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化学考精彩试卷试题库题集.doc

大学物理化学考精彩试卷试题库题集.doc

大学物理化学考精彩试卷试题库题集.doc
大学物理化学考精彩试卷试题库题集.doc

实用文档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

(A)T, p, V,Q ;(B) m ,V m, C p,?V ;

(C)T,p , V,n ;(D) T, p, U ,W 。

2.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A)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C)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D)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3.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A)(A)Q > 0 , W > 0 ,?U > 0 ;

(B)(B)Q = 0 , W = 0 ,?U < 0 ;

(C)(C)Q = 0 ,W = 0 ,?U = 0 ;

(D)Q < 0 ,W > 0 ,?U < 0 。

4.对于封闭体系来说,当过程的始态与终态确定后,下列各项中哪一个无确定值:

(A) Q ;(B) Q + W ;

(C) W (当Q = 0 时) ;(D) Q ( 当W = 0 时 ) 。

5.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A)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

(B)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

(C)焓是体系状态函数;

(D)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6 .在等压下,进行一个反应 A + BC,若? H

m > 0 ,则该反应一定是:

r

(A)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温度升高; (D) 无法确定。

7 .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 A 态变化到 B 态,变化过程不知道,但若

A 态与

B 态两点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已确定,那就可以求出:

(A)气体膨胀所做的功;(B) 气体内能的变化;

(C)气体分子的质量;(D) 热容的大小。

8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 A →B

为等温过程, B→C 等压过程, C→A 为绝热过程,那么

曲边梯形 ACca 的面积表示的功等于:

(A)B→C 的内能变化; (B) A →B 的内能变化;

(C) C→A 的内能变化;(D) C → B 的内能变化。

9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 1,V1 ,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T)、

绝热可逆压缩(i)到终态体积为V2时,环境对体系所做功的绝对值比较:

(A)W T > W i ;(B) W T < W i ;

(C) W T = W i ;(D) 无确定关系。

10.计算“反应热效应”时,为了简化运算,常假定反应热效应与温度无关,其实质是:

(A)状态函数之值与历史无关;

(B)物质的热容与状态无关;

(C)物质的热容与温度无关;

(D)(D)反应前后体系的热容不变。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选择题:

1.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因此由可逆热机带动的火车:

(A)跑的最快;(B) 跑的最慢;

(C)夏天跑的快; (D) 冬天跑的快。

2.在一定速度下发生变化的孤立体系,其总熵的变化是什么?

(A)不变;(B) 可能增大或减小;

(C) 总是增大;(D) 总是减小。

3.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

(A)? S(体) > 0 ,?S(环) > 0 ;

(B)? S(体) < 0 ,?S(环 ) < 0 ;

(C)? S(体 ) > 0 ,?S(环) = 0 ;

(D)? S(体) > 0 ,?S(环 ) < 0 。

4.如图,可表示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示意图是:

(A)图⑴ ;(B) 图⑵ ;(C) 图⑶ ;(D)图⑷ 。

5 .某体系等压过程 A → B 的焓变?H 与温度 T 无关,则该过程的:

(A) ? U 与温度无关;(B) ? S 与温度无关;

(C) ? F 与温度无关;(D) ? G 与温度无关。

6 .等温下,一个反应 aA + bB = dD + eE 的 ? rCp = 0 ,那么:

(A) ? H 与 T 无关,?S 与 T 无关,?G 与 T 无关;

(B) ? H 与 T 无关,?S 与 T 无关,?G 与 T 有关;

(C) ? H 与 T 无关,?S 与 T 有关,?G 与 T 有关;

(D) ? H 与 T 无关,?S 与 T 有关,?G 与 T 无关。

7 .等温等压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其方向由? rHm 和?rSm 共同决定,自发进行

的反应应满

足下列哪个关系式:

(A) ? rSm = ? rHm/T;(B) ? rSm > ? rHm/T;

(C) ? rSm≥ ? rHm/T;(D) ? rSm ≤ ? rHm/T。

8.等容等熵条件下,过程自发进行时,下列关系肯定成立的是:

(A) ? G < 0;(B) ? F < 0;

(C) ? H < 0;(D) ? U < 0。

9 .已知水的六种状态:①100 ℃, p H2O(l) ;② 99 ℃, 2p H2O(g) ;③

100 ℃, 2p H2O(l) ;④ 100 ℃、 2p H2O(g) ;⑤ 101 ℃、 p H2O(l) ;⑥101 ℃、 p H2O(g)。它们化学势高低顺序是:

(A)μ2 > μ4 > μ3 > μ1 > μ5 > μ6 ;

(B)μ6 > μ5 > μ4 > μ3 > μ2 > μ1 ;

(C)μ4 > μ5 > μ3 > μ1 > μ2 > μ6 ;

(D) μ1 >μ2 >μ4 >μ3 >μ6 >μ5。

10 .任一单组分体系,恒温下,其气(g) 、液 (l) 态的化学势 (μ)与压力 (p) 关系图

正确是:

(A) (1) ;(B) (2);(C) (3);(D) (4)。

二、计算题

1 、2.0mol理想气体在27 ℃、 20.0dm 3下等温膨胀到50.0dm 3,试计算下述各过程的Q、

实用文档

W 、U 、 H 、 S。

(1)(1 )可逆膨胀;( 2 )自由膨胀;( 3 )对抗恒外压 101kPa 膨胀。

2 、 2.0mol 理想气体由 5.00MPa 、 50 ℃加热至10.00MPa 、 100 ℃,试计算该过程的S。

已知 C p,m =29.10 J ·mol -1·K-1。

3、计算下列各物质在不同状态时熵的差值。

( 1)1.00g 水(273K,101325Pa) 与 1.00g 冰 (273K,101325Pa) 。已知冰的熔化焓为335J/g 。( 2 )1.00mol 水蒸气(373K,101325Pa) 与1.00mol 水 (373K,101325Pa) 。已知水的蒸发

焓为2258J/g 。

(3) 1.00mol 水 (373K,0.10MPa) 与 1.00mol 水 (298K,0.10MPa) 。已知水的质量热容为

4.184J/(gK) 。

(4 ) 1.00mol 水蒸气 (373K,0.10MPa) 与 1.00mol 水蒸气 (373K,1.00MPa) 。假定水蒸气

看作理想气体。

3 、 1.00mol 理想气体,在 298K 时,经

( 1 )等温可逆膨胀,体积从 24.4dm 3变为 244dm 3;

( 2 )克服恒定的外压10.1kPa 从 24.4dm 3等温膨胀到 244dm 3,求两过程的S、 G、A;

( 3 )判断上述两过程的方向和限度以什么函数为判据较方便,试加以说明。

4 、 1.00molH 2(假定为理想气体)由100 ℃、 404kPa 膨胀到 2

5 ℃、 101kPa ,求 U 、

H 、 A 、 G。

5 、混合理想气体组分 B 的化学势可用μB= μ +RTln(p B/p)表示。这里,μ是组分 B 的标准化学势, p B是其分压。( 1 )求在恒温、恒压下混合这些组份气体成理想混合气体的热力

学能、焓、熵、吉布斯函数及体积变化;( 2)求理想混合气体的状态方程。

第三章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

1 .化学反应若严格遵循体系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反应进度”的曲线进行,则该反应最终处于:

(A)曲线的最低点;

(B)最低点与起点或终点之间的某一侧;

(C)曲线上的每一点;

(D)曲线以外某点进行着热力学可逆过程。

2 .设反应 A(s) = D(g) + G(g) 的?r G m (J·mol-1) = -4500 + 11( T/K) ,要防止反应发生,温度必须:

(A) 高于 409K ;(B) 低于 136K ;

(C) 高于 136K 而低于 409K ;(D) 低 409K 。

K p (1) ,

3 .恒温下某氧化物分解反应:AO 2(s) = A(s) + O2(g)的平衡常数为

若反应 2AO 2 (s) = 2A(s) + 2O2(g)的平衡常数K p (2) ,则:

(A)(A)K p (1) > K p (2) ;

(B)(B)K p (1)

(C)(C)K p (1) = K p (2) ;

(D)有的 K p (1) > K p (2) ,有的 K p (1) < K p(2) 。

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标准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D)化学平衡发生新的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

5 .反应 CO(g) + H 2O(g) = CO2 (g) + H 2 (g) ,在 600 ℃、 100kPa

下达到平衡后,将压力增大到5000kPa ,这时各气体的逸度系数为γ(CO 2 ) = 1.09 、γ(H 2 ) = 1.10 、γ(CO) = 1.23 、γ(H 2 O) =

0.77 。这时平衡点应当:

(A)保持不变;(B)无法判断;

(C)移向右方 (产物一方 ) ; (D) 移向左方 (反应物一方 ) 。

6 .已知化合物:①CaCO 3 的分解温度为89

7 ℃;② MnCO 3 的分解温度为525 ℃,它们在298K 下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 p 关系为:

(A) K p① > K p②;(B) K p① < K p②;

(C)K p① = K p②; (D) 无法比较。

7 .分解反应 A(s) = B(g) + 2C(g) ,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K p与离解压力 p 之间关系为:

(A)(A)K p = 4 p3;(B) K p = 4 p 3 /27;

(C) K p = p 3/27;(D) K p = p 2。

8.设反应 aA + b B = gG + hH ,在 p下,300K时的转化率是600K的2倍,在 300K 下,总压力为 p时的转化率是总压力2p的2倍,可推测该反应:

(A)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成正比;

(B)平衡常数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力成反比;

(C)该反应是一个体积增加的放热反应;

(D)(D)该反应是一个体积增加的吸热反应。

9 .放热反应 2NO(g) + O2(g) = 2NO 2 (g)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

①①增加压力;②减少NO2的分压;③增加O2分压;④升高温度;

⑤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的是:

(A)①②③;(B) ②③④;

(C)③④⑤ ;(D) ①②⑤。

10 .在某温度下,一密闭的刚性容器中的PCl5 (g) 达到分解平衡,若往此容

器中充入N 2(g) 使体系压力增大二倍(此时体系仍可按理想气体处理),则PCl5(g) 的离解度将:

(A)增大;(B)减小;(C) 不变;(D) 视温度而定。

二、计算题

1 、 1 、氧化钴 (CoO) 能被氢或CO 还原为 Co ,在 721 ℃、 101325Pa 时,以 H

2 还原,测得平衡气相中H2 的体积分数=0.025 ;以 CO 还原,测得平衡气相中CO 的体积分数=0.0192 。求此温度下反应 CO(g)+H2O(g)=CO2(g)+H2(g) 的平衡常数。

2. 2. 知反应 PbS(s)+1.5O 2(g)=PbO(s,红)+SO 2 (g),试计算在762K下的平

衡常数,并证明此温度下反应可进行得很完全(可作近似计算)。

3 、设物质 A 按下列反应分解成 B 和 C: 3A=B+C , A 、 B、C 均为理想气体。在压力为101325Pa ,温度为300K 时测得有 40% 解离,在等压下将温度升高10K ,结果 A 解离 41% ,试求反应焓变。

2 、 2 、银可能受到H2S(g) 的腐蚀而发生下面的反应:

H 2 S(g)+2Ag(s)=Ag 2 S(s)+H 2 (g),在25℃及101325Pa下,将Ag放在等体积的氢和硫化

氢组成的混合气体中,问( 1 )是否可能发生腐蚀而生成硫化银?( 2 )在混合气体中硫化

氢的体积分数低于多少才不致发生腐蚀?已知25 ℃时 Ag 2 S(s)和 H 2S(g) 的标准摩尔生成吉

布斯函数分别为 -40.25 和 -32.90 kJ ·mol -1。

4 、(1 )某铁矿含钛,以 TiO 2形式存在,试求用碳直接还原TiO 2的最低温度。若高炉内的

温度为 1700 ℃, TiO 2 能否被还原?( 2 )若钛矿为 FeTiO 3 (s),试求用碳直接还原的最低温

度。在上述高炉中FeTiO 3(s) 能否被还原?

第四章液态混合物和溶液

一、选择题:

1. 1 . 1 mol A 与 n mol B 组成的溶液,体积为 0.65dm 3,当 x

B =

0.8 时, A 的偏摩尔体积 V A = 0.090dm 3·mol -1,那么 B 的偏摩尔 V B 为:

(A) 0.140 dm 3·mol -1;(B) 0.072 dm 3·mol -1;

(C) 0.028 dm 3·mol -1;(D) 0.010 dm 3·mol -1。

2 . 25 ℃时, A 与 B 两种气体的亨利常数关系为k A > k B,将 A 与 B 同时溶解在某溶剂中达溶解到平衡,若气相中 A 与 B 的平衡分压相同,那么溶液中的A、B的浓度为:

(A)m A < m B; (B) m A > m B;

(C) m A = m B;(D) 无法确定。

3.下列气体溶于水溶剂中,哪个气体不能用亨利定律:

(A)N 2 ;(B) O 2 ;(C) NO 2 ;(D) CO 。

4 .在298.2K 、 101325Pa 压力下,二瓶体积均为1dm 3 的萘溶于苯的溶液,第一瓶中含萘1mol ;第二瓶中含萘0.5mol 。若以μ1 及μ2 分别表示二瓶萘的化学势,则:

(A)μ1 >μ2 ;(B)μ1 <μ2 ;

(C)μ1 =μ2;(D)不能确定。

5 .298K 、101.325kPa下,将50ml与100ml浓度均为1mol·dm-3萘的苯溶液混合,混合液的化学势μ为:

(A) (A)(A)μ =μ1+μ2;

(B)μ = μ1 + 2 μ2;

(C)μ = μ1 = μ2;

(D)μ = ? μ1 + ? μ2。

6 .对于实际稀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的活度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溶质用x B表示组成 ):

(A)当 x A→0,γA→0 ;当 x B→0,γB→1 ;

(B)当 x A→0 ,γA→ 1 ;当 x B→0 ,γB→1 ;

(C)当 x A→1,γA→1 ;当 x B→0 ,γB→1 ;

(D)当 x A→1 ,γA→1 ;当 x B→ 1,γB→1 。

7 .苯 (A) 与甲苯 (B)形成理想混合物,当把5mol 苯与5mol 甲苯混合形成溶液,这时,与溶液相平衡的蒸汽中,苯(A)的摩尔分数是:

(A)y A = 0.5 ;(B) y A < 0.5 ;

(C) y A > 0.5 ;(D) 无法确定。

8 .液体 A 与B 混合形成非理想混合物,当 A 与 B 分子之间作用力大于同种分子之间作用力时,该混合物对拉乌尔定律而言:

(A)产生正偏差;

(B)产生负偏差;

(C)不产生偏差;

(D)无法确定。

9.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

(A)降低;(B) 升高;

(C) 不变;(D) 可能升高或降低。

10.冬季建筑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入盐类,为

达到上述目的,现有下列几种盐,你认为用哪一种效果比较理想?

(A)NaCl ;(B) NH 4 Cl ;

(C) CaCl2 ;(D) KCl 。

二、计算题

1、 1 、25 ℃时,w B=0.0947 的硫酸水溶液,密度为 1.0603g/cm -3 ,求硫酸的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以及质量浓度。

2 、 0 ℃时, 101325Pa 的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44.90cm

3 ,同温下,101325Pa 的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3.50cm 3,求 0 ℃时与常压空气呈平衡的水中所溶解的氧气和氮气的摩

尔比。

3 、已知AgCl-PbCl 2 在800 ℃时可作为理想液态混合物,求300g PbCl 2 和150g AgCl 混合成混合物时系统的摩尔熵变和摩尔吉布斯函数变以及AgCl 和 PbCl 2 在混合物中的相对偏

摩尔吉布斯函数。

4 、在1073 ℃时曾测定了氧在100g 液态Ag 中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p(O2)/Pa V(O2标况下

17.06 65.05 101.31

) /cm381.5 156.9193.6

160.36

247.8

(1 )试判断,氧在Ag 中溶解是否遵守西弗特定律;

(2)5 、(2 )

5、

在常压空气中将100g Ag加热至

丙酮( 1 )和甲醇(2 )组成溶液,在

1073 ℃,最多能从空气中吸收多少氧?

101325Pa下测得下列数据:x1=0.400 ,

y1=0.516 ,沸点为57.20 ℃,已知该温度下p 1*=104.8kPa ,p 2*=73.5kPa 。以纯液态为标准态,应用拉乌尔定律分别求溶液中丙酮及甲醇的活度因子及活度。

第五章相平衡

一、选择题:

1 . H 2O、K+、Na +、Cl-、I-体系的组分数是:

(A) K = 3 ;(B) K = 5 ;

(C) K = 4 ;(D) K = 2 。

2 .克劳修斯-克拉伯龙方程导出中,忽略了液态体积。此方程使用时,对体

系所处的温度要求:

(A)大于临界温度;

(B)在三相点与沸点之间;

(C)在三相点与临界温度之间;

(D)小于沸点温度。

3 .单组分固-液两相平衡的p~ T 曲线如图所示,则:

(A)V m (l) = V m (s) ;(B) V m (l) >V m (s) ;(C)V m (l) < V m (s) ;(D)无法确定。

4.如图,对于右边的步冷曲线对应是哪个物系点

的冷却过程:

(A) a 点物系;

(C) c 点物系;(B) b 点物系;

(D) d 点物系。

5.如图,对于形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二元相图,

当物系的组成为 x,冷却到 t℃时,固液二相

的重量之比是:

(A) (A)w (s)∶w (l) = ac ∶ab ;

(B)w(s)∶w(l) = bc ∶ab ;

(B)(B) w(s)∶w(l) = ac ∶bc ;

(D)w(s)∶w(l) = bc ∶ac 。

6.如图,对于形成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二元相图,

当物系点分别处于 C、E、G 点时,对应的平衡共存

的相数为:

(A) C 点 1 ,E 点 1 ,G 点 1 ;

(B) C 点 2 ,E 点 3,G 点 1 ;

(C) C 点 1,E 点 3 ,G 点 3 ;

(D) C 点 2 ,E 点 3 ,G 点 3 。

7.在第一种物质中加入第二种物质后,二者的熔点发生什么变化?

(A)总是下降;(B) 总是上升;

(C)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D) 服从拉乌尔定律。

8 .如图是 FeO 与 SiO 2的恒压相图,那么存在

几个稳定化合物:

(A) 1 个; (B) 2 个;

(C) 3 个;(D) 4 个。

9.如图是恒温恒压下的三组分盐水体系相图,复盐

可形成水合物,存在几个三相平衡区:

(A)(A)(A) 2 个;(B) 3 个;

(C) 4 个; (D) 5 个。

二、计算题

1、指出下面二组分平衡系统中的相数、独立组分数和自由度数。

(1 )部分互溶的两个液相成平衡。

(2 )部分互溶的两个溶液与其蒸气成平衡。

(3 )气态氢和氧在 25 ℃与其水溶液呈平衡。

(3)(3 )气态氢、氧和水在高温、有催化剂存在。

2、已知液态银的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式如下:

Lg( p /kPa)=-(14323K) T-1-0.539lg( T/K)-0.09×10-3 T/K+9.928

计算液态银在正常沸腾温度2147K 下的摩尔蒸发焓以及液态银与气态银的热溶差(Cp )。

3 、已知 100 ℃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101325kPa ,市售民用高压锅内的压力可达233kPa ,

问此时水的沸点为多少度?已知水的质量蒸发焓为2259.4kJ/kg。

4 、已知铅的熔点是327 ℃,锑的熔点是631 ℃,现制出下列六种铅锑合金并作出冷却曲线,

其转折点或水平线段温度为:

合金成分w B×100 5Sb 10Sb 13Sb 20Sb 40Sb 80Sb

转折点温度℃296 和 246 260 和 246 246 280 和 246 393 和 246 570 和 246

5 、已知下列数据,试画出FeO-SiO 2二组分固液平衡相图(不生成固溶体)?

熔点FeO=1154℃ ;SiO2=1713℃ ;2FeO·SiO2(化合物)=1065℃ ;FeO ·SiO 2( 化合物)=1500 ℃

共晶坐标: (1)t=980℃ ,x(SiO2)=0.3;(2)t=900℃ ,x(SiO2)=0.4;t=1145℃ ,x(SiO2)=0.55

第六章电解质溶液

一、选择题:

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A)0.1M KCl 水溶液;(B) 0.001M HCl 水溶液;

(C)0.001M KOH 水溶液;(D) 0.001M KCl 水溶液。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

(A)电导;(B) 电导率;

(C)摩尔电导率; (D) 极限摩尔电导。

3 .相同温度下,无限稀时HCl 、KCl、CdCl 2三种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l -离子的淌度相同;

(B)Cl-离子的迁移数都相同;

(C)Cl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都相同;

(D)Cl-离子的迁移速率不一定相同。

4 .某度下,纯水的电导率κ = 3.8× 10-6S·m-1,已知该温度下,

H+、OH -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3.5 × 10 -2与 2.0 × 10 -2 S·m 2·mol -1,那么该水的K w是多少 (单位是 mol 2·dm -6 ):

(A) 6.9 × 10 -8; (B) 3.0 × 10 -14;

(C) 4.77 × 10 -15; (D) 1.4 × 10 -15 。

5 .已知 298K 时,λ (CH 3COO - ) = 4.09 × 10 -3 S·m 2·mol -1,若在极稀的醋酸盐溶液中,在相距 0.112m 的两电极上施加 5.60V 电压,那么 CH 3 COO -离子的迁移速率 (m ·s-1 ):

(A) 4.23 × 10 -8;(B) 2.12 × 10 -6;

(C)8.47× 10-5;(D) 2.04 × 10 -3。

6.离子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它们的关系是:

(A)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电量越多,迁移数越大;

(B)同种离子运动速度是一定的,故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其迁移数相同;

(C)在某种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运动速度越大,迁移数越大;

(D)离子迁移数与离子本性无关,只决定于外电场强度。

7 .将 AgCl 溶于下列电解质溶液中,在哪个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最大:

(A)0.1M NaNO3;(B) 0.1M NaCl ;

(C)0.01M K 2 SO4; (D) 0.1MCa(NO 3)2。

8 .一种 2-2 型电解质,其浓度为 2 × 10 -3 mol ·kg -1,在 298K 时,正离子的活度系数为0.6575 ,该电解质的活度为:

(A) 1.73 × 10 -6 ;(B) 2.99 × 10 -9;

(C) 1.32 × 10 -3 ;(D) 0.190 。

9 .能证明科尔劳乌施经验式(Λm = Λ∞ - Ac 1/2 ) 的理论是:

(A)阿仑尼乌斯 (Arrhenius) 的电离理论;

(B)德拜-休克尔 (Debye-Huckel) 的离子互吸理论;

(C)布耶伦 (Bjerrum) 的缔合理论;

(D) 昂萨格 (Onsager) 的电导理论。

10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 1 ;

(B) 电解池通过 lF 电量时,可以使 1mol 物质电解 ;

(C) 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定向移动, 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

电桥;

(D)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 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二、计算题

1 、 用 10A 的电流电解 ZnCl

2 水溶液, 经 30 分钟后,理论上 ( 1)阴极上析出多少可锌?

(2 )阳极上析出多少升氯气?

2 、( 1) HCl ( 2) CuCl 2(

3 )Na 2SO 4(

4 )K 4Fe(CN) 6 水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都为 m B ,试 分别写出其 m 、 a 、 a B 与 m B 的关系(溶液的 γ为已知)。

±±

±

3 、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

0.01 和 0.02mol/kg 的和 NaOH 两种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因子分

别为 0.571 和 0.860 。试求其各自的离子平均活度。

4 、试用德拜 - 尤格尔极限定律求

25 ℃, 0.50mol/kg 的 CaCl 2 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因子。

5 、 计 算 下 列 溶 液 的 离 子 强 度 :( 1 ) 0.1mol/kgKCl ( 2 ) 0.2mol/kgNaOH

( 3 )

0.1mol/kgNa 3 PO 4( 4 ) 0.1mol/kgHCl+0.2mol/kgNaOH 。

第七章 电池电动势及极化现象

一、选择题:

1 .丹聂尔电池 (铜 - 锌电池 )在放电和充电时锌电极分别称为:

(A) 负极和阴极

(B)

正极和阳极

(C) 阳极和负极

(D) 阴极和正极

2 .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反应不可逆: (A) Zn|Zn 2+ ||Cu 2+ | Cu ; (B) Zn|H 2 SO 4 | Cu ;

(D) Pb,PbSO 4| H 2SO 4| PbSO 4,PbO 2 。

3 .对韦斯登 (Weston) 标准电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温度系数小 ; (B) 为可逆电池;

(C) 正极为含 12.5% 镉的汞齐 ;

(D) 电池电动势保持长期稳定不变。

4 .2

5 ℃时电池反应 H (g) + ? O (g) = H 2 O(l) 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为

E ,则

2 2

1

反应 2H 2

O(l) = 2H

2

(g) + O 2

(g) 所对应的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E

是:

2

(A) E

= - 2 E

(B) E

= 2 E ;

2 1

2 1

(C)

E = - E

; (D) E

= E 。

2

1

2 1

5 .下列反应 AgCl(s) + I - =AgI(s) + Cl - 其可逆电池表达式为:

(A) (A)

AgI(s)|I - | Cl - | AgCl(s) ;

(B) AgI(s)|I - ||Cl - | AgCl(s) ;

(C) Ag(s),AgCl(s)|Cl - || I - | AgI(s),Ag(s) ; (D) Ag(s),AgI(s)|I - ||Cl - | AgCl(s),Ag(s)

6 .可以直接用来求 Ag 2 SO 4 的溶度积的电池是: (A) Pt|H 2(p )|H 2SO 4 (a )| Ag 2 SO 4 (s)|Ag ;

(B) Ag|AgNO 3(a )||K 2SO 4 (a )|PbSO 4(s),Pb(s) ; (C) Ag(s),Ag 2 SO 4 (s)|K 2 SO 4 (a )||HCl( a )|AgCl(s),Ag(s);

(D) Ag|AgNO 3( a )||H 2 SO 4 (a )|Ag 2 SO 4 (s),Ag(s) 。 7 .下列电池中,液体接界电位不能被忽略的是: (A) Pt,H 2(P 1 )|HCl( m 1)|H 2( p 2 ),Pt ;

(B) Pt,H 2(p 1 )|HCl( m 1 )|HCl( m 2)|H 2(p 2 ), Pt ; (C) Pt,H 2(p 1 )|HCl( m 1 )||HCl( m 2)|H 2 (p 2),Pt ;

(D) Pt,H 2( p 1)|HCl( m 1 )|AgCl,Ag-Ag,AgCl|HCl( m 2)|H 2( p 2 ),Pt 。

8 .下列四组组成不同的混合溶液,当把金属铅分别插入各组溶液中组成电池,已知

φ (Pb 2+ /Pb) = -0.126V , φ (Sn 2+ /Sn) = -0.136V ,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锡的是:

(A) a (Sn 2+ ) = 1.0 , a (Pb 2+

) = 0.10 ; (B) a (Sn 2+ ) = 1.0 ,a (Pb 2+

) = 1.0 ; (C) a (Sn 2+ ) = 0.1 , a (Pb 2+

) = 1.0

(D)

a (Sn 2+ ) = 0.5 ,a (P

b 2+ ) = 0.5 。

9 . 25 ℃时电极反应 Cu 2+ + I - + e

CuI 和 Cu 2+ + e

Cu + 的标准电极电

势分别为 0.086V 和 0.153V ,则 CuI 的溶度积 K sp 为:

(A) 1.2 × 10 -12

; (B) 6.2 ×

10 -6 ; (C) 4.8 × 10 -7

(D) 2.9

× 10 -15 。

二、计算题

1 、已知 0.100mol/kgBaCl

2 溶液中,

γ±=0.501 ,求 BaCl 2 的活度。

2 、在 25 ℃, Ag(s)+0.5Hg 2 Cl 2(s)=AgCl(s)+Hg(l) 的 θ

,又知 Ag 、 H (298K)=7950J/mol

AgCl 、 Hg 2 Cl 2、Hg 的标准摩尔熵分别为: 42.7 、96.1 、196.0 、77.4J ·K -1 ·mol -1 。求下列 电池的标准电动势及其温度系数:

Ag(s),AgCl(s)|KCl(aq)|Hg

2 Cl 2 (s),Hg(l)

3 、电池 Sb,Sb 2O 3 |未知的含H +溶液 ||饱和 KCl 溶液 |Hg 2Cl 2,Hg

(1)写出电池反应;

(2)求出未知溶液 pH 值与电池电动势的关系;

(3 )在 25 ℃, pH=3.98,则E=228.0mV,求当pH=5.96时E=?

4 、利用 Hg,Hg 2Cl2 |KCl( 饱和溶液 )|| 待测溶液 X,Q,H 2Q|Pt 电池进行酸碱滴定。若待测溶液 X 为pH=1.0 的 HCl ,滴定液是 NaOH 溶液,估算滴定未开始前及滴定终了时的电池电动势。

[ 注:此电池的正极为氢醌电极,电极反应为Q+2H + +2e=H2Q,Eθ(298K)=0.6995V,在稀溶液中 a(H2Q)= a(Q)=1]

5 、在 1000 ℃时测出下列两电池的电动势:

(1 )Ni,NiO(s)|ZrO 2(+CaO)|PbO(l),Pb(l) E1=157.44mV ;

(2 )Ni,NiO(s)|ZrO 2(+CaO)|SiO 2 -PbO(l),Pb(l) E2=151.46mV 。

求电池( 2 )中a(PbO) (以T,pθ下纯液态 PbO 为标准态)

.第八章表面现象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比表面自由能的物理意义是,在定温定压下,可逆地增加单位表面积引起

系统吉布斯自由能的增量;

(B)(B) 表面张力的物理意义是,在相表面的功面上,垂直作用于表面

上任意单位长度功线的表面紧缩力;

(C)比表面自由能与表面张力量纲相同,单位不同;

(D) 比表面自由能单位为 J·m 2,表面张力单位为 N ·m -1时,两者数值不同。

2 .在液面上,某一小面积 S 周围表面对 S 有表面张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表面张力与液面垂直;

(B)(B)表面张力与S的周边垂直;

(C)表面张力沿周边与表面相切;

(D)表面张力的合力在凸液面指向液体内部 (曲面球心 ),在

凹液面指向液体外部。

3.某温度压力下,有大小相同的水滴、水泡和气泡,其气相部分组成相同,

见图。它们三者表面自由能大小为:

(A)G a = G c < G b;

(B)G a = G b > G c;

(C)G a < G b < G c;

(D)G a = G b = G c。

4 .已知 20 ℃时水~空气的界面张力为 7.27 × 10 -2 N ·m -1,当在 20 ℃和

p 下可逆地增加水的表面积 4cm 2,则系统的 G 为:

(A) 2.91 × 10 -5 J ;(B) 2.91 × 10 -1 J ;

(C) -2.91 × 10 -5 J ;(D) -2.91 × 10 -1 J 。

5 .下列摩尔浓度相同的各物质的稀水溶液中,哪一种溶液的表面发生负吸附:

(A) 硫酸; (B) 己酸; (C) 硬脂酸; (D) 苯甲酸。

6 .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 ,当在水中加入少量的 NaCl ,这时毛细管中液面的高度为:

(A)等于 h ; (B) 大于 h ;

(C)小于 h ; (D) 无法确定。

7 .某温度时,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γ~c曲线如图所示,

图中说明烃基为直链时比带有支链时表面活性剂的:

(A)效率高,有效值小;

(B)效率低,有效值大;

(C)效率高,有效值大;

(D)效率低,有效值小。

8.随着溶质浓度增大,水溶液表面张力降低是因为:

(A)溶质分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小于水分子间的亲和力;

(B)溶质分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大于水分子间的亲和力;

(C)溶质分子间的亲和力小于水分子间的亲和力;

(D)溶质分子间的亲和力大于水分子间的亲和力。

9 .有机液体与水形成W/O 型还是 O/W型乳状液与乳化剂的

HLB 值有关,一般是:

(A)HLB 值大,易形成 W/O 型;

(B)HLB 值小,易形成 O/W 型;

(C)HLB 值大,易形成 O/W 型;

(D)HLB 值小,不易形成 W/O 型。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农药中加入润湿剂可使σ (l-g) 和σ(l-s) 减小,药液

在植物表面易于铺展;

(B)防水布上涂表面活性剂使σ (s-g) 减小,水珠在其上不易铺展;

(C)泡沫浮选法中捕集剂极性基吸附在矿石表面,非极性基向外易被吸附在泡

沫上;

(D)起泡剂的主要作用是增大液体表面张力。

二、计算题

1 、计算:

(1 )求 20 ℃时球形汞滴的表面吉布斯函数。设此汞滴与其蒸气接触,汞滴半径 r =1.00 ×

10 -3 m ,汞与汞蒸气界面上表面张力 σ=0.4716N ·m -1 。

(2 )若将上述汞滴分散成 r =1.00 ×10 -9 m 的小滴,求此时总表面吉布斯函数并与(

1)比

较相差几倍?

2 、室温下假设树根的毛细管管径为

2.00 ×10 -6 m ,水渗入与根壁交角为 30 °。求其产生的

附加压力, 并求水可输送的高度。 (设 25 ℃时, 水的 σ=75.2 ×10 -3 N ·m -1 ,ρ=999.7 kg ·m -3

) 3 、某液体(密度为 1.6 ×10 3 kg ·m -3

)的最大气泡压力差为

207 N ·m -2

,设毛细管半径为

1.00 ×10 -3 m 。管端在液面下 1.00 ×10 -2 m ,求液体的表面张力。

4 、用活性炭吸附 CHCl 3 时,在 0℃时的饱和吸附量为 93.8dm 3 ·kg -1 ,已知 CHCl 3 的分压

力为 13.3kPa 时的平衡吸附量为 82.5 dm 3 ·kg -1 。求:

(1 )兰格缪尔公式中的 b 值;

(2 )CHCl 3 分压为 6.6kPa 时,平衡吸附量是多少 ?

5 、20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

00728 N ·m -1 ,汞的表面张力 0.483 N ·m -1 ,而汞和水的界面

张力为 0.375 N ·m -1 ,试计算判断是汞在水面上铺展还是水在汞表面上铺展?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

一、选择题:

1 .进行反应 A + 2D=3G 在 298K 及 2dm 3 容器中进行,若某时刻反应进度

-1 ,则此时 G 的生成速率为 (单位: mol -1 3 -1

) :

随时间变化率为 0.3 mol ·s ·dm ·s (A) 0.15 ; (B) 0.9 ; (C) 0.45 ; (D) 0.2 。

2 .基元反应体系 aA + dD = g 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A) -d[A]/d t = k A [A] a [D] d ; (B) -d[D]/d t = k D [A] a [D] d

(C) d[G]/d t = k G [G] g ;

(D) d[G]/d

t = k G [A] a [D] d

3 .某一反应在有限时间内可反应完全,所需时间为c 0 / k ,该反应级数为:

(A) 零级 ; (B) 一级 ; (C) 二级 ;

(D) 三级 。

4 .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其起始浓度为

1

mol ·dm -3 , 1 小时后为 0.5 mol ·dm -3 ,2 小时后为 0.25 mol ·dm -3 。则此反应级数为:

(A) 0 ; (B) 1 ;

(C) 2 ; (D) 3 。

5 .某反应速率常数 k = 2.31 × 10 -2

mol -1 · 3 -1 1.0 mol ·

· ,反应起始浓度为

dm s

dm -3 ,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A) 43.29 s ; (B) 15 s ;

(C) 30 s ;

(D) 21.65 s 。

6 .乙酸高温分解时,实验测得 CH 3COOH(A) 、 CO(B) 、CH=CO(C)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由此可以断定该反应是:

(A) 基元反应 ; (B) 对峙反应 ; (C) 平行反应 ;

(D) 连串反应 。

7 .如果某一反应的 H m 为 -100 kJ ·mol -1

,则该反应的活化能 E a 是:

(A) E a

≥ -100 kJ ·mol -1 ; (B) E a ≤ -100 kJ ·mol -1 ;

(C) E a

= - 100 kJ ·

-1 ; (D) 无法确定 。

mol

8

.某反应的活化能是 33 kJ ·mol -1

,当 T = 300 K 时,温度增加 1K ,反应速 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约为:

(A) 4.5 % ; (B) 9.4 % ; (C) 11 % ; (D) 50 % 。

9

.一个基元反应, 正反应的活化能是逆反应活化能的 2 倍,反应时吸热 120 kJ ·mol -1 ,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是 (kJ ·mol -1 ):

(A) 120 ; (B) 240 ; (C) 360 ;(D) 60 。

10 .复杂反应表观速率常数 k 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间的关系为

k =

k 2(k 1/2 k 4 )1/2 ,则表观活化能与各基元活化能 E i 间的关系为:

(A) E a = E 2 + ? (E 1 - 2 E 4) ; (B) E a = E 2 + ? (E 1 - E 4) ; (C) E a = E 2 + ( E 1 - E 4 )

1/2

(D) a

2 1

4

E = E × ? (E /2 E ) 。

二、计算题

1 、放射性 Na 的半衰期是 54000s ,注射到一动物体中,文放射能力降到原来的

1/10 需多

长时间?

2 、环氧乙烷的热分解是一级反应: C 2H 4 O=CH 4 +CO ,377 ℃时,半衰期为 363min 。求:

( 1 )在 377 ℃, C 2H 4 O 分解掉 99% 需要多少时间?

( 2 )若原来 C 2H 4 O 为 1mol , 377 ℃经 10h ,应生成 CH 4 多少摩尔?

(3 )若此反应在 417 ℃时半衰期为 26.3min

,求反应的活化能?

3 、反应 3

3

2

+OH -

=H 2

O+CH 3

CH=NO 2

-

是二级反应,在 0℃时的反应速率系数

CH CH NO k =39.1dm

3 ·mol -1 ·min -1 。若有 0.005mol/cm 3 硝基乙烷与 0.003mol/cm 3NaOH 的水溶液, 问有 99% 的 OH - 被中和需要多少时间?

4 、已知反应 2NO+O

2 =NO 2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时,其正反应速率系数在 600K 及 645K 时

分别为 6.63 ×10 5 及 6.52 ×10 5 mol -2 ·dm 6 ·s -1 。其逆反应速率系数分别为

83.9 及 407

mol -1·dm 3·s-1。计算:( 1)此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2)反应的摩尔热力学能变化;(3)

摩尔反应焓;( 4)表观活化能。

5 、H 2O 2在 22 ℃下分解。无催化剂时,阿伦尼乌斯公式的E a=75.3kJ/mol ,A=10 6s-1 。用

Fe2+作催化剂时,其活化能与指前因子分别为42.26 kJ/mol , 1.8 ×10 9 s -1。问用催化剂比

不用时速率增大几倍?是E a增大还是 A 增大起了主要作用?

第十章反应动力学基础(二)

一、选择题:

1.微观可逆性原则不适用的反应是:

(A) (A)H 2 + I 2 = 2HI;

(B)Cl·+ Cl ·= Cl 2;

(C)蔗糖 + H 2 O = C 6 H 12 O 6(果糖 ) + C 6H 12 O 6 (葡萄糖 ) ;

(D)CH 3 COOC 2H 5 + OH - =CH 3 COO - + C 2H 5 OH 。

2 .双分子气相反应 A + B = D,其阈能为40 kJ·mol-1,有效碰撞分数是6 ×

10 -4,该反应进行的温度是:

(A) 649K;(B) 921K;(C) 268K;(D) 1202K。

3.有关碰撞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能说明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B)(B)证明活化能与温度有关;

(C)(C)可从理论上计算速率常数与活化能;

(D)解决分子碰撞频率的计算问题。

4.有关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

(B)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C)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

(D)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

5.溶剂对溶液中反应速率的影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介电常数较大的溶剂有利于离子间的化合反应;

(B)生成物的极性比反应物大,在极性溶剂中反应速率较大;

(C)溶剂与反应物生成稳定的溶剂化物会增加反应速率;

(D)非极性溶剂对所有溶液反应速率都有影响。

6.一个化学体系吸收了光子之后,将引起下列哪种过程:

(A)引起化学反应;(B) 产生荧光;

(C)发生无辐射跃迁;(D) 过程不能确定。

7 .用一束波长为 300 ~ 500 nm 的光照射反应体系, 有 40 %的光被吸收, 其量子效率:

(A) Φ = 0.4 ; (B) (C) Φ < 0.4 ; (D) 8 .光合作用反应 6CO 2

Φ > 0.4 ;

不能确定 。

+ 6H 2O = C 6H 12 O 6

+ 6O

2 ,每生成一个

C 6H 12 O 6 ,

需要吸收多少个光子:

(A) 6 ;

(B) 12

(C) 24

(D) 48

9 .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B) 化学吸附 ;

(C) 液化 ;

(D) 物理吸附。

10 .为了测定一个吸附剂的比表面 ,要求吸附剂和吸附质

之间最好的情况是什么?

(A) 只有物理吸附 ; (B) 只有化学吸附;

(C) 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 ;

(D) 没有吸附 。

二、计算题

1 、反应 A(g)=B(g)+C(g) 在 298K 时 k 1 和 k - 1 分别为 0.20s -1 和 4.94 ×10 -9 Pa -1 ·s -1 ,且温度升高 10 ℃k 1 和 k -1 都加倍,试计算:

( 1 )298K 时的“平衡常数” ; ( 2 )正、逆反应的活化能; ( 3 )反应热;

( 4 )若反应开始时只有 A , p A ,0 =10 5 Pa ,求总压达 1.5 ×10 5Pa 时所需时间(可忽略逆反应)。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大题及答案

三、计算 1、测得300C时某蔗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为252KPa。求 (1)该溶液中蔗糖的质量摩尔浓度; (2)该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 (3)在大气压力下,该溶液的沸点升高值已知Kf =1.86K mol–1Kg–1 , Kb =0.513K mol–1Kg–1 ,△vapH0m=40662J mol–1 2、有理想气体反应2H2(g)+O2(g)=H2O(g),在2000K时,已知K0=1.55×107

1、计算H2 和O2分压各为1.00×10 4 Pa, 水蒸气分压为1.00×105 Pa的混合气体中,进行上述反应的△rGm,并判断反应自发进 行的方向。 2、当H2和O2分压仍然分别为1.00×10 4 Pa 时。欲使反应不能正向自发进行,水蒸气分 压最少需多大? △rGm=-1.6﹡105Jmol–1;正向自发;P (H2O)=1.24﹡107Pa。 装 订 线

在真空的容器中放入固态的NH4HS,于250C 下分解为NH3(g)与H2S(g), 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为66.6kPa 。 (1)当放入NH4HS时容器中已有39.99kPa 的 H2S(g),求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2)容器中已有6.666kPa的NH3(g),问需加多大压力的H2S(g),才能形成NH4HS 固体。 1)77.7kPa 2)P(H2S)大于166kPa。

4、已知250C时φ0(Fe3+/ Fe) =-0.036V,φ0(Fe3+/ Fe2+) =-0.770V 求250C时电极Fe2+|Fe的标准电极电势φ0(Fe2+/ Fe)。 答案: φ0(Fe2+/ Fe)= -0.439V 5、0.01mol dm-3醋酸水溶液在250C时的摩尔电导率为1.62×10-3S m2 mol–1,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为39.07×10-3S m2 mol–1 计算(1)醋酸水溶液在250C,0.01mol dm-3

四川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卷)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代码:(Ⅰ)—1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任课教师:李泽荣、何玉萼适用专业:化学、应化、材化专业印数:200份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1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2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2200 2400 2300 t/℃ a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3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2010级物理化学(Ⅰ)-1期末考试题B卷答案

一、选择题(12分,每题2分) 1、B 2、A 3、B 4、C 5、C 6、D 二、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 ;> ;> ;= 2、 3、 ; 4、1 ;2 5、y A >0,B x >x A ;纯A ;纯B 6、- 三、(16分) 解:33.3kJ R P vap m Q Q H n H ==?=?= 4分 kJ 2.32.383324.81)(=??==≈?=nRT pV V p W g R 2分 kJ 1.302.33.33=-=+=?W Q U 2分 1-3vap K J 9.862 .383103.33?=?=?==?b m R T H T Q S 体 2分 -186.9J K R Q Q S T T ?==-=-?环环 2分 0R R G H T S Q Q ?=?-?=-= 2分 kJ 2.3-=-=-?=?-?=?R R W Q U S T U F 2分 四、(12分) 解: ∵ A A B B P x P x P ** +=总 ∴ 13 78.844 A B P P **+= 6分 1182.722 A B P P **+= 联立求解得 kPa P A 5.90=* 6分 kPa P B 9.74=* 五、(20分) 解:1.(7分) 2.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选择题 1.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答案:D。因焓是状态函数。 2.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 在等温过 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 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答案:D。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 Δ(pV)<0则ΔH<ΔU。 3.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C) 很多物质的生 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 都是相对值 答案:A。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 为零。 4.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 (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 2

3生化学反应时,其内能一定变化 (B) 在无功过程中,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 (C) 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 (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 答案:C 。因绝热时ΔU =Q +W =W 。(A )中无热交换、无体积功故ΔU =Q +W =0。(B )在无功过程中ΔU =Q ,说明始末态相同热有定值,并不说明内能的变化与过程有关。(D )中若气体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所做的功显然是不同的,故ΔU 亦是不同的。这与内能为状态函数的性质并不矛盾,因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5.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B)节流膨胀中系统 的内能变化(C)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节流过程中多孔塞两边的压力不断变化 答案:B 6.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 (A )Q H =p < 0 (B )Q =H p >0 (C )Q =H =p <0 (D ) Q H =p <0 答案:C 。节流膨胀过程恒焓绝热且压力降低。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1)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1页 《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试卷本卷共 8 页第2页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1)(时间120分钟) 一、单 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对于内能是体系状态的单值函数概念,错误理解是( ) A 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内能 B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能有一数值不能有两个以上的数值 C 状态发生变化,内能也一定跟着变化 D 对应于一个内能值,可以有多个状态 2、在一个绝热刚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A Q > 0,W > 0,?U > 0 B Q = 0,W = 0,?U < 0 C Q = 0,W = 0,?U = 0 D Q < 0,W > 0,?U < 0 3、一种实际气体,其状态方程为PVm=RT+αP (α<0),该气体经节流膨胀后,温度将( )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4、在隔离体系中发生一个自发过程,则ΔG 应为( ) A. ΔG < 0 B. ΔG > 0 C. ΔG =0 D. 不能确定 5、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在恒外压下被压缩到终态,则体系与环境的熵变( ) A 、ΔS 体>0 ΔS 环>0 B 、ΔS 体<0 ΔS 环<0 C 、ΔS 体>0 ΔS 环<0 D 、ΔS 体>0 ΔS 环=0 6、下面哪组热力学性质的配分函数表达式与体系中粒子的可别与否 无关( ) (A ). S 、G 、F 、C V (B) U 、H 、P 、C V (C) G 、F 、H 、U (D) S 、U 、H 、G 7、在N 个独立可别粒子组成体系中,最可几分布的微观状态数t m 与配分函数q 之间的关系为 ( ) (A) t m = 1/N ! ·q N (B) t m = 1/N ! ·q N ·e U /kT (C) t m = q N ·e U /kT (D) t m = N ! q N ·e U /kT 8、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 )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可能升高或降低 9、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 ) A 、天气太热 B 、很少下雨 C 、水分倒流 D 、肥料不足 10、在恒温密封容器中有A 、B 两杯稀盐水溶液,盐的浓度分别为c A 和c B (c A > c B ),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 ) (A) A 杯盐的浓度降低,B 杯盐的浓度增加 ; (B) A 杯液体量减少,B 杯液体量增加 ; (C) A 杯盐的浓度增加,B 杯盐的浓度降低 ; (D) A 、B 两杯中盐的浓度会同时增大 。 11、298K 、101.325kPa 下,将50ml 与100ml 浓度均为1mol·dm -3 萘的苯溶液混合,混合液的化学势μ为:( ) (A) μ = μ1 + μ2 ; (B) μ = μ1 + 2μ2 ; (C) μ = μ1 = μ2 ; (D) μ = ?μ1 + ?μ2 。 12、硫酸与水可组成三种化合物:H 2SO 4·H 2O (s )、H 2SO 4·2H 2O (s )、H 2SO 4·4H 2O (s ),在P θ 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共存的化合物最多有几种(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3、A 与B 可以构成2种稳定化合物与1种不稳定化合物,那么A 与B 的体系 可以形成几种低共熔混合物( )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14、对反应CO(g)+H 2O(g)=H 2(g)+CO 2(g) ( ) (A) K p $=1 (B) K p $=K c (C) K p $>K c (D) K p $ <K c 15、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 PCl 5(g)在某种条件下的解离度为α,改变下列条件, 何者可使α增大?(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得 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word完整版)江南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两份题),推荐文档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 A. ΔU=Q V B. W=nRTln(p 2/p 1) C. ΔU=dT C m ,V T T 21? D. ΔH=ΔU+p ΔV (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 )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 )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 )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 ) 9. 实验测得浓度为0.200mol ·dm -3的HAc 溶液的电导率为0.07138S ·m -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 (HAc)为 A. 0.3569S ·m 2 ·mol -1 B. 0.0003569S ·m 2 ·mol -1 C. 356.9S ·m 2 ·mol -1 D. 0.01428S ·m 2 ·mol -1 ( ) 10. 表面活性物质溶于水时,关于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溶液表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表面张力升高,正吸附 B. 表面张力降低,正吸附 C. 表面张力升高,负吸附 D. 表面张力显著降低,正吸附 ( ) 11. 一体积的氢气在0℃,101.3kPa 下等温膨胀至原来体积的3倍,其内能变化是多

大学生物化学考试题库附有答案

大学生物化学考试题库 附有答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内含子酶的活性部位氧化磷酸化基因组核酸的变性高能化合物反转录新陈代谢酶原的激活pI Tm 米氏常数Glycolysis β-氧化、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增色效应米氏常数 PCR 1、蛋白质在一个较宽的生理pH范围内具有缓冲能力,是因为() A、它们是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分子 B、它们含有许多具有不同pKa值的功能基团 C、它们含有许多肽键,而肽键对于体内的H+和OH-是不敏感的 D、它们含有许多氢键 2、下述氨基酸中,()与茚三酮作用呈黄色斑点 A、组氨酸 B、苏氨酸 C、脯氨酸 D、精氨酸 3、在生理pH条件下,下述三肽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A、Asp-Ser-His B、Ala-Asn-Phe C、Ala-Ile-Phe D、Ala-Ser-His 4、下列关于双螺旋DNA的结构与性质的有关叙述,除()外都是正确的 A、A/T = G/C B、AT含量为35%的DNA解链温度高于AT含量为65%的DNA C、当DNA复性时,紫外吸收值增高 D、温度升高是导致DNA变性的因素之一 5、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是由于下述哪种原因所致() A、增高活化能 B、降低活化能 C、降低反应物能量水平 D、降低反应的自由能 6、E. coli DNA复制涉及除()之外的哪些蛋白质 A、DNA聚合酶 B、RNA聚合酶 C、DNA解链蛋白 D、DNA旋转酶

7、下述DNA分子中,除()外都具有双链结构 A、E. coli DNA B、质粒DNA C、噬菌体X174 DNA D、线粒体DNA 8、在采用链终止法测定DNA顺序时,为了获得以腺苷酸残基为末端的一组大小不同的片段,应该采用哪种双脱氧类似物() A、5’-ddATP B、5’-ddCTP C、5’-ddGTP D、5’-ddTTP 9、催化单底物反应的酶的米氏常数(Km)是()无答案 A、底物和酶之间的反应的平衡常数 B、给出最大反应速度的底物浓度 C、给出最大半反应速度的底物浓度 C、大致与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成比例 10、在下列转录抑制剂中,能对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转录都有作用的是() A、放线菌素D B、利福平 C、利链菌素 D、a-鹅膏蕈碱 11、下列氨基酸中,在水中溶解度最低的是() A、组氨酸 B、赖氨酸 C、亮氨酸 D、苏氨酸 12、X174噬菌体基因组的大小不足以编码它的九种不同的蛋白质,但它实际 编码了这些蛋白质。这是下述哪种原因所致() A、密码子的简并性 B、密码子重叠 C、基因重叠 D、密码子的摆动性 13、下述RNA在细胞内的含量最高的是() A、tRNA B、rRNA C、mRNA D、hnRNA 14、用于肌肉收缩的能量主要以哪种形式贮存在组织中() A、磷酸肌酸 B、磷酸精氨酸 C、ATP D、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5、在DNA复制与DNA修复中共同出现的酶是() A、DNA连接酶 B、RNA聚合酶 C、DNA内切酶 D、RNA外切酶

《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0.001 mol ·kg -1 K 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6.0×10-3 mol ·kg -1 (B) 5.0×10-3 mol ·kg -1 (C) 4.5×10-3 mol ·kg -1 (D) 3.0×10-3 mol ·kg -1 2、电导测定应用广泛,但下列问题中哪个是不能用电导测定来解决的( ) (A)求难溶盐的溶解度 (B)求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C)求平均活度系数 (D)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3、298 K 时, 0.005 mol ·kg -1 的 KCl 和 0.005 mol ·kg -1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γ ±,1和 γ ±,2,则有 ( ) (A) γ ±,1= γ ±,2 (B) γ ±,1> γ ±,2 (C) γ ±,1< γ ±,2 (D) γ ±,1≥ γ ±,2 4、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 ) (A) 金属的表面性质 (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C)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D)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 5、金属活性排在H 2之前的金属离子,如Na + 能优先H +在汞阴极上析出,这是由于:( ) (A) φθ(Na +/ Na) < φ θ(H +/ H 2) (B) η (Na) < η (H 2) (C) φ (Na +/ Na) < φ (H +/ H 2) (D) H 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φ (Na +/Na) > φ (H +/H 2) 6、已知Λ ()K O H m 291,2∞=4.89×10-2-1 2 mol m S ??,此时(291K)纯水中的m (H +) =m (OH -) =7.8×10-8 mol ·kg -1 ,则该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为( ) (A)3.81×10-9 S ·m -1 (B )3.81×10-6 S ·m -1 (C)7.63×10-9 S ·m -1 (D )7.63×10-6 S ·m -1 7、基元反应体系aA + dD → gG 的速率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d[A]/dt = k A [A]a [D]d ; (B) -d[D]/dt = k D [A]a [D]d ; (C) d[G]/dt = k G [G]g ; (D) d[G]/dt = k G [A]a [D]d 。 8、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 10-2mol -1·dm 3·s -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 ·dm -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 ) (A) 43.29 s ; (B) 15 s ; (C) 30 s ; (D) 21.65 s 。 9、反应A + B → C + D 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反应:( ) (A) 是二分子反应 ;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 (C) 不是二分子反应 ; (D) 是对A 、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 10、有关绝对反应速率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反应分子组实际经历途径中每个状态的能量都是最低 ; (B) 势能垒是活化络合物分子在马鞍点的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能量之差 ; (C) 活化络合物在马鞍点的能量最高 ; (D) 反应分子组越过马鞍点后可能返回始态 。 11、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在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吸附一般是什么形式:( ) (A) 形成表面化合物 ; (B) 化学吸附 ; (C) 液化 ; (D) 物理吸附 。

福州大学历届物化试题

物理化学试卷(A ) 41. 5 分 (6698) 有一吹肥皂泡装置,下端连有一个一端通大气的 U 型水柱压力计,当肥皂泡的直径是 5×10-3 m 时,压力计水柱高度差为 2×10-3 m ,试计算该肥皂液在直径为 1×10-4 m 的毛细管中的升高值。设皂液对毛细管壁完全润湿,且密度与水相同。 41. 5 分 (6698) [答] p s = 2×2γ /R ' = ρgh γ = 0.01225 N ·m -1 (3分) h = 2γ cos θ /ρgR 2= 0.05 m (2分) 135. 5 分 (7035) 在298.15 K 时,苯蒸气在石墨上吸附服从Langmuir 吸附等温式。当苯蒸气压力为760 Pa 时,石墨表面覆盖率θ=0.5,求苯蒸气在石墨表面上的吸附系数a 。 135. 5 分 (7035) [答] 1ap ap θ= + 将θ=0.5 p =760 Pa 代入解得a =0.001 315 Pa -1 (5分) 7. 10 分 (4813) 298 K 时, 以Pt 为阳极, Fe 为阴极, 电解浓度为1 mol ·kg -1的NaCl 水溶液(活度系数为 0.66)。 设电极表面有H 2(g)不断逸出时的电流密度为0.1A ·cm -2, Pt 上逸出Cl 2(g)的超电势可近似看作零。 若Tafel 公式为 η =a+blg(j /1A ·cm -2), 且Tafel 常数 a=0.73 V, b=0.11V , φ ? (Cl 2/Cl -)=1.36 V ,请计算实际的分解电压。 7. 10 分 (4813) [答] E 理论 =φ +-φ -=[φ ? (Cl 2/Cl -)-RT F ln α (Cl -)]-[(φ? (H +/H 2)+RT F ln α (H +)) =1.36 - 0.01 - 8314298 96500 .?ln10-7 =1.76 V (3分) η阴= a + b lg j =0.73+0.11× lg0.1 =0.62 V (2分) η阳=0 (2分) E 分解 =E 理论+η阴+η阳=2.38 V (3分) 213. 10 分 (4710) 有电池Hg(l)|Hg 22+(a 1)||Hg 22+(a 1),Hg 2+(a 2)|Pt 。 (1) 写出电池反应式; (2) 计算电池的标准电动势。已知2+2Hg |Hg(l)和Hg 2+ |Hg(l)的标准电极电势分别为0.798 V 和0.854 V 。 (3) 求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 213. 10 分 (4710) (1) Hg(l)+Hg 2+(a 2)→Hg 22+(a 1) (3分) (2) E ? = E ? (Hg 2+|Hg 22+) –E ? (Hg 22+|Hg) E ? (Hg 2+|Hg 22+) = 2E ? (Hg 2+|Hg) –E ? (Hg 22+|Hg)=(2×0.854 – 0.798) V= 0.910 V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选择题、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答案:D 2、关于热和功, 下面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功和热只出现于系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系统和环境间的界面上 (B) 只有在封闭系统发生的过程中, 功和热才有明确的意义 (C) 功和热不是能量, 而是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可称之为被交换的能量 (D) 在封闭系统中发生的过程中, 如果内能不变, 则功和热对系统的影响必互相抵消答案:B 、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答案:D。因焓是状态函数。、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答案:D。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Δ(pV)<0则ΔH<ΔU。、下列哪个封闭体系的内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 (A) 理想溶液 (B) 稀溶液 (C) 所有气体 (D) 理想气体答案:D 、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 (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 (C) 很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都是相对值答案:A。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为零。、dU=CvdT 及dUm=Cv,mdT适用的条件完整地说应当是() (A) 等容过程 (B)无化学反应和相变的等容过程 (C) 组成不变的均相系统的等容过程 (D) 无化学反应和相变且不做非体积功的任何等容过程及无反应和相变而且系统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非等容过程答案:D 、下列过程中, 系统内能变化不为零的是() (A)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 2分,共32分) 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外加压力下,用希托夫法测定AgNO 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区Ag +量减少了0.605g ,阴极析出Ag 为1.15g ,则Ag +的迁移数为:( ) a 0.474 b 0.526 c 0.516 d 0.484 2、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在阴极上析出铜为:( ) a 5.9克 b 2.95克 c 11.8克 d 8.2克 3、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欧姆(Ohm )定律 b 法拉第(Faraday )定律 c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d 能斯特(Nernst )定律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m -3和0.1 mol.m -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电阻分别为1000Ω及500Ω,则其摩尔电导之比( ) a 5:1 b 1:5 c 1:20 d 20:1 5、某反应速率常数k 为0.107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1变到0.7 mol.L -1和浓度从0.01mol.L -1变到0.007mol.L -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 a 10 b 100 c 1 d 0.01 6、0.1mol/kg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α±为( ) a 4 10476.3-? b 2 10964.6-? c 2 10 476.3-? d 2 10386.1-?

7、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43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21 所需时间的2倍,则反 应的级数为( ) a 零级 b 三级 c 二级 d 一级 8、已知25℃时NH 4Cl 、NaOH 、NaCl 的无限稀摩尔电导分别为: 12122210265.110487.210499.1-----??Ω???mol m 、、。则NH 4OH 的无限稀时的摩尔电 导:( ) a 277.0121210---?Ω?mol m b 251.5121210---?Ω?mol m c 253.2121210---?Ω?mol m d 721.21 21210---?Ω?mol m 9、.当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溶剂中产生的结果是:( ) a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正吸附; b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负吸附; c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负吸附; d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正吸附; 10、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动; d 难以确定。 11、某反应的速度常数为4.62ⅹ10-2min -1,若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1mol.L -1,则反应的半衰期t 1/2为( ) a 216min b 30min c 15min d 1.08min 12、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 ·mol -1, 则反应温度由20℃增加到30℃时, 其反应速度常数约为原来的() a 2倍 b 5倍 c 4倍 d 3倍 13、胶体粒子处于等电态时,电泳电渗的速率:( ) a 必然为零 b 一定增加 c 一定减少 d 无法确定 14、已知某复合反应的反应历程为 A B ;B + D k 2 ? →?Z 则 B 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d d B c t 是:( )。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0

期末试卷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A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 (开卷/闭卷) (卷面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 60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题分 10 20 8 10 10 10 20 12 核分人 得分 复查人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实际气体的0???? ????=-H T J P T μ,经节流膨胀后该气体的温度将 。 2、从熵的物理意义上看,它是量度系统 的函数。 3、稀溶液中溶剂A 的化学势 。 4、在ξ-G 曲线的最低点处m r G ? ,此点即为系统的平衡点。 5、一定温度下,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的自由度数等于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标准状态下,反应 C 2H 5OH (l )+ 3O 2(g) →2CO 2(g) + 3H 2O(g)的反应焓为 Δr H m Θ , ΔC p >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Δr H m Θ 是C 2H 5OH (l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B)Δr H m Θ 〈0 (C)Δr H m Θ=Δr Um 0 (D)Δr H m Θ 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当理想气体其温度由298K 升高到348K ,经(1)绝热过程和(2)等压过程,则两过 程的( ) (A)△H 1>△H 2 W 1W 2 (C)△H 1=△H 2 W 1W 2 3、对于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过程,(1)Q =W (2)ΔU =ΔH (3)ΔS =0 (4)ΔS<0 (5)ΔS>0上述五个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1) (2) (B) (2) (4) (C) (1) (4) (D) (3) (5) 4、某过冷液体凝结成同温度的固体,则该过程中 ( ) (A) ΔS (环)<0 (B)ΔS (系)>0 (C)[ΔS (系)+ΔS (环)<0 (D)[ΔS (系)+ΔS (环)>0 5、已知水的两种状态A(373K ,101.3kPa ,g),B(373K ,101.3kPa ,l),则正确的 关系为( ) (A) μA =μB (B) μA >μB (C) μA <μB (D)两者不能比较 6、偏摩尔量集合公式∑== k 1 B B B n X X 的适用条件是 ( ) (A) 等温,等容各物质的量不变 (B) 等压,等熵各物质的浓度发生微小改变 (C) 等温,等容各物质的比例为定值 (D) 等温,等压各物质浓度不变 7、当产物的化学势之和等于反应物的化学势之和时,一定是 ( ) (A)Δr G m (ξ)<0 (B)(?G /?ξ)T ,p <0 (C)(?G /?ξ)T ,p >0 (D)(?G /?ξ)T ,p =0 8、放热反应 2NO(g)+O 2(g)→2NO 2(g) 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以下措施⑴增加压力;⑵减小NO 2的分压;⑶增加O 2的分压;⑷升高温度;⑸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的是( ) (A) ⑴ ⑵ ⑶ (B) ⑷ ⑸ (C) ⑴ ⑶ ⑷ (D) ⑴ ⑷ ⑸ 9、已知纯A 和纯B 的饱和蒸气压p A *

0 ΔA>0 (B)ΔS>0 ΔA<0 (C)W<0 ΔG<0 (D)ΔH>0 ΔS<0 (E)ΔU>0 ΔG =0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准考证号和姓名必 须由考生本人填写 △△△△△△△ △△△△△△△ 该考场是 课混 考场。 混编考场代号: 考 座准 考 证 号 姓 名 ○ ○ ○ ○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 △△△△△△△ 准考证号、 姓名、 学 院和专业必须由考生 本人填写 △△△△△△△ △ △△△△△△ 场 代 号: △△△△△△△△△△△△△△ 座位序号由考生本人填写 位 序 号 △△△△△△△ △△△△△△△ 姓 名 学 号 ○ ○ ○ ○ ○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 ○ ○ ○ ○ 学院 专业

最新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 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每题2分,共32分) 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溶液,在一定温度和外加压力下,用希托夫法测定AgNO 3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阴极区Ag +量减少了0.605g ,阴极析出Ag 为1.15g ,则Ag +的迁移数为:( ) a 0.474 b 0.526 c 0.516 d 0.484 2、用Pt 电极电解CuSO 4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A ,经过15min 后,在阴极上析出铜为:( ) a 5.9克 b 2.95克 c 11.8克 d 8.2克 3、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已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是( ) a 欧姆(Ohm )定律 b 法拉第(Faraday )定律 c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 d 能斯特(Nernst )定律 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m -3和0.1 mol.m -3的不同电解质溶液,电阻分别为1000Ω及500Ω,则其摩尔电导之比( ) a 5:1 b 1:5 c 1:20 d 20:1 5、某反应速率常数k 为0.107min -1,则反应物浓度从1.0mol.L-1变到0.7 mol.L -1和浓度从0.01mol.L -1变到0.007mol.L -1所需时间的比值为( ) a 10 b 100 c 1 d 0.01 6、0.1mol/kg 的CaCl 2水溶液其平均活度系数γ±=0.219,则离子平均活度α±为( ) a 4 10476.3-? b 2 10964.6-? c 2 10 476.3-? d 2 10386.1-?

7、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43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21 所需时间的2倍,则反 应的级数为( ) a 零级 b 三级 c 二级 d 一级 8、已知25℃时NH 4Cl 、NaOH 、NaCl 的无限稀摩尔电导分别为: 12122210265.110487.210499.1-----??Ω???mol m 、、。则NH 4OH 的无限稀时的摩尔 电导:( ) a 277.0121210---?Ω?mol m b 251.5121210---?Ω?mol m c 253.2121210---?Ω?mol m d 721.21 21210---?Ω?mol m 9、.当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溶剂中产生的结果是:( ) a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正吸附; b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负吸附; c 表面张力降低、产生负吸附; d 表面张力上升、产生正吸附; 10、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动; d 难以确定。 11、某反应的速度常数为4.62ⅹ10-2min -1,若其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0.1mol.L -1,则反应的半衰期t 1/2为( ) a 216min b 30min c 15min d 1.08min 12、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 ·mol -1, 则反应温度由20℃增加到30℃时, 其反应速度常数约为原来的() a 2倍 b 5倍 c 4倍 d 3倍 13、胶体粒子处于等电态时,电泳电渗的速率:( ) a 必然为零 b 一定增加 c 一定减少 d 无法确定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 试卷一 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 1.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 dU = (Cp- nR)dT进行计算的是: ( C )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B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因为绝热可逆ΔS = 0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绝热不可逆S > 0 (C) 不能断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所以状态函数 S 不同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故终态不能相同 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F。 ( C ) (A)>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定 4.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 C ) (A) S (B) (G/p)T (C) (U/V)T 容量性质除以容量性质为强度性质 (D) CV 5. 273 K,10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C ) (A) μ(l) >μ(s) (B) μ(l) = μ(s) (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

6.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 (A) 和纯水 (B)。经历若干

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μ(纯水)>μ(糖水中水) ,水从(B) 杯向(A) 杯转移 ) ( A ) (A) A 杯高于 B 杯 (B) A 杯等于 B 杯 (C) A 杯低于 B 杯 (D) 视温度而定 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 D ) (A) 1 (B) 2 (C) 3 (D) 4 * Φ=C+2-f=2+2-0=4 8.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C ) (A) 3 种 (B) 2 种 (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 S = 5 , R = 3 , R' = 0,C= 5 - 3 = 2 f*= 2 -Φ+ 1 = 0, 最大的Φ= 3 , 除去硫酸水溶液与冰还可有一种硫酸水含物与之共存。 9. 已知 A 和 B 可构成固溶体,在 A 中,若加入 B 可使 A 的熔点提高,则B 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 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 A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不能确定 10. 已知反应 2NH3= N2+ 3H2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2+(3/2) H2= NH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C ) (A) 4 (B) 0.5 (C) 2 K (D) 1 * $p(2) = [K $p(1)]= (0.25)= 2 11. 若 298 K 时,反应 N2O4(g) = 2NO2(g) 的 K $p= 0.1132,则: (1) 当 p (N2O4) = 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_( B )_____; (2) 当 p (N2O4) = 10 kPa,p (NO2) = 1 kPa 时,反应将 ____( A )____ 。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习题及答案

期末练习题 1. 当某溶质溶于某溶剂中形成浓度一定的溶液时,若采用不同的标准浓度,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溶质的标准态化学势相同 (B) 溶质的化学势相同 (C) 溶质的活度系数相同 (D) 溶质的活度相同 2. 在298K 时,设液体A 和B 能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它们的蒸气形成理 想的气态混合物。 已知纯A 和纯B 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kPa p A 50=*,kPa p B 60=*, 如液相中40.0=A x ,则平衡的气相中B 的摩尔分数B y 的值为 ( ) (A )0.25 (B) 0.40 (C) 0.50 (D) 0.64 3.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设纯的A(l)的化学势为*μ,其标准态化学势为θμ。 如在A 中加入另一液相B(l),形成理想的液态混合物,这时A(l)的化学势为 A μ,标准态化学势为θμA , 则两种化学势之间的关系为 ( ) (A )*μ=A μ,θμ=θ μA (B )*μ>A μ,θμ<θμA (C )*μ=A μ θμ>θμA (D )*μ>A μ,θμ=θμA 4. 在298K 时,已知①H 2(g)和②O 2(g)在水中的Henry 系数分别为 91,1012.7?=x k Pa, 92,1044.4?=x k Pa.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 两者在水中的饱和溶解的量用摩尔分数表示分别为x 1和x 2,两者的关系为 ( ) (A )x 1>x 2 (B) 无法比较 (C) x 1=x 2 (D )x 1<x 2 5.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 )和纯水(B )。经 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 ( ) (A )A 杯高于B 杯 (B )A 杯等于B 杯

大学《物理化学》下学期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下学期试题及答案2009-2010学年物理化学(下)复习讲义 【电化学纲要】 一、重要概念 阳极、阴极,正极、负极,原电池,电解池,电导,比电导,(无限稀释时)摩尔电导 率,迁移数,可逆电池,电池的电动势,电池反应的写法,分解电压,标准电极电位、电极 的类型、析出电位,电极极化,过电位,电极反应的次序二、重要定律与公式 1.电解质部分 (1)法拉第定律: (2)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关系:稀的强电解质(3)离子独立定律:无限稀释溶液,电解质(4)电导应用: i. 计算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和解离常数 ii. 计算难溶盐的溶解度 (5)平均活度及活度系数:电解质 (6)德拜-许克尔公式: 2. 原电池 (1)热力学 G= -zFE S= -(,G/, T)

= zF (, E/, T) pp H = G + T S = -zFE +zFT (, E/, T) p Q = T S =zFT (, E/, T) irp (2)能斯特方程 G =zFE= -RTlnK rm (3)电极电势,电池的电动势 E = E- E,电池的写法, + -三、关键的计算题类型 1.电解质溶液部分 由摩尔电导率计算解离率和解离平衡常数相关的题型。 2.给出电池,写出电极反应及计算电池反应热力学基本函数。这一类型相对容易。 3.给出反应,设计电池并计算电池反应热力学基本函数。 4.给出二个反应的基本量或若干个电极的电极电池,求相关反应的电动势或热力学量。这类题比较综合。 【化学动力学纲要】 一、主要概念 反应速率,依时计量学反应,(非依时计量学反应,)消耗速率,生成速率,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质量作用定律,级数,总级数,(基元反应的)反应分子数,速率方程,半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