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找最大公因数》习题 (1)(含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找最大公因数》习题 (1)(含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找最大公因数》习题 (1)(含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找最大公因数》习题 (1)(含答案)

《找最大公因数》习题

一、基础过关

按要求写数。

1.12的因数有:

2.18的因数有:

3.12和18的公因数有:

4.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二、综合训练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互质数是没有公因数的两个数。()

2.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是质数。()

3.只要两个数是合数,那么这两个数就不能成为互质数。()

4.两个自然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商是互质数。()

5.因为 15÷3=5,所以15和3的最大公因数是5。()

三、拓展应用

解决问题。

1.五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4人,如果把两个班的学生都平均分成若干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等,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2.有一张长方形的纸,长80厘米,宽6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

3.现有三根铁丝,一根长12米,一根长16米,一根长32米,要把三根铁丝截成同样长的若干段,三根铁丝都不许有剩余,每段最长多少米?一共截成多少段?

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

1.1, 2, 3, 4, 6, 12

2.1,2,3,6,9,18

3.1,2,3,6

4.6

二、综合训练

1.×

2.×

3.×

4.√

5.×

三、拓展应用

1.6

2.20

3.4,15

(完整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8 0分钟) 命题人:梁苑 学校:信义假日名城小学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25分) 1.既是24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的数有( )。 2.在自然数1—10中,( )是偶数但不是合数,( )是奇数但 不是质数。 3.250平方米=( )公顷 45分 =( )时 4.4÷5=()8 =()40 =()20=( )填小数。 5.五(1)班有45人,其中男生25人,男生占全班的( ),女生占 全班的( )。 6.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 7.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 ),它们的和是( )。 8.口袋里有大小相同的8个红球和4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 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 ),摸 出( )球的可能性最大。

9.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分数,在上面的□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 □ 10.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82cm ,底边是9.5cm ,高是( ) 11.鸡兔同笼,有11个头,36条腿,鸡有( )只,兔有( )只。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 ) 2.b a 是一个假分数,那么a 不一定大于b 。 ( ) 3.淘气和笑笑分别向希望书库捐了各自图书的15 ,则他们捐的一样多。 ( ) 4.……,第五个点阵中点的个数是1+4×5=21。 ( ) 5.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不变。 ( ) 三、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8,另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24,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数分别是( )。 A 、2,36 B 、 6,72 C 、3,48 2.一个三角形的底不变,如果高扩大4倍,那么它的面积( )。 A 、扩大4倍 B 、扩大2倍 C 、无法确定。 3.小军从家出发去书店买书,当他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钱。于是他 回家取钱,然后再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下面( )幅图比较准确地 反映了小军的行为。 55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本单元学习的图形变换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及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根据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知道一个简单图形在对称、平移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 学生已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对于图形的变换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进一步学习轴对称和平移的教学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1.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及有几条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进行平移。 3.欣赏生活中的图案,能灵活运用轴对称和平移等变换方式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在探索图形变换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和平移的特点,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 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试一试。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从中发现学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给予鼓励与肯定。 3.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轴对称和平移后,就会形成一幅美丽的图案。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同学欣赏,然后鼓励学生运用轴对称和平移在方格纸上画图。 1轴对称再认识(一)1课时 2轴对称再认识(二)1课时 3平移 1课时 4欣赏与设计1课时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案 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主要是自然数的认识,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第三单元“分数”,主要学习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主要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 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主要学习平面图形大小的比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的认识以及相关的面积计算。 (2)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主要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一些有趣的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可能性的大小”,主要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综合应用 进一步整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内容,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教学目标 (1)会进行数的分类,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概念。理解掌握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知道什么是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 (2)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底、高,理解掌握相关的面积计算;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及简单的不规则图形面积。 (3)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正确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运用分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正确进行分数与有限小数的互化。 (5)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 3、教学重点 (1)倍数与因数;2,5,3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2017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2017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须给这个相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4、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如:3.5÷1=3.5 5、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 6、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7、循环小数: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5.3…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 3.12323… 5.7171…)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5.333…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作 5.3 ;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 3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 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9、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移》教学设计

平移 [教学内容] 平移(第25--2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精神。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会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判断平移方向和距离。 [教学难点] 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建立直观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说出实际生活中平移的事例。

2.电脑出示:我们用虚线表示原来的图形,用实线表示移动后的图形。 图形做平移运动。 图形往哪个方向平移的? 它向右或左平移了几格?怎么知道的? 3.只要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图形平移了几格。也可以抓住一条边或一个部分观察,看看把图形的一条边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4.揭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画水平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出示教材主题图,提出要求: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 学生试着画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 教师巡视,找出学生典型错题,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把两个图形间的距离误解为一个图形平移的距离;平移的方向不对;平移后的图形形状或大小与原图形不符……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先要确定方向,可以画个小箭头代表向左平移,再找到图形中关键的点,小旗四个顶点和旗杆下方的点,然后把关键点先平移相应的格数,最后连点成线,画出与原图相同的图形。平移后的小旗只是位置变了,但是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化!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数的世界 知识点: 1、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2、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3、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 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 1、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偶数和奇数的定义。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4、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能判断一个非零自然数是 奇数或偶数。 补充知识点: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探索活动(二)3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 1、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补充知识点: 1、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2、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找因数 知识点: 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方法:运用乘法算式,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 补充知识点: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找质数 知识点: 1、理解质数与合数的意义。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2、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一般来说,首先可以用“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5,3;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有没有因数7,11等。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

南街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综合试卷 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填空 1.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的积是(),10以内所有质数的积是()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时24平方厘米,它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这样的长方形有() 个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米,它的长、宽的米数是两个质数,这个长方形面积是() 平方米。 4. 3 4 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5.观察点阵中的规律,第1个图1个点,第2个图5个点,第3个图9个点……第9个图有()个点。 6.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底长25厘米,底边上的高是()厘米。 7.从一个面积是10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中减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一堆钢管,最上层7根,最下层12根,每相邻两层相差一根,这堆钢管共有()根。 9.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0厘米和40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这个三角形的斜边是50厘米,那么这条斜边上的高是()厘米。

10. 67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1.把6米长的木棒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的长度是( )米。 12.写出两个大于25 而小于34 的分数为( )( )。 克糖水里含糖20克,糖占水的( ) 14.一个真分数月份前分子、分母之和是63,约分后分子、分母的和是3,约分前的分数是( ) 15、分母是最小的合数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16、8/10的分数单位是( ),与7/8的分数单位相差( )。 17、( )( ) ==21( ) =( )÷30 28/5=( )( )5 =( )填小数 18、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 = = = = 19、15分=( )时 375平方米=( )平方千米 20、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8厘米和6厘米,斜边长是10厘米,斜边上的高是( )厘米。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知识点整理 (完整版)

一单元小数除法 1.整数除法计算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2.整数除以整数,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末尾添0再继续除,商应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继续定商;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应在商的个位用0占位,并在0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同时要在被除数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添0继续除。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商的中间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在那一们补“0”占位 4.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2、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被除数÷除数=商 3、商的近似数:四舍五入、进一法、去尾法 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比要求多除出一位),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要求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人民币兑换:人民币﹦外币×汇率外币﹦人民币÷汇率。货币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6、循环小数问题: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5.67,8.54。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5.67245…,5.6767…。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5.6767…,4.123123…。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 作5.3。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3。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 4、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1.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及练习

北师大五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及练习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 ②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 2、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3、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③被除数÷除数=商 5、商的近似数: ①计算时,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一位,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要除到第二位小数就可以停下来; ②在解决实际问题取商的近似数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用“去尾”法或者“进一”法。 6、循环小数问题: ①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 (如5.333……的循环节是3,4.6767…的循环节是67,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②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例如: 5.333…写作? 3.5;7.4343…写作 ? ? 3 4.7;10.732732…写作 ? ? 2 3 7. 10 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配套练习题: 1、6.4÷0.004的商的最高位是在()位上。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8=3.32 0.175÷()=0.25 2.024÷()=20.24÷4 3、20÷3的商可以记作(),保留一位小数是(),7.59595……保留三位小数是()。 4、两个数相除的商是 5.3,如果除数不变,要使他们的商是53,那么被除数必须()。 5、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 4.38,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最大是()。 6、4.5时=()分1时15分=()时 7、在3.14、? 41.3、 ? ? 41.3、3.144中,循环小数有()个,最大的数是()。 8、用竖式计算 15.6÷0.25 9.6÷0.75 1.26÷18 0.756÷0.18 9、妈妈带6000元人民币到银行兑换泰铢,大约能换多少泰铢?(100泰铢兑换人民币19.67元)

最新版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和平移》教案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教学内容:轴对称再认识(一)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剪纸、平面图形,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 二、自主探究。 1、看过这么漂亮的图形,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做? 2、折一折,剪一剪。 3、明确什么是对称图形?了解“对称轴。” 4、画一画 三、生活中的图形。 四、动手做。书上22页第3题。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轴对称再认识(二)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形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难点: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平面图形,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二、自主探究 1、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座房子,他画的对吗?

2、讨论并说明理由。 3、请你画完整,在小组内说说你画图的依据或方法。 三、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平移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看书中的三幅图,了解什么是平移。 二、说一说,丰富对平移与旋转的认识。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小数乘整数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3、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0”应划去。 4、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5、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二、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不同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三、小数乘小数 1、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2、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3、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三、积的近似数 1、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2、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如6.597保留两位为6.60。、 四、连乘、乘加、乘减

1、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五、简便运算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有些通过变形也可以应用。 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推广到相应的减法。 第二单元《位置》 一、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二、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例如:(7,9)表示第7列,第9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一、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三、取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讲轴对称与平移2--学生版

教学辅导教案 1、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 2、画出下面各轴对称图形所有的对称轴。 3、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第1页共12页

4、看镜子,写出数字或时间。 (1)看镜子,写数字: (2)看镜子,写时间: 5、甲乙两个粮库原来存粮一样多,乙粮库运走12吨后,甲粮库的粮食是乙粮库的2倍。甲乙粮库原来各有多少吨? 一、填空: 1、在属于平移的图形旁边的括号里画上“√”. 2、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和(),只改变图形的()。 3、平移前后图形的面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判断: 1.风车运动是平移。() 2.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后得到。()

3.火箭升空是平移现象。() 知识梳理: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基本性质: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2)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平移图形的画法: (1)确定平移的方向与距离。 (2)将关键点按所需方向平移所需距离。 (3)按原来图形的连接方式依次连接各对应点并标上相应字母。 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平移、对称、旋转。 1.运用旋转设计图案的方法: (1)选好基本图案; (2)根据所选的基本图案确定旋转点; (3)确定旋转度数; (4)依次沿每次旋转后的基本图形的边缘画图。 2.运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 (1)先选好基本图案; (2)依据基本图案的特点定好对称轴; 典例分析: 【知识点一:平移的概念和规则图形的平移进行辨析】 【例1】(1)下列日常生活中,不属于平移现象的是() A、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 B、大楼电梯上上下下迎送来客 C、时钟上的秒针不断地转动 D、滑雪运动员在白茫茫平坦的雪地上滑行 (2)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A、钟摆的摆动 B、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 C、拉开门开门或者关门 D、司机手中转动的方向盘 【例2】(1)下列图形中,是由原图平移得到的图形的是()

版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版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 册全册教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北师大新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全 册 集 体 备 课 教 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本校和转入的同学)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我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本单元包括小数除法,积商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了解在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求积商的近似值,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初步了解循环小数,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认识自然数,倍数与找倍数,2、5、3 倍数的特征,因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计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00 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 10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以及知道质数、合数;将经历 2、 3、5 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2、3、5 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的能力;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3、第五单元“分数”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分数大小变化规律、公约数、约分、公倍数、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计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能找出 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练习题精选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练 习题精选 一、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移一移,说一说. (1)向()平移了()格上 (2)向( )平移了( )格 (3)向( )-平移了( ) 格 二、 1、你能画出如图所示图形所有的对称轴吗?如果能,请画出来,并填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请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三、仔细判断. 7.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 8.圆不是轴对称图形.() 9.利用平移、对称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图案.() 10.风吹动的小风车是平移现象.() 四、用心选.

11.下面的图形中,()不能由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 A.B.C.D.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乘直升电梯从一楼上到二楼 B.钟表的指针嘀嗒嘀嗒地走 C.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行驶 D.汽车在平坦笔直的公路上行驶 13.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B.等腰三角形C.平行四边形D.扇形 六、画一画.(6分) (1)房子向右平移5格, (2)小船向下平移4格,再向左5格. 七、计算. 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主要计算过程. (1)2.72×2.7+7.18×2.7(2)1.25×0.25×3.2 (3)24×10.2(4)5.7×99+5.7. 用竖式计算. 50.96÷6.5=0.8576÷0.32=

15÷74= 6.27÷3.5=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八、解决问题. ①号牙刷买8把12.4元,②号牙刷买5把9元,③牙刷买2把4.8元,哪种牙刷的单价最高? 食品店分装糖果,每袋装有0.25千克酥糖,装有0.15千克水果糖.当水果糖用去5.4千克时,酥糖用去多少千克? 地球绕太阳公转,在一天中,它的行程是257万千米.算一算,地球以每秒多少千米的速度围绕太阳公转?(得数保留整数) 一间课室,长7.5米,长是宽的1.25倍,里面坐48个学生,平均每个学生占地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移》教学设计

平移 教学内容:课本25、2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难点:如何通过数格子定点的方法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那些运动都是平移? 2.小结。 (1)只要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向右平移了几格。 (2)也可以抓住一条边或一个部分观察,看看把图形的一条边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二、新知探究 1.出示问题,提问:课本25页淘气和笑笑移动小旗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2.画出课本25页中小旗向上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图形吗? 3.画出课本25页小船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吗? 4.小组交流,并画一画。 5.反馈汇报。 6.指导画法:选择一种方法,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边指边说是怎样平移的? 7.归纳提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小结。

如选择方法一:先确定几个关键点(图中三角形的顶点和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接着把这几个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再连成图形,这是沿水平方向平移,最后沿竖直方向,用以上方法把图形向下平移4格。 三、操作深化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出示小船平移图,谈话:仔细观察小船是怎样平移的,并用手指出小船图的起始位置和平移后到达的位置,看一看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了几格?请你自己先在书上数一数,填一填。 反馈交流:你是怎么数的?(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小船平移了几格) 2.画平移后的图形。(“练一练”第2、3题) (1)谈话:刚才我们已经学会看一个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了,如果请你画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可以吗?请注意,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3)投影学生作品,交流平移的过程与方法。 四、全课小结 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做了哪些事情?你对什么事印象最深?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完成配练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答案 【篇一: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4.(2013?泉州)假如a=b+1(a、b是大于2的自然数),那么a、b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最大公因数的() 15.(2013?广州模拟)一个班不足50人,现大扫除,其中扫地,摆桌椅,擦玻璃,这个班没有参加大扫除的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8.(2012?中山模拟)如果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和是54.8,被减数是. 19.(2011?西昌市)蚂蚁1.5分爬了3米,它每分爬米,它爬1米需要 20.(2014?广州)把3只红球和5只黄球放在一个盒子里,任意摸出一只球再放回,这样连续摸400次,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 _________ ,摸到红球的次数大约是_________ 次. 21. (2013?泉州)笑笑要拨打姨妈的手机,只记得号码是1380553679※,最后一个数字不记得了,笑笑一次就拨对姨妈手机号码的可能性是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9小题) 22.(2014?新田县模拟)三个连续自然数中,必定有一个是3的倍数.(判断对错)

23.(2014?台湾模拟)一个数被3除余1,被5除余2,被7除余3,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24.(2014?台湾模拟)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68,那么这三个自然数的和等于﹖ 25.(2012?泗县模拟)小明在操场周围种树,开始每隔3米种一棵,种到第9棵后,发现树苗不够了,于是决定重种,改为每隔4米种一棵,重种树时,有几棵树不必拔掉? 26.(2014?通州区模拟)如图梯形的面积是450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2 27.(2014?海安县模拟)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最长的一条边长10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8.(2014?海安县模拟)将图中的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已知梯形比三角形面积大40平方厘米,梯形的下底cd是多少厘米? 2 29.(2013?随州模拟)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1cm,求三角形的面积. 30.(2013?陇川县模拟)如图,一块梯形草地中有一条2米宽的长方形小路,已知小路的面积是16平方米,求草 地的面积. 2015年01月12日hldjwx的小学数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4.(2007?清河区)两数相除商是2.4,如果被除数扩大100倍,除数除以0.01,商是()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移教案.doc

平移 [教学内容] 平移(第25--2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精神。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会根据平移前后的图形判断平移方向和距离。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的平移变换,探索它的基本性质,建立直观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说出实际生活中平移的事例。 2.电脑出示:我们用虚线表示原来的图形,用实线表示移动后的图形。 图形做平移运动。 图形往哪个方向平移的?

它向右或左平移了几格?怎么知道的? 3.只要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图形平移了几格。也可以抓住一条边或一个部分观察,看看把图形的一条边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4.揭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探究画水平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出示教材主题图,提出要求: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 学生试着画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 教师巡视,找出学生典型错题,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把两个图形间的距离误解为一个图形平移的距离;平移的方向不对;平移后的图形形状或大小与原图形不符……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先要确定方向,可以画个小箭头代表向左平移,再找到图形中关键的点,小旗四个顶点和旗杆下方的点,然后把关键点先平移相应的格数,最后连点成线,画出与原图相同的图形。平移后的小旗只是位置变了,但是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化! 学生订正自己的答案。 2.探索画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试着把小旗向上平移4格,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平移的?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师用书

五年级数学上册典型复习题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一、填一填,圈一圈,算一算。 二、用竖式计算。 84 ÷ 24 4.68 ÷ 1.3 23.8 ÷ 0.17 三、妈妈给姥姥打长途电话15分,一共花了10.5元,平均每分付费多少元? 四、小红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面积是50.7平方米,长是7.8米,宽是多少米? 五、将下列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3.4047 3 4.3952 0.9939 六、计算下列各题,并将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56×4.67 25÷1.5 6÷11

七、每千克水果糖6.5元,买2.57kg应付多少元?(保留一位小数) 八、王老师带了40元去买文具。 1、如果全部买铅笔,可以买几支? 2、如果全部买卷笔刀,可以买几个? 九、估一估,分别在下图中标出下列算式商的大概位置。 11÷1.01 12÷0.98 80.1÷7.9 十、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5.04×(4.32÷1.2)(5.6-2.8)÷1.4 1 6.8÷7÷0.12 十一、明明家上半年用水量是56.4t,每吨水的价格是2.50元。平均每个月需要付多少元水费?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 一、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画“√”,并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二、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三、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列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四、画出小鱼先向左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并与同伴交流。

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 一、请写出100以内9的全部倍数。 二、在20,12,48,18,25,36中,6的倍数有()。 三、将下列数填在合适的圈内。 25 35 42 10 21 75 84 四、在下列数中用“○”圈出2的倍数,用“△”圈出5的倍数,用“□”圈出3的倍数。 8 21 24 22 45 65 72 85 89 90 98 五、一个数比30大,比50小。 1、如果这个数是2的倍数,那么它是()。 2、如果这个数是3的倍数,那么它是()。 3、如果这个数是5的倍数,那么它是()。 4、如果这个数是5的倍数,又是偶数,那么它是()。 六、在6,12,3,1,4,24,18中,48的因数有()。 七、写出56的全部因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56的全部因数:。 八、填一填,并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12的全部因数:。 15的全部因数:。 既是15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九、将下列数填在合适的圈内。 25 64 70 671 248 165 77 88 9 十、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1 2 4 11 24 55 71 93 1、质数是()。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上册平移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25—26页平移 教学目标: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直观地导入平移。选取能让学生感知平移的直观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平移的特点。 2.引导学生在活动化的情境中学习,学生会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从而对平移有较深刻的理解。 3.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感知的经验,说一说生活中平使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数学探索的方法。 教学重点:找出关键点划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掌握平移后图形的变化情况与不变的图形关系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投影仪 学生准备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播放“五星红旗升起”的视频。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项目中,冠军是马琳,亚军是王皓,季军是王励勤,为中国一起得了三块奖牌,让我们一起来看视频,感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场面。 2.感知平移运动的方式。五星红旗是怎么运动的?请大家用手势模仿它们的运动方式。这种运动方式就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平移,你能举几个生活中平移的例子吗?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平移。(板书课题:平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把鲜活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让学生置身其中,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探究新知,建构模型 1.探究画水平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1)出示教材25页的第一个问题。题中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在画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时,先考虑哪个条件?如何画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汇报自己的想法) 我们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所有的对应点都应满足向左平移4格的要求。 (2)学生试着画出小旗向左平移4格后的图形。 (3)教师巡视,找出学生的典型错例,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①平移的方向不对。②平移后的图形形状或大小与原图形不符。 (4)引导学生讨论发现:把小旗向左平移4格,先要确定平移的方向,可以画个小箭头代表向左平移,再找到图形中的关键点(小旗四个顶点和旗杆下方的点),然后把关键点先平移相应的格数,最后连点成线,画出与原图形相同的图形。师小结:平移后的小旗只是位置变了,但是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化。学生订正自己的答案。 2.探索画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25页第二个问题。请学生试着把小旗向上平移4格,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平移的。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向上平移小旗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向左平移还是向上平移,只是平移的方向不同。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