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高中生物学生常见易错知识综合
- 格式:doc
- 大小:888.50 KB
- 文档页数:42
高中生物易考易错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中有一些知识点容易被考察也容易出错。
下面是一份高中生物易考易错的知识点总结:1.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2.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Mendel定律)-DNA复制的过程和意义-基因突变的种类和影响-显性和隐性遗传-构造遗传图的方法3.分子生物学:-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和机制-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遗传密码表的使用4.细胞减数分裂与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意义-配子和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差异-染色体变异的种类和影响-染色体异常与遗传疾病的关系5.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的过程和机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作用-免疫系统对抗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方式6.植物生殖与发育:-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高等植物的有性繁殖方式-胚胎发育的过程和机制-激素调节和植物生长的关系7.动物生殖与发育:-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胚胎发育的过程和机制-激素调节和动物生长的关系8.生态学:-生态系统和生态圈的概念-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9.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的定义和应用-转基因生物的种类和风险-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基因组测序和DNA指纹的原理和方法。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常常被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
然而,对于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有一些易错的知识点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总结高中化学易错的知识点,并提供相关的解释和概念。
1. 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元素是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元素形成的纯物质。
常见的错误是将元素和化合物混淆,导致对化学反应和化学式的理解错误。
2.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理解:反应物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物质。
容易混淆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比例,以及反应物的完全转化和部分转化的概念。
3. 酸碱中性溶液的判断: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中性溶液的pH值等于7,容易混淆的是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中性的判断。
4. 离子式和分子式的区别:离子式是表示离子化合物中离子的种类和数量的化学式,分子式是表示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的化学式。
常见的错误是将离子式和分子式混淆,导致对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理解错误。
5. 摩尔与摩尔质量的概念: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的摩尔数与分子量之间的关系。
容易混淆的是摩尔与重量的概念,以及摩尔质量的计算和应用。
6. 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以及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数量比例。
常见的错误是忽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比关系,导致对反应物消耗和生成物生成的理解错误。
7. 配平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需要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容易出现的错误是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忽略了这些守恒原则,导致方程式不平衡。
8. 活动序列和还原反应:活动序列是用于预测单质在溶液中的还原性的排列序列,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氧化态的现象。
常见的错误是将活动序列和还原反应的概念混淆,导致对反应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错误。
9. 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或压强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平衡常数是用于描述化学平衡程度的常数。
高三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高三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高三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有固定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2.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4.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5.得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失电子能力一定弱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较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8.标准状况下,22.4 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9.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 g/mol 10.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 L数目为0.2NA11.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12.常温常压下,32 g氧气中含有NA氧分子13.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14.反应热ΔH的大小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反应的快慢有关15.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16.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带有电荷17.向一定温度下足量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w g硫酸铜粉末,搅拌后静置,溶液的浓度和质量分数不变,硫酸铜变为CuSO4·5H2O,其质量大于W×250/160g二、基本理论1.原子量是原子质量的简称2.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3.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4.在HF、PCl3、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5.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不一定升高,但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一定升高6.核电荷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7.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8.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溶解在水中不能电离的化合物通常是共价化合物,但溶解在水中能电离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9.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极性键和离子键都只有存在于化合物中,非极性键可以存在于单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中10.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相反,相互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的元素是N11.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才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最主要原因12.改变压强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13.颜色、M、P、ρ、T等物理量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4.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浓度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都是化学状态的标志15.勒夏特列原理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v正增大则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6.纯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不列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任何一个平衡常数表达式必须和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相匹配,对于同一化学反应,由于方程式书写形式不同,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也会相应改变;影响平衡常数的外界因素只有温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17.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图像中的交点就是平衡点18.判断某一反应进行的方向,必须综合考虑体系的焓变与熵变;反应的自发性不仅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还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以及反应发生的速率19.水、液氯、液态二氧化硫等皆为非电解质20.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21.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22.一般情况下相同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小23.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的导电性都比较强24.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25.酸和碱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且等效;能水解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且等效;c(H+)水、c(OH-)水和溶液的pH 的互相推导都是一对二的关系;等体积等浓度的强酸和弱酸或强碱和弱碱,强酸、强碱电离出的c(H+)和c(OH-)大,但最终能提供的H+ 和OH-的物质的量相同;等体积等pH的强酸和弱酸或强碱和弱碱,酸起始c(H+)和碱的起始c(OH-)相同,但最终弱酸能提供的H+ 和弱碱能提供的OH-物质的量大26.pH=10的NaOH和pH=12的KOH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c(H+)最接近于27.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NaHSO3、H2SO3溶液中离子数目依次减小28.电解、电泳、电离、电化腐蚀均需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进行,均为化学变化29.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明矾、Al2S3、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30.一定温度下,1L0.50mol·L-1NH4Cl 溶液与2L0.25mol·L-1NH4Cl 溶液含NH4物质的量不同31.电解硫酸铜溶液或硝酸银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必定增强;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加适量Cu(OH)2能复原32.镀铜和铜的精炼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u2+的浓度都保持不变33.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一段时间,c(Na2SO4)不变,且溶液中有晶体析出34.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 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由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应析出银的质量是54mg 35.可充电电池在充电的时候正极接电源的负极三、有机化学1.羟基官能团可能发生反应类型:取代、消去、酯化、氧化、中和反应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酸甲酯、麦芽糖、纤维素3.甲烷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有4种4.分子式为C8H14O2,且结构中含有六元碳环的酯类物质共有7种5.等质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时,所耗用的氧气的量由多到少6.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7.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其单体是不饱和烃,性质比较活泼8.应用水解、取代、加成、还原等反应类型均可能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羟基9.苯中混有已烯,可在加入适量溴水后分液除去10.甘氨酸与谷氨酸、丙烯酸与油酸、葡萄糖与麦芽糖皆不互为同系物11.裂化汽油、裂解气、石炭酸、CCl4等都能和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12.苯酚既能与烧碱反应,也能与溴水反应13.常温下,乙醇、乙二醇、丙三醇、苯酚都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14.利用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的性质,可制得硝基苯、硝化甘油、硝酸纤维15.甲醛、乙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16.乙炔、聚乙炔、乙烯、聚乙烯、甲苯、乙醛、甲酸、乙酸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7.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则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18.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19.氨基、NH2的质子数、电子数均不相同20.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21.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 NA22.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 NA23.滴入KMnO4酸性溶液,紫红色褪去,证明该物质中一定有碳碳不饱和键24.将乙醇和18.3mol/L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迅速升温至170℃即制得乙烯25.重铬酸钾溶液中滴加乙醇,溶液由深绿色变为无色26.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27.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28.煤的干馏和气化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液化属于物理变化【答案解析】一、基本概念 5、6、7、8、9、12、13、17正确2.解析:二氧化氮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4.解析:盐和碱的反应特例就是酸式盐与碱生成正盐与水,不符合生成新盐和新碱的一般规律。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汇总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原子结构o错误理解: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o正确理解:大部分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但氢的同位素氕(1H)却无中子。
2.元素周期律o错误理解:同周期的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
o正确理解:同周期的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越少,一般越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越强,但Cu、Ag等原子的还原性却很弱,这与它们的电子排布和能级结构有关。
3.离子共存o错误理解:离子之间只要发生反应就不能共存。
o正确理解:离子之间能否共存取决于它们之间是否会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
如果会,则不能共存;如果不会,则可以共存。
此外,还需注意溶液的酸碱性对离子共存的影响。
4.电解质与非电解质o错误理解: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就是电解质。
o正确理解: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SO2、CO2等,它们溶于水后生成的物质能导电,但自身并不电离,因此不是电解质。
5.化学键o错误理解: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o正确理解: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但并未生成新物质,因此是物理变化。
二、元素及其化合物1.金属元素o错误理解:金属单质一般都为固态,且导电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弱。
o正确理解:大部分金属单质为固态,但汞却是液态。
金属单质的导电性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弱,但锑、锗等金属却相反。
此外,碱金属一般保存在煤油中,但锂因其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而浸在液体石蜡中。
2.非金属元素o错误理解:非金属单质一般都为气态或固态,且其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o正确理解:大部分非金属单质为气态或固态,但溴却是液态。
非金属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一般呈酸性,但NH3的水溶液却呈碱性。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涵盖了许多基础知识和理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遇到一些易错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在后续学习和考试中造成困扰。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中化学的易错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首先,化学中的化合价是一个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学价,它是元素化合物中原子的实际价数。
在学习化学化合价的时候,同学们往往会混淆化合价和氧化数的概念。
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学价,而氧化数是元素在化合物或离子中的电荷数。
因此,需要注意区分这两个概念,避免混淆。
其次,化学中的化学键类型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化学键是指两个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离子键或金属键相互结合的力。
在学习化学键的时候,同学们往往会混淆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
共价键是指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而离子键是指原子间通过电子的转移形成正负电荷相互吸引而结合在一起。
因此,需要理清这两种化学键的区别,避免混淆和错误。
此外,化学中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是一个易错的知识点。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而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氧化、还原等。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同学们往往会混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需要加强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区分。
最后,化学中的化学方程式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变化的式子。
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同学们往往会出现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错误,或者在写化学方程式时混淆反应物和生成物。
因此,需要加强化学方程式的练习,熟练掌握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避免出现错误。
总之,高中化学中存在许多易错的知识点,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些知识点,加强理解和记忆,及时纠正错误,以便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这些易错知识点,加强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课程,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然而,由于其抽象性和复杂性,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容易犯错。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高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易错知识点。
1. 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化学中使用的元素符号是代表化学元素的简写形式,如H代表氢,Na代表钠等。
然而,在记忆元素符号时容易混淆,例如混淆碳(C)和氧(O)、氧(O)和氮(N)的符号。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学生应通过不断练习和复习来熟悉元素符号。
另外,学生应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相关规则。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具有周期性的特点。
在掌握周期表时,重点掌握主族元素和周期关系。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布局和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及其化学性质。
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变化过程的描述,由于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反应中必须平衡。
然而,经常有学生在平衡化学方程式时出错。
首先,需要正确识别反应物和生成物,明确每个物质的化学式。
然后,通过调整系数来平衡方程式,以保持原子数目的平衡。
学生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强平衡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并注意到方程式中不会改变原子种类,只改变原子数目。
3. 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指示剂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形成盐和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酸和碱的摩尔比必须满足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比。
当学生没有正确理解酸碱的化学性质时,会导致求解酸碱中和反应时的错误。
此外,酸碱指示剂是用于确定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
常见的指示剂如酚酞、溴酚蓝等,在不同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学生应该掌握不同指示剂的酸碱变色范围,以帮助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4. 元素周期律和化合价元素周期律是化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学生应了解周期表的发现者和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包括周期数、周期性和元素周期性规律。
通过研究元素周期律,学生可以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周期之间的关系。
此外,学生应该熟悉不同元素的化合价,即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的能力。
高中化学与生物知识点总结一、高中化学知识点1.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纯净物与混合物- 元素与化合物-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 原子序数、同位素、核素- 电子排布、能级、轨道-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应用3.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 分子的几何形状、VSEPR理论-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4.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分解、置换、还原-氧化 - 反应速率与催化剂- 化学平衡、Le Chatelier原理- 酸碱理论、pH值、缓冲溶液5. 溶液与溶度- 溶液的组成与浓度表示- 溶解过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溶度积与沉淀-溶解平衡6. 热化学与电化学- 热化学方程式、焓变、熵变- 反应热的计算- 电化学电池、伏打电堆、电解质溶液7. 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与分类- 烃类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官能团与衍生物- 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消除、重排8. 无机化学-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配位化学基础:配体、配合物、配位数二、高中生物知识点1. 细胞的基本概念- 细胞的定义与功能- 细胞的形态与结构-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与选择性通透性- 细胞器的种类与功能- 细胞核的作用与重要性3. 遗传与进化- DNA的结构与复制- RNA的作用与蛋白质合成-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连锁与重组 - 生物进化的原理与证据4. 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微生物、植物、动物的主要类群-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与保护5. 生命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与反射弧- 激素调节的原理与重要激素的功能 -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6. 代谢与能量转换- 光合作用的过程与意义- 呼吸作用的类型与过程- 代谢途径与能量的产生与利用7. 生物技术的应用-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基因编辑- 细胞工程:细胞培养、细胞融合- 生物反应器与生物制药8. 生态与环境-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人口与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以上总结了高中阶段化学与生物的主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构成了两门学科的基础框架,对于理解更深层次的科学原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高中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高考化学是高中化学的精华,也是高中学生最关注的科目之一。
高中化学涉及的知识点范围广泛,但是有一些易错知识点在高考中却经常出现。
本文总结了高中高考化学中的易错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在高考中避免失分。
易错知识点一:酸碱中的pH值酸碱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化学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pH值是用于表示酸碱性的一个指标,学生在学习中要掌握pH值的计算方法。
以pH值为例,其计算公式为:pH = -log[H+]其中[H+]为酸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这种计算方法需要理解pH值的物理意义,对于普通酸溶液,其pH值范围在1到7之间,其中7为中性溶液,小于7的为酸性溶液,大于7的为碱性溶液。
易错知识点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半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在高考中占有很大比重。
学生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半反应知识,理解氧化与还原的定义,弄清楚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写反应方程式时应该将其分解为两个部分,即氧化半反应与还原半反应,并注意电荷平衡的问题。
易错知识点三: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点元素周期表是高中化学中不可或缺的知识点。
在元素周期表中,学生要注意元素的周期性和分组性质。
特别是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中元素的周期性质,以及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和分组证明方法,都是学生常犯的易错点。
另外,在计算元素的电子层数时也容易混淆,注意熟练掌握电子层数计算方法。
易错知识点四: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的难点之一,也是高考中经常考察的知识点。
学生要注意平衡常数的意义,以及Kc和Kp的转换问题。
此外,在计算平衡浓度时,需要注意分子个数和反应容积的问题,以及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摩尔比的问题。
总结以上是高中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要认真对待化学知识,加强思维能力训练,强化基础知识,丰富知识面。
只有平时勤于练习、掌握化学知识点,才能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
高中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进入高中, 我们要深化学习生物知识。
那么会出现哪些易错的知识点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易错知识点,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一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只有一种吗?不是。
因为在有的植物中就存在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再比如酵母菌, 在适宜的环境下, 酵母菌进行出芽生殖(无性生殖), 因为无性生殖快;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进行有性生殖, 因为变异大, 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2.胚的发育、幼苗的形成(即, 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所需的有机营养来自何处?所需的有机营养分别来自胚乳, 子叶和胚乳, 光合作用。
3.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基因、DNA单链的关系如何?染色单体和染色体是一样的性质, 只是在不同的时期的不同名字, 染色单体就是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期的名字, 性质上没什么不同。
之所以叫做染色单体, 是因为这个时期, 一个着丝点连着两条染色体单体, 所以为了特指, 就不叫做染色体, 而是染色单体。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主要在染色体上排列。
DNA的结构特点是具有双螺旋结构, 有双链, DNA单链是其中的一条链。
4.基因组成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所产生的精子有几种?一个精原细胞所产生的精子有2种, 但是有四种可能性, 分别为AB、Ab、aB、ab。
5.同一胚珠内极核与卵细胞基因组成关系如何?与它们结合的两个精子的基因组成关系如何?该胚珠所形成的种子中, 胚与胚乳基因组成关系如何?一果实中可否形成不同的种子?同一胚珠内极核与卵细胞基因组成相同。
与它们结合的精子基因组成也相同。
在植物的胚珠内, 存在七细胞八核,植物双受精的时候, 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发育形成胚, 另一个与极核结合, 发育形成胚。
这两个精子是生殖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 所以基因型完全一样。
果实中可以形成不同的种子, 比如辣椒的种子, 辣椒存在很多的种子,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不同的种子。
6.花药离体培育、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有何区别?(1)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 但是单倍体育种所用的(方法)是将花药离体培育后, 再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 因为组培没有种子, 所以处理的是幼苗, 此方法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高三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三生物易错知识点总结生物有很多的知识点需要我们去记忆的,而同学们在记忆的过程中,常常会将各部分知识弄乱。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高考化学与生物知识点总结高考化学与生物科目在学生备战高考时都是非常重要的科目。
因此,了解并掌握化学与生物的核心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与生物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原子序数、质量数和电子结构的表示- 元素周期表的组织结构和元素周期性2. 化学键和化学方程式- 氢键、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平衡和应用3. 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 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 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4. 酸碱和溶液-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 酸碱溶液的浓度和pH值- 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生成5. 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 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酸类和酯类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二、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1. 细胞与遗传- 细胞结构和功能- 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信息的表达2. 生命体内的物质交换- 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植物激素的作用与调控- 动物生长和发育的调节机制- 物质与能量循环对生长与发育的影响4. 生物体内的调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5. 生物多样性与演化- 物种形成与演化的基本原理-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综上所述,高考化学与生物科目的知识点总结包括了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酸碱和溶液、有机化学等化学知识点;以及细胞与遗传、生命体内的物质交换、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生物体内的调节、生物多样性与演化等生物知识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强化训练,以提高化学与生物科目的应试能力。
高三生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三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各个学科的知识点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总结与复习。
其中,生物化学是生物学与化学的交叉学科,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将对高三生物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与理解。
一、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区别无机物是指除了碳、氢、氧和氮之外的物质,如水、盐等;而有机物则是以碳为主要成分,并与氢、氧、氮等元素形成键结合的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等。
无机物与有机物在结构、性质和功能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是生物化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
二、生物大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生物大分子主要包括核酸、多糖和蛋白质。
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核苷酸由磷酸、五碳糖和氮碱基组成。
DNA和RNA是生物体内主要的核酸,DNA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而RNA则参与到蛋白质的合成中。
多糖包括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等,它们在人体中起着能量储存和结构支持的作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功能分子之一。
三、酶的作用原理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特殊蛋白质,通过调控化学反应的速率,使生物体内的反应达到正常的水平。
酶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底物与酶的结合、底物的转化和生成产物。
酶与底物之间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酶能够降低活化能,使底物更容易转化为产物。
酶的特异性和酶的活性受到温度、PH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是高三生化学中重点要掌握的内容。
四、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是指生物体内有机物通过氧化代谢转化为能量、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的过程。
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是相互联系的,前者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后者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而后者产生的氧气又是前者进行细胞呼吸所需要的。
五、酸碱平衡与血液的调节酸碱平衡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性的关键过程。
人体血液中的PH值在7.35-7.45之间为正常范围,维持这个范围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肾脏来进行调节。
高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7篇第1篇示例: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未来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知识点繁多,难度较大,很容易出现易错情况。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高中化学知识,下面我将针对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同学们经常出现混淆物质的物质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配比、化学式和反应物质质量等问题。
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所以大家必须要加强练习,确保正确理解和掌握。
二、化学键的性质在学习化学键的性质时,同学们经常混淆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不同特性,导致对物质性质的判断出现偏差。
同学们在学习化学键时要重点掌握它们的特性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三、化学交换反应在学习化学反应时,同学们经常混淆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造成对反应机理的理解错误。
同学们要加强对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区分和理解,避免出现混淆的情况。
四、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同学们经常忽略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周期性规律的理解,导致对元素性质和化合物性质的判断错误。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要重点了解元素的周期性规律,掌握其应用。
五、酸碱中的常见错误在学习酸碱的知识时,同学们经常出现混淆强酸弱酸、强碱弱碱等问题,导致对酸碱性质的判断出现错误。
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知识时,要加强对不同酸碱性质的区分,确保正确应用。
以上总结了高中化学中常见易错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有所帮助。
化学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只有加强练习、理解知识点,才能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化学学习,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2000字】第2篇示例: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有一些易错知识点常常让同学们感到头疼。
这些知识点可能涉及理论概念、实验操作、化学方程式等方面,需要同学们特别注意和加强理解。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高中化学的易错知识点。
高中生物学生常见易错知识综合一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tRNA含C H O N P S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21.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未分裂)(以分裂)22.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
例如:肾细胞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的: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23.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2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自养生物不一定是植物(例如:硝化细菌、绿硫细菌和蓝藻)25.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26.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或星射线周围聚集着很多细胞器这种细胞器物理状态叫线粒体——提供能量27.凝集原: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凝集素:在血清中的抗体28.纺锤体分裂中能看见(是因为纺锤丝比较密集)而单个纺锤丝难于观察29.培养基:物理状态:固体、半固体、液体化学组成:合成培养基、组成培养基用途: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30.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31.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受精作用32.试验中用到C2H5OH的情况Ⅰ.脂肪的鉴定试验:50%Ⅱ.有丝分裂(解离时):95%+15%(HCl)Ⅲ.DNA的粗提取:95%(脱氧核苷酸不溶)Ⅴ.叶绿体色素提取:可替代**33.手语是一钟镅裕 揽渴泳踔惺嗪陀镅灾惺?/SPAN>34.基因= 编码区+ 非骗码区(上游)(下游)(非编码序列包括非编码区和内含子)等位基因举例:Aa AaAa AAAa35.向培养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是为了调节PH36.物理诱导:离心,震动,电刺激化学诱导剂:聚乙二醇,PEG生物诱导:灭火的病毒37.人工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是将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某一时期从而获得胚胎干细胞,某一时期,这个时期最可能是囊胚38.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仅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细胞内具有两种核酸——脱氧核酸和核糖核酸病毒仅具有一种遗传物质——DNA或RNA阮病毒仅具蛋白质39.秋水仙素既能诱导基因突变又能诱导染色体数量加倍(这跟剂量有关)40.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AIDS)41.已获得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抗原的刺激可能发生过敏反应(过敏体质),可能不发生过敏反应(正常体质)42.冬小麦在秋冬低温条件下细胞活动减慢物质消耗减少单细胞内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明显提高细胞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活动减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43.用氧十八标记的水过了很长时间除氧气以外水蒸气以外二氧化碳和有机物中也有标记的氧十八44.C3植物的叶片细胞排列疏松C4植物的暗反应可在叶肉细胞内进行也可在维管束鞘细胞内进行叶肉细胞CO2→C4 围管束鞘细胞C4→CO2→(CH2O)45.光反应阶段电子的最终受体是辅酶二46.蔗糖不能出入半透膜47.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光反应需要酶,暗反应也需要酶48.脂肪肝的形成:摄入脂肪过多,不能及时运走;磷脂合成减少,脂蛋白合成受阻。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生物易错知识点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同学们往往会在一些知识点上出现错误。
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些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壁易错点:认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纤维素。
实际上,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2、细胞膜易错点:误以为细胞膜的功能只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其实,细胞膜还参与细胞的免疫、细胞识别等重要生理过程。
3、细胞器(1)叶绿体和线粒体易错点:认为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 DNA 与细胞核中的 DNA 作用相同。
实际上,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 DNA 主要控制自身部分蛋白质的合成,而细胞核中的 DNA 控制着整个细胞的遗传和代谢。
(2)液泡易错点:觉得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大液泡。
其实,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4、细胞核易错点:认为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应该是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二、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渗透作用易错点:将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混淆。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而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运动,不一定需要通过半透膜。
2、跨膜运输方式(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易错点:认为只要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都是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也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但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2)主动运输易错点:认为主动运输都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其实,主动运输也可以顺浓度梯度进行,只是仍然需要消耗能量。
三、酶与 ATP1、酶的本质易错点:以为酶都是蛋白质。
实际上,少数酶是 RNA。
2、酶的特性易错点:认为酶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酶的活性受到温度、pH 等条件的影响,在不适宜的条件下,酶的活性会降低甚至丧失。
3、 ATP易错点:觉得细胞中 ATP 含量很多。
ATP 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但可以通过与 ADP 的快速转化来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
www.gaokaoq.com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 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甘油、丙三醇 :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 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 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浅绿色 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 Fe3+——黄色 Fe (OH)3——红褐色沉淀 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 Fe (NH4)2(SO4)2——淡蓝绿色 Fe2O3——红棕色粉末 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 Cu2+——蓝色 CuO——黑色 Cu2O——红色 CuSO4(无水)—白色 CuSO4·5H2O——蓝色 Cu2 (OH)2CO3 —绿色 Cu(OH)2——蓝色 [Cu(NH3)4]SO4——深蓝www.gaokaoq.com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色溶液 BaSO4 、BaCO3 、Ag2CO3 、CaCO3 、AgCl 、 Mg (OH)2 、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 白色絮状沉淀 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 F2——淡黄绿色气体 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KMnO4--——紫色 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 Ag3PO4—黄色沉淀 S—黄色固体 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 O3—淡蓝色气体 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 品红溶液——红色 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 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 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4HF + SiO2 = SiF4 +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2——淡蓝色火焰 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 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32OHFeOHFe红褐色白色沉淀空气 20.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蓝色[Cu(OH)2] 黄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四、 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PH的变色范围 www.gaokaoq.com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 甲基橙 <3.1红色 3.1——4.4橙色 >4.4黄色 酚酞 <8.0无色 8.0——10.0浅红色 >10.0红色 石蕊 <5.1红色 5.1——8.0紫色 >8.0蓝色 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 >Ag+>Hg2+ >Cu2+ >Pb2+ >Fa2+ >Zn2+ >H+ >Al3+>Mg2+ >Na+ >Ca2+ >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 3 CO32- + 2Al3+ + 3H2O = 2Al(OH)3↓ + 3CO2↑ 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例:电解KCl溶液:2KCl + 2H2O == H2↑+ Cl2↑+ 2KOH 配平:2KCl + 2H2O == H2↑+ Cl2
↑+ 2KOH
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 + PbO2 + 2H2SO4 = 2PbSO4 + 2H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写出二个半反应: Pb –2e- → PbSO4 PbO2 +2e- → PbSO4 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 应为: 负极:Pb + SO42- -2e- = PbSO4 正极: PbO2 + 4H+ + SO42- +2e- = PbSO4 + 2H2O 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 为: 阴极:PbSO4 +2e- = Pb + SO42- 阳极:PbSO4 + 2H2O -2e- = PbO2 + 4H+ + SO42-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 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 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 Si、SiC 、SiO2=和金刚石。 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 金刚石 > SiC > Si (因为原子半径:Si> C> O). 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2、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4(+4价的S) 例: I2 +SO2 + H2O = H2SO4 + 2HI 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16、离子是否共存:(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是否生成络离子[Fe(SCN)2、Fe(SCN)3、Ag(NH3)+、[Cu(NH3)4]2+ 等];(5)是否发生双水解。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18、熔点最低的金属是Hg (-38.9C。),;熔点最高的是W(钨3410c);密度最小(常见)的是K;密度最大(常见)是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