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大学 体育运动心理学 考博复习

体育大学 体育运动心理学 考博复习

体育大学 体育运动心理学 考博复习
体育大学 体育运动心理学 考博复习

第二章体育运动中的动机问题

1、动机(motivation):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

想等。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

2、动机的作用(基本功能):1始发作用。2指向或选择作用。3强化作用。影响动机的强度和方向的因

素:人的内部需要(need)和外部条件。

3、动机与需要和目的的关系:

(1)动机与需要:1动机是需要的动态表现。当需要没转化为动机之前,人不可能有所活动,只有当需要转化为动机之后,人才能活动。2行为并非全部由需要引起。

(2)动机与目的:动机是驱使人们去活动的内部原因,目的是人们通过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动机与目的的关系表现为如下几方面:1动机和目的可能是完全一致的;2动机和目的是可以互相转换的;3有时目的相同动机不同,也有时动机相同,目的不同。

4、驱力(drive):指驱使有机体进入活动,与身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部激起状态,是从后面对行为

的推动,实际上,它就是内部需要。

5、诱因(incentive):指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实际上就是外部因素。

6、动机的种类:

(1)根据需要的种类和对象来分类:生物性(biological motivation)和社会性动机(social motivation)及物质性(physiological motivation)和精神性动机(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2)根据兴趣的特点:直接动机(direct motivation)和间接动机(indirect motivation);

(3)缺乏性动机(或匮乏性动机)(deficiency motive)和丰富性动机(享有动机)(abundancy motive);(4)无意识动机(unconscious motivation)

(5)根据动机的来源分;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和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德西效应:奖励会产生使内在动机削弱的效应。这种效应以后被称为德西效应(Deci effect)。

真正影响行为自我激发和调节的是人对行为的自主性或控制性意识;自主性(autonomy):是指出自行为者意愿,由其自由选择或承担责任。控制性是指在某种压力下趋于特定行为。

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与以下三种因素有关:1有强有利的外部奖励使运动员产生反应;2运动员体验到最初的成功;(由外部奖励觉知自己的能力在提高)3使运动员意识到外部奖励并非最终奖励,而对达到的成就产生的自我满足感才是最终的奖赏。

7、自主性(autonomy):出自行为者意愿,由其自由选择和承担责任。

8、控制性:在某种压力下趋于特定的行为。

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1)基本思想:

1 人类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按发生先后可分为五个等级:生理的需要(physiological need),安全的需要(safety need),爱与归属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尊重的需要(selfesteem need)和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 actualization need)。人的基本动机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潜力。自我实现就是要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和才能,对社会做出自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贡献,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显然在竞技体育中提倡自我实现精神有助于提高运动员训练的自觉性和目的性。

2 各层需要依序升级。当下一级需要基本满足后,上一级需要才能成为行为的驱动。

3 五种需要有高低级之分。其中生理的、安全的、交际的需要是低级的需要,可以通过改善外部条件来加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是从内部得到满足的。

4 大多数需要层次是按序列上升的。

(2)意义与作用

1该理论对需要的分类较为系统,具体。尽管目前仍有争议,在体育运动心理学中,了解运动员的各种需要是培养和激发运动动机的必要前提。

2 该理论忽视大多数人需要的主观能动性,忽视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在解释一些现象时遇到困难。

3 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其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的一部分。强调个人发展,忽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

10、认知评价论(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

(1)认为内部动机是以人的能力需要和自我决策需要为基础,任何影响能力感和自我决策感的事件都可能影响人的内部动机。像奖金、奖品等外部奖励由于其携带的控制性功能很强,往往会对内部动机产生破坏性影响,如果一项活动可提高人的能力感并满足人的自我决策需要,这一活动就因其携带的信息性功能十分突出而加强内部动机。

(2)每一事件均具有控制功能和信息功能。事件的控制功能与人们的自我决策经验有关,事件的信息功能给人们提供有关能力方面的信息。加强内部动机的事件称为信息性事件(informational event),加强外部动机的事件称为控制性事件(controlling event)。

(3)对内部动机产生影响的事件:

1 事件的控制性功能:像奖金、奖品等外部奖励均会对内部动机产生破坏性影响,由于这些外部促动因素被广泛的用来控制人,因此人们对这些事件的控制性方面体验的很深刻,人们感到他们的自我决策权是极其有限的。

2 外部因果性和内部因果性:如果某一事件加强了一个人进行自我决策的感受和知觉,主观上的因果关系控制点就更偏向于内部,内部动机也会提高。

3 事件的信息性功能:认知评价论认为,如果某一事件的信息性很突出,内部动机就将随人们对能力的感受和知觉而变化,能力感的提高会导致内部动机的加强,而能力感的下降则会导致内部动机的减弱。

4 信息性功能和控制性功能:积极反馈可以加强内部动机,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也可将它体验为控制性的。

5 个人差异:内部动机定向者,外部动机定向者。

6 竞赛中的信息性和控制性问题。

11、社会认知论:将情感、期望、价值观相结合,以对动机行为做出全面的解释。这一理论强调,目标倾向是影响内部动机的重要因素。指向体育活动本身的任务定向可以激发对任务的直接兴趣,而指向将自己同他人进行能力比较的自我定向则会导致内部动机的下降。

(1)社会认知论分为三个学派:自定效能论、主观能力论、动机目标论。

(2)自定效能越高,努力程度越高,运动成绩越好。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与高。如鼓励性暗示。

12、动员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a)满足运动员的各种需要:是有效激发动机的关键。

(一)追求乐趣的需要:使运动员的能力适合练习的难度;使训练方法和手段多样化;让所有的人都积极参与;在练习中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分派任务;允许运动员在训练中有更多的自主权。(二)归属的需要;(三)展示才能与自我价值的需要:保护运动员的自我价值感。

b)正确运用强化手段:出现可接受行为,或给奖励或撤除消极刺激的过程。分为积极强化(给奖励

)和消极强化(撤除消极刺激)。

运用原则:明确规定应获奖的行为和奖励标准;最好对达到标准的良好表现进行没规律的强化;鼓励运动员的相互强化;鼓励不能过量,不能让运动员感到教练员企图控制他们的行为;使运动员懂得,奖励不是最终目的。

c)了解运动员的特点是激发动机的直接方法;激励动机的直接方法:依从方法、认同方法、内化方

法。

d)设置正确的目标;

e)经常改变教学与训练环境,以间接激发动机;

f)保持训练和比赛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以激发内部动机;

g)给予更多的自主权,培养运动员的责任心;注意:根据运动员能力和水平,有选择的给予自主权

;不要急于求成;教练员要有移情心。

h)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章训练与竞赛中的归因问题

一、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体育运动中的归因是人们如何解释训练水平提高的快慢以及比赛的成功与关键。

二、海德归因:认为为了预见他人行为并有效地控制环境,关键问题在于对他人的行为或事件做出原因分析。(情境归因和性格归因)

三、韦纳的归因理论:追求成功的人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能力强,而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避免失败的

四、控制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相信某些因素控制着自己的生活,这些因素便是他们的控制点。内部控制点是指强烈倾向于将人生中各种事件看作是自己个人行为的结果,外部控制点指强烈倾向于将人生中各种事件看作是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一方面要注意将注意力放在控制和把握那些可控因素上,另一方面要能够有效地对付那些不可控因素。

五、运动水平越高,运动成绩越好,运动员越倾向于内控;一般来说,内控倾向的人能更好的适应生活,参与竞争。

六、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可以从5个不同的方面归因:内外向、可控性、稳定性、意向性和整体性。

七、习得性无助感: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情的出现或消除感到根本无能为力的话,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八、改善归因的具体建议

1、进行积极的反馈;

2、增加成功的体验;

3、建立成功与失败的恰当标准;

4、明确各种影响因素的可控性;

5、设置明确与具体的目标;

6、强调个人努力;

7、谨慎地比较运动员之间的差距;

8、实事求是;

9、从内部归因,更多地承担自己对结果的责任。

第五章焦虑与运动操作(全部)

一、焦虑:指人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

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它包括三种主要成分:情绪体验、威胁、不确定性和担心的认知表征以及生理唤醒。

二、状态焦虑:是一种瞬间的情绪状态,特点是由紧张和忧虑所造成的一些可意识到的主观感觉,是高度

自主的神经系统的活动。

三、特质焦虑:是指焦虑倾向中的一些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是人感知某些情况后的反应趋向之间的差别

四、运动员焦虑的特点

1、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有:对失败的恐惧,对成功的恐惧,对伤病的恐惧,对社会反应的恐惧。

2、运动员的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有很大的关系;

3、高水平的运动员的与低水平的运动员在状态焦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的运动项目在差异上表

现不同。

4、状态焦虑随着比赛时间的接近而逐渐上升。

5、赛前焦虑水平的变化是随着对比赛对手的估计及比赛的重要性而升降的;

6、比赛结果对赛后焦虑水平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第六章体育运动中的情绪体验

一、人的认识是情绪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那么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最有力手段或许就是调节和控制自己

的认识。

二、简易情绪调节方法

1、表象调节:即在比赛前或比赛中,脑中清晰地重现自己过去获得成功时的最佳表现,体验当时的

身体感觉和情绪体验,以增强信心,提高运动成绩。

2、表情调节:是有意识地改变自己面部和姿态的表情以调节情绪的方法。

3、活动调节:利用不同速度、强度、幅度、方向和节奏的动作练习,可以控制运动员临场的情绪状

态。

4、音乐调节:通过情绪色彩鲜明的音乐控制情绪状态教音乐调节。

5、呼吸调节:通过呼吸有可能使运动员的情绪波动稳定下来。缓慢的呼吸使情绪的兴奋性下降,长

吸气和有力的呼气练习提高情绪的兴奋性。

6、颜色调节:在竞赛中利用联觉现象通过颜色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即为颜色调节。联觉颜色是

视觉刺激物,可以引起其他感觉,使人感到冷暖、重量味道等的不同。

7、暗示调节:是用语言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也可用手势、表情或其它暗号来进行。

8、气味调节

9、饮食调节

10、宣泄调节:以适当的方式及时地和充分地宣泄自己内心的痛苦、忧愁、委屈、遗憾等以控制情绪

叫宣泄调节。

11、转移调节:情绪不快或过度紧张时,有意识地强迫自己把注意从应激刺激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就

是转移调节。

12、激化调节:在有些情况下,运动员需要被“刺激”一下,方能明白和重视自己的问题,并采取实

际步骤解决它,即为激化调节。

第七章体育运动中的认知问题

一、低级的认知有感觉、知觉。较高级的认知活动有思维。记忆是认知活动的基础,注意是所有认知活动

伴随的特征。

二、体育运动中的一般知觉有视觉、触觉和平衡觉,复杂知觉有空间知觉(是反映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

包括形状、大小、距离立体等知觉)、时间知觉(反映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性和顺序性,是一种感知时间长短、快慢、节奏和先后次序的复杂知觉。)和运动知觉(是人脑对外界物体和肌体自身运动的反映。)。

三、知觉规律对运动知觉过程的影响

1、知觉的选择性作用: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形成清晰的知觉,如墨绿色的球台和黄色的

球;刺激物在空间距离上接近或形状相似时,容易被选择为知觉的对象;主观状态的不同也会引起知觉的选择,如观看同一场比赛,观众和教练员关注的角度不同。

2、知觉的理解性作用:人们在知觉当前事物时,总是用以前有关知识和检验去理解它,把知觉对象

纳入已知的某一类事物的系统中。知觉预测:在某些情况下,运动成绩将取决于对不完整信息或先行信息的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在知觉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完成的。如乒乓球的落点的判断。

四、专门化知觉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

1、就是专项运动员心理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经长期专项训练所形成的一

种精细的主体运动知觉,它能对器械场地运动媒介以及专项运动的时间空间特征等做出高度灵敏和精确的识别和感知。

2、如球感、水感、速度感等。

五、短时运动记忆

1、短时运动记忆的遗忘曲线:运动反应的记忆也有一个遗忘过程,大约在1分钟左右完成。随着练

习次数的增加,遗忘的程度降低;如果训练以后紧接着对该技术进行心理演练,可能会帮助短时记忆的改善或使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

2、前摄干扰对短时运动记忆的影响:学习其他技术越多,对后一运动的学习结果影响越大。

3、运动记忆的位置线索和距离线索:定位运动可能更多地依赖于位置线索。

4、热身损耗:指经过较长时间间隔再重新练习一已学过的技能时,技能成绩明显下降,但仅需少数

几次练习就可恢复原来水平,其原因可能同遗忘有关,更可能同心理定势有关。

5、定势假说:认为技能水平下降是由某种暂时性的内部状态或定势受阻引起的。这种定势可能与中

枢神经运动区的兴奋性有关,运动区本身有一定的惰性,它的兴奋性也需要一段时间加热,休息后兴奋性降低,恢复到原水平需一段时间,这时便引起热身损耗。而在下一次活动开始前做一些辅助活动,可提高运动区的兴奋水平,从而减少热身损耗。这点在运动训练中有重要意义,提示运动员:(1)上场前做好准备活动,且准备活动的动作结构,频率等特征应尽量接近所要完成的动作技能;(2)在比赛间歇过程中,如果利手、利脚需要放松休息,可利用非利手利脚在临赛前活动,以保持利手利脚的技能定势;(3)当对手竞技状态极佳时可设法打乱对方的定势,要求暂停等。

六、长时运动记忆

1、连续性技能的长时间记忆:连续性技能一旦被掌握,常能记忆相当长时间。

2、非连续性技能的长时间记忆:比连续性技能的长时间记忆差。

3、长时间运动记忆的两个问题

(1)运动技能往往比语言技能记忆得牢固,可能同生活中言语信息产生干扰的机会会更多有关;也可能同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人体开放了更多的信息通道有关,还可能同运动技能

得到重复的的机会更多有关。

(2)连续性运动技能比非连续性运动技能记忆效果好,可能是初学量不同造成的。前者得到重复的机会多于后者,初学量大于后者。

七、动觉记忆的特征:形成难,遗忘慢。(注意打好基本功,加强基础训练)

1、视听可以通过录象、录音加以强化,但动觉难以记录,难以通过某种外界媒介再现;

2、对抗性项目中的最佳动作更多地受环境变化的制约;

3、有时一个最佳动作出现会紧跟着许多非最佳动作的干扰,使运动员难以将动作从瞬时记忆转入为

长时记忆;

4、运动员与教练员动觉表象不一致性。

5、运动技能提高的过程就是记忆积极因素和遗忘消极因素的过程;记忆至少有四种作用:改造信息

,使其合理化;简缩信息,使其精炼化;遗忘信息减少消极情感,错误动作;保存信息。

八、运动记忆的信息加工特点:运动员以组快为单位来记忆比赛信息。

九、P234 14-21

第八章运动技能

一、动作技能形成的特点

1、动作控制的意识性;内部语言――自动控制。

2、线索的利用;明显线索――细微线索。

3、肌肉的协调配合;主动肌和协同肌。

4、运动程序的作用: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达到某一阶段时,人脑中就会产生运动程序,并靠这些程

序控制运动动作。

5、动觉反馈的作用。视觉反馈――动觉反馈。

二、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练习的成绩逐步提高,表现为速度的加快和准确性的提高。表现形式有四种:

1、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原因

(1)在学习新技术初期,过去以掌握的与新技术有关的相似的动作环节及动作经验具有迁移作用,有助于新技术的掌握。而后期,随着技能的进步,与生活中常用的活动方式差距

越来越远,可利用的经验越来越少,就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神经联系,困难加大。

(2)练习初期常常把较为复杂的完整动作分解为较为简单的局部动作练习,有利于掌握。

(3)练习初期兴趣较高,情绪饱满,自我投入,从而加速掌握技术的进程。而练习一段时间后练习本身产生枯燥感,影响动机和热情,造成练习提高速度减慢。

2、练习的进步先慢后快:在练习初期需要在一些基本技术上花费很大功夫,所以进步较慢,一旦掌

握了基本技能,进步速度就明显加快。

3、高原现象

(1)动作结构的改变由于技能的提高需要改变旧的动作结构和完成动作的方法,建立新的技术风格或动作结构,在没有完成并适应这一改造之前,技能的进步就会有所停顿或下降。

(2)身体素质的影响:运动技术的掌握和提高是建立在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上的。在学习新技术的初期,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素质基础,而到了后期,随着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发展身体素质是需要时间的。

(3)练习者缺乏动机:兴趣降低,情绪低落影响学习效果。

(4)练习者的身体状况不良:出现伤病影响训练。

(5)复杂技能易导致高原现象:在复杂技能中,练习者只集中注意到某一部分的活动,虽然这一部分活动取得了进步,但整体技能确停滞不前。

4、练习进步的起伏:影响因素太多,都会影响训练效果。

三、高效率学习运动技能的条件

1、建立明确的练习目的和要求:练习同重复的最重要区别是有无目的性;

2、正确选用练习方法:练习方法选用得当,有助于学习效率;部分练习法和整体练习法。

3、合理安排练习时间:最有利的时间分配是开始阶段进行较为频繁的练习,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

然后逐渐延长练习时距,每次练习时间可略微延长,如果有几种不同性质的练习,最好交错进行。

4、让练习者及时了解练习结果:在练习时应采用多种方法及时地详细地反馈给练习者练习的正误情况

,以提高练习效率。

四、迁移的原则

1、两任务的训练条件高度相似时,迁移量最大;

2、刺激物相似而反应相同时,会产生正迁移,随着刺激相似性的增加,正迁移量也增加;

3、刺激相似而反应不同时,会产生负迁移,随着新旧反应相似性的减少,负迁移量增加;

4、两任务的反应如果不同,刺激越相似,正迁移就越小;

5、学习一些有关联的任务时,连续练习有助于学会如何进行学习;

6、对序列性相关任务进行大量练习可使顿悟发生更频繁;

7、先前任务的练习量越大,迁移量就越大;

8、理解两任务或更多任务所共同具有的一般原则,即对两任务建立认知关系后,迁移量可能加大。

第十二章心理技能训练(一)

一、心理技能训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运动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

采用特殊的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进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行为的过程。

二、心理技能训练注意的要领:

1、预防为主并调控在先;

2、长期坚持且系统训练;

3、积极主动和自觉配合;

4、与专项训练相结合

;5、用量化指标评定训练效果。

三、目标设置训练:

1、目标设置:直接关系到动机的方向和强度。正确、有效的目标可以集中人的能量,激发、引导和

组织人的活动,是行为的最重要推动和指导力量。

2、目标设置中需要善加处理的关系:

(1)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将长期目标转化为短期目标的过程是长期维持高昂动机和自信心的关键。

(2)具体的目标和模糊的目标:明确具体可进行量化的目标是精确的目标,对于激发动机最有效。

(3)现实目标和不现实目标:应为自己设置适宜难度、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这样可以激发人的潜力和动机。

(4)他人比较目标和自我比较目标:他人比较目标是以击败他人为关注重点的目标。自我比较目标是以个人表现的提高为关注重点的目标。建议运动员多用他人比较目标维持长期

的训练动机,多用自我比较目标来建立比赛中的注意指向。

3、目标设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目标的特殊性:不同人,不同项等,开始设置目标时要好实现些;

(2)对目标的接受和认同:即全身心的投入到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去。

(3)及时反馈并了解结果:有利于目标的调整和动机的激发。作用1目标设置是否得当,2对个人努力的程度进行评价。

(4)目标的公开化:造成社会推动力,从外部对动机进行激发;

(5)目标的多极化:最理想的目标,最现实的目标,最底限的目标。

四、放松训练:是以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

方法。放松练习有助于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由情绪紧张而产生的过多的能量消耗,使身心得到适当的休息并加速疲劳的恢复。放松技能是其它许多心理技能训练的基础。

五、放松训练的一般要求:

1、将注意高度集中于自我暗示语上;

2、需要时清晰、逼真地想象带有情绪色彩的形象;

3、能够清晰知觉肌肉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从极度紧张到极度放松;

4、进行深沉而缓慢的腹式呼吸;

六、使用放松技术的时机:

1、表象练习之前;3、赛前、赛中过于紧张时;

2、训练课结束后;4、系统脱敏练习之前。

七、自生放松练习的程序主要是从上肢肌群到下肢肌群逐渐产生沉重感和温暖感,以达到自然放松的境地

;P431

八、运动表象

1、概念:是在运动感知觉的基础上所产生,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或运动情景。

2、在运动技能形成和运动技能表现过程中具有的作用:

(1)对运动技能的形成起定向作用;

(2)促进运动技能的完善与巩固;

(3)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4)是表象训练的基础。

3、运动表象的形式:内部表象和外部表象;模仿式表象;情境表象和动作表象;

4、运动表象的形成过程:建立阶段和相对准确化阶段。

九、表象训练

1、概念:

2、表象训练的依据:

(1)念动现象及心理神经肌肉理论

(2)符号学习理论

3、表象练习程序和方法

4、监测表象的手段

第十三章心理技能训练(二)

一、注意力集中训练

1、概念:是坚持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的目标,不为其他内外刺激的干扰而产生分心的能力。这种能

力一般包括四个方面:意愿的强度、意愿的延长、注意力集中的强度和注意力集中的延长。

2、注意力集中额练习方法:纸板练习、五星练习、记忆练习、实物练习、秒表练习、发令练习。

二、认知调节训练

运动员情绪的调节和控制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采用生理调节为主的方法,如放松训练;二是采用以认知调节为主的方法。认知过程的调节与控制对运动员尤为重要,往往成为心理技能训练工作的

重点。

1、合理情绪调节训练

(1)以埃利斯的A-B-C理论为基础的合理情绪调节训练强调,认知过程对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基础。人们的行为和情绪大多来于人对情境的评价,而评价则

受信念、假设、形象、自我交谈等的影响。

(2)和体育运动有关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四种:1 我必须在我所从事的体育项目上表现出色,如果我做的不好,那就说明我是一个没有能力和价值的人;2 我必须在我所从事的体

育项目上表现得很出色,以便使他人高兴,如果我失去这些人的爱戴那就太糟了;3 获

胜欲望过于强烈;4 期待获胜却又没有获胜的训练基础。这些不合理信念是运动员情绪

问题的重要原因。

(3)A-B-C理论:人们对该事件的假定,C作为感情和行为,并非由A引起,而是由B引起。但是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是A引起了C而忽视了B的作用。

2、暗示训练

(1)概念:是利用语言等刺激物对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并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

(2)依据:通过语言,人能接受暗示和进行自我暗示,通过代表外部环境和体内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语言来调节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

(3)暗示训练的步骤:1 使运动员理解认识及其表现方式如语言对情感和行为的决定作用;

2 确定关键比赛中常出现的消极想法,如,倒霉又是这个裁判;

3 确定如何认识这种

消极想法;4 以积极提示语取代消极想法;5不断重复相应的对子;6 定时检查,举

一反三。

三、系统脱敏训练

1、概念和理论依据:沃尔普认为如果在有引起焦虑的刺激的情况下产生一种与焦虑不相容的反应,

比如放松、性欲、自信等,那么刺激与焦虑反应之间的联系将减弱。他称这个过程为相互抑制,遵循以下原则:一个人不能同时既紧张又放松。处于完全放松状态时,本来可以引起焦虑的刺激也会失去此作用,即对刺激脱敏了。这就是系统脱敏训练的理论依据。

2、系统脱敏训练的程序:

(1)训练肌肉完全放松;

(2)制定引起焦虑的刺激等级表;

(3)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想象焦虑等级表中引起焦虑的事件。

3、进行系统脱敏训练的注意事项:

(1)在开始脱敏前,要确保运动员已掌握了自我放松的技术,并排列出一个有效的等级表,能形成清晰的想象。

(2)在脱敏练习期间应小心地呈现刺激情境,以保证这些情境绝不会引起较大的焦虑;

(3)在结束后必须进行随访。

四、模拟训练

1、概念: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模拟实战的反复练习,目的是为运动员参加比赛做

好适应性准备。模拟训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运动员临场的适应性,在头脑中建立起合理的动力定型,以便使技战术在千变万化的特殊情况下也能正常发挥。分为实景模拟和语言图像模拟。

2、方法:

(1)对手特点的模拟;

(2)不同起点比赛的模拟;

(3)裁判错判误判的模拟;

(4)气候条件的模拟;

(5)对观众影响的模拟;

(6)时差的模拟;

(7)地理环境的模拟。

五、生物反馈训练

1、概念:是利用电子仪器将与心理生理过程有关的机体生物学信息加以处理,以视觉或听觉的方式

显示给人,训练人们通过对于这些信息的认识,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即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以往难以调控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或者调控运动行为。

2、生物反馈的起源: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

(2)控制论的兴起加深了人们对机能调节的研究;

(3)对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深入研究以及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生物反馈技术的实现,发展与普及。

3、生物反馈的方式:1 肌电反馈;2 皮温反馈;3 皮电反馈;4 脑电反馈。

第十四章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心理学问题

一、人的社会化概述

1、概念:人的社会化是在个人和他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连续的、经历着许多阶段和变化的相互

作用的过程。从个体的角度看,社会化是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从社会角度看,

社会化是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和形式。

2、社会化的特点

(1)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个体的社会化是通过个体同与之有关的其他个体及团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3)个体社会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4)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贯穿人的整个一生。

3、社会化的内容:民族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

4、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文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

二、领导行为理论概述

1、概念:是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这一动态过程由

领导者、被领导者及其所处环境三种因素组成。

2、领导者的特点:

(1)领导者相对于被领导的群众而言;

(2)必然对一批群众有一定的影响力;

(3)领导作用常常体现在人类行为或团体活动的某些方面,而不是一切方面。

3、领导方式:(1)勒温的分类;(2)李克特的分类;(3)三隅的分类;(4)菲德勒的分类。

4、领导者的功能

领导的基本功能是组织功能和激励功能。领导者实现组织和激励功能的过程叫领导行为。激励功能有:1 提高被领导者接受和执行目标的自觉程度;2 激发被领导者实现团体目标的热情;3 提高被领导者的行为效率。

三、影响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因素

1、教练员的基本素质:高尚的人格;高超的管理能力;高超的技术指导能力。

2、教练员的领导方式:专制型和民主型结合。

3、情境的特点:情境的不同,所要求的领导功能也不相同。

(1)当前任务;(2)团队传统;(3)时间;(4)助手;(5)紧张。

4、运动员的特点:不同项目、水平、年龄、性别、运动动机的运动员喜欢不同的领导方式。

四、凝聚力理论概述

1、概念:是指团体成员之间心理结合力的总体,表现在两方面,团体成员对团体所感受到的吸引力

和团体对其成员所具有的吸引力,是团体成员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的体现

2、凝聚力的测量:社会测量法:团体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团体结构是吸引或排斥的力学紧张关系

,由这种力学关系形成的结构是稳定的。因此可以用测量方法分析团体内人际吸引或排斥的次数或强度,并表示出成员在团体内的人际地位和团体结构。

3、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

(1)团体领导者的领导方式;(2)个人目标和团体目标的整合性;(3)团体成员之间志趣的一致性;(4)心理的相容性;(5)团体成员的互补性;(6)外界的压力;(7)团体规模的大小等。

五、攻击行为

1、定义:指有意伤害他人身体与精神的行为。可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对性攻击。前者的目的是得到奖

励,有所收获,是人类特有的攻击行为;后者是由于攻击者的愤怒引发的,攻击者具有伤害人、使人产生痛苦的意图。

2、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

(1)本能;(2)挫折;(3)社会学习;(4)生理唤醒。

3、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控制P509

第十五章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科学方法的特点:控制、操作性定义、重复性、科学的目标。

二、对客观对象的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性观察指观察者的观察影响了被观察者或观察物体的性质或状态。单盲试验或双盲试验有助于消除反应性观察产生的偏见。

三、科学研究分为:描述性研究、关系性研究、试验性研究。

四、研究变量

1、刺激变量:指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

2、机体变量:指有机体本身对反应有影响的特征。

3、反应变量:指刺激变量引起的反应特征。

五、五种归纳法可帮助判断因果关系:求同法、差异法、求同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六、测验的客观性与正确性

1、信度

(1)效度即测验的可靠性,表现为测验结果的一贯性、一致性、再现性、稳定性。

(2)信度系数的求法:再测法、等价法、折半法、内部一致性和肯德尔和谐系数法。

(3)影响信度的因素:测验的长度、被试得分的离散程度、不同群体能力水平的差异和两次测验间隔的时间等。

2、效度

(1)指一个测验在测量某项指标时所具有的准确程度。

(2)内容效度指一个测验的内容代表他所要测量的主题程度,确定方法:专家判断、等价法。再测法和经验法。效标效度指一个测验对特定环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准确性

,确定方法有相关法、区分度、命中率、功利率和合成法。

(3)影响效度的因素:测验题目的性质、测验的实施方式和过程、被试的反应等。

3、准确性:指测量工具对所测特性的区分程度或敏感性。

第六章体育运动中的情绪体验

三、人的认识是情绪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那么调节和控制情绪的最有力手段或许就是调节和控制自己

的认识。

四、简易情绪调节方法

1、表象调节:即在比赛前或比赛中,脑中清晰地重现自己过去获得成功时的最佳表现,体验当时的

身体感觉和情绪体验,以增强信心,提高运动成绩。

2、表情调节:是有意识地改变自己面部和姿态的表情以调节情绪的方法。

3、活动调节:利用不同速度、强度、幅度、方向和节奏的动作练习,可以控制运动员临场的情绪状

态。

4、音乐调节:通过情绪色彩鲜明的音乐控制情绪状态教音乐调节。

5、呼吸调节:通过呼吸有可能使运动员的情绪波动稳定下来。缓慢的呼吸使情绪的兴奋性下降,长

吸气和有力的呼气练习提高情绪的兴奋性。

6、颜色调节:在竞赛中利用联觉现象通过颜色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即为颜色调节。联觉颜色是

视觉刺激物,可以引起其他感觉,使人感到冷暖、重量味道等的不同。

7、暗示调节:是用语言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也可用手势、表情或其它暗号来进行。

8、气味调节

9、饮食调节

10、宣泄调节:以适当的方式及时地和充分地宣泄自己内心的痛苦、忧愁、委屈、遗憾等以控制情绪

叫宣泄调节。

11、转移调节:情绪不快或过度紧张时,有意识地强迫自己把注意从应激刺激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就

是转移调节。

12、激化调节:在有些情况下,运动员需要被“刺激”一下,方能明白和重视自己的问题,并采取实

际步骤解决它,即为激化调节。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体育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体育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45所开设体育学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体育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上海体育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华东师范大学。 作为清华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社会科学学院的体育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九。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清华大学体育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清华大学体育学是属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清华体育的基本理念是育人至上、面向全员、追求卓越。清华大学的体育工作正是在这种氛围中适时地迈出自己的步伐,既继承几十年积淀和延续下来的优良的体育传统,又循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的思维定式和价值观的变化而融进新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使得充盈清华园的"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理念化作清华人自觉的体育锻炼行为,将优良体育传统发扬光大.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学校体育在体育教育、群体活动、竞技体育、体育科研、师资队伍、场馆设施六个方面跻身于国内普通大学一流行列,我们将以进取、创新、科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优良传统,跟上时代步伐,推动我校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使学校体育不仅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够成为国家和社会体育的重要支持力量。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体育学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4个研究方向: 040300 体育学 博士研究方向: 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02 运动人体科学 04 民族传统体育学 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 清华大学管理体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英语口语构成。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 综合考核形式为面试。每位考生约30分钟,满分100分。面试重点考查申请人在本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内心追求的成就目标取向。 3.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4.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5.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6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7.归因: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8.应激:是人体对所施要求做出的一种非特殊反应。 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行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填、判、名解) 9.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和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具有稳定和弥漫的特征。 10.高原现象:个体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有时会出现暂时的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叫高原现象。 11.态度:是个体对待外界现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12.专门化心理技能:通常指适合于某一专项所必需掌握的心理技能。 13.心理技能训练(PST):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所进行的专门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 14.表象:是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15.表象训练: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16.技能迁移: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积极影响称正迁移,消极影响称负迁移。 17.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师生在体育课堂中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特点。 18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19.协变性原则: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因于内部的原因,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协变性原则。 20.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体育心理学题库第七章

第七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心理健康强调个体内部的协调及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良好的心里个性特质和稳定的情绪,它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外关系的良好状态。 2.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对情绪、人格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3.研究体育运动对智力的影响之所以有较大的难度,其主要原因是无法排除研究中的干扰因素,因而也就无法得出智力的变化就是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的结论。 4.关于体育锻炼与情绪关系的问题,是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成熟的热点话题。 5. 体育锻炼对情绪影响的最早理论研究是詹姆斯和朗格提出的情绪学说。 6.著名的情绪心理学家坎农将其的理论归纳为刺激情境-身体反应-情绪体验。 7.以特殊的锻炼方式影响人类情绪的首次尝试,是雅各布森提出用渐进性放松法来干预焦虑情绪。 8.列出与焦虑有关的三个心理生理指标:血压、心率、皮肤电。 9.列出与健康体能有关的三个指标: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耐力。 10.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学假说有:氨基酸神经递质假说、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脑内神经肽假说、心血管健康假说。 11.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假说有:心境状态改善假说、注意力分散假说、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心理控制感假说、运动愉快感假说。

12. 注意力分散假说认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分散对当前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力,使消极情感得以发泄,使紧张情绪得到松弛,并趋向稳定。 13. 20世纪70年代,人格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从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4.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有:个人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15.影响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环境因素有: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体育活动特征。 16.关于锻炼行为的理论主要有:健康信息理论、合理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控制理论、跨理论模型。 17.跨理论模型分为5个不同阶段:前意向阶段、思考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 18、人们行为改变的过程包括:一是认知过程,它在阶段变化的早期比较重要;二是行为过程,它主要应用于阶段变化的后期。 19.根据HBM模型的观点,人们一般不会主动进行体育锻炼,除非他们具备了一定水平的锻炼动机和锻炼意识,或自己有潜在的健康问题,或明白了进行体育锻炼的好处并且感到完成运动并不困难。 20.合理行为理论指出,行为由行为意向来决定,行为意向又由行为态度和主体规范来决定。 21.目前采用的锻炼干预手段主要有四种:一对一的方式、小群体干预、社区范围的活动、政策干预。 22.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的策略有:情境安排、积极反馈、 目标设置、决策评定、社会支持。23、最早采用心理测量方法评定锻炼成瘾行为的学者是卡尔马克和马腾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体育学专业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复习方法-育明考博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体育学专业考博指导与分析一、清华大学考博资讯 科学技术哲学包括科学技术与产业的哲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社会研究和政策研究四个方向,综合考试为面试+笔试,笔试科目:科学技术史研究”。报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的考生统一填报导师:杨舰教授。政治学各方向要求:综合考试为复试,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择优选拨。阎学通、史志钦、陈琪、吴大辉、孙学峰、赵可金、陈懋修七位老师只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发展中国家问题研究方向要求:1.应届本科生、应届硕士生、已获硕士学位考生可报名; 2.所有考生参加9月的普博报名,提交申请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参加综合考试;3.专业方向及其他报考信息参见项目招生简章。刘精明教授只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一)考试科目及各方向导师: 1.040300体育学 研究方向01:体育人文社会学。导师分别是刘波、仇军。 研究方向02:人体运动信息采集与仿真。导师是王培勇。 研究方向03:运动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导师是李庆。 研究方向04:运动生理、生化。导师是张冰。 研究方向05:武术哲学、武术文化学。导师是乔凤杰。 考试的科目: (1)101英语或102俄语或103日语或104德语(100%)。 (2)635体育综合(100%)。 (3)501综合考试(100%)。 (二)专业课指定参考书目: 清华大学的各个专业都不指定参考书目,大家在平时的复习和备考过程中还应密切关注出题老师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并且要对往年的专业课真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另外还要搜集出题老师上课使用的课件、讲义、笔记等资料进行复习备考。 二、清华大学考博英语题型 Part1:完形填空(词汇),共10分,20小题(两篇短文)。 Part2:阅读理解,共34分,4篇短文,4小题/1篇短文。 Part3:翻译,共40分,(汉译英20分3句话;英译汉20分3句话)。 Part4:写作,共16分,要求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三、清华大学考博英语参考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育明考博教研部主编的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考博英语真题解析》和《考博词汇》是考博人必备的最权威的复习资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学(psychology):指研究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指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包括认识(知)、情绪(感)和意志三种过程。 个性(personality):指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包括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价值观等)和自我(意识)三个部分。 体育心理学(狭义):是研究人们在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课外体育比赛、课余体育锻炼等)中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体育学习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 体育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动因。 体育学习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专门化运动知觉是某一专项活动所特有的知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约束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练习曲线(或学习曲线)是表示一种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效果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运动技能迁移是指已经形成的运动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 正迁移(技能迁移)是指已经形成的运动技能对新运动技能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负迁移(技能干扰)是指已经形成的运动技能对新运动技能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系统脱敏训练(疗法)是指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目的的训练方法。 期望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能激活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获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能力(ability)是指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三者研究的共同点: (1)研究对象都是参与身体练习活动的人; (2)研究内容都涉及从事身体练习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 (3)研究方法基本相同。 ◎三者研究的不同点: (1)研究的具体对象不同; (2)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同; (3)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体育心理学对应学校体育,运动心理学对应竞技体育,锻炼心理学对应群众体育。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5、个案研究法 体育学习动机的分类 1、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分类 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根据参与活动的动因是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分类3、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根据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因是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结果分类

体育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总计: 6 大题,45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损伤后运动员的心理反应有两个方面:认知反应和__________。 A.应激反应 B.抑郁反应 C.疼痛反应 D.情绪反应 2.学习目标定向是__________。 A.适应性的 B.主观的 C.非适应性的 D.非主观的 3.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__________。 A.注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B.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 C.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 D.注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4.心理学家___________最早开始了对暗示的研究。 A.艾利斯 B.罗杰斯 C.舒尔茨 D.弗洛伊德 5.“个体行为的改变是由于个体对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进行的评价。评价这些因素是处于自己控制之下,还是由他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该观念是__________理论的观点。 A.控制理论 B.健康信念理论 C.计划行为理论 D.跨理论模型 6.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可以克服运动训练中的___________。 A.盲目性 B.间断性

C.易变性 D.不可控制性 7.体育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效果方面有着独特作用并且能够满足各年龄阶段学生的需要的练习方法是__________。 A.讲解法与示范法 B.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 C.分解和完整练习法 D.游戏法 8.损伤运动员一般经过情感反应、焦虑和生气等短期的心理反应后,可能出现的现象__________。 A.身心恢复 B.死亡 C.导致精神病 D.开始接受自己已经受伤的事实,制定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计划 9.由Grove等人简化和发展后的POMS量表有__________个分量表。 A.5 B.6 C.7 D.8 10.个体与他人行为的共同性因素__________,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A.越多 B.越少 C.越不确定 D.完全相同 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1.运动损伤者往往会寻求理解损伤的涵义,运动损伤会导致一些伤者在认知上对损伤意义曲解,专家们已确认的意义曲解“选择性抽象化”、“绝对化思维”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 A.将注意力集中在无意义的小节上 B.夸大运动损伤的严重性 C.将复杂的体验简单化 D.将损伤的责任强加于自己 12.运动表象从感觉通道上可以分为___________。 A.视觉表象

北京体育大学209考博英语真题与答案

北京体育大学209考博英语真题与参考答案 Direction:Listen to the following passage. Altogether the passage will be read four times. During the first reading the passage will be read at normal speed and you are supposed to listen only and try to hav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it. For the second and third readings the passage will be read sentence by sentence or phrase by phase with an interval of 12-15 seconds in between for writing. The last reading will be done at the normal speed again for you to check up. I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0%) Directions:There are 2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B,C,and D. Circl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1. It was very kind of you to get me something for my birthday,but you______me such an expensive present. [A] didn’t need buying [B] needn’t buy [C] needn’t have bought [D] hadn’t needed to buy 2. The_____of a cultural phenomenon is usually a logical consequence of some physical aspect in the life style of the people. [A] manifestation [B] implementation [C] expedition [D] demonstration 3. He is holding a_____position in the company and expects to be promoted soon. [A] subordinate [B] succeeding [C] successive [D] subsequent 4.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classes are often arranged in more flexible_____and many jobs on campus are reserved for students. [A] scales [B] ranks [C] grades [D] patterns 5. The government gave a_____very explanation of its plan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omprehensive [B] compound [C] considerable [D] complacent 6. In my opinion,you can widen the_____of these improvements through your active participation. [A] dimension

运动心理学复习题1

填空 3.学生运动兴趣的产生、发展和形成,一般都要经历“”的过程。有趣—乐趣—志趣 4.推动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的内部心理动因是。 运动动机 5._______是指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的能力。成绩目标定向 6.Weiner在对归因的研究中区别了两类主要情依赖情绪和依赖情绪。前者的情绪反应中的成分;后者的情绪反应中的成分。结果归因没有归因有归因 8.与运动损伤有关的重要心理因素有、、、等。应激应对方式动机人格 9.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和。 比赛的重要程度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 11.心理技能训练计划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连续性和阶段性多变性和可控性 12.系统脱敏,又称为____________,是由沃尔帕首创的。交互抑制 13.表象训练所依据的原理主要有:、和。心理神经肌肉理论符号学习理论唤醒——注意理论 15.体育运动中的注意有三个特点:、和。 选择性强度(阈限性)资源的有限性 16.思维可对人的行为直接产生影响,受伤运动员的思维内容直接影响其在康复期的和。 感知行为方式。 17.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和___________的认知过程。 分析解释推测 18.成就目标定向不是具体要达到的行为的数量标准,而是个体内心所追求的_____________。

成就取向 20.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心理学22.运动兴趣的效能高低主要表现为以及。 对实际行动的推动力大小起作用时间的长短上 23.根据学生参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心理动因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的结果,可以将运动动机分为和间接动机。 直接动机 25.人类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境时产生的那种心理和生理的过程称之为,又称为。应激紧张 26.运动员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如果得到足够的,将有利于他们的损伤康复。 社会支持 27.注意的强度包括和。警觉性集中性 28.根据人的心理活动指向个体之外的周围环境还是个体本身,可以将注意划分为与。 外部注意内部注意 29.交互作用理论认为,运动行为= + + ×+ 。人格,情境,人格,情境,误差 30. 根据攻击时是否有愤怒的情绪表现,可以将攻击性分为攻击和 攻击两大类。 工具性敌意性 32.攻击性行为的理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本能论挫折-攻击性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33、团体的凝聚力可分为和。 任务凝聚力社交凝聚力 35.运动技能的学习从意识性向过渡。无意识 单项选择题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 C ) A. 相同的 B. 认知的 C.不同的 D. 基础的

清华大学综合体育中心工程

清华大学综合体育中心 施工组织设计 03-11-23 第 1 页共 2页 1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工程概况 3. 项目施工管理目标 4. 施工布置 5. 施工平面布置 6. 主要施工方法 7. 项目组织管理与项目经理部 8. 工程质量创优保证措施 9. 完全保证措施 10. 工期保证措施 11. 降底成本措施 12. 公共关系协调 13. 施工现场消防保卫综合治理 14. CI 形象及文明施工措施 15. 工程交付,服务及保修 03-11-23 第 2 页共 3页 2 1 编制依据 1.1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依据国家现行规范标准,我公司企业标准和成功的 管理经验,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清华大学综合体育中心工程施工图和工程招标文件编制而成。 1.2 该工程编制方案主要引用的标准有: (1)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94 (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4)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7)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 (8)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9)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10)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11)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107-96 1.3 招标范围 根据招标文件,招标范围为图纸范围内的土建、暖气、卫生、空调、电气工 程,与室外有联系的各种管线均做出外墙轴线2.5m。 2 工程概况 2.1 环境概况 该工程由清华大学基建规划处负责筹建,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 施工单位将通过招标选定,本工程位于清华校园东北部,主楼中轴线中段,南侧为教学楼,东、西、北三侧为运动场所,施工用场地面积28000m2。 2.2 建筑概况 清华大学综合体育中心是一座集体育比赛、办公、会议、教学练习、电视转 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建筑。本工程地上三层(二层以上建筑平面为椭圆形),檐高15m,屋顶拱高29m。首层建筑面积8584 m2 ,总建筑面积12547.85 m2。中心部分为比赛场地,周围设贵宾室、新闻用房、裁判室和运动员休息室等;南侧有击剑室、舞蹈健美室等及空调机房、配电室;北侧为教研办公室及其他设备用房。 本工程外墙装修主要有磨光和烧毛花岗石材,配银灰色铝合金外门窗,大拱 及局部采用白色涂料;剁斧石台阶、大平台采用广场砖铺地;观众厅屋顶采用铝合金板屋面,拱间为强化PVC 板天窗。 室内选用硬木门窗,比赛大厅地面双层硬木地板,墙面采用穿孔烤漆钢板, 浮云式铝板吊顶。其他房间地面做法为预制水磨石、磨光石材地面、铺地砖地面、水泥地面和活动地板等,墙面做法主要有吸声墙面、面砖墙面等,吊顶有矿棉板、石膏吸声板等。 2.3 结构概况 2.3.1 本工程结构形式主要为框架结构,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拱与钢网架组 合结构;基础形式主体框架与拱采用桩基,连廊采用独立柱基。工程桩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主体框架的桩基直径φ800、φ600,桩顶标高-4.0m,桩长18.5m,大拱的桩基直径φ1000,桩顶标高-5.4m,桩长17.1m。钢筋混凝土拱为圆弧曲线变截面空腔结构,跨距118.7m(桩承台中心距离),两拱轴线距离18m,截面尺寸为1200mm×(4500~1800mm),拱顶标高29m。主体框架中间为椭圆轴线,设26 根变截面柱子,断面尺寸为600×(1500~800),外围矩形柱网尺寸复杂,柱子主要截面尺寸为600×600。 2.3.2 本工程±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48.25 m,抗震设防裂度8 度,框架结构 为抗震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如下:垫层C10,工程桩C25,承台、基础梁及挡土墙C30,楼层梁、板C30 并掺UEA 膨胀剂,框架柱C35,拱C35。钢筋保护 层厚度如下: 梁、柱、拱25(受力钢筋)15(箍筋、构造筋) 楼板15 基础梁下部50、上部25 2.4 工程特点

体育心理学试题AB

体育心理学试题A B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11.众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中,获胜的因素中归于心理因素。( A ) %%% D. 60% 9.自行车选手在与他人比赛时速度会更快,这被称作“社会促进”现象。(对) 7.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体育学习是学派的理论。(C ) A.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学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8.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支架式”、“抛锚式”等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学习策略是。(A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由简单到复杂 D.由复杂到简单 9.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目标应该是。(B ) A. 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力 B.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 C. 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 D.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0.人本主义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C ) A.决策者 B.执行者 C.传授者 D.促进者 3.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即。(B ) A. 物质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4.对踢足球感兴趣的人,满足于通过足球运动来锻炼身体的兴趣是。(B ) A. 广泛兴趣 B. 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 间接兴趣 5.是兴趣发展必备的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B ) A. 乐趣 B. 广泛兴趣 C.有趣 D. 直接兴趣 7 C ) A.乐趣 B.直接兴趣 C. 有趣 D. 物质兴趣 8.主要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如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 D ) A.运动兴趣 B.运动爱好 C.运动诱因 D.运动需要 9.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如运动心理)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是。(A ) A.中心兴趣 B.核心兴趣 C.重点兴趣 D.唯一兴趣 3.一般来说,直接兴趣与无意注意相联系,间接兴趣与有意注意相联系(对) 8.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有年龄差异。(对)

清华考研复试班-清华大学体育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清华考研复试班-清华大学体育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初试排名靠前并不等于录取,压线也并不等于没戏。考研复试,其实就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包含学校,本科成绩,复试外语,个人自述,科研经历,论文,笔试,面试。 考研复试是初试过线学生关注的重中之重,因为复试决定着考研的成败,无论是初试中的佼佼者,还是压线者,大一或盲目自大,就意味着自我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相反,把握好复试机会,就能通过复试翻盘逆袭,成功实现自己人生目标。 但是,考研复试备考时间短,缺少学长导师及内部信息,个人自述及笔试面试无从下手,加上各校面试没有显性的统一标准,以及复试淘汰率较低,一般再1:1.2左右(具体还需根据学校及专业情况查证),造成复试难的局面。 面对这一情况,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体育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教育。这种教育是随着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近代学校的出现而兴起的。早期体育专业教育机构(如1804年成立的丹麦体操师范学院、1814年成立的瑞典"皇家中央体操学院"、1848年成立的德国"中央体操教师养成所"等)几乎都是培养体育教师的,可以视为当时的"体育教育"专业。在欧洲,工业革命后,教育中强调"三育并重",体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师资有着较为广泛而稳定的社会需求。这种体育专业单一的状况,大抵持续了一个多世纪。 全国共有18所开设体育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8体育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体育大学。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 清华大学体育属于社会科学学院,区分2个研究方向(01(全日制)体育管理、02(全日制)冬奥赛事管理),2019年计划招生35人,其考试科目为: 01(全日制)体育管理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 俄语或203 日语或204 英语二或241 德语或242 法语 ③346 体育综合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体育管理学。 02(全日制)冬奥赛事管理

体育心理学第十二章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测试题及答案

体育心理学第十二章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 测试题及答案 总计: 6 大题,38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 1.在排球比赛中,为了获得进攻的成功,当前排队员采用背飞技术时,会有其他队员通过其他进攻手段来掩护,而后排队员会补位加强防守,这些队员间的协同合作体现了高度的__________。 A.人际凝聚力 B.合作凝聚力 C.社交凝聚力 D.任务凝聚力 2.职业运动员与俱乐部老板签订合同,履行自己的义务,使团体为完成共同目标努力。这体现了__________对凝聚力发展的影响作用。 A.典型身份 B.球员价值 C.合约责任 D.社会价值 3.团体凝聚力是一种__________的过程。 A.动态 B.静态 C.成员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 D.结合体 4.体育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会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特征。 A.多维性 B.动态性 C.时间性 D.过程性 5.__________是指需要紧密团结合作才能获得优异成绩的体育运动项目。 A.互动项目 B.共动项目 C.团体项目 D.个人项目

6.在篮球教学中,学生被分成五人一组进行投篮、运球配合练习,这可以促进__________。 A.人际凝聚力 B.合作凝聚力 C.社交凝聚力 D.任务凝聚力 7.__________与运动队的比赛成绩有着非常密切和积极的联系。 A.人际凝聚力 B.合作凝聚力 C.社交凝聚力 D.任务凝聚力 8.个体成员就团体对其接受程度及社会关系的感知属于__________。 A.团体任务吸引力 B.团体社交吸引力 C.团体任务一致性 D.团体社交一致性 9.__________是指很少需要成员间交互作用的体育运动项目。 A.互动项目 B.共动项目 C.团体项目 D.个人项目 10.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加努力的倾向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在心理学上属于__________。 A.社会促进 B.社会改造 C.社会影响 D.社会性懈怠 二、多选题(该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 11.体育团体凝聚力具备以下特征:__________。 A.多维性 B.动态性 C.目的性 D.情感性 12.团体凝聚力测量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

体育大学 体育运动心理学 考博复习

第二章体育运动中的动机问题 1、动机(motivation): 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等。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 2、动机的作用(基本功能):1始发作用。2指向或选择作用。3强化作用。影响动机的强度和方向的因素: 人的内部需要(need)和外部条件。 3、动机与需要和目的的关系: (1)动机与需要:1动机是需要的动态表现。当需要没转化为动机之前,人不可能有所活动,只有当需要转化为动机之后,人才能活动。2行为并非全部由需要引起。 (2)动机与目的: 动机是驱使人们去活动的内部原因,目的是人们通过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动机与目的的关系表现为如下几方面:1动机和目的可能是完全一致的;2动机和目的是可以互相转换的;3有时目的相同动机不同,也有时动机相同,目的不同。 4、驱力(drive): 指驱使有机体进入活动,与身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部激起状态,是从后面对行为的推动,实际上,它就是内部需要。 5、诱因(incentive): 指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实际上就是外部因素。 6、动机的种类: (1)根据需要的种类和对象来分类:

生物性(biologicalmotivation)和社会性动机(social motivation)及物质性(physiological motivation)和精神性动机(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2)根据兴趣的特点: 直接动机(direct motivation)和间接动机(indirect motivation); (3)缺乏性动机(或匮乏性动机)(deficiency motive)和丰富性动机(享有动机)(abundancy motive); (4)无意识动机(unconscious motivation) (5)根据动机的来源分;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和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 xxxx效应: 奖励会产生使内在动机削弱的效应。这种效应以后被称为德西效应(Deci effect)。 真正影响行为自我激发和调节的是人对行为的自主性或控制性意识;自主性(autonomy): 是指出自行为者意愿,由其自由选择或承担责任。控制性是指在某种压力下趋于特定行为。 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与以下三种因素有关:1有强有利的外部奖励使运动员产生反应;2运动员体验到最初的成功;(由外部奖励觉知自己的能力在提高)3使运动员意识到外部奖励并非最终奖励,而对达到的成就产生的自我满足感才是最终的奖赏。 7、自主性(autonomy): 出自行为者意愿,由其自由选择和承担责任。 8、控制性: 在某种压力下趋于特定的行为。

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八章

第八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 1.与运动损伤有关的重要心理因素有应激、应对方式、动机、人格等。 2.应激—运动损伤模型中,应激被认为是运动员对潜在的应激环境的认知,预测运动损伤的核心因素是应激反应。 3.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否认、愤怒、许愿、 抑郁、承认。 4.运动员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如果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将有利于他们的损伤康复。 5.思维可对人的行为直接产生影响,受伤运动员的思维内容直接影响其在康复期的感知和行为方式。 6. 运动员对损伤的反应与疾病者体验到的悲哀反应相类似,过程由否认开始,经忧郁而达到解决和接受。 和Adersen提出了一个以应激理论为基础,旨在解释运动员损伤与心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 8.运动员拥有的应对方式包括应对行为、社会支持、处理应激的技能、集中注意力策略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运动员对应激做出的反应。 9. 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包括运动员的应激源、人格、应对策略和潜在干预等,运动员的应激反应可直接或间接地受这些心理因素调节。 10.调整认知、目标设置、积极性思维、社会支持、表象训练等,是影响运动损伤康复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 1. Williams和Adersen 修改并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应激理论基础上,旨在

解释运动损伤与心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新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C ) A 1980年 B 1990年 C 1998年 D 2000年 2. 近年来研究运动损伤的主要心理因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D ) A 人格因素 B 应对资源 C 应激源史 D 兴奋剂 | 3. 应激反应代表着运动员处理环境需求的能力资源与环境的实际要求之间的一种现象。(A ) A不平衡B平衡 C放大D缩小 4. 下面哪一选项不属于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阶段。(D ) A 否认B愤怒 C 抑郁D兴奋 5. 运动员的“应激反应”可受一系列心理因素调节,并且能被心理干预手段影响。( D )A直接B间接 C没关系D直接或间接 6. 关于损伤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研究就渐渐转向了对人格的某一具体维度的探讨,这方面受到关注最多的是特质。( C )& A意志B自尊 C控制点D成就动机 7. 是一种积极的,将应激作为创造活动的动力,化悲痛为力量的心理应付技能。( B )A否认B升华 C投射D移置 8 . Adersen和Williams(1998)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应激理论基础上的应激—运动

清华大学体育理论课作业

体育理论课作业 一、力量素质的意义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紧张或收缩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由于肌肉收缩有等长和等张两种形式,因此肌肉力量亦可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静力性力量是肌肉作等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所以也称为等长性力量。这种力量肢体不产生明显的位移运动,而是维持或固定肢体于一定位置和姿势。动力性力量则是肌肉做等张收缩时所产生的力量,这种力量使肢体产生明显的位移,使人体或物体产生运动。动力性力量又可分为重量性力量和速度性力量两种形式。重量性力量主要以肌肉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提、拉、推、举的能力,动作的速度变化较小;而速度性力量主要依靠肌肉的快速收缩产生的加速度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弹跳力、爆发力。 力量素质是人体运动的基础,是对人体运动影响最广泛的一项素质,每个人跑、跳、投及攀爬等各种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均离不开力量素质。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首先必须承认力量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如果没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力量牵拉骨骼进行运动,则连起码的行走和直立也不可能,更不要说进行体育活动了。 其次力量素质影响并促进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任何身体素质都是通过一定的肌肉工作方式来实现的,而肌肉的力量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基础。力量素质决定速度素质的提高,因为肌肉的快速收缩是以其力量为前提的。力量素质决定耐力素质的增长,因为强有力的人总比体弱者能持续活动更长的时间。力量素质也能促进柔韧素质的发挥和灵敏素质的表现,因为力量、速度的提高会增加肌肉的弹性。 不仅如此,力量素质的水平也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掌握。例如体操运动员要是没有足够的上肢和肩臂等部位的肌肉力量,就无法完成十字支撑、慢起手倒立等技术动作。球类运动中的各种急停、闪躲、变向、滞空等高难动作等也都是以一定的肌肉力量为基础的。投掷项目中力量素质就更为重要了。 最后,力量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于青壮年时期握力的好坏与其老年以后身体状况有直接关系。 所以为了我们一生的健康体魄,我们要重视起力量素质的培养。 我以为有以下几点要注意:1、具体方式因人而异,合理保持强度和频率即可;2、重点练习肩颈、腰背、大腿部位,适当根据自身情况增加专项练习,伤病期间以逐步恢复为主。 3、在改善肌肉力量的同时应该保持高蛋白、维生素B2及钾的摄入,特别注重肝、蛋、萝卜、水果等的选用。 4、要坚持不懈、日积月累。 二、心率的自我应用原则 脉搏检测是很好的自我监督手段。晨脉的应用(即早晨醒后起床之前测脉搏)主要看其稳定性。通常晨脉基本稳定,或随运动水平的提高呈减少趋势;如晨脉突增,10秒增加2次(1分钟12次)应警惕,10秒增加3次(1分钟18次)应去医院。如果平时经常发现有脉搏节律不齐的现象,且次数超过6次/分,也应去医院。 心率是人体最容易观测到的心脏指数,同时心率也是心脏功能的直观体现之一。健康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为75次/分(正常范围60~100次/分)。不同生理条件下,心率有很大变动,可低到每分钟40~50次,高可达每分钟200次。 运动时心率加快是血液循环机能变化中最容易察觉的一种变化。一般来说,在剧烈运动时,短时间内的心率变化越大越接近最大心率,说明某人心血管功能对于运动的适应性越强,机体利用氧气能力越强。心率也受体温控制,体温升高1摄氏度,心率增加12~16次。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第三章运动兴趣 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兴趣、运动需要与运动爱好之间的关系 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对所要参与的体育运动或所学的运动知识仍欲望,且感到它是我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进候,人们才有兴趣参与并学习它。 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事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 运动兴趣的特性——(倾向性、广泛性、稳定性、效能)

运动兴趣的分类 ●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以分为有趣(初级 水平)、乐趣(比较高级水平)和志趣(高级水平)。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1、强大的动力作用。2、培养学生装的探险究学习和创新能力。3、最终实现终身体育。 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运动需要的满足。2、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4、成功体验的获得。5、融洽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装体育场兴趣的方法:1、明确参与体育场运动的目的和意义;2、选择有吸引力的运动内容和项目;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4、注意教法手段多样化;5、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创设问题情境保持强烈的好奇心;7、充分利用兴趣的迁移;8、针对运动兴趣的品质、培养兴趣;9、培养师生感情;10、重视信息反馈;11、因人而异合理设置目标,获得成功体验。 第四章运动动机 运动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理动因。它是在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的需要与参与运动的环境诱因的相互影响产生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