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 1.4 区域经济联系教案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1.4 区域经济联系教案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1.4 区域经济联系教案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1.4 区域经济联系教案 湘教版必修3

《1.4区域经济联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及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资源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为例)和产业转移(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等三个方面,揭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型案例分析(水资源的跨流域调配与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要求学生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与社会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或调人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应关注资源调配中所涉及到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通过对产业转移的三种情况分析,第一种情况,因为当地的环境、资源等问题而将当地的产业向其他区域转移。第二种情况,因为要寻求新的市场而发生的产业转移。第三种情况,是为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学生通过实例的分析,认识产业的转移对产业迁出区和移入区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

势;知道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

系的重要方式;了解东西部地区的经

济合作所取得的成效与意义。

2.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意

义;知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

东送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3.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类型及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1.查找资料认识当前世界主要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2.通过读图1- 21分析南水北调

的调水线路,培养学生的读图、识

图能力;通过读图讨论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的线路及意义。

3.联系当地的实际例子,讨论转移

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及造

成的环境污染(负面影响)

1.理解认识经济全

球化的意义,树立

正确的全球观。

2.增强资源的合理

开发和保护意识,

形成正确的资源

观。

3.通过对产业转移

案例的评价,进行

辩证唯物主义的

“一分为二”观点

的教育。

第一层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区域经济合作

学生活

设计意

教学反馈导

(投影图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你知道这个组织吗?我国为什么要加入这个组

织?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激发学

生学习

积极性

(投影)基础层次问题

阅读课本24—31页回答下列问题:

1、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是什么?区域经

济一体化的含义是什么?世界上主要的区域经济组

织有哪些?

1、利用

书本已

知知识

自主解

答投影

出的问

题。

让学生

对课本

知识有

基本了

解和简

单分析

(第二课时)产业转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