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规无线电信号覆盖组网方案

常规无线电信号覆盖组网方案

常规无线电信号覆盖组网方案
常规无线电信号覆盖组网方案

**************

无线电通信覆盖工程组网方案

摩托罗拉江苏大客户服务中心

张家港市全创电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014年03月

1、项目简介

**********总建筑面积达****万余平方米,是*******园区商贸中心。地处********,紧临*******。整栋大厦共***层、分别由******等若干建筑单元组成,为了加强整栋大厦的的物业及公共演艺场所的安全管理,方便安保及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通信调度,实现整个大厦无线电通信信号无盲区,有必要架设一套无线电中继系统,以增加信号的覆盖范围,以达到高效、安全管理的目的!系统要求提供四个通话信道。

2、组网方案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建议在大厦内部架设两台套摩托罗拉R8200数字中继台,采用低损耗高频馈管将无线电通讯信号通过耦合器、全向天线均匀的分布到整栋建筑的各个部分,给其供上市电,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工作。两个数字中继台可同时提供四组通话信道,语音质量达到三级或更优,保密性更强。该方案是根据信息化和无线电管理局对无线电频率使用的相关要求来设计的。

3、系统介绍

该系统包括两套异频中转设备摩托罗拉R8200中心台,双工器,耦合器、避雷器、天馈线系统、若干摩托罗拉P8260对讲机等组成。系统投资少,实施快,运用技术成熟,性能完善并预留扩展接口,将来可升级成集群系统,升级扩容简单方便。

3.1、 MOTOTRBO XiR R8200数字中继台

XiR R8200(图5)

图5

径。 可以方便地安装于墙面或机架系统。 此数字中继器是 MOTOTRBO 系列的组成部分,通过完整的解决方案可以提供增强的性能、提高的频谱效率、集成的数据传输以及增强的语音通讯。功率为40W.

3.2摩托罗拉数字手持机:

3.2.1、XiR P8200 :无键盘型(图1),无GPS 型 3.2.2、XiR P8260/8268 :带键盘型(图2) 其中P8260为无GPS 型,P8268为有GPS 型。

图1 图2

手持机(P8200/8260/8268)

3.2.3、摩托罗拉数字车载电台 1. XiR M8268(图3) M8268为有GPS 型。

图3

MOTOTRBO 与模拟对讲机的对比

MOTOTRBO 模拟功能

针对从模拟系统或数字系统进行移植的客户,MOTOTRBO可同时支持模拟和数字运行模式。

MOTOTRBO手持台和车载台可支持模拟和数字信道运行模式,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中继台也可以支持模拟或数字运行模式。

在模拟模式下,MOTOTRBO对讲机将采用可支持12.5和25kHz信道带宽的传统调频(FM)技术。在模拟模式下,对讲机既可通过中继台进行通信,又可以以直通/脱网模式进行通信。

4、天馈线系统

4.1、中继台室外全向天线

产品型号:TQ-400B

产品说明:

TQJ-400C用于400MHz频段通信系统的一种高增益全向天线,该天线采用高强度玻璃钢封装,具有良好的抗风、防潮、防盐雾性能,可靠性高。天线出厂前都经过美国HP网络分析仪的严格检定。

主要参数:

频率范围:400~480MHz

带宽:8MHz

4.2.室内全向天线

型号:昌华CH001B车载天线

频率范围:400-480MHZ 136-174MHZ

带宽:10MHZ 增益:3.5dbi 驻波比:≤1.5

输入阻抗-Ω:50 极化方式:垂直最大功率:100W

天线长度:50cm 底部配N90大磁吸座,引出的电缆头根据实际情况定。

4.3、天线同轴避雷器

日本钻石CA-23RP同轴避雷器,天馈防雷器

产品型号:CA-23RP

频率范围:0~2.5GHz

标称阻抗:50Ω

接头型号:N(F-F)

驻波系数:≤1.2

峰值功率:200W

通流容量:50KA

插入损耗:≤0.1dB

重量:100g

外形尺寸:78W × 41H × 20D(mm)

用于无线通讯,如GSM,CDMA基站及无线局域网防雷5、无线覆盖设备清单(见清单)

无线电信号是怎样发送和接收的

无线电信号是怎样发送和接收的? 玩无线电的人都知道无线电通信是利用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来传递信息的。但是电磁波又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出去的呢?对于无线电信号是怎样发送和接收的,估计大部分人就不太清楚了。 发射: 我们以话音为例说明无线电信号发送的基本原理: 我们知道,人的耳朵能听到频率大约在20千赫兹范围内的声音,通常把这一频率范围称为音频。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很慢,大约每秒传播340米,而且衰减很快,一个人无论怎样高声喊叫,他的声音也不会传得太远就是这个原因。为了把声音传递到几公里以外甚至更远,常用的方法是把声音变成电信号,然后,再设法把电信号传递出去。将声音变成电信号的任务一般由话筒来完成。当指挥员对着话筒讲话时,话筒就输出相应的电压,这个电压的变化规律与声音的变化规律相同。经过话筒变换后的电信号怎样才能传输到很远处呢? 我们知道,交变的电磁振荡可以利用天线向空中辐射。但是天线必须要有合适的尺寸,无线电波才可以有效辐射。具体地说,天线长度必须和电磁振荡波的波长相比拟,才能高效地辐射电磁振荡。

声音信号的频率约为20赫兹~20000赫兹,其波长范围为15千米~15000千米,想要制造出与此尺寸相当的天线显然是很困难的。因此,直接把音频信号辐射到空中去也并不容易,即使辐射出去,各个电台所发出的声音信号频率都几乎相同,它们在空中混在一起,收听者也是无法选择所要接收的信号的。 人们发现,在实际生活中男声不如女声传的远,而女声的频率的确比男生的频率高,那么“在一定条件下,高频比低频传得远”这个结论便产生了,科学家们随后产生了这样一个设想:如果要达到同一个目的地,走路肯定不如坐车快,而且还需要一定的体力,如果传送低频(音频)也能够象坐车那样,到地方再下车,不就完成了低频(音频)的远传了吗?因此,便又产生了使用不同的高频电磁波,把音频信号“寄载”到这种高频电磁波上,由天线发射出去。这样,不同的发射机可以采用不同的高频电磁波频率,使彼此互不干扰,这样,天线的尺寸不是也可以设计的比较小了吗? 实践证明,科学家的设想是非常正确的。无线电发射机便是实现这个设想的综合体;它产生高频,完成声与电的转换;还完成低频与它的“寄载”,最后,经过天线把一个合成的电磁波送入了太空。 发射机中,产生高频电磁波的部分叫做“高频振荡器”,把音频信号“寄载”(用音频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的某一参数)到高频振荡波上的过程叫做“调制”,经过调制以后的高频振荡波称为“已调信号”。利用传输线把已调信号送到天线

无线电频率划分表

无线电频率划分表(KHz)一(9-5730KHz) 1: 9以下,不划分 2: 9-14,无线电导航 3: 14-19.95,固定,水上移动 4: 19.95-20.05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20KHz) 5: 20.05-70,固定,水上移动 6: 70-95,固定,水上移动,无线电导航 7: 95-105,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100KHz),无线电导航 8: 105-160,固定,水上移动,无线电导航 9: 160-200,固定,航空无线电导航 10: 200-285,航空无线电导航 11: 285-315,水上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标航),(航空无线电导航) 12: 315-325,航空无线电导航,水上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标航) 13: 325-405,航空无线电导航,(航空移动) 14: 405-415,无线电导航 15: 415-495,水上移动(航空无线电导航) 16: 495-505,移动(遇险和呼叫) 17: 505-526.5,水上移动,航空无线电导航 18: 526.5-535,广播,航空无线电导航

19: 535-1606.5,广播 20: 1606.5-1800,固定,移动,无线电导航 21: 1800-200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无线电导航,业余 22: 2000-2065,固定,移动,无线电导航 23: 2065-2107,水上移动 24: 2107-2170,固定,移动,无线电导航 25: 2170-2173.5,水上移动 26: 2173.5-2190.5,移动(遇险和呼叫) 27: 2190.5-2194,水上移动 28: 2194-2300,固定,移动 29: 2300-2495,固定,移动,广播 30: 2495-2505,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2500KHz) 31: 2505-2850,固定,移动 32: 2850-3155,航空移动 33: 3155-3200,固定,移动 34: 3200-3230,固定,移动,业余 35: 3230-340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广播 36: 3400-3500,航空移动 37: 3500-3900,固定,移动,业余 38: 3900-3950,广播,航空移动 39: 3950-4000,固定,广播

关于无线信号传输距离和衰减问题

北京万蓝拓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宣 关于无线信号传输距离和衰减问题什么是无线CPE?CPE 的英文全称为: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无线CPE 就是一种接收wifi 信号的无线终端接入设备,可取代无线网卡、无线AP 和无线网桥!可以接收无线路由器,无线AP 和无线打印服务器的无线信号!是一款新型的无线终端接入设备!大量应用于医院,单位,工厂,小区等无线网络接入,节省铺设有线网络的费用!搭配14DBI的原装平板定向天线!按照理想的状况来说户外直线传输距离达到2000 米是没问题的!理想的情况所指的是无干扰无障碍的情况下,而在我们生活的城市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不可能存在的,在一般的生活小区,医院和单位的较为稳定接收距离是50米左右!如果接收的距离内有墙体阻隔,按照每堵墙衰减3DBI 来算(具体衰减值跟墙的参数有很大区别) 此款无线USB CPE 还搭配USB延长线,如果要接受户外的无线信号,CPE 天线最好是外置于户外,这样搭配的3 米USB 延长线是不可缺少的了!"穿墙能力"与设备使用的频段有直接的关系。 微波的最大特点就是近乎直线传播,绕射能力非常弱,因此身处在障碍物后面的无线接收设备会被障碍物给阻挡。所以对于直线传播的无线微波信号来说,只能是"穿透"障碍物以到达障碍物后面的无线设备了。"穿透"了障碍物的无线

信号将逐渐变成较弱的信号,至于这个信号还有多强,这就是穿透能力或直接说是"穿墙能力"了。对于用户来说,都希望无线信号能至少穿透屋内的墙壁和地板。墙壁的材质有多种,有木质墙、玻璃墙、砖墙、混凝土墙等;地板一般是钢筋混凝土。每穿透一道隔离墙,无线的接受信号或多或少都有衰减,上面的建筑结构依次从低到高的衰减。一旦选用了发射功率过低、接收灵敏度不够、天线增益不够的无线设备,无线信号会衰减得很利害,传输速率急速下降,甚至会容易出现无线的盲点。无线设备的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这是双向的)、天线增益、有效传输距离都直接与隔断穿透能力和连接是否稳定以及最终实际传输速率有关,是能否实现稳定速度无缝连接十分关键的指标。 无线设备的穿透隔墙的能力,通常情况下取决于以下技术指标:(1)IEEE 802.11 规定的无线局域网设备的最大发射功率是20dBm(100 毫瓦),一般较好的产品要达到17dBm。(2)接收灵敏度目前最优的是-105dB。经过一层木板,接收信号将衰减4dB;经过一堵砖墙,接收信号将衰减8~15 dB;经过钢筋混凝土墙,则至少衰减15~30 dB。发射灵敏度高达105dB 的无线设备具有强大的墙壁穿透性;能够连续穿透三面厚度达1.2 米总间隔30 米的钢筋混凝土墙壁而不需要任何中继设备。(3)天线增益最好是27 dBi。一般的无线局域网设备的天线增益为2dBi,按照经验,

无线电基础知识

1.2 选择题 1,属于特高频(UHF)的频带范围是(D )。 A、400~2000MHz B、300~2000MHz C、400~3000MHz D、300~3000MHz 2,IMP缩写代表(B ) A、放大增益 B、互调产物 C、网间协议 D、互调截获点 3,10W功率可由dBm表示为(D )。 A、10dBm B、20dBm C、30dBm D、40dBm 4,频率在(A )以下,在空中传播(不用人工波导)的电磁波叫无线电波。 A、3000GHz B、3000MHz C、300MHz D、300GHz 5,频率范围在30-300MHz的无线电波称为(A)。 A、米波 B、分米波 C、厘米波 D、毫米波 6,无线电监测中,常用一些单位有dBuv、dBm等,dBm是(C )单位。 A、电压 B、带宽 C、功率 D、增益 7,目前中国移动的GSM系统采用的是以下哪种方式(B )。 A、FDMA B、TDMA C、CDMA D、SDMA 8,PHS个人移动系统信道带宽为(A)。 A、288kHz B、200kHz C、25kHz D、30kHz 9,CDMA移动系统信道带宽为(A)。 A、1.23MHz B、1.5MHz C、1.75MHz D、1.85MHz 10,0dBW=(C)dBm. A、0 B、3 C、30 11,比2.5W主波信号低50dB的杂波信号功率是(B)μW。 A、2.5 B、25 C、250 12,频谱分析仪中的RBW称为(B)。 A、射频带宽 B、分辨率带宽 C、视频带宽 13,根据GB12046—89规定,必要带宽为1.5MHz的符号标识为(A )。 A、1M50 B、15M0 C、150M 14,发射频谱中90%能量所占频带宽度叫做(A )。 A、必要带宽 B、占用带宽 C、工作带宽 15,一发射机发射功率为10W,天线增益10dB,馈线损耗5dB,则有效辐射功率为(B)。 A、25dBW B、15dBW C、5dBW 16,电视伴音载频比图像载频(A)。 A、高 B、低 C、相等 17,在微波段中表述频段,字母代码S和C对应的频段是(C)。 A、1—2GHz和4/6GHz B、18—40GHz和8/12GHz C、2.5GHz和4/6GHz D、 4.8GHz和4/8GHz 18,联通CDMA下行与移动GSM上行频段之间只有(A )MHz保护带。 A、5 B、10 C、15 19,从广义来讲,产生莫尔斯码的调制方法是(A): A、ASK B、FSK C、PSK D、DAM 20,无线电频谱可以依据(A,B,C,D)来进行频率的复用。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1、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及信号分析 甚低频VLF 3-30KHz 超长波1KKm-100Km 空间波为主海岸潜艇通信;远距离通信;超远距离导航低频LF 30-300KHz 长波10Km-1Km 地波为主越洋通信;中距离通信;地下岩层通信;远距离导航中频MF 0.3-3MHz 中波1Km-100m 地波与天波船用通信;业余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中距离导航高频HF 3-30MHz 短波100m-10m 天波与地波远距离短波通信;国际定点通信 甚高频VHF 30-300MHz 米波10m-1m 空间波电离层散射(30-60MHz);流星余迹通信;人造电离层通信(30-144MHz);对空间飞行体通信;移动通信 超高频UHF 0.3-3GHz 分米波1m-0.1m 空间波小容量微波中继通信;(352-420MHz);对流层散射通信(700-10000MHz);中容量微波通信(1700-2400MHz) 特高频SHF 3-30GHz 厘米波10cm-1cm 空间波大容量微波中继通信(3600-4200MHz);大容量微波中继通信(5850-8500MHz);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国际海事卫星通信(1500-1600MHz) ELF 极低频3~30Hz SLF 超低频30~300Hz ULF 特低频 300~3000Hz VLF 甚低频3~30kHz LF 低频30~300kHz 中波,长波 MF 中频300~3000kHz 100m~1000m 中波 AM广播 HF 高频 3~30MHz 10~100m 短波短波广播 VHF 甚高频 30~300MHz 1~10m 米波FM广播 UHF 特高频 300~3000MHz 0.1~1m 分米波 SHF 超高频3~30GHz 1cm~10cm 厘米波 EHF 极高频30~300GHz 1mm~1cm 毫米波 无线电波按传播途径可分为以下四种:天波—由空间电离层反射而传播;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直射波—由发射台到接收台直线传播;地面反射波—经地面反射而传播。无线电波离开天线后,既在媒介质中传播,也沿各种媒介质的交界面(如地面)传播,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对它产生影响的因素却很多。 无线电波在传播中的主要特性如下: (1)直线传播均匀媒介质(如空气)中,电波沿直线传播。 (2)反射与折射电波由一种媒介质传导另一种媒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传播方向要发生变化。由第一种介质射向第二中介质,在分界面上出现两种现象。一种是射线返回第一种介质,叫做反射; 另一种现象是射线进入第二种介质,但方向发生了偏折,叫做折射。一般情况下反射和折射是同时发生的。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但不一定等于折射角。反射和折射给测向准确性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反射严重是,测向设备误指反射体,给干扰查找造成极大困难。 (3)绕射电波在传播途中,有力图绕过难以穿透的障碍物的能力。绕射能力的强弱与电波的频率有关,又和障碍物大小有关。频率越低的电波,绕射能力越弱;障碍物越大,绕射越困难。工作于80米(375MHZ)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是较强的,除陡峭高山(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上)外,一般丘陵均可逾越。2米波段的电波绕射能力就很差了,一座楼房,或一个小山丘,都可能使信号难以绕过去。 (4)干涉直射波与地面反射波或其它物体的反射波在某处相遇时,测向收到的信号为两个电波合成后的信号,其信号强度有可能增强(两个信号跌叠加)也可能减弱(两个信号相互抵消)。这种现象称为波的干涉。产生干涉的结果,使得测向机在某些接收点收到的信号强,而某些接收点收到的信号弱,甚至收不到信号,给判断干扰信号距离造成错觉。天线发射到空间的电波的能量是一定的,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不仅在传播途中能量要损耗,而且能量的分布也越来越广,单位面积上获得的能量越来越小。反之,

无线电信号的特性

无线电信号的特性 无线电信号的特性 在高频电路中, 我们要处理的无线电信号主要有三种: 基带(消息)信号、高频载波信号和已调信号。所谓基带信号, 就是没有进行调制之前的原始信号, 也称调制信号。 1、时间特性 (1)、信号的描述:一个无线电信号, 可以将它表示为电压或电流的时间函数, 通常用时域波形或数学表达式来描述。 (2)、时间特性的概念:无线电信号的时间特性就是信号随时间变化快慢的特性。信号的时间特性要求传输该信号的电路的时间特性(如时间常数)与之相适应。 2、频谱特性 对于较复杂的信号(如话音信号、图像信号等), 用频谱分析法表示较为方便。 信号的频谱特性的概念:信号的频谱特性就是信号中各频率成分的特性。 对于周期性信号, 可以表示为许多离散的频率分量(各分量间成谐频关系), 例如图1 —3即为图1 —2所示信号的频谱图; 对于非周期性信号, 可以用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分解为连续谱, 信号为连续谱的积分。 频谱特性包含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两部分, 它们分别反映信号中各个频率分量的振幅和相位的分布情况。

任何信号都会占据一定的带宽。从频谱特性上看, 带宽就是信号能量主要部分(一般为90%以上)所占据的频率范围或频带宽度。 图1 — 3 频谱图 3、传播特性 传播特性:是指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方式、传播距离、传播特点等。无线电信号的传播特性主要根据其所处的频段或波段来区分。 电磁波从发射天线辐射出去后, 不仅电波的能量会扩散, 接收机只能收到其中极小的一部分, 而且在传播过程中, 电波的能量会被地面、建筑物或高空的电离层吸收或反射, 或者在大气层中产生折射或散射等现象, 从而造成到达接收机时的强度大大衰减。根据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所发生的现象, 电波的传播方式主要有直射(视距)传播、绕射(地波)传播、折射和反射(天波)传播及散射传播等, 如图 1 — 5 所示。决定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的关键因素是无线电信号的频率。

无线电发射、接收原理

无线电发射、接收原理 无线电发射、接收知识 收音机发展简介 收音机原理

一、无线电发射、接收知识 声音及其传播: 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体周围产生声波,声波在空气中以340 m/s的速度传送,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减是很快的,传送距离是有限的。音调的高低,就是声音的频率:20Hz--- 20KHz ----叫做“音频” 无论一个人怎样尽力大喊,靠声波都是传不远的。 2.有线传输:

放大器 传输的是音频电流,离不开导线,传输不远 3.无线电波------与声波有着本质的不同 声波---------是机械振动的结果 无线电波---是电磁振荡的产物 电磁波(无线电波)的产生: 导线中流过交变的电流→→产生交变的磁场→→在其周围再产生变化的电场→→又激起变化的磁场→→。。。→形成不可分割的电场和磁场,像水波一样向外传播→→形成电磁波

电磁波的传 播速度是: 3×108m/s ?思考:有线传播为什么不能发出电磁波

4.有线传输中的音频能否产生电磁波传播出去 原因: a.通过天线向外辐射:天线的长度与波长λ相比拟λ/4 λ/2 λ 音频频率:f :20---20kHz λ=c/f λ:15 x 103---15 x 106m b.串台:都是音频频率 (1) 无线电通信系统是通过空间辐射方式传送信号,根 据电磁波理论,对于语音信号来说,相应的辐射天线尺寸要在几十公里以上,实际上这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而调制过程则将信号的频谱搬移到任何所需的较高频率范围,这样就容易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 (2) 如果不进行调制而是把被传送的信号直接辐射出去, 那么各电台所发出的信号频率就会相同,它们混在一起,收信者将无法选择所要接收的信号。而调制作用的实质是把各信号的频谱搬移,使它们互不重叠地占据不同的频率范围,也即信号分别托附于不同频率的载波上,接收机就可以分离出所需频率的信号,不致互相干扰。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修订版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无线电通信就是不用导线,而利用电磁波振荡在空中传递信号,天线就是波源。电磁波中的电磁场随着时间而变化,从而把辐射的能量传播至远方。 在莫尔斯和贝尔先后发明了有线电报和电话之后,很多科学家对电磁现象大量研究。直到1831年,在英国,法拉弟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且预言:电与磁的传播是和光一样的一种波。 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从1850年就开始对法拉弟提出的课题展开研究。他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用数学方法对法拉弟的电磁场思想做了严格的论证,并在1864年做出“电与磁的交替转化过程,是一种波的传播形式,是一种光波”的论断,他称这种波为电磁波。 在麦克斯韦首先提出电磁理论后,又过了24年,才由德国伟大的物理学家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麦氏理论的正确。赫兹设计了一个能够接收电火花的装置,结构极简单。把一根导线弯成圆形,使两端之间仅留一微小的间隙,称它为“共振子”。“共振子”为什么也有火花发生呢赫兹认为,这一定是电振荡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过去的。赫兹于1888年公布了自己的实验结果,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赫兹的实验成果震惊了世界,许多科学家继续开展对电磁波的研究。1890年,法国物理学家布朗利发现,将金属粉末即紧缩成块,但是它的电阻减小了,使电流容易通过。这种装有金属粉未的玻璃管被称为“布朗利管”,又称“粉末检波器”,它接收电磁波的灵敏度比赫兹的“共振子”要高得多。 1894年,20岁的意大利青年马可尼从杂志上读到悼念赫兹的文章和他生前的感人事迹,受到极大启发:“如果利用赫兹发现的电磁波,不需要导线也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了”。马可尼为自己的大胆设想所激动下宏愿,决心开拓无线电通信事业,把赫兹的研究成果付诸实际应用。在家人的支持下,马可尼就在自己家中进行实验,他用赫兹的火花放电器作发射机,用布朗利的金属粉未检波器作接收机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电磁波的发送和接收实验,并在实

§7—3 英版《无线电信号表》

§7—3 英版《无线电信号表》 一、概述 英版《无线电信号表》(Admiralty List of Radio Signals,ALRS)共分8卷12册,书号NP281 ~ NP288。 1、主要内容 ⑴第一卷(VOLUME 1) 该卷是关于海岸无线电台(国际通信)的资料,包括: 所有的发射频率和种类;无线电医疗咨询;检疫报告;蝗情报告及污染报告的协定;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航海卫星服务;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船舶报告系统;海盗与武装抢劫报告;外来人员走私举报;领海内使用无线电通信的规则和国际无线电通信规则的摘录;相关图表等。 该卷按覆盖区域分为2册。第一册包括欧洲、非洲和亚洲(不包括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西亚);第二册包括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大洋州、美洲、格林兰和冰岛。 ⑵第二卷(VOLUME 2) 包括:无线电助航标志[包括:沿岸地区的航空无线电信标、无线电测向台、提供QTG服务(即应船舶申请发送测向信号)的海岸无线电台、校差台(即发射特殊信号供船舶无线电测向仪器差用的测向信号)和雷达航标(雷达应答标和雷达指向标)];无线电时号;法定时;电子定位系统;及大量相关图表。 ⑶第三卷(VOLUME 3) 包括无线电天气服务、无线电航海警告及其它海上安全信息(MSI)广播;该卷还包括船舶使用的有关气象码组及其大量相关图表;该卷按覆盖区域分为2册。第一册包括欧洲、非洲和亚洲(不包括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西亚);第二册包括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大洋州、美洲、格林兰和冰岛。 ⑷第四卷(VOLUME 4) 包括气象观测站一览表及其相关图表。 ⑸第五卷(VOLUME 5) 包括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与各种遇险、搜救程序有关的资料、所有可以向使用或加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的船舶提供的服务;该卷还有大量解释性图表和相关的国际无线电规则摘录。 ⑹第六卷(VOLUME 6) 该卷是关于引航服务和港口业务的资料; 包括:对协调船舶要求引航服务和/或进港至关重要的所有海上无线电程序;有关码头和港口VHF设施信息在内的小船服务;细节的范围可从最初的ETA报文至靠泊通知、从要求深海引航至提前申请小船泊位; 此外,还附有说明各系统或程序的关键细节的75张相关图表。 该卷按覆盖区域分为2册。第一册包括欧洲与地中海;第二册包括非洲、亚洲、大洋州、美洲、格林兰和冰岛。 ⑺第七卷(VOLUME 7) 该卷是关于船舶交通服务和报告制的资料; 包括与许多地区、国家和国际的船舶交通服务(VTS)有关的全部资料,覆盖了国 际海事组织(IMO)采纳的全部系统,还包括全球范围的自愿性的、推荐的和强制 的报告制的细节,以及100多张相关附图; 该卷按覆盖区域分为2册。第一册包括欧洲与地中海;第二册包括非洲、亚洲、大洋州、美洲、格林兰和冰岛。

无线电频率划分表

无线电频率划分表 2008年11月22日星期六上午 01:00 无线电频率划分表(KHz)一(9-5730KHz) 1: 9以下,不划分 2: 9-14,无线电导航 3: 14-19.95,固定,水上移动 4: 19.95-20.05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20KHz) 5: 20.05-70,固定,水上移动 6: 70-95,固定,水上移动,无线电导航 7: 95-105,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100KHz),无线电导航8: 105-160,固定,水上移动,无线电导航 9: 160-200,固定,航空无线电导航 10: 200-285,航空无线电导航 11: 285-315,水上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标航),(航空无线电导航) 12: 315-325,航空无线电导航,水上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标航) 13: 325-405,航空无线电导航,(航空移动) 14: 405-415,无线电导航 15: 415-495,水上移动(航空无线电导航) 16: 495-505,移动(遇险和呼叫) 17: 505-526.5,水上移动,航空无线电导航 18: 526.5-535,广播,航空无线电导航 19: 535-1606.5,广播 20: 1606.5-1800,固定,移动,无线电导航 21: 1800-200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无线电导航,业余22: 2000-2065,固定,移动,无线电导航 23: 2065-2107,水上移动 24: 2107-2170,固定,移动,无线电导航 25: 2170-2173.5,水上移动 26: 2173.5-2190.5,移动(遇险和呼叫) 27: 2190.5-2194,水上移动 28: 2194-2300,固定,移动 29: 2300-2495,固定,移动,广播 30: 2495-2505,标准频率和时间信号(中心频率2500KHz) 31: 2505-2850,固定,移动 32: 2850-3155,航空移动 33: 3155-3200,固定,移动 34: 3200-3230,固定,移动,业余 35: 3230-3400,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广播 36: 3400-3500,航空移动 37: 3500-3900,固定,移动,业余 38: 3900-3950,广播,航空移动 39: 3950-4000,固定,广播 40: 4000-4063,固定,移动(航空移动除外) 41: 4063-4438,水上移动

无线电信号干扰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无线电信号干扰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08T22:02:38.390Z 来源:《魅力中国》作者:张学东 [导读] 随着公众移动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与无线电有关的干扰投诉也逐渐增加,无线电干扰的排查任务日益繁重。如何快速准确地排查此类干扰,成为摆在无线电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有线电视台辽宁沈阳 110141) 摘要:近年来,随着公众移动通信业务的迅猛发展,与无线电有关的干扰投诉也逐渐增加,无线电干扰的排查任务日益繁重。如何快速准确地排查此类干扰,成为摆在无线电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无线电;干扰系统;信号识别 中图分类号:TN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3-026-01 干扰信号类型通常是未知的,它可能是短持续时间的窄带信号或者连续的宽带信号。所以我们需要通用的测量方案去探测所有类型的干扰。因此,正确的测量方法是以高分辨率带宽来监测宽频率范围,并且高速扫描该频段。这样就可以捕获窄带短时信号。为了快速定位干扰源测量设备必须是便携式的,而且可配置方向性天线。测量结果的存储也是实用的功能,监测人员可以利用其实现后续的归档和测量信号的分析。 一、无线电抗干扰原理 世界各国对通信抗干扰技术的研究一直就是热门话题,目前,通信抗干扰装置中或多或少有智能化模块部分,但是,在系统对抗层次上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通信抗干扰装置能够灵活多变、实时动态地实施通信对抗,是提高系统对抗的一个有效措施。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是尽可能地将宽带APD或DPA转换器靠近天线,尽可能地通过软件定义系统的各种功能,让尽可能多的系统功能由软件实现。软件无线电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广泛的重视。因此,把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引入通信抗干扰中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二、无线电引信干扰技术 图1无线电引信干扰机原理框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无线电引信干扰机原理,整个电路由信号接收、信号检测与识别、干扰生成和干扰发射四个模块组成。信号接收模块对接收到的引信信号进行载频估计和前置放大后,由功分器分为三路,其中两路送给信号检测与识别模块进行信号检测和调制识别,另外一路送给干扰生成模块进行下变频和射频存储(DRFM)。调制识别对引信信号的调制类型和调制参数进行识别,得到引信的调制类型和调制参数;信号检测对引信信号进行解调,获取引信调制信号,当脉冲能量达到给定门限时,射频存储电路对引信信号进行取样、存储,同时干扰控制器通过控制调制信号循环延时生成干扰调制信号,DRFM 在该信号的作用下产生中频干扰信号。干扰发射模块将中频干扰信号进行上变频后得到射频干扰信号并发射出去。 三、无线电信号调制的识别 无线电引信信号一般是用基带信号对载波的某一个或几个参数进行调制,因此调制识别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模式识别问题,引信调制识别可分为调制类型的识别和调制参数的识别。 图2 引信调制类型识别框图 图2给出了引信调制类型识别框图。引信调制类型的识别过程包括:信号预处理部分、特征提取部分和分类识别部分,用于确定引信的工作体制。引信信号参数的识别过程也就是解调过程,即对已经识别出调制类型的信号进行解调,获取调制信号的周期、脉宽等调制参数。引信调制参数识别框图如图3所示。 图3 引信调制参数识别框图 无线电引信干扰是引信对抗的主要方面,本文根据无线电引信的特点,提出了无线电引信干扰技术。该技术能够快速捕捉无线电引信信号,根据引信信号的特征参数来确定引信的工作体制,同时对引信信号进行解调和参数识别,并据此重构出引信干扰信号,使引信“早炸”。并设计了自适应无线电引信干扰技术方案,分析了无线电引信信号调制识别技术,可以看出,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四、无线电干扰技术分析 无线电干扰类型包括同频干扰、互调干扰、带外干扰、杂散干扰、镜像干扰等。常见的无线电干扰是互

802.11无线信道详解

信道可以比作RJ45的网线,一共有11各可用信道。考虑到相邻的两个无线AP之间有信号重叠区域,为保证这部分区域所使用的信号信道不能互相覆盖,具体地说信号互相覆盖的无线AP必须使用不同的信道,否则很容易造成各个无线AP之间的信号相互产生干扰,从而导致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下降。 不过,每个信道都会干扰其两边的频道,计算下来也就有三个有效频道,请各位有很多无线设备的米人,一定要注意频段分割。 信道示意图(点击看大图) 随着无线产品价格的不断降低,WLAN(无线局域网)的普及正呈日新月异之势,越来越多的办公室、家庭开始使用无线局域网。随之而来的,一些用户已开始出现WLAN 的信道拥塞问题,造成网速下降、掉线、网络工作不正常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无线信道 无线信道也就是常说的无线的“频段(Channel)”,其是以无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体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 大家知道,在进行无线网络安装,一般使用无线网络设备自带的管理工具,设置连接参数,无论哪种无线网络的最主要的设置项目都包括网络模式(集中式还是对等式无线网络)、SSID、信道、传输速率四项,只不过一些无线设备的驱动或设置软件将这些步履简化

了,一般使用默认设置(也就是不需要任何设置)就能很容易的使用无线网络。 但很多问题,也会因为追求便利而产生,大家知道,常用的IEEE 802.11b/g工作在2.4~2.4835GHz频段,这些频段被分为11或13个信道。当在无线AP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有两个以上的AP时,需要为每个AP设定不同的频段,以免共用信道发生冲突。而很多用户使用的无线设备的默认设置都是Channel为1,当两个以上的这样的无线AP设备相“遇”时冲突就在所难免。 为什么现在无线信道的冲突如此让人关注,这除了家用或办公无线设备因为价格的不断走低而呈几何级数增长外,无线标准的天生缺撼也是造成目前这种窘境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目前主流的无线协议都是由IEEE(美国电气电工协会)所制定,在IEEE 认定的三种无线标准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a中,其信道数是有差别的。 ●IEEE802.11b 采用2.4GHz频带,调制方法采用补偿码键控(CKK),共有“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传输速率能够从11Mbps自动降到5.5Mbps,或者根据直接序列扩频技术调整到2Mbps 和1Mbps,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与稳定。 ●IEEE802.11a 扩充了标准的物理层,规定该层使用5GHz的频带。该标准采用OFDM调制技术,共有“12”个非重叠的传输信道,传输速率范围为6Mbps-54Mbps。不过此标准与 IEEE802.11b标准并不兼容。支持该协议的无线AP及无线网卡,在市场上较少见。 ●IEEE802.11g 该标准共有“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虽然同样运行于2.4GHz,但向下兼容 IEEE802.11b,而由于使用了与IEEE802.11a标准相同的调制方式OFDM(正交频分),因而能使无线局域网达到54Mbps的数据传输率。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IEEE802.11b还是IEEE802.11g标准其都只支持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信道,只有信道1、6、11或13是不冲突的,但使用信道3的设备会干扰1和6,使用信道9的设备会干扰6和13……。

无线电信号带宽测量方法

无线电信号带宽测量方法 摘要: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许多行业都具有新的内涵,例如成本会计就从会计学这一大分类下独立出来,更多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对企业成功转型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将以建筑施工单位的成本会计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影响其工作成效的诸多因素,并针对当下存在的各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成本会计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取得更大的成果。 关键词:成本会计;企业;控制

无线电信号带宽测量随着测量参数的逐渐增多,原来的测量系统已经不适宜再次进行测量。现在都是自动化进行数据采集,无线电信号带宽测量系统可以从这4个方面来进行试验,如带宽综合显示、测量参数采集、试验建立以及客户端实时监控。除了试验建立,会特别针对其余三个模块进行分析,以及测量系统上所得到的数据会遇到延迟问题。通过做实验可以测量和应用,无线电信号带宽系统达到了通过自动化测量数据,处理达到了任务的要求。本文研究了无线电信号带宽的测量方法,包括无线电信号带宽的定义、对测试设备的要求、基本的测量方法,并对特殊情况下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探讨。 1无线电信号带宽的定义 在无线电信号处理前端数据采集并把系统进行转发,而建立的就是信号测量系统。这两个型号的采集器作为最底层的设备,在带宽的多个部位都有安装,主要作用是,测量相关信息、处理与收集数据,信号测量系统需要有以下几个功能:①系统的基础一定是自动化架构,可以达到对海量参数的测量结果;②前端的系统采集器要用自动技术进行采集。 1.1占用带宽

在它的频率下限之下或频率上限之上所发射的平均功率各等于某一给定发射的总平均功率的规定百分数β/2,频率上、下限的差值叫占用带宽,如图1所示。 1.2“x-dB”带宽 连续频谱功率密度至少比预先设定的零参考电平低xdB,如图2所示。 2测试仪器及要求 测试仪器主要要求如表1所示。 3基本测量方法 3.1测量准备工作 基于自动化的无线电信号带宽测量实验名称肯定是跟带宽有关的信息,目前大数据技术已经大量开始使用,并且使用的成果也取得很大进步,因此处理无线电带宽信号检验管理工作中伴随的问题,可以充分考虑建立的管理系统。汇总并上传国家以及各个地区等带宽检验机构的数据信息,将这些信息上传工作常态化以及动态化等,有效将目前无线电带宽信号检验行业的数据空白状况处理掉,并且为有关监理部门的识别以及比较无线电带宽信号检验结果有关数据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信息支持,为建设项目有关单位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模板主要用于接收PCM数据以及自动数据,对

无线传输信道的特性

通信工程专业研究方法论无线传输信道的特性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毕红军 2014年8月

目录 一、引言: (2) 二、无线电波传播频段及途径 (3) 2.1无线电波频段划分 (3) 2.2无线电波的极化方式 (4) 2.3传播途径 (4) 三、无线信号的传播方式 (5) 3.1直线传播及自由空间损耗 (5) 3.2 反射和透射 (6) 3.2.1斯涅尔(Snell)定律 (6) d 功率定律 (7) 3.2.2 4 3.2.3断点模型 (8) 3.3绕射 (9) 3.3.1单屏或楔形绕射 (9) 3.3.2多屏绕射 (10) 3.4散射 (12) 四、窄带信道的统计描述 (14) 4.1不含主导分量的小尺度衰落 (14) 4.2含主导分量的小尺度衰落 (16) 4.3多普勒谱 (16) 4.4大尺度衰落 (17) 五、宽带信道的特性 (18)

5.1多径效应对宽带信道的影响 (18) 5.2多普勒频移对宽带信道的影响 (21) 六、总结 (22) 七、参考文献 (23) 一、引言: 各类无线信号从发射端发送出去以后,在到达接收端之前经历的所有路径统称为信道。如果传输的无线信号,则电磁波所经历的路径,我们称之为无线信道。信号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传输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复杂的传播路径,包括直射路径、反射路径、衍射路径、散射路径以及这些路径的随机结合。同时,电波在各种路径的传播过程中,有用信号会受到各种噪声的污染,因而会出现不同情形的损伤,严重时会使信号难以恢复。无线信号在传播时,不仅存在自由空间固有的传输损耗,还会受到建筑物、地形等的阻挡而引起信号功率的衰减和相位的失真,这种衰减还会由于移动台的运动和信道环境的改变出现随机的变化。下面将讨论无线传输信道的主要特性。 二、无线电波传播频段及途径 2.1无线电波频段划分

最新无线电常用术语大全

无线电通信名词解释 【音频】又称声频,是人耳所能听见的频率。通常指15~20000赫(Hz)间的频率。 【话频】是指音频范围内的语言频率。在一般电话通路中,通常指300~3400赫(Hz)间的频率。 【射频】无线电发射机通过天线能有效地发射至空间的电磁波的频率,统称为射频。若频率太低,发射的有效性很低,故习惯上所称的射频系指100千赫(KHz)以上的频率。 【视频】电视信号所包含的频率范围自几十赫至几兆赫,视频是这一频率的统称。 【载波】起运载信息作用的正弦波或周期性脉冲,叫做载波(或载频),随着信号波的变化,使载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作相应的变化。 【信号】用来表达或携带信息的电量。 【信道】按传递信息的特性而划分的通路。包括可能实现而尚未实现的通路在内。 【模拟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或对某一参量可以取无限个值的信号。 【数字信号】所谓数字信号,是指信号是离散的、不连续的。这是信号只能按有限多个阶梯或增量变化和取值。换言之,对于数字信号,只需计算阶梯的数目而无需考虑阶梯内信号的大小(最常用的是二进制编码)。 【波段】在无线电技术中,波段这个名词具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电磁波频谱的划分,例如长波、短波、超短波等波段。其二是指发射机、接收机等设备的工作频率范围的划分。若把工作频率范围分成几个部分,这些部分也称为波段,例如三波段收音机等。 【波道】通信设备工作时所占用的通频带叫波道。通常一个通信设备在它所具有的频率范围内有许多个波道。 【通频带】一个电路所允许顺利通过的电流的频率范围,称为该电路的通频带。一般规定在电流等于最大电流值的0.707倍范围内上下两个频率之间的宽度为通频带。

第三章《无线电规则》01

第三章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介绍 引言 我们国内无线电管理工作有一系列的依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频率划分规定》等文件。在国际上无线电业务如何管理?如何规范世界各国使用无线电设备和频率?如何使人类共同拥有的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位置—这一宝贵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如何处理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或地区间的无线电干扰?这些是《无线电规则》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一.《无线电规则》的地位 国际电联的基本法—《组织法》第196款规定:在为无线电业务分配频率时,各国主管部门应该牢记,无线电频率和对地球静止卫星轨道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必须按照《无线电规则》的规定合理、经济、有效地使用,在考虑发展中国家和具有特定地理位置国家的特殊需要的同时,使各国或各国家集团可以公平地使用无线电频率和地球静止卫星轨道。 基于上述基本原则,自1947年Atlantic城大会以来,国际电联通过多次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简称WRC),特别是在1963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上引入空间无线电业务的有关规定,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在国际间管理各种无线电业务的规定,汇编成现行的《无线电规则》,《无线电规则》具有以下基本目标: 1.促进公平地获得并合理地使用无线电频率资源和地球静止卫星轨道; 2.保障有足够的频率用于遇险和安全目的,并确保不受有害干扰; 3.协助防止与解决不同主管部门的无线电业务之间可能出现的有害干扰; 4.促进无线电通信业务经济有效地运行; 5.提供并在需要时规划无线电通信新技术; 《无线电规则》是国际电联各成员国,根据电联的《组织法》和《宪章》共同制订的契约性法规。各成员国共同遵守《无线电规则》,是国际电联促进世界无线电管理,维护空中无线电波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反之,如果违反《无线电规则》开展无线电业务,受害最大的是违反者。 二.《无线电规则》基本内容 当前使用的2001版《无线电规则》是电联在1998版《无线电规则》的基础上,引入2000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制定的最新规定,并重新编号后出版,是目前生效的最新版《无线电规则》。 《无线电规则》一套共4册,第一册是整套规则的中心和主体,包含除规划以外的所有规则程序,共59条分为9章,每一条细分为若干款;第二册是集中了所有的附录,列出了第一册有关规则程序涉及到的具体技术参数,第二册还包含了卫星广播业务、卫星固定业务、航空移动业务等多项规划;第三册包含历次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通过的决议书和无线电管理性建议书,其中的决议书具有与第一册规则程序同等约束力;第四册包含第一册和第二册规则程序部分引用了的电联无线电部门

无线场强特性

无线信号场强特性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地测量校园内室外的无线电信号场强值,掌握室内外电波传播的规律 2.熟悉并掌握无线电中的传输损耗,路径损耗,穿透损耗,衰落等概念。 3.熟练使用无线电场强仪测试空间电场强的方法。 4.学会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到相关传播模型。 二实验原理 1.电波传播方式 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输方式主要有反射﹑绕射﹑散射三种模式。当电磁波传播遇到比波长大很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无线路径被尖锐物体阻挡时发生绕射。当电波传播空间中存在物理尺寸小于电波波长的物体﹑且这些物体的分布较密集时,产生散射。散射波产生于粗糙表面,如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树叶﹑街道﹑标志﹑灯柱。 2.无线信道中信号衰减

无线信道中的信号衰减分为衰落,路径损耗,建筑物穿透损耗。此外还有多径传播的影响 1)移动环境下电波的衰落包括快衰落和慢衰落(又叫阴影衰落),快衰落的典型分布为Rayleigh分布和Rician分布;阴影衰落的典型分布为正态分布,即高斯分布。快衰落和慢衰落两者构成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信号不稳定因素。 2)路径损耗:测量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信号的平均衰落,即定义为有效发射功率和平均接受功率之间的(dB)差值,根据理论和测试的传播模型,无论室内或室外信道,平均接受信号功率随距离对数衰减,这种模型已被广泛的使用。对任意的传播距离,大尺度平均路径损耗表示为: ()[]()() =+ 010log/0 PL d dB PL d n d d 即平均接收功率为: ()[][]()()()[]() =--=- Pr010log/0Pr010log/0 d dBm Pt dBm PL d n d d d dBm n d d 其中,定义n为路径损耗指数,表明路径损耗随距离增长的速度,d0为近地参考距离,d 为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 人们根据不同的地形和地貌条件,总结出各种电波传播模型:自由空间模型,布灵顿模型,Egli模型,HaTa-Okumura模型。 1)自由空间模型 自由空间模型假定发射天线和接收台都处在自由空间。我们所说的自由空间一是指真空,二是指发射天线与接收台之间不存在任何可能影响电波传播的物体,电波是以直射线的方式到达移动台的。自由空间模型计算路径损耗的公式是: 其中Lp是以dB为单位的路径损耗,d是以公里为单位的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距离,f是以MHz为单位的移动工作频点或工作频段的频率。 2)布灵顿模型 布灵顿模型假设发射天线和移动台之间的地面是理想平面大地,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d 远大于发射天线的高度ht,或移动台的高度hr,此时的路径损耗计算公式为: 其中距离d的单位是公里,天线高度ht及hr的单位是米,路径损耗Lp的单位是dB。 3)EgLi模型 前述的自由空间模型及布灵顿模型都是基于理论分析得出的计算公式。EgLi公式则是从大量实测结果中归纳出来的中值预测公式,属于经验模型,其计算式为: 其中路径损耗Lp的单位是dB,距离d的单位是公里,天线高度ht及hr的单位是米,工作频率f的单位是MHz,地形修正因子G的单位是dB。G反应了地形因素对路径损耗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