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社会

浅析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社会

浅析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社会
浅析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社会

浅析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社会

摘要:东晋诗人陶渊明,受儒道学说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多以田园诗为主,除此之外还有辞赋和散文等。他的作品有的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有较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有的是抒发了在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酬的满腔愤慨。随着他的归隐,他的田园诗蕴含了浓厚的现实主义精神。本篇论文从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美好理想社会等方面对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社会进行分析。

关键词:陶渊明乌托邦社会

陶渊明本是一个怀有满腔报国情的爱国志士,但是在他多次投入军幕却不见国家有任何复兴的希望后,他心灰意冷,便远离了政坛,隐居田园。他热爱美好的田园生活,因为他“性本爱丘山”。他三十年的政坛生涯并没有给晋末动荡不安的社会带来一点安宁,反而使他更加看透当时的社会政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便选择了归隐田园。

一、陶渊明的生平及思想

(一)质性自然

晋穆帝永和八年壬子,陶渊明生,卒于元嘉四年,卒年七十六岁。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爱丘山,不同流俗。

简文帝咸安元年辛未,政局混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陶渊明此年开始游宦,以谋生路。

二十一岁那年,陶渊明薄宦,二十二岁结束薄宦回家,直到二十五岁移居市廛,共三十年。所以他在他的《归园田居》中提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五十五岁的时候,陶渊明终于能够归家隐居。在其隐居的这些年中,有《桃花源诗并序》《述酒》诗作等作品创作出来,广为流传。

陶渊明的一声都追求自然,为人质朴纯真,非常的干脆鲜明。从陶渊明的人格方面来看,梁启超曾对他做出很高的评价:“第一,须知他是一位极热烈、极有豪气的人;第二,须知他是一位缠绵悱恻最多情的人;第三,须知他是一位极严正道德和责任心极重的人。”梁启超先生对陶渊明的评价之高足可见陶渊明先生的人格高尚。论其出身,也只不过是一位贫困的农民,但是他独具魅力的人格和与众不同的人生观,使他如一朵清莲一般绽放在这混乱的年代里。因为陶渊明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所以他能比正常人更深刻的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再加上他本是农民出身,自小丰富的生活经验是他更为深刻的体会这人生妙味的另一不可缺少的原因。

(二)安贫乐道的思想

陶渊明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思想家,他的部分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哲学意味。他的诗不像有些作家一样从深奥晦涩难懂的哲理入手,而是从最基本的生活出发,用心体会感悟生活,把生活感受升华为哲理写入诗中,非常耐人寻味。

陶渊明的思想核心是尊重、崇尚自然,这也成了陶渊明创作和生活的最高原则。他认为,人是秉承天地间的灵气的,就不应该落入世俗。在陶渊明的较多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他对于自然山水田园的向往和依依不舍之情,所以他认为,隐居田园,在山林中自由畅快的生活是最符合人的本性的。

《归园田居》其一就很好地解释了陶渊明这种返还自然的人生态度,“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三十年,正是陶渊明远离田园为官的三十年。但是在他看来,自己就像是一只误入樊笼的鸟儿,在尘世间被囚。他认为世俗间的名利金钱就像禁锢人的笼子一样,会束缚人的天性和自由。人只有回到原本初始的状态,自然而然的,才能释放人的内心,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陶渊明在作品中经常以归家的鸟儿暗喻心中对于自然的向往。在《归鸟》中作者写到:翼翼归鸟,相林徘徊。岂思天路,欣及旧栖。在《归去来兮辞》中作者也提到: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诗人借着归鸟眷恋山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

陶渊明这种处处体现出来的渴求返还自然的思想,包含着对于礼法社会的厌恶及对自然状态的渴望。虽然陶渊明对待这种厌恶的态度有些消极,只是想隐居山林,是做无谓的逃避,但是这其中却暗含着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积极意义。陶渊明的诗在我们读来会让人心情平静,他的诗很美很真,陶诗的美与真,就在于它其中蕴含的自然美,这种自然美就是来源于他一直坚持的返还自然,追求本真的内心追求。

返还自然是陶渊明总的思想倾向,在道德修养方面来说,陶渊明提出并奉行的原则是“抱朴含真”。“朴”原本是老子提出的观念,老子对于他有两种理解,一就是指宇宙万物的根源,另一解释就是没有被礼法洗劫,纯真朴素的人性。陶渊明选择的就是后一种解释。关于“真”的理解,陶渊明坚持的是与世俗礼法相对立,也就是坚持人的本性,所以总和起来,陶渊明提出“抱朴含真”的意思就是保持人的本性,不受世俗礼教干扰。在陶渊明的思想中,一个人只要善于养真,能够保持本心,就能独立于污浊的社会之外。

与陶渊明有关的另一种思想就是魏晋玄学,前面所提到的陶渊明的主导思想就是在玄学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别是玄学思想中反抗名教的进步派,对陶渊明的影响颇深,如嵇康、阮籍二人。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继承老子哲学,在玄学的各流派中,陶渊明理所当然的倾向嵇康和阮籍,陶渊明的《杂诗》《饮酒》等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阮籍的《咏怀》中所蕴含的感情可谓是一脉相通,但陶渊明也不是盲目倾向于嵇康阮籍二人,他们的标榜自然是为了反抗当时的政权,而陶渊明则是真心的崇尚自然。他的生活,他的思想简单纯朴,所以使他的整个诗歌创作都接近纯自然化的地步。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是他自己在生活中多年总结出来的,是一种对于生活,对于社会的态度。这种思想的形成与当时他在那个乱世中所处的地位及整体社会环境都有很大关系。除了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有这种思想的体现,还表现在他提倡躬耕,认为只有身体力行的自食其力才是最符合他的生活原则的。躬耕的生活很苦,但是陶渊明一直坚持这种“苦中作乐“的生活方式,而这也源于他几次不愉快的入仕经历。“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等等诗句都一再提及自己的劳动生活,可见他对于这种布衣躬耕的生活有多热爱。

总之,无论是他的生活中所提倡坚持的生活方式,还是诗歌创作中所蕴含的感情,都达到了自然的境界,与自然融为一体。在中国古代的众多诗人中,他的确是一位非常闪耀的人物。

正是由于他所接受的这种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他颇为丰富的入仕经历才使得陶渊明在作品中幻想出了一个“桃花源”一样美好的大同世界。

二、陶渊明美好的社会理想——大同社会

(一)自给自足的生活

陶渊明在其作品《桃花源记》中描述了这样一个不被世俗干扰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样一个优美的是世外桃源,是与世无争的,是纯净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受干扰,生活自给自足。

《桃花源记》本是《桃花源诗》的序,在《桃花源诗》中,作者也提到: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人们隐居避世,进出桃花源的路也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荒芜不被人知晓,人们生活在其中相互勉励支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洒下一片绿荫,竹林也非常的浓密,一片林荫。人们随着季节种植各种蔬菜庄稼,在春天,人们收取蚕丝,秋天到了人们收获了庄稼却不用交“王税”。人们的生活不用依靠外人,自己就可以满足。这种生活和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小康生活应该没多少差异。但作者在两篇作品中都提到了一个前提,在《桃花源记》中,作者提到,生活在桃花源中的人们问今是何世,尽然不知道有汉,更不要说是魏晋了;在《桃花源诗》中,作者也说秦始皇暴政,打乱了整

个天下的纲纪,有贤能的人纷纷避世躲避祸乱。可见人们生活的自己自足的前提便是没有人们的头上没有长期盘踞的那些为了利益而兵戎相见的官僚政团。陶渊明幻想的这个没有战乱,人与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人们自己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的桃花源,对于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社会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一种心灵的归宿,而这也恰恰是陶渊明想一直追求的。他想追求一种光明纯洁,没有被污染的社会,人们不用为了吃穿而发愁,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大动干戈。

陶渊明所处的晋末社会已濒临坍塌,国与国之间兵戎相见正是因为统治者的利欲熏心,而发动这样的战争最深受其害的就是普通人民,陶渊明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他笔下描绘的这个躲避纷争的桃花源,正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内心最真实的呼喊,他们想要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家,没有统治者的残暴压迫剥削,人们自己耕种,老人孩子和谐相处,就像《桃花源诗》中提到的“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小孩子自由自在的欢乐歌唱,老人来往游玩。每个人都生活的随心所欲,不用为生计而发愁,希望能过上靠着自己劳动而富裕的日子。

(二)自然淳朴的生活态度

陶渊明一再追求一种纯真自然的生活,真诚,淳朴。他痛恨礼教,他在《劝农》中旧提到了上古人民淳朴快乐的生活:悠悠上古,厥出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他的理想就是希望人们能拜托礼教加在人身上的各种枷锁,恢复人类自然纯朴的本性。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给大家展现了这样一幅家庭生活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旁边种植着桑树竹林等,老人和小孩都怡然自乐,生活的悠然自得。这种自然状态下的人们的生活,才是陶渊明本人所最希望看到的。桃花源中的人们以一种自然纯朴的态度生活,这种态度可以分两方面来看,一是对待外来人的态度,二是自己生活的态度。

首先,对待外来人的态度。《桃花源记》开篇便提到:东晋太原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打鱼为生,结果不小心迷路走进了桃花源,揭开了桃花源的神秘面纱。桃花源的人们对待他非常的热情,民风淳朴。人们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外来人而对他疏远,相反的,人们都来询问他,文中提到的“咸来问询”便很直接的体现了人们的淳朴,并且很热情的邀请他们去各自家里做客,并且摆酒杀鸡招待这客人。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更是体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的淳朴和热情。

其次,自己生活的态度。桃花源的人们依靠自己的劳动生活,自己致富,粗茶淡饭,粗布麻衣,不受世俗名利所累,更不会因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刻意追求什么物质的享受。这种人类最原本的生存状态也恰恰体现了桃花源中的人们自然淳朴的生活态度。

陶渊明用自然的标准去衡量现实,发现现实中的丑恶与虚伪。陶渊明坚持自然,和虚伪的名教黑暗的政治以及竞逐名利的世俗社会相对抗,但是有时候陶渊明也会禁受不住诱惑,所以崇尚自然和顺从名教两种思想常常使他不得安宁。但是他心中一直坚持着“桃源圣地”,一直都没有放弃。

总之,陶渊明虽然本性是一个恬静的人,但他像封建时期许多士大夫一样,怀有建功立业的壮志,在晋末动荡的时期内,他投身于政治的漩涡中,希望有所作为,但经过几番出仕,知道这是不可实现的,便选择了归隐。他在政治斗争中

没有崭露头角,不是风云人物,但也不甘寂寞。而这一切也促成了他心中“桃花源”的形成,一种美好的理想的大同社会。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

目录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前言 3 一、陶渊明的人生及思想 3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4 结束语11 注释、参考文献12

【内容摘要】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本文详细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反映的生活内容、主要风格及其影响因素,陶渊明诗歌的高超技巧和独特风格是被广为传诵的重要原因,陶渊明诗的特色是朴实、自然,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包含了作者高度的匠心。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且还富有悠远的意境。他开创的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 陶渊明田园诗质朴冲淡意境之美理趣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艺术特色 【前言】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山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开创了一种新的审美领域,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风格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一切的取得与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从而使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永垂不朽的地位。 一、陶渊明的人生及思想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世号靖节先生。他的祖、父辈曾做过大官,但到他这一代,由于门阀士族制度的专制,出身庶族寒门的陶渊明家族遭到排挤,家道中落。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陶渊明对统治阶级还抱有幻想。青年时代的陶渊明面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还有着“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然而美好的愿望总是难以实现,尽管到了二十九岁,陶渊明出仕做官,但那都是些有名无实的小官。陶渊明深深地知道要实现“大济苍生”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实在难于登天,况且身在仕途,面对达官显贵还要降志辱身,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因此而心力憔悴。理想的破灭,仕途的尔虞我诈令他最后狠下决心,在四十一岁那年决计弃官归隐。本着此生虽不能让理想变为现实,但也决不同流合污的思想。在以后的日子里陶渊明过着“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朴实而又有情趣的乡村田园生活,也正因为有这样的生活,也就有了他纯洁、幽美的田园诗作。他的田园诗,描绘了乡村田园景物及其在农村生活、劳动的情景,有着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当时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田园生活的热爱,从中表现出他高深圣洁的思想情操。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首先开创了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新的境界的,是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姓名:蒋娜班级:09汉语言1A班学号:20091201479 序号:20 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或云名潜,号五柳先生,谥曰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幼年生活大部分时间在外祖父家里度过。这为他以后的思想和创作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陶渊明一生创作的作品不计其数,现今仅存诗歌共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体裁丰富,包括田园诗,咏史诗,赠答诗,咏怀诗,行役诗等,但成就卓越的还是田园诗,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这此种题材上建树最显著,故而陶渊明又被誉为“山水田园诗人”。 虽然陶渊明身世显赫,作品云集,但一生中所遭受的苦难也是众多,对世事看的相当透彻,因此,在晋安帝义熙元年乙巳(405)年时,54岁的陶渊明决定从此隐居,这是他一生的分水岭和转折点,而陶渊明隐居的原因至今也是学术界们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我简单做了如下几点概述: 1、孤傲不群的个性 因陶渊明生活在魏晋时期,故而受魏晋玄风的熏陶,他最大的特点是“质性自然”,“任真自得”。萧统《陶渊明传》中说:“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这里所说的“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即超凡脱俗、崇尚自然、为人率真的天性。 他的性情从来与世俗不合,他自称“少无适俗韵”、“性刚才拙,与物多舛”。生性耿介者,行为与俗人相异。正是这种真率耿介的独特个性,使得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个性是个体生命的真正本质,是决定人生选择的最直接因素。而陶渊明生性孤傲不群,喜爱追溯自然的性格从没消减,这是他晚年宁弃官,隐居山林的原因之一。 2、崇尚自然的性情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思考。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质而存在,依靠它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朴素而归真。所谓

乌托邦与反面乌托邦小说研究综述

摘要:乌托邦与反面乌托邦小说是西方文学长河中的一条绵绵细流,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对人类的生存境遇进行了思考。本文从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对其进行总体评述。 关键词:乌托邦;反面乌托邦;综述 自从潘多拉的盒子合上那一刻起,人类就在不停地为寻找希望而努力,为寻找到一个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就这样,乌托邦(utopia)——这一具有美好未来意蕴的术语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各种社会问题和环境危机不断出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诸如:对科学技术的过分依赖,致使人们的生活逐渐机械化、教条化,从而丧失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对科学技术的过度应用,致使人们对自身的安全越来越担心,越来越恐慌。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整容技术等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对科学技术的过分开发,致使人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恶化;大气污染、白色污染、核污染等问题接踵而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乌托邦的理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人们曾经渴望的美好境界在这一系列危机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乌托邦走向了它的反面。 反面乌托邦(dystopia)是“把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乌托邦描写作为讽刺幽默手段加以运用,预示未来世界的恐怖可怕,讽喻现实社会的丑恶腐败。”它不但对乌托邦所设想的理想境界进行了讽刺,而且对人类的现实处境进行了警示。尤其是在文学中,反面乌托邦小说通过各种视角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处境给予了淋漓尽致的描绘,从而引起人们从外到内的思考和反省。 一、国内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乌托邦小说和反面乌托邦小说一直却处于边缘的位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表面上看,乌托邦小说似乎仅仅是对美好未来的畅想,而反面乌托邦小说则是对这种畅想的否定。但实际上,从其内在本质上看,它们无疑都是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与反思,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本真追求。它们之间是一种承继关系,反面乌托邦小说正是乌托邦小说的延续。而整个西方文学史不就是一部关于人的精神的发展史吗?从这个角度来看,乌托邦小说和反面乌托邦小说作为“亚小说文类”,它们所反映的内涵正是贯穿整个西方文学史的主题,它们的重要地位是不能否认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的乌托邦研究比较分散,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格局。其中,有一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政治和美学领域,而且大多是从哲学或美学的角度对乌托邦思想或乌托邦情结进行了解读,包括对马尔库塞、诺齐克、布洛赫、曼海姆等人的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关评述。还有一部分涉及了文学中的乌托邦和反面乌托邦。本文只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文学中的乌托邦和反面乌托邦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与评述。我国关于文学中的乌托邦与反面乌托邦现象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基本上是从对《理想国》《乌托邦》《基督城》《太阳城》等单部作品的评论开始的。从评论的形式上来看,多数评论是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出现的,主要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评述,尤其是集中在对小说的理想社会及其各种社会制度的优缺点的阐述上。个别批评家侧重两部小说的比较研究。较有代表性的评论是:耿伟的《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以(乌托邦)为创立标志?》,王启民的《比较论略》等。 第二阶段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大多还是以单篇论文为主,只有个别评论者进行了整体评述,而且大多数都是对乌托邦小说的总体评价。即使有对反面乌托邦小说的评论,它也只是作为乌托邦小说的一个延续部分出现的,因此对反面乌托邦小说的研究还只是一些仅限于内容介绍的一般性评述。至于对反面乌托邦小说的综合评述更是少之又少,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风格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风格 内容摘要: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本文简要论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陶渊明的田园诗恬淡自然,不加雕饰,极尽语言之美,简练丰富,不相重复,包含了作者高度的匠心。陶渊明的田园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且还富有悠远的意境。陶渊明的田园诗随意点染,清新自然,而有无尽的神韵。诗歌内容丰富、充实,意蕴深厚,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田园隐居生活的各个方面。他开创的田园诗,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恬淡自然;意境悠远;朴实无华 陶渊明(365-427),出生于东晋末年,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谥号靖节先生,桪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是多方面的,在他的笔下,田园、劳动第一次具有真正的审美意义。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 现从艺术特点、意境特点、语言特点、笔法特点四方面浅析陶渊

明田园诗风格。 (一)艺术的特点:恬淡自然、醇厚隽永。 纵而观之,其田园诗的题材和内容多采自归隐后的生活,他将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认为自躬自耕式的生活虽苦且累,然而却是最贴近田园的纯自然性质的生活。其诗所描写的对象,亦是习见常闻的事物,如村舍、鸡犬、桑麻、豆苗、耕种、风雨等,都是直写其物其事,而不讲究词藻上的华美,粗略几笔即勾勒出景物的神韵,形似更神似。此种白描功底,于平淡中透出丰富联想,于联想中生出诗的“淡永”意境。可谓“极平常之景,各生趣味”、“无一修饰之语,而其间无穷妙味。”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未及“人”字却有“人”在诗中之实感,读来颇有闲趣;“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其一),一个“贮”字,情景交融,平生绮丽;“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拟古》其三),读来但觉春意四溢、草木满堂,自然中显神奇。 (二)意境的特点:开创了诗歌的意境美,诗韵味极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 陶诗常常取发“自然”和平常人的生活,却通过诗人的组合,又呈现了新的意境,给人以美感。“日入室内暗,荆薪代明烛,”(《归田园居》其五)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束照明的荆条,但是诗人写出来就增强了亲邻之间欢聚谈笑的生活气氛。这一气氛的形成,也正是诗人甘愿归隐躬耕,坚守精神家园的结果。“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移居二首》其一)就具体地写出他安贫守俭的生活,看似平淡,但平淡

陶渊明为何辞官归隐

陶渊明为何辞官归隐 关于陶渊明的出仕与隐退,人们习惯于从社会大环境崇尚隐逸之风和他内儒外道的思想去解释。其实,抓住陶渊明五次仕宦经历,历史地具体地去分析他为何隐退守拙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认识。笔者认为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会现实使然。 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不无关系。就是这种崇尚自然、悠然洒脱的天然禀赋,使他不堪“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最终挂官归田。他写了《归去来辞》,在诗中他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超然的性格使他宁可饿肚子,也不愿违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迹官场了。在《归田园居》中,诗人歌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身恋归林,池鱼

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短短几句,对仕途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因“质性自然”“本爱山丘”,视仕宦之途为樊笼的陶渊明,终辞职归隐,抛离尘杂,返归自然。 陶渊明归隐田园不仅要与他率真的个性结合考虑,更要从广阔的政治背景以及他的仕宦生涯去体察,他的入世与出世可以说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陶渊明虽最终解职归田,但他少壮时,却是有一番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思想的。在《饮酒》、《杂诗》等诗歌中,他曾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表明了他并非一开始就有出世的想法。他出生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第一次出来做官,到四十二岁挂官归田共十三年。这期间,陶渊明

读《美丽新世界》——浅谈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读《美丽新世界》——浅谈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作为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金的《我们》齐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享有相当高的世界声誉。虽然就连高中英语课文中都对其有过介绍,但它却是我在这三部书中最晚读到的一本。比起《1984》曾在我个人的思想历程里扮演过极其重要的启蒙角色(当然,相信有无数青年都会有类似的感受),《美丽新世界》则让我多看到了另一些可能。它描述的乌托邦场景,较之另外两本会少一些极权色彩,但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某种程度上说也更加值得警醒。 *三种乌托邦的比较 尼尔·波兹曼在其名作《娱乐至死》中,一开始就提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并认为世界最终没有发展成乔治·奥威尔的预想,却越来越向赫胥黎所描绘的方向发展。《娱乐至死》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里的矛头明确指向电视、电视节目等娱乐性设施。波兹曼认为一切公共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政治、新闻、教育等多个方面成为了娱乐的附庸,人们的思考能力受制于此,最终娱乐至死。 《美丽新世界》中描绘的社会与其确有共通之处。《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得名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牛津词典的解释是“本欲改善人们的生活,实则带来预料不到的问题”。这个新世界是一个设定好的机械化的盛世,尊奉汽车大王福特为救世主。科技与政策管理极度发达。精子卵子在试管中调制好,胎儿在孵化器中长大。人类虽被分为五个等级,但却从小就以“睡梦教育”的形式被灌输了幸福的概念,而热爱自己的使命。他们被设计得厌恶书籍、厌恶艺术、厌恶独处,性滥交、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横行。即使出现最糟的情况,也还有索麻这一“完美的药物”使人们获得快感。可以说,“幸福”在这美丽新世界中似乎唾手可得。 诚然,幸福是人类始终追寻的一大终极目标,然而我们看到,这样一种“被幸福”却不等于、甚至往往是有悖于我们真正的幸福概念的,就如同波兹曼描绘的“被娱乐”一样。新世界中的幸福成为了人为的研究成果,而每个人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则消失殆尽。在这里被扭曲的不只是幸福的概念,这些新人本身也不同于我们如今定位的自由、正常的人,而失去了灵魂。 相比较《美丽新世界》中人被技术改造,《1984》则侧重于制度对人的挟制。如果说前者中描绘的人们是热爱技术而被技术改造,后者中塑造的人则是被制度改造得热爱制度。老大哥在看着你;无法关掉的电幕覆盖着生活每个角落;新话和双重思想则成为人们自身上的枷锁。这里营造出的极权恐怖更为直接。然而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恐怖可能尚不如《美丽新世界》中来的可怕。举例来说,《1984》中还需要设立真理部来篡改历史进而控制人心,而《美丽新世界》中人已经从内心最深处拥抱现实而厌恶过去的一切。 《我们》的作者扎米亚金本身就是俄国人,但《我们》约写于1923年,看来并不是对斯大林时代的影射。尽管如此,但由于其在意识形态上不合时宜,仍被禁止出版。书中的故事发生在约六百年后的世界,人们只以数字命名,住在玻璃房子里以便于极权监督。他们唯一可以放下窗帘的一小时被称为性小时,每个人需要一种粉红色的票券来和性伴侣做爱。世界被“造福主”个人所统治,每年由全体人民重选却无一类外地连任。造福主的机器是断头台,处决的过程经常发生且公开进行。“这一国家的指导原则是幸福跟自由互不相容。在伊甸园里,人是幸福的,可他愚蠢地要求自由,就被驱逐到荒野中。现在大一统国通过剥夺他

解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正文复习过程

解读陶渊明的田园诗 正文

解读陶渊明的田园诗 ——归隐、闲适、飘逸的情怀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身居田园的他,饱览了大自然淳朴自然的美丽风光,也感悟到了农村山水田园的清新与恬静。他在自然中发现了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在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中表现了作者归依自然、顺应自然的人生理想。这类诗以自己的农村隐居生活体验为基础,直接描写农村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闲适的心境,同时,体现了作者淳朴的思想和深邃的人生意趣。当然,归田后,他仍然关心时事,在诗作中流露出对时政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怒。他的归隐,是对统治者所抱的幻想完全破灭之后所选的一条洁身自好的生活道路,这些思想均在其诗作中有体现。陶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来源于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感受,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直接表明了作者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而自然,朴实而又毫不缺少色彩,给人一种清新、淳美的感觉、诗情画意的感受。可以说,陶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崇高的地位,这首先是由于其高妙的田园诗,他的田园诗对中国诗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假若没有这些田园诗,中国诗歌将大为逊色。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自然、闲适、友爱、情趣、理想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体验并描写农耕生活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是经过长期农村生活体验的结晶,充分体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也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恨和彻底决裂;从而抒发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他的田园诗描写了田园风光、歌唱农民、赞美劳动与农民建立深挚的友情。他亲身参加农耕劳作、自力更生、咏叹自己的劳作经历和感受。另外,陶渊明作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在田园诗中表现了他全身心的归隐山林的隐逸情怀。 一走进田园,亲近百姓,感受生活 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到了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四十一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而且,他亲自参加了劳动,接近了农民,对农村生活体验颇深,所以这类作品显得内容真实,感情深厚,形象明朗,表现了朴素的自然美和诗人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最为人们所传诵。 (一)描写田园自然风光,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陶渊明的田园诗,大多数写出了大自然的美,表达自己脱离樊笼的自由心境,粗看像是在写景状物,内里却饱含着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与眷恋之情。如:《归园田居》其五中写道: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素淡自然情真意远浅析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

素淡自然__情真意远----浅析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 素淡自然情真意远 ———浅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和平县阳明中学赖伟煌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出身官僚家庭,只是至陶渊明时,家道中落,少年时代便是生活在贫困中。“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9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官归隐。后来任镇军参军,在任时间也很短。最后一次出仕是做彭泽县令,已入不惑之年,时值41岁。不过为官仅81天即辞官归田。从此隐居躬耕,过着“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的田园生活。其间,他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歌颂劳动,向往自由,赞美纯朴恬静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他的田园诗平淡自然,朴实率真,洗净铝华,形成了素淡自然,情真意远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古代享有盛名的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在此,就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作一浅析。 一、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的表现 陶渊明田园诗“素淡自然,情真意远”的艺术风格,可用“淡”与“真”二字概括。清淡的诗句,自然融入真率的情感,不经意创造出淡远的意境。可谓其诗虽淡,却淡中有味。正如苏轼所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其风格具体表现如下: (一)以平常景物寻常事入诗 读陶诗的第一感觉,就是平淡亲切。这与陶渊明以平常景物寻常事入诗大有联系。 陶渊明厌恶官场,向往躬耕田园的隐居生活。在纯朴的田园生活中,忘却官场与尘世的烦恼,领略乡村美景,感受田园风光。春秋四季、日月雨露风霜、田园川泽村落、山郭柴门荆扉、桃李杂草桑竹、鸡犬桑蚕飞鸟……此等平常景物,陶渊明信手拈来,自然入诗,却意趣横生。所谓“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更显清淡自然。如《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中的“丘山”、“旧林”、“故渊”、“田园”、“榆柳”、“桃李”乃自然之景;“羁鸟”、“池鱼”、“方宅”、“草屋”、“堂前”、“户庭”、“虚室”则是平常之物;至于“鸡鸣”、“狗吠”更是寻常所闻。正因为如此,被一般人所熟视无睹的农村自然景物,在陶渊明的眼中却格外动人,入诗则

Utopia and Dystopia(乌托邦和反乌托邦)

Utopia and Dystopia The utopia and its offshoot, the dystopia, are genres of literature that explore social and political structures. Utopian fiction is the creation of an ideal world, or utopia, as the setting for a novel. Dystopian fiction is the opposite: creation of a nightmare world, or dystopia. Many novels combine both, often as a metaphor for the different directions humanity can take in its choices, ending up with one of two possible futures. Both utopias and dystopias are commonly found in science fiction and other speculative fiction genres, and arguably are by definition a type of speculative fiction. The word utopia was first used in this context by Sir Thomas More in his 1516 work Utopia. The word utopia resembles both the Greek words "no place", "outopos", and "good place", "eutopos". In his book, which was written in Latin, More sets out a vision of an ideal society. As the title suggests, the work presents an ambiguous and ironic projection of the ideal state. Dystopia is defined as a society characterized by poverty, squalor, or oppression. Most authors of dystopian fiction explore at least one reason why things are that way. Dystopias usually extrapolate element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are read by many as political warnings. Many purported utopias reveal a dystopian character by suppressing justice, freedom and happiness. George Orwell's novel Nineteen Eighty-Four is a dystopian novel about a coercive and impoverished totalitarian society, conditioning its population through propaganda rather than drugs. Margaret Atwood's The Handmaid's Tale describes a future North America governed by strict religious rules which only the privileged dare defy. Combinations Jonathan Swift's Gulliver's Travels is sometimes linked with utopian (and dystopian) literature, because it shares the general preoccupation with ideas of the good (and bad) society. Of the countries Lemuel Gulliver visits, only the Country of the Houyhnhnms approaches a utopia; most of the others have significant dystopian aspects. Many works combine elements of both utopias and dystopias. Typically, an observer from our world will journey to another place or time and see one society the author considers ideal, and another representing the worst possible outcome. The point is usually that the choices we make now may lead to a better or worse potential future world.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价值取向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价值取向 江夏二中任志英 内容摘要:陶渊明田园诗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本文对陶渊明田园诗所蕴含的美学内涵以及造成这一内涵原因的分析,旨在说明陶渊明田园诗何以成为古典田园诗的典范。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魅力的本质究竟体现在哪里,为何能对后来的田园诗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审美价值取向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具有丰富内涵。他的田园诗表面看来虽然写的多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家生活,以及他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但正是在这样平淡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切而鲜明的审美价值取向:即对生活美和自然美的热爱,而且这两种美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生活之美和自然之美和谐统一亦即田园之美,也只有这种宁静质朴的田园美才能表达其美好的人格和崇高的理想。 在陶渊明眼里,乡村生活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反之亦然:一首优美的田园诗就是一种宁静质朴的乡村生活。诗歌就是田园,就是生活,都是真、善、美的体现。因而文学也就是人学,诗品即人品。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体现了他的人生境界:对真、善、美的热爱和无限向往,充分体现了他那光明峻伟的胸襟,刚正不阿的人格、直率的生活态度、热爱劳动和田园生活的情操,以及执著探索人生真谛,不断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这正是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魅力的本质所在。 (一)陶渊明的田园诗抒发了生活中的真善美 陶渊明田园诗的独特意义即在于:他从自己“躬耕自资”的生活实践出发,采用了前代诗人从未采用的题材,从田园生活这独特的

角度抒写了他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从那白描般的画面中,从那质朴、平淡的生活场景中,不仅可以看到一个不同流俗、情操高洁的诗人自我形象,而且透过诗人的喜怒哀乐,还可以窥视到当时社会现实的某些侧面。陶渊明归隐早期的田园诗在反映现实的时候,是以诗人现实的田园生活为基本素材,如《归园田层》第一首: 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在诗人的笔下,乡村生活是那么恬美、宁静:桃李榆柳的环绕中座落着几间茅舍,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轻烟袅袅;从幽深的小巷中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这里的一切入喧嚣终日,尔虞我诈的官场是多么不同。难怪诗人象“池中鱼”、“笼中鸟”一样庆幸着自己“复得返自然”。这种生活虽然寂寞、清贫,但经历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俯仰由人的仕宦生涯之后,诗人深深地被其中悠悠自得的情趣所陶醉。 类似的赞美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很多。在这些诗篇中,都洋溢着一种和平、宁静的气氛。陶渊明扫复地歌咏田园风光的纯洁和田园生活的淳朴:“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归园田居》第五)“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第二)。陶渊明是一个精神生活非常丰富的人,实际生活的痛切体验和老庄崇尚自然思想的深刻影响,使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理想:主张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视官场、仕途为“尘网”、“樊笼”;反对欺诈和虚伪,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浅析陶渊明的社会理想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对于陶渊明社会理想或理想社会的研究,但多数是从文学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本文作者试图用历史及社会学观点从社会经济结构、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分层、家庭结构、生活习俗结构等方面来阐释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希望发现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所到起的积极作用,增强其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陶渊明(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即陶渊明二十九岁那年,因“亲老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缸无储粟”(《归去来辞序》),于是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以后曾几度出仕,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官。最后一次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萧统《陶渊明传》)从此远离官场,退隐田园。后陶渊明以满腔政治热情和远大理想抱负作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晚年写了《桃花源诗并记》,以真实的人生来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新颖的“自然”来抵御社会的浑浊。通过所描绘的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自得其乐的人间乐园——“桃花源”社会,逐渐构筑出他“桃花源”式的社会理想,希翼寄托其对社会政治积极参与的强烈愿望,展现一种欲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抱负,更是对晋宋易代的悲愤和感叹。而其所架构的“桃花源”对其以后社会的变迁和美好田园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研究意义。 一、“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模式——介于“大同”与“小国寡民”间的“自然”社会理想 《老子》曾经描绘了一种社会结构理想:“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民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而《礼记·礼运篇》则描绘了另一种“大同”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陶渊明则取舍“大同”、“小国寡民”调和而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社会。这种“自然”的社会,是陶渊明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并把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理想世界来歌颂。关于此,可以从陶渊明的田园诗及桃源诗作来看他的这一社会理想: 尚贤尊圣黄帝唐尧虞舜的远古社会,是陶渊明所景仰的。《时运》诗说:“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唐”指传说中的黄帝、唐尧,据说他们统治的远古时代,社会太平,人心淳朴。陶渊明在此点明意在对这种“贤人社会”完美境界的向往。《饮酒》诗说:“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羲谓伏羲,农谓神农,皆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也以此感叹上古社会这样一种政治理想。 和谐田园如《劝农》诗中“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熙熙令音,猗猗原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这实际上呈现出一幅和平宁静的农作图,是陶渊明把中国自给自足的、农村封闭式的特质加以美化而成的结果。《和刘柴桑》诗:“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再次表达自耕自织以求暖衣足食的愿景。《和郭主簿二首》(其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飓开我襟。”也描写了陶渊明所向往的夏日乡居的淳朴、

陶渊明归隐生活的现实困境

陶渊明归隐生活的现实困境 陶渊明素怀隐逸之志,下定决心归隐田园,在出仕与归隐之间最终选择了归隐田园。陶渊明出生在东晋一个世家大族,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名将,官至大司马。陶渊明青少年时期受过良好的教育,熟读儒家经典。少年陶渊明曾胸怀大志,在诗作中说过:忆我少年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中国儒家学说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有: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教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道德要求在个人品德修养上注重自省内化,在行动上提倡积极行动,经世致用。就向一种有限的冲动,一种内心的勇敢。深受儒家传统文化浸淫的陶渊明,怎么最终却选择了隐居避世呢?不得不说,选择归隐田园,陶渊明内心是经历过矛盾,挣扎的。陶渊明没有践行儒家传统济天下,惠苍生,开万世之太平的理想,选择了做一名隐居者,是一种不得已的痛苦的抉择。理由有二,⑴从陶渊明的个人经历看,陶渊明作为东晋大司马的后代,年轻时是曾希望有一番作为的也希望日后能以自己的功业光耀门楣。加之幼时家贫,更能激发他积极进取之心。丈夫志四海是对年轻时一颗建功立业心的回忆。有志不获骋是对最后归隐田园结局的一种淡淡的惋惜之情。他几番归隐,又几次复出做官。先后做过刘裕幕府参军,刘敬宣幕下参军。陶渊明起初对刘裕还是怀有较大期望的,只是后来由于政局变化,加上陶渊明个人的原因,他才选择了离开。在出仕和归隐两条路前,陶渊明是有犹豫,徘徊的,一种人们习惯议论的原因是说,陶渊明这个人很烂,惦记利益又想立牌坊,宣布归隐,是因为他的倔脾气表现过头了,个性不适合做官,自己太受憋屈了。突然又宣布复出,因为经济窘迫了。这种说法没有全部的道理,但在历史上有一点影子,陶渊明自然有自知之明,会一些性格分析,说自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自己性格只适合安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个性不好,社会性人格修炼不够,做个下下品的百姓都勉为其难,怎能适应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呢?陶渊明早已下定决心归隐,他赴任彭泽令前居然说,自己再次出仕,不是为了认认真真做官,而是为了攒下以后归隐的养老本。上司也照顾他

论文-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目录 目录 (1) 摘要与关键词 (1)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1) 一、陶渊明的生平与个性 (3) 二、陶渊明的田园诗与他的生活和思想 (4) 三、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分析 (8) 参考文献 (12)

[摘要]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这一古典诗歌题材。他的创作,与其所处时代、家事背景,以及个人的生活思想密不可分。陶渊明在其独特的以自然为核心的思想引导下,运用质朴的诗歌语言,描绘躬耕自资的劳苦与欣悦,冲淡自然的表现田园生活的淳真与美好,既抒发个人的志趣(《归园田居》),有寄托社会的理想(《桃花源记并诗》)。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突出表现在意象的塑造和意境的高远,对后世诗人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 陶渊明田园诗新自然说意象意境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一、陶渊明的生平与个性 陶渊明(公元365-427年),一名潜,字符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魏晋南北朝时代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里,所处时代,是南渡的东晋王朝末期过渡到刘宋,形成南北朝的乱世分裂时代。随着统一的封建王朝的解体,专权乱政,军阀征战,生灵涂炭,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开始动摇,道家、玄学、佛教等各种思想逐步兴盛,影响到文学方面,“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的《诗品》)的玄言诗赋大盛其时。 青少年时期,陶渊明过着“少而贫病,居无朴妾,井臼不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①”的生活,但他博读书典,志向宽广:“读书敦宿好”(《辛丑岁七日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游好在六经”(《饮酒二十首》),怀有“猛志逸四海”(《杂诗十二首》)的政治抱负,并且受到魏晋时期盛行的老庄思想、玄学清淡之风的影响,养成“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的品格,凭借其“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的自由个性,创作出了质朴自然,意境高远的田园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大诗人。 陶渊明生于东晋兴宁3年(公元365年),他28岁以前的经历已经难以考证,只从《五柳先生传》的自述中推想其于贫苦生活中读书不辍。太元18年(393年),于29岁时初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②”其后“躬耕自资”闲居五六年。隆安3年(399年),35岁,任刺吏桓玄属吏,两年后就因母丧辞职归家。桓玄篡晋后,刘裕出兵讨伐,陶渊明曾任刘裕幕下镇军参军。义熙元年(405年),41岁,为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建威参军,同年8月改任彭泽令,但于11月,为官80余天即弃职返里,并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词》及《归园田居五首》。自此以后,直至终老,归隐田园。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魏晋时期,地主庄园经济进一步发展。永嘉之乱后,南逃的士族地主在东晋政权的庇护下,广置田园,掠夺土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崇自然、 ①颜延元.《陶微士谏》.见《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上册:1. ②沈约.《宋书隐逸传》.见《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上册:3.

对陶渊明隐居的看法

对陶渊明隐居的看法 ————读《陶渊明集笺注》有感 最先接触到陶渊明的就是语文教材中的《饮酒》、《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田园居》等作品。这些作品中,字字都散发出那种清新平实的风韵,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仿佛未经雕琢,自然地流露着他特有的古朴之风,可以直接间接的看出陶渊明渴望隐居和热爱隐居的心情。现在大多数人对陶渊明的第一感觉都是“隐居在世外桃源的五柳先生”。 在古代,很多文人都把成为隐士作为自己最终的归宿。我在想,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是浑浊不堪的官场没有操守和良心的生存之地?是世俗社会容不下他们的清高和骄傲?他们这么做是一种无奈的妥协,还是一种无言的抗争?那五柳先生呢?作为一名隐居之士,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他为什么要隐居呢? 关于陶渊明的性格爱好,在他的著名作品《五柳先生传》中作了自我介绍。文章中说:“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并自谓:“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即醉而退,曾不吝情。”他当上彭泽县令后,“公田之列,足以为酒”,上任后即下令把300亩公田全部种成酿酒的秫谷,以保证常有酒喝。他曾私下对人说:“能让我常醉于酒,平生之愿足矣。”由此可见,陶渊明一生不图名利,不慕虚荣,就是特别喜欢喝酒,总是喝得酩酊大醉。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三国归魏,司马氏专权,曾经的宏谋远图、血撒沙场化作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没有了乱世枭雄,取而代之的是将权术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小人。就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之中,无数文人墨客选择了逃避现实,而将宝贵的生命耗费于空谈玄学、追求虚幻中的长生不老之上。陶渊明这等隐逸之士的诞生似乎是时代的必然,然而我们却在他身上看到了不同于同时代、同阶层人物的精神与思想。 陶渊明生活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的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而在陶渊明幼年就去世了。他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他常说因家贫而不得不出仕谋生,这固然是实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种想要建功立业的动机。“晋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渊明到江陵,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当时桓玄掌握着长江中上游的军政大权,野心勃勃图谋篡晋。陶渊明便又产生了归隐的想法,这年冬因母亲病逝,便回寻阳举丧了。此后政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陶渊明又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在赴任途中写了《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觉得时机到来了,希望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又眷恋着田园的生活。这时刘裕正集中力量讨伐桓玄及其残馀势力,陶渊明在刘裕幕中恐难有所作为。到了第二年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就辞官归隐了。至于这次辞去县令的原因,《归去来兮辞》说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俗与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