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2向量的几何表示

2.1.2向量的几何表示

2.1.2向量的几何表示
2.1.2向量的几何表示

2.1.2 向量的几何表示

学习目标

1.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

2.理解向量的有关概念。

学习重点、难点

1.向量的概念、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

2.向量的概念和共线向量的概念。

探究(一):向量的几何表示

思考1:一条小船从A 地出发,向西北方向航行15km 到达B 地,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小船的位移?

思考2:如图,以A 为起点、B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记作,一条有向线段由哪几个基本要素所确定?

1.向量的有关概念 (1)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长度(模)。

表示为:___________

(2)字母表示法

为了书写的方便,除了用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字母表示外,向量也可以用黑体的单个小写字母a ,b ,c ,…,或,,表示,如图。

要注意手写体a ,b 与印刷体a ,b 的不同,向量的字母表示法有利于向量的代数运算。

思考4:向量的模可以为0吗?可以为1吗?可以为负数吗?

2.两个特殊向量

零向量:模为0的向量,记作。

单位向量:模为1个单位的向量。

思考5:

A 起点

B 终点

思考6: “向量就是有向线段,有向线段就是向量”的说法对吗?

知识运用

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向量;常用_________________表示,记为____________,又可用小写字母表示为____________。

例2.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a|>|b|,则a>b;

B.若a与b平行,b与c平行,则a与c不一定平行

C.终点相同的两个向量不平行

D.由于0方向任意,故0不与任一向量平行

例3.判断下列各命题是否正确:

(1)若a是单位向量,b也是单位向量,则a与b的方向相同或相反。()(2)若向量是单位向量,则也是单位向量。()

(3)以坐标平面上的定点A为始点,所有单位向量的终点P的集合是以A为圆心的单位圆。()(4)单位向量都相等()

例4.把同一平面内所有模不小于2且不大于4的向量的起点移到同一点O,则这些向量的终点构成的图形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作业

1.向量是为了表示、刻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而产生的,物理中有许多相关背景材料,数学中的向量是物理中矢量的提升和拓展,它有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是沟通代数、几何、三角的一种工具,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

2.由于有向线段具有长度和方向双重特征,所以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但向量不是有向线段,二者只是一种对应关系.

3.零向量是一个特殊向量,其模为0,方向是不确定的.引入零向量将为以后的研究带来许多方便,但须注意:

3.零向量是一个特殊向量,其模为0,方向是不确定的.引入零向量将为以后的研究带来许多方便。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整章教案)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一、知识网络: 二.考纲要求: (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① 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 ② 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③ 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 ④ 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2)空间向量的应用 ① 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② 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③ 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 ④ 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三、命题走向 本章内容主要涉及空间向量的坐标及运算、空间向量的应用。本章是立体几何的核心内容,高考对本章的考查形式为:以客观题形式考查空间向量的概念和运算,结合主观题借助空间向量求夹角和距离。 预测10年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将侧重于向量的应用,尤其是求夹角、求距离,教

材上淡化了利用空间关系找角、找距离这方面的讲解,加大了向量的应用,因此作为立体几何解答题,用向量法处理角和距离将是主要方法,在复习时应加大这方面的训练力度。 第一课时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一、复习目标:1.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 2.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 3.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及其性质;理解空间向量的夹角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概念、性质和运算律;了解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能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二、重难点: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探析类比归纳,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谈最新考纲要求及新课标高考命题考查情况,促使积极参与。 学生阅读复资P128页,教师点评,增强目标和参与意识。 (二)、知识梳理,方法定位。(学生完成复资P128页填空题,教师准对问题讲评)。 1.空间向量的概念 向量: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如位移、速度、力等。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表示方法:用有向线段表示,并且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的向量。 说明:①由相等向量的概念可知,一个向量在空间平移到任何位置,仍与原来的向量相等,用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②平面向量仅限于研究同一平面内的平移,而空间向量研究的是空间的平移。 ②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空间仍成立。 3.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 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a 平行于b 记作a ∥b 。 注意:当我们说a 、b 共线时,对应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可能是同一直线,也可能是平 行直线;当我们说a 、b 平行时,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a ≠)、b ,a ∥b 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b =λa (1)对于确定的λ和a ,b =λa 表示空间与a 平行或共线,长度为 |λa |,当λ>0时与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优秀教案培训资料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执教:张亮点评:孔凡海 【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实例的引入,了解向量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 二、理解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概念; 三、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 四、了解向量的长度、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等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 难点:向量概念的理解 【点评】 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明确有效,重点突出。为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活动奠定了方向。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是沟通代数、几何的工具。向量由大小和方向两个因素确定,大小反映了向量数的特征,方向反映了向量形的特征,向量是集数形于一身的数学概念,是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典型体现。向量之所以有用,关键是它具有一套良好的运算性质。由于向量的几何性质,以及向量、点、序偶之间的对应关系,于是,可以把图形的基本结构转化为向量运算,把图形的基本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律,这就是几何问题代数化处理。这样,几何中添线、补图等技巧让位于代数中的通法,也就是作为思辩数学的几何问题让位于作为算法数学的代数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 情景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猫能否追上老鼠? 合作探究看下面哪些量是与众不同的: (1)线段的长度(2)物体的质量 (3)物体的体积(4)物体所受重力 (前三个都是数量,即只有大小,而物体所受重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点评】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问题、设疑来创设思维的情境,引起认识的需要;通过揭露矛盾来引发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活动,感知数学,进行意义建构。 物理中的力、速度、加速度以及几何中的有向线段等概念是向量概念的原型。由物理上的位移、速度等引入向量概念,贴近学生已有的经验,比较自然,也体现了“最近发展区”原理的运用。 二、探索研究 问题一情景中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新的量,那么我们怎样用数学的形式对这一量进行描述呢? 1.向量的定义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师:你还能举出一些向量的例子吗? 师:在这一概念中你认为关键词有哪些? 板书向量的二要素大小和方向 师:我们怎样用符号来表示向量呢?重力加速度是一个向量,那么在物理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它的呢? 2.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几何表示法——向量常用有向线段表示 师:那么有向线段是怎样表示向量的大小和方向呢? 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以A为起点、B为终点的向量记为:。大小记为:││ 板书有向线段的三要素起点、终点、长度。 ②字母表示法:可表示为 练习1.温度有零上和零下之分,温度是向量吗?为什么? 2.向量和同一个向量吗?为什么? 师:我们只是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那么有向线段是向量吗?向量是有向线段吗? 【点评】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教案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 (2)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3)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 重点与难点: 用向量方法解决线面角、二面角问题 教学过程: 1.利用空间向量求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方法及公式为: 异面直线所成角 设分别为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则 2.利用空间向量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方法及公式为: 线面角 设是直线l 的方向向量,n 是平面的法向量,则 3.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方法及公式为: 二面角)1800(00≤≤θθ 设 分别为平面 的法向量,则θ与 互补或相等, 注意:运用空间向量坐标运算求空间角的一般步骤为: (1)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2)求出相关点的坐标。(3)写出向量坐标。(4)结合公式进行论证、计算。(5)转化为几何结论。 例1:已知三棱锥P -ABC 中,PA ⊥ABC ,AB ⊥AC ,PA=AC=1 2AB ,N 为AB 上一点, AB=4AN,M,S 分别为PB,BC 的中点. (1)证明:CM ⊥SN ; (2)求SN 与平面CMN 所成角的大小. 分析:本题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线面与面面垂直、线面角的求解以及几何体的计算问题,考查了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解:设PA =1,以A 为原点,射线AB 、AC 、AP 分别为x,y,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系,如图。 则P(0,0,1),C(0,1,0),B(2,0,0),M(1,0, 12),N(12,0,0),S(1,1 2,0) (1) 111(1,1,),(,,0), 222 11 00 22 1 (II)(,1,0), 2 (,,)CMN 022,(2,1,2) 1021 -1-22|cos |= 22 32 SN CMN CM SN CM SN CM SN NC a x y z z x y x a x y a SN =-=--=-++=⊥=-=?-+=??==-??-+=??<>=? 因为所以设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则令得因为所与平面所成的o 45角为 例2: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F ∥AB ,EF FB ⊥, 2AB EF =,90BFC ∠=?,BF FC =,H 为BC 的中点。 (1)求证:FH ∥平面EDB ; (2)求证:AC ⊥平面EDB ; (3)求二面角B DE C --的大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线面平行、线面垂直的证明、二面角的求解的问题,考查了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解: ,,//,,,,,,,. ABCD AB BC EF FB EF AB AB FB BC FB B AB FBC AB FH BF FC H BC FH BC AB BC B FH ABC ∴⊥⊥∴⊥=∴⊥∴⊥=∴⊥=∴⊥ 四边形为正方形,又且,平面又为中点,且平面 A E F B C D H G X Y Z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表示

《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④精讲精练》——精讲 第二章 平面向量 39 第 20 讲 §2.5.1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学习目标:掌握向量理论在平面几何中的初步运用,会用向量知识解决几何问题,能通过向量运 算研究几何问题中点、线段、夹角之间的关系. ¤知识要点: 几何中经常涉及的两种关系:平行与垂直,与两个几何量:角度与距离,在向量理论中都有相应的 描述,这就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 一般方法是:(1)首先建立几何与向量之间的联系,实现二者之间 的转化;(2)通过向量(几何形式或坐标形式)的运算,研究几何关系;(3)回归到几何形式下作结论. ¤例题精讲: 【例 1】直线l 过点 (3,2) C ,且垂直于向量 (4,1) a = r ,求直线l 的方程. 解:设点 (,) P x y l ? ,点 P 与 C 不重合,则 (3,2) CP x y =-- uuu r ,由已知得 0 CP a CP a ^?·= uuu r r uuu r r . ∴ 4(3)20 x y -+-= ,即4140 x y +-= . 又点 C 也满足方程,所以4140 x y +-= 为所求. 点评:求谁的方程,设谁的坐标,这是解析几何中求轨迹时常用的方法,然后利用向量垂直关系得 解. 注意:设定点 P 与 C 不重合,是为了保证CP uuu r 必须是非零向量,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严谨. 【例 2】已知长方形 ABCD ,AB =3,B C=2,E 为 BC 中点,P 为 AB 上一点,(1)利用向量知识判定 点 P 在什么位置时, 45 PED D=°;(2)若 45 PED D=°,求证:P 、D 、C 、E 四点共圆. 解:(1)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2,0) C 、 (2,3) D 、 (1,0) E . 设 (0,) P y ,则 (1,3) ED = uuu r , (1,) EP y =- uuu r , ∴ 2 10,1 ED EP y ==+ uuu r uuu r , 31 ED EP y ·=- uuu r uuu r , 代入cos 45 ED EP ED EP °= uuu r uuu r g uuu r uuu r ,解得 2 y = ( 1 2 y =- 舍). ∴ 点 P 在靠近点 A 的 AB 的三等分处时, 45 PED D=°. (2)当 45 PED D=°时,由(1)知 (2,1) PD = uuu r , (1,2) PE =- uuu r , 所以 0 PD PE ·= uuu r uuu r , 2 DPE p D= . 又 2 DCE p D= ,∴ D 、P 、E 、C 四点共圆. 点评:利用坐标形式下的向量处理几何问题的一般步骤为:①建立合理的直角坐标系;②写出相关 点的坐标;③利用向量的运算计算结果;④得到结论. 【例 3】用向量法证明: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一点. 证明:设 H 是高线 BE 、CF 的交点,且设 ,, AB a AC b AH h === uuu r r uuu r r uuu u r r , 则有BH h a =- uuur r r , , CH h b BC b a =-=- uuur r r uuu r r r ,因为 , BH AC CH AB ^^ uuur uuuu ruuur uuu r , 所以()()0 h a b h b a -=-= r r r r r r g g ,化简得: ()0 h b a AH BC -=?^ r r r uuu u r uuu r g . 所以,三角形三条高线交于一点. 点评: 涉及到垂直问题一般要用到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通常情况下, 用几何形式下的向量解决几何问题时,首先得确定一组基底,而将其它 相关向量进行线性分解. 【例 4】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O 为坐标原点, 已知两点 (3,1) A , (1,3) B - , 若点C 满足OC OA OB a b =+ uuu r uuu r uuu r , 其中 , R a b ? ,且 1 a b += ,求点C 的轨迹方程. 解:设 (,) C x y ,依设(,)(3,1)(1,3) x y a b =+- (3,3) a b a b =-+ .于是 { 3 3 x y a b a b =- =+ . ①+ ×2 ② 得: 25()5 x y a b +=+= ,于是点C 的轨迹方程为 250 x y +-= . 点评:若基础扎实,能由 1 a b += 发现C 点在 , A B 两点确定的直线上,则可利用两点式直接得解. y x D C E B P A H E D B F A C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案设计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 2、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 重、难点分析: 向量概念的引入及表示向量;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的理解. 学习内容: 一、问题情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战国后期,魏国国力渐衰,可是魏王想出兵攻伐赵国.谋臣季梁前来劝阻伐赵。 季梁为了打动魏王,来了个现身说法。季梁说:”今天我在来此的路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而行,告诉臣说‘我想要去楚国。’臣说’楚国在南方,为什么要朝北走?’那人的回答是: ‘我的马好,跑得快。’ ‘我的路费多着呢。’ ‘我的马夫最会赶车。’ 问题①你觉得故事中的这个人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问题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 问题③我们在物理课中学过哪些与方向有关的量? 问题④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如何表示? 二、新课讲授 学生本节课要弄清楚的问题: 1.什么是向量; 2.如何表示向量,什么是向量的模?

3.有哪些特殊的向量? 4.向量间有什么特殊的关系? (一)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向量的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双向活动:请同学们指出哪些量是有大小有方向的量,哪些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二)平面向量及基本概念的学习 1.数量与向量有何区别? 2.向量的表示:(1)几何法表示 (2)字母表示 (3)向量的模: 4.零向量和单位向量 (1)长度为零的向量为量向量。记作:;0的方向是任意的。 注意1:与0有何区别? (2)长度为1个单位长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 注意2:零向量和单位向量都只限制了长度。 动动手: 右图中线段AB长度为1,请以点O为起点,作一个单位向量,把你作出来的结果跟旁边的同学进行比较,你有何发现? A 探究:同一个平面上同一起点的所有单位向

空间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第一讲:空间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坐标运算与法向量 一、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1. 若123(,,)a a a a =r ,123(,,)b b b b =r ,则 (1)112233(,,)a b a b a b a b +=+++; (2)112233(,,)a b a b a b a b -=---; (3)123(,,),a a a a R λλλλλ=∈; (4)112233a b a b a b a b ?=++; (5)112233//,,,(0,)a b a b a b a b b R λλλλ?===≠∈; (6)1122330a b a b a b a b ⊥?++=; (7 )a == (8 )cos ,a b a b a b ?<>= = ?. 例1 已知(2,3,5),(3,1,4),a b =-=--r r 求,,8,,a b a b a a b +-?r r r r r r r 的坐标. 2.若111222(,,),(,,),A x y z B x y z 则212121(,,)AB x x y y z z =---u u u r 练习1: 已知PA 垂直于正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M 、N 分别是AB,PC 的中点,且PA=AD=1, 求向量MN u u u u r 的坐标. 二、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平面法向量的求法 1、 方程法 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构造三元一次方程组,由于有三个未知数,两个方程,要设定一个变量的值才能求解,这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容易接受,但运算稍繁,要使法向量简洁,设值可灵活,法向量有无数个,他们是共线向量,取一个就可以。 例1 已知(2,2,1),(4,5,3),AB AC ==u u u r u u u r 求平面ABC 的法向量。 解:设(,,)n x y z =r ,则由,,n AB n AC ⊥⊥r u u u r r u u u r 得=0=0n AB n AC ???????r u u u r r u u u r 即220453=0x y z x y z ++=?? ++? 不妨设1z =,得12=-1 x y ?=? ???, 取1(,1,1)2n =-r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学设计

《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普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必修(4))》(人教(版))。第二章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第一节“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89--94页)。《向量》这一章是前一轮教材中新增的内容。高考考纲有明确说明,同时新课标也提出向量是数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在高考中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①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②向量作为工具的应用。另外,在今后学习复数的三角形式与向量形式时,还要用到向量的有关知识及思想方法,向量也是将来学习高等数学以及力学、电学等学科的重要工具。教材的第2.1节通过物理实例引入了向量的概念,介绍了向量的模、相等的向量、负向量、零向量以及平行向量等基本概念。而本节课是继向量基本概念的第一节课。向量的加法是向量的第一运算,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运算,是学习向量其他运算的基础。它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它在实际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正如第二章的引言中所说:如果没有运算,向量只是一个“路标”,因为有了运算,向量的力量无限。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高一学习物理中的位移和力等知识时,已初步了解了矢量的合成,而物理学中的矢量相当于数学中的向量,这为学生学习向量知识提供了实际背景。 三、设计理念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精练、系统、生动地讲授知识,发展学生的智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得出结论;进一步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从而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得到发展。 四、教学目标

利用空间向量立体几何(完整版)

向量法解立体几何 引言 立体几何的计算和证明常常涉及到二大问题:一是位置关系,它主要包括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平行,线面平行;二是度量问题,它主要包括点到线、点到面的距离,线线、线面所成角,面面所成角等。教材上讲的比较多的主要是用向量证明线线、线面垂直及计算线线角,而如何用向量证明线面平行,计算点到平面的距离、线面角及面面角的例题不多,给老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及学生解有关这部分内容的题目造成一定的困难,下面主要就这几方面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想法,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工具 1.数量积: cos a b a b θ?= 2.射影公式:向量a 在b 上的射影为 a b b ? 3.直线0Ax By C ++=的法向量为 (),A B ,方向向量为 (),B A - 4.平面的法向量(略) 二、用向量法解空间位置关系 1.平行关系 线线平行?两线的方向向量平行 线面平行?线的方向向量与面的法向量垂直 面面平行?两面的法向量平行 2.垂直关系

线线垂直(共面与异面)?两线的方向向量垂直 线面垂直?线与面的法向量平行 面面垂直?两面的法向量垂直 三、用向量法解空间距离 1.点点距离 点()111,,P x y z 与()222,,Q x y z 的 距离为222212121()()()PQ x x y y z z =-+-+- 2.点线距离 求点()00,P x y 到直线:l 0Ax By C ++=的距离: 方法:在直线上取一点(),Q x y , 则向量PQ 在法向量(),n A B =上的射影PQ n n ?= 0022 Ax By C A B +++ 即为点P 到l 的距离. 3.点面距离 求点()00,P x y 到平面α的距离: 方法:在平面α上去一点(),Q x y ,得向量PQ , 计算平面α的法向量n , 计算PQ 在α上的射影,即为点P 到面α的距离. 四、用向量法解空间角 1.线线夹角(共面与异面) 线线夹角?两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夹角的补角 2.线面夹角 求线面夹角的步骤: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习题

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习题 (一)选择题 1. 已知A (1,0,2), B (1,2,1)是空间两点,向量 AB 的模是:( ) A )5 B ) 3 C ) 6 D )9 2. 设a ={1,-1,3}, b ={2,-1,2},求c =3a -2b 是:( ) A ){-1,1,5}. B ) {-1,-1,5}. C ) {1,-1,5}. D ){-1,-1,6}. 3. 设a ={1,-1,3}, b ={2,-1,2},求用标准基i , j , k 表示向量c ; A )-i -2j +5k B )-i -j +3k C )-i -j +5k D )-2i -j +5k 4. 求两平面032=--+z y x 和052=+++z y x 的夹角是:( ) A )2 π B )4 π C )3 π D )π 5. 一质点在力F =3i +4j +5k 的作用下,从点A (1,2,0)移动到点B (3, 2,-1),求力F 所作的功是:( ) A )5焦耳 B )10焦耳 C )3焦耳 D )9焦耳 6. 已知空间三点M (1,1,1)、A (2,2,1)和B (2,1,2),求∠AMB 是:( ) A )2 π B )4 π C )3 π D )π 7. 求点)10,1,2(-M 到直线L :12 21 3+=-=z y x 的距离是:( ) A )138 B 118 C )158 D )1 8. 设,23,a i k b i j k =-=++ 求a b ? 是:( ) A )-i -2j +5k B )-i -j +3k C )-i -j +5k D )3i -3j +3k 9. 设⊿ABC 的顶点为(3,0,2),(5,3,1),(0,1,3)A B C -,求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 3 62 B ) 3 64 C )3 2 D )3 10. 求平行于z 轴,且过点)1,0,1(1M 和)1,1,2(2-M 的平面方程.是:( ) A )2x+3y=5=0 B )x-y+1=0

《向量的几何表示》教案

《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及向量的几何表示》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向量的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并会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 2. 通过对向量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向量和数量的本质区别. 3. 通过学生对向量与数量的识别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概念,会表示向量. 三、 教学难点: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的区别和联系. 四、 学法:本节是本章的入门课,概念较多,但难度不大.学生可根据在原有的位移、力等物理概念来学习向量的概念,结合图形实物区分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 五、 教学思路: 一、情景设置: 如图,老鼠由A 向西北逃窜,猫在B 处向东追去,设问:猫能否追到老鼠?(画图) 结论:猫的速度再快也没用,因为方向错了. 分析:老鼠逃窜的路线AC 、猫追逐的路线BD 实际上 都是有方向、有长短的量. 引言:请同学指出哪些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哪些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二、新课学习: (一)向量的概念: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二)请同学阅读课本后回答:(7个问题一次出现) 1、数量与向量有何区别?(数量没有方向而向量有方向) 2、如何表示向量? 3、有向线段和线段有何区别和联系?分别可以表示向量的什么? 4、长度为零的向量叫什么向量?长度为1的向量叫什么向量? 5、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向量是相等向量?单位向量是相等向量吗? A B C D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教案(1)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教学目标: 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并会辨认图形中的相等向量或作出与某一已知向量相等的向量. 教学重点: 向量概念、相等向量概念、向量几何表示. 教学难点: 向量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量,其中一些量在取定单位后用一个实数就可以表示出来,如长度、质量等. 还有一些量,如我们在物理中所学习的位移,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这种量就是我们本章所要研究的向量. 向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向量和数一样也能进行运算,而且用向量的有关知识还能有效地解决数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很多问题,在这一章,我们将学习向量的概念、运算及其简单应用. 而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向量的有关概念. Ⅱ.讲授新课 这一节,大家通过自学来熟悉相关内容,然后我们通过概念辨析例题来检验大家自学的效果. 1.向量的概念: (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2.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用有向线段表示; ②用字母a 、b 等表示; 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AB →. 3.零向量、单位向量概念: ①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0; ②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 说明: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定义都是只限制大小,不确定方向. 4.平行向量定义: ①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 ②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 说明:(1)综合①、②才是平行向量的完整定义; (2)向量a 、b 、c 平行,记作a ∥b ∥c. 5.相等向量定义: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 说明:(1)向量a 与b 相等,记作a =b ;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教学反思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教学反思 本部分是高三理科数学复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在空间的推广,又是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的延续,努力使学生将运用空间向量解决有关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图形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空间向量为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立体几何初步”侧重于定性研究,本章则侧重于定量研究)。空间向量的引入,为解决三维空间中图形的位置关系与度量问题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 进一步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向量是一个重要的代数研究对象,引入向量运算,使数学的运算对象发生了一个重大跳跃:从数、字母与代数式到向量,运算也从一元到多元。向量又是一个几何对象,本身既有方向,又有长度;是沟通代数与几何的一个桥梁,是一个重要的数学与物理模型,这些也为进一步学习向量和研究向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利用向量来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重点,要让学生体会向量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用向量来表示点、线、面及其位置关系 一、现将原大纲目标与新课程目标进行简单的比较:

《标准》中要求让学生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

过程,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类比与归纳),体验数学在结构上的和谐性与在推广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让学生见识一个数学概念的推广可能带来很多更好的性质。掌握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是基本要求,是后续学习的前提。 新老课程相比,该部分减少了大量的综合证明的内容,重在对于图形的把握,发展空间概念,运用向量方法解决计算问题,这样的调整,将使得学生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理解数学的细想方法和本质方面,更加注意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和应用,重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自觉运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学习,或工作、生活中应用数学,打下更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本章从数量表示和几何意义两方面,把对向量及其运算的认识从二维情形提升到三维情形。这是“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认识发展过程。 本章以立体几何问题为载体,体现向量的工具作用和向量方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再次渗透符号化、模型化、运算化和程序化的数学思想。主要要思想方法是: (1)类比、猜想、归纳、推广(让学生经历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 (2)能灵活选择向量法、坐标法与综合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相关概念和例题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向量及其运算 目的: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掌握向量的运算,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 行的条件;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能利用坐标作向量的线性运算;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向量的概念及向量的运算。难点:运算法则的掌握 过程: 一、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称作向量 通常用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 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 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向量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 a 、→ AB 向量的模: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 向量→ a 、→ AB 的模分别记为||→ a 、||→ AB . 单位向量: 模等于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零向量: 模等于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 记作→0.规定:→ 0方向可以看作是任意的. 相等向量:方向相同大小相等的向量称为相等向量 平行向量(亦称共线向量): 两个非零向量如果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就称这两个向量平行.记作a // b .规定: 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平行. 二、向量运算 向量的加法 向量的加法: 设有两个向量a 与b , 平移向量使b 的起点与a 的终点重合, 此时从a 的起点到b 的终点的向量c 称为向量a 与b 的和, 记作a +b , 即c =a +b . 当向量a 与b 不平行时, 平移向量使a 与b 的起点重合, 以a 、b 为邻边作一平行四边形, 从公共起点到对角的向量等于向量a 与b 的和a +b . 向量的减法: 设有两个向量a 与b , 平移向量使b 的起点与a 的起点重合, 此时连接两向量终点且指向被减数的向量就是差向量。 → → → → → A O O B OB O A AB -=+=, 2、向量与数的乘法 向量与数的乘法的定义: 向量a 与实数λ的乘积记作λa , 规定λa 是一个向量, 它的模|λa |=|λ||a |, 它的方向当λ>0时与a 相同, 当λ<0时与a 相反. (1)结合律 λ(μa )=μ(λa )=(λμ)a ; (2)分配律 (λ+μ)a =λa +μa ; λ(a +b )=λa +λb . 例1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 设?→ ?AB =a , ?→ ?AD =b .

人教版数学高一课时作业向量的几何表示1

必修四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1 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方向相同向量才是平行向量 B .零向量的长度是0 C .长度相等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D .共线向量是在一条直线上的向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若||||=,则=;②以5m 为1个单位长度,长度为1m 的向量是单位向量;③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x 轴和y 轴都是向量;④=若,则A ,B ,C ,D 四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⑤在□ABCD 中,一定有BC AB =. A .①④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3.设00,b a 分别是b a ,的单位向量,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00b a = B .00b a -= C .2||||00=+b a D 4||||00=+b a 4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 .零向量没有方向 B .零向量只与零向量相等 C .零向量的模为0 D .零向量与任何向量共线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量可以比较大小 B .坐标平面上的x 轴和y 轴都是向量 C .向量就是有向线段 D .体积、面积和时间都不是向量 6.下列各量中不是向量的是( ). A .浮力 B .风速 C .位移 D .密度 7.一辆汽车从A 点出发向西行驶了100千米到达B 点,然后又改变方向向西偏北50°方向走了200千米到达C 点,最后又改变方向,向东行驶了100千米到达D 点. (1)作出向量,,, (2)求||AD .

8.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下列向量. (1)3||=,点A 在点O 正西方向; (2)23||=,点B 在点O 北偏西45°方向; (3)2||=OC ,点C 在点O 南偏东60°方向. 9、已知飞机从甲地按北偏东30°的方向飞行2000km 到达乙地,再从乙地按南偏东30°的方向飞行2000km 到达丙地,再从丙地按西南方向飞行10002km 到达丁地,问丁地在甲地的什么方向?丁地距甲地多远?

高中数学选修2-1教案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第一课时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1) 教学要求:向量运算在几何证明与计算中的应用.掌握利用向量运算解几何题的方法,并能解简单的立体几何问题. 教学重点:向量运算在几何证明与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向量运算在几何证明与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典型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是:⑴如何把已知的几何条件(如线段、角度等)转化为向量表示; ⑵考虑一些未知的向量能否用基向量或其他已知向量表式; ⑶如何对已经表示出来的向量进行运算,才能获得需要的结论? 2. 通法分析:利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及其性质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 ⑴利用定义a ·b =|a ||b |cos <a ,b >或cos <a ,b >=a b a b ??,可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或夹角 问题; ⑵利用性质a ⊥b ?a ·b =0可以解决线段或直线的垂直问题; ⑶利用性质a ·a =|a |2,可以解决线段的长或两点间的距离问题. 二、例题讲解 1. 出示例1: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中,OA BC ⊥,OB AC ⊥.求证:OC AB ⊥. 证明:·OC AB =·()OC OB OA - =·OC OB -·OC OA . ∵OA BC ⊥,OB AC ⊥, ∴·0OA BC =,·0OB AC =, ·()0OA OC OB -=,·()0OB OC OA -=. ∴··OA OC OA OB =,··OB OC OB OA =. ∴·OC OB =·OC OA ,·OC AB =0. ∴OC AB ⊥ 2. 出示例2:如图,已知线段AB 在平面α内,线段AC α⊥,线段BD ⊥AB ,线段'DD α⊥,'30DBD ∠=,如果AB =a ,AC =BD =b ,求C 、D 间的距离. 解:由AC α⊥,可知AC AB ⊥. 由'30DBD ∠=可知,<,CA BD >=120, ∴2||CD =2()CA AB BD ++=2||CA +2||AB +2||BD +2(·CA AB +·CA BD +·AB BD ) =22222cos120b a b b +++=22a b +. ∴CD 3. 出示例3:如图,M 、N 分别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 棱'BB 、''B C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MN 与'CD 所成的角. 解:∵MN =1(')2CC BC +,'CD ='CC CD +, ∴·'MN CD =1(')2CC BC +·(')CC CD +=12 (2|'|CC +'CC CD +·'BC CC +·BC CD ). ∵'CC CD ⊥,'CC BC ⊥,BC CD ⊥,∴'0CC CD =,·'0BC CC =,·0BC CD =, ∴·'MN CD =122|'|CC =12. …求得 cos <,'MN CD >12 =,∴<,'MN CD >=60. 4. 小结:利用向量解几何题的一般方法:把线段或角度转化为向量表示式,并用已知向量表示未知向量,然后通过向量的运算去计算或证明.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复习题

第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一) 空间直角坐标系、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一、判断题 1. 点(-1,-2,-3)是在第八卦限。 ( ) 2. 任何向量都有确定的方向。 ( ) 3. 任二向量, =.则a =b 同向。 ( ) 4. 若二向量, + ,则,同向。 ( ) 5. 若+=+,则= ( ) 6. 向量b a , b a ,同向。 ( ) 7.若={ z y x a a a ,,},则平行于向量的单位向量为| |a a x a | |a z }。( ) 8.若一向量在另一向量上的投影为零,则此二向量共线。 ( ) 二、填空题 1. 点(2,1,-3)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点是 2. 点(4,3,-5)在 坐标面上的投影点是M (0,3,-5) 3. 点(5,-3,2)关于 的对称点是M (5,-3,-2)。 4. 设向量a 与b 有共同的始点,则与,共面且平分a 与b 的夹角的向量为 5. 已知向量与方向相反,且||2||a b =,则由表示为= 。 6. ,与轴l 的夹角为 6 π,则a l prj = 7.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两个顶点A (2,-3,-5)、B (-1,3,2)。 以及它的对角线 交点E (4,-1,7),则顶点C 的坐标为 ,则顶点D 的坐标为 。 8. 设向量与坐标轴正向的夹角为α、β、γ,且已知α =ο 60,β=ο 120。则γ= 9. 设a 的方向角为α、β、γ,满足cos α=1时,a 垂直于 坐标面。 三、选择题

1.点(4,-3,5)到oy 轴的距离为 (A )2225)3(4+-+ (B ) 225)3(+- (C )22)3(4-+ (D )2254+ 2 . 已 知 梯 形 OABC 、 2 12 1 -21--2121-, ⊥ b + + - + < - +>-yoz 2AOB ∠42222)(b a b a ?=?a ?b a ???2 a b ??a ??b ωc a ρρ?0??≠a c b ??=b a ??=b a ?? ?22 2b b a a +?+??a b b a ???ρ?=?c b a ???、、a c b c b a ???????=?=,c b a ???、、b a ??,111,,γβα2 22,,γβαb a ∧ (2 12121cos cos cos cos cos cos γγββαα++) (b a ?∧3 π,8,5==b a ??b a ??-24,19,13=+==b a b a ??ρ?a b -v v 32)(π=∧b ?2 ,1==b a ??a b ?v v 72,26,3=?==b a b a ????b a ???}1,2,2{},4,3,4{=-=b a ??a }4,6,4{},2,3,2{--=-=b a ?? )(b ?∧b a ??,λb a P ???5+=λb a Q ???-=3MNP ∠π 4 3π2π 4π2a =0=?b a ??0??=a 0??=b c a b a c b a ???????-=-)(0??≠a c a b a ????=c b ??=}. 4,4,1{},2,3,{-==b x a ?? b a ??//}1,3,1{1},1,1,2{-=-= b a ?? b a ??、}2,1,2{}3,2,1{}1,3,2{=-=-=c b a ? ??、、d ?b a ??,. 14d c ?? ,求向量上的投影是312123 a a a b b b == 2222222 123123112233()()()a a a b b b a b a b a b ++++=++?..a C B c A B ????= =c a c a S ABD ρ?????= ?l l πππ⊥πππθ2 π πππ5πd 2 2212C B A D D ++-5 1 232-==-z y x { 7 421 253=+--=-+z y x z y x 1 3241z y x =+=-300 { x y z x y z ++=--={ 1240 322=+--=+-+z y x z y x 2 33211+=+=-z y x 1 0101z y x =-=+{ 0440 4=--=--y x z x ?? ? ??==+=4321z t y t x { 7 27 2=-+=++-z y x z y x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相关概念和例题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向量及其运算 目的:理解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掌握向量的运算,了解两个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掌握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能利用坐标作向量的线性运算;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向量的概念及向量的运算。难点:运算法则的掌握 过程: 一、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称作向量 通常用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向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 向量的表示方法有两种:→a、 →AB 向量的模: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向量→a、→AB的模分别记为| |→a、| |→AB. 单位向量:模等于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零向量:模等于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规定:→0方向可以看作是任意的. 相等向量:方向相同大小相等的向量称为相等向量 平行向量(亦称共线向量):两个非零向量如果它们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就称这两个向量平行.记作a // b.规定:零向量与任何向量都平行. 二、向量运算 向量的加法 向量的加法:设有两个向量a与b,平移向量使b的起点与a的终点重合,此时从a 的起点到b的终点的向量c称为向量a与b的和,记作a+b,即c=a+b . 当向量a与b不平行时,平移向量使a与b的起点重合,以a、b为邻边作一平行四边形,从公共起点到对角的向量等于向量a与b的和a+b. 向量的减法: 设有两个向量a与b,平移向量使b的起点与a的起点重合,此时连接两向量终点且指向被减数的向量就是差向量。 →→→→→ A O OB OB O A AB- = + =, 2、向量与数的乘法 向量与数的乘法的定义: 向量a与实数λ的乘积记作λa,规定λa是一个向量,它的模|λa|=|λ||a|,它的方向当λ>0时与a相同,当λ<0时与a相反. (1)结合律λ(μa)=μ(λa)=(λμ)a; (2)分配律(λ+μ)a=λa+μa; λ(a+b)=λa+λb. 例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设 ?→ ? AB=a, ?→ ? AD=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