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班科学活动:把水变干净(科学启蒙)

大班科学活动:把水变干净(科学启蒙)

大班科学活动:把水变干净(科学启蒙)
大班科学活动:把水变干净(科学启蒙)

大班科学活动:把水变干净(科学启蒙)

【活动目标】

1.探究把水变干净的方法,感知污水通过多层毛巾过滤可以变干净。

2.提高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材料投放: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视频,装满脏水的容器,干净的空杯,笔,记录表,毛巾,纱窗网,纱布,海绵,大的果冻盒。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观看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视频,引导幼儿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程序。

幼儿讨论:污水处理厂是怎么把脏的水变干净的?

二、幼儿第一次探究:怎样把脏水变干净?

(一)出示脏水,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猜想。

师:这里有一盆很脏的水,它和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一样吗?怎样把水变干净?

(二)教师介绍毛巾、纱窗网、纱布、海绵等材料,并鼓励幼儿尝试探索把水变干净的方法。

(三)师幼分享交流探究的方法。

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脏水变干净了吗?你们最开始的想法与实验结果一样吗?

三、幼儿第二次探究:怎样用毛巾过滤使水变得更干净?

(一)幼儿探究,并用绘画形式记录自己的实验过程。

提醒幼儿用毛巾过滤时不能用手拧,要让脏水慢慢地从毛巾滴人到干净的空杯中;倒水的速度要慢,毛巾要把容器口封严,防止脏水直接倒人空杯中,影响实验效果;可将过滤出来的水,反复倒在毛巾上,进行多次过滤。

(二)幼儿分享交流用毛巾过滤把水变干净的方法。

师:你们是怎样用毛巾过滤使水变得更干净的?

四、组织幼儿讨论,拓展保护水资源的相关经验。

(一)师: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让水被污染呢?

(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保护水资源的想法。

(三)小结:我们不将油腻的剩菜倒人下水道,洗餐具时尽量少用清洁剂,不向河里扔垃圾,少用染发剂等造成水污染的物品。大家都来保护水源,关心和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从自己做起,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更美好。

【活动延伸】

(一)生活活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好习惯。

(二)家园共育: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关于保护水资源的材料,进一步了解水的重要性。

让水变干净

科学活动让水变干净 时间:9月26 星期三上午 执教者:林小娟 指教地点:大二班教室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污水净化的过程,掌握多层过滤方法。 2.敢于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 3.萌发幼儿养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活动重难点: 1.重点:初步了解污水净化的过程,掌握多层过滤方法。 2.难点:敢于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与表达。 三、活动准备: 装满脏水的容器、干净的空杯、笔、纸、毛巾、纱窗网、纱布、海绵、小碗。 四、活动过程 1、引入激趣:猜谜语。 刀砍没有缝,枪打没有洞,斧子劈不开,没有牙齿也能咬。(谜底是水)。 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 (1)水能洗衣服。 (2)水能浇花、养鱼。 (3)水能洗澡、洗脸。 (4)水能做汤、煮稀饭。 2、探究的问题:这里有一盆很脏的水,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使水变干净? 幼儿讨论。 (1)我用纱布把脏东西捞出来。 (2)我用海绵把水吸上来就干净了。 (3)我用毛巾把水弄干净了。 3、试一试,怎样把水变干净。 (1)我把纱网放在空瓶口上,用果冻壳把脏水舀起来倒在上面,我发现水一下子就漏到瓶子里,但水还是很脏。

(2)我把纱布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瓶子里的水还是很脏,纱布上也有点脏。 (3)我把海绵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在海绵上,流到瓶子里的水有点变干净了。 (4)我把一条干净的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脏水倒进去,水变干净一点但毛巾变脏了。 4、说一说,为什么实验结果不一样。 (1)纱窗和纱布的“眼”太大,脏水一下子都漏过去了。 (2)海绵“眼”小,能把水变干净一点。 (3)毛巾有许多毛毛,能粘住脏水里的泥,所以水变得有些干净了。 5、怎样用毛巾过滤使水变得更干净? (1)我把毛巾叠起来变成两层,放在瓶子上,把盆里的脏水倒进去,发现流下来的水干净一点了。我又拿一条毛巾叠起来放在第一条毛巾上,把瓶子里有点干净的水倒进去,流到新瓶子里的水又干净了一些。我再拿一条毛巾叠起来放在第二条毛巾上,把瓶子里又有点干净的水倒进去,再流到新瓶子里的水又干净了一些。最后,我在瓶子上放了5条毛巾,把瓶子里过滤4遍的水倒进去,流出来的水已经变得非常干净、透明了。 (2)我把两条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盆里的脏水倒进去,发现流下来的水干净一点了。我拿走用过的毛巾,重新放上两条新毛巾放在空瓶口上,把过滤一遍的水倒进去,水又干净一些。最后我换了6次毛巾,水变得非常干净、透明了。 (3)画一画自己的实验过程。 6、活动注意事项 (1)引导幼儿用毛巾过滤时不应用手拧,要让脏水慢慢从毛巾中滴人到干净的容器中。(2)空杯子要透明,便于幼儿观察比较。 (3)将脏水慢慢地倒在毛巾上,提醒幼儿倒水的速度要慢,毛巾要把瓶口封严,防止脏水直接倒人容器中,影响实验效果。 (4)可将过滤出来的水,反复倒在毛巾上,进行过滤。 (5)为便于操作,可将纱布缝在铁丝圈上。纱网可用四根木棍固定。 五、活动延伸: 留疑问: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也会用到过滤这种方法?是呀现在可以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于是人们想办法将天上的雨水、江水进行多次过滤,就变成了我们吃的自来水。为了保护我们的水资源请大家节约用水。

2016尔雅通识课 《科学启蒙》 李俊 期末考试 新

?《科学启蒙》期末考试新姓名: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阿拉伯数字是哪个民族发明的:() 1.0分 ?A、 阿拉伯人 ? ?B、 印度人 ? ?C、 希腊人 ? ?D、 罗马人 ? 我的答案:B 2 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是

1.0分 ?A、 近藤真琴 ? ?B、 大木乔任 ? ?C、 福泽谕吉 ? ?D、 中村正直 ? 我的答案:C 3 按照柏拉图的观点,下列四个选项中层次最低的是:()1.0分 ?A、 Objects of sense experience ? ?B、 Images,Shadows of sensible objects ?

?C、 Objects of mathematics ? ?D、 Forms,Ideas, Purely intelligibles ? 我的答案:B 4 “洞穴喻”是哪位哲学家提出的:()1.0分 ?A、 巴门尼德 ? ?B、 康德 ? ?C、 叔本华 ? ?D、 柏拉图 ? 我的答案:D

5 发现了杠杆原理的科学家是 1.0分 ?A、 牛顿 ? ?B、 开普勒 ? ?C、 伽利略 ? ?D、 阿基米德 ? 我的答案:D 6 爱因斯坦真正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是因为学习了下列哪本著作:()1.0分 ?A、 《工具论》 ? ?B、

《大逻辑》 ? ?C、 《纯粹理性的批判》 ? ?D、 《几何原本》 ? 我的答案:D 7 笛卡尔的代表作是:()1.0分 ?A、 《方法谈》 ? ?B、 《新工具》 ? ?C、 《两个世界的对话》 ? ?D、 《大逻辑》 ?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好玩的空气》含课件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好玩的空气》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习探索空气的简单方法。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玻璃杯、玻璃缸、毛巾、背景音乐、袋子、气球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要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啊?那小眼睛可要看仔细了! 2、教师: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还是湿的呢?来,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是什么样的毛巾啊?是块干毛巾。 3、教师:这是什么呀?(杯子)老师现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们猜一猜毛巾会不会湿?(请你说一说) 4、教师:那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湿了没有呢?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湿了没呀?(没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却没有湿,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引出空气原理。 1、教师:老师再来变一个魔术,这是什么?(毛巾)这是什么?(杯子)我们也要把毛巾放进杯子里面,这次老师是斜斜地放进水里,小朋友仔细观察哦。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气泡产生)小朋友,猜一猜毛巾有没有湿呢?(请你说说看) 2、教师:到底毛巾湿了没有?让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湿了没有?(湿了)为什么会湿了呢? 3、教师:这一次啊,老师的杯子是斜斜地放进去的,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气,空气跑出来了,小朋友说一说什么跑进去了?(水)空气跑出来了,水就跑进去了,所以我们的毛巾就会湿了。而第一次没有湿,是因为空气跑出来了没有?(没有)所以毛巾是干的。刚才老师给小朋友变了两个关于空气的小魔术,好看吗? (三)身边捕捉空气,初步感知空气。 1、教师:那么空气它在哪里呢?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袋子),我要用袋子去捉空气,看看老师是从哪里捉到空气的(用袋子从桌子底下捉了一袋)我捉了一袋空气,你们说一说我是从哪里捉到的呀? 2、教师:老师捉了一袋子的空气,你们也想来捉捉空气吗?老师帮你们每人准备好了一个袋子,都有了吗?现在我们把袋口张开,来捉捉空气,捉好后要捏紧袋口,举起来,我看看,谁捉空气又多又快?(表扬幼儿) 3、教师:现在我们把袋口慢慢张开,用眼睛看一看空气,你能看得见里面的空气吗?(看不见)对,空气是看不见的。那么袋子里的空气有颜色吗?(空气是没有颜色的) 4、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来捕捉)袋口张开,用你的小鼻子闻一闻空气是有没有味道

幼儿园学前教育幼儿绘本大自然故事推荐 适合3—7岁幼儿阅读.doc

幼儿绘本大自然故事推荐适合3—7岁幼儿阅读 【导语】幼儿时期的绘本对孩子很关键,有条件的妈妈应该从孩子半岁到一岁左右每天定时定量给孩子朗诵绘本,哪怕十分钟,这种微小的时间在日后汇聚起来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阅读是不能够一蹴而就的,不是说你一个星期选一天读一小时,或者半个月选一天为阅读日孩子就能买账的,日积跬步,终至千里。 推荐一批大自然故事绘本,自然是一个大大的美丽世界,精彩纷呈,奥秘无限。我们用科学启蒙儿童的自然教育。美丽的大自然中有很多很多种动物和植物。每一种动物和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和智慧。这个世界上的每个角落里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生动而严谨的语言,述说着天地间的生物百态;精美而灵动的图画,描绘着动植物的传奇和色彩;科普解读和互动知识问答,活跃着孩子们聪颖的头脑。这样的阅读,可以获得认知,也能得到温暖和力量。让我们跟随这一套有趣的童话故事,去神秘的大自然世界中探险吧。 【点击查看】 绘本推荐:《自然科学启蒙(第一辑)》 绘本推荐:《自然科学启蒙(第二辑)》

绘本推荐:《自然科学童话》 绘本推荐:《家门外的自然课》 绘本推荐:《最美的大自然绘本.小小科学家》绘本推荐:《美丽自然》 绘本推荐:《自然之声多维立体发声鸟类》绘本推荐:《神奇校车自然科学篇:怒海赏鲸》绘本推荐:《大自然之旅系列》 绘本推荐:《我的第一套自然拼读故事》 绘本推荐:《我的第一本自然拼读书》 绘本推荐:《岩村和朗大自然童话》

绘本推荐:《宝宝初识大自然.科学童谣双语绘本》绘本推荐:《来,闻闻大自然的味道》 绘本推荐:《最美最美的大自然》 绘本推荐:《大自然中的美食》 绘本推荐:《自然拼读启蒙教程》 绘本推荐:《打开画册看自然》 绘本推荐:《亲亲自然》 绘本推荐:《自然拼读启蒙教程》 绘本推荐:《自然拼读启蒙教程2》 绘本推荐:《拉鲁斯大自然百科全书》

科学启蒙-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关于柏拉图的宇宙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1.0 分
? A、
柏拉图认为宇宙是有灵魂的活着的有机体
? B、
柏拉图认为宇宙存在理性
? C、
柏拉图认为宇宙是进化来的
? D、
柏拉图认为宇宙是一个有形体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建立量子理论体系。(1.0 分)
1.0 分
? A、
爱因斯坦
? B、
海森堡
? C、

普朗克
? D、
狄拉克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亚里士多德的()中开始讨论物质和可挥别的东西,进而讨论了发生和毁灭。(1.0 分)
1.0 分
? A、
《论灵魂》
? B、
《论生灭》
? C、
《形而上学》
? D、
《论天》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透视画法的首创者是()。(1.0 分)
1.0 分
? A、
布鲁内莱斯基

? B、
斐劳波诺斯
? C、
米开朗基罗
? D、
拉斐尔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5
《理想国》中与科学由直接关系的概念不包括()。(1.0 分)
1.0 分
? A、
理性
? B、
理念
? C、
理型
? D、
共相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6
阿德拉德集合了三个学派的成果,其中不包括()。(1.0 分)

活动名称:水变得干净了

活动名称:水变得干净了 设计意图:在《动物大世界》的我和动物是朋友的活动中,孩子们谈到如何许多保护动物的方法。与此同时,孩子们也说到了许多动物都快灭绝了,因为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由此他们联系自己的经验,谈到了人们砍伐树木使小鸟没有了家,被污染的水让鱼没有了家。可以看出孩子对动物爱和关怀。说着说着,黄若愚就说:“那我们喝的水也被污染了,喝了不是也会生病吗”?此时,马上有人反对王天浩说:“我们喝的又不是河里的水。”,虽然不在预设的目标中,但看到他们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也就没有阻止孩子们继续讨论。接着,孩子们开始谈到,我们喝的水是自来水,是干净的。此时的我关注着孩子,适时的提问:“那自来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怎么会干净呢?”孩子们顿时被我的问题给问住了。他们也非常好奇。于是,抓住孩子生成的兴趣和热点,我设计了“水变干净了”这个活动。通过实验让幼儿探索发现怎样可以让水变干净。 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大胆尝试探索实践 2、通过探索实践发现过滤现象。 活动准备: 纱布、筷子、网袋、沙子、土豆、自制漏斗,一次性杯子。

活动过程: 一、感知水变脏 1、洗土豆。提醒幼儿边洗土豆边观察水的变化。 2、师幼讨论:脏的水有什么用? 二、感知水变干净 1、尝试用简单的方法让水变干净。 1)谈论:怎样让脏的水变得干净一点? 幼儿讨论。 2)个别幼儿尝试让水变干净。 3)幼儿各自用提供的材料进行操作试验 2、介绍不同的方法: 师:你用什么材料让水变干净了?是怎样变的? 老师有目的的请用网袋、纱布的幼儿进行演示,介绍。 三、看录像了解自来水厂如何过滤 问:为什么会有沙子?有什么作用吗? 3、操作实验用沙子“过滤” 1)、教师出示棉花、沙子、过滤器等材料 问:怎样用这些材料把水变得干净? 请个别幼儿尝试 小结:原来沙子也有过滤的作用,能把比它小的泥土沉淀下去。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风

大班科技活动:神奇的风
活动目标:1、知道风的形成原理,探索产生风的各种方法。
2、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辨证地看待事物,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活动重点:知道风形成的原理。 活动难点:风对人类的利与弊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感受过风,和孩子事先一起收集一些关于“风”的资料和知识,。 物质材料的准备:扇子、KT 板、空塑料瓶若干、滚筒青蛙(铁饮料罐外包上手工纸,手工纸上画 有青蛙)。风与人们关系的 PPT。记录卡等 活动过程:
情景游戏 观察发现
● 意图:在游戏中发现空气流动产生风。 1、游戏:小小魔术师 师:不借助任何东西,怎样让一张纸放在侧着的手掌上让它不落下来。 幼儿游戏操作 2、讨论:你是怎么玩的,你有什么新发现,纸为什么在侧着的手掌上不落下 来。 小结:因为空气流动产生了风,风把纸贴在了侧着的手掌上,所以不落下来。
自由探索 交流讨论
● 意图:通过各种材料尝试制造风。 1、试一试这些材料你有什么办法让这些材料变出风来。 2、幼儿操作,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和探索的结果。 3、交流:你用什么方法变出风的? 小结,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当我们用扇、捏、吹、翻的方法时,周围的空 气就流动了,空气一流动就产生了风。
实践探索 提升经验
●意图:感知风会产生动力 操作活动:小青蛙赛跑 讨论:分组比赛,为什么小青蛙跑的速度会不一样? 小结:风大“小青蛙”就跑得快。风小“小青蛙”就跑得慢。

活动延伸 拓展经验
● 意图:简单了解风与人们的关系 1、师:今天我们一起动脑筋变出了风,平时你在哪里感受到风?讨论你喜欢 风吗?为什么? 2、幼儿观看 PPT,了解风与人们的关系。 小结:风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好处,但有时却很危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水变干净了 教案

大班科学:水变干净了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及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2、尝试探索用多种材料过滤脏水,感知通过过滤能使水变干净。 3、能依据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判断。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了一些关于水净化的方法 2、材料准备:实验材料人手1组(装有脏水的容器、透明杯子、漏斗、抹布、托盘) 过滤材料人手2组(沙子、棉花、小毛巾)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水的净化 导语:在今天的活动开始之前,老师请小朋友看一个小视频,把你们的iPad拿出来。 提问:①你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②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些脏的水变干净再给我们用呢?你们知道有哪些方法? (二)第一次操作:把水变干净 过渡:今天我们也来试试用过滤的方法让脏水变干净 1、认识净化材料,讨论如何做小实验 导语:今天老师准备了沙子、棉花、小毛巾这三种过滤材料,请你们试试用这些材料把水变干净。 提问:这里还有一些实验需要的辅助物品,我们可以怎么做这个小实验呢? 小结:我们可以将一次性杯子摆好,在上面放上漏斗,然后选用你需要的材料放在漏斗上面来过滤脏水,你的脏水要通过这些材料哦! 2、幼儿操作实验 重点:(1)、材料要铺在漏斗的中央,不能满处漏斗;(2)、水要从材料上流过。 3、分享交流,讨论有什么办法把水变得更干净 (1)过滤结果比较,引出多种材料组合过滤 提问:①谁来介绍一下你是几号水杯?刚才用了什么材料过滤? ②一种材料过滤和多种材料组合过滤相比较,哪种方法过滤更干净? 小结:用几种材料组合在一起,层数越多,过滤出来的水越干净。 (2)引出同种材料多次过滤 过渡:现在我们了解了材料的层数越多,过滤出来的水越干净。那么只用一种材料有没有办法过滤出那么干净的水呢? 提问:①刚才你们用一种材料过滤了几次? ②那我们多过滤几次呢?它的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 (3)针对同种材料过滤多次,个别幼儿演示并用杯子记录每一次的实验步骤。提问:①我们第一次过滤的水用这个杯子和数字几来表示? 过渡:接下来我们再用杯子1里的水进行第二次过滤,不过这次可不要倒完,我们第一次过滤的结果要留一点点样本在这里。 提问:②这是第几次的实验结果?那我们用数字2来表示。 ③想不想来试试第三次过滤,看看它还会有什么其他的变化?

大班科学活动 【神奇的空气宝宝】

神奇的空气宝宝 活动目标: 1、能运用感官,积极动手送脑,感知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 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的。 2、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用多种方式进行研究,懂得人与 动物都离不开空气。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 知欲,体验发现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白纸纸卷筒盆泡泡液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魔术引入主题;老师把一张纸放在手掌上做任意动作,不能让纸落地, 二、基本部分 1、幼儿每人一张纸,让幼儿把纸放在手掌上,做任意 动作,不能让纸落地。让幼儿说一说谁的手掌吸住 了纸,是怎么做到的? 幼儿:把纸放在手掌上,跑起来 2、师;哪一个小朋友来试试,使用什么方法让纸吸在 手上的呢? 幼儿:把纸放在手掌上,转起来摆动双臂

3、为什么转呀转,跑呀跑……纸就不落地了呢? 幼儿:空气阻力 4、风是怎样形成的呢? 幼儿;跑的时候,周围的空气也转动了起来,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风。 5、克里克里解答: 把纸放在手掌上不懂,手上的之就会掉下来,当我们的手掌挥动起来的时候空气宝宝也会运动起来,他们使劲的把纸按在手掌上,所以纸就牢牢地吸附在手上。 6、另一个老师吹出泡泡让幼儿去接泡泡,看谁接的泡 泡多(放音乐) 7、师;我们刚才接的泡泡里有什么? 幼儿;空气 师;泡泡里面卖的空气是怎么进去的呢? 幼儿;用嘴巴吹进去的 三、出事泡泡液,纸筒 1、师;纸筒里有什么啊? 幼儿;空气 师;我们怎么感觉纸筒里有空气的啊?(幼儿伸出 手,老师通过纸筒对着幼儿的手吹一下。)

2、让幼儿手里拿着一张纸,老师通过纸筒,吹一吹,看幼儿手里的纸有什么变化(纸会动起来) 四、动手操作 几个小朋友一组围在桌子边,桌子上有一个盆,里面盛 有泡泡液,让每一个小朋友一个纸筒,用嘴巴去吹泡泡 液,吹出泡泡。 师;不能用嘴巴和鼻子吹,看那个幼儿能变出泡泡。 幼儿;把纸筒的一端蘸到泡泡液以后,把纸筒倒过来放 到盆里。 幼儿;把纸筒的一端蘸到泡泡液以后,用手掌去拍另一 端。 幼儿;把纸筒的一端蘸到泡泡液以后,亲轻轻地向相反 的方向帅纸筒,会看到一串的泡泡。 克里克里解答; 纸卷筒的一端蘸肥皂水,然后把另一端放进水里,这是 纸卷筒向下压,谁宝宝们进入纸卷筒内,纸卷筒里的空 气宝宝们受到挤压,慢慢上升,然后触动了肥皂沫,就 吹出了大大的泡泡。 五、老师和幼儿一起用身体动作来表演:身体压泡泡 我是小小纸卷筒,我的肚子装着空气, 我是水宝宝,我来啦我来啦, 我是空气宝宝,谁在挤我呀?真讨厌

幼儿园学前教育幼儿绘本科学类故事推荐 适合3—10岁幼儿阅读.doc

幼儿绘本科学类故事推荐适合3—10岁幼儿阅读 【导语】幼儿时期的绘本对孩子很关键,有条件的妈妈应该从孩子半岁到一岁左右每天定时定量给孩子朗诵绘本,哪怕十分钟,这种微小的时间在日后汇聚起来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阅读是不能够一蹴而就的,不是说你一个星期选一天读一小时,或者半个月选一天为阅读日孩子就能买账的,日积跬步,终至千里。 推荐一批科学类故事绘本,原理要生动,图画要炫酷,理解要迅速!你知道曾经有一座会吸引船只的岛屿吗?哈哈,从现在开始科学不再是难题!玉米是怎么变成爆米花的?啊!他满腹学问,谈吐幽默,你一定会爱上这位可爱的朋友——科学!黄鼠狼放的屁其实是液体?哇,科学里有好多秘密啊!还等什么,快跟我一起打破沙锅问到底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科学进阶级级跳!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着重在于启发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因此一套低幼科普读物应该生动有趣而又深入浅出。 【点击查看】 绘本推荐:《自然科学启蒙(第一辑)》 绘本推荐:《启发Do科学第三辑》

绘本推荐:《自然科学启蒙(第二辑)》 绘本推荐:《科学饮食》 绘本推荐:《365个科学实验》 绘本推荐:《幼儿科学绘本第四辑物理篇》 绘本推荐:《简单的科学:2岁以上》 绘本推荐:《好奇小猫系列-怦怦跳科学图画书第四辑》绘本推荐:《阶梯科学书系》 绘本推荐:《自然科学童话》 绘本推荐:《最美的大自然绘本.小小科学家》 绘本推荐:《从小爱科学.神奇的化学》

绘本推荐:《小牛顿科学馆套装》 绘本推荐:《新生命科学绘本―呱呱坠地》 绘本推荐:《科学绘本》 绘本推荐:《小小科学家》 绘本推荐:《神奇校车自然科学篇:怒海赏鲸》绘本推荐:《我的科学认知书-杠杆》 绘本推荐:《聪聪科学创意游戏.我们的身体》绘本推荐:《简单的科学4岁以上》 绘本推荐:《小学生科学馆-低年级版》 绘本推荐:《小学生科学馆-高年级版》 绘本推荐:《你好!科学第二辑》

大班科学活动:把水变干净

大班科学活动:把水变干净(科学启蒙) 【活动目标】 1.探究把水变干净的方法,感知污水通过多层毛巾过滤可以变干净。 2.提高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材料投放: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视频,装满脏水的容器,干净的空杯,笔,记录表,毛巾,纱窗网,纱布,海绵,大的果冻盒。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观看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视频,引导幼儿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程序。 幼儿讨论:污水处理厂是怎么把脏的水变干净的? 二、幼儿第一次探究:怎样把脏水变干净? (一)出示脏水,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猜想。 师:这里有一盆很脏的水,它和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一样吗?怎样把水变干净? (二)教师介绍毛巾、纱窗网、纱布、海绵等材料,并鼓励幼儿尝试探索把水变干净的方法。 (三)师幼分享交流探究的方法。 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脏水变干净了吗?你们最开始的想法与实验结果一样吗? 三、幼儿第二次探究:怎样用毛巾过滤使水变得更干净? (一)幼儿探究,并用绘画形式记录自己的实验过程。

提醒幼儿用毛巾过滤时不能用手拧,要让脏水慢慢地从毛巾滴人到干净的空杯中;倒水的速度要慢,毛巾要把容器口封严,防止脏水直接倒人空杯中,影响实验效果;可将过滤出来的水,反复倒在毛巾上,进行多次过滤。 (二)幼儿分享交流用毛巾过滤把水变干净的方法。 师:你们是怎样用毛巾过滤使水变得更干净的? 四、组织幼儿讨论,拓展保护水资源的相关经验。 (一)师: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让水被污染呢? (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保护水资源的想法。 (三)小结:我们不将油腻的剩菜倒人下水道,洗餐具时尽量少用清洁剂,不向河里扔垃圾,少用染发剂等造成水污染的物品。大家都来保护水源,关心和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从自己做起,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更美好。 【活动延伸】 (一)生活活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好习惯。 (二)家园共育: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关于保护水资源的材料,进一步了解水的重要性。

科学启蒙 绪论——期末考试答案

1 Physical这个词源自于:() ?A、古罗马 ?B、古希腊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我的答案:B 2 按照维基的分类,医学属于下列哪门学科:() ?A、物理学 ?B、生命科学 ?C、健康科学 ?D、应用科学 我的答案:D 3 爱因斯坦认为西方科学形成的基础是:() ?A、柏拉图的理念论 ?B、形式逻辑体系和系统实验 ?C、辩证法和基督教 ?D、形而上学和经院哲学 我的答案:B 4 按人类对自然规律利用的直接程度,科学可以分为几类?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B 5

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科学的分类不包括 ?A、理论科学 ?B、技术科学 ?C、实验科学 ?D、应用科学 我的答案:C 6 目前,对科学的定义普遍认可谁提出的较为精准 ?A、牛顿 ?B、爱因斯坦 ?C、马克思 ?D、恩格斯 我的答案:B 7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对教育提出的三点尖锐的批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课程缺乏科学探究式教学和实践活动 ?B、不同程度地忽视基础理论教育 ?C、不重视研究生思维方法等科学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D、不注重专业类的教学 我的答案:D 8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是谁的著作:?A、费米 ?B、卡尔.马克思 ?C、恩格斯 ?D、爱因斯坦 我的答案:B 9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谁说的: ?A、黄万里 ?B、周恩来 ?C、钱学森 ?D、周树人 我的答案:C 10 “什么是科学”这个提法是恰当的,正确的。 我的答案:× 11 计算机科学属于物理学。 我的答案:× 12 科学知识极度依赖逻辑。 我的答案:√ 13 科学这个名词本身是需要发明创造的。 我的答案:√ 14 科学中以权威的言论作为真理。 我的答案:√ 15 西方科学的形式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一是古希腊哲学家们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二是文艺复兴时期发现进行系统的实验。

2016尔雅选修课《科学启蒙》课后习题答案

1 下列不属于形式科学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2 不属于社会和行为科学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3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西方科学的形成的两个基础是()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发现进行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到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4 Physic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原意是自然科学。() 我的答案:√对 1 中世纪前后,()的著述后来被翻译成拉丁文、希伯来文等欧洲国家语言,传递了古希腊的文明。 ?A、 ?B、 ?C、 ?D、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2 科学史学科的奠基人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3 西方科学起源于()。 ?A、 ?B、 ?C、 ?D、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4 爱因斯坦于200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的世纪人物之一。()我的答案:×对 科学启蒙绪论(三)已完成成绩:75.0分 1 西方公认第一位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是()。 ?A、 ?B、 ?C、 ?D、 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 2 欧洲古典时代是指()。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0.0分 3 苏格拉底被认为是逻辑体系的建立者。()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希波克拉底被认为是医学之父。() 我的答案:√对 1 东罗马帝国的立国基础不包括()。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罗马帝国灭亡后,其疆域主要分裂为()三种文明。 ?A、 ?B、 ?C、 ?D、 我的答案:A得分:0.0分 3 11世纪到13世纪的欧洲处于()。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4 基督教初期的追随者主要是日耳曼人。() 我的答案:√ 1 奥卡姆剃刀、牛津计算者的运动学以及布里丹和奥雷姆的力学属于()的成就。?A、 ?B、

科学启蒙 期末考试答案

西方公认第一位哲学家、科学家和数学家是()。(1.0分)1.0 分 A、 泰勒斯 B、 赫拉克利特 C、 毕达哥拉斯 D、 德谟克利特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建立量子理论体系。(1.0分) 0.0 分 A、 爱因斯坦 B、 海森堡 C、 普朗克

狄拉克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3 ()认为人类先天的观念和原则是被神或相等的存在放置在人的意识中的。(1.0分)0.0 分 A、 苏格拉底 B、 米利都学派 C、 巴门尼德 D、 笛卡尔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 4 苏格拉底将自己形容为一名心灵的()。(1.0分) 1.0 分 A、 医生

领导者 C、 助产士 D、 工程师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5 ()开创了量子力学。(1.0分)1.0 分 A、 爱因斯坦 B、 海森堡 C、 普朗克 D、 狄拉克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物体被抛出以后,推动其运动的是()。(1.0分)0.0 分 A、 抽象的、永恒的、普遍的 B、 抽象的、变化的、普遍的 C、 抽象的、永恒的、有针对性的 D、 抽象的、变化的、有针对性的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 7 被广泛承认的第一位科学家是()。(1.0分) 1.0 分 A、 伊本·路世德 B、 海什木 C、 迈蒙尼德 D、

阿尔哈曾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8 牛顿将奥卡姆剃刀原则作为自己哲学推理四条原则中的第()条原则。(1.0分)1.0 分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9 《美诺篇》主要讨论的是()。(1.0分) 1.0 分 A、 美德 B、

大班科学神奇的空气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空气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神奇的空气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的物质,初步了解空气流动产生了风,以及空气与人的关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神奇的空气教案吧。 设计意图: 我一直认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该再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应该注重将知识和儿童的生活有机牵挂起来,变静态的传递为动态的索取。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在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源于生活,缘于兴趣。”空气是人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无处不在,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但是在与中班幼儿平时的交流中,我发现幼儿对空气的了解知之甚少,于是我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活动主要通过五个阶段的实验让幼儿多种感官积极参与进行探索,从而了解空气的存在与神奇,感知空气流动形成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与人以及其它物质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注意让每个幼儿都参与进来。通过观察,发现真知;通过尝试验证真知,培养幼儿探究科学的能力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的物质。 2.初步了解空气流动产生了风,以及空气与人的关系。 3.培养幼儿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条形的气球11个、圆形气球1个、充气动物玩具2个、一个打火机、一根香条、5支小蜡烛、5个烧杯、一把扇子。 2.风车图片ppt。 3.关闭活动室的窗户。 活动过程: 一、师幼通过深呼吸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及特点 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 师引导幼儿用眼睛看、用小手摸、用鼻子闻,感知空气无色、无形、无味的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 通过深呼吸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直奔主题,同时又很巧妙地渗透了空气的基本特点,激发幼儿对空气的关注兴趣。 二、师幼通过“改造”气球感知空气的变形 1.老师出示不同形状的气球,以及不同形状的充气玩具。 2.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形状。 3.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玩具为什么能鼓起来? (幼儿讨论) 4.师小结过渡:这些玩具能鼓起来是因为里面填充了空气。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把它装在圆形的容器里,它是圆的;把它装在长方形的容器里,它是长方形的;装在兔子的气球里,它就成兔子形状了。空气是会变的魔术师,老师请你

大班绘本故事《猴子捞月亮》#

大班绘本故事《猴子捞月亮》 大班的孩子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精力充沛,富于幻想,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时机,也是开展科学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机。所以我借助这个寓言故事,引起孩子对物体在水中成像这一现象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猴子捞不到月亮的原因,感受寓言故事的乐趣。 2、观察并了解物体在水中成像的现象。 3、知道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農嫔隨鑣趱艺餅丛滤覬頑賴頸茲異黪証妪锒璽櫧隐钙铟載骖毙钿鴟銻驽紛韬蕁笕绶诿觴飲銪狹册祿幣镫陇饋轶臍捣诙賤赈绡审戀祢叽夠钾。 【活动准备】 1、一串毛绒小猴玩具、每组一盆水、一个手电筒。 2、《猴子捞月亮》故事挂图、《猴子捞月亮》的动画故事。颇纫鹆儲轟磧寿苧诧兩摄鋮喪剛禄鲩盡陉魯铄儔勞潍荫鸡骘灯請掼蒉喽殴翘鎰赋讕窥記驤應駙纬業錮撳璎厴砗 僑俦懲嵛砗達闭镄嘍紺廁銑。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一物象人又象狗,爬竿上树是能手,擅长模仿人动作,家里没有山中有。(猴)教师出示一毛绒小猴玩具,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请幼儿欣赏《猴子捞月亮》故事,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1)猴子们在水里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月亮捞上来了吗?他们的心情怎样? (2)分析猴子们为什么没有捞上月亮来,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猴子? (发散幼儿思维:这是一群笨拙的猴子、敢于尝试的猴子、顽皮的猴子、不爱动脑筋的猴子等。) 3、请幼儿看挂图完整地欣赏故事,讨论听了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4、组织幼儿做实验。 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 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让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乐槠燦锦渍缋顾殁痫冻鼍儼蒞诚纯皲

2016科学启蒙答案

科学启蒙绪论(一)已完成成绩:75.0 分
1
下列不属于形式科学的是()。
? ? ? ?
A、地球科学 B、数学 C、计算机科学 D、数理统计
我的答案:A 得分:25.0 分
2
不属于社会和行为科学的是()。
? ? ? ?
A、心理学 B、经济学 C、地理学 D、工程学
我的答案:D 得分:25.0 分
3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西方科学的形成的两个基础是()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发现进行系统的 实验有可能找到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 ? ? ?
A、希伯来文明开创的严谨求实的真理探索形式 B、希伯来文明记录于宗教典籍中人类对于神性与理性的分辨与探索精神 C、古希腊哲学家们发明的记录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形式逻辑体系 D、古希腊文学中体现出来的对于理性和拼搏精神的追逐
我的答案:C 得分:25.0 分
4
医学属于生命科学的一部分。() 我的答案:√得分:0.0 分

科学启蒙绪论(二)已完成成绩:100.0 分
1
中世纪前后,()的著述后来被翻译成拉丁文、希伯来文等欧洲国家语言,传递了古希腊的 文明。
? ? ? ?
A、埃及语 B、希伯来语 C、阿拉伯语 D、撒克逊语
我的答案:C 得分:25.0 分
2
科学史学科的奠基人是()。
? ? ? ?
A、Isaac Newton B、Isaac Asimov C、Paul Forman D、George Sarton
我的答案:D 得分:25.0 分
3
西方科学起源于()。
? ? ?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希伯来 D、文艺复兴
我的答案:A 得分:25.0 分
4

尔雅通识课科学启蒙李俊期末考试新

尔雅通识课科学启蒙李 俊期末考试新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姓名:???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 阿拉伯数字是哪个民族发明的:() 1.0?分 A、 B、 C、 D、 我的答案:B 2 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是 1.0?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3 按照柏拉图的观点,下列四个选项中层次最低的是:()1.0?分 A、 B、 C、 D、 我的答案:B 4 “洞穴喻”是哪位哲学家提出的:() 1.0?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5 发现了杠杆原理的科学家是 1.0?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6 爱因斯坦真正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是因为学习了下列哪本着作:()1.0?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7 笛卡尔的代表作是:() 1.0?分 A、 B、 C、

D、 我的答案:A 8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由哪位先辈提出的:()1.0?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9 《神谱》提出了神的什么理论: 1.0?分 A、 B、 C、 D、 我的答案:C

10 开创量子场论和量子点动力学的科学家是:() 1.0?分 A、 B、 C、 D、 我的答案:D 11 时间的进制是由哪个文明首先创立的:() 1.0?分 A、 B、 C、 D、 我的答案:A 12 下列声称“实验和经验事实需要体统的数学的概念进行解释”的科学家是:()1.0?分

大班科学神奇的空气教案反思

(封面) 大班科学神奇的空气教案反思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设计意图: 我一直认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该再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应该注重将知识和儿童的生活有机牵挂起来,变静态的传递为动态的索取。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在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源于生活,缘于兴趣。”空气是人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无处不在,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但是在与中班幼儿平时的交流中,我发现幼儿对空气的了解知之甚少,于是我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活动主要通过五个阶段的实验让幼儿多种感官积极参与进行探索,从而了解空气的存在与神奇,感知空气流动形成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与人以及其它物质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注意让每个幼儿都参与进来。通过观察,发现真知;通过尝试验证真知,培养幼儿探究科学的能力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的物质。 2.初步了解空气流动产生了风,以及空气与人的关系。 3.培养幼儿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条形的气球11个、圆形气球1个、充气动物玩具2个、一个打火机、一根香条、5支小蜡烛、5个烧杯、一把扇子。 2.风车图片ppt。

3.关闭活动室的窗户。 活动过程: 一、师幼通过深呼吸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及特点 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 师引导幼儿用眼睛看、用小手摸、用鼻子闻,感知空气无色、无形、无味的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 通过深呼吸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直奔主题,同时又很巧妙地渗透了空气的基本特点,激发幼儿对空气的关注兴趣。 二、师幼通过“改造”气球感知空气的变形 1.老师出示不同形状的气球,以及不同形状的充气玩具。 2.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形状。 3.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玩具为什么能鼓起来? (幼儿讨论) 4.师小结过渡:这些玩具能鼓起来是因为里面填充了空气。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把它装在圆形的容器里,它是圆的;把它装在长方形的容器里,它是长方形的;装在兔子的气球里,它就成兔子形状了。空气是会变的魔术师,老师请你们来看看空气是怎么变形的。 5.老师取出一个条形状的气球,通过挤压把它设计成一小狗模样。 6.把10个条形状的气球分发给幼儿进行造型设计。其余幼儿注意观察这些条形状气球的变化。

儿童绘本图书

第一名是明天出版社的《你睡不着吗?》 上榜理由: 寒冷的夜晚,小小熊睡不着,因为他怕黑。大大熊为他一次次点上灯,最后连灯王都点上了,但小小熊还是害怕-熊熊洞外很黑啊,洞里的灯可照不亮外面世界的黑。怎么办呢?大大熊带着小小熊到熊熊洞外,一起面对外头漆黑的夜晚…… 大大熊的耐心和长久的关注与陪伴,是小小熊赶走害怕的力量所在。一本非常经典的睡前故事读本,简简单单的生活片段中酝酿的是亲子间的亲密和关怀,非常适合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并列第一名是接力出版社的《14只老鼠系列》 上榜理由: 吃早餐的时候,数一数家里有几个人?爸爸、妈妈、宝宝、奶奶……有14 个人吗?《14 只老鼠吃早餐》的书中可真的是14 个成员围着一张大大的圆桌在吃早餐。10 个老鼠兄弟姐妹一起采了树莓,爷爷、奶奶做着橡树面包,爸爸煮了一锅蘑菇汤,好热闹! 这套系列书还有《14 只老鼠赏月》《14 只老鼠挖山药》《14 只老鼠大搬家》《14 只老鼠过冬天》《14 只老鼠去春游》。精美的图案刻画了每一只小老鼠的模样,配有不同色彩的情境,让你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乐趣。 第三名是明天出版社的《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 上榜理由

一本双语的图画书,在不断重复的句式中,宝宝渐渐感知到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的韵律,随着那节奏可以轻松、欢快地唱起来!同时配有大大的、色彩鲜艳的画面,让宝宝在即使不懂所听的语言是什么意思的情况下,也一样知道妈妈在讲什么。 第四名是连环画出版社的《野孩子图画书系列》 上榜理由: 这一套原创图画书共6 本:《我的理想》《我们要第一》《看不见的马》《蛐蛐和蝈蝈》《什么猫都有用》《一园青菜成了精》。 你可以把它们看作"野孩子们"的6 道召集令:来,一起走向乡野户外,邂逅小圆石子儿、蛐蛐、蝈蝈、蚂蚁、蔬菜、瓜果……用心体味这一份来自乡村童年的"野劲儿"和活力。 第五名是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世界为谁存在?》 上榜理由: "世界为谁存在?"狮子宝宝问爸爸。"呃,看看你的四周,"爸爸回答,"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绿油油的草原,让你跑跳奔放,每一只斑马、羚羊与大象,帮助你成长茁壮,每一块耸立平滑的岩石,让你享受阳光。你应该相信,世界为你存在!" 一本美好而大气的书,透过不同物种的亲子对话,和孩子分享我们的世界观:世界因为所有存在的生命而生生不息,你也是其中最宝贵的。当世界需要你的时候,付出你自己的力量,让世界更美好。 第六名是河北教育出版社的《让路给小鸭子》

大班科学:神奇的空气

大班科学:神奇的空气 大班科学:神奇的空气 设计意图: 我一直认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该再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应该注重将知识和儿童的生活有机牵挂起来,变静态的传递为动态的索取。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在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源于生活,缘于兴趣。”空气是人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无处不在,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但是在与中班幼儿平时的交流中,我发现幼儿对空气的了解知之甚少,于是我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活动主要通过五个阶段的实验让幼儿多种感官积极参与进行探索,从而了解空气的存在与神奇,感知空气流动形成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与人以及其它物质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注意让每个幼儿都参与进来。通过观察,发现真知;通过尝试验证真知,培养幼儿探究科学的能力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的物质。 2.初步了解空气流动产生了风,以及空气与人的关系。 3.培养幼儿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条形的气球11个、圆形气球1个、充气动物玩具2个、一个打火机、一根香条、5支小蜡烛、5个烧杯、一把扇子。 2.风车图片ppt。 3.关闭活动室的窗户。 活动过程: 一、师幼通过深呼吸初步感知空气的存在及特点 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

师引导幼儿用眼睛看、用小手摸、用鼻子闻,感知空气无色、无形、无味的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 通过深呼吸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直奔主题,同时又很巧妙地渗透了空气的基本特点,激发幼儿对空气的关注兴趣。 二、师幼通过“改造”气球感知空气的变形 1.老师出示不同形状的气球,以及不同形状的充气玩具。 2.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形状。 3.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玩具为什么能鼓起来? (幼儿讨论) 4.师小结过渡:这些玩具能鼓起来是因为里面填充了空气。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把它装在圆形的容器里,它是圆的;把它装在长方形的容器里,它是长方形的;装在兔子的气球里,它就成兔子形状了。空气是会变的魔术师,老师请你们来看看空气是怎么变形的。 5.老师取出一个条形状的气球,通过挤压把它设计成一小狗模样。 6.把10个条形状的气球分发给幼儿进行造型设计。其余幼儿注意观察这些条形状气球的变化。 幼儿进行操作老师表扬心灵手巧的幼儿。 7.拓展过渡:空气是个魔术师可以任意改变形状,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东西和他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你能想出来吗? 幼儿思考,交流。 师小结:像空气一样的气体,像水一样的液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比方说天上的云、雾、风,我们吃的油等等。 设计意图: 此环节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去主动发现空气是没有固定形状的。结尾的拓展是对幼儿好奇心的培养,让幼儿学会联系生活中的所见进行比对从而拥有更多的发现。 三、通过造风实验感知空气流动产生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