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

计量考:1斤=250克两=15.625克升=200毫升合=20毫升撮=2克

1铢=0.7克梧桐子大=黄豆大1分=4克蜀椒1升=50克葶苈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中者=15克乌头小者=3克大者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

1.四逆汤: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五,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用。

2.通脉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炙甘草二两。

3.通脉四逆猪胆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一合。

4.四逆人参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5.茯苓四逆汤:四逆人参汤加茯苓六两。

6.吴萸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吴萸一两。

7.干姜附子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

8.白通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

9.百通加人尿猪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人尿(即童便)五合,猪胆汁一合。

10.甘草干姜汤:炮干姜二两,炙甘草四两。

(附子,先煮二小时左右,到不麻口为止)如果附片未煮透服,被麻醉不安者,即以好肉桂三到五钱泡水服之,轻者立解,重者渐愈,切忌用冷水洗胃每多促亡!

附方:

潜阳封髓丹:附子二两,西砂三钱,龟板四钱,黄柏二钱,甘草二钱。

大回阳饮:附片二两,干姜一两,肉桂四钱,炙甘草三钱。

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

麻杏石甘汤:麻黄四两,杏仁五十枚,石膏半斤,炙甘草二两。

大青龙汤: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二两(如鸡子大)。

小青龙汤: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五味半升,半夏三两,生姜二两,细辛三两。

麻黄附子细辛: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甘草二两。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白虎汤: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两。

大承气汤:大黄四两,芒硝一两,枳实五枚,厚朴半斤。

小承气汤:大黄四两,枳实三枚,厚朴二两。

大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斤,大黄二两,枳实四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N

?中国中医药论坛-- 中国中医药论坛n5#y

据网上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衡计量单位换算方法说法不一,比较权威性的有:[oiXp

1、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g(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200 ml)"。又说:“古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如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g(一钱)计算”。《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有类似的记载,并云“凡云若于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 - 80 ml为宜”等。8$CuN

2、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时一两为今之6.69g。.n:?o

3、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合为今13 .92 g

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5、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6、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 g(一两合15 .5 g),新莽时期每斤238 g(一两为14 .875 g),东汉每斤合220 g(一两为13 .75 g)。R3?%

?中国中医药论坛-- 中国中医药论坛(e

郝万山先生在《汉代度量衡的转化》一文中,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更为可信: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Xdp

?中国中医药论坛-- 中国中医药论坛`>O[v_

郝万山先生的观点是:>

“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_

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T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

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Y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15g 15g 15g 10g 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w(02ow

?中国中医药论坛-- 中国中医药论坛^>kxR

目前临床多如此用药,所以现在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伤寒论》原方一次服用的药量,而我们现在多数汤剂是分两次服用,尽管是将原药煎煮两次兑在一起后再分两次服用,但第二煎的有效成分实际上估计是比较少的,这从药液的汤色上就可以看出,否则《伤寒论》原方也就不会只煎煮一次了。此外,《伤寒论》在桂枝汤服用法之后还有这样的说明:“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y

如果以原方服用三剂计算的话,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的用量就是135 g,甘草90 g大枣36枚,现在的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原方一天药量的九分之一;以二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六分之一;以一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三分之一;即便是原方“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的话,现在的一服也仅相当于原方一服的二分之一多一点。如此小的剂量,估计是不太容易出现“一服汗出病差”的。何况现在的病人也不太会每个人都能做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所以其疗效就会大打折扣。`

?中国中医药论坛-- 中国中医药论坛{">a7

在小柴胡汤中,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y; .bi

换算成今天的g,其中柴胡125 g,黄芩45g,人参45 g ,半夏50g,甘草45 g,生姜45 g,总量355g,加大枣12枚,用水2400 ml,先煮取1200 ml,去渣,煎至600 ml,每服200 ml。52a9(

?中国中医药论坛-- 中国中医药论坛v#

现在教科书小柴胡汤中的剂量:柴胡24 g,黄芩9g,人参9 g ,半夏9g,甘草9g,生姜9 g,总量69g,加大枣4枚。x)s

就算剂量搞不准,有争议,大枣的大小总不会有多大变化吧,为何减至4枚?Fl?

?中国中医药论坛-- 中国中医药论坛J EZ

当年,何绍奇曾就类似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

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EPs@

?中国中医药论坛-- 中国中医药论坛Pdy}.

请问各位高手在临床上应用经方时,剂量如何掌握?

名医张仲景临证用药中,对药物的煎煮及服药方法非常重视,现就《伤寒论》中仲景药物煎煮及服药特点窥析如下。

药煎煮方法据情各异

1.先煎:如麻黄汤的“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葛根汤的“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栀子豉汤的“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

2.后下:如大承气汤的“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一般规律是从药物质地出发,先煮质厚味难析出之厚朴、枳实,后纳味易析出之大黄,再纳易溶之芒硝。为充分发挥药效,认为有些药不宜久煎,如气味芳香之品,有些则宜久煎,如矿物类。

3.加清酒水煎:如炙甘草汤的“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药用清酒煎煮,可增强疏通经络利血脉的作用。

4.浸渍而不煎:如大黄黄连泻心汤的“以麻黄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或不煎煮,而以麻沸汤(滚开的沸水)浸泡,少顷绞汁即饮,是取其气,薄其味,使之利于清上部无形邪热,而不在泻下里实之法。

5.去滓再煎,如和解剂中小柴胡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方用去滓再煎之法,是取其气味醇和,且有和解少阳枢机之功,它如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和剂的煎煮法亦如此。

药物的不同服法

仲景从病势、病性、患者体质强弱等不同情况出发提出许多服药之法,如:

1.桂枝五法:其一啜热粥,益汗源,助药力;其二温覆加被以助发汗;其三中病即止,不必尽剂;其四小促其间,缩短服药时间,以维持药物体内浓度;其五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可谓集服药法之大全。

2.得吐者,止后服。如栀子豉汤类的“得吐者,止后服”,即服药后正气得伸张,驱邪外出故作吐。

3.得快利止后服。如大陷胸汤的“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体现出仲景治病时时顾护胃气,护养正气,祛邪而不伤正的预防思想。

4.以白饮和服。如五苓散的“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即药后多饮水,以使出汗,共奏化气利水、通里达表之功。

5.顿服。如干姜附子汤的“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方中附子生用,取其破阴回阳之力更强,一次顿服,使药力集中,回阳效果迅速。”

6.服药次数随证变化。如黄连汤的“昼三夜二服”;桂枝汤的“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等等。

作者体会以上为仲景在《伤寒论》中对药物煎法、服法方面的特点,值得我们深入体会,以便更好地在临证中应用。

古今方剂用药剂量求真

古今名医方剂中,用药剂量颇具特色,其间蕴义深刻,疗效卓著。分析其处方用药,各药量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君药大可至数两,数倍于常规剂量,佐使药却可小至几分。通常是药味少而用量精当,力专效宏。一定之病有一定不移之剂量,量变则方变法亦变,治病亦变。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煎服药法乃为因人之强弱、因病之轻重而调节用药量的重要途径,故而有仲景与东垣等不厌其详的煎服药法。中医处方用药不应乱填剂量,使治病

失去法度而疗效不佳。

中医两千年历史,形成了一套以阴阳五为基础的辩证施治、理法方药较为完态的科学理论体系。业医者以之为准绳用于病,而实际效果较之理论是相差甚远,今医尤甚。纵览古今,各大医家及名间名医治病效果则远在芸芸众医之上。究其因,其超人之处多在处方用药上,尤以用药剂量之妙不可言。余就读中医大学时,老师们来以授方剂中用药剂量之机括,多次询问也含糊其词不得而知,所学的常规剂量屋安全保守量,以后用此常规剂量于临床,多难获得显著疗效。故而查览古今医名方,深思穷究,明解从医十余年之疑惑,乃有所心得,验之临床,确有其效。深知,为医者当精思熟虑,追根究底,方为不致误人之真医。在此,对古今部份名医方剂中的用药剂量作较粗浅的分析综合研究,以希能从中可以达到较高疗效的真实用药剂量。同是,抛砖引玉,也希望同道中有专人研究中药用量这个问题使同代中医水平上一个层次。

中药剂量是临证最根本的问题的之一,它是一个貌似的简单,实则相当精深的问题。不知者忽略之,稍有心思者则认为它与治疗果关系重大。古今名医,没有不在用量上细加揣摸的。针对这个问题,好好总结一下前人用药经验,应当很有启发。

先看看“方书之祖”张仲景的用药。以桂枝炀为例: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向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之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以上摘自《伤寒论》原文,据多方考证,东汉一两相当于现13.92g。大枣十二枚至少大于30g。据此,柱枝三两大约为40g,药量之重令人生畏。观以后众医用仲景方,莫不减量用之,有的有效,有的效微,但均难达到原方的一服病愈,停后服之效果。正所谓“遵古则骇俗,减轻则失其本意,而必不灵。”余用桂枝汤数年,初用时乱填剂量,桂枝用量3-9g,余药剂量随决填写,未遵仲景用药之比例,辩证准确,用药却无效。于是也叹古方不能治今病。俟后细想,仲景被公认为医圣,方药用法写得清楚明白不厌其详,其药味少而能起沉疗效重病,后世用之却不效,一定另有其妙。首先,应当是剂量。桂枝汤、麻黄汤后均有禁例,犯之则吐、吐脓血、便血、汗出亡阳等,若非是大剂量,定不会出现此等情况。固然,古今气候变迁,人有强弱,地有南北,遵古而不泥古,用方当知常达变,不应斤斤拘于古之剂量。但古之名方,其药味选择,剂量搭配,宜丸宜散,或一剂分服、顿服、停后服之类,无微不至,各寓心法,一季度动则大相迳庭,失去本方奥义,故用难取效。老生常谈的解肌和营卫的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为治虚劳里急的小建中汤;桂枝汤加重桂枝剂量而变为治奔气的桂枝加桂汤。桂枝汤的煎服药法充分说明了用药有效剂量可以通过服药方式调节,而不是任意改变方中药物剂量。以后再用《伤寒》、《金匮》方时,一两折合为 6 g 或9 g,儿童可折为3g ,麻黄桂枝常用18 g-30 g不等,病愈停后服,剂量搭配悉遵原方,其效立显,深知药物剂量的确十分重要。仲景用药,汤剂均以两计,丸散剂才以“分”、“铢”等计。可以说,张仲景是用药少而精,力专效宏的典范。

清.张锡纯亦独具妙法,方中主药多以两计,余药多数二、三钱而已。其最有特色的几种药:生石膏、代赭石、熟地、山药等,恒用至三、四两(约合120-160 ,清一两为现37.30 g )甚者生石膏用至一斤。这些都是他几十年医疗实践的用药经验,在他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不厌其详反复阐述,申明其如此用药的原因和结果,其病案也证明了这种用药法确有奇效,能起沉疗,救生死。其调态用药量的方法,总以通过服药方式的改变而达到最佳有效剂量。如,治阳明经热症,常以生石膏六两煎汤一大碗,徐徐温服。若一次多服,则恒有寒凉浸下焦反生变症之弊病。又如用赭石降逆,汤剂效果不显时则汤未并用,常用赭石四两,

又重罗出细末两许,将余三两煎汤,调细末服下,其效立显......种种煎服药法甚多,其大略基于一个原则:一定之病有一定不移之剂量;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其重用石膏,骇人惊俗,这并非他故弄玄虚,逞匹夫之勇,确因有的病须用重剂才能显效和根除。张锡纯深感药不胜病往往服之不效,或药轻而激动其病愈加重。凡服药,有病则当之,非人当之,唯用不对病则人当之而有害。

清.陈士铎用药颇为精当,有胆有识,匠心独运。其处方用药,亦同张锡纯一般,在精通药性及辩证准确的基础上,极尽药量之变化,君医佐使、轻重缓急、升降浮沉,随病而施。如其言人参气味阳多于阴,少用则泛上,多用则沉下。治气脱。用人参一至五两始能回阳固脱于须臾。邪之初入,宜少用参为佐,及邪之深入,宜多用参以为君,及邪之将去也,宜专用参以为主。甘草多用至两以解毒,少用以钱而和药。五味子多用反无功。少用最有效。茨仁必用一、二两,始易有功。银花除风热数钱足矣,治痛须大用至数两效乃神。补阳之药,可少用以奏功,补阴之药而气易上腾;阴降,少用阴药而味难不达。诸如此类,这都是不同药物的特性在临床用量上的独特性。若有遵循它们自身的特点用之,是辩证无误,也难起效。清.傅专主用药与陈士铎和张锡纯类同,君臣佐使轻重有别。余初用易黄汤治黄带,山药、芡实仅用15g而已,结果总不见效,后读《傅青主女科》,见山药、芡实为一两,约37.30g,照实用之,效果立见,深叹“中医不传这秘在剂量,”确为真言。

以上诸例看似贵“重剂”而轻“轻剂”,其实非也。余意叹今医多处“隔靴搔痒”之方,常常是病重药轻,难以见效,故得点论文。实际上,张锡纯又何尝不用轻剂。其治大气下陷之“升陷汤”中,柴胡,升麻为君,仅一钱余而已,效力非凡,能力挽重病,此又体现了轻清上升之意。当代名医岳美中用药以轻清宣灵见长,其言轻量方剂治病适用于上焦病、皮表病、慢性病,引经药用量宜轻。李东垣治脾胃内伤杂病亦常用轻剂,其意为脾胃虚弱不受重药,量小多调理脾胃。总之,用药止问当与不当,不必问多与不多,以胜病为主,不可一尘不变地拘泥地常规用量。

《疹疫一得》的“清瘟败毒饮”中,黄连(大剂四钱至六钱,中制二钱至四钱,小剂一至半钱)......余认为,此等用药法最为恰当,值得推宗。当代天津名医于东川用药也同此,分为通用、重用、甚用,如:大黄通用9g ,重用12-15g,甚用18-30g 。这应当是一种科学的且极有效的用药方法,是中医临床用药量的发展方向之一。

古今名医在精通药性的同时,也在用量上细加摸索,以求达到最佳疗效。现在中医教材和药典中的剂量仅可作为常用安全参考量,而不可完全囿于彼。真正的临床最有效剂量还有待于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再加之前人已有的经验,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

天佑中华有中医

在很多年轻人看来,中医是遥远的,神秘而不可信。

殊不知,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是在中医中药的庇佑下,生命得以繁衍,身体得以康健。在中国的黄土地上,中医文明之河顽强地流淌着,至今仍在滋养着华夏儿女。

其实,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阿拉伯医学、古印度医学、古埃及医学……,然而它们又都先后枯竭、相继消亡了,惟独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中医学还在流动、还在生长。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当今世界,人类在享受到现代医学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医源性、药源性疾病带来的新的痛苦。在高科技的“双刃剑”面前,人们不由得将目光转向了东方,转向了中医中药。那些对东方、对中国的古老文明还比较陌生的西方人惊异于中医的神秘理论和神奇疗效,在无奈中看到了些许希望,产生了浓厚兴趣,从而走进中国、走进中医。

中医的力量是无形而实在的。当今的中华大地上,还有2900多所县级以上中医医院,

每天接诊着成千上万的患者;还有近30所中医高等学府,十几万莘莘学子每天都在朗朗诵读着中医的古老经典。从大洋彼岸到欧亚大地,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中药的芳香、针灸的神妙……

为什么中医中药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有如此强大的魅力?让我们从中医奇特的文化中寻找答案。

小小银针的震撼

1972年初夏的一天,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也就是现在的仁济医院)手术室无影灯下,医生们正在为一名儿童施行体外循环心脏内直视手术,奇怪的是这次手术没有按惯例先注射麻醉药物,而是在患儿身上扎了几根银针。这名儿童也没有处于全身麻醉的昏迷状态,而是非常清醒地看着医生在自己身上动刀。主刀医生问他:“痛吗?”他回答:“不痛。”……是什么力量使这名儿童不知疼痛?原来就是这小小的银针!原来是针灸麻醉的神奇!1982年以后,卫生部开始对各种针刺麻醉进行鉴定,首先通过了针刺麻醉甲状腺手术,这是我国针麻史上第一个经部级鉴定的针刺麻醉成果。其后,针刺麻醉下的胃大部切除术、肺切除术、颅脑手术、子宫切除术、颈椎前路骨科手术等,都通过了鉴定。一根小小的银针引起了世界的震惊。

针灸的效果是令人惊叹的。针灸不仅可以用于麻醉,还可以用来治疗多种难治疾病。早在2400多年以前,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发生了一个震惊全国的大事:虢国太子死了!举国上下正在隆重地准备安葬仪式,这时名医扁鹊恰好路过,看到了这一场景,他在问了发病死亡的情况后,立即说:“太子并没有死,我可以救活他。”旁边的大臣根本不相信扁鹊的话,说:“你这种荒唐的话连小孩也骗不过。”扁鹊对虢国君主说:“太子得的是一种叫‘尸厥’的病,其实并不是真死。”虢君央求扁鹊救他的儿子,扁鹊让弟子先把石针磨锋利,然后他把锋利的石针刺进了太子的头顶,不一会,太子就苏醒过来了。这个“起死回生”的故事被收入了《史记》。扁鹊也就成为第一位被载入正史的名医。

另一位被载入正史的名医华佗,也有一个神奇的故事。1800年前,魏国丞相曹操患了头风病,每次发作,头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遍求名医都没有办法,后来找到了华佗,华佗只用银针一刺他就不痛了,每次都是这么神验。以至于曹丞相决心要华佗做他的专职侍医,华佗没有同意。于是一幕悲剧发生了,这位出生于安徽亳州的丞相,一怒之下,杀了这位名医同乡。虽然事后曹丞相后悔不已,但一切都晚了。

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证明,针灸可以治疗300多种疾病,对100多种疾病疗效较好。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首批公布针灸疗效较好的病症有43种。在当今社会,针灸仍广泛运用于治疗中风、瘫痪、关节炎、风湿病、各类疼痛,治疗神经、运动、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等系统的疾病。除了治病,国内外还盛行用针灸减肥、美容、戒烟、戒毒。

针灸的发明是伟大的。在我国的历史传说中,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帝王世纪》)、“尝草制砭”(《路史》)。砭就是砭石,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医疗器具,最早的针是用石头做的,写作“(石+咸)”,又称“(石+咸)石”,后来才改用金属针写作“鍼”。石针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可用来刺破臃肿、排放脓血。后来又发明了“九针”——九种针具,现在针灸科大夫所用的针是其中的一种。

针灸的神奇与经络理论是分不开的。因为针灸要按照经络来操作。有专家说:“经络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按中医古籍的说法,经络是气血的通道,是连接人体内脏和肢节、上下内外的网络系统。经络遍布全身,循环运行。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功能就是靠经络来保证和调节的。没有经络就没有生命。可是经络究竟是什么?

经络是一棵生命树!

树有树干、树枝、树叶。树干、树枝、树叶是靠什么传递着生命的信息以维持自己绿色

的生命?靠的是一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但又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种东西,中国人把它叫着“气”。“气”是物质、功能、信息的三位一体,有了生命才有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生命。生命是需要传递的,传递“气”的通道就是“经络”。“经络”同样是无形的,但又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有稳定的方向和路线,就如同飞机飞行的航道。“气”因为有了“经络”而流动,人的生命之树因为有了“气”的流动而长绿。

经络是一个迷人的科学问题。不少科学家认为经络问题的最终解决完全可以拿诺贝尔奖。20世纪60年代,朝鲜的一个科学家宣布揭开了经络的秘密,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然而各国科学家们终于发现这是一个骗局,结果这位金先生无地自容,跳楼自尽。中国的科学家们当然不甘示弱,1991年我国政府开始实施一项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项目——攀登计划,经络的研究被列为首批12个项目之一。

对经络研究的成果是大不相同的,有人说:经络是神经。有人说:经络是血管。有人说:经络是结缔组织。有人说:经络是特殊的细胞膜。还有人说:经络是表皮传导的缝隙连接通道。还有很多说法,然而至今还没有一种得到科学界普遍承认的结果。或许经络是中国古人运用当时的人文、科技知识所做出的一个永远无法证明的伟大假说?或许经络蕴含的丰富的智慧是不能用纯粹的现代科技解释的?或许随着后现代复杂性科学的进步,经络之谜将会在21世纪的某一天得到最后的破译?我们期待着。

神医神术:武侠小说的真与假

在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神医的形象是不可或缺的。而真正的武林大侠又都兼通医道神术:经络点穴、运气疗伤、柳枝接骨、秘方去毒……

在这个成年人的童话世界里,我们不会怀疑这些医术的真假。可是一回到现实,又有多少人信以为真?

其实不少医术在古代的权威性史书中都有记载,在当代现实生活中还在运用。

柳枝接骨,据说这是中国古代医学不传之秘,在傅青主《金针度世》书中有记载。把剝剩了皮的柳枝整成骨形,柳枝中間打通成骨腔狀,然後安放在两段碎骨头的切面中間,代替被切除的骨头,在安放時,木棒的两端和骨头的兩個切面都塗上热的生鸡血,再把一种能生长肌肉的“石青散”撒在肌肉上,把肌肉缝好,然後又在接合部位上敷上接血膏,夾著木板以固定骨位。植入骨中的柳枝,会被钙化,成为骨骼。

自然的植物成为人体生命的延伸。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人。人与自然,通过这根柳条得到了融合。或许这就是中医的魅力所在吧。

现在柳枝接骨虽然已经很少运用,但接骨、正骨技术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天人合一”的思想还深深地根植于正骨技术之中。嵩山少林寺、湖北武当山等佛教、道教圣地,僧人、道士还在一边苦练武术,一边学习治伤方法。武僧、武道们都有秘传的跌打损伤妙方、妙法。而以治疗为生的骨伤科医生则更是在继承先辈秘法基础上做了创新。

尚天裕,中国中医研究院的骨科专家,1958年创立了小夹板局部外固定法,这是一套动静结合、内外兼治的治疗骨折的新方法。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早期功能锻炼,使骨折愈合期比西医缩短三分之一。

古都洛阳东郊的一个小村——平乐村,郭氏祖传正骨发源于此,原来还在大槐树下、大门楼内为病人治病的平乐正骨,如今不仅成立了正骨学校、正骨研究所,而且还成立了一所现代化的洛阳正骨医院。在正复手法、固定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北京的近郊,有一位百岁老人双桥老太太,稍微上点儿年岁的北京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在医学界,她是公认的中医正骨专家;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她是捏骨神医、华佗转世。在她八十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上至国家领导人、外国首脑,下至平民百姓、外地民工,经她亲手治愈的患者就有数万人,老人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般的色彩。她1900年出生在河南省夏邑县的罗楼村,是有300年的历史的罗氏正骨法的第五代传人。罗氏正骨法的主要特点

是:手法诊断,手法治疗。在对骨折、骨关节脱臼、颈椎综合症、椎间盘脱出、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多种腰疼病的治疗上,显效快、治愈率高,深得海内外患者们的信任。她的名字叫罗有明,“罗有明这个名字还是周总理给取的呢!”老人家至今说起这段往事仍然记忆犹新。

老人用手法正骨,体现了由外治内、内外相通的整体思想。这不由得使我想起21世纪初一部风靡海内外的电影——《刮痧》。

《刮痧》说的是一个发生在美国密西西比河畔圣路易斯城的故事,主人公许大同先生五岁的儿子丹尼斯闹肚子发烧,在家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以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而这就成了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接连不断的灾难恶梦般的降临,原来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努力多年以为已经实现了的美国梦被这场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

电影《刮痧》“刮”出的其实是中国人和美国人、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它既是浅层次的习惯差异,更是隐藏在背后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对待丹尼斯闹肚子发烧,西方人要用内治法,中国人则用外治法。

中国大哲人老子说过:“道法自然”。

刮痧和手法正骨、推拿、按摩以及柳枝接骨等一样,这些中医的重要外治方法,都是自然疗法,表面上看只是“医术”,可是在深层次上却是“医道”,是一种自然之道。外治以中医经络学说作指导,通过外治方法达到内治目的。通过疏通经络,打开体内邪气向外排泄的通道,而驱除了体内的邪气,那么正气自然就上升了、加强了,人的身体也就健康了。中医有一句名言:“有诸内必形诸外”。内在的疾病一定会反映在外表,所以通过外在表现可以揣测内在的病理变化,这叫着“司外揣内”。同样通过外在的治疗也可以达到内在治疗的效果。外治法不用药物,没有药物毒副作用,这种“非药物疗法”、“自然疗法”引起了当代人的关注,正在当今世界兴起。

用药如用兵

为什么同一个病,去找不同的中医师,往往会有不同的诊断?会开出不同的处方?其奥妙之处大概如同用兵作战。

中医常常把用药之法比喻成用兵之道。病患有大有小,小病可以耗精,大病可以伤命,就像一个敌国。药物就是攻打敌人的士兵。一定要知己知彼,在多种攻打战术中选取一种最佳战术。传经的邪气,要先夺取敌人还未到达之处,斩断敌人的要道;横暴的疾病,要保住我方还没有丧失的疆土,守住我方的城堡。《孙子兵法》十三篇,其实已经说尽了用药治病之法。用药用兵的精妙,是五千年来中国人苦苦求索的结果。

五千年以前中华文明的伟大创造者炎黄二帝,发明了中医中药。

炎帝神农氏开创农业和医药,砍木为耜,揉木为耒,教民播种五谷,又尝百草五味,一日遇七十毒,而兴医药。《史记?三皇本纪》说:“神农氏尝百草,始有医药。”神农氏生活的时代大约是我国原始社会的农耕时代,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食用植物的培植,药用植物逐步被发现。因此神农氏被后世尊为中华医药的始祖,也就理所当然了。

黄帝轩辕氏更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不仅发明了舟车、宫室、指南车,命令仓颉创制文字,大挠制定干支,伶伦制作乐器,黄帝的妻子嫘祖教人养蚕,而且还发明了医学。传说他和自己亲近的大臣岐伯一道创制了《黄帝内经》。所以中医药学又被称为“岐黄之术”。

炎黄发明的医药到了商汤时代有了一个重大的飞跃,那就是汤王的宰相伊尹创制了“汤液”——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汤药”。“汤液”的出现表明药物的使用已经告别了单味药——单枪匹马的时代,开始转向了大规模集团军作战。

在托名黄帝的中医学第一经典《黄帝内经》和托名神农炎帝的中药学第一经典《神农本草经》里已经阐述了运用药物“集团作战”的道理,那就是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的理论。

把单味药组合成一个“方阵”,中医把它叫着“方剂”,方剂学鼻祖是“医圣”张仲景。他是河南南阳人,处在东汉的末年,做过长沙太守,当时宦官当权,政治黑暗,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由于战火绵延,天灾频仍,所以疫病流行,死亡枕藉。他的家族原有200多人,自汉献帝建安元年以来,不到10年时间,就有2/3的人因疾病相继死去,而其中因感染伤寒病的竟占了7/10。这种家破人亡的惨象,使张仲景非常悲痛。为了战胜这种疾病,给人民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他一方面“勤求古训”,认真钻研《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医学著作,吸取前人的理论精华,一面“博采众方”,广泛搜集整理民间流传的经验方药,参考各家医方,在临床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检验。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劳动,终于在他晚年完成了《伤寒杂病论》,这一医学巨著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后又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分别载113方、262方,用药分别为87种和116种。这些原方一直被后世当作“经方”使用,1700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这些经方的疗效非常显著。直到今日,不仅在国内医家,而且世界上特别是亚洲诸国如日本、朝鲜、越南也仍在广泛应用,其中不少方剂还制成了成药。使用张仲景方的医家还被称为“经方派”。

《伤寒论》有一个有名的方子,叫“麻黄汤”,共有四味药组成,其中麻黄是君王,桂枝是宰相,杏仁是佐臣,甘草是使者。麻黄发表散寒,桂枝和营资汗,杏仁宣肺降气,甘草调和诸药。如此布阵,共同对付风寒表实的敌人。

“药圣”李时珍,这位被联合国纪念的世界十大杰出科学家,不仅是一位药物学家,而且也是一位用药组方的医学家。他出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14岁考中秀才,以后三次考举人,三次都落榜了。从此,他就决心随父亲李言闻学医,不再去应考了。31岁,他治好了楚王儿子吃灯花的怪病,被聘为楚王府奉祠正,掌管王府的良医所,不久又被推荐到京城太医院任职。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他感到历代的药物学著作存在不少缺点,为此,他托病辞去了太医院的职务,回到故乡全力重修本草,从35岁开始动手编写《本草纲目》。他历尽艰辛,化了27年工夫,终于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这时,李时珍已经是61岁的老人了。

《本草纲目》不仅记载了1892种药物,对每一位士兵——药物做了详尽的分析,说明了它的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功用,而且记载了11096首方剂,其中很多方剂是李时珍的发明,从中可以看出药圣用兵攻敌的高超战术。

中医把大黄比喻成将军,把甘草比喻成国老。有一位上海名医发明了一张方子,叫“将军斩关汤”,用于治疗妇女经血淋漓不断或血崩虚中,方中用了“将军”大黄,大黄兼有止血、消瘀、凝血的功效,是统帅,但单枪匹马还是不能取胜的,还要统领一些祛除瘀血、滋补肝肾、补脾益气的“战士”。只有互相配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森林和树木:中西医治病的异同

SARS,新世纪人类遭遇的第一场瘟疫灾难。当它突如其来的时候,中医和西医调动起自己所有的智慧勇敢地面对。这时他们的智慧通过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呈现出来。西医采用微观、精确的方法寻找SARS的病原体,现在找出是一种变异的冠状病毒,然后运用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这一病毒进行测序,接下来就要筛选、开发能杀灭这一病毒的药物;中医则用宏观的、辩证的方法,不管它是什么病毒病菌,都是一种邪气,“非典”属于温病范畴,根据症状、体质等信息,就可以辨别出不同的“证”。然后对“证”下药。西医采用对抗性治疗,需要找出敌人,然后制造出针对性的杀伤武器去杀灭敌人;中医不采用对抗治疗,而是用药物增强体内的正气,调整人体的自组织能力,让机体的正气——自组织能力营造出一个病毒不能生存的内环境。

有人说:“中医是治病的人,西医是治人的病。”也有人说:“中医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西医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说法过于尖刻了,不过中医重视宏观的“森林”,西医重视

微观的“树木”,倒也是事实。

西方人用分析还原的方法看待问题,中国人用整体思辩的方法看待问题。中医把人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体小宇宙,宇宙大人体”。在中医看来,人体内部是一个整体,人体与外部环境也是一个整体。人体内部的各结构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各功能之间是互相协调、互相影响的。人和自然环境之间也是密切关联的,中医历来重视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联系,重视季节、昼夜、地理环境等对人体的影响。反映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东方思想。这种整体思想贯串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治疗和养生等所有领域。

对待疾病,中医学是辨别“证”,西医学是辨别“病”。“证”是整体的、宏观的“森林”,“病”是具体的、微观的“树木”。过去,中医在没有现代科学知识和精密的检验仪器的情况下,发明了一套独特的诊断、治疗疾病的方法─—“辨证”。首先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收集病人反映出来的客观信息,然后根据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一总纲领,对脏腑、气血以及六经、三焦、卫气营血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以寻找病证的根源和病变的本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最后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这一过程,中医称之为“辨证”。根据辨出的“证”,然后就可以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方剂。

神医华佗曾给两个都患了头痛身热、症状完全相同的病人看病,在给他们开方时,一个用了泻下药,一个用了发汗药。有人大惑不解地问华佗:“为什么同样症状却要开出了不同的药方?”华佗说:“他们两个人一个是内实证,一个是外实证,所以要用不同的治法。”到了第二天,两个人的病全都好了。在中医看来,不同的病症,可以是同一个“证”,也就可以采用同一治疗方法;相同的病症,可以是不同的“证”,也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临床医学经典。它系统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其中以六经辨证治疗伤寒,以脏腑辨证治疗杂病的,使中医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辨别病“证”是不是准确,直接关系到用药处方的效果。

当代名医蒲辅周先生,曾治疗两个消化性溃疡的病人。一位38岁的男子,有胃溃疡和胃出血史,近期由于劳累过度,加上路遇大雨,喝了一点冷葡萄酒,突然吐血不止,急忙送到医院治疗,经西医治疗两天后,大吐血仍没有停止,恐怕引起胃穿孔,决定立即手术。患者家属有顾虑,半夜请求蒲辅周处方止血,蒲老用张仲景的“侧柏叶汤”三味药让病人煎服。第二天,病人吐血渐止。蒲老在前方基础上,加了西洋参、三七,又调理了几次。治好了病人的溃疡病,以后没有再复发。又有一位42岁男子,患有十二指溃疡已经13年,大便潜血阳性,脘腹疼痛,空腹时更是疼痛难忍。曾找过多位中医诊治,都没有什么效果。后来请蒲老治疗,蒲老给他开了张仲景的四逆散合左金丸,后又进行几次药物加减,彻底治好了他的溃疡病。

这两个病例,都属于西医所说的消化性溃疡病,但蒲老根据不同的病情,区分两者属于不同的“证”,一个是胃寒血瘀伤络证,一个是肝胃不调兼湿热证,所以分别用了温通胃阳、消瘀止血和疏肝和胃、清利湿热的方法,因此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中医看病是直观的、形象的,重视直觉体悟的认知方法。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不是从解剖形态出发,而是从功能出发。与动态功能相比较,实体的结构形态是不重要的。比如说中医讲“脏象”而不讲“脏器”,讲“气”“阴阳”而不讲“形”,讲“经络”而不讲“神经”。中医很多概念只代表功能,不一定非有实体结构,“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脏象”、“气”、“阴阳”、“经络”主要是通过直觉体悟感知的,不是由实证、实验方法得出的。“脏象”的生理结构与人体实际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而是指功能相同、时空节律形态具有同步性、全息性和一组动态结构。如中医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左肝右肺”,

这并不是指肝在左边、肺在右边,而是指“左”与“肝”都具有上升的阳性功能,“右”与“肺”都具有下降的阴性功能。“经络”主要是循经感传的认知固化的产物。中医在诊断、辨证上更体现了这一特点。望闻问切四诊是一套由表知里的诊断方法,通过对脏器经络的功能性变化的感知,把握疾病发生病因、病变机理。中医诊断辨证是否高明与这个医生认知、感悟能力的高低有密切关系。

庸医与良医

周恩来总理曾患有癃闭证,无法顺利排尿,十分痛苦,请了很多医生,吃了中药西药,但都没有什么效果。后来请蒲辅周先生给开了两付中药,总理服后,病就好了。总理问蒲老:“为什么您给我开的药特别灵呢?”蒲老说:“别人把您当总理医,我把您当病人医。总理的病不是医生可以治的,病人的病却是医生可以治的。”蒲辅周先生是全国政协常委,经常要参加政协活动,但这位70多岁的老人却很少要单位派专车接送。为了照顾老人,国务院特地在景山东街给老人安排了一套住房,但蒲老坚持不去,仍住在广安门医院的宿舍里。他说:“我是一个医生,我不能离开医院。”

蒲辅周先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当代“良医”。要想成为一个“良医”,医术的高明固然重要,但医德的高尚往往更加重要。

中国古人有一种理想,就是“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这是因为“医生”跟“宰相”一样也是一种“仁术”,所不同的只是一个治国,一个治人。虽然西方也很重视医生的仁爱道德,但却没有提到这么高的程度。

“杏林”是中医的代名词,医家常常自称“杏林中人”。这一典故源于与华佗、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的董奉。据《神仙传》记载:董奉在庐山行医济世,为人治病,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棵杏树;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棵杏树。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赈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二万余人。传说董奉曾治好一只老虎的病,后来这只老虎为这片杏林守护,这就是“虎守杏林”的故事。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后来人们喜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这类话语来赞美象童奉一样具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大医。

在陕西耀县,有一座平常的山,却因为一个不平常的人而成了众人朝拜的圣地。这座山就是“药王山”,它是为了纪念“药王”孙思邈而改名的。药王山上的药王庙从唐太宗皇帝拜真以来,每年“二月二”都要在此起会十天,最高潮时游山人数每天可达五万余人,热闹非凡。孙思邈“真人”是一个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苍生大医”,又是一位活了141岁的养生专家。他不为名求,不为利惑,不为禄位所诱,先后三次拒绝帝王的征诏封官,深入民间,精心研究医药,穷搜民间方药,矢志为民医病,普救苍生。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孙思邈的传说。孙思邈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部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而且留下了“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至理名言。他的“大医精诚”——医术要精、医德要诚的遗训,早已成为历代医家的座右铭。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物质、精神生活大幅提高,自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人的疾病谱发生了结构性变异,现代综合征、癌症、心身疾病、医源性、药源性疾患不断产生,迫使人类痛感现代医学的局限性,一个“回归自然”、“绿色消费”的浪潮正在兴起,整体医学快速崛起,国际上出现了中医中药热,中国传统的“整体医学”——中医学在弥补现代生物医学的不足方面将发挥作用,中医中药的复兴将在21世纪再现曙光。

(完整word版)伤寒论整理总结,推荐文档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转载) 经方之一,许多名医成名方---乌梅丸。 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肢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 记得有一位名医说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见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之黄连,干姜之类。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神,活血化瘀。

刘渡舟伤寒论方剂歌诀

此编歌括是老一生研究《伤寒论》之精华"他把《伤寒论》方用歌括形式,分门别类!综合归纳,融为一冶,启迪后学"为我们研究!学习!背诵《伤寒论》经典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笔者80年代跟随老学习《伤寒论》时,亲耳聆听恩师教诲,深受其传,现将此编献与诸同道,若能对今天研《伤寒论》有一点帮助,使老的学术思想发扬光大!泽被后世,足矣"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根汤: 桂加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 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

(完整版)方剂学完整整理

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学: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先秦时期复方的产生和发展 《五十二病方》: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283首方,用药242种、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标志方剂临床应用已初具规模。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黄帝内经》载方13首、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提出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提出制方理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配伍严密,药变方殊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剂型丰富,煎服有法;疗效卓著,流传千古。 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 《肘后备急方》(简、便、廉、效):单方510首、复方494首;多用于治疗突发急症;论述简要,载录之药方“皆已试而后录。 隋唐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载方7500多首;病症类方,首列妇儿;专辑“食治”卷;收录保健、美容方。 《外台秘要》:载方6800多首;保存许多散失方;按科、病分类方剂。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1.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载方确有效验而实用;详列主治、组成外,尚详述药物的炮制和制剂;用药辛温香燥 2.专科方书问世:《小儿药证直诀》(钱乙),最早的儿科专科方书 3.方论专着产生:《伤寒明理论》(成无已)--第一部专门用君臣佐使理论剖析方剂的专著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善用寒凉,为寒凉派,著《宣明论方》;张从正主张攻下,为攻下派,著《濡门事亲》;李东垣专补脾胃,为补土派,著《脾胃论》;朱震亨力倡滋阴,为滋阴派,著《丹溪心法》 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 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普济方》载方61739首--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2.方论专着,层出不穷:《医方考》、《医方集解》 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 《医林改错》(王清任)--主要针对瘀血病证 《温病条辨》(吴瑭)--针对温热病证 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1)功效分类方剂《医方集解》 (2)治法分类方剂《景岳全书》(张景岳) 《医学心悟》(程钟龄) 近现代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 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 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证候(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伤寒论方115首

《伤寒论》究竟有多少方剂?至今尚未有准确数字,目前主要有2种认识,一种认识是从高保衡等人于《伤寒论序》文中所言“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一种认识是从朱肱于《类证活人书》卷十二中所言:“张仲景伤寒方一百一十三首”。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五版《伤寒论讲义》教材中其方剂索引数目是114方(缺文蛤散);且在六版《伤寒论选读》教材方剂索引数目则是113方(少土瓜根汁方与猪胆汁方),而数版本《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等教材则大多认为《伤寒论》方剂是113方,笔者对此作了认真地仔细地统计,则发现《伤寒论》方剂既不是112方,也不是113方,更不是114方,而是115方,为了纠正以往对《伤寒论》方剂数目的不准确认识,特将《伤寒论》方剂例举于次。 (1)十枣汤(2)三物白散(3)干姜附子汤(4)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5)土瓜根汁方(6)大承气汤(7)大柴胡汤(8)大青龙汤(9)大陷胸汤(10)大陷胸丸(11)大黄黄连泻心汤(12)小青龙汤(13)小柴胡汤(14)小承气汤(15)小建中汤(16)小陷胸汤(17)五苓散(18)文蛤散(19)乌梅丸(20)四逆汤(21)四逆加人参汤(22)四逆散(23)甘草汤(24)甘草干姜汤(25)甘草附子汤(26)甘草泻心汤(27)生姜泻心汤(28)白头翁汤(29)白虎汤(30)白虎加人参汤(31)白通汤(32)白通加猪胆汁汤(33)瓜蒂散(34)半夏泻心汤(35)半夏散及汤(36)当归四逆汤(37)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38)竹叶石膏汤(39)芍药甘草汤(40)芍药甘草附子汤(41)赤石脂禹余粮汤(42)吴茱萸汤(43)牡蛎泽泻散(44)附子汤(45)附子泻心汤(46)抵当丸(47)抵当汤(48)苦酒汤(49)炙甘草汤(50)茵陈蒿汤(51)茯苓甘草汤(52)茯苓四逆汤(5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54)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55)枳实栀子豉汤(56)栀子豉汤(57)栀子甘草豉汤(58)栀子生姜豉汤(59)栀子柏皮汤(60)栀子厚朴汤(61)栀子干姜汤(62)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63)禹余粮丸(64)真武汤(65)桂枝汤(66)桂枝二麻黄一汤(67)桂枝二越婢一汤(68)桂枝麻黄各半汤(69)桂枝人参汤(70)桂枝甘草汤(7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72)桂枝附子汤(73)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74)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75)桂枝去芍药汤(76)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77)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78)桂枝加桂汤(79)桂枝加芍药汤(80)桂枝加大黄汤(81)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82)桂枝加附子汤(83)桂枝加葛根汤(84)桂枝加厚朴杏仁汤(85)桃花汤(86)桃核承气汤(87)桔梗汤(88)柴胡加芒硝汤(89)柴胡桂枝汤(90)柴胡桂枝干姜汤(9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92)调胃承气汤(93)烧裈散(94)通脉四逆汤(95)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96)理中丸(97)黄芩汤(98)黄芩加半夏生姜汤(99)黄连汤(100)黄连阿胶汤(101)猪苓汤(102)猪肤汤(103)猪胆汁方(104)旋覆代赭汤(105)麻黄汤(106)麻黄附子甘草汤(107)麻黄连轺赤小豆汤(108)麻黄附子细辛汤(109)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110)麻黄升麻汤(111)麻子仁丸(112)葛根汤(113)葛根加半夏汤(114)葛根黄芩黄连汤(115)蜜煎导。作者:王付

趣味记忆伤寒论中方剂歌诀

趣味记忆伤寒论中方剂歌诀 1、桂枝汤:桂枝用勺炒枣姜。发热汗出桂枝汤,桂枝芍药草干姜。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2、桂枝葛根汤:桂枝用勺炒枣姜,葛麻黄。汗出恶风项背强,桂枝汤中葛麻黄。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3、桂枝加附子汤:桂枝用勺炒枣姜,附子来帮忙。发汗不止人恶风,桂枝汤中附子藏。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4、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炒枣姜。下后脉促胸又满,桂枝去芍是良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5、桂枝去芍加附子汤:桂附无芍炒枣姜。恶寒去芍加附子,桂附无勺草枣姜。 桂枝甘草生姜附子 6、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汤中杏麻黄。面热身痒各半汤,桂枝汤中杏麻黄。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麻黄杏仁

7、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汤中杏麻黄,关键在用量。汗出脉洪形似虐,桂二麻一莫彷徨。桂枝汤中杏麻黄,取名桂二麻一汤。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麻黄杏仁 8、白虎加人参汤:知母石膏炒迷人。汗后烦渴脉洪大,就用人参白虎汤。 知母石膏粳米人参 9、桂枝二越婢一汤:桂麻炒芍、姜枣膏。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麻黄石膏 10、四逆汤:四逆汤,附子炒干姜。 附子甘草干姜 11、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硝炒黄。 大黄甘草芒硝 12、葛根加半夏汤:桂枝汤半葛麻黄。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半夏葛根麻黄 13、干姜甘草汤 干姜甘草

14、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 15、麻黄汤:麻桂炒杏仁。 麻黄桂枝甘草杏仁 16、小柴胡汤:人炒芩柴半枣姜。 人参柴胡黄芩甘草半夏大枣生姜17、大青龙汤:麻桂炒杏、姜枣膏。 桂枝麻黄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18、小青龙汤:好细辛、麻桂勺炒姜夏味。 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半夏五味子生姜细辛19、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中朴杏仁。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厚朴杏仁20、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新加汤,人参放进桂枝汤 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人参

伤寒论的方剂的度量衡转化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1.度量衡制 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

伤寒论方剂汇总

伤寒论方剂汇总 计量考:1斤=250克两=15.625克升=200毫升合=20毫升撮=2克 1铢=0.7克梧桐子大=黄豆大 1分=4克蜀椒1升=50克葶苈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中者=15克乌头小者=3克大者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 1.四逆汤: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五,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用。 2.通脉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炙甘草二两。 3.通脉四逆猪胆汤:通脉四逆汤加猪胆一合。 4.四逆人参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5.茯苓四逆汤:四逆人参汤加茯苓六两。 6.吴萸四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炙甘草二两,吴萸一两。 7.干姜附子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 8.白通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 9.百通加人尿猪胆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葱白四茎,人尿(即童便)五合,猪胆汁一合。 10.甘草干姜汤:炮干姜二两,炙甘草四两。 (附子,先煮二小时左右,到不麻口为止)如果附片未煮透服,被麻醉不安者,即以好肉桂三到五钱泡水服之,轻者立解,重者渐愈,切忌用冷水洗胃每多促亡! 附方: 潜阳封髓丹:附子二两,西砂三钱,龟板四钱,黄柏二钱,甘草二钱。 大回阳饮:附片二两,干姜一两,肉桂四钱,炙甘草三钱。 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 麻杏石甘汤:麻黄四两,杏仁五十枚,石膏半斤,炙甘草二两。 大青龙汤: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二两(如鸡子大)。 小青龙汤: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五味半升,半夏三两,生姜二两,细辛三两。

伤寒论全部药方分类录

傷寒論全部藥方分類錄 姜佐景編製五十一年(1962)國醫節 王全民重新打製2009年12月17日方名上端首排加()數字,係今新編號數,次排數字係示原有次序,方名字多者簡之。 ○ (子) 桂枝湯類(計14方) (1)001 桂枝湯: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2)045桂枝加桂湯: 桂枝湯五味原量桂枝二兩 (或說應加肉桂) (3)083桂枝加芍湯 (原名: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湯五味原量芍藥三兩 (4)084桂枝加黃湯 (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加芍藥湯六味原量大黃二兩 (5)003桂枝加樸杏湯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桂枝湯五味原量厚朴三兩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6)004桂枝加附湯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湯五味原量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7)006桂枝去芍湯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8)007桂枝去芍加附湯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桂枝去芍湯四味原量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9)044桂枝救逆湯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蜀漆三兩洗去腥牡蠣五兩熬龍骨四兩 (10)046桂甘龍牡湯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桂枝一兩去皮甘草二兩炙龍骨二兩牡蠣二兩熬 (11)064桂枝人參湯: 桂枝四兩人參三兩白朮三兩甘草四兩炙乾薑三兩 (12)069桂枝附子湯: 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 切大棗十二枚擘 (與(6)方同味異量)

(13)005白朮附子湯 (桂枝去桂加白朮湯): 白朮四兩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方名出金匱) (14)012桂枝去桂加苓朮湯 (桂枝去桂君茯苓白朮湯): 白朮四兩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茯苓三兩白朮三兩 附●桂枝新加湯: 桂枝湯五味原量芍藥加一兩生薑加一兩人參三兩 ○ (丑) 麻黃湯類 (計9方) (15)020麻黃湯: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甘草一兩炙 (16)021大青龍湯: 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石膏如雞子 大碎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枚擘 (17)022小青龍湯: 麻黃去節桂枝去皮芍藥細辛乾薑甘草炙各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斤洗 (附加減法) (18)008桂麻各半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芍藥麻黃去節甘草炙生薑切各一兩大棗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 (19)009桂二麻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去節杏仁十六枚去皮尖甘草一兩二銖炙生薑一兩六銖切大棗五枚擘 (20)011桂二越一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十八銖芍藥十八銖甘草十八銖 炙麻黃十八銖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生薑一兩大棗四枚擘 (21)085麻黃附辛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二兩去節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細辛二兩 (22)086麻黃附甘湯 (麻黃附子甘草湯) : 麻黃二兩去節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 片甘草二兩炙 (23)024麻杏甘石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枚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 ○ (寅) 葛根湯類 (計4方)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刚搜来的,供参考 字号:大中小 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 难道是我错了? 忙去翻JT的文章: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 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

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 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 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 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 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 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临床常用方剂汇总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临床常用方剂汇总 1.八珍汤(《正体类要》) 2.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白虎汤(《伤寒论》) 4.白头翁汤(《伤寒论》) 5.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7.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8.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9.保和丸(《丹溪心法》) 10.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11.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 12.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14.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5.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16.大承气汤(《伤寒论》) 17.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18.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19.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20.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21.丁香柿蒂散(《症因脉治》) 22.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3.二妙散(《丹溪心法》) 24.二至丸(《医方集解》) 25.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26.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27.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28.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29.归脾汤(《正体类要》) 30.桂枝汤(《伤寒论》) 31.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32.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3.理中丸(《伤寒论》) 34.连朴饮(《霍乱论》) 35.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36.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37.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决》) 38.六一散(《伤寒直格》) 39.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40.麻黄汤(《伤寒论》) 41.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42.麻子仁丸(《伤寒论》)43.麦门冬汤(《伤寒论》) 44.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5.平胃散(《简要济众方》) 46.千金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 47.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48.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49.清胃散(《脾胃论》) 50.清营汤(《温病条辨》) 51.人参养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2.三仁汤(《温病条辨》) 53.桑菊饮(《温病条辨》) 54.桑杏汤(《温病条辨》) 55.肾气丸(《金匮要略》) 56.香砂六君子汤(《医方集解》) 57.生脉散(《医学启源》) 58.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9.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伤寒论方剂煎服法

伤寒论方剂煎服法(特征性,单选题备用) 太阳病 1?桂枝汤:啜粥温覆取遍身微似有汗。 2?桂枝加葛根汤:先煮葛根,覆取微似汗。 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覆取微似汗。 4?麻黄汤:先煮麻黄,去沫,覆取微似汗。 5.葛根汤:先煮麻黄、葛根,去沫,覆取微似汗。 6?大青龙汤:先煮麻黄,去沫,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7.小青龙汤:先煮麻黄,去沫。 8.桂麻各半汤:先煮麻黄一二沸,去沫。 9.桂二麻一汤:同上。 10.桂二越婢一汤:同上。 11.五苓散: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12.桃核承气汤:煮取,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饭前服)先食温服。当微利。 13.抵当汤:不下更服。 14.栀子豉汤:先煮栀子。得吐后,止后服。 15.麻杏甘石汤:先煮麻黄,去沫。 16.白虎加人参汤:煮米熟汤成。 17.葛根苓连汤:先煮葛根。 18.桂枝甘草汤:顿服。 19.救逆汤:先煮蜀漆。 20.苓桂甘枣汤:甘澜水,先煮茯苓。 21.小建中汤:煮,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 22.桂枝人参汤:桂枝后下。日再夜一服。 23.干姜附子汤:顿服。 24.炙甘草汤:加清酒,后烊化阿胶。 25.大陷胸汤:先煮大黄,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26.小陷胸汤:先煮栝楼。 27.三物(桔梗、巴豆、贝母)小白散:白饮和服。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28.大黄黄连泻心汤:麻沸汤渍之(沸水冲泡) 29.附子泻心汤:附子专煎,取其味厚;三黄渍之,取其气薄。(大黄、黄连、黄苓) 30.半夏泻心汤:煮取,去滓再煎(使寒热药性相合,禾U于调中和胃) 31.生姜泻心汤:同上。 32.甘草泻心汤:同上。 33.旋覆代赭汤:同上。 34.黄连汤:昼三夜二服。 35.十枣汤证: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去滓,内芫花、甘遂、大戟末。平旦服。得快下利后, 米粥滋养。 阳明病 1?白虎汤:煮米熟汤成。

伤寒论方剂

伤寒论全部方剂 (1)十枣汤 芫花(熬)、甘遂、大戟,等分。上各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2)三物白散 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右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3)干姜附子汤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4)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5)土瓜根汁方 应是土瓜根汁灌肠导泻(未写明详细用法)。 (6)大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消三合,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7)大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8)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9)大陷胸汤

大黄六两,去皮芒消一升甘遂一钱匕,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消,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10)大陷胸丸 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 (11)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12)小青龙汤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两,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13)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4)小承气汤 大黄四两,洒洗厚朴二两,去皮,炙积实大者,炙,三枚,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15)小建中汤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16)小陷胸汤 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楼实大者一枚,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7)五苓散 猪苓去黑皮,十八铢白朮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右五味为散,更于臼中杵之。白饮和方寸匕服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18)文蛤散 文蛤五两右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伤寒论不到五十味就可组成108种方剂

经方用药统计 伤寒论不到五十味就可组成108种方剂。 1. 桂枝出现于方剂中45 次 2. 芍药出现于方剂中31 次 3. 甘草出现于方剂中47 次 4. 生姜出现于方剂中45 次 5. 大枣出现于方剂中42 次 6. 葛根出现于方剂中3 次 7. 麻黄出现于方剂中20 次 8. 杏仁出现于方剂中8 次 9. 柴胡出现于方剂中6 次 10. 黄芩出现于方剂中15 次 11. 人参出现于方剂中18 次 12. 半夏出现于方剂中19 次 13. 枳实出现于方剂中11 次 14. 细辛出现于方剂中6 次 15. 干姜出现于方剂中20 次 16. 五味子出现于方剂中4 次 17. 知母出现于方剂中7 次 18. 石膏出现于方剂中6 次 19. 胶饴出现于方剂中2 次 20. 茯苓出现于方剂中16 次 21. 大黄出现于方剂中13 次 22. 黄连出现于方剂中10 次 23. 麦门冬出现于方剂中5 次 24. 白朮出现于方剂中18 次 25. 桔梗出现于方剂中3 次 26. 黄耆出现于方剂中6 次 27. 猪苓出现于方剂中1 次 28. 泽泻出现于方剂中3 次 29. 甘草炙出现于方剂中80 次 30. 附子出现于方剂中20 次 31. 当归出现于方剂中14 次 32. 厚朴出现于方剂中7 次 33. 干地黄出现于方剂中5 次 34. 龙骨出现于方剂中2 次 35. 芒硝出现于方剂中3 次 36. 防己出现于方剂中2 次 37. 吴茱萸出现于方剂中2 次 38. 生地黄出现于方剂中2 次 39. 栝楼根出现于方剂中1 次 40. 栝蒌实出现于方剂中次 41. 牡蛎出现于方剂中3 次

病机伤寒论方剂(新整理,附方剂)

病机伤寒论方剂 太阳病 太阳本病中风,以桂枝汤主之(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 伤寒以麻黄汤主之(麻黄4.5g 桂枝4.5g 杏仁6g 炙甘草3g)。 风寒两感,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主之(桂枝3g 芍药3g 生姜3g 炙甘草3g 麻黄3g 大枣3枚杏仁3g)(桂枝4.5g 芍药4.5g 麻黄1.5g 生姜4.5g 杏仁3g 炙甘草3g 大枣2枚)。 伤寒而内有火郁,以大青龙汤主之(麻黄6g 桂枝6g 炙甘草3g 杏仁6g 生姜6g 大枣4枚石膏30g)。 中风内有火郁,以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桂枝2g 芍药3g 麻黄1.5g 炙甘草2g 大枣2枚生姜4g 石膏9g)。 伤寒而内有水饮结中上焦,以小青龙汤主之(麻黄4.5g 芍药6g 干姜4.5g 五味子4.5g 炙甘草3g 桂枝6g 半夏9g 细辛3g)。 表已解而内燥,以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6g 粳米30g)(石膏30g 知母9g 炙甘草6g 粳米30g 党参9g(或西洋参3~6g))。 表未解而里湿,以五苓散,茯苓甘草汤主之(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茯苓9g 桂枝6g)(茯苓9g 桂枝6g 炙甘草3g 生姜6g)。 表退而热结血分,以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丸主之(桃核承气汤:桃仁9g 大黄9g 桂枝4.5g 元明粉6g(冲服) 炙甘草4.5g)(抵当汤:水蛭15条虻虫15只(去翅足) 桃仁9g 大黄9g 或按相同比例,研末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3g,每次1~2丸,每日一次。)。 太阳坏病 入阳明去路∶ 表寒未解,而内有火郁,以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麻黄3g 杏仁6g 炙甘草3g 石膏30g)。 表解而内燥,以人参石膏汤主之()。 表解而里热,以调胃承气汤主之(大黄9g(酒洗) 炙甘草4.5g 元明粉9g(冲服))。 入太阴去路∶ 表未解而里湿,以五苓散主之(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茯苓9g 桂枝6g)。 表解而里阳虚,以甘草干姜汤主之(炙甘草6~12g 干姜3~6g)。 表解而里阴虚,以芍药甘草汤主之(芍药15g 炙甘草9g)。 表未解而里寒急,先以四逆汤主之,后以桂枝汤主之(生附子12g 干姜6g 炙甘草6g)(桂枝6g 芍药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 表风未解而里虚,以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主之(桂枝6g 芍药12g 炙甘草3g 党参9g 大枣4枚生姜9g)。 表未解而里热,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葛根12g 黄芩9g 黄连6g 炙甘草3g)。 表未解而里寒,以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炮附子9g 茯苓9g 党参6g 白术12g 芍药6g)。 表风未解而里微咳,以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表解而里湿,以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桂枝6g 炙甘草3g 白术9g 茯苓9g 生姜6g 大枣4枚)。 表虚而里实,以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

《伤寒论B》作业答案

A型题: * 1. 厥阴头痛主要表现为:D.巅顶痛 * 2.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未出现手足厥冷?D.半夏泻心汤证 * 3. 手足厥冷,心下悸,小便利,口不渴,证属:D.茯苓甘草汤证 * 4. 瓜蒂散证中,厥的病机:C.痰阻胸阳 * 5. 以下诸方,除……外均有黄芩:C.黄连汤 * 6.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治以:D.牡蛎泽泻散 * 7. 非小柴胡汤治疗的热型:E.蒸蒸发热 * 8. 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C.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 9. 原文填空“热利,下重者:C.白头翁汤主之 * 10.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是因:B.胸上有寒 * 11. 理中汤加减法中出现“渴欲饮水”的机理是:B.脾不散精,水津不布 * 12. 凡厥逆者,最基本的病机是:E.阴阳气不相顺接 * 13. 下列用大枣最多的方剂是:E.炙甘草汤 * 14. 厥阴阳复太过,可出现除下列哪项以外的证候:D.下利清谷 * 15. 竹叶石膏汤的证候是:C.虚羸少气,气逆欲吐 * 16. 下列何证若用白虎汤治疗是欠妥的:C.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 * 17. 哪种脉证可用白虎汤治疗:D.伤寒脉滑而厥 * 18. 当归四逆汤证厥冷的病机是:E.以上都不是 * 19.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E.茯苓甘草汤

* 20.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 主之:B.四逆加人参汤 * 21. 在伤寒论中用栀子最多的方剂:D.栀子柏皮汤 * 22. 下列哪首方剂不治下利:E.附子泻心汤 * 23. 寒格吐利的主方是:C.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B型题: * 24. 煮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时需用:A.清酒和水 * 25. 煮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时需用:D.甘澜水 * 26. 属桂枝汤小和之的身疼痛:D.呕吐止而身痛不休 * 27. 属附子汤的身疼痛:B.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 * 28. 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A.阳气虚衰,不能达于四末 * 29. 当归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E.肝血不足,复受外寒 《伤寒论B》第3次作业 A型题: * 1. 桂枝加芍药汤证病变部位: C.太阴脾经 * 2. 桂枝加大黄汤中大黄的作用: D.行瘀止痛 * 3. 桂枝加大黄汤的药物组成:E.桂枝汤加重芍药再加大黄 * 4. 不属于治疗少阴寒化证的方剂:B.四逆散 * 5. 少阴寒化证的口渴,其原因是: E.阳虚不能蒸化津液 * 6.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主之。服汤:C.脉暴出死,微续者生。 * 7.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主之。服汤:C.脉暴出死,微续者生。 * 8.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最适宜的方剂是: B.麻黄细辛附子汤 * 9. 四逆散方后注中的加减法哪项不正确: D.腹中痛者,加芍药五分; * 10. 猪肤汤的药物组成: C.猪肤白蜜白粉

伤寒论112方条文汇总药量排序版

一、单味药物方剂:4首(3.57%) 1、文蛤散(太阳病) 组成:文蛤(五两) 用法:上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条文: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与五苓散;寒实 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2、蜜煎导方(阳明病) 组成:食蜜七合 用法: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 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条文:233.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 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3、甘草汤(少阴病) 组成:甘草二两 用法: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条文:311.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与桔梗汤。 4、烧褌散(阴阳易差后劳复病) 用法:392.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裈烧服。 条文:伤寒阴阳(指伤寒初愈,因房事传给对方的疾病)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花一作眵)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二、两味药物方剂:10首(8.93%) 1、甘草干姜汤(太阳病) 组成: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用法: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条文: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2、芍药甘草汤(太阳病) 组成:白芍药甘草(炙)各四两 用法: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论背诵条文带方剂

伤寒论背诵条文带方剂 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桂枝家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促,一作纵。) 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一斤膏(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人参三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