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专项实施方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专项实施方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专项实施方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专项实施方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专项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及中办二次回访调研反馈问题建议,努力破解八大难题,实现追赶超越,按照省政府《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行动计划》(X政发〔X〕4X号)要求,市政府决定实施创新驱动、基础设施、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收入倍增、改革开放、民营促进、服务升级、金融创新十大举措,运用系统思维,坚持问题导向,采取精准措施,努力补齐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关键的短板,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加大创新驱动力度,补齐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短板

(一)加强科技创新。深入推进以体制创新为核心的协同创新,完善创新评价和考核制度,支持X学院、X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积极打造“一区两园”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X园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工作,孵化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做大企业规模,做强产品品牌。大力扶持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创新孵化基地。到X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市科技局牵头,市发改委、

市工信局、市财政局等部门配合)

(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一批“瞪羚企业”,支持比亚迪、炼锌厂、必康、跃迪、中剑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推动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在数量、规模、效益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加快推进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促进市中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开展农业“星创天地”试点建设工作,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技术能手、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基层创新创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X年底,全市至少建成25个创业孵化基地和50个创业基地。(X发改委牵头,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部门配合)

(三)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全面落实“中国制造X”X实施方案,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强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以X 园区、X工业园区及各县区工业集中区为载体,提升传统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人才创业和产业升级。持续推进电动客车、X硅科技产业园、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必康国家中药材战略储备库、X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到X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

到15%。(X发改委、市工信局牵头,市科技局等部门配合)(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运用股权投入、融资担保、贴息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对重大技术引进、成果转化、科技推广、专利孵化、科技创新产业化项目和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服务与信息平台建设等给予支持,完善科技投入机制创新,落实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经营、保护和管理,以及股权激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政策,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创业创新动力,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每年实施10个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项目。(市科技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二、立足重点项目支撑,补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短板

(五)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扎实推进X高速公路建设,积极开展丹宁高速、X高速、洛卢高速前期工作,不断完善高速路网;全力推动X、X高铁项目建设,实现X与周边省会城市的高铁连通;抓好X至X、黄沙岭隧道、陕豫界至X、X至X界等干线项目,改造完善干线公路网;积极实施建制村通畅、通村公路完善、危桥改造和桥涵配套、县镇公路改建等工程,切实形成便捷高效的城乡交通网络。到X年,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488公里,建成X、X(X段)高铁,建设干线公路50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投资100亿元。(市交通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供水水源、民生水利和水生态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建成X水库,全面启动X云镇、X等水库建设,积极推进X水库扩容增效、X、X等水库前期工作。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为依托,实施X、X等重要河流及35个中小支流、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防洪工程,实施X灌区等11个重点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积极建设国省级水利风景区、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到X年,全市新增供水能力1.85亿立方米,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平方公里,新增水电装机8万千瓦。(市水务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七)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加快推进X电厂建设,进一步优化区域电源布局。支持企业争取直供电政策,加快发展载能产业。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加快推进X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加快实施西气东输三线和“气化X”工程,着力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改造提升城乡配网,加强X 中东部电网与X主网联系,建设现代智能电网,满足分布式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接入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等需求。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到X年,全市建成充电站23个,分散式充电桩1719台;改造及新建110千伏变电站26座,线路371.85公里;改造及新建35千伏变电站34座,线路415公里;改造及新建10千伏线

路1905.18公里、低压线路2586.22公里。(X发改委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八)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抓住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契机,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强网络设施建设,推进光纤入户进程,全面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实现城区宽带网络优化提速和村村通光缆,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无线宽带网络全覆盖。到X年,实现村村通光缆、80%的居民用户光纤接入。以打造X云谷为重点,建设政府政务和民生服务、社会管理、产业发展等领域的云计算服务平台,使X成为X区域性重要大数据和云服务基地。(市工信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贫困人口量大面宽短板

(九)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增强投融资能力。强化脱贫指标刚性约束,坚持以集中安置为主,按照“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原则推进易地搬迁,到X 年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58837户214492人搬迁任务,做到搬迁一户,脱贫一户。(市国土局、市扶贫局、市发改委按职责分别牵头,市财政局、市住建局等部门配合)

(十)产业扶持脱贫一批。加强贫困地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积极推广“三带一创”产业精准脱贫模式,扶持贫困户和

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等,逐村确定1-2个主导产业,切实做大“一村一品”。到X年确保每个贫困户至少有1项增收项目,扶持带动58564户208975人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市农业局、市扶贫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别牵头,市工信局、市旅游局、市商务局、市金融办、市供销社、市供电局等部门单位配合)

(十一)就业创业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外地企业在我市建立劳务培训基地,开展针对产业用工的“定向培训”“订单培训”。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加强区域间劳务协作,建立和完善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和鼓励劳务中介机构、服务机构发展。到X年完成41330户108725人脱贫,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市人社局牵头,市扶贫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配合)(十二)教育支持脱贫一批。加快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学校布局,改善教学条件,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实施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的“一条龙”帮扶,落实贫困家庭子女精准资助政策。支持各类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组织实施贫困户子女职业技能培训,使每名有需求的贫困子女每年享受一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到X年完成37868户67159人脱贫。(市教育局、市扶贫局牵头,市人社局、

市财政局等部门配合)

(十三)医疗救助脱贫一批。全面落实国家医疗救助政策,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由政府全额资助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救助等支付后自付费用仍有困难的贫困户,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到X年完成49588户14X5人脱贫。(X民政局牵头,市扶贫局、市人社局、市卫计局、市残联等部门单位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

(十四)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落实生态补偿实施意见,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积极争取生态补偿试点,将25°以上坡耕地全部纳入退耕还林范围,探索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为护林员的有效途径。到X年完成26256户89228人脱贫。(X林业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扶贫局、市农业局按职责分别负责)

(十五)危房改造脱贫一批。将危房改造与扶贫工作相结合,以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为目标,以解决建档立卡农村危房改造户为重点,通过建设农村集体公租房、利用闲置农房和集体公房置换、提高补助资金额度等方式,兜底解决特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到X年完成24937户76905人脱贫。(市住建局牵头,市民政

局、市扶贫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等部门配合)

(十六)兜底保障脱贫一批。抓住中央重点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政策和项目,加快和完善贫困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村贫困人口参保续保,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持措施;通过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形成政策合力。实施健康扶贫,加强贫困地区养老设施建设。到X年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国家扶贫标准,完成43765户90781人脱贫。(X 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扶贫局、市卫计局、市残联按职责分别负责)

四、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补齐城镇化水平不高短板

(十七)积极培育区域新增长极。优化人口、产业、交通、公共设施布局,以“一体两翼”为核心,辐射X、XX地带,重点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推进城镇化,实施核心引领、重点突破,着力打造全省区域发展新增长极。积极推进X、X撤县设区,创造条件推动X、X撤县设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X发改委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各县区政府、X园区管委会具体实施)(十八)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X

年底前制订完成全市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鼓励各县(区)对居住证服务内容扩面提

标,缩小与户籍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推进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保证农民工和进城落户农民缴费记录不断档、参保续得上。加快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X年底前实现省域内医疗费用异地就医结算。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公积金住房保障范围。实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等挂钩。到X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2%。(市公安局、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按职责分别负责)(十九)建设绿色智慧人文城市。实施棚户区改造行动计划和城镇旧房改造工程,五年累计改造各类棚户区4.4万户,城镇住房保障达到应保尽保。推广海绵型建筑、小区、道路与广场等建设,积极争取中省资金投入,以X工业园区、X新区、X片区、环城南路、X重点镇等区域为重点,新建主干道路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结合旧城改造、城区道路排水改造等重点项目,因地制宜、同步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到X年,中心城区和六县城建设综合管廊100公里,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比例达到中心城市及各县县城建成区面积的20%以上。积极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智慧城市信息化公共平台,构建智慧城市支撑服务体系,推进各县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市县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

政府政务信息化办公室按职责分别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等部门配合,各县区政府、X园区管委会具体实施)(二十)培育发展特色小镇。围绕打造县城副中心目标,继续推进2个省级重点示范镇、4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和17个市级重点镇建设,巩固、完善、提升1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重点村建设。积极争取中、省特色小镇政策支持,立足X南麓良好的生态资源和X独特的风土人情优势,依托现有城镇空间格局,按照“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加强分类指导,加大政策扶持,发挥市场作用,扩大有效投资,全面推进X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到X年,创建2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要素齐全,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宜居宜业宜游宜创新的X特色小镇,力争有5个以上特色小镇进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示范名单,3个以上特色小镇进入国家级特色小镇创建示范名单,全面构建具有X特色的“节点式”“网格化”小城镇集群,实现“城镇景区化”、“产业绿色化”和“田园景观化”。(市住建局、市发改委牵头,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旅游局、市文广局等部门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

五、推进绿色循环发展,补齐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短板

(二十一)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主体功能区差别化支持政策,出台X、X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

订全市空间规划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各项规划有效衔接。学习X 市和富平县“多规合一”试点经验,推进市县“多规合一”。(X

发改委牵头,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别负责)

(二十二)积极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围绕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目标任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社会层面“四大循环体系”。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和大宗尾矿库资源勘查与开发,大力培育尾矿新型建材龙头产业和骨干企业群,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采选综合利用率,补齐资源综合利用循环链系,进一步提升国家共伴生矿产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水平。规划布局城市建筑垃圾开发利用产业,实行经营许可招拍挂方式。到X 年底前,中心城市不少于两家龙头企业,各县不少于1家龙头企业。到X年,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X发改委牵头,市国土局、市安监局等部门配合,各县区政府、X园区管委会具体实施)(二十三)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实施最严格的环境、耕地、林地、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强X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保护,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矿区植被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病险及无主尾矿库普查和治理力度,争

取中省给予重点支持。落实X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全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湿地公园建设,到X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9.5%。(X发改委、市林业局、市安监局牵头,市国土局、市财政局等部门配合)

(二十四)加强河流综合整治和土壤污染防治。按照系统治水、柔性治水理念,加大农田面源和企业点源污染治理,实施清净水体工程,推进河流污染治理和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到X年全市新建城(X)区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达到100%,老城(X)区达到8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X、X等流域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Ⅲ类)达到100%,确保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安全。制订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加强固体废弃物管理,优先保护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市水务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环保局牵头,市国土局、市农业局等部门配合)

(二十五)扎实推进治污防霾。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X年底前全部淘汰X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全面推进实施节能低碳重点工程、工业能效赶超等行动。到X

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及四项减排指标全面完成省上下达计划任务,可吸入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15%。(市环保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部门配合)

六、多措并举促进增收,补齐城乡居民收入偏低短板

(二十六)以就业促增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积极争取中、省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支持,通过就业援助、开发公益性岗位、扶持就业创业等措施,做好“去产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等战略合作,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平台规范化建设。(市人社局、市发改委牵头,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等部门配合)

(二十七)推动城镇居民收入倍增。健全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同一企业农民工与非农民工同工同酬。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动建立企业职工工资随企业经济效益能增能减机制。可选择1-2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改革试点。拓宽租金、利息、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X”期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左右。(市人社局、市工信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二十八)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供给结

构,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契合市场需求、供给与需求匹配、生产与消费对接的农产品供给体系。鼓励农民经营山水、经营村庄、经营家园,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到X 年,粮食自给率稳定在70%左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市农业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旅游局等部门配合)(二十九)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落实中省出台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制定实施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政策措施,健全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快形成“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X年底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缩小50%。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改革,实施县以下机关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规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资列支渠道,加强对垄断性企业财务支出监督和审计。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市人社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工信局等部门配合)

七、坚持开放发展,补齐经济外向度不高短板

(三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基础设施融入,推进向西向东的大通道建设。推进陆路货运口岸建成营运,实现出口货物直接“出关”,努力把X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物流中转、集散和储运节点。加快产业发展融入,推进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

及X、X及沿海省市建立产业协作关系,推动支柱产业向产业链末端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力争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快经贸文化融入,推动外贸、外资、外经融合发展,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利用秦楚文化、河洛文化等历史文化品牌和优质生态旅游资源,扩X古道、X等旅游景区的影响力,建设丝绸之路特色精品旅游线路。(X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旅游局等部门配合)

(三十一)加强区域经贸合作。加强与关天经济区城市合作,加快融入大关中城市群。强化与X、X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X 绿色循环发展。加强与X、南阳等毗邻地区协作,共同推进X(西合)高铁、南水北调人工增雨基地等重大项目,积极打造陕鄂豫经济带、汉X经济带。深化宁商扶贫协作,津商对口协作,拓展与京津冀经济合作,加大产业转移和科技、经贸、人才交流。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交往,增强X国际影响力。(X发改委牵头,市商务局、市招商局、市工信局等部门配合)

(三十二)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坚持节会招商,积极参加西洽会暨丝博会、中国西部跨国采购洽谈会、陕粤港澳经济合作周等招商活动。充分利用网络招商平台,加大产业推介和产品展销力度,确保招大引强。强化主题招商,突出特色农产、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重大项目,提高市场竞争力。完善驻地招商,在长三

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建立常态化招商机制,提高招商引资靶向性和成功率。突出资本招商,深化“小巨人企业孵化”计划。探索境外招商,提升吸引外资的能力和水平。“X”期间,新引进世界和国内500强等优势企业10家以上。(市招商局、市发改委牵头,市金融办、市工信局等部门配合,各县区政府、X

园区管委会具体实施)

(三十三)推进重大改革落地见效。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国有企业、投融资、财税、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加强政策落实情况督查评估,打通惠民惠企改革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强化各县(区)、各部门推进本地区本领域改革的主体责任,健全改革落实全流程高效率可核查责任链条体系。(X发改委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八、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补齐民营经济发展不足短板

(三十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全市扩大民间投资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集中清理阻碍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不合理规定。改进提升政府服务,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大力推进信用信息互联共享,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引导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加大对信用优良民营

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全面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X发改委牵头,市人行、市银监局等单位配合)

(三十五)推进民营经济提质增效。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制造业、能源化工等产业的中高端领域,参与铁路、航空、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等基础产业项目建设。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国有控股公司上市增资扩股及企业经营管理。积极争取省级财政对民营经济新增生产性贷款予以贴息政策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生产性项目投资贷款按照同期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到X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8%。(X发改委牵头,市财政局、市工信局等部门配合)

(三十六)大力推广PPP模式。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PPP项目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建立民间资本科学合理回报机制,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以及政府投资股权少分红、不分红等方式支持项目实施,提高社会资本投资回报,增强项目吸引力。鼓励民间资本以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组建联合体等方式,有效参与PPP项目建设运营。(X发改委、市财政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九、大力发展服务经济,补齐第三产业占比偏低短板

(三十七)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有序推动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向民企和外资开放。深化服务业监管体制改革,实现由“重审批、轻监管”向“宽准入、严监管”转变,改善服务消费环境。搞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标准化试点,推进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信息服务、健康养老、众创众筹等服务业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和层次提升。到X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X发改委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三十八)推进文化旅游物流产业规模化发展。

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文化企业,发展文化中介机构,加快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项目,重点打造秦楚文化、河洛文化、仓颉文化、商鞅文化、X文化、X古道文化品牌,推动文化娱乐、文化创意、动漫制作、传媒广告、出版印刷业以及诗歌、小说、声乐、戏剧等艺术精品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拓展和丰富文化产业发展领域,推动文化市场繁荣发展。力争到X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X文广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局等部门配合)

旅游产业:建立旅游联盟,坚持X旅游发展“一盘棋”,整合规划建设一批旅游精品景区和线路,构建X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圈。深化“一节一赛”品牌,加快X、X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等特色小

镇、精品景区、美丽乡村开发建设,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林业、水利、中医药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避暑躲霾、休闲度假、民宿康养、文化体验、体育休闲、农业观光、红色旅游等新型业态,全面发展X全域旅游。到X年,全市5A级景区达到2家,4A级景区达到10家,3A级景区超过30家,接待旅游人数突破6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左右。(市旅游局牵头,市发改委、市文广局、市体育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卫计局等部门配合)

物流产业:以商山物流园、X农特产品物流中心二期及各县区特色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强物流设施建设。加快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强化多式联运,促进网购、快递协同发展,培育新型物流业态,把X建成“一带一路”物流节点城市。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完善商贸网点布局,形成层次合理、功能互补的区域商业网络。力争到X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5%。(X发改委牵头,市商务局、市交通局等部门配合)

(三十九)培育服务经济发展新业态。积极适应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潮流,大力发展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养老等高成长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

与一、二产跨界融合、服务业各部门之间深度融合。实施电子商务入镇(村)工程,培育壮大逛集网、X特产网、众品网等电子商务平台。顺应科技、信息发展和市场变化,推进制造业定制产品、定制生产、定制服务,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高端化水平。深化“互联网+服务业”应用,培育互联网龙头企业,推进服务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X发改委牵头,市工信局、市商务局等部门配合)

十、实施金融创新战略,补齐金融业发展不足短板

(四十)大力培育金融市场主体。支持X银行等加快发展,鼓励现有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向基层延伸。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在商设立业务总部、分支机构,力争更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入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X、X农信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在空白县(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支持县域小额贷款公司设立。(市金融办牵头,市人行、市银监局等部门配合)

(四十一)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支持企业利用国内国外两种市场、股权债权两种工具,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支持企业在X 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挂牌,在创业板、中小板、主板上市。支持企业使用借贷组合、项目收益票据、创业创新公司债等创新品种。积极发展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做大做强市融资担保有限公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点看法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点看法 按照区委的安排,有幸参加这次由区委组织部举办的培训班,听了区委卢忠于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专题讲座,进一步加深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和认识,根据培训要求,现结合个人工作实际谈一点心得体会。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2015年11月3日,党在《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所谓供给侧,是相对需求侧而言。两者历来是平衡社会经济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需求决定供给、引导供给,而供给既满足需求、又创造新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社会产业、产品、生产要素等结构性问题而进行的改革,就是要聚焦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供给侧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要素的投入,由劳动、资本、土地、人才、管理等方面投入;另一方面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由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等决定。中央提出的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几乎包括所有重要的改革,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

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生态制度改革等。也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供给侧、生产端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这将是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时间里进行的最深刻的一次政府功能转变。 为什么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消费、投资、出口的“三驾马车”为代表的需求侧因素分析法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理论工具。受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党中央以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基础,实施了一系列重要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沉着应对危机,经济继续保持高速稳定增长,这一系列的刺激措施都是在需求侧发力。但是,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趋势看,虽然增速仍然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但是同比仍然逐年下滑,出口十年增速后见顶回落,资源成本特别是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持续走高,低成本优势不再,低端制造产业向非发达地区转移不可回避,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然而,从需求来看,在经济下行和消费增速降缓的情况下,国内消费者在海外疯狂扫货,跃境游高速增长,全球奢侈品消费领域中,中国人占据了将近半壁江山,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日本,国人边马桶盖、大米都往家里带,在新西兰、巴塞罗那,国人几乎将超市的奶粉买光。这一切都意味着,我国经济不仅只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其中存在着产品供给与国人需求严重错配的问题。从供给来看,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不仅现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做什么、为什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什么、做什么、为什么 一、是什么 供给侧包含了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供给侧改革是指从要素市场发力,让资源从产能过剩的地方流向产能不足的地方;让要素从效率较低的部门流向效率较高的部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增长乏力。主要经济体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分化,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新兴经济体困难和风险明显加大。 在全球经济剧烈变动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正经历深刻调整。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面临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等多重挑战。有效需求乏力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传统比较优势减弱,创新能力不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

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风险隐患增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滑,债务水平上升。 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近期主要表现为“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更深层的矛盾和问题则是供给体系的创新能力无法适应消费需求变化,生产能力闲置和过剩并存。这些问题不是周期性的、不是总量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体制性的。用扩张总需求的办法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必须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做什么 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要有明确的理念;二是要有具体的任务。明确理念主要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具体任务主要是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一般来说,短期产出主要由需求总量决定,中长期产出主要由供给能力决定,因此,需求管理着眼于熨平短期波动;供给管理主要关注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从理论上分析,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能够自动引导供求关系的变动,使供给适应需求并且创造需求。如果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可能是存在某种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 因此,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取向是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具体包括: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下面哪位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 A.蒙代尔 B.拉弗 C.罗伯茨 D.凯恩斯 用户答案:[D] 得分:10.00 2.下面哪一项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A.去产能 B.去库存 C.去赤字 D.去杠杆 用户答案:[C] 得分:10.00 3.目前,我国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最高的产业是()。 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战略性新兴产业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4.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时间是()。 A.2014年 B.2015年 C.2016年 D.2017年 用户答案:[B] 得分:1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 A.三去一降一补 B.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扩大出口规模 D.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用户答案:[AB] 得分:0.00

2.未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的主要方针是()。 A.巩固 B.增强 C.提升 D.畅通 用户答案:[ABCD] 得分:1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4道题】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途径是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10.00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形成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良性循环。()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0.00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4.2018年,投资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但消费的促进作用在增强。()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10.0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 刘世锦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内容,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全面提升中国各方面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重点解决产能、行政性垄断行业、城乡发展、创新环境以及产业升级等五个问题;最后在文末分析了供给侧改革与“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驾马车;生产率 1.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相对需求侧改革的措施,供给侧改革更侧重于提升经济增长效率,更侧重于增强企业长期发展活力,更注重经济长期持续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不是扩张经济总量,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全面提升中国各方面的要素生产率。这作为一条主线,是中国经济下一步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现阶段,政策着力点应放在加大供给侧调整力度上,引导过剩产能供给侧减量和结构调整,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价格企稳,企业盈利能力恢复,进而实现转型再平衡。 目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企业盈利水平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核心指标。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一点、低一点不是最大问题,关键是使企业盈利保持增长的状态。现在企业盈利是负增长,将来企

业盈利以后,就业就会增加,财政收入也会增加,企业风险就得到了控制。我曾说过,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就业可充分、风险可控制、民生可改善、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六可目标”,核心就是企业可盈利。这应该是经济转型的一个核心指标,也是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五中全会都已经讲了很多,宏观的部署也都有了,关键是要把文件变成实践、要落到实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上下联动”,既要有顶层设计,也要有基层视野。首先,顶层设计主要是管宏观方向,划出底线。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到底哪些措施比较有效,还是要让地方和基层企业有更大的空间来试验,通过试验才能找出切实管用的措施。这也是我国过去30多年改革最重要的一条经验。这条经验现在依然适用。 2.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何处入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减产能方面切实加大力度,取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对整个中国经济,大家普遍关注GDP增速放缓,其实最具挑战性的是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下降。工业企业盈利负增长已经持续一年多时间,其主要原因就是产能过剩,特别是钢铁、铁矿石、煤炭、石油、石化等重化工业部门,产能过剩严重。PPI已连续40多个月负增长,这些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70%到80%。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佐军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热词,这是好事。 供给、需求、价格乃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就建立在这些概念的基础上。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驾马车”组成。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时期某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总供给可近似用总量生产函数来表示,由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共同决定。 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 供给侧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生产要素投入,如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土地等资源投入、企业家才能投入、政府管理投入,分别对应着收入法计算的GDP中的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税收;另一方面,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由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如工业化、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要素升级(即生产要素质的提升,与生产要素量的投入增加不同,包括技术进步、知识增长、人力资本提升等,创新驱动即是解决这些问题)“三大发动机”(其中制度变革又是根源性发动机)决定。 隐含在其中还有三个重要的供给侧因素:一是主体发展,包含劳动力或创业者、企业和企业家、投资者、政府管理者等主体素质的提

高,及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二是产业发展,含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新兴产业成长等);三是区域发展,包含区域创新、区域结构优化、区域新增长点的形成等。 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问题、消费结构问题、区域结构问题、要素投入结构问题、排放结构问题、增长动力结构问题、收入分配结构问题等。 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几乎包括所有重要的改革,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生态制度改革等。可以说,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相当于从“政府调控侧”转向“全面改革侧”。 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避免几个误区和偏颇: 一是简单用西方供给学派的观点来理解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西方供给学派主要强调减税、放松管制、反过度福利等,这确也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中国体制特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绝不限于此,内容要丰富得多。 二是将供给侧与需求侧对立起来。以为转向供给侧就不要需求侧了,其实供给侧与需求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或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缺一不可,而且二者要尽可能对称和平衡,经济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过去多年来我们过于强调从需求侧进行政府调控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现在强调供给侧是对其进行修正,但过于偏向供给侧而忽视了需求侧,同样是一种偏颇。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 所得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的改革。所谓“结构性改革”是指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所谓“供给管理”是指针对供给侧问题而开展的管理。 广义供给是指所有能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起作用的“供给侧”(supply-side)因素或供给侧力量,包括经济活动主体(如企业和个人等)、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等资源、企业家管理、政府管理等)、要素升级(如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知识增长、信息化等)、结构变动(如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等)、制度变革(减管制、减垄断、减税收等)等。 供给侧改革(或供给管理政策)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供给侧改革强调发挥企业和创业者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而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二是供给侧改革强调解决中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需求管理政策更多强调解决短期经济波动问题;三是供给侧改革强调制度的变革与完善,而需求管理政策主要强调短期的政策调整。 供给侧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一则形成新主体,即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正确

发挥政府的作用;二则培育新动力,即通过全面改革培育新的增长动力,通过全面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则发展新产业,即一方面要尊重和顺应经济规律、市场规律,让市场及时出清,避免资源浪费,及时化解经济泡沫,避免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等。 编者:2015年11月2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等词很快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理解供给侧改革?为何要推进供给侧改革?有何理论依据?如何避免推进中的误区?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解析。 如何理解供给侧改革 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的改革。所谓“结构性改革”是指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经济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所谓“供给管理”是指针对供给侧问题而开展的管理。本文并不严格区分以上四者,下面主要使用供给侧改革这个词。 供给、需求乃经济学最重要的概念,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大厦就建立在这些概念基础之上。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总需求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

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

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 为盘活体育资源,丰富和优化体育供给,更好地服务民生,满足市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观赏体育赛事表演、展示健身活动成果、交流体育文化感悟等多元需求,拉动和促进体育消费,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结合我市体育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为引领,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为出发点,立足我市体育发展实际,整合体育资源,增加和优化体育供给,促进体育需求和消费不断增长,促进供需均衡发展,为大连“两先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优化结构,增量供给。优化我市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发展布局,依据市民从健身阶段向时尚阶段过渡的多样性需求,调整、优化供给结构,增加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构建基本公共服务、特需服务、个性服务等多元体育供给结构,让市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协调供需,盘活机制。建立均衡的需求与供给体系,促进大众体育需求和体育消费的持续增长。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盘活体育协会

和社会管理机构运行机制,引导市场积极作为,形成有效的多元治理局面。 创新驱动,增强活力。推动体育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服务创新,以创新驱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统筹兼顾,构建生态。统筹兼顾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城乡地域协同发展,促进体育与其他社会领域的融合发展。发挥政府、社会、市场和个体多元主体的作用,形成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构建大连体育快速发展的生态体系。 服务搭台,赛事驱动。构建大连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建立完备的职业和业余赛事体系,充分发挥赛事的驱动、引领作用,扩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量,拉动和促进体育消费,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三)工作目标。 体育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建立均衡发展的供需关系,依据政府需求、社会需求、市场需求和个体需求调节供给结构,形成需求、供给、消费良性互动局面。 体育供给总量明显提高。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实现有效分离,体育场馆服务能力普遍提高,存量资源得到盘活。体育资源供给总量增加,向社会提供的体育产品和服务日渐丰富,政府、社会、市场和个体等不同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体育供给活力显著增强。协会机制活力显现,赛事驱动明显,产业资本活跃,高端体育产能逐步释放,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构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品房去库存专项行动方案(最新)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品房去库存专项行动方案 根据《X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商品房去库存专项行动方案(X —X年)》,为加快商品房去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专项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城乡发展”的基本原则,努力扩大住房消费,有效释放市场购房需求,切实优化住房供给侧改革,加强结构性引导,提高供应品质,营造房地产市场发展良好环境,激发房地产市场活力。 X年底,市区商品住房去库存周期保持在12个月以下,两县商品住房去库存周期保持在18个月以下,商品住房供应结构更加合理,供应品质进一步提高,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全市房地产市场持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二、工作措施 (一)规划先行,分类调控 1.科学编制住房建设规划。各县区要结合当地城镇化进程,统筹考虑住房总需求、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商品住房库存以及供求关系缺口等因素,科学编制住房规划和年度计划,努力使各类房屋建设总量、速度及空间布局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两县于X年3月底前要编制并公布当地“十三五”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住房规划和年度计划编制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安排解决。各县区要结合规

划和地方实际,科学统筹安排改善性住房、普通商品住房、政府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比例以及相应的土地供应计划,力求市场供求总体平衡,协调发展。(责任单位: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发改委、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产管理中心,各县区政府) 2.加强土地调控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统筹做好规划和市场监管,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出让计划,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充分发挥土地供应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作用,科学合理控制土地供应节奏,促进土地供应平衡。对商品房库存总量大、去化周期超过18个月且商品房销售连续3个月同比不升反降的县区,要减少直至暂停商品房建设用地供应。商服、办公等房地产库存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县区,要适当压缩乃至暂停新增商服用地供应规模。已经供应的商品房待开发土地,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房管等有关部门要合理控制项目开工和建设供应节奏,使之与市场需求和库存消化能力相衔接,避免产生新的大面积的库存。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腾空的建设用地,鼓励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于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应纳入住房用地供应计划,严格控制供应规模和节奏,确保商品房有序投放市场。(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管理局、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产管理中心,各县区政府) 3.促进房地产用地结构调整。市、县国土、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房管等部门,可以根据市场状况,以完善城市功能为导向,研究制订未开发房地产用地的用途转换方案,通过调整土地用途、规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 按照《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的通知》(X政发〔X〕38号)和《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的通知》(X政发〔X〕21号)精神要求,为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释放发展活力,提高生产力水平,推动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1.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部署,加快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步伐,不折不扣落实好省市政策措施,在降低行政审批成本、用工成本、税费、融资成本、生产要素成本、物流成本、经营成本等方面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切实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为我县追赶超越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目标任务。到X年6月底,各项政策措施基本落实到位,实体经济企业实现“减压减负,轻装上阵”,激发新动能。到X年底,实体经济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成本明显降低,发展质量和效益迅速提升,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扩张发展意愿趋于强烈。 二、政策措施 (一)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3.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承接中省市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对县级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并适时调整、取消和下放一批县级行政审批事项。(牵头单位:编办) 4.优化和加快行政审批。对于备案制项目,不得设置任何前置条件;对于核准制项目,全面实行并联办理,推动建立“多评合一、统一评审”模式。合并具有相同或相似管理对象、管理事项的证照资质,实行联合审批。所有审批事项均符合法定时限要求,项目备案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项目选址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项目建设用地预审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项目环评报告书在60日内办结。(牵头单位:经发局,配合单位:住建局、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 5.降低项目准入门槛。全面对标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非禁即入”,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鼓励民间投资进入自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能源、交通、公共事业等领域,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外,一律取消最低注册资本、股东结构、股份比例等限制。(牵头单位:经发局,配合单位:市场监管局) 6.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有序实施“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逐步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牵头单位: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信息办) 7.清理规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取消所有与行政职能挂钩且无法定依据的中介服务事项。建立并公开县级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对中介服务收费实行目录管理,实现公开透明收费。审批过程中需要委托开展技术性服务活动的,必须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服务机构,

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课后测试

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66.67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补一降”是指( )。(6.67 分)A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降需求 B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降成本 C 去产能去库存去需求补短板降成本 D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需求降成本 正确答案:B ?2、下列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的是()。(6.67 分)A 创新 B 投资 C 出口 D 消费 正确答案:A ?3、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依据是()。(6.67 分)A 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 B 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 C 生产与消费互为动力源

D 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A ?4、()规划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替代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6.67 分) A 十四五 B 十三五 C 十二五 D 十一五 正确答案:B ?5、()能力不足是制约我们发展的最大短板。(6.67 分) 自主创新 B 金融调节 C 落实政策 D 法治建设 正确答案:A 多选题 ?1、改革的逻辑包括的方面有()。(6.67 分) A 从局部重点到全面的改革 B 从易到难的改革 C 供给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改革的深化和攻坚 D 从国家到党的改革 正确答案:A B C

?2、我们现在的改革是包含()等方面的全面改革。(6.67 分)

A 政治 B 经济 C 文化 D 生态 正确答案:A B C D ?3、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上下工夫,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6.67 分) A 巩固 B 增强 C 提升 D 畅通 正确答案:A B C D ?4、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确保(),共同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实。(6.67 分) A 宏观政策要稳 B 宏观政策要活 C 微观政策要活 D 微观政策要稳 正确答案:A C ?5、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工作的重点有()。(6.67 分)A 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B

遂宁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2018年)

遂宁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2018年) 一、年度目标 (一)破除无效供给方面。 加快实施川中建材钢铁产能置换项目,推进全市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进展。稳步做好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切实减少无效低端供给,加快盘活存量资产。 (二)培育新动能方面。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取得新突破,在推进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营造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军民融合企业达到10户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全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5%,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25%以上。 (三)提升发展质量方面。 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进一步提升,高耗能行业占比继续下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15.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25%。企业技术开发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体系评价认定100家以上。全市专利申请量突破2500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12%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新增科技服务机构3家以上,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培育1家企业

争创天府质量奖,新申报省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个,培育70家企业的80个产品争创第十三届四川名牌。每千户市场主体新增注册商标4件。 (四)降低成本方面。 切实降低制度交易性成本,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加快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进一步减税降费,严格落实各类税收优惠政策、高新技术政策、基金优惠政策,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实行严格保证金制度。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相关的融资、用地、水电油气、用工、物流等要素成本。争取全年为企业降低成本20亿元以上。 (五)防范化解风险方面。 加强地方金融风险监测和防控,依法处置金融犯罪和涉诉金融风险案件。建立债权人委员会,加快重点企业化解债务风险。持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赖”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民间融资风险分类处置。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守住政府债务风险底线。 (六)补齐发展短板方面。 高质量完成90个贫困村退出、2.5万贫困人口脱贫和1840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改造城镇危旧房棚户区18894户,实施农村危旧房第一批次改造4434户,完成土坯房及土坯混合房整治4.3万户。加快推进54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10亿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营造林15万亩,新建林业产业基地5万亩(其中贫困村1万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7.5%,国考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提出的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建设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推进要素市场、国有企业、民营经济等领域的制度改革,有效促进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但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环境充满挑战,经济发展进入了特殊时期,经济增速逐步放缓,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三期叠加”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挑战,也预示着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机制、结构特征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命题的提出与经济发展背景环境具有较强的逻辑关联性。 1.经济增长接挡期标志着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减弱 在持续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增速呈现明显回落,2003-2007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以后增速回落到7%左右。经济增速换挡有两方面原因:其一,由于国民经济总量规模持续增加所导致,即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基数不断变大,在传统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投入方式及产出水平下,即便是经济规模继续扩张,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出现下降。其二,由于中国基于低端要素投入的供给方式逐渐接近“顶峰”,经济持续増长动力减弱。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加深,尤其是加入WTO之后,中国与世界经济运行中供需联系更加紧密,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底部环节的分工,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场”。国际市场的开拓使得中国经济依托劳动密集型、微利化、低技术含量的生产加工制造或组装等经济活动,实现了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和高速成长。经过近数十年的持续制造业梯度供给,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以及经济发展方式逐渐被“固化”。但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要素成本大幅度上涨、环境承载能力下降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再加上印度、非洲和其他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逐步承接低端的全球分工,以及全球消费结构升级,均使得中国低端产品产能继续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在此背景下,中国传统基于低端要素投入的供给方式接近了“顶峰”,进入“瓶颈”状态,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减弱。 可见,中国经济增长换挡的根本原因是在传统供给方式、供给水平和供给效率下,经济增长难以维系,其内生动力减弱所致。尽管中国在参与全球竞争过程中,劳动力素质有所提升,技术进步也较明显,但这些变化还只是数量级的,而非真正的质变,供给质量和水平并未实质改善,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也相对有限。 2.结构调整阵痛期标志着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文献综述视角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f11420394.html,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文献综述视角 作者:闫妍 来源:《中国市场》2017年第16期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各界人士、学者都对其进行了解读。文章从供给学派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我国现阶段出现的经济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路径等几个方面对现阶段各学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分析进行了梳理,厘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从科学的角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和政策外延做出清楚阐释,不仅具有学术价值,同时更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6016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第一次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立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导向。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该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部分进行分析。“供给侧”是改革切入点,指针对需求而言管理的侧重点在供给 上;“结构性”是改革方式,说明供给要素管理有结构性的特点;“改革”才是核心命题,内在地体现出“转型是目标、创新是手段、改革是保障”的逻辑关系。 1国内外供给学派的发展 贾康、苏京春(2016)系统地阐述了自19世纪初开创的供给学派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从第一轮否定之否定的“萨伊定律—凯恩斯主义—供给学派”到第二轮否定之否定的“供给学派—凯恩斯主义复辟—供给管理”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现阶段“供给侧”改革绝不是萨伊定律或里根经济学的复辟或套用,次贷危机之后提出的“供给管理”及在我国刚刚起步的“新供给经济学”,绝不是不切实际的偶然,而是遵循历史的长周期和发展逻辑,实质地构成了“供给侧”学派的理性回归。 车海刚(2016)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通过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缓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供给匮乏、物质短缺的状况,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从激活和释放供给侧的潜能开始的。贾康(2015)也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主要是依靠供给端改革,在正确基本路线的指导下,从关于制度供给和结构调整的总“供给管理”角度,开创性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极大地释放了供给潜力。

心得体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心得体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是我国经济发展处在新常态大背景下中央作出的重大举措,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从2015年11月至今,全国各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开展了一年多时间,目前已逐步进入深化阶段,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真总结、推广国内先进省市的有益经验,并加强改革思路和工作举措的创新,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一、全国各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做法和成效 自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全国各地紧密结合实际,聚焦五大任务,瞄准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主动谋划、精准发力,相继出台了相应的综合性方案和专项方案,大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攻坚战,在2016年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制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5个行动计划以及国企出清重组“僵尸企业”7个文件,提出到2018年全省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出清、3年去商品房库存2630万平方米等有力措施。 浙江省:围绕市场出清、房地产去库存、企业去杠杆、降低企业成本、补齐发展短板、培育发展新动能、全面深化改革等七个方面,部署33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工作,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山东省: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在抓好国家公布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船舶五大产能过剩行业基础上,主动增加炼油、轮胎、化工、煤炭四个行业,“5+4”自我加压。推动房地产去库存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近两年山东省棚改总量居全国第一。 四川省:以“三去一降一补”、“一提一创一培”(即提质量、创品牌、培育新动能新动力)为抓手,明确78项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支持设立“僵尸企业”破产处置绿色通道,大力推动“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 福建省:积极制定钢铁、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坚持一地一策、一城一策分类处置,精准施策去库存。稳妥有序去杠杆,健全政司银企联席互动机制。多措并举降成本,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抓住关键补短板,研究制定一批补短板投资工程包实施方案。 江苏省:强化去产能重点行业攻坚,在钢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的基础上增加了船舶行业,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或突破限额地区采取区域限批措施。 河北省:作为钢铁大省,坚持“铁腕”去产能,省政府与相关市、部门和企业签订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责任书,明确今明两年和“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 山西省:作为煤炭大省,山西出台煤炭供给侧改革实施细则,包括全省煤炭行业优化存量产能退出过剩产能、严格控制煤炭资源配置、设立煤炭清洁利用投资基金、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等。 湖南省:出台“湘十条”,明确农民进城购房给补助、企业租房有奖励、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不得低于50%,促进楼市去库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七问七答” 1月4日,人民日报独家访谈权威人士——七问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 一问:如何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含义? 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臵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实行需求紧缩,而是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而是为了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 下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盘大棋,也要更好发挥政府这只手的作用。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同时,“放手”不是“甩手”,政府也要切实履行好

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 二问:当前为什么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2013年,中央认为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明确了我们对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2014年,中央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此作了系统性理论论述,既进一步深化了“怎么看”,又为“怎么干”指明了方向。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深化了“怎么看”和“怎么干”的认识,又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做了全面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做出了全链条部署。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不论主观上怎么想,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 当前,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的“四降一升”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比如,如果产能过剩这个结构性矛盾得不到解决,工业品价格就会持续下降,企业效益就不可能提升,经济增长也就难以持续。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产能是在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期面向外需以及国内

工作方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方案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以及《X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X-X年)》,加快推进我X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产业是决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根本所在,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要顺应产业变革大势和发展规律,坚持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一起抓、创新驱动与投资驱动一起抓、重点地区与重点园区一起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聚焦产业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以改革创新为主要动力,以扩大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为主攻方向,以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着力点,积极培育新动能,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进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现代农业大省和网络经济大省建设,构建高素质、高质量、高效率的现代产业体系。 到X年,通过在网络经济、现代服务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农业五大产业领域集中实施21个重大行动和重大工程、80项重点举措,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实质性成效,产业供给结构持续优化,网络经济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先进制造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产业供给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供给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发展网络经济新业态。 围绕破解新业态、新模式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发展网络经济新形态,拓展网络经济发展新空间。 1.实施“互联网+”行动。 (1)实施“互联网+”11大行动,研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推进重点领域开放合作,放宽新模式、新业态市场准入,突破“互联网+”发展瓶颈制约。 (2)鼓励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在协同制造、高效物流、现代农业、创业创新等重点领域组织推进试点示范,培育“互联网+”骨干企业。 (3)依托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惠民试点,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快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教育厅、科技厅、公安厅、民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环保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厅、商务厅、卫生计生委、旅游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政府金融办。 2.实施大数据创新发展行动。 (1)积极申建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探索形成一套适应大数据创新发展的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 (2)制定部门数据资源开放清单和开放计划,加快全省基础信息

网络大学 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课后测试02

我的课程
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93.33 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去一补一降”是指( )。 √
A
去产能 去库存 去杠杆 补短板 降需求
B
去产能 去库存 去杠杆 补短板 降成本
C
去产能 去库存 去需求 补短板 降成本
D
去产能 去库存 去杠杆 补需求 降成本
正确答案: B 2. 下列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的是( )。 √
A
创新
B
投资
C
出口
D
消费
正确答案: A
3.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需要做到( )。 √
A
推行积极稳定的财政政策
B
实现农业现代化
C
“三去一补一降”
D
推进城乡间经济协调发展
正确答案: C 4. 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依据是( )。 √

A
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
B
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
C
生产与消费互为动力源
D
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 A 5. ( )规划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替代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
A
十四五
B
十三五
C
十二五
D
十一五
正确答案: B
6. 结构调整长期以来效果不张的原因是我们没有把( )放在第一位。 √
A
政治
B
改革
C
人民
D
干部
正确答案: B 7. ( )能力不足是制约我们发展的最大短板。 √
A
自主创新
B
金融调节
C
落实政策
D
法治建设
正确答案: A 8. 我国优化服务改革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使得我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大幅上升了( )位。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