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同步及眼图

数字同步及眼图

数字同步及眼图
数字同步及眼图

实验四数字同步及眼图实验

实验内容

1.位定时、位同步提取实验

2.信码再生实验

3.眼图观察及分析实验

4.仿真眼图观察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过程。

2.熟悉位定时产生与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3.学会观察眼图及其分析方法。

二、实验电路工作原理

(一)、眼图概念

一个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尽管经过十分精心的设计,但要使其传输特性完全符合理想情况是不可能的。码间干扰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码间干扰问题与信道特性、发送滤波器、接受滤波器特性等因素有关。因而计算由于这些因素所引起的误码率就十分困难,尤其是在信道特性不能完全确知的情况下,甚至得不到一种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在码间干扰和噪声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系统

1

性能的定量分析,就是想得到一个近似的结果都是十分繁杂的。那么,怎样来衡量整个系统的传输质量呢? 眼图,就是一种可以直观地、方便地估价系统性能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体做法是:用一个示波器接在接受滤波器的输出端,然后调整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使其与接受码元的周期同步。这时就可以从示波器显示的图形上,观察出码间干扰和噪声的影响,从而估计出系统性能的优劣程度。所谓眼图是指示波器显示的这种图像。干扰和失真所产生的传输畸变,可以在眼图上清楚地显示出来。因为对于二进制信号波形,它很像一只人的眼睛而得名。如图4-3所示。

(二)、同步信号的作用与电路工作原理

数字通信系统能否有效地工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发端和收端正确地同步。同步的不良将会导致通信质量的下降,甚至完全不能工作。通常有三种同步方式:即载波同步、位同步和群同步。在本实验中主要位同步。实现位同步的方法有多种,但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外同步法。另一类是自同步法。

所谓外同步法,就是在发端除了要发送有用的数字信息外,还要专门传送位同步信号,到了接收端得用窄带滤波器或锁相环进行滤波提取出该信号作为位同步之用。

所谓自同步法,就是在发端并不专门向收端发送位同步信号,而收端所需要的位同步信号是设法从接收信号中或从解调后的数字基带信号中提取出来。本实验中,位同步提取的方法是从二相PSK(DPSK)信号中,对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息再直接提取恢复出位同步信号。图4-1是位同步恢复与信码再生电路方框图,图4-2是电原理图。

2

图4- 位同步恢复与信码再生电路方框图

1.带通滤波与全波整流电路

设计该电路时,以数字基带码元速率为32Kbit/s为例,数字基带信号由测量点TP705输入,经过电解电容E701与电阻R717进入该电路,带通滤波器由U710组成,测量点TP706为眼图测量点,利用双踪示波器的YB通道测量TP303或TP705,YA通道测量TP706时,调节示波器相应的开关与旋钮,就可以测量出眼图信号来。关于眼图的具体测量在后面再作进一步的介绍。由运算恢复出的眼图信号经过全波整波电路即完成了对32KHz/2基频的倍频作用,即在该电路的输出中已含有32KHz的频率成分。在测量点TP711上可以测量出波形图来。

2.位定时处理电路

从图中可知,运算放大器U712(LM311)组成限幅放大电路。

32KHz谐振电路由电阻R731、R732、R722、电容C716、CA701(在电路板上这里为一可插入不同容量的电容作为实验调试,实验值为4700pf)、谐振线圈L701组成。

由运算放大器U711∶A(TL084)组成射随器电路。

3

5

放大器U711∶C 组成全波整流电路。

A/D 模数转换电路由运算放大器U713(LM311)组成。

占空比调整电路由单稳态多谐振荡器U714∶A(74LS123)、电位器W703等组成。

电路工作过程如下:由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的含有32KHz 的频率信号,通过限幅放大变成数字信号后送入32KHz 谐振电路,调谐后取出32KHz 的正弦波信号,再经过射随器电路隔离送至A/D 模数转换电路变成32KHz 的尖脉冲信号,再经过位定时调整电路,调节W705,可改变32KHz 的时钟脉冲的占空比宽度,以进一步保证与发送端的时钟信号同频但不同相。再生时钟的输出是从U714∶A(74LS123)的Q 端(第13引脚)上输出。在测量点TP711上可以测出再生时钟信号的波形来。 3.信码再生电路

信码再生器电路比较简单,由D 触发器U715∶A 组成,数字基带信码从D 端(第2引脚)输入,再生时钟信号从CLK 端(第3引脚输入),利用恢复出来的再生时钟对数字基带信码进行重新取样判决,使再生收信码与发信码保持准确的相位关系。因此,把D 触发器称为信码再生器。再生收信码从D 触发器的Q 端(第5引脚)输出。

收端码变换电路由D 触发器U715∶B 、模二加电路U706∶B 、转码器开关K704组成。若信道传输的是相对码,则要经过转码器变成绝对码,若传输的绝对码,则就不用进行转码了,直接从K703的第1脚输出。总之,再生信码通过K705的第2脚输出。位定时恢复电路的各主要测量点波形如图4-4所示。

图4-3 实验室理想状态下的眼图

三、实验内容

1.位定时、位同步提取实验

2.信码再生实验

3.眼图观察及分析实验

4.CPU仿真眼图观察测量实验6

详细内容具体如下:

将二相PSK(DPSK)的调制电路调整好后,再将解调电路调整到最佳状态,逐一测量TP705~TP711各点处的波形,画出波形图并作记录,注意相位、幅度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按下按键开关:K02、K01、K700。

2.跳线开关设置:K304的2–3、K301的2–3、K302的1–2或K302的2–3 或K302的5–6或K302的6–7、K303的1-2与3-4。

3.PSK调制时:

K302的1-2:伪随机码,速率为32KHz的绝对码。

4.PSK解调时:

(1)首先要使PSK调制电路正常工作。即:K701的2-3、K702的1-2、 K703的1-2

(2)在CA701插上电容,使振荡器工作频率为4.096MHz,电容在 80Pf~120Pf之间。

(3)做观察眼图实验时:

示波器一根探头放在TP303(CHI),另一根探头放在TP706(CH2),使同步,能看到眼图;触发源应选择TO303的通道触发,即CH1通道触发。

示波器一根探头放在TP705, 另一根探头放在TP706,使同步,看到升余弦波形。

(4)CPU仿真眼图观察测量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接通K704的2-3;示波器的一根探头放在TP303,另一根探头放在

TP706,使之同步,能看到CPU仿真眼图;它和PSK解调电路观察到的实际眼图基本一样。

五、测量点说明

TP702:压控振荡器输出 4.096MHz的载波信号,用频率计监视测量点

7

8 TP704上的频

率值有偏差时,此时一方面可改变CA701中的电容值,另一方面也可调节

W701和W702,使其准确而稳定地输出4.096MHz的载波信号。

TP705:PSK解调输出波形,即数字基带信码。

TP706:眼图观察测量点或升余弦波形测量点。

TP707:全波整流输出测量点。

TP708:32KHz的选频输出测量点,若没有波形时,可调节W703。

TP709:32KHz的尖脉冲输出测量点,若没有波形时,可调节W704。

TP710:位定时输出测量点,为32KHz的时钟信号,它输出到增量调制译码电路中的工作时钟输入开关K801的6脚,作为增量调制

译码电路中的输入工作时钟。若没有波形时,可调节W705。

TP711:信码再生输出波形,即经过位定时提取与信码再生整形后的数字基带信码。(与调制波形TP304相同)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结果,画出BPSK(DPSK)相干解调电路的波形图,在图上标上相位关系。

2.根据实验结果,记录并绘出眼图的波形图,并表明眼图的各项参数。

七、实测各点波形

TP705 二相PSK解调输出波形,即数字基带信码

9

TP706:眼图观察测量点或升余弦波形测量点

TP707:全波整流输出测量点

TP708:32KHz 的选频输出

10

TP709:32KHz 的尖脉冲输出

TP710:位定时输出为32KHz 的时钟信号

TP711:信码再生输出波形

调节示波器相应的开关与旋钮,测量出的眼图信号

11

通信原理实验

黄河科技学院实验中心

2011 年 8 月

12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

开封市黄河水院测区1:1000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 技术设计书 编写:熊碧 审查:熊碧 审核:熊碧 审定:熊碧 审批:熊碧 二零一零年五月二十日

开封市黄河水院测区1:10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 设计书 1、概述 1.1、任务情况 为满足黄河水院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增,2010年5月由院生产科对我系下达了黄河水院测区的1:1000数字化地形图的测量任务,现根据项目和任务的目的,以及测区实际情况编写技术设计书。 1.2、测区概况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东邻黄河大街,北邻北环路,西邻夷山大街,南临东京大道,与河南大学新校区毗邻。 新校址东西长782米,南北长965米,西侧有宽约80米贯通南北的地下古城墙遗址,南侧有100米贯通东西的城市绿化带。新校区距黄河水院老校区(东院教学区)约,离市中心8km,距火车站约10km,离连霍高速公路开封市出口约3 km。总建筑面积达到34万m2,其中实验实习楼(馆、厂)达到万m2,其它附属用房达到万m2。 新校区交通便利,校园地势较平坦,便于野外工作。新校区位于东经114°52'30" -115°03'52",北纬22°30' -22°23'.测区平均海拔约75米,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500mm---2000mm,日照充足适宜作业外测量任务。 1. 3、实习任务及作业依据 本次实习任务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平面图根控制测量 (二)四等水准测量 (三)1:1000大比例尺数字测图 实习过程中各项指标主要遵循如下测量规范: (一)《城市测量规范》(GB12897--91) (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三)《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279--1995)(四)《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五)《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GB/T 14912--200) 1. 4、已有资料情况 收集到黄河水院1:1000数字地形图和一本测绘工程系工程测量教研室分发的数字测图指导书 现可利用的控制点有两个,分别是HY05 、HY06。以上控制点经现场检测符合规范精度要求后可作为实际测量的一个已知起算数据。 2、技术设计方案 2. 1、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 ①概述 按照学院需要,我方按照精度要求对整个校园布设一个城市二级首

(精品)实验四数字解调与眼图解析

实验四数字解调与眼图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2DPSK相干解调原理。 2. 掌握2FSK过零检测解调原理。 二、实验内容 1. 用示波器观察2DPSK相干解调器各点波形。 2. 用示波器观察2FSK过零检测解调器各点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眼图。 三、基本原理 可用相干解调或差分相干解调法(相位比较法)解调2DPSK信号。在相位比较法中,要求载波频率为码速率的整数倍,当此关系不能满足时只能用相干解调法。本实验系统中,2DPSK载波频率等码速率的13倍,两种解调方法都可用。实际工程中相干解调法用得最多。2FSK信号的解调方法有:包络括检波法、相干解调法、鉴频法、过零检测法等。 图4-1 数字解调方框图 (a)2DPSK相干解调(b)2FSK过零检测解调 本实验采用相干解调法解调2DPSK信号、采用过零检测法解调2FSK信号。2DPSK模块内部使用+5V、+12V和-12V电压,2FSK模块内部仅使用+5V电压。图4-1为两个解调器的原理方框图,其电原理图如图4-2所示(见附录)。 2DPSK解调模块上有以下测试点及输入输出点: ? MU 相乘器输出信号测试点 ? LPF 低通、运放输出信号测试点 ? Vc 比较器比较电压测试点 ? CM 比较器输出信号的输出点/测试点

? BK 解调输出相对码测试点 ? AK-OUT 解调输出绝对码的输出点/测试点(3个) ? BS-IN 位同步信号输入点 2FSK解调模块上有以下测试点及输入输出点: ? FD 2FSK过零检测输出信号测试点 ? LPF 低通滤波器输出点/测试点 ? CM 整形输出输出点/测试点 ? BS-IN 位同步信号输入点 ? AK-OUT 解调输出信号的输出点/测试点(3个) 2DPSK解调器方框图中各单元与电路板上元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相乘器U29:模拟乘法器MC1496 ?低通滤波器R31;C2 ?运放U30:运算放大器UA741 ?比较器U31:比较器LM710 ?抽样器U32:A:双D触发器7474 ?码反变换器U32:B:双D触发器7474;U33:A:异或门7486 2FSK解调器方框图中各单元与电路板上元器件对应关系如下: ?整形1 U34:A:反相器74HC04 ?单稳1、单稳2 U35:单稳态触发器74123 ?相加器U36:或门7432 ?低通滤波器U37:运算放大器LM318;若干电阻、电容 ?整形2 U34:B:反相器74HC04 ?抽样器U38:A:双D触发器7474 在实际应用的通信系统中,解调器的输入端都有一个带通滤波器用来滤除带外的信道白噪声并确保系统的频率特性符合无码间串扰条件。本实验系统中为简化实验设备,发端即数字调制的输出端没有带通滤波器、信道是理想的,故解调器输入端就没加带通滤波器。 下面对2DPSK相干解调电路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加以说明。 ? MU的波形接近图4-3所示的理论波形,略有区别。 ?信源是周期为24bit的周期信号,当24bit的相对码BK中“1”码和“0”码个数不相等时,相乘器U29的输出信号MU及低通滤波器输出信号LPF是正负不对称的信号。在实际的2DPSK通信系统中,抽样判决器输入信号是一个均值为0且正负对称的信号,因此最佳判决电平为0。本实验系统中,Vc决定判决电平。当Vc=0而相对码BK中“1”码和“0”码个数差别太大时,可能出现误判决,即解调器出现误码。因为此时LPF信号的正电平或负电平非常接近0电平,抽样脉冲(位同步信号)稍不理想就会造成误码。电位器R39用来调节判

(精选)眼图观察测量实验

实验12 眼图观察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会观察眼图及其分析方法,调整传输滤波器特性。 二、实验仪器 1. 眼图观察电路(底板右下侧) 2. 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 3. 噪声模块,位号E 4. 100M双踪示波器1台 三、实验原理 在整个通信系统中,通常利用眼图方法估计和改善(通过调整)传输系统性能。 我们知道,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经过非理想的传输系统必定要产生畸变,也会引入噪声和干扰,也就是说,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码间串扰。在码间串扰和噪声同时存在情况下,系统性能很难进行定量的分析,常常甚至得不到近似结果。为了便于评价实际系统的性能,常用观察眼图进行分析。 眼图可以直观地估价系统的码间干扰和噪声的影响,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手段。 什么是眼图? 所谓“眼图”,就是由解调后经过接收滤波器输出的基带信号,以码元时钟作为同步信号,基带信号一个或少数码元周期反复扫描在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形称为眼图。干扰和失真所产生的传输畸变,可以在眼图上清楚地显示出来。因为对于二进制信号波形,它很像人的眼睛故称眼图。 在图12-1中画出两个无噪声的波形和相应的“眼图”,一个无失真,另一个有失真(码间串扰)。 图12-1中可以看出,眼图是由虚线分段的接收码元波形叠加组成的。眼图中央的垂直线表示取样时刻。当波形没有失真时,眼图是一只“完全张开”的眼睛。在取样时刻,所有可能的取样值仅有两个:+1或-1。当波形有失真时,“眼睛”部分闭合,取样时刻信号取值就分布在小于+1或大于-1附近。这样,保证

正确判决所容许的噪声电平就减小了。换言之,在随机噪声的功率给定时,将使误码率增加。“眼睛”张开的大小就表明失真的严重程度。 为便于说明眼图和系统性能的关系,我们将它简化成图12-2的形状。 由此图可以看出:(1)最佳取样时刻应选择在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2)眼睛闭合的速率,即眼图斜边的斜率,表示系统对定时误差灵敏的程度,斜边愈陡,对定位误差愈敏感; (3)在取样时刻上,阴影区的垂直宽度表示最大信号失真量; (4)在取样时刻上,上下两阴影区的间隔垂直距离之半是最小噪声容限,噪声瞬时值超过它就有可能发生错误判决;(5) 阴影区与横轴相交的区间表示零点位置变动范围,它对于从信号平均零点位置提取定时信息的解调器有重要影响。实验室理想状态下的眼图如图12-3 所示。 衡量眼图质量的几个重要参数有: 1.眼图开启度(U-2Δ U)/U 指在最佳抽样点处眼图幅度“张开”的程度。无畸变眼图的开启度应为100%。

通信原理实验数字解调与眼图

实验名称数字解调与眼图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字解调与眼图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2DPSK相干解调原理。 2. 掌握2FSK过零检测解调原理。 二、实验内容 1. 用示波器观察2DPSK相干解调器各点波形。 2. 用示波器观察2FSK过零检测解调器各点波形。 3. 用示波器观察眼图。 三、基本原理 可用相干解调或差分相干解调法(相位比较法)解调2DPSK信号。在相位比较法中,要求载波频率为码速率的整数倍,当此关系不能满足时只能用相干解调法。 本实验系统中,2DPSK载波频率等码速率的13倍,两种解调方法都可用。实际工程中相干解调法用得最多。2FSK信号的解调方法有:包络括检波法、相干解调法、鉴频法、过零检测法等。 图4-1 数字解调方框图

实验名称数字解调与眼图 (a)2DPSK相干解调(b)2FSK过零检测解调

本实验采用相干解调法解调2DPSK言号、采用过零检测法解调2FSK信号。2DPSK 模块内部使用+5V、+12V和-12V电压,2FSK模块内部仅使用+5V电压。图4-1为两个解调器的原理方框图,其电原理图如图4-2所示(见附录)。 2DPSK解调模块上有以下测试点及输入输出点: :MU相乘器输出信号测试点 :LPF低通、运放输出信号测试点 :Vc比较器比较电压测试点 :CM比较器输出信号的输出点/测试点 :BK解调输出相对码测试点 :AK-OUT解调输出绝对码的输出点/测试点(3个) :BS-IN位同步信号输入点 2FSK解调模块上有以下测试点及输入输出点: :FD2FSK过零检测输出信号测试点 :LPF低通滤波器输出点/测试点 :CM整形输出输出点/测试点 :BS-IN位同步信号输入点 :AK-OUT解调输出信号的输出点/测试点(3个) 2DPSK解调器方框图中各单元与电路板上元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相乘器U29:模拟乘法器MC1496 :低通滤波器R31; C2 :运放U30:运算放大器UA741 :比较器U31:比较器LM710

通信原理 数字基带传输实验报告

基带传输系统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 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 2、 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学习matlab 的使用; 4、 掌握基带数字传输系统的仿真方法; 5、 熟悉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 6、 掌握带限信道的仿真以及性能分析; 7、 通过观察眼图和星座图判断信号的传输质量。 二、 实验原理 在数字通信中,有些场合可以不经载波调制和解调过程而直接传输基带信号,这种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系统称为基带传输系统。 基带传输系统方框图如下: 基带脉冲输入 噪声 基带传输系统模型如下: 信道信号 形成器 信道 接收 滤波器 抽样 判决器 同步 提取 基带脉冲

各方框的功能如下: (1)信道信号形成器(发送滤波器):产生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因为其输入一般是经过码型编码器产生的传输码,相应的基本波形通常是矩形脉 冲,其频谱很宽,不利于传输。发送滤波器用于压缩输入信号频带,把传输 码变换成适宜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波形。 (2)信道:是基带信号传输的媒介,通常为有限信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信道的传输特性一般不满足无失真传输条件,因此会引起传输波形的失真。另 外信道还会引入噪声n(t),一般认为它是均值为零的高斯白噪声。 (3)接收滤波器:接受信号,尽可能滤除信道噪声和其他干扰,对信道特性进行均衡,使输出的基带波形有利于抽样判决。 (4)抽样判决器:在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噪声背景下,在规定时刻(由位定时脉冲控制)对接收滤波器的输出波形进行抽样判决,以恢复或再生基带信号。 (5)定时脉冲和同步提取:用来抽样的位定时脉冲依靠同步提取电路从接收信号中提取。 三、实验内容 1采用窗函数法和频率抽样法设计线性相位的升余弦滚讲的基带系统(不调用滤波器设计函数,自己编写程序) 设滤波器长度为N=31,时域抽样频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o为4 /Ts,滚降系数分别取为0.1、0.5、1, (1)如果采用非匹配滤波器形式设计升余弦滚降的基带系统,计算并画出此发送滤波器的时域波形和频率特性,计算第一零点带宽和第一旁瓣衰减。 (2)如果采用匹配滤波器形式设计升余弦滚降的基带系统,计算并画出此发送滤波器的时域波形和频率特性,计算第一零点带宽和第一旁瓣衰减。 (1)非匹配滤波器 窗函数法: 子函数程序: function[Hf,hn,Hw,w]=umfw(N,Ts,a)

数字化填图中数字剖面制作方法研究

~ AutoCad 辅助MapGis 绘制剖面图方法研究 [摘要]:MapGis绘制剖面图,在细节处理上存在较为繁琐的机械操作,费时费力,借助AutoCad,两个软件之间功能上的互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各类剖面图的制作。[关键词]:地质剖面图、MapGis、AutoCad、工作效率 正文: MapGis软件制作各类剖面图时,因自身功能不完善,在许多细节处理上费时费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经工作中不断总结学习,摸索出一套较为便捷的方法,介绍如下: MapGis矢量化地形线: 添加地质信息: 组内还需绘制层理线,填花纹。 MapGis中“阵列复制线”绘制层理线很方便,但超出地形线部分的层

~ 理线需要修剪时,MapGis则需要一根 一根地剪断: 如上图所示,重复的机械操作, 遇上很长的剖面图,需要两三天才能 完成。借助AutoCad,这一问题将迎 刃而解。但两个软件需要通过转换, 才能实现成果共享。步骤如下: 1、MapGis转AutoCad 在“图形处理”主选单下找到“文 件转换”子菜单,点击进入 “文件转换”窗口如下: 将需要转化的剖面图相关的 点、线、面文件逐一装入“文件 转换”子菜单 确认装入的文件准确无误后,进 入下一步,转换为AutoCad能够识别 的文件格式。 在“输出”子菜单下有一选项“Gis 数据方式输出DXF”

~ 选中后会出现以下画面: 选择确定后,会出现如下窗口: 选择保存路径及命名,点击“保 存”后,会出现如下界面: “高程字段”的选择对转换后的 DXF文件没有影响,选择“ID”、“长 度”或者不选择,均可以。点击确定, 就把MapGis中的点、线、面文件转 换成了AutoCad能够识别的DXF文 件,才能进行细节处理。 2、AutoCad中打开转换过来的DXF 文件 启动AutoCad软件后,从“文件”

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

二、数字测图的作业模式 (一)数字测记模式(简称测记式) 1.全站仪+电子手簿测图模式 2.普通经纬仪+电子手簿测图模式 3.平板仪测图+数字化仪测图模式 4.RTK-GPS数字测记模式 (二)电子平板测绘模式(简称电子平板) 1.测站电子平板测图模式 2.镜站遥控电子平板测图模式 3.掌上电子平板模式 (三)地图数字化模式 (1)数字测记法模式: 将野外采集的地形数据传输给电子手簿,利用电子手簿的数据和野外详细绘制的草图,用全站仪或测距仪配合经纬仪测量,电子手薄记录,同时配有人工草图。利用全站仪采集数据,电子手簿记录,同时人工绘制标注测点点号的草图,到室内将测量好的数据直接由记录器传输到计算机,再由人工按草图编辑图形文件,并键入计算机自动成图,室内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人机交互编辑、修改,生成图形文件或数字地图,由绘图仪绘制成图。随着成图软件向实用化发展。开发了智能化的外业数据采集软件,它不仅作单点点位记录,而且记录成图所需的全部信息,并且有一些记录内容可由软件自动记录,减少了键入数据的工作量。计算机也初步具备了自动检索编辑图形文件的功能,减免了人工画草图的工作。计算机成图软件能直接对接收的地形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全站仪配合便携式计算机或掌上电脑,以及直接利用全站仪内存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 2)电子平板测绘模式: 电子平板测图是利用电子平板测绘成图系统,把便携计算机与全站仪连接,与传统的平板视距法成图类似,在野外利用电子全站仪测量,将数据传输给便携式计算机,用便携计算机替代大平板,实时进行数据采集,测量工作者在野外实时地在屏幕上进行人机对话,对数据、图形进行处理、编辑,最后生成图形文件或数字地图,电子平板测绘系统是在传统数字化成图系统的基础上开发而成,其数据采集与图形处理在同一环境下完成,实时处理所测数据,具有现场直接生成地形图“即测即显,所见所得”等优点,但对阴雨天、暴晒或灰尘等条件难以适应。另外,把实地图形显示在屏幕上,操作员可根据实地信息直接成图,也可先把点展在图上,一站结束后再成图。在现场对某些实体作简单的编辑、修改,较复杂的工作可回到室内去做,最后通过绘图仪打印输出。 其作业流程如下: 设站→观测数据通讯→便携机成图→编辑修改→图幅整饰→图形输出 (3)地图数字化模式(又称原图数字化) 如果已有大量的聚脂薄膜图,或者外业仍然采用平板测图,经纬仪+小平板测图方式,要使这些成果进入微机转化为数字化成果,就必须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数字化一般有两种方法,较早采用的是利用数字化仪将图纸矢量化到计算机中;而现在大多利用大幅面工程扫描仪借助扫描矢量化软件直接对扫描图纸进行矢量化,从而得到数字化图形文件。总之,原图数字化的作业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原有图纸,是原有测绘成果向数字化成果过渡的必经之路,同时也为传统测图与数字测图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便于对测绘人员进行合理分工,使人

基带信眼图实验m精编b仿真

基带信眼图实验m精编 b仿真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数字基带信号的眼图实验——m a t l a b 仿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码间干扰传输的基本条件和原理,掌握基带升余弦滚降系统的实现方法; 2、通过观察眼图来分析码间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观察在输入相同码率的NRZ 基带信号下,不同滤波器带宽对输出信号码间干扰大小的影响程度; 3、熟悉MATLAB 语言编程。 二、实验预习要求 1、复习《数字通信原理》第七章节——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内容; 2、复习《数字通信原理》第七章节——数字基带信号码型内容; 3、认真阅读本实验内容,熟悉实验步骤。 三、实验原理和电路说明 1、基带传输特性 基带系统的分析模型如图3-1所示,要获得良好的基带传输系统,就应该 图3-1 基带系统的分析模型 抑制码间干扰。设输入的基带信号为()n s n a t nT δ-∑,s T 为基带信号的码元周期, 则经过基带传输系统后的输出码元为()n s n a h t nT -∑。其中 1 ()()2j t h t H e d ωωωπ +∞ -∞ = ? (3-1) 理论上要达到无码间干扰,依照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基带传输系统在时域应满足: 10()0,s k h kT k =?=? ? , 为其他整数 (3-2) 频域应满足:

()0,s s T T H πωωω? ≤?=? ?? ,其他 (3-3) 图3-2 理想基带传输特性 此时频带利用率为2/Baud Hz ,这是在抽样值无失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频率利用率。 由于理想的低通滤波器不容易实现,而且时域波形的拖尾衰减太慢,因此 在得不到严格定时时,码间干扰就可能较大。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满足: 222(),s i s s s s i H H H H T T T T T ππ π π ωωωωω?????? +=-+++=≤ ? ? ???? ?? ? ∑ (3-4) 基带信号就可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这种滤波器克服了拖尾太慢的问题。 从实际的滤波器的实现来考虑,采用具有升余弦频谱特性()H ω时是适宜 的。 (1)(1)1sin (),2(1)()1,0(1) 0,s s s s s s T T T T H T T ππαπαωωαπαωωπαω???-+--≤≤??? ??? ?-? =≤≤?? ?+>? ?? (3-5) 这里α称为滚降系数,01α≤≤。 所对应的其冲激响应为: ()222sin cos() ()14s s s s t T t T h t t t T T παππα= - (3-6)

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

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 《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篇一:GPS与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 GPS与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 学院:测绘地理信息学院班级:测绘工程10-2班姓名: ****************** 二〇一三年七月八日 GPS数据处理技术总结 一、测区概况 本次实习测区主要集中在****大学(****校区)与*****大学(****校区)周边。测区范围内山区较多,道路复杂,房屋众多。原有已知E级网点遭到损坏,测区内通视情况欠佳。布点位臵相对地域开阔,便于进行GPS观测。测区内平均高程为海拔150米。 测区控制范围大致位于东经110°16' 02“- 110°19' 05”,北纬25°03' 10“- 25°06' 56”之间。二、作业依据和已有测绘资料 1、《GPS与数字化测图实习指导书》; 2、《技术设计书》; 3.《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JJ 73-1997; 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XX)。城市各级GPS控制网平均边长表1(单位:km)

城市各级GPS控制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表2 表3: 三、坐标系的选择 中央子午线精度为111°,测区投影分带为6°带的第19带,3°带的第38带。GPS网的无约束平差平面坐标系统选用WGS-84坐标系,高程采用85黄海国家高程基准。横轴加常数500000m。四、精品起算数据 五、仪器设备和软件 GPS控制测量采用南方灵锐S86 GPS接收机,其静态相对定位精度为: 静态基线±(5mm +1ppmD)高程±(10mm+2ppmD) 这些GPS测量系统配备有星历预报软件、后处理解算软件,完全能满足GPS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的要求。 南方数据转换软件为南方GPS后处理程序,基线结算及平差软件为中海达HGO数据处理软件,能够基线向量处理、GPS网平差软件、多种GPS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完全能满足GPS控制测量数据处理的要求。 GPS实测和数据处理时采用的其它设备移动电话、对讲机、计算机和必要的交通工具等。六、E级GPS网的设计和观测1.GPS布网 充分利用GPS测量的优点,实测GPS控制点15个,其中已知点10个(采用5个平差),未知点5个,可使用接收机7台,分

实验6.数字基带信号的眼图实验

实验六 数字基带信号的眼图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码间干扰传输的基本条件和原理,掌握基带升余弦滚降系统的实现方法; 2、通过观察眼图来分析码间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观察在输入相同码率的NRZ 基带信号下,不同滤波器带宽对输出信号码间干扰大小的影响程度; 3、熟悉MATLAB 语言编程。 二、实验原理和电路说明 1、基带传输特性 基带系统的分析模型如图3-1所示,要获得良好的基带传输系统,就应该 图3-1 基带系统的分析模型 抑制码间干扰。设输入的基带信号为()n s n a t nT δ-∑,s T 为基带信号的码元周期,则经过 基带传输系统后的输出码元为 ()n s n a h t nT -∑。其中 1()()2j t h t H e d ωωωπ +∞ -∞ = ? (3-1) 理论上要达到无码间干扰,依照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基带传输系统在时域应满足: 10()0,s k h kT k =?=? ? , 为其他整数 (3-2) 频域应满足: ()0,s s T T H πωωω? ≤ ?=? ?? ,其他 (3-3)

图3-2 理想基带传输特性 此时频带利用率为2/Baud Hz ,这是在抽样值无失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频率利用率。 由于理想的低通滤波器不容易实现,而且时域波形的拖尾衰减太慢,因此在得不到严格 定时时,码间干扰就可能较大。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满足: 222(),s i s s s s i H H H H T T T T T ππ π π ωωωωω?????? +=-+++=≤ ? ? ??????? ∑ (3-4) 基带信号就可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这种滤波器克服了拖尾太慢的问题。 从实际的滤波器的实现来考虑,采用具有升余弦频谱特性()H ω时是适宜的。 (1)(1)1sin (),2(1)()1,0(1) 0,s s s s s s T T T T H T T ππαπαωωαπαωωπαω???-+--≤≤??? ??? ?-? =≤≤?? ?+>? ?? (3-5) 这里α称为滚降系数,01α≤≤。 所对应的其冲激响应为: ()222sin cos()()14s s s s t T t T h t t t T T παππα= - (3-6) 此时频带利用率降为2/(1)Baud/Hz α+,这同样是在抽样值无失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 高频率利用率。换言之,若输入码元速率' 1/s s R T >,则该基带传输系统输出码元会产生码

基带信号眼图实验——matlab仿真

数字基带信号的眼图实验——matlab 仿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码间干扰传输的基本条件和原理,掌握基带升余弦滚降系统的实现方法; 2、通过观察眼图来分析码间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观察在输入相同码率的NRZ 基带信号下,不同滤波器带宽对输出信间干扰大小的影响程度; 3、熟悉MATLAB 语言编程。 二、实验预习要求 1、复习《数字通信原理》第七章7.1节——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容; 2、复习《数字通信原理》第七章7.2节——数字基带信型容; 3、认真阅读本实验容,熟悉实验步骤。 三、实验原理和电路说明 1、基带传输特性 基带系统的分析模型如图3-1所示,要获得良好的基带传输系统,就应该 图3-1 基带系统的分析模型 抑制码间干扰。设输入的基带信号为 ()n s n a t nT δ-∑,s T 为基带信号的码元周期,则经过基带传输系统后的输出码元为()n s n a h t nT -∑。其中 1()()2j t h t H e d ωωωπ+∞-∞=? (3-1) 理论上要达到无码间干扰,依照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基带传输系统在时域应满足: 10()0,s k h kT k =?=?? ,为其他整数 (3-2) 频域应满足:

()0,s s T T H πωωω?≤?=??? ,其他 (3-3) 图3-2 理想基带传输特性 此时频带利用率为2/Baud Hz ,这是在抽样值无失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频率利用率。 由于理想的低通滤波器不容易实现,而且时域波形的拖尾衰减太慢,因此在得不到严格定时时,码间干扰就可能较大。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满足: 222(),s i s s s s i H H H H T T T T T ππππ ωωωωω??????+=-+++=≤ ? ? ???????∑ (3-4) 基带信号就可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这种滤波器克服了拖尾太慢的问题。 从实际的滤波器的实现来考虑,采用具有升余弦频谱特性()H ω时是适宜的。 (1)(1)1sin (),2(1)()1,0(1)0,s s s s s s T T T T H T T ππαπαωωαπαωωπαω???-+--≤≤???????-?=≤≤???+>??? (3-5) 这里α称为滚降系数,01α≤≤。 所对应的其冲激响应为: ()222sin cos()()14s s s s t T t T h t t t T T παππα=- (3-6)

数字化测图新技术及其应用

数字化测图新技术及其应用 发表时间:2020-01-15T14:34:25.70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17期作者:于俊玺[导读] 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兴科技的发展,测绘仪器及软件等测绘相关技术取得较快的发展摘要: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兴科技的发展,测绘仪器及软件等测绘相关技术取得较快的发展,传统的图解法测图方法已经被时代抛弃,远远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在相比较于传统图解法测图的更具有绝对优势的数字化测图技术已成为当今最主流测图技术被广泛应用。文章首先简要的阐述制约当前数字化测图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了数字化测图新技术及其应用方法。 关键词:数字化测图;新技术;作业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飞速,尤其是上世纪末以来,随着测量技术发展传统的测绘理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在数字化的测图,更是伴随着测量仪器的更新换代以及测图软件的完善与更新,传统的图解法测图由于费时费力且精度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被一种全新的全野外数字测图技术、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模式完全取代,革命性的改变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技术,革命性地实现了测绘成果的数字化、存储的方便简洁化以及使用的便利化。数字化测图完全融合了现代测绘技术、制图学、大比例尺制图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等学科内容,数字化测图以其测绘工作效率高、地图更新快且简单、使用和管理方便等诸多特点,取代传统的图解法等测绘手段,为当今测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1数字测图技术应用的制约因素 11设备成本偏高相对于模拟测量使用的平板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数字化测图对计算机相应外设要求较高,测绘使用的仪器比如全站仪,计算机,还有现在流行的无人机测量以及绘图专业软件等,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这是制约着部分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1.2对作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相比于传统的图解法测图,数字化测图不同于传统测图方法中必须严格区分内外业,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测图作业模式和方法;作业模式的改变及更新,必然要求必须大大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除了要求测绘从业人员具都必须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必须能够熟练操作仪器和计算机成图软件,能够熟练数字化测图流程,掌握测绘方法,熟悉数据传输及处理过程,这必然要求测绘人员必须不断的学习相关的知识。 1.3数据缺乏统一规范 现在数字化成图软件较多,各个测绘单位使用的不统一,大多软件不兼容,但是又各有所长,这也是困扰数字化成图的一个因素之一。 ?2 数字化测图新技术及应用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发展,带动信息化技术的进步,数字化成图技术进步很大,所以作为测绘人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对传统的测量方法必须要主动更新,具体到数字化测图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GP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无人机测量技术等等先进技术,打破传统的模式,实现数字化测图技术的更新。 2.1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无线传输技术更加先进,尤其是4G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即将使用的5G网络技术的应用,必然会推动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仪器制造商可以在全站仪的数据传输端口安装可以实时传输测量数据的发射装置,测绘人员只需要在专用测图手薄上安装数据接收装置,然后接收测量跑点人员根据数字化地图测量需要的测量点数据,手薄就可以实时接收测量数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直接绘制数字化地图。这样就可以提高测图的精度和质量,大大提高测量效率。 2.2全站仪与GPS-RTK 技术相结合 GPS-RTK 技术是一种成熟的测量技术,采集数据快,定位精度高,可以全天候作业,且不需要测点间通视,正常情况下比全站仪测量方法省时省力省人工,工作效率更好,但是使用GPS-RTK测量技术在有些条件下不适宜,比如城市建筑密集区,一些茂密的树林区域等等,这些情况下会阻挡接受卫星信号,使得测量无法进行,此时就需要配合全站仪测量方法,由测量人员现场跑点,现场测绘,使用相关软件现场成图。 另外随着我国北斗系统的组网成功,北斗系统更加稳定,以后利用北斗定位系统进行相关测量也正逐渐成熟,该项技术也必将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化测图等领域。该项技术与GPS定位原理一致,只需要相关软件开发部门开发适合的软件就可以推广使用。 2.3 CORS技术 CORS技术是一种网络RTK技术,比传统的RTK技术更具有点,传统的RTK技术需要架设基站,需要专业工具,测量作业范围受限较大,在有些地区无法使用,比如地下管线测量包括各类井下测量,以及城市建筑密集区等,这时CORS技术就显示出其优越性。所谓CORS 技术就是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就是在测区范围内建设适当的运行参考站,这样我们就可以实时提供给用户信号,这样就拓展了使用GPS 的测量范围,该项技术打破了传统的RTK技术瓶颈,数据可靠,使用更加方便,定位精度高,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2.4数字测图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测绘理论也在不断更新,现在地理信息技术正在广泛被科研院校和测绘单位使用。现在利用数字化测图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实施数字化测图显示出其独有的优越性,因为现在地形图不再是简单的点线面结合,而是空间数据与数据数据的结合体,野外采集数据时必须是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一起采集,这样在完成地信工作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数字化测图的需求。 2.5无人机航测技术 无人机测量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摄影测量技术,传统的摄影测量技术使用的飞机价格高,相关解析软件价格贵,飞行受天气影响较大,不能够灵活变换,飞行手续繁琐,必须要申请空域等,这就限制了其发展速度。而无人机体积小,价格便宜,维护费用低,飞行方式灵活多变,场地不受限制,受天气影响较小,操作简单,飞行高度低可以获得高清图像,相关数据处理软件成熟。目前,小型无人机对地观测系统已经成为科研单位和高校以及测绘部门争相研究的热点,并被广泛应用在数字化测图等中,通过实际应用不断提升无人机对地观测系统的性能。 3 结束语

实验四 眼图

实验四 数字基带信号的眼图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码间干扰传输的基本条件和原理,掌握基带升余弦滚降系统的实现方法; 2、通过观察眼图来分析码间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观察在输入相同码率的NRZ 基带信号下,不同滤波器带宽对输出信号码间干扰大小的影响程度; 3、熟悉MA TLAB 语言编程。 二、实验器材 计算机,MATLAB 软件 三、实验原理 1、基带传输特性 基带系统的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要获得良好的基带传输系统,就应该 图1 基带系统的分析模型 抑制码间干扰。设输入的基带信号为()n s n a t nT δ-∑,s T 为基带信号的码元周期,则经过 基带传输系统后的输出码元为 ()n s n a h t nT -∑。其中 1()()2j t h t H e d ωωωπ +∞ -∞ = ? (1) 理论上要达到无码间干扰,依照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基带传输系统在时域应满足: 10()0,s k h kT k =?=?? , 为其他整数 (2) 频域应满足: ()0,s s T T H πωωω?≤?=? ?? ,其他 (3)

图2 理想基带传输特性 此时频带利用率为2/Baud Hz ,这是在抽样值无失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频率利用率。 由于理想的低通滤波器不容易实现,而且时域波形的拖尾衰减太慢,因此在得不到严格 定时时,码间干扰就可能较大。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满足: 222(),s i s s s s i H H H H T T T T T ππ π π ωωωωω?????? +=-+++=≤ ? ? ??????? ∑ (4) 基带信号就可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这种滤波器克服了拖尾太慢的问题。 从实际的滤波器的实现来考虑,采用具有升余弦频谱特性()H ω时是适宜的。 (1)(1)1sin (),2(1)()1,0(1) 0,s s s s s s T T T T H T T ππαπαωωαπαωωπαω???-+--≤≤??? ??? ?-? =≤≤ ?? ?+>? ?? (5) 这里α称为滚降系数,01α≤≤。 所对应的其冲激响应为: ()222sin cos() ()14s s s s t T t T h t t t T T παππα= - (6) 此时频带利用率降为2/(1)Baud/Hz α+,这同样是在抽样值无失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频率利用率。换言之,若输入码元速率' 1/s s R T >,则该基带传输系统输出码元会产生

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

2.2作业原理 数字化测图的主要作业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打印图纸、提供数据光盘等)。 数字化作业流程图如下: 本次在实习中测图采用的方法为地面数字测图,利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字采集,在内业计算机上采用南方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 2.3测绘软件 在本次作业中采用南方CASS7.0软件进行内业处理. 南方CASS7.0是基于AUTO CAD平台开发的,AUTO CAD的所有功能它都可以用,而AUTO CAD则是世界上大家所共认的绘图平台,其编辑功能是有目共睹的,它均提供三种作业方式:电子平板方式、原图数字化方式及内外业一体化。在CAD的基础上,开发了许多功能,如量算定点、图形复制、绘制多功能复合线等。除此之外,还提供了地籍表格绘制与图纸管理等功能。 2.4作业流程 2.4.1作业简介 野外数字化测图是我国目前各测绘单位用得最多的数字测图方法,利用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模式,测站架设自动跟踪式全站仪,选择日本拓普康(Topcon)测量仪器。 2.4.2 作业过程 我们在测图中也采用外业草图+室内交互编缉来完成测图工作。我们在测绘过程中共分3个地形测绘小组,每个小组3— 4人不等,一人观测并在全站仪上作记录并编码,两人跑尺并内业绘图。 在点号的编码方式中,我们一个测区一个编码的方式。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和实际的每天工作量,人工实地绘制草图,在草图上标明,每隔10个点和测站互通点号,防止出错。当在外业完成各点的编号(编码)后,回到室内就可以把传输到计算机的各点在计算机屏幕上以展绘编码的方式出来,再根据跑尺人员自己所走过的线路,辅以这些点号编码,则可比较方便地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或者通过编制编码引导文件,实现自动连线。 当完成这项工作后,再把这些图拿到实地对照,量取实地没有测到的各种数据,再在计算机上进行交互编缉,从而得最终的地形图。 2.4.3 注意事项 2.4. 3.1 司尺要点 采用以上方法,对观测及司尺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第一 配合要默契,这一点测完了,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10秒内完成。第二 司尺人员担负着室内绘图的工作,是测图过程中的主要人员,所以对于地物(貌)的综合取舍等要心中有数,并且应在跑尺前确定好跑尺的线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 采用这样的测量方法要省事、快捷。测站上所需要的仅是编码及照准两个过程,而司尺人员所需要做的仅是通过对讲机报编码、摆放棱镜两个过程。现在的全站仪测量一个坐标,基本上在1秒以内,有的甚至达到了0.3秒一个点。受走路等原因的影响,测地物约30秒一个点、地貌在1分钟以内,可以说,主要的时间是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时间,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画草图的人员基本上是跟不上这个思路与速度的。经本人每天测量小时计,每天约可测600至900点。而且,连线的成功率在95%以上。 2.4. 3.2碎部要点 在测量的过程中,碎部点的取舍和测量至关重要,测点过密,造成成图密集,不该要的要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一、二、四报告

中南大学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目录 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 (3) 实验二:数字调制 (7) 实验四:数字调解和眼图 (11)

实验内容:实验一、实验二、实验四 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HDB 3 码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HDB 3 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4、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5、了解HDB 3 (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 二、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 密度双极性码(HDB 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 3 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 3 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 3 、AMI译码输出波形。 三、实验步骤 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单元和HDB3编译码单元。 1.熟悉数字信源单元和HDB3编译码单元的工作原理。接好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 2.用示波器观察数字信源单元上的各种信号波形。 用信源单元的FS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示波器探头的地端接在实验板任何位置的GND点均可,进行下列观察: (1)示波器的两个通道探头分别接信源单元的NRZ-OUT和BS-OUT,对照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判断数字信源单元是否已正常工作(1码对应的发光管亮,0码对应的发光管熄); (2)用开关K1产生代码×1110010(×为任意代码,1110010为7位帧同步码),K2、K3产生任意信息代码,观察本实验给定的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帧结构,和NRZ码特点。 3.用示波器观察HDB 3 编译单元的各种波形。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实训三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方法。 2.掌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误码率计算。 3.理解码间干扰和信道噪声对眼图的影响。 4.理解匹配滤波器的原理。 二、实验内容 1.基带信号采用不归零矩形脉冲或升余弦滚降波形,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分析。 2.误码率的计算:A/σ和误码率之间的性能曲线。 3.眼图的生成。 4.匹配滤波器。 三.实验结果 1.基带信号采用矩形脉冲和根号升余弦信号波形的功率谱。 (1)二进制不归零矩形脉冲的时域波形与功率谱(对应的m 文件为rectpul.m)。 012345678910 -1 1 时间 幅度2012210178 黄亮平 -5-4-3-2-1012345 01 2 3 频率功率 双极性矩形脉冲信号的功率谱密 度(2)二进制滚降系数为1的升余弦信号的时域波形和功率谱(对应的m 文件为rcos.m)。

0102030405060708090100 -1 1 时间 幅度2012210178 黄亮平 滚降系数为1的基带信号波形 00.51 1.52 2.53 3.5 x 104 00.1 0.2 0.3 0.4 升余弦信号功率谱2、误码率的计算 随机产生10^6个二进制信息数据,采用双极性码,映射为±A。随机产生高斯噪声(要求A/σ为0~12dB),叠加在发送信号上,直接按判决规则进行判决,然后与原始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出错的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相除得到误码率。画出A/σ和误码率之间的性能曲线,并与理论误码率曲线相比较(对应的m 文件为bercompared.m)。

0246 81012 10 101010 1010 2012210178 黄亮平 误码率仿真曲线与理论曲线的比较 A/sigma b e r 3.绘制波形和眼图 (1)设基带信号波形为滚降系数为1的升余弦波形,符号周期Ts,试绘出不同滚降系数a=1,0.75,0.5,0.25时的时域脉冲波形(对应的m 文件为diffrcosa.m)。 02468101214161820 0.5 1 2012210178 黄亮平 滚降信号波形 a=1 02468101214161820 0.5 1 滚降信号波形 a=0.7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