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doc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doc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doc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doc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冯海发谢义亚)

澳大利亚是一个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国家,政府和国民的生态环境意识都很强,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特点

1.政府主导。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健全的机构体系为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奠定了基础。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设立政府环保部门的国家之一。早在1970年,维多利亚州就成立了环境保护局。目前,澳大利亚在联邦政府(CommonwealthGovernment)、州政府(StateGovernment)、地方政府(LocalGovernment)三个层次都设有专门的环保机构。联邦政府设有环境与遗产部。州一级的环保机构较为复杂。以维多利亚州为例,政府设立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厅,下设环境保护局、自然资源局和生态再循环局。

充足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为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条件。澳大利亚联邦环境与遗产部有500

名工作人员,各州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在1000人以上。近年来,澳大利亚每年的环境保护投资都超过85亿美元,约占GDP的1。6%。维多利亚州环保局每年的经费预算为32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州政府拨款,一部分来源于排污收费。

统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实际运行是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具体表现。澳大利亚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主要通过协商和合作方式来实现国家环境发展规划,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则主要采取直接干预方式使州环境规划得以实施。各级政府都直接主导相应层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实际运行,绝大部分环保工作由政府直接参与完成。

因地制宜,分区管理,是澳大利亚政府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做法。根据资源生态环境特征,澳大利亚把国土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因区施策。维多利亚州把全州分为4个区域,州环保局在每个区域都设立一个办事处。昆士兰州把全州划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3个地区,州环保局内设的地区办公室常年在各自的地区办公。

2.依法治理。澳大利亚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立法和执法工作。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出台环境保护法律的国家之一。

早在1970年,维多利亚州就制定和颁布了“环境保护法”(EnvironmentProtectionAct1970)。目前,澳大利亚已经建立起了十分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在联邦层次,环境保护立法已有50多个,有综合立法,如“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持法”;也有专项立法,如“大堡礁海洋公园法”;还有20多个行政法规,如“清洁空气法规”、“辐射控制法规”等。在州层次,各州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法律法规都多达百余个。

澳大利亚环保法律法规的条款很细,可操作性很强。维多利亚州的“环保收费法规”,条款多达百余条,从收费的种类、标准、单位、计算公式到最大排污允许量、交费流程、费用减免等,都规定得十分详细。仅垃圾填埋就按照废物种类和数量列出了16个层次的收费水平,每个层次收取若干个“费单位”。“费单位”的个数,由垃圾填埋成本确定。每个“费单位”的具体金额,由当年物价水平确定。这样的规定,可操作性很强,避免了执法的随意性,减少了执法过程当中的摩擦。

澳大利亚环保执法十分严格,体现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在澳大利亚,不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机构,只要违反了环保法律法规,都要受到严肃查处。在著名的大堡礁绿岛公园,游客不许带走任何自然物体(包括贝壳),违者处以高

额罚款。在昆士兰州北部地区,有俩人曾因砍伐20多棵树而被判十多年徒刑。在维多利亚州,环保局每年都要向法院起诉40—50起损害环境的案件。今年澳大利亚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一些地方终年滴雨未下,许多城市都出台了严厉的节水措施,在时间上严格限制洗车、浇草坪等耗水性活动,任何人违反,都要受到处罚。

为了确保环保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澳大利亚各州都组建了“环保警察”(SEPP)。环保警察隶属环保局领导,是环保局的一个内设机构。环保警察的人数不少,维多利亚州就有120名,占环保局总人数的1/3,该州环保局的工作人员多数具有当环保警察的经历。环保警察身着统一制服,佩带鲜明臂章,专司环境执法工作,具有很大权威。

3.综合协调。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的综合协调,一方面协调有关部门的行动,另一方面协调社会公众的行动。

协调环保有关部门的行动,是澳大利亚政府综合协调环保工作的基本层次。在澳大利亚,三级政府都有好几个部门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事务,为了避免推诿,减少摩擦,各级政府通过法律和跨部门机构来协调。在维多利亚州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厅,由厅长办公室对下属的环保局、自然资源局和生态再循环局进行协调。

协调公众的环境行为,是澳大利亚政府综合协调环保工作的重要方面。在公众场合尤其是旅游胜地,导游都要向游客介绍政府的环保规定,提醒游客严格执行,做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杂物,什么都不带走”。在著名的企鹅岛,政府规定在观看企鹅归巢时,不许大声喧哗、使用闪光灯照相,数以千计的游客在持续两、三小时的观看中,无人违反规定。

把环保事业融入发展之中,是澳大利亚政府综合协调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湿地建设。澳大利亚把湿地建设与水源净化结合起来,与候鸟繁栖地的培育结合起来,与房地产开发结合起来。墨尔本市水利部门与房地产开发商在该市远郊的一个地方联合建造人工湿地,使当地的环境显著改善,房地产价格上升了10倍,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4.全民参与。发动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澳大利亚政府推进环保事业的基本做法之一。

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通过宣传教育示范的方式,引导国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堪培拉“无垃圾城市”计划的推进,就是建立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的。它的目标,是在XX年不再填埋垃圾,实现全部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在计划实施的每一个阶段,政府有关机构都通过印发

宣传资料和讲座等形式,告诉居民应该如何做。环保部门还开办了“无垃圾城市”计划教育中心,为居民免费提供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知识和技术,引导广大居民自觉参加到这项计划中来。

鼓励企业参与环保产业的开发,是澳大利亚政府发动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成功做法。澳大利亚政府对从事环保事业的企业在税收、设施等方面给以优惠,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环保产业。堪培拉市有70—80家企业从事垃圾收集、分类和填埋工作,每年创造1000多万美元的产值。政府还与商业企业合作,推出了“生态商业”计划,鼓励商业企业减少水、电、汽等资源的使用。

澳大利亚政府还十分注重公民对环境法律制定的参与,激励公民关心环境,为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广阔空间。澳大利亚有关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采取全民参与的方式,面向社会招标,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竞标,由中标者负责起草,法律法规草案散发广大公民,广泛征求意见。这样做,既提高了公民对环保事业的参与度,拉近了公民与法律和政府的距离,增强了公民遵法守法的自觉性,又保证了法律法规条款的完善和对现实生活的贴近。

广大居民具有很强的生态环境意识,以实际行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居民自觉参与植树、清理垃圾、拯救动

物等活动。居民房屋前后的花园和草坪,都按政府有关部门的统一规划和要求,由居民负责栽植和管护。全民的广泛参与,真正实现了国民环境行为与政府环境导向的统一。

二、澳大利亚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基本职能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职能不尽相同,既明确分工,又密切协作。

l、联邦政府的职能。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生态环境建设职能主要定位在国家利益层次。

联邦政府承担的生态环保职能包括:国际环保公约谈判及签定,国内环保法规制定,外海水域管理,跨州环保事务协调,少数重要生态区域的直接管理,重要环保科学技术的研究及推广,与州政府在环保方面的联合行动等。为了完成上述职能,联邦政府设立了环境与遗产部,内设11个司局,即战略发展司、政策协调司、许可及立法司、环境质量司、科学监测司、海洋及水利司、南极司、国家公园司、自然遗产司、人文遗产司、气象局;另外,还设有一些其他专门机构,如大堡礁海洋公园事务办公室、全国温室办公室、全国海洋办公室、悉尼港事务办公室等。

2、州政府的职能。各州政府承担着政府主要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职责。

历史上,澳大利亚各州总督直接向英国女皇负责,各州的独立性很强。澳大利亚建国之初,环境问题尚未显现,国家宪法中未能提及联邦政府的环保责任,环保主要是州政府的职责。

州政府的生态环保职能十分宽泛,主要包括:环保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环境标准的制定和监督执行,环保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大气、水、土壤、近海的环境监测和管理,生态植被的保护和建设,野生动物和自然人文遗产的保护,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资源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企业环境许可证的发放和监督,污染综合治理,环保执法,环保宣传和环保教育,与联邦政府的联合行动等。

3、地方政府的职能。澳大利亚的地方政府,是指州政府之下的基层政府。

按照澳大利亚宪法,地方政府的权力是由州政府赋予的,因而地方政府的环保行为要受州政府的指导和干预,要在州政府的环保计划框架内进行。

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生态环境建设职能较少,主要是:垃圾清理和管理,噪音等影响环境因素的控制,住户发展对环境影响的控制,社区环境摩擦的协调,在州政府发展计划框架下制定和执行社区环保规划等。

4、政府之间的合作。由于各州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为了更好地履行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职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以及州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展开了密切合作。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合作的一个积极成果,是1992年达成的“澳大利亚(联邦和州)政府间环境协议”。该协议明确提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将以合作和协商的原则处理面临的环境问题,规定了各级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和法规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并对具体的环境议题制定了一系列协作行动计划。根据该协议,澳大利亚成立了由联邦环境与遗产部部长任主席、各州总理代表(负责资源或环境的各州部长)为成员的“国家环境保护理事会”。该理事会可以审议和通过全国性的环境标准,理事会成员2/3多数表决通过的文件或决议将自动成为各州的法规予以实施。

州政府之间的合作形式更加灵活,合作内容也更加宽泛。有以法律为基础的正式合作,也有资源或环境部门之间交流经验、交换意见、共享信息、共同开发环保技术等方面的非正式合作。

政府之间的有效合作,既强化了各自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职能,又增强了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行动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在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合力,确保了政府生态环保职能的顺利履行和生态环保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几点建议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做法,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已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我们一定要增强环境忧患意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确立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澳大利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做得好,一条重要经验是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坚持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在著名旅游城市凯恩斯,一发展商申请在风景区建造7.5公里长的空中索道,市政府要求其不得毁坏热带雨林,发展商不得不用直升飞机运送建筑材料,修建索道支架。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往往成为一对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点是牢固确立环境优先的现代发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增长,都不能以眼前发展去损害长远

利益,更不能用局部发展去损害全局利益,决不能走“先开发、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2.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长远性、战略性、全局性的特点,需要建立长期稳定起作用的法律保障机制。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对推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情况仍不同程度存在。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十分必要。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消除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存在的立法空白。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规条款。通过修改法律法规,增强可操作性。再次,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只要违法,都应按照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同时,要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最后,应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参与环境法律法规建设。环境法律法规正式颁布前,应向全社会公布草案,广泛征求意见。

3.加强政府生态环保职能。各级政府应就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基本职能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中央政府的环保职能应主要定位在国家利益层次,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具体责任,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行环境职能情况的监督和考核。要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为全面加强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职能创造条件。应逐步改变目前政府

有关部门分工过于分散的局面,建立一个相对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管理机构。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点地区,应打破行政区划,按照自然区划建立有权威的机构。国家财政应适当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预算,增加环境事业基本建设投入,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4.强化全民环境意识。公民的环境意识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应该把环境教育纳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工作的轨道。环境意识的培育要从娃娃抓起,应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持久的生态环境教育,逐步把生态环境知识列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加强环保宣传和示范工作,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爱护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的氛围。强化环境制约措施,用法律法规严格约束每个人的环境行为,以此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责任。

杨富营-澳大利亚考察学习报告_New

杨富营-澳大利亚考察学习报告

澳大利亚考察学习报告 杨富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2014年11月29日-12月19日,我院派出9名中层干部组成的考察团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学习,全体学员牢记党委嘱托,把这次学习考察当作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重在感受不在享受,严格遵守考察纪律、外事纪律和政治纪律,对外树立起了许职院干部谦虚好学、作风严谨、张弛有度的良好形象,扩大了学院的知名度。通过认真学习、认真总结,认真思考,思想上开拓了思路,工作上受到了启发,圆满完成了学习培训任务,使此次考察学习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学习之旅、思考之旅、收获之旅。 深入异国,对当地的景物、文化、教育、国家制度等有了自然不同于国内的体验和认识,思想上受的冲击也是蛮大的。真正走出去了才真正体会到学院党委的良苦用心,更对学院党委与时俱进、开放办学、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办学成果的国际视野和气魄由衷的敬佩! 今天我的汇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介绍 二、澳大利亚的教育制度 三、培训学习基本情况 四、工作启示

一、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介绍 澳大利亚为英联邦成员国,英国女王为澳大利亚的国家元首,属于南半球大洋洲,总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2327万,大约四分之一的居民出生在澳大利亚以外。奉行多元文化,官方语言是英语;交通靠左行驶,政治体制是联邦制。首都堪培拉,比较著名的城市有悉尼、墨尔本等。澳大利亚是一个后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全球排名第1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5477美元,排名世界第6。澳农牧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和“手持麦穗的国家”之称。最著名的动物有无尾熊-考拉,它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性情温顺,体态憨厚,和我国的国宝熊猫一样出名。 二、澳大利亚的教育制度 澳大利亚教育系统分为四大部分,它们是: 1.小学和中学; 2.为海外留学生提供英语补习课程的英语补习学校(ELICOS); 3.由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构成的职业培训系统; 4.大学。 1.澳大利亚的小学为六年制,1-6年级;初级中学7-10年级,高级中学11-12年级。 3

赴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考察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赴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考察报告正式版

赴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考察 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赴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考察报告 据中澳两国农业部的技术交流合作协议,由农业部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旱作节水农业考察团一行5人于7月28日至8月10日在澳大利亚进行了旱作节水及保护性耕作农业专题考察。考察期间,在澳农林渔业部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和陪同下,先后深入到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可持续农业灌溉研究院、农业大学、农机生产企业、农场等部门参观访问,与有关管理、

科研人员和农场主、企业负责人等进行了广泛的座谈和交流,并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使考察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考察到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澳大利亚机械化旱作节水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 澳大利亚全国具备灌溉条件的耕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余为旱作农业区。为了充分利用土壤水份和提高土壤对降水的利用,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澳大利亚的农业科技工作人员探索出了农机固定道作业、免耕等技术体系。 (一)旱地农业固定道机械作业模式(ControlledTraffic) 在澳大利亚由于土地实行规模化、集

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考察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864 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考 察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考察报告完 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考察报告 为了扩大交流、开阔视野,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旅游管理和经营理念,根据市政府领导指示,由市旅游局朱至珍局长带队,市府办公厅、宁波市旅游局、江东区政府、宁海县政府,镇海、北仑、鄞州区旅游局、东钱湖管委会经发局、市人事局外专局等有关单位领导组成的宁波市旅游考察团一行11人,于10月底前后专程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

贵阳市工商联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报告通用范本_1

内部编号:AN-QP-HT405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贵阳市工商联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 报告通用范本

贵阳市工商联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报 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贵阳市工商联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报告 为了扩大对外交流,协助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寻找合作途径和商机,更好地促进我市经贸发展,应澳中国际商会,新西兰华人工商企业联合会的邀请,以贵阳市委副书记、贵阳市总商会名誉会长李涛为团长,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合长刘建军为副团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赖世强、骆刚等8人组成的贵阳市总商会考察团,于11月1日至12月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访问,访问期间考察团到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与澳大利亚商业联合会签订友

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报告

赴欧洲商务考察报告 为了扩大对外交流,开拓国际市场,寻找合作途径和商机,更好地做大做强,发挥省龙头企业的作用,于2009年12月6日至12月19日赴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四国进行商务考察,短短的14天时间中,我公司主要考察了四个国家的大麦生产、市场情况;访问大麦育种研究所,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澳大利亚大麦概况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麦出口国,其出口的产品占:世界大麦贸易总量的30%,世界啤酒大麦出口量的45%到50%,中国进口大麦量的70%,澳大利亚大麦的用户主要是中国沿海的麦芽酿造厂,澳大利亚的大麦是澳大利亚第二大作物,仅次于小麦,年产量约700 万吨,全国种植面积近400 万公顷澳大利亚大麦生产具有以下特点:高筛选率,每年约40%(约250 万吨)的高质量大麦被筛选出来用于酒类酿造 业,重在出口,大麦总产量的70%到85%用于出口。 1、澳大利亚的大麦质量 澳大利亚大麦被视为世界上质量最好的大麦,这是因为:啤酒大麦的湿度低(收割时湿度为10%-11%,无须烘干),麦粒油亮,无暇,温暖干燥的气候,特别是收获季节,很少有收割方面的问题,享有纯净和酿造特性可靠的上佳声誉。 2、大麦种植区 维多利亚、新南威尔士、昆士兰、西澳、南澳、悉尼 3、澳大利亚大麦出口和国内市场概况 澳大利亚大麦业的主动措施,由经销商和生产者组建的“大麦澳大利亚”组织为主要市场相关问题提决手段并提供国内和国际的质量鉴定和认可认证。集中培育建立“澳大利亚大麦培育”组织,确保每年在大麦研究上1200 万澳元的投入实现更好的规模经济,在过去的两年间,澳大利亚大麦业推行了一系列结构上的主动措施,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利用国内资源和技术,开发新品种,促进不同行业间的联系和合作,提高澳大利亚大麦质量在国内和国外的信任度。 二、新西兰农业概况 新西兰主要种植小麦、大麦、燕麦、新西兰麻、水果等农作物。从人均耕地来看,新西兰是0.11公顷,澳大利亚是2.75公顷。由于自然条件的这些差异,新西兰的粮食生产与澳大利亚有巨大的差距,近年来粮食生产呈下降的趋势,粮食进口不断上升,粮食自给率低,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同10年前相比,新西兰全部谷物产量从112万吨下降到了77.8万吨,人均220公斤;其中小麦的产量从31.5万吨减少到了18.1万吨,人均占有量只有50公斤。新西兰的玉米主要产在北岛,面积在1.5万公顷左右,单产非常高,主要用途是作畜禽业的饲料。近十多年里,新西兰的蔬菜和水果生产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1984~1994年间,蔬菜产量从43万吨增加到56万吨,水果产量从50万吨上升到了94万吨。水果的主要品种是苹果、猕猴桃、葡萄以及一些亚热带、热带水果。其他经济作物都不太重要。新西兰的农业专家对它精心培育,改良了品质,种植面积在70年代迅速扩大,从1978年的2195公顷发展到1985年的1.8万公顷,占果树总面积的35%以上。产量则从1978年的不足8000吨增加到80年代中期以来的20万吨以上。现在,猕猴桃已经以“几维果”而闻名于世,它的单果重量大、耐储藏,已经成为新西兰重要的产业和出口的“王牌产品”。主要的蔬菜有马铃薯,洋葱和豌豆。 三、几点体会 1、推进啤酒大麦产业化进程。 从长远来看,只有才能将啤酒大麦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化

澳大利亚基础设施产业基金考察报告(18页)word

澳大利亚基础设施产业基金考察报告 1月22日-31日,应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邀请,在中信集团的协助下,国家发改委财金司会同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和社保基金有关司等一行11人(名单附后),考察了澳大利亚产业投资基金市场。考察团拜访了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委员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以及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并与目前全球最大的基础设施产业基金管理机构――麦格理银行的高级管理层进行了多场较深入的会谈,对发展我国产业投资基金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澳大利亚基础设施产业基金市场概况 1、澳大利亚基础设施产业基金发展迅速 澳大利亚发展基础设施产业基金在世界上起步较早,规模较大,在全球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基金一般私募设立,运营一定年限后可以上市转为公募。目前澳大利亚投资基金总量已经超过10400亿澳元(大约1733亿美元),近15年来的年度复合增长率超过11%,其中上市基金总量达到2000亿澳元。麦格理银行于1996年12月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了首个基础设施基金。截至2006年11

月,澳大利亚共有22个基础设施基金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总规模达到430亿澳元,占澳大利亚流通市值的5%以上。除麦格理旗下基金外,澳大利亚规模在10亿澳元以上的上市基础设施基金还有Babcock & Brown Infrastructure、Spark Infrastructure与SP AusNet。 2、基础设施产业基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传统上,基础设施领域多为公营部门。但从1970年代开始,与欧美其它发达国家(美、英、法、德和加拿大等)类似,私营部门开始进入澳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包括收费公路、机场、通讯、公用事业、铁路和海港等。发展基础设施产业基金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使有限的财政收入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目前,澳大利亚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已经从原来占预算的14%下降到现在的5%左右(图一),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的出现是一个重要原因。 基础设施投资占政府总支出的百分比 图一 英国德国法国芬兰澳大利亚

赴澳大利亚培训考察报告 2

安全示范性矿井项目赴澳培训考察报告 2009-11-9 2009年10月9日,对澳大利亚煤矿管理的立法、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煤矿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煤矿安全风险管理、矿山救援、煤矿开采现状、职工培训、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了为期二周的培训、学习和考察。 培训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考察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矿山安全与测试研究中心(Simtars)、昆士兰先进技术中心、昆士兰矿产与能源监察局、昆士兰州矿山救护站、昆士兰州Moranbah北部的两个煤炭生产矿井(其中一个井工矿、一座露天矿)和瓦斯发电站(EDL/Anglo Coal Power Plant)、新南威尔士州虚拟现实技术中心(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新南威尔士州矿山救援站(Coal services)、Waratah港口大型皮带装(转)载运输系统。在整个培训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入细致地了解到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生产的立法改革发展的历史、学习了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在澳大利亚煤矿中的应用情况、了解了煤矿先进技术的应用情况(特别是瓦斯抽采技术装备)和发展趋势(矿井乏风利用、矿井摸拟视频监控系统、基于网络的实时风险监控管理系统)、参观了矿山救援系统先进的技术装备、气体监测系统、观摩利用岩粉控制煤尘爆炸试验、亲自上机操作虚拟现场的隐患排查处理程序、参观了应急救援系统的基本装备和设施等。通过培训、交流和考察参观,为将宣东煤矿建设成健康安全示范性矿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可以引进的先进技术装备和工具。

下面将考察的情况汇报如下: 1、澳以立法的改变促企业转变管理思想和模式 在1980年~2000年期间,澳大利亚修订了《职业健康与安全法案》,开始从立法角度推行企业自我安全管理,但在很多地区仍然沿用法律高度规定性的管理手段。尤其是1994年以后,开始引入关爱责任的罗本斯模式,制定的法规鼓励煤矿对职业安全与健康进行管理,目前澳大利亚政府将风险管理和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系统作为立法的基础。在州立法的基础上,对企业从事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指导性意见已经从强制向亲情化发展,并要求企业在州立法的基础上完善企业标准工作程序。 直到2000年以后,再次修订法律法规,要求煤矿采用一种国际公认的基于风险管理的手段,并根据实际需要建立自身的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澳大利亚煤矿自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真正实现了远离死亡、重伤、轻伤与疾病。 澳大利亚政府认为:从高度规定性法规到具有活力的安全管理现状的转变是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生产文化改革的驱动力。这种文化强调共同参与、共同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传统的单纯按照规定性的法律体系将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工人也不愿意参加管理的实践活动,很多问题是现场问题,如果没有工人的参与,良好的安全生产状态几乎很难实现。因此,只有通过发挥企业、职工、监察每个人积极能动作用,才能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层次,才能实现真正的安全生产。

澳大利亚林业教育考察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14086 澳大利亚林业教育考察报告标准范 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澳大利亚林业教育考察报告标准范 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澳大利亚林业教育考察报告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赴澳大利亚、新西兰林业教育考察团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结构正在进一步调整,各项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如何从国情出发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和培养高等林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就业能力,加强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及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做好森林保护工作,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澳大利亚在林业教育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澳大利亚;林业教育;考察 应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关方面的邀请,经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批准,由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组织,包括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大林学院、宁夏大学农学院、新疆农大林学院、福建林业技术学院有关人员参加的中国林业教育考察访问团,于12月30日至1月13日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了两国的林业教育和森林保护情况。此次考察重点是澳大利亚的高等林业教育、成人教育、技术培训、森林保护与防火、毕业生就业等。考察团先后考察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资源环境与社会学院、悉尼TAFE、新南威尔士州资源保护局、墨尔本大学林学院,还参观了教育研究机构的实验室和实习林场,并顺访悉尼大学参观了校园。考察团现场听取了有关专家的报告,同时也向对方介绍了中国林业教育的情

贵阳市工商联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报告简易版_1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贵阳市工商联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报告简易版

贵阳市工商联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 察报告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贵阳市工商联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考察报告 为了扩大对外交流,协助我市非公有制经济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寻找合作途径和商机,更好 地促进我市经贸发展,应澳中国际商会,新西兰 华人工商企业联合会的邀请,以贵阳市委副书 记、贵阳市总商会名誉会长李涛为团长,市政 协副主席、市工商联合长刘建军为副团长,非 公经济代表人士赖世强、骆刚等8人组成的贵 阳市总商会考察团,于11月1日至12月赴澳 大利亚、新西兰考察访问,访问期间考察团到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市与澳大利亚商业联合会签

订友好商会的协议。拜会阿德莱德市政府米歇尔哈比桑市长,与他进行友好交流。考察团还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堪培拉、悉尼、墨尔本黄金海岸、奥克兰等城市进行考察学习交流。 考察团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的欢迎和接待。无论是在同政府官员还是企业界以及社会各个层面人士的接触中,都明显地感到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日益提高,他们对中共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政策予以高度评论。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普遍看好,对贵阳市总商会考察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在首站考察访问的阿德莱德市,我们参观了阿德莱德市政厅,受到了米歇尔、哈比桑市长的亲切接见,哈比桑市长向考察团介绍了该市的基本情

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考察报告

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考察报告 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考察报告 为了扩大交流、开阔视野,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旅游管理和经营理念,根据市政府领导指示,由市旅游局朱至珍局长带队,市府办公厅、宁波市旅游局、江东区政府、宁海县政府,镇海、北仑、鄞州区旅游局、东钱湖管委会经发局、市人事局外专局等有关单位领导组成的宁波市旅游考察团一行11人,于10月底前后专程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交流。期间,代表团访问了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黄金海岸、凯恩斯、悉尼、堪培拉、墨尔本和新西兰的惠灵顿、罗托鲁阿、奥克兰等城市,分别与澳大利亚的昆土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旅游局进行了交流,还拜会了国家旅游局驻悉尼办事处。澳新所到之处,考察团不仅目睹了澳新两国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领路了极具风格的特色旅游景观和异域文化风情,也体验了发达完善的城市旅游和颇具个性的度假旅游,感受了两国同行先进的发展理念和优质的人性化服务。澳新之旅还给我们强烈的启发,旅游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载体。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迷人的自然风景赋予这两个位于大洋洲的岛国旅游胜地的美誉。旅游业在两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变成了能够不断给其带来滚滚财源的大产业。 澳大利亚旅游业XX年达到708亿澳元的收入,旅游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已超过了传统的农牧业和采矿业。过去十年来,澳大利亚的旅游业一直强劲增长,XX年其入境游客达万人次,旅游创汇超过170亿澳元,成为最大的服务贸易创汇产业,占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总出口比重的%。按澳大利亚会计年度统计XX年6月至XX年6月其入境游客增长9%。以悉尼为例,每天有万入境游客和万国内游客在悉尼过夜,游客年消费总额为203亿澳元,全悉尼旅游直接就业人数万人,间接就业达119万人。位于澳大利亚东部的黄金海岸,是典型的以旅游为中心产业的城市,这个城市的最大“资本”便是长达42公里海岸线上的金色沙滩,全市约50万人口,80%从事旅游服务行业,该市原属布里斯班市的一个区,从50年代开始发展旅游,真正进入快速发展则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现已成为南半球最大的旅游城市和世界闻名的海滨度假胜地。 新西兰是一个美丽的岛国,作为英联邦国家,它没有照搬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采取大规模工业化的发展模式,而是

关于澳大利亚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考察报告

关于澳大利亚环境保护与建设的考察报告 郑芳 澳大利亚是一个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国家,政府和国民的环保意识都很强,政府在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特点 1.政府主导。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健全的机构体系为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奠定了基础。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设立政府环保部门的国家之一。早在1970年,维多利亚州就成立了环境保护局。目前,澳大利亚在联邦政府(Commonwealth Government)、州政府(State Government)、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三个层次都设有专门的环保机构。联邦政府设有环境与遗产部。州一级的环保机构较为复杂。以维多利亚州为例,政府设立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厅,下设环境保护局、自然资源局和生态再循环局。 充足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为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条件。澳大利亚联邦环境与遗产部有500名工作人员,各州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在1000人以上。近年来,澳大利亚每年的环境保护投资都超过85亿美元,约占GDP的1.6%。维多利亚州环保局每年的经费预算为32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州政府拨款,一部分来源于排污收费。 统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实际运行是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具体表现。澳大利亚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主要通过协商和合作方式来实现国家环境发展规划,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则主要采取直接干预方式使州环境规划得以实施。各级政府都直接主导相应层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实际运行,绝大部分环保工作由政府直接参与完成。 因地制宜,分区管理,是澳大利亚政府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做法。根据资源生态

赴澳大利亚旱作节水和保护性耕作考察报告

赴澳大利亚旱作节水和保护性耕作考察 报告 赴澳大利亚旱作节水和保护性耕作考察报告 根据中澳农业科技交流协议,中国农业部旱作节水及保护性耕作农业考察团一行5人,于1999年6月19日至7月3日赴澳进行了专题考察。在澳大利亚农林渔业部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和陪同下,先后考察了维多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可持续农业灌溉研究院、农业生产系统研究中心、气象与应用研究中心、农业大学、农机生产企业、农场,与有关管理、科研人员和农场主、企业家等进行了广泛的座谈和交流,考察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有关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 澳大利亚是一个以农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等农产品。发展农业生产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地域辽阔,人均耕地面积多。全国总面积768万平方公里,1998年统计1800万人,每平方公里平均2。3人;全国农牧业用地约4。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3%,农

业人口人均农牧业用地27公顷,人均耕地面积近3公顷。二是适宜耕种的土地条件较好。澳大利亚有三分之一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三分之一的地区适宜发展农业。适宜于发展农牧业的地区土地条件均较好,土地平坦、肥沃,有一定的降雨量,适宜生产小麦、水稻、大麦、甘蔗、棉花等。三是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主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四是政府高度重视农牧业发展。从机构设置上就可以看出,过去农业由初级产业与能源部管理,为了加强农业,澳大利亚政府于近年专门成立了农林渔业部,管理全国的农业、林业、渔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由于有这些优势和条件,加上政府不断地调整政策,澳大利亚农牧业近几年来稳步发展。在农业领域,我们所到的政府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和大学,都迫切希望与我们开展科技、推广、贸易等多方面的合作。 二、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的政策措施 澳大利亚是一个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全国沙漠和半沙漠占国土面积的35%。东南部的墨累河(Murray)及其支流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河流,但蓄水量较少。澳大利亚的自然降雨量也不均衡,60%以上的地区年均降雨量不足500mm,30%以上的地区年降雨量不足375mm,在西部沿海地区虽然雨量比较充沛,但分布极不均匀,年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总的来讲,缺雨干旱是制约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2379-40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完 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冯海发谢义亚)澳大利亚是一个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国家,政府和国民的生态环境意识都很强,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特点 1.政府主导。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健全的机构体系为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奠定了基础。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设立政府环保部门的国家之一。早在1970年,维多利亚州就成立了环境保护局。目前,澳大利亚在联邦政府(CommonwealthGovernment)、州政府

(StateGovernment)、地方政府(LocalGovernment)三个层次都设有专门的环保机构。联邦政府设有环境与遗产部。州一级的环保机构较为复杂。以维多利亚州为例,政府设立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厅,下设环境保护局、自然资源局和生态再循环局。 充足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为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条件。澳大利亚联邦环境与遗产部有500名工作人员,各州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在1000人以上。近年来,澳大利亚每年的环境保护投资都超过85亿美元,约占GDP的1.6%。维多利亚州环保局每年的经费预算为32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州政府拨款,一部分来源于排污收费。 统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实际运行是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具体表现。澳大利亚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主要通过协商和合作方式来实现国家环境发展规划,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则主要采取直接干预方式使州环境规划得以实施。各级政府都直接主导相应层次生态环境

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的考察报告文档

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的考察报告文档 Report on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and sustainable dev elopment in Australia 编订:JinTai College

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 发展的考察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考察报告是指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 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 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 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本文档根据考察报告内容要求展开 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 修改调整及打印。 关于澳大利亚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的考察报告 20xx年5月25日至6月8日,中国农业部赴澳大利亚农业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代表团一行5人,应澳大利亚农渔林部的邀请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14天的考察、访问和交流。考察团受到澳大利亚农渔林部等单位的热情接待,先后赴墨尔本、阿得蕾得、堪培拉、悉尼和布里斯班等地,对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部、南澳州植物园、阿得蕾得大学WAITE和ROSEWORTHY两个校区、澳大利亚国家科工组织植物 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国家植物公园、澳大利亚国家标本馆、CRC热带植物保护中心、澳大利亚热带遗产中心、悉

尼皇家植物园等进行了实地考察、访问和交流,顺利地完成了预定的考察计划,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在大西洋南部和印度洋之间,领土包括澳洲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澳洲大陆地广人稀,四面环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占据一整块大陆的国家。国土面积约76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6700公里。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平坦的大陆之一,拥有许多独特的珍稀动植物种类。按照气候带的划分,澳大利亚的北部为热带,中部为辽阔的干旱和沙漠地带,南部为温带。澳洲的气候比较温和,全年温差不大。澳洲的四季正好与北半球相反:夏季由12月开始,3至5月份是秋季,6月份是冬季的开始,9月份进入春季。南回归线以北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3--26度,回归线以南地区温差略为明显,冬季平均气温约14度,夏季平均气温约26度。 澳大利亚有六个洲: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南澳、西澳、塔斯马尼亚及二个领地(首都领地和北领地)组成。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很小,每平方公里平均只有2人,人口主要集中居住在中心城市和沿海地区。现有人口18,426,900人,其中土著人口约占2%,英国和爱尔兰血统在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总人口中约有四分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冯海发谢义亚) 澳大利亚是一个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国家,政府和国民的生态环境意识都很强,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特点 1.政府主导。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健全的机构体系为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奠定了基础。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设立政府环保部门的国家之一。早在1970年,维多利亚州就成立了环境保护局。目前,澳大利亚在联邦政府(CommonwealthGovernment)、州政府(StateGovernment)、地方政府(LocalGovernment)三个层次都设有专门的环保机构。联邦政府设有环境与遗产部。州一级的环保机构较为复杂。以维多利亚州为例,政府设立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厅,下设环境保护局、自然资源局和生态再循环局。 充足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为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条件。澳大利亚联邦环境与遗产部有500

名工作人员,各州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在1000人以上。近年来,澳大利亚每年的环境保护投资都超过85亿美元,约占GDP的1。6%。维多利亚州环保局每年的经费预算为32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州政府拨款,一部分来源于排污收费。 统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实际运行是澳大利亚政府主导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具体表现。澳大利亚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主要通过协商和合作方式来实现国家环境发展规划,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则主要采取直接干预方式使州环境规划得以实施。各级政府都直接主导相应层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实际运行,绝大部分环保工作由政府直接参与完成。 因地制宜,分区管理,是澳大利亚政府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做法。根据资源生态环境特征,澳大利亚把国土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因区施策。维多利亚州把全州分为4个区域,州环保局在每个区域都设立一个办事处。昆士兰州把全州划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3个地区,州环保局内设的地区办公室常年在各自的地区办公。 2.依法治理。澳大利亚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立法和执法工作。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出台环境保护法律的国家之一。

赴澳大利亚、新西兰注册执业制度考察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855 赴澳大利亚、新西兰注册执业制度考察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赴澳大利亚、新西兰注册执业制度 考察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赴澳大利亚、新西兰注册执业制度考察报告 由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副主任赵春山领队一行9人于今年10月26日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了注册执业制度考察,行程共计15天。考察团访问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伯特设计公司、彼得咨询公司、斯沃特工程咨询公司、新西兰专业工程师学会、新西兰建筑师学会、新西兰建筑师教育和注册委员会。

赴澳大利亚奶业的考察报告

( 考察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4706 赴澳大利亚奶业的考察报告Investigation report on dairy industry in Australia

赴澳大利亚奶业的考察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中澳两国奶业在奶牛饲养管理、乳品加工及商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xx年11月2日至11日,由中国奶业协会四而博达公司组织的中国奶业高端商务考察团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交流活动。共有来自黑龙江省奶业协会、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银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洛阳巨尔乳业有限公司、XX市晨光乳业有限公司、北京大道之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东一家人食品有限公司、北京顺阳光农场、高林屯种畜场、柏拉蒙奶牛繁育有限公司、北京农学院、山东省兽药质量检验所、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15家单位的20位代表参加了此次考察活动。 考察期间,中国奶业协会代表团一行与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澳大利亚乳业局、维多利亚州政府、澳大利亚领科集团等单位召开了专题报告会。双方就两国奶业发展情况、澳洲奶业投资环境及相关机构、中国奶业市场需求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报告会间隙,澳大利亚领科集团负责同志和代表团成员就双方较为感兴趣的乳制品贸易和来澳投资建厂等话题交换了意见和看法。同时,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吉普斯兰岛地区的牧场,caldermeade奶牛场,考察了澳大利亚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商迈高集团下属的jelbart奶牛场。代表团成员与农场主

赴澳大利亚香蕉产业考察报告范文

赴澳大利亚香蕉产业考察报告范文 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海南省香蕉协会的香蕉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的“澳大利亚香蕉产业考察团”一行5人,于20**年l1月18日至 29日赴澳大利亚就其香蕉产业发展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交流。考察团实地参观考察了澳大利亚香蕉主产区昆士兰州的mark repel、dennis rigato、mackays、ellenleahy’s等香蕉种植园,观摩学习香蕉栽培和采收处理技术,并就澳大利亚香蕉生产经营的特点、问题与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访问了昆士兰州西部热带农业研究中心,该中心的热带园艺学家jeff daniells博士和stewart lindsay博士向考察团介绍了北昆士兰州的香蕉产业发展现状,陪同参观了香蕉种质保存圃和新品种试验基地,赠送了澳大利亚香蕉检疫技术规程和生产技术资料,双方还讨论了如何提高香蕉质量等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考察学习,考察团对澳大利亚香蕉产业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从澳大利亚香蕉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圆满地完成了考察任务。 一、澳大利亚香蕉种植概况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在南纬10o41 ~41o39 之间,南回归线横贯其中,四面临海,一年四季阳光充足,南部属温带气候,北部属热带气候。面积768.2万平方公里,人口l875万,其中农业人口占 4.5%。澳大利亚农牧业用地4.8亿公顷,90%以

上的农牧业用地是天然草场,人均农牧业用地27.1公顷,人均耕地2.75公顷。由于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已成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著名的农业和畜牧业大国。 澳大利亚果树种类繁多,从温带果树到热带、亚热带果树应有尽有。除葡萄(大部分用于酿酒)外,香蕉、柑橘和苹果的总产值列果树前3位。香蕉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热带水果,主要分布在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北部地区、西澳大利亚州,各州香蕉的分布也非常集中。20xx年收获面积1.07万公顷,在大洋洲排名第二位,占大洋洲香蕉收获面积的12.99%,是大洋洲香蕉单产最高的国家,每公顷达24.84吨。 二、滇大利亚香蕉产业的特点 澳大利亚香蕉产业的特点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香蕉种植区域化明显,经营呈现集约化 区域化布局是澳大利亚香蕉产业的突出特点之一。昆士兰州的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是澳大利亚香蕉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该州香蕉产量占澳大利亚香蕉总产量的85%,20xx年栽培面积1.2万公顷,产量达28.5万吨(2050万箱),香蕉地头收入2.91亿澳元。 澳大利亚香蕉生产同澳大利亚其它农业生产体系一样,以私有制农场为基础,蕉园规模大,蕉园主有着较高的素质,呈现集约化经营模式。以昆士兰州为例,20xx 年栽培面积1.2万公

澳大利亚考察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221澳大利亚考察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澳大利亚考察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考察报告 为了扩大交流、开阔视野,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旅游管理和经营理念,根据市政府领导指示,由市旅游局朱至珍局长带队,市府办公厅、宁波市旅游局、江东区政府、宁海县政府,镇海、北仑、鄞州区旅游局、东钱湖管委会经发局、市人事局外专局等有关单位领导组成的宁波市旅游考察团一行11人,于10月底前后专程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交流。期间,代表团访问了澳大利亚的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