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教《摆渡》教学设计

我教《摆渡》教学设计

我教《摆渡》教学设计
我教《摆渡》教学设计

我教《摆渡》教学设计My teaching design of ferry

我教《摆渡》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教学反思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本教案根据语文教学反思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因此,教《摆渡》一文,我围绕“人们对最宝贵的东西的不同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感悟‘摆渡’和‘彼岸’在文中的含义变化,领悟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这一教学目标,把人文精神灌注到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拘泥于篇章词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深入理解作者对社会、人生、文学的概括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大纲语),收到了既教文更教人的好效果。

一、激情趣导入,言近旨远

《摆渡》是高晓声为其《七九小说集》写的前言。作者运用寓言形式,通过“摆渡人”把各色人物渡到彼岸,表现作家“不受惑于财富,不屈从于权力”,用“真情实意”感染读者,引导人们净化心灵,走向精神升华的彼岸的职业理想。将这篇短小精湛、愚意深刻的现代寓言选入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

书(试用修订本)第二册,编者是有特殊用意的。所以,一开始

我就设问入境:“摆渡”是什么意思?谁摆过渡?进而造悬念激趣: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被“摆渡”过,并且今天我们又将被“摆渡”一次,不信,请看高晓声的《摆渡》。

激趣导入,言近旨远,暗含“摆渡”的含义变化,即用船将

人送到河的摆渡到思想、灵魂的摆渡。这样,一开始就牢牢牵住

学生,将其引到登堂入室的门边。

二、掘情导析,潜移默化

“鱼有两鳍,鸟有两翼,去掉其一,都不能行动。”导析课

文中,如何寓道于文,让学生既轻松学文,更健康做人,挖掘学

生情素至关重要。我首先要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寓意;然后渐进发问:如果你也是一位渡客,你将给摆

渡人什么?→你认为真的是作家的“叹”比“唱”好听吗?→作

家为什么改行摆渡?而后来又觉得“并未改行”?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表示愿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纯真、善良、爱心、智慧、勤劳、勇敢……分给摆渡人,并由感而发,“叹”之

所以感动摆渡人,完全是作者“真情实意”的体现,这也正是作

者想改行而又觉得并未改行的原因。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悟出

了摆渡、创作、彼岸的内含,轻而易举化解了“摆渡”、“彼岸”在文中的含义变化这一难点,从而领悟了文章所蕴涵的深刻的人

生哲理。不知不觉中,将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三、拨情导练,言简意丰

好的课文都有一些言简意深的语句,要想使其中饱含的思想

情操溅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就要

不失时机的拨情导练。我趁学生还在那声真情实意的“叹”中玩

味时,便因势利导:文学作品真的能“摆渡”人的灵魂吗?你有

被“摆渡”的体验吗?于是我以身示范,结合我自己刚读过的

《永不出售的黄纱巾》,谈自己被“摆渡”的体验。随后学生结

合所读作品联系生活实际,滔滔不绝的畅谈读书心得。他们讲保尔,讲韩寒,将余秋雨,还讲美国的霸权主义,中国的腐败现象……动情处,热泪盈眶;愤恨处,义愤填膺;忘情处,如痴如醉……课堂上掀起了意想不到的高潮,比起作家那声真情实意的“叹”来,学生的精彩发言更为震撼人心。两个问题,言简意丰,既训练了听说能力,更陶冶了思想情操,尤其是让每个学生的心

灵受到了洗礼和净化。

四、开情导流,余音缭绕

“开情导流”,让学生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增添感情浓度,

形成余音缭绕的气氛,是整个课堂教学滴荷添露的一环。尽管下

课铃已响,可同学们仍言犹未尽,我抓住时机,“既然大家都想

一吐为快,我们就读了这篇课文所受的启发,凭自己的理解和感

受以《心灵深处的摆渡人》为题,写一篇课外练笔,下次课全班

交流,好吗?”想不到,竟得到全班同学异口同声的赞同。

“育人心妙,存乎一心”(于漪语)。只有我们教师做有心人,抓住课文生动感人之处锤炼、生发、晓喻学生以理,学生的

心灵就会明净起来。《摆渡》的教学,让我尝到了教“文”更教“人”的乐趣。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