际销售收入一定大于1。 ( ) 2.121 如果某种商品很容易被别的商品替代,则该种商品的价格弹性就比较大。 2.122 高档商品因占人们的收入的比例比较大,所以它的价格弹性比较小。 ( ) 2.223 垂直的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一定等于无穷大。 ( ) 2.124 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绝对值等于零,说明该种商品是低档品。 ( ) 2.125 需求的价格弹性绝对值等于1,全部销售收入一定等于极大值。 ( ) 2.126 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必定大于高级品的价格弹性。 ( ) (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